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培智主题教学论文

培智主题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

培智主题教学论文

一、在培智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教育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始点和归宿。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特征和性质,具有不可替代性。 “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在于启发生命智能、深化价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内化陶冶其人格情操。”生命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滋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在培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培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智障儿童首先是儿童,是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是有着生命的人。基于人的生命存在,智障儿童有着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尊严,应该享有人的一切的权利。【1】但长期以来,对智障儿童发展的偏见以及消极的教育期望,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弱势、从属的依附地位,被当作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受到许多人的歧视。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有效活动。生命意识的养成,不但能够使智障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能够养成他们丰富的生命情感和坚强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对智障儿童不但要像对普校学生一样实施教育,而且要在教育活动中密切关注智障学生个体的生命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既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又是特殊教育的天职,更是特殊教育的一种追求。

内容摘要:培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如何在社会中得到运用,始终是培智教育的重要课题。从2014——至今,我校开始开展社区融合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学校社区融合开展实施,到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社区教学——再现课堂——社区应用、实施中凸显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展开,突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形成全社会办特殊教育的支持系统,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适应,真正实现学生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其能顺利的回归社会。 关键词:培智学生      课堂教学    社区融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特殊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社区融合教学作为培智学校一种特有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各特殊教育学校得到实施。让特殊儿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满足特殊儿童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让特殊儿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本文以培智七年级一班开展社区融合教学为例,阐述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逐显的问题及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教材内容为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学生和其他媒介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社区融合教学     培智学校教育社区化是宁波达敏学校在适应融合教育发展趋势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想、新理念。社区融合教学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社区为课堂、生活为内容,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在社区中实施的一种生态化课程。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社区中,把原来的小课堂扩展成社会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课堂内涵更加丰富,充分体验正常人现代生活内容和方式,使特殊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新的发展。教师通过学校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最终实现智障学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创建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 二、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情况 发展史 1、社区融合教学初步探索(2014——2016年) 在2014年以前,我校采取的是封闭式教学。从安全角度考虑,我校教师很少把学生带出学校,学生也面临着社会的歧视。虽然我们教师在学校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社区场景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模仿商店购物的场景,红路灯过马路的场景,菜市场买菜的场景等,学生虽然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毕竟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一旦进入真正的社区环境中去,还是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恰当的运用。2014年,在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融合教学的影响下,我校开始倡导把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各班开始尝试着把学生带出学校,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外出活动。班上每个月,由班主任及班课教师根据本期教学内容,确定学生外出参与社区活动,一般每月一次,开始了初步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形成与推广(2016年——至今)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有序开展,我校于2016年开始开展全校性社区融合教学活动。不再由班课教师自行确定时间,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固定时间(每周二上午半天),由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助教三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班上教学需求,带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开展校外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活动。为了提炼社区融合教学理论成果,满足特殊教育领域内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借鉴需求,让更多特殊孩子也能融入社会,我校每学期选一个班级进行社区融合教学成果展示,以公开课研讨、视频、图片、编写校本教材等形式,应邀特殊教育专家及成都市各区县特殊教育教师、普校资源教师进行观摩、参观、点评、交流等。现在,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科学知识逐渐转变成重基础,重实践,重生活,重体验一体化。通过实施社区融合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将智障学生个体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进行调适、统整,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行为的改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开展的流程 我校社区融合教学主要采取学校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一班社区融合开展为例,具体介绍: 1课堂知识的学习 班主任根据本月教学内容,召开班级个别化会议,确定本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四次社区教学活动。班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例如:在培智快乐生活七年级上三单元:“选购日用品”主题下,我们设置了四次社区融合教学活动。第一次,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第二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并选购调味品;第三次,在红旗连锁挑选、购买洗漱用品;第四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各种洗衣液。确定主题以后,班课教师根据每周确定的内容,在课堂上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例如:下面是第十五周确定的教学内容:认识调味品                     课堂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课堂知识 认识词语“大蒜、生姜、花椒、食盐、米醋、豆瓣、酱油、鸡精、味精” 能有节奏的朗读儿歌“调味品” 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能认识调味品的价格 能比较商品的价格 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能认识调味品,知道其味道 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能在生活中准确地用调味品2.社区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首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准备社区教学活动的教具,一般以词卡、图片为主。例如:在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的社区教学活动之前,由助教先准备好需要认识的“大蒜、生姜、花椒”等词语卡片和图片。由班主任提前填好外出申请审批表,由相关负责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在星期二早晨,教师对学生进行社区融合相关事项讲解、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一切准备好以后,才能外出开展社区教学活动。 3、社区教学活动体验 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对于智障孩子来说生活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而,教师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社区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为系统学习知识情景再现做好基础的准备。例如:在教学“认识调味品”这一内容时,我们选择的地点是家乐福超市。在家乐福超市,由任课教师在相应的区域,有序地组织开展各科教学。在社区体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让助教拍摄相关的照片或视频,把真实的情境及时的记录下来,为系统的课堂学习做好情景再现准备。以下是“认识和挑选调味品社区教学内容:  社                      区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社区教学体验 社区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1、学生能根据图片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2、学生能根据词卡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3、学生能在调味品实物上找到调味品的名称并读出词语 社区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1、学生能看标签,读出调味品的价格 2、学生能通过标签,比较商品的价格 社区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1、学生能找到卖调味品的区域 2、学生能认识这些常见的调味品。 3、学生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家庭教育 第15周  学会用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认识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在炒菜、炖汤时会正确选择放适量的调味品 4.课堂再现课堂再现是教师把学生在社区里体验到的生活经验带到学校课堂教学中去,再现社区中的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从社区带回来的经验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在社区体验生活时所拍的照片、视频做成多媒题体件,学生挑选购买的实物,在课堂上呈现,使这些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通过社区实践,教师把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地方以及一些不能在社区教学中解决的问题等收集起来,回到学校课堂再进行教学修正、强化巩固学习。如以“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为例,在社区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认识调味品的照片、视频做成教学资源,把学生购买到的调味品作为实物教具带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看着自己的照片、视频,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此时,教师就更容易再引导学生强化/、固学习。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相结合,把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5、社区应用 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学习需要反复。因此,在课堂再现后必须再次回到社区大课堂,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再次迁移到社区生活中,在社区真实情景里反复地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迁移能力。由于,学校时间有限,这一环节,主要由家长带着孩子完成,在生活中反复操练。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应用到平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社会。 (三)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成效     社区融合教学是未来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校这几年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实施,现在教师也不在畏惧把学生带出课堂。打破了原来封闭式教学,学生敢于走进社会,参与社会。特殊教育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通过每年的社区融合课堂展示交流,我校特殊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同时,我校也形成了关于社区融合教学的校本教材,为以后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在教学方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智障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更独立,同时有效的增进了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对社区融合教学实践的建议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有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社区实践场地仍有限,学校虽然得到了一些相关单位的支持,但还是非常有限,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纳教育的氛围,作为教师支持系统能力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可以主动的争取,取得政府的支持,取得与社区组织在社区融合教学方面需要的支持和配合、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以及政府的支持,让社区教学顺利开展;同时加大特殊教育在社会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支持度。     社区教学是一个合力的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在社区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可以让家长到校协助教师教学,在保障学生外出安全的基础上,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为社区融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家长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教育学生的帮助。但目前,在我校还有一个情况,大部分学生是家里老年人在带,他们自身水平、精力有限,这就为家校合力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社区融合教学的继续推进和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全方位的支持,需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特教事业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这些特殊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1、刘佳芳 社区融合教学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2、陆雪萍 浅谈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流程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现如今,智障生的特殊 教育 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智障生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智障学生因为其本身的缺陷,运用传统的课程教学已经无法获取明显的效果,教学效率也较低。所以,我们应当寻求出一种以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的,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课程。生活自理能力的构成,有利于建立智障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乃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智障学生未来生活也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当我们面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状况时,需要透过生活化的教学,令智障学生真正掌握生活中的生存方式,步入社会。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智障学生 生活化教学

长久以来,智障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较低,使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有些重度智障学生对生活无法自理。可是,有的学校却一直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智障学生的标准,只注重灌输文本知识,令教学效率下降。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明:生活适应和潜能开发应当相结合,并应当注重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如何可以令智障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而且将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进而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势在必行的课程探索。

1 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加快智障学生整体发展

教学生活化过程里,教学的实用性以及综合性作为实现智障学生的培养目标给予了条件,令他们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沟通、合作、分析、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能有所提升。比如:课堂上通过老师指派两名学生要同时合作进行煮面条。两名学生透过协商进行分工,一名学生负责烧水与调节火候,另一名学生负责煮面条和配料。学生透过这样长时间训练,不但提升了本身的技能,还在沟通与协调方面有所进步。

提升智障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 社会实践 以及交往已经脱离了家庭的范畴,步入了全新的阶段。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并掌握与人合作的能力,来顺应社会生活的发展。透过生活化学习,智障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家务劳作,基本可以单独进行生活,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1]。

体现智障学生的人生价值

智障学生透过实践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建立了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的高尚品德。由于驾驭生活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随之提高,他们热爱集体,关爱他人,诚实淳朴,在生活中展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2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学校建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

想要令智障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生活自理以及社会生存技能,培智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令智障学生在长期培训之后,可以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提升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个体。设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综合具体状况,通过学生的年龄、残障课程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乃至合理的预期效果。

为年纪偏小、智障程度较高的 儿童 ,一周设定了5到7堂简单的生活自理或生活常识课程。比如:(1)辨认水果。老师将水果带进课堂,逐个讲出水果的名称,让学生挑选出对的水果,拿在手中进行观察。老师将水果切开,让学生进行品尝,并独立讲出水果的名称、味道等等,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观察能力。(2)搭配。老师将很多双鞋子进行打乱,并不规矩摆放,随意拿出其中一只,让学生找出能够 配对 的一只,锻炼学生的观察以及对相应物体匹配的能力。(3)穿戴衣物。老师将衣物拿出,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比赛,看谁穿的既快又好,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有助于低龄儿童以及重残儿童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进而实现生活自理[2]。

为年龄相对较大,智障程度较低的中高年级学生,设定一周4到5堂生活数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日常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设定4到5堂生活语文,培养学生浅显的听、说、读、写的能力,3-5节劳动技能课程,如:缝纫、烹调等。设定3至5堂手工课程,如: 布艺 、编制、串珠等,这些课程都有利于学生把握一些劳动技能,自食其力,为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内容

(1)将生活转移到课堂,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课堂环境作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资源,要有效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此才能够真正提升智障儿童的学习效益。老师在课堂上应当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将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一同进行创作,完成教学目标。

(2)模拟生活场景,创建生活化校园

培智学校课程方案指明,创建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学校生态环境,有效发挥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环境的布置可以对智障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所助益。不同功能的教室也可以布置出不同的风格,比如音乐教室可以通过 五线谱 进行装饰,美术室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进行装饰等。校园环境应当符合学生的生活,依照智障学生的特点,通过日常用具以及生活场景进行环境的布置,对学生反复识别和记忆非常有力,为智障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3)形式丰富,展现多样教学 文化

教学应当丰富多彩,尤其是对于智障学生,他们因为在智力上有所欠缺,使得接受能力远远低于普通学生。如果教学形式太过单一,就会令学生较难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里,老师应当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到生活 经验 。

课外活动成为生活化教学的延伸

不断开发课外活动时间以及课间活动,设计贴近生活的活动,锻炼智障学生的不同生存技能,成为了生活化教学的延伸。可以通过校园建立各种活动角,通过年级以及残障程度分别设定各种活动,令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里学习不同知识的概念。如此的课外综合活动不但具备教育目的,还不会丧失现实生活的具体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教育,并且为有目的的创建生活化情境,对比课堂上模拟生活实践要更为真实[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特殊教育的环境而言,教和学成为了智障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身为老师,应当在他们的生活中做好一个引导人,只有通过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才能够让学生信任老师,并被老师感染,才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真正实施,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培智学校应用文教学生活化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1.(Z1):49-50.

[2]彭周玲.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1-5.

[3]王淑琴.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帮助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04):65.

【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的信息化时代,普通中小学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为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和训练,补偿缺陷,信息技术教育将以其特有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在智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智障孩子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智障教学 应用

我国智力落后教育目标中提出:“从智障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普通中小学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把信息技术运用于特殊教育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接受先进科学技术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和训练,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缺陷的补偿。缩短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差距,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生活。计算机教育将以其特有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在智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智障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智力发育迟缓、接受能力低下、注意力难以转移、 抽象思维 难以形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做为资源,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体,全面启动信息化教学工程,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高的情趣。智残学生由于大脑受损,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兴趣狭窄,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在教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生动的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勤劳善良,用自己的双手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了由“长方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小房子”时,问学生:这座“小房子”漂亮吗?它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学生们立刻被鲜艳的画面吸引住了,对认识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愉快地参与着教学活动。生动的 故事 ,鲜艳的画面,使智残学生从被吸引到产生迫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生动形象,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是否突破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智障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直观具体不连贯的,他们认识的事物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实物组成的,概括能力低下。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复杂的现象,抽象的道理,难以表达的语言用模拟仿真的手段逼真地表现出来,为智障儿童建立完整全面的直观表象,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智障儿童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当智障儿童看到画面中小蝌蚪闪烁的“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逐渐演变成“四条腿、宽嘴巴、大眼睛、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的小青蛙时,他们很快就理解描述蝌蚪和青蛙外形的语言,很容易地在头脑中再现出这种动物成长的过程,成功的化解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智障儿童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模拟仿真,补偿缺陷。

智障儿童观察力差、表象浅、再现不稳定、 想象力 不足,这些先天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 智力开发 受到极大的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声、形、色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抽象的思维为形象化演示,让智障儿童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拓宽了思维的广度。例如:教学“5的组成",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伴奏中,把智障儿童引入美丽的大自然,屏幕上开出4朵鲜花,再闪烁着开出1朵鲜花,这时引导智障儿童理解“4和1组成5”,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了3只蝴蝶停在鲜花上,然后又飞舞着出现2只蝴蝶,再次引导智障儿童理解“3和2组成5",就这样,智障儿童在直观具体、模拟仿真的实物演示下,学习了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概括能力,有效地补偿了缺陷。多媒体的介入,给我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活动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缺陷,智障(包括自闭症与学习障碍)学生,不论在学习或日常生活表现,跟一般正常发展的孩子比较皆有显着的差异。通过系统、完善的训练提高他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活动组的学生由教师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辅导。我们使用的软件为金山打字通和金山画王,该软件互动性极强,内置多种游戏,还具有统计字数、时间、分析输入正确率、统计打字速度等功能。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逐步增强学习计算机操作的信心,调动起把学拼音和识字相结合的积极性,我们通过不同方式的教育训练,在手脑配合的计算机训练中,发现能有效补偿智障儿童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同时也看到计算机教学在特殊教育中存在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训练中我们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练习开机、关机,认识键盘,熟悉键盘输入 方法 ,对照输入汉字,直至独立输入汉字,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精美的图画,还教给学生上网游览的初步知识,计算机操作训练既要用手,又要用脑,是手脑结合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又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学生通过强化训练,手、眼、脑密切配合,促使视觉与动作的协调。通过训练观察,也体现出“心灵出手巧,手巧也出心灵”的效应。原来动作迟钝、精神呆滞的学生变得开朗活泼,有灵气。计算机训练的确有效的补偿了这些智障儿童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科技进步的时代不能排除和摒弃他们。

事实证明,计算机教育能够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带来生机,目前我们的信息化教育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将利用计算机教育,继续开展我校的信息化教育工程,让计算机教育在特教学校的信息化工程中释放它独有的魅力,让特教学校的信息化之花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摘 要:智障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课时,语言匮乏,注意力不集中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必须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着手,从而达到提高 语文学习 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学习语文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关爱智障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智障学生的感情世界很单纯、也很直接,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智障学生存在很多消极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固执又冲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真心的爱他们,耐心地培养他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是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智障学生很单纯,很敏感,很容易满足,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称赞,和蔼可亲的语气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悲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地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得到进步,用满腔热情去关注智障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真正喜欢和老师交流,在快乐轻松的心情下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

2、培养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团结友爱互助

智障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具备不同的发展潜能。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才施教,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友好互助,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讲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每一个智障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帮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互 相学 习,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进步,为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要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障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易分散,记忆不牢固,学习语文时非常被动。他们害怕困难,很多时候都是依赖老师的教学和同伴的帮助才能学习。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即 课前预习 的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习惯、课上课下独立完成作业习惯。比如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要培养智障学生做到四会:、学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语文课本中自己不太懂的知识;、要教会智障学生在自己不懂得字词句上标注明显的记号,学会向老师提问,主动把不懂得问题解决掉;、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展长期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调动智障学生身边的一切教育资源,让教师、家长共同做好指导工作,经常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逐步帮助智障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学习自觉性

智障学生心理也非常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就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1、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生活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提问,多鼓励,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智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引导智障学生自觉学习

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智障学生学会思考,联系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展现生活的实际场景,再让智障学生深入学习语文课本,理解文中大意,就能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要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精心组织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智障学生日常学习时,自控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有时会有情绪行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用耳熟能详的儿歌、游戏、表演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有智障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做小动作,教师就拍拍手,大声说:“坐好”智障学生听到老师指令后,就会立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抱臂做好,眼看老师。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学习活动中来。时间长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只要老师一声令下,智障学生们知道教师的意思,就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活动,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生活范围狭窄,家长一般不放心智障学生外出。因此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无法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联系,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语文课堂又怎么会主动学习呢?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必须紧密联系智障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接触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智障学生学习贴近日常生活的 语文知识 和生活中可以使用的自我服务技能,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好及时复习,巩固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

智障学生的 记忆力 要比普通孩子的短暂、易遗忘、不牢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及时的复习巩固也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智障学生的记忆特点,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复习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让智障学生掌握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学会如何复习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有效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更好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四、家校密切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智障学生每天在家庭中生活所占的时间也是很大一部分。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学习能力低下,需要大家的帮助。家校结合就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智障学生在学校教师和爸爸妈妈双方面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鼓励智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学生虽然接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他们并不明确的知道日常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怎么归类,教学时很难理解课文大意。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以外,在家校联系时要求家长配合,让他们带着孩子去认识家庭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家长们带着孩子到超市去购买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学习在家庭中如何使用这些生活用品。通过家长的配合,可以密切联系孩子的日常生活,提高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智障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最终取得了良好地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根据所教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他们智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让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莉华,游戏教学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09).

[2] 孔维祥,构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0(03).

[3] 王占静,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J],科技致富向导,2008,(10).

[4] 李 静,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反思 [J],现代特殊教育,2007(21).

1. 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论文

2. 特殊教育学校开学典礼演讲稿

3. 智障孩子青春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分析论文

4. 2017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5. 浅谈山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培智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教育类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14、"不想像你那样做"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培智学校课题研究题目有培智职高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研究;培智职高汽车美容专业建设研究;智障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听力障碍学生中职教育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特殊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研究;微课在培智学校职业训练课程中应用研究;智障生求职主要问题的对策研究等。

课题研究,是指要对正在学习或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课题包括: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等。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主要介绍怎样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怎样实施课题研究。

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的情况十分复杂,他们的行为表现、运动技能、语言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诸方面各具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入学前所受教育也都不一样,如果在教育教学中不充分估计到这些情况,就很难达到培智儿童的教育目标。

需要各任课教师教师对每位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学习起步点、学习目标合理设定,对学生进行分类目标管理,更好地促使学生受到适合其需要的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课题研究

有很多呀,我就分享几个教育进展这本期刊上的论题给你看看吧1、面向物理核心素养下《加速度》教学设计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研究3、新时代持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4、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研究5、“双减”政策下,家校如何为学生“减负”“增识”6、从“国际化”到“本土化”: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研究

特教培智语文论文

内容摘要:培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如何在社会中得到运用,始终是培智教育的重要课题。从2014——至今,我校开始开展社区融合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学校社区融合开展实施,到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社区教学——再现课堂——社区应用、实施中凸显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展开,突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形成全社会办特殊教育的支持系统,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适应,真正实现学生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其能顺利的回归社会。 关键词:培智学生      课堂教学    社区融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特殊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社区融合教学作为培智学校一种特有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各特殊教育学校得到实施。让特殊儿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满足特殊儿童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让特殊儿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本文以培智七年级一班开展社区融合教学为例,阐述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逐显的问题及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教材内容为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学生和其他媒介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社区融合教学     培智学校教育社区化是宁波达敏学校在适应融合教育发展趋势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想、新理念。社区融合教学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社区为课堂、生活为内容,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在社区中实施的一种生态化课程。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社区中,把原来的小课堂扩展成社会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课堂内涵更加丰富,充分体验正常人现代生活内容和方式,使特殊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新的发展。教师通过学校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最终实现智障学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创建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 二、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情况 发展史 1、社区融合教学初步探索(2014——2016年) 在2014年以前,我校采取的是封闭式教学。从安全角度考虑,我校教师很少把学生带出学校,学生也面临着社会的歧视。虽然我们教师在学校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社区场景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模仿商店购物的场景,红路灯过马路的场景,菜市场买菜的场景等,学生虽然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毕竟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一旦进入真正的社区环境中去,还是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恰当的运用。2014年,在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融合教学的影响下,我校开始倡导把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各班开始尝试着把学生带出学校,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外出活动。班上每个月,由班主任及班课教师根据本期教学内容,确定学生外出参与社区活动,一般每月一次,开始了初步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形成与推广(2016年——至今)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有序开展,我校于2016年开始开展全校性社区融合教学活动。不再由班课教师自行确定时间,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固定时间(每周二上午半天),由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助教三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班上教学需求,带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开展校外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活动。为了提炼社区融合教学理论成果,满足特殊教育领域内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借鉴需求,让更多特殊孩子也能融入社会,我校每学期选一个班级进行社区融合教学成果展示,以公开课研讨、视频、图片、编写校本教材等形式,应邀特殊教育专家及成都市各区县特殊教育教师、普校资源教师进行观摩、参观、点评、交流等。现在,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科学知识逐渐转变成重基础,重实践,重生活,重体验一体化。通过实施社区融合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将智障学生个体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进行调适、统整,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行为的改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开展的流程 我校社区融合教学主要采取学校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一班社区融合开展为例,具体介绍: 1课堂知识的学习 班主任根据本月教学内容,召开班级个别化会议,确定本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四次社区教学活动。班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例如:在培智快乐生活七年级上三单元:“选购日用品”主题下,我们设置了四次社区融合教学活动。第一次,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第二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并选购调味品;第三次,在红旗连锁挑选、购买洗漱用品;第四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各种洗衣液。确定主题以后,班课教师根据每周确定的内容,在课堂上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例如:下面是第十五周确定的教学内容:认识调味品                     课堂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课堂知识 认识词语“大蒜、生姜、花椒、食盐、米醋、豆瓣、酱油、鸡精、味精” 能有节奏的朗读儿歌“调味品” 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能认识调味品的价格 能比较商品的价格 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能认识调味品,知道其味道 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能在生活中准确地用调味品2.社区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首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准备社区教学活动的教具,一般以词卡、图片为主。例如:在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的社区教学活动之前,由助教先准备好需要认识的“大蒜、生姜、花椒”等词语卡片和图片。由班主任提前填好外出申请审批表,由相关负责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在星期二早晨,教师对学生进行社区融合相关事项讲解、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一切准备好以后,才能外出开展社区教学活动。 3、社区教学活动体验 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对于智障孩子来说生活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而,教师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社区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为系统学习知识情景再现做好基础的准备。例如:在教学“认识调味品”这一内容时,我们选择的地点是家乐福超市。在家乐福超市,由任课教师在相应的区域,有序地组织开展各科教学。在社区体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让助教拍摄相关的照片或视频,把真实的情境及时的记录下来,为系统的课堂学习做好情景再现准备。以下是“认识和挑选调味品社区教学内容:  社                      区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社区教学体验 社区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1、学生能根据图片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2、学生能根据词卡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3、学生能在调味品实物上找到调味品的名称并读出词语 社区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1、学生能看标签,读出调味品的价格 2、学生能通过标签,比较商品的价格 社区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1、学生能找到卖调味品的区域 2、学生能认识这些常见的调味品。 3、学生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家庭教育 第15周  学会用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认识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在炒菜、炖汤时会正确选择放适量的调味品 4.课堂再现课堂再现是教师把学生在社区里体验到的生活经验带到学校课堂教学中去,再现社区中的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从社区带回来的经验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在社区体验生活时所拍的照片、视频做成多媒题体件,学生挑选购买的实物,在课堂上呈现,使这些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通过社区实践,教师把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地方以及一些不能在社区教学中解决的问题等收集起来,回到学校课堂再进行教学修正、强化巩固学习。如以“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为例,在社区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认识调味品的照片、视频做成教学资源,把学生购买到的调味品作为实物教具带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看着自己的照片、视频,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此时,教师就更容易再引导学生强化/、固学习。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相结合,把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5、社区应用 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学习需要反复。因此,在课堂再现后必须再次回到社区大课堂,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再次迁移到社区生活中,在社区真实情景里反复地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迁移能力。由于,学校时间有限,这一环节,主要由家长带着孩子完成,在生活中反复操练。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应用到平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社会。 (三)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成效     社区融合教学是未来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校这几年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实施,现在教师也不在畏惧把学生带出课堂。打破了原来封闭式教学,学生敢于走进社会,参与社会。特殊教育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通过每年的社区融合课堂展示交流,我校特殊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同时,我校也形成了关于社区融合教学的校本教材,为以后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在教学方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智障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更独立,同时有效的增进了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对社区融合教学实践的建议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有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社区实践场地仍有限,学校虽然得到了一些相关单位的支持,但还是非常有限,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纳教育的氛围,作为教师支持系统能力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可以主动的争取,取得政府的支持,取得与社区组织在社区融合教学方面需要的支持和配合、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以及政府的支持,让社区教学顺利开展;同时加大特殊教育在社会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支持度。     社区教学是一个合力的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在社区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可以让家长到校协助教师教学,在保障学生外出安全的基础上,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为社区融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家长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教育学生的帮助。但目前,在我校还有一个情况,大部分学生是家里老年人在带,他们自身水平、精力有限,这就为家校合力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社区融合教学的继续推进和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全方位的支持,需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特教事业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这些特殊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1、刘佳芳 社区融合教学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2、陆雪萍 浅谈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流程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如何提高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发展智力和情感态度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对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经验的检验,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保证。课堂提问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它能促进思考,激发求知欲,发展思维;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促进课堂信息的双向交流,促进师生双方的沟通;能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能使学生在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的提问,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方法,探讨有效的实施提问策略,掌握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一、立足教学目标,把握好提问时机有效地课堂教学,其立足点在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也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指明阅读思考的路径,提高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是否该问,......

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 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 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 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 应该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 一) 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 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 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 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 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

( 二) 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 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 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

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 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 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

( 三) 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 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

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 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 一) 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

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 一周一要求”. 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 为了使“ 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 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 德育处要结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

( 二) 以“ 爱 ”为主线 ,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 .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 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 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 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

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 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

( 三) 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 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 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 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 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 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 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 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 ”

教师、 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 一) 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 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

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 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 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 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

( 二) 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 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

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 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 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 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 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 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 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 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

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 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 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 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 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

( 四) 重视学校 、社会 、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 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 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 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M] .南 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7:75-90.

[2]杨韶刚.从科尔伯格到后科尔伯格: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德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7-21.

[3]曾 昭皓.德 育动力机制研究 [D].西 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周朝坤.聋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南 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2):18-21.

[5]李晓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2013(11):6-7.

[6]苏 霍姆林斯基.给 教师的建议[M].北 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7]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78-82.

[8]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培智学校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 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 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 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 应该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 一) 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 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 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 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 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

( 二) 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 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 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

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 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 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

( 三) 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 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

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 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 一) 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

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 一周一要求”. 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 为了使“ 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 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 德育处要结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

( 二) 以“ 爱 ”为主线 ,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 .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 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 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 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

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 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

( 三) 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 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 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 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 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 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 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 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 ”

教师、 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 一) 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 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

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 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 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 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

( 二) 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 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

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 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 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 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 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 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 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 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

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 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 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 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 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

( 四) 重视学校 、社会 、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 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 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 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M] .南 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7:75-90.

[2]杨韶刚.从科尔伯格到后科尔伯格: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德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7-21.

[3]曾 昭皓.德 育动力机制研究 [D].西 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周朝坤.聋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南 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2):18-21.

[5]李晓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2013(11):6-7.

[6]苏 霍姆林斯基.给 教师的建议[M].北 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7]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78-82.

[8]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现如今,智障生的特殊 教育 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智障生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智障学生因为其本身的缺陷,运用传统的课程教学已经无法获取明显的效果,教学效率也较低。所以,我们应当寻求出一种以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的,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课程。生活自理能力的构成,有利于建立智障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乃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智障学生未来生活也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当我们面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状况时,需要透过生活化的教学,令智障学生真正掌握生活中的生存方式,步入社会。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智障学生 生活化教学

长久以来,智障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较低,使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有些重度智障学生对生活无法自理。可是,有的学校却一直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智障学生的标准,只注重灌输文本知识,令教学效率下降。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明:生活适应和潜能开发应当相结合,并应当注重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如何可以令智障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而且将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进而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势在必行的课程探索。

1 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加快智障学生整体发展

教学生活化过程里,教学的实用性以及综合性作为实现智障学生的培养目标给予了条件,令他们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沟通、合作、分析、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能有所提升。比如:课堂上通过老师指派两名学生要同时合作进行煮面条。两名学生透过协商进行分工,一名学生负责烧水与调节火候,另一名学生负责煮面条和配料。学生透过这样长时间训练,不但提升了本身的技能,还在沟通与协调方面有所进步。

提升智障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 社会实践 以及交往已经脱离了家庭的范畴,步入了全新的阶段。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并掌握与人合作的能力,来顺应社会生活的发展。透过生活化学习,智障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家务劳作,基本可以单独进行生活,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1]。

体现智障学生的人生价值

智障学生透过实践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建立了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的高尚品德。由于驾驭生活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随之提高,他们热爱集体,关爱他人,诚实淳朴,在生活中展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2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学校建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

想要令智障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生活自理以及社会生存技能,培智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令智障学生在长期培训之后,可以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提升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个体。设立专门的生活化课程,综合具体状况,通过学生的年龄、残障课程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乃至合理的预期效果。

为年纪偏小、智障程度较高的 儿童 ,一周设定了5到7堂简单的生活自理或生活常识课程。比如:(1)辨认水果。老师将水果带进课堂,逐个讲出水果的名称,让学生挑选出对的水果,拿在手中进行观察。老师将水果切开,让学生进行品尝,并独立讲出水果的名称、味道等等,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观察能力。(2)搭配。老师将很多双鞋子进行打乱,并不规矩摆放,随意拿出其中一只,让学生找出能够 配对 的一只,锻炼学生的观察以及对相应物体匹配的能力。(3)穿戴衣物。老师将衣物拿出,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比赛,看谁穿的既快又好,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有助于低龄儿童以及重残儿童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进而实现生活自理[2]。

为年龄相对较大,智障程度较低的中高年级学生,设定一周4到5堂生活数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日常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设定4到5堂生活语文,培养学生浅显的听、说、读、写的能力,3-5节劳动技能课程,如:缝纫、烹调等。设定3至5堂手工课程,如: 布艺 、编制、串珠等,这些课程都有利于学生把握一些劳动技能,自食其力,为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内容

(1)将生活转移到课堂,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课堂环境作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资源,要有效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此才能够真正提升智障儿童的学习效益。老师在课堂上应当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将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一同进行创作,完成教学目标。

(2)模拟生活场景,创建生活化校园

培智学校课程方案指明,创建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学校生态环境,有效发挥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环境的布置可以对智障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所助益。不同功能的教室也可以布置出不同的风格,比如音乐教室可以通过 五线谱 进行装饰,美术室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进行装饰等。校园环境应当符合学生的生活,依照智障学生的特点,通过日常用具以及生活场景进行环境的布置,对学生反复识别和记忆非常有力,为智障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3)形式丰富,展现多样教学 文化

教学应当丰富多彩,尤其是对于智障学生,他们因为在智力上有所欠缺,使得接受能力远远低于普通学生。如果教学形式太过单一,就会令学生较难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里,老师应当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到生活 经验 。

课外活动成为生活化教学的延伸

不断开发课外活动时间以及课间活动,设计贴近生活的活动,锻炼智障学生的不同生存技能,成为了生活化教学的延伸。可以通过校园建立各种活动角,通过年级以及残障程度分别设定各种活动,令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里学习不同知识的概念。如此的课外综合活动不但具备教育目的,还不会丧失现实生活的具体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教育,并且为有目的的创建生活化情境,对比课堂上模拟生活实践要更为真实[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特殊教育的环境而言,教和学成为了智障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身为老师,应当在他们的生活中做好一个引导人,只有通过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才能够让学生信任老师,并被老师感染,才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真正实施,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培智学校应用文教学生活化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1.(Z1):49-50.

[2]彭周玲.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1-5.

[3]王淑琴.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帮助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04):65.

【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的信息化时代,普通中小学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为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和训练,补偿缺陷,信息技术教育将以其特有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在智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智障孩子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智障教学 应用

我国智力落后教育目标中提出:“从智障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普通中小学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把信息技术运用于特殊教育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接受先进科学技术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和训练,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缺陷的补偿。缩短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差距,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生活。计算机教育将以其特有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在智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智障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智力发育迟缓、接受能力低下、注意力难以转移、 抽象思维 难以形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做为资源,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体,全面启动信息化教学工程,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高的情趣。智残学生由于大脑受损,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兴趣狭窄,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在教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生动的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勤劳善良,用自己的双手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教师适时点击课件,出示了由“长方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小房子”时,问学生:这座“小房子”漂亮吗?它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学生们立刻被鲜艳的画面吸引住了,对认识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愉快地参与着教学活动。生动的 故事 ,鲜艳的画面,使智残学生从被吸引到产生迫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生动形象,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是否突破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智障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直观具体不连贯的,他们认识的事物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实物组成的,概括能力低下。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复杂的现象,抽象的道理,难以表达的语言用模拟仿真的手段逼真地表现出来,为智障儿童建立完整全面的直观表象,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智障儿童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当智障儿童看到画面中小蝌蚪闪烁的“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逐渐演变成“四条腿、宽嘴巴、大眼睛、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的小青蛙时,他们很快就理解描述蝌蚪和青蛙外形的语言,很容易地在头脑中再现出这种动物成长的过程,成功的化解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智障儿童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模拟仿真,补偿缺陷。

智障儿童观察力差、表象浅、再现不稳定、 想象力 不足,这些先天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 智力开发 受到极大的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声、形、色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抽象的思维为形象化演示,让智障儿童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拓宽了思维的广度。例如:教学“5的组成",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伴奏中,把智障儿童引入美丽的大自然,屏幕上开出4朵鲜花,再闪烁着开出1朵鲜花,这时引导智障儿童理解“4和1组成5”,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了3只蝴蝶停在鲜花上,然后又飞舞着出现2只蝴蝶,再次引导智障儿童理解“3和2组成5",就这样,智障儿童在直观具体、模拟仿真的实物演示下,学习了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概括能力,有效地补偿了缺陷。多媒体的介入,给我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活动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缺陷,智障(包括自闭症与学习障碍)学生,不论在学习或日常生活表现,跟一般正常发展的孩子比较皆有显着的差异。通过系统、完善的训练提高他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活动组的学生由教师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辅导。我们使用的软件为金山打字通和金山画王,该软件互动性极强,内置多种游戏,还具有统计字数、时间、分析输入正确率、统计打字速度等功能。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逐步增强学习计算机操作的信心,调动起把学拼音和识字相结合的积极性,我们通过不同方式的教育训练,在手脑配合的计算机训练中,发现能有效补偿智障儿童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同时也看到计算机教学在特殊教育中存在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训练中我们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练习开机、关机,认识键盘,熟悉键盘输入 方法 ,对照输入汉字,直至独立输入汉字,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精美的图画,还教给学生上网游览的初步知识,计算机操作训练既要用手,又要用脑,是手脑结合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又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学生通过强化训练,手、眼、脑密切配合,促使视觉与动作的协调。通过训练观察,也体现出“心灵出手巧,手巧也出心灵”的效应。原来动作迟钝、精神呆滞的学生变得开朗活泼,有灵气。计算机训练的确有效的补偿了这些智障儿童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科技进步的时代不能排除和摒弃他们。

事实证明,计算机教育能够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带来生机,目前我们的信息化教育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将利用计算机教育,继续开展我校的信息化教育工程,让计算机教育在特教学校的信息化工程中释放它独有的魅力,让特教学校的信息化之花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摘 要:智障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课时,语言匮乏,注意力不集中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必须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着手,从而达到提高 语文学习 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学习语文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关爱智障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智障学生的感情世界很单纯、也很直接,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智障学生存在很多消极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固执又冲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真心的爱他们,耐心地培养他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是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智障学生很单纯,很敏感,很容易满足,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称赞,和蔼可亲的语气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悲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地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得到进步,用满腔热情去关注智障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真正喜欢和老师交流,在快乐轻松的心情下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

2、培养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团结友爱互助

智障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具备不同的发展潜能。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才施教,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友好互助,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讲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每一个智障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帮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互 相学 习,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进步,为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要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障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易分散,记忆不牢固,学习语文时非常被动。他们害怕困难,很多时候都是依赖老师的教学和同伴的帮助才能学习。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即 课前预习 的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习惯、课上课下独立完成作业习惯。比如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要培养智障学生做到四会:、学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语文课本中自己不太懂的知识;、要教会智障学生在自己不懂得字词句上标注明显的记号,学会向老师提问,主动把不懂得问题解决掉;、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展长期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调动智障学生身边的一切教育资源,让教师、家长共同做好指导工作,经常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逐步帮助智障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学习自觉性

智障学生心理也非常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就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1、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生活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提问,多鼓励,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智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引导智障学生自觉学习

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智障学生学会思考,联系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展现生活的实际场景,再让智障学生深入学习语文课本,理解文中大意,就能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要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精心组织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智障学生日常学习时,自控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有时会有情绪行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用耳熟能详的儿歌、游戏、表演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有智障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做小动作,教师就拍拍手,大声说:“坐好”智障学生听到老师指令后,就会立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抱臂做好,眼看老师。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学习活动中来。时间长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只要老师一声令下,智障学生们知道教师的意思,就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活动,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生活范围狭窄,家长一般不放心智障学生外出。因此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无法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联系,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语文课堂又怎么会主动学习呢?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必须紧密联系智障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接触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智障学生学习贴近日常生活的 语文知识 和生活中可以使用的自我服务技能,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好及时复习,巩固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

智障学生的 记忆力 要比普通孩子的短暂、易遗忘、不牢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及时的复习巩固也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智障学生的记忆特点,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复习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让智障学生掌握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学会如何复习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有效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更好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四、家校密切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智障学生每天在家庭中生活所占的时间也是很大一部分。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学习能力低下,需要大家的帮助。家校结合就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智障学生在学校教师和爸爸妈妈双方面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鼓励智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学生虽然接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他们并不明确的知道日常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怎么归类,教学时很难理解课文大意。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以外,在家校联系时要求家长配合,让他们带着孩子去认识家庭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家长们带着孩子到超市去购买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学习在家庭中如何使用这些生活用品。通过家长的配合,可以密切联系孩子的日常生活,提高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智障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最终取得了良好地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根据所教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他们智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让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莉华,游戏教学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09).

[2] 孔维祥,构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0(03).

[3] 王占静,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J],科技致富向导,2008,(10).

[4] 李 静,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反思 [J],现代特殊教育,2007(21).

1. 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论文

2. 特殊教育学校开学典礼演讲稿

3. 智障孩子青春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分析论文

4. 2017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5. 浅谈山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培智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特教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教师是指为教育身心发展上有缺陷儿童、轻微违法犯罪儿童的教师。特教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与思考。

一学期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得到同事们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担任高一(3)班、(4)班的语文教学,能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努力提高思想德道水平,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热爱教学事业,自觉向身边的优秀同志学习,从中吸取营养与力量,进行自我教育,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态度端正,教风良好,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考各教学环节的各项规定和知道思想,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认真探索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质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更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为此我十分重视知识水平的更新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上认真学习大纲,学习新课改理论,积极参加由清镇市第一中学承办的贵阳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贵阳市举办的三次教研会、并积极参加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自主学习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知识,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给自己充电,主动参与语文组“老带新”教学活动,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参加“师德师风”教育培训,不断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表功能,加强理论素养。

三、加强教学基本训练,搞好常规教学

1、个人备课。

刻苦挖掘拓展知识重点范围,扎实备课。我在备课时,采用网络、教材和教案等相联系的方法并用,使得教学时不断拓展和顺手。在备知识的同时,还要备人,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建设。通过一个学期的的接触,基本掌握所教班级语文学科的整体水平,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对症下药。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课堂效率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学活用。学习远程教育技术理论后,我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表现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中,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不断探索,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之余,我积极探索,积极主动与语文教学组的同事们讨论交流经验,不断更新自身教学意识和知识结构。

3、抓紧抓好批改、搞好各种考试。将语文知识、阅读训练、作文训练等结合。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批改作业是语文组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坚持两周批改一次大作文,批改时全批全改。全面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讲评作文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考试、测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积极批改单元测验,各次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月考和单元测试的批改,及时正确找到学生的缺陷,有利于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平时下功夫,巩固了学生所学,也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得更加清楚。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认真总结工作,虚心向学习。

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

除了进行教学交流外,还注重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随时记录,随时总结,撰写教学反思,并按照自己的教学思总结进行思考,探索教学方法。

五、存在的不足

这学期的教学,实属辛苦。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教学思路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对自己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还得抓紧时间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教学重心、学生底子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力气继续深入。

六、下学期设想

教好高中语文课对我而言是个不小的新课题,下学期,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再经过新的一个学期的努力,不断自我提高,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将会有更理想的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都将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晶同志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一线,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聋人学校高中部主任。她恪守职业道德,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关心爱护残疾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聋人教育事业;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悉心凝聚团队精神,取得了丰硕成果。

王晶同志2008年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市级机关优秀党员;2001年获首届“江民特教园丁奖”。

她带领的团队2006年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

她主管的聋人普通高中曾创下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100%的佳绩,《天津日报》以“聋哑学校高考创全国唯一”为题在第一版做了报道。聋人职业高中历年在市劳动局组织的劳动技能鉴定中100%通过初级工考核,90%通过中级工考核,成绩超过正常学校的健听学生,历届毕业生100%走上就业岗位。

一、倾注心血,关爱聋生,满足聋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十多年来,王晶同志始终坚持满足聋生健康成长与发展需要的理念,与聋生心灵相通,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在思想上、知识上、体魄上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1、无私关爱,呵护聋生健康成长

翟xx同学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沟通障碍和教育方法偏激,导致家长与学生间隔阂越来越深,以致该生产生轻生念头,家长打电话向王晶求助。经她与该生几小时的长谈,终于让翟xx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后来王晶带着翟等一批同学去北京联合大学参加高考,考了一半,翟闹情绪不考了,她母亲请王晶去做工作,才继续参加考试。最后这位同学被北京联大和天津理工大学同时录取,她选择了上天津理工大学。

2003年非典时期,住宿生宁x因睾丸炎发病,由于道路封闭,他的家长一时不能来津。当时谁也不愿进入医院,王晶不顾个人安危,带宁x去医院治疗。医生说再晚来一天就会丧失生育能力,需住院治疗。王晶毅然留在医院陪护,直到家长到来。

她还在学生没来校上课,家庭住址不详的情况下,带着班主任一路打听着去做家访;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家庭发生困难时安慰家长,疏导学生。这些真实感人的事迹在王晶即将退去的岗位上不知发生了多少。在学生面前,她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还有的学生称她为“王妈妈”。在工作实践中,她认真研究聋生心理特点,总结出:交流感情——走进学生;沟通思想——了解学生;建立信任——教育学生;良师益友——影响学生的教育理念。

2、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聋生全面发展

王晶针对聋生由于听力障碍而引发的较多心理障碍的实际,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开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活动课和心理疏导课,并亲自担任心理疏导课。对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无法与健听人沟通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让他们走出寂寞,解除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活动课打破年级界限,学生任选自己喜爱的编织、绘画、摄影、篮球等活动。她还积极支持和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市关工委组织的“绿色承诺行动”征文比赛;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市教委举办的新世纪杯首届技能大赛;WTO知识竞赛;第二届全国中等学校“文明风采”征文竞赛等活动。

3、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聋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王晶在职教处工作期间,面对天津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聋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确定了天津聋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是确定了培养目标;二是将聋职业教育纳入天津职业教育整体框架;三是以校办企业为依托,将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相结合,在实际劳动中培养提高聋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2003年开始,聋生就业走向市场,她主动联系,多方咨询,把用人单位引入学校,每年6月在校内举办招聘会,实现聋生就业率100%。由于学生经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和训练,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实干创新,真抓严管,带出一支过硬队伍

王晶同志作为部门负责人,她除了坚持不脱离课堂,还善于管理、善于指导、善于出新,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

1、务实创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她在担任教务主任后,面对教师队伍现状,改变师徒模式,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考核的机制。开展手指语、手势语、普通话、简笔画、硬笔书法、说课、教学设计七个方面的考核培训,为青年教师搭建尽快成长的平台。

作为处室负责人,她把抓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主线,严格管理,不讲空话。针对课堂教学,她提出: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倡自觉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要求教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为了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她给老师们做“优化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关于现在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对课堂教学中手语误区的认识”“聋校课堂教学实施高效的要素”等讲座和指导。她坚持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后当面评价。她还针对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教材各篇目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建立起知识体系,为教师提供参考,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石。

2、率先垂范,引领团队形成良好风气

王晶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诚实、诚心、诚信”作为自己的做人信条。以自己正派的人格感染身边同志,以自己的身先士卒带动老师们,她带领的团队形成了团结、上进、和谐的良好风气。在教育教学工作和获得各项奖励上走在了全校的前面。

王晶同志用自己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用实干创新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为残疾学生的幸福默默耕耘,为学校发展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为特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柳为民老师1983年9月参加工作,96年调入特殊教育学校从事特教事业至今已有15年,在这15年的特殊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怀着对 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情之心,用教师的神圣责任和母亲的博大胸怀,在聋哑孩子无声的世界里,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在平凡的岗位上安贫乐教、不争 名利、只争朝夕。在特殊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一、倾注爱心,无怨无悔

特殊教育不 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15年来,每天面对着分辨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差的聋哑和弱智学生,柳老师深深体会这其中的酸甜苦 辣。这些聋哑孩子来自四面八方,残疾状况也各不相同。有时候,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年龄差距会特别大,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一 个简单的字母或生字、一句平常的日常问候语,柳老师往往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除了传道、授业、解 惑,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工作是非常辛苦又繁重的,但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便无怨无 悔。她深信普通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希望,祖国的花朵,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一弯残月。

柳老师是从幼教转入特教的,当她了解到特 教学校的学生不但年龄差距大,残障程度不同,而且从小学到初中知识要求跨度更大时,深感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特教的需要,深感自己的责任 更大。当时,她是聋哑班的美术老师,聋校的美术教材及培智教材都是些老教材,已不适应当今的形式,跟不上新的教学理念。与普小的教材差距太大,但用普小教 材也不是很适合聋哑学生的学习,聋生应重点培养训练他们适应各种画种画技的练习,为将来学习油画及考大学而准备。所以她平时很注重收集和购买适合聋生使用 的美术书籍,她成了一个购书狂,常常把节省下来的钱去买书,自己的衣服都舍不得买。这些书买回来后就自己钻研,了解它们的用色,配色,用笔的方法,并在课 中进行实践,带着学生一起学一起练。

在教学过程中,他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更是全身心的倾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相同,不管是低年级还是 中高年级的学生。因此,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必须抓住他们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要让孩子们都学有所得。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课后花费许多时间去辅导他们在画技上 的提高。进入高中年级后,开始学习儿童水粉画、写生、线描风景画、线描人物画、装饰画、工笔画临图、水墨画、素描画种,这时一部分能力差的学生很明显就显 现出差距,好的很好差的很差。聋生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就会退却,表现出为难情绪,怕画、懒惰、拒绝画画、逃避、抵触情绪很严重、此时则对他们要更有耐心,在 课堂上柳老师手把手地带着练习,一步一步地教,甚至要抓着他们的手画。让他们感觉到用色运笔的力度,怎样配色、着色、怎样运用干画法、怎样画过度色段。在 教会他们后还得逼他们多练几张,督促他们按方法去画。如不督促这些学生,会很懒,他们会随便涂一涂就交作业,没有逼着他们按方法去控制水和颜料及运笔方 法,配色方法,这堂课就等于他们没学到技能,长期这样他们就会破罐破摔,连课都不来上。所以每堂课必须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多鼓励表扬,常与他们交心,让 他们知道今后的道路该向哪个方向去发展,要为自己今后的生活而考虑,以此给他们增添自信。课后开放美工室,要求能力强的学生监督能力差的学生在每晚睡前必 须完成老师布置的画,第二天交稿。做为聋哑学生的美术老师,要培养出好苗子,就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心思去指导、开导这些孩子,使他们在思想及技能上能得到 一定的提高,培养他们坚定的毅力及自信,消除自卑感,学会做人的准则,不能自暴自弃,要努力往前看,向自己提高要求,使自己能向一定的.目标去努力奋斗。经 过多年的摸索与探讨,现在聋亚班低中高年级的美工课程不但教出特色、教出成效,而且有不少学生的作品获奖、得到来校参观者的好评,所输送的学生受到龙岩聋 校、厦门聋校等特校的欣赏、如燕虹、小春、玉圣、士城、志强等。

二、业务精湛,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上的教师,在教 学上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 们都认为她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那是因为她业务精湛,多才多艺。

她不但美工课教得好,而且还会教劳 技课、手工制作课、烹饪课、缝纫课、舞蹈课,尤其是她所编排舞蹈文艺节目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并多次获奖。她的美术课深受学生喜爱,不但能教好对美术兴趣的 学生,还能使后进生、学困生、调皮生也爱上美术课,并学有所成。例如。聋一班里有个小男孩叫王日聪,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是跟爷爷生活的,因有缺陷老人家 较宠孩子,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班里是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又调皮又捣蛋,哭闹起来没人制止的了他。自从她接上这个班的美术课后,发现这个孩子对 色彩很感兴趣,她就通过各种方法教他用油画棒上色,要求他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涂色,色彩要涂的均匀、浓些。这孩子上语言、数学课都听不进去,却对美术很感兴 趣。她就抓住时机表扬他,而且还张贴他的作品,通过表扬与鼓励使他又高兴又兴奋。自从他爱上画画以后,柳老师不断的给他开小灶,从涂色、认色、直至开始用 线条去表现物体。组画内容,在作画过程中慢慢的引领他上课要守纪律,不乱喊乱叫、不抢别人的东西,不能在别人的作业上乱画,在课堂上要按老师教的去做去 学,这样才是个好孩子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指导,这位学生不但绘画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对其他学科学习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进步。又如没有美术天赋、 但学习肯刻苦对美术感兴趣的陈志强同学,在她的耐心、精心辅导下,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高中部就读。

学校刚创办时,手工制作、劳技课 由柳老师负责。学校请来了铁皮加工畚斗的师傅,她带着学生一起跟着师傅学。铁皮加工是粗活。敲包边时一不小心就会敲到手指,学生最讨厌敲畚斗,常闹情绪, 她就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且要亲自动手示范,跟他们一起操作带着他们做。在剪铁皮部件时,一没注意就会划破手指。裁剪怕学生剪走样割伤手,这都由她一 人直接操作。有时一剪两三片,一片铁板就要剪出几十块样板,没一会儿几个手指头就会起大泡。这种粗活一般是男教师去上课的,可她带着学生搞得有声有色,生 产出的畚斗都是较高质量的,每年都能按时供应给本市各中、小学使用。98年起她又承担了培智班及聋班高年级的烹饪教学,她责任心特强,每堂烹饪课的菜样都 是精心准备采购,在组织教学中又很认真的,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按规程操作,整菜洗菜,切、备料、指导学生各自烹制一荤一素,每次烹饪课上得很有特色。每次 上烹饪课都要求他们要与其他同学分享成果,烹饪课下课时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她又必须亲自从头到尾地将地板、墙壁、灶台、炉具、锅碗瓢盆全清洗一遍。缝纫课 开展得更早,96年建校后就开办至今,她就一直在耐心组织辅导。十几年来不但培养了不少的小缝纫手,为学校节省了许多费用,而且还制作了上万条红领巾为学 校创造了不少经费。

三、痴心耕耘,硕果累累

爱是柳老师自己的世界,是她默默无闻的工作宗旨,是支撑她工作的精神力量,就是凭借着这种力量使她一直执着地工作。她不仅自己身体欠佳,还要照顾80多岁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的父亲。柳老师把全部的精力和爱给了特殊教育,献给了学生,唯独没有留给自己。

2009 年助残日到来之际学校决定开展丝网花义卖活动,指定她组织学生老师停课开展丝网花的赶制工作。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说她是没日没夜地干,上课及中午晚 自习时间都在学校抓紧时间指导学生制做丝网花,每晚常常都要到十点以后才能回家。一到家又开始做,因为丝网花工序繁杂做的量又大,常常是忙到下半夜两三点 钟。终于在助残日到来之前组插了一百多盆花色不一且有特色高质量的各式盆花,在义卖期间吸引了许多群众观看,大家赞不绝口——哇!这些聋哑孩子手真巧,做 的花真漂亮,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她经常忍着病痛(运动过度诱发膝关节炎症、肾结石等)坚持工作。

柳老师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也没有豪言壮语。她很朴实,也很平凡。她用傲雪寒梅之性情,用绿叶般纯净的爱守护着这方静土。日将出已作,日已落而未息,经历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用自己的言行让每一个混沌儿童生长在希望的春天里。

1、她编导的舞蹈节目《爱在人间》获龙岩市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优秀奖。

2、她编导的舞蹈节目《农家小女孩》获省级二等奖,获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比赛《农家小女孩》启智奖。

3、她编导的舞蹈节目《快乐蚁群》、《彩云上的金丝鸟》获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优秀奖。

4、她编导的舞蹈节目《苗鼓欢歌》参加漳平市中小学文艺汇演获一等奖。

5、她指导的美术教育论文《转变立足点,激活教学.》获漳平市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一等奖。

6、97年被评为漳平市首批“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美术学科骨干教师”。

7、98年被评为龙岩市优秀教师。

8、04年被评为漳平市“助残重教先进个人”。

9、09年被评为漳平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一本本证书,一个个荣誉,一句句赞语,一份份欣慰,一份份激励,是柳为民老师献身特教,无怨无悔的回报。她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内容摘要:培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如何在社会中得到运用,始终是培智教育的重要课题。从2014——至今,我校开始开展社区融合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学校社区融合开展实施,到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社区教学——再现课堂——社区应用、实施中凸显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展开,突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形成全社会办特殊教育的支持系统,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适应,真正实现学生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其能顺利的回归社会。 关键词:培智学生      课堂教学    社区融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特殊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社区融合教学作为培智学校一种特有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各特殊教育学校得到实施。让特殊儿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满足特殊儿童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让特殊儿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本文以培智七年级一班开展社区融合教学为例,阐述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逐显的问题及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教材内容为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学生和其他媒介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社区融合教学     培智学校教育社区化是宁波达敏学校在适应融合教育发展趋势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想、新理念。社区融合教学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社区为课堂、生活为内容,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在社区中实施的一种生态化课程。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社区中,把原来的小课堂扩展成社会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课堂内涵更加丰富,充分体验正常人现代生活内容和方式,使特殊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新的发展。教师通过学校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最终实现智障学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创建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 二、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情况 发展史 1、社区融合教学初步探索(2014——2016年) 在2014年以前,我校采取的是封闭式教学。从安全角度考虑,我校教师很少把学生带出学校,学生也面临着社会的歧视。虽然我们教师在学校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社区场景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模仿商店购物的场景,红路灯过马路的场景,菜市场买菜的场景等,学生虽然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毕竟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一旦进入真正的社区环境中去,还是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恰当的运用。2014年,在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融合教学的影响下,我校开始倡导把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各班开始尝试着把学生带出学校,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外出活动。班上每个月,由班主任及班课教师根据本期教学内容,确定学生外出参与社区活动,一般每月一次,开始了初步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形成与推广(2016年——至今)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有序开展,我校于2016年开始开展全校性社区融合教学活动。不再由班课教师自行确定时间,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固定时间(每周二上午半天),由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助教三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班上教学需求,带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开展校外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活动。为了提炼社区融合教学理论成果,满足特殊教育领域内开展社区融合教学借鉴需求,让更多特殊孩子也能融入社会,我校每学期选一个班级进行社区融合教学成果展示,以公开课研讨、视频、图片、编写校本教材等形式,应邀特殊教育专家及成都市各区县特殊教育教师、普校资源教师进行观摩、参观、点评、交流等。现在,我校社区融合教学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科学知识逐渐转变成重基础,重实践,重生活,重体验一体化。通过实施社区融合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将智障学生个体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进行调适、统整,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行为的改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开展的流程 我校社区融合教学主要采取学校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一班社区融合开展为例,具体介绍: 1课堂知识的学习 班主任根据本月教学内容,召开班级个别化会议,确定本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四次社区教学活动。班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例如:在培智快乐生活七年级上三单元:“选购日用品”主题下,我们设置了四次社区融合教学活动。第一次,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第二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并选购调味品;第三次,在红旗连锁挑选、购买洗漱用品;第四次,在家乐福超市认识各种洗衣液。确定主题以后,班课教师根据每周确定的内容,在课堂上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例如:下面是第十五周确定的教学内容:认识调味品                     课堂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课堂知识 认识词语“大蒜、生姜、花椒、食盐、米醋、豆瓣、酱油、鸡精、味精” 能有节奏的朗读儿歌“调味品” 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能认识调味品的价格 能比较商品的价格 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能认识调味品,知道其味道 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能在生活中准确地用调味品2.社区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首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准备社区教学活动的教具,一般以词卡、图片为主。例如:在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的社区教学活动之前,由助教先准备好需要认识的“大蒜、生姜、花椒”等词语卡片和图片。由班主任提前填好外出申请审批表,由相关负责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在星期二早晨,教师对学生进行社区融合相关事项讲解、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一切准备好以后,才能外出开展社区教学活动。 3、社区教学活动体验 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对于智障孩子来说生活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而,教师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社区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为系统学习知识情景再现做好基础的准备。例如:在教学“认识调味品”这一内容时,我们选择的地点是家乐福超市。在家乐福超市,由任课教师在相应的区域,有序地组织开展各科教学。在社区体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让助教拍摄相关的照片或视频,把真实的情境及时的记录下来,为系统的课堂学习做好情景再现准备。以下是“认识和挑选调味品社区教学内容:  社                      区教学内容 学科 时间 教学内容 社区教学体验 社区生活语文 第15周 调味品 1、学生能根据图片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2、学生能根据词卡找到相应的调味品 3、学生能在调味品实物上找到调味品的名称并读出词语 社区生活数学 第15周 认识调味品价格 1、学生能看标签,读出调味品的价格 2、学生能通过标签,比较商品的价格 社区生活适应 第15周 选购调味品 1、学生能找到卖调味品的区域 2、学生能认识这些常见的调味品。 3、学生能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调味品。 家庭教育 第15周  学会用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认识调味品 家长引导孩子在炒菜、炖汤时会正确选择放适量的调味品 4.课堂再现课堂再现是教师把学生在社区里体验到的生活经验带到学校课堂教学中去,再现社区中的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从社区带回来的经验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在社区体验生活时所拍的照片、视频做成多媒题体件,学生挑选购买的实物,在课堂上呈现,使这些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通过社区实践,教师把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地方以及一些不能在社区教学中解决的问题等收集起来,回到学校课堂再进行教学修正、强化巩固学习。如以“选购调味品”这一主题为例,在社区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认识调味品的照片、视频做成教学资源,把学生购买到的调味品作为实物教具带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看着自己的照片、视频,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此时,教师就更容易再引导学生强化/、固学习。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区教学相结合,把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5、社区应用 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学习需要反复。因此,在课堂再现后必须再次回到社区大课堂,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再次迁移到社区生活中,在社区真实情景里反复地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迁移能力。由于,学校时间有限,这一环节,主要由家长带着孩子完成,在生活中反复操练。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应用到平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社会。 (三)社区融合教学实践成效     社区融合教学是未来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校这几年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实施,现在教师也不在畏惧把学生带出课堂。打破了原来封闭式教学,学生敢于走进社会,参与社会。特殊教育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通过每年的社区融合课堂展示交流,我校特殊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同时,我校也形成了关于社区融合教学的校本教材,为以后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在教学方面,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相结合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智障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更独立,同时有效的增进了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对社区融合教学实践的建议     随着社区融合教学的开展,有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社区实践场地仍有限,学校虽然得到了一些相关单位的支持,但还是非常有限,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纳教育的氛围,作为教师支持系统能力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可以主动的争取,取得政府的支持,取得与社区组织在社区融合教学方面需要的支持和配合、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以及政府的支持,让社区教学顺利开展;同时加大特殊教育在社会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支持度。     社区教学是一个合力的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在社区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可以让家长到校协助教师教学,在保障学生外出安全的基础上,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为社区融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家长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教育学生的帮助。但目前,在我校还有一个情况,大部分学生是家里老年人在带,他们自身水平、精力有限,这就为家校合力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与社区融合教学相结合,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社区融合教学的继续推进和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全方位的支持,需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特教事业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这些特殊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1、刘佳芳 社区融合教学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2、陆雪萍 浅谈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流程 《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 索引序列
  • 培智主题教学论文
  • 培智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 特教培智语文论文
  • 培智学校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培智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