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毕业被老师卡了,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两者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正解,具体是什么导致了你们出现了矛盾才会出现这种状况,找到问题之后再去想应对之策,你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解决,比方说请他的领导,或者说跟它来次很好的沟通,如果这些都不行的话,我觉得你应该会查看一下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规章制度分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仅代表个人观点。
导师卡论文其实是属于校园霸凌的一种,而自闭症/强迫症患者因为其较低的社交能力,尤其容易成为霸凌的受害者[1](有趣的是社交恐惧症反而无危险),因此上述两种人极其不适合读研。 卡论文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按期毕业,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跳楼[2-3],服秋水仙素[4],拎斧子胁迫系主任[5],校园枪击[6]等等…… 卡论文的原因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你水平太高了所写的东西正好和导师最引以为荣的研究成果相悖[7];或是你水平太低了只想发个平庸杂志尽快毕业但是导师非要你投一区;或是仅仅因为一些小细节导致你不招导师待见;或是你太被待见,导师只想接着免费多用你几年……不一而足。 陷阱可能出现在任何随机的时间地点。如果连谢彦波、干政、卢刚这些CUSPEA的精英、几百万中择一的最聪明的中国人都没能从这种境地逃出去[6-7],那么你能够逃脱的几率实际为零。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更换导师。 关于如何换导师的攻略网上有很多[8-10],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你想改换的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如果恰好对方是位很有同情心的人,接下来的工作就不用你折腾了。但很多时候其他的老师并不愿意得罪人,特别是当你的导师是位高权重的大老板的时候。所以这时候只能去系里交涉,让那些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出面协调。无论如何,大多数情况下换导师的难度远远超过考研/考博。但我的确曾有很厉害的朋友把这件事办成了,还把原来的导师痛骂一番,非常钦佩! 总之读研的过程更多的是训练和导师如何相处的艺术(而不是执着于学术真理)。于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事实上很多少年神童(如中科大那些)因为自闭症带来的超常专注力,是极其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但并不善于和人相处。对于这些特殊人才应该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渠道,采用独立性更强的机制,而不是通常的这种死板的导师研究生制。而目前这种培养制度下,所有携带自闭症特质的研究者必定会遭遇难以避免的高淘汰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研究生毕业论文导师一直不让过,一定要了解你的毕业论文哪里过不了。选题是否有价值,然后选及之后的论证,论文写作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建议还是和导师进行沟通了解,问题出现在哪里。
和老师好好沟通一下,让他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抓紧修改,争取毕业之前抓紧完成。
武汉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11月27日晚间发布情况通报,近日,在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期间,学校收到对教师王攀资格的异议。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经审核,决定该教师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
此前,有网友爆料称,陶崇园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王攀已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网络截图显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11月20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中,王攀位列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教师名单之中。
扩展资料
陶崇园坠亡事件: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陶崇园坠楼身亡。随后其家人在网上控诉其导师王攀占用陶崇园大量个人时间给他做私人家务:上门洗衣、买饭送户,甚至要求陶崇园称呼他为“爸爸”。
2018年3月31日,在一份署名为王攀的声明中,他将要求陶崇园称呼“爸爸”等的行为解释为“我们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王攀自称这是借鉴了“我国古代的入室弟子模式和英国剑桥的本科生导师制”。两人“长期采取晚上面对面30分钟以上的交流制”。之所以最后会变成“做家务”,王攀称这是为了方便陶崇园向家人解释。
2018年4月8日,武汉理工大学相关工作人员证实,3月26日,该校一在读研究生陶某在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已停止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下一步将根据调查事实、按照相关程序、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2019年3月25日,武汉市洪山区法院作出民事调解,王攀同意道歉,并支付抚慰陶崇园家属抚慰金65万元。据陶崇园姐姐出示的洪山区法院民事调解书显示,2018年4月24日立案受理后,原、被告向法院申请调解,法院予以准许。原告的诉讼请求为,判令被告赔偿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28万余元;判令被告公开赔礼道歉;判令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经过法院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王攀同意对陶崇园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自己的不当言行表示道歉,对失去陶崇园这名优秀学生深表痛惜,对陶崇园的悲剧表示惋惜;王攀向陶崇园家属支付抚慰金65万元,该款于4月15日之前一次性支付(王攀将该款支付至法院后由原告领取)。
调解生效后,陶崇园亲属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及方式就本案相关事实向王攀及其所在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主张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所有权利;原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元,由原告承担。
参考资料来源:界面新闻-武汉理工大学回应“坠亡研究生导师王攀恢复招研资格”:不予通过
因为该名学生的死亡认定和导师有关系,在该导师没有受到惩罚的情况下,这么快就恢复其导师的职位,对学生不公平
网友关注的焦点是,该研究生的导师对他太严苛了,不仅布置了大量的任务,平时还得打扫导师的办公室。
年龄34岁的研究生在自习室深夜猝死,鉴定结果为心源性猝死,这个学生之前就被查出有冠心病这样的征兆,请假去看病。但是导师那边没有放人,然后出现了这样的悲剧,现在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全解决。
研究生不是那么好上的,要是碰到一个好的导师还好,不仅能够在知识上教你一些东西,还能在实际工作这方面给予你一些点拨,有些工作交给你做是锻炼你,但是也不是白白让你做也会给你相应的报酬。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自然就没有问题,毕竟读的是研究生,不管是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一点都不接触实际工作,只搞理论那也不行了。不过这个工作量过大了,超过人能够承受的上限了,这就会对身体的发展造成恶性的影响。
据以往的聊天记录显示,这个研究生所负责的工作可以说非常全面,只要是他的这个导师的手下的任务,全都交给他去做,本来毕业论文已经达到了毕业的条件,但是导师硬要延迟他半年毕业,因为研究生毕业必须要有导师的同意,不是自己想毕业就可以了,不像是本科,延迟半年,说白了就是得到更加长久的免费劳动力。所以到最后超出身体承受的上限就出了猝死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这个研究生的导师肯定要面临调查,确认了之后可能还要负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对于整个研究生教育应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年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术性硕士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研究生导师的队伍越来越大,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我们相信大部分都是有能力,有素质,有师德的老师,但不排除有少些害群之马。
你毕不了业对导师来说并没有好处,可能有什么原因,你最好问一下,如果不是,举报吧。
你这个问题说实话没看懂。正常情况下,论文能不能发表,取决于论文质量。导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论文发表一条龙的义务,不过可以对你的论文写作或投稿提供建议。至于能不能刊登,这不取决于导师。除非你的导师承诺肯定会发表。如果导师执意不发,那你就应该自立,自己去发表。祝你好运,望采纳
你这个看和学校那边反应吧。
如果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文章,发表任务可能就会延期毕业,所以还是要和自己的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死亡的时间以及尸体旁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有可能是案件的重要线索。死亡时间可以推断他当时大概干了什么事。如果是自杀,书桌应该会有要交代的事,所以书桌上的信息也很重要。
网友关注的焦点都在男子的导师上,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出这位导师非常的无良,总是压榨研究生。
关注的焦点是因病请假,导师不批准,还把各种工作,杂事推给学生做,使学生没有时间休息,压力大。死前还帮导师处理事情
他生前可能遭遇了很多人的虐待,也遭遇了很多人的区别对待,还遭遇了很多人的嘲讽,也可能遭遇了老师的指责,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送礼。送一千块左右的购物卡就可以。千万不要现金&转账。2、还是在论文上下功夫,好好完善论文。导师不让你参加答辩针对论文自然得有个说法。按照他的说法把论文仔细修改不要应付。3、你跟导师的关系不咋地,导师手里每年有一些毕业名额没有给你。搞好关系,跟导师多走动。4、以上都不行可以跟学院申请换导师。
老师会让你过的 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开始也是一遍一遍的改 后来拿着最初的去导师也说不上什么了
导师卡论文其实是属于校园霸凌的一种,而自闭症/强迫症患者因为其较低的社交能力,尤其容易成为霸凌的受害者[1](有趣的是社交恐惧症反而无危险),因此上述两种人极其不适合读研。 卡论文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按期毕业,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跳楼[2-3],服秋水仙素[4],拎斧子胁迫系主任[5],校园枪击[6]等等…… 卡论文的原因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你水平太高了所写的东西正好和导师最引以为荣的研究成果相悖[7];或是你水平太低了只想发个平庸杂志尽快毕业但是导师非要你投一区;或是仅仅因为一些小细节导致你不招导师待见;或是你太被待见,导师只想接着免费多用你几年……不一而足。 陷阱可能出现在任何随机的时间地点。如果连谢彦波、干政、卢刚这些CUSPEA的精英、几百万中择一的最聪明的中国人都没能从这种境地逃出去[6-7],那么你能够逃脱的几率实际为零。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更换导师。 关于如何换导师的攻略网上有很多[8-10],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你想改换的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如果恰好对方是位很有同情心的人,接下来的工作就不用你折腾了。但很多时候其他的老师并不愿意得罪人,特别是当你的导师是位高权重的大老板的时候。所以这时候只能去系里交涉,让那些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出面协调。无论如何,大多数情况下换导师的难度远远超过考研/考博。但我的确曾有很厉害的朋友把这件事办成了,还把原来的导师痛骂一番,非常钦佩! 总之读研的过程更多的是训练和导师如何相处的艺术(而不是执着于学术真理)。于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事实上很多少年神童(如中科大那些)因为自闭症带来的超常专注力,是极其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但并不善于和人相处。对于这些特殊人才应该设置专门的学术交流渠道,采用独立性更强的机制,而不是通常的这种死板的导师研究生制。而目前这种培养制度下,所有携带自闭症特质的研究者必定会遭遇难以避免的高淘汰率。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