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前卫艺术看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以前卫、酷炫著称的yBa(英国青年艺术)在90年代获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一提起yBa,就令人想起达米•赫斯特(DamienHirst)和他的动物标本、雷切尔•怀特瑞德(RachelWhiteread)对空间的填充和塑造、克里斯•奥弗利(ChrisOfili)的黑人圣母和它的大象粪。1997年在伦敦皇家学院和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举办的“感性展”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增加了yBa的知名度,确认了典型的yBa风格:性、死亡和宗教等单纯的主题、玩世不恭的态度、游刃于低俗到崇高之间的大众美学,总之,强调消费社会中感性生活经验的强烈风格。2003年,达米•赫斯特在伦敦最时尚的私人画廊“白色立方(WhiteCube)”举办了他8年以来的首次个人展“无常时代的浪漫(RomanceintheAgeofUncertainty)”。进入画廊的第一件作品是浸泡在他著名的玻璃箱中的“浪子”–劈成一半的小牛。赫斯特自称基督教徒,他曾说,所有浸泡在弗尔马林液中的动物都象征着基督受刑。画廊的墙上、空气上地上都充满了血腥味,看这样的展览,让人想起伍迪•艾伦(WoodyAllen)那句名言:“你仿佛是在快速地穿越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山谷”。主要的房间里有嵌在墙壁中的代表12个使徒和基督的玻璃柜。每个使徒的面前都放着一个盛着弗尔马林液的小玻璃箱,里面浸泡着被剥了皮、切割过的牛头。12个厨柜里装着不同的科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骷髅、十字架、更刺激人神经的是,地面上撒着的鲜血(鹿血)上。房间靠墙放着12个不朽钢玻璃柜,分别代表12个牺牲的门徒和他们所受的各种残酷的极型。每个玻璃柜都在被切割的牛头的目光注视下。一个外表被烤坏厨柜代表被剥皮牺牲的圣徒巴索罗缪(Bartholome)。面向犹大的牛头是黑色的,背向人,牛眼被绑着。一团塑料管从玻璃柜中滑落下来,象征犹大被分割的内脏的,犹大的鲜血一直滴落到地板上。与之相反,基督升天场面被表现得纯洁无暇,没有丝毫血腥。打开着玻璃柜门、闪亮的玻璃架和展翅欲飞的玻璃鸽,象征着圣灵通向天堂的路。画廊正前方的玻璃柜空着,它前面的玻璃箱也空着,只盛着弗尔马林液,象征着信仰的纯洁,抑或信仰的缺失?与使徒相对的是两个大型浮雕画《狂喜》(Rapture)和《挚爱》(Devotion),闪亮的蝴蝶和彩色玻璃象征着天主教堂的光彩。使徒的命运所映射的人间的恐惧和残暴,与教堂中象征上帝荣耀的华丽图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画廊的楼上,还有更多的牛头和白色斑点画、药片和地理标本、粘着死苍蝇的单色画和插着玻璃碎片的牛头。两个被碎玻璃镜子刺穿的牛头产生出万花筒般闪耀的折射光。它们分别代表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这件关于诱惑和惩罚的作品,仿佛象征人类的自省之源。墙上的13幅癌症系列的黑色(TheCancerChronicles)油画,以琥珀似的透明树脂画成.每个画面都由一个人类历史上致命的疾病命名:麻风病、天花、梅毒、癌症、艾滋病等等。它似乎在警告我们:生命不仅短暂,而且每时每刻都有致命的危险。画廊外面是一件同样惊人的作品,这件22英尺高的巨大的雕塑名为《慈善》(Charity)。它的原型是传统的西方基督教堂中以残疾少年为模型的慈善箱。这个上世纪50年代版本的慈善箱,以一个腿部残疾女孩为模特。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惹人爱怜的残疾女孩竟然成了被抢劫的对象,她手持的慈善箱被撬开、只有几块零钱散落在地上,而那个作案用的铁棍就扔在她的脚边。这件波普风格的作品是对世俗的物质时代的极大讽刺:基督教宽容、博爱和助人的精神早已被洗劫一空,教堂的慈善箱变成了教会宣扬道德准则的虚伪标签。面对这样一个展览中,人们很难猜透赫斯特到底在想什么。有人说他极度认真,有人说他是在开玩笑,有人说他为了震惊而制造震惊。这种充满了感性刺激的展览,满足了人们对于恐惧、神秘和时尚等种种好奇心,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同时也是对英国现代艺术大师弗朗西斯•培根暴力取向的艺术风格的一种婉转的纪念。英国《卫报》的评论称每件作品都非常"响亮",都不会“死亡或是消失。”新哥特式(neo-gothic)式风格1992年,赫斯特在萨奇画廊展出了他成名作《在活人心目中物理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ThePhysicalImpossibilityofDeathintheMindofSomeoneLiving,1991)。一条足以吞下一个人的14英尺长的老虎鲨鱼浸在无色无味的福尔马林液中,它笔直的流线型身躯强壮有力,一对眼睛依然警觉地睁着,微微张开的嘴巴里露出两排锋利的牙,像它还活着的时候一样凶残可怕。赫斯特的老虎鲨鱼令人想起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好莱坞恐怖片中,那个食人不眨眼的大白鲨。它们都象征着死亡、残暴和毁灭性的力量。在《圣经》的“起源篇”中,上帝赋予人类捕猎所有生物的特权。然而,赫斯特的鲨鱼动摇了西方以宗教为基础的最根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它让人感到:我们—人类不仅仅是猎人,也是猎物,我们不过是自然界中循环不止的食物链中的一环。科学试验vs实验艺术达米•赫斯特一向以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的动物而著称,他惯用的展示媒介是医学试验用药柜和玻璃箱。和其他许多yBa艺术家作品一样,他所表现的科学试验性与英国视觉艺术发展史密切相关。除了外来的宫廷艺术家荷尔拜因、凡•代克、鲁本斯以外,英国对于世界视觉艺术的贡献主要是从牛顿1704年的发明开始的。牛顿的七色光谱系列在当时比任何英国艺术家的影响都要深远。1740年在英国出版的绘画论要求所有英国的风景画家系统地学习牛顿:“光与色的规律,正确地说,产生所有可见世界的各种现象,能够提供给人无穷无尽最令人愉快的享受。"以科学的精神对待艺术促进了英国以特纳和康斯泰勃尔为代表的风景画传统,并且开启了19世纪印象派的先河。19世纪早期英国画坛以风景画为主导,康斯泰勃尔和特纳都是对自然极致精微的观察家。康斯泰勃尔对云的观察和记录就象科学实验一样精细。他在一幅画云的习作后面写道:“汉姆斯泰德。9月2日,1821。"10到11时,晨,晴–银灰色的云笼罩着闷热的地面,西南微风,白天晴,晚上有雨。”康斯泰勃尔是自然主义者,也是诗人,他对于家乡的灌木丛、小河、马、小路、草垛…都充满了情感。康斯泰勃尔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吉尔博特•怀特(GilbertWhite)1813年所著的萨尔博尼的自然史。他赞美怀特“以清晰细致的观察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真诚的爱”,而他把这种爱融汇在自己充满诗意的画面里。特纳是另一位歌颂自然的诗人。他在大自然中发现了野蛮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对于崇高和狂野的自然力量的追逐,就如同诗人拜伦对暴风雨的赞美:“让我是你的凶暴和狂喜的分享者,让我是你的一部分。”特纳受到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高度评价。罗斯金认为特纳不仅是自然表面的观察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分析家,一个能够揭示山和海的内在的崇高的力量的哲学家。他的作品超越了所有人,不仅因为它美丽,更因为它真实。牛顿的科学不仅影响到风景画,而且还制造了一种深入观察的文化气氛。18至19世纪科学的观察在英国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观念。在国立美术馆展出的德比的约瑟夫•赖特(JosephWrightofDerby)1769年画的《气泵里的鸟实验》(AnExperimentonaBirdintheAirPump),最好地记录了科学思想对于视觉文化的影响。这幅画记录了一个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式的可怕的科学实验场景:一位科学家正在演示气泵的原理,一只鹦鹉被慢慢地闷死在一个被逐步抽干空气的玻璃箱中,在一旁观看的小女孩难过地哭泣起来,不忍心再看下去。这样一个场景真切地展现了在科学和理性之光的阴影下隐藏的残酷。欧洲艺术史上的大师对于人体描绘的精准都离不开通过医学解剖得到的对于人体结构的详尽了解。达•芬奇曾经亲自参与过解剖实验,并画了大量人体素描草图,他画的刨开的女性子宫令人过目难忘。达•芬奇在当时就曾怀疑过有多少人能有勇气效法他解剖人体,喜欢人体艺术的人也许很多,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陪着那些被剥了皮的、吓人的尸体呆上一晚上呢?象达•芬奇一样,18世纪的英国艺术家对自然的好奇心也表现在解剖上。英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动物画家乔治•斯塔布斯(GeorgeStubbs)的赛马图就挂在伦敦的国立美术馆中怀特的表现科学实验的作品旁边,他同样显示了对于自然研究的执著和热情。斯塔布斯画马、狮子盒长颈鹿,他的画抓住了18-19世纪英国人对于狩猎和赛马运动的热爱。同时,斯塔布斯对马的知识也是通过解剖得到的。他擅长画马,是因为他对马的内在结构的详尽了解。1766年,斯塔布斯发表了《马的解剖》(AnatomyoftheHorse)。他对于马的身体结构的精确细致地描绘,在自然史和艺术史上有着相同的地位。《马的解剖学》只不过是英国自然观察文化中的一部分。英国人对自然观察的热衷最终诞生了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对于各种动物的好奇心,特别是他饲养鸽子的爱好对他发现和阐释适者生存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康斯泰勃尔画天空的时候;当达尔文发表《物种的起源》的时候,艺术与科学共享的是基于乐观主义的经验:知识使世界变得更加富有,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而20世纪以来,知识变得可怕了。科技的发达并没有消灭人类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疾病,经济的繁荣也没有能换来全球的和平。现代性之前的恐怖—死亡、疾病、对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怀疑再次出现在艺术里,但是永恒不变的是艺术史上的科学探索精神,艺术家们继续用科学试验的精神不断对现实生活提出置疑。yBa中的马克•奎恩(MarcQuinn)制作的遗传学家约翰•萨尔斯顿(JohnSulston)爵士像,把克隆的萨尔斯顿的DNA放在细菌里培养。他用这种方式挑战了进化论和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简单逻辑。1995年特纳奖的候选人、yBa中的马克•沃林格尔(MarkWallinger)在1994年再此造访了斯塔布斯的绘画方式和赛马这个主题。从社会学和视觉文化学角度,沃林格尔赋予了这个主题当代性意义。马,象征着自由和野性的美,它象征着雄性的力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曾经把这种动物当作男性的性象征;马,同时也象征着男性的特权和社会等级制。对于马的鉴别从来都与它出生的种性有关,在英文中,race这个词具有赛马和种族的双重含义。骑马狩猎至今仍然是只有英国皇室才能享受的特权。在《魔力的利用》(TheUseofEnchantment)中,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汉姆从性语汇角度解释了许多女孩对于骑马的热情:“通过驾驭这种强悍的动物,她能够感觉到她对于男性或是她自己内在性本能的控制。”赛马和马术原本是英国皇室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享乐。在1913年的赛马会上,艾米丽•戴维森(EmilyDavidson)为了争取妇女参政的权益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拦截国王的坐骑,显示了女性所代表的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中最强烈的反抗。如今,赛马活动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它成了最大众化的赌博方式,但是具有财富、地位和权力的上流社会仍然在这种游戏中享有特权。就象其它赌博业一样,赌马活动仍然被大资本垄断,赤裸裸地呈现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交易,而这种交易与艺术市场之间的隐喻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沃林格尔自己也买下一匹赛马,起名为“真正的艺术”。他笔下的马看上去很温顺,但是它们强有力的体态象征着潜在的雄性的爆发力和生殖力。以《种族、性别、阶级》(race,sex,class)为题,沃林格尔的画面对艺术中“再现的政治”(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和“政治的再现”(representationofpolitic)提出了有效的批评。迪诺斯和杰克查普曼兄弟的小型雕塑群《天启》(Apocalypse)又称《地狱》(Hell,1999-2000)中的场景好像是自然史和英国当代风景画的结合,其中的铁路模型和火山喷射的场面令人想起特纳的画面,具有英国艺术中所特有的崇高和怪异感。从火山中冒出是一群穿着纳粹军服的悲哀的玩偶。他们在荒谬的环境下被虐或者施虐,有的显示出基因变异特征,被关在一个仿佛是地狱般残忍的环境里受着无尽的折磨和煎熬。在9个以纳粹符号设置的平台上,分布着超过5000个微缩型人物雕塑群。《启示》不仅仅是谴责纳粹大屠杀的另一个版本,查普曼兄弟还引用了许多基督教历史上的经典图象作为暗喻,比如戈雅和卡罗(Callot)的版画,特别是矫饰主义(Mannerism)和巴洛克艺术中所表现的基督教徒为教义牺牲的场面来表现人类灾难的主题。这样一个火山爆发的场景象征着世界的起源和它的结束,反讽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的直线型思维方式。特蕾斯•艾门(TracyEmin)的床,给人提供的不过是艺术家的物理生存的证明。这张床上有她的睡过痕迹:紧身衣、空水瓶、污点…各种私人的从未被加工过的痕迹。这是艺术家生活经历的展示,她的情感完全隐藏在物质痕迹之后。艺术家所强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验,而不是某些模糊的“观念主义”,观众对这样的作品完全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也是英国艺术自80年代末以来最重要的特色:那就是以经验主义的实验反拨后现代主义空洞的观念和教条。关于经验的重要例证是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Wilson)在1988年创作的装置20:50。艺术家把整间屋子变成了迷惑人双眼的机油箱。这是对人类感知力的最佳测试,也是巨大的现实经验的证明。这件作品与赫斯特策划的yBa的《冰冻》展同年出现,反映了一种新的趋势:艺术变得可触摸了,更实在了,而艺术中的纯美学和纯观念都显得不再可靠。达米•赫斯特的作品一向很明确地展示他对试验性艺术的态度。他坚持解剖的价值是应该从里到外翻出来给人看的,就象他1995年获特纳奖的作品《分割开的母与子》。他的《赞美诗》(Hymn,2000)直接展示了一个6米高的人体解剖模型(图7)。达米•赫斯特以展示被弗尔马林液浸泡的动物而著称,他的作品展示了生物存在的短暂性。他的作品《爱的内与外》(InandOutofLove)(1991)展示了蝴蝶从孵化到死亡的短暂一生。1990年的装置《一千年》(AThousandYears)由一个腐烂的牛头、糖溶液、蛆虫和灭虫器构成。在玻璃箱里,你可以看到牛头里的蛆虫变成苍蝇。然而,这些苍蝇从未接触过外面的空气就已经死了。如果说《一千年》是人类的历史或是自然史的缩影,那么它的隐喻是悲观的,一切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这样一个悲观的现实情境中,赫斯特把自然史和商业社会的消亡结合起来。在赫斯特最近的展览里,死亡的蝴蝶在画面上飞舞,仿佛艺术家想要抓住自然之美,而不得不杀死他的所爱,如赖特画中正在做实验的科学家;如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中在芦苇丛中钓鱼的男孩;又如庚斯博罗(Gainsborough)画中正在追逐蝴蝶的女孩。他们所欣赏的那个自然死了,但是自然在艺术和科学的试验中,在人类对真理的无穷探索中得到了永生。艺术有道德底线吗?西方艺术史上不乏宗教题材的作品,天主教会为了颂扬宗教热情通常有意强调基督和使徒受难的场面,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盛期的艺术作品,都使我们沐浴在天主教所描绘的血腥故事中。而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天主教的人来说,天主教的中心图像:那个带着荆棘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满身流血的基督,是一个多么血腥、多么暴力、多么令人震惊的场面啊!欧洲宗教艺术中的血腥场面体现的是“黑色文化”(darkculture)传统。在欧洲艺术史上,黑色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的希腊悲剧,原始部落的祭祀,它始终贯穿于艺术史中,特别体现于布莱克、博斯、布鲁盖尔、戈雅和超现实主义等荒诞怪异的美学传承上。黑色文化的主题在英国文学名著中也有所表现,如丹尼(Donne)的宗教诗,弥尔顿的《利西达斯》(lycidas)、雪莱的《亥伯龙神》(Hyperion)和泰森(Alfred,LordTennyson)的《备忘录》。它们都通过探讨死亡这个令人恐惧的主题来反衬和引申人类对爱与美的渴望。达米•赫斯特的《死亡之不可能性》(1991)就带有英国黑色幽默的特点,玻璃箱里食人鲨。yBa中的查普曼(chapman)兄弟甚至直接引用了戈雅的艺术图像,他们的作品《反对死亡的伟大行为》(GreatDeedsAgainsttheDead,1994)重现了戈雅19世纪的铜版画《战争的灾难》所记录的恐怖场面。他们把其中的83个场景之一—两个挂在树上的士兵残肢断臂放大成真人大小的塑料模特。19世纪西班牙艺术家戈雅的作品不乏暴力的主题,他的一生经历了西班牙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他在著名的《1808年5月3日的屠杀》中记录了拿破仑侵略军在西班牙大屠杀的恐怖场面。戈雅推崇启蒙运动,支持法国大革命。他在早期的铜版画《狂想曲》中,就曾深刻地揭露和嘲讽了当时西班牙封建统治的腐朽和民族传统中的劣根性。但是当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文明的法军侵略自己落后的祖国时,戈雅在侵略者的暴行中看到了暴力革命的恐怖,看到了理性主义光环下的黑暗。他在版画《战争的灾难》系列作品中不断地描绘令人发指的恐怖场面,以此来反对绝对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把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进步和发展的观念简单化、概念化;反对用理性和正义的名义发动战争。戈雅晚年的创作的画面更加恐怖,他悬挂在自己家墙上被称为“黑画”的系列作品是西方艺术史上最令人震惊、最恐怖的作品,其中《萨徒尔食子》甚至描绘了食人的场面。恐怖怪异的艺术现象往往是荒谬暴力的现实世界的反映。戈雅创作令人震惊的暴力绘画,并不是为了震惊而震惊,而是为了反抗现实生活中的真正的战争和暴力,揭露人性中可怕的暴力倾向。在当今世界这个强权政治和战争再次出现的时代,戈雅艺术的思想性得到更深刻的发掘,他的“黑画”和约翰•列农70年谱写的反战之歌一起,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而且被当代艺术家不断引用。与yBa的“感性”展同时,伦敦出现一个更令公众震惊的艺术事件:这就是英国艺术家凯利(AnthonyNoelKelly)制造的尸体艺术丑闻。他在伦敦1997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把一系列以尸体翻制的模型涂成银色钉在墙上。凯利在艺术创作中所用的尸体来自伦敦皇家外科医学院。他买通了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把一个尸体的躯干、切下的头颅、大腿等部分偷运回来做模型。艺术家解释说,他以尸体创作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美丑观念,人体的脆弱、隐私和偷窥的权力提出置疑。制造震惊的前卫艺术和以震惊为目的的行为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前卫艺术有没有它的道德底线呢?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艺术的范畴之内呢?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界定艺术的道德底线是复杂的,但是,当我们在澄清一件作品的道德意义时,我们无法忽略某些最起码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规范。根据艺术哲学家理查德•艾尔德瑞支(RichardEldridge)的解释,艺术至少应该符合两点原则:首先,这种艺术创作必须是有意义的人类行动。因此,它区别于简单的自然反应(比如哆嗦)或是生理行为(比如呼吸),在某种程度上有必要由理由来阐释和评估。我们可以询问为什么艺术家会这样做。如果答案是“仅仅为了震惊、自我宣传,制造名声或是感性刺激,那么我们得到结论就是:这种可疑的行为不是(真诚的或是完全的)创造艺术,不是艺术所应寻求的最重要的价值,而是在寻求某种其它的回报和影响。”其二,艾尔德瑞支认为,“由于艺术家所呈现的主题集中了思想和情感态度,是带有独特的想象力的材料探索,艺术作品的创作作为一个明确的领域取决于交流和形式因素的综合。艺术家引人耳目的形式安排与他的情感态度和主题意图的考虑是相互作用的。”这与另一位艺术哲学家玛西亚•伊顿(MarciaEaton)的看法如出一辙,她认为:“人的经历,包括创作和参与艺术的经历,与道德、美学、宗教、政治等等是不可分割的。美学的经验是独特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可以和生活的其它部分割开。”这是两条非常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以它为准则,我们再来看待艺术家凯利的作品时,就不难发现它不能够被算作是艺术作品。尽管凯利是艺术家,他希望以艺术的名义打破人类社会生活观念的禁忌,但是他的作品毕竟是社会行为,必然要受到社会的检验,我们不可能只从艺术而不从社会角度看待它,不可能不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与之相关的综合因素。凯利的作品触犯了法律和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这件作品甚至不够资格被用来做任何艺术评判。英国的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得相当成熟。他们把凯利与专偷维多利亚时代墓葬的盗墓贼和哗众取宠的小丑相提并论。凯利因盗窃尸体罪被判处9个月监禁,不仅没有引起艺术界的关注,在大众媒体上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讨论。达米•赫斯特的作品尽管看上去冷酷而且残忍,容易引起争议,但是它并没有触及法律和人伦规范。赫斯特有很明确的创作意图,他通常借用老式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陈列标本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他所展示的玻璃器皿既是透视作品的窗口也是有意制造的障碍,它一方面有意吸引观众的视线,另一方面又以极少主义的冰冷而严格的几何形体,把内在的主题客观化、理性化;一方面给人以感性的心理刺激,另一方面又有意避免感性化的表现方式。这与康德反对宏大叙事的观念一脉相承。康德曾经说过:对纯粹实践的理性来说,激情无异于癌症,而且通常无药可医。在赫斯特作品的作品中,感性不过是表象,而内在的内容是康德的不断发掘真相的理性主义观念。至于赫斯特和yBa们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很难下结论,他们的作品虽然能轰动一时,却未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戈雅对于艺术史的伟大贡献和西方黑色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性。赫斯特和yBa们继续了西方黑色文化和前卫艺术中关于生命的意义、上帝的存在和死亡的极限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他们通常以更直接的反正统的方式介入生活,刺激你的神经、吸引你的眼球,迫使你去思考你也许从没有想过也从不愿意去想的问题。其实,艺术无论怎样介入生活,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它毕竟只能是一种幻象。英国当代艺术家们用偶像破坏式的作品,用令人震惊的方式,试图揭露的是隐藏在全球化旗帜下的垄断经济、强权政治、僵化的艺术体制和物质社会之中的更深层的暴力。刊载于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注:1.有关yBa,见邵亦杨,“yba与后前卫”,《美术研究》,2005年,1月。,"RomanceintheAgeofUncertainty,",TroubleinParadise,theGuardian,TuesdayMarch2,2004。ünchen,[1971],,TheUsesofEnchantment,PenguinBooks,1978,,“MoralityandEthics:ContemporaryAestheticsandEthics,”inMichaelKelly,.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文版。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第1版。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史中,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文明,包括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美术则属于前者,美术是占有一定的空间,以特定形象表达某种情感观念的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是实践的产物,它的起源早于科学技术的起源。远古时代,人们把野兽牙齿挂在脖子上,把一些动物的形象刻在石头上或画在身体上,以表示对神灵的敬仰;也有把不能食用但能够保存的较大部分如巨齿、尖角等供放在居住的洞穴中,作为一种生活的记录。这些就是早期的美术,也称装饰或工艺美术。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方法。早期的耕作技术使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种植农作物,并且进行狩猎,使他们的生活趋于安全与稳定,这样一来,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的活动,而他们体内原始的审美意识也在渐渐萌发。随后的制陶、冶铁,建筑采矿、造船以及航天、计算机等等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17世纪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化学、光学、电力学、遗传学等等学科相继确立,人们也相继迎来了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科技的步伐令我们追赶不暇。 技术与科学的出现和进步,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揭开了美术的新篇章。如远古时代只有石凿技术以红土为材料,所以产生的岩画壁画粗犷豪放;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的产生,彩陶上面才能留下漂亮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花纹;治炼技术的发明,人们才可以浇铸出司母戊大鼎,金属质地的凿子才能雕出大卫等杰作;榨油技术的产生使凡•爱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达•芬奇才可能留下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电脑技术的应用,才可能创造出那么多的经典电影画面,成为永恒的经典。 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如材料学分化工技术的进步使绘画产生了许多 新的画种,比如版画、水彩画、水粉画、色粉、丙烯、综合材质,电脑绘画等,同一画种因技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派别,如油画的古典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以及中国画的工笔、写意、界画等等。 科技的发展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纺织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从最初的画在岩石上发展到画在布上,纸上或板上;电脑技术与功能的逐渐完善,使绘画从最初的写生临摹发展到电脑绘画以及全息美术作品生动逼真、声光电并用和三维动画等。 摄影术从上个世纪诞生起,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产生着巨大影响。可是发明实用摄影术的路易•达盖尔青年时代却是一个画家,他为了找到降低油画肖像成本的机械小窍门,经过25年的摸索,终于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虽然摄影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使人们的视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 由此可见,没有科学技术是可以产生美术的,但是脱离科学技术的美术却是缓慢发展的,科技与美术之间没有鸿沟,科技与美术相得益彰。 培根说过“当科学被应用到技术领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艺术家们开拓了许多神奇瑰丽的新世界。为了科技的进步,许多人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那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更是让人敬佩,这种精神是永不过时的,这也是他们能取得成功,科技能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搞美术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追求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认真对待生活中的素材,仔细地观察事物和现象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创造出高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科学与艺术不一样。科学的规律是进步的规律,艺术是越来越繁荣、越丰富,艺术不用进步的说话。过去晚上点松明、点茶油灯、点桐油灯、点蜡烛。屈原的辞望就说:“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指的当然不是电灯。过去步行、骑马坐轿,现在轮船、汽车、飞机,那是科学的恩泽。 艺术没有这种进步的要领,都要人亲历亲为,都要在人生百年短暂的时空中仓促完成。换一个人又要从头再来。科学明显地有经验、成果可以继承,在前人的阶梯上积累上升,感受到进步的缘由。艺术有如俄罗斯谚语所云:“不管你爷爷多高,你还要靠自己长大。”6000年前的仰韶彩陶,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高超的造型艺术作品——陶罐,有什么人敢于大胆地说可以超越它,比它进步呢! 当时仰韶的老祖宗生活简单,唱歌跳舞,自然都只能是彩陶似的原始形式,也没有录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记录下来,于是它就有一种让6000年以后,我们这些后学叹为观止的原始艺术深度,我们老祖宗高超手艺的艺术结晶。 艺术创作是一个人一生探险的结果。时代在进步,科学文明的演发,促成人们创作更丰富的作品,享受更丰富的艺术成果,从而人们更确信艺术区别于科学的那种特殊的手脑价值。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的孩子们,当然有权力继承父业,但是人们更重视的是齐、徐、李本人的创作精神。 毕加索最大的孩子,无所事事,享受的余音之余,不过是为老头子开开汽车,其余的孩子有些做手饰、有的做香水这类的生意。老一辈的辛勤钻研,很不可能像科学成就俱列的那样现对现、硬碰硬,它是一种更心灵的东西,何况还要紧紧跟上的手艺。买电脑,人们不在乎是不是盖茨本人经手的原作,买艺术品如果碰到假的,你就会气得死去活来。 艺术的发展 艺术有一个铁打的基础,都要凭人的智慧和手艺做出来。那么自然的美呢?客观的东西,也需要人来肯定,没有人,美的存在就没有依托。人不断地在探索美的新边疆,美越来越丰富、广阔。刚才讲的过去的仰韶就只有陶罐,没有更多的东西,现在当然更多了,绘画、造型艺术,什么都有。 在我小时候,我听滩国戏、高腔,然后是京戏、汉戏,现在我不晓得你们年轻人听过多少种东西了,白天晚上都有去处。那时的艺术天地没有现在广阔,当然现在的东西我也能听得下去,不过有时也受不了。反对的只有一种,就是没有文化的那种,歌词写得不通,前句不对后句,简单地讲我不喜欢香港唱的那种歌。我喜欢外国现代歌曲,中国(内地)的从古到现在我都喜欢。吵也不怕,亲吻也不怕,没有文化我怕。 艺术像希腊神话的大力士山神,没有谁比他更有力量。但是山神害怕离开上地,一离开就完了,最后他的敌人是把他捧起来,掐死的。艺术不能离开土地,离开人民,跟人民的生活,跟土地是连接在一起的。 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近代艺术的催化剂,是现代美术的“产婆”。蒸汽机出现了,手和脚的力量增强了十万、百万倍。钢铁让世界立体化起来了,有了质量很高的钢铁,有了水泥,就有了高楼大厦,也有了时间同速度,有了汽车,让人的时间更多了,人更自由了。 由于人有了开发思想,以前的世界里荒凉的边疆,成了富强之源。像非洲,像阿拉伯,过去没有强项,现在交通发达了,有了现代化的设备,开发出了大量的石油。新城市的新高楼一座座崛起,新城市的新的概念,新的制度,新的习惯逐渐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于1875年开始出现了一群年轻人。 这些年轻的画家们对从前的世界产生了怀疑,我们以前的世界都是古铜色的吗?因为以前的画都是古铜色的。那太阳到哪里去了?太阳为什么不到画里面来呢?于是他们这帮人开始用颜料在一切景物上画出太阳光的效果。这样一种发明在当时的传统老画家心眼里面,感觉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不让他们到展览馆里展出。于是他们只好在展览馆的外面搭个棚子,开画展。 那些大人先生们看了这些画之后就骂他们,说这算什么画,简直是印象派嘛!所以印象派这个名词是骂出来的。在当时,这个名词是贬义词。到了25年以后,有位学者看了画家莫奈(C.Monet,1840—1926)的画。其中有三张,画的都是同一个教堂的门口,一张画是早晨,一张画是中午,一张画是晚上,构图都相同。早上的画是蒙蒙的,中午是强烈的阳光,晚上是发红的黄昏的落日的反映。 这位老先生曾经反对过他们,看了莫奈的画之后的一天早上经过教堂的门口,发现门边的景色真像莫奈所画的一样,感到震惊。原来世界上还这么美,还可以这么画,美还可以这么去表现。莫奈把人对于美的概念开辟出了新天地,打开了他们的眼界,叫醒了他们。后来印象派在表现上、题材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一切的绘画到了19世纪以后为什么变化那么大,都是因为交通发达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的原因。 有一位19世纪早期的画家马奈(E.Manet,1832—1883)画了一幅画,叫《草地上的午餐》,画面是巴黎附近的黑森林,一群绅士们同一些裸体女孩在午餐。大人先生们认为这大逆不道,怎么可以同一些一丝不挂的女孩子在一起呢?!骂了一阵之后,脑子也开窍了,原来题材可以这么去捕捉。 下面的这个印象派画家更厉害,叫高更(P.Gauguin,1848—1903),他跑到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去,跟土人生活在一起,自己参与了生活。画了很多的好作品带回来,还带回了很多原始的艺术雕刻,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风土艺术的美。高更认为画什么并不重要,怎么画是重要的,强调为画而画。跟中国画家强调笔法、墨色一样,他强调比较。 那时还没有发明彩色胶卷,但他对颜色的理论跑到彩色胶卷的前面了。他说颜色蓝的和黄的合起来是绿的,如果把蓝点子和黄点子点在一起,不把它合起来,分开来点,老远看起来,绿的颜色就动了,跳起来了。合起来点就弱了。 到后来有一个画家塞尚,是印象派最后一个大画家。他在绘画的方法上,讲出了自己的妙处。他认为形体都是一块块堆积起来的,那么也就可以用一块一块的颜色增强体积感,一个平面一个平面地画。这个主张提出并画出一些很妙的画之后,出现了像毕加索这些人。毕加索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夸张、更形象、更巧妙的表现,画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画。 在今天看来,那些画表现了纯绘画中的那些妙处,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的画或者历史画。这就又兜回到了我们的八大山人,兜回到以后的齐白石的画上来了。艺术的士地面积不大,但是艺术不停地在打圈,越打圈越高,而且定点的位置就那么几样,不过高度不同了,是以这种方式在上升的。 城市大量出现以后,人都集中到了现代都市,变成了现代城市的奴隶。城市犹如大自然的山脉一样巍峨。早晚的光、颜色的变化,成为新艺术的温床。那时音乐界的德瓦夏克——捷克人,在美国音乐学院任第一任院长,他的交响乐《致新大陆》,打破了以前古典音乐的要领。美国第一个交响乐家盖茨温的《蓝色狂想曲》《美国人在巴黎》也都奏出了新世纪的声音。 有了城市,有了新的生活,才会出现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绘画,这样的美术,创造了新的艺术。新的艺术是一代一代发展起来的,越来越繁荣,不是一种进步。我到美国一所大学里去,那里搞艺术的先生们、教授们要给来访的中国人上上课,我们美术代表团只两个人,一个是华君武,一个是我,我们开玩笑说咱们轮流作团长。 那些人要给我们上课,讲的东西很幼稚。他们要给我们讲一讲现代艺术,主要意思是我们的艺术是进步的,你们的艺术是落后的。我就告诉他们,艺术没有落后进步的问题,只有繁荣,它不像科学,我说有些事情你们并不清楚,我讲给你们听,倒过来我就给他们讲了两个钟头,听者有很多人。后来一个人又说你们中国人不懂得空间,另一个美国教授又把他臭骂了一顿,说你懂什么,空间是中国来的。
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入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 一、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科学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他积极倡导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1987 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的大型画册。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它已不单在较高层次上广泛进行,而且逐渐在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我国提出的申奥口号,就是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的奥运、人文的奥运和科技的奥运。在教育活动中,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和谐健全的人,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一个科学与人文日益融通的社会就需要培养既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为目标。在艺术门类、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联结,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并进一步提出,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在这里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已经是双重的关系了,它同时体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已成共识。 二、艺术想像、审美要求对科学的影响 新的《艺术》教材编写原则中有一条是多门类、多学科相融合的原则。在编写时注意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联,例如,中学教材第一册安排了“艺术与数”的单元教学,使学生初步感受和发现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数”的关系,沟通美与数的联系,从综合的角度关注艺术、关注科学,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使学生能在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方面做些探索。第三册的“表现星空”则从另一角度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做出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联。艺术的和谐与天体的规律之间观念互动。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互相启发、互相融通来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教材选择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来学习艺术的有关知识,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词语移植,而是在精神境界上趋向一致。 李政道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是泛指对社会现象、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和知识。在艺术领域内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将建立起一个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功的总和。“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关联,把人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即生态文明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人必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进行,把人放在宇宙环境之下,把人放在历史的“链条”上去,使其在综合的文化环境氛围中成长。在现实生活中艺术活动往往是综合的,很少进行单一形式的活动,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 中国教育存在的突出缺点: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熊十力认为:人的智能(心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性智,一种叫量智。性智可以通过艺术、音乐、绘画来培养;量智则可以通过分析、数学、物理的训练来培养。人的性智与艺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学琴棋书画。古人要学习的这些东西,所培养的就是人的性智,也就是把握全局的能力。量智是指计算机能力与逻辑推理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而目前的计算机不能实现人的性智,因为人的许多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包括许多直接经验所获得的知识、直观的能力等,如果要机器完成这样的一种直观判断就太难了。从人的智能开发的角度来看问题,《艺术》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性智的同时,与培养量智相结合,才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艺术教育的路子。正如姜璐教授认为对学生的培养要知识全面,数理结合、文理结合、技术与基础的结合。当然艺术教育不可能包揽一切,建立新的“双主题”的教学模式仅是为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艺术教育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通下会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出现,也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共同作用,成功进行综合艺术教育势必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我国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铜编钟,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冶练与铸造技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是分不开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的式样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电影、电视、时装、工业造型设计、电声音乐等。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如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建筑、电子音乐、电脑动画等已成现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史中,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文明,包括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美术则属于前者,美术是占有一定的空间,以特定形象表达某种情感观念的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是实践的产物,它的起源早于科学技术的起源。远古时代,人们把野兽牙齿挂在脖子上,把一些动物的形象刻在石头上或画在身体上,以表示对神灵的敬仰;也有把不能食用但能够保存的较大部分如巨齿、尖角等供放在居住的洞穴中,作为一种生活的记录。这些就是早期的美术,也称装饰或工艺美术。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方法。早期的耕作技术使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种植农作物,并且进行狩猎,使他们的生活趋于安全与稳定,这样一来,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的活动,而他们体内原始的审美意识也在渐渐萌发。随后的制陶、冶铁,建筑采矿、造船以及航天、计算机等等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17世纪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化学、光学、电力学、遗传学等等学科相继确立,人们也相继迎来了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科技的步伐令我们追赶不暇。 技术与科学的出现和进步,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揭开了美术的新篇章。如远古时代只有石凿技术以红土为材料,所以产生的岩画壁画粗犷豪放;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的产生,彩陶上面才能留下漂亮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花纹;治炼技术的发明,人们才可以浇铸出司母戊大鼎,金属质地的凿子才能雕出大卫等杰作;榨油技术的产生使凡•爱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达•芬奇才可能留下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电脑技术的应用,才可能创造出那么多的经典电影画面,成为永恒的经典。 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如材料学分化工技术的进步使绘画产生了许多 新的画种,比如版画、水彩画、水粉画、色粉、丙烯、综合材质,电脑绘画等,同一画种因技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派别,如油画的古典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以及中国画的工笔、写意、界画等等。 科技的发展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纺织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从最初的画在岩石上发展到画在布上,纸上或板上;电脑技术与功能的逐渐完善,使绘画从最初的写生临摹发展到电脑绘画以及全息美术作品生动逼真、声光电并用和三维动画等。 摄影术从上个世纪诞生起,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产生着巨大影响。可是发明实用摄影术的路易•达盖尔青年时代却是一个画家,他为了找到降低油画肖像成本的机械小窍门,经过25年的摸索,终于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虽然摄影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使人们的视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 由此可见,没有科学技术是可以产生美术的,但是脱离科学技术的美术却是缓慢发展的,科技与美术之间没有鸿沟,科技与美术相得益彰。 培根说过“当科学被应用到技术领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艺术家们开拓了许多神奇瑰丽的新世界。为了科技的进步,许多人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那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更是让人敬佩,这种精神是永不过时的,这也是他们能取得成功,科技能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搞美术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追求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认真对待生活中的素材,仔细地观察事物和现象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创造出高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科学与艺术不一样。科学的规律是进步的规律,艺术是越来越繁荣、越丰富,艺术不用进步的说话。过去晚上点松明、点茶油灯、点桐油灯、点蜡烛。屈原的辞望就说:“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指的当然不是电灯。过去步行、骑马坐轿,现在轮船、汽车、飞机,那是科学的恩泽。 艺术没有这种进步的要领,都要人亲历亲为,都要在人生百年短暂的时空中仓促完成。换一个人又要从头再来。科学明显地有经验、成果可以继承,在前人的阶梯上积累上升,感受到进步的缘由。艺术有如俄罗斯谚语所云:“不管你爷爷多高,你还要靠自己长大。”6000年前的仰韶彩陶,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高超的造型艺术作品——陶罐,有什么人敢于大胆地说可以超越它,比它进步呢! 当时仰韶的老祖宗生活简单,唱歌跳舞,自然都只能是彩陶似的原始形式,也没有录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记录下来,于是它就有一种让6000年以后,我们这些后学叹为观止的原始艺术深度,我们老祖宗高超手艺的艺术结晶。 艺术创作是一个人一生探险的结果。时代在进步,科学文明的演发,促成人们创作更丰富的作品,享受更丰富的艺术成果,从而人们更确信艺术区别于科学的那种特殊的手脑价值。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的孩子们,当然有权力继承父业,但是人们更重视的是齐、徐、李本人的创作精神。 毕加索最大的孩子,无所事事,享受的余音之余,不过是为老头子开开汽车,其余的孩子有些做手饰、有的做香水这类的生意。老一辈的辛勤钻研,很不可能像科学成就俱列的那样现对现、硬碰硬,它是一种更心灵的东西,何况还要紧紧跟上的手艺。买电脑,人们不在乎是不是盖茨本人经手的原作,买艺术品如果碰到假的,你就会气得死去活来。 艺术的发展 艺术有一个铁打的基础,都要凭人的智慧和手艺做出来。那么自然的美呢?客观的东西,也需要人来肯定,没有人,美的存在就没有依托。人不断地在探索美的新边疆,美越来越丰富、广阔。刚才讲的过去的仰韶就只有陶罐,没有更多的东西,现在当然更多了,绘画、造型艺术,什么都有。 在我小时候,我听滩国戏、高腔,然后是京戏、汉戏,现在我不晓得你们年轻人听过多少种东西了,白天晚上都有去处。那时的艺术天地没有现在广阔,当然现在的东西我也能听得下去,不过有时也受不了。反对的只有一种,就是没有文化的那种,歌词写得不通,前句不对后句,简单地讲我不喜欢香港唱的那种歌。我喜欢外国现代歌曲,中国(内地)的从古到现在我都喜欢。吵也不怕,亲吻也不怕,没有文化我怕。 艺术像希腊神话的大力士山神,没有谁比他更有力量。但是山神害怕离开上地,一离开就完了,最后他的敌人是把他捧起来,掐死的。艺术不能离开土地,离开人民,跟人民的生活,跟土地是连接在一起的。 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近代艺术的催化剂,是现代美术的“产婆”。蒸汽机出现了,手和脚的力量增强了十万、百万倍。钢铁让世界立体化起来了,有了质量很高的钢铁,有了水泥,就有了高楼大厦,也有了时间同速度,有了汽车,让人的时间更多了,人更自由了。 由于人有了开发思想,以前的世界里荒凉的边疆,成了富强之源。像非洲,像阿拉伯,过去没有强项,现在交通发达了,有了现代化的设备,开发出了大量的石油。新城市的新高楼一座座崛起,新城市的新的概念,新的制度,新的习惯逐渐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于1875年开始出现了一群年轻人。 这些年轻的画家们对从前的世界产生了怀疑,我们以前的世界都是古铜色的吗?因为以前的画都是古铜色的。那太阳到哪里去了?太阳为什么不到画里面来呢?于是他们这帮人开始用颜料在一切景物上画出太阳光的效果。这样一种发明在当时的传统老画家心眼里面,感觉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不让他们到展览馆里展出。于是他们只好在展览馆的外面搭个棚子,开画展。 那些大人先生们看了这些画之后就骂他们,说这算什么画,简直是印象派嘛!所以印象派这个名词是骂出来的。在当时,这个名词是贬义词。到了25年以后,有位学者看了画家莫奈(C.Monet,1840—1926)的画。其中有三张,画的都是同一个教堂的门口,一张画是早晨,一张画是中午,一张画是晚上,构图都相同。早上的画是蒙蒙的,中午是强烈的阳光,晚上是发红的黄昏的落日的反映。 这位老先生曾经反对过他们,看了莫奈的画之后的一天早上经过教堂的门口,发现门边的景色真像莫奈所画的一样,感到震惊。原来世界上还这么美,还可以这么画,美还可以这么去表现。莫奈把人对于美的概念开辟出了新天地,打开了他们的眼界,叫醒了他们。后来印象派在表现上、题材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一切的绘画到了19世纪以后为什么变化那么大,都是因为交通发达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的原因。 有一位19世纪早期的画家马奈(E.Manet,1832—1883)画了一幅画,叫《草地上的午餐》,画面是巴黎附近的黑森林,一群绅士们同一些裸体女孩在午餐。大人先生们认为这大逆不道,怎么可以同一些一丝不挂的女孩子在一起呢?!骂了一阵之后,脑子也开窍了,原来题材可以这么去捕捉。 下面的这个印象派画家更厉害,叫高更(P.Gauguin,1848—1903),他跑到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去,跟土人生活在一起,自己参与了生活。画了很多的好作品带回来,还带回了很多原始的艺术雕刻,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风土艺术的美。高更认为画什么并不重要,怎么画是重要的,强调为画而画。跟中国画家强调笔法、墨色一样,他强调比较。 那时还没有发明彩色胶卷,但他对颜色的理论跑到彩色胶卷的前面了。他说颜色蓝的和黄的合起来是绿的,如果把蓝点子和黄点子点在一起,不把它合起来,分开来点,老远看起来,绿的颜色就动了,跳起来了。合起来点就弱了。 到后来有一个画家塞尚,是印象派最后一个大画家。他在绘画的方法上,讲出了自己的妙处。他认为形体都是一块块堆积起来的,那么也就可以用一块一块的颜色增强体积感,一个平面一个平面地画。这个主张提出并画出一些很妙的画之后,出现了像毕加索这些人。毕加索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夸张、更形象、更巧妙的表现,画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画。 在今天看来,那些画表现了纯绘画中的那些妙处,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的画或者历史画。这就又兜回到了我们的八大山人,兜回到以后的齐白石的画上来了。艺术的士地面积不大,但是艺术不停地在打圈,越打圈越高,而且定点的位置就那么几样,不过高度不同了,是以这种方式在上升的。 城市大量出现以后,人都集中到了现代都市,变成了现代城市的奴隶。城市犹如大自然的山脉一样巍峨。早晚的光、颜色的变化,成为新艺术的温床。那时音乐界的德瓦夏克——捷克人,在美国音乐学院任第一任院长,他的交响乐《致新大陆》,打破了以前古典音乐的要领。美国第一个交响乐家盖茨温的《蓝色狂想曲》《美国人在巴黎》也都奏出了新世纪的声音。 有了城市,有了新的生活,才会出现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绘画,这样的美术,创造了新的艺术。新的艺术是一代一代发展起来的,越来越繁荣,不是一种进步。我到美国一所大学里去,那里搞艺术的先生们、教授们要给来访的中国人上上课,我们美术代表团只两个人,一个是华君武,一个是我,我们开玩笑说咱们轮流作团长。 那些人要给我们上课,讲的东西很幼稚。他们要给我们讲一讲现代艺术,主要意思是我们的艺术是进步的,你们的艺术是落后的。我就告诉他们,艺术没有落后进步的问题,只有繁荣,它不像科学,我说有些事情你们并不清楚,我讲给你们听,倒过来我就给他们讲了两个钟头,听者有很多人。后来一个人又说你们中国人不懂得空间,另一个美国教授又把他臭骂了一顿,说你懂什么,空间是中国来的。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2、“入世”对中国科技出版业的影响3、中国科技期刊如何面向国际化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六大突出问题5、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6、199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7、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8、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9、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10、中国科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11、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的构建12、中国科技教育发展与财政投入政策13、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14、中国科技期刊产业环境及战略选择15、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提供一些科技论文的题目,供参考。\x0d\x0a\x0d\x0a人工改变天气 \x0d\x0a科技小论文都有什么类型的?\x0d\x0a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x0d\x0a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x0d\x0a电磁跑道 \x0d\x0a彩色投影小磁针 \x0d\x0a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x0d\x0a做勇于创新的人 \x0d\x0a别把垃圾浪费掉 \x0d\x0a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x0d\x0a对于生物能源,我们能做什么? \x0d\x0a双胞胎真的有心灵感应吗? \x0d\x0a冰棍为什么冒“汽”? \x0d\x0a暗物质的新理论 \x0d\x0a怎样写科学论文? \x0d\x0a做个勇于创新的人 \x0d\x0a科技俱乐部与我 \x0d\x0a人类可以飞了 \x0d\x0a不开门也能看到门外来人 \x0d\x0a清洁雨伞 \x0d\x0a养花时水中能否加食醋 \x0d\x0a智能型水面垃圾搜集装置的发明 \x0d\x0a科技创新小论文 - 折叠尺 \x0d\x0a烟灰的妙用 \x0d\x0a长城为什么千年不倒? \x0d\x0a研究蜘蛛的觅食习性 \x0d\x0a螳螂的生命力 \x0d\x0a植物也会睡觉 \x0d\x0a论物体上浮至漂浮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x0d\x0a鸭神奇的口水 \x0d\x0a关于墨水的实验 \x0d\x0a厨房油烟有什么危害?
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入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 一、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科学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他积极倡导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1987 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的大型画册。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它已不单在较高层次上广泛进行,而且逐渐在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我国提出的申奥口号,就是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的奥运、人文的奥运和科技的奥运。在教育活动中,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和谐健全的人,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一个科学与人文日益融通的社会就需要培养既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为目标。在艺术门类、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联结,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并进一步提出,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在这里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已经是双重的关系了,它同时体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已成共识。 二、艺术想像、审美要求对科学的影响 新的《艺术》教材编写原则中有一条是多门类、多学科相融合的原则。在编写时注意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联,例如,中学教材第一册安排了“艺术与数”的单元教学,使学生初步感受和发现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数”的关系,沟通美与数的联系,从综合的角度关注艺术、关注科学,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使学生能在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方面做些探索。第三册的“表现星空”则从另一角度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做出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联。艺术的和谐与天体的规律之间观念互动。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互相启发、互相融通来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教材选择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来学习艺术的有关知识,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词语移植,而是在精神境界上趋向一致。 李政道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是泛指对社会现象、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和知识。在艺术领域内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将建立起一个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功的总和。“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关联,把人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即生态文明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人必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进行,把人放在宇宙环境之下,把人放在历史的“链条”上去,使其在综合的文化环境氛围中成长。在现实生活中艺术活动往往是综合的,很少进行单一形式的活动,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 中国教育存在的突出缺点: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熊十力认为:人的智能(心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性智,一种叫量智。性智可以通过艺术、音乐、绘画来培养;量智则可以通过分析、数学、物理的训练来培养。人的性智与艺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学琴棋书画。古人要学习的这些东西,所培养的就是人的性智,也就是把握全局的能力。量智是指计算机能力与逻辑推理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而目前的计算机不能实现人的性智,因为人的许多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包括许多直接经验所获得的知识、直观的能力等,如果要机器完成这样的一种直观判断就太难了。从人的智能开发的角度来看问题,《艺术》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性智的同时,与培养量智相结合,才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艺术教育的路子。正如姜璐教授认为对学生的培养要知识全面,数理结合、文理结合、技术与基础的结合。当然艺术教育不可能包揽一切,建立新的“双主题”的教学模式仅是为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艺术教育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通下会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出现,也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共同作用,成功进行综合艺术教育势必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我国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铜编钟,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冶练与铸造技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是分不开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的式样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电影、电视、时装、工业造型设计、电声音乐等。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如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建筑、电子音乐、电脑动画等已成现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百度知道 >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添加到搜藏待解决SCI收录的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方面的国内外期刊都有那些?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7 小时望知情的回答下,最好是最新的,2008年或者......提问者: 杰zhijie - 助理 二级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二级及以上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6 条asdsad dwedwd wrewe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相关期刊金属学报(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 | 周期:双月刊锻压技术主办单位:北京机电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 | 周期:双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是由国家机械局北京机电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锻造和模锻、冲压、特种成形等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新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磨擦与润滑技术,锻压工艺参数与设备力能参数的测试技术,锻压CAD/CAM技术,机械化自动化和柔性生产控制技术等。本刊突出技术内容,注意技术和信息的结合,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以及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力争满足业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及大专院校师生的需要。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主办单位: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中原工学院 | 周期:季刊本刊主要以专题研究论文及技术报告等形式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具体内容涉及成组技术(相似工程)、先进制造技术及现代生产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现代生产与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网络化制造、虚拟制造、生产模式研究、相似制造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应用、企业技术改造等。中国稀土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 | 周期:双月刊 | 核心刊物本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稀土固体物理与固体化学;稀土应用研究;稀土分析检测;稀土地质、矿物和选矿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学术论文、研究快报及研究简报等。金属功能材料主办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 | 周期:双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系由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与钢铁研究总院合办的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内容以永磁、金属软磁、贮氢合金和电池、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它高科技金属功能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向为主,并刊登大量国内外相关信息及市场动态。主要栏目有综合述评,试验研究,环球信息,简讯,工艺设备,理化测试和行业动态等。新疆有色金属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队 乌鲁木齐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新疆有色金属学会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 | 周期:季刊本刊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开展国内外有色金属领域的学术交流,发挥导向作用。焊接学报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主要刊登焊接各专业学科理论研究的专题论文和反映焊接新材料、新工艺方法的专题论文。它代表了中国焊接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国内外拥有广大的读者,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被美国《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稀有金属主办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周期:双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是以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开发和冶炼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双月刊,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稀有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及镍、钴等有色金属在材料研制、合金加工、选矿、冶炼、理化分析测试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应用,同时还报道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在稀有金属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轧钢主办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 周期:双月刊 | 核心刊物本杂志为全冶金优秀期刊,是由钢铁研究总院(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综合技术刊物。其全面报导中厚板,热轧和冷轧板带,型钢,线材及制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本刊广告业务面向轧钢企、事业单位用各种轧机及辅助设备、仪器仪表、工具、材料等产品,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形象广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10月,1991—1999年为季刊,2000—2003年为双月刊,2004年起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以繁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时报道有色金属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 技术和新方法。目前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选矿·冶金·化学化工。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来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已成为我国材料、冶金和金 属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的源期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 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中国学术期刊 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英国《矿冶文摘》等国内外其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近年来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期刊评价指标持续快速地增高,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2002年获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 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2006年连续四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2006年获第二届、第三届、第 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已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06年本刊获得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经费资助。我们相信,有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经费资助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 经过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一定会办成以反映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创新为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推动自主创新和 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精品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机器学习优化工艺参数投《机械科学与技术》制造类期刊好,该报刊为机械类核心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业大学主办的专业技术性学术刊物。
当代化工研究-国家级,知网 万方 维普收录 杂志社在线审稿。Tel: (微信同)
《新技术新工艺》杂志在为制造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突出行业特色,按照国防科委关于国防先进制造技术“十五”规划的要求,为国防企业、研究院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重点报导国防工业企业先进民品技术,为提高国防企业在民品生产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服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因而被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新技术新工艺》杂志社在努力办好杂志的同时,每年举办1~2次技术交流活动,通过研讨会积极促进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布产品信息,使杂志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新技术新工艺》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自1994年起开始进行独立成本核算,进行自主经营。2000年以独立企业法人在工商注册登记,不仅为所里解决了人员就业问题,而且每年按投资强度向所里上交利润,同时向国家履行各种纳税义务。通过参加各种行业展会,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形象宣传,使杂志在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广告业务也随之日益增加,又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刊物,旨在推广科教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国内统一刊号:CN11-5599/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795。邮发代号:80-61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为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各类评级、提干投稿平台。本刊欢迎您踊跃投稿,为您提供快捷渠道。办刊宗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 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作家作品研究体育与艺术教育、图书馆论坛、理论前沿、电化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研究、师德建设、科研成果、文史研究、语言学研究、职业技术研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科教动态、科教论坛、科教创新、科教研究、、师生思想建设、教育心里研究.
我就知道是你 看这题目didi 弟弟还是自己想吧
从英国前卫艺术看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以前卫、酷炫著称的yBa(英国青年艺术)在90年代获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一提起yBa,就令人想起达米•赫斯特(DamienHirst)和他的动物标本、雷切尔•怀特瑞德(RachelWhiteread)对空间的填充和塑造、克里斯•奥弗利(ChrisOfili)的黑人圣母和它的大象粪。1997年在伦敦皇家学院和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举办的“感性展”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增加了yBa的知名度,确认了典型的yBa风格:性、死亡和宗教等单纯的主题、玩世不恭的态度、游刃于低俗到崇高之间的大众美学,总之,强调消费社会中感性生活经验的强烈风格。2003年,达米•赫斯特在伦敦最时尚的私人画廊“白色立方(WhiteCube)”举办了他8年以来的首次个人展“无常时代的浪漫(RomanceintheAgeofUncertainty)”。进入画廊的第一件作品是浸泡在他著名的玻璃箱中的“浪子”–劈成一半的小牛。赫斯特自称基督教徒,他曾说,所有浸泡在弗尔马林液中的动物都象征着基督受刑。画廊的墙上、空气上地上都充满了血腥味,看这样的展览,让人想起伍迪•艾伦(WoodyAllen)那句名言:“你仿佛是在快速地穿越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山谷”。主要的房间里有嵌在墙壁中的代表12个使徒和基督的玻璃柜。每个使徒的面前都放着一个盛着弗尔马林液的小玻璃箱,里面浸泡着被剥了皮、切割过的牛头。12个厨柜里装着不同的科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骷髅、十字架、更刺激人神经的是,地面上撒着的鲜血(鹿血)上。房间靠墙放着12个不朽钢玻璃柜,分别代表12个牺牲的门徒和他们所受的各种残酷的极型。每个玻璃柜都在被切割的牛头的目光注视下。一个外表被烤坏厨柜代表被剥皮牺牲的圣徒巴索罗缪(Bartholome)。面向犹大的牛头是黑色的,背向人,牛眼被绑着。一团塑料管从玻璃柜中滑落下来,象征犹大被分割的内脏的,犹大的鲜血一直滴落到地板上。与之相反,基督升天场面被表现得纯洁无暇,没有丝毫血腥。打开着玻璃柜门、闪亮的玻璃架和展翅欲飞的玻璃鸽,象征着圣灵通向天堂的路。画廊正前方的玻璃柜空着,它前面的玻璃箱也空着,只盛着弗尔马林液,象征着信仰的纯洁,抑或信仰的缺失?与使徒相对的是两个大型浮雕画《狂喜》(Rapture)和《挚爱》(Devotion),闪亮的蝴蝶和彩色玻璃象征着天主教堂的光彩。使徒的命运所映射的人间的恐惧和残暴,与教堂中象征上帝荣耀的华丽图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画廊的楼上,还有更多的牛头和白色斑点画、药片和地理标本、粘着死苍蝇的单色画和插着玻璃碎片的牛头。两个被碎玻璃镜子刺穿的牛头产生出万花筒般闪耀的折射光。它们分别代表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这件关于诱惑和惩罚的作品,仿佛象征人类的自省之源。墙上的13幅癌症系列的黑色(TheCancerChronicles)油画,以琥珀似的透明树脂画成.每个画面都由一个人类历史上致命的疾病命名:麻风病、天花、梅毒、癌症、艾滋病等等。它似乎在警告我们:生命不仅短暂,而且每时每刻都有致命的危险。画廊外面是一件同样惊人的作品,这件22英尺高的巨大的雕塑名为《慈善》(Charity)。它的原型是传统的西方基督教堂中以残疾少年为模型的慈善箱。这个上世纪50年代版本的慈善箱,以一个腿部残疾女孩为模特。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惹人爱怜的残疾女孩竟然成了被抢劫的对象,她手持的慈善箱被撬开、只有几块零钱散落在地上,而那个作案用的铁棍就扔在她的脚边。这件波普风格的作品是对世俗的物质时代的极大讽刺:基督教宽容、博爱和助人的精神早已被洗劫一空,教堂的慈善箱变成了教会宣扬道德准则的虚伪标签。面对这样一个展览中,人们很难猜透赫斯特到底在想什么。有人说他极度认真,有人说他是在开玩笑,有人说他为了震惊而制造震惊。这种充满了感性刺激的展览,满足了人们对于恐惧、神秘和时尚等种种好奇心,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同时也是对英国现代艺术大师弗朗西斯•培根暴力取向的艺术风格的一种婉转的纪念。英国《卫报》的评论称每件作品都非常"响亮",都不会“死亡或是消失。”新哥特式(neo-gothic)式风格1992年,赫斯特在萨奇画廊展出了他成名作《在活人心目中物理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ThePhysicalImpossibilityofDeathintheMindofSomeoneLiving,1991)。一条足以吞下一个人的14英尺长的老虎鲨鱼浸在无色无味的福尔马林液中,它笔直的流线型身躯强壮有力,一对眼睛依然警觉地睁着,微微张开的嘴巴里露出两排锋利的牙,像它还活着的时候一样凶残可怕。赫斯特的老虎鲨鱼令人想起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好莱坞恐怖片中,那个食人不眨眼的大白鲨。它们都象征着死亡、残暴和毁灭性的力量。在《圣经》的“起源篇”中,上帝赋予人类捕猎所有生物的特权。然而,赫斯特的鲨鱼动摇了西方以宗教为基础的最根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它让人感到:我们—人类不仅仅是猎人,也是猎物,我们不过是自然界中循环不止的食物链中的一环。科学试验vs实验艺术达米•赫斯特一向以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的动物而著称,他惯用的展示媒介是医学试验用药柜和玻璃箱。和其他许多yBa艺术家作品一样,他所表现的科学试验性与英国视觉艺术发展史密切相关。除了外来的宫廷艺术家荷尔拜因、凡•代克、鲁本斯以外,英国对于世界视觉艺术的贡献主要是从牛顿1704年的发明开始的。牛顿的七色光谱系列在当时比任何英国艺术家的影响都要深远。1740年在英国出版的绘画论要求所有英国的风景画家系统地学习牛顿:“光与色的规律,正确地说,产生所有可见世界的各种现象,能够提供给人无穷无尽最令人愉快的享受。"以科学的精神对待艺术促进了英国以特纳和康斯泰勃尔为代表的风景画传统,并且开启了19世纪印象派的先河。19世纪早期英国画坛以风景画为主导,康斯泰勃尔和特纳都是对自然极致精微的观察家。康斯泰勃尔对云的观察和记录就象科学实验一样精细。他在一幅画云的习作后面写道:“汉姆斯泰德。9月2日,1821。"10到11时,晨,晴–银灰色的云笼罩着闷热的地面,西南微风,白天晴,晚上有雨。”康斯泰勃尔是自然主义者,也是诗人,他对于家乡的灌木丛、小河、马、小路、草垛…都充满了情感。康斯泰勃尔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吉尔博特•怀特(GilbertWhite)1813年所著的萨尔博尼的自然史。他赞美怀特“以清晰细致的观察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真诚的爱”,而他把这种爱融汇在自己充满诗意的画面里。特纳是另一位歌颂自然的诗人。他在大自然中发现了野蛮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对于崇高和狂野的自然力量的追逐,就如同诗人拜伦对暴风雨的赞美:“让我是你的凶暴和狂喜的分享者,让我是你的一部分。”特纳受到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高度评价。罗斯金认为特纳不仅是自然表面的观察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分析家,一个能够揭示山和海的内在的崇高的力量的哲学家。他的作品超越了所有人,不仅因为它美丽,更因为它真实。牛顿的科学不仅影响到风景画,而且还制造了一种深入观察的文化气氛。18至19世纪科学的观察在英国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观念。在国立美术馆展出的德比的约瑟夫•赖特(JosephWrightofDerby)1769年画的《气泵里的鸟实验》(AnExperimentonaBirdintheAirPump),最好地记录了科学思想对于视觉文化的影响。这幅画记录了一个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式的可怕的科学实验场景:一位科学家正在演示气泵的原理,一只鹦鹉被慢慢地闷死在一个被逐步抽干空气的玻璃箱中,在一旁观看的小女孩难过地哭泣起来,不忍心再看下去。这样一个场景真切地展现了在科学和理性之光的阴影下隐藏的残酷。欧洲艺术史上的大师对于人体描绘的精准都离不开通过医学解剖得到的对于人体结构的详尽了解。达•芬奇曾经亲自参与过解剖实验,并画了大量人体素描草图,他画的刨开的女性子宫令人过目难忘。达•芬奇在当时就曾怀疑过有多少人能有勇气效法他解剖人体,喜欢人体艺术的人也许很多,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陪着那些被剥了皮的、吓人的尸体呆上一晚上呢?象达•芬奇一样,18世纪的英国艺术家对自然的好奇心也表现在解剖上。英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动物画家乔治•斯塔布斯(GeorgeStubbs)的赛马图就挂在伦敦的国立美术馆中怀特的表现科学实验的作品旁边,他同样显示了对于自然研究的执著和热情。斯塔布斯画马、狮子盒长颈鹿,他的画抓住了18-19世纪英国人对于狩猎和赛马运动的热爱。同时,斯塔布斯对马的知识也是通过解剖得到的。他擅长画马,是因为他对马的内在结构的详尽了解。1766年,斯塔布斯发表了《马的解剖》(AnatomyoftheHorse)。他对于马的身体结构的精确细致地描绘,在自然史和艺术史上有着相同的地位。《马的解剖学》只不过是英国自然观察文化中的一部分。英国人对自然观察的热衷最终诞生了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对于各种动物的好奇心,特别是他饲养鸽子的爱好对他发现和阐释适者生存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康斯泰勃尔画天空的时候;当达尔文发表《物种的起源》的时候,艺术与科学共享的是基于乐观主义的经验:知识使世界变得更加富有,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而20世纪以来,知识变得可怕了。科技的发达并没有消灭人类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疾病,经济的繁荣也没有能换来全球的和平。现代性之前的恐怖—死亡、疾病、对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怀疑再次出现在艺术里,但是永恒不变的是艺术史上的科学探索精神,艺术家们继续用科学试验的精神不断对现实生活提出置疑。yBa中的马克•奎恩(MarcQuinn)制作的遗传学家约翰•萨尔斯顿(JohnSulston)爵士像,把克隆的萨尔斯顿的DNA放在细菌里培养。他用这种方式挑战了进化论和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简单逻辑。1995年特纳奖的候选人、yBa中的马克•沃林格尔(MarkWallinger)在1994年再此造访了斯塔布斯的绘画方式和赛马这个主题。从社会学和视觉文化学角度,沃林格尔赋予了这个主题当代性意义。马,象征着自由和野性的美,它象征着雄性的力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曾经把这种动物当作男性的性象征;马,同时也象征着男性的特权和社会等级制。对于马的鉴别从来都与它出生的种性有关,在英文中,race这个词具有赛马和种族的双重含义。骑马狩猎至今仍然是只有英国皇室才能享受的特权。在《魔力的利用》(TheUseofEnchantment)中,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汉姆从性语汇角度解释了许多女孩对于骑马的热情:“通过驾驭这种强悍的动物,她能够感觉到她对于男性或是她自己内在性本能的控制。”赛马和马术原本是英国皇室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享乐。在1913年的赛马会上,艾米丽•戴维森(EmilyDavidson)为了争取妇女参政的权益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拦截国王的坐骑,显示了女性所代表的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中最强烈的反抗。如今,赛马活动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它成了最大众化的赌博方式,但是具有财富、地位和权力的上流社会仍然在这种游戏中享有特权。就象其它赌博业一样,赌马活动仍然被大资本垄断,赤裸裸地呈现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交易,而这种交易与艺术市场之间的隐喻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沃林格尔自己也买下一匹赛马,起名为“真正的艺术”。他笔下的马看上去很温顺,但是它们强有力的体态象征着潜在的雄性的爆发力和生殖力。以《种族、性别、阶级》(race,sex,class)为题,沃林格尔的画面对艺术中“再现的政治”(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和“政治的再现”(representationofpolitic)提出了有效的批评。迪诺斯和杰克查普曼兄弟的小型雕塑群《天启》(Apocalypse)又称《地狱》(Hell,1999-2000)中的场景好像是自然史和英国当代风景画的结合,其中的铁路模型和火山喷射的场面令人想起特纳的画面,具有英国艺术中所特有的崇高和怪异感。从火山中冒出是一群穿着纳粹军服的悲哀的玩偶。他们在荒谬的环境下被虐或者施虐,有的显示出基因变异特征,被关在一个仿佛是地狱般残忍的环境里受着无尽的折磨和煎熬。在9个以纳粹符号设置的平台上,分布着超过5000个微缩型人物雕塑群。《启示》不仅仅是谴责纳粹大屠杀的另一个版本,查普曼兄弟还引用了许多基督教历史上的经典图象作为暗喻,比如戈雅和卡罗(Callot)的版画,特别是矫饰主义(Mannerism)和巴洛克艺术中所表现的基督教徒为教义牺牲的场面来表现人类灾难的主题。这样一个火山爆发的场景象征着世界的起源和它的结束,反讽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的直线型思维方式。特蕾斯•艾门(TracyEmin)的床,给人提供的不过是艺术家的物理生存的证明。这张床上有她的睡过痕迹:紧身衣、空水瓶、污点…各种私人的从未被加工过的痕迹。这是艺术家生活经历的展示,她的情感完全隐藏在物质痕迹之后。艺术家所强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验,而不是某些模糊的“观念主义”,观众对这样的作品完全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也是英国艺术自80年代末以来最重要的特色:那就是以经验主义的实验反拨后现代主义空洞的观念和教条。关于经验的重要例证是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Wilson)在1988年创作的装置20:50。艺术家把整间屋子变成了迷惑人双眼的机油箱。这是对人类感知力的最佳测试,也是巨大的现实经验的证明。这件作品与赫斯特策划的yBa的《冰冻》展同年出现,反映了一种新的趋势:艺术变得可触摸了,更实在了,而艺术中的纯美学和纯观念都显得不再可靠。达米•赫斯特的作品一向很明确地展示他对试验性艺术的态度。他坚持解剖的价值是应该从里到外翻出来给人看的,就象他1995年获特纳奖的作品《分割开的母与子》。他的《赞美诗》(Hymn,2000)直接展示了一个6米高的人体解剖模型(图7)。达米•赫斯特以展示被弗尔马林液浸泡的动物而著称,他的作品展示了生物存在的短暂性。他的作品《爱的内与外》(InandOutofLove)(1991)展示了蝴蝶从孵化到死亡的短暂一生。1990年的装置《一千年》(AThousandYears)由一个腐烂的牛头、糖溶液、蛆虫和灭虫器构成。在玻璃箱里,你可以看到牛头里的蛆虫变成苍蝇。然而,这些苍蝇从未接触过外面的空气就已经死了。如果说《一千年》是人类的历史或是自然史的缩影,那么它的隐喻是悲观的,一切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这样一个悲观的现实情境中,赫斯特把自然史和商业社会的消亡结合起来。在赫斯特最近的展览里,死亡的蝴蝶在画面上飞舞,仿佛艺术家想要抓住自然之美,而不得不杀死他的所爱,如赖特画中正在做实验的科学家;如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中在芦苇丛中钓鱼的男孩;又如庚斯博罗(Gainsborough)画中正在追逐蝴蝶的女孩。他们所欣赏的那个自然死了,但是自然在艺术和科学的试验中,在人类对真理的无穷探索中得到了永生。艺术有道德底线吗?西方艺术史上不乏宗教题材的作品,天主教会为了颂扬宗教热情通常有意强调基督和使徒受难的场面,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盛期的艺术作品,都使我们沐浴在天主教所描绘的血腥故事中。而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天主教的人来说,天主教的中心图像:那个带着荆棘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满身流血的基督,是一个多么血腥、多么暴力、多么令人震惊的场面啊!欧洲宗教艺术中的血腥场面体现的是“黑色文化”(darkculture)传统。在欧洲艺术史上,黑色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的希腊悲剧,原始部落的祭祀,它始终贯穿于艺术史中,特别体现于布莱克、博斯、布鲁盖尔、戈雅和超现实主义等荒诞怪异的美学传承上。黑色文化的主题在英国文学名著中也有所表现,如丹尼(Donne)的宗教诗,弥尔顿的《利西达斯》(lycidas)、雪莱的《亥伯龙神》(Hyperion)和泰森(Alfred,LordTennyson)的《备忘录》。它们都通过探讨死亡这个令人恐惧的主题来反衬和引申人类对爱与美的渴望。达米•赫斯特的《死亡之不可能性》(1991)就带有英国黑色幽默的特点,玻璃箱里食人鲨。yBa中的查普曼(chapman)兄弟甚至直接引用了戈雅的艺术图像,他们的作品《反对死亡的伟大行为》(GreatDeedsAgainsttheDead,1994)重现了戈雅19世纪的铜版画《战争的灾难》所记录的恐怖场面。他们把其中的83个场景之一—两个挂在树上的士兵残肢断臂放大成真人大小的塑料模特。19世纪西班牙艺术家戈雅的作品不乏暴力的主题,他的一生经历了西班牙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他在著名的《1808年5月3日的屠杀》中记录了拿破仑侵略军在西班牙大屠杀的恐怖场面。戈雅推崇启蒙运动,支持法国大革命。他在早期的铜版画《狂想曲》中,就曾深刻地揭露和嘲讽了当时西班牙封建统治的腐朽和民族传统中的劣根性。但是当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文明的法军侵略自己落后的祖国时,戈雅在侵略者的暴行中看到了暴力革命的恐怖,看到了理性主义光环下的黑暗。他在版画《战争的灾难》系列作品中不断地描绘令人发指的恐怖场面,以此来反对绝对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把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进步和发展的观念简单化、概念化;反对用理性和正义的名义发动战争。戈雅晚年的创作的画面更加恐怖,他悬挂在自己家墙上被称为“黑画”的系列作品是西方艺术史上最令人震惊、最恐怖的作品,其中《萨徒尔食子》甚至描绘了食人的场面。恐怖怪异的艺术现象往往是荒谬暴力的现实世界的反映。戈雅创作令人震惊的暴力绘画,并不是为了震惊而震惊,而是为了反抗现实生活中的真正的战争和暴力,揭露人性中可怕的暴力倾向。在当今世界这个强权政治和战争再次出现的时代,戈雅艺术的思想性得到更深刻的发掘,他的“黑画”和约翰•列农70年谱写的反战之歌一起,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而且被当代艺术家不断引用。与yBa的“感性”展同时,伦敦出现一个更令公众震惊的艺术事件:这就是英国艺术家凯利(AnthonyNoelKelly)制造的尸体艺术丑闻。他在伦敦1997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把一系列以尸体翻制的模型涂成银色钉在墙上。凯利在艺术创作中所用的尸体来自伦敦皇家外科医学院。他买通了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把一个尸体的躯干、切下的头颅、大腿等部分偷运回来做模型。艺术家解释说,他以尸体创作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美丑观念,人体的脆弱、隐私和偷窥的权力提出置疑。制造震惊的前卫艺术和以震惊为目的的行为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前卫艺术有没有它的道德底线呢?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艺术的范畴之内呢?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界定艺术的道德底线是复杂的,但是,当我们在澄清一件作品的道德意义时,我们无法忽略某些最起码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规范。根据艺术哲学家理查德•艾尔德瑞支(RichardEldridge)的解释,艺术至少应该符合两点原则:首先,这种艺术创作必须是有意义的人类行动。因此,它区别于简单的自然反应(比如哆嗦)或是生理行为(比如呼吸),在某种程度上有必要由理由来阐释和评估。我们可以询问为什么艺术家会这样做。如果答案是“仅仅为了震惊、自我宣传,制造名声或是感性刺激,那么我们得到结论就是:这种可疑的行为不是(真诚的或是完全的)创造艺术,不是艺术所应寻求的最重要的价值,而是在寻求某种其它的回报和影响。”其二,艾尔德瑞支认为,“由于艺术家所呈现的主题集中了思想和情感态度,是带有独特的想象力的材料探索,艺术作品的创作作为一个明确的领域取决于交流和形式因素的综合。艺术家引人耳目的形式安排与他的情感态度和主题意图的考虑是相互作用的。”这与另一位艺术哲学家玛西亚•伊顿(MarciaEaton)的看法如出一辙,她认为:“人的经历,包括创作和参与艺术的经历,与道德、美学、宗教、政治等等是不可分割的。美学的经验是独特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可以和生活的其它部分割开。”这是两条非常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以它为准则,我们再来看待艺术家凯利的作品时,就不难发现它不能够被算作是艺术作品。尽管凯利是艺术家,他希望以艺术的名义打破人类社会生活观念的禁忌,但是他的作品毕竟是社会行为,必然要受到社会的检验,我们不可能只从艺术而不从社会角度看待它,不可能不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与之相关的综合因素。凯利的作品触犯了法律和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这件作品甚至不够资格被用来做任何艺术评判。英国的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得相当成熟。他们把凯利与专偷维多利亚时代墓葬的盗墓贼和哗众取宠的小丑相提并论。凯利因盗窃尸体罪被判处9个月监禁,不仅没有引起艺术界的关注,在大众媒体上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讨论。达米•赫斯特的作品尽管看上去冷酷而且残忍,容易引起争议,但是它并没有触及法律和人伦规范。赫斯特有很明确的创作意图,他通常借用老式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陈列标本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他所展示的玻璃器皿既是透视作品的窗口也是有意制造的障碍,它一方面有意吸引观众的视线,另一方面又以极少主义的冰冷而严格的几何形体,把内在的主题客观化、理性化;一方面给人以感性的心理刺激,另一方面又有意避免感性化的表现方式。这与康德反对宏大叙事的观念一脉相承。康德曾经说过:对纯粹实践的理性来说,激情无异于癌症,而且通常无药可医。在赫斯特作品的作品中,感性不过是表象,而内在的内容是康德的不断发掘真相的理性主义观念。至于赫斯特和yBa们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很难下结论,他们的作品虽然能轰动一时,却未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戈雅对于艺术史的伟大贡献和西方黑色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性。赫斯特和yBa们继续了西方黑色文化和前卫艺术中关于生命的意义、上帝的存在和死亡的极限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他们通常以更直接的反正统的方式介入生活,刺激你的神经、吸引你的眼球,迫使你去思考你也许从没有想过也从不愿意去想的问题。其实,艺术无论怎样介入生活,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它毕竟只能是一种幻象。英国当代艺术家们用偶像破坏式的作品,用令人震惊的方式,试图揭露的是隐藏在全球化旗帜下的垄断经济、强权政治、僵化的艺术体制和物质社会之中的更深层的暴力。刊载于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注:1.有关yBa,见邵亦杨,“yba与后前卫”,《美术研究》,2005年,1月。,"RomanceintheAgeofUncertainty,",TroubleinParadise,theGuardian,TuesdayMarch2,2004。ünchen,[1971],,TheUsesofEnchantment,PenguinBooks,1978,,“MoralityandEthics:ContemporaryAestheticsandEthics,”inMichaelKelly,.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文版。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第1版。
论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摘要: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十分之密切, 科学技术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具有创造性的 材料和工具,大大的推动了艺术前进的车轮,也为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数码媒体的产生与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他具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技术支持,让不 可能变为可能,艺术使科技不再生涩,让技术提升到艺术层次。 关键词:数码媒体 科技 艺术 Key Words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awing Computer Fine Art Influence 前言 Art Artistic creation Chinese tradition 电脑美术是一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审美领域, 他的产生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其道路必然具有曲折性,所以,如果用传统的艺术的标 准来衡量,作为与科技息息相关的数码媒体,人们对它的艺术性产生怀疑。之所以会产生这 个怀疑, 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还局限在对传统艺术的定义上, 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具有太 多的理性,而技术恰恰是理性的。那么,在这个科技时代,艺术的范畴是否应该扩大?我们 的思维是否应该解放?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传统艺术与新形势下新的艺术样式的关系呢?我 们不妨从艺术的定义着手,结合时代特征,运用科学技术为艺术开拓新的领域,丰富、发展 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 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 对象, 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而数码媒体是 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 基础上的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概况 中国绘画的萌芽、 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 远的史前时代。下面仅在材料的变化上对中国绘画做简单的介绍。 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 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 这时候的中国绘画主要 以岩画为主,比如黑山岩画 《狩猎图》 、花山岩画 《战争庆典牧放图》 ,它们大多分布在西 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这时候的绘画主要反映的是人类的日常生活, 比如狩猎、庆典、丰收等场面,至于出现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为了向上天祈求雨水、 丰收的,有说是为了诅咒猎物,可以更容易猎取食物的,不管哪种说法,这时候的绘画,还 不具有审美的价值,并且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炭,然后在石壁上作画,工具简单、目的单 纯。不难看出,这时候的绘画,主要是受生产力的约束,后来,原始社会进入新石器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已掌握了制陶技术,很快陶器便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器皿。出于物质 和精神的需要, 原始人在陶器上绘有各种纹饰, 后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 高, 在陶器上描绘的纹饰图像也日趋丰富多样。 这时期的绘画, 已经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在战国时,中国绘画就已出现了人物帛画,到晋唐时人物画更是艺臻成熟。五代两宋时 期,山水画、花鸟画得到了全面发展。战国时期的帛画《美女龙凤图》 ,已经使用毛笔在帛 上作画,虽然手时代的影响,只有简单的黑色,但是依然不影响他的艺术价值。到了唐代, 绢类画盛行, 说明当时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也反映在绘画材料上有了新的革新。 此时, 文人画也开始盛行,同时宣纸也出现,这个给后代带来巨大影响的材料,到现在我们都还在 使用,宣纸的出现,为文人写意画创造了条件,也为苏轼、梁楷等人创立的文人写意画的辉 煌成就做了铺垫。到了元明清,在纸的创新上,没有多大的进展,更多的是讲究纸、墨、水 之间相互作用。 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做材料上创新,接受国外作品的精华,尝试用外国的材料进行绘画 创作。在清朝,出现宫廷画,同时以任伯年等人为代表的“海派”也相应成立,他们都是接 受过外国艺术熏陶的艺术家, 不在拘束了传统的绘画, 为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气象。 材料上, 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也开始使用金箔、棉麻、纤维布、各种板材或其他复合材料等,在创 作材料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 中国绘画,从原始社会的产生,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它的特点与时代、科技息息相关, 但是,南齐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上提出的“图绘六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夫画品者, 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图有六法,罕能 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 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二、电脑美术的产生 电脑美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63 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罗兰德通过开发图形 技术处理人与电脑对话操作系统发展而来。电脑美术更多是通过各种设计软件,比如 Photo shop、Corel Draw、CAD、MAYA、3DS MAX 等来达到创作的目的。 电脑美术出现在我国,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1993 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第一个电脑 美术班,被认为是电脑美术在我国发展的起点,也开启了计算机介入传统绘画的先河。对于 这个趋势,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当然,也有不少人心存忧虑,担心计算机介入绘画会给传统 的绘画带来伤害,同时,过多的机器化,是背离传统,对传统的抛弃。虽然有着各种议论, 但是不可否认,电脑美术的产生,对传统绘画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它为传统 绘画带来了新的景象、新的动力,开拓了一个传统绘画发展的新领域。 电脑美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传统绘画不具有的特点与功能。比如,它 具有高效率,同样的创作,它需要的时间要比手工创作少;它的创作都在电脑中完成,借助 其他辅助设计软件, 能够很容易的进行修改, 还可以进行可逆操作, 恢复复前面的创作步骤, 这都是传统绘画不能比拟的;同时它还具有创作周期短、画面逼真、运用软件种类繁多等功 能。 对于电脑美术这个新事物, 前进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我们应该给予给多的关注和指引、 包容,而不是盲目的排斥,不可避免地,它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慢慢去完 善。电脑美术是传统绘画发展的趋势,是传统绘画发展的产物,同时结合了当代科学技术的 成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三、科技与绘画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在谈科技与绘画的关系之前, 我们首先要区分科技与科学的概念。 科学与科技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他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从而指 导人类进行社会实践,侧重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科技可以理解为在科学 、 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他的任务是改造世界,侧重于回答“做什 么”“怎样做”的问题。艺术是一门创造性的思维学科,具有主观性,但是,艺术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艺术创作不能脱离实际、没有规矩。在艺术的本 质上,有表现说,有再现说,有表现再现说,不管哪种学说,都没有否认艺术源于生活的本 质,那么,我们不难理解,艺术与科学是平行的,是相辅相成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探索世 界,解答实践中的“为什么” ,然后告诉我们“怎样做” 。 科技,作为手段和工具,是科学探讨世界的媒介和结晶,如果说科学和艺术是思维上的 东西,那么,科技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可以说是凝聚了科学智慧的产物。邓小平同志曾经 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作为我们改造世界的媒介,具有不可 代替的作用。那么,对于我们绘画艺术呢?有不少人认为,科技的产生会导致机器和技术的 统治,从而使艺术机器化、标准化,这与艺术审美是背道而驰的。对于这种观点,本人持保 留态度。这如上面所论述的,科技,是一种手段,换言之,是绘画艺术创作的材料,与传统 绘画传作中的笔、墨、砚、纸是同种功能的。我们的艺术家从来没有中止过对绘画材料更新 的探索,齐白石曾用胡须沾墨画虾,徐悲鸿曾弃笔泼墨成马,李铁夫曾经尝试在宣纸上画水 彩画,有人用手掌作画等等,虽然,这些都有剑走偏锋的意味,但是不能否认他们在绘画创 作新材料的探索上的作用。 现在,科技只是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材料――计算机,通常称为电脑,电脑就 是科技的体现,但是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电脑创作的画,虽然具有华丽的、一些传统绘 画无法表现的画面,但是却没有多少内涵,不具备传统绘画的韵味,是得其形而忘其神。姑 且不讨论这种说法的对错,就反对者而言,他并没有否认科技与绘画创作的联系,只是看到 其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科技对绘画创作的材料的更新、 思维的变换、 创作方式的革新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但是, 科技是艺术创作的手段、 工具, 艺术创作才是目的, 但是, 对于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的关系, 不少人就是没有理解这层含义,本末倒置,把科技当成目的,把科技当成我们改造的本身。 所以,我们要强调艺术与科技的区别,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四、电脑美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 电脑美术对传统美术的促进 我们谈电脑美术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谈论电脑美术能否代替传统绘画的问题,其实,这 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假命题,或者说本身就是对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的误会。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代替旧事物,但是传统绘画显然不是旧事物,它依然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和理由,它是我国璀璨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所以,我认为,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不是代替与 被代替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关系。正如我之前一直坚持的那样, 科技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让科技为我们服务,为我们发展传统 的绘画服务。 电脑美术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为传统绘画传作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更大的开 发了创作者的思维,满足了他们的在传统绘画中无法达到的创作画面。靳棣强老师,是我国 香港著名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完美地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融和在艺 术创作中,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刻理解的结果。他运用水墨、书法等传统绘画中的精 髓,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让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电脑美术对 传统绘画的再创新再创造。 同时,电脑美术的创作周期越来越短,这是传统绘画不能比拟的。它让创作作品更加容 易、更加迅速的表现在受众面前,让更多的人参与美术鉴赏,这对我们的创作者有很大的意 义,可以明白自己创作的不足,进而改正。 电脑美术为创作者提供了不少设计软件,比如 Adobe 公司的 Photoshop、Illustrator。 Corel 公司的 Corel Draw、Painter 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 Draw 更多用来做 图像处理和排版,对于绘画创作,我们根多的是使用 Painter,一个借助手绘板在电脑上做 图的软件,这也是与传统绘画最为相像的软件,但是它有传统绘画所不具有的效果,色彩更 加多样,颜色的使用更加准确。 电脑美术对于传统绘画的作用,当然不只这些,他的作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 显,所以说,电脑美术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是传统美术的深化与升华。 (二) 电脑美术对传统美术的消极影响 自从 1984 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专门从事设计的电脑,似乎预示着电脑介 入艺术的时代的到来, 以此同时, 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掌握了电脑技 术,就可以成为艺术家,可以代替基本的美术基础的训练,正是这个思想误区,才使电脑美 术这个概念被歪曲, 被误解, 以至于现在不少学生选择电脑美术而不愿意选择其他绘画专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地步,不仅硬件更新迅速, 软件的开发更新也是速度惊人, 按照一些设计师的话来说, 很多时候我们跟不上电脑软件更 新的速度,刚学会旧的版本,新的版本又出来了。就在这种更新、学习的过程中,有多少人 还注重基本的绘画能力的培训?随着电脑的越来越人性化, 一个指令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 图形, 一个外部插件, 可以完成一些让你无法想象的特殊效果, 就这样, 大家都习惯于安逸, 习惯于拿来主义,还有谁注重个人文化的修养?个人艺术素养的修炼? 现在许多人热衷于对着教程,模仿别人的创作, “创作”出来的作品,确实美轮美奂, 是一种很好的视觉享受, 但是, 看久了,你会发现审美疲劳,因为大家都在模仿,千篇一律。 正如美国设计师鲍勃.吉尔所说的,设计师现在必须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他们必须是有头 脑又想法的人。他把创作比作为解决问题,而创作者就是解决问题的人。试问,你对绘画的 基本元素、原理不了解,怎么去创作,或者说怎么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电脑美术的商业化,使它很难达到传统绘画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让不少人对传统绘 画产生误解,过于追求商业价值,批量生产,这是对传统绘画的最大伤害。 所以,电脑美术的发展为绘画创作带来了方便,而这种方便却让人学会了懒惰,成为一 部只会模仿,只会复制、粘贴的“机器人” 。但是,归根到底,这是人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让自己成为被电脑支配的工具,就像勃克林所说的, “没有对材料的基本理解,我们就是材 料的奴隶。 ” 五、结束语 综观整个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都会产生一种 新的艺术样式,所以,电脑美术是计算机发展与迅速普及所带来的产物,是传统绘画发展的 新样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的思维意识也在变化,人生观、价值观已 经有别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 很难说是前进还是倒退。 然而在对待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的 问题上,却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意识误区,这正也是我们要讨论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我一直认 为,科技是我们作用于其他事物的工具,是为我们所掌控的,它对绘画艺术的介入,只是新 手段的产生, 而不是洪水猛兽, 更不是代替传统绘画的灵丹妙药。 电脑美术的产生正如汽车、 飞机的产生,汽车、飞机是辅助人类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工具,它们的存在,不会 否认双脚的价值。同样地,它们的产生,难道让人类的双脚产生退化?可以让人类自己砍去 双脚?所以,需要正视的是人的思维意识,而不是科技本身,科技是人类在科学的指导下发 明创造的东西,而人才是主体,一切问题的产生,只是人类的意识的思维误区造成的。 电脑辅助美术创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任何一个站在时代前端的 艺术家, 不能只理会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方便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培养, 也不能只抱着传 统这棵大树,而惘视科技的发展为传统艺术带来的养份。 电脑美术来源与传统绘画, 是传统绘画在新形势下的新样式和升华, 我们不能简单的将 两者割裂。 “水壶的用处在于它是空的,水可以倒进去,不在于水壶的形状,或它是什么材 料制成的” ,老子的这句话,或许是我们对艺术与科技,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的 最好阐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