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人生下来是看不出善恶的?也不是看善恶的时候,人死了才能知道他的善恶.有人说忠和歼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呸呸呸要是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歼的他还歼谁去啊,所以狼往往要披着羊皮才能行恶.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性向善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老实善良就是傻等,影片中的好多大实话,不正是对现实的一种写照吗?

之后,只能无奈地说:生活就是这样。

想做个好事真难呀,不小心惹火烧身,自找麻烦,只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所以做事也要分策略,如果事物是你所不能控制的,那么就要训练自己不要让它们控制你。

影片里有这么一群人,或只有侧面,或带口罩,或戴头盔,不会光明正大地见人。这帮人,让社会变得复杂,让老实人变成了傻子,让守信变得奢侈,让社会成本提高。这帮人怎么约束?见不得光的人,怎么样让他们见光?

在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泱泱大国,如何为自己多争取点资源,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不逼着自己搞点关系,不用戴着虚假的面具示人,除了做之外,像善良的拉央子为代表的这类人,还能在横行的社会里混得久吗?

人性向善,人心有恶。人是社会人,既然不能像道家一样脱尘出世,仅用儒家的德治教化是不够的,不遵守规则,就得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对待,当然谁来监督使用刑法的人也是个问题。象影片里拉条子的儿子如果是被公关减刑的话,那不又是得逞了。

摘一篇寓言,拉条子一类人就是被吃的低级动物,会不会早晚被高级动物吃掉?有更好的办法吗?感觉很悲观。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社会生物链中的各类生物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也得有个度,否则就有灭亡的危险。

报端网络上屡有一些穷凶极恶之徒仅为区区几十元而抢劫杀人或邻里为区区小事拔刀相向甚或残忍灭门的报道,在它们眼里杀个把人竟好似碾死只蚂蚁般微不足道!深为那些漠视生命的愚昧凶残冷血无知所震惊!生命竟然可以如此轻贱地被蔑视?生命本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值得每个人尊重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的最为神圣的生存权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到底怎么了?诸多怪现状,不禁令人疑惑:我们这个一直以传统美德自傲的民族,难道竟已深陷道德泥沼?

人之初,性本善在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下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历史沿袭也使许多人的不择手段的强势凌驾找到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人性向善变得象弱不禁风的悬崖边上的一株花。

在一些一夜暴富的煽情宣教下,在人们开始以金钱多寡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时候,许多人为了钱,偏离了生活的本质,变成为物欲所驱使,为物质所奴役!继而道德失范:是非善恶混淆,拜金极端个人主义极致表露,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司空见惯,诚信沦丧、欺蒙拐屡见不鲜,以权谋私、贪腐堕落见惯不怪。凡此种种,当这些问题成为遮掩社会的黑暗时,传统的价值观就没有了立锥之地,也必然地会引起社会的迷乱和阵痛。

相信每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都会痛心疾首,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正致力于改变这一切。

究其根源,道德缺失来自于对一切道德规范的漠视,而这种漠视又是上个世纪以来摧毁旧有的一切的结果。百多年来,我们不仅把旧有的制度推翻了,同时也误把许多传承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宝贵财富当成旧制度的附庸和产物从而摧残得荡然无存,这无异于掏空了人们的心灵,传统的文化精神,传统的道德规范至此所剩无几。

而文化精神,恰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先人孔子就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正说明文化精神是对一个民族的支撑。道德缺失源于文化精神的失落,而最艰难的又莫过于文化精神的建立。窃以为,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各种新的规范的同时,更要紧的'还是我们文化精神家园的建设。愿我们的民族精神永存!

关于人性本来如何,一直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人们是否应该秉持善念,也是当下社会持久不衰的热门议题。亲爱的读者,当你面对这个问题,会作何感想?

前几天我看到过一则新闻,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老太太乘公交车下车时落脚不稳,险些摔倒,幸好旁边一个小伙子扶了她一把。老太太道了声谢谢便离开了,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天。

第二天,老太太的家人和老太太居然找到了这个小伙子。他们表示,小伙子推了老太太一把,然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又扶了一下老太太,老太太骨头因此受伤。他们要求小伙子出3万块医药费,小伙子不答应,老太太家人直接把小伙子告上了法庭。

过了十几天,小伙子和老太太在法庭上相见了。法官听了老太太的话语,认为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小伙子理该为此事负责。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沉默了,这件事伤了很多善良人的心。

刚听到这个新闻时,我第一个念头,不是痛恨老太太与她的家人,也不是痛骂那个法官的草率,而是对现代社会无比的惋惜。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现在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已经越来越常见,更有甚者,近年来还出现了专门碰瓷的人,他们利用人性的善良,去达到无耻的钱目的。这些践踏爱心的人,是最令人不耻的害虫。他们危害了我们绿色健康的家园,谁也不知道,因为他们的丑恶内心,有多少人遭受了无端的非议与谴责!

然而,黑暗存在的同时,肯定有光明伴生。有人因为害虫的毒害而痛心不已时,却依然有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用心地帮助他人。善良的人虽然少,但是善心却与日月一同长存于世间、深深刻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里!

希望越来越多的坏人洗净污点,让自己变得善良。我想,只要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呼吁、去号召身边的人去帮助他人,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

好人一定比坏人多。我们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社会绽放人性的光芒。愿不久的将来,山更青,天更蓝,社会更加和谐,家园更加美好!

首先你要明白人性本质:人不是性本善 更不是性本恶,而是性本纯;小孩学什么都快,被世界过以后开始别人; 鲁迅说:吃人要不被人吃。韩非子说:性本私 才现实。 人类的弱点都是因为有自我。 所有的享受 追求都是为了欲望;陶渊明有言---心为形役;宠辱得失痛苦快乐都是因为我们 以世俗标准衡量自己。 每个人坚持自己想法,一点不肯付出,结果是 一个独木桥 谁也别想过 失去自我;假如能超越自我 超越弱点 才能让力气大的交换双方成为可能。 上面的朋友说的‘不能了解自己’是因为人的眼睛是向外长的,所以 但缺少自知之明,缺少一面镜子;(以史为鉴 人民监督) 人有个讨厌的嘴巴,这是一切灾祸的根源;想想每天你听的那些话是必须听的?(聋子爱迪生说)庄子《胠箧》说:天下之善言少而不善言多,故言语之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 (党的三大作风之首也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信言不美,可惜所有人只好利恶害,这就是人性弱点,邪恶正是利用了它 见利忘义的人不是多数吗。 沦为自己情绪和欲望的奴隶是最不自由的。 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打架争辩容易,宽容理解难; 傻瓜都会打架,傻瓜都会争辩; 人性的弱点是自私,宇宙万物没有一个东西像人类一样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聪明,造成人人稍学会一点就相互斗智斗勇;知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还不如纯真一点更善良。 试想,天地万物若向人类社会一样会说话,会争斗,只求索取不奉献----那还会天长地久吗? 人有个讨厌的嘴巴,这是一切灾祸的根源;想想你一天 党的三大作风之首:批评和自我批评;信言不美,可惜所有人只好利恶害,这就是人性弱点,邪恶正是利用了它 见利忘义的人不是多数吗。 沦为自己情绪和欲望的奴隶是最不自由的。 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打架争辩容易,宽容理解难; 傻瓜都会打架,傻瓜都会争辩; 人性的弱点是自私,宇宙万物没有一个东西像人类一样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聪明;试想,天地万物若向人类社会一样会说话,会争斗, 只求索取不奉献----那还会天长地久吗?界上有很多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其中有一个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评论别人时经常说“这个人是好人”或者“这个人是坏人”,但是我们到底有没有资格这样说他人呢?可能在很多人的感觉上,这应该是比较扯淡的话题, 但我来试一试回答一下这个十分难的问题 - “人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其实,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人各有志,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啊。那么,我先开门见山了!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所以无论我现在写什么,都无法说服读者,但我至少可以举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子: 比如,中国有一本很有名的古书叫"三字经",此书之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性恶论。其意思是恰恰相反的,是说“人性本是恶的,但其所以善是人为的”。除了这些理论之外,还有一个说法。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得好-“人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鲁迅在其文章“拿来主义”中,曾经说过尼采疯了。的确,了解尼采的人都知道他的一些看法真是太偏激了,但在这个观点上,我本人赞成他的意见。从我的角度来看,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说实话,只有让我感到快乐与让我感到郁闷的人。我估计,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应该是如此吧。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不会让所有的人感到快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诸如此类 , 这不需要解释。现在,我来举一个关于人性善恶的例子。请大家想象自己是一只无辜的小牛犊。要是人类要来杀我们,只是为了吃我们的肉,我们会不会感到高兴?谁给人类杀害动物的权利呢? 呵呵,我来问一下,动物是怎么想的? 我们对它们那么凶,所以我估计动物肯定不会把人看作“善良的生物”。 不管“好人”还是“坏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民以食为天”。这意味着,为了活着,为了生存,我们有时都免不了做一些不道德的事,甚至像一个无情冷漠的衣冠禽兽那样无恶不作地损害他人的利益。事实足以证明人性还是不怎么好的。也许好人多一些,但是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从来没作过孽”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大家无法避免碰到那些所说的“坏人”。那些坏人是更具吸引力的,怪不得有这样一句俗话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是我们也得记住,坏人有时候也有好的一面。有些坏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总结起来说,这是又困难又复杂的过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有,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坏人永远也不会说自已是坏人。反对我看法的人一定会提到“刚刚出生的孩子都是无罪的”,“小朋友不伤害别人”,“产儿不杀别人“等说法。说的都对,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是好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判断好与坏,对与错,等等。世上没有生而知之者。小孩子像水一样-可谓是没有颜色的液体。但,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好的医生还是坏的黑手党成员,这是无法预料的。众所周知,孩子成长的过程包含不计其数的因素。关于孩子们的基因和倾向对于他们将来生活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我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这也不是我议论文的题目。到目前为止,谈着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我只能开玩笑地说“好孩子越学越好,坏孩子越学越坏”。总之而言,人不能用好坏来区分 因为人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坏,人就是人。假如我只能选一个答案,那我就会选“人性本恶“。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做坏事,欺负别人,伤害别人,破坏自然环境。不过没办法。以前是这样子,现在是这样子,以后也一定是这样子。尽管如此,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悲观地看这个世界啦。干嘛想那些难过的事儿? 如果我们老是想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坏人,或者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忙于想这些事情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为了好好活着,我们应该快乐地欺自己,告诉自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最美好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常常做好事,无缘无故地帮助其他人,以所有的人为善良等等,要不然我们都会疯啦。大家加油吧!

写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性的善与恶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结论各异。有儒家的性善论,法家的性恶论,还有当今哲学家周国平提出的“内核”说。三者结论虽各自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致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生具来、生而有之的。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性的变化和自己多年来对人性地感悟,隐隐觉得,人性的善恶多为环境所左右,是后天生活养成的习性。也许,人刚出生时就象一张白纸,一无所有,关键是看后天如何去涂抹。生活在和谐、友善、温情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人性则善;生活在罪恶、争斗、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人性则恶。

记得儿时,无论是老师、家长的教导,还是舆论宣传的引导,都要求我们要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现在,无论是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的护身防卫讲座或是其它媒体报道,都一再提醒我们,无论出门在外,还是闲居在家,都要倍加小心,少管“闲事”:要路不拾遗,别盲目助人、见义勇为做好事。三十年前后的要求,迥然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

三十年前,我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会受到社会的褒奖和肯定;而今日为之,则可能遭遇各种或陷阱。你助了人:帮自称不识字的老人从提款机里取了钱,如这银行卡是偷来的,你或许因被录象将被疑为小偷、陷入官司;你勇了为:遇到车祸救助受伤者,你或许被赖为肇事者、做了好事还赔钱。诸如此类,各种媒体报道的案例不胜枚举。教训极其深刻。

三十年前后,社会生存环境对人的要求迥异,各种媒体对人的教育引导迥异,其根本原因,是三十年来人性的迥异。可见,人性的善恶,关键是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与人之初的本性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不由想起狼孩的故事。一个孩子自幼与狼为伍,长大后即具有狼的习性而没了人性。同理,如将一个孩子自幼与世隔绝,与猪狗虎豹同居为伍,也许将来也就有了猪狗虎豹的习性。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的家人、朋友、情人出现困难时,你可能是出于亲情、友情、爱情等情谊,不惜牺牲自己利益,千方百计地为其出谋划策、出手援助、承担责任,坚持不懈、力所能及地帮其走出困境、成才立业,为其成功而喜,为其挫折而忧。可当其一旦自以为功成名就、或觉得你对其用处不大时,则不仅不念昔日情谊,刻意遮掩过去,对你的帮助拒不认帐,甚至到处抵毁你、中伤你,或到处自鸣得意、胡说八道。让你在甚觉可憎、厌恶、痛心之余,不禁怀疑自己当初的善心、责任感,是否用错了地方,是否帮错了人、做错了事?有此经历,如再遇到此类人等,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尽力帮助他么?可见,环境的无情、人性的败坏,是挫杀善良心性的天敌。一个人接触恶劣的环境多了,接触忘恩负义的人多了,人性也必将随之发生根本改变。此举与狼孩的成因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汉奸汪精卫的一生,是前后及其矛盾的一生。想当初,为推翻满清统治,他毅然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倡导革命;为谋刺摄政王,他视死如归,那“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令当时的国人无不为之动容!可谁曾料想,死里逃生、壮志未酬的汪精卫,三十年后,竟成为全国的头号大汉奸、大卖国贼,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今日想来,当初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推翻满清统治,是清政府已病入膏肓、日薄西山之时;而三十年后的投敌卖国,是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当时的日本不可战胜、抗日无望,继而卖国求荣。否则,也许将会成为一名抗日志士。可见,人性的善恶,仅在一念之差,更不会因人之初本性的善恶而始终如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历史和经历告诉我们,人性起初的善恶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认识人性,识别善人和恶人,继而惩恶扬善。虽然我们周围的善人还占绝大多数,但仍应提高警惕,别给恶人以机会。当你全心全意为别人着想的时候,是否想到,你热心帮助的人可能正心怀鬼胎,甚至在暗中算计你、利用你?当别人为求得你的帮助而信誓旦旦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的承诺可能根本就没准备履行甚至就是算计你的陷阱?当形势扑朔迷离、难以判断的时候,你能否坚持做人的原则,始终保持一颗负责任、爱国爱家爱善人的良心?

我们都应认真地检讨自己,校正自己。长此以往,或许,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有些裨益的。

关于书中所记载,那些所谓的善与恶。但何为善,何为恶?衡量善恶的标准又是是什么呢?人们总说,人性本善,那又为何而作恶?善恶一线间,这一线又是如何界定的。难道这一切都只能由神来裁决吗……

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在善恶的世界中,没有好坏,没有悲欢,更没有美与丑。有的只是二字:善与恶!人一生中做过的善恶,都将在生命的天平上衡量。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估量的。善恶通常就在一瞬间,而这一瞬间,便是人心中为此划分的界线。善会带来幸福,恶所能带给你的,只有内心的毁灭。没人知道人性本质的区别在何处?那就是善和恶!而书中所记载的,只是对人性片面的认识,局限在了善与恶的区别之中。如果一个人,本性为善,成恶就在一念之间;如果人性本为恶,放下心中的芥蒂,也会在善的海洋里寻找到属于你的天地!

天使是善的象征,而恶魔是恶的象征。传说,一个人在垂死的时候,天使和恶魔会在他的身边打牌,而这个人所做过的膳食,便是天使手中的牌。反之,做的恶事便是恶魔的手牌。天使赢了,此人便会飞升天堂,获得上帝所说的永恒生命!而恶魔赢了,便会堕下地狱,受着无尽的煎熬。也许,这才是善恶之间的永恒结界!

一念之间,成佛成魔。一念之间,便是生与死的距离。一念之间,善恶的本质在人的心中埋下种子……

多做善事,利人利己!多做恶事,损人损己!怀揣着善的信念,我们一路远行,背上恶的包袱,让我们演绎一场善与恶的爱恨情仇!在善的天空中,恶无处不在;恶的土地中,洋溢着善的的浓烈气息!在恶的路口,善自由飞翔。善恶相互依存,恶蒙住了爱的双眼,用善将恶轻柔的化解,让爱的双眼识破恨的阴谋,悄悄地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道路。

到那时,垂死的你,或许还能看到,天使和恶魔在你的身旁打牌,看着自己做过的恶被善一点点的抵消,便会满足的笑着,在他们的身旁轻轻呢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孟子道“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道“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先不说人性本是什么样,且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人性是善良的,无时无刻透露着人性的光辉。就好比古代忠贤之臣申包胥,遇难之时到秦国寻求帮助,被秦国收留后,一直任劳任怨的工作,当楚王复国后,要封赏他,可是被拒绝了。无奈之下,他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更好比现代,杭州一家养老院搬进了一批90后。他们带着任务而来,就是照顾老年人。这些年轻人以陪伴赶走了老年人的孤独,那些老年人以宠爱赶走了年轻人的失落。爱是互相给予,相互融合的。这就是善良的人性,更好比昆山反杀案,2018年8月末,于海明即使防卫过当,杀死人而不负刑事责任,每一次司法公正都温暖人心。不管如何,犯法有无是根据宪法和法官为主,而法官是人。有着善良的人性,善良的人性使世界充满。真是因为那份爱与美好。是那些人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他们的美貌是永存的。

又比如在《雷雨》中,周朴园在外人看来冷酷,伪善。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周朴园对他的初恋情人录视频的怀念,是伪善却又真实的。一个人30年来保持屋里的摆设,一个人30年来每年的生日保持吃素的习惯。一个人要做到这两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无不恰好的说明了他内心保留着真情。这就说明了周朴园表面上盗墓黯然,冷酷自私。但是他也有微情的那一面。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现实社会。如果这种怀念对他那时的地位,名誉,身份造成威胁的话。他就会排斥于掩盖那种伪善而又真实的怀念。从阶级层面来看,她是很虚伪的。但从人性方面来看。那种怀念却又显得过分的真实。善恶总是在不断变化。总的来说,恶是要多一点的。但是周朴园的行为却不影响国家的利益,更令人气愤的是那种出卖国家人,如蒲志高,出卖了江姐,不知道是一个知识分子不同于农民,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出卖了江姐。但是正是这种行为。让国家利益被损害,于我而言。我从不惊异于人们的邪恶,但却忍受不了那种无耻的背叛。善良的人永远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蒲志高一开始也算老实人。但正验证了那句话“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鱼片中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人性是善良的,它使这个世界充满幸福,爱。人性是邪恶的,它让我们带上面具,成为一个伪善而冷酷的人,这也许就是曹操的那句名言“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总言之,人性有善有恶,人类处于神和禽兽之间,有的人倾向一类。有的'人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

人性,人性本善,亦或,人性本恶,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问题,至少,迄今为止,我没有想明白过,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捉摸不透,人性,才变得神秘,亦真似幻,亦正亦邪。

好人,坏人,世人的区别方式,太单纯了,也太苍白了。世上从没有绝对的好人,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也许每一个坏人都曾天真烂漫过,只是如今,被生活,被世界的棱角磨出了血罢了,更也许,每一个好人都有阴暗面,都曾在午夜夜半梦醒时,被自己内心突然滋生的黑暗念头惊出一身冷汗。所以我说啊,仅凭一个单纯的好人,坏人去判断,去定位一个人,太可笑了,不是吗?

因为喜欢出去走走,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中,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性格,就如同一万个哈姆雷特,没有一个人会和另外一个人完全相似。我也曾闲暇时读过几本书,书中的人物,或悲或喜,贪嗔痴念,各不相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生,他们在自己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人,真的让人捉摸不透啊!

《悟空传》里有一句话,佛,虚无,世人皆愿成佛,却忘记了,无欲无求,才是真正的消失,所以石猴他只愿成魔,是的,石猴,我固执的不愿叫他,我一直觉得,其实,《西游记》是个特别悲伤的故事,因为,石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孙悟空,悟空悟空,空,多可悲,我喜欢的一直是那个放肆,张扬,狂妄却又单纯善良的石猴。可是后来啊,五指山下的五百年,终究是“杀"了他,他认命了,他最后被磨灭了所有的棱角,他成佛了,而那个叫嚣着齐天大圣的石猴,死了。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据记载,是因与佛祖对峙下了凡,可一碗孟婆汤下肚,金蝉子早已死在了轮回,后来成佛的,不过是唐僧罢了。

人性中有贪欲,贪嗔痴念,也正是这份欲,使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鲜活了起来。世间繁华万千,沧海桑田,岁月如烟,有人迷了本心,却也有人保持一份初心,这形形色色,善善恶恶,谁又能说得清呢,可也正是这份说不清,构成了一份真实,真实的世界。

这世间若遍地是佛,那又何尝不是,遍地入魔,还能忆起石猴那句话——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所以我的石猴啊,真的有些心疼他,悟空,傀儡罢了。

人有七情六欲,或笑,或怒,或哭等等等等,这人生百味,全品过才不算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我从未相信世界上有完美的人,换而言之,太过完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虚伪。所以我宁愿,一壶浊酒,满纸荒唐。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是现代社会的困境之一。这看似轻描淡写,毫不重要,却能酿成一桩桩惨案。

在重庆的一辆公交车监控里,出现了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公交车在桥上行驶时,一位女乘客因坐过站而要求司机停车。要知道,司机在没有到站时,是不能够停车的,重庆如此,全中国也如此。因此,司机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女乘客火冒三丈,如猛兽一般冲到司机身旁,对司机破口大骂,骂完后又开始对司机殴打。

车上的其他乘客在干什么呢?只是冷眼观看,只是抱着热闹的心态围观,或者只是欣赏窗外的美景,的确,窗外的景色多美呀!没有一个人上前劝说,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司机不忍受打,便开始还手,但不小心转动方向盘,车子被死神围绕,冲出车道,撞断护栏,掉入长江。车上的十几个乘客及司机,无一幸免!十几个家庭,一瞬间,像精美的瓷器,从高空坠向冰冷的水泥地。

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辆车上,一个人不安全,所有的人都不安全。可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的。这些乘客,实际上死于自己的冷漠。

在武汉,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可武汉乘客与重庆乘客有着不同的反应。同样的,一辆公交车行驶在桥面上,一位女乘客因坐过站而要求司机停车。很多乘客马上告诉她,桥面上是不能停车的,司机也没理睬她。谁知,女乘客跑上前来,冲到司机身旁,疯狂地抢着方向盘。司机十分紧张,但第一时间快速地踩下刹车。

女乘客赶紧去抢手刹,当她刚摸到手刹时,两位男乘客冲上来,分别抓住女乘客的手,阻止女乘客。女乘客拼命挣扎,不甘心地挣扎着,又想抓住方向盘,最后被几名男乘客拖回座位上。其他乘客一边安慰女司机,一边打电话报警,这让女司机十分感动。当警察来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便把这位女乘客带到公安局。

同样是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结果呢?如果没有那两位女乘客的无理要求,也不会出现这种危险场面。但为何,一个是无一幸免,一个是平安解决呢?这两件事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乘客的反应,一个是冷眼相看,一个是竭力劝阻;一个是置身事外,一个是置身事内。

惩恶扬善,从来不是神仙大侠才能做的,可能只需要你的举手之劳。重庆发生的事件,其实就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不论是上层互殴,还是低层相斗,最终就算拖向深渊,看热闹的人都一样不为所动,该吃瓜的吃瓜,该打酱油的打酱油,如同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看客。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辆沉入江底的公交车,很像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如果有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人都不安全。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我们都在同一辆车上,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遇到危险的不是你我。只有所有人都主动站出来,把集体的危险当成自己的危险,并挑起自己的责任,一切不幸的事,都会在一颗团结的人心面前望而却步!

善是好人都喜欢的,恶是好人都讨厌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如果恶人知道悔改,重新做人,那么他是善人吗?善与恶何也?

善良的人,人人都喜欢,但也于善良却会被人欺。可恶的人,人人都要讨厌,但他用可恶来对付真正可恶的人,却是大英雄。善与恶不可片面看待。所谓:“善与恶何也?

刘邦未当皇帝前善待士兵,后恶除功臣。吕雉未当皇后前善待于人,后恶杀无数。武则天未当君主前怜惜善人,后杀亲子。行恶易容,变善难。当人嗜杀人命,一天不杀就浑身不舒服。就算想变善人也难,善与恶何也?一爱一厌。

善与恶互补。善良的人不能太善良,因为那样别人会认为你是好欺负的,没完没了得压榨你。太恶的人多学习学习善良的人,以便改邪归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再成为人们所厌恶的人,而是名流后世,受人敬仰的人。善与恶何也?互补也,此之谓“天下太平”。

善与恶皆好。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相处不会有争议、吵闹等一系列事情。盛显国泰民安的景象。恶人与恶人在一起会使天下陷于战争之中。如果将恶人与恶人组织成军队,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为国效力,永保天下太平。这不是很好吗?善有善的好,恶有恶的好,好好利用是国家的一项利好。

善与恶何也?好啊!善良的人努力耕织,恶人保维国家减少弱者的死亡。善行天下,恶臭远名。

善良的人,人人都说他好,使他流传千古。恶人人人都讨厌他,使他恶臭远名。但谁不喜欢自己名声流传千古呢?恐怕只有少数吧!每一个人都想做好自己本份事,可谁会知道要哪个地方会出错呢?错误是避不可免的。但恶臭远名已经传出去了,也就收不回来了。

善与恶,商也。现在善良的商人少得可怜,更多的也就是可恶的商人,善良的商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可恶的商人呢?却尽量伤害人。食物加工厂的老板为了节省过滤费,将大量污水排向城市中的市民。可恶至及,我们要向善良的商人致谢。要向善良的商人好好学习。

善与恶何也?互补,皆好也。要长短互补,要做人上人。要知其善恶而为之。

首先你要明白人性本质:人不是性本善 更不是性本恶,而是性本纯;小孩学什么都快,被世界过以后开始别人; 鲁迅说:吃人要不被人吃。韩非子说:性本私 才现实。 人类的弱点都是因为有自我。 所有的享受 追求都是为了欲望;陶渊明有言---心为形役;宠辱得失痛苦快乐都是因为我们 以世俗标准衡量自己。 每个人坚持自己想法,一点不肯付出,结果是 一个独木桥 谁也别想过 失去自我;假如能超越自我 超越弱点 才能让力气大的交换双方成为可能。 上面的朋友说的‘不能了解自己’是因为人的眼睛是向外长的,所以 但缺少自知之明,缺少一面镜子;(以史为鉴 人民监督) 人有个讨厌的嘴巴,这是一切灾祸的根源;想想每天你听的那些话是必须听的?(聋子爱迪生说)庄子《胠箧》说:天下之善言少而不善言多,故言语之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 (党的三大作风之首也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信言不美,可惜所有人只好利恶害,这就是人性弱点,邪恶正是利用了它 见利忘义的人不是多数吗。 沦为自己情绪和欲望的奴隶是最不自由的。 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打架争辩容易,宽容理解难; 傻瓜都会打架,傻瓜都会争辩; 人性的弱点是自私,宇宙万物没有一个东西像人类一样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聪明,造成人人稍学会一点就相互斗智斗勇;知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还不如纯真一点更善良。 试想,天地万物若向人类社会一样会说话,会争斗,只求索取不奉献----那还会天长地久吗? 人有个讨厌的嘴巴,这是一切灾祸的根源;想想你一天 党的三大作风之首:批评和自我批评;信言不美,可惜所有人只好利恶害,这就是人性弱点,邪恶正是利用了它 见利忘义的人不是多数吗。 沦为自己情绪和欲望的奴隶是最不自由的。 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打架争辩容易,宽容理解难; 傻瓜都会打架,傻瓜都会争辩; 人性的弱点是自私,宇宙万物没有一个东西像人类一样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聪明;试想,天地万物若向人类社会一样会说话,会争斗, 只求索取不奉献----那还会天长地久吗?界上有很多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其中有一个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评论别人时经常说“这个人是好人”或者“这个人是坏人”,但是我们到底有没有资格这样说他人呢?可能在很多人的感觉上,这应该是比较扯淡的话题, 但我来试一试回答一下这个十分难的问题 - “人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其实,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人各有志,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啊。那么,我先开门见山了!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所以无论我现在写什么,都无法说服读者,但我至少可以举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子: 比如,中国有一本很有名的古书叫"三字经",此书之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性恶论。其意思是恰恰相反的,是说“人性本是恶的,但其所以善是人为的”。除了这些理论之外,还有一个说法。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得好-“人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鲁迅在其文章“拿来主义”中,曾经说过尼采疯了。的确,了解尼采的人都知道他的一些看法真是太偏激了,但在这个观点上,我本人赞成他的意见。从我的角度来看,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说实话,只有让我感到快乐与让我感到郁闷的人。我估计,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应该是如此吧。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不会让所有的人感到快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诸如此类 , 这不需要解释。现在,我来举一个关于人性善恶的例子。请大家想象自己是一只无辜的小牛犊。要是人类要来杀我们,只是为了吃我们的肉,我们会不会感到高兴?谁给人类杀害动物的权利呢? 呵呵,我来问一下,动物是怎么想的? 我们对它们那么凶,所以我估计动物肯定不会把人看作“善良的生物”。 不管“好人”还是“坏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民以食为天”。这意味着,为了活着,为了生存,我们有时都免不了做一些不道德的事,甚至像一个无情冷漠的衣冠禽兽那样无恶不作地损害他人的利益。事实足以证明人性还是不怎么好的。也许好人多一些,但是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从来没作过孽”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大家无法避免碰到那些所说的“坏人”。那些坏人是更具吸引力的,怪不得有这样一句俗话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是我们也得记住,坏人有时候也有好的一面。有些坏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总结起来说,这是又困难又复杂的过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有,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坏人永远也不会说自已是坏人。反对我看法的人一定会提到“刚刚出生的孩子都是无罪的”,“小朋友不伤害别人”,“产儿不杀别人“等说法。说的都对,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是好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判断好与坏,对与错,等等。世上没有生而知之者。小孩子像水一样-可谓是没有颜色的液体。但,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好的医生还是坏的黑手党成员,这是无法预料的。众所周知,孩子成长的过程包含不计其数的因素。关于孩子们的基因和倾向对于他们将来生活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我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这也不是我议论文的题目。到目前为止,谈着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我只能开玩笑地说“好孩子越学越好,坏孩子越学越坏”。总之而言,人不能用好坏来区分 因为人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坏,人就是人。假如我只能选一个答案,那我就会选“人性本恶“。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做坏事,欺负别人,伤害别人,破坏自然环境。不过没办法。以前是这样子,现在是这样子,以后也一定是这样子。尽管如此,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悲观地看这个世界啦。干嘛想那些难过的事儿? 如果我们老是想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坏人,或者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忙于想这些事情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为了好好活着,我们应该快乐地欺自己,告诉自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最美好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常常做好事,无缘无故地帮助其他人,以所有的人为善良等等,要不然我们都会疯啦。大家加油吧!

多少字的 什么根据 论题是什么

善恶因果的论文题目

这个很多啊! 民法论文题目1、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2、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3、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4、论我国宣告失踪制度的完善5、论一般人格权 6、论财团法人制度的完善7、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8、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9、论诚实信用原则 10、论法人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制度意义11、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12、论法人内部治理制度13、论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14、论有限合伙15、论隐名合伙 16、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17、论意思表示 18、论表见代理19、论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20、论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21、论无权代理 22、论民事权利体系23、论人身权体系 24、论商法与民法的关系25、论侵害法人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26、论损害赔偿范围与因果关系27、论商法的独立性 28.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29、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0、论取得时效31、论占有 32、论善意取得33、论质权 34、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35、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36、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37、论地役权 38、论我国典权制度39、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40、论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比较41、论共有 42、论占有制度的意义43、论物权的效力 44、论物权的支配效力45、论物权的追及效力 46、论物上请求权47、论物权法定原则 48、论一物一权原则49、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50、论债的相对性51、论债权的相对性 52、论债权的效力53、论债权的履行原则 54、论债的转移制度55、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56、论债权人的撤销权57、论不安抗辩权 #/ 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58、论合同自由原则59、论缔约过失责任 60、论违约责任制度的特征与功能61、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62、论继续履行63、论情势变更原则 64、论合同中的第三人65、论合同的解释 66、论预期违约67、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 #/ 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68、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之嬗变内 #/ 论合同履行中的诚信义务69、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 70、医疗事故赔偿问题研究71、惩罚性损害赔偿与消费者保护 72、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73、论连带侵权责任与内部求偿关系 74、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75、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 76、论特殊侵权责任77、侵权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78、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婚姻家庭与继承法1、 论婚姻损害赔偿制度 2、论我国婚姻法律中的经济补偿制度3、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构想 4、浅析我国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5、代位继承比较研究(转继承比较研究) 6、夫妻财产制与立法思考7、论婚姻家庭法与民法的关系 8、论当代夫妻财产制发展的趋势及原因9、论违反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责任 10.论保护儿童最大利益原则11、论对重婚的认定和处理 12、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13、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 14、论遗嘱自由的限制15、配偶权探析 16、大陆法系亲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监护制度之比较17、建立我国亲权制度的必要性 18、关于遗产税的法律思考19、论遗赠扶养协议 20、论夫妻财产制21、人工生育方式的法律思考 22、论亲权与监护23、论公民的生育权 24、论夫妻约定财产制25、论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规制 26、论无效婚姻制度27、论探视权 28、论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知识产权法部分1、论反不正当竞争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关系 2、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3、商标淡化问题研究 4、论新技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5、 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6、 论TRIPs协议的缺陷与修正7.、论作品的构成要件 8、 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9、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制度10、论商标的显著性 11、 论申请在先原则12、论商标权的内容 13、 论商标的许可使用14、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15、 论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关系16、论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17、浅析我国专利法中的职务发明18、论专利权的内容 19、 论专利法中的先用权20、论专利权强制许可制度 21、 论域名的法律保护22、论地理标记的法律保护 23、 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24、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25、 WTO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新发展26、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27、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反向工程'问题28、“域名抢注”与商标权问题 29、浅谈我国的商标代理制度30、论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创新机制31、论知识产权法上的权利穷竭原则 32、论未注册

如果要自己写,百度用资料

确定题目时应注意用词恰当,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并尽可能流畅易懂,避免使用空泛和华丽的词藻,避免错别字、俚语和已淘汰的术语。下面是我带来的有关刑法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有关刑法毕业论文题目(一) 1. 论想象竟合犯——兼与法条竟合犯相区别 2. 再论牵连犯 3. 我国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研究 4. 完善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立法的思考 5.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 6. 刑法上的不作为研究 7. 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8. "重大"道德义务应当成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 9.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10.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兼评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11. 论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 12. 先行行为可以为犯罪行为 13. 法益状态说——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标准新探 14.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15. 针对网络犯罪之认定探讨——兼评刑罚相应立法的完善 16. 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17. 计算机犯罪之犯罪客体再研讨 18.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19.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有关刑法毕业论文题目(二) 1. 关于刑法修正案的思考 2. 侵占不法原因受托之物的行为定性 3. 支付11万,劝退竞标者 五人围标串标获刑 4. 累犯从严量刑适用实证研究 5. 解构与续造: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罪的区分研究 6. 也玩大数据 你遭遇信息了吗 7. 从一起案例看职务侵占罪的构成 8. 简议虐童行为的刑法规制 9. 刑法中从业禁止的具体适用 10. 刑法报应主义之正当性研究 11. 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 12. 论胁从犯不是法定的独立共犯人 13. 吸收犯之生存空间论 14. 试论网络共同犯罪 15. 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16. 论“黑哨”的立法定性 17. 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再思考 18. 我国刑法未设立无限防卫:对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定性 19. 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20.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兽药违法行为判定条件及处罚规定 21. “埋”不住的罪行上海食品犯罪走向“链式作业” 有关刑法毕业论文题目(三) 1. 中立的帮助行为 2.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3. 关注海南首例污染环境罪 4.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政治影响、政治空间与防范 5. 破坏性不当注册行为及其刑法应对--以互联网信息商务平台的经营模式为例 6.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 老板被批捕 7. 无力支付只要逃匿便可成罪 8. 广州设立食品相关犯罪侦查支队 9. 被索财未获不正当利益的定性 10. 网销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犯罪的形态认定 11. 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的行为定性 12. 私分国有资产并侵吞其收益的行为定性 13. 合同与合同纠纷刑民界分的规范性思考 猜你喜欢: 1. 刑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 刑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目录 3.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刑法 4. 刑法热门毕业论文 5. 刑法本科毕业论文

人性善恶的论文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性善恶论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孔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恶”这是孟子的观点。

所以说,讨论人性善恶,尽量不要过分追究初生之时人性到底是善是恶,也不要过分思考未来,我们仅仅立足于当下,当下是善,人性即善,当下为恶,人性即恶。

1、历史上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两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性善论难以解释小孩长大之后为什么会去干坏事;性恶论难以解释为非作歹的人为什么能弃恶从善。

2、个人善的行为或恶的行为都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本性造成的。善行的外因包括家庭的道德熏陶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恶行的外因包括文化的诲淫诲盗和社会的制度缺陷。

3、个人的本质包括善(好人)和恶(坏人)是社会制约和主体选择的统一。末代皇帝溥仪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改造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而新社会的干部高岗却在受到批评教育时选择了用自杀方式结束生命。

善恶观念

善恶观念是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它是对人或事进行道德评价的最一般的概念,通常是作为道德与不道德的同义语而使用的。善恶与否在于和谐与否,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恶则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而善恶观念则是指人们对某种行为或事件道德与否的评价、观点和看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善恶观念

关于人性的本质问题,我想从中国先秦时代的先贤们就有了很打的争议,这里就罗列一下,希望楼主能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结合自己的需要,作自己的文章……冯友兰先生曾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枣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枣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性善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强调一个“求”字……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荀子·礼论》)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荀子·天论》)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性、情欲都源于天,因此人对于性、情、欲最多只能是“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能生物,不能辩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天不能治人,叫做“天人之分”。既然有“天人之分”,就可以有人治,有人与天情、天性的对抗。所以,荀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了“天人之分”一点上。�《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应该由人自己承当,“天”也同样不可以干预人事。“伪(为)”与“虑”与“学”与“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终强调的部分。荀子著《劝学》、《修身》诸篇,并以此作为《荀子》全书的开始,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荀子·儒效》:“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伪(为)是建立仁义、消化性情的关健,是在否定了孟子之后,礼义和人治赖以重建的新的根据。“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荀子说:“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与不为。《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参考资料:人性是后天的结果----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墨子虽然是以所染喻王者之成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无非愚贤善恶,只在乎“所染”而已……也就是说,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后天的性格习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性本功利……墨家也强调人性的功利性……所以墨家提出的一切主张都是围绕着“实用主义”这一原则展开的,就自我学派的推销也是这样的,告诉人们,怎样做才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对功利主义的强调,法家的人士才是至始至终围绕的主题……法家商鞅代表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的立场.他认为,任何事物的价值都要用它所能够导致的后果或效果,即以它是否能够富国强兵来衡量.商鞅认为刑罚的唯一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富国强兵,国家应当利用重刑、暴力与恐惧来防止人民犯罪.人性本就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以国君的威严用法律形式规定明确的赏罚措施才能富国强兵,将国家治理妥当……事实上,这一思想正是利用了人功利主义的本性倾向,所以,法家的思想和措施最终帮助秦国一统六国,不可不谓是对人性本功利的一个有力证明……诚如管仲说言:做棺材的人希望人多多的死去,不是因为良心太坏,是利益所在而已……

一种系统的人性学说至少要涵盖以下诸问题:1)人究竟有没有本性,人的本性是一实在之物,还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板”?2)人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还是在不断变化、任人改造的?3)所有的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相同的,还是参差不齐的?4)人性是否具有道德属性,是价值负载的,还是中性自在的5)人的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还是在自己? 系统完整的人性学说需要回答上述所有问题,但是大多数人性学说只回答了其中的部分问题,而且,同一个人性学说对每一个的问题的回答之间又很少能保持连贯一致。本文试图以“恶”为视角,对上述诸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回答。 一 恶在人性中的地位 如果人性是恶之根源的话,那么人(之况)境(human condition)则是其“土壤”。情欲与理性是人性(与动物性相比)的显著特征,这两者在人性中是结合在一起的,并共同支配人的行为。那种任意把欲与理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东西是一厢情意的。仅人欲与动物欲相比,前者就要强烈得多,因为它一开始就被独特的理性禀赋装备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人是理性的动物。正是欲与理的结合宣告了恶(当然也包括善)的开始,人类道德生活的开始。动物只有欲,按照本能生活,表面上超越了善恶,事实上只处于前道德状态。以欲望的结合为特征的并不是恶自身,而只是恶的来源。有人相信恶的社会制度使人恶,这是颠因倒果。如果社会制度是恶的根源的话,那么,社会是什么的产物?人的情欲、理性与自由是否都含有恶的可能性?这两个问题答案却是自明的。 所以,在恶在人、与社会制度方面,人性是恶善的来源,社会制度则是善或恶自身,而不是来源。恶的社会制度是人性中恶的可能性的物质化。有人把一些极权国家称作“恶帝国”(Evil Empire),是因为这样的帝国充斥着骇人听闻的恶行,并为人性中恶的潜力提供了舞台,使该帝国变成了“恶的舞台”。当然,即使在“善的王国”,只要人享受的只是那么一点点自由(除非有受到严加看守的死囚),只要生存冲突存在,恶现象就随时可能发生,人性是恶的来源,人境是人的条件,人类事务中的恶是人性与人境的结合。道德之恶站在人的本性和人之环境的交叉点上。对于人的堕落及其原因,《异端的权利》作者茨威格感叹到:上帝的决定何等莫测高深,他所创造的人是那样的不全和无德,他们不断地倾向于堕落和罪恶:他们不能辨别神圣;他们急于再次投入罪恶的深渊。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理性主义一激进主义者相信正是社会才是恶的唯一来源,正是恶劣的社会环境的罪恶的社会制度才使人腐败堕落。象卢梭那时崇尚野蛮(自然状态及其中的自然人),也是对过去的时间及其结晶的另一种形式的否定。在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的问题上,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于其可改造性,或者说可完善性。1另一位法兰西启蒙学者霍尔巴赫认为:“人类是邪恶的,但并非天生邪恶,而是环境使他如此。”2 这些人错了,因为他们否定人的情欲、理性和自由意志是恶的可能来源。事实上,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发生恶行的一种环境。如果社会是恶,那么其恶行来自于人,而不是相反。恶的来源不在宇宙之中,而是在人这种理性动物的本性之中。 二 人,你有本性吗? 从古典的希腊时代,到近代的苏格兰启蒙时代,在西方的思想史中对人性的存在一直是十分肯定的。人性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奥勒留、西赛罗、亚当·斯密、爱德蒙·柏克笔下经常出现的字眼。其中苏格兰启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卫·休谟把对人性的研究推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后西方人性思想史上的一个顶峰,这就是一七三九年至一七四0年间在伦敦问世的三卷本《人性论》。3 在书中,休谟认为,人性的研究是对人的一切(科学、道德或宗教)研究的基础。各门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是研究人性的一个方面。休谟不反对人性的存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承认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私;因为我们知道,自私和人性是不可分离的,并且是我们的组织和结构中所固有的。”4他还断言,人们普遍承认,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动都有有很大的一律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乃是没有变化的。英国辉格党的早斯理论家柏克在人性问题上继承了休谟的观点,主张人有实在的不变的本性。他在致斯密的信中写到:“人的本性总是一成不变的”,他坚信,人的本性,不是我们所能修改的,它与天同久,日月同辉。5 否定人性的最早苗头,出现在大革命前法兰西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趋向中。由笛卡尔的怀疑主义为之铺垫认识论基础的理性主义并不直接否定人性的存在,而是提出通过理性的运用可心对人性加以改造的命题。既然人性的内涵可以更换,既然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本性,那么,这就意味着人没有自在的、不为外界所改变的本性。理性主义的这种人性可变论为后来的激进主义政治运动改造人性的努力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诱导出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潮对人性的彻底否定。 对“人有本性”命题的另一个有力挑战来自洛克所倡导的经验哲学。洛克的思想中有一道奇怪而有深度的断裂。洛克的政治哲学鼓吹人的自由、幸福、平等和财产权,且不反对有实在人性存在的命题。但他的经验哲学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对人性及其政治哲学的的上述价值。洛克的经验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是对立的,经验论不能为把握实在的“人性”提供经验的证据,也不能为与人性相关的价值,如自由、尊严、平等、正义、博爱、权利、宽容等提供经验的论证。他的著名的“白板说”更是为后来的理性主义者、科学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经验主义(社会)科学家否定人性的存在提供最富有误导性的灵感。 其实,经验的方法不能为人性及相关的价值,如自由、尊严提供论证。把凡是经验的方法不能论证的东西视为不存在的东西。而且,现有的经验方法不能证明“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因果关联。可是这并不表明两者之间就不存在因果关联,也不表明未来的经验方法永远不能证明两者间的关系。 以美国的斯金纳(B·F·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试图的确凿的经验科学结论来否定人的本性。他本人用对白鼠行为的研究结果来证明,人的行为与白鼠一样,完全由环境支配,人根本就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与动物有着根本差异的本性。因此,人象动物一样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无道德可言。其隐含的结论是,自由与尊严对人类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多余的。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他进一步声称,人类已经拥有关于机器的科学技术,现在需要的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技术。要发展出这一方面的技术,我们就必须抛弃关于自律人,即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幻想。生活中,自由意志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环境。当我认为自己是“自由行动”时,我们并不是真是自由了,而只是由于种种“正强化”在起控制作用,我们感受不到而已。所以,在斯金纳看来,所谓的自由,并不是免于控制的自由,而只是免受某种控制的自由。6 由于不承认“人性”在存在,斯金纳并不试图对人的本性提出什么看法,而只是试图为人的况境提供一种解释。斯金纳的决定论犯了化约主义的错误,他把人类事务的一切表现都化约成人的行为,他还把政治、经济、社会等科学都化约成一种心理现象,对科学法则的认识变成对正负强化等操纵和制约行为规律的认识,人被化成了“斯金纳箱”中的老鼠和鸽子。斯金纳否认了人的先天特质,因而也就否定了人的本性。 存在主义则代表了当代左翼学者从哲学本体论的层而来否定人性的另一种尝试。存在主义把人看作一个不断流动、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人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因此也就没有作为一定之规的人性。人性存在主义否定先于个人的普遍人性的存在,世界上并无所谓人之本性的东西,没有一般的人,只有许许多多单个的人,即存在于历史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许多单个的集体的人。正如萨特所宣称的:人性是没有的,因为……人就是人,我们无法在每个人身上找就可以称为人性的普遍本质,人先于一切而存在,当然也先于人的本性。7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反对普遍的本性,这样不仅把单个的人与社会的人或整个人类对立起来,而且把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割裂开来。实际上,存在与本质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因此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人的一般特征。萨特把存在主义说成人道主义,但没有人性,也就不可能有人道,因而反对人性的学说就不可能是人道主义的学说。 象存在主义那样,在哲学上对人性存在的怀疑可以展现出怀疑者的批判力,而在对人性的否定之后甚至感觉十分轻松。但是,政治哲学对人性的否定,一旦落实到政治实践上,就有可能产生十分轻松、甚至是可悲的后果。哲学与政治哲学不是一回事,哲学与政治更不是一回事。阶级性的人性论则是试图从政治行动的属性来为改造和否定人性提供理论武器的政治学说。指人性为阶级性的观点,不仅使人因阶级属性不同而在恶的含量上不平等,而且为阶级斗争的学说和实践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 当然,尽管人性的存在不可否定,但为人的本性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其障碍在于下面的困境地:倘若一个人把某种实体假定为人的本质,那么,他就被迫处于一种非进化、非历史的境地,它意味着自人类诞生伊始,人没有发性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观点很难同这样的事实相一致。即我们发现,在我们大多数最不发达的祖先和出现在最近4000年6000年的文明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8 人性到处是一样的。它为不同文化的不同习俗所隐蔽,但不能为它们所磨灭。人性的天然构成是相对稳定的,不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那些被社会、文化所决定的或改变的东西,并不是人的本性,只是人性的表现方式而已。尼采说过,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但这种不确定性并不能理解成是人性的一个缺点,更不暗示,人能够而且将会在某一天获得确定性。与动物不同的是,人在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即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立的进程。大自然似乎只造就了一半就让人上路了,并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和社会”去完成。9人类不断地追求对自己及其世界的确定性,但在获得了小小的确定性的同时,给自己带来大得多的不确定性。 那么,人性内涵究意是什么?要素有那些?在恶的来源中,情欲、理性和自由意志作为积极的自由与人的本性有关;个人的自由、生存则与人的环境有关。人的本性正在于其情欲、理性和自由意志。它们都交织在零星的内核之中,并且共同指导着人的行为,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东西。从这一点看,人性是情欲、理性和自由意志的复合体。而后三者则是人性的实体,固定不变的。所以这三者的结合意味着人类道德和政治生活的开始,而不能把人性与人的行为混淆起来。人的行为会因为受到不同环境的刺激产生出种种变化,但其背后所反映的人性致函是始终不变的。 说情欲、自由、理性是人性的要素,或者说人是自由、理性且充满情欲的动物,并不意味着情欲、自由、理性是人性中的善或恶的象征。历史上,人们常把理性、自由与善等同起来,因此得到了人性善的结论。实际上,理性或自由不是恶,更不是善,它们只不过是善与恶的源泉而已。所以,在这里,理性、自由在价值上是中性的,如果考虑它们充当了有助于实现人类生存的固有手段的话,那么,它们充其量只能被视作形上的善,非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善。所以,说人是自由理性的动物,并不是对人性的一种规定(prescription),而只是一种描述(description),同时也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总是同等的自由、理性,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总是那么自由、那么理性。人的理性与自由本身就充满着巨大的局限性。 三 性恶,还是性善? “人性”概念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共同的追求。但是,普遍人性的存在并不提供由此来压制个人之个性的理由,更不能要求每个人让自己的个性绝对屈从于上些意识形态家所奠定的个性。10 人性善恶的问题涉及与先天与后天、本性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哲学认识论的意义。 在中国的学术与政治冲突中,孟子是性善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认为,人是有本性的,而且这个本性不仅是善的,而且几乎是至善的。他说:“恻隐之心,从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从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1 他与后来的西方的一些性善论相比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后者在是否有先天的本性上含含糊糊,他却十分有把握地断定人有“非外铄的、固有的”本性。 孟子的人性论是嫁接在孔子的人性学说基础之上的,而且从表面的逻辑和后来王朝的政治实践看,孔孟的人性论之间似乎天衣玩缝,一气呵成,然而,其实质则是貌合神离,大相径庭,孔子认为改造人性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详后),孟子的性善论却为改造人性提供了最充分的理论依据。这种性善学说固然满足了人们对善的期许,而且在动机伦理上无懈可击,但是,对善的事物的追求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对待人性问题上更要审慎,善良的动机未必会带来善良的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性善论的狡诈在于它既可以是一种事实判断,又可以是一种价值判断。相比之下,性恶论只能是事实判断,因为没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来公开主张人应该性恶。性善论还具有某种伪合理性:即使有事实表明人在本性上并非象性善论所断言的那么善,但要求人们行善的主张总不是过错吧。要人行善的本身当然没有过错,但却并非每一种让人行善的手段都是合乎道德的。孟子以人性中的道德感(如四端)为论据,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但同时又作“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12的必善逻辑为统治者用强制的手段以使向善为借口来改造(实则是扭曲)人性提供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性善论通过把人性道德化成全了善的狡计:以动机而言,强调性善是可取的,但是,以结果而言,强调实然的性善会放松对人(尤其是统治者)之作恶可能的制度警惕,而强调应然的善则有可能导致在提升人性中使用强制手段。 荀子认为:人求善这件事实,本身就是人性非善的证据。因为,人决不会追求自己身上业已存在的东西,而应该是自己所没有、或者现在还不具有的、或还不充分具有的东西。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貌似因袭法家的衣钵,在我看来,实则与孔子人性论的内在逻辑更契合。孔荀对本性与习性作了区分,都认为可改造的是人的习性,本性是不可改造的。荀子认为,与“文理隆盛”的“伪(习性)不同,本性是“生之所以然者”,13既“不可学”,也“不可使”。习性只能附着在本性之上,而不能取代本性,即他所谓:“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14 康有为在《春秋董氏学》中强调“孔子之道”就是本于“人性”,“循人之性以为道”,人欲并不是“恶”,压制人欲的天理也不是善,“性”本身才是善。“孔子之道乃天人自然之理”,圣人之为道,亦但因民性之所利而利导之……所以不废声色,凡道民者,因人性所必趋物性所不能遁者,其道必行。人性本身无所谓先天的道德善恶。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不能对产生情(欲)的东西,说好说坏”,所以“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天生是善的或是恶。”15 洛克承认人有自爱一面,但并不谴责这种自爱。他相信,人要实现自爱就必须爱人,“人既然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16 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卢梭、马克思等人认为人在本性是善的,只是常常受到恶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压迫,才使人变恶。 人在本性上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既不是一心利他的,也不是一味自私的;既不是好战的,也不是爱好和平的;既没有天生的罪恶,也没有天后的美德。所有这些都不是人性的固有特征,只不过是潜在的倾向。 历史上的性善论也罢、性恶论也罢,往往都未能对人性善恶的两个层面的含义作一必要的分疏。有的人断言人性善,是基于人性在状态的完备,即人性是(因)完(才)善的,没有缺陷,例如,英国无政府主义者葛德文就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所以,国家与政府才是多余的。有的人断言人性善是因为人天生就有类似于“菩萨心”的善端,如孟子把“四端”作为人性善之最重要的论据。人性的状态之善与动机之善之间是有差异的。状态之善只是一种描述,其中并不自动含有规范性和目的性。动机善则含有规范性和目的性。性恶论也有上述两个层面上的差异。性恶既可以指人性在状态上的不完善,也可以指人有一颗“撒旦心”(中国人叫做“狼心”或“狗肺”“)。完备的东西未必是善的(完1善),不完备的东西未必尽是恶的。完与善、不完与恶之间并不自动转换。所以当我们研究已有的人性论也好,提出新的人性论也好,都有必要在上述两个层面上加以厘清。我个人认为,人性是不完善的。就道德层面(而非形上层面)上而言,人的行为有善恶之分,但人性并无善恶之分。 性善性恶的区分似乎在学理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性善和性恶只是各自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若性善说是一种应然判断,即人性应该是善的,而性恶说是一种实然判断,那么性善说和性恶说可能说的是同一种东西,即人性在本质上可能是恶的。只是性善说认为人性有可能变善,而性恶说则没有强调这一点。所以,在这一层面上,性善和性恶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性恶论往往忽视了对善的动机的强调,性善论则往往忽视了善良的动机可能带来的罪恶后果。所以,对恶对人性的判断应包括实然和应然两个部分。对行善之应然的强调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欲之本性的充分承认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人之欲利本性的强调也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实然描述上,更不能鼓励人们去为趋利不择手段,而是要上升,使行善成为义务性的伦理规范。趋利与行善虽然同是人性中似乎相互冲突的两种倾向,实则应是互相衔接的两个部分,不能相互双代,互相否定,缺少了其中任何一者,都将使人类的生存难以待续下去。 由此可见,把人性定为善或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界定恶和用什么样的相应政治手段对待恶和人性。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可取,但从中外思想史一看,一般说来,定人性为恶比定人性为善略为可取。后者有两个可能的恶果:1。放弃对人性的警惕;2。用强制的手段去改造人性。 摩西律法中的“爱邻如已”17敦促我们像爱护我们自己那样爱护我们的邻居时,这就假定了自爱是一个自然的事实,是植根于个体之中的天然倾向。但若要把这种爱扩大到自己的同类时,便是在制造一个道德事实,需要人的道德自觉。这种爱他人的道德事实是以爱自己的自然事实为基础的,因为爱他人在总体上有利于自爱。一个充满爱的环境(社会或家庭)对成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必然更加有利。一个充满仇恨的社会必然最终使每个成员的生存都受到威胁。因此,脱离了自爱的利他人。有一位拉比在犹太教法典中这样说过:“如果我不为我自己,谁来为我?如果我只为我自己,那我还算什么?” 人性中卑劣与崇高两种倾向是并存的,只是一些人强调其中的一种倾向,另一些强调其中的另一种倾向。其实,人性就是站在卑劣与高尚、神性与物欲的交叉点上,曹雪芹曾用传神之笔在《好了歌》中淋漓尽致的刻画了上述双重倾向,既企盼获得超越的神性,又难舍人世间的物欲。人性就是在这种神性与物欲之间的互动及其造成的紧张过程中得以展开出来。有趣的是,人的高尚之处恰恰在于人能认识到自身的卑劣,在享受物欲的过程中才企盼神性。若是去掉其中的任何一种倾向,人性就难以立足,人也不再是人,或是神,或是物。《好了歌》所刻画的人性是普遍的人性。它唯一不适用的是神仙和动物。 一旦把欲道德化,使之成为恶的实体,这就对神正提出了挑战,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一旦把欲作为恶道德化,就会使满足恶的手段获得道德正当性,从而使人失去了行善的道德义务。面对上述难题,唯一的出路是使人性变成中性化的中立人物。 四 人性:可变性与平等性之争 我们先来看看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8似乎概括了孔子的主要人性思想,通过对这句话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对“本性”与“习性”之间作出了明确的区分。而且,孔子似乎在暗示,本性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不依后天的改造或教育而变化,同时,人的本性相同注定的一种实然的状况。从“性相近”还可以引伸出两个重要的观点: 1"性相近”意味着人类在本性上是大致平等的,每个人的本性之间不存在重大的等差格局。 2 即使人的本质不是价值中性的,即使人的本质具有一定的道德属性,不论其是善是恶,这种判断都不具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善也罢,恶也罢,反正大家的本性都是如此。 若对“性相近,习相远”的上述演绎成立,孔子的人性学说至少合乎当代主流思想对人类的本性的理解。 除人性的善恶之争外,人性论战中的另一个焦点是能不能用人工的方法对人性进行改造。在孔孟的态度都不甚明朗。不过,从前面的推测看,孔子倾向于认为人性不可改造,否则不会“性相近”;孟子倾向于认为人性可以改造,而且必须改造。否则不可能使人人都成为尧舜。

一、人的好斗性 二、人的多面性 有例文什么是人?人是什么?人活着为什么?为什么人要活着?怎样活才算活?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什么是准则?

关于婴儿人性本恶的研究论文

中西文化都讲人性,尤其中国讲得多。中国传统文化把人性看作纯真、纯善,与道相通的形而上的东西。《周易.系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善,道义之门。”《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右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颐诠解:明德就是人的天性,它通晓一切道理,能够应对万物,但却受气禀的蒙蔽,有时昏昧,但它本体的灵明一直存在,学者应该去掉外物对本性的污染,以恢复人们本来的明德。(原文经过作者翻译)不仅儒家,佛教也讲“佛性”、“觉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道教讲“性命双修”;都是把人的本性看作纯真、纯善的生命之源,人的本质。 不过,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并不一致。孔子未说性善或性恶,而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同孟子辩论的告子,看法同孔子差不多。告子认为人的天性无善无不善,好比流水,你从东方开口子,它就向东流;你从西方开口子,它就向西流。告子还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的欲望和知觉运动。孟子用诡辩论批判告子,实际上批判了他的太太老师孔夫子。后于孟子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西汉的杨雄提出“善恶混”,就是人性有善有恶。唐代的韩愈提出“性三品”,就是人性分上、中、下三等。宋儒程颐、程颢和朱熹又把人性分为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气质、才、情均有不善,只有天命之性有善无恶。宋明两代的儒者把心性之学搞得繁锁不堪,矛盾百出,越说越玄虚,越说越糊涂。还是那些并非正统儒学大师的学者能够讲出一些常识性的道理。中唐诗人杜牧在《三事立性辩》中说:喜、怒、哀、惧、欲、爱、恶等七情就是人性;而在七情之中,喜、怒二者生而有之,是性之根。婴儿见了奶就爱,就要拿起来吃,求之不得就要哭,要发脾气,可见,爱和怒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孩子长大后,喜、哀、惧、恶、欲这五种欲望才逐渐产生。至于善恶的观念,那是孩子受了教育、有了社会阅历以后才会有的。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在《原性》中,也从常识方面提出异议。他说: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我都不赞成。事实上,人既有恻隐之心,又有怨毒愤恨之心。如果性善说正确,怨毒忿恨之心从哪里来?如果性恶说正确,恻隐之心又从哪里来?晚清最后一个大文人王国维运用从西方引进的经验论批判了从《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到孟子、荀子再到宋明理学家的先验的人性论。他说:“善恶之对立,吾人经验上之事实也。自生民以来至于今,世界之事变,孰非此善恶二性之争乎?故世界之宗教,无不著二神教之色彩。野蛮之种,虽多至不可稽,然不外一种,即有爱而祀之者,有畏而祀之者,即善神与恶神是己。” 西方的人性论,也是发展变化,各有不同的。基督教的“人性论”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同上帝有相似之处,包括心灵、良知、自由意志、道德观念,等等。但是,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以后,人们所具有的上帝形象是否完全丧失,在神学上存在不同观点。奥古斯丁 ? 马丁路德、加尔文等认为:人类完全丧失了“原始的公义”,因此,人性仅有作恶的自由。新教自由主义学派则认为:亚当堕落之后,人性中的上帝形象受到缺损,但未完全丧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世界观和伦理原则,把人性从神授转移到自然形成的基础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欲望就是人性,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快乐是合理的。这一时期的人道主义者也强调理性;不过,他们强调的理性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理性,而不是从抽象的自然人中引出抽象的不变的人性,再从这种抽象的人性中引出道德规范来。 近代经验主义思想家洛克、亚当.斯密、休谟提出另一种人生论。洛克把人的心灵看作一张白纸,没有与生俱来的观念和理性,好比一块洁净的石板,人通过对外界的感觉和内在的反省得到的观念写在石板上面。洛克认为人的一切意志、感情和理性活动,都是由人的欲望决定的,而人的欲望又取决于外物同人的心身的相互作用。人总是追求使自己身心快乐的事物,逃避使身心痛苦的事物,人的这种趋向决定了道德上的善恶区分。 亚当? 斯密和休谟与洛克的观点还有一点不同。他认为人性是利己的,但是,人们之间还存在着心灵的交感与共鸣,人与人之间依靠联想的作用能够使自己感受到他人所感受到的苦或乐。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痛苦,自己也痛苦。因此,亚当.斯密把道德的起源归之于人类本身的同情心。 我把中国和西方关于人性论的种种看法加以选择、归纳和梳理,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一、人的精神活动要素是欲望、情感、意念和思维。欲、情、意都来自人的肉体感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觉,它们是与生俱来的,并随着人的生理机能的成长而逐渐成熟起来的。佛家把人的情感概括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佛家把人的欲望概括为: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器官产生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欲”,却是很不完全的。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和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需要,即: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基本需要,例如:对食物、水、阳光、空气、性生活、穿着、栖息以至睡眠、排泄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即,对威胁、伤害的恐惧,寻求保护的需要;第三层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即:人对家庭、民族、国家和对爱情、亲情、友情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即:人对尊严和价值的追求;第五层是认知的需要,即:追求知识、理解的需要;第六层是爱美的需要,即追求赏心、悦目、好听、好闻、好玩的需要;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表现欲、创造欲、成就感等等。 人的意念和思维,都是人脑的活动和功能。不过,意念是直观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那些直观、零碎的意念必须通过概念进行反思、联想、判断、推理的功夫。才能变成理性的思维。从理性思维中还可以分析出知性思维,前者以是非、善恶、美丑为价值判断;后者以真伪和科学非科学为价值判断。 二、人的欲望、需求和情感是与生俱来,人人都有的本性,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但是,人的欲望和情感却不能无倾向、无节制地发展和发泄。比如:爱和恨,是人的自然感情,但是,爱自己也爱他人,这是善;爱自己恨他人,这是恶,爱恶人恶行恨好人善行这是大恶。再如:喜欢美食、美衣、美屋、美色和追求幸福、快乐,这是正常人的合理欲望。不过,这种欲望要有限度,一是不能防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二是不能妨害他人的利益与合理需求;三是,要采用优美的形式和方法。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这是善;利己损人,损害社会,这是恶;用丑恶的形式和方法追求欲望、发泄感情,这是丑。认识欲望和情感发展和发泄的倾向和限度,判断是善是恶、是美是丑,都要靠人的理性思维和知性思维。而理性思维和知性思维都不是先验的,不是人的天赋本性,而是人们经过教育和阅历、实践,使自己的主观功能认知、适应和同化客观事物的结果。 三、人的欲望、情感、意念和思维,都不是一次形成和永远不变的,而是有一个逐渐成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就人的欲望和情感来说,婴儿只有饱、暖、呼吸、睡眠、排泄等生理需要,只能用哭和笑来宣泄喜和怒的情感;婴儿长大一点,有了恐惧的感情和追求安全、追求庇护的需要;再长大一点,才产生爱、恶、悲哀、羞耻的情感,才有了喜欢所爱的人和物,反感厌恶的人和物的好恶感,自尊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尊严感;继续成长,又有了求知欲、爱美欲和追求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成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至于性欲,虽然是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但却要到青春期才会觉醒和外现。 理性思维和知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它随着人的生理、心理机能的逐步成熟而循序渐进。瑞士儿童心理学家L.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发现:3 -8 岁的儿童思维的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解释功能、混合功能和推理功能;7 、8 岁以上的儿童才会有同成人真正理解的谈话。不过,也有早熟的儿童,皮亚杰发现,有一个6 岁儿童提出了1000 多个问题。 第二:人的理性思维和知性思维,既不是先验的“生而知之”,又不仅仅是外界环境造成的,而是人的心理机能同外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人既要适应外界环境,又能同化外界环境,而且在适应和同化外界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或是自我扭曲、自我异化的作用。 第三:由于人们天赋的生理、心理机能和思维能力,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而人们所接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影响有所不同,所以,人的素质有善恶之分、智愚之分、美丑之分。不仅不同的人有上述的差别,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兼具善性和恶性、明智和愚蠢、优美和丑恶的因素。所谓贤者、智者、美者,不过是善大于恶、智大于愚、美大于丑而已。 就一般人和一般情况来说,智和愚、善和恶、美和丑,是可以易位的。就特殊的人和特殊的情况来说,有些人是不可改变的。不可改变的愚昧和丑陋,大多是先天素质决定的;不可改变的大奸大恶,大多是后天形成的。作出这种判断的根据,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经验的事实。天生的白痴、弱智和形体上的丑陋,是不能改变的。中国历史上的殷纣王、秦始皇、隋炀帝、金海陵王、慈禧太后、袁世凯、汪精卫以至秦桧等等,外国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斯大林等等大奸大恶,都是至死不变,而且至死没有忏悔的。他们之所以至死不变,既有坚持反人道、反人类的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至死不放弃生前的专制特权和淫威,也不放弃身后的威权和面子的因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大奸大恶是不适用的。孔子说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还是有道理的。 第四:人性,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塑造、不断发展和不断认知的过程。 德国的人类文化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人论》中说:“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永远是一个动态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它只存在于人类不断创造的辛勤劳动之中,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类自我塑造的过程。” 我赞同恩斯特.卡西尔的上述观点。人必须不断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改善自我、超越自我;同时又要不断地认识他人、认识人类,并且推进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善、自我超越。就个别人来说,死亡是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结束,盖棺就可以论定。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自我塑造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所以,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也难以有最后完成的时候。 三、人的善恶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要确定一个善和恶的标准。 按照人类通行的道德准则:利己是人的本性;既利己又利人是人的善性;损人利己是人的恶性。那么,既利己又利他的善性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来自人类的同情心 在西方,亚当.斯密和休谟都提出同情心之说。他们认为:人和人是同类,所有人的形象和生理、心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人们之间心灵交感,情感相通,同类的喜、怒、哀、乐会引起自己的共鸣,他人的苦乐好像自己亲身感受到一样。亚当? 斯密把人类道德的起源归之于本能的同情心,他反对道德本源来自神或是理性,也不赞成休谟以效果的功利来判断道德。 亚当.斯密和休谟关于道德来源于人类的同情心的学说,同孔子“推己及人”的仁恕之道,是一致的。推己及人就是移位思维,把自己放在他人的地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将心比心地忧他人之所忧,急他人之所急,受他人之所爱,恶他人之所恶。孔子用推己及人的移位思维法,得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结论。基督教的《圣经》,也用这种方法得出:“己所欲,施于人”的信条。可见,中外的人性和文化是相通的。 人类同情心的范围,随着人类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扩大。最初,人们只能体悟到同自己命运相关、祸福与共的近亲。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增加,使同情心的范围,从近亲扩大到他人,正像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再向前发展,人类又把同情心扩展到一个民族、全体人类以至整个有生命的生物界。人类同情心扩展的过程,正是人类自身发展进化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从蒙昧到开化、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对每一个人来说,有无同情心和同情心的大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人们为了利己必须利他。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的人,只有同他人一起,同整个社会一起去争取生存、自由和幸福,人能够得到个人的生存、自由和幸福。所以,人们为了利己也必须利他。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学者威尔逊在《论人的天性》中,把人类的利他行为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利他主义和有条件利他主义。对于无条件利他主义,威尔逊解释说:“在少数人可以升华成有自我牺牲行为并为我们大多数人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激情,是否源于千百年来由亲属关系植根于我们身上的遗传单位?”他还引证弥尔屯.戈登的一个结论:“人保卫他自己亲族的荣誉和利益,也就是保卫他自身。”对于有条件的利他行为,威尔逊解读说:利他行为是为了取得他人的回报。威尔逊的第一个观点,我们在蜜蜂、蚂蚁和其他动物身上就能够得到证明。威尔逊的第二个观点,我们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世界流行的格言中可以得到证实。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易经》就说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教也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人还把“积福行善”联系起来,就是说:对他人做善事,可以为自己积累福祉。还有什么“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等。 我们找到了人的善性的来源、良心、良知,也就容易解释了。 人的道德约束力,一种来自外界,主要是法律和舆论;另一种来自内心,就是良心、良知。良心、良知,就是人们内心的道德监督者。法律的功能是有限的,它只能提供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有许多管不到的地方;舆论的功能更为有限,舆论只对那些对舆论有所顾忌的人有效;而且,舆论还有许多无法探知的事情。 良心的基本特征是自律,就是用内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同外在力量相比较,良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即使在一个道德沦丧和缺乏法治的社会,一个有良心的人也不会胡作非为。一个人要去做坏事甚至犯罪,不应归咎于他的欲望和大小,而应归咎于他的良心不以约束自己的欲望。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认为:良心是人类和动物之间一切差异中“最重要的差异”,“是人类所有属性中最为高尚的属性。” 人的良心是从那里来的?有了亚当.斯密和休谟的同情之说,良心、良知就容易解释了。 良心、良知,并不是天赋和神授的,而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感、情感互通的同情心。一般人都是有良心的,不过,由于人们的心理素质不同,良心对欲望的控制力、调节力也不一样。善良人妨碍他人的欲望也有萌动和滋长的时候,不过,他的自控力、自制力较强或者很强,他能够用良心去控制和战胜不道德、不合法的欲望。有些人在做坏事的时候,良心也曾经发现过,但是,良心没有战胜私欲的诱惑。还有一些人,做过坏事以后,良心才会发现,甚至临死的时候,才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些人,良心和约束力极弱,产生了人格障碍。最严重的人格障碍,是仇视人类、仇视社会、仇视文明的病态人格。这些人的良心和良知已经泯灭,处处同人类作对,同文明社会作对,不惜进行毁灭人类、毁灭文明的罪恶活动。这种人就叫做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当代的国家和非国家的恐怖主义分子,他们毁灭人类、毁灭文明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渗入骨髓,是不可救药的,只有坚决加以打击。 从以上情况看来,良心,是人类道德的底线。

中国传统人性假设:性善论(孟子):人性本善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之所以会“为不善”,除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由于个人对自身内在因有的善的规定性缺乏主动的内求与反省。孟子认为,善端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启发人的“良知”,使人为“善”而不为“恶”,也就是说,只有重视人性善端的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就会像万物一样繁荣生长,如不加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就会消失。→仁爱管理性恶论(荀子):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肯定性恶是人性所固有的本性。荀子从性恶论观点出发,强调管理者应对人的本能欲求进行严格管理,经过严格管理后的人性才能体现出善,人所谓的善良本性是管理者严格管理的结果,假若管理者放纵人的本能欲求行为时,人本性的恶就会表现出来。正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所以要建立起管理制度,树立起管理权威。→制度管理人性可塑论(孔子、告子):孔子认为,人所禀受的天性,本来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大差别,无所谓善恶,一经后天的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拉开了距离,不再相近了。他只是肯定地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孔子来说,希望通过习染后的人性是善的,这也正是他的“德治管理思想立论的依据”。→德治管理性善论强调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性恶论强调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而人性可塑论对人性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人性假设的上述三种主要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西方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最初思想来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描写,由管理学之父泰勒提炼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之前,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稀缺程度以及对生产的贡献远不如土地。人与人之间存在极强的依赖关系,人的生产能力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展着,因而工人凭经验操作,工厂主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管理。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生产更加集中,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那种放任式管理与大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经济效率低下,物质财富不足导致人们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泰罗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管理理论,以泰罗制为主体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开始代替经验。其后,法约尔、韦伯等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管理理论中都自觉地遵守了这一人性假设。在他们看来: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机械,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也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动机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如工人的劳动动机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工资,企业家办企业的动机是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双方都是看重利益的“经济人”。人性假设的确立直接导致了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与“经济人”假设相适应,古典管理模式体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管理效率至上,经济人假设认为劳资双方都是为自己私利而精打细算的理性人,他们之间的矛盾源于经济上的纷争,所需要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率。二是形成了一批专业管理人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这样就形成了一大批专业管理人才。三是确立了标准化的作业方式,理性化的组织结构以及集权制的领导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四是采取了包括工资激励在内的个体激励机制。从这四个特点来看,科学管理阶段管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它的管理伦理核心理念是“客体至上的效率管理”。正是在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中,制度的专横忽略了人的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因素。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不断丰富以及人们对理性主义的深刻反思,这种客体至上的效率管理不可避免地被以人际协调、激励为特征的行为科学所取代。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由于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只注重人的物质刺激,忽视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只认识到了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一面。其人性假设的非科学性导致它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毫无办法。企业主感到单纯用科学管理己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思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人们开始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精神需要,单纯经济的刺激已不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梅奥深刻认识到了这种社会生活以及管理环境的变化,通过霍桑实验自觉地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这一假设一提出,就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无论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还是将人假设为自我实现人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将工人设想为有各种需求的社会人。他们将这一假设付诸管理实践的多个方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行为科学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动机并不是人们唯一的主要动机,主导人们行为的也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义,人性中还有情感、情绪等非理性的内容,而这些情感、情绪等方面的需要,只有当人们处于一个融洽的社会关系中才可能得到满足。行为科学理论极力提倡通过满足工人的安全、友情、受尊重及自我实现上的需要来提高工人的士气,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生产率。与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相适应的行为科学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行为科学阶段为了满足工人的感情需求注重对“软件”的改善,如工作环境改善等。二是注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三是注重对被管理者的团体激励。四是强调领导者不但要有技术技能,还要有培养人际关系的技能。五是反对专断的领导方式,主张参与式管理。“社会人”假设与自我实现人假设打开了人的社会性研究的大门,使人性第一次受到较大的尊重,从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代表了一种“主体至上的管理哲学”。然而,行为科学作为科学管理的对峙,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行为科学把焦点集中于人的小群体特性,而不是自由的个人身上,把组织、群体提高到了淹没人的个体性的程度,使个体的创造力受到严重抑制,另一方面行为科学理论专注组织内部,没有认识到管理的权威与功能是存在于形势和环境之中。正是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处在“缺少一种我们经济制度的大结构框架的观点,而正是在这种框架之中,这些关系才得以产生并具有意义”的状态,导致了“理性主义的复活”。复杂人假设: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行为科学家沙因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沙因在对已有的人性假设做出划分后,针对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自己的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口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而变化,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价值观与目标,所以人们必须决定自己要在什么样的层次上去理解人的激励。不会有在一切时间对所有人全部起作用的唯一正确的管理策略。“复杂人”假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人性假设的缺失,是在充分考虑了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之后提出的一种权变和发展的人性假设,是较为全面而客观的人性假识。复杂人假设涵盖了“经济人”的财富欲,“社会人”的权利欲,“自我实现人”的发展欲,这种不拘泥一处的复杂假设使管理理论形成了形形色色流派,管理理论进入了“丛林阶段”。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既是对古典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的综合,又是顺应时代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行为科学暴露出固有的不足,因而丛林理论更多偏重于理性主义倾向。在各种理论中,无论是早期的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还是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以及其后的系统管理学派,它们都以系统方法作为自己的基础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相信科学的手段、复杂的结构和周密的计划以及有效的控制等理性工具,同时又把人、技术、经济看成是组织的系统构成,强调理性、贬低直觉和热情,理性化、科学化和定量化是其主导。丛林阶段的各种管理模式虽然侧重理性,倒也并未抛弃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而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但是却把人当作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总体而言,复杂人假设促使各种管理模式将人作为系统中活的因素来考虑,实现了管理主客体统一的系统管理形式,但人的个性并未真正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人的价值观、信念对人的行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具有极为相似的一面,都鲜明地指出了人性中自然属性的一面,主张采取的管理办法也极为相似,强调制度管理,强化指导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件,用物质刺激工作,进行奖励。但不同的是,经济人假设没有对人作出善恶判断,而只是人的行为描述,而性恶论一开始就对人性进行道德判断。经济人假设是对被管理者自然属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工作以制度管理为主的对策和措施,是设定管理模式来适应人性假设;而性恶论是把对人性的研究直接运用于管理行为的选择上,重视“伪”,目的是使管理者塑造人性、影响人性。“性善论”存在简单认识人性的不足,它只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物质利益对人的刺激作用。它与性恶论一样一开始就立足于对人性的表现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并把这种人性认识直接运用到管理者的行为选择上,要求管理者扩充内心的善而推行仁政。而社会人假设与自我实现人假设也存在过分否定经济物质刺激对人的激励作用,过分关注职工的情绪和完全归属的满足问题,它没有把职工看作具有价值观念、有思想的人,因而难以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片面性。复杂人假设是沙因在对已有人性假设做出划分时自己提出的一个人性假设,复杂人假设的设定导致了形式多样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这些学派都是基于人性是个复杂系统。与复杂人假设可比较的是中国古代的“人性可塑论”,人性可塑论不同于性善论与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对于人性层面把握上前者侧重于道德属性,而后者侧重于心理属性。人性可塑论对两者兼而有之,人性其善恶分化取决于后天行为,因而需要“存心养性”和“化性起伪”,认为管理是塑造人性、成仁成圣的过程。在复杂人假设和人性可塑论看来,人性复杂,善恶有别,不可一概而论。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方法。要想取得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灵活机动,针对不同的复杂环境、人员状况适宜地选择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复杂人假设注重在认识人性复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操作性强;而人性可塑论强调管理对人的影响与塑造,在观念上具有指导意义。中西方人性假设的共同之处:第一,认识到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是确立管理原则、管理模式与方法的重要前提。第二,对人性认识都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三,都不局限于对人性认识本身,都以管理角度提出了方法、建议。中西人性假设的根本区别:西方人性假设是为管理理论作准备,具体的管理理论是为了适应某种人性假设,是适应论的人性观。而中国的人性假设是指导管理行为,目的在于塑造人性,是塑造论的人性观。中西人性假设的局限性:中国古代人性论都较为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自然属性,承认人的可教化性,坚持人性是可以塑造的,而西方人性假设更多地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认知因素部分。两者都只抓住了人性的某一个侧面并将其绝对化、抽象化,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性,虽然,荀子、梅奥都提出了“人能群”、“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观点,但由于他们所理解的社会性主要是指合群性,强调人不能脱离社会共同体而独立生存,个人对群体具有依赖性,因而也是抽象的。上述中西人性假设从世界观上来说均是唯心主义、片面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这是我之前做的笔记,你稍稍整理一下,形成文字就可以了哦。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再次声明:这是我自己做的笔记,网上找不到的。字数问题的话你可以进行删减,那应该不是难事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也许可以从人性论这个问题上着手。人是社会之本。因此,社会规范和法规法制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之上。一,性善论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理论是儒佛道三教中共有的特征。在佛教中,强调佛在人心中,人人心中都有佛。尘世万物都是“业”障。因此,要脱离尘世的烦扰,潜心向佛,发现自己心中的佛。佛家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度慈善,极度祥和,极度平静的境界。在道教中,追求的是人的“真”。所谓的“真”不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的本来的真性,天性,本性,是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也就是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当然,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由谁来进行这个工作呢?当然是由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已经使得自己得到了“礼”的教育,然后就可以管理百姓,还可以再把“善”传播给那些没有读书的平民百姓。由于“学而优则仕”,那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负起了教化世人的责任。古代学子人生发展方向就是:苦读,求官,做官,然后退隐,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因为要依靠这些士大夫们来管理和教化百姓,所以朝廷就要对他们尊重;因为他们在世人眼里是道德模范,所以就必须要维持他们的形象和面子。在古代的制度下,法律只是用来对付老百姓,对士大夫阶层是有特殊礼遇的。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存在“民不可告官”的规矩。老百姓要告官,就是侵犯了“士大夫”的道德尊严,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告官的人打一顿,然后再听案子。如此一来,没有天大的冤仇,谁还敢告官?没有熊心豹胆,没有铁布杉金钟罩的功夫,谁还敢冒着挨棍子的危险,替别人出头打官司?由于民不可告官,所以官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搜括民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性善论也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性善论的局限性。一方面,性善论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注重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光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古人也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每个朝代一开始都要迅速制定法典,用来治理国家。但是由于性善论授予了士大夫阶层一种道德优越感和特殊权利,给了他们腐败的机会。正是腐败的积累和泛滥,才导致古代社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动荡和战乱。所以,性善论是不足以遏制腐败的。二, 性恶论同中国的人性观恰恰相反,占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性恶论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所以,国家建立,首先要成立宪法,并奉之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犯。官员上任,要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公司成立,首先要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事规范。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以要事先订立措施以防范。这种性恶论在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处处可见。比如在法庭上,当证人坐上证人席后,往往要手按圣经宣誓说,所言是真。这就提醒证人,每句证言都会被上帝听见,将来都会被审判。官员上任宣誓词的最后一句话是“帮助我吧,上帝。”意思是请上帝帮助自己未来克服罪恶的念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遵法守约的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人们就会重信用,重承诺。(中国人办事以“善”为先,所以事先不把权利义务明确规范,事后就会闹的不可开交。最后导致互相不信任,没有诚实感)。性恶论也压制了王权。因为人是有“原罪”的,地位再高的人也是如此。因此,连过去欧洲国家的那些国王皇帝也摆脱不了性恶论带来的自我罪恶感,于是也一个个拜倒在教皇的膝下。在中世纪,教权是高于皇权的。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善”的化身,因此就从来不曾接受教权的约束。性恶论导致刑上大夫。由于人性本恶,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于是,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衡,限制和制裁就成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民可告官,甚至可以告政府,可以告法律。官员不享受法律特权。国家也不需要对惩罚官员有所顾忌。而且,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官员有错往往敢于承担,当众认错更是常事。总而言之,性恶论使得社会更强调法制。西方国家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不符合这种主流的思潮就成了非主流,是异教。其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神论,也就不相信原罪说。所以,马克思主义也相信性善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公平的,善的。只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和国家出现了,社会才变坏了。马克思主义要回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前的平等社会。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不能见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被中国接受。性善论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这可以解释,当初共产主义为什么比较容易地被中国人民接受。三, 善恶之分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不说远的,就说中国改革开放前的道德教育吧。当时,中国的青年模范是雷锋,他的精神被归纳为两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提法看上去是一种人性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它不符合人的本性,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这种精神在个别人身上可能会出现,但是要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这么做,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这是现实已经证明了的。中国改革开发后,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私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对中国的以“善 ”为主的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市场化经济模式下,人们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公司追求的是自己的利润。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现实,但是由于没有出现正确的新理论指导,中国目前的民众心理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这个极端就是性恶论。在中国的环境里,性恶论的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中国人民必须要知道,“性恶论”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先拿西方社会信仰的性恶论来说吧,其理论上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造成某种文化和社会行为上的偏差。尽管性恶论有加强法制的功能,但是也带来一种强夺豪取,好勇斗狠的文化,至今还未摆脱。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过去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就是以所谓的天命来掩饰种种恶行吗?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现在西方还有人大肆宣扬所谓的“文明必然冲突论”,并用之来指导外交政策。这就是性恶论导致的偏差。下面引用一段舰船知识网友在论坛上写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性恶论的危险:“我向你转录一段我在美国听到的社会正义言论,我在某个地点问美国人,你们鸦片战争时把我们的孩子挑在枪尖上扔火里,跟你们信仰上帝似乎背道而驰了吧,人家回答,那就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你们不信上帝,所以都该死而且死后下地狱。您们各位,要是不信我的话,就随便去问一个基督屠同样一个问题,答案肯定一样。当时,我气得嘴直哆嗦,我说,我看有本书里说,你和我,同样都要经过死亡的幽谷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等待审判,他说,神已经将哪块地许给我们,你们的命运主要是背离上帝的结果。我突然气乐了,你们那个上帝肯定是个白人,以前是干奴隶主的,要不,他怎么认为别的民族都该死,土地也该归你们族哪。对方愤愤然离去。”所以,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完善。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点。迷信哪一种,都会出偏差。更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也面临着全面性的交流和融合。但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中西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是站在了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因此,这种对立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化解,中西文化的融合就不可能,甚至形成冲突。如何化解?那就需要找出一种新理论和新思维,能够既包容中西人性观里的正面因素,也能够弥补双方的不足。也就是说,要有一套方法能够使得中西人性观有效地统一起来。2009年3月29日上午 阴热身思考1: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何在?(1)“剃头匠”与“美发师”(2)“画匠”与“画家”(3)“教书匠”与“教育家”(4)“普通校长”与“知名校长”套路→单一;思想(理念)→多样感悟:(1)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恐怕在于思想(理念)上的差异。(2)领悟管理之“道”远比模仿管理之“术”重要。热身思考2:为什么需要管理?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骑鹤飞。保持天平平衡的两条基本路径:路径一:缩小人的无限欲望(道德教育)路径二: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科学管理)感悟:(1)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2)中、西方在协调这一矛盾的路径上存在一定区别与联系。中西管理思想之比较:人性观视角一、品中华管理古韵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思考有关管理的问题时,无不以他们关于人性的理解为根据,来阐发相应的管理之道。——张岱年(一)儒家的“人性可塑论”与“仁政礼治”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可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德礼并治管理启示:如何树立领导“威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非职位权力影响力(德-信)职位权力影响力(礼-威)《西游记》, 马云,牛根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犹是也。(《孟子•告子上》)——人性本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仁政(取“信”于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 ——人性本恶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荀子•性恶》)——礼治(树“威”于人)(二)法家的“人性好利论”与“以法治国”思想“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而求荣,此民之情也。”(《商君书•算地》) ——人性好利“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君书·定分》) ——以法治国“民之故计,皆就安利而辟危穷。”(《韩非子·五蠹》) ——人性好利“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韩非子•八说》)——以法治国“我进工厂给工人制定的第一个规章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里随地大小便。”——张瑞敏“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竞争。”——张维迎显性制度,隐形制度(潜规则)考驾照。教授书没还无奈退机票。(三)道家的“人性自然论”与“无为而治”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性自然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第一层涵义:修炼无为心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清心寡欲,心神宁静启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为而治”第二层涵义:顺应自然规律“治大国,若烹小鲜。 ”—— 《道德经》第六十章“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启示:为无为(本质规律),则无不治。“无为而治”第三层涵义: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家管理之道:君无为而臣有为文景之世的宰相、御史制度启示: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大树底下不长草。严介和的管理之道作为高层管理者:对内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只管人,不理事。相反,对外只做运动员,不做裁判员;只理事,不管人。企业老总分“三流”:三流的老总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5小时;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3小时。高层管理者贵在苦其心志,而不是劳其筋骨。要思考重于行动。启示:事事欲有为,事事不可为。一把手管理原则:例外原则,制度内的一概授权。二、悟西方管理智慧(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产生背景:(1)客观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后,科学技术更新,生产成本上升,使得“效率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2)主观上:对于当时的多数西方人而言,其生存价值占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1)人是自私自利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2)人是天生懒惰、被动的,逃避责任、没有抱负的。(3)人是以低层次需求占主导的。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专制独裁、制度管理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20—60年代 )产生背景:(1)客观上:古典管理思想应用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和市场开始繁荣;加上这一时期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助推。(2)主观上:人们的生存价值普遍提高,民主呼声日趋强烈。社会人假设(1)人总是在群体交往中寻求心理满足的。(2)人是天生勤奋、主动的,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创造能力的。(3)人是以高层次需求占主导的。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民主参与、人性管理n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n 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n 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n 给予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三)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学说(20世纪60年代至今)产生背景:(1)客观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相对过剩;古典管理思想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正面交锋,凸显各自利弊。(2)主观上: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提高,精神性需求日益强烈。复杂人假设(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会因人而异,因情景而异,因时间而异。(2)人的需要、能力各异,对于相同或不同的管理方式均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代表人物:威廉·大内、彼得·圣吉等。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学说——权变方式、文化管理n 主张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万能管理方法。n 对于组织机构、领导作风、工作制度等都不应固定或划一,而应实行灵活的弹性管理。n 提倡兼收并蓄,努力寻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管理。文化就是共同的价值观、愿景。校训,是否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认为很重要,是否每天都在想着这件事情,是否每天都在做着这件事情。三、辨中西管理思想(一)中西管理思想的区别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管理。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 ——[美]彼得·德鲁克中西管理思想的区别源于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英]李约瑟中国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农业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大陆民族精神(农耕文明)中国管理思想特点:人文主义型(侧重于管理的社会属性)西方三面临海,一面陆路,有漫长的海岸线,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海洋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海洋民族精神(海洋文明或游牧文明)西方管理思想特点:科学主义型(侧重于管理的自然属性)(二)中西管理思想的联系东西方管理思想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这种相通源于彼此对人性的根本性认识。——郭咸纲1、从横向来看中西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前提存在相关,其相应的管理思想也存在相关。例如:人性好利论——经济人人性可塑论——社会人人性自然论——复杂人2、从纵向来看不论是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论基础,还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前提,它们都遵循着“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轨迹,其相应的管理思想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趣味解读中西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三个管理层次第一层次:管理如同“抓猪”。抓耳朵,抓尾巴,食物诱惑。指导思想:法家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第二层次:管理如同“大雁飞行”。人格魅力,学识修养等非职位权力影响力。指导思想:儒家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第三层次:管理如同“愚公移山”。有共同的信念。指导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当代管理学说与君共勉:融会中西品悟治道德礼兼修终成无为[第一,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中国人认为人性善, 西方人认为人性恶.先别急着反驳, 听我讲完:虽然古人也有云有生之初, 人各自私也, 人各自利也, 但这种声音实在很微弱. 而现代人, 持人性恶观点的人更多. 象鱼儿和老刘的帖子以及很多回帖都能看出这一点. 我认为, 这是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在历史上, 一直是人之处, 性本善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至今仍有极大影响.谈到西方文化, 很难离开基督教. 圣经记载, 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食禁果, 其后人就都犯了原罪, 是与生俱来的. 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是恶的.基于这样的看法, 中西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就有不同. 中国人期待明君, 忠臣, 圣人. 于是就颂扬李世民, 包拯, 甚至刘罗锅, 期望后人都象他们一样. 对于重要的职位, 中国人把最多的精力花在寻找, 选拔称职的人. 而西方既然任为人性恶, 就不寄望于完人, 就有限制人的权力, 于是就三权分立. 对于重要的职位, 西方人把最多的精力花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上. 因为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极端的集权导致极端的腐败.在这个问题上, 我个人赞成西方的观点, 即人性恶. 就象人的身体, 再怎么保养, 维护, 也不可能完美, 永不生病. 这时的医, 药就好比对违法犯罪的监督机制. 当然, 这种比喻本身也不完美.第二, 在与他人相处方面, 概况地说, 中国人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西方人是己所欲, 施于人.这两种观点, 在本质上都不坏, 但在现实中, 却是引起冲突最多的地方. 用这个观点去观察, 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中美之间在很多议题上, 诸如不干涉内政, 民主, 人权, 等等, 有那么多的冲突.在这一问题上, 我赞成中国人的观点. 对别人, 你可以建议. 接受与否是他的事. 否则, 引起冲突, 事与愿违.第三, 人的社会地位, 中国人分尊卑, 西方人主张平等.规范 君臣, 父子, 夫妻 关系的 三纲, 已经沿袭了几千年. 现在虽然君臣表面上不存在了, 但人们头脑中级别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 父子关系有改善. 夫妻 则有变成 妻夫 的倾向. 西方人平等的观念比较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基督教. 因为基督教任为, 每一个人都是神的儿女, 互相间都是兄弟姐妹, 故而都是平等的.第四, 可能同前三个区别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想到了, 就顺便写下来.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上, 中国人采取庖丁的方式, 西方人采取鲁班的方式. 换句话说, 对于操作或技术上的难题, 中国人努力去提高操作者的技能, 而西方人努力去研究新的工具和设备.之所以写到这点, 是觉得在工业化的今天, 西方的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举例说, 庖丁练了十年的技术, 徒弟也要至少练十年, 而鲁班的锯, 传给徒弟马上就能用. 再比如, 很多的精尖技术也不会失传.

  • 索引序列
  • 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 写人性善恶的论文题目
  • 善恶因果的论文题目
  • 人性善恶的论文研究内容是什么
  • 关于婴儿人性本恶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