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根据查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相关信息得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官网发的信息可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所以可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好。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为北京市属的多学科、综合性、跨行业的大型科研。员工每月平均工资9500,远超同行业80%的员工,因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所工资待遇好。2、员工享受五险一金,节假日福利,高温补贴等,是同行业福利补贴最多的企业,因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所工资待遇好。
一般从事的工作是科研院所中央机关或公司就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为北京市属的多学科、综合性、跨行业的大型科技研发机构,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科研院。就业前景是指所学专业根据行业发展的就业清况,在这个就业方向上最高能做到什么程度,是跟大行业有关系的。就业前景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对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的预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是中文核心期刊。但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就是普通期刊了。不是中文核心。理工科学校 的社科版 一般都不是中文核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终审时间取决于文章的字数以及审稿人的审稿时间,一般而言,字数较少的文章,终审时间约为2-4周;字数较多的文章,终审时间约为4-6周或者更长。但是,由于审稿人的审稿时间会受到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状况的影响,因此,实际的终审时间可能会比上述时间更长。
是自201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更名为《工程科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工程科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德国《数学文摘》等国外著名检索刊物或数据库收录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六十八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宝武集团、河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36万余册(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
1、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北京科技大学 是一本大学,该校是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2、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建校六十七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8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鞍钢集团、宝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和中国黄金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 学校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占地约万平方米(包括管庄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包括管庄校区)。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30万余册(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融合创新研究院、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和工程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3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截至2018年底,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683人,各类研究生10441人(其中硕士生7165人、博士生3276人),国际学生912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71449人。在站博士后283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336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0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双聘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双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领军人才14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18年12月底,共申请专利7812项,授权专利4630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76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 北京科技大学 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列全国高校第4。学校“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了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了重大科学贡献。近五年学校 “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18年发布数据,2017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1位和21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15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80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生团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MEI机器人团队、智能车队先后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积极营造“科学与艺术共融,人文与创新并存”的校园氛围,学生艺术团屡获佳绩,校史话剧《绽放》获得校园戏剧最高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及“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学校目前拥有约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场地。学校体育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竞赛场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学校体育馆团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天, 北京科技大学 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把 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北京科技大学是985还是211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北京科技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北京科技大学宿舍有空调吗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北京科技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北京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务处电话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如何评价北京科技大学呢?优点:1.冶金专业世界第一,剩下除了理工类专业都还不错,很多是世界一流学科,计算机也是国际认可的水平榜上排名不但高,而且每年稳步上升,连续三年世界500名内,排在许多一般的985前面,可以说是不错的211了。2021年QS榜上北科还排在了北航前面,可把北航同学气坏了。3.地处学院路,周围都是高校,邻近宇宙中心五道口,你其他在北京的同学挺大概率离你不远,你们可以一起约着去宇宙中心吃饭逛街4.住宿条件OK,都是上床下桌,厕所修的很精致劣势:1.不是985是硬伤,出国可能受影响2.学校小了点,食堂只有两栋四层楼,吃饭高峰期有点拥挤,食堂饭菜出了名,也不是难吃,但说不上好吃,不过不贵,所以性价比尚可3.校园网属实不适合打游戏,让你分分钟心态爆炸扩展内容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海淀、管庄、昌平3个校区,占地约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总数3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问题一:有哪些优秀的科技类杂志推荐? 微型计算机・Geek 问题二:有哪些科技方面的杂志比较好? 这个还真没有科技类杂志一种是专门性杂志,比如数学学报,内容只与数学有关,另一类是综合性的,比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倒都是比较前沿的,包括一些成果和阶段成果,主要是论述,不是介绍及发展预测。只能从中进行分析(属于情报学范畴)。 问题三:什么是科技类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 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如需要更多的期刊发表信息及技巧我锭! 问题四:有什么科技类的杂志有推荐的 有太多的科技杂志了;《硅谷》,《科技资讯》,《科技创业月刊》《科学少年》等;具体的可以去网上杂志铺订阅;希望上述回答能有帮助 ... 问题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问题六:科技类报刊杂志有哪些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新知客》 《电脑爱好者》 《数码》 《科技新时代》 《中国国家天文》 《数字家庭》 《微电脑世界》 问题七:科技类核心期刊出刊快的有哪些 快的科技类核心期刊,可以7月初见刊,也有7月底的,也有8月初可以出刊的,也有明年的。很多科技类核心期刊都可以发表,看你要发什么方面的文章吧,我空间有介绍 问题八:请问,科技类的文章可以在哪些杂志期刊上发? 一般科技类的杂志都是可以的,也有很多其他的杂志设有这个栏目的,具体的就要看你的文章的内容比较符合哪个杂志的要求了,你要是投稿的话就发到这个邮箱吧,我朋友在那里发过,挺不错的,速度也挺快,通过率也挺高的。 问题九: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有哪些?介绍一下 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更多科技核心期刊列表详见教育界杂志社官网,参考网址: jyjzzs/...8 ,希望能够帮到你 ! 问题十:科普杂志有哪些 很多啊看你哪方面了综合《百科知识》。航空《航空世界》 兵器《兵器大观.>>1、《少儿爱科学》 理由这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蝉联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 2、《科学课》 理由这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小学科学课程专业刊物 3、《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 理由是这本是科技教师指导小发明 4、《科技展望》――探索发现 5、《少儿科技》 6、《少年科普世界》 理由是关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的少儿科普杂志,有很多与学生互动的栏目 7、《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理由是精美的科普杂志,特别关注当前的科学热门,综合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的天堂。 8、《未来科学家》小学版 9、《实验教学与仪器》 还不少呢,不都谢了。望有帮助
用web of science来检索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或者用谷哥学术如果在校园网内,直接登录图书馆资源库,资源多得很。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爆炸与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兵工学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测绘学报 船舶力学 催化学报(电子版,英文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弹道学报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地球科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 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网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版)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光学报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业工程学刊 功能材料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精密工程 光学学报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际电气工程杂志 国际路面研究和技术杂志(英文版)台湾 国际模糊系统杂志(英文版) 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A辑,英文版)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B辑) 航空学报 核动力工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火炸药学报 机器人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计算机科学前沿(英文版)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物理 计算信息系统学报(英文版)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文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金属学报 金属学报(英文版) 颗粒学报(英文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控制与决策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 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被Journal of Mechanics继承) 煤炭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重复) (重复) 农业机械学报 排灌机械 (被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继承) 品质学报 汽车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 人工晶体学报 软件学报 润滑与密封(已经拒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基础和通讯(英文版) 声学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实验流体力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与水工程(英文版)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台湾海洋建筑与船舶工程学报(英文版)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 台湾林业科学(2008年拒收) 太阳能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化学(英文版) 铁道学报 通信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推进技术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稀土学报(英文版) 稀有金属(英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英文版) 香港工程师学会学报(英文版) 新型炭材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刊(英文版) 信息与计算科学杂志(英文版) 亚洲控制学报(英文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医用生物力学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宇航学报(恢复)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A辑 应用物理和工程,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C 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焊接(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B辑 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G辑 物理 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物理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中国物理(英文版)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被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正岭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被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继承) 自动化学报
(按英文刊名字顺和中文刊名拼音音序排序)中文刊名/ISSN/ 所属库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672-9145 C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0252-9602 C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1439-8516 C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0168-9673 C Acta Mechanica Sinica 0567-7718 C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0253-505X C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671-4083 C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0256-1530 CAlgebra Colloquium 1005-3867 C Applied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eries B 1005-1031 C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1008-682X C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0895-3988 C Cell Research 1001-0602 C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005-9040 C Chi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003-7713 C China Particuology 1672-2515 C China Welding 1004-5341 C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0252-9599 C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002-0063 C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1000-9361 C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009-9271 C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1000-9604 C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04-9541 C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000-9345 C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0254-4059 C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0256-7679 C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0254-5861 C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671-7694 C Chinese Physics 1009-1963 C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0256-307X C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0253-6102 C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1672-0229 C Insect science 1005-295X C Journal of Bionics Engineering 1672-6529 C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0254-9409 C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0-9000 C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001-0742 C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007-662X C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1673-8527 C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1009-637X C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672-9072 C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1003-9953 C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1004-4132 C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1009-6124 C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 C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 1000-1778 C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1001-8042 C Pedosphere 1002-0160 C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1009-0630 C Rare Metals 1001-0521 C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1007-0206 C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005-8885 C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003-6326 C 癌变•畸变•突变 1004-616X E 癌症 1000-467X C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672-352X E 安徽农业科学 0517-6611 E 安全与环境学报 1009-6094 C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006-8376 E 半导体光电 1001-5868 E 半导体技术 1003-353X E 半导体学报 0253-4177 C 爆破 1001-487X E 爆炸与冲击 1001-1455 C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1671-167X C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0479-8023 C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0254-0037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1-5965 C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671-4628 E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1673-0291 E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001-053X C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001-0645 C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000-1522 C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0476-0301 C 北京医学 0253-9713 E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007-5321 C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006-2157 C 表面技术 1001-3660 E 冰川冻土 1000-0240 C 兵工学报 1000-1093 C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004-244X C 病毒学报 1000-8721 C 波谱学杂志 1000-4556 C 玻璃钢/复合材料 1003-0999 E 材料保护 1001-1560 C 材料导报 1005-023X C 材料工程 1001-4381 C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1004-793X C 材料科学与工艺 1005-0299 C 材料热处理学报 1009-6264 C 材料研究学报 1005-3093 C 蚕业科学 0257-4799 E 草地学报 1007-0435 E 草业科学 1001-0629 E 草业学报 1004-5759 C 测绘科学 1009-2307 E 测绘通报 0494-0911 C 测绘学报 1001-1595 C 测井技术 1004-1338 E 测控技术 1000-8829 E 茶叶科学 1000-369X E 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671-8879 E 长江科学院院报 1001-5485 E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004-8227 C 肠外与肠内营养 1007-810X E 沉积学报 1000-0550 C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1009-3850 E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671-9727 E 城市规划学刊 1000-3363 E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002-1264 C 传感技术学报 1004-1699 C 传感器与微系统 1000-9787 C 船舶工程 1000-6982 C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1008-5513 E 磁性材料及器件 1001-3830 E 催化学报 0253-9837 C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1671-5942 C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001-1552 C 大豆科学 1000-9841 C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1006-7736 E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000-8608 C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000-9957 E 大气科学 1006-9895 C 大学物理 1000-0712 E 弹道学报 1004-499X C 弹箭与制导学报 61-1234/TJ C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004-7182 E 低温工程 1000-6516 E 低温物理学报 1000-3258 C 低温与超导 1001-7100 C 地层学杂志 0253-4959 C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机械方面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物流工程,设计艺术学。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括两部分笔试和面试。一、笔试:笔试科目包括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笔试是复试中的最重要部分,考生需要认真准备。1、外国语考试(满分30分):由学校统一组织,题目一般为四六级考试题目;2、专业课笔试(满分150分):由学院统一组织、集中进行,时间3小时。题目大多为基础性题目。二、面试:综合面试(满分120分):面试一般时间不长,主要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般不接收调剂,本校考生可以调剂到固体力学专业,但是外校考生一般不允许调剂。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选专业
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报考学校为北京科技大学,报考专业为信息与电子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考研科目为数学一、英语一、政治,专业课为信号处理导论(826)。
再说一下该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算是北京科技大学王牌专业之一,信息与电子学院也是学校最好的学院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本硕的每届招生人数都大概有四五百人,可以说得上是很大的学院了。而且该专业目前也是比较前沿,近几年和计算机一样比较火爆。研究的内容可以分成传统的通信和新兴的人工智能两个大类。通信既包括硬件实现也包括软件仿真,既有民用又有军用,尤其以雷达所最为知名。人工智能方面有对图像处理的,有对文本处理的,毕业后可以去当算法工程师,待遇很是不错。无论具体做什么方向,毕业生去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都很容易,加上地处首都北京,很值得报考。
近两年学校的分数线在315-320之间徘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的分数线一般会比校线高出15-20分左右,初试成绩满分500,复试成绩满分100,最终成绩按照初始*复试成绩*5*来判定,也就是说初试复试各占一半,因此复试还是很重要的。整体的报录比大概在1:5,进入复试的比例大概在左右。毕竟作为一所北京的985高校,考研难度相对并不会很简单,但是又不会像清北那样一堆神仙打架,努努力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初试在350以上,基本上稳了,哪怕复试稍差一些,也基本上都能调剂到本学院的专硕,一般不会出现没学上的情况,这就是报考学硕的一个优势。
二、初试经验分享
公开课复习经验整体时间规划:
1、第一阶段(3月-6月底)
数学(每天3小时):看高数、线代和概率论的教材,基本概念和定理一定要搞清楚,把课后习题都做一遍,全书先别急着做。教材看完了,可以尝试着做一套真题,看看是个什么难度估计没几个题你能动笔的,这也很正常。
英语(每天1-2小时):英语就是背单词了。
课还是要好好上的,大三下有很多专业课,要好好学!
2、第二阶段(7月-8月底)
最难熬的两个月,我是留校复习的。去年的夏天有多热大家都知道吧,一定要坚持住,这才仅仅是开始。
数学(每天6小时,14:00-20:00):可以开始做全书了,全书真的很全,但个人觉得重点不太突出。例题也要自己做,不要只看不做,那样一点效果都没有,习题更要好好做了。全书一遍是不够的,到最后我一共过了两遍。
英语(每天3小时,8:00-11:30):要开始做真题了,真题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每周做一套,别贪多。做一套就要把它弄懂,不是对对答案就完事了,更要把做错的原因总结一下。英语真题也至少要做两遍。另外,也可以试着做下张剑的150篇,每天做一篇就可以了,他的题和真题还是有差距的,但可以增加阅读和词汇量。不想做也可以不做,把真题搞明白就行。
专业课(每天2小时,20:00-22:00):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的,看课本,做课后习题。
政治(每天15分钟) :推荐大家还是看一下,我们都是学工科的,几乎没什么基础。睡前可以看一下,就看近代史那一部分,因为其他部分你肯定看不下去。
3、第三阶段(9月-10月中旬)
数学(每天5小时,14:00-19:00):开始过第二遍全书,这一次比第一次稍快,但例题和习题仍要再做一遍。 可以自己把常用的公式、定理总结一下,每天抽出点时间记一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做下660题,全是选择和填空,但难度都很大,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不做。
英语(每天3小时,7:00-10:00):继续每周一套真题,作文要开始背了。
政治(每天2小时,10:00-12:00):看结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和风中劲草配套习题,都只做选择题。这段时间不需要背政治。
专业课(每天4小时,19:00-23:00):看课本,做题库。
4、第四阶段(10月中旬-考前一周)
数学(每天5小时,14:00-19:00):做真题,全书可以当工具书用,留两套最后模拟。
英语(每天小时,8:30-10:00):背作文,并且还要多练多写。真题第二遍应该差不多了,把最近两套真题留着考前模拟。
政治(每天3小时,7:00-8:00,10:00-12:00):早上可以读读风中劲草,速度要快一点。把原来做错的选择题再做一遍。考前20天,可以开始背启航的20天20题了,还要看形势与政策,再过几天各种冲刺卷就出来了,买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就行了,主要做选择题,然后就背后面的大题,肖4的一定要背。
专业课(每天4小时,19:00-23:00):实际上我是搞到12点,每隔两天做套真题,其实不难,就是计算量稍大也是要反复做。推荐大家买一个卡西欧神器,算复数很方便的,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另外三门专业课依旧是看教材,书上的例题和习题。
5、冲刺阶段(最后一周)
自己安排两天模拟一下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不需要模拟,只需要背。
因为我觉得学校的图书馆还是很不错的,这就够了,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我能考上完全就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我自己也总结了考研成功的公式:正确认识自身能力 + 得当的学习方法 + 足够的努力 + 坚持 = 成功!
6、总结:
数学用书:考研复习全书,660题,张宇考研真题,张宇180题,模拟卷6+1.海天考研最后两套卷
英语用书:恋恋有词,英语真题,英语作文(选择一个就可以)
政治用书:肖秀荣都要买,市面模拟题只做选择
各个科目详细复习注意事项:
1、数学
数学一,相对比较难。如果基础好一点的话,我不建议去看视频课程,自己复习一下公式定理直接刷题就行了,张宇最后的压轴题会有些难,也有一些偏,有能力的可以去做一做,精力不够的完全可以不看了,把之前做的基础题刷完就行了。在考前留出3-5天,把之前做错的题再过一遍,把容易马虎出错,需要注意的地方记一记。平时做的时候一定要算好时间,多演练几次,免得考场上答不完。数学开始的时间要比较早,因为专业课也需要大量的数学基础,因此在复习专业课之前数学至少已经学过一遍了。
2、英语
英语一要比英语二难一些,这点希望能够明白,在题型、难度、分值分布上都有区别。英语一阅读50分,作文30分,翻译10分,完型10分。重要的就是阅读和作文。
学好英语,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定的词汇量,推荐前期用纸质书大概熟悉一下,后期用手机软件记,一是效率更高,二是随时随地都能记。软件的话推荐大家可以用背单词之类搭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软件来记。考完下来总结的规律就是,记单词要有难易度的一个区分,简单的单词快速少次地记,难的单词记的次数需要多一些,花费的时间也要有个倾斜。简单的单词其实你记再多遍还是能记住,而难的单词如果你不单独提出来记忆,每次是是非非,混杂在简单单词中,你记很多遍还是记不住。软件有个好处是每个单词根据你的记忆情况,可以自动选择出现的频率,如果出现的单词是你认识的,你可以选择让他下次出现的时间往后一点,出现频率变少,如果是难的单词你可以让它不断重复出现。一二遍下来,就对整体的考研单词有个筛选,难的单词不断重复出现,简单的单词一段时间出现让人复习一下。后期,难的单词因为不断重复记忆,也就是简单单词了,然后整体有一个持平,效率就更高,我后期20分钟左右能过1000个左右的单词。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之后,要做的就是去学做阅读的方法,考研阅读都有中规中矩的题型,比如猜词题,主旨题,推荐大家去听唐迟讲阅读,去做阅读时,要忘掉自己的方法,去接受老师的方法,不要抵触,不要怀疑,考研阅读本来就是中规中矩,有章可循的,老师们都是研究了十几年的英语阅读了,要选择去相信。唐老师讲得很生动细致,是很多人的选择。还有英语只有真题有参考性,所以一定要珍惜真题,做每一道题时,都要弄清楚为什么,根据在哪儿,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根据在哪儿,养成严谨、细致的做题风格。英语阅读一定很重要,往往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所以考前很撑一段时间都以抓阅读为主。
作文方面,要是提早有时间,也可以看看一些课程,如考虫的石雷鹏、刘晓燕等,我去年是后面来不及了背的模板,问题也不大,但是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掌握一些基础的东西终归是好的,以不变应万变,后期模板的话,可以参考北大见山学长的模板和顾不得考研的模板,到后期比较火,各大研友群都会拼,到时留意一下就好了。
英语总体来说,就是要提高阅读的正确率,作文好好准备一下,争取翻译和完型多得一点分,上70左右是没问题的,能考到这个分数的话,对其他科目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3、政治
政治我认为除了选择题需要多背背以外,大题不需要整段整段的背。政治也可以早早地复习,在做数学专业课烦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主要是零碎的知识点多看看。答题重在理解,在考前买一下押题卷,肖秀荣的押题卷可以说是非常准的了,大题能够压中百分之七八十。买回来后可以把答案都背下来,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不然答案千篇一律也不容易得分。
我的大题拿了35分,我的经验是分析每道题的答题方向和逻辑,比如过去今天明天,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社会,自己他人,国内国外等等,知道每种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答,到时候哪怕脑子里没有东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点,不同的方面去编一下,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政治大题的工作也是大概从考前半个月开始的。
4、专业课
专业课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修订版),均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封皮书。
信号处理导论(826)包括三门科目: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信号。信号与系统是必考,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信号在考试的时候二选一。这些科目参考本科生的课本即可,均为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封皮书,80%的题目与本科生期末考试题目难度相当,20%会稍难一些,但是不会太难。可以找往年的期末题目做一下。专业课大概从11月开始刷题,在11月前应该把基础知识了解一遍。不需要太多额外的书籍,期末试题+往年题刷两遍就差不多了。信号与系统是这样,如果选数字信号处理的话也是刷题即可。如果选择随机信号的话,多看看书,这两年的题目有所变化,开始注重公式和定理的推导和证明,60分大概有40分是这样的,主要是记忆,如果掌握好的话专业课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给大家提个意见,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或者自己基础很弱,建议报新祥旭考研辅导课程。新祥旭辅导特点是一对一模式,老师针对性讲课,重点,难点,考点系统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提升很快。如果学生也认真学,专业课考120分不是问题。
三、复试科目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为专业课和英语听力,一起考的,一共占30分。专业课包括数电和模电,难度和期末水平差不多。专业课面试为60分,英语口语面试为10分。专业课面试包括通信原理、随机信号、dsp,信号与系统等等,数电和模电也可能会有,基本本科学的专业课都可能会问到。进去以后先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抽三道题,感觉基本上看眼缘吧,答对答错好像不是很重要,毕竟大家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答得是对是错,别太紧张就行,能编就编,实在不会就说自己不清楚就行了,比较发散的题目就多说几句,表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英语面试的话就是大概10分钟,两个老师,全程用英语问答。开头会问一些日常用语,自我介绍啊,爱好啊之类的。后边会问一些你学过什么专业课之类的,考察一些简单的专业用词。如果还有时间的话,那就可能真的进入专业领域的交流了。英语面试的分数绝大多数在4-7分之间。
复习的时候如果没有太大毅力,还是多与别人交流,了解别人的进度和效率,督促自己,但是绝不能聚众玩。只要好好复习肯定能考得上的。
复试总分350分。复试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综合面试满分150分,应重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与能力,内容应涵盖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想品德、举止和礼仪等内容。外语测试满分为50分,是研究生复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名考生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
9点3比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硕)报录比接近9点3比1,这样的比例超过一众985,其保研比例也较高,达到百分之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