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精神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精神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发布时间:

精神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你还在愁精神医学毕业论文吗?那么,精神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我整理的内容吧!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乳胶颗粒法对31例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名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女性正常人(对照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P<。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mg/L],P<;且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P<)。结论 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女性正常人,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D-二聚体

已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与高粘滞综合征(HVS)关系密切[1]。D-二聚体(D-dimer, DD)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是交联纤维蛋白D区降解的肽片断,主要由D区的D(α)、D(β)及D(γ)- D(γ)链组成,可影响红细胞的聚集功能及调节纤维蛋白原在肝脏的生物合成[3]。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我们对我院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40岁以上的3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精神分裂症组:共31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38分。为排除年龄和性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1例均为≥40岁的女性。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7±9)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头颅CT或MRI未见脑血管病征象。31例中首次采血前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者12例,另19例均停用精神药物>7天;将31例再分为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阳性症状量表(SAPS)≥28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12分]和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SANS≥30分,SAPS≤10分)的两组,分别为11例和20例。

2.对照组:共25名,均系我院女职工,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年龄42~78岁,平均(58±12)岁。采血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

二、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早晨9时前空腹采血,枸橼酸钠抗凝,采用乳胶颗粒法、进口胶体金标准法试剂盒(南京弘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血浆DD含量,正常参考值为< mg/L。阳性组患者在精神症状消失后复查1次血浆DD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t=,P<。阳性组血浆DD含量[(±)mg/L]高于阴性组[(±)mg/L],t=,P<;且前者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t=,P<)。

讨论

DD是纤溶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F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2,5]。近年来对DD的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DD含量增高,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检测血浆DD含量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5,6]。我们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精神疾病与血浆DD含量之间关系的报道。本研究的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含量高于对照组(P<)的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观点[1],也符合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内结血瘀”所致的观点[7,8]。

本结果还显示,阳性组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且随病情的好转较治疗前降低(P<),并趋于正常。关于精神分裂症与DD之间内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明了。我们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机体存在着凝血-抗凝两大系统,正常时两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发病时机体反馈性地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加;(2)发病时患者蛋白C系统活性增强而加速上述过程,导致自发性血栓溶解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表现为血浆DD水平增高。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迄今未明,血浆DD含量是否有可能作为判定精神分裂症复发、判断预后、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之一,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诚,邵胜利,柳振清.血液流变学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应用动态.四川精神卫生,1996,9:139-140.

2,Fisher M, Francis R. Altered coagulation in cerebral ischimia. Arch Neurol, 1990,47:1075-1081.

3,王建,李建章.D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74-7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CCMD-2-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黄慰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D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1-74.

6,张景,郭英华,赵慧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D和GMP-14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202-205.

7,王松菊.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103.

8,朱运斋.活血化瘀在神经精神科的应用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10:17-18.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转基因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转基因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转基因技术论文篇一:《试谈转基因技术》 【摘要】 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转基因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应用领域不断开拓,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重大问题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然而,由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尚无定论,故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全球的 热点 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许多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争议;生物安全管理 1 转基因技术简介 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是指根据人们的意愿,利用分子生物学 方法 ,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 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转基因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转基因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某些局限,其所转移的基因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比如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到细菌体内,跨越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其次,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对传统的育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发展和比较完美的补充。 2 转基因技术方法 植物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得以表达,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方法有如下几种: 农杆菌介导法:农杆菌中有一种致瘤的环型DNA,称为Ti质粒。被农杆菌感染的植物之所以长瘤正是由于T―DNA插入了植物染色体。从此,人们便利用这种天然的转化体系向植物转基因。 基因枪: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动物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动物是通过人工实验方法,将别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整合在一起,并随细胞的分裂而繁殖,并且能够将别的基因信息遗传给后代,严格意义上说,转基因动物是人工创造的新动物。 转基因动物接受外来基因的细胞一般是受精卵。主要的转基因动物技术包括有: 核显微注射法: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的原核内,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它可以直接获得纯系,实验周期短。 逆转录病毒载体法:指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高浓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或着床后的胚胎,也可以直接将胚胎与能释放逆转录病毒的单层培养细胞共孵育以达到感染的目的,通过病毒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中去。此法优点在于无需要重排,可在整合点整合转移基因的单个拷贝;将胚胎置于高浓度病毒容器中,或者与被感染的细胞体外共同培养,或微注射鸡胚盘里,整合有逆转录病毒的DNA的胚胎率高。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是将基因导入胚胎于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动物囊胚后可参与宿主的胚胎构成,形成嵌合体,直至达到种系嵌合。其优点是:在将胚胎干细胞植入胚胎前,可以在体外选择一个特殊的基因型,用外源DNA转染以后,胚胎干细胞可以被克隆,继而可以筛选含有整合外源DNA的细胞用于细胞融合,由此可以得到很多遗传上相同的转基因动物。 3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已达100种以上。转基因作物已在美国、阿根廷及加拿大等国大面积 种植 ,在所有转基因作物中,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占99%以上。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国正在研发的转基因作物和林木有47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以转基因山羊、奶牛生产LAt-PA,以转基因猪生产人血红蛋白等,这些基因产品具有高效、优质、廉价与相应的人体蛋白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且多随乳汁分泌,便于分离纯化。 4 转基因技术的争议 随着转基因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转基因。科学家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该技术造福人类,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尚不可能预知的危险?由于一系列的争论,联合国也公开言论试图说明转基因产品是无害安全的,国际经合组织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动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然而各国政府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却转向两个方向。一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政策,认为只要在科学上无法证明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性都不应该限制。另一方以欧盟为代表的则认为只要不能否定其危害性就应该限定。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我国越来越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并且密切关注国际上有关管理法规的动向。 转基因技术论文篇二:《试论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 摘要: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的影响下,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也在不时放慢,而转基因食品的呈现随同着食品平安成绩,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度并不高,为了使人们可以对转基因食品停止自主选择,各个国度与组织机构要求企业对消费的转基因产品停止标识,这也对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引见了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的内容,讨论其研讨进程,并对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的将来开展停止了瞻望。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基因工程 20世纪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问世将生物技术带进基因工程时代,农业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转基因动物在全球范围内失掉普遍种植,随之而来的转基因食品也迅猛开展。由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普遍使用和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成绩也已惹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与剖析检测技术 我国在2015年对叶食品平安法曳的修订中有明白的指示,企业对转基因食品必需依照规则停止标识。目前国际中关于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次要分为强迫性标识与自愿性标识2种。在我国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有着较为严厉的法律制度,关于企业消费与运营的产品直达基因食品含量超越阈值必需停止标识。而在一些欧美国度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没有严厉的要求,只关于存有过敏要素的转基因食品停止标志。而在我国产品出口时需求停止严厉的剖析检测,关于合格的转基因食品同意出口并停止转基因标识,其也是产品流通的关键。由此可见标识的重要性[1]。而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需求经过剖析检测来完成,故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是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标签。实践检测才能决议标识制度的树立,定性和定量剖析检测技术所到达的检测限为标识制度提供迷信根据;但是在实践检验检疫任务中标识制度是经过检测技术来完成的。因而,标识制度与剖析检测技术的关系非常亲密,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2]。 二、、转基因食品成绩现状 转基因食品概述 在基因工程中,应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中,使生物体显现出特殊的遗传特征与生物性状,失掉新的基因重组的生物体就是转基因的内容。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则是使用这些特殊的生物体停止加工而成的食品。转基因在某种水平上只是应用外源性基因放慢生物体的生出息程,在基因工程中,转基因食品次要是为了延长作物生长周期尧添加作物产量尧添加抗病虫害才能,从而无效降低消费本钱,进步作物的消费效益。在目前的转基因研讨中,并没有发现食品中含有少量的毒素。但是由于转基因食品属于人工制造的外来生物体而非自然选择生成的物种,在基因漂流的进程中发生的基因序列的改动无法完全地停止掌握,外源性基因在与DNA停止重组时存在着不可控制的性状,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也无法停止确切的定论[3]。 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成绩 转基因食品自呈现开端便成了一种十分具有争议的食品,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流入市场与媒体的发酵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有了很大的质疑。而在转基因食品平安的成绩上,目前还没有严谨的迷信结论与研讨 报告 对其平安性给出确切的证据结论,其存在的成绩次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植入及基因重组构成的新的生物体,其本来具有的构造与成分能否发作了变化;第二,转基因食品不是自然界生成的产物,食用转基因食品能否会对人体发生负面影响,临时食用能否会有毒素的积聚,对人体的发育生长有什麼影响;第三,转基因作物不是在自然选择下呈现的产物,其能否会对生物链有影响,能否会毁坏生态均衡;第四,转基因作物是基因活动下的产物,这种状况下能否会呈现基因净化的状况,涉及到其他自然界的作物,使其基因发作改动[4]。由于上述这些成绩并没有失掉无效的处理,因此才迫切需求完好尧精确尧严谨的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对其平安性停止保证,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方面的迷信标准。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内容和分类 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次要依托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来停止测定。而在转基因食品的剖析检测进程中,次要是对DNA尧蛋白质及核酸这3类物质停止测定,可以依据这3类物质分红3个品种的检测办法,在实践状况中可以依据需求停止检测办法的联用。由于蛋白质程度检测办法仅适用于未停止加工的食品检测和新颖食品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外源基因测定办法的运用范围较为普遍[5]。 三、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讨 蛋白质印迹检测技术 蛋白质印迹检测次要是应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对转基因食品外源蛋白质停止别离,并与显色酶反响停止结合,从而使外源蛋白质可以无效地停止别离检测。这种检测办法次要是对转基因食品中不可溶蛋白质停止剖析,检测在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与蛋白质预定限值停止比对。 复合扩增PCR检测技术 目前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多重PCR检测技术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检测手腕。PCR渊聚合酶链式反响冤普通只能对1个DNA片段停止缩小扩增检测。为了能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取得更片面的基因序列信息,在停止基因检测时应用PCR反响原理停止多重检测,由此构成了复合扩增PCR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的使用可以无效提升检测效率,并且可以对基因序列多个靶位点同时停止检测,完成转基因食品检测的精确性与牢靠性[6]。 外源DNA检测技术 转基因食品次要是将外源DNA导入生物体中,而对外源DNA的检测次要是对植入的DNA片段停止转基因食品基因序列特征的检测,以转基因食品DNA序列作为检测目的,转基因食品核酸程度检测作为最次要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其次要检测启动子尧基因和终止子,便于检测转基因食品。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基因芯片是对转基因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停止测定,经过将转基因食品的DNA有规律排布在硅片或是玻片上构成微距阵。经过对基因芯片上的基因序列停止计算机软件的计算处置,从而取得转基因食品的基因特征与生物信息,这种办法可以精确无效地对转基因生物体的基因表达特征停止检测[7-9]。 检测技术 LAMP渊环介导等温扩增冤技术是众多核苷酸扩增技术中的一种,这种技术在运用时没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要求,只需求在恒温形态下就可以停止检测实验,操作技术较为复杂。LAMP检测技术次要是应用显色反响对转基因生物体停止察看,并且应用浊度仪对其在反响进程中发生的沉淀物停止检测判别,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检测技术。 联用检测技术 联用检测技术次要是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对转基因食品停止无效的剖析检测,这样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在基因检测中,现有的联用检测技术有PCR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结合运用等办法[10-11]。 四、结语 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次要是对转基因食品的平安停止评价。目前,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有多种,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基因片段不同,因此采用的检测技术也需求根据实践需求停止选择,确保检测技术的无效性。在将来市场上会呈现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剖析检测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检测手腕也肯定会有新的开展。 转基因技术论文篇三:《浅议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 [摘 要]转基因食品消费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消费和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 因此,应借鉴美国和欧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制度,从标识制度、安全评价和检测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 二十世纪末以来,转基因食品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所谓转基因,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去,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但另一方面,随着转基因技术日益普遍的运用,这一技术对人类健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转基因食品已经生产并上市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知情权具有正当性,应当予以保护。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标明转基因食品及其相关服务的真实成份、所用原料、来源。如果食品含有转基因成份、所用原料为转基因产品、直接来自于转基因方法培育的作物、所提供的餐饮服务中涉及转基因食品等等,则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在出售转基因食品或提供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服务时,予以标明。消费者有权在交易过程中,就所售食品或所提供服务进行询问和了解,经营者应该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和说明。经营者在提供转基因食品或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服务时,无论食品或服务的优、缺点均应向消费者如实介绍。 二、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意义。 (一)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方面。 由于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防治病虫害,抵御干旱,提高产量,营养成分高,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专家们也强调,发展转基因食品必须有严格监督、科学检验、加强立法和管理,以避免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1]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律制度,有助于通过消费者监督,促使食品生产者在转基因技术的运用上更加慎重,避免有害健康的食品进入消费领域,因而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体现。 知情权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一种必要和结果,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人身权利。消费者作为特定的民事主体,其享有知情权是政治领域的民主原则扩展到经济生活的必然要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是其行使选择权的前提条件,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因而知情权对食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的全面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而言,消费者所应享有的知情权与社会现实有着极大差距,现行法律对此方面规定亦不完善。这种情况不利于对消费者基本权益的保护,也对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三、国外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现状。 转基因食品信息公开,保障消费者充分享有知情权,是目前世界各国自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到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生产销售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此有着较为完善的立法和管理体系。国外先进的信息透明化管理模式以及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对我国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主要可归纳为三大模式: (一)以欧盟为代表的严格限制型模式。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定根据过程而非最终产品。为保证消费者对食品拥有充分知情权,欧盟设立了专门机构,即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负责评估与整个食物链相关的风险,不受其他机构管辖,独立开展工作。[2]并建立专门网站向公众提示食品风险问题,充分公开转基因食品自研发到销售的各环节信息。 在对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方面,欧盟以《通用食品法》为主体,辅以大量食品标签法令和 广告 法令,构成高低有序,结构严谨的转基因食品信息公开制度。2003 年第 1829 号法令和1830 号法令规定:无论源自转基因生物的 DNA或蛋白质是否存在,只要食品包含转基因生物或由转基因生物制成,都要有特别标签加以标明。法令细化到标签规格制式,转基因含量限制等,种类扩展到数十类百余种。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鼓励型模式。 美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管理遵循的是“可靠性科学原则”,采取宽松式管理模式,奉行自律管制。但其仍十分注重公众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强调转基因技术研发、实践、生产、推广的透明性,并建立了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定时发布转基因食品检测信息,在网络发布转基因食品名录、食品安全资源信息等,使食品安全信息最大限度予以公开。[3]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草案》、《公共健康卫生法》、《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现代化法》规定了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申请流程,并将对公众公开相关技术资料等,作为取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合法执照的必要条件。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折中模式日本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的是在严格管制的同时加以鼓励的原则。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日本政府颁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主要原料为已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农产品,加工后仍残留重组 DNA或其编码的蛋白质食品,制定具体的标识办法。同时,由日本科学技术厅、农林水产省和厚生省共同管理转基因技术事项,定期公布转基因食品研发资料以及市场流通转基因食品名录。 国外转基因食品管理模式,不管其对转基因技术产品是否持谨慎态度,都将信息透明化、保证消费者充分知情权置于立法及管理优先考虑的方面,值得我国相关立法执法机构借鉴。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现代生物技术,支持和鼓励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我国于 2000 年 8 月 8 日签署《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第 23 条规定:各缔约方应按其各自的法律规章,在关于改性活生物体的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的意见,并在不违反关于机密资料的情况下,向公众通报;缔约方应力求使公众知悉可通过何种方式公开获得生物安全资料。[4]2001 年 5月 23 日,国务院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标志管理制度,生产许可制度,经营许可制度和安全审批制度。作为迄今为止我国级别最高、最全面的转基因技术管理条例,信息公开制度和知情权保护制度均未列入其中。 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方面在立法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缺少专门生物技术安全立法,立法层次不高,研究、生产、销售等转基因技术重要阶段信息公开出现“真空管理”,[5]造成信息公开制度和知情同意制度严重缺失。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最重要的手段,但随着转基因技术迅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所规定标识种类未进行更新补充,标识管理未向烟酒等进行细化规范,造成标识混乱,透露信息极为有限,对消费者充分行使知情权造成巨大阻碍。 五、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 措施 。 我国学术界在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方面,也做了较多的研究。具体来说,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应加强以下三个工作重点: 第一,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虽然转基因标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 但在转基因食品标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 还有众多转基因食品没有进行标识;另一方面, 现有的进行了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其所作的标识多数不符合规范。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在今后加强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管工作。 第二,强调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公众对所消费的食品应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公众只有充分地获得知情权, 才能享有选择权, 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目前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和危害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消费者对其选择有些茫然难以避免。因此,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提高转基因相关信息透明性和安全管理的公众可参与性, 比如在批准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商业化生产时增加公众听证的程序。 第三,健全转基因食品检测、评估体系。首先, 建立独立的权威检测机构,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 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并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管理监督与监测网络体系。定时发布转基因食品名录供消费者参考。其次,严格控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直到进出口各环节, 使安全风险降至最低。[6]结合我国实际, 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 将转基因食品置于规范化的管理和监控之中, 使消费者能放心地消费转基因食品。第三, 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未经申报审批而进行商业化生产的, 对不执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保证转基因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六、结语。

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43%的氯吡格雷(波利维)使用者效果不佳氯吡格雷(波利维)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中风、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适用。降低复发率,尤其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标准方案。临床研究显示,43%的中国PCI患者,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效果不达预期;更有15%没有效果,甚至死亡。深入研究发现,氯吡格雷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两种特定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美国,2010年FDA已经要求对氯吡格雷说明加注“黑框警告”,警示患者:服用前做基因检测,确定自己是否适用,并合理调整用量()氯吡格雷(波利维)疗效受基因控制 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活化受基因CYP2C19控制,吸收受基因ABCB1控制。两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体内对氯吡格雷代谢的差异,从而疗效不同。基因型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CYP2C19基因的突变型为*2和*3,任何一种突变都会使编码蛋白丧失活化氯吡格雷的能力。携带一个CYP2C19突变的患者,其活化氯吡格雷的能力降低26%~31%,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增加2倍;携有两个CYP2C19突变的患者,其活化氯吡格雷的能力降低46%~55%,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增加倍。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因此是冠心病患者或者PCI手术术后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疾病防治指南常规一线药物)。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但是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进行经细胞色素P450系同工酶CYP2C19转化后方能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同时CYP2C19又存在这遗传多样性,分为快代谢型、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后两者会影响氯吡格雷在体内的转化速度,影响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所以有条件的医院都会为患者进行药物基因学的检测,通过监测结果选择是否使用氯吡格雷。

via 果壳网 为了控制疾病,如今许多人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服用药物,最常见的莫过于降压药和抗血栓药(抗凝血药)。我的母亲每天服用降压药,已经超过二十年。而父亲七年前中风、今年又发生第二次中风,因此每天必须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然而,这两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药物,在我父亲身上却效果不太明显。查阅过许多药物与遗传的相关文献后,我发现,还有其他患者曾遇过同样麻烦,而原因可能是“基因不配合”。 阿司匹林(Aspirin):传奇也会遭遇“抵抗” 先从“神药”阿司匹林说起。 自1897年问世以来,阿司匹林的传奇就从未完结。若以每片药含50 mg阿司匹林计算,全球每年消耗的阿司匹林超过1000亿片,无怪乎它在1950年就以“销量最高的药物”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英国人杰弗里斯(Diarmuid Jeffreys)把阿司匹林的历史写成了一本《阿司匹林传奇》。直到今天,人们对它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弱,每年都有相关科研论文发表。 阿司匹林最初并不是抗血栓药,而是对付头疼脑热的居家药品。最早的阿司匹林是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公元前400年,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记述了柳树皮的医学价值。但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乙酰水杨酸是在1853年才合成成功。到了1897年,拜耳的化学家、海洛因“止咳药”的合成者,菲力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终于合成出一种稳定的乙酰水杨酸。又过了不到两年,拜耳就推出了命名为“阿司匹林”的止痛药。 Aspirin这个名字,是由乙酰基的首写字母“A”与绣线菊类植物(水杨苷成分的来源)一词中的“Spir”组合而成,末尾加上了一个当时药物的常见后缀“in”。 从1980年代起,阿司匹林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了预防心肌梗死、中风、静脉血栓,甚至一部分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 从药理上说,阿司匹林能够阻止血小板黏结形成阻塞,因此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有心脑血管家族病史的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尤其有效。 作为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类疾病的基础药物,阿司匹林可以称得上是“活人无数”。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使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减少1⁄3,非致命性中风减少 1⁄4,血管疾病病死率减少1⁄6。 然而, 阿司匹林并非对所有血栓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不能从中获益,即使服用阿司匹林也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无法预防血栓形成。有研究报道称,5%-40%的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 什么造成了这种“抵抗”?有些研究认为是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削弱了阿司匹林的疗效,同时也有研究提示,要预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个体差异,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背景差异。 阿司匹林之所以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明确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一个叫环氧合酶(COX)的蛋白活性来实现的。目前已知有三个COX同功酶:COX-1、COX-2和COX-3。COX-1被认为是种有益的酶,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而COX-2为诱导酶,其功能是活化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充斥于炎症组织。关于COX-3的研究则较少。 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就会激活COX。COX能催化合成各种前列腺素——别以为只有男性有前列腺素,实际上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是炎症反应的关键。阿司匹林能抑制COX,也就能抑制前列腺素,从而抑制炎症和疼痛,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都能抑制COX蛋白 图片来源: 问题就出在 COX 基因身上。 在基因组水平上,常常会出现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比如说,同一个位点上,一群人是A,另一群人是G。这叫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 一个核苷酸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研究却表明, COX-1 基因多态性可能妨碍阿司匹林对其乙酰化,影响其作用效果。另一项研究发现,汉族人 COX-1 基因-1676A>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强烈的相关性,该基因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另外,阿司匹林对COX-1的抑制作用比对COX-2的抑制作用强170倍。也就是说,阿司匹林对COX-2要无能为力得多。一般来说,COX-2在正常组织细胞中极少或不表达。但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刺激,可使COX-2过度表达。还有研究发现,突变型等位基因-765G>C位点rs20417的携带者COX-2会过度表达,这是阿司匹林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COX-3目前研究不多,但不难想象,其上的突变或多态性,也将影响阿司匹林的使用效果。 华法林(Warfarin):先检测基因再服药 比起阿司匹林最初“抗炎止痛”的定位,另一种抗凝血药的出身听起来更吓人。华法林早在1948年就成了“灭鼠灵”,虽然已经有其它更有效的鼠药开发出来,但华法林至今依然是灭鼠的奇方。 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在阻止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病治疗中使用,用于防治血液凝固和凝块在血管内的迁移。20世纪50年代,华法林在对抗血栓形成和防止血栓栓塞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证实。1954年,华法林被批准上市,并沿用至今。如今,华法林是北美使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药效明显,但缺点也不少,比如会跟很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甚至连富含维生素K1的绿叶食物都可能降低药效,再加上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就导致华法林的剂量特别难以掌控,吃少了没用,吃多了出事。所以华法林需要过通过血液测试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确保安全服用剂量,高于INR可能有流血风险,低于INR可能有血栓形成风险。 近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虽然具有相同症状,但是不同病人对华法林使用的个体差异很大,而这些差异跟病人本身的基因背景有直接的关系。 为此,美国FDA在2010年2月修改了华法林的药物说明书,因为剂量的基因特异性,建议在开具华法林处方前对 CYP2C9 、 VKORC1 进行基因检测,针对不同的基因类型进行药物剂量调整。 CYP2C9 基因编码的蛋白,负责代谢80-85%的左旋(S型)华法林,S-华法林被其代谢后就更容易被排出体外。这种蛋白从属的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负责氧化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也是体内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在肝脏的微粒体中, CYP2C9能代谢超过100种治疗性药物。除了华法林以外,还有治疗惊厥和癫痫的苯妥英(Phenytoin),以及常规处方药如醋硝香豆素、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氯沙坦和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而肝外的CYP2C9则代谢一些重要的内源性化合物如花生四烯酸、5-羟色胺和亚油酸等。 至于 VKORC1 则是华法林作用的对象,它的全名叫“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基因。维生素K是凝血所必须的,但需要经过酶的激活。而 VKORC1 基因编码的蛋白就负责激活维生素K。如果 VKORC1 基因发生突变,那么维生素K就无法活化,从而导致缺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进而阻止凝血。 从药理上说,华法林作用的靶点正是 VKORC1 编码的蛋白,华法林通过影响VKORC1蛋白来抑制维生素K,从而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从而达到抗凝血的目的。不过,不同人制造的VKORC1蛋白活性有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华法林的剂量变得因人而异。 最新一版的FDA目录,还增加了 PROS 、 PROC 两个基因作为华法林警告和预警的范围,因为这两个基因也参与了凝血的过程,这两个基因编码的是血浆里存在的维生素K依赖性的蛋白。它们如果基因突变会增加形成血栓的倾向,华法林的使用也必须有所不同。 波立维(Plavix):一场法庭争端的主角 波立维又名氯吡格雷,同样是一种非常畅销的抗凝血药物,适用于中风、心肌梗死和外周动脉疾病。从药理学上说,波立维属于二磷酶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结合,来抑制血小板聚集。 关于波立维有一个著名的诉讼,就是2014年3月19日的夏威夷岛民控告药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和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隐瞒“波立维”对夏威夷岛民无效的诉讼案。 按照药价计算,波立维比阿司匹林要贵100倍,但很多岛民因为看到药品宣传抗凝血效果好于阿司匹林,而用波立维替换了阿司匹林。 然而,由于38-79%的太平洋岛民和40-50%的东亚人遗传易感性低, “波立维”在许多东亚和太平洋岛居民身体中代谢不足,因此无法起效,阿司匹林其实可以保护他们不发生血栓,波立维却并不可以。 但药企自1998年开始就故意隐瞒了这一信息,造成大量患者滥用该药物,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将病人置于危险之中。药厂甚至还隐瞒了一件事,波立维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简单的 CYP2C19 基因(rs4244285)检测即可明确判断。 之前说过, CYP2C19 编码的蛋白能代谢药物,一般来说,代谢的结果是使药物更容易排出体外,降低药物的效力,但波立维偏偏不是这样,波立维本身是“无活性前体”,要被代谢后才起效,因此,有些人的 CYP2C19 基因型属于“慢代谢者”,他们服用推荐剂量的波立维后,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就不如“正常代谢者”那么高,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出现“氯吡格雷抵抗”。 基因与药物的关系,以前虽被忽略,但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同一种药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效性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只表现为“有效”或者“无效”,还可能表现为“副作用”的强弱,还有药物在身体里停留的时间长短,以及不同药物是否可以一起吃。通过基因的表达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我们可以确认有无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基因变化,这种变化又会怎样影响病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这,就是所谓的药物基因组学。 如今,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166种药物对应靶点、65种药物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基因检测。前文提到的三种被广泛使用的抗凝血药物,其实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其有效性,特别是华法林和波立维,证据十分明显,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强烈推荐进行基因检测,如果疗效可能不佳,就需要与临床医生商量,针对个人具体情况决定到底是更改剂量,还是换个药物。 对于美国FDA审批过的其它与基因关系明确的药物,也建议大家在用药以前,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以确定服用该药物的有效性和或合理剂量,如此,才是真正的个体化用药和精准治疗。

宠物基因检测论文

现在有许多养狗的家庭也想要知道自己的狗狗是否能做基因检测,那么我们也都知道,最好不要对狗狗使用基因检测这样的一套程序。因为基因检测当中的一些药物很有可能在使用中会对于狗狗产生神经毒害,这样的一些问题也是常见的。所以我们也需要从根本上去保证狗狗的安全,如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注意保障狗狗的安全,而去给狗狗做基因检测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狗狗的身体出现一系列的病变。

最好不要去做

相信每一个铲屎官都不希望自己家的狗狗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不要看市面上一些流行的检查,就自顾自地给自家狗狗去做。这样是非常的不合理的,尽量能够去追求一些科学的建议,并且尽量能够听一些专家说的话。给狗狗做基因检测的确是能够判断狗狗品种的,但是这样的一种方式的确会给狗狗产生比较大的危害,有许多的混种狗狗是无法根据路演来判断识别的,所以很多的基因检测就是在这样的一层原理上,最可靠的去识别狗狗品种的方法。

会对狗狗产生影响

但是对于这种方式来说,的确会对于狗狗产生比较大的伤害。如果自己真的非常爱自己家的狗狗的话,也并不是很执着于狗狗的品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对于宠物一视同仁,哪怕这一只狗狗是混种狗,我们也需要去保证我们用最真诚的心态对待它。因为这样的一些狗狗,的确就是把主人当做自己的一辈子的依靠。

所以说,主人也应该倾尽全力去保证狗狗的安全。现在市面上基因检测的公司的确是非常的多的,但是这样的一种以盈利性为目的的公司的确也不应该霍乱狗狗的生命。对于狗狗来说,就算自己并不是纯种的品种,也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基因检测,但是做基因检测的费用相当昂贵,理论上只要是动物都可以做基因检测。

狗狗是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

遗传疾病归根结底是基因内致病因子的累计,每一种动物的基因组都有许多突变,这些突变基因潜伏在基因组中,像其他正常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如果宠物遗传了两个拷贝的突变基因,也就是突变纯合型,就会导致患病。一个种群中的携带者越多,遇到另一个携带者的可能性就越大,更容易产生突变纯合型的患病后代,所以宠物种类越纯越容易患病。由于这些疾病的本质是来源于基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并进行科学繁育,从源头减少宠物疾病的携带率。汪星人存在大于500种遗传性疾病,虽然比人类的遗传疾病少一些,但是发病率要比人类高得多。另外,通过宠物基因检测还可以了解品种成分,亲子关系,表型遗传特征等等,让你更加了解它。

精神病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简称HGP)HGP的研究内容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DNA测序,包括下图所示的四张谱图,此外还有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功能基因组技术、比较基因组学、社会、法律、伦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育培训等目的。1、遗传图谱(geneticmap)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皆高于1%)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减数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1%的重组率称为1cM)为图距的基因组图。遗传图谱的建立为基因识别和完成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意义:6000多个遗传标记已经能够把人的基因组分成6000多个区域,使得连锁分析法可以找到某一致病的或表现型的基因与某一标记邻近(紧密连锁)的证据,这样可把这一基因定位于这一已知区域,再对基因进行分离和研究。对于疾病而言,找基因和分析基因是个关键。2、物理图谱(physicalmap)物理图谱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构成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测定而绘制的。绘制物理图谱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DNA物理图谱是指DNA链的限制性酶切片段的排列顺序,即酶切片段在DNA链上的定位。DNA是很大的分子,由限制酶产生的用于测序反应的DNA片段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这些片段在DNA链中所处的位置关系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故DNA物理图谱是顺序测定的基础,也可理解为指导DNA测序的蓝图。广义地说,DNA测序从物理图谱制作开始,它是测序工作的第一步。制作DNA物理图谱的方法有多种,这里选择一种常用的简便方法——标记片段的部分酶解法,来说明图谱制作原理。3、序列图谱随着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完成,测序就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DNA序列分析技术是一个包括制备DNA片段化及碱基分析、DNA信息翻译的多阶段的过程。通过测序得到基因组的序列图谱。4、基因图谱基因图谱是在识别基因组所包含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基础上绘制的结合有关基因序列、位置及表达模式等信息的图谱。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别出占具2%~5%长度的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与功能,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基因的表达产物mRNA反追到染色体的位置。基因图谱的意义:在于它能有效地反应在正常或受控条件中表达的全基因的时空图。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某一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不同水平的表达;也可以了解一种组织中不同时间、不同基因中不同水平的表达,还可以了解某一特定时间、不同组织中的不同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HGP对人类的重要意义1、HGP对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的贡献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单基因病,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全新思路,导致了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是目前疾病基因研究的重点。健康相关研究是HGP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相继提出:“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环境基因组学计划”。2、HGP对医学的贡献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于基因组知识的治疗、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疾病预防、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风险人群生活方式、环境因子的干预。3、HGP对生物技术的贡献(1)基因工程药物:分泌蛋白(多肽激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等)及其受体。(2)诊断和研究试剂产业:基因和抗体试剂盒、诊断和研究用生物芯片、疾病和筛药模型。(3)对细胞、胚胎、组织工程的推动:胚胎和成年期干细胞、克隆技术、器官再造。4、HGP对制药工业的贡献筛选药物的靶点:与组合化学和天然化合物分离技术结合,建立高通量的受体、酶结合试验以知识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基因蛋白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预测、模拟—药物作用“口袋”。个体化的药物治疗:药物基因组学。5、HGP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生物产业与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的两大经济支柱;发现新功能基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物(如减肥药,增高药)6、HGP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影响生物的进化史,都刻写在各基因组的“天书”上;草履虫是人的亲戚——13亿年;人是由300~400万年前的一种猴子进化来的;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200万年的古猿;人类的“夏娃”来自于非洲,距今20万年——第二次“走出非洲”?7、HGP带来的负面作用侏罗纪公园不只是科幻故事;种族选择性灭绝性生物武器;基因专利战;基因资源的掠夺战;基因与个人隐私。参考资料:/view/

李宝键教授在“展望21世纪的生命科学”一文中谈到基因组研究计划研究重要性时,引用《Scinence》上“第三次技术命革”中的一句话:“下一个传大时代将是基因组革命时代,它正处于初期阶段。”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只要涉及生命体重要现象的课题,几乎离不开对基因及其作用的分析。2000年6月26日,英美两国首脑会同公私两大人基因组测序集团向世人正式宣告,人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成。科学家把这作为生命科学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即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因此有必要对基因组及其研究内容和进展作一个了解。1基因组学及其研究内容基因组(GENOME)一词是1920年Winkles从GENes和chromosOMEs组成的,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标志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当前生物学研究进入新的进代,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将不同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有机的结合以攻克生物学难题。基因组研究可以理解为:(1)基因表达概况研究,即比较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正常状态与疾病状态,以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技术包括传统的RTPCR,RNase保护试验,RNA印迹杂交,但是其不足是一次只能做一个。新的高通量表达分析方法包括微点阵(microarrary),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DNA芯片(DNA chip)等;(2)基因产物-蛋白质功能研究,包括单个基因的蛋白质体外表达方法,以及蛋白质组研究;(3)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one-hybrid system),三杂交系统(thrdee-hybrid system)以及反向杂交系统(reverse hybrid system)等。1986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了基因组学(Genomics),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因此,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功能基因组学代表基因分析的新阶段,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系统地研究基因功能,它以高通量、大规模实验方法以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为特征。随着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基因组计划也在进行,并先后完成了几个物种的序列分析,研究重心从开始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从分子整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第一个标志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产生,第二个标志是蛋白质组学(proteome)的兴起。2 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内容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是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领域,它是一门通过基因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基因组成、基因定位的科学。遗传信息在染色体上,但染色体不能直接用来测序,必须将基因组这一巨大的研究对象进行分解,使之成为较易操作的小的结构区域,这个过程就是基因作图。根据使用的标志和手段不同,作图有三种类型,即构建生物体基因组高分辨率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遗传图谱通过遗传重组所得到的基因在具体染色体上线性排列图称为遗传连锁图。它是通过计算连锁的遗传标志之间的重组频率,确定他们的相对距离,一般用厘摩(cM,即每次减数分裂的重组频率为1%)来表示。绘制遗传连锁图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DNA多态性技术未开发时,鉴定的连锁图很少,随着DNA多态性的开发,使得可利用的遗传标志数目迅速扩增。早期使用的多态性标志有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80年代后出现的有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又称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和90年代发展的SNP(单个核苷酸的多态性)分析。物理图谱物理图谱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染色体切成片段,再根据重叠序列确定片段间连接顺序,以及遗传标志之间物理距离[碱基对(bp)或千碱基(kb)或兆碱基(Mb)的图谱。以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为例,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获得分布于整个基因组30 000个序列标志位点(STS,其定义是染色体定位明确且可用PCR扩增的单拷贝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的cDNA克隆,进行测序,确定两端的cDNA序列,约200bp,设计合成引物,并分别利用cDNA和基因组DNA作模板扩增;比较并纯化特异带;利用STS制备放射性探针与基因组进行原位杂交,使每隔100kb就有一个标志;二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每条染色体的大片段:首先是构建数百kb的YAC(酵母人工染色体),对YAC进行作图,得到重叠的YAC连续克隆系,被称为低精度物理作图,然后在几十个kb的DNA片段水平上进行,将YAC随机切割后装入粘粒的作图称为高精度物理作图.转录图谱利用EST作为标记所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被称为转录图谱。通过从cDNA文库中随机条区的克隆进行测序所获得的部分 cDNA的5'或3'端序列称为表达序列标签(EST),一般长300~500bp左右。一般说,mRNA的3' 端非翻译区(3'-UTR)是代表每个基因的比较特异的序列,将对应于3'-UTR的EST序列进行RH定位,即可构成由基因组成的STS图。截止到1998年12月底,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分布的植物EST的数目总和已达几万条,所测定的人基因组的EST达180万条以上。这些EST不仅为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提供了大量的分子标记,而且来自不同组织和器官的EST也为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此外,EST计划还为基因的鉴定提供了候选基因(candidantes)。其不足之处在于通过随机测序有时难以获得那些低丰度表达的基因和那些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因此,为了弥补EST计划的不足,必须开展基因组测序。通过分析基因组序列能够获得基因组结构的完整信息,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基因间的间隔区结构,启动子的结构以及内含子的分布等。3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又往往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它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是在基因组静态的碱基序列弄清楚之后转入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功能发现、基因表达分析及突变检测。基因的功能包括:生物学功能,如作为蛋白质激酶对特异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细胞学功能,如参与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发育上功能,如参与形态建成等采用的手段包括经典的减法杂交,差示筛选,cDNA代表差异分析以及mRNA差异显示等,但这些技术不能对基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新的技术应运而生,包括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cDNA微阵列,DNA芯片等。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基因表达被阻断或增加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异,因此需要建立模式生物体。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基于基因组图谱和测序基础上,对已知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来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机理和物种进化的学科。利用模式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编码顺序上和结构上的同源性,克隆人类疾病基因,揭示基因功能和疾病分子机制,阐明物种进化关系,及基因组的内在结构。目前从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得出一些规律:模式生物基因组一般比较小,但编码基因的比例较高,重复顺序和非编码顺序较少;其G+C%比较高;内含子和外显子的结构组织比较保守,剪切位点在多种生物中一致;DNA 冗余,即重复;绝大多数的核心生物功能由相当数量的orthologous蛋白承担;Synteny连锁的同源基因在不同的基因组中有相同的连锁关系等。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揭示了人类疾病基因的功能,利用基因顺序上的同源性克隆人类疾病基因,利用模式生物实验系统上的优越性,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作图分析复杂性状,加深对基因组结构的认识。 此外,可利用诱变技术测定未知基因,基因组多样性以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的应用。4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全部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却是蛋白质,它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因而仅仅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由基因转录和翻译出蛋白质的过程,才能真正揭示生命的活动规律,由此产生了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proteome)是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首先提出,并见于1995年7月的“Electrophonesis”上,指全部基因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是一个基因、一个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学是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群体的研究。它从蛋白质水平上探索蛋白质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控制以及蛋白质群体内相互作用,为临床诊断、病理研究、药物筛选、药物开发、新陈代谢途径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蛋白质组学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内容包括鉴定蛋白质表达、存在方式(修饰形式)、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方式等。它不同于传统的蛋白质学科,是在生物体或其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的,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细胞的蛋白质整体活动来揭示生命规律。但由于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复杂性,低表达蛋白质难以检测等,应该明确其研究的艰难性。总体上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对蛋白质表达模式(或蛋白质组成)研究,对蛋白质功能模式(目前集中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关系)研究。对蛋白质组研究可以提供如下信息:从基因序列预测的基因产物是否以及何时被翻译;基因产物的相对浓度;翻译后被修饰的程度等。由于蛋白质数目小于基因组中开放阅读框(ORF, open reading frame)数目,因此提出功能蛋白质组学(functional proteomics),功能蛋白质指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试验条件下基因组活跃表达的蛋白质,只是总蛋白质组的一部分。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位于对个别蛋白质的传统蛋白质研究和以全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研究之间的层次,是细胞内与某个功能有关或某种条件下的一群蛋白质。对蛋白质组成分析鉴定,要求对蛋白质进行表征化,即分离、鉴定图谱化,包括两个步骤:蛋白质分离和鉴定。双向凝胶电泳(2-DGE)和质谱(MS)是主要的技术。近年来,有关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在不断并迅速开发和发展中。蛋白质组研究技术体系包括:样品制备;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 PAGE);蛋白质的染色;凝胶图像分析;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组数据库。其中三大关键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质谱鉴定、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与蛋白质数据库。5与基因组学相关学科诞生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有望揭示生命物质世界的各种前所未知的规律,完全揭开生命之谜,进而驾驶生命,使之为人类的社会经济服务。基因组研究和其它学科研究交叉,促进一些学科诞生,如营养基因组学(nutritional genomics),环境基因组学(environmental genomics),药物基因组学(phamarcogenomics),病理基因组学(pathogenomics),生殖基因组学(reproductive genomics),群体基因组学(population genomics)等。其中,生物信息学正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产业的支撑点。生物信息学是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指数级增长的生物信息数据的一门科学。研究重点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及其编码的大分子量物质,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各种学科交叉的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找出其规律性,进而发展出适合它的各种软件,对逐步增长的DNA 和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进行收集、整理、发布、提取、加工、分析和发现。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其关注的研究热点包括:序列对比,基因识别和DNA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进化,数据库中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这一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有:继续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和优化;研究数据库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软件;进行若干重要算法的比较分析;进行人类基因组的信息结构分析;从生物信息数据出发开展遗传密码起源和生物进化研究;培养生物信息专业人员,建立国家生物医学数据库和服务系统[5]。20世纪末生物学数据的大量积累将导致新的理论发现或重大科学发现。生物信息学是基于数据库与知识发现的研究,对生命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医药、卫生、食品、农业等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邹承鲁教授在谈论21世纪的生命科学时讲到,生物学在20世纪已取得巨大的发展,数理科学广泛而又深刻地深入生物学的结果在新的高度上揭示了生命的奥妙,全面改变了生物学的面貌。生物学不仅是当前自然科学发展的热点,进入21世纪后将仍然如此。科学家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结合,无疑是多个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论文文献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肝脏毒性副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有所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某些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EPS)、迟发性运动障碍、抽搐、镇静及其他副作用如恶性综合征、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些副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潜能有关。下面主要就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几种副作用做一简要介绍。1 体重增加 自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体重增加一直是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问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也有此副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病人服用奥氮平、塞汀多乐后6~8周,体重平均增加约1~4 kg,一些病人在以后的治疗中体重仍将继续增加数公斤。有研究报道,服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体重增加3~5 kg者占100%。随着治疗剂量加大、服药时间的延长,有的患者体重增加为明显。这种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血清素拮抗作用在其中担任重要作用。为防止体重增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必须限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两个主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肌电传导的改变,尤其显示心电图QT间期的延长。体位性低血压与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有关,虽可发生于任何经典或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但在服用高剂量、低效能如氯氮平、氯丙嗪、甲硫达嗪等药物及快速增加利培酮时发生率更高。当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时,病人对这种副作用也部分或全部耐受。在小部分病人中奥氮平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这种作用没有临床显著性。王凤兰等[1]对45例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心血管功能异常发生率为,对照组为,经统计学处理P<,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有较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3 肝脏毒性 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均会引起肝功能异常。传统药物及氯氮平、利司培酮均能导致肝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转氨酶增高。实际上转氨酶升高是精神病药物早期治疗阶段的正常反应,通常不会影响治疗的进一步进行。这种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轻度和短暂的,约2~6周恢复正常。然而慢性精神病人肝功能异常往往危险性更高。近年来研究表明,奥氮平和塞汀多乐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往往低于氟哌啶醇等经典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孙振晓等[2]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的发生率为,提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较常见。4 催乳素水平 经典抗精神病药和高剂量利培酮均会引起催乳素水平增高。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亦会引起催乳素中度增加,但在维持治疗期间绝大部分病人的催乳素水平均可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几乎没有乳房触痛、溢乳或月经周期紊乱等副作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可对病人造成多种近期的和远期的不良反应,当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但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了解高催乳素血症对身体的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疗措施很重要。5 抗胆碱能作用 抗胆碱能作用包括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可能的认知损害和视物模糊,常发生于氯氮平和高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使用舒雅乐、通便灵等对症治疗。有些病人这类副作用很难用受体结合谱来解释,如氯氮平的受体结合谱为高度抗胆碱能的,但却发现拟胆碱能副作用如流涎;利培酮有抗胆碱能作用而无抗胆碱能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奥氮平对胆碱能受体有强拮抗作用,但只有轻微的抗胆碱能症状如镇静和便秘,这提示奥氮平的药理作用可能更为复杂。6 性功能障碍 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患者,在服药3个月内绝数有月经不调,一般都推迟15~40 d;服药时间延长的患者中有月经不调,停经,仅月经正常。男女患者治疗前都有性欲亢进,入院治疗3个月后,尤以男性性欲低下突出,主要表现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达不到性满足。女性性感迟钝,造成夫妻感情不和等。精神病患者服氯丙嗪、氯氮平、碳酸锂等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也较突出,可能与服药后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经典抗精神病药的报告中几乎没有关于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因此性功能障碍的真正发病率还不清楚。有20%服用塞汀多乐的病人射精量减少,其中5%在继续治疗期间恢复正常,停药后全部恢复。这种作用的药理学机制也不清楚。服甲硫达嗪的部分病人能引起逆向射精,推测可能与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7 血液系统的毒性 佘玉宇等报道[3],539例精神病患者中白细胞减少症61例,占住院总数的,其中粒细胞减少症9例,占‰。经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总发生率为,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用药40 d内发生者占。这可能与治疗初期药物加量快,以及一些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提示病人在服药期间要加强病情观察,尤其是用药初期,要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以往文献报道大多集中于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象的影响,而现在经观察发现抗抑郁药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氯丙咪嗪,与氯氮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抗抑郁药治疗期间也要加强观察,定期监测血象,护理上要引起注意。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前常无前驱症状,的患者在复查血象时才被发现。所以,定期血象监测对及早发现白细胞减少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一般宜1~2周复查1次,发现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关于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的资料还见于服氯氮平者,该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 新型抗精神病药较经典抗精神病药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们有较少的EPS及TD,催乳素水平及肝功能轻度异常,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现,为治疗精神病提供了有力的方法,但他们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和导致多种副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少而轻微,增加了治疗依从性,为治疗重症、急性及慢性精神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药物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奏效,而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大都具有一定副作用,倘若不加注意常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究竟有哪些副作用,又有哪些对策呢?锥体外系统反应(锥外反应)这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最突出的副作用,也是专家们正在力图攻克的一个难题。它有4种表现形式:(1)类帕金森氏综合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直、动作缓慢、表情呆板等。(2)急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突然出现双眼上翻或颈部歪向一侧或下颌张开不能闭合等情况,多见于年轻的男性病人。(3)静坐不能:表现为焦虑、坐立不安、来回踱步。以上情况均可以用安坦对抗,一般每次用2毫克,每天3次,最多可加至每次4毫克,每天3次。特别是急性肌张力障碍,立即口服4毫克安坦,十几分钟即可缓解。(4)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长期服药者,表现为面部肌肉抽动、四肢舞蹈样动作、捻丸样动作等,在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处理方法是缓慢减药或停药,停用安坦,同时口服安定、非那根或小剂量氟哌啶醇,也可以静脉输液。目前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还不甚满意,因此要注意预防,即在治疗中尽量避免频繁换药、剂量过大或快速增减药物等。过度镇静多数抗精神病药都会使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困倦、乏力等症状,如果病人边服药边工作,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事故,特别是不要操作机器、驾驶车辆等。药源性焦虑、抑郁少数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出现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无故发脾气等表现,这不一定是病情所致,而有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造成。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很难鉴别,家属最好及时把情况告诉医生,以便对症处理。体位性低血压出现这种副作用时,要嘱咐病人缓慢起床、站立,特别是夜间起床去厕所时,应打开灯,扶着墙或家具行走,以免摔伤。肝脏损害多表现为单项转氨酶升高,病人大都无不适感。可用保肝药物,并每月化验肝功能。这种副作用在减药或停药后多可消除。血液系统损害多数抗精神病药,特别是氯氮平,可能造成血液白细胞下降,因此应每月化验血常规(服用氯氮平时,应1~2周化验一次),如果发现白细胞低于4000/立方毫米,应立即停药,并用升白药,如利血生、维生素b1等。内分泌系统损害可出现体重增加、泌乳、月经紊乱、性欲减退、阳痿等,这些副作用也是可逆的,必要时可减药或停药。抗胆碱能副作用表现为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可使用舒雅乐、通便灵等对症治疗。皮肤过敏反应皮肤散在性丘疹,可用抗过敏药。一旦定为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且以后禁用此种药物。【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肝脏毒性副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有所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某些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EPS)、迟发性运动障碍、抽搐、镇静及其他副作用如恶性综合征、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些副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潜能有关。下面主要就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几种副作用做一简要介绍。1 体重增加 自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体重增加一直是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问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也有此副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病人服用奥氮平、塞汀多乐后6~8周,体重平均增加约1~4 kg,一些病人在以后的治疗中体重仍将继续增加数公斤。有研究报道,服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体重增加3~5 kg者占100%。随着治疗剂量加大、服药时间的延长,有的患者体重增加为明显。这种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血清素拮抗作用在其中担任重要作用。为防止体重增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必须限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两个主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肌电传导的改变,尤其显示心电图QT间期的延长。体位性低血压与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有关,虽可发生于任何经典或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但在服用高剂量、低效能如氯氮平、氯丙嗪、甲硫达嗪等药物及快速增加利培酮时发生率更高。当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时,病人对这种副作用也部分或全部耐受。在小部分病人中奥氮平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这种作用没有临床显著性。王凤兰等[1]对45例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心血管功能异常发生率为,对照组为,经统计学处理P<,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有较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3 肝脏毒性 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均会引起肝功能异常。传统药物及氯氮平、利司培酮均能导致肝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转氨酶增高。实际上转氨酶升高是精神病药物早期治疗阶段的正常反应,通常不会影响治疗的进一步进行。这种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轻度和短暂的,约2~6周恢复正常。然而慢性精神病人肝功能异常往往危险性更高。近年来研究表明,奥氮平和塞汀多乐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往往低于氟哌啶醇等经典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孙振晓等[2]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的发生率为,提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异常较常见。4 催乳素水平 经典抗精神病药和高剂量利培酮均会引起催乳素水平增高。奥氮平和塞汀多乐亦会引起催乳素中度增加,但在维持治疗期间绝大部分病人的催乳素水平均可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几乎没有乳房触痛、溢乳或月经周期紊乱等副作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可对病人造成多种近期的和远期的不良反应,当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但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了解高催乳素血症对身体的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疗措施很重要。5 抗胆碱能作用 抗胆碱能作用包括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可能的认知损害和视物模糊,常发生于氯氮平和高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使用舒雅乐、通便灵等对症治疗。有些病人这类副作用很难用受体结合谱来解释,如氯氮平的受体结合谱为高度抗胆碱能的,但却发现拟胆碱能副作用如流涎;利培酮有抗胆碱能作用而无抗胆碱能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奥氮平对胆碱能受体有强拮抗作用,但只有轻微的抗胆碱能症状如镇静和便秘,这提示奥氮平的药理作用可能更为复杂。6 性功能障碍 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患者,在服药3个月内绝数有月经不调,一般都推迟15~40 d;服药时间延长的患者中有月经不调,停经,仅月经正常。男女患者治疗前都有性欲亢进,入院治疗3个月后,尤以男性性欲低下突出,主要表现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达不到性满足。女性性感迟钝,造成夫妻感情不和等。精神病患者服氯丙嗪、氯氮平、碳酸锂等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也较突出,可能与服药后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经典抗精神病药的报告中几乎没有关于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因此性功能障碍的真正发病率还不清楚。有20%服用塞汀多乐的病人射精量减少,其中5%在继续治疗期间恢复正常,停药后全部恢复。这种作用的药理学机制也不清楚。服甲硫达嗪的部分病人能引起逆向射精,推测可能与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7 血液系统的毒性 佘玉宇等报道[3],539例精神病患者中白细胞减少症61例,占住院总数的,其中粒细胞减少症9例,占‰。经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总发生率为,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用药40 d内发生者占。这可能与治疗初期药物加量快,以及一些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提示病人在服药期间要加强病情观察,尤其是用药初期,要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以往文献报道大多集中于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象的影响,而现在经观察发现抗抑郁药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氯丙咪嗪,与氯氮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抗抑郁药治疗期间也要加强观察,定期监测血象,护理上要引起注意。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前常无前驱症状,的患者在复查血象时才被发现。所以,定期血象监测对及早发现白细胞减少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一般宜1~2周复查1次,发现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应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关于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的资料还见于服氯氮平者,该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 新型抗精神病药较经典抗精神病药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们有较少的EPS及TD,催乳素水平及肝功能轻度异常,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现,为治疗精神病提供了有力的方法,但他们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和导致多种副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少而轻微,增加了治疗依从性,为治疗重症、急性及慢性精神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 索引序列
  • 精神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 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论文
  • 宠物基因检测论文
  • 精神病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
  • 抗精神病药物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