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国防科技保密机制比较研究论文

国防科技保密机制比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国防科技保密机制比较研究论文

国防安全是指国家防务处于没有风险的客观状态,没有外来侵略和颠覆,不需要进行军事及各方面斗争的客观状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关于国防安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我国国防安全构成要素》

[摘要]本文在把国防安全置于国际战略和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构成我国国防安全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研究。

[关键词]国防经济;国防安全;构成要素

1、国防经济概述

国防经济,是经济学和军事学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应用性经济学科,是一门运用现代经济学工具研究国防与和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涉及较多国防等国家政治制度问题。

现代国防经济学始1960年,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J,希奇与罗兰・麦基恩合著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揭开现代国防经济学发展的序幕。新中国的国防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防经济学在新中国发展的20多年时间内,有比较丰硕的成果问世。

国防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稀缺性资源实现国防安全是国防经济学永恒的主题。国防与经济以及国防经济内部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矛盾关系是军事与经济交叉而生的矛盾。寻求在国家安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安全效益的最大化是其研究的核心。

2、国防安全概述

国防安全是指国家防务处于没有风险的客观状态,没有外来侵略和颠覆,不需要进行军事及各方面斗争的客观状态。国防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核心的定位。国防安全是一国安全的基本保证,也是维护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依托,梁启超《新民说》十四:“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与其他安全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和特殊的意义。

3、我国国防安全的内部构成要素

(1)观念要素。国防安全观通常是指维护国防安全过程中对国防安全问题的认识、观点以及形成的理论体系。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指导行为的作用。理论上说,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在一个阶段,处于一种本质安全的状态,可以认为是绝对安全。如果是长时期的历史状态,安全只能是相对的。一国的国防便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必须明确一国国防在目前形势下的相对安全状态和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安全地位,不断提高国防的相对安全程度。

(2)经济要素。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明:“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在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经济要素是一国国防安全的基础构成要素,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安全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是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关键所在。

(3)军事要素。军事是国防的主要手段,最具有威慑性和有效性。军事要素基本包括军事人力、武器装备和后方勤务等。影响国防安全的军事要素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其涵盖的范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过渡,已经逐步延伸为“领土一领海一领空一太空”安全,更加凸显出军事要素在维护国防安全上的重要性。

(4)科技要素。科技要素包含科学和技术两大方面,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广义角度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构成国防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实现科技兴安,必须要经历安全科学技术革命,必须树立大安全观,要学习核安全、航空航天安全的科学精神和安全文化,这些都与国防安全密不可分。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和大国地位的象征,科技强国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同选择。从历年科技发展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维护国防安全的有效信息的获取,高端通信设施和武器装备的研发等,都必须依托于科技要素所提供的智力支持。

4、我国国防安全的外部构成要素

(1)外交关系。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各国外交都受本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外交政策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处境。我国与周边国家、世界大国、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联合国的关系,也都影响着我国国防的安全与稳定。

我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既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2)国际格局。我国国防安全的外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其他国家和整个国际格局两大方面,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存于国际格局中。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军事行为、国防战略,既包括武器扩散、军备发展、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生态等;另一方面,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动发展趋势,既涵盖了国家集团、跨国组织,更有国际恐怖组织,海洋方面的防卫压力增大,周边地区的不安因素增多等。他们的任何举动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国防安全,必须密切关注,高度警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越来越深,融入的范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国际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对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国内发生的一些事件又与国际问题相牵扯,受到国际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我国的国防安全不单单是一国内部的问题,同时更是涉及一系列外部要素的全局性问题。

总之,构成国防安全的各个要素之间密切关联,国防安全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思想层面,对其他要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经济要素为其他要素提供资金支持,使其他要素的发展成为可能;军事要素提供的是一种安全有保障的内部发展环境,使其他要素免于威胁;科技要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作为一种智力支持,对其他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外交要素提供的是一种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使整个国家与国际接轨。影响国防安全的各个要素之间既要合作又要有明确的分工,良性互动,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高的国防安全系数。

[作者简介]迟俊杰(1984-),女,山东烟台人,吉林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防经济与国家安全;陈金涛,(1968-),男,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防经济与国家安全。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形势与政策关于国防安全的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以及军工科研单位对保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保密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__的难度也随之变得更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的研究 》

[摘 要]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信息保密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多方面的要求对信息化资料进行安全保障。本文从档案信息化基础入手,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档案__的重要性,研究了用科技手段在资料保密中发挥出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914X(2016)13-0151-01

0 引言

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建设初始便将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实现由纸质资料向数字化资料转变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模式及技术应用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加入即要求管理制度体质的转变,又要求信息化软硬件的技术更新,这也为档案信息化的__提升了难度。本文立足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详细阐述了档案信息化变革中如何对__影响和解决策略等问题。

1 档案__在信息化变革中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势在必行,这也要求与档案有关的相关工作必须紧跟改革的步伐,能够完全与信息化轨道接轨。尤其像__这种较为特殊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制度及管理上转变,还要根据信息化平台的要求,在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上满足__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档案信息化的转变中,__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

管理规范中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复杂的管理流程和精准的确立管理规范。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层层审批中,__需要接触的流程较为复杂,这就相对提高了__的安全性。批阅式的审批流程,需要根据保密规则进行签字确认,最终的结果还需要人工核对,这虽然较为繁琐,但也为__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涉密审批不再如此繁琐,根据信息化的技术条件,在网络中即可形成审批核定,人与人的接触活动减少,反而降低了__的严格性。

硬件条件遇到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后,资料的储存以数字化档案为主,兼顾纸质文稿档案,表面上看来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更加多样化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以某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传统的保密档案保存要求为独立的密闭空间、安全锁具、通风及消防设施等,改制后还要增设机房、空调、供电保障等必要设施,不仅在空间上没有得到节约,反而增加了设施的投入费用。

人员素质问题

在档案信息化的改革中,对__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因条件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情绪思想波动。例如:某机关保密科的一位员工,在职几十年从未出现工作纰漏及疏忽,属于机关绝对放心的人员,但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因对技术设备操作的掌握不能达到要求而被迫转岗。这样的例子说明在以__为核心任务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达到岗位基础需求,才具备任职资格,其次必须在政治思想觉悟上满足__的规范要求。

2 档案信息化__的改进 措施

档案信息化的安全__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保障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避免泄密问题的出现。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__的问题。

管理模式的变化

从传统__衍伸到信息化__,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档案信息化的__主要将信息化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读取存储权限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电子信息设备的软硬件设置建立起安全操作流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其系统组成包括了:档案信息系统及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 规章制度 ,数字化信息涉密人员的管理办法,数据存取的安全保密方案,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方案,人员身份识别管理方案,访问控制规则方案,密码密钥的管理规定,保管维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等。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信息化档案__的规程管理要从上至下统一贯彻,依据保密管理工作中对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逻辑规律,找出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有效降低泄密事故的发生概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方案的确立,场所的选择和安防系统的建设,档案实体的使用和保管,数据库的维护、整理和数据备份。

硬件技术的提升

档案信息化首先要在场所的选择上符合安防要求,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建立必须符合计算机主机房的技术条件要求,在供电、消防、控温控湿、监控、防盗的配套设备要符合具体要求。例如:监控设备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24小事实时监控,视频数据的保存期限不得低于120天,视频监控设备必须由专人专职监管,监控设备必须采用独立供电线路及备用电源,信号线路必须采用内部走线等。

(2)对于机房的进出管理,采取用户身份识别与密码双重验证,通过输入密码时对指纹的核对实现了双重身份验证的保障。并采取伪装报警措施对密码报警进行伪装,以防工作人员被胁迫状态下的报警伪装登陆。

(3)信息化档案资料的存储设备必须经过国家安全部的技术认证,实现唯一性的读取接口,避免资料外泄;其存储介质不可拆卸及轻易破坏,具备防水、防电磁、防撞击的能力。数据读取的拷贝及下载须经2人的共同认证完成。

人员素质的转变

对于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作为专职的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基础 文化 素质,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设备操作的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安全使用意识,能对信息化__的基础常识有深入的了解。

(2)在满足第一点的基础上,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还应具备极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要具备很强的保密意识和相应的保密专业知识技能。涉密人员还应认清保密形势和敌情 教育 ,__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保密知识技能教育, 岗位职责 教育等。

(3)管理人员还应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接触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和方案,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杜绝涉密问题的发生。

3 总结

档案__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的需要,在保护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度,加强对秘密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__,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的深入探讨,了解了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我国档案保密的方针,依靠科技的强大生产力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更大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使档案__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观演互动 保密知识和技术入脑入心[J].__,2010(11):15.

[2] 《涉密文件上网之前》的案情剖析与法规链接[J].__,2011(2):42.

[3] 进一步做实做好重点区域__[J]. __,2011(5):18.

[4] 张 玲.试论档案保管工作中的保密和利用[J].海南档案,2007,(3).

[5] 陈冬云.档案利用过程中的__浅析[J].海南档案,2007,(2).

[6] 魏菊芳.浅谈档案管理的__[J].中国档案,2006,(12).

[7] 李 虹.如何做好档案__的探讨[J].学习月刊,2009.

《 财务信息化在科研院所应用现状与对策 》

摘要: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财务信息化在科研院所应用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科研院所,应用

一、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

1、传统财务理念与会计核算模式,影响财务信息化的深入应用。

我国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建设普遍起步较晚,许多院所在 财务管理 方面仍然存在手工记账模式遗留下来的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核算流程,财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深入,致使财务信息化应用过多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多重要的项目还是通过手工作业。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激发企业学习适应信息系统的积极性。

此外,科研院所自身的特殊项目难以通过财务信息化软件实现。目前,多数科研院所正处于科研事业会计核算模式向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转型阶段,仍有较多的个性化业务和特殊的项目核算,通用的财务信息化软件很难满足这些业务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想用不能用”、财务信息化作用不显著的尴尬局面。

2、实施与应用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财务信息化的运维与推进。

财务管理是一门比较专业的学科,科研院所信息化内部实施人员大都没有财务管理的 经验 ,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项目中去,在软件应用培训、业务问题的处理、系统的配置以及日常运维管理等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

财务会计人员信息化应用素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没有懂技术、会操作、信息化观念新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深入实施等都将成为空想。同时,科研院所财务信息系统尚处于利用计算机模仿手工操作阶段,在客观上也对财务会计人员信息化应用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院所财务会计人员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信息化的推进。

3、财务信息化的信息安全风险的大大提高,影响科研院所对财务信息化的深入使用。

信息安全性对于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院所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其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导致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院所的整体运作。再次,如果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托Internet TCP/IP协议,就容易被拦截侦听、身份假冒、窃取和黑客攻击等,这是引起安全问题的技术难点。上述种种管理与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信息安全风险,影响科研院所对财务信息化的深入使用。

二、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1、财务信息化要求管理观念彻底更新,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 企业管理 思想,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不能将追求信息化流于形式,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在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基础性财务管理,注重信息化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同时,要克服延续下来的潜在的惯性思维,要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对于院所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广开思路、更新观念,大力推广信息技术,提高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效能。

财务管理模式上,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科研院所需设置一个中心数据库,在院所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当采购系统、科研与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有物资流发生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部网自动收集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以及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个性化核算项目的问题。

2、打造新型高素质财务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与管理水平。

财务信息化是科研院所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财务信息化的关键在人,院所是否具有一批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与技术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引导,在院所内部促成一种学习、使用信息化的良好风气,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探讨,梳理业务流程,整合财务信息化 管理知识 ,深化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通过短期培训与人员自学相结合等方式,辅以薪酬、奖励等考核激励模式,促进财务人员融入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对于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熟悉财务管理的具体业务。财务管理是入门容易精通难。但是,对于财务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掌握的就是入门知识而已。因为技术管理人员不需要利用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只需要了解一些业务的具体处理方式,如采购进货成本是如何结算的;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成本、月加权平均成本核算 方法 有什么区别,该怎么操作;凭证的填制规则以及凭证更改的流程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了解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才能维护好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次,在了解财务日常处理业务的基础上,技术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各项业务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处理流程。只有熟悉系统处理的基本流程之后,才能够当财务用户在处理具体业务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与他们帮助,而不需要去请教外部的实施顾问,而且,这也是技术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与测试的前提条件。

3、建立完善财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体系,降低财务信息的安全风险。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与其他管理系统相独立的子系统,而是融入单位内部网与其他业务及管理系统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安全实质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到系统认证、运行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技术,使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许多原来无法逾越的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财务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一方面研究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财务管理相融合,另一方面,在完成结合过程之后,要不断研究,发现解决信息化后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确保财务信息安全受控的前提下,满足科研院所自身科研生产管理与经营发展的需要,为院所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

《信息安全层面保密管理对策 》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推广及应用的趋势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已同各个单位、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日常办公密切相关,但由于在信息处理、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中未采取科学的保密手段、未配置有效的保密专用设备和采用恰当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得窃密与泄密问题大量出现。因此,加强对有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探讨,对于改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保密管理 产业发展 价值 管理对策

一、我国信息通信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257亿美元,增长17%,并预估2017年可达到407亿美元。根据2014年信息服务产业年鉴,2014年我国整体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106亿元,较2013年增长,而2013年较2012年增长,世界规模为。我国在这一方面仍有增长空间,从信息安全服务及产品的增长速度来看,信息安全产品在2010年后,每年维持17%以上的稳定增长,内容安全及顾问服务于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及,仍维持高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政策规范、企业缺乏信息安全人员与专业知识等带动顾问服务需求增长,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资金、人才较为不足,在黑客行为多元以及混合式攻击手法层出不穷等,再加上零时差攻击时有出现以及对应产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要达到快速又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凭借单一企业的产品及信息人员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信息安全工作委外顾问服务能够比企业自行管理更能兼顾企业成本及安全,因而来自于顾问服务、委托服务等的增长力道将持续维持。

在外销方面,2014年信息服务年鉴可知,2014年外销规模约为250亿元,增长率为,较2013年大幅增长。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容安全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市占率逐渐提升,且整合式威胁管理设备(UTM)逐获重视的缘故。相较世界对于信息安全需求的旺盛力量,我国目前外销增长高于世界平均,若能将该外销动能持续开发,不仅能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整体防护能力,未来也将成为我国信息服务业中的明星产业。

二、维护信息通信安全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社会中,信息科技与网络提供便利的现代生活,也急剧地取代人工操作成为企业经营与政府机关行政服务的工具,也是现代化国家与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有鉴于此,各国政府也将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列为国家建设的根本,以及增进民生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看,如果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有所损害,轻者会导致个人生活食衣住行造成不便,重者则会使整个国家安全、政府运作、产业发展、国力强弱和民生发展等都会有重大影响。因此,信息通信安全重要性,已达到不容轻忽的地步。如何维护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都是企业及政府当前运营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能提供安全及信赖的电子化组织运营服务,组织信息通信安全工作必须以全方位观念进行可持续推动,一般性的信息通信安全3E策略如下: 1)技术工程:利用防火墙系统、数字签章、加密技术等建构第一道防线。2)执行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信息安全事件紧急处理机制、内外部计算机稽核制度、信息安全标准及规范、产品及系统质量检验机制等。3)教育倡导:强化安全警觉训练、信息安全倡导、人才培训、网络使用伦理等。

尽管当前多数组织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及应变机制已逐步建立,但是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以及电子化组织与电子商务的使用日益深化,面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风险,仍有必要对目前信息通信安全相关工作进行检讨评估,以强化企业或政府信息通信安全整体防护策略,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保密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创新。

三、强化信息安全层面保密管理的措施

(一)事前安全防护

(1)信息安全监控与防护。1)建立多重防护纵深的信息安全监控机制,构建信息通信安全防护管理平台,提供组织网络监控服务,以即早发现信息安全事件,降低信息安全风险。2)规划组织整体信息安全防护架构,构建组织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信息安全情搜与分析。1)搜集来自组织服务网、学术网络及因特网服务业者等网络攻击信息,分析新型黑客攻击手法与工具,掌握我国信息安全威胁趋势。2)研究??尸网络议题,提升Botnet侦测分析能力:教育倡导具体策略化方式追踪大量Botnet资讯,掌握我国Botnet散布情况,降低我国Botnet数量。

(3)信息安全侦测及渗透测试。1)建立组织信息安全侦测及扫描能力,并进行内部侦测扫描,完成已知弱点的修复。2)对组织重要信息系统提供网站渗透测试服务及修补建议。

(4)信息安全认知与质量提升。1)建立组织信息安全检测与评鉴机制。参考国际信息通信安全相关标准,制定组织信息安全规范整体发展蓝图架构,发展组织信息安全相关规范及参考指引,并建立组织信息安全检测与评鉴机制。2)推动重点部门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验证。为强化组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安全及便捷的网络服务,强化内外部人员使用组织网络服务的信心,保护使用者隐私权益,推动信息安全等级A级与B级机关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验证。3)提升员工信息 安全知识 与能力。为提升员工信息安全知识与能力,应办理信息安全技术讲习、信息安全资格培训、信息通信安全防护巡回研讨会等培训课程,并发展信息安全数字学习课程。为发掘校园优秀人才,办理“信息安全技能金盾奖”、“信息安全动画金像奖”等竞赛活动,并办理信息安全周系列活动,以提升全体员工信息安全认知。同时进行员工信息安全职能规划,依据其职务与角色,规划执行业务应具备的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并建立员工信息安全能力评量制度。

(二)事中预警应变

(1)信息安全事件实时发现。通过信息通信安全监控平台进行信息安全事件监控作业,包括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系统、整合性恶意程序监看、使用者端警示系统、蜜网与内部网络警示系统等。

(2)信息安全通报与应变。1)建立信息通信安全通报应变作业程序,协助组织处理及应变信息安全事件。2)构建信息安全信息分享与分析中心。整合信息安全相关情资,进行信息安全信息分享。

三是信息安全健诊服务。推动信息安全健诊评量架构与追踪管理机制,提供组织信息安全健诊服务,强化组织信息安全防护能量,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情形。

(三)事后复原鉴识

(1)事后系统回复。1)结合产学研资源与技术能力,建立组织信息通信安全区域联防运作机制,提供不同部门信息安全事件处理与咨询服务,并提升其信息通信安全防护能力。2)规划组织重要信息系统异地备援机制,以提升信息安全事件“事后”存活能力。

(2)信息安全事件鉴识。1)研究信息通信安全鉴识相关技术。2)协助并培训组织保密管理相关人员执行信息安全事件鉴识作业。

四、结语

信息通信安全工作是个长期的、无止境的攻防与挑战,然而信息通信安全工作范围广泛又专业,有待推动地方仍多,组织应持续强化信息通信安全防护工作,加强与产学研各界合作与交流,建立安全及可信赖的网络环境,促进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提供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安全及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为西安飞豹空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沈昌祥.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信息安全保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 (08).

[2] 姜新文,王志英,何鸿君,彭立宏,郑倩冰.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03).

有关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推荐:

1. 有关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

2. 信息化管理论文

3. 学习保密法心得体会

4. 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5.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论文

6. 信息化技术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要做到科技论文中的保密和回避重要问题,参考下列措施: 1。科技论文中的保密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删除机密内容; 2。然后是考虑用同类,概念类的词汇代替论文中需要保密的关键词; 3。对于有具体技术流程的论文要简化具体工艺过程,用术语和结果来代替; 4。对于有具体试验条件的论文可以借用同类的试验概念来表达等等。 5。还有就是等待申请专利后再发表论文。

保密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技术类课程十分必要,也具有可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保密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保密管理论文 范文 一:保密管理概论论文

摘 要

保密管理制度是做好__的关键和保障,是一个国家__的思想和核心价值的体现。同时,保密管理制度和保密法律体系又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法律体系指导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则是践行法律体系的保证。

放眼世界各国,美国的__发展的时间长,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最为完善、最有特点。美国没有专门的保密法,但拥有相对完备的保密法律体系。美国也没有专门独立的保密行政管理机构,却拥有比较成熟的保密管理制度。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有专门的《保密法》,但却很难说有相对完备的保密法律体系。

深究美国__的思想,平衡公开与保密之关系是纵贯美国保密思想发展史的主线。美国联邦保密制度的发展总趋势是放松对政府信息的管制,有利于公民获取政府信息。同时,这也是各国保密制度的基本要求。相比中国,虽然新《保密法》较旧《保密法》有不少的改进,但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却保持不变:一如既往地强调保密是原则,保密优先于公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并学习美国保密制度、保密法律和保密思想,对完善我国保密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制度;法律体系;思想价值;保密法

第一章 绪论

关于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6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规定,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二者的规定不尽相同,由于前者晚于后者颁布,依新法优先于旧法原则,前者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这里存在的问题在于,将判决宣告之日作为自然人死亡的日期就一定合理吗?利害关系人何时提出申请则完全取决于其主观意愿,如果将法院判决之日作为死亡之日的话,这一日期显然过于主观而缺乏确定性。并且死亡日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了继承人的确定、遗产的范围等诸多重要问题。如果,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执行的话,必然会引起一定的质疑和反对,实行起来有失公允。在没有完全保护利害人利益的现实情况下,这有违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宗旨。

在关于宣告死亡申请人顺序上,我国的《民法通则》当中没有对其做出相关规定,而是在最高院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当中规定了宣告死亡申请人顺序。其内容是:“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

但是,我国的这种规定很明显是不适合的,在某些案件中,在很多的法律实践中,这些规定凸显出很多问题,带来了很多争论。

第二章 各方观点讨论

(一) 关于死亡日期规定的讨论

在宣告死亡时,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涉及到遗产继承、 保险 金赔付、生存者的人身关系等重大事项:如遗产的具体范围,继承人及受遗赠人的具体范围,继承开始的时间,转继承、代位继承发生的可能牲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

魏振瀛在《民法》中提到:各国规定有所不同:对一般情形的失踪,失踪人死亡的时间有的被规定为法定宣告死亡所需失踪期间届满之时(如日本、台湾地

区),有的被规定为得知失踪人最后一次音讯之时(如瑞士);对于在战争或意外事故中失踪的人,其死亡时间有的规定为战争停止、船舶沉没或危难消失之时(如日本),有的被规定为失踪人于战争或意外事故中失踪之时(如瑞士、意大利),还有的规定为法定宣告死亡所需失踪期间届满之时(如台湾地区)。

余能斌和马俊驹在《现代民法学》一书中提到:宣告死亡是生理死亡的对称,生理死亡是自然现实,宣告死亡是法律现实,它是一种推定,即从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的事实,推定出他已死亡的事实。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宣告死亡制度中,死亡日期的界定,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局面,每种观点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及立法价值。但是,无论是从法理角度推断出的死亡时间,还是各国立法给出的不一样的规定,都不能完美地适应于每一个案件。

(二) 关于利害人顺序问题的讨论

在我国的法学理论界,针对利害人顺序问题,主要有三中学说。第一种是“有顺序说”,即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时,有顺序之分,并分为多个顺序。前一顺序不申请的,后一顺序不得申请。同一顺序互不影响。在我国的立法中,就采用了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是“无顺序说”,即所有利害关系人都有申请宣告死亡的权利,每个厉害关系人都不会受到 其它 关系人申请与否或反对申请或申请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是“配偶优先顺序说”,也就是有限制的无顺序说,即:配偶有

一票否决权,其他申请人申请权利平等,在配偶不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利害关系人不得申请失踪人宣告死亡。

魏振瀛在《民法》一书中提到: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重在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特别是其近亲属的利益,与谁提出申请无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将遭到损害,这显然违背了民法设置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

还有一种争论,就是针对债权人在宣告死亡中的申请顺序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一样,可以作为申请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允许债权人作为申请人,虽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其效力超出了债券效力的范畴,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可以通过宣告失踪制度加以解决,宣告死亡的申请人应限定在下落不明的近亲属范围内。

第三章 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死亡时间应从何时算起?

1、案件简介:

湖南娄底发生一起案件:甲男与乙女成婚三个月后某天,乙女不慎落入江中,甲男听到呼救即跳入水中去救,不幸双双罹难。甲男尸体被找到,乙女尸体未找到。事故发生两年后,乙女父母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甲乙生前分别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以甲男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10万元,指定受益人为乙女;另一份以乙女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为8万元,指定受益人为甲男。另外,甲乙

婚后新购房屋一套,价值6万元。双方无子女。双方父母因保险金和房屋继承纠纷诉至法院。

甲男的亲属主张:乙女先于甲男落水,且女性体力较男性弱,故乙女应先于甲男死亡。在第一份保单中,受益人乙女先于甲男死亡,按保险法第63条规定: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受领保险金,故该10万元保险金归甲男的父母继承;第二份保单中,受益人甲男后于被保险人死亡,即在乙女死亡时,甲男能成为受益人。在甲男死后其所受益之8万元保险金应作为其遗产由其父母继承;甲乙共有的房屋先析产,甲、乙各得3万份额,因乙死亡在前,故乙女的3万份额由作为丈夫的甲和乙的父母平均分割,每人1万。甲的3万份额,因乙女先于甲男死亡,乙不享有继承权,故应由甲的父母继承。那么对于该房屋甲的父母共获得4万份额,乙的父母只能获得2万份额。综合以上,甲的父母能获得两份保单全部18万的保险赔付,并可分割作为遗产的房屋中的4万份额;乙的父母只能获得房屋中的2万份额。

乙女的亲属主张:虽然乙女先落水,但其死亡日期应是法院作出死亡宣告的日期,该日期在发生事故的2年后,故甲男死亡在前,乙女死亡在后。根据法律,可得出完全相反的分配结果:乙的父母能获得两份保单全部18万的保险赔付,并可分割作为遗产的房屋中的4万份额;甲的父母只能获得房屋中的2万份额。

还有人主张:鉴于本案的特殊牲,可以认定甲乙同时死亡,依据继承法规定互不发生继承关系;依保险法规定应推定受益人先死,则保险金归于被保险人遗产由双方继承人各自继承,则第一份保单的10万元保险金应作为甲的遗产由甲之父母继承;第二份保单的8万元保险金应作为乙的遗产由乙之父母继承。房屋由双方父母各继承3万份额。

2、案件分析

按照现行法律中的各项规定,第二种做法无疑是最正确的。最终法院也给出了和第二中做法相同的判决,但是合法的判决并不意味着一定合理。很显然,这样的判决违背了事实上的公平正义,不符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此案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宣告死亡中的死亡日期应该如何确定。不一样的确定方式造成了完全相反的两种后果,因此,这就对利害人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采取《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规定确定死亡时间,确实有一刀切的武断的嫌疑。

如果按照第三种说法处理,对于案件中的两方利害人来说,是再公平不过了,但那只是一种设想,并不是现实情况。在第一种说法中,甲方父母由乙女先落水,

且女性的体力弱于男性,因此得出乙女先死于甲男,这种说法缺乏合理性,且属于推断。即使之后的基于乙女先死这个论断的论述完全合理,也并不能代表这种说法就有说服力。、

同样,第二种说法中,它的一切证据和理论都是符合现行法律的,因此取得了法院最后的认同。但同样,对于甲男和乙女的死亡时间,也是推断出来的,并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证明乙女后死于甲男,所以即使第二种说法合法,也并不能使得甲男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可以说,前两种说法都不合理,只是第二种说法合法,得到了法律的认同。因此,如果为了遵循民法公平和公序良俗的原则,第三种说法无疑是最好的。

(二)利害人的顺序究竟是否合理?

1、案件简介

2001年10月12日,李建苹的丈夫潘永光失踪,留下了100多万的遗产,2008年其父亲为了能分得财产,多次要求对其儿子进行死亡宣告,但由于申请顺序问题,其父亲在儿媳不同意的情况下无法申请,最终导致儿媳、孙女和失踪人的父亲关系破裂,成了彻底的陌路人。

2、案件分析

这个案件的焦点问题在于,宣告死亡申请人设置顺序是否合理。潘永光在失踪7年之后,其父亲申请对其进行死亡宣告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从常理上推断,失踪7年、杳无音信的潘永光应该已经死亡,此时进行死亡宣告,便可以结束以潘永光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且可以解决由财产分割带来的矛盾。但是,在现实中,如果被宣告人的配偶不同意进行死亡宣告的话,其他人便无权进行死亡宣告,配偶便可以独自侵吞失踪人财产,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像这个案件中的李建苹一样,坚持不同意潘永光的父亲进行死亡宣告,这样推断,并不排除她想独自占有100多万的财产。因此,在利害人利益的分配上就出现了严重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没有达到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目的。

第四章 各方观点综述

(一)死亡时间依据事实,尽量遵循公平原则

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界公认都以判决书中确定的时间为其死亡时间。因为,法院的宣告死亡的判决是具有强烈的法律宣示性的,更具有权威和准确。但这样的看法,恰恰忽略了失踪法定期间的作用。失踪人死亡的可能性随着失踪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强化加大,所以,以法定失踪期间来确定死亡时间的方式更加合理。

如果自然人在危险事故中失踪,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已经可以确定其死亡的,或者是经过有关部门寻找后确定其不再生存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发现其尸体,都会认定其死亡,不需要经过宣告死亡的法定程序,当然也不必确定死亡时间。但利害人由于心理上的原因肯定要等待法律上已经死亡的证明,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的。所以,法律上的确认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上的认定,更是对于利害人心理上的安慰。

所以,确定死亡时间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遵循客观事实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公平的民法原则,不能出现损害利害人利益的情况。综上,我认为,在有证据表明失踪人死亡时间的,我们以其真实的死亡时间为准。若否,则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应该以判决书中所确定的死亡时间为准,判决的依据应该为法定期间届满之日。

这样可以基本保障不同情况下宣告死亡人的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减少在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审理差异。

(二)“配偶优先无顺序”应当借鉴

我国学界较为流行的三种说法中,第三种说法较为符合我国的现状,即“配偶优先无顺序”,也就是“有限制的无顺序”。因为它既避免了前一顺序不申请的情况下后一顺序不得申请的尴尬情况,又兼顾了公平原则和特殊情况。

“无顺序”的说法本来就是一种公平的做法,再加上“配偶优先”的限制,使得这种说法更加合理和适合于法律实践。

第一,避免了自己的婚姻由他人来决定的问题,保护了当事人的婚姻权利,减少了对配偶的情感伤害,这也体现了人身权大于财产权的法律原则。

第二,这种观点对于宣告死亡制度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宣告死亡案件中都会涉及到配偶这一利害人。

第三,如果出现想案例中一样的配偶,后一顺序的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进行举证,请求法院剥夺其优先申请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利。

综上,“配偶优先无顺序”的观点最适合我国的社会情况和国情,应当被采纳。

参考文献

[1]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余能斌、马俊驹主编:《现代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保密管理论文范文二:学位论文保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保护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等不宜公开内容,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工作,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涉及保密管理的学位论文指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是指论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学位论文。研究生内部学位论文是指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涉及知识产权、技术秘密或敏感信息等,在一定时间内不宜公开的学位论文。

第三条 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保密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尽量对涉密学位论文作脱密处理。对于无法作脱密处理的论文,导师应认真做好涉密学位论文从开题、撰写、印制到评阅、答辩、归档等全过程的保密管理和指导工作。

第四条 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密级划分为公开、内部、秘密和机密四级。

公开:大多数学位论文应按照学术研究公开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予以公开。

内部:研究成果不列入国家保密范围而又准备申请专利或技术转让以及涉及技术秘密,在一段时间内不宜公开的学位论文。

秘密、机密:研究背景源于已确定密级的科研项目的学位论文,属于涉密学位论文。

第二章 涉密学位论文定密审查

第五条 涉密学位论文必须申请论文定密,并严格实行“先

审批,后撰写”的原则。

第六条 涉密论文的定密申请应在论文开题前提出,申请人填写《河南理工大学涉密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附件1),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开题 报告 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第七条 涉密学位论文定密审查程序

(一)涉密论文申请人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河南理工大学涉密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所在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审定人进行初审。

(二)各单位主管研究生 教育 的领导是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的密级审定人,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密级初审工作。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及变更规定》等有关文件审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

(三)涉密学位论文的密级申请报送科技处审核和学校定密工作小组审批。

(四)涉密学位论文保密期限根据密级确定,秘密级论文保密期不超过10年,机密级论文保密期不超过20年。

第八条 涉密学位论文的作者须签订《河南理工大学涉密学位论文保密 协议书 》(附件2),并承诺对有关涉密内容负保密责任。因工作关系接触涉密学位论文的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第三章 涉密学位论文的管理

第九条 涉密学位论文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撰写和修改,

第十四条 涉密学位论文是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保密规定妥善保管。学位申请人在离校前,应将涉密学位论文印刷本一式三份及其电子版(光盘)连同《河南理工大学涉密论文定密审批表》和《河南理工大学涉密学位论文保密协议书》由学位申请人直接送交校学位办,并按保密要求统一管理。涉密论文保密期满后退回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送交相关单位存档。

第十五条 校学位办应做好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密管理工作,在保密期限内,应将涉密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及其电子版专柜存放,未经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任何人不得借阅。

第十六条 涉密学位论文及其相关信息禁止上网检测和传输,保密期内不列入抽查评估的范畴。

第十七条 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密期满即自行解密。解密后的涉密学位论文按照不涉密学位论文的 收藏 、管理与服务 方法 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

第十八条 涉密学位论文的研究生, 毕业 前填报学位授予信息时,相关信息应根据保密要求,作相应技术处理,避免泄密。如填写学位论文题目和关键词等信息时,可填“保密论文”,不填具体题名和关键词。

第四章 内部学位论文的审定与管理

第十九条 根据科研项目的特殊性或研究内容保密的需要,少数学位论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按研究生内部学位论文申请保密。研究生内部学位论文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内部学位论

文保密期限原则上为2至5年。论文完成后,在论文封皮和扉页右上角处明确标注保秘审批确定的论文密级和保密期限,如“密级:内部3年”字样。

第二十条 内部学位论文应在论文开题时申请保密,论文作者需在导师指导下填写《河南理工大学内部学位论文保密审批表》(附件3),报本单位__负责人和研究生处审批备案。

第二十一条 经审批需保密的内部学位论文在开题、评审(含预审)、答辩(含预答辩)过程中,导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具体的保密要求,报所在学院__负责人审定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经审批需保密的内部学位论文必须事先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去密处理后,方可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去密处理不当导致泄密的,其责任由作者和指导教师承担。

第二十三条 通过论文答辩后的内部学位论文印刷本一式三份及其电子版(光盘)连同《河南理工大学内部学位论文保密审批表》由学位申请人直接送交校学位办,并按保密要求统一管理。保密期满后退回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送交相关单位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相关审查审批而擅自撰写涉密论文或内部论文,导致的后果由本人自负。相关单位、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导师、研究生未按照

本办法的规定对涉密论文进行审查审批和保密管理,导致泄密或存在严重泄密隐患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五条 经审批保密学位论文的学位申请人,毕业离校时,论文作者凭校学位办开出的学位论文保密管理证明(附件4)办理有关离校手续。

第二十六条 学院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保密学位论文质量控制 措施 和 规章制度 ,确保保密学位论文质量。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学校保密办和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

美国学制的比较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国家,生产规模巨大,经济结构完整,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发达,农业先进(实现了专业化、机械化和商品化),有庞大的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交通运输网络。此外,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发展也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在美国人看来,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美国的法律规定儿童6-16岁必须入学。美国的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支持。美国的学校按年龄阶段分为以下四类:1.初级学校:1-6年级(6-12岁)2.初级中学:7-8年级(13-14岁)3.中学:9-12年级(15-18岁)4.大学(学院):一般为4年制(18岁以上),另有“研究院”或“专业学院”,为大学毕业学生从事研究而设立。美国大学简介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拥有3600多所高等院校。1993年美国高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达1464万人,授予准学士学位万,学士学位万,硕士学位37万,博士学位万,专业学位万,均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美国还是全球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1992年在美国各类高校学习的各国留学生达44万人,约占当年世界各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堪称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1993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高达%,还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日后接受各类全日制、半日制或业余的成人高等教育。美国的高等院校还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具竞争性的高等教育体系。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师协会最近的一次评估,全世界最佳的10所大学中,美国就占了6所(前5名和第7名)。美国教育体制权力高度分散,名目繁多的各类公私立高等院校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反应与适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一部美国高等教育史就是从欧洲式的传统教育,到注重农工技艺教育,再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基础和应用并重的全面教育的发展史。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形成美国高等教育今日的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迅速。高教层次结构逐步完善,学校类型和学科专业日趋多样化,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成人教育和教育方式终身化突飞猛进。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国际间大学的学术交流也大大加强。进入70年代后,美国高等院校亦受到学生人数减少、教学质量下降、教育经费短细、校园治安恶化、商业化倾向加剧等问题的困扰,各校当局乃至政府上下均在寻求对策,图谋变革。优胜劣汰从来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美国大学的特点 美国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来自欧洲、特别是英德两 国的影响,更受到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如对政府的不信任及持久的竞争意识,从而使美国大学逐渐形成不同于其 他国家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规模的庞大和种类的多样化;市场 机制的作用凸显;政府控制松散和充分的自主权;校际竞争激烈及 学生对母校的荣誉和忠诚感;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严谨的课程设置 和课程种类的繁复;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分明界限;系一级学术 权力机构的优势;教学人员的流动性;中学与大学之间灵活的联 系;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迅速反应能力;高教系统的一体化等。 美国高校的特点又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自治。美 国教育历来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权力分属刃个州 及地方政府。根据宪法,联邦政府在教育方面负有鼓励、资助及领 导的责任,国会为教育拨款,但不能直接管理教育。州和地方政府 享有广泛权力使各级公立学校能够适应当地的需要。 美国没有类似于其他国家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原先在 联邦政府的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下设有教育总署,该署的职责只是 管理联邦政府对各级教育机关的援助计划及对学生的助学金和贷 款计划。1980年该署升为内阁级的教育部,但其职能却无多大变 化。在美国,任何个人或团体,任何教会和宗教组织,都可以为任 何合法的教育目的而兴办任何程度的学校。美国大学在行政管 理、任命教授、挑选学生、筹集和分配经费、学生选课等方面享有显 著的不受政府控制的自由,即便是公立院校也是如此。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教育施加的影响明显增长,州行政当局对 学校的权力也比以前扩大。联邦政府规定禁止所有的大学在招收 学生和聘请教职员中实行性别、种族、国籍、年龄、宗教歧视。华盛顿也取得了对科研拨款的支配权,从而使政府得以影响大学的科研方向。尽管如此,传统的独立性和经费来源的多样性等种种因 素仍使美国大学享有比其他主要国家的大学更多的自由。第二,竞争。美国大学层次分明,每一层次都有超过本层次需 要的众多院校,从而引起同一层次各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是涉及师资、生源、资金、甚至运动队的全方位竞争,竞争的结果通常以各院校等级评定和排名的形式在各种刊物上定期公布。连一流大学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积极参与竞争,以保住其领先地位。在竞争中,一所学校只有保持并强调个性和特色才能生 存和发展,因此竞争也加强了美国大学自治和多元化的特点。 自治和竞争使美国大学更具有进取精神,更多样化,更适应变 化的需要。美国高校的分权自治体制还有防止严重错误蔓延扩大 的内在机制。但自治和竞争也产生种种弊病,如缺乏统一规划而 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学之间缺乏协作精神甚至互挖墙脚、过分赶时 髦以迎合社会的潮流、招生中的叫卖主义、校际体育竞赛中的不正 之风、容忍质量低或不合格的大学等,无怪乎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 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不过总的来说自治和竞争利 大于弊。一般认为,美国大学在下列方面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大 学:第一流的科研能力、专业教育的质量、高校改革的深入程度、高 等教育成功地向全民开放、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以满足学生不 同的需要。 美国大学的管理 美国高等院校就性质而言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院校是指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建立的学校;私立院校则是由个人及私人团体(如教会或企业等)资助建立的学校。在经费来源方面,公立与私立院校之间有较显著的区别。公立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①州政府的税收拨款;②联邦政府对图书馆和其他设施、专门的学术研究项目及援助学生的拨款;③地方政府部门的拨款,大部分是针对两年制社区学院和市立院校的;④为弥补财政开支而收取的学费,学费通常比私立院校低得多;⑤为政府部门、基金会及企业等开展研究提供服务签约所得款项;⑧来自校友、企业界、基金会等方面的赠款及从这些款项累积而成的捐赠基金所得的收益。私立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①向学生收取的学费通常比公立院校高,在经费来源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②地方、州及联邦政府提供的用途指定的补助(教会学校通常得不到这些补助);③来自校友、企业界、基金会等方面的赠款及从这些款项累积而成的捐赠基金所得的收益(这种来源在私立院校比 在公立院校远为重要);④与政府部门、基金会及企业等签订的研究和服务合同。 然而,以经费来源的不同来区别公立和私立院校其实并不完全。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公立院校更加大张旗鼓地通过民间渠道募捐筹款,而私立院校在财政上则日益依赖政府的资助。美国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部分来自于各级政府,两类院校在经费来源方面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公立与私立院校之间的实质性区别在于控制学校的是政府还是私人团体。 私立高等院校通常是在州的特许状之下运作的法人团体。在一些州,此种特许状由州教育局或大学评议会颁发,有关机构还制定了某所新院校在取得特许状之前必须达到的种种标准。在另一些州则并无此类标准,任何团体只要有足够财力建校,或能游说州议会颁发特许状,便获准颁授各种学位。 私立院校各类经费来源的比例在各校间以及在每个学校不同的时期都是不同的。在许多院校,政府拨款的比例大为增加,而有的学校却拒绝接受任何来自政府的拨款。 美国私立高等院校的历史比公立院校远为悠久,故美国传统名牌大学如东部常春藤联合会的8所院校(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康奈尔、布朗、达特默斯、哥伦比亚。其中康奈尔大学兼具公立和私立双重性质,这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都姓私而不姓公。直到19世纪后半期以来,一流的公立院校(如加州大学和好克萨斯大学)才纷纷崛起。在美国,许多私立院校享有其他国家私立院校所难以企及的声誉,使各州的公立院校不得不在质量上向它们看齐,对维持高水准的美国高等教育起着重大作用。 美国公立院校又可进一步分为州立、市立和国立三类。由于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不直接实行控制和管理,因此除少数几个联邦政府直属院校如军事院校外,其他公立和私立院校一样受各州法律的制约。 州立高等院校通常由各州议会通过立法而建立,有时也根据州宪法而建立。这些院校通常属州高等教育董事会管辖,董事会成员往往由州长任命。州立院校从州政府得到它们基本的财政收入,其余收入来源为学杂费、捐赠和联邦拨款。 市立高等院校是根据州法律或特许状建立的,由当地的董事会管辖,董事会成员往往由市长、市教育局或市政会任命。美国有的城市还举办庞大的综合性大学,如纽约市立大学拥有校园20个,学生18万,规模上在美国高等学府中排行第三。这类院校的收入主要是当地的税收和学杂费。私人捐赠和州政府的财政支持对有的院校也很重要,但捐赠基金在所有此类院校都是微不足道的。目前联邦政府对此类院校的援助正在不断增加。 国立(联邦)高等院校主要是联邦政府在国防领域直接举办的院校(参见“美国军队院校”)。联邦政府的其他部门也举办少数高等院校。 美国高等院校的行政组织系统有各种模式,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校长和校董会 美国高等院校一般由校董会控制,校董会的成员通常都是教育领域外的社会知名人士,主要来自法律界、金融界、企业界及教会(在与教会有关的学校中)。学校的特许状通常规定了第一届校董会的组织方式及校董改选的程序。校董透选的方式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最佳标准,如果绝大多数校董由选民投票产生或由政府官员(如州长)及机构任命,该校便是公立学校。在一些私立(以及少数公立)院校,校董们有权推选自己的后任,这类校董会被称为自延性校董会。在与教会有关的院校,校董由该院校所属的宗教团体推选或任命。通常各校的校友在校董会也有若干名代表。 在特许状利州有关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校董会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学校的全权。但实际上校董会总是把它的行政权力交给它推选或任命的一名(或数名)专职行政官员,这位首席行政官员就是校长。 美国的大学校长与其欧洲同行相比,享有大得多的责任和权力。在美国,校长的任期不受限制,行政职权也较少受到限制。但 困扰今日美国大学校长的是学校的财政收支。校长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平衡收支的能力,这种情况与昔日作为学术首脑的传统大学校长截然不同。面对庞大的预算,大学校长 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筹款集资、招募学生以及应付公共关系上,很少有时间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 校长通常由一位或数位副校长及一套行政班子协助。许多学校把教学和学术事务交由一位教务长或主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负责,教务长在选择教员、安排课程、授课质量和学术预算等方面对校长直接负责。学校其余行政官员通常包括一名负责保管学校正式文件的注册主任,一名负责招生工作的招生主任及一名管理校产和校办企业的官员。 学院和系 综合性大学有美国高等院校中最复杂的管理系统,一般设有一个文理学院、一个研究生院和若干专业学院。学院由若干系组成。系一级学术机构权力较大,教学安排、学位标准和学术活动等通常由系决定。 一个大学的各个学院有时同在一个校园。但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则有若干分校,各个分校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和校园。如加州大学的校长拥有对全州范围内公立大学的管辖权,属下有9个自成系统的分校,每个分校均有自己的校长。因此像加州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这样庞大而系统复杂的大学也被称为集合型综合性大学。 教师 美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和讲师4级,由于助教通常由在学研究生担任,所以一般不作为一级专业职称。1992年美国46.5万专职大学教师中大约有28%是 教授,26%是副教授,22%是助理教授,其余为讲师或尚无职称的教师。由于各类院校教学和科研的水准不同,各校不同职称教师的比例也有较大差异。在综合性大学,教授常常占教师总数的35%以上,少数一流研究性大学中教授所占比例甚至达50%以上,而在两年制的社区学院里,教授仅占教师总数的8%左右。因此,美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大体呈3种模式:综合性大学为倒金字塔式,4年制学院为卵型模式,两年制社区学院为金字塔式。 在美国高等院校中,担任讲师和助理教授的最低要求是拥有硕士学位,目前的趋势是拥有博士学位,末获硕士学位者基本上是没有资格在高校任教的。在一些名牌院校,所有教员几乎清一色拥有博士头衔。因此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自然成了高校教师的唯一来源。 美国高等院校普遍实行聘任制,聘任方式有非终身聘任和终身聘任之分。非终身聘任期长短不一,讲师通常为一年,助理教授为l-5年。各院校一般均有所谓非升即走的规定,教师在聘任期满后得不到晋升便须离校另谋出路。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的聘任期通常是终身的,教师一旦获得终身资格,便取得了在退休前在该校任教的权利,学校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并经过正式的程序不得予以解雇。终身资格的取得一般要经过五、六年的试用,经本人申请、学校评审合格后方可取得。终身聘任制旨在维护学术自由,确保教师不会因在科研和教学中探求真理而被解聘。由于它意味着对教师终身的职业保障,而学校当局又无法预料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前景,因此经济的负担和学科的不断更新使学校当局在决定教师的终身聘任时慎之又慎。 一些院校、主要是那些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要求教师有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和著作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这种“没有著作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政策,经常被批评为是造成高校教师一味追求专业上的个人利益和知名度而置课堂教学于不顾的直接原因。其实就美国大学的总体而言,这个问题并不十分严重。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50%以上的美国高校教师从未出版过一本书。除少数名牌大学外,美国高校90%的论著是由为数不到30%的教师所撰写的。 对学生的个人服务 美国高等院校在正式的课堂和实验室教学外,一般都对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指导学生课余活动及新生录取、人学适应、咨涵顾问、经济资助、医疗保健、就业指导等。管理这些服务的模式各校不一,但通常委派一名学务长专门负责。 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学生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卫生知识的宣传、疾病防治、急诊和住院治疗。本科院校常要求新生在入学时进行体检。各校的医疗水准和条件有时相距甚远。各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对学生提供职业咨询等重要服务,它是学生课外和假期里打工以及毕业生择业的信息交流中心。就业指导办公室通常存有学生的推荐信及其他个人资料,以便随时复制提供给未来的雇主。 图书馆 无论从教学还是从科研上说图书馆都是校园中头等重要的建筑。1890年美国只有5所学院的藏书量在10万册以上,到1965年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大学图书馆已不下30个。目前在美国,拥有藏书500万册以上的巨型图书馆的高等学府已不鲜见。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总藏书量分别在1300万册和1000万册以上,分列全球大学图书馆的第一、二位。 美国大学生通常要花很多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完成课程作业或撰写研究报告。图书馆有专门部门集中保存那些教授们为课程指定的参考书籍和刊物,以供选课的学生查阅。美国的大学教育强调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新生入学伊始便须接受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入门指导。学生们很快会发现,他们在大学里学业上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有关。 美国大学的分类 1973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其主席、前加州大学校长 克拉克·克尔博士主持下,按性质和功能对美国的大学作了分类研 究,并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把美国高等院校分为以下6种类型: ①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②综合性大学和学院;③文理学 院;④两年制的社区、初级与技术学院;⑤职业学院或其他专科 学院;⑥非传统教育院校。 每类院校又分成若干种,六类院校共分19种,以表示同类院 校之间的差异。此种分类法所显示的美国高校的结构和层次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成为研 究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据。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1976年 统计,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占美国大学总数的 23.9%,文理学院和专科学院占35.8%,其余所有院校占40.3%。 1987年,卡内基基金会又在新的主席欧内斯特’L·博耶博士领导下,对这种分类法作了修改。新分类法表明,从1973年至 1987年的10多年间,美国大学多样化的特色依然十分明显,高等 教育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层次相对稳定。其实,刻意创新和保守传 统是美国高等教育相反相成的两个侧面。 卡内基基金会的分类法对美国大学的分类具有广泛的指导意 义。近年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对该分类法作了简化并加入地 区因素等技术性处理,综合各种因素,对美国1400所左右经过认 可的4年制高校的名次逐年作了评比。据该杂志1994年9月发 布的美国大学排名榜,当年美国有229所全国性大学,164所全国 性文理学院,500所地区性学院和大学,433所地区性文理学院以 及90所专门学校共5类院校,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未列入此榜。 卡内基基金会的分类法比较复杂,习惯上也可以把美国的高校大致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两年制学院两年制学院又称初级或技术学院,大部分为公立,多半为地方社区所举办,故一般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提供 的课程有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 年,学生习毕可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 术课程,毕业生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 社区学院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入学条件简单,不 限年龄,亦无须通过入学考试;学习时间灵活,有全日、半日、周末、 夜间课程的多种选择,还有寒暑假开设的假期班;修业年限较短, 收费低廉,而且针对本地区需要开设课程,便于就业,因此日益受 到社会各界的青睐。目前美国共有社区学院1200余所,学生人 数从1985年的470万增至1992年的640万,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 数的40%。社区学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学设施和师资相对 薄弱、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等。但它作为大学教育、职业 教育、成人教育的综合体,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并以较低 廉的费用向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代表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社区学院是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四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文理学院或文科学院。基本课程包括人文学(语言、文学、哲学、艺术、音乐、文化史等)、社会及行为科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三大领域。现在有的学院为多收学生平衡收支,增设了诸如企业管理、护理、教育等学科以适应当地的需要;另一类是独立的专科学院,如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主要提供专科职业教育。近年来许多专科学院也扩大了教学范围,提供较完备的文理课程及学位。上述两类学院学制一般为4年。文理学院和文科学院向毕业生颁授的最普遍的学位是文学士和理学士,专科学院则授予专业学位。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一般设有以文理学院为核心的若干学院,可修学位的课程除通常的文理课程外,还有工程与技术、商科、国际问题、卫生、教育、农业、家政、建筑、传播、新闻、图书馆学、旅馆管理等。大部分综合性大学注重研究工作,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也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院,因此这些大学又被称为研究性大学。此外,许多综合性大学还设有若干高级专业学院,如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管理学院等。进入这些专业学院学习往往需要4年大学本科学历,学制通常为3-4年,时间长费用高,但入学竞争仍异常激烈,因为拥有专业学位是脐身收入丰厚的专业领域的先决条件。综合性大学颁授学士、硕士和博士3种学位。 美国大学的学位制度美国目前实行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分别代表本科和研究生两大类教育4级不同的学术水平。由于准学士学位只是读完2年初级或社区学院的资格证明,不是攻读学士学位的必经阶段,因此美国的学位制基本上还是3级水平结构。美国高等院校设置的学科专业名目繁多,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因此美国的学位五花八门,达2千种左右,但按学位性质,不外学术(研究)学位和专业(专科)学位两种。此外美国大学还颁授荣誉学位,此种学位并不反映学术成就,而是对予社会有杰出贡献者的承认。在美国,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学位水平是很不一致的。 准学士学位完成中学教育后进入4年制高等院校修完前两年课程,或只在2年制的初级、技术或社区学院修完全部文理科课程的学生可得准文学士或准理学士学位,修完相应的职业、技术课程则可得准应用文学士或准应用理学士学位。2年制学院的若干课程有时用1年或不到1年时间便可修完,所得的是资格证书而不是学位。准学土学位有助于谋职就业,但其课程偏重职业性,学术水准不高,因此美国高等教育传统的“第一学位”通常指的还是学士学位。不过近年来2年制学院蓬勃发展,准学士学位也逐渐登堂人室,成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学位。 学士学位中学毕业取得文凭后,成功地在学院或大学完成4年学业,便可得学士学位。文理科学士学位课程通常为4年,每学年两个学期,但目前亦有不少院校实行3学年制或3学期(秋季、春季和夏季)制。 美国习惯上对学习语言、文学及其他人文学、历史和艺术的学生授予文学士学位,对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授予理学士学位。此外,专业学院还设置各种专业学位。因为文学士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学位,所以某些院校除了授予学习自然科学及工程和应用科学的学生理学士学位外,其余一概授予文学士学位。这种现象目前已有所改变。 学士学位课程头两年通常为广泛的基础学科,包括一些必修科目,如英语写作、外语、文学、社会科学和理科的某些学科。后两年主要攻读专业课程,学生要选择一门主修科目和2门副修科目。教学实行学分制。在实行一学年两学期制的院校,每学期15周内,每周有1小时讲授或2-3小时的实习作业就算一学分,4年内修满120学分方可授予学士学位。学生一般每学期同时选修4-5门课程。一些院校允许学生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就进入专业学院学习,这在法学院、医学院和工程学院尤为普遍。这些学生也许要花5年以上的时间来取得他们的学士学位,不过他们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一部分在时间上是重叠的。硕士学位硕士学位在美国600个以上授予此种学位的院校、甚至在这些院校不同的系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有的院校,学生在校学毕5年便可获此学位;而在另一些院校学生须通过资格考试,提交学位论文,还须选修一门外语。有时它是修完2年制专业课程的学位,如工商管理专业;或3年制的研究课程,如美术专业。它还可以是第二级专业学位,如在药理学和建筑学专业。一些院校把硕土学位视为一种研究学位,而另一些院校则视之为通向博士学位的中间阶梯,具有考查性质,学生们往往绕过硕士学位这一级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一些院校、特别是一些名牌院校硕士学位被用来抚慰那些不够攻读博士学位条件的学生。硕土学位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文理科硕土和专业硕士。文理科硕士包括文科硕士和理科硕士,由于各校对学位用法不同,两者有时较难区分。文理科硕士学位一般要求修24-30学分的研究生课程,其中大部分为本专业领域的课程。一定限额的研究生课程学分还可以从别的学校转来。修业年限最短一年,一般2-3年,最长5年左右,各院校亦有不少出入。专业硕士学位的定义比较明确,在学位头衔前注明所学专业。其课程设置较紧凑,管理较严格,声誉也较高,如工商管理、工程、美术等专业硕土学位。由于许多州的教育当局把硕土学位规定为中学教师执教和晋升的先决条件,硕士学位与教育专业的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半数左右的硕土学位被授予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通常为教育学硕士学位。目前一些院校中教育学文科硕士的数量激增,此种专业学位主要授予那些准备从事中等教育的文科学生,他们既无须专修教育学,也无须提交学位论文,但须有在学校授课的实践。教育专业的需要大大加重了各高校研究生院的负担,降低入学标准和粗制滥造的现象也不时出现,致使整个硕土学位的声誉有所下降。 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是美国高等院校授予的最高学位。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众多领域该学位的获得者不管专攻何种学科,均被称作哲学博士。哲学博士学位强调

1.旧学制 法国综合大学学制一般为7年,采取学分与证书相结合的制度。7年的学习时间可分为长短不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2年,是基础理论教育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第一年,要求学生学习必修的公共课和选学一些课程。第二学年,要求学生逐步确定一个专业方向,学习的课程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等。学生经过2年的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DEUG(le diplome d’ études universitaires générales)。学生可凭该文凭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二阶段亦为2年,主要是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学生经过1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实为第3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学士文凭”。如果再学1年(实为第4年),各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文凭”(即大学本科毕业文凭)。获得硕士文凭证书者可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三阶段通常需要3年时间,为专业研究或深入学习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如果学生的目的是准备参加工作,就应该选择“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diplme d’études supérieures spécialisées) 课程。如果学生准备从事研究,可能要注册“深入学习文凭”DEA(diplme d’études approfondies)课程,这是准备博士学位的第一步。获取该文凭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博士学位主要为获得深入学习文凭证书的学生开设,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一般需要2-4年时间。学生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新学制 从2004年秋季起,法国1/3地区的大学开始实行“LMD”(或称“358”)新学制。依照欧洲公认的共同结构(即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架构)进行组织,以获得高中会考证书(Bac)后的有效学习年限作为参考,表述高等教育学历等级,即:Bac+3年=学士学位(licence)(180个欧洲学分);Bac+5年=硕士学位(master)(300个欧洲学分);Bac+8年=博士学位(doctorat)。其中原有的一些文凭基本不变。Master第一年相当于以前的Maitrse,Master第二年相当于以前的DEA和DESS文凭。 2.美国大学的学制有学期制、学季制、三学期制及四一四的制度。学制将会影响到毕业学分的计算方式、开课的方式及修业期间等学习的因素。 美国大学一学年( Academic Year)的长度,大约是九个月到十个月,开学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八月底或九月初,到次年的的五月或六月底。美国大学采行的学历(Academic Calendar System)因学校而异,主要可分四种,学期( semester )、学季制( quarter)、四一四制( 4-1-4 )和三学期( trimester)。 一般的学校均以秋季为学年的起始,虽然有些学校在任何学期都接受申请入学,但是秋季班开学时有较多的基础课程可供选择,并且也会举行外国学生的新生说明会,所以,秋季应为入学的教佳选择。下列为美国大学所采用的学制: 一、学期制(Semester): 一年分为上学期(春季)、下学期(秋季)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从八、九月到十二月,第二学期由一月到五月,每一学期约为十八周。暑假期间可以自由选修课程。近几年较多的学校采用Early Semester,也就是第一学期大约提早二至三周,在八月底左右入学,到十二月下旬第一学期结束。有过半数的学校采用此种学制。 二、学季制(Quarter): 每一学季约只有十到十二周,一年分为四个学季,第一学季( 九月到十二月 )、第二学季( 一月到三月)、第三学季( 四月到六月)和暑期课程( 六月到八月 )。 三、三学期制(Trisemester): 将一年分为段,每段约十五周,第一段从九月到十二月,称为秋季班( Fall Semester),第二段由一月到四月,也可称为冬季班 ( Winter Semester),第三段是四月到八月。有些学校将第三段区分为春季班( Spring Session)和暑期班( Summer Session),每一个 Session 的长度约为七周半。 四、四一四制: 将一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期(First Term)是四个月,大约从八月到十二月,接着有为期一个月的时间(Intern),大约在每年的十二月到一月之间,可以参加密集课程( Intensive courses),进行独立研读(Independent study)或校外工作(Off-campus work)等。第二学期( Second term)大约在二月到五月,每年的六月到八月是暑期(Summer Session),目前极少学校采用此学制。 每个学制的学期长短不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应考虑所选学校的学制是否适合3.日本大学的学制通常为四年,但是医学、牙医学、兽医学的学制通常为六年。申请进入大学的学生通常要接受过12年的学校教育。

估计很多学过教育学原理的人都听说过了美国的六三三教育学制,这个学制是非常有开创性的,而且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影响也是非常深的。我国的教育制度基本上就是学习了六三三学制,那么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美国的六三三学制的发展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六三三学制,其实这三个数字就是体现了对于教育阶层的划分。因为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对教育年龄以及教育阶段的划分是并不清楚的,但是在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六三三学制。六三三学制,就是把学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为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培养时间分别是六年,三年,三年。其中六年是为小学的培养阶段,三年分别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其中等教育是整个新学制的一个精髓。也就是说人们其实非常看重中等教育的发展,而且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也会对教育进行一个分层。就比如说学生在进行中等教育的过程中就会选择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相应的提高。

实际上在六三三学制推出之后,美国的教育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当时美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是非常快。因为六三三学制也帮助美国培养出来很多的人才,这些人才有时候是走向技术的,有时候是走向人文社科的。虽然后来六三三学制又有了一些改进,但是大体是按照这样的程度发展的。而且六三三学制对于整个世界的教育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也对六三三学制提出了质疑,觉得六三三学制有一些死板了,所以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1.本科学位:美国大学本科四年制,综合性大学一般是4年制,少部分是3年制。还有一些颁发副学位的2年制社区大学。本科学位有两个主要选择:两年制副学士学位和四年制学士学位。一般来说,副学士学位授予两年制美国社区学院,而学士学位授予四年制学院和大学,一般情况下,国际生所要申请的大部分是四年制学士学位。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都会为他们的学术研究选择一个重点,称为专业。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必要的核心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巧。2.硕士学位:通常,美国 MS 课程的持续时间为两年。但是,某些硕士课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具体取决于所选的专业。对于硕士学位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学习。在大多数硕士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必须完成一篇论文(一篇有据可查的大型论文)或一个项目,然后才能获得硕士学位。3.博士学位:博士课程的长度将取决于两件事:学生是否必须首先完成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以及完成一篇论文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来说,如果你已经完成了硕士学位,然后被录取到博士课程,那么课程将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博士课程后,您通常会开始撰写论文或研究论文/项目,作为您学位研究的重点。除了这些学位课程,国际学生还可以参加其他各种继续教育或认证课程。有些是除了学位学习之外的,而另一些则可能计入满足在某些领域工作的许可要求。不过对于考虑入读美国学院和大学的新国际本科生,通常最早在您希望加入的学期前一年接受申请。

中美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到图书馆查阅,或者到数据库下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和选拔培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国防生毕业后,必须到部队工作。在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要经过一年多的岗前任职培训,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国防生毕业后先到部队报到,随即到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进行为期两个月左右的集中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入伍教育;集训结束后,再进入相应的军队院校进行一学年的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到部队任职。本文结合我院国防生学员的培训及自身的实际,简要谈一谈国防生岗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1.国防生学员的基本状况 思想状况。国防生毕业时,本科生一般都在22周岁,研究生年龄则更大,他们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思考和分析鉴别能力较高,他们长时间在地方学校学习,受日益普及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都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他们进入部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影响。他们从崇尚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校园到纪律严明、严整统一的部队,反差很大,另外,部队的的现实与他们之前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大,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人感到迷茫消沉,甚至有人以分配的工作单位在偏远地区、条件艰苦、单位不理想为由,违约退出部队。 军事体能素质的状况。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意味着时刻准备着流血和牺牲,对身体有较高的要求。国防生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尽管各个学校开设了体育课,或给国防生另设了军事体育课,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平时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都是以文化课程学习为主,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繁重的课业学习上,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这给他们训练带来不少的麻烦,甚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身体素质是军事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不高,军事素质也不一定强,这是影响军事素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地方高校,利用早操、课余时间进行了军事基础的训练以及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部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但由于训练体制不够完善及训练时间不系统等原因,大多数国防生的军事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文化知识状况。进入院校培训时,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国防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所学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而他们进入部队以后有些人要从事相同的专业方向,例如来我院培训的国防生学员,分别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等与空军签约的高校,他们所学的专业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航空航天类等专业,而他们到部队后的岗位又是机务工作的不同专业方向,并且各个部队的飞机类型也不尽相同,这给他们岗前任职教育的专业培训带来不方便,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岗前任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思考与对策 根据国防生的基本状况,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国防生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入伍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主要在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进行。一要坚持开展光荣传统教育,发挥现代传媒资源的作用,通过授课和看录相,形象直观地帮助国防生了解军队的历史和地位作用,了解我军的光荣传统,加强对部队的热爱,增强作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增加对国防知识的学习,帮助广大国防生增强国防意识,增强学好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同时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坚定他们献身国防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注意挖掘国防生队伍中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和激励国防生学习成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院校培训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使国防生牢固树立献身国防的思想,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敢于为真理而斗争,具备爱国、爱军,时刻牢记军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品质。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军事素质。在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训练时,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工作是加强国防生的军事体能训练,以提高军事素质。但由于国防生的基础不一样,并且是刚从地方高校毕业,若一下子给他们施加过大的训练强度,一是他们吃不消,二则还影响他们的思想状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于他们的军事训练,强度要适当,只是为他们进入军事院校培训打基础,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渡性的训练,有人形象地称为“预训”。在院校训练阶段,军事体能训练是一个重点,一般都安排有强化训练,但各个院校组织训练的方式没有统一,内容也不一样,各自为政,有的学校以义务兵的训练方式对国防生进行体能锻炼,有的学校训练长跑,还有的学校以组织野营拉练来增加国防生的体能。尽管从体能考核达标结果来看,这些方法都能短时间内明显增强他们的体能,但未形成完善的训练体系,不能科学地增加训练效果,不能有效增加学员训练体能的自觉性。在体能训练的同时,院校都进行了军事基础的训练,也都得一定的成效。各个院校应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体能训练体系,并结合军事训练体系,使国防生学员体能增加的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军人良好的气质和作风,初步掌握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熟悉军事领导科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具备军人应有的军事素质和身体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是军校院校国防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国防生学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所学为不同的专业及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不同,给院校专业知识的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专业知识的培训是为使他们适应岗位要求的任职教育,首先要在明确国防生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国防生学员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考虑学员在地方高校所学的专业基础上,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培训专业,尽量设置专业范围较窄、知识能力结构单一、上手快、技术专深的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再次在课程选择上,要以岗位关键任职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按任职需求来选择和组合知识,注重课程的系统整合,强调课程的指向性、实用性、时效性,建立适应国防生学员特点和要求的课程体系。最后,要在保持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下,选取贴近部队实际,贴近装备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断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前沿知识内容的及时填充,做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滚动发展,随时都与部队实际紧密相连。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国防生学员在院校专业知识的培训过程中,掌握任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能满足岗位的需要,从而达到任职培训的目的。 这里有不少形式的论文范文,也有你要的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特点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国防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同意、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国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国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有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摘 要: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依托驻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同谋划"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全面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中构建与"市场"环境和"战场"需要相适应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机制,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实现既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又增强国防整体实力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协调;发展;国防建设;经济建设 一、综述 军队和地方各有自身的优势,我们要科学筹划,综合运用合理配置军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在融合。对那些具有通用性的资源,要尽可能做到军民合用,如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军事设施的军民共用、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军能民等。同时,针对军地资源的异同,我们要发挥优势,实现二者共同发展,促进整体实力的提升。 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所有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发展。而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来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拥有政治权力以及构成这种权力的武装力量,雄厚的国家综合国力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通过国防建设达到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标,通过经济建设把国家的综合国力搞上去,两个方面统一于建设强大国家的目标之中。从国策上来看,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国防建设;祖国统一既有赖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强大的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要靠包括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强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并把这一方针放到了国策的重要位置。从实践上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与否事关国家的强盛与安危。两者协调,则国强;两者失调,则国危。不谋经济发展,不但成不了富国,国防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支撑和基础,国家最终也强大不了;反之,只谋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得再好,即使可以成为富国,但如果忽视国防建设,仍然不能成为强国。 (二)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军之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强大的军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先进的武器装备、合理的结构及科学的理论。一方面国防建设是建设强大军队的主要途径,而经济建设又是国防建设的基础,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就无法建设好国防,建设强大军队的目标也就难以完成。另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能够为军队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会为军队建设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崛起,特别是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都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既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也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英国为了控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建立了以海军为支柱的世界级军队。美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也建立了一支称霸全球的军事力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着力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对建设强大军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建设强大军队的极端重要性,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增强坚持这一方针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能力,加速推进军队建设的进程,在富国的过程中,实现强军的目标。 (三)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国家和平崛起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 报告 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能否顺利地实现宏伟的发展目标,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有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和平、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以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作保障。只有军队强大了,威慑力增强了,才能为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才能维护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才能争取到尽可能长的和平建设时间。因此,面对复杂而又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必须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持军事上的强大威慑力,保证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为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国家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胜武,叶信产.积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5). 国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 教育 的思考》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偏向宏观、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为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 方法 、合理定位。营造浓厚的校园 文化 环境,以强化国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孟子在答梁惠王问时从仁义角度阐述国防中的国家主体意识[1]。现代国防教育,泛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2]。从更广泛、更精准的角度来看,现代国防早已超越军事角度,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并形成一种“超限战”的国防思维及其各组成成分的多维结构关系。在当今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必须以此为基本着眼点,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多层次无缝式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既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战争初期无一例外地遭到重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代史上第二次和平思潮盛行,公民的国防观念极度淡漠。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必须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珍视和平的重要道理,必须构筑强大的国防屏障,方能赢得和平与稳定,必须充分认识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含义,并转化为振兴民族、建设国家的巨大精神力量。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意识淡薄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近年来,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研究已成为我国国防教育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二)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必须随时认清国家安全利益所面临的危机,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应对危机、克服隐患的充分准备。随着相对和平环境时间的延长,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在享受和平生活、追逐经济物质利益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忧患意识。面对当今我国严峻的安全形势,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大学生思想认识不清,对国家和民族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才能应付各种战争风浪的冲击。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国防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国防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知识,锻炼强健体魄,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防人才,从而促进国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国防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才能培养适应未来战争要求、具有高素质的大批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防教育偏重于宏观指导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非常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2012年2月初,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其中再次对军事技能训练进行重点强调。但是,这些法令文件在各地政府和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全国仅有六所院校设有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隶属于高等教育学专业。同时,教师教学任务偏重,部分高校专职军事教师既从事教学,还要负责人民武装行政工作,很难有精力和心力专门从事军事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 措施 不完善,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国防教育专款投入不足,表现在有些高校没有专门的训练实习基地, 军训 时学生全拥挤在一个体育场上,或校内马路和广场上, 射击 、战术课目难以实施。同时,技能训练时间短、内容单一,与高校所设置专业联系程度不够、专业化国防后备力量培养与专业教育脱节,导致整个技能训练质量不高、内涵缺乏,甚至有些高校为节省开支,未组建专门的国防教育机构,每年仅用一两次国防教育讲座来代替国防教育课程。这样一来,所制订的国防教育教学计划根本无法完全实施。尽管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展军事课课程建设检查评估,也制定了检查指标体系,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四)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国防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少,仅为理论必修课和技能训练课,各2学分,甚至部分高校未将课程列进课表,国防选修课大多处于滞后建设状态。受上述因素影响,高校的国防教育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性,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够,导致学生对军事理论课不感兴趣。 三、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开展国防教育的紧迫性 胡锦涛同志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要“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国防教育是公民的终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高校国防教育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重视程度日益加大,部分省份走在全国国防教育前列。如四川省军区2011年对全省本科高校进行军事课课程评估,有效地提升了各普通本科高校的军事课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认识到大学生在国防上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提高其国防意识是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二)合理定位高校国防教育的地位 国防教育并非是孤立的一门课,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学校领导要重视,更离不开各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协作,要科学定位高校的国防教育。为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管部门,应建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小组,加快改变教研室及教师编制、有教学无考核、教育质量欠评估等状况,尽快促进高校国防教育迈向规范化、制度化[3]。国防教育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也就是从国家到各省、市、自治区及以下单位,这条路径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二是自下而上的建设路径,即各基层单位、院校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落实、分解和执行上级部门和国家的政策,这样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对口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 要推进国防教育教师合理定编、职称评定,并注重骨干教师培养,把现有教师队伍努力建设好。此外,后备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养迫在眉睫,当前六所院校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在职人员已于2011年停招,全日制国防教育方向研究生每年 毕业 人数仅有15人左右,不能满足专业化的人才累积需要。因此,必须尽快探索长效培养机制。要重点解决国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适度规模建设,在学科归属和建设上增加各类资源投入。同时要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建立高校内部多层次国防教育体系,使国防教育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同时,邀请英模到校演讲,利用“双拥共建”活动等时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国防教育。 (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师生员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共同创造的、具有学校个性特点的“物质、制度、心理”模式[4]。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不可疏忽,它有利于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高校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有效资源,全力提高国防教育的层次和品位,有效延展国防教育的发展空间。组建各种体现国防精神的社团组织,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国防教育课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国防教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有学者提出,要将军事技能训练融入全学制阶段,而不应集中在两周时间,这是建设良好校园国防文化环境的契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这种环境建设可以从学校历史、学科和专业设置、学校内部结构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个系统冗余少、功能强大的国防教育耗散耦合体系。 高校国防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律、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军事变革形势下高技术战争时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在新的高度上与时俱进,深入扎实推进国防教育,使大学生能从更广、更深的层次去主动思考国家的安全问题,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贾云生.新时期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2. [2]林杰.关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0,(11). [3]张国英.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4]于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国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三:《试论高校国防教育》 摘要:和平与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大学生不仅担负着国家 经济建设重任,更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重文轻武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 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 关键词:高校;国防;忧患意识;国防 体育 在国家少生优生等政策影响下,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从小呵护下,相当大的部分成为温室花朵,白面书生;有些智商发达,而身体素质却奇差,柔弱不堪。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社会责任承担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担负着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虽以和平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美伊战争、黎以战争等地区冲突和小规模的战争便是明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养成学生尚武崇军的良好意志品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急切任务。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罗马帝国由兴盛走向衰亡,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帝国兴盛时人们的尚武传统所培养的自信精神在和平环境下逐渐褪去,国家疏于武备,人们也以服兵役为耻。 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唐太宗时,中国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尔后由于国内承平日久,各项军事制度日益废弛。到唐玄宗时,外患无穷,内乱横生。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宋朝皇帝只知“绿肥红瘦”,轻视武功,终于亡国;清朝“国困、民穷、兵弱”,带来的是腐败和衰亡。所以,国力强盛、武力强大者国防盛;凡全民重视国防,社会崇尚武功者国防强;凡兵民相合,全民皆兵者国防兴;反之则弱。纵观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中华民族有着不畏强暴、为国捐躯的传统美德。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文弱积习,增强了人们的尚武崇军观念。尚武崇军的观念和不畏强暴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全国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同反动统治和外来侵略者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获得独立,并逐步走上强盛之路。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许多人意志消沉,“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国防观念淡薄。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们的国防观念日趋淡化。在经济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之有所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占有一定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的尚武崇军思想逐渐淡化,影响国防教育的开展。这一系列的观念难免影响到学校与学生。学校中受升学率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长期“重文轻武”;学生本“不识愁滋味”,对学国家大事更显得天真无邪,国防观念、崇军拥军的观念相当淡薄,许多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从事体育锻炼,整天埋头于书本,久而久之,都“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中共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指出,“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并特强调“不能搞一阵风”,不能形势紧张就搞,形势缓和就不搞。他还强调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不能光靠一两个部门,“必须由党、政军各机关,工青、妇各群众团体,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式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大系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日关系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霸权主义、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台独势力负隅顽抗,挟洋自重,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增强台独攻势,大肆扩充军备,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主张,妄图以武拒统。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能不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而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国防教育,才能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有效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发扬人民战争的传统。尤其在我们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重视爱国尚武精神的培养,将这种精神注入民众意识并变成自觉行动,增强全体公民的斗争意志,就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进而弥补战争物质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这一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要提倡和宣扬具有时代特色的献身思想,把培养爱国尚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这种精神的储备。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既是现在的受教育者,又是未来知识与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双重使命。在当前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强化他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 其次,应该加强国防 体育建设。国防体育是指寓国防 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国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国防建设的双重目的。广泛开展大学生的国防体育活动,加强国防体育训练,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卫祖国、巩固国防,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通过 体育运动 为军事斗争服务。恩格斯认为,在学生当中开展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 发展,这些学生入伍之后,“士兵的质量就会提高两倍”,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建设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常举行的许多体育比赛项目,如射击、 游泳 、跑跳、投掷、骑马、 跨栏 、 拳击 、击剑等都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有些则是直接从军事活动演化而来的。组织与国防有关的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军事体育竞赛,使学生达到国家和军队规定的各类人员的体育标准,以增强其身体素质,磨练国防意志,这是国防体育的根本任务。国防体育不受职业、年龄、性别的限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国防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 中国成立后,国防体育被正式列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1952年成立了国防体育协会,1956年经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建立了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国防体育活动遂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奥运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但在全民健身、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国防体育上做得非常不够,因此,我们应在加强全民体育活动的同时,着重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广泛开展射击、武装越野、定向越野、武装泅渡、军事 野营 、跳伞、通信、航模、舢板、负重登山等活动,使国防体育成为一项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活动。 保卫边疆,捍卫祖国,维护社会稳定,已不是军人独有的责任。在 现代战争条件下,每个公民都应尽其责任。身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应把国防教育、国防体育推广到各级高校,把学生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将革命英雄主义推广到全社会,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爱国、崇勇、尚武、拥军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 参考 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4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8页。 2.陈记云主编:《国防教育通俗讲话》,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3.江泽民:《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解放军报》1988年10月25日。 4.任连奎主编:《国防教育教程》,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7页。 猜你喜欢: 1. 有关国防教育论文范文 2. 有关抗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3. 关于大学生国防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4. 关于2016-2017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5. 浅析国防教育的相关论文 6. 关于国防教育的论文

韩国比较研究论文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韩国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政策对比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目前均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两国相似的文化传统,目前也有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两国间的经济政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国与国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和建设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韩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的分析和讨论,找出两国间可供相互学习借鉴之处,使得两国在经济文化政策各个方面更好的互相融合。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韩两国经济政策概述本节将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分别概述中韩两国政策,并着重举例例举两国经济政策的现实实例,从这多方面论述两国经济政策的差异

分析讨论中韩经济政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异本节将通过对中韩经济政策的.对比,找出两国政策的差异和各自特点,并简要论述两国经济政策比较分析对两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及两国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查阅相关书籍及著作并借鉴相关数据,结合本专业所学知识,并尽可能切身体会中韩经济政策实际差异等。

更多 论文 开题报告延伸阅读: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标*号的是各人认为比较典型、写得比较多的题目)中韩文学交流研究 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 *韩国语中的外来语 *韩国的民俗文化 *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 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韩两国俗语比较研究 *关于中韩敬语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 1970年代小说研究 黄顺元小说研究 中韩文化交流研究 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韩中共时音调对比 韩中共时语法对比 韩中共时词汇对比 中国儒家文化在韩国 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 *浅析南北分断 南北统一展望 韩中文化交流展

问老师最好- -然后看你个人兴趣爱好来定,要是定了自己没兴趣那也烦

中日韩语言艺术的异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报录比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416分,政治81分,英语75分,普通物理136分,量子力学124分。

一、择校经验

我原本想报吉林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物理系,还有天津大学物理系,但是最后选择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很强,但是考研难度太大了,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考试的内容都不太常见,分数线很低,考300多基本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个300多分的含金量太大了,很难考到这个分数,如果考不上的话,调剂都不好调剂。天津大学物理系太差了,不建议考。吉林大学物理系的评估也是挺高的,但是考研难度很低,而且吉林大学物理系基本招不满。我个人感觉吉大物理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考研难度中等,题比南京大学简单的多,比吉林大学难。但是你要相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考上基本都是二等奖学金1万8,只有很少人拿三等8千,前几名拿一等2万8。吉林大学只有前百分之50才有8000奖学金。所以不用过多解释为啥报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二、专业方向

物理学下分为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其中光学和凝聚态较强,而且就业前景好,其他次之。

考研难度相比于同层次的一些985,还是容易太多了,竞争压力也小很多。22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就差不多能录取,其中光学招49人,凝聚态19人,其余专业4到5个人,复试报录比是1:。21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可以,复试报录比1:,招生人数和22年基本一致。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占200分,面试占150分。笔试内容考普通物理实验,电动力学,普通物理,加一门专业课(光学是傅里叶光学,凝聚态是固体物理)。面试分为自我介绍,英语问答,和一些专业性问题。

三、复习时间安排

从4月份到6月份,开始学量子力学,推荐看钱伯初的课。

6月到7月,学习电磁学,此时坚持每天背单词。

7月到8月,学习光学

8月开始进入复习阶段,刷往年真题,开始看英语长难句。

9月份刷课本上的题,推到所有用到的公式,复习所有的知识点。

10月份,开始背腿姐100天,坚持每天都背。

11月份再次复习基本知识点

12月份,刷往年真题,包括英语,政治。

四、具体科目安排

1,电磁学,需要有的书:新概念电磁学以及题解,工具书是电磁学千题解(工具书是用来在自己不会做题时参考查阅的,而不是你用来刷题的,你刷不完的)。我感觉是最简单的。复习时候,基础好的话可以直接看课本,不好的话可以网上搜,有一个专门配套的这本书的北大视频。

不懂的知识或者公式一定要认真反复揣摩,别人也不是神,他们绝大多数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这么做的话,一旦你记住的题型变了花样,你就不会做了,这就是你考试不如其他人的原因,自己要多总结自己的缺点,以及别人的优点。看完了课本内容,就紧接着做课后习题,开始,大家都有时间,所以就都做一遍吧(强调一下,这里的题目是除了星号章节的,除了那些难题怪题的,除了那些光写答案就写了好几百字的,其实你自己应该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是考你的逻辑思维,考你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考那些难题怪题,毕竟这又不是全国竞赛),做题的要求就是,能做到自己写出来,而不是能看懂。课本过了一遍以后还要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记公式。这一遍课后习题应该有侧重点了,最好能搞到工大本部学生平时上课的课后作业题,以那些题目为重点,那些题目所有到的知识,所涉及的公式在哪些章节出现过,就要把那节看懂,用能够区分的笔把他们标示出来,一边平时多看,多记。

能够做到理解了知识,看到课后(重点)习题有思路之后,你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没有答案,你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写或者问老师问学霸,再或者查阅工具书把所有的真题答案搞定,都搞定之后,你就要用红笔把这些真题中用到的公式都用红笔标在书上,平时一定一定要多看,把他们记住。真题要做的,看到题就知道思路。有时间的话,找一些同类型的题目做一做,再总结一下真题的出题规律。

2,光学,需要的书:新概念光学及答案,工大郑植仁光学及答案,工具书我用的是物理学大题典--光学。学习光学的套路跟电磁学一样,我也就不多说了。光学可能抽象些,要多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搞定。近几年来,光学大题开始向后面的波动光学方面侧重,这一部分最难,所以一定要下功夫。

3,量子力学,需要的书:井孝功量子力学最新版及答案,工具书是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以及物理学大题典--量子力学。量力的复习套路同前。完成前面的任务之后(就是在做真题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搞定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毕竟里面出现过原题呀。

4,电动力学,书:郭硕鸿的电动力学及解答。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着重做他们留过的习题,以及难度中等的题。这就可以了。开始复习时间,建议在初试考试结束后,马上开始。因为电动力学还是挺难的,考的内容也难,不过都是课本上的

原题。

5,傅里叶光学(切记,只有考光学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学生考的是其他的课程,比如理论力学,固体物理之类的)。书:吕乃光的那本书及解答,讲课ppt。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习题全部做。搞定一遍之后,看ppt的内容,作ppt上面留的习题,可能是考试题哟。

6,固体物理(切记,只有考凝聚态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是别的书),书,固体物理,房晓勇,课后习题全部做,特别是前面的思考题,搞定一遍后,最好总结一下,然后再刷一遍。

7,英语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科,书:恋恋有词,红宝书。我认识的好多人都因为英语基础不好而且对它不够重视导致考研失败。有很多人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英语一难度也比较大,也知道自己要花功夫在英语上,但是每次都被长难句劝退,我想说如果英语没有过线,付出那么多努力在专业课上又有什么用。就是基础不好才更应该在前期花很多时间在英语上,英语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后期又是专业课又是政治,再想提高英语就更难了。

英语分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新题型和两个作文,其中阅读理解分值最高,是我们应该花最大时间的,完形填空其实没有很多老师说的那么难,新题型注意掌握方法,作文和翻译是相对比较难的,而且性价比不是很高,不建议花太多时间。

我最先开始复习的就是英语,因为基础算比较不错,所以没有怎么专门背过单词。我主要是把历年真题都卡着时间做一遍,然后逐句翻译下来,再对答案,看看解析,实在再不懂的会看一些解析视频,我觉得讲阅读的老师都差不多,唐迟的我更听得懂一些。

最重要的不是要把真题的那些题和出现过的单词都背熟,而是掌握做题的方法,比如遇到长难句怎么办,遇到细节题或者主旨题应该怎么办等等。毕竟英语很明显不会出原题,单词背得再多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而且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也会有不同的意思。作文我没有用模板,我背诵了一些高分作文,自己写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背模板肯定是更好的,模板也会更省时省力。但是也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太模板了,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模板的,也拿不到多高的分数,还有就是模板不要搞的太高大上,到时候高大上的模板填充低级甚至错误的单词,会显得更奇怪。英语最主要的资料就是真题,一定要把真题吃透,做完一遍还可以多做几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哦~模拟题我不建议做,那些老师的模拟题不专业,而且题目难度跟真题有差距,到了后期保持题感就行,前期多花些时间,后期会轻松一些。

8,政治,7月底开始直接看腿姐的技巧课,

时间有限只看了选择题部分,然后刷1000题。

第一遍过的比较大概,听完腿姐的哪一部分的课做哪一部分,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过,不会的地方直接翻背诵手册勾出来,再抄在旁边,记得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也写好,把知识点串成知识树,这样做有许多知识点可以被过很多遍,绝对忘不了。然后就是肖8,只做了选择部分,同样的方法过了两遍。之后是肖四,选择题同上面的方法,大题直接背,不过建议大家不要拿着肖四直接背,因为肖四的答案是一大坨,网上有许多整理好的,帮你分点分条整理好了,更好背诵一些。个人在客观题部分分配的精力较多,有一句话: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因为主观题部分不好拉开差距,不求政治提分,最起码要稳稳的就要搞好选择题。

五、复试

物理学复试包含:笔试(量子力或者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门课二选一,150分),英语口语(可能会出现自我介绍和问答,必有英文文献翻译,100分),综合面试(老师进行专业课知识提问以及一些日常问题),笔试推荐的书是曾谨言第二版或者第三版的《量子力学》,

一开始看书可能会看不懂,因此我推荐B站上的田光善老师的量子力学课程,这个老师讲量子力学讲得非常好,会从量子力学的历史出发讲成一个故事带大家去理解,量子力学做题我推荐书上的课后习题以及陈鄂生的黄皮书,叫《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

写个两三遍,最重要的还是思路,碰到题目必须得有自己的思路。关于英语口语,往年的口语有英文的口语自我介绍,英文对话问答,英文文献翻译,但是今年是中文的自我介绍和英文文献翻译,所以复试的变动性还是很大的,要做到有十足的准备,才能不慌不忙得应对,英语文献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复试的时候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了一下物理专业英语,然后打印成了一本翻译完了,会和一起考苏大的小伙伴互相提问英语专业词汇,最后的综合面试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并且你学得好不好老师一问就能够感觉出来,所以好好准备吧,既然选择了物理,就要把物理学深,学透。

六、总结

复习时,建议做到,每天去自习,并找到自律的队友。放弃一切爱好及活动等那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学习时间看自己,你要么晚睡,要么早起。我知道的一个学霸,每天两点睡,六点起,白天睡一个小时,最后上了哈工大的市政专业--亚洲第三呀。建议不要在寝室学习,别以为你在寝室都在干什么我不知道。初试考完后,觉得自己考的差的话,也要看4和5或6的书,因为理学院判分比较松一些,最起码政治英语是这样。专业课也不会很严。2019年的情况时,量子力学特别难,结果他判分特别松,可能跟你预期的差十多分呢。所以,你初试过后,一定要狂看4和5或6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既然选择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七、鼓励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考研期间,可能会有很多因素促使你不想去学,但是你始终要铭记,对于以后来说,这些事情都是身边发生的小事,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你的未来,多和积极的人交流,互相学习进步,互相取长补短,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有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时不时就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不坚持到最后不做完最后一张试卷想这些东西都是不值得的,时间一直往前走,我为何不让自己充实一点,觉得累的时候约上几个研友去看个电影,吃个火锅,回来继续学,做到劳逸结合。希望大家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国防科技大学考研报名人数1840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1840人,统考录取人数:352人,推免人数:318人,报录比:1。

地方生考国防科大只要本科学校符合要求,大约330多就能录取;国防科大本校的想考研,分数经常需要380多才能录取;部队军官个人认为对应届生影响不大。友情提示:国防科大毕业分配其实不是很好,除非你有关系。

  • 索引序列
  • 国防科技保密机制比较研究论文
  • 美国学制的比较研究论文
  • 中美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 韩国比较研究论文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报录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