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living things. Without water there can be no life on earth. All animals and plants need water. Man also needs water.
Water is found atmosteverywhere. Even in the driest part of the world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air.
As we all have found out, water may be a solid, or a liquid or a it isa solid, it may be as hard as brick, When itis a liquid, you can pour it out of a container. When it is a gas, you cannot see or feel it.
Although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water,there are many places in the world still running out of water. So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water on earth.
水
水对生物很重要,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人类也需要水.
水几乎无处不在.即使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空气中也有水.
水,正如你所了解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当它是固态时,它可以像砖一样硬;当它是液态时,你可以将它从容器中倒出;当它是气态时,你看不见或感觉不到它.
虽然地球表面70%是水覆盖着,世界上仍有许多地方缺水.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地球上的水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We must drink water everyday.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Water is everywhere around us. At home, we use water to wash clothes, to wash dishes, to cook rice, to clean the flat, to have showers, to make drinks, to clean our teeth, to have a bath and so on. At work, people use water to put out fires, to grow vegetables, to make things in factories and so on. We also can swim in the sea. Water is important for us, isn’t it?
水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每天饮用的水.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水.我们用水洗衣服,洗碗,煮米饭,打扫房子,有阵雨,使饮料、清洁牙齿,洗澡等等.在工作中,人们使用的水来扑灭火灾,来种植蔬菜,使事情在工厂等.我们还可以在海里游泳.水对我们很重要,不是吗?
Water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living things. Without water there can be no life on earth. All animals and plants need water. Man also needs water. Water is found atmosteverywhere. Even in the driest part of the world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air. As we all have found out, water may be a solid, or a liquid or a it isa solid, it may be as hard as brick, When itis a liquid, you can pour it out of a container. When it is a gas, you cannot see or feel it. Although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water,there are many places in the world still running out of water. So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water on earth. 水 水对生物很重要,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人类也需要水. 水几乎无处不在.即使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空气中也有水. 水,正如你所了解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当它是固态时,它可以像砖一样硬;当它是液态时,你可以将它从容器中倒出;当它是气态时,你看不见或感觉不到它. 虽然地球表面70%是水覆盖着,世界上仍有许多地方缺水.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地球上的水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We must drink water everyday.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Water is everywhere around us. At home, we use water to wash clothes, to wash dishes, to cook rice, to clean the flat, to have showers, to make drinks, to clean our teeth, to have a bath and so on. At work, people use water to put out fires, to grow vegetables, to make things in factories and so on. We also can swim in the sea. Water is important for us, isn't it? 水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每天饮用的水.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水.我们用水洗衣服,洗碗,煮米饭,打扫房子,有阵雨,使饮料、清洁牙齿,洗澡等等.在工作中,人们使用的水来扑灭火灾,来种植蔬菜,使事情在工厂等.我们还可以在海里游泳.水对我们很重要,不是吗?
Water turns into gas while being when it meets cold air, it will turns into water and drop down as of the rain drops gather into rivers and flow into lakes or get down into ground then we call it water in lakes and seas heated by sunlight will turn into gas and bee clouds is what we called the cycle of the water on earth.
我们从太空看到的美丽的地理,大家看看图片上面什么颜色分布最广? 对的,蓝色代表的是水域,面前这块广阔的水域就是我们东部的太平洋。
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所覆盖,所以我们地球又有”水球”之称。
同时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从存在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可分为 固、液、汽三种形态。
其中气态水是数量最少,但是分布最广的;液态水是数量最大的,分布次之;而固态水是只有在特定地点、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存在的,一般分布在高纬、高海拔地区。
同时经过一系列的不同的物理变化过程三种形态水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那么这三种形态的水在地球上具体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想呢? 我们从固态说起,固态水主要指的是冰川水,也有冰雪等,主要分布在高山雪线以上区域和极地;然后是液态水,这是我们平时最容易感触到的也是接触最多的,有海洋水、湖泊水、江河水、生物水、低下水、沼泽水等;接着是气态水,其实我们接触最多的水并非是液态水,而是我们的气态水,在自然地理条件下,再干旱的地区,空气也是不可能完全干燥的,必定有水汽存在的,这就是我们的大气水。
水的总量是很大,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水体中能直接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是非常的有限的,比如说我们的海洋水占地球水量的,但是海水几乎不能为人类所利用;其他形态的水总共占,并且在些水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水体都是能被利用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也是很少被利用的。
加之在时空分布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地球上很多区域都处在缺水状态的。
通过书本的介绍,同学们其实已经知道其实井水和河水并不是不相犯的,而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从图上看,首先水是会蒸发的,我们从海洋讲起,还水被蒸发进入到海面上的大气中,然后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海上水汽随气团进入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的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另外一部分通过下渗补充地下水,并且形成地下径流,两部分的水都最终回到海洋,形成一个循环,称之为海陆间大循环;同时,地表水在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下进入到地表大气中,一部分和海洋上空水汽一样会随着气团转移,但是陆地上转移到海洋上空的水汽量远远小于海洋到陆地的水汽,所以我们不做讨论,大部分地表水汽冷凝后又降落到地表,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陆地内循环;再者,从还平面蒸发到海洋上空的水蒸气也并没有全部被输送到陆地,有一部分在海洋上空冷凝形成降水,回降到海面,这就是海上内循环。
我们井水是来自地下水哈,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丰水期是河水补充地下水,枯水季节是地下水补充河水,河水也可以蒸发之后形成降水,来补充地下水,总之河水和井水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水循环的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作的过程。
我们来梳理一下地理意义最重要的海陆间大循环有哪些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因为:水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却是很有限的,并且时空分布与空间分布不均匀,世界上很多区域都是缺水的。
水资源是可以更新可再生的,但是假如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更新再生的速度,也是会导致水资源的缺乏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问题也会越来越严峻,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保护好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A、 废物回收,如纸张等,减少生产用水B、 植树造林,对水资源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C、 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D、 南水北调,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状况
今天上作文课,老师为了加强我们感官的训练,就拿了一些汽水给我们喝,让我们仔细感觉喝汽水的滋味。
当“雪碧”汽水倒进我的杯子里时,就像一道瀑布在奔腾,好壮观哪!杯子里的汽水,产生一个个圆溜溜的气泡,争先恐后的冒上来。
我闻了一下,哇!真是清香,恨不得一口喝下一整杯。
我拿起杯子, 喝了一口,嘴里立刻出现冰冰甜甜的感觉,一颗颗的气泡窜来窜去,上颚痒痒的,舌头像被打了一针麻药一样,麻得不得了。
接着我把口中的汽水吞下,汽水缓缓的流入食道,感觉一阵冰凉。
不久之后,我发觉肚子鼓鼓的,接着开始打嗝了。
可是我忍不住又倒了一杯,再次享受那清香的感觉。
自从老师教我们体会味觉的感受以后,我深刻的了解到,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味道。
只要我们不狼吞虎咽,那么口中的食物,除了平常所感受到的“好吃”和“不好吃”之外,还可以吃出许多味道来呢!
我最喜欢的一堂自然课今年我五年级,已经上小学四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上过许多多堂课,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节自然课。
这天,自然老师要做实验,大家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器材,我带来了家里砸蒜的容器及木棒。
实验开始了,老师将大米放入容器,再将紫甘蓝放几片进去,然后想请一位同学来捣,而“台”下的同学们也早已跃跃欲试了,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选了一位上来。
全班第一次这么静,没有任何一个人窃窃私语,连根针掉下去都听得见。
很快,紫甘蓝便被捣成了一团菜泥,老师用纱布将紫甘蓝泥包起来,找来“大力士”一拧,“嘀答,嘀答”,落下了两三滴菜汁,老师将自来水缓缓倒入,全班凝神注视着杯子,不知会让他们惊喜交加还是大失所望,只见水没什么变化,可观察仔细的同学发现,水的颜色变浅了!全班高兴极了,好像发现了什么世界奇迹呢!没办法,这毕竟是大家第一次课堂实验,有些小激动也是应该的。
很快,老师也用同样的方法造出了一些新的菜汁,分别加了白醋,沾了学校的肥皂,分别变成了粉色和蓝绿色。
原来,是菜汁中的淀粉在作怪,淀粉遇到肥皂中的碘结合,便变成了蓝绿色。
自然课既能做有趣的小实验,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我最喜欢自然课了。
Water starts in its liquid form, which is water as everyone known already. When water in lakes, oceans is heated up it turns into water vapours. Water vapours cool down and form clouds in the sky. Clouds has too many vapours in it and cannot hold any more, it rains. The water goes back into lakes and oceans when it rains. And the water is ready for another travel
In the enty-first century,puter neork is very important to people`s ,to th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it is a great advantage for them to master the neork technology brings a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 .it is very mon to do on-line chatting or on-line shopping in people`s the neork,people can see the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ousands miles away from them ,also they can buy the modities they need without going outside... 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对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网络技术是重要优势。
网络带给人们极大地便利,网上聊天、网上购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常见,有了网络,人们能够见到几千里以外的朋友亲人,还能够不用出门就能买到想买的商品······...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那碧绿的一望无际的森林被那残忍的双手砍伐掉,变成了一片片的荒地;当你们看到那纯净的水在你身边“哗哗”的浪费掉,当你们看到那美味可口的饭菜被捯掉……心痛吗?当我读了《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一本书时,我的心被震颤了;原来地球资源是有限地,她不可能永远地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如果不节约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吃什么?用什么?喝什么?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
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
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000千米3。
是啊!辽阔无边的大海,烟波浩淼的湖泊,奔腾不息的江河,雄伟壮丽的冰川,潺潺流动的泉水……正是这些形形 *** 的水,把我们人类的家园打扮得分外美丽,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你能想象吗,如果没有水,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呢?那将是一片枯黄、一派死寂。
没有水,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没有人。
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的文明,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更是经济的命脉! 我艰信,只要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
把谁管好用好,一不滥用、不浪费而不污染水质,好好调配使用,再加上一些科学技术,不断广开水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勤俭节约-(节约作文) 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 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
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
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
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
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
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
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
还有许许多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节约的。
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和谐、节约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又节约的学校。
..................... 勤俭节约永远是传家宝 一支支用废旧报纸制作的铅笔摆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桌面;人民大会堂使用了节能型“阶梯式开关灯”;参加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的胸卡也比往年“瘦身”了三分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 先行的点滴之举,是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与会期间最真切的感受。
连日来,如何把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成为政协军队委员们议论的又一热门话题。
勤俭节约,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勤俭节约过时了吗?委员们的答案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不仅没过时,而且更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杨惠川委员说,勤俭建军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传家宝。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依靠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指导思想,战胜了敌人。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 *** 等 *** *** 人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住土窑洞,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 *** 人身上的“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
事实上,我党我军也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了,把节俭看作‘寒酸’、‘小气’,我对此不敢苟同。
”冯延龄委员说,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搞建设,许多地方需要花钱。
作为人民子弟兵,一定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风气。
勤俭节约,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事实证明,勤俭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和动力,奢靡则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更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这是军队政协委员们讨论中形成的共识。
朱增泉委员认为,军人要随时准备效命疆场,惟有经过艰苦磨砺,才能培养出军人特有的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
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意义。
李宝祥委员说,居安忘危,放松警惕,极容易使人滋长贪图享乐的思想。
生活中,放松思想改造,最终被“糖衣炮弹”打倒的事例不胜枚举。
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应是军人必备的特殊品质。
吴光宇委员谈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人们当“苦行僧”,再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富而不奢、努力上进、锐意进取。
这里体现的,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高雅的生活情趣。
勤俭节约,关键要从自身做起 “勤俭节约,不是说说就行的,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
”段达球委员的发言在委员们中间引起共鸣。
坚持勤俭建军,关键在各级领导从自身做起,从本单位抓起。
高金钿委员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在群众面前做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榜样,群众就会信服他、跟着他做。
罗东进委员认为,珍爱资源、过紧日子、开展群众性的勤俭节约活动,人人有责。
广大官兵只要人人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抵制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风气,就是用具体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曾长期从事军队后勤工作的温光春委员认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已经不是过去简单意义上的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而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瞄准战场、适应市场,进一步加快军队联勤改革步伐,实施资源的精确化配置,精确掌握需求信息、精确分配资源、精确运用保障力量...
《我的低碳生活》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现在城市正在倡导文明环境,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的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
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
有想法就要有行动。
于是,我和父母开始了一段低碳生活。
夏日炎炎的时候,我觉得家里闷,开着空调又太浪费。
于是,我想和爸爸一起去游泳。
爸爸对我说:“我们开车去吧。
”我摇摇头,说:“开车去耗能源,游泳池离这儿不远,不如步行去吧。
”爸爸称赞说:“好主意,你真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
”于是,我们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游泳池,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
真是一举两得。
有一次,我们去较远的地方购物,妈妈挑选了少量的东西,正准备去付钱,爸爸连忙上前阻止,说:“购物太少不太好,尽可能地一次性购足,就少了几次购物,也就省了车油。
”妈妈说:“这是个好办法。
”因此,我们就尽量把所需的东西一次性买足,这真是省时又省力。
平常,我们家总是把水循环来使用。
平时,我妈总是用淘米剩下的淘米水来浇花浇草。
而淘米水对花草而言更比清水有营养,这样,不但节约了水,而且还能让花草更好地生长。
还有我家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总是将后面几遍洗衣后较干净的水用一个大盆里收集起来,用它不拖地板,还用它来冲刷抽水马桶,虽然这样多费了一些功夫,但是因为能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总是乐此不彼。
同学们,朋友们做到低碳环保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一起去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行动,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从而让我们共同的地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 *** ,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
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
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
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万吨标煤,减排约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
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
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水循环过程的作文和翻译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 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循环”。水的三态转化特性是产生水文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这一过程的动力。太阳向宇宙空间辐射大量热能,在到达地球的总热量中约有23%消耗于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分蒸发。平均每年有577000立方公里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水文循环的空间范围上达地面以上平均约11公里的对流层顶,下至地面以下平均约 1公里深处。水以各种形态往返于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 认识史 古希腊柏拉图臆测地下有一个大水库,是一切水的来源,大水库中的水来回摆动,形成河流,汇入大海,通过地下通道,海水又返回水库。亚里士多德认为,地下空穴中的空气冷却凝结成水,成为许多发源于高山的河流的水源。他也曾提出,降水是河水的来源之一。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吸收了前人关于水文循环概念的科学描述部分,提出了一个包括雨水入渗形成地下水等比较完整的水文循环概念。中国古代《黄帝内经素问》(公元前 400余年)一书中提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比较科学地描述了成云致雨的水文现象。成书于公元前 3世纪的《吕氏春秋·圜道》篇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水文循环现象:“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法国水文学家P.佩罗1674年在《泉水之源》一书中,把观测的年降水量与塞纳河的估计流量作了比较,得出塞纳河年径流量是降水量的六分之一的结论。这个科学的定量概念的提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水文学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水文循环视为一个动力连续系统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物理过程 ①蒸散发。太阳辐射使水从海洋和陆地表面蒸发,从植物表面散发变为水汽,成为大气的一部分(见植物散发)。②水汽输送。水汽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被输送到另一地区,或由低空被输送到高空。③降水。进入大气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以雨、雪和雹等形态降落。④径流。降水在下落过程中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经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及地面滞留后,通过不同途径形成地面径流、表层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江河,流入湖海。海洋同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大循环或外循环;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称为小循环。 水量变化规律 ①总水量保持平衡。在全球范围内,在相当长期的水文循环中,从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同返回地球表面的降水量相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海洋,蒸发量虽然大于降水量,但来自大陆的径流使这部分缺水得到补偿,所以海水量不会减少。在大陆,虽然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但多余的水量形成径流汇入海洋,因此大陆上的水也不会增多。②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文循环中水量的年际变化很明显,一些地区河川径流的丰水、枯水年往往交替出现。一般说,低纬度湿润地区,降雨较多,雨季降水集中,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文循环强烈;高纬度地区冰雪覆盖期长,气温低,水文循环较弱;而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能力大,但实际蒸发量小,水文循环微弱。水文循环这种不均匀现象造成了洪涝、干旱等多变的复杂的水文情势。 循环速度 据估算,地球上每年参加水文循环的总水量平均为577000立方公里(折合水深为1130毫米),而大气对流层中的水分总量约为 12900立方公里(折合水深25毫米)。这些水分通过蒸发和降水每年平均更换约45次,即更新期约8天。河川径流的更新期约16天,土壤水约 1年。地球上各种水体在水文循环中有不同的更新期(见水资源)。 中国的水文循环路径 中国上空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也来源于西风环流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强盛的北风带来北冰洋的水汽,鄂霍次克海的水汽随东北风来到东北地区。上述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量降水。径流主要通过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水系,浙、闽、台水系及西南诸河水系入海。中国的外流流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即流入太平洋的约占57%,流入印度洋的约占%,尚有小部分流入北冰洋,只占%。 水文循环的意义 水文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气候变化。通过蒸散发进入大气的水汽,是产生云、雨和闪电等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蒸发产生水汽,水汽凝结成雨(冰、雪),吸收或放出大量潜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直接影响气候的湿润或干燥,调节地面气候。②改变地表形态。降水形成的径流,冲刷和侵蚀地面,形成沟溪江河;水流搬运大量泥沙,可堆积成冲积平原;渗入地下的水,溶解岩层中的物质,富集盐分,输入大海;易溶解的岩石受到水流强烈侵蚀和溶解作用,可形成岩溶等地貌。③造成再生资源。水文循环造成巨大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再生水资源,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源和能源,为一切生物提供不可缺少的水分;大气降水把天空中游离的氮素带到地面,滋养植物;陆地上的径流又把大量的有机质送入海洋,供养海洋生物;而海洋生物又是人类食物和制造肥料的重要来源。水文循环所带来的洪水和干旱,也会给人类和生物造成威胁。 -------------------------------------------------------------------------------- 水文循环 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分因热力和重力的作用在大气和海陆之间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因吸热而蒸发。在海洋上蒸发的水汽随大气运动进入大陆上空,然后凝结下降为雨雪,产生径流,汇入河川,再流入海洋,形成了一个水文循环,称为大循环。在大循环系统中还有一些小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可不进入大陆而直接降落在海洋,大陆水分蒸发后可到海洋上降落,也可在大陆上降落,这些都是小循环(见图)。两极冰山与大陆冰川的消长,也参加了水文循环。 地球上的水约有%在海洋,%为冰川和永久积雪,%为地下水,地面水只有约%,其他形态的水约为%(见世界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地面水,及少部分地下水。它们的存储量虽不大,但由于有水文循环,周转较快(见水资源),使水资源不断得到再生。人类要利用水资源就必须研究这种再生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水文循环的大小强弱及其发生的作用都很不相同,洪旱灾害就是一种突出表现。针对不同特点研究水循环的具体规律是水文学的重要任务。 -------------------------------------------------------------------------------- 水文循环 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和径流等方式不断运动的往复循环过程。又称水循环 、水分循环。地面上的水在太阳辐射下,经蒸发和植物散发上升,遇冷凝结,受重力作用,落到地表,在地上流动,或渗入地下,在地下运动,进而汇入江河湖海。水往复于天空 、地面和地下,转化于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运动于蒸散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过程中,周而复始,终年不止。在水文循环中,总水量保持平衡,从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同返回地面的降水量相等。在海洋,虽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但来自大陆的径流,使这一部分缺损得到补偿,所以海水量不会减少。在大陆,尽管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但多余的水量形成径流送入海洋,因此,大陆上的水也不会增多。在水文循环中,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河川径流的丰水 、枯水年往往交替出现。一般说,低纬度湿润地区,降雨较多,雨季降水集中,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文循环过程强烈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冰雪覆盖期长,水文循环过程较弱 ;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能力大,但实际蒸发量小,水文循环微弱。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水文循环强度也存在差异,水文循环的这种不均匀现象造成了洪涝、干旱等多变的复杂的水文情势。水文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的生存影响很大,它影响气候变化,改变地表形态。水文循环为人类造成巨大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再生水资源,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源和能源,为生命提供不可缺少的水分。水文循环所带来的干旱和洪水,也会给人类造成灾害。
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
一、引言
生理学研究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课程的知识基础,其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因其内容繁多,系统性强且比较抽象,因此,初学者很难深刻领会所学内容。如何针对生理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生理学教学的关键。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自1969年创立以来就开始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并得到高度关注。该学习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特点都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校生理学学科在近年肾脏的排泄功能教学中逐渐引入PBL教学法,由于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尝试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具体总结如下。
二、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教学前准备。其一,挑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由学科教师从本学科建立的PBL案例。库中挑选,经过反复的讨论分析最终挑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该案例涉及循环和呼吸两个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设计PBL教学方案。针对教学案例提出和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分析心功能不全对机体会产生哪些影响”,“体格检查中哪些现象可以用生理学知识进行解释”,“案例中呼吸功能和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相应应对方案,比如,哪些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并能分析全面的问题,那些问题是学生不易想到,需要教师引导启发的问题等,通过提前的讨论分析,可以提高教师对讨论的整体把控能力;其三,提前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法说明会。生理学多在大一和大二开展,因此,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这一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PBL教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教学环节如何进行,如何查阅文献资料等,使学生知道如何着手准备PBL讨论,并提前一周将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告知学生。第二,分组讨论合适的分组直接影响讨论效果,根据学科开展PBL教学的经验,我们将平时学习成绩较好表现积极的同学和不太积极的同学穿插分组,8-10人一组,每个讨论小组由两名教师进行指导。小组长简单介绍案例后,学生围绕预设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控制讨论节奏,引导讨论方向,防止偏离主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简单总结,指出偏差和不足,对讨论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和存在分歧的问题给予点拨,让学生课下再次深入探讨。同时,教师要根据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查阅资料的情况、发言的踊跃性及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课后要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讨论过程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再次查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将所有问题以书面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讨论过程中的不足,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应对策略。真正做到通过PBL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将相应知识点融合渗透形成知识树连贯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第一,循环系统知识点比较多,且联系紧密,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章。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之中,由于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导致越学越困难,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此次PBL教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组织液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等这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同时,通过用这些理论知识解释疾病的一些症状,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可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生理学和临床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由于该案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功能的异常和长期的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一个系统的疾病可能引起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做出相应的改变,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医学观念。第二,PBL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和教学效果。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学生方面,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当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查阅资料时,部分学生比较浮躁,不能深入进去,只是简单的用手机在网络上搜索答案,应付差事。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所有学生必须发言的要求,有的小组在查资料时进行分工,每个同学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问题全面的去研究案例,造成在发言时只会照本宣科,而在后续讨论中在没有新的见解与认识。在写书面论文时,对讨论内容的归纳总结比较肤浅,不能系统的进行探讨,甚至把网络上下载的文字不加修改的加入论文中。这些现象表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讨论还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当然,这也和学生对PBL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了解不充分有一定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PBL教学中要准备的更加充分,使学生明白PBL教学的好处,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的去查资料、讨论时如何切入主题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还可以将讨论效果好的小组的讨论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观看,从而更直观的认识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使学生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真正从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在教师方面,由于PBL教学中教师要对讨论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指导,因此,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前瞻性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同时,还要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PBL教学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生理学PBL教学已经开展了数年,教师的PBL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和一名好的PBL教师之间还有差距。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博览群书,收集与生理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生理学新动向和新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理学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我校现阶段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不适合在所有学生中大规模的开展PBL教学,可以尝试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探索出适合在我校开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J].JournalofDentalEducation,1998,62(9):630-633.
[2]张文靖,张松江.在肾脏的排泄功能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6
[3]徐芳,刘颖等.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8:3461-3493
[4]刘旭东,刘慧慧等.泌尿生理学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84-85
[5]张建苹.生理学实验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41-43.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关于发展模式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二)关于发展方向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三)关于发展策略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四、结束语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注释:①刚刚结束的两岸经贸论坛,就如何加强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问题”又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本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时间: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地点:北京。②解振华.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 光明日报,2003年11月3日.③①肉鸡主业链,即以种鸡饲养、鸡苗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深加工为主的肉鸡主业链;②生物工程副业链,即以鸡下脚料,如用鸡羽毛开发多肽氨基酸、鸡肠子提取胰蛋白酶等开发利用为主的生物工程副业链;③有机肥副业链,即以鸡粪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带动有机种植业,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④韩超. 循环经济与农业实践——经济日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2005年9月24日至25日)侧记. 经济日报网站,2005-10-10.【参考文献】[1]彭作奎. 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发展的互补性与合作前景[A]. 见:加入WTO的两岸农业:投资、贸易与合作[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31.[2]邓启明,李建华,黄献光.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5(12):34-37.[3]冯之浚主编. 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欧明豪,宣亚南,郭忠兴,等. 循环型农业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苏省为例[A]. 见:黄祖辉,杨列勋,陈随军主编.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0-459.[5]吴天马.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环境导报,2002(4):4-6.[6]陈德敏,王文献. 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 经济师,2002(11):8-9.[7]黄贤金主编. 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物联网技术在可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分析
循环经济在中国发展迅速,并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再利用”以及“可控化”是其中的两个原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物联网技术在可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分析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可循环经济已经跟不上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这就需要与当今的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可循环经济领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将物联网技术科学、合理、高效地应用到可循环经济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对循环经济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从汽车废弃回收利用的现状出发,以汽车的可循环经济网络为例,具体地论述了在可循环经济下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对其中物联网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概括。
关键词: 可循环经济;物联网技术;应用
随着传感器、信息技术、网络、射频识别RFID、移动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TheInternetofThings,IOT)应运而生。物联网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KevinAshton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1]。物联网技术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应用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扩展以及革新。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物联网被认为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可循环经济领域,使网络技术与社会经济结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循环经济为主要视角,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出发,以汽车行业为例,论述物联网技术在产品的生产、消费、回收的循环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可循环经济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概述
循环经济最早在Boulding的“宇宙飞船经济”中被提及,其具体定义最早由Pearce提出。20世纪末,循环经济的理念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学术界。循环经济在中国发展迅速,并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将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再利用”以及“可控化”是其中的两个原则。相比较传统的经济模式,可循环经济更加符合我国国情。传统的经济模式让我国的物产资源以及环境承受能力都日渐衰落,而可循环经济模式的兴起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可循环经济不仅是已贯彻落实的基本国策,更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物联网是一个潜在的内循环系统。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循环经济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3]。物联网主要借助射频识别技术(RFID)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的信息传感设备,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将需要进行鉴别的物体同互联网进行连接,从真正意义上对物体进行鉴别、跟踪以及管理等,并且将这些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网络[4]。这
样的结合实现了物品与网络的链接,更方便基础设施与互联网交换信息,将智能化更好地带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其追踪、识别、定位等都是其具体的体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计算机互联网庞大的平台上实现物品信息的自动采集并达到信息的共享。
在产品的生产完成阶段,产品会贴上储存有EPC编码的电子标签,这个电子标签将会一直跟随该产品整个运行的生命周期,而其标签就如产品标志,可以通过物联网对其进行跟踪查询。在物联网技术运用之前,物理的基础设施是和网络基础设施分别开来的,其物件、建筑物等实体与数据库、计算机并无关联,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让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扩展出了一个新的高科技领域。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充分地运用到了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等方面。此外,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可循环模式下的经济涵盖了生产、售后服务等不同环节,其中除生产环节之外的后续环节为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可循环经济中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起,我们每年几乎以100万辆汽车的速度在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迎来回收汽车数量的高峰期,汽车报废后的钢铁、有机金属以及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新型材料、各种金属合金、橡胶、玻璃和聚合物等化学原料都需要得到合理利用。可见,在汽车失去了商品价值后,自身的报废材料亦有巨大的价值。废旧的汽车作为资源的载体,与自身产品很难剥离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运作模式让资源与产品自身分割开来,这种新型运作模式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可循环经济中,建立出完整的智能化互联网系统。
2面向可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汽车的可循环经济网络
汽车的可循环经济网络是将汽车整体作为一个网络节点,将汽车所属的所有零件安装智能节点,并且将物联网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建立与汽车相关的制造商、服务商、车主、网络运营商等相关单位共存的系统。其具体的应用主要有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回收环节。
生产环节
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应用物联网技术,营造智能生产系统,即在非人力的情况下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制造运作。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所有的原材料以及生产的半成品或者成品可以在整个生产线上进行追踪识别,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造的速率,提高生产效益。在智能的生产系统下,为每一个原材料配备一个独立的EPC编码,这个EPC编码所储存的原材料信息以及后续对材料信息的添加、更改都会一直伴随原材料的整个使用生命周期。
为了实现物品之间的读写交互,在原材料入库、出库或者加工以及回收等阶段都要相匹配地安装读卡器、设置传感器。原材料上所携带的自身EPC编码可以将原材料的信息通过代码的形式用读写器进行读取,然后利用发射器以及无线网络的传送将其代码发射到RFID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部,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将原材料的具体详细信息储存在本地的信息服务器中,并且可以通过对象名解析服务对原材料的代码进行统一资源标识。
通过网络在RFID信息服务器中获得其代码所记载的原材料的具体信息以及自身属性,相关工程人员在制作环节就可以通过网络对原材料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在生产环节采用EPC技术不仅可以在数量众多的零件中找到所需要的零件,还有助于工程管理人员掌握生产线流程信息,及时解决补货、缺货等问题,确保整个生产流水线工作稳定、高效地进行。
销售环节
当前车载智能系统被广泛运用,而车载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车载智能系统作为汽车的灵魂系统,一方面要对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处理,另一方面担负着Intel网、移动经营网络、汽车服务商等网络信息实时交互的工作。
车载智能系统包含不同的功能模块:首先是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可以对车况实时监控并且记录车体的实时信息以及车主的驾驶系统,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对汽车的零件数据实时记录,为回收环节提供精确的数据。其次是车主服务模块,这一模块是车载智能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应用。
车主服务模块为车主在驾车中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让车主更加体验到人性化驾驶的乐趣。该模块设置了自动导航、自动泊车、车站信息查询等功能。最后是智能应急模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预知并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车载智能系统中的智能应急模块对突发情况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应急措施,也可以设置多重应急模块,例如防盗追踪、安全保障、远程控制等。
回收环节
车载智能系统的回收环节主要依靠EPC所记录的数据。在智能回收环节中可以随时查录任何重要零部件的信息,比如使用寿命、质地、产地等。回收系统通过查录到的EPC信息,可以将汽车的零件进行精确的分类,并且掌握是否可回收、可利用或者可报废等情况。智能化系统具有将车体的数据信息同汽车智能回收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互分享以及沟通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协助汽车拆卸行业从人力进行零件分类转化成工业自动化运行的模式,既可以使分类精确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地的Savant系统对当地的废旧、废弃车辆零部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并将这些及时更新的数据传输到汽车产业物联网中的EPC信息服务器以及对象名解析服务器中,这样相关联的企业以及汽车用户就可以通过Internet了解到汽车重要零部件的各项信息,进而可以增强对这些汽车部件的利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重要零部件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智能车载系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获取更为精准、及时的报废汽车的车辆信息,并且根据报废汽车上的零件信息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当然,操作人员也可以根据零部件的信息来确定该零件的功能及其实用信息。
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下,车载智能系统不仅可以将汽车回收业进行高度整合,也可以对废旧资源进行合理的循环应用,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面向可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的关键技术
面向可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有五大关键性的技术。
(1)射频识别技术。
其实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够以射频信号智能地识别目标对象,同时取得有关的数据信息,而且全程自动化,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尤其不受环境的限制。RFID技术不仅可以对静止物体进行识别,还可以对一些高速运行的目标对象进行准确识别,操作也极为快捷方便。物联网理想的状态是对全球范围内的目标对象实现信息的监控、共享。
(2)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
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皮肤、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受外界变化的器官,接收的是外界温度、光、电、湿度等变化的信号,将变化信号信息应用于网络系统中,为数据的分析、采集、传输提供具体、可靠的数据支持。从传统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再到嵌入式Web传感器的研发,传感器逐渐开始朝着微型化以及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和进步[5]。
其中,传感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包括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以及电源是组成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节点的几个基本单元。
在一个健全的传感器网络中,智能节点基本上出现在目标对象上及周边,同时智能节点相互之间能够进行互相协作。利用互联网络可以把搜集的区域信息传送到远程控制管理中心,比如车载智能软件系统;反之,远程管理中心亦可以对网络节点进行远程控制检测。
(3)GPS定位系统。
在车载智能系统中,车载GPS接收机通过接受卫星发来的数据以及坐标经纬度,将车辆的无线MODEM以GSM短信方式由GSM公司实时传到监控中心,并最终在电子地图中显示出来,由此可对车位的目标有更为精确的定位,以便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在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车载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信息,智能系统直接将现场的具体报警信息及时传送到总控制台。
(4)智能技术。
通过在目标对象中植入相关智能系统,使目标对象能够与用户之间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交流。
(5)纳米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元器件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物联网中,可以使更加微型化的物体进行数据的交互与连接。
3结语
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大到科技航天,小到车载导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对可再生资源缺乏合理利用。可循环经济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可循环经济中是应对当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杨,李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9-25.
[2]陆学,陈兴鹏.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204-208.
[3]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5):1023-1029.
[4]燕妮.浅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IT论坛,2013(19):81.
[5]杨忠敏.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迎来黄金十年[J].中国公安安全,2014(6):160-168.
....................................8000字 估计没人写了
供热系统全方位节电节能技术摘要: 对于每一个供热企业来说,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必须充分重视供热质量、经营管理、收费和经济运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而各个方面的问题又都是有机地连在一起的,都是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的,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不良的后果。有些问题(如收费难的问题、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困扰着供热企业,很难解决。还有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热企业的供热质量、成本,从而影响着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认识不清或被一些不合理的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左右着,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状态,如供热系统的电耗过大,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大问题。 关键词: 供热系统 水力平衡 节电措施 对于每一个供热企业来说,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必须充分重视供热质量、经营管理、收费和经济运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而各个方面的问题又都是有机地连在一起的,都是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的,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不良的后果。有些问题(如收费难的问题、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困扰着供热企业,很难解决。还有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热企业的供热质量、成本,从而影响着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认识不清或被一些不合理的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左右着,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状态,如供热系统的电耗过大,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大问题。 一、充分认识目前对电能浪费的麻木性、严重性和普遍性 供热企业是电耗大户,各种水泵、风机、照明都用电。如果设备选型不当,系统设计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一些先进的供热企业热网循环水泵每平方米面积的电耗只有元~元。但许多企业却超过了先进企业的3~4倍,电能浪费非常严重。这样的供热系统很普遍,甚至一些相当大的供热企业也是如此。 经多方调查、研究可知,造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墨守成规”和“宁大勿小”的设计习惯造成电能浪费 一些设计人员“墨守成规”或生搬硬套,不加分析、不加研究地始终按习惯做法搞设计。同时还存在着“宁大勿小”的心理,因为怕担责任,总是把用电设备选得很大,而不考虑是否会造成能源浪费(如多台泵并联或水泵扬程偏高,脱离实际需要等问题)。 2、不合理的选型造成的电能浪费 还有一些设计院人员或供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一些基本理论认识不清,研究不够,往往造成了错误设计、错误选型,使供热系统或用电设备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电能(如用楼房的高度选择循环水泵扬程的问题)。 3、不合理的技改措施造成的电能浪费 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而影响供热质量时,不做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抓住主要矛盾,而是凭经验、凭感觉采取了更换用电设备或盲目增加用电设备的方法。虽然使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时反而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却进一步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如热网水力失调,不去调网,却增加循环水泵台数或更换大泵)。 4、运行管理不善造成的电能浪费 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如对供热设备的使用条件认识不清或运行管理不到位,造成水循环阻力增加等,都可造成电能白白浪费掉。而对这些情况往往又错误的认为是正常的,许多企业的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又“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下。他们不去同其它企业比较,不向先进企业学习,使企业一直处在高电耗的情况中,造成了运行成本过高,企业亏损严重。甚至错误地认为电费只占供热成本的一小部分,不用计较,供热企业就是一个“半福利”的单位,亏损是正常现象等等。 由以上的情况可知,供热系统的节电潜力是非常大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但要想节电还必须从供热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如:热源、热网、热力站、热用户,从供热系统的各个环节如: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技术改造等全方位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找出各方面的主要矛盾,从而采取综合措施,达到最大程度的节约电能。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根除水力失调是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首要条件 所谓水力失调,就是管网各处实际流量与所需不一致。任何一个供热系统都不可能通过对管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系统的设计、管网的布置、水力计算、管径、管件及设备的选型等,彻底解决运行时的水力平衡问题。任何一个供热系统都必须在系统运行时进行认真地调节,才有可能逐步接近水力平衡。如果调节水力平衡的设备选择不当,使用不当,调节的手段不先进,不合格,甚至不进行运行调节,供热系统就一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力失调问题。从而造成部分热用户室温过高而浪费了热能,部分用户室温不达标,影响了供热质量。而此时,许多供热部门往往又错误的采用更换循环水泵,加大循环水流量等办法解决。虽然使水力工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水力失调状况有所减轻,但由此却带来了电能的大量浪费,使供热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使其它的节电措施无法实施。 应该从根本上消除热网的水利失调,才能确保用户的供热质量。但以前消除水利失调的方法——人工调节关断阀、调节阀或平衡阀的方法,不但给运行调节人员带来相当大的工作量,而且根本无法使管网的水力失调得到彻底改善。采用自动控制的方法又大大提高了热网建设资金的投入。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最近几年来已开始普及的,在每个热用户的入口安装恒流量调节阀或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方法。只要按每个热用户需要的流量,一次性调节好,就可保证全网的水力平衡。它不但可保证流入每个热用户的循环水量与设计或实际需要一致,而且还会自动消除热网的剩余压头,保证热网有良好的水力工况。 目前“恒流量调节阀”是“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中的佼佼者,它不但调节性能良好,而且可带电动执行器,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供热系统只有在根除了水力失调后,才有可能实现下面一些更有力的节电措施。 三、提高供回水温差是节电的重要途径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可知,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T=Tg-Th与循环水量G成反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大,则循环水量就小,水泵的电耗就会大大降低。从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看出温差与电耗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网供回水温差△T=30℃。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m3/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 如果把供回水温差由△T=30℃提高到△T=60℃,其循环水量可下降到100m3/h,按外网管径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42Pa/m。同温差30℃时的阻力系数相比是:42:170=1:4。按此推算,此时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应为H=50m/4=。按流量100m3/h和扬程米选泵,其水泵功率只有。 由此发现一个规律:当供回水温差提高到原来的两倍时,循环水量也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而管网的沿程阻力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而水泵的功率要降至原来的八分之一。即:△T2=2△T1则G2=1/2G1H2=1/22G1N2=1/23N1由此可看出,提高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可大大降低运行电耗。同时由于阻力损失的大幅度降低,可以使有中继泵站的供热系统,取消了中继泵站,节省了建设投资和中继泵站的运行费用。 目前,直供系统或间供系统的二级管网,也都存在着运行温差过小的问题。用户的室内采暖系统一般都按供回水温差25℃设计,但实际运行的温差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0℃左右。因此存在着大量电能浪费问题。二级管网和室内采暖系统的节能潜力也很大。 四、正确选择和安装循环水泵是节电的当务之急 在泵的选型与安装上,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许多时候不依照水力计算,而是死套所谓的“规定”,并层层加码或参照别人的设计、以前的设计,甚至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确定泵的型号。而工程设计人员和运行管理人员又都习以为常,浑然不觉。因此在水泵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电能浪费。主要问题有: 1、泵扬程偏高、与实际需要相差太大 循环水泵扬程过高既造成了电能浪费,有时还使泵在超流量工况下工作,使电机过载,不得不在关小水泵出口阀门的状况下工作,进一步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可以使电耗超过实际需要的三倍以上。 如某一种水泵流量为100m3/h,当扬程H=时,水泵功率N=;扬程H=20m时,N=11Kw;扬程H=32m时,N=15Kw;扬程H=42m时,N=22Kw。造成水泵扬程偏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 (1)错误地把楼房高度加在循环水泵的扬程中 一种是错误认识造成的。一些人错误地把采暖系统的楼房高度,作为选择循环水泵扬程的依据。他们把循环水泵的作用和补水定压泵的作用混到了一起,不知道循环水泵的扬程只是用来克服采暖系统的循环阻力,而补水定压泵的扬程是维持采暖系统所需静水压强。循环水泵的扬程不应负担楼房的高度。这种错误在某些地方还普遍存在着,是供热理论和供热常识普及不够的结果。那些把热力站的循环水泵扬程定为32m甚至40m的就是这种情况。 (2)设计人员“宁大勿小”心理和习惯的后果 另一种是设计人员不良的设计习惯造成。一般的设计人员都存在一个“宁大勿小”的心理,认为所选的设备、各方面的参数大一些总比小了好,这样不会出问题。而很少去考虑怎样做才能更经济、更实用,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怎样做才能使这方面的技术更进步、更先进。而且有的人一直“墨守成规”,或不加思索,不加研究和鉴别地去参考别人的设计,或随着大多数状况走,这样可不动脑,可少犯错误。这样在选择设备时就会死搬规程,或层层加码,最后再乘以一个安全系数,使所选水泵的扬程超过实际很多。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往往给运行带来很大困难。如不关小出口阀门,电机就会超载。一般情况下,热力站循环水泵扬程大多都在8m--13m之间,供热半径大的也不超过18m,最小的只有6m左右。 2、多台泵并联运行降低了水泵效率,大量浪费电能 (1)应正确认识水泵并联运行工况 由泵的并联工况可知,单台泵运行效率要高于多台泵并联运行。但目前许多设计者都习惯选择二开一备、三开一备,甚至多开一备的方式,有时不但达不到所需要流量,而且造成了电能的巨大浪费。合理的设计是在每种工况下都是单台泵运行。因此可根据运行的工况,在同一个热源或热力站中同时选择几种不同型号的水泵,或变速泵。 (2)热源循环水泵的设计原则 另外热源的循环水泵必须同时满足热网和热源的共同要求,不能根据锅炉的循环水量、一台炉配一台泵的多泵形式。这样几台泵并联运行后既不能满足锅炉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热网的要求。形成这种习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水泵并联后的流量就是各泵铭牌流量之和。实际并联后的流量一定小于铭牌流量之和。它取决于并联特性曲线与管网特性曲线的交点。 3、循环水泵出口装设止回阀问题的探讨 本文来自: 节能技术家园() 详细出处参考:中央空调的运行和管理节能摘要:目前能源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电能缺乏的现象。本文主要谈到了用电较大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关键字:节能中央空调管理 1.前言 在商业、服务业领域,中央空调是主要的耗能设备。按重庆和上海的统计,中央空调的用电量分别占全市总用电量的23%和。此外,我国的民用、公用及商用建筑的中央空调普遍存在着能耗高的问题。一般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对于商场和综合大楼可能高达60%以上。中央空调的能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2)选用低流速 因为水泵和风机要求的功耗大致与管路系统中的流速成正比关系,因此,要取得节能的运行效果,在设计和运行时不要采用高流速。此外,干管中采用低流速还有利于系统的水力工况稳定性。例如:改变风机的转速可以改变风机的性能参数,风机的功率与转速成三次方的关系,而流量与转速成一次方的关系,降低转速以降低流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当流量减少1/3时,能耗可减少约,当流量减少1/2时,能耗可减少约,且风机的效率基本不变,仍可稳定高效地工作。 参考丈献: [1]彦启森.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本文来自: 节能技术家园() 详细出处参考:
节能型循环水泵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前言 电力工程建设中供水系统投资高、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对电力工程建设造价与投资回收年限影响较大,在电厂供水系统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视自然通风冷却塔与循环水泵选择,循环水泵房与循环水管道系统优化布置,因为它们直接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与发电机满负荷发电,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性,为了降低供水系统年运行费用,节约工程造价必须推广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优化系统的配置。 火力发电厂中汽轮发电机凝汽器的冷却水量随季节变化,夏季冷却水量大冬季冷却流量小;随汽轮机抽汽量变化,抽汽量大冷却流量少,抽汽量小冷却流量大。供水系统采用一台机组配二台相同型号水泵并联模式,将循环冷却水量平均分配给二台循环水泵,这种配置模式符合《火力发电厂水工技术规程、规定》,在电厂供水系统设计中广泛使用。 但是,一台机组配二台相同型号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泵运行效率低下与系统流量变化步调不一的矛盾,开发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型水泵事在必然。 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一大批135MW火力发电厂,在山东里彦电厂、徐州诧城电厂、甘肃金川电厂、山东魏桥热电厂,我们先后设计了18台135MW国产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这些电厂位于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地区,共同特点是企业自发自用,除了有稳定的电力需求外还有供热负荷,供热负荷波动较大,夏季热负荷小冬季热负荷大,年采暖期长。 以135MW供热机组为例,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时汽轮机凝汽器的凝汽量为324t/h,需要循环冷却水量19640m3/h;汽轮机额定抽汽工况时汽轮机凝汽器的凝汽量为223t/h,需要循环冷却水量12274m3/h;汽轮机最大抽汽工况时汽轮机凝汽器的凝汽量143t/h,循环冷却水量4700m3/h。随机组运行工况的改变,循环水系统需要的冷却水量从4700m3/h--19000m3/h的巨幅波动。 供水系统采用常规水泵布置,为了满足夏季汽轮机运行要求,通常选用选择水泵流量9800-11700m3/h,扬程米,按照夏季二台水泵并联运行来满足循环水系统需要的冷却水量19000m3/h,其它季节通过一台水泵运行来满足循环水系统冷却水量需要,水泵流量范围9800-11700m3/h,系统超过此流量范围运行时,水泵运行很不经济。 不难发现:汽轮机在额定抽汽工况下,循环冷却系统需水量为12274t/h,系统水阻比汽轮机纯凝工况时略为减少米,水泵扬程下降到米,单台水泵流量增加到13000t/h,一台水泵运行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只是运行效率不高。可是汽轮机最大抽汽工况时,循环冷却水量只有4700t/h,系统水阻比汽轮机纯凝工况时大幅度减少,导致水泵扬程提高、运行效率很低,造成冷却塔淋水装置涌水、加大配水槽流速,水流热交换时间减少。由于水泵的工作效率极低,电动机无功功率增加,白白地浪费电能。 如果在135MW国产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中循环水系统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型水泵,将从根本上解决水泵运行效率低下与系统流量变化步调不一的矛盾。 以G48Sh水泵为例,在转速n=485r/min时、水泵流量17500m3/h、扬程18米、水泵效率88%、轴功率947kw;在转速n=420r/min时、水泵流量13200m3/h、扬程米、水泵效率87% 轴功率587kw。该水泵设计参数与135MW机组循环水系统参数基本吻合、运行效率高。对100多台G48Sh水泵进行抽样检测,实际运行效率为84-88%;常规48Sh-22水泵运行效率只有60%。 水泵配用电动机采用双极数、双转速的核心技术,增加了循环水系统运行调节灵活性。根据凝汽器冷却水量随季节变化、随抽汽量改变,自动调整电动机极数与转速,同时改变输出功率与水泵供水量。一台G48Sh水泵高转速运行比二台48Sh-22并联水泵每小时多供水量3000吨;一台G48Sh水泵低转速运行电动机输出功率可以从947KW调整到587KW,电动机功率降幅达37%,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循环水系统除了夏季水泵高转速运行外,其他季节基本上可以低速运行,按照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计算,每年每台水泵可节省电量230万度。按照电厂厂用电价元/度计算,单台循环水泵每年节约电费大约为40万元左右,按照10-15年回收年限计算,单台循环水泵节约电费高达400-600万元,对于安装几台节能型循环水泵的电厂,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不可小视,这也是许多电厂节能技术改造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常规水泵配用电动机是固定不可调的,一定的转速所对应的输出功率是不变的。单台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比等容量常规SH系列离心水泵价格高15-20万元,这部分投资费用只须电机低速运行很短时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 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的引入可以优化系统水力条件,加宽了水泵高效区段适应范围,有效地提高水泵工作效率;改变了一台汽轮机配二台等容量水泵常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水泵配置来满足汽轮机的变工况运行要求,本体结构采用卧式泵壳设计,厂运行、检修非常方便。 山东十里泉电厂(2×125MW)循环水系统原来配备了4台同型号48SH-22水泵运行,确实存在水泵供水量不足、效率低、经济性能差。1998年10月将其中的4#水泵更换成G48SH水泵,投产后电厂委托电力试验研究所进行了水泵性能测试,在高、低转速时运行效率分别高达与,比未改造其他水泵效率分别提高和,耗电量明显减少。 广东云浮电厂(2×125MW)也是配备了4台同型号循环水泵48SH-22。夏季3台水泵运行,其他季节2台运行。因为循环水流量不足、效率低,将其改成G48SH水泵,投产后委托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对水泵效率进行检测,新泵高转速时实际流量16537t/h、运行效率、电动机功率1002KW;新泵低转速时实际流量13080t/h、运行效率为、电动机功率646KW。水泵与机组运行工况吻合。原水泵实际流量14400t/h、效率、电动机功率1089KW;最高效率70%时流量为11540t/h,水泵与机组运行工况不符。高转速时新泵比旧泵供水量大2137 t/h、功率低、效率高;低速时新泵在供水量相同情况下,单台水泵每小时可以节省443KW,节能效果显著。 结论 任何新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认识过程, 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的最大特点是节能、工作效率高,值得在全国推广。但是它是否适合所有地区、所有135MW机组的运行还需要更多的实际应用证明,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 推广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不仅涉及到电厂循环水泵的配置、水泵备用与水泵运行费用问题,而且关系到水泵与汽轮机运行的联锁、控制问题等等,尤其在长江边建设取水泵房必须谨慎选择,高效节能型循环水泵的几何尺寸较等容量水泵大的多,对江边取水泵房而言,设备及设备运行费用不及取水泵房结构费用与施工费用,特别是水源枯水位与最高水位相差较大的时候,取水泵房几何尺寸的任何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使用的一种冷却水系统。在凝汽器中,循环水将汽轮机排汽冷凝下来,带走蒸汽放出的汽化潜热,并因此在凝汽器中形成高度真空,从而降低了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增大,功率增加。The recycled cooling water system is a system applying recycled water as a cooling medium. The recycled water in the condenser condenses the exhaust gas from the steam turbine, carries off the steam evaporated latent heat, and creates a high vacuum in the condenser, thus, reduces the exhaust pressure of the steam turbine, and increases its ideal enthalpy and capacity. 而在电力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因此因地制宜的选用循环水冷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进行了火电厂600MW机组循环水冷却系统管路设计,本系统为双泵双流程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本设计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主干线管道直径的设计;凝汽器冷却管直径的设计以及循环水泵功率的选择。Large consump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required during th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process; considering China is a country gravely short of water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suit the local condition by using recycled cooling water system. As such, this paper conducts a pipeline design of a recycled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a 600MW power plant unit. This design is a double-pump dual-process closed cycle water cooling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ree major issues: trunk pipeline diameter design, condenser cooling pipe diameter design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recycled water pump power capacity. 首先是对系统主管路管径的设计,先假设一个管径,通过计算主干线管路内的流动损失,找到一个可以把流动损失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的相对应的管径。其次是对凝汽器内散热管直径的设计计算,根据《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选择合理的冷却水流速以及冷却管材料,假设管径及壁厚,计算凝汽器冷却管尺寸,并用凝汽器水阻HEI计算方法计算水侧损失,找出损失在设计范围内的对应的管径。最后选择循环水泵功率。Firstly, it is to assume a pipe diameter for the trunk pipeline diameter design, an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low loss of the trunk pipeline, a corresponding pipe diameter which can control the flow loss within the design range is determined. Secondly, the design of the radiator pipe diameter in the condenser is calculated; the flow rate of the cooling water and the cooling pipe material ar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Condenser Tub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size of the condenser cooling pipe is calculated by hypothesizing the pipe diameter and thickness, and the water side loss is calculated by applying the HEI condenser water resistance calculation method, so that a pipe di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loss within the design range is determined. Finally, the power capacity of the recycled water pump is selected. 【英语牛人团】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is based on water as a cooling medium, and a cooling water recycling system. In the condenser, the circulating water to the steam turbine exhaust steam is condensed, take away the steam to release the 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 and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a high degree of vacuum in the condenser, thus reducing the turbine exhaust pressure turbine ideal enthalpy drop increases, the power increase. Need to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icity production. China is a serious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untry, local conditions the choice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Thermal power plant 600MW units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piping design in this context. This system is a dual-pump dual-process closed loop water cooling system, there are three main problems involved in thi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mainline pipe diameter; the design of the condenser cooling pipe diameter and the circulating pump power of choice. The first is the diameter of the system in charge of road design, Assume a diameter by calculating the flow losses within the mainline piping, to find a current loss of control in the design range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diameter of. Followed by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 of condenser cooling tube diameter,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condenser tube selection guide "the cooling water flow rate and the cooling pipe material, assuming that the diameter and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for Condenserpipe size, and condenser water resistance HEI calcul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loss of the water side,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diameter of the losses in the design range. Final choice of the circulating pump power.
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摘要: 循环水处理是化工企业工作的要点与核心。这是因为,循环水处理直接关系到化工领域的排污现状,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合于处理循环水的技术措施。从目前来看,多数化工企业逐步意识到循环水处理在企业化工运行中的重要价值,因而也开始尝试运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循环水。然而仍有某些企业并没能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处理循环水,这种现状不利于改进水处理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对于化工循环水的处理而言,企业有必要明确现阶段的处理问题,结合循环水处理的现状,探求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化工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很难避免会排放某些废水。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废水,化工废水通常包含更复杂的污染成分,如果任其排放那么将会污染周边环境。在节能环保的基本思路下,化工企业应当真正意识到处理循环水的必要性,从而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处理化工废水。只有善于处理并且再次利用,才能保障化工企业获得优良的生产实效。进入新时期后,淡水储量与现阶段的经济进步之间突显了尖锐矛盾,这种现状在客观上也体现了循环水处理的重要价值。由此可见,作为化工企业就需要探寻循环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处理方式,综合运用多样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水体处理的效率。
1循环水处理现存问题
近年来,化工处理废水的综合水平获得了迅速提升。从化工处理的角度来讲,循环水的相关处理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流程与环节。从现阶段的基本趋势来看,化工生产所需的淡水总量逐渐增多,然而与之相应的淡水储能却在减少,这种现状亟待加以改进。为了缓解矛盾,化工行业就需要推广新型的循环水技术,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段来实现水体循环。从根源上讲,这种措施也符合了节能与环保的基本思路,有助于杜绝化工领域消耗过多的淡水能源。对于循环水在进行处理时,化工企业通常面对如下难题:首先是主料泄漏。水体处理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主料泄漏的可能性。如果发生了主料泄漏,将会大幅提升水体酸碱值。这种状态下,即便经过了水体处理,出水成分的腐蚀性依然较高。同时,负责水体处理的某些人员并没有及时清理沉淀物,这种状况很易造成过高的COD值。其次是对于滤网的阻塞。从循环水的角度来看,在进行过滤时应当增加旁滤装置,这样做有助于实现反复过滤。然而实质上,旁滤装置通常很难承受过高的水压,在循环处理时也容易阻塞滤网。长期以来,杂质阻塞滤网的不良现象都干扰了过滤效率的提升。最后是水体污染。水处理如果泄漏了部分介质,则会造成污染。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都表现出较高的用水需求,因此企业通常忽视了循环冷却的流程。在此过程中,循环水系统设置了较低的浓缩倍数与热负荷,以至于无法符合微生物的基本指标。此外,不达标的水体处理也造成制冷设备的过多损耗。
2探求应对策略
对于水体进行反复检测
对于化工处理中的水体检测进行强化,通过反复检测的措施来提高精准性。运用水体检测的方式,也可以在根本上确保符合现阶段的循环处理指标。在检测水体的过程中,化工企业也有必要指派专人,具体负责追踪各个流程的水体处理实效。依照岗位职责的基本思路来划分水体检测责任,一旦发现检测中的某些问题那么立即予以处理。这是因为,对于循环水强化最基本的水体检测,有利于迅速判断其中的质量缺陷,然后选择适当措施来进行消除。
运用清洗与堵漏技术
对于循环水体处理所需的配套管道与换热器,有必要做到经常性的清理,对此可以选择化学清洗的手段来消除内部杂质。相比于其他处理手段,化学清洗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化学清洗不必停机操作。具体在清洗时,通常选用分散剂、剥离剂或者柠檬酸进行反复清洗,在此基础上确保清除管道锈蚀。化学堵漏的.措施可以防控介质泄漏。一旦发现泄漏的介质或者物料,那么立即运用适当措施来进行封堵并且焊接管道,防止再次泄漏的发生。
确保适当的浓缩倍数
循环水处理应当设置适当的浓缩倍数,在条件允许时,对于浓缩倍数应当进行提高。具体的措施为:运用适量的缓蚀剂加入循环水中,以此来减缓锈蚀速度。同时,在控制水体微生物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氧化杀菌剂的措施,适当调整水体内部繁殖的微生物。此外,水体冷却所需的设备也会消耗较多水量,对此有必要灵活予以调整。通常情况下,可以限制于5℃的冷却温度,以此来保持适当的浓缩倍数。在进行冷却时,需要密切关注冷却装置运行的各个环节。
3结语
从化工生产的角度来讲,循环水应当起到关键作用。然而从现状来看,很多化工企业并没有灵活选择多样的循环水处理措施,因而仍面对显著的技术难题。实际上,循环水的化工处理应当包含很多流程与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现状来完成水体的循环处理。对于水体检验、装置堵漏技术、化学清洗等相关技术措施都有必要加以全面完善。未来的水处理实践中,化工企业还需要摸索经验,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循环水处理的综合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建军.如何做好循环水处理工作[J].化工管理,2015(12).
[2]张乐,徐舒.化工企业循环水处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12).
[3]司清华,周文争.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化工,2004(07).
[4]化工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现状与未来[J].袁永梅.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目录 1 绪论 3 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 3 国内外现状简介 3 PLC在高炉中的应用 3 PLC在泵站系统中的应用 4 课题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工作 4 选题意义 4 本次设计的主要工作 5 2 系统工作原理 6 控制系统要求 6 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6 设计技术指标 6 设计原则 7 系统的保护设计框架 7 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8 方案概述 8 方案确定 8 系统工作原理 10 系统整体结构模型 10 系统组成及框图 11 系统主要工作流程 12 3 系统硬件设计 14 系统硬件总体组成 14 系统硬件组成 14 系统机械流体部分组成 14 系统电气部分组成 15 泵的选型和设计 15 系统要求 15 拟选用的元件 15 PLC控制部分的的设计 16 PLC的I/O需求和分配 16 PLC的选型和主要技术指标 17 转换部分设计 20 转换部分方案的确定 20 单片机PIC18F2480简介 22 单片机PIC18F2480电路设计 25 检测部分设计 28 铂热敏电阻PT-1000 28 JLS40压力传感器 29 AD靶式流量开关 29 三达德KH-32型电流互感器 30 抗干扰处理、保护设计 31 系统避雷措施 31 系统抗电磁干扰措施 32 系统组要元件 33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34 软件设计概述 34 控制主程序的梯形图设计 38 单片机部分C语言设计 44 5 通信部分设计 49 系统联网和通信部分框架 49 系统与上位机通信部分方案设计 51 6 组态部分设计 53 组态方案概述 53 组态设计 53 窗口设计 53 变量设计 56 主要脚本程序 58 组态仿真 64 7 结论 67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67 优化设计可以进行的工作 67 设计心得 68 致谢69 参考文献 70 我有你需要的论文,加④③⑤③⑤①⑥②我来帮助你!希望采纳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与对策 摘要:现实情况表明,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不尽快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全面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重威胁。这方面,党和政府的方针应是: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根据我国城市与节水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方针与对策 现实情况表明,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不尽快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全面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重威胁。这方面,党和政府的方针应是: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根据我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及关键技术。 1对策 把节约用水放在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优先地位,并作为一项国策,大力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以节水为先,即将节水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对策。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度看,节约用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应通过坚持不懈的节水宣传教育,在全民中树立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使节水成为全民行动和社会风尚,使我国逐步成为节水型社会的国度,其潜在作用是深远的。 应特别注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节水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全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工作统一领导与城市与工业节水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与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实行在全国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各有关与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以克服目前存在的政出多门、管理松驰、无序状态,使节水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全局利益为重的统一协调的管理轨道。 全面制定和实施城市与工业节水规划与计划在科学分析评价全国、各地区和城市水资源条件与用水(节水)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和工业生产用水特点,自上而下地制定全国及各地区的城市与工业近远期节水规划。规划应明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节水目标、节水指标、节水计划与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应将节水规划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规划或经济建设发展计划、分步实施。节水规划目标或计划指标应列入相应国民经济序列,定期审查公布。 加强立法,统一制定有关节约用水的、法令和条例规定等,建立相应的节水技术法规体系依法治水管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的统一立法,是改变目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而又无法可依、管理松驰的无序的状态,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步骤。随节水工作的深入发展,原有技术法规在数量和技术上已日显不足,为此须从我国国情、城市与工业行业实际情况和节水实践经验出发,制定一系列有关节水的技术法规体系,包括标准、规范、规程、方法、指标、规定等,使之与节约用水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等配套实施,以便将节水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其中至少应包括:(1)基础性节水技术法规,如名词术语定义,节水考核指标定义、计算方法,节水指标体系等;(2)节水统计数据与考核指标的上报、审核规程及分析评价制度;(3)水量平衡测试方法、规程;(4)企业用水合理化分析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5)循环用水和冷却塔使用管理规定;(6)城市与工业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规定;(7)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系统水质指标;(8)节水装置、器具使用规定;节水装置、器具质量审查标准、方法及审查办法。 水资源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费体制水资源市场化是推动节水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对策之一。水资源是国有资源,但从市场经济观点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应有偿使用。为此应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用水模式与状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与工业水费体制,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费体制的建立是水资源市场化的核心,应兼顾水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水费体制包括水费类别、标准(基准)系列及收费制度。应改变目前简单化的水费类别、比较单一的水费标准,建立各种水费类别与标准,全面推行浮动、累进收费制度。水费体制的建立,应在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逐步推行,应采取系统优化与社会公平原则,应考虑不同地区及其城市的水资源特点,应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部门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良性循环。水费体制的建立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综合性课题,应专门立项研究。 在工业节水中,研究引入节水机制——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工业生产中用水成本不及1%,因此在经济杠杆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之前,在工业节水中引入节水机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对生产者运用节水鼓励性对策,以激励其节水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节水的主人翁观念;对生产管理者,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实行节水计划目标责任制等,以加强约束。这样,可以补充用水(节水)计划管理的不足。工业节水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应作为节水管理科学课题,加强研究。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工业节水的核心。从广义上讲,它体现了从提高用水系统的重复利用率、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济规模、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到实行清洁生产和科学管理等所产生的全部节水效果。因此,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是一项涉及面广、科学技术性强和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它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总体上讲,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近期应侧重于系统节水和管理节水,以后应逐步把节水工作的重点转向工艺节水。有关技术措施后述。 鼓励和提倡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水,包括中水)、其它低质水和海水回用水、低质水和海水的利用,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水质、可利用范围、地点或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应因地制宜地判别其适宜的技术经济条件,解决好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管理以至社会问题,应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控制污(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水源水质 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城市与工业节水的科技与资金投入城市与工业节水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从发展观点看,不加强节水的科技导向和投入,将难以推动节水工作向深入持续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单纯依靠目前节水技术力量也难以承受日益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节水任务。因此,必须提高节水人员素质,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的横向联合,此外必须加大节水资金投入,注重节水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节水经济效益。上述各项对策是互相关联的整体,采取这些对策是我国城市与工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关键技术 加强节水技术基础工作技术基础工作薄弱,至今仍是全国、各城市和工业节水系统的突出问题,而加强节水技术基础工作又是作好城市与工业节水工作不可逾越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有:(1)提高节水基础数据质量节水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节水统计、分析、评价是否正确和判断的准确性。这方面须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相关统计口径,严格进行节水统计中的行业分类; · 统一节水名词术语、节水考核指标、指标计量单位与计算方法; · 通过统一的、上报、汇总和审核,确保统计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 分析、筛选、审定各水平年(1985、1990、1995、2000年)的基本节水考核指标数据与节水水平。 (2)建立较完整的基础数据库 其中应包括有关水资源开采利用数据、相关宏观指标、城市和行业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用水节水统计数据、节水考核指标等,使资源共享。 (3)建立各城市、各工业行业和企业的用水、冷却水、回用水系统技术资料库、冷却塔技术资料库。 完善并加强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开展企业用水合理化分析水量平衡测试是开展企业节水工作的基础。原来的水量平衡测试成果已逐渐失去实际应用价值,应在新方法和规程下定期开展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并切实进行用水合理化分析,判定实际用水效率与节水潜力,为开展企业节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是系统节水的主要途径。 应根据有关法规对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实行科学监督,以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按文献规定目标,我国各类城市的有关指标如表1所示。我国各类城市冷却水系统效率指标 表1 指标 Pr(%) Pcy 冷却效率(%) 浓缩倍数 城市类别 2000 2010 一 75 85 85~90 95~97 65~75 75~80 ~ ~ 二 70 80 80~85 92~95 55~65 6~75 ~ ~ 三 65 75 ≥80 ≥90 ≥55 ≥60 ~ ~ 注:城市类别:一类为直辖市、开放城市、重点城市;二类为省会城市,日供水量大于40×104m3/d的城市;三类为其余城市为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 扩大冷却水循环利用范围,这对大量的小型企业尤为重要; · 关停或改造一批质量或性能不合格的冷却塔; · 开发、推广使用新型、高效(冷却效率>65%、吹散损失<~)、低噪音(<50 dB)冷却塔; · 推行循环冷却水处理,提高冷却水处理率,这是提高冷却效率和浓缩倍的关键; · 全面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冷却塔运行情况,加强运行管理; · 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水质条件、气象条件下的水质稳定、杀生和旁流处理技术——处理方法、设备与水处理剂,并分析确定其优化运行技术经济条件; · 研究推广冷却水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的清洗技术,提高冷却效率; · 研究运用高效热交换器及其优化组合技术。 因地制宜地研究推广各种节约循环冷却水量的其它技术如空气冷却、汽化冷却、人工制冷冷却、大气冷源技术和物料换热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减少冷却水量或不用水冷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提高废水回用率对于工业企业,废水回用是仅次于冷却水循环利用的另一个主要节水途径。 目前我国废水回用总水量不过5×108 m3/a,实际回用率很低,为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提高工业废水的回用范围,例如将其用作冷却补给水、锅炉补给水、空调除尘水、洗涤水、清洗水、冲渣(灰)水、熄火降温水和厂区部分生活杂用水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工业企业内部进行废水回用比外部污水回用经济可行。 · 研究开发一系列经济实用的工业废水或其它废弃资源的减污排放、处理回收或回用技术。 · 研究开发经济适用、高效的中小型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含油、重金属、有毒物质和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装置,提高这些废水的回用量,以减少污染负荷。 · 研究开发工业回用水系统水质稳定、杀生技术。 · 对工业回用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行监控,加强运行管理。 · 扩大城市污(废)水处理回用规模和范围。 扩大城市污(废)水处理回用范围和规模的关键技术措施是: · 结合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城市污(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确定污(废)水直接回用的范围和规模,作为制定污水回用发展规划的依据; · 制定不同回用水水质标准,研究确定回用水(特别是与人体接触的回用水)安全评价方法;· 研究开发适用于不同地区和条件的适用经济的污(废)水处理特别是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 研究、推广安全可靠的中水处理技术和设施;· 研究、建立城市、小区和物的分质供水系统,其中城市分质供水系统应与工业企业、市政设施与灌溉分质供水系统相配套; · 污(废)水回用系统的监管技术措施。 从我国城市与工业废水回用发展情况看,除受到废水处理率(包括合格率目前二级生化处理i<)低和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外,归根到底将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估计回用率的年递增率会远低于20%。在考虑废水回用时,应考虑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扩大海水、低质水可利用范围,建立各类分质供水系统据估计,我国1995年海水利用总量约为100×108 m3/a,2010年预计达350×108 m3/a,后者还远低于目前日本、美国海水利用水量。为此,要研究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海水利用技术,如管路、冷却系统防腐、海生物防治、水质稳定技术及海水淡化技术。应积极研究开发海水循环冷却专用技术以取代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同时应加强相应专门技术研究,如专用水质稳定剂、海水冷却塔等。此外,应开展海水冲厕污水处置问题的研究。 开展工业生产工艺节水技术研究近期可结合工业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工艺节水步伐。从长远考虑,应注重下列因素对工业节水的影响:(1)经济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生产工艺方法、技术、流程与装备的发展进步; (3)原料路线与政策的改进或改变; (4)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 (5)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 (6)因素变化。 以上因素都可对工业生产用水情况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从发展趋势看绝大多数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不断地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水污染,致使单位产品(或产值)用水量、取水量逐渐减小,使水环境得以改善。对此,应按行业开展专门研究。 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节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一般可节水10%~30%。我国目前节水器具多处于低水平、盲目、重复研制开发状态,近10年来几无进展,质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开发,其重点是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易造成浪费的用水器具。例如,开发推广小容量(6 L)或无“介质”的成套卫生洁具、限压节流水龙头、延时自闭水龙头、冷热水洗浴水龙头等。应坚持对节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加强对重要节水问题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提高节水工作水平和节水效益节约用水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大事,属跨行业(专业)的综合技术领域。很多节水问题的决择,都须从技术、经济、社会以至政策等方面权衡利弊、得失,而技术经济方法则是在这类问题的多方案比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当前,对下列有关节水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例如:· 地区或城市范围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地区或城市在长距离调水与节约用水之间的权衡;· 地区或城市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目标的确立、节水基本对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评价;· 城市节水规划的制定;· 地区、城市或企业范围,循环用水、污(废)水回用及低质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权衡;· 循环冷却水系统状态优化控制;· 污(废)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与间接回用的选择与协调;· 污(废)水直接回用范围规模与水质指标;· 城市群污(废)水回用与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城市水费体制(水价)研究;· 节约用水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北京地区近51年来蒸发降水趋势的研究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过程,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北京地区近51年来蒸发降水趋势的研究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论文摘要: 58~2008 年51 年北京地区诸项气象资料运用彭曼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其潜在蒸发值。应用Mann-Kendall 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各气象要素,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潜在蒸发呈上升趋势,降水补给呈下降趋势,这对于供水保障是十分不利的。将造成水资源总量的下降,引起用水困难,加剧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干旱问题。
论文关键词: 潜在蒸发;降水;Mann-Kendall 法;北京
中国北京地区气候干旱, 水分短缺, 蒸发的任何变化都将对水分平衡和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1]。潜在蒸发是表征大气蒸发能力的一个量度, 它标志大气中存在着一种控制充分湿润下垫面蒸发过程的能力, 是评价气候干旱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是利用气象要素计算得出。同时,大气降水也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使得水文循环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剧了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分析蒸发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能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了解区域内水资源变化的'特性。
1 研究内容
研究区概况北京地区处于中纬,在东亚大陆的东端,气候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因此具有大陆性季风区的特点,所以北京地区四季分明,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多风,夏季闷热多雨,秋季舒爽,冬季寒冷干燥。又由于北京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平原高差悬殊,因此,局部地区又具有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带性。
研究方法为对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区域各气象要素,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工程硕士趋势及其对大气水文循环的影响,应用1958~2008 年51 年北京地区诸项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日观测值,运用彭曼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其潜在蒸发值[4]。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各气象要素,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趋势。
潜在蒸发计算-penman 公式由彭曼公式的表达式可知,彭曼公式由两部分加权而得,其中,第一部分为水体吸收净辐射热量引起的蒸发,第二部分为风速饱和差引起的蒸发[10]。
分别为其权重因子。其中, Δ 是指气温为a t 时饱和水气压曲线之坡度,为温度计常数,当温度以摄氏计,水汽压以毫巴(mbar)计时,其值为。
趋势检验方法本文采用Mann-Kendall 方法(MK 法)对北京地区的气象要素,潜在蒸发和降水量进行趋势检验。MK 法是一种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通过计算Kendall 统计量τ ,方差2τσ ,标准化变量M 判断序列变化趋势显著性[6]:
M 为正,系列具有上升或增加趋势;M为负,系列具有下降或减少的趋势。若M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 和,分别表示通过了信度90%、95%、99%的显著性趋势检验”
2 潜在蒸发变化趋势研究
年尺度分析年尺度潜在蒸发趋势,北京电子工程站潜在蒸发值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统计值为,通过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
北京站年尺度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见图2,其M-K检验统计值分别为,, 和。在北京站,气温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然后依次是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了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并通过信度为99%,99%和90%的显著性检验。年份累积降水量(mm)降水趋势北京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其MK 统计值为,并通过信度90%的显著性检验。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综合以上年尺度分析结果可知,北京地区在1958~2008 年的51 年期间,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这可能受整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潜在蒸发也呈明显上升趋势[7][8],而降水补给呈下降趋势。这对于水资源保障是十分不利的因素,将造成水资源总量的下降,引起用水困难,加剧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引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干旱问题[9]。
季尺度分析著性检验,且气温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而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风速与相对湿度分别通过信度为90%,95%的显著性检验,且都呈下降趋势,又考虑到潜在蒸发虽未通过信度检验,但呈微弱上升趋势,说明在春季,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对潜在蒸发的促进水利工程作用程度略大于风速与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对潜在蒸发的抑制作用。
并且在春季,北京地区的降水通过了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北京的春季降水量呈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原因可能是受蒙古大陆性气团影响;夏季,变化趋势最明显的气象要素为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都通过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且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风速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且通过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潜在蒸发在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的共同促进作用下,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且通过的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
但降水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这种蒸发显著上升而降水量显著下降的趋势会加剧北京地区夏季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秋季,变化趋势最明显的气象要素又变为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都通过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且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潜在蒸发呈上升趋势。由于风速与气温的变化极其微弱,我们可以认为,在秋季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对潜在蒸发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日照时数减少对潜在蒸发的抑制作用。可以清楚的看出,降水量在秋季的变化趋势非常微弱,因此这种蒸发显著上升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的现象同样会对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造成不利的影响;
冬季,变化趋势最明显的气象要素只剩下风速,呈下降趋势,且通过了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其次是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均过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且变化趋势分别为上升和下降,降水、潜在蒸发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都很微弱,因此可以判断气温上升对潜在蒸发的促进作用与日照时数下降对潜在蒸发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潜在蒸发的变化趋势非常微弱。考虑到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这种蒸发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仍会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产生负面作用。
3 结论
本文给出了以下结论:
(a) 从年尺度和季尺度的分析结果来看,北京地区1958~2008 年51 年间,随着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潜在蒸发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补给项大气降水呈明显下降趋势[10]。
(b) 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这种蒸发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会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产生负面作用,引起用水困难,加剧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干旱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琼芳,刘轶,王鸿杰,气象变化趋势对蒸发皿蒸发的影响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8,26(5):1-3.
[2] 刘波,马柱国,丁裕国. 中国北方45 年蒸发变化的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6 ,25 (5) :840-848.
[3] 谢贤群,王菱,中国北方近50 年潜在蒸发的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683-691.
[4] 侯战生,卢宾,鄱阳湖水面蒸发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0,18(6):31-40.
[5] 付学功,董晓丽,彭曼公式在河北平原的应用[J],河北水利科技,1995,16(2):8-12
[6] 周连童,黄荣辉,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和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变化特征,气候与环境研究[J],2006,11(3):280-295
[7] 陈俊旭,张士峰,华东,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北京市水资源保障研究,资源科学[J],2010,32(3):528-534
[8] 王萍,黄大英,张彤,2014 年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前首都水资源保障的思考,水资源[J],2010,1:30-31
[9] 陆龙泉,王国法,浙江省金衢盆地降水和蒸发变化及其周年分布,浙江农业学报[J],2001,13(2) :94~98.
构建因子拼的是想象力,不过整个金融金工学科和行业里面,已经提供了非常的多的思路,就者大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获得构建因子的很多灵感,而且还能够进行单个因子的排列组合构建出更多的因子,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因子库。 目前的市场风格大家都在说流动性溢价,就是大票在涨,对于这个现象有不有科学的方式去研究了? 本文就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因子,记录下最近学习到的科学研究因子的思路? 果然是在论文中找到了一个用来度量流动性的因子, 这个可以找到相关的论文。 有了因子之后,基本上就是一个套路了。这个讨论可以认为是因子好坏的基本研究框架了。 基本的方法描述就是: 创业板流动性因子对5日收益率的预测IC分布,大多数是正直,说明预测效果是不错的。 上一部解决了因子的预测性问题,这一步就是要解决对于一个可预测性的因子,怎么样去构建一个策略? 问题的本质,就是 有一个股票池, 每个股票有一个 标签值, 怎么样选择 能让你赚钱的股票? 目前看来最普遍的做法就是 对 股票按照因子进行分组,比如分为10组, 然后进行回测。 比如你的策略是一个每周换手的策略, 回测周期是3年,那么在每周5, 你对股票进行分组,然后计算过去一周的收益率,循环下去,直到回测结束。 这样,你就可以做出来 10个分组,最后的收益率。 对于这10组收益率,有一个很核心的观察现象,就是要单调性好。 也就是 第一组,和第10组, 他的收益差距越大越好, 这样你选择出来的股票才有操作性。 假设10个组的收益都差不多,试问,你要如何买卖股票呢?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能确定 这个因子到底好还是不好,比如 illiq 因子在 创业板 的分组单调性,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也有 从单调性上看这个策略是可以做的,那么就要准备回测了。 比如,每5天换手, 回测过去3年illiq 因子的持仓收益。 换手时,每次选择illiq 排名最大的10% 股票,等比例买入,卖出不在前10% 范围内的已有持仓,设置好手续费和基准指数后就可以开始策略回测了。例如illiq 的选股因子策略 对于一个比较好的策略,通常会做一些风险暴露分析,尽量能避免单一的风格。 比如,illiq 因子,可以做的风格化分析, 是否是小市值暴露, 具体的分析方法, 就是把 10%分组的股票的市值,做一个 百分位分析,我们发现 illiq 因子其实具有非常明显的 小市值倾向。 这是一个风险,也会限制策略的容量,因为很小的交易会让价格波动很大。 同时, 也可以做换手率暴露分析, 月度反转暴露分析。 对于illiq 因子我们发现 10%分组中, 换手率并不高,但是却有比较明显的月度反转倾向,也就是 10% 的分组中,前一个月涨幅都不高, 众合起来,这个因子有点底部放量的意思。 这个策略的一个风险暴露就是小市值,在量化领域通常可以通过 中性化的手段,进行规避。 对于市值,这种连续区间的变量,特别适合中性化。 主要的思路就是 计算 (illiq,市值) 的线性拟合, 然后计算 illiq 与拟合值的残差,使用残差作为 中性化的值。 通过对 illiq 进行中心化之后,小市值的暴露风格很明显的弱化了,整个策略更加稳定。 使用10个票持仓,与20个票持仓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 我们发现,10个票持仓,对于每周1-5 不同日期换仓,收益率的波动有点大,而是用 20个票持仓,策略的稳定性就会好一些。 持仓越大,就越能消除掉一些随机波动的影响。 对于单因子的分析,目前学习到的大概思路就是这样,后面还有多因子的组合模式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