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蛇志期刊

蛇志期刊

发布时间:

蛇志期刊

马上日记打一古籍名是:蛇志。

《蛇志》创刊于1989年,是由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蛇协和广西急诊医学会主办的生物医学学术期刊。

据《蛇志》2020年第1期期刊内页显示显示,《蛇志》编辑部共有社长助理1人、责任编辑1人。据2020年6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蛇志》出版文献共7137篇,总被下载355777次、总被引10885次。

(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

据2020年6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蛇志》文献量为4661篇,基金论文量为515篇,被引量为8840次、下载量为88051次,根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蛇志》影响因子为。

蛇的简介:

蛇是爬行纲动物演化史中最迟出现的类群,最早的蛇化石出土于距今七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内。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密切,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较原始的细盲蛇科的蛇中,体鳞呈覆瓦状排列,腹鳞小而分化不明显;

上颌骨、腭骨、翼骨等颅骨密接,方骨短,限制了蛇嘴的极度张开;下颌保留着冠状骨;有乌喙骨和腰带骨。

还是老话,没有容易发表的期刊,相对来说普刊肯定比核心期刊容易太多,具体还是要看各个期刊的编辑部审核流程和力度的!

1.医学信息

和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联合主管主办,杂志级别定位为国家级,可以由国家医学发展中心授予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本刊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

2.口腔医学研究

分别为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口腔系、海南医学院口腔系、遵义医学院附...

3.实验与检验医学

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翻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1984年版,英汉对照)》或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英文关键词应写全称,不得使用缩写字母。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应隔行打印。 第一作...

4.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反映本校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登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5.滨州医学院学报

《滨州医学院学报》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滨州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蛇毒研究论文

常食用蛇肉可以祛风活血,消炎解毒,补肾壮阳。它对痱子疮疖,关节风湿,肾虚阳痿,美容驻颜等有着很高的食用疗效。此外用蛇加一些中药材泡酒,可以起到治疗肌肉麻木,祛风散湿,滋补强壮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中老年朋友,被人们誉为"健康之酒"。[美食中国] 除了蛇肉外,蛇的其它部位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蛇胆:蛇胆虽小,但早就被奉为珍贵的中药,它具有疗疳杀虫、清热明目之功效,主治咳嗽多痰、赤眼目糊、风湿关节骨痛等症。蛇皮蛇骨:蛇骨入药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赤链蛇骨主治久瘐、劳瘐。而蛇皮则有治疗牙痛及作为滋补品的作用。蛇血:作为一种很好的食疗物品,它不仅可以作为肿瘤畏助治疗的用药,而且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促进活力、养颜美容的作用。蛇鞭:具有很好的补肾壮阳、温中安胎的功效,对治疗阳痿、肾虚耳鸣、慢性睾丸炎、妇女宫冷不孕等有很好的疗效。蛇油:蛇油可以食用,因为蛇油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尤其以亚麻酸的含量特别高,而亚油酸等物质有防止和缓解血管硬化的功效。民间利用蛇油治疗水火烫伤、冻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毒蛇能分泌蛇毒,蛇毒是毒蛇腺体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含有复杂的蛋白质毒素,其成分是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还含有多种重要的酶类,这些物质和酶类具有很强的毒理作用,因而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普遍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近年来,研究蛇毒的论文很多,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目前研究蛇毒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蛇毒的化学成分和毒、药理作用的研究;二是抗蛇毒血清的研究';三是蛇毒应用的研究。我国对蛇毒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昆明动物研究所从浙江蝮蛇毒中提纯的磷酸二酯酶,该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从蛇岛的蝮蛇和江浙蝮蛇毒中分离出蛇毒抗栓酶";解放军二三八医院与沈阳药学院合作,,从东北陆生的蝮蛇毒中分离出"清栓酶"制剂。根据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蛇毒有如下的药用价值 1.抗癌作用 癌症是桅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各国医学家正在将蛇毒的研究作为攻克这一堡垒的新的研究方法。1953年美国医学家哥拿切和杜克等人用眼镜蛇毒治疗115例癌症病例,发现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蛇毒对部分癌症病例,有使肿瘤生长缓慢,控制转移甚至完全变成褊化的作用。1967年印度医学家拉柯特从印度产的眼镜蛇毒中提取出一种叫细胞毒素p6的物质,对吉田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他又从马来西亚红口蝮蛇毒中提纯出一种精氨酸酯酶,对癌症转移到血管壁上形成的斑块有消除作用。近年沈阳部队总医院利用蝮蛇毒配合化学治成骨肉瘤患者,使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2.蛇毒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疗法虽多,但疗效不高。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室用蛇毒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经钡餐及胃镜复查,仅用药30天左右,有5例完全治愈,1例溃疡缩小。临床实践还证明,利用蛇毒治疗消化道溃疡,具有止痛、增食和促进睡眠和增加体重的优点,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3.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 解放军二三八医院,应用蝮蛇毒分离出来的清栓酶制剂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800余例,治疗后观察,发现对脑血栓病人有促进睡眠和增加饮食的作用;对脉管炎病人能使疼痛迅速缓解,食欲和睡眠也很好。有部分脑血栓偏瘫病人,还能使偏瘫消失,获得康复。

蛇毒治疗胃病。利用蛇毒治疗消化道溃疡,具有止痛、增食和促进睡眠和增加体重的优点。

可以用于血栓病人的病抗凝结

研究蛇类的论文

蛇意象之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

毫无疑问,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蛇是毒、恶、丑的集大成者,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的“长虫”。那么,如果有时它又被赋予善与美的因素,你是否会感到吃惊?听起来,这似乎是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然而,只要将中西文化背景下蛇的形象作一全面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事实的确如此:蛇,也有两面性。

一、蛇的矛盾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突出。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蛇毒的致命威力以及人因此产生的对蛇的恐怖心理导致了在西方语汇中,一般是将蛇视为狠毒、可怕的象征加以运用的。如西语中的“两头蛇”就是一个建立在这种象征意义基础上的很著名的典故,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提王》之一《阿伽门农》中,克吕特美斯特拉因对丈夫阿伽门农不忠且伙同情人杀害了他,便被人咒为“两头蛇”。西语典故中还有不少是以蛇为象征来揭示反面性的特征的。如“美杜莎的头”比喻可怕的或丑恶的事物。又所谓 “冻僵的蛇”,源于伊索寓言,它警告人们,无论怎样,邪恶的人(或是动物)是不会改变其本性的,善良的人如果怜惜恶人,最后只能被恶人伤害。从后世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西方人这方面的用语习惯,如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向国人撒谎以掩盖其篡位真相时说是一条毒蛇咬死了在花园睡觉的老王,而老王的鬼魂则在嘱咐王子复仇时咒骂说“那毒害你父亲的蛇,头上正戴着王冠呢。”

与此同时,西方人的生活习俗中也有对蛇的正面性特征的肯定。古希腊罗马的传说中,雅典卫城就由一条巨蛇守卫,而这条蛇据说是象征着雅典城的老国王、蛇人厄瑞克透斯的灵魂。希腊民间还流行在亡者的墓前洒奶祭奠以使其变身为蛇的习俗,那里至今还流行“跳蛇”的风俗,神庙里也往往供奉着大蛇,这都是为了以示对蛇的感激之情。

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一方面,中国人在自己的语汇系统特别是日常用语中,将蛇当作阴险、毒辣的象征,丑恶、恐怖的体现,有始无终的代表,敌对力量的化身加以运用、警诫或诅咒。如:打草惊蛇、引蛇出洞、牛鬼蛇神等。民间甚至还把漂亮而言行不为一般人赞许的女性叫做 “美女蛇”,纤细的女性身肢叫“水蛇腰”……等等,可谓丰富多姿,穷形尽相。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蛇也不乏正面的象征意义。如蛇是十二生肖之一,居代表十二地支用以记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之列,在这种民俗事象中,无疑蛇的反面因素是被排除或者说是被有意地忽略了的。《诗经·斯干》云:“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说,梦见蛇是生女之吉兆。在所有蛇类中,一种“两头蛇”更是具体的吉祥物,据说谁见了这种像是身穿紫袍、有车轮那么粗、车辕那么长、听到雷声便昂起红色的头站起来的怪蛇,谁就将成为帝王。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它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与四方、四季相联系,进而又与民间神灵相联系,出现了四种象征性的动物代表四方:青龙为东,朱雀为南,白虎为西,玄武为北。而玄武即龟蛇之合体,它既是北方之神,又是水神。这里蛇与其它几种动物一起被视为神物,去代表宇宙四方,对国家兴旺繁荣及领土完整有深刻影响。

二、早在大约公元前六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六百年间,一种自然宗教(自然崇拜)其推崇两类神祗——家庭女神和自然女神,而前者的标志就是一条长蛇。

古希腊神话还描绘到,智慧女神与胜利女神都是手拿着画有蛇图案的盾牌,复仇女神的头发则本身就像一条条的蛇,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则拄着一根长蛇盘绕的拐杖,等等。显然在这里,蛇被当时的人们作为了一种炫耀自己、威慑敌人的标志和象征物了。正如马克思说的:“任何神话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当时,蛇的至尊地位完全是由于人类对它的恐惧与担忧造成的。

接下来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中世纪的人们对蛇的态度与情感更多的变成了厌恶与憎恶。一个经典的例证就是,在西方,作为基督教主要经典的《圣经》中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个反面角色。正是蛇,使得夏娃违反了上帝的禁律,偷吃禁果,最后被赶出伊甸园,并被罚永受怀孕、生育之苦。蛇因此被描写成为“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的”生物。其实在《圣经》中,蛇也存在着另一方面的象征意义,《圣经·民数记》中,上帝派来的火蛇虽然使许多以色列人丧生,但也正是因此“上帝的选民”本身才获得新生的:在毒蛇的惩罚下,还活着的以色列人对死亡感到极大的恐惧,对怨渎耶和华和耶稣感到衷心的忏悔,于是上帝叫摩西造了一条火蛇,说“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果然以色列人最后因此得救了。

可以说,古代西方人对蛇的崇拜与信仰,就是在这种恨怕交织的复杂心态下形成的并维持久远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蛇的态度也是复杂的。首先,恐惧心理是难以避免的,这可以从大概是最早的招呼语之一“无蛇(它)乎”窥见一斑。上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般野兽虽猛还可提防,而毒蛇却是防不胜防的,对那个时候尚未建立固定居住村落的远古人群来说,被蛇咬伤致残甚至丧命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但总的说,蛇在国人心目中始终没有像在西方人眼中那样坏得那么厉害。比如《山海经》记载着中国古代有个信奉图腾的部落,其中有"个以蛇为图腾,另外书中所传故事里的夸父、大人、载天、延淮等神祗,他们或蛇身,或双手操蛇,或由蛇环绕,都与蛇有难解之缘。

三、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社会文化与集体意识决定了文学中的蛇形象的基本特征。

从西方文学描写来看,蛇被突出表现的特征当然还是他对人类的威胁以及人们由此产生的对它的厌恶感。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也讲到,俄耳浦斯结婚后,其新娘与仙女们在草地上散步,结果被蛇咬伤踝骨,不治而死。维吉尔的《伊尼德》则描写了拉奥孔及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的故事,表明蛇身也是足以致人死命的,是可怕的。在西方寓言中,从古希腊伊索寓言到古典时期法国拉封丹寓言再到19世纪初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都有关于农夫与蛇的寓言,反映的则是蛇的只会害人、不知图报的卑鄙“小人”的特征。

这些描写进一步表明,在西方人的意识与观念中,蛇与丑、毒、恶的对应关系已经是较为固定了。这与中国文学中描写的蛇的主导特征仍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国神话传说和其它文学描写中,蛇往往被视为带给人类不幸与灾难的怪物、不祥之物。如传说中,洪水之神叫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这恶神所到之处,土地都要变成泽国。

与此同时,中西文学中也都有着赋予蛇类以某种善良人性的作品,如但丁在《神曲·地狱》第二十五篇的开头,诗人看到了一个窃贼和渎神的罪人被一条执行神圣教义的蛇活活缠死,诗人不由得赞赏地喊道:“从这个时候起,蛇类反而成为我的朋友。”同样,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将蛇作为美好理想化身加以赞美的,如《白蛇传》中大胆追求人间爱情生活并具有大无畏反抗精神的白蛇娘子,这里的白蛇不再是危害人类的化身,而是一个令人感动、值得同情的正面形象。

当然,总的说来,文学作品中蛇的形象还是“瑜”不掩“瑕”的,它的毒、丑、恶的特质及其因此令人恐惧与憎恨的一面,毋庸讳言还是文学作品表现的主体。

由以上对中西蛇文化的概要审视,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乃至多面性的特点,它们因而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意义,它们也就具有了不能被人们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的前提条件。蛇在本质上说的确是凶狠而丑陋的,但不能否认由于它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功用,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载体时,在特殊背景下,在某些艺术表现形式中,蛇又可能以正面的形象出现或被人赋以某些另外的特征。应该说,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符合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法。

long 龙

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扮演着亦正亦邪的角色﹐被蛇咬与蛇毒令人想到死亡的恐惧,但蛇的灵活与来去无踪的神秘感又深深吸引 炼金术士的标志人。而蛇一次又一次的脱壳新生引人遐思,唤起人向往返老还童和青春永驻的奥秘。人类对蛇既心存恐惧、又充满着迷与敬畏。这种对蛇产生爱恨交杂的情绪存在古今许多民族当中,它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 在基督教传统里蛇经常成为邪恶的代名词,它让人联想到撒旦或魔鬼 ,例如 创3里的蛇被许多人解释为撒旦或恶魔的化身。不过、我们对蛇负面的看法只是蛇的众多形象当中一个面像而已。在圣经里蛇呈现了多种的面貌,值得我们深入了了解。本文的目标要探索蛇在古代近东与以色列里不同的形象与象征的意义。本篇论文第一章的主题探讨蛇在古代近东文化的象征意义,探讨蛇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主要以古代图像学(Iconography)的方法来铺陈蛇的图像与象征的意义。分别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图案来做说明:有美所不达米亚的「界石」(Kudurrus),古埃及的阴间书(Amduat),以及巴勒斯坦地伯珊出土的陶土祭祀器皿。本论文第二章进入圣经里有关蛇主题的讨论。分析几段旧约的经文,来呈现蛇的多样意义。由于探讨经文的主题也涉及古代近东的神话、宗教、以及世界观,可见蛇的主题与古代近东民族的文化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台湾基督教会过去对圣经中的蛇采取过于负面的了解,这样片面的观点负面影响到福音与文化的对话。最后,本论文存有一个微薄的期待,尝试透过研究蛇的主题,为今日在台湾从事本土神学的工作,提供讨论的材料。期盼在本地文化的素材与圣经经文主题之间,开拓对话与神学反省的空间。

据说,很久以前,蛇并非脱皮,而是人。人活到一定岁数会变老,便会躲到门的角落。七天七夜之后,便脱掉身上的老皮,而变地年轻。但是这样会很痛苦。于是上帝说,不如让蛇脱皮吧,让人活着少一点痛苦。于是蛇便每一年都脱皮。可是不脱皮的人却依然痛苦的活在这世界上。 还有一种传说:有人说蛇是龙在天庭犯了天条被玉帝就派人.把它的手脚.头等全砍掉了并且被扁下天庭就变成蛇了,所以蛇没有四肢。 关于蛇的风俗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仿生水蛇毕业论文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顺德饮食

“离开顺德就没有好吃的”,这句话颇有点自傲和缺乏包容的味道,然而也反映了顺德人对自己饮食文化的那份自豪。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道出了全国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粤菜与顺德的关系。证明了顺德人在饮食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一手。

作为顺德人,不言而喻是顺德饮食养大的,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当那么一回事去研究它。只是改革开放后,走南闯北的机会多了,吃过西餐、日本餐、泰国餐,也尝过北京菜、上海菜、湘菜、川菜、鲁菜、山西菜,才发觉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活动竟如此五花八门,人的口味原来如此千差万别,于是也留意起自己生长地的饮食来。通过比较,发觉顺德的饮食的确有许多与别不同的地方。光是烹饪来说,它就有几个突出的特色,我试图用四句话以概括之:性清淡、尝真味、巧变化、形式美。

清淡者,不浓不腻者也。以我尝过的北方菜而言,总觉得味道浓烈,不是太咸,就是太甜,有的喜欢酸,有的离不开辣,还有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说法。而顺德菜则清纯可口,极少有浓烈的咸酸辣味儿。吃肉则以瘦肉为主,一些肥腴的肉类,在烹制时通过选用一些块茎类植物或调味料以“中和”之。如肥猪肉则以粉葛、香芋、莲藕配搭。制成扣肉,吃起来就肥而不腻,老火汤更是清淡的典型饮食之一。肉类经过一两小时的熬煎(俗称煲),让脂肪尽量溶解排出,这样的汤,自然是清淡可口,佐膳养生。

尝真味,恐怕是顺德饮食之最精华所在。“民以食为天”,不光要吃饱,更要尝到各种食物的真正味道,才是享受。为此,顺德人首先要求食物要鲜活。第二是烹制时要掌握火候,不能生也不能过熟,要恰到好处,这样的食物才又鲜又嫩。第三是制法上尽量简约、保持自然,很少用红烧或浓烈的高味料去炮制食物,多用清蒸、白切,白灼等手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红烧鱼往往有“死鱼”之嫌。如果把一条死鱼制作好搬上餐桌,顺德人可以列举出七八个依据判别这条鱼在烹制前是死的,让你心悦诚服。为了尝真味,还有吃鱼生,清水边炉烫鱼片的食法,无论在食肆或家庭都很普遍。

巧变化是顺德厨师的绝技,家庭主妇在这方面也不逊色。粗料精作和物尽其用是其精髓,顺德的食物都是很普通的猪鸡鹅鸭鱼,果实蔬菜之类,却都能做出精美食品。一条鱼或一只鸡可以整体烹制,也可分解精制,煲、炖、蒸、煮、炆、炒、煎、焗……做出一百几十种不同菜色,味味可口,令人叹为观止,绝无浪费又吃得精彩,回味无穷。

形式美是求真的另一种表现,它不仅反映在酒楼餐桌上那种雕龙画凤的手艺上,更主要是保持食物自然美。比如蔬菜不是随便煮熟就算,要保持绿油油的自然色彩,鸡上了碟还是一只完整的鸡,鱼在碟上还是完整的鱼。尤其令人赏心悦目的是那酿鲮鱼,一条活生生的鱼,把骨肉取出捣烂,加上少许配料拌匀,再酿回鱼皮里面去,恢复鱼的原形然后蒸熟,既有欣赏价值,吃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又没有骨丝,你说妙与不妙!

烹饪的特色,折射出特定的饮食文化,从顺德的烹饪特色中,强烈地表达了顺德饮食文化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享受生活的文化。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顺德地处珠三角,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顺德人的勤劳,转变成物阜民丰的社会环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认真品尝食物,不浪费食物,也是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体现,一种极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顺德人在饮食上的求真求美,与他们求真务实,追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这方面不仅表现在烹饪上,在喜庆筵席、欢宴亲朋上也可见一斑。笔者曾在省外吃过一种很有名的盛宴,几十道菜在桌上叠成三层,让你不知如何着手吃,在一个古城里还见过一种叫“水席”的,128道菜,简直成了食品展览。顺德喜庆风俗与之比起来就简约得多,无论如何隆重的宴会,出“九大簋”已是最高规格了,九个主菜,吃饱不浪费,这不是一种文化吗?

顺德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老实说,笔者在烹饪方面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只不过通过一些现象,作些思考,写出来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行家的重视罢了。

顺德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素有“食在顺德,厨出凤城”之说。以“奶”为主料的就有凤城炒牛奶、炸牛奶、双皮奶、姜撞奶等。

我们去了顺德老字号的“信义甜品店”。店里的甜品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最后,妈妈点了双皮奶,我点了椰汁西米露,泡泡点了冰淇淋双皮奶。我吃了一口椰汁西米露,啊!那些软软的、透明的西米在我的嘴里滑动,好好吃啊!泡泡给了我一点冰淇淋,这味道太好了,入口即化,甜美无比。妈妈给了我一点双皮奶,虽然甜甜的、滑滑的,但是甜过度了,甜得难受,所以我不喜欢吃甜过度的双皮奶。

牛杂也是顺德的美食之一,但是,我觉得不好吃,因为,那些牛杂不仅没有盐,还有点苦,真是浪得虚名呀!虽然有点遗憾,但是,顺德还是名符其实的美食之乡。

在我眼里,真正的美味佳肴就是妈妈做的肉丸,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大转弯,真正的美味佳肴在我认为,是我今天刚刚吃过的牛排。

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吃牛排,我十分兴奋,因为我还从来没吃过牛排,只听过同学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议论着牛排有多么好吃,多么诱人,多么美味,而自己去傻傻地呆在一边,哑口无言,对这些吃过牛排的人羡慕不已。今天,总算可以品尝到令人垂涎三尺的牛排了。

爸爸带我们到了一栋高楼大厦,名字叫“雅豪”。

进入雅豪,我大吃一惊,里面的餐厅上有个金字塔型的酒柜,上面摆满了许多名贵的红酒,每个楼梯的转角处都是圆的,还摆放了许多花草,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这一些景物让我大开眼界。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进入房间没有窗户,实在是太闷了。

爸爸拿起菜谱点起来:六份牛排,一份田鸡······报上了许多让人听了就流口水的菜名。“怎么那么慢啊?”我那个急性子弟弟抱怨起来,,可以听到脚步声,我们都兴奋起来,牛排来了,油腻油腻的,油光闪闪,一口咬下去,然人精神抖擞,美味的牛排让我得他一见钟情。

牛排真是美味,大家都去尝尝吧!

我爱佛山,因为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爱佛山,因为我爱这里的名小吃——云吞面。那碗香喷喷的云吞面陪伴我从出生到现在。以前坐着爸爸的汽车上幼儿园,应记的云吞面的面香就吹入了车窗,直入心脾,啊!你可别说我贪吃,可“应记”云吞面就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不信,我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性应的人家,他们做面的技术一流,据说在1936年,他们就以超凡的手艺做成了第一碗云吞面。随后,他们继续努力,在佛山的大街小巷开了一家又一家的应记面家,以自己的手艺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佛山人。

每次,爸爸带我来“应记”,我都要吃应记的招牌云吞面!那云吞饱胀得很,可以看见里面饱满的虾肉与猪肉,虾肉清甜爽口,咬下一口,汤汁立刻从馅里流出来,加上放了韭黄,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气味,又大又弹牙,让人赞不绝口!云吞面的面条更吸引人,入口爽韧,面条幼细圆滑,浓浓的蛋香扑鼻而来,“嘘……”一条条面条滑入口中,好吃得难以形容。云吞面的汤底也不马虎,厨师们精心筛选了饱满新鲜的虾,用小火慢焙,下干葱韭黄,熬出了一碗碗可口的鲜虾汤。三者结合在一起,吃上去美滋滋的,像一碗幸福的元吞面。嗯……!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传统正宗、味道一流,真是极品中的极品!吃完了云吞面,那香还留在嘴巴里呢!

应记云吞面的名气可大呢!应记面家驰名粤港澳,被评为中华传统十大名小吃!连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途径佛山也不由自主来尝一尝呢!

“爱吃,就吃佛山的云吞面。”这是我的名言。我爱佛山,我爱佛山的云吞面!

除夕夜,在星光闪烁的陪衬下,在礼花纷飞的照耀下,我温馨的小家里,一家三口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可能要问了,吃饺子平平常常,你们这么认真、这么高兴干嘛?(*^__^*) 嘻嘻,不知道吧,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2010年的一个告别,对明年的一个迎接。而且,今晚的饺子中还有六个放着银光闪闪的钢镚儿,人们称它为“福饺”,谁吃到谁有福哦!所以,这顿饭人人都吃得格外小心,用筷子夹一个饺子,慢慢地放进嘴里,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天保佑,我是一个幸福孩子,一定能吃到“福饺”。

勤劳的女主人招呼大家吃饭了,贪吃的男主人不等女主人端来饺子,就已经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准备第一个将好吃的饺子“下肚”,孩子呢,是个小“醋”迷,早已在自己面前的小碗里倒上了醋,他们都在等待这一神圣的时刻,等待女主人把饺子端来。“喵呜,喵呜”,饺子端上来后,男主人一阵狼吞虎咽,不过一、二分钟就已经吃了五个饺子,他想多吃一些,这样,有“福”的几率就会增长好多。不一会儿,只听见“嘎嘣”“嘎嘣”的声音响起,果然不出所料,一个闪亮的钢镚“脱口而出”,女主人和孩子看到第一个“福饺”落入别人嘴里,自然不甘示弱,发誓第二个被自己吃到。只见女主人细嚼慢咽,吃每个饺子都很细心“揣摩”好一会儿才下肚;孩子想了个主意,她把自己碗里的饺子都用筷子扎一遍,先看有没有钱再吃。瞧这一家三口,个个都是“财迷”!

最后,男主人吃到了四个“福饺”,女主人和孩子各吃到了一个“福饺”,好吃懒做的男主人总结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

年夜饭吃“福饺”好有趣呀!

除夕夜,在星光闪烁的陪衬下,在礼花纷飞的照耀下,我温馨的小家里,一家三口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可能要问了,吃饺子平平常常,你们这么认真、这么高兴干嘛?(*^__^*) 嘻嘻,不知道吧,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2010年的一个告别,对明年的一个迎接。

而且,今晚的饺子中还有六个放着银光闪闪的钢镚儿,人们称它为“福饺”,谁吃到谁有福哦!所以,这顿饭人人都吃得格外小心,用筷子夹一个饺子,慢慢地放进嘴里,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天保佑,我是一个幸福孩子,一定能吃到“福饺”。 勤劳的女主人招呼大家吃饭了,贪吃的男主人不等女主人端来饺子,就已经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准备第一个将好吃的饺子“下肚”,孩子呢,是个小“醋”迷,早已在自己面前的小碗里倒上了醋,他们都在等待这一神圣的时刻,等待女主人把饺子端来。

“喵呜,喵呜”,饺子端上来后,男主人一阵狼吞虎咽,不过一、二分钟就已经吃了五个饺子,他想多吃一些,这样,有“福”的几率就会增长好多。不一会儿,只听见“嘎嘣”“嘎嘣”的声音响起,果然不出所料,一个闪亮的钢镚“脱口而出”,女主人和孩子看到第一个“福饺”落入别人嘴里,自然不甘示弱,发誓第二个被自己吃到。

只见女主人细嚼慢咽,吃每个饺子都很细心“揣摩”好一会儿才下肚;孩子想了个主意,她把自己碗里的饺子都用筷子扎一遍,先看有没有钱再吃。瞧这一家三口,个个都是“财迷”! 最后,男主人吃到了四个“福饺”,女主人和孩子各吃到了一个“福饺”,好吃懒做的男主人总结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 年夜饭吃“福饺”好有趣呀。

广东--顺德美食介绍 粤菜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是中国各派菜系中形成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粤菜以取料之广, 烹调技法的多样,口味清淡鲜爽为特长。

粤菜用料的广博.奇异,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均可入席。烹调技法在地方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博众家之所长吸取借鉴西方饮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良技艺,在粤菜数十种烹调技法中,炒,泡,清蒸,局,烩,煎,软炒等比较突出,在中国各大菜系里粤菜以清,鲜,香,滑,嫩,最为擅长,清爽鲜是粤菜味型特色。

而顺德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面积8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5万人。

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03年1月撤市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市城区之一。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造就了它“鱼米之乡”的美称。

顺德还是著名的烹饪之乡,是粤菜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粤菜的重要支柱。 “吃在广东,厨出凤城”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顺德菜、顺德厨师在业界的地位。

近年,顺德厨师几乎囊括了国内外美食大赛金奖。在代表全国最高水准的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上,更创下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同时夺得两枚团体金牌的奇迹,而在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中更是蝉联团体冠军。

2004年9月,经中国烹饪协会批准,被授予“中国厨师之乡”的称号,成为继河南长垣和陕西蓝田之后全国第三个“中国厨师之乡”,也是广东省的第一个。而素有厨师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厨师节也将在2006年10月20日在顺德隆重举行。

欢迎大家明年再次相聚这里,参与这一美食盛事。 食在顺德 厨出凤城 在珠三角一带,顺德美食的名气最大。

以往早有“食在顺德,厨出凤城”之说。 名菜小吃远近闻名 顺德厨师的整体素质高,到处都有美食的踪迹。

光是鸡就有多种不同的烹任手法,出名的就有桂州南桥的盐局鸡、勒流山庄的白切阉鸡、顺府餐厅的四杯鸡等。顺德近年来还评出了十大金牌名菜,包括大良野鸡拼锅贴牛奶。

均安煎鱼饼、顺德鱼腐、金榜牛奶炒龙虾球、菜远炒水蛇片、秘制网鲍、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参等。光听名字,已教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还有顺德的小吃,如大良的双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凤城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乐从伦教糕等,都远近闻名,为食家津津乐道。 港澳食客钏情勒流美食 说到顺德勒流,港澳食客无人不晓。

据当地人介绍,香港食客到顺德,总要驾车专程入勒流“吃餐劲”,有时是两至三人,有时是整整一个旅行团。 这里的菜软炒水蛇片是顺德的金牌名菜:蛇肉色泽雪白、肉质爽甜不韧、鲜美可口。

据说,水蛇片之所以不韧,关键是新鲜,把蛇肉起肉后,最好即炒,否则半个钟头后,肉质就大打折扣。这里的煎?h甘鱼也很特别,由于是煎不是炸,所以,鱼能保持一定水分,吃起来特别鲜美,此外,煎?h鱼嘴、胜瓜鱼头汤、烧鹅都是这里的著名菜式。

集北水蛇粥一条街 顺德龙江集北,是广州和四乡食客觅食的必到之地,这里的招牌美食是水蛇粥。在集北水蛇粥食街的两边,一溜都是水蛇粥店;可谓名符其实的水蛇粥城。

这些粥店都有一定的规模,最大的可以摆四五十张大桌,供500多人进餐,最少的也有二三十张桌。 据最早开水蛇粥店的醉记老板介绍,这里的水蛇粥都是即点即做,客人在蛇笼中挑选好蛇后,送到厨房即 即煮,买多少水蛇煮多少粥都是顾客自便。

这里的蛇有三种规格,各种规格的蛇相差5至10元,除水蛇外还有其他蛇可供选择。粥城内还有粉面、油菜等供应,也可以把挑选购买的蛇做成椒盐蛇碌、白灼蛇等。

炒水蛇: 净肉无骨,配以鲜笋、豌豆等菜料, 蛇片鲜美爽口,蛇蛋香滑,与海鲜比,别有风味。 烘禾虫: 在顺德传统名菜中占有重要席位,据记载:“ 禾虫能补脾胃,生血利湿,可治水肿,有强心之效 ”。

一般的制法是将新鲜禾虫用清水漂洗干净,隔清水份,用瓦钵装置,放入适量的油盐、陈皮等, 搅拌成胶状,隔水蒸熟, 再加瓦盖,上下用炭火烘干,原钵上席。 文大鳝: 顺德出产的大鳝身有回形暗纹,故又称纹鳝。

鳝的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肉食人参的美称。 文、蒸、烘炒等制法均味美可口。

一般制法是把鳝切成4-6 厘米一段段,用大蒜头、叉烧肉等佐料文煮,味美浓郁香滑。至于酒楼制法款式更多,有所谓“豉汁盘龙鳝”、“碧绿串烧鳝”等等。

双皮奶: 大良“双皮炖牛奶”,是甜品中之上品,甘香嫩滑,别具一格,不少港澳同胞回乡旅游、探亲都要亲临食店品尝。“双皮奶”的制作方法是:把牛奶放进食具中炖滚后倒进小碗内(小量奶即可 ),待冷却凝固成奶皮, 然后轻手倒出牛奶,让奶皮留在碗底。

另将鲜奶加白糖搅匀后用罗斗滤去杂物,把调好奶蛋白的鲜奶倒入, 用小碟子盖好, 以防蒸汽滴落面上影响质量,隔水炖15分钟即成。 均安煎鱼饼: 甘香爽滑,鱼肉有弹性,以蚬蚧酱佐食更显鲜味。

这一款传统美食,在顺德均安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均安蒸猪: 有丰肌体、泽皮肤、润肠骨等功效;可辅助治疗病后体虚、肾虚腰痛、经血淡稀、贫血诸症。

中青年女性常吃此菜,有益肤美颜作用。 大良炒牛奶: 此菜有七十多年历史,风行港、澳及南华各地,是中。

我爱佛山,因为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爱佛山,因为我爱这里的名小吃——云吞面。那碗香喷喷的云吞面陪伴我从出生到现在。

以前坐着爸爸的汽车上幼儿园,应记的云吞面的面香就吹入了车窗,直入心脾,啊!你可别说我贪吃,可“应记”云吞面就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不信,我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性应的人家,他们做面的技术一流,据说在1936年,他们就以超凡的手艺做成了第一碗云吞面。

随后,他们继续努力,在佛山的大街小巷开了一家又一家的应记面家,以自己的手艺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佛山人。每次,爸爸带我来“应记”,我都要吃应记的招牌云吞面!那云吞饱胀得很,可以看见里面饱满的虾肉与猪肉,虾肉清甜爽口,咬下一口,汤汁立刻从馅里流出来,加上放了韭黄,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气味,又大又弹牙,让人赞不绝口!云吞面的面条更吸引人,入口爽韧,面条幼细圆滑,浓浓的蛋香扑鼻而来,“嘘……”一条条面条滑入口中,好吃得难以形容。

云吞面的汤底也不马虎,厨师们精心筛选了饱满新鲜的虾,用小火慢焙,下干葱韭黄,熬出了一碗碗可口的鲜虾汤。三者结合在一起,吃上去美滋滋的,像一碗幸福的元吞面。

嗯……!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传统正宗、味道一流,真是极品中的极品!吃完了云吞面,那香还留在嘴巴里呢!应记云吞面的名气可大呢!应记面家驰名粤港澳,被评为中华传统十大名小吃!连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途径佛山也不由自主来尝一尝呢!“爱吃,就吃佛山的云吞面。”这是我的名言。

我爱佛山,我爱佛山的云吞面。

春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梦系魂萦、铭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庆、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结。

这无与伦比的厚重情结,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仿若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连结着百姓的幸福与苦难。当岁月的脚步声又一次震响于年末岁首之时,年关已倏忽而至。

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捡着关于春节的陈年记忆,也在温暖的盘算中寻觅着关于年关的诸多话题,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的思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国门的洞开,各国文化的交流,人们逐渐关注起西方节日来,如圣诞节就早已闪亮登场于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大地。

尽管“洋节”来到中国,却冲击不了中国传统节日,“过大年”,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泽,挥舞红绸、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狮从来都没被淡漠;红炉围坐、张灯结彩而为除夕守岁的光景总是令人倍觉温馨。一个古老悠久的节庆,以其极为强盛的民族性而经年沿袭,绵延不绝,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灭它的存在。

即便世间长久流传着“年关难过年年过”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孩提的“过年”所向往的欢乐,还是成人的“过年关”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动摇人们对过年的浪漫憧憬与慎重思谋,这便是春节的无限魅力。 春节文化已由单一变得丰厚,由传统走向新潮。

人们从过去的放鞭炮、贴春联、张灯结彩,转向外出旅行,游览名山大川;转向参加主题PARTY庆典活动。同时,人们也开始将传统的阖家团年,转向到饭店包席守岁;即便拜年,许多人早开始用电话问询、手机短信、Call机传呼以及发E-mail等手段,将传统的团拜与逐门逐户的恭贺新禧取而代之。

此外,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朗诵会、音乐会、书画展示会,愈来愈受到人们推崇和青睐。所有这些,不仅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气氛,而且以其日渐浓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特色。

但不变的是春节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无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论是飘泊海外,远涉重洋的游子,还是羁旅他乡、辗转迁陟的儿女;无论是挣扎底层、孤陋寡闻的草民,还是高官厚禄、养尊处优的贵人,心里无不揣着对春节的眷恋,无不怀抱着对过年的珍视。

一句“每适逢佳节倍思亲”的诗,该凝结人们心头几多深情!一俟年关迫近,跋涉于迢迢旅程的人们,那种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乡关的殷殷目光,无一不是因春节这根幸福丝带所牵动所濡染。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饱含深情,旷世持久,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无比虔诚,历久弥坚。

春节,是亲情的高度凝炼,又是催生欲望的时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

此时此刻,就连铁窗之中的囚徒,也会萌生对大墙之外的家的深深挂念。在年关,许许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 *** 的欲望悄然升腾:有的期待时来运转,把忧伤与苦痛抛弃;有的渴望开年大吉,将理想与希冀化为现实;有的畅想宏福齐天,能有贵人保佑平安、万事顺遂。

因而久别的希望重逢,分离的希望团聚,贫穷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忧伤的希望和美,农人希望丰收,工人希望上岗,穷人希望发财,我希望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人们似乎把所有人气与运气和机遇一古脑的托付给春节。哪怕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人们也对春节充满无限的眷恋。

因而春节盛满了欲望,春节催生着欲望,人人梦想乘着这不无吉祥的欲望之船抵达美满如意的彼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的笑声被晚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这笑声饱含着 *** 和对祖国的春节祝福,她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久久地回荡着!我祈愿大家在“牛”转乾坤、辞旧迎新的日子会有一轮火红的朝阳照耀亿万人的头顶,让它的赤炽扫除每个人心头的阴霾,燃烧起本不该亵渎的纯洁向往与不倦的信念……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腊八节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打春 寒食节 4月4日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中国常见传统活动中英对照 过年 春联 剪纸 年画 买年货 敬酒 灯笼 烟花 爆竹红包 舞狮 舞龙 戏曲 杂耍 灯谜 灯会 守岁 拜年 禁忌 去晦气 祭祖宗 压岁钱 辞旧岁 扫房 年糕 团圆饭 年夜饭 饺子 粽子。

简介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编辑本段]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虽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仍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李四光1949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地质学家、解放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及设备。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地震预测 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导我们”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周总理说过:“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文中用了一连串的“要注意”,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编辑本段]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中央民族大学南侧,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总喜欢在这儿休息散步、思考问题,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李四光小道”。 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落。“李四光小道”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 说到魏公村,这一名称的来历是和古代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的前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官修《顺天府志》也提到“大慧寺,在畏吾村。”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里除了称作畏吾村外,又称作“苇孤村”。万历二十一年刊刻的《宛署杂记》有如下记载: (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庄、曰八里沟、曰牛栏庄……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畏吾村的异名,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这里仍称作畏吾村。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市的许多旧地名被纷纷代之以新的称谓。“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为公村”,至今魏公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仍称作“为公桥”。所有这些都是依照语音,略作改动。而建国以后,李四光居住到这里,为魏公村这个地区增添了文化色彩。 李四光走得多了,便成了“李四光小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正门南侧是一片小树林,树林带和民族学院南墙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路。这条路向西走到多半截向南一转,就通向李四光家及其所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当年这几家单位所处的具体辖区,是北京市四季青公社万寿寺大队法华寺生产队。显然,当年这里应该属于城乡结合部。这条小路就是有名的“李四光小道”,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 十几米宽的土路,中间隔着一个村子,附近的菜园子里、肥沃的黑土上,茂密地长满了杂草和绿藤,就像传说中的金银岛。据说,那曾是乱坟岗子。 小孩子每天下学,都会跟几个小哥们拿个树枝,把运动服绑在腰上,红领巾扎在脑门上,玩探险游戏。穿过高高的围墙、沙土堆、脚手架,从乱坟岗子、水塔、烟囱到民院深深的防空洞…… 许多如今在北京早已销声匿迹的动物,冬眠的水蛇、像小脸盆一样大的蟾蜍、从眼前飞一般穿过、不留一丝痕迹的黄鼠狼、缩成团儿的大刺猬和小刺猬,甚至还有狐狸。 其实这条路本没有名,当时之所以叫“李四光小道”,不是因为这条路是给李四光家修的,也不是因为这是一条李四光出来进去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李四光每天傍晚准时来这条路上散步。李四光走得多了,便也成了“李四光小道”。起点是家门口的银杏树下,终点是白石桥路,通常走一个来回,有时边走边和随员讨论工作,有时带着马扎儿,坐在门前的银杏树下思考问题。 当年周围都是菜地,“李四光小道”也是一条田间小路,起初是周围农民慢慢叫起来的,后来越传越远,据说还一度上了北京市的交通图并在邮局备案。如今那片小树林早已不存在,“李四光小道”一改再改,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这条路上也多了北京舞蹈学院等单位。 李四光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地质力学概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以及十多篇学术文章,就是在这条路上和银杏树下构思完成的。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 在寻访李四光纪念馆的著名的“李四光小道”上,路上除了很多人对我的打听的茫然,没有更多的人清楚它的位置。 早春,在第37个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来临的时候,我敲开那扇耳闻已久的宅门。而当公众涌向地质博物馆的时候,李四光纪念馆却很少有人前往。纪念馆前大门紧闭,和地质博物馆那边形成反比。 我扣响了大铁门,寻问……李四光纪念馆的负责人白先生,领我走进这个我憧憬已久的世界。 李四光的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以前朝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环衬。 看到了李四光用过的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小提琴……他的办公桌、他的书柜、他喜欢的千万种石头……像跨越时空,与一位前辈聊天。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搬过几次家,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而迁居。有关方面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李四光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这栋小楼。如今院子里很多已成材的大树,都是当年李夫人许淑彬带着大家栽的,李四光也亲手种植了其中的几株。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原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现在,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则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质感陈旧的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几个沙发,还是李四光1950年回国时,在旧货市场上买的便宜货,看来年头更为久远。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尚未恢复原样,但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当年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曾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斗私批修”四个粉笔大字。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现在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三年前过世,丈夫邹承鲁也患病在身。一门三院士,已传为佳话。 四十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那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以及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扎眼的标志。如今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被夹在当中,小楼因年久失修,多少显得有些残旧。[编辑本段]李四光名言 ·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 ·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李四光 ·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编辑本段]历史镜头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少年有志,为了要造出"第一流兵舰" ,扬我国威,15岁东渡日本,学习造船专业。但是,当时中国没有钢铁不能造船,李四光又转赴英国,学习采矿。可他觉得采矿离不开找矿、勘探,还需要掌握地质学的专门知识,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地质专业。后来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889年10月26日 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 1904—1907 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 1905年8月 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毕业归国后任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后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事,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湖北省同盟会支部书记。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学。毕业时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 归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 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讲学,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广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大会。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1951年4月 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6年2月 成立地质力学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长。 1958年6月 被苏联科学院授予国外院士。8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4月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8月 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1年4月29日 逝世于北京。[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三年级课文: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李四光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四光的家乡是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他14岁出国留学,凭的是自己勤奋努力得来的成绩。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但也付出了不少实际代价。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又因没钱医治,落下一个毛病——不能吃肉,一吃就犯病。此后他一生与肉绝缘。去英国留学,写毕业论文时,腿上长了一个脓疮,也因为既没钱又没时间,耽误了治疗,他索性用刮胡刀片自己把疮刮掉,腿上落下一个大疤。 李四光因为穷而吃过这样或那样的苦。但苦中有乐,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李四光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饮食上不沾荤腥。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李四光身兼多职,但除了必须出席的会议,他从不在类似晚会、纪念性活动这样的场合露面。他总觉得年岁越大,时间越紧,要尽可能地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哈~够多了吧~都10000字了~超限了...下面网址有 你去看看吧

李四光 目录 “科学救国”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回国找油田 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李四光名言 历史镜头 相关故事 简介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编辑本段]“科学救国”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编辑本段]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敢于向一些旧观点提出挑战。 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编辑本段]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虽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仍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李四光1949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地质学家、解放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及设备。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搬过几次家,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而迁居。有关方面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李四光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这栋小楼。如今院子里很多已成材的大树,都是当年李夫人许淑彬带着大家栽的,李四光也亲手种植了其中的几株。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原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现在,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则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质感陈旧的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几个沙发,还是李四光1950年回国时,在旧货市场上买的便宜货,看来年头更为久远。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尚未恢复原样,但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当年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曾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斗私批修”四个粉笔大字。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现在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三年前过世,丈夫邹承鲁也患病在身。一门三院士,已传为佳话。 四十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那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以及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扎眼的标志。如今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被夹在当中,小楼因年久失修,多少显得有些残旧。[编辑本段]李四光名言 ·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 ·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李四光 ·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编辑本段]历史镜头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少年有志,为了要造出"第一流兵舰" ,扬我国威,15岁东渡日本,学习造船专业。但是,当时中国没有钢铁不能造船,李四光又转赴英国,学习采矿。可他觉得采矿离不开找矿、勘探,还需要掌握地质学的专门知识,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地质专业。后来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889年10月26日 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 1904—1907 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 1905年8月 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毕业归国后任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后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事,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湖北省同盟会支部书记。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学。毕业时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 归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 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讲学,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广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大会。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1951年4月 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6年2月 成立地质力学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长。 1958年6月 被苏联科学院授予国外院士。8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4月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8月 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1年4月29日 逝世于北京。[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三年级课文: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李四光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四光的家乡是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他14岁出国留学,凭的是自己勤奋努力得来的成绩。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但也付出了不少实际代价。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又因没钱医治,落下一个毛病——不能吃肉,一吃就犯病。此后他一生与肉绝缘。去英国留学,写毕业论文时,腿上长了一个脓疮,也因为既没钱又没时间,耽误了治疗,他索性用刮胡刀片自己把疮刮掉,腿上落下一个大疤。 李四光因为穷而吃过这样或那样的苦。但苦中有乐,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李四光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饮食上不沾荤腥。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李四光身兼多职,但除了必须出席的会议,他从不在类似晚会、纪念性活动这样的场合露面。他总觉得年岁越大,时间越紧,要尽可能地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

过期杂志期刊

过刊的意思指的是过期的杂志,涉及到生活百科类较多。但并不影响大众对知识的摄取,并不会因为知识的快速更新而滞退。

过刊即过期的杂志,但并不是废旧杂志。在日本,过刊是一个重大概念。因为日本杂志的退货率较高,2000年为%,2001年为%。高退货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保证了零售市场的充足供应,但也增加了期刊的经营成本。

因此用现代物流处理过刊,培育过刊市场是推动中国期刊市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书业来说,快速自动的退货处理系统也是一个处女地,对期刊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过刊的销售:

过刊的销售传统模式一般为书店,报亭,小地摊。也有驻入大型的商超,一般做法是租用商场摊位,自己经营,是借用了大型超市的人气,信誉和优越的环境。随着网络的发展,随即出现了网上销售模式。一般分为大批发网站和零售型模式类店铺比如淘宝店铺或者网上商城。

网上销售的优点首先是不受天气,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次是不再面向局域性的客户群。最后就是信息覆盖范围更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过刊

可以直接上天猫找刊天下购买,他家是专为做过刊的店家,正版品相好,又便宜

1、首先在百度中搜索“孔夫子旧书网”,点击官网搜索结果。如图所示。

2、进入官网之后,点击左侧栏中的“期刊/报纸”一类,这里就有非常多的二手杂志,如图所示。

3、还可以在展开的详细信息栏中选择不同主题类别的杂志类型,如图所示。

4、选择一个类别点击进入,这里选择的是“生活时尚”。如图所示。

5、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些二手的杂志,价格也相对于新书便宜很多,点击一个进行查看。如图所示。

6、进入详情页中即可选择立即购买或者加入购物车,还可以看到该书的品相是几成新。如图所示。

订阅这些杂志,推荐可以去当地大一些的报刊亭。或者邮局和网上杂志铺等平台。都可以订阅的过期的期刊杂志。希望上述回答能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蛇志期刊
  • 蛇毒研究论文
  • 研究蛇类的论文
  • 仿生水蛇毕业论文
  • 过期杂志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