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光琪说:"我国的国土面积,除了常说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这一定要考虑进去。"中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这是常见的说法。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但陈光琪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是个海洋大国,但又不是个海洋大国。"根据陈教授提供的数据,从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来看,中国只占世界第94位。如果按照可管辖的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94,中国仅为0.3,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超过11,朝鲜是2.17,越南是2.19,菲律宾是6.31,都大大超过中国。至于人均海洋面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026平方公里,而中国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数字的十分之一,而与我国相邻的海洋国家的平均数都超过中国的10倍以上。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上述这些数据,都是在"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这个前提下而言的。但实际情况是,中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那么,究竟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呢?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有一半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也有报道说是100多万平方公里。据《了望东方周刊》报道,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如果按此划分,朝、韩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我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东海大陆架是我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海区中应归我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按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本与我国有1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在南海,我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记者对此多方求证,从权威的海洋研究机构获取的数字是: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但由于各种原因,具体数据不得公布。主权和开发哪个优先面对争端,我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应当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善良愿望,但遗憾的是,我们等待共同开发,别人却在抢先开发,虽然签署了南海地区行为准则,但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中国海洋石油报》原总编辑王佩云以书面形式接受了本报采访。他说:"我认为,首先不要忘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权属我'。因为所谓有争议地区,包括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在内,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过去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对此提出过异议。"他认为,我们应当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同时还要有所作为。"如果我们没有积极开发的实际行动,只是消极等待别国来与我们共同开发,不会有人理这个茬儿,共同开发根本无从谈起。比如在南沙海域油气富集地区,有些地方有争议,有些地方并没有争议,我们至少应当先在没有争议的地方尽快展开勘探开发,把我们的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摆上去,在南沙显示我们的存在。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为在有争议地区与相关国家共同开发奠定一个基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文木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说:"如果说中国主权利益要出问题,那么将首先出在海上。"维护国家主权,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王佩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他表示,首先应该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海洋方面的国际法规的讨论和制订,使之能合理反映我们的利益和要求。其次,要积极参与有关海洋的国际学术交流,尤其不要回避已经存在的争议。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观点,熟悉中国海洋现状的来龙去脉,以得到广大正义之士的理解和支持。解决争端:外交还是武力在外交努力和谈判至今鲜有实际成果的情况下,出现了呼吁"军事解决"的观点。记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在网上见到了许多比较激烈的言论。对此,专家另有看法。陈光琪教授认为,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岛屿问题是核心。他说:"岛屿问题最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对此大家一向都比较谨慎。岛屿这个问题一般都不会轻易挑起来,公开争夺岛屿会引发武装冲突甚至战争,一般都搁置起来了,各方都说是自己的,但一般不以武力来解决,而是采取克制的态度。"陈教授认为,现在大家都在争夺海底石油等能源,争议和争端是客观存在的,但由此引发武装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他同意中国的海洋形势确实"比较严峻",但他否定了"中国海洋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言论。他说:"整个海洋形势与国家保卫海洋的能力当然有关系,如果你很强大,别人也不敢欺侮你,但二者又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有些问题不是只靠军事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通盘去考虑。钓鱼岛和南沙等问题,目前通过武力解决不现实。由此引发武装冲突甚至局部战争,都会给整个地区形势、给整个国际形势带来重大影响。这等于是对世界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国家不负责任。对此,一定要从整个国家的大局考虑。一是我们需要有个安定的周边环境;二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要很好地统一起来通盘考虑,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陈教授认为,有时军事力量占优势,但整个形势不允许你以武力解决;有时尽管军事力量不占优势,但形势需要时,必须以武力捍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军事力量不能有效保护远海油田。"现在的态势是谁有能力谁开发。其他国家开发了,我们也没法对抗,只有采取不承认态度。"他认为,原来的既定方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必须建立在科技、军事、经济能力增强的基础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张文木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也表示,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在接受采访时,陈光琪教授提到,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说:"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他认为郑和的这两句话是对他的观点最为概括的总结。王佩云也强调了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但他的着眼点在保护层面上。他认为,今后,随着钻探和开采活动的发展,海上石油平台以及海底油气管线的建设由浅水走向深水、由离岸较近到离岸较远,以及进口油气资源的远距离运输,都对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家呼吁加强海洋意识许多专家呼吁,我们应该加强海洋意识。陈光琪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树立海洋安全观,二是树立海洋经济观。首先,别人侵占我们的海洋也是侵犯我们,一定要像保卫每一寸陆地国土那样保卫每一寸海洋国土。海洋也是国家安全的屏障,现在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最可能发生冲突的也是海洋。其次,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运输成本低,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如果海洋安全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也得不到保障。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振兴海洋和振兴国家、振兴整个民族是连在一起的。王佩云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防止破坏性地开发海洋资源。另外要防止海洋污染,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同步。应该努力提高现有油田采收率和油气资源利用率,还有积极开发可燃冰、潮汐、温差、海流等新的海洋能源。二是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共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在海洋问题上,两岸有很多观点一致、利益一致的地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两岸也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可以互补。
(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战争与和平相伴相随。彻底消除战争的威胁进而实现持久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多少个世纪以来苦苦追寻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 20世纪上半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地区卷入战争的漩涡,3000多万人在战火中伤亡。西方列强签署的所谓“和约”不过是一纸休战协议,交战各方的真实想法不过是伺机再战。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浩劫。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饱受战乱摧残,9000多万军民伤亡,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遭到严重破坏。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将“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一古老的命题摆到世人面前。在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上,各国人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杀戮和毁灭不再成为循环往复的梦魇,如何为世界和平大厦奠定牢靠的基石。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意愿和“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而且也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的有效集体措施。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一个在困惑和挫折中不断前行的探索过程。上个世纪中叶那场涂炭生灵的热战一结束,世界随之陷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虽说世界范围内的大战得以避免,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据统计,战后几十年来总共发生了百余次大大小小的战乱,1200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大批无辜平民颠沛流离。 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人民并未放弃对持久和平的执着追求。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联合国作用也随之逐步增强。20世纪后期,世界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冷战阴霾消散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端,通过联合国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 持久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也是需要世界各国戮力同心、不断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应当看到,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享有和平与安宁,但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实现持久和平理想仍需不懈努力。 要实现持久和平,必须摒弃冷战思维,牢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广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安全。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要实现持久和平,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可测因素在增加。非传统威胁与传统威胁相互交织,各类安全问题的跨国性、相关性、突发性日益增强。一国安全与地区和全球安全紧密相联。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各国共同的安全问题。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要实现持久和平,必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不仅有权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且有权平等地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只有遵循平等协商、友好合作的民主精神,才能有效地扩大各国的共识,深化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要实现持久和平,必须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使国与国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各种文明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对话与合作,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人类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宿迁的 总不能都交一样的吧 郁闷
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张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世界人口超过$ 亿以上国家中,目前中国国家资源环境的安全状态仅略优于日本,处在$" 个人口大国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此,建议!$ 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定位在: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考虑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考虑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0 严格人口控制1 & 推进资源深度化加工2 加大科技投入2 扩展资源国际化2 改善环境基础2 强化全民教育+ 。关键词:国家资源环境安全3 人地关系3 可持续发展3 政策调整中图分类号:4!"* 文献标识码:5 文章编号:$""! # ()*6 &!""! +"% # ""!7 # "*!" #"$%&"’$()"’* +),-’&’$(.% /$012 )" $3% 4’$()"’* 5%6)0&7%6 89".(&)",%"$ /%70&($2 ): +3("’895:; ,<=! "#$%&%’%( )* +(),-./0&1 21&(#1($ .#3 4.%’ 6($)’-1( 6($(.-107 8927 :(&;, <==<=<7 80.>!;6$&’7$< 5 >?@A=B< ?
我国周边安全挑战与争端确实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
地理角度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一是边界线漫长,由于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敌入侵。二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给我国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三是众多邻国中某些仍与我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使我周边安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四是多个热点并存,使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
社会角度不利方面:美国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断插手我周边地区事务,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我周边某些国家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增大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经济安全问题。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讨论(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结论(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国际经济因素, 从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和跨国公司,还会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实行资本扩张。近期,美欧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最具发动战争的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特点是靠高新科技产业的创新和扩张,从资源上加强控制,特别是对美国国家安形成威慑的国家。而我们通过对美国二战后,主导发动的局部战争的时间性看,都是在美国的经济腾飞和增长速度快的时期,这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的警觉. 二,大国关系因素, 刚刚谈到冷战后,世界各主要力量形成一超四强。一超即美国,四强分别为:俄罗斯,欧洲共同体,中国,日本。而又经过整合之后,又形成印度,巴西以及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即一超多强的局面.这些各主要政治力量的关系非常复杂并且会根据其政治经济利益组合成世界性的利益集团。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在各主要力量集团之间爆发的. 三,民族分裂主义, 一般来说出现在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多民族国家。目前这些分裂势力表现出共同的趋向:一是都加大了分裂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二是都与境外的反动势力相勾结,内外配合。三是都开始了政治合流,联手分裂。四是都竭力使其分裂活动国际化,以便引来国际干预。台湾与新疆是我国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热点. 四,军事安全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安全的矛盾加剧,加强军队建设,加快军事技术的发展速度。会产生与之进行军备竞赛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大国干涉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增大。
2010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GDP增长约为,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20%,出口增长约为,进口增长约为,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忧喜交加的一年。6—11月工业生产逐月加快,投资消费稳定增长,社会保障和民生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完成全年计划,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预期,经济回升势头日趋向好。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下行轨道并顺利实现“保八”增长目标,主要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的刺激经济政策,无论是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是改善民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和促进城市消费的措施,为完成“保八”增长任务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这也表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其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极其明显,例如:经济增长保持着对政策的高度依赖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依靠投资为主要拉动力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资产价格泡沫扩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依然较高。在2009年良好的基础上,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加上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继续推动投资增长的一系列措施,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保持稳步提高,2010年的消费需求具有诸多增长因素。首先,随着经济回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农民工返城、农产品出售得以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在2009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提高。即使在经济景气下行的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仍保持了较高的储蓄水平,10月末居民储蓄同比增长,大大高于近6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期平均水平();其次,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加速时期,汽车、旅游、文化及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之势,虽然住房购置不纳入消费核算,但房地产市场回暖将再一次带动家庭装潢、家具、家电等消费升温;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居民消费信心,尤其是2009年10月1日出台的“农村居民养老金”试点,将有力地促使农村消费市场稳步上升;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后,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影响消费增长的最大不利因素则是水、电、气、油等垄断行业资源品涨价预期,其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和挤压居民日常消费开支。此外,外贸出口逐步增长,全面恢复“道路坎坷”,长期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出口与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根据历史资料测算,G3(欧盟、美国、日本)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中国出口增长7个百分点。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整体复苏迹象,尤其G3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已显示经济回暖,由G3复苏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将使中国外贸出口在2010年全面回升。与此同时,中国外贸出口企业也发出种种信号显示世界经济正走出谷底,如外向型企业加工贸易占比上升、海外订单增多、广交会成交额大幅上升、国际航运市场趋热等。但2010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外贸结构调整,外贸扶持政策鼓励拥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同时限制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以及简单的来料加工贸易商品出口。外贸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使得我国出口环境日趋艰难,而经济发达国家在饱受金融危机痛苦之后,生活消费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如今各国居民储蓄率都在上升,美国的居民储蓄率更是由负值上升到5%。西方国家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最终也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因此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虽会有较大增长,但若想重新回到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出口增速(即20%以上),道路艰难坎坷。 同时,经过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短暂冷落之后,于2009年触底反弹,2009年1—11月量价双双攀高, 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上半年继续走高,房地产市场重新升温在我国外需稳定的状况下对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利好消息。然而,目前人们普遍担心未来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是否加剧楼市泡沫并加大我国金融风险。因此,2010年及今后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当前价量齐涨态势,而且取决于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和国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尺度。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未来的政策走向将是“以稳求市”,主要目标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整个行业将在2009年重新升温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上升。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我国30多年来的经济运行特征表明,CPI是我国经济波动的稳定滞后指标。在以往的经济波动中,一旦经济复苏,CPI也将随之走高。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轨道,2009年的通货紧缩即将结束,2010年物价走高不仅成为必然趋势,而且还存在众多上涨客观因素。一是受近期美元贬值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我国资源品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开始升温;二是当前房地产价格重新反弹促使房产及其它资产价格快速上升;三是2009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过快,过多的货币投放最终将推动物价上涨;四是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的涨价预期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并逐步构成社会通货膨胀预期。但由于我国除垄断行业外,多数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工业产品普遍供过于求,加之经济仍处于恢复期,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全年价格走势平稳,不会出现较高通货膨胀,CPI上涨幅度不会超过。然而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据国家统计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6月底联合开展的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调查结果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升温,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在外出的15097万农民工中约有420万人未获得就业,仅占外出务工人员的3%。2010年我国有650万大中专毕业生走入社会,如果加上现有的城市失业人群,2010年我国待就业人数约为1500万。对于恢复增长期的2010年而言,政府工作压力有增无减。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应加大“促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力度,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航空、邮政、通信、电力、能源等垄断行业,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高全社会资本投资效率,消除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等不切实际的企图,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资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等措施。
7、军控、裁军与不扩散问题追踪分析 8、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研究 9、联合国及[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
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
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
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亚太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不会根本扭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一、大国关系的相对平稳发展是中国周边继续保持缓和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美国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并采取措施对中国防范遏制,但双方在反恐、朝核、维持台海稳定及经贸合作领域存在共同利益,美国对中国仍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对抗。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虽有加强,但彼此亦心存防范:美借日制华,却不希望中日交恶而不可收拾;日傍美制华,并不甘心为美火中取栗。遭受美国战略挤压的俄罗斯,在国力未得到全面恢复前,仍将是中国主要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有望继续稳固发展。印美关系虽发展迅速,但印度不会全面倒向美国,沦为美遏制中国的棋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自身策略得当,中国不会成为大国矛盾的焦点,在大国外交中仍有充分的回旋空间。二、地区热点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较低中国周边地区存在印巴矛盾、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由于印巴关系持续缓和、美国更多介入南亚事务以及印巴相互核威慑,南亚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朝鲜半岛形势因朝鲜拥核而面临新的复杂性。但由于中、韩、俄强烈反对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加之美国受困中东,无暇东顾,因此,从近期看,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从长远看,朝核问题仍可能出现轮番升级,但各方均会努力控制升级的势头,避免出现战争。在东海、南海岛屿权益问题上,由于中国与日本及南海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磋商,各方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岛屿问题引发个别意外冲突虽不能完全排除,但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一段时期, 台海形势仍处在风险较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渐成“跛脚”的陈水扁正加紧通过推进所谓“宪改”,搞“台湾法理独立”,不排除陈水扁进一步铤而走险的可能。2007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和2008 年台湾“大选”使岛内局势发展充满变数。但只要美国坚持维持台海现状政策,中国大陆及岛上反“台独”力量仍有能力遏制“台独”的冒险举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1] 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内外政策,将有助于保持台海地区的稳定。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剂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将长期存在,某些挑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为特定国家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视,地区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将把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视为增进合作、扩大影响的渠道和机会,积极探索并推动在多种框架、多领域开展合作。“9·11”事件后,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推动因素。印度洋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发生后,各主要国家充分利用救援外交,拉近与受灾国的距离,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奠定基础。在“10+3”机制的带动下,东亚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正不断加强。2002 年11 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作为落实《联合宣言》的后续行动,2004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中长期合作规划,在反恐、非法移民、禁毒、执法、刑侦等领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合作。在中国倡议下,首届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2004年1月在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表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决心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加强合作,支持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 的目标。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还逐步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日益严重的毒品走私活动,把遏制和铲除毒品走私纳入反恐合作的框架之中。种种事实表明,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主要议题,并将成为改善地区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和加强安全互信的纽带。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在祈祷和平的新千年钟声敲响之前,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领导”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际环境的另一新变化是,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多极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构成其他无序因素的可能有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军备竞赛,可能有非国家行为者的跨边境的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活动,也可能是一些国家因贫困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大量难民。这些无序竞争如不能被阻止和及时控制,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难以维持的。 亚洲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东亚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三分之二是在区域内完成的。这种共有的利益是推动它们在下一世纪进行合作的基本动力。信息与交通领域的技术革命正在消除亚洲各国间地理上的隔阂,为它们的相互沟通和加强信行提供了手段。亚洲各国还有着反对外来干涉、维护独立自主的历史传统,它们珍视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倾向是它们相互谅解和相互妥协的基础。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各国将更努力地谋求合作,利用国际体制(即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来共同地维持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环境。 除了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外,在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以下一些较重要的国际多边体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后部长级会议、东盟加中日韩会议、朝鲜问题四方会谈、“上海五国”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等。这些国际多边体制包含不同的成员,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功能,有不同的优先处理的问题,其产生的决定或共识有不同的约束力,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推动着相关国家认识他们共有的利益,并通过合作互谅互让来共同获益。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方面,这些机制已经在起非常积极的作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这一进程使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得到了显著加强。今年5月初,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财政部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个亚洲货币保护机制,以避免再次发生造成严重冲击的金融危机。这表明亚洲国家已将它们的合作从贸易领域扩大到了金融与货币领域。 在安全方面,由于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功。同时,一些国际多边体制已经在加强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今年4月,“上海五国”的国防部长进行了会晤,部长们决定要采取集体行动,防止国际恐怖主义、好战的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五国边境地区的威胁。进入新世纪后,只要各国都能将和平共处作为合作的基本原则,放弃冷战思维,国际多边体制就能够在解决领土争端、控制军备竞赛、建立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新世纪的初期,东盟地区论坛可能发展成为东亚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体制。在中亚地区,“上海五国”机制经过扩展,也可能发挥类似功能。但一个能涵盖东亚、南亚和中亚所有国家的多边体制暂时还没有可能性。 在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克什米尔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内战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着国际因素卷入的背景。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但是,如何发挥国际多边体制作用,寻求最终解决或者缓解其紧张程度,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充分重视。例如印度一直拒绝国际组织调解克什米尔冲突,这不仅长期拖延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已经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以后,冲突的延续将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中国和其他国家应当向印巴两国进一步施加影响,促使他们通过调解来求得双方可接受的解决,并意识到任何强加于人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这也应成为下一世纪亚太地区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一条基本规范。 可以预计,通过国际体制进行国际合作将是下一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方式,但是还存在如何主导国际体制的问题。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可以,而且也应当在国际体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只要是坚持尊重主权、国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干涉内政等国际体制的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制活动不仅会受到多数周边国家的积极评价,而且还会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这将成为中国主动影响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手段。 国际体制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有效性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保周边地区的多极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是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本手段。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体制,中国在下一世纪的全面复兴与强盛是大有希望的。
我国粮食安全为何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由重点关注数量安全转变为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兼顾。在满足人们温饱问题的阶段,数量安全是根本,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营养健康、美味可口的高质量粮食品种,多样化的食品需求,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重要选择。
由粮食安全转变为多样化的食品安全。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以及口粮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粮食(口粮)安全不再像过去一样突出,相反地,人们对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保证多样化的食品供给逐步成为粮食安全的新内容。粮食安全也由口粮安全逐步转变为口粮安全和饲料粮安全兼顾。
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 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一、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二、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三、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四、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五、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六、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七、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每一位师生品质的表现,节约更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
建议与做法:
1、理性消费。全体市民要踊跃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积极营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绿色消费。
2、积极参与。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吃多少点多少,不剩菜、不剩饭,剩菜打包,免费为顾客提供环保打包餐盒。做到行业规范、食品安全、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
3、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倡导餐桌礼仪,维护用餐环境,不肆意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
4、科学饮食。科学搭配,注重营养,追求健康,不酗酒,不暴食,摒弃不良饮食陋习。播种的是一种习惯,收获的是一种品格。创建文明餐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为文明城市创建加油鼓劲!
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通用10篇)
碗里的粮食美味吧?那是因为我们中国牢牢地端住了我们自己的饭碗。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0篇),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米饭,家家户户餐桌上最平常的食物,因为它的平常,我们总是忽略了它,甚至肆意地浪费。我也是如此,至今还有一件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一天,太阳就要落山了。妈妈在厨房终于忙碌完了,餐桌上已经放着碗筷,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诱惑着我和弟弟,我们兴奋地跳上凳子,一把抓起筷子就开始吃。吃着温热热的米饭,闻着香喷喷的菜香,那真是一种幸福。桌上有一盘花菜,那是我的最爱,可惜也是弟弟的最爱,我刚夹了一筷子,弟弟就一挥手将那盘花菜揽到了自己面前,自个独占那盘又香又美味的花菜。我可受不了弟弟这个样子,于是就开始了“抢菜大战”。弟弟是个急性子,见抢不过我,就恼羞成怒,一把将我的饭碗打翻了!整碗白花花的米饭扣在了地板上,沾满了灰尘。
妈妈闻声出来,一看这场面,非常生气,说:“葆霖,你看看你把姐姐的饭打翻了,今天妈妈只做了刚够三个人的饭,姐姐的米饭被你洒了,那你自己就得挨饿了。”弟弟听了,大哭起来。妈妈耐心地说:“虽然家里有很多米,但是这些米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钱买来的,不能随随便便浪费,所以为了让你们记住这次教训,今晚妈妈不会再另外做饭了,大家平均着吃吧。”
锅里只剩了一碗左右的米饭,妈妈还没吃呢,于是妈妈让弟弟把自己的那碗给我,锅里的米饭分成两小碗,妈妈和弟弟各一碗。我吃着那碗饭,心里也很懊悔:如果不和弟弟抢花菜,如果不和弟弟吵架,如果我能拿出做姐姐的样子,如果……可是,没有如果了。那晚,我们就这样只吃了半饱。现在,那碗米饭成了我记忆中的伤痛,永远提醒我要爱惜粮食!
往事点点,汇成了我记忆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几朵银白的浪花,让我回味让我珍藏,让我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大年初一,我吃了很多零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又强制我要吃完一碗饭。我坐在凳子上盯着那满满的一碗饭发呆。怎样才能够不吃饭而不让爸爸明白呢?我绞尽脑汁,怎样想也想不出一个巧妙的办法。这时爸爸发现我一向没吃饭便问我:“你怎样还不吃饭呀?是不是不舒服?”我楞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哦,没事。此刻就吃,就吃。”说罢便装模作样地吃了两口。这两口饭在我看来就是世界上最苦的药,让人难以下咽。怎样办?怎样办?被爸爸发现我没吃饭了……我急中生智,眼前一亮:爸爸平时吃饭那么快,等他吃完了我就去倒掉这碗厌恶的饭。可不知怎样的,爸爸慢吞吞的,急得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把饭吃完,他一走,我立刻就把饭倒掉了。哈!太棒了!我兴奋得又叫又跳,刚才的焦急与不安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妈妈也无可奈何。冷不防爸爸出此刻我面前:“干什么?你的饭呢?是不是倒了?快说!”我吓坏了。妈呀,是不是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呀?这么厉害!沉默是金,我坚信这句话。
爸爸见我不说话,便已明白了七分。他拉我坐下,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农民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之后,爸爸给我讲了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出稻子的。我听了。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真期望时光能够倒流。
以后我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看到别的人浪费粮食我会教育他。感激这件事,它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粮食。
中午,小明一家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桌上美味的饭菜。
吃着吃着,小明感觉吃不了,但碗里的饭还堆得高高,他想了想,趁爸妈不注意时走到家门口,一下子把饭菜给倒了。小明的妈妈看到了他的举动,立刻跑上去制止。“妈妈,我吃不下了嘛,所以就……”
“小明,你要爱惜粮食啊,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啊!”
“妈妈,可是我是吃不下了呀,反正饭菜在菜场里有的是,倒掉一点又没事!”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知道粮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种出来的吗?”
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对小明说:“小明,农民伯伯起早贪黑在田里不停忙活着,就是为了让粮食长得更好,能丰收,让我们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有一首古诗就是说他们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爸爸接着说道:“一颗米就是农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你倒掉了那么多饭菜,浪费了农民伯伯多少的汗水啊!”
小明说:“嗯,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不会浪费了!”说完,拿出扫把和畚箕,把饭菜扫掉了。
“这才是我的好孩子!”爸爸自豪地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听到《悯农》这首诗,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爱惜粮食。
现在饭店、酒店到处都是,有些人嫌做饭麻烦,就经常到外面去吃饭,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爱惜粮食。每次他们在餐馆里吃不完的食物就直接丢掉了,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浪费的粮食是许多吃不上饭的人吃好几年的呀!据统计,我国在餐馆、食堂每年浪费的粮食是够好几亿人吃上一年的。
我们不像他们一样,而是把一粒粒米饭当成宝贝一样。记得有一次,我吃完饭,碗里还剩着许多米饭,爸爸看见了把我骂了一顿并让我把《悯农》这首诗背一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吃不完饭而把饭直接倒掉。我知道粮食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种出来的。如果我们浪费粮食的话,就等于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我一定要把《悯农》这首诗,牢牢记在心里,让它成为我的座佑铭,并去践行它。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这么做,那就会节约很多粮食,帮助到更多的人,让那些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学校接我,所以每天中午放学都去午托部吃午饭。中午我和小伙伴们一同排队吃饭,刚开始真的很有趣,但是不久后,那股新鲜劲儿也就过去了。
有些同学早把午托部老师的批评教育抛在脑后,午餐时间结束后,桌子上总是一片狼藉,到处是吃剩的饭粒,还撒了不少烫烫水水,还有些同学不管自己饭量多少,总是要让老师给多盛点,饭吃不完也就理所当然的倒掉了,丝毫不觉得浪费,我每天吃完饭后,总能看见装满剩菜剩饭的几个桶里堆的满满的,真让人可惜呀!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读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妨想想,农民伯伯是怎样在地里为庄家除草松土的,在炎热的夏天汗水滴到苗下泥土里的情景。可是有些同学仍然在不节制的浪费食物,我真想让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好好体验一下,我们平常吃的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我还记得妈妈跟我说过,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非洲的一些小国家,每年因饥饿死去的人就有上百万。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作为一名小学生,爱惜粮食应该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热得很,小明望着窗外火炉似的太阳,心想:这么热的天,要是能吃雪糕就好拉!
“吃饭拉!”妈妈一边把一盘青椒肉丝放在餐桌上,一边叫道。小明走出了房间,看到了桌字上菜便皱起了眉毛。“哼,怎么是些素菜,我要吃红烧肉!”小明撅起了嘴巴
不满地说。小明只吃了几口饭,便不想吃了。于是,他端起了饭碗向门口走去。
爸爸看见了,连忙阻止他,指着门外正在劳动的农民说道:“你怎么可以倒饭呢?那可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小明无所谓地说:“那怕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种田,我浪费一点儿又没关系的。”爸爸有些生气了,问道:“农民他们在干什么啊?”“插秧”。“那插了秧明天就能丰收吗?”小明摇了摇头回答道:“不能”。“是呀,插了秧,还地除草、捉虫、灌水、施肥,这样才能收割啊!”见小明低下了头,有了一点悔改之意,妈妈又趁热打铁:“要知道,你能吃上饭已经不错了,要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穷人连一口饭也吃不上,你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对不起,我错了。”“没事你能知道错就好了,下次可别再犯了。”
见到小明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爸爸妈妈都欣慰地笑了。
一天,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的吃饭,不小心把许多白花花的大米饭掉在了餐桌上,我仍然置之不理,继续吃着饭。姥爷看见了,一声不响的把一粒粒大米饭捡起来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我看见了非常吃惊:“姥爷,掉桌上了的米饭为什么还要吃啊?”姥爷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翰仔,姥爷是苦日子过来的人,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就非常幸运了。姥爷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饱饱的吃一顿。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伯伯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吟出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妈妈听了姥爷的话,接着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八亿多的人在挨饿,每年还有两千万的人被饿死。”听了姥爷和妈妈的话,我很羞愧,这样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怎么对得起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和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古人云,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我决心从我做起,爱惜粮食,保护粮食。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真是太浪费了!有的人以种粮食为生,当我们的'粮食不足时,是从哪里获得粮食呢?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难道真的等到我们沦为饥饿贫困交加的弱国时,我们才会对随手仍掉的馒头米饭略待珍惜吗?
提起“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我不禁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得在我一年级时,我刚学这首诗时,我完完全全不懂得诗的含义;吃饭时经常把白花花的米饭留在饭桌上,掉在碗里,是一个不懂的节约粮食的人。
而我的妈妈却和我恰恰相反,她是一个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淳朴女人。妈妈见我如此铺张浪费,便将我带到乡下外婆家去体验农民伯伯种植的辛苦。
炎炎夏日,农民伯伯坚持在田里播种,每插一个秧苗,额头上都会滴下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正如诗中所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来:“小雪,过来帮外婆干一下农活行吗?”“当然!”我不假思索地说。
谁知,我才干了仅仅半个钟头,就累的满头大汗,汗水侵湿了我的衣服。我把锄头往地上一丢,妈妈见了,语重心长地说:“宝贝,你体会到了当农民的辛苦和劳累了吗?你以后还浪……”没等妈妈说完,我便抢过话,连连说:“我不会了,我以后会做一个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珍惜每一粒米,珍惜劳动人民的汗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今天,爸爸升职了,所以就请了厂长、经理……去吃饭,嘿,!我也去了。
一来到酒店,哇!这酒店有超级大型的水晶吊灯和红木楼梯,超级的豪华。
点菜的时候,爸爸一口气点了十几道菜,一锅汤和三盘水果点心,菜有清蒸带子、红烧多宝鱼、清蒸鲍鱼……非常丰富,菜上齐后,大家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
厂长他们都连声赞扬这里的菜真好吃!经过他们大人的几次碰坏后,午餐也接近了尾声。
但是,我看见桌子上还有一大半的菜还没吃完。便对爸爸说:“把这些菜打包吧!”爸爸说:“为什么?这些菜要打包干嘛?倒了不就可以了嘛。”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痛。这时,我想起了电视上说的,有一些孩子和大人们,因为贫穷终年都吃不到肉,每天只能吃一小小块的馒头,有时边一点东西都没的吃,更别说吃这些菜。
后来,快回家的时候,我就和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说:“好!”
大家知道这一点剩饭对穷人们有多么宝贵吗?每家饭店也都有贴“节约粮食”四个大字,请不要浪费,所以让我们一起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吧!
思路:论文就是对一个观点进行论述,如何维护国家安全这个论文,在写之前应去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国家的内外局势,以及相关的因素的,同时关注新闻做好充分写论文准备。
示例:
从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缺乏警惕,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
甚至经不起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我们又怎能不注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呢?
那么,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应当怎样培养呢?尤其是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我们又有那些对策来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呢?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曾经失去过太多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我们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应特别关注、特别警觉。每当我们周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之时,
每当西方大国对我们施压之际……我们都不能不思考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把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及活动中去,平时注意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列为首要任务,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自觉维护者。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应该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依法治国这句话,大家都拥护,这就意味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
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问题;国内改革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进行。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说过:“没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友谊,只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涉及到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
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人才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又是个人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要求。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活动、法规。有人统计,涉及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一百多种,
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中,特别应当熟悉以下一些法律、法规。
宪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出国留学人员守则等等,对遇到的法律界限不清的问题要肯学、勤问、慎行。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从理论上讲,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常识、规定都比较完善了,依规行事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是,实际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如,有的间谍情报人员采用五花八门的手段,套取国家秘密、科技政治情报和内部情况。如果丧失警惕,就可能上当,
甚至违法犯罪。因此,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可争取各种帮助、资助,
又不失国格、人格。识别伪装难又易,关键就在淡泊名利,及时发现的别有用心者,要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肆意妄为。
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之中,
都希望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都希望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更应该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出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个在百度上搜一点知识就可以了
当代的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嗯,我觉得妾身的自我要求就是不在网络上面,嗯,就是去做一些安全方面的一些泄密啊,不接触一些国外的相关的这个呃人员,以防止自己在无意之间啊泄露了这个机密国家机密,其次的话就是尽可能的到更多的这个活动岗位中去贡献自己的这个力量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着重强调的是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它的安全对象基本限定在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军事安全事物上,防御的是境外的军事威胁,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为目的,准备战争和赢得战争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中心。 从1980年至今,中国已经有24年的和平时期。林东博士指出,和世界上很多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和民族一样,“我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除了国家和军队要准备战争,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之外,地方政府、企业、大众与国防之间的心理距离、物理距离都很远,国民的国家危机意识淡薄”。 “然而,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改变了这一切。”林东认为,因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当今世界,国家和人民对国家安全的需求不仅大大超出战争和政治、军事安全范畴,而且对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国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部。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转入和平与发展的轨道,大国间战争风险明显下降,世界大战和国家集团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乃至大国之间的大决战时代消退,甚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军备竞赛这样的危险游戏也大大降温。因此,“传统安全观下的国防呈现战略松弛现象”。 “然而,这种松弛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国间的争斗并未消失,而是改变了形式,寻求以武力为基础的和平演变方式来谋求政治、经济利益,也就是外部对你施以军事威胁,内部对你制造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综合起来破坏主权、蚕食领土、控制资源,甚至颠覆政权”。 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威胁兴起,这使各个国家面对新的敌人,恐怖势力从社会内部发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虽然目前恐怖袭击的破坏力还没有达到战争损失的程度,但是它所造成的社会心理震撼和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已经不亚于战争时代。每个国家的社会安全都前所未有地面临严峻挑战,社会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形势发生如此巨变的今天,林东认为,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重要而急迫”。 林东说:“‘新国家安全观’将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都纳入职责范围,极大地开拓了国防的历史使命,而这些领域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关联的。可以说,今天的国防不是同老百姓疏远了,而是拉得更近了。” 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国家安全是个木桶,“新国家安全观”中的各个部分就是木桶上的木板,哪块木板低都会影响整个木桶的盛水量。“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安全既离不开军队,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大众,国家安全就是每一个公民的安全。这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从思想上实现从旧的传统安全观向拓展了的‘新国家安全观’转变,居安思危,心中长存忧患意识。”经济全球化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安全所处的背景、影响因素和实现手段都发生了变化。 从政治方面来看,全球化进程使国家及国家主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使人们以绝对主权来衡量国家安全的做法出现了变化。从经济方面看,全球金融、贸易和服务市场的监管体系更多的是以市场为中心,国家的经济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从文化方面看,发达国家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传播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对他国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产生冲击。从军事方面看,军事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军事仍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国家安全观也在不断变动和调整。总的说来,一是安全主体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主体不仅包括国家,而且向下延伸到了个人,向上延伸到了群体和国际(人类)。与此相对应,对国家产生威胁的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二是国家安全从绝对变为相对,安全状况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国家安全程度的实现与国家实力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9·11”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三是国家安全观正在由重视影响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向重视内部因素转变。冷战后,随着国际机制的成熟与健全,合作成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主要选择。从现实看,一国吞并他国领土的情况已比较少见,但一些国家因内部问题引起社会矛盾激化,给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威胁,进而引发国际社会介入的事例却越来越多。 四是从提倡硬实力到提倡软实力。二战以前,军事、人口、资源等硬实力因素是影响和决定国家安全的主导因素,现在,民族凝聚力、国家体制、科技、文化、信息等软实力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比重越来越大。 中国是少数几个完全靠自身力量维护安全的国家,这决定了,领土、主权和军事等方面的安全仍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9·11”后,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处于此涨彼消的变动之中,因此,我们也要重视把握好非传统安全问题,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注意掌握国家安全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