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与花木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花木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花木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花木兰(412年-502年),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参考资料

因为木兰孝顺、爱国、坚强、勇敢、勤劳、智慧、不慕名利、热爱和平,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的感情。 巾帼不让须眉~人们喜爱和佩服的都是一些高尚的品质我们平时说的积极上进之类的都是,在古代,女子无材便是德,仅限于文采方面,不限于其他方面的;而从军一直都是国家宣扬的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 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花木兰替父去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关于花木兰的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 1998年,中国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美国迪斯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制作成大型动画片《木兰》,在全球赢得了票房佳绩。2009年11月,由香港导演马楚成执导的中国国产电影《花木兰》在各大院线放映。舍身卫国”的刚烈以及爱情悲剧令无数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通过对比“美国花木兰”与“中国花木兰”,可以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提高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花木兰》;迪斯尼;马楚成;女性文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入选中学课本的民歌《木兰辞》,也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的叙事诗歌,描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12年后荣归故里的故事,全篇共300余字。花木兰的故事以传说、戏曲等形式千古流传,充满着神奇的诗意。这位传奇女子以其勇敢善良和忠君孝道成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这一故事也成为中国乃至东方最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之一。这首《木兰辞》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花木兰故事的电影版曾有中国内地的黑白默片《花木兰从军》(1927年)、黑白戏曲片(豫剧)《花木兰》(1956年)和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彩色故事片《花木兰》(1964)。时至20世纪90年代,全球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西方电影人对神秘独特的东方题材充满了向往。1998年,大洋彼岸的美国动画巨擘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便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木兰辞》倾力打造成彪炳影史的经典动画长片《木兰》,此片在迪斯尼动画师们的生花妙笔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魅力,也使得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源远流长。2009年11月,香港导演马楚成监制、导演并由内地一线明星和陈坤倾情出演的中国国产电影《花木兰》在各大院线首映,塑造的花木兰“忠孝两全、舍身卫国”的刚烈及其爱情悲剧令无数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拍摄的木兰电影,旨趣不尽相同,比较其差异,可以发掘出这个故事的可塑性和探索背后意识形态的运作。 “花木兰”是中国女性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隐忍克己、勤劳勇敢的年轻女子形象,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忠孝之道。“忠孝之道”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一直影响和规范着中国女性的言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里的木兰是一个具有典型妇德的女子,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端庄稳重。1000多年后,在迪斯尼公司能工巧匠的雕琢之下,花木兰变得活泼可爱,大胆泼辣。在马楚成执导的《花木兰》中,塑造的木兰忠孝两全、隐忍内敛。本文仅就迪斯尼版《木兰》和马楚成作品《花木兰》,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个角色――木兰,通过对比影片中两个花木兰在性格、价值观及爱情结局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版电影中所折射出的中美女性文化特色。 首先,从性格方面来说,迪斯尼版《木兰》使花木兰的境遇有了很大的突破并带有浓厚的女性主义倾向,而马楚成版的《花木兰》中木兰依旧是一个传统的、贤惠的、隐忍的中国传统女性。迪斯尼版的花木兰很有主见。在母亲为她相亲时,她懒把娥眉画长,说出了“做自己”的心声;她孝顺父亲,冒险代父从军;她有才智,武艺进步迅速,并用计歼灭匈奴大军;她勇敢,从单于刀下救出皇帝。她虽模仿男人,却不认同男人的缺点;她虽是女儿身,却比男子更勇敢、更士气高昂,想要父母为她感到骄傲;她喜欢李翔,就主动去接触、帮助自己的心上人,最终得到如意郎君。迪斯尼版的木兰已经从一个贤淑、乖顺的中国姑娘变成一个率真、大胆、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在马楚成版的《花木兰》中,木兰从军前操持家务、照顾父亲,她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姑娘;当战争袭来时,她毅然褪去红装、换上戎装去替父从军,她是孝顺、坚毅的木兰;在战场上,她看到满眼的尸体时,眼中满是痛苦,开始时不忍心去杀死倒在地上的敌人,此时,她是慈悲的、善良的中国姑娘;当她爱上了文泰,却把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她是含蓄的传统女性;当她听到心上人战死的消息时,她无力遏止心中的悲痛,不禁消沉下去,此时木兰就是一个柔弱到令人心疼的痴情女子;后来,在好友小虎的刺激下,木兰振作了起来,只身闯入敌营,当她得知柔然公主有和亲的理想时毅然牺牲自己的爱情来成全公主并免除战乱,马楚成版的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勇敢、忠孝两全的女子。对比迪斯尼动画片里的木兰和xx饰演的花木兰,可以看到美国的花木兰虽然在外表上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女子,但内心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女,而xx所扮演的花木兰就是一个任劳任怨、勤恳善良、忠孝两全的东方女子形象。 其次,从价值观方面来看,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出品的《木兰》,尽管是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木兰辞》为背景,但却注入了现代西方的精神理念,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外来压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片中虽然保留了原故事中的多种传统元素以及原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如“闺中生活”“朝廷征兵”“代父从军”“女扮男装”“征战与立功”“天子赏赐”“拒受官职”“返回家乡”“回复女儿身”等,但由于西方文化中价值观和伦理观的介入,迪斯尼的花木兰已经与那个“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木兰相去甚远了,东方传统意义的花木兰在传播过程中具备了新的形象和新的内涵。迪斯尼在这部倾注心血、第一次传达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经典故事中所强调的主题精神是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花木兰独立、勇敢、追求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的人生轨迹中所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男女平等”意识的强烈认同,以及对个人的自由、幸福、理想的努力追求,都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花木兰已不再是中国传统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下贤妻良母的女性典范,而是一个勇于自我抉择生活道路、走出闺房与男人平分秋色的女性形象。西方价值理念的植入,使木兰身上背负了现代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示出与现代人更贴近、更真实的特点。而影片中木兰的坚强、英勇、机智、可爱、活泼、聪明、调皮的多重性格,更是以全新形象走入观众心中。马楚成导演的电影《花木兰》中,xx所扮演的木兰替父从军,只为尽孝,她在战争中成长、成熟、成为一个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将军,最终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幸福,为国尽忠。在这部电影中,木兰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忠孝及集体主义思想。此外,木兰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展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两个花木兰因为性格及价值观的差异,也导致了她们爱情结局的不同。迪斯尼版的木兰大胆泼辣,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在影片中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这是迪斯尼版木兰的性格使然,也是因为迪斯尼公司为他们的木兰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因为迪斯尼公司本就立意拍一个轻松搞笑的喜剧。而马楚成版的《花木兰》则沉重、严肃一些。影片自始至终,木兰的形象都是大气有余、活泼不足。她爱文泰,但又隐忍不言,文泰死而复生,她终于一吐心中的挚情,但为了国家、百姓又不得不放文泰与柔然公主和亲。影片末尾,两人在木兰家乡相拥而泣,分手的眼泪中,木兰告诉文泰要以国家大事为重,好好和柔然公主和亲保天下太平,勿以儿女私情为碍。观众看到这里,不禁为xx所扮演的木兰“忠孝两全、舍身卫国”的刚烈以及爱情悲剧而潸然泪下。 综观以上所述,迪斯尼和马楚成两版花木兰可以说是《木兰辞》中花木兰在中美两国的两个迥然不同的变身,反映了中美两国女性文化的差异。女性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女性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所构成,其核心是女性特殊的价值观念,女性文化就是围绕着这种或那种价值观念形成的。女性文化一方面作为伦理规范而存在,制约着女性的行为和思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风俗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文化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标志之一,它具有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文化的特色。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一直受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儒学思想统治中国2 500多年,因此其礼教在中华文化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女性文化受到了儒家忠孝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讲求中庸、大同,重视家国概念,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个人、社会与国家来说,个人应该要服从集体。在每一个家庭中,一些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相关的人,应当和睦。儿子对父母要孝,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友爱。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家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家庭稳定了,人们在家庭中能够得到温暖和安慰,那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才会大大减少。中华民族的家庭以儒学提倡的孝悌来维系。儒家认为,对父母仅能养,不可谓孝;孝的含义是既能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对家如此,对国更要尽忠,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集体主义”,注重“礼”,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而这个等级决定了集体中各社会阶层人群的言行和举止,中国传统以自己对集体和社会的贡献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相比之下,西方的伦理价值观念又有所不同。他们较多的是崇尚个人,崇尚自由,讲求公平、公正,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美国人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人是自然的主人,推崇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美国人强调自立、崇尚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厌恶等级和权威,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无一可以摆脱掉自我实现加上追求爱情的模式。美国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美国人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个人努力带来的成功。 总之,从迪斯尼版的动画片《木兰》,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美国文化气息,再到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可以看到传统中国文化的忠孝,与美国的个人主义、女权主义、英雄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比“美国花木兰”与“中国花木兰”,可以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提高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之差异[J].中外文化交流,2006(11). [2] 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斯尼《木兰》[J].南昌高专学报,2009(10). [3] 余亚平.中外女性文化比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 郑伟玲.“黄皮白心”的花木兰――细读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变异[J].安徽文学,2009(05). [5] 周琳玉.从影片《木兰》看迪斯尼配方对“他者”文化的身份改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9). [作者简介] 冯英杰(1981― ),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及大学英语教学。

女扮男装,出人头地,历来受到人民的喜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李宇春,唱歌为人民。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拓展资料:

历史背景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

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花木兰

关于你这个问题,楼上的几位讲得都在理。但是花木兰既然能够流传千古,又绝不是一句“巾帼不让须眉”可以概括的。 在《东方美神 巾帼英雄——花木兰形象的文化意义及其美学意义浅析》这篇论文中很好的阐述了其中的原因,我将其摘要摘录于下: 《木兰诗》这样的高雅文化为什么能够走向人民大众,一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墨客专家学者,还是贩夫走卒市井买浆者流,几乎没有不知道的,这实在是一种奇迹。推本溯源,这与诗歌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密不可分。花木兰形象超越了文学的范畴,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文化的美学的符号。花木兰形象的文化美学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个形象是忠孝两全的道德高标;其次,是一个不让须眉的智慧和大勇的典范;再次,是一个刚柔相济的美的化身。 我也补充一点,按照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观点: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女子的容貌就是最好的才。 其实有一个“郎才女貌”的成语,女子容貌和男子的才学等同的。再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说女性为了赏识自己的人而打扮,士人为了赏识自己的人而不惜患难赴死。从这个角度讲,王昭君就成了历史上莫大的冤屈了,以后历代有许多文人为其鸣冤,有绝好容貌,可惜违背汉元帝及早发现,最后只能远嫁匈奴,客死异邦。 但是花木兰比王昭君更加令人欣慰的是不仅美丽、有才华、而英勇神武,雄姿英发,热爱国家,保家卫国。更难得的是她的才能还得到了大家的赏识认同,这样一来花木兰的形象比王昭君少了几分悲情,增添了不少激荡人心的力量。这就更加让花木兰的形象流长,深入人心。

关于花木兰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花木兰(412年-502年),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拓展资料

据《木兰辞》的介绍,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然而,令读者疑惑的是,作为一个女子,能隐身军旅12年,而不被人识破身份,确实是太过传奇,甚至荒诞;但是,人们宁愿相信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女英雄,在心中一千遍一万次地构想她的英姿,而不愿怀疑。就连唐朝的皇帝也为花木兰的忠孝节义所感动,而追封花木兰为“孝烈将军”。

而事实上确是,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直到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后,花木兰的身世才“明晰”起来: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花木兰网页链接

说起花木兰,人们便会想起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木兰诗》,正史无记载,辞典无条目,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实有其人。一种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描写真人真事有之,木兰又被封为孝烈将军,木兰是确有其人。笔者赞成后一种看法。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木兰,一名花孤,姓魏氏,亳州东魏村人。”亳州人说:“花孤即花姑,是木兰的乳名。后人不知,便由“花姑”之名而误传以为木兰姓花。其次,关于木兰是亳州人之说,除安徽《亳州志》“烈女篇”记载外,均还有以下九处史籍记载: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唐封孝烈将军”。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四、古代《完县志》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

花木兰(412年-502年)。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是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扩展资料:

巾帼英雄百世流芳

关于花木兰的事迹,在《花木兰考》、《亳州志》、《清光绪亳州志》、《完县县志》、《完县历史资料》和《完县历史大事记》中都有记载。河北省万县木兰庙碑“汉孝烈将军记”称: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

花木兰,亳州人,汉孝烈将军、汉文帝时期,朝廷募兵,因父老弟幼,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十二年,得胜归来,帝欲纳为妃, 木兰以死拒之。

后来,群众把花木兰的英雄事迹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后经文人加工润色,成为《木兰辞》。豫剧《花木兰》和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更使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爱国主义和巾帼英雄的典范。

为表彰巾帼英雄花木兰,唐代追封她为“孝烈将军”,并在其故居建祠塑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皖、苏、豫、鲁交界百余里乡众来此祭祀贸易,形成古会, 流传至今。

如今,花木兰故里魏园村竖起了一尊“木兰还乡”的巨大雕塑,再现了木兰当年的飒爽英姿。李绍义编著的《花木兰考》于1992年出版发行,武术爱好者程秀华于2008年成立了亳州市木兰拳协会,故乡人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这位巾帼英雄的无比怀念和热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木兰

该标题的起法如下:1、《花木兰:女儿当自强》。2、《花木兰:跨越性别的英雄之旅》。3、《花木兰:传奇女侠的勇气与坚持》。4、《花木兰:用赤子之心铸就的英雄传说》。5、《花木兰:一个女子的传奇故事》

花木兰论文文献英文

Hua Mulan is a heroine who took the place of her father and joined the army, described in a famous Chinese poem known as the Ballad of Mulan. It is unknown whether the story has any factual basis. The poem was written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and first recorded in the Musical Records of Old and New from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ccording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allad of Mulan, the khan of Northern dynasty ordered to recruit for the army to ward off incursions by the Rouran nomads. Her father need to perform obligation. Howere,her father is so old that he could not bear suffering from the bitterness, and she hasn’t an elder brother to go and fight. So Mulan decided to disguised herself into a man to join the army instead of her father. Many years later, the battle was over. In view of her military exploit , the Khan of Northern dynasty offered Mulan a high official position, but she turned down the position to return to her family. She made up herself after coming back home. When her former comrades visited her at home, they were shocked to see her dressed as a woman. Hua Mulan has been highly respected as a filial daughter by the Chinese people for hundreds of years, even though her story might be no more than a legend. In 1998, her story was adapted for an animated cartoon in a Disney amusement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acclaim of all over the world. 花木兰是中国著名古诗《木兰辞》中描绘的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其真实性不详。该诗约作于北魏,最初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根据《木兰辞》的描述,北朝可汗征兵抵御柔然民族的入侵,女子花木兰之父亦在受召之列;木兰不忍见其年迈的父亲从军受苦,又没有年长的兄弟可以代替老父,她于是自己乔装成男子代父从军。 多年后战事结束,木兰因军功彪炳得到可汗召见;可汗虽授以高官厚禄,木兰却只请准予解甲返乡。木兰返乡后,回复女性装扮,昔日同袍才惊觉原来木兰实为女子。 千百年来,花木兰被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受中国人的尊敬,尽管可能这只是一个传说。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The legend of Hua MulanThe name Hua Mulan has been synonymous with the word "heroine" for hundreds of year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Disney's 1998 animated film, "Mulan," brought her name to a wider audience. The following version of the well-known story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Longjiang Opera. On a peaceful morning, glistening with a rosy glow, Mulan washes clothes and practices martial arts with her fellow mates. But the sound of the bronze gong breaks off the harmony in the small town: The army is again recruiting new soldiers. The old and ailing Hua Hu, Mulan's father, is getting ready to be recruited, but his "son", a young and handsome soldier,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family - Mulan disguises as a man to stand for the duty of her father. With a sword inherited from ancestors of the family, Mulan leaves for the battlefield. In the cold evenings on the frontier, Mulan, who is not used to sleeping with other soldiers in the tent, stands on guard during the night shift. Soldiers like Zhang Shazi make fun of Mulan, but an honest officer called Jin Yong offers her his tent to sleep in: The two become good friends. Jin respects Mulan for her martial arts skills and ideas and Mulan admires Jin's masculine vigor and bravery. For 10 years on the battlefield, the two friends experience a great deal together and Mulan gets promoted to general. She is in love with Jin Yong but has no means of expressing her feelings. In a surprise attack against the enemy one evening, Mulan gets wounded by an arrow and goes to recover at Han Mei's home, a girl who was saved by Mulan. The girl has admired and loved Mulan "the general" for a long time. When Mulan is well and longs to go back to the battlefield, Han Mei tells Mulan that she wants to marry her. At this point, Mulan is forced to reveal her true identity. After Jin Yong learns that Mulan is female, he becomes even more infatuated with her, and Mulan also becomes more attached to Jin Yong. On the evening of Mid-autumn Day, Mulan dreams that she becomes a real woman again and marries Jin Yong. But the neighbors and Jin Yong's mother do not regard her as a woman and refuse to accept a wife who is also a general. Then Mulan awakes from her nightmare. Jin Yong gets drunk and breaks into Mulan's tent, toasting three cups of wine to her, and reveals his deep passion for her. Mulan promises that the day the war is over will be the day when they get married. The enemy launches a sudden assault and Jin Yong asks for an assignment. In the heated and brutal battle, Jin dies saving Mulan. Seeing the dead bodies on the battlefield, Mulan is devestated. When the enemy retreats, Mulan goes back to the old battlefield to offer sacrifices to the martyrs. She changes back to a girl's clothing and the other soldiers realiz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general who has experienced such hardships for twelve years is female. A feeling of reverence and respect towards the woman overwhelms all of the soldiers. The imperial edict comes to promote Mulan, but she resigns from the position and goes back home where she writes: "Honors and disgrace, gains and losses are all external things; it's utter dedication and loyalty to save the country".

Hua Mulan (Chinese: 花木兰) is a legendary Chines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420–589) of Chinese history, originally described in the Ballad of Mulan (Chinese: 木兰辞; pinyin: Mùlán cí). In the ballad, Hua Mulan, disguised as a man, takes her aged father's place in the army.华木兰(中文: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420-589)的一位传奇女战士,原著于《木兰民谣》(中文:木兰;拼音:毛兰)。在民谣中,华牧兰伪装成一个男人,带着她年迈的父亲在军队里的位置。Mulan fought for twelve years and gained high merit, but she refused any reward and retired to her hometown. Though her existence is disputed she is most believed to be purely 奋斗了十二年,获得了很高的成绩,但她拒绝了任何奖励,退休后回到了家乡。虽然她的存在是有争议的,但她被认为是纯粹虚构的。The historic setting of Hua Mulan is in the Northern Wei (386–536). Over a thousand years later, Xu Wei's play from the Ming dynasty places her in the Northern Wei, whereas the Qing dynasty Sui Tang Romance has her active around the founding of the Tang c. 620.花木兰的历史背景是北魏(386—536)。一千多年后,明代的徐渭剧将徐渭置于北魏,而清代的隋唐传奇则活跃于唐朝建国前后。In 621, the founder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victorious over Wang Shichong and Dou Jiande, the latter was the father of Dou Xianniang, another female warrior who became Mulan's laotong in the Sui Tang 年,唐朝的创始人战胜了王世冲和窦建德,窦建德是窦仙娘的父亲,窦仙娘是隋唐传奇中又一位成为木兰老通的女武士。The Hua Mulan crater on Venus is named after her.金星上的花木兰陨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Once upon a time,therewas a girl called Hua Mulan has no brothers,she has no choice but to join the army instead of her father. In the army, no one found she was a girl. She fought the war, only when she returned to her hometown did her partners knew she was a girl.译文:从前,有一个女孩名叫花木兰,因家中没有男孩,她只好代替父亲参军,军队里没有人bai发现她是个女孩,她作战非常勇敢。战争结束后,她回到家乡,她的伙伴们才知道她是女儿身。

花木兰论文文献综述

123456789

花木兰替父去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1.先写花木兰的事迹 (虽然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事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但先写何以给读者留下一个好印象,增加可看性和传奇性)2.再写古诗中女中豪杰的形象(结合 女中豪杰 谈)3.写花木兰与古诗中女中豪杰的相同之处(突出 关系 一词)4.议论这就是我的意见啊~ 还有很多不足,哥哥姐姐们见谅哈

音乐剧《花木兰》,邱玉璞、喻江编剧,郝维亚作曲,首演于2004年。剧本根据《木兰辞》及相关民间传说改编。由于故事家喻户晓,剧组对此剧的宣传调门很高,公演后观众及专家反应平淡。主要原因是:剧本缺乏曲折生动的情节设置,叙事结构不够轻灵流畅,舞台的视听冲击力较弱;音乐音调基本上是俄罗斯小调风格,流畅但无个性,重唱写得过多过重,听觉效果反而不佳。此外,将花木兰形象分为歌者和舞者,由于未能解决好两者的有机结合问题,有蛇足之嫌。

  • 索引序列
  • 与花木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花木兰的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花木兰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花木兰论文文献英文
  • 花木兰论文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