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提高感知和观察力。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孩子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这样可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以发展思维能力。 启发孩子积极思考。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些小问题,让他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和找答案。在孩子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家长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科学、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应让他说完,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对某些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容易受暗示。相反,在家长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也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启发孩子“异想天开”。在人们的长期生活过程中,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常规功能。例如,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用的,暖瓶是盛热水用的。如果我们变换一个视角去思考,就可发现碗还可当乐器,暖瓶还可放冰。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体系,这些概念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形成一些新的判断。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却离不开判断和推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标,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又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才能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数的组成,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 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实际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不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正确地断定“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的判断是错误的。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体系,这些概念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形成一些新的判断。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却离不开判断和推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标,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又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才能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数的组成,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 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实际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不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正确地断定“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的判断是错误的。
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提高感知和观察力。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孩子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这样可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以发展思维能力。 启发孩子积极思考。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些小问题,让他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和找答案。在孩子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家长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科学、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应让他说完,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对某些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容易受暗示。相反,在家长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也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启发孩子“异想天开”。在人们的长期生活过程中,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常规功能。例如,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用的,暖瓶是盛热水用的。如果我们变换一个视角去思考,就可发现碗还可当乐器,暖瓶还可放冰。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重要的过渡阶段,对外界的认知能力日渐增强,思维模式也在逐步完善。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稳固的根基。下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所谓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分成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力,掌握这三种能力对学习其他学科而言就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要做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工作,就要选择正确的培养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
1.数学思维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模式。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将数字形象化,加深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推理思维。而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将数学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空间相结合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以达到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对一切问题进行归纳与推理的目的。
2.数学思维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有的学生先天理解能力较强,能够较快接收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做到学以致用;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就稍微逊色,理解问题较为困难,学习进度缓慢,因此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烦恼,学生形成了数学思维模式后就能在自己的理解下掌握学习方法、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对问题的判断力的同时激发求知的上进心。
二、加强对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心理,以此为基础,选择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小学时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为浓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注重讲解书面知识,学生若是在被动的机械记忆模式下学习,就不会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生动讲解,通过借助形的某些属性来阐明数的精确性。例如:在学习图形体积计算时,老师不能只在黑板上画出立体图形标注长、宽、高,黑板是一个典型的二维物体,画出的立体图形趋于抽象化,对于小学生还未成型的思维模式而言,看不到的另外三个面就变的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举例说明,我们上课的教室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立体长方形,哪边是长宽高的位置就变得一目了然,这种把抽象化的概念转化成实物化的事物的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对数学深入理解,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循序渐进的诱导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刚刚接触此科目的小学生来说养成逻辑性的思维非常重要。数学问题与答案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要想解答问题就要先分析清楚问题中已知条件的因果关系,在此分析过程中,逻辑性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清主次因果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无法直接教授逻辑能力,只能在教学中慢慢诱导。先为学生讲解最简单的知识,在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后再逐渐提高知识难度,不求快,要求稳;由此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再加以梳理,循循善诱,故而,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提升。
3.制定明确的新课标
制定好每堂课的新课标是一种极为科学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预先备好课,确保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在新课标范围之内,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程度与新课标中要求的教学模式一致,严禁出现一味追求进度却不注重质量的教学现象发生。在进行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防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发生掉队,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4.当堂设问锻炼思维
小学生是一个不可控的群体,由于其思维的不完善性,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在上课时间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也就发生了我们常说的“溜号”现象,等到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课堂时却发现讲解的内容发生断点,内容理解不上去;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当堂设问不失为是一个好方法。
小学生群体的自控性虽有欠缺,但其强烈的上进心却不容忽视。教师可在本堂新知识讲解完毕后,提出几个在新知识范围内的问题,当作课堂提问,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些奖励,此方法不但能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课后知识的巩固同样不可或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问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会在学生接收新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深层次的分析数学问题与答案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做题方法;在巩固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教师要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顺通学生的思路,加以正确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教育者们长时间的坚持耐心诱导。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只注重表面知识,要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梳通思路,启发学习;并根据学生自身先天因素差别,从多角度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也对日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王耀忠.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26):44-44.
[2]李振伟.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67-67.
小学数学益智游戏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益智游戏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基于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进以及优化。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增加益智游戏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也能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创造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推进。
关键词: 益智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便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引用趣味性的益智游戏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另外,游戏的运用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拉近师生、生生的关系。
一、益智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目前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完善,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改革内容便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一个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因此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加入益智游戏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动手习惯。
对于益智游戏来讲,这是一种有助于开发智力的游戏,在当前的诸多小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得知,将益智游戏作为教学的辅助方式,它对学生的智力发育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到知识。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有着很好的改进。那么对于教师来讲,需要认真对待这种教学方法,以此作为辅助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游戏为辅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展教学的内容以及层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益智游戏和传统的游戏有着一定的区分,传统的游戏比较注重于娱乐性,而益智游戏更加注重在娱乐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且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地了解益智游戏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在收获到快乐的同时也得到自我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学习以及成长。对于教师来讲,在设计益智游戏的时候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每一名学生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益智游戏的时候,需要把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分组,对每一个小组布置相应的游戏任务,从而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有效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对于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的做法不仅使益智游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二)有效提升当前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益智游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团队协作性,尽管如此,益智游戏也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让其占据整个教学时间。那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认真设计游戏,并合理分配游戏时间,使益智游戏既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又不会喧宾夺主,过多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的高效开展。另外,益智游戏的运用,并不是单单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有效发挥出益智游戏的作用
对于教学来讲,它主要是通过学生以及教师两者的交流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小学生往往有活泼好动,辨别是非能力差,以具体思维为主,对事物好奇,喜欢提问等特点。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一系列的益智游戏,并有效加强游戏组织,将教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当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对知识的认知以及提高理解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及能力都会逐渐加强。
(四)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一些相关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来组成的。在这两个方面当中,无意识注意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而有意识注意则是占据着少数时间,但是有意识注意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一部分时间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到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有意识注意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前小学生智力的开发程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益智游戏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多益智类游戏的设计方向便是提升学生的有意识注意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深入地了解益智游戏的作用,从而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五)有效培养学生守规矩的意识
对于益智游戏来讲,它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但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游戏。对于任何一种游戏来讲,都有着属于自身的规则,那么教师就需要使学生懂得游戏的规则,让学生明白一旦违反规则就需要接受惩罚,从而在参与益智游戏的过程当中养成很好的规则意识。
二、益智游戏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益智游戏来讲,它是一种带有趣味性的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思维的广度,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投入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当中加入益智游戏,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特点来组织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益智游戏,使得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益智游戏中,从而对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有效地加入益智游戏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当中,例如教学广角推理,教学广角数与形等内容时,都对原本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简化,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对数学思想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因此,将良好的益智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题技巧得到明显的提高,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从繁化简的过程,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对于初接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较低,自身的数学思维发展有着较强的限制性,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正确地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理论,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且小学生普遍有着活泼好动的特性,长期处于一个较为枯燥的学习环境中,便会使他们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受到较大的打击,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益智游戏,并且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摸索数学教学内容和益智游戏两者的共同处,使得益智游戏可以很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游戏中去。
例如,当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图形方面的内容时,如果教师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来让学生进行图形的学习,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由于内容有些抽象,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使用七巧板游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摆一摆、拼一拼,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或者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教学的图形,加强学生的视觉刺激。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三)有效提升学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不能很好地使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比较差。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死脑筋,只能记住这道题的解题步骤,但是当题目内容数字发生了改变之后便不会解题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惯性以及思维定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导致的。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并且也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创新。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图形和几何的教学时,如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教学,比如鲁班锁玩具。在课堂中,让学生对鲁班锁不断地拆分和重装,通过自身想象力来对不同形式的鲁班锁进行组装,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集合能力,也可以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结语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这一时代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思路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益智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对课堂上的氛围进行塑造,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体来说,当前小学数学成绩的提升,除了受限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之外,它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有效地引进益智游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四、参考文献
[1]魏昌禄.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
[2]潘云.寓教于乐乐在学中-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2017(9).
[3]邵丽娟.浅谈教育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发展自身,反思自身以得出新的科研成果,下面一起看看一些优秀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显出过于简单之弊端,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凸显。下面,笔者从数学化、凝聚、互补与整合等几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主要策略和实践体会。
一、突出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课堂远离生活。如对于《简单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对于“三角形”,教师常常手持三角板,告诉学生这个三角板就是三角形,由三个角、三条边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告诉学生这是三角形……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误会: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是三角形,黑板上画的是三角形。
其实不然,数学中的三角形是图形,不单指老师拿的三角板,也不仅仅是画出来的图形,这仅仅是具体的三角形的特例,而不是三角形的一般的概念。
也就是说,这样的直观教学法虽然生动、直观、形象,但颇失数学化。其实,教师用这些三角形特例,也就包含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的三角板,但应注意生活化教学向数学化——数学模型的过渡。
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个三角板就是三角形。如果细细思考,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像三角板一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这样的概念和定义才是数学化的定义,才是严谨的、科学的。再如,对于加法和减法的学习,教师只教给学生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列式计算、简便运算等,没有对“数学化”而有所揭示,忽略了顺序化的教学。
教师应该让小学生明白,正数的加法是“量的增加或增多”、减法是“量的减少”,这样的话,学生在计算时,会根据加号、减号而初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如64+24=40的情况不罕见,因为学生把“+”看成了“-”,而在检查时,只要稍微观察题目,就会发现64+24一定得大于64,这样,学生学会的不是解决一个计算题的问题,而是掌握了数理和数学思想、数学思维。
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小红第一天看了20页书,第二天看了32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容易列出算式20+32=52(页),而如果有学生写成32+20=52(页)的话,有同学就会认为是错的。
原因就是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数学式与生活原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单线”思考。但如果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能理解a+b=b+a,而在实际运用时,则又显得“短板”。
二、凸显“凝聚”性——突出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凝聚”在数学中领域,是新名词,是指由“数学过程”向“数学对象”的转化而构成的算及极其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如加减法在最初的计算作为“过程”而运用,如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的“凑十法”,教师注重过程的讲授,即如何“凑十”,如8+6的计算,将6分为2和4,8+2=10,10+4=14,从而得出8+6=14。
这样,凑十法的计算作为一个过程而引进教学中,但不能就此止步,应转化为其他运算,在其他运算中,实施进一步的加减运算,如8+6=14,由此再让学生举一反三14-6=8,14-8=6,也由8+6的凑十法的计算,再给出更多的6+7、9+4、8+9、5+8等等的计算,让学生熟能生巧。
另外,加减简单计算,也是为了以后的更为复杂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加减计算,被作为计算的过程而渗透和引进,即代表了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两个数相加,得到结果是和,两个数相减,得到的是差。
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个过程被视为特定的数学对象,由这个对象,去研究其各种性质,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样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数学的思维表现的基本形式,就是“凝聚”。
再如,对于分数的教学,教师们从分数的形式而定义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值”,而不是“两个整数的比”。这就要求我们把分数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整数的除法的层面,而应该把分数当作一个数来研究。
如2/3,不能单单理解为是2÷3,而就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数——非整数而研究,再在此基础上将它们看作“一个数”——“一个对象”而实施加减乘除等运算。
三、注重“互补与整合”——突显数学思维的重要特征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一些概念、定义等方面的东西,学生们容易借助于最初的物体形象而去理解和解释,如对于分数1/2,上课时,教师呈现一个大西瓜一分为二的情境,然后引出1/2的概念。
呈现一个圆形的月饼,将月饼分为四部分,再指出其中的一块,占总体的1/4……这样,再提到分数,学生脑海中马上意识到分数是圆的一部分。这样的理解显然与分数的概念相差万里,其实,这样的教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则停留在某种特定的解释中,而实际教学中,又不能将这种解释全盘否定,视为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经过实践证明,局限于“分数是圆的一部分”的方法,会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是严重的概念错误。
新课改下,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作为教学的重点,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方法也必然各异,如凑十法的教学。
教师教学了8+6=14之后,给出8+7、8+9的计算,学生们会仍然采用凑十法,将7和9分别2和5、2和7再计算,也有学生会在8+6=14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计算8+7=8+6+1=14+1=15,8+9=8+6+3=14+3=17,这样的思维,教师不能因为不合教学的要求而断然“断之”“斥之”,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的学生,也是“互补与整合”的思维优化的方式。数学以思维和逻辑而凸显出其数学化,数学教学应改变重视知识、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应凸显其思维形式和思维特征,只有落实这一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快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加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规律,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但是就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比较呆板、单一,一般难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和多向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探索规律,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学习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数学思维能力指的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的能力,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推理、总结、归纳数学问题和知识,属于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数形结合,深化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手段加强联系。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论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这也能深化思维。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者就是用数量关系转化图形,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学生在学习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虽然有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公式死记硬背下来,这样就很难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正方形由于长和宽的长度是一致的,所以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有四种方式:即①长+长+宽+宽;②宽×2+长×2;③长/宽×4;④(长+宽)×2。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来讲解,这样,就在加快学生理解的同时,加大了思维深度,增加了对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在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通过感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理论知识。比如,在介绍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图形的时候,由于学生还不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就会具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积木等玩具,让学生在体验的情况下,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实际化。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三)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妈妈有2个苹果,爸爸有3个苹果,那么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这样一来,就能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灵活性,加强数形结合的运用,深化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其在后期的学习中能够形成学习思维和方式,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也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加快我国发展的速度,并提高综合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维能力;联系生活
伴随我国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更为有效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运用非常高效的培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数学课程成为学生获得快乐的学科,同时也获得知识和成长。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一种特定的思维,它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的时候能够将数字形象化,从而形成数学运算。
而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够归纳总结、推导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且具备发现各种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能力。
这种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教师应该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时候运用数学思维。
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良好的联想,并使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思考,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图形进行,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性,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长方形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画下长方形。
并将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四个边之和进行实际演示,在演示之前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意力都得到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提高。
比如,教师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是教师只是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叙述和讲解。
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边、几个面、具有怎样的特性等,这样就会使学生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而且在头脑中也不会将全新的事物构建出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实践课,为学生准备充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进行随意的拼接,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现教学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生活实际中的事物良好地运用在教学之中,并在教学的时候进行举例说明,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羊圈中有一定数量的羊,第一次将羊放出去的数量为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多一百只,第二次放出的数量比总数量的一半少一百二十只,第三次放出三百二十只,羊全部放完,问羊圈中的羊一共有多少只?
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让学生使用假设法,同时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其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整体质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另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并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建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显著。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篇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什么是数学建模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一、从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按照数学建模的思想编排,即“创设问题情境——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模型应用、拓展”的模式,只是大部分数学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数学教师首先要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建模思想,运用建模思想创造性的解释运用教材。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章“测量”的第一节“毫米的认识”这一内容,书中是这样编排的: 1、通过插图创设问题情境:(1)、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2)、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我量出的宽比14厘米多,多------”,“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是------”这里让学生量的数学书的宽和高都不是整厘米,学生不会表述。(3)、小精灵提出数学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2、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当测量的长度不到1厘米时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有比1厘米更短的长度单位吗?”的念头,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数学家们把1厘米平均分成10格,每1小格的长度叫1毫米,请同学们看自己的直尺,数一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厘米里有几毫米呢?”。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毫米”这个数学模型的概念。 3、解释、应用与拓展: (1)、请同学们看实物1分钱硬币,它的厚是1毫米。(2)、让学生再次测量数学书的宽、厚各是多少?(学生测量后汇报:宽是14厘米8毫米,厚是6毫米)。(3)、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的产生、形成与应用过程 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重在让学生体验建模的过程。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问题情境出发,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使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再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1、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产生的过程: 出示主题图:一个学生绕着圆形花坛骑自行车。教师提出问题“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自行车绕着圆形花坛骑一圈的轨迹是一个圆,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如果忽略自行车行走时与花坛的距离)。学生产生疑问: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什么是圆的周长? 2、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分析、验证的过程: (1)、师:请同学回忆什么是周长?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与什么有关系? (2)、师: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互相指一指自己桌面上的圆形物体的周长。 (3)、师: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生1:我认为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自行车的半径越大车轮就越大。生2:我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形花坛的直径越大圆形花坛的周长就越长。) (4)、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 a、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一个直径5厘米,另一个直径10厘米),同桌合作分别量出两圆的周长,验证生1与生2的猜测是否正确。 b、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生1:我用细绳绕直径是10厘米的圆一周,然后量出细绳的长大约是厘米。生2:我在作业本上画了一条直线,让直径是5厘米的圆沿直线滚动一周,量出一周的直线长大约是厘米。生3:我认为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直径是10厘米,周长大约是厘米;直径是5厘米,周长大约是厘米。直径越大周长越长,直径越小周长越短,所以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 3、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圆周率π)的产生过程 刚才同学们已验证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那么它们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1)、师: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猜猜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倍数关系吗?如果有,你认为是几倍?仔细观察下图后回答。 (2)、师:同学们的猜想有道理吗,让我们利用前面测量过的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数据来算一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学生计算后汇报交流。(生1:第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10=,第二个是:÷5=。生2:我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难道它也和正方形的一样,比值是个固定值吗?)师:你的猜想太对了,发现了一个数学秘密。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数学家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3)、介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与数学家祖冲之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和之间的 故事 。然后课件呈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再呈现小数点后面4百位的分布情况。 师:π的小数部分有很多位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它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算出的比值分别是和,虽然存在误差,但是老师认为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不仅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而且还发现他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4、让学生归纳、 总结 、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既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π,那么圆的周长怎样求?(生:圆的周长=直径×π)。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量得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学生计算×20=(米)。】 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这里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提出“绕着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的问题,到“怎样求圆的周长”,再到学生不断地猜想验证“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最后得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个数学模型,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测、分析、验证、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个建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初步建模能力,自觉地运用数学 方法 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篇2 浅谈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是教学方式中新的改革亮点。近年来许多学校都陆续展开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活动。希望通过积极的实践为小学数学教育总结出一条全新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具有缜密逻辑性的思想方式。建立和解析数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加轻松自然。然而,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内容中,就已经包含许多初级的数学模型。所以,在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教育界的学者们认为,小学的“数学建模”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目标;小学“数学建模”的定位;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演绎。 一、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目标 1、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 小学的“数学建模”活动早已经有学校展开研究。从目前研究资料来分析,小学数学建模是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生活情景之中,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建立能够解读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学习数学的基本载体,进行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建模在建模目的、活动方式、背景知识三方面,与传统数学模型存在较大差异。(1)建模目的方面:小学的数学建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模型掌握新吸收的数学知识和争强对数学知识的正确应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考能力。(2)活动方式方面:小学的数学建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更好掌握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活动方式上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由教师引导逐渐参与和体会数学世界的丰富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3)知识背景方面:小学的数学建模,是在小学生毫无数学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构建数学模型,所以在小学的数学建模中,需要简单的数学知识,以此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通过数学教育方式的改进,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结实基础。 2、小学“数学建模”的目标导向 小学的数学建模,其目标导向是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意识。通过培养建模意识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建模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建模元素,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以生活内容加强记忆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过程和通过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反复的学习和锻炼中组建使学生提升数学建模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建模”的定位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并且通过使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整体过程的简称。 如果通过大学或高中的教学视角审视数学建模,无疑会对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过,从小学生的视角考虑数学建模,就需要特别注意建模的合理性定位,既不能失去数学建模的意义,又不能过于拔苗助长,导致教学效果的反向反弹。所以“数学建模”的定位要适合小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环境,同时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 1、定位于 儿童 的生活经验 在小学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探讨研究的数学问题,其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需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多设计小学生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使学生因为好奇心而对学习产生动力,通过思考探索,体会数学模型的存在。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随着学生的年龄争长,认知度的加强,生活关注内容的变化,适时地增加数学问题的难度。在此过程中,既需要照顾学生们的学习差异性,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 2、定位于儿童的思维模式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在小学数学的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循序渐进,通过由简入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具有充分的适应过程。只有适应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定位,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提高,并且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掌握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例:在小学二年级,关于认知乘法和除法的过程中,将时间、路程、速度引入教学场景之中。学生跟随教师引导,逐渐发现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并且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乘法与除法,找到了“一乘两除”的数学原型。从而使学生通过“数量关系”中,认知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三、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演绎 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演绎,主要分析以下两个方面。 1、在小学“数学建模”中促进结构性生长 因为小学生的 逻辑思维 能力还处于发展构成阶段,所以必须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逻辑结构图式”出发,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通过整合实际问题,从数学问题角度为学生整合抽象的、具有清晰结构认知性的,数学教育模型,从而使小学生能够直接清晰地对数学模型拥有直观深刻的认知。 2、在小学“数学建模”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建构 在小学“数学建模”中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已学习的数学知识,构建具有应用性的数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剖析,使事物露出具有吸引性的数学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是教学方式中新的尝试,它作为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策略和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纽带,对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学习建模过程,实际就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对学生日后学习学习知识和 兴趣 爱好 都有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进春.基于数学建模视角的教学演绎[J].江苏教育,2013(4). [2] 储冬生.小学数学建模的分析讨论[J].湖南教育,2012(12). [3] 陈明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建模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2014(1). 小学数学建模小论文篇3 浅析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模式,不仅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需。学校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知识技能强,实际应用差的情况.为此,本文引入了“数学模型”这一概念,就此讨论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模型 概念 应用 一、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应用的缺乏 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数学应强化应用意识,允许非形式化。事实上,数学课程中数学的应用意识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而我国目前应用意识却十分淡薄,与世界数学课程的发展潮流极不合拍。 当前使用的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多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解现成的数学题能力很强,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弱。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改造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引领他们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底蕴。因此,引入“数学模型”这一概念。 二、概念界定 何谓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可描述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则称之为数学建模。 三、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 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探索数学规律。《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的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就必须有一个实际环境。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 在教学中“鱼段中烧”常常存在。没有在教学的应用上给予足够的注意和训练,即没有着意讨论和训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鱼头)以及如何应用数学来满足实际问题中的特殊需求(鱼尾),很少给学生揭示有关数学概念及理论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在自己的水平上探索不同的数学模型。比如:在教学连减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小售货员讲一讲自己怎样算帐,体会两种方法的不同:小强带了90元钱去买了一只 足球 45元,一只 排球 26元,要找回几元?大部分小售货员都这样算:先用90元钱去减一只足球的钱,再减去一只排球的钱,求出来的就是要找回的钱。算式是90-45-26=19(元)。也有一小部分售货员列出了这样的算式:45+26=71(元) 90-71=19(元)两种方法我都给予肯定,并总结:遇到求剩余问题的题目时都用减法来做。并总结出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的模型。学生只要在做题中知道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就可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2、 开设数学活动课,重视实践活动,为学生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开设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可以使他们获取数学实际问题的背景、情境,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建立数学模型,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由天地。 比如:在上“几个与第几个”的拓展课时,出现一道题:从左往右数,小华是第9个,从右往左数,小华是第8个,这一排有多少人?在解这道题之前,我让一个组6个人站起来,数其中的一个人,发现就直接3+4=7,会多出一人来。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讨论后得出:其中的那个人多数一次了,要把他减掉。于是,得到一个模型:左边数过来的数+右边数过来的数-1=总人数。有了这个模型之后,解决这一类问题就容易多了。 3、 引导学生用图形解决问题,确立从代数到几何的过渡。代数与几何并不是孤立的两块。他们也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用几何的观念来解代数问题。图形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更直观、更有效的形式。 例:让学生观察热水瓶、茶杯、可乐罐、电线杆、大树、房屋柱子等,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如用CAI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学会撇开扶手柄、树枝、颜色等非本质特征,分析主体部分的形状,再配以必要的假设,得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只能往一个方向滚动,且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面,抽象出“圆柱体”这一数学模型。这样通过向学生展示上述数学建模的过程,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中去。又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往往借助线段图来解,将文字题有效地转化为图形,使题目变得浅显易懂。 四、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中的现实意义 1、 通过数学建模理论的学习研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一般地说,在建模过程中,原始问题中的本质特征应被保留下来,当然也要简化,这种简化基于科学,而不完全基于数学,另一方面,一定的简化又是必须的,以便得到的数学体系是易处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2、 建立数学模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建立和处理数学模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体会到从实际情景中发展数学,获得再创造数学的绝好机会,学生更加体会到数学与大自然和社会的天然联系。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现实问题情景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共识。 3、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建模就是找出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解的全过程。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的数学模型大多和形象图有关。引导学生从画实物图、矩形图、线段图开始,逐步做到自觉主动地构建数学模型,并把它作为一种极好的解决问题的工具,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兴趣,增强能力。 4、 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基本数学思想则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它们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五、结束语 学生的建模思想的培养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灵活的。只要教师用心设计,耐心诱导,全体学生都能建立不同水平的数学模型。 猜你喜欢: 1. 数学建模教学相关小论文 2. 小学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3. 关于小学数学建模论文 4. 学习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5. 小学数学教学小论文
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打破现有课程教学的学科界限和壁垒,探索基于学生完全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教育时代的需要。什么是跨学科的融合教育? 其本质是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舒梅克( Shoemaker )于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的定义。 教学跨越学科边界,将课程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学习。这样,校际融合教学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孤立甚至对立的现象和问题,通过校际融合,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整合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而打破知识教育碎片化、学科课程孤立化的局面,从整体上实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综合关系一、跨学科融合教学问题跨学科融合教学以其不同于孤立学科分科教学的独特价值和显著优势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一些地区、学校的教改实验和课程改革活动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经验探索备受关注。但总体而言,其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 .学科课程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在跨学科融合意识尚未确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分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科思维相对独立,教师习惯以固定的学科教学思维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学生接触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学科思维、课程资源未能形成有效的相互融合互通,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观念尚未真正树立。2 .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只是单纯的重叠,学科间的知识并没有加深学科间的融合,主要目的是应用学科间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思维,进行学科间的知识协作、方法的融合和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然而,在一些教师所谓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上往往出现不同学科知识的随意积累、简单拼凑、“暴力”的叠加,是为了“跨越”而“跨越”的半机械式“融合”3 .跨学科融合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知识学习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过程的要求,绝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对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知识就会成为与现实生活隔离的孤立存在,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刻板固化的认知活动。然而,在当前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并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跨学科知识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存在脱节,导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知识学习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难以发挥4 .学科教学的孤立性和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导致学科知识能力与完全问题解决能力不相匹配,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是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学生很难形成符合通过知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如:钻木取火是一个需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共同解决的问题。木质如何,什么样的植物从生物属性来看容易点燃,这需要学生具备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什么能点燃,这与温度、闪点、反应等因素有关,需要学生调用相关化学学科的知识如何树当然整个过程的背后离不开运算等数学学科的能力。所以,即便只是钻木取火这一简单的事情,仔细研究也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和能力来有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有效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施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打破学科课程教学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克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学生多维度、系统化、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为了解决低层次、浅层次的跨学科融合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对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思考1 .聚焦实际解决问题,建立开放包容的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首先需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传统课程有很多常见的教学方式,如讲课、讲解、示范、模仿、演习等。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学科教学内容,明确和突破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点。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解决具体单一的知识点问题上,可以说在实践中是有效的。但必须指出,学生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等于现实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与学生综合、完整、开放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划上等号。新时代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聚焦解决现实情境下的问题,建设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真正的问题,开放式的领域,这才是适应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校际融合教育应该有两种最基本的价值观。 其一,校际融合教育教学情境真实,应来源于生活实践,立足学生思维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聚焦于现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真的实践品格和创新素养。第二,跨学科融合教育应着力构建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核心是学生之学。在这种学习领域,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的叠加,还应伴随着情感、意志、精神、德性、品质、灵性等学习者的诸多内在特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学习领域中,自主、自愿、自由地表达和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和技术,构建多学科内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融通。2 .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育人功能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一种新的育人观,旨在培养能促进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融合教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通过特定的学习方式培养出的(横向)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横向)学科知识与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的综合可见,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个人在面临复杂不确定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知识与思维的融合。核心素养内容的总体特性不仅决定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意义是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也决定了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过程和方式应是跨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整合和共同作用。可以说跨学科融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越来越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综合育人功能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在《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统一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协作,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地区、学校课改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科融合、项目探索和实践创造,相继提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动手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项目式学习( PBL )等新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3 .探索多样的学习实践,赋予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更大空间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认知、思维、情感、意志、动机、精神乃至身体等全方位的投入过程,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在特质,挖掘自身潜力这样的学习活动终将使人成为千差万别的人,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成为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人这种“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体,不能生长在纯粹孤立的学习实践“土壤”上,而需要接受多种“养料”的滋养,实现跨学科的融合性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可能通过僵化、死板、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富有个性特征、充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是积极探索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多样化学习实践传统的课堂学习过于注重学科知识演习、学科技能训练和考试对策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感和差异化的认知经验,难以真正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生命体验,无法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进入跨学科融合的综合化学习空间,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质,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整合学科相关内容为基础,打破知识内容边界和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探索多种学习实践,为学生营造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空间。跨学科融合教育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而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外社区、博物馆、实践基地、虚拟空间等多种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些“大课堂”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项目探索、动手合作、实践创造,使学习活动既有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又有趣4 .为了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维学习评价模式的学习评价是收集学生、课堂相关信息,通过比较形成判断,实施反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类似的说法有“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习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课程评价”等。学习一定有反馈,反馈一定有评价。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模式。跨学科融合教学要针对评价主体,积极开展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特别是学生在实际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所体现出的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跨学科知识流动和运用的评价,而且关注不同学科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方式、学科素养融合的评价; 学生对智力因素的评价(如知识学习、观察力、理解力、创造性等)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情感、动机、意志力、参与),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思维过程、技能提高的评价,还要关注对精神品质、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人、小组团队在跨学科融合教育中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班级、学校乃至地区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形成从起点看变化、从现状提高、从结果改进的增值评价模型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整体设计、深度融合,使知识应用具有灵活性、迁移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系统性,使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使人才培养具有复合性、创新性。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必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路径,深化改进策略。出处丨《中国教师》作者丨张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跨学科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复杂问题,更是为了拓展认知边界,创造更多可能。如果将知识定义为水,学科定义为格子,学科知识就是冰块,你需要做的就是用热水来融化冰块,使之一体。巴甫洛夫将生理学与心理学集合,拓展消化系统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卡尼曼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拓展了展望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远古时代,人类需要习得大量知识才能生存,但人类理性有限,为降低学习成本,就得分门别类,例如狩猎、养殖、建筑等。后来日渐发展,人类知识越来越多,原有分类再不能满足需求,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学科。 现代社会分工机制已相对完善,人类发现其实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知识也能在社会生存,只学好一个学科足矣,所以大学设立分科,试图让学生掌握一门在社会生存发展的技能,例如会计、维修、烹饪……你学好了进入企业、工厂、餐馆工作就行。但现实情况是,单学科学习局限太大,无法再满足时代需求,跨学科学习是未来创造者的必修课。 如果再站高一点看的话,跨学科学习在远古不存在, 为了生存什么都学,本来学习知识就是为解决问题,跨学科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为打破知识隔阂的一种呼吁和口号,从认知上,我还是建议在无视跨学科这个词,在内心去除跨学科与学科的藩篱,知识无边界,学习不分学科。 我对跨学科思维的定义: 基于明确的问题,迁移不同学科的重点知识,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现实世界饿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漯河学科的界限之内。单学科学习,你就很大可能像芒格所说的那样:所学的知识会限制你的思维和行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 分学科的初衷本来就是降低学习成本,让人更容易学习更多知识,学科有边界,知识无边界。既然历史上已经有那么多聪明人花了那么多时间将世界上的知识体系搭建得那么精致,现今社会网络如此便捷、知识唾手可得,为何不去学习呢? 跨学科研究与一般科学研究的最大区别是前者面临如何整合多学科资源的问题 , 而这也是跨学科研究的最大优势所在。 如 何 从 不 同 学 科 背 景 中 重 新 表 征 所 研 究 的问 题 对 跨 学 科 研 究 的 成 效 至 关 重 要 。只 有 做 出 新 的表 征 并 把 不 同 的 表 征 联 系 起 来 才 能 既 充 分 发 挥 不 同学 科 的 各 自 优 势 , 又 能 体 现 多 学 科 统 合 优 势 。 表征(representation)是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意思是将概念用不同的学科知识的弹性迁移,在多种相似情境制造共性,抽取出概念的核心。 小问题用具象表征即可解决,大问题就需要运用高级的抽象表征解决。 例如你小时候学「 1+1=2 」你可以用手指表征,两个手指摆在一起,再合起来数,就能轻易解决问题,但这种表征只是适合辅助理解问题,一旦要上升到「 242+349=? 」这种难度,你就再不能借助具体情境的表征,需要利用抽象表征。 所以,人类将各种大问题表征为更有助于人脑记忆与思考,更能批量解决问题的形式,例如数学等式、符号标记、摘要排列、示意图等。抽象的层级越高,可解决的问题就越多。 掌握大问题表征技能,关键在于掌握足够多的抽象模型,利用不同学科知识重新表征所问题,生成问题表征信息,并把不同的表征联系起来,改变问题的表述方式,突破学习最难的关卡就,从而解决问题,西蒙一生围绕大问题不停在政治、数学、心理、计算机等领域来回探索,一生共拿了 9 个博士学位,就像学会了凌波微步,在学科森林肆意穿梭,毫无压力。 大问题表征就像一条线,跨学科就像一颗颗珠子,把珠子串成项链,问题往往就解决了。 西蒙是如何表征大问题的呢? 西蒙的大问题表征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组织决策——人的决策——人类问题解决。 西蒙的大问题原来是「组织决策」,后来发现,「组织决策」往往是「人的决策」,而人的决策问题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中心问题,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独立承担这一重大的基础性问题研究,于是,西蒙尝试用其他科学知识解答 在尝试过经济学与管理学后,西蒙转向心理学,用人类认知与计算能力有限提出满意理论,后来又发现已有的心理学也无法深入解释人类决策机制,萌生用计算机科学去模拟人的思维过程,此后西蒙研究的大问题表征为「人类问题解决」。 如此可以发现西蒙问题表征的过程:先用不同学科知识表征大问题,在学科内遇到瓶颈时,不但不会囿于学科知识而停顿,而是继续走出圈子,用更广阔的思路解决大问题。 由此可见,问题表征既拉开大问题的广度,也能扩展大问题的深度。不同表征下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可形成了大问题研究的多个层面,不同层面的研究相互支持,从而形成对这一大问题更全面的理解。 如 何 在 不 同 学 科 间 互 相 借 鉴 、 移 植 研 究方 法 是 影 响 跨 学 科 研 究 成 效 的 另 一 重 要 方 面 。 不 受 任 何 学 科 传 统 方 法的 束 缚 , 大 胆 借 用 、 移 植 其 他 学 科 的 方 法 , 有 助 于 取 得 创 造 性 研 究 成 果。 大问题之所以成为大问题,核心在于问题的解决难度,你需要不断迁移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敲碎它。 在迁移其他学科方法之前,你必须至少掌握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该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才有迁移学习的资本与方法。你要明白,你面临的是别处学科的壁垒,如果锤子不够硬,裂缝也敲不开。 一般情形下,一个学科往往具有自己的传统方法,但久而久之传统方法会成为该学科研究拓展的桎梏,研究者有路径依赖,往往难以创新。这时,你就要不受任何学科传统方法的束缚,大胆借用、移植其他学科的方法。 学习多学科的好处就是不同学科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思路,如果能综合运用,往往能打开单个学科的困境,就像你要做一把椅子,你仅有锤子还不够,你还需要锯子、钉子、刀子…… 西蒙用这个方法,成功在管理学和心理学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西蒙为解答大问题「组织的决策」学习管理学,发现传统管理学概念混乱,不符合科学法则,于是决定开辟新途径,找出新的研究方法 他借助社会科学的操作主义方法,对管理学中各种概念,如目的、过程等做出操作化定义,让其符合经验观察结果或状况,为其创立以决策为核心《管理行为》组织管理理论奠定基础。 再如西蒙在为解答大问题「人类的决策」学习心理学,发现传统心理学的两个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均存在问题,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思想、意志和意识不可观察,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感觉、思维和知识理应是心理学关注的核心,两个学科相互打架,非 A 即 B ,面对这一困境,西蒙决定采用新方法——借助数字计算机来解决人的思维与认知活动。 他认为计算机对符号的记录、储存、复制、转移、删除等基本操作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相似,可以像研究动物那样研究计算机,便依照人类在解题、下棋等典型智力活动中的方法,编写了各种程序,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思维与认知,观测计算机在不同模式刺激下的表现来研究人类的决策,最终,西蒙实现了对思维的经验研究,构建出关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经验科学。 天下并没有什么新知识,所谓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的流动,像活水流经一个个池子,形成了一个个学科。重新定义概念是将自己知识池子的水活动起来。 进入新领域,首先面临着如何处理概念的旧定义,而概念的知识往往与特定的学科知识传统紧密相关,对概念重新定义有助于摆脱这一学科知识传统的束缚,带来更多创造性的成就。 如何重新定义概念? 很简单,把原有学科中关于此概念的知识内容转换成多个学科中的知识内容。 例如西蒙重新定义情感。情感在心理学文献中被定义成与人类思维理性相对立的概念,或者说情感是非理性的。但西蒙认为情感与理性并非对立。 「情感是动机的主要来源,它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目标上,而且情感会有助于对其激起的目标进行积极的相关思考。」因此,西蒙把情感定义为「中断系统为响应突发强烈刺激而启动后产生的行为」,这样,情感就可以成为计算机认知模型能够处理的对象,实现了由心理学到计算机科学关于情感概念知识的转换。 概念的转化,不仅让旧概念更清晰明白,而且可让新概念应用到新学科,获得更多启发,从而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来求解的过程。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思维方法是对数学内容的思维运动形式的认识。学习数学思维,就是学习数学思维运动形式。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重点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数学思维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数学思维与教育的分析》
摘要:首先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数学思维和广义数学思维的内涵,将数学思维划分为掌握数学体系和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两部分,并详细分析了两部分的内涵以及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最后针对每一部分提出了系统化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结构;创造能力;教育
1数学思维的组成简单介绍
广义的数学思维主应该有两方面组成:
关于数学体系的了解,暨数学思维的内容
这是关于数学本质和内容的认识,简单的说就是数学“是什么”。对于数学总体结构的理解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一切技巧的基础。这里说的不单单是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记忆和简单运用,而是对数学原理的深刻理解。
数学思维的方式
数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也就是“怎么做”。解绝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就是运用前人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很多时候,已有的方法是不能完全奏效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分析数学问题的条件,结论和特点。从而对题目进行分解转化,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技巧和思维习惯就是数学思维方式,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狭义上的“数学思维”。
2数学体系的内涵、问题、教学重点
数学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1)了解的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了解数学体系”是指对数学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这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
数学同所有的科学一样,是随着人类的文明的发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本身就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由简单的数字运算发展到代数运算,由最初的自然数到复数,由初等的数学方法到分析,数学在不断拓展研究的范围,丰富研究的手段。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数学的每一部分分割开来,要尊重数学的整体性,尊重数学本身的传承关系。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更接近纯理论性的学科:数学的每一个分支往往是从几个基本的假设或者公理出发,通过归纳、推理、演绎、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数学这门学科十分强调逻辑性和严密性,结构十分的清晰严密。要想使这样的一个系统称为自己手中有力的武器,必须对系统本身有整体上的了解。
(2)了解的要求。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就可以说是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①包含了什么?
学生必须了解自己所学数学的最大范围,也就是自己所掌握的所有数学工具的范围。
②每部分的结构是什么?
数学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特点,相对独立而又自成体系。每一个体系之内的知识是有前后相继的关系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小的方面扩展到更大的方面,引入新的方法和思想。学生应该熟练的掌握每一部分知识的结构。
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数学的各个部分自成体系,但又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要真正的了解数学就要十分重视数学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不能将数学割裂成几个孤立的部分
④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数学的历史是数学思想发展的真实体现,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思维的本质。
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整体结构的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孤立。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割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忽略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发展继承的关系,不注重数学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运用,孤立的记忆每个知识点,对数学没有总体观。由此产生的后果:知识点极容易遗忘,知识结构混乱。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较为困难,方法使用僵化不灵活。
肤浅。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体系教学重点
(1)教学过程要认真“描点”,作好“连线”的准备。描点,即强化知识点,具体到每课时、每章节、每单元。在强化知识点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把该内容向前后延伸,强调该内容是哪些知识的延续和,同时又是以后的哪些知识的准备和基础。
(2)在知识的复习和应用时要尽力“连线”,使“点”成为“线”的元素。在最初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连惯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学时要力求把知识归类、连线,使知识类别化、系统化,让学生了解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
(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线”结成“网”,以达到“以点带面”的记忆效果。数学知识的主线有若干条,副线也有若干条,所有的线横纵交错。每个知识点在前后向同类主线无限延伸的同时,也在向副线延伸或辐射,甚至在向其他科目、其他领域延伸,使众多的知识点、知识线,密密麻麻地形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
3数学思维方式的内涵、问题、教学重点
数学思维方式的意义和内涵
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数学思维论是思维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构成数学课程论、学习论的灵魂。数学教材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数学思维方式包含两个方面:
(1)对于数学基本技巧的掌握比如换元,数形结合,极限法,拆分结合等等。很多新问题可以通过基本技巧的转化或者组合来解答。这些基本的技巧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数学思维方式的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他们不但是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很好的反应了数学的基本思维原理。
(2)运用数学思维的习惯。在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新的问题,我们都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分析问题,然后去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在运用我们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数学问题也不例外。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养成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等良好数学思维习惯。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体现了数学对于思维的锻炼。关于数学思维习惯,G•波利亚在他的经典作品《怎样解题》中有很好的阐释。
存在的问题
分析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僵化。指学生思维不够灵活,缺乏联想,只停留在课上的内容和解题思路,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一旦题型有变化,就无从下手,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迟钝。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
消极。指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思路,往往在已做过的题型中找思路,并且很难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僵化,不能根据新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
造成这样的思维特点与学生过去所受的思维训练有很大关系: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各种类型,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或要求学生解答大量重复性练习题,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应变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不同方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数学思维方式教学重点
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重点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们可将数学思维方式训练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概括为:提出问题——展示新课——思维扩展——思维训练——思维测评。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暴露、思维点拨、启迪和诱导者,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获取者。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是上好数学思维训练课的首要环节。
(2)研究问题,展示新课的理性认识过程是由表象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首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将数学问题转化加工为例题形式,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是运用思维探索规律学会抽象的过程。
(3)解决问题,思维扩展这一环节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属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一连串的转化过程所构成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如思维定势),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往往是重点)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往往是难点),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
(4)发展问题,思维训练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组编一些探索型、开放型、判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这要求教师注重挖掘课本典型题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典型、发展和教育作用,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知识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5)总结问题,思维测评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检测与评定形式。测评方法可小型多样,因课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如选编一些口答、抢答、限定时间解答等题型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单项测评或多项综合测评。学生可先自我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
4结语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这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美)R.科朗H.罗宾.数学是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席振伟.数学的思维方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数学思维的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重要的过渡阶段,对外界的认知能力日渐增强,思维模式也在逐步完善。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稳固的根基。下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所谓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分成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力,掌握这三种能力对学习其他学科而言就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要做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工作,就要选择正确的培养方法。
一、数学思维能力
1.数学思维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模式。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将数字形象化,加深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推理思维。而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将数学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空间相结合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以达到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对一切问题进行归纳与推理的目的。
2.数学思维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有的学生先天理解能力较强,能够较快接收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做到学以致用;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就稍微逊色,理解问题较为困难,学习进度缓慢,因此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烦恼,学生形成了数学思维模式后就能在自己的理解下掌握学习方法、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对问题的判断力的同时激发求知的上进心。
二、加强对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心理,以此为基础,选择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小学时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为浓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注重讲解书面知识,学生若是在被动的机械记忆模式下学习,就不会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生动讲解,通过借助形的某些属性来阐明数的精确性。例如:在学习图形体积计算时,老师不能只在黑板上画出立体图形标注长、宽、高,黑板是一个典型的二维物体,画出的立体图形趋于抽象化,对于小学生还未成型的思维模式而言,看不到的另外三个面就变的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举例说明,我们上课的教室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立体长方形,哪边是长宽高的位置就变得一目了然,这种把抽象化的概念转化成实物化的事物的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对数学深入理解,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循序渐进的诱导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刚刚接触此科目的小学生来说养成逻辑性的思维非常重要。数学问题与答案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要想解答问题就要先分析清楚问题中已知条件的因果关系,在此分析过程中,逻辑性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清主次因果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无法直接教授逻辑能力,只能在教学中慢慢诱导。先为学生讲解最简单的知识,在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后再逐渐提高知识难度,不求快,要求稳;由此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再加以梳理,循循善诱,故而,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提升。
3.制定明确的新课标
制定好每堂课的新课标是一种极为科学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预先备好课,确保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在新课标范围之内,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程度与新课标中要求的教学模式一致,严禁出现一味追求进度却不注重质量的教学现象发生。在进行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防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发生掉队,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4.当堂设问锻炼思维
小学生是一个不可控的群体,由于其思维的不完善性,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在上课时间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也就发生了我们常说的“溜号”现象,等到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课堂时却发现讲解的内容发生断点,内容理解不上去;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当堂设问不失为是一个好方法。
小学生群体的自控性虽有欠缺,但其强烈的上进心却不容忽视。教师可在本堂新知识讲解完毕后,提出几个在新知识范围内的问题,当作课堂提问,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些奖励,此方法不但能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课后知识的巩固同样不可或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问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会在学生接收新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深层次的分析数学问题与答案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做题方法;在巩固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教师要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顺通学生的思路,加以正确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教育者们长时间的坚持耐心诱导。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只注重表面知识,要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梳通思路,启发学习;并根据学生自身先天因素差别,从多角度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也对日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王耀忠.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26):44-44.
[2]李振伟.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