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1 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 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2 浅析中医临床思维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 总结 、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 抽象思维 。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 逻辑思维 更多的认识。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知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利用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四是重 经验 ,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 .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 “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 (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养生主要是通过各种 方法 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疗活动,那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
一、养生之要,首当养心
中医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出之于脑,实赖心脏所主宰。心者,君火也,人身之活动生机,气机运行的推动力无不凭借心火的温煦推动。我此处所讲的心,主要指一个人的思维、心态、乃至于智慧。一个能够自觉保有长久健康的人必然是一个不乏智慧的人,这不光指他掌握保健养生的知识,更在于其为人处世,其品格、涵养、胸怀,都必然同时具备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素质。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正气存内,邪安从来?而一个人,若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对于人生的得失荣辱都能够正确看待,拿得起更放得下。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真实要义,分得清生命中的轻重缓急,并具备良好的情绪掌控的能力,或者说,思想深处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能使得心如寒潭鹤影,事来心随现,事去心随空,不会让心理活动超越自身可以承受的限度,甚至于 发展成为挥之不去妨碍心理健康的阴影。中医说,怒则气逆,伤肝,喜则气缓,伤心,思则气结,伤脾,悲则气消,伤肺,惊恐则气下,伤肾。总之,情志的变化超过正常的度,都可以转化为危害健康的致病因子。而要获得能够宠辱不惊,临危不乱的定力,谈何容易。医生经常在临床工作中告诫病人条畅情志、心态平和等等,往往会被病人一笑置之。因为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边,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人,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的涵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终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情,从而对自己的健康有所贡献。养心,不光是预防心理疾病, 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躯体上慢性疾病的发生都和我们的心理失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二、善以后天养先天
父母媾精,生而为人。其禀赋体质厚薄坚脆各不相同,但并非一成不变。先天体质薄弱者,后天若能够善加调摄,也可以尽其天年,长保健康。先天体质强盛,后天若恣意挥霍,不加珍惜,未必不会中途夭亡。 内经上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圣人济世之心,诚可谓今时养生至圭臬也。中医认为,后天之本为脾胃,属土,土爰稼穑,生命赖以生存之气血精微无不经由脾胃的运化而生。养脾胃,首先是节饮食,饮食 规律,寒温适当,饥饱适宜,营养均衡全面,不偏食挑食,避免垃圾食品、不洁食品、变质食品对于脾胃的损伤,这都是无需赘言的常识。此外,脾主肌肉四肢,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充沛,则肌肉健美,肢体运动灵活,反应敏捷。反之亦然。同时,肢体少于运动,气血运行迟滞,脾脏的功能也不能正常发挥,或内生痰湿,形体肥胖,或气血乏源,肌肉萎弱,形体日衰。这即是肢体常运反作用于脾胃的要义。古人讲养生,务令手足躯体常作导引欠伸,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并创立了诸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有效的传统养生功法,运动健身配合调息内养之法,不惟外练筋骨,尤且内强五脏,实在是中华医学给予人类摄生保健之瑰宝也。后天脾胃之疾患,与人情绪之状态,关系亦甚大。五行学说认为,木能克土,肝脏属木,暴怒急躁,抑郁寡欢,肝木失于疏泄,脾土运化不健,则诸类消化系统疾患所由来也。临床所见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几乎都可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能不慎乎?
三、明辨体质,慎用药物
如今市场 经济的大势所趋,各种抗衰老养生保健药品琳琅满目。作为商家的宣传,夸大效果,夸大适用范围,包治百病,种种不实甚或欺性的 广告 手段皆是习以为常。而消费者就务必需要具备理性的鉴别眼光,即便自己不具备医学的常识,也应该知道该去咨询专业的医师药师得到正确的指导,否则,本为促进健康不吝资财,反贻其害,岂不冤哉!人之体质按照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常人皆易于掌握者也。平日饮食起居皆有所根据,确是能造福一般民众的真学问。至于疾病之寒热虚实,又非良医所不能明。不少慢性病的患者,本为康复疗疾的初衷,轻信药品广告的蛊惑,甲药试服不效,乙药接踵而至,接二连三,病情愈治愈坏,原本单纯之病机,反为棘手之难题,诚可悲可叹哉!常有患者咨询于我。某某药好是不好?何以答之?唯一言以蔽之,对症者良药也,不对症者,鸩毒也。除外药物,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也有寒温之别。譬如,牛羊肉、鸽子鹌鹑、葱姜桂椒之性热,莲藕、蕹苋笋蒿之性凉,人所共知。但多数人却知而不能行,口腹之欲,其大如斯耶。
四、其他
传统医学中尤关注房中阴阳之术,古籍中言之颇细颇多。总括之,精华糟粕并见,以简单之理论之,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禁,最为中肯。其余林林总总养生观点,尽可以中庸之道而约言之,凡事皆适可而止,勿令不及,勿令太过。总之,鄙人的观点,但凡大道理,可便于实行者,简单最好。如果把一个养生的问题说得纷繁艰涩,便失去了实际的价值。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健康四大基石,简明易记,一望便知,所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讲得很好!
鄙人,从事中医临床者也,实际工作中所见,感受颇多,今试言养生,不免浅薄。然从辩证唯物之思维观之,余所言,应该符合生命健康之本质规律,人所易于理解,易于实行也。诚如是践行,养生之事不难,且非但利于一己之身心,尤且利益社会。国人之身心全面健康,素质之全面提高,社会之和谐安宁,吾一届小中医之愿也!
【摘 要】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重视起居保健养生等。
【关键词】中医养生;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病症预防。养生,含有保养生命之意。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总之,中医养生就是遵循传统的中医理论,对人的身体进行科学调养,减少疾病、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医养生,减少疾病,使我们始终精力充沛,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学习和工作,才能对社会、对人民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因此,有必要对中医养生进行研究和探讨。
1 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生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这是颐养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最重要条件。道家理论对中医养生保健也提出同样的观点:善良、忠诚、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助人是做人的美德。无论是古代医学,还是道家理论都论述了中华传统美德于个人于社会都是有益的。实践证明,也只有拥有这些美德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中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
2 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养生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宝贵 经验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流通,舒筋活血,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人的气血畅通无阻才会促使新陈代谢旺盛,从而起到身体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平时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更应该坚持运动,不仅防病治病,又可以强筋骨、利关节、促进消化、增强意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运动的形式要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 体育运动 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 武术 、 太极拳 、太级剑、五禽戏、八段锦和适宜的群体运动等。
3 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
人有七情六欲,而人的七情六欲与人的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舒畅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强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精神极端、心理波动,情感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健康不利。根据中医原理,我们知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的这些情绪与健康的观点多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因过度悲伤或者极度愤怒导致一病不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有很多病例都可以证明愤怒、忧郁、悲伤、惊恐对人身体的影响和危害是最大的,不但影响人的健康,而且制约着人的寿命。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控喜怒,求平和,杜绝忧悲,节思虑,防惊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调节情绪,避免不良心志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增进健康。
4 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
中医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对人的饮食进行科学的调整,注意饮食宜忌,平衡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帮助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的养生方法。饮食养生的关键是合理饮食、平衡饮食、均衡营养、合理调配、科学滋养,避免饮食不当,造成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而影响健康。只有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气血充足、机体的器官功能旺盛,新陈代谢功能才会活跃,人体适应自然能力增强,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强,达到强身健体、抗衰延寿的功效。
“民以食为天”,饮食的首要目的是吃饱,其次是吃好,也就是吃的有营养,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具体说来还有许多讲究。饮食养生的作用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合理饮食既强身又防病
合理的安排饮食,要了解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调整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合理的安排饮食不但保证机体健康,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例如:食用动物肝脏可以养肝,又可以预防夜盲症;食用海带可以补充碘及维生素,又可预防甲状腺肿;食用水果和新鲜蔬菜,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预防坏血病;食用大蒜可以预防流感;喝绿豆汤可以预防中暑;食用葱白生姜可以预防伤风感冒等,都是通过饮食来预防疾病的案例。
合理饮食既益寿又防衰
历代中医都认为合理饮食有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中医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此乃益寿、抗衰的关键”。因此,在进食时选用具有补精益气、滋肾强身作用的食品。做到谷类、肉类、蔬菜、果品科学调配,软食、硬食、饮料、菜肴、点心合理搭配,例如:芝麻、桑椹、枸杞子、龙眼肉、胡桃、蜂皇浆、山药、人乳、牛奶、甲鱼等,都含有抗衰老的物质成分,长期合理食用有利于抗衰延寿。此外,饮食调养要合理配膳,不挑食,不偏食,全面营养;饮食要有节制,要定量、定时。饥饱适中,过饥或过饱,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不利。养成按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都是大有好处的。
5 注重起居保健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起居也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关键环节。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有节奏的物质运动形式,因此,我们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和人体本身的节奏,根据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条件的不同情况,因人制宜,来安排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作的宜忌、房事的宜忌、睡眠的宜忌等。
参考文献
[1]王大海.漫谈合理饮食[M].中国健康卫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运用中医理论保养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
[3]郭芙德.浅谈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J].中国健康大视野,.
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学与生物遗传基因密码
摘要: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三联码密码说明了标准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
关键词:三联码密码;标准氨基酸;场;阴阳;易经
生物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由核苷酸组成。不同的核苷酸按所含碱基的不同分为4种,这些碱基为腺嘌呤adenine,A、鸟嘌呤guanine,G、胞嘧啶cytosine,C和胸腺嘧啶thymine,T,为DNA特有或尿嘧啶uracil,U,为RNA特有。张洪钧、彭莉等按照AGCT化学特性依据中国阴阳理论进行阴阳分类――嘌呤AC.属阴,嘧啶CT属阳;而二者又可以分别再分阴阳,即A为阴中之阴,G为阴中之阳,C为阳中之阳,T为阳中之阴”。实际上,4x4x4=64种三联码说蕴含的生命含义也是可以根据标准氨基酸的分子特性继续演化其整体含义的。
1基因组本质是精的集中体现
基因组是人体精气的凝聚态,是人体的微观资讯调控中心,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含有生命的全部资讯。功能的整体必然由有序的结构所完成。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是在结构有序的情况下完成的整体排列,是根据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以及标准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功能整体特性阴阳进行分类的。
生命是整体的,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结构的有序性是功能统一的基础;生命是从原始的化学振荡不断进化发展过来的,正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才最后形成了生命整体,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是构成生命整体的基础条件。
2密码子的整体含义
密码子与阴阳4×4×4=64种联码是由阴阳演化而来的,64密码子与易经的64卦遥相呼应,反映了整体的演化规律,蕴含着最基本的阴阳,密码子不是随机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阴阳的相互组合中完成了生命的有形显示和相互联络。生命的发展进化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过来的,其内在的生命密码予必然与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相一致。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
64密码子是阴阳转化的,代表了阴阳在64卦中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所方法,c为阳中之阳,那么CCC在64卦中就属于干;A为阴中之阴,aaa就代表了坤,其余类推。各三联码密码子代表了整体的阴阳属性,它的卦象代表了它在64卦中的阴阳整体属性。整体是关键的,即使在不同的星球进化,生命的物质和分子构成可能不同,但是整体还是一样的;整体是形成分子运动整体性的主导,而分子的运动则体现了整体。
三联码密码子各脱氧核糖核酸的含义第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代表了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特性,结构的刚与柔等,空间的占位等。
例如:CCC代表了脯氨酸β-吡咯烷基-α-羧酸,见图1,与一般的α-氨基不同,是一种亚氨基酸,侧链取代了自身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而形成杂环结构。这种杂环结构在空间上变现为刚性,不易摺叠,阻碍了其他分子的接近。卦象就表示为干。
aaa代表了赖氨酸α,ε-二氨基己酸,见图2,侧链是含4个C原子的直链烷胺,侧链的胺基带有正电性,可以摺叠与羧基带有负电性相互接近,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环,表现出较大的柔韧性。卦象就表示为坤。
其他氨基酸依此类推。
第二个脱氧核糖核酸则与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等电点很有关系,郭同新认为:“标准氨基酸按等电点去排列.可显示出氨基酸化学性质的周期性,与遗传密码方阵结合,得出氨基酸密码编辑的内在联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个脱氧核糖核酸则表示了代表这种标准氨基酸的密码子在64密码子整体中的变动性和摆动性。ATGC相互间有截然不同特点的氢健和色散两种作用形式,氢键作用动力具有高度的方向性,而色散作用动力不具有方向性,只是有强烈的加和性。人类基因组中起主要作用的富含c+G遗传基因就是由高度方向性的氢键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主导DNA的先导条件。而起著启动、终止、转录等副旋律作用的富含T+A遗传基因则由色散作用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副旋律DNA的先导条件。这就是人类基因组的根本特点,而其他生物种就没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是就一开始用氢键动力和色散动力同时混在一起的方式来起作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而已。当然生物体越高阶,氢键作用动力占越大的比例。这种作用形式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性和主动性。生命的“阳”具有这种主动性的特点。
基因数目的推测整体是微观基因组整体的指导,在整体的作用下,形成了具体的基因组。而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由生克制化相互作用的五脏组成,五脏互含即每脏也由生克制化的五脏相互作用构成。由此组成了整体。按照整体一致性原则,基因组整体也由五脏基因组模组组成,每脏基因组模组也由相应的五脏基因组亚模组组成。那么总的基因数目如下:55×60/5=37500。
解释:人整体有五脏,每脏又有五脏,所以共有5×5×5×5×5×5种变化。而三联体密码共64个,减去1个起始子与3个终止子,共60个,60个密码子分配在5个亚模组脏中,每个亚模组12个密码子,那么基因的数目是37500个。平均每基因含核酸数目55个。
这只是推测。基因的数目和位置以及大小在基因组中还有个优化过程。基因组作为人体整体的资讯系统,和自然界也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的资讯在基因组中得到了统一集中体现。
3非基因部分与基因的关系
人类的元整体是在 *** 与卵子在相合的瞬间形成的,精卵结合后各自的亲和力等特性消失了,而受精卵的特性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了。精卵结合的瞬间精卵特性消失的瞬间和受精卵形成之前首先形成了人类的最初整体――元整体,元整体自此开始演化,从无形逐渐演化有形,从太极-阴阳-五行以至最后演化成有形的基因组。
基因与非基因的关系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是基因组整体的有形整体,而非基因部分则是基因的场;这个场是生命的场,具有能动性,可以调控基因,保持基因的相对稳定,而且可以相互联络,促使基因的优化、基因的相互调控与基因组整体的形成。基因的均一化作用也说明了这一点。
4结论
基因组是整体的,是人整体的资讯的集中体现,是与人体平衡存在的自然界的资讯的集中体现。生命是有序的,有序的生命必然由有序的生命大分子的有序运动组成。取类比象应该建立在脱氧核苷酸与其他生命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整体是一切生命运动的根本。
寒冷天气有利流感病毒存活
美国科学家日前证实,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里存活时间更长,主要原因在于寒冷天气中人体内的黏液分泌迟钝。无法将病毒清除。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小组在彼得・帕莱塞带领下进行实验,让数百只豚鼠在不同的温度和溼度下接触同一种人类的流感病毒。他们把豚鼠放在笼子里,使空气从生病的豚鼠流向健康的豚鼠。
研究小组发现,在室温下,流感的传播在溼度相对较低20%~35%时达到高峰,溼度为65%时会再次达到峰值。流感在溼度为50%左右时不那么容易传播,在溼度超过80%时根本不传播。
研究还发现,温度是一个比溼度更为重要的因素。在溼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为5摄氏度时动物会患上流感,而温度较高时流感病毒则无法侵入。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患病动物的鼻子携带病毒的时间要长两天。
人体中的黏液通常通过呼吸道向上流动,将污染物清除。帕莱塞说:“当冷空气侵袭我们的上呼吸道时,黏液会变得比较黏稠,所以我们就无法像通常那样轻易地清除病毒。”
>>>下页带来更多的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1 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 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2 浅析中医临床思维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 总结 、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 抽象思维 。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 逻辑思维 更多的认识。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知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利用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四是重 经验 ,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 .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是你要吧!哥们要诚实
在近代以前,所有文言文中涉及到医生、医术的记载都是关于中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西医;西方社会一般都是由理发师兼任放血,认为这样可以包治百病!其他治疗效果比起当时的中医来说差出去几条街了!只有鸦片战争之后,西医才逐渐出现在中国!在旧文人的记录中偶尔出现。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有韩国版的《医道》,最近又有一部草岭书斋写的“中医修炼之道《医道》”,还有罗大伦的《古代中医》等,其中比较看好这部“中医修炼之道”,是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非常值得一看,最好去天涯网站或榕树下看,天涯网站的还可以求医问药。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有称“综合医学”或“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理论层面有:中西医比较研究及发展史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学科职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学科族结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特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知识构成;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实践层面有: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保健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研究。方法论层面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西医结合技术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研究;哲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数理统计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术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90年代制定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其根本是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应当并重。不可重西轻中,更不可以西代中。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是技术的理论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实践应用,所以,讲“中西医并重”,核心是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理论部分必须并重,既不能以技术代替科学,更不能在科学、理论上以西非中。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多元共存的今天,科学地理解“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上的突出难题是两个“西化”,即学术与管理上的“中医西医化”。这两个西化是上述悖论困扰的结果,至今仍是中医面临的首要难题。用西医生理、病理的观念与方法解释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用西药药理、药物化学的观念与方法代替中药、方剂理论,几乎占据了中医科研课题的主导地位。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却仍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有的部门甚至“寺院当教堂,神父管和尚”。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两者的观念、方法到概念、范畴,各不相同,不可通约。因此,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必须符合中医的理论与临床特点。人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医,绝非无可作为,关键是“如何为”的问题。若以西代中,则中医错位。如此而为,则为必无为,为更无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医必须彻底摆脱从属于西医的地位,并牢牢站稳自己的科学位置,有位才会有大作为。因此,全面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首先要彻底走出“西化”的误区.面对21世纪,必须使全国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中医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全面振兴的前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惠顾,必须抓住机遇,不可彷徨、蹉跎。其一:20世纪里,在西医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2/3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迫使西医不得不“回归自然”,希望从传统医学中求得互补与自救。而在世界的传统医学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者,唯独只有中医。其它各国的传统医学,在理论上尚处于粗浅的萌芽水平,实际上只是经验性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技术而已。当今,西医向传统医学求得互补,其视野已经集中在中医上了,所以“中西医并重”很可能发展为21世纪人类医学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要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就是要把国外没有的地地道道、原原本本的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国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决不是把中医西化以后再送到国外去。其二:中国是中医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大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中医就很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比如,全世界每年用在医疗卫生上的总投入大约2. 5万亿美元,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仅占其中的%左右。如果中医在不断振兴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在医学传播、药品输出、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全世界医疗卫生总投入中取得10%的份额,并非天方夜谭。果能如此,每年将会拿回2,500亿美元的外汇。到那时,中医就自然成为我国独有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于全人类。对于中医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政治。所以,中医不但不能“西化”、“不能丢”,而且必须振兴和发展。(详见《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一)在中国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含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认识,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将投入到中西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概念框架之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仍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你准备给我加多少分啊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感冒,俗称伤风。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至于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风湿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 宜 忌 原 则 : 总的来说,感冒属于外邪侵犯,所以,原则上感冒初起宜吃清淡稀软饮食或食物,忌吃油腻、粘滞、酸腥、滋补食品,以防闭门留寇,外邪反不易驱出。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温发汗散寒之品,忌吃生冷性凉食物;风热感冒者宜吃辛凉疏风清热利咽食物,忌吃辛辣性热物品。 宜 食 物 品 : 凡感冒之人,宜分清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分别适宜选用以下食物: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 【紫苏】性温,味辛,有发汗、散寒、退热作用,对风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气虚之人风寒感冒时,宜用紫苏叶同大米者成稀粥食用。由于紫苏所含的特有香气是紫苏乙醛,即紫苏油精,易于挥发,发所,煮紫苏粥时宜在稀粥临熟时加入紫苏叶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金银花】有清热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风热感冒。《常用中草药手册》:“金银花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制成凉茶,或预防中暑感冒。”凡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咽痛者,宜用金银花泡茶频饮。 【荷叶】适宜夏天风热感冒者食用,它有清暑作用。《滇南本草》:“荷叶上清头目之风热。”《本草再新》也说:“清凉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热。”所以炎夏酷暑之季,用荷叶煎水代茶,频频饮用,对预防和治疗暑热感冒,最为适宜。 【薄荷】性凉,味辛,有疏风、散热利咽喉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适宜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泡茶饮用。 【白菊花】风热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尤其适宜夏天炎热时饮用,它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豆豉】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间常以豆豉与葱白同用,或煎汤饮,或煮粥食,无论对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均宜,有发汗、退烧的效果。 【芫荽】性温,味辛,风寒感冒者宜食。民间喜用芫荽、饴糖各30克,加米汤半碗,蒸熟食用。 【菊花脑】在江苏南京地区常作为夏令佳疏。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祛暑、降火、清利头目的作用,最适宜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咽痛口苦,头痛目赤者熬汤食用。 【橄榄】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合并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民间习惯用橄榄2~ 5个,劈开,鲜萝卜(红皮、白皮均可)半个至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 【地瓜】能生津止渴,治生啖或煮食。《陆川本草》记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头痛烦渴时食用。 【荸荠】适宜风热感冒之人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干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热、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饮用均可。若与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梨子】性凉,味甘,能生津、清热、化痰、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渴、咳嗽痰黄时,随意食用。民间习惯对风热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炖服。 【萝卜】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为适宜。 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凡风寒感冒者宜吃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金橘、柠檬、佛手柑、洋葱、南瓜、青菜、扁豆、赤小豆、黄芽菜、豇豆、杏子、桃子、樱桃、山楂等; 风热型感冒者宜食用寒凉性物品,如:绿豆、苹果、柿霜、枇粑、柑、橙子、猕猴桃、草莓、罗汉果、无花果、旱芹、水芹、蕹菜、苋菜、菠菜、金针菜、莴苣、枸杞头、豆腐、面筋、冬瓜、瓠子、地瓜、丝瓜、胖大海,马兰头、菜瓜、绿豆芽、柿子、香蕉、西瓜、苦瓜、甘蔗、番茄等。 忌 食 物 品 : 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肉、羊内、糯米饭、黄芪、黄精、麦冬、人参、胎盘、阿胶各种海鱼、虾子、螃蟹、龙眼肉、石榴、乌梅、以及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风寒感冒者还要忌吃上述的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冬季去火食疗帮忙的方法 : 进入冬季,很多人容易上火,下面几种食疗清火法可供参考。 喉干嗓哑:1、饮淡盐水;2、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1、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合漱;2、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疼痛;3、用一匙酱油漱口,约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口长水泡:1、切几片生姜入口细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2、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泡便可渐渐消失。 咳嗽有痰:1、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可治清晨多痰;2、生姜1块切碎,鸡蛋1个,香油少许。像煎荷包蛋一样,把姜和蛋一起用香油煎熟,趁热吃下,每日2次。 秋冬多食梨养生、食疗两相宜 秋季在传统中医习於以气候分类的观念中,将其归属为「燥气」;故入秋后,常令人感觉皮肤燥痒、口鼻、咽喉等呼吸道乾燥、乾咳无痰,甚至出现大便乾结、小便短赤等现象。这些皆因燥性易耗伤人体中肺与胃中的津液,以致产生各种「秋燥」的症候群。 梨,是经常食用水果,味甘、微酸、性寒凉、入肺、胃经、生津止渴、润燥化痰、主治 热病伤津、肺热燥嗽、噎膈便秘、不啻为秋冬养生食疗最适的果中佳品。 梨种类众多,以大陆天津鸭梨、山东莱阳梨及白色雪梨等津液充沛、肉质细润、最富盛名,堪称为梨中极品。日本产二十世纪梨乃大陆北方梨移植而成,色白形圆而钜,但仍不如大陆梨。台湾梨由於气候因素,且经不断品种改良,以梨山梨品质最佳,但仍稍逊於东瀛梨。梨的品种、质地虽有良莠之分、但其药性却不离其本,异少同多。〔本草备要〕关於梨的 记载云∶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由於不同吃法,将产生不同药效、故特举以下数例以供参考。 一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产生的咽喉乾燥痒痛、音哑、乾咳及便秘溺短、生疡作疮、瘫疽发背、烦渴、潮热等阴虚,虚热之症候。 二将梨相榨梨汁,或加澎大海、冬瓜子、蝉蜕、冰糖少许,煮服饮之,天气亢燥、体质火旺液亏、易生喉炎咽嗌乾涩、声音不扬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三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疗肺热咳嗽。 四梨切片与杏仁五钱,桔梗川贝母各二钱,澎大海一钱同煮;可治因伤风感冒之後黏痰不 愈者。 五用梨一个,削去顶尖、成一盖形,挖去核仁,纳入川贝母一钱,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 将梨盖盖回,隔水加热炖熟,可治痰火胸痛、咳嗽。 六同上法,将黑豆纳梨肚中,加冰糖(蜂蜜更佳)适量,用蒸笼蒸熟,或隔水加热法炖熟,即成「黑豆瓤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及长期阅读书报引起视力减退者,常食用之,对管与视力保健,都有不浅的疗效。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曰∶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也。具润肺清胃凉心涤热、熄风化火,已嗽养阴、濡燥散结通肠、消瘫疽、止烦渴等功效,故「有天生甘露饮」之名。对於人体因秋冬产生季节性的种干燥症候,实为不可或缺之水,困且内含丰富的葡萄糖、果酸、铁质、维他命A、C等,营养佳,药效奇特。惟其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痞则反伤脾胃,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斟酌食用方法与份量 感冒有热感冒和寒感冒之分,咳嗽有肺热咳嗽和肺阴虚咳嗽之分,所以不能随便乱用药。 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防御功能,具有防止异物吸入及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作用。咳嗽有两类:一类为有痰的咳嗽,见于肺和支气管的炎症;另一类为无痰的咳嗽,可因化学、机械等刺激呼吸道引起。祖国医学认为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主要的证候之一。 肺气阴虚所致的久咳、痰少、气短等症。 适应补肺敛肺。 肺热阴虚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干、结核咳嗽等。适应养阴润肺,清热化痰。 气阴不足、肺气上逆所致的呛咳阵作、口干自汗、精神疲乏等症。适应养阴益气,利气止咳。 老年人肺虚咳嗽、秋燥干咳,或痰中带血丝、津伤口渴、胃热炽盛、夜间心烦失眠、多梦、大便燥结等症。适应润肺止咳,养胃生津,养心安神。 热病伤阴之咽干咳嗽、心烦口渴、秋冬肺燥干咳、肺结核干咳、冠心病、轻度心脏功能不全、阴虚盗汗等病症。适应养阴,润肺,止咳。 虚损劳疾、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噎膈、小儿胎热等症。适应养阴润燥,补中益气。 对于慢性咳嗽来说,因为,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并非只有感冒,所以不能一昧服用止咳药去压制。所以对于九咳不愈、喉咙痒、喉咙易受刺激者来说,不如从食疗着手来得根本。在食疗之前你需要分辨一下自己的咳嗽是干咳、还是湿咳(有痰)。 秋天易犯咳嗽。这种干咳无痰,胸闷气紧久治不愈。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治疗论文$$$$$$$$$$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我一般都会劝告朋友,你没正确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时间广东天气降温,这时候受凉感冒,十之八九是风寒感冒。就是吹风受凉了呗。通常在休息不好,身体虚弱,以及穿衣不足,大汗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中医将常见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还简单,你找一篇感冒专题呗,风寒风热感冒的类型,从症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怎样预防。还有感冒时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啊,都介绍完,再到一些食疗的介绍。这样才能够两千字呢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我一般都会劝告朋友,你没正确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时间广东天气降温,这时候受凉感冒,十之八九是风寒感冒。就是吹风受凉了呗。通常在休息不好,身体虚弱,以及穿衣不足,大汗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中医将常见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舌无苔或薄白苔*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红枣 6枚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风热感冒的症状:*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浓涕,通常黄色*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便秘* 身热、口渴、心烦*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风热感冒症状[编辑本段]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风热感冒症状发热 轻微怕冷 头痛鼻塞 流黄浊涕 口干渴咳嗽 咯痰黄稠 咽干痛舌尖红 苔薄黄风热感冒以发热为主,怕冷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等。以上这些症状就基本上可以判断患者是属于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症状与治疗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小儿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这时可以给孩子吃“感冒清热冲剂”,每次服1/2~1袋,日服2~3,或“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3次。风热感冒1.薄荷粥--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2.茶豆饮绿豆30克,茶叶9克,白糖适量.先将茶叶用纱布包好,与绿豆 一起,加水煎煮,待绿豆熟时,去茶叶,加入白糖溶化.热服,可 一次或者分次饮.3.菊花.薄荷.桑叶各5g-- 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制法〕上药 一并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入,加盖浸泡10分钟.〔服法〕代茶频服.桑叶.菊花.薄荷发散风热,竹叶退热利尿,用治风热或者秋燥引致 的感冒发热,有良好疗效.二丶食疗方选1丶感冒时多伴有发热,故宜多饮水,每天摄入液体总量为2500-5000m1,有助于退热发汗,排除病毒及毒素。可饮用开水丶菜汤,以及新鲜果汁,如桔汁丶西瓜汁丶生梨汁丶甘蔗汁丶藕汁等,稀粥丶蛋汤丶牛奶丶豆浆丶咖啡丶肉汤等;也可多食用含各种维生素的蔬菜丶水果及金银花露丶红糖姜汤等饮料。2丶感冒时可有腹胀丶纳呆丶腹泻丶便秘等胃肠机能失调,故进食宜素净丶清淡。可食用稀饭丶烂面丶蛋羹丶莱泥丶菜馄饨等食物。佐餐则宜选用各种甜酱菜丶大头菜丶豆腐丶肉松等清淡食品。感冒时应忌食各种油腻丶粘滞丶辛辣而坚硬的,以及油炸丶海腥等食品。A.风寒感冒(1)桔皮取鲜桔皮30g或干者15g,加水750m1,煎至500m1,加白糖适量,趁热饮服。或取桔皮丶生姜丶苏叶各108,加水煎服,服用时加红糖适量。(2)大蒜红糖饮取大蒜丶生姜各158,切片加水500m1,煎至250nll,临睡前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3)大白菜取白菜根3棵洗净切片,加大葱根3根,煎汤500m1,加白糖少许趁热服下。或取白菜心250g,加白萝卜60g,水煎后加红糖适量,食菜喝汤。(4)芫荽黄豆汤芫荽即香菜,取鲜芫30g丶黄豆50g,加水1500m1,煎至750m1,用食盐调味后服用。(5)姜葱苏叶橄榄汤取新鲜橄榄608丶葱头158,生姜丶紫苏各10g,加清水1250m1煎至750m1,加食盐调味去渣饮服。(6)生姜芥菜汤鲜芥菜5008洗净切断,生姜108切片,加水2000m1煎至1000ml,用食盐调味后,分二次饮服。(7)生姜炒米粥生姜30-50g切片,炒米508,共煮成粥,以食盐丶花生油等调味后食用。(8)食用醋将瓦片烧红,取醋10m1泼于瓦片上,数分钟后,再泼10ml反复多次。以消毒空气,预防感冒。感冒患者,嗅醋后可通鼻塞丶爽咳嗽。B.风热感冒(1)梨生梨一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隔水蒸服;适用于风热咳嗽。(2)菊花茶杭菊花丶枸杞子各60g,绍兴酒适量,浸泡10-20天,去渣加蜂蜜少许,早晚各饮25m1。本方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或取市售菊花品20m1开水冲饮,功效相同。(3)萝卜白萝卜250g,洗净切片,加水750m1煎至500m1,加白糖少许,趁热服用250m1,30分钟后再服250m1;或取萝卜250g,洗净切片,加饴糖30-45g,二小时后浸溶出水,分次饮服。(4)橄榄芦根茶咸橄榄4只丶芦根30g,加水1000m1煎至500m1后饮服。(5)黄花菜红糖茶取黄花菜丶红糖各30g,加水煎服。(6)茜菜取茜菜30-60g丶葱白10-15g,加水煎服。治风寒感冒的三汤风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状为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食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第一汤:“五神饮”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第二汤:“双白玉粥”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第三汤:豆腐火腿芥菜汤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治风热感冒的三汤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有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第一汤:薄荷粥薄荷15克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第二汤:桑菊薄荷饮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 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第三汤:贝母沙参蒸雪梨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 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我看差不多啦,其实论文就是这样写的,你不能光写关于食料方面啊,哪有这麽多啊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