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报录比例是63%。
安徽师范大学,简称安师大,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 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
学校与民国时期的国立安徽大学相承一脉,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
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特点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赭山、花津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万册;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个,本科专业88个。
截至2019年10月,安徽师范大学有18个学院,另设有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独立学院),共设有88个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师范大学
截止到2022年4月份,安徽大学2022年研究生报录比还没有公布,无法得知。
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75万余册;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校师资力量
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90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4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名.
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5名,入选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5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2名,入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4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大学
2021年985/211考研院校报录比汇总合集谢老师教育专注解决考生认知差和信息差。对于考研人来说,确定报考院校最关键的一个数据就是该院校的考研报录比。考研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的高低决定了考研的竞争难度,越高表明竞争激越激烈,反之。2022年考研人数官方发布为457万人,而录取人数为万人(包括保研人数和博士生)。报录比约为,比2021年增加,比2020年增加。考研报录比的逐年增加,也是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直观的反应。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比如2022年,同济大学的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报录比达到了恐怖的267!267人抢一个名额,着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报考前好好了解一下历年院校的报录比,不香吗?2022年同济大学报录比情况(部分)下面整理的几所学校数据,都是取自官网数据以及官方信息,但还是有几所院校不愿意公开。所以,除了以下学校的报录比汇总,【研考路上】还专门整理了各大学校的考研资料,后续还会第一时间发布各类考研真题,非常适合刚开始准备考研、或者考完想第一时间对答案的同学。如有需要请直接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免费获得院校资料大礼包!轻松了解考研难度、考研参考书目、分数线等信息。所有985、211近五年的招生计划、推免和拟录取文件大汇总!往期回顾:谢老师教育:2022年985/211考研院校报录比汇总合集今天【研考路上】分享的2021年各大院校考研报录比汇总,资料可谓全网“最全”!快来看看你心仪院校的报录比情况吧!注:以下资料均取自官网数据以及官方信息,真实有效;部分学校没有公布,有出入欢迎指出;因数据较多,电脑端直接“ctrl+f ”搜索学校,手机端请通过目录查找。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727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1583人,其中推免录取497人上海财经大学2021年实际考试人数:1182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675,其中推免录取532人,统考录取2045人同济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0885人2021年录取人数:共录取5790人,其中推免1595人,全日制2159人,非全2036人复旦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9936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8100余人,全日制为5906,非全为2257上海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968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5000人,其中推免录取1276人东华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226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919人(含推免)华东理工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5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400余名(含推荐免试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7923人2021年录取人数:统考录取3685人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2854人2021年录取人数:统考录取人数4985,推免录取人数2348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098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3391人,其中推免录取751人武汉理工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7299人2021年录取人数:计划招收近4000名硕士生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9598人2021年录取人数:拟录取研究生3797人,其中一志愿录取3525人,调剂人数272人武汉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014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9116人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4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7684人湖南中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510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5929人,其中推免录取2069人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参加考试人数:2156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统考录取241人湖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3125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统考录取3011人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上线人数:7625人2021年录取人数:计划录取3439人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7452人2021年录取人数:招生人数3812、录取人数4457、统考人数3422、推免人数1035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0368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2973人,其中统考录取2523人,推免录取450人南京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8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统考录取2401人东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719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6224人,其中推免录取1866人苏州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464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拟录取6002人,其中专业学位3848人,学术学位2154人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4442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3416人,其中推免录取380人安徽安徽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3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拟录取4143人,其中推免录取127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7125人2021年录取人数:拟录取4261人,全日制3578人,非全日制683人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3072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2558人,其中推免录取781人。过线人数2744人。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856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2136人,其中推免录取1212人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0588人2021年录取人数:拟招硕士3470人,录取推免生535人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873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349人,其中推免录取284人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8751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硕士研究生3347人,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1431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546人,非全硕士370人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404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3674人,其中推免录取1028人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约4936人北京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30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接收硕士研究生6459人通过推免招收2814人,占;通过统考共录取3645人,占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6443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459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00余人,非全日制113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6269人2021年录取人数:计划招收研究生5000名,其中全日制到3600名,非全日制1400名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4707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1981人(全日制1785人、非全日制196人;学术学位839人、专业学位1142人福建厦门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4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统考拟录取5300人福州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8175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5032人甘肃兰州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5507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4882人,其中推免录取989人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6948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约4700人暨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7455人2021年录取人数:上线人数9959。硕士研究生共录取5063人,其中推免录取788人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2109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6172人,其中推免录取1968人中山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35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8200人广西广西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5670人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500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00名海南海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1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4300人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6114人河北工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5010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硕士研究生3078人(含推免硕士生118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3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19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49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69人河南郑州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41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了8114位研究生,全日制专硕4409人,全日制学硕3096人,非全日制专硕609人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100人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2311人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2400人(学术型研究生约为107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133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253人江西南昌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0709人2021年录取人数:549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81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11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559人辽宁东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6053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5126人,其中推免录取1028人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635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6061人,其中推免录取1192人宁夏宁夏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8215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487人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上线人数:3894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2876人,其中推免录取481人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1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余人山东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4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50人陕西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2250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5831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4859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硕士研究生3758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67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88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7742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硕士研究生3839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657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82人西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3575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硕士研究生4022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8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16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49人长安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5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学硕录取1603人,全日制专硕录取1582人,非全日制录取457人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80人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0286人2021年录取人数: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1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80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70人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2061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约6100人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3623人2021年录取人数:共录取3385人,其中统考人数为2736人,推免人数为649人四川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43085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约7400人天津天津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0000人2021年录取人数:计划约为4630名(学术型研究生约 为230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233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 1080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55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1025名南开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6057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共录取4070人,其中推免录取1221人,统考录取2849人西藏西藏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总人数803,推免人数31,云南云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24653人2021年录取人数:录取5029人,其中推免录取280人,统考录取4749人浙江浙江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18716人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统考录取3564重庆西南大学2021年报考人数:30006人2021年录取人数:统招硕士达到4817名重庆大学2021年录取人数:硕士研究生录取6315人
根据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12月22日,2021年新批准创办13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将名单整理如下,供学界参考。 新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更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回族研究》更名为《民族学论丛》 《缔客世界》更名为《工业信息安全》 《钱经》更名为《丝路文明》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经济视角》更名为《经济发展研究》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更名为《体育教育学刊》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国土资源情报》更名为《自然资源情报》 《当代继续教育》更名为《教育科学探索》 《南方国土资源》更名为《南方自然资源》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更名为《福建市场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更名为《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未来教育家》更名为《中国基础教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武警学院学报》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学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哈萨克文)》更名《伊犁师范大学学报(哈萨克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创意商业评论》更名为《应用经济学评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故事林》更名为《海峡文艺评论》 《经济数学》更名为《湖湘法学评论》 《世界古典文明史》更名为《古代文明(中英文)》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祝你幸福》更名为《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读书文摘》更名为《荆楚法学》 《今参考》更名为《全媒体探索》 《中国扶贫》更名为《中国乡村振兴》 《预测》更名为《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家庭·育儿》更名为《家庭教育研究》 《文物世界》更名为《文物季刊》 《父母世界》更名为《早期儿童发展》 《防务视点》更名为《军队基层建设》 《尚漫》更名为《营销科学学报》 《健康人生》更名为《科教发展研究》 《江河》更名为《水文化》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更名为《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欧阳静
【摘要】: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十九世纪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一生短暂却传奇。一个半世纪以来,济慈的研究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当代得到的评价愈来愈高。在西方,济慈的声誉大有超过其他浪漫主义诗人,包括雪莱、拜伦、华兹华斯等人之势。对济慈诗歌作品的解析一直在不断深入。济慈的诗歌不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更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死亡是文学中永恒的创作主题,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过人是向死的存在。本文以济慈诗歌中的死亡叙事为切入口,试图领会济慈对死亡的观点,并探索其死亡观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本文一共六个部分: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为导论部分,包括济慈简介,本文内容提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三章分析济慈的死亡观的形成,阐释了其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这些复杂的背景,给济慈以深刻的影响,不仅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死亡观,也促进了他文学艺术的进步和完善。第四章简析济慈诗歌中的死亡叙事,主要以《夜莺颂》和《秋颂》为例。《夜莺颂》一直被视为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作品,是济慈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秋颂》是其颂诗的最后一首约翰·济慈简介,被认为是最完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济慈在他的诗作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死亡的理解,通过阅读他的这些作品,读者能够洞悉济慈的内心世界,与诗人的灵魂进行沟通交流。第五章接着对济慈的死亡观进行解读,具体而言,济慈的死亡观有三个方面: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死亡是对生命的最高奖赏;向死而生,对生命的珍惜和赞美。阅读济慈的诗作,可以洞悉到诗人内心对生命的珍惜与赞美之情,在大自然中,诗人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缺失的美和与命运作斗争的力量。同时,从大自然生物的生死荣枯以及社会事物的自然更替中,诗人还懂得了死亡只是一种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的。第六章是这篇论文的结语部分。济慈的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一样一滑而过,却给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研究和探索济慈的死亡观,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一定的帮助约翰·济慈简介,亦可帮助读者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了解那个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晓莉;;向死而生——浅论《野草》的死亡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张国臣;李军;;美丽的死亡——从《夜莺颂》谈济慈的死亡观[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刘治良;;济慈诗歌创作成因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蒋培君;;论济慈的死亡意识与诗歌创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孟祥玲;;审视济慈诗歌的人生意识空间苦难造就的济慈[J];世纪桥;2007年09期
史钰军;济慈六大颂诗诗体初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靓;济慈的生死哲学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家玉;朱跃;;莎士比亚《麦克白》原型叙事空间主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陶震华;试论约翰·济慈审美倾向的“非”唯美性(英文)[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阎立;象征·荒诞·求解——试析布莱克代表作《老虎》的文学意象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陶震华;《尤利西斯》和《达罗卫夫人》意识流表现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张锦;李敏刚;;济慈“消极感受力”的智性光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管先恒;中西传统诗歌中不同的自然意识及其哲学内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吴晓梅;;英汉明喻喻体的文化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吴悦;蔡玉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抒情主体析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高红云,谭旭东;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象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建民;贺莹;;新世纪《野草》研究综论[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李振中;追求和谐的完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吴贇;政治 *** 与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龙瑞翠;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肖学周;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D];河南大学;2010年
吴向廷;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倩;论狄更斯《圣诞赞歌》的浪漫主义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张烨;西方近代自然语言观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家;信仰、永生、普爱[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张晶晶;论济慈诗歌中的意境创构与精神价值[D];辽宁大学;2011年
姚亮;论闻一多诗歌中的“死亡”书写[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杨善根;大地之诗永不止:济慈自然诗歌的生态审美[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宋延辉;场域—惯习理论观照下徐志摩对英语诗歌的翻译[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齐娟;对柯尔律治《古舟子咏》的生态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翟宗杰;浪漫范畴下的中西浪漫主义诗歌[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黄昀;[D];安徽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燕;济慈的“客体感受力”说与现代诗歌美学的关系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周桂君;“虚静”理论视域下的“消极能力”说——中国古代哲学理念与济慈诗论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4期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有机论美学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刘治良;;济慈诗歌创作成因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王卫东,赵兰芳;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J];思想战线;2002年06期
钱超英;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约翰·济慈的美学历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章燕;诗歌审美在文本与历史的互动与交流中——关于济慈《希腊古瓮颂》的批评[J];国外文学;2002年03期
章燕;走向诗歌审美的人文主义——谈济慈诗歌中的社会政治意识与其诗歌美学的高度结合[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4期
1 徽商的“贾而好儒”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0-08-25 报纸2 徽人“和会朱陆”思想及其影响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1-06-05 报纸3 儒家“定性”学说与道德修养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2-12-21 报纸4 新安理学与心学 解光宇 光明日报 2003-05-27 报纸5 安徽省 《徽州文化全书》出版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6 安徽省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7 做“徽文章”:安徽形象塑造的重头戏 解光宇 公关世界 1999-09-01 期刊8 论新安理学家程洵 解光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06-08-20 期刊9 论朱升理学思想及其价值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30 期刊10 论新安理学家程先、程永奇父子 解光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07-02-20 期刊11 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特质——兼论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解光宇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15 期刊12 程敏政、程曈关于‘朱、陆异同’的对立及其影响 解光宇 中国哲学史 2003-02-25 期刊13 道学南传:游定夫的学术命运 孙以楷、 解光宇 安徽史学 2004-04-15 期刊14 也谈“老子是殷商派老儒” 解光宇 孔子研究 2004-07-25 期刊15 郑玉“和会朱陆”的思想及其影响 解光宇、 朱惠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30 期刊16安徽大学涡阳县老子研究院成立 解光宇 安徽史学 1999-07-15 期刊17 鹅湖之会:心学与理学分野 解光宇 孔子研究 1999-06-25 期刊18 安徽大学涡阳老子研究院成立 解光宇 哲学动态 1999-08-26 期刊19 阴阳学说与《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实践的典范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12-15 期刊20 安徽省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成立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21 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学术研讨会召开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1-30 期刊22 论徽州文化对儒学的传承与弘扬——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解光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0-30 期刊23 论徽商“贾而好儒”及其现代价值 解光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02-02-15 期刊24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 解光宇 学术界 1999-10-05 期刊25 关于儒教的思考 解光宇 世界宗教研究 2000-03-30 期刊26 “2000国际徽学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开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0-15 期刊27 “程朱阙里”与新安理学 解光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00-02-15 期刊28 应辩证地看待儒学的功能 解光宇 孔子研究 2001-09-25 期刊29 2001国际儒学研讨会综述 解光宇 孔子研究 2001-11-25 期刊30 2001国际儒学研讨会在黄山市召开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0-28 期刊31 徽人关于“朱、陆异同”的对立及其影响 解光宇 安徽史学 2002-05-25 期刊32 程敏政“和会朱、陆”思想及其影响 解光宇 孔子研究 2002-03-25 期刊33 论公共关系与组织的生态平衡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2-15 期刊34 老子与《尚书》 孙以楷、解光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11-25 期刊35 综合创新是程颢人性学说的内在逻辑轨迹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6-15 期刊36 论系统在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解光宇 学术界 1996-04-05 期刊37 老子与《周易》 解光宇、孙以楷 孔子研究 1997-06-25 期刊38 圆点哲学:表述辩证法的新形式 解光宇 人文杂志 1997-01-05 期刊39 “系统”范畴论纲 解光宇 现代哲学 1997-05-15 期刊40 “太极”到“道”:对宇宙演化认识的飞跃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15 期刊41 儒家性情学说历程及其终结──戴震人性学说在终结中的作用 解光宇 学术界 1997-02-05 期刊42 公共关系是研究组织的生态平衡——谈公共关系学科定位 解光宇 公关世界 1997-01-15 期刊43 从黄帝到王冰:《黄帝内经》成书历程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7-25 期刊44 试论公共关系的兴起及其主要特征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5-01 期刊45 略论程颢人性学说的地位 解光宇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1-04-02 期刊46 论朱升实学思想对宋儒的超越 解光宇 “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6-08-01 会议47 张载“气本论”在儒学史中的地位 解光宇 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 2007-10-01 会议48 朱熹理学与地域文化——以晋江文化、徽州文化为例 解光宇 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7-08-01 会议49 《道一编》“和会朱、陆”思想及其影响 解光宇 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10-0150 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物质(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解光宇 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 2002-08-0151 “老子是殷商派老儒”可以成立 解光宇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10-0152 程洵的武夷山情结 解光宇 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 2006-06-0153 儒学学术动态 2001国际儒学研讨会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54 安徽省 安徽儒学研究活动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55 安徽省 儒学活动概况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56 朱子学术研讨会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5-01-01 年鉴57 儒家节庆 纪念戴震诞辰280周年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5-01-01 年鉴58 安徽省儒学研究活动综述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5-01-01 年鉴59 儒学前沿 “协和万邦”与儒学大一统思想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60 安徽省 安徽省儒学研究 解光宇 中国儒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61 论朱熹与田愚的宗法思想 解光宇、 解立 合肥学院学报 2008-04 期刊62 论朱升理学思想及其评价 解光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期刊63 论新安理学家汪莘 解光宇 黄山学院学报 2008-04 期刊64 朱子与艮斋的理学思想 解光宇 艮斋学论丛(韩国) 2008-02
1.天人之辨的伦理意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孝道与现代家庭伦理,《中国哲学史》.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论华严宗的心性本体论,《佛学研究》1999年刊 核心,独5.生佛互具:天台宗心性本体论的逻辑推展,《人文杂志》。6.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台)《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7.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台)《宗教哲学》.季刊。8.心意识与唯识无境:唯识宗的心性本体论,南京大学学报。9.真识与妄识:中国唯识古学心性论思想的主题,《哲学门》第一卷第一册,湖北教育出版社.论先秦儒学心性思想的历史形成,《人文杂志》.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宗教学研究》.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哲学门》第三期,.“六家七宗”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论佛教的“心”、“性”概念与“心性”问题,《宗教学研究》.本净、本寂与本觉——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印度渊源,《普门》第十一期,2002年11月出版。16.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哲学门》,2003年第二册。17.心性本体与道性道体: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心性论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18.天台宗性具善恶观论析,《人文杂志》,。19.论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制度的中国化,《安徽大学学报》.《近代中国对传统佛教的反思与日本的“批判佛教”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21.《论唯识宗佛性思想的特征——识体理体与生佛两界》,《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22.论唯识宗佛性思想的特征——识体理体与生佛两界,《宗教学研究》。。23.佛教的生死观与命运观。《世界宗教文化》,。24.论隋唐道教“道性”论对于佛性思想的吸收,《人文杂志》,.
《新形势下继续加强环境保护部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提交世行和环保部,2009年《环境保护部区域环境执法督查机构建设项目之专题四 环境信息与应急研究报告》,提交亚洲开发银行和环保部,2008年《控制水污染》,提交世界银行,2008年4月《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机制》,提交环保部,2007年08月《加强国家防范控制水污染事件的能力: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启示》,提交世界银行,2006年8月《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评估:以淮河流域为例》,提交世界银行,2006年9月《POPs履约国家资金机制的体制、政策、分担原则和运行方式》,提交国家POPs履约办公室,2006年《建立环境财政 纠正市场失效 加强环境保护(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提交中国环境与发展国家合作委员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2005年10月,北京《中国北方十四省(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现状及前景》,提交世界银行,2005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区规划》,提交丰台区环保局,2005年《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主报告》,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5月《黄河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3月《中国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评估及风险分析报告》,提交世界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研究》,提交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2002年11月,北京和华盛顿《排污收费资金使用与管理政策研究》, 提交国家环保局、世界银行, 1996年7月, 北京《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提交国家环保局、世界银行, 1996年4月, 北京《拯救三江平原的湿地》, 提交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局, 1994年6月, 中国北京。出版物“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1),载于“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2期“构筑循环型社会”,载于“地球环境读本”第24-25页,2009年“与环境协调的经济、政治、社会”,载于“地球环境读本”第26-27页,2009年“应对水资源危机:解决中国水资源”(作者之一),中信出版社,2009年09月“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1),载“环境保护”,2009年13期“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理解和再思考”(1),载于“低碳发展论”第156-167页,2009年“破解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难题”(2),载“环境保护”,2009年15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1),载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109-116页, 2009年08月“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一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主编“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手段分析——基于《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外实践经验”(2),环境保护, 2009年08期“环境税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启示”(2),载“环境保护”, 2009年 01期“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3) 生态学报, 2009年 01期“护水是一切环保工作的基础”,载怀柔科学决策参考,总第5期,2009年2月“美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2),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8年9月“分权管理为什么:玻利维亚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对第九章《玻利维亚森林经营分权:谁是受益者?为什么?》一文的评论”,载于《分权管理策略:森林、人民与权力》,人民武警出版社,2008年08月“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1),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关于气候谈判与低碳经济之我见”(1),载《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经济学的中国风格和多重学科意义”(1),载《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从建筑中水到社区中水——以北京市为例”(2),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18期“美欧利用气候设局,中国要坚持立场思考对策” (1),载《中国评论》之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总第126期,2008年06月“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材料中心,2008年2月“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2) 中州学刊,2008年03期“环境视野中的农民行为分析”(2) 江苏社会科学, 2008年02期“基于生物质能的城镇循环经济模式――县级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载“第三届东亚环境经济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年03月“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我国流域综合管理”(1)绿叶,“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1),载《环境保护》,2007年6月“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1),载《环境保护》,2007年12月“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关键”(1),载《中国环境报》,2006年9月吴健、马中“环境财政与环境税收改革”,《环境税收与公共财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马中、吴健,“环境财政是落实‘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2007年度中国环境绿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马中、吴健,“环保目标与环保投入”,《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2),载《资源科学》,2006年第3期“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2),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以市场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载《绿色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北京“关于循环经济的笔谈”,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六卷第三期(总第二十九期),北京,“大政既出狠抓落实”,中国环境报,第3版,2006年3月3 日,北京“论环境风险及其管理制度建设”(2),载《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2期(总第159期)《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环境财政与市场经济”(1),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购买力平价法核算GDP的谬误何在”(1),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11期“中国环境财政的改革:成就、调整和出路”(1),载《神州交流》,2005年第二卷第四期“渭河流域水价与水污染对农民的影响”(2),载《环境保护》,2005年10期“明晰产权:三江平原生态恢复的关键”(2),载《绿色中国》,2005年第9期“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2),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7期“我国促进节能财税政策的现状、国际经验与建议”(2),《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5年第7期“恢复和保护三江平原生态平衡迫在眉睫”(2),载《绿色中国》,2005年第7期“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功能”(2),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5期“实行水环境监测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思考”(2),载《中国水利》,2005年第3期(总第525期)“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从渭河流域水质状况看治污制度”(2),载《北方环境》,2005年第1期(第30卷,第1期,总第95期)“贫困约束下对消费者征收环境税的绩效分析”(1),载《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环境灾难与生态旅游”,载《绿叶》,2005年第1期“建立环境财政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1),载《环境保护》, 2004年11期“中央财政应在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加大集权控制力度”(2),载《环境保护》, 2004年12期“美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载《环境保护》, 2004年8期“约束条件、产权结构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1),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4卷,第6期)“实行绿色GDP面临三大技术障碍”(1),载《绿叶》,2004年3期(总第75期)“GDP与绿色GDP”专访,《人民日报》,2004年01月17日第五版,北京“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实行绿色GDP的关键”(1),载《生态经济》,2004年4期(总第139期)“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载《环境保护》,13-15,2004年3期(总第317期)“走向公共管理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1),载《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23-354页,2004年,北京“产权明晰和交易是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基础”(1),载《中国物价》,49-51页,2004年2期(总178期)“产权、价格、外部性与环境资源市场配置”(1),载《价格理论与实践》,29-32页,2003年11期“环境政策评估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意义”(2),载《环境保护》,34-37页,57页,2003年12期(总314期)《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中国的可行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与王金南等编,北京《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北京“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1),载《中国环境科学》,89-92页,2002年1期(22卷第1期)“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载《上海环境科学》,57-62页,2002年增刊(21卷增刊)“Total Emission Control of Major Pollutants in China”,in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ed.)(2),与Dan Dudek等人合作,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32-42, Issue 4, 2001, Washington, DC. 美国“新世纪环境保护事业的六大趋势”(1),载《生态环境与保护》,64-66页,2001年第1期《二氧化碳排污权交易项目: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其中与王金南等合作: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与宋国君等合作: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排放控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北京《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主编《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主编,与Daniel Dudek合作《可持续发展论》(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副主笔,与张坤民等合作《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三联书店,1991-1996年,执行主编,与A. Kneese 和W. Spofford合作“排污收费资金使用与管理政策研究”(1),载国家环保局编:《中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56-68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关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几点认识”,载国家环保局编《中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94-106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环境经济政策”(1), 载国家环保局编: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环境与发展理论文集》, 31-35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年,第一作者,与张世秋、王满船合作“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资金配置功能”, 载国家环保局编: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环境与发展论文集》, 47-54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年“China's Past speaks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in Forum for Applied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1995年第4期(10卷4期), 美国“China Strives To Make the Polluter Pa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1995年第6期(29卷6期),与 K. Florig 等合作“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环境报,第3版,1995年8月12日,北京“环境经济学的源流与发展”, 载《教学与研究》, 1994年6期(总第206期)“环境经济评价”, 载《环境工作通讯》, 1994年5期(总第184期)“环境价值的取向、构成和量化”, 载《环境保护》, 1993年7期, 北京“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点”,中国环境报,第3版,1993年7月22日,北京“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环境工作通讯,1993年5月(84期),北京“中国乡镇生态经济学”,与庄翠岭等合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北京《农用机械应用原理》,与张扬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北京“西方环境经济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第4期,北京《农业技术》,与王元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北京
专著作品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论文等共145篇(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24.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25.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26.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27.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2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29.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30.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31.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32.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33.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34.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35.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36.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37.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38.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39.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40.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41.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42.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43.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44.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45.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6.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7.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48.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49.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50.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51.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52.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53.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54.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55.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56.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57.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58.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59.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60.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61.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62.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63.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64.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65.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66.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67.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68.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69.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70.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71.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72.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73.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74.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75.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76.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77.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78.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79.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80.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81.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82.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83.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84.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85.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86.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87.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88.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89.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90.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91.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92.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93.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94.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95.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96.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97.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二)民族历史、文化1.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2.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3.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4.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5.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6.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7.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8.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9.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10.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11.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12.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13.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14.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15.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16.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7.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8.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20.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21.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三)民族古文字、文献1.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2.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4.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6.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8.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9.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0.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11.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四)书评、序1.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2.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3.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4.《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5.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6.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7.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8.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9.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10.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11.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2.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13.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14.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15.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16.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1.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2.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5.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6.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7.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8.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9.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11.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2.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13.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14.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15.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18.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9.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20.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21.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四、译文1.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2.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3.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4.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查了“杂志之家”其中有网友的【评论】:来自xiangzichun 对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评论:安徽大学学报,审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主要是在主编和交版面费上耽误了。1月投的,返修是4月份就返回了,修改后交版面费后录用,不需要审稿费,稿件修改完之后会通知交版面费,交完版面费之后就能录用了。速度一般,至少比我朋友的快。
之前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后来朋友介绍”期刊汇“挺好的。
整体录用率肯定是不高的,学报社科版的是双核心,双月刊,一年六期,所有投稿都录用,恐怕要比新华字典都要厚了。可加~要求很高。
安徽大学学报更有名
报考集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人数超过6000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工作已于10月25日结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的3085人增长了近一倍,其中教育硕士、会计专硕以及艺术专硕报考尤为火爆。集美大学体育学考研招生人数及报考人数、录取比例等信息对于每一个报考集美大学体育学的考生来讲,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可以多关注集美大学官网发布的信息。
考取集美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相对容易。
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集美大学是非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福建。
集美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集美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集美大学考研报录比。
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
基于每位考研的同学都想了解考研难度的数据,我们考研派经过多重数据维度的考虑和收集整理,现整理如下考研难度院校排名 。
21年报录比为四比一。该专业呈现持续扩招状态,21年报录不算高,报考热度不高。该专业21年、20年复试都是等额复试,进复试的考生全部录取,复试非常友好了。该专业复试线同国家线,进复难度不会很大。上线生源明显不足,20年仅一人进入复试,21年进复人数有增加,录取最低分接近国家线,整体分数不会很高。从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来看,公共课成绩基本在130+左右,考生属于普通生源。专业课人均120+,可以看得出一般不存在压分现象。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