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为了给孩子寻找最好的教育环境,孟母三迁,环境育人的故事,教育着历代中国父母。50年前,丹麦50个家庭为了实现“每个孩子需要100个不同的父母!”,这一西方谚语而聚在一起,合作买地建起第一个儿童共享社区,为孩子创造了最好的教育环境。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开始兴起的联合居住模式是公认的现代共享社区的最早起源。当时丹麦的一群家庭认为当时的房屋及社区制度无法满足教育孩子的需求,基于西谚“每个孩子都需要100个不同的父母”,于是在1967年约五十个家庭组建起一个共享社区。牛健先生 致力于全球建立可持续生活的“共享社区”系统。他5岁种出小花园,17岁立志给中国人花园生活!他创立公益机构“参与式社区生态研究中心”,支持居民种植屋顶、阳台花菜园。获得2012福特汽车环保奖奖项,获得2013易社中美社会企业家交流奖项。 2014与清华美院可持续研究所合作,在北京用5个集装箱建立了一家人居住生活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引起广泛媒体报道,2015春刷爆微信圈,每天访客盈门。2015和清华美院等10机构合作,用7个集装箱建起3户人的微型实验共享社区,带来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与影响。2016带动商业投资建起15户人的共享社区。在总结5年实验、交流与思考的基础上,写作有《共享社区设计:公益、生活、产业》一书,正在指导企业家并整合资源,打造各类共享社区落地模式,儿童共享社区是其中最重要的类型。儿童共享社区催化出最好的孩子 一群优秀的父母,有一群好玩伴,整个社区跑得开,要有自然探索,要好玩而有趣,全人教育方法,这些要素共同催化出最好的孩子。陈展辉先生 上海建筑之外文化投资公司创始人、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上海财经大学特聘导师、CCDR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 “为儿童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儿童这一群体是设计的核心,遵循「以其为本」的原则,安全、有趣、益智为先。为儿童设计,要提供满满的安全感。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怎样设计出有趣、简单、易懂且高效环保的作品,显得十分重要。为儿童而设计,最高的境界就是为儿童和大人共同参与、学习、成长而设计。 你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去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其背后融入的文化、艺术等内容,让儿童在“玩”中“学”,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可以根据牛健老师的框架尝试一个试点,以社区型公益型小小美术馆️为支点,聚合100对父母先成为小美小好的父母,然后通过接触再多点对多点。大家再一起在乡村搞个家,每人一万,一百万,改造一片田园之家。城乡共享社区,两个小孩正小,可以试验并代言。推动联合国的“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展明泽先生 从事家庭教育七年。广西德铸方舟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资深教练技术教练,广东省最受家长欢迎讲师,香港国际学前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家庭教育公益讲课1100多场。幼儿园·小学家庭教育综合解决方案创始人。致力于“普惠家庭教育”。培养一个全面优秀的孩子”其实是培养一个具有“完整生命力的人”,绝对不是单一的某种方法,某种机制,某种特定环境等能够培养出来的,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方可完成。 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社区·自然环境·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师·宣传·各教育方式的集中整合等等! 80-90后父母,不了解生命成长规律,所以导致非常多的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家长学习与改变”必不可少。以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判断+优秀的父母来判断=父母需要学习与改变+更为接近生活的教育。 “孤岛变群岛”才能组合成一个真正有效的“教育系统群岛效应”,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喜欢的岛,成就一个一生积极的自己。 张皎女士 美籍华人,上海璞慧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人,北京新蒙教育科技中心合伙人。致力于城乡社区儿童高品质普惠全纳全人智慧教育行动研究。 从12年开始蒙学,积攒工作经验,培训资历等。2017年与上海璞慧公益基金会和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青浦行知幼儿园开展“行知儿童之家”三年的蒙台梭利教育项目。持续推动新蒙学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新蒙学是蒙氏的纯正版,从技术上说是蒙氏的科技升级版,从内容和理念上讲是中西蒙学的融合对接。 以蒙台梭利科学理念为依据,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与符合人类发展天性需求的教育科学紧密结合,建构与未来智能化共享社会相匹配的人才培育,储备和评估系统。打造智能化个性化教育体系,人尽其才,高幸福指数的新型人力资源系统和智慧社区系统。中国蒙学与蒙氏不谋而合的命运共同体教育理念和全息式教育模式,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经典内容。比如蒙氏的自由自主学习环境中,教师遵循的正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分蒙学,小学和大学。这个体系的年龄划分以及各阶段的基本教学理念跟蒙台梭利博士总结的人类儿童共通的0-24岁心智发展规律非常契合。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 创建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CFC,是联合国人居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1996年)上提出的全球倡议,旨在从儿童权利出发完善城市的儿童友好程度。 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中国拥有亿儿童,位居全球第二位。全球已有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参与 “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倡议。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长沙等地陆续开展相关工作,“儿童友好型城市与社区”创建成为我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全国教育大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现在教育出的孩子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家长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问题 《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的家庭存在“隐形爸爸”,妈妈成为陪伴孩子的主力,而爸爸陪孩子时间较多的家庭只有。 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儿童共享社区设计 儿童共享社区是生命成长环境设计,要把教育融入社区生活中,形成社会建构、自然建构、自我建构的全人最优教育环境。 80后和90后的育儿观念新,需要把儿童空间设计、蒙氏和华德福的全人教育、家庭教育、共享社区设计整合在一起,共建、共担、协作、共享,才能建构起父母的教育时间、参与和能力,为儿童创造一套创享生活的全优教育。 共享生活学院、蒙氏儿童之家、华德福幼儿园、儿童农场、儿童乐园、社区中心、居住区组成儿童共享社区。 “儿童共享社区”以儿童为中心!追求生命的意义、相互的关爱和永续的地球而共享育儿生活!共享生活学院 学习,人类共享生活史,独享生活造成了地球资源的不可持续,产生危及人类生存的气侯变化。学习,社群协作共享的一套生活,大幅降低物质消耗,紧密合作应对全球挑战,过上有意义、相互支持、健康和谐的美好生活。 课程:共享生活简史;可持续发展与气侯变化;社区的生态系统;从我转变成我们;过有意义的生活;健康和谐的生活;相互支持的生活;社区经济与工作;自已管理的社区;加入全球共享社区。蒙氏儿童之家 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出自《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 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 《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遗传无法完全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才有着大部分的影响。“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基本地来说,蒙台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教育“孩子”的环境。华德福幼儿园 鲁道夫·史代纳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100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规模、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之一,华德福学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针对意志、感觉和思考,对儿童的身、心、灵、精神进行整体平衡教育,并结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进行深层意识教育,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儿童乐园 在老师的指导下,儿童在社区无动力小型设施中,攀爬、滑行、钻筒、走梯、荡秋千等游戏。用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各种工具,孩子们开展自然活动,如建造小屋子、垒城墙、砌墙、种植、挖洞、爬树、挖水沟……。儿童农场 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儿童农园中饲养各种小动物,养殖各种漂亮的昆虫,在有各种水生动物的池塘中玩。去种植蔬菜、果树和花卉。社区中心 配有多功能共享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超市、咖啡馆、健身房、厨房、餐厅、图书馆、手工作坊、流转仓库、客房等社区教育、生活服务功能。居住区 加入儿童共享社区的家庭,需要不同程度的居住在一个社区中。在乡村、城郊、城市中,十几户,几十户,上百户等。分为生活和工作都在儿童共享社区中,白天出外工作而晚上和周未节假日在社区中,父母在城市中工作而儿童托管到周未节假日团聚。儿童共享社区的全球发展 共享生活学院+蒙氏儿童之家+华德福幼儿园+儿童农场+儿童乐园+社区中心+居住区=儿童共享社区。 以儿童共享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教育内容、社区运营能力为基础,整合投资、人才、基础产业链、政策对接支持,运营儿童共享社区细分平台。 创造育儿需求、匹配育儿投资、整合育儿产业链、育儿内容传播、育儿品牌、育儿内容、育儿模式输出,在区域内支持城市端的育儿社区投资项目发展。 根据项目大小等不同,变化成不同的设计组合。切入老社区改造,生态农场和农庄的提升,乡村振兴项目,旅游项目的深化,地产项目的升级等旧产业的升维。
说起亲子餐厅,现在市面上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真不少,但说来说去其实就一件事:“ 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好好吃顿饭 ”。这话看起来简单,其实包含了:好吃、好看、好玩、营养好、环境好、设施好、气氛好等等服务内容。所以这个好好吃顿饭,从顾客角度来看就是吃顿饭的事,但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那就是从品牌价值传达,空间布局规划,服务流程设计,再到体验策略部署。 但凡带孩子出门吃饭的亲们,谁还没有遇到过几次吃顿饭和打仗的一样的状况(懂的人自然懂哦,呵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亲子餐厅或是适合亲子的餐厅?因为除了吃饭,我们还想偷个懒,孩子吃饱了自己玩自己的,我们能有点时间放空下,能轻松优雅的和闺蜜聊个天,和老公说说话,感觉着周末假日的舒适气氛...... 与顾客“对话” 每个品牌,每家企业都有自身的风格定位,这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形象,个性特征。你会和什么样的人成为伙伴,成为朋友,你以什么方式去和他们沟通交流,你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带给彼此是是什么,对于品牌也是如此。 作为顾客我们如何在众多品牌,各色亲子餐厅中选择你,那一定和这家餐厅由内而外传递出的品牌价值有关系。这种传递可能是一种形象,可能是一种环境、一种感觉,一种气氛,一种认知、一个人、一件物、一个场景、一个信息...... 和顾客的“对话”需要有人来传递,需要空间来展示,需要产品来提供,需要五感来营造,需要有文化有主题来讲述,需要服务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接触点进行串联,需要品牌将这种价值内化后,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内部人员,给顾客,让他们感知到。 让品牌的形象从普通朋友变成好朋友,最大的差别就是,从顾客层面就是当我需要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你,从品牌层面来看就是我知道你此时需要什么,给你真诚的、实时的、随时的、当季的、时令的、应景的、惊喜的、满足的、期待的......整体感和一致性 整体感就是餐厅内外,线上线下,所有元素构成的一种视觉感知或心理感触。大到外部商圈环境、地点门店、室内空间,小到一图一物,一言一行。 一致性就是这所有的元素风格统一,通过不同的形式传达出同样的形象和意义。这两点不仅能让顾客快速识别和记忆,还能通过不从层面的服务表现,让顾客感知到品牌要传递的价值。仪式感和融入感 说到仪式感,最容易想到高级餐厅的预约制和到店后的领班带位服务(对比快餐或普通餐厅自己找位),拉开椅子邀请入座,铺开餐巾放在膝上,桌上餐具的摆放等等。看过英剧《唐顿山庄》的一定会想起他们就餐的仪式感是多麽隆重和讲究,当然仪式感要根据针对的目标人群,设定的主题和情景。 对于亲子餐厅,尤其是一家倡导健康饮食,有机食材的餐厅来说,从进入大门后,就看到琳琅满目的,丰富多样的食材,看到开放厨房中正在烹制料理的过程,这是一种仪式感。 而对于孩子,游戏和玩具谁都会提供,可能够与餐厅主题结合,让孩子不仅仅只是家长带来吃饭,而是来探索、来感知、来学习.......让自己的玩耍和吃饭这件事结合起来。 你们那边是大厨房大厨师,我们这边是小厨房小厨师,围上小围裙拿着小工具,你们在做菜,我们也在做菜。全部实木的游戏区和玩具,安心和质感(家长),趣味和探知(孩子)都有了。 儿童友好,不只是一种形式,一个符合儿童审美的装修环境。更多的体现是儿童可以融入其中,安全安心的自主探知,可以自由探索。 趣味性和选择性 点单这么平常的事,也要满满的趣味性。“谁说只能爸爸妈妈才会点单,就算我不认识几个字,我会看图呀,哪个好看我就选哪个,呵呵!”孩子也能自己选的菜单。 “形象生动的菜单,点个单好像读绘本一样,一次吃不了这么多,我下次还要来点这个”这就是孩子的心声。 好看美味又健康 不仅有颜值还有实力,不仅图片好看,实物更诱人。(菜色和插图风格很一致有没有,呵呵~) 参与感 不论是在台北还是上海,这个品牌的餐厅每次去,我家小子都吃的很好,而且因为饭前在厨房游乐区玩耍的时候,可以一边看到厨师们烧菜的场景,自己也在模仿,所以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参与感。 当孩子参与到这个事件中,融入到这个情境中,沉浸在游戏中,作为爸妈的我们才能安心放松下来。这个时候不论你是偷个懒放个空,还是和闺蜜聊聊天,和老公说说话,都是我们这次就餐体验后最享受的时刻。 好吃的感觉还口有余香,临走前再买点东西回去吧。如果拿着太重有点累,没关系,线上也有卖哦!呵呵~ (完整的服务流程)为儿童为亲子的服务设计思考 近年来我接触了不少儿童、亲子的设计项目(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课程设计)。一边是设计师的我,一边是作为妈妈的我,不仅可以感知到顾客的心理和需求,也能懂得服务提供者(企业和内部员工)的状态。 这几年不论是教育、医疗、地产,还是餐厅、酒店、旅游、展览等等领域,都在做儿童亲子这个细分市场,我们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越来越好,选择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贵。我们都在说为了孩子,可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只是符合儿童审美的卡通形象?糖果色梦幻般的环境?放一大堆玩具和绘本?如果你认为不过如此,还要什么?那你就太小瞧这类顾客了(家长+孩子)! 在我们众多的用户访谈和实地调研中,在我多年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和发展的过程中,在我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大人!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孩子,却并非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感受。我们也因为自己身为父母,就觉得了解所有的家长。不论是任何行业和领域的用户,都是有区分和差别,儿童亲子领域更是有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特征的孩子,不同的消费方式,不同的情境等等因素。 所以当我们提供产品服务时,首先需要搞清楚你为谁提供?他们有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期待什么?我们有什么能做什么?如,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环境,营造什么样的氛围,设置什么样的功能,配置什么样的产品,让我们服务提供者更加自信有效的提供服务,让我们的顾客有效感知到这些服务,从而达到预期,提升体验。让孩子不只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参与者,让他们可以融入其中,沉浸其中去观察、探索、学习、认知。 推荐阅读: [儿童友好设计]一站式儿童启蒙中心探访 儿童设计思维启蒙 艺术美术也好、建筑设计也好、科技智能也好,都只是不同方式的表达和表现,结合设计思维的广义和包容,可以搭载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和实践。 我一直在探索实践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方式方法。国外的很多先进理念和环境让人向往,但 所有的实践和创新都必须考虑到我们现实所在的环境当中。 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家庭,中国孩子,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希望身边每个孩子都能发掘自己的特质,以迸发出的热情为起点,内驱动力加强,学业成绩提升,自信心增加,进而主动对创新,对择校学业,甚至人生发展方向产生更多的思考,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望中国2020年5月30日长沙讯(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王益群) 为推动实施《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5月30日下午,长沙市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暨建设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论坛在万科魅力之城举行。副市长刘明理,市关工委主任董学生,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跃先,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文方,长沙万科总经理李理以及市发改委、市教育局、雨花区政府、芙蓉区政府等领导莅临活动指导,全市学生、老师、家长、妇联和基层代表500余人参加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指导,长沙市妇联、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发改委、长沙市教育局主办,长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雨花区人民政府、芙蓉区人民政府、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协办,长沙市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长沙市妇联网络新媒体中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儿童友好研究室承办,雨花区妇联、芙蓉区妇联、雨花区黎托街道、雨花区砂子塘万科魅力之城小学、雨花区黎托街道幸福里社区支持。活动主会场设在万科里儿童成长中心三楼儿童剧场,分为儿童友好论坛开幕式、儿童友好论坛研讨会、儿童友好论坛成长营三个主要环节。同时还在万科魅力之城多个分会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儿童友好体验参与活动,和孩子们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5月30日下午14:00,砂子塘万科魅力之城小学的孩子们共同献唱长沙儿童友好之歌《未来的微笑》,在悠扬欢快的旋律中,儿童友好论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处长彭文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日本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湖南大学海外名师木下勇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向长沙广大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祝福,并对长沙在疫情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儿童,调动儿童的参与,为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表示充分的肯定。
长沙市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市人民政府刘明理副市长祝全市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他指出,2015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全球倡议,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坚持 “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等儿童优先的理念,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纳入长沙2050远景发展战略规划,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儿童友好型城市”10大行动、42项任务。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已从最初提出的“概念”发展成为全面铺开的“实景”。他强调,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受益的是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儿童。通过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必将带动长沙城市品位、城市特色、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让长沙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温情、更有温暖,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为推动实施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市妇联将携手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发改委、长沙市教育局,围绕“儿童友好空间,让城市更温暖”、“儿童友好家园,让城市更美丽”、“儿童友好参与,让城市更包容”、“儿童友好氛围,让城市更开放”四大主题,在全市开展“长沙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十大创新品牌案例”征集活动。市妇联党组书书记、主席文方宣读“长沙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十大创新品牌案例征集活动”的倡议,并邀请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了儿童友好创新品牌案例征集活动。
开幕式上,长沙万科总经理李理分享了儿童友社区创新典型案例。作为中国儿童友好型社区首批试点之一的万科魅力之城,从规划初期就将“儿童友好”作为项目的出发点和目标,从设计理念到空间规划,再到材料选择和细节处理,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儿童友好型社区迭代和建设,让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触角向孩子们生活的社区延伸。
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惟彦女士开幕式上作《从儿童友好社区到儿童友好城市》的主旨分享。她指出,无论是大城市或者社区,在公共事务中都应该给予儿童优先,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中,从而制定城市发展行动计划,由点及面,使城市环境适应儿童的成长和生活。
本次活动围绕“儿童友好社区 让城市更温暖”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打造一个吸引从多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交流平台,为加快建设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汲取各界智慧,汇聚各方力量。
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刘正山探讨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儿童幸福指数提升的课题。他指出,儿童友好城市,并不是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以儿童为主导的城市,而是将儿童利益和成长置于核心地位的城市,以此来建设一个环境对儿童友好、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城市。
湖南省政协副秘书长、长沙市文联主席汤素兰女士以“阅读给孩子一双翅膀”为主题,探讨了文化建设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她非常期盼通过丰富有趣的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她坚信,一个对儿童平等、让儿童发声、有儿童参与的儿童友好型城市一定会在长沙早日实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负责人沈瑶,围绕“走向儿童友好社区”的主题作主旨分享。她从国际视野讲到中国视角,从立足游戏、社区、儿童参与等三个“关键词”,讲到她如何致力于将“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实践探索儿童友好社区的生动实践,为长沙打造“高校研究+社区实践”的落地模式赋能发力。
长沙市芙蓉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定王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丰泉古井社区党委书记龙欣,以时间为轴分享了社区探索践行儿童友好社区的一些重大事件,她非常期待充分发挥“儿童友好” 在社区治理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社区共建的凝聚力、共治的积极性、共享的满意度,延伸和丰富社区服务的触角与功能,以此共建“全龄友好”的共享社区,让儿童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儿童代表作分享交流,来自湖南长沙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三年级1709班彭诗雅同学分享了她去年10月14日-10月18日,受邀参加在德国科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峰会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她相信,当一座城市对儿童露出最真挚最友好的微笑,在这座城市长大的儿童日后也会将温暖包容、和谐平等、开放创新注入城市的未来。
为积极倡导以“儿童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尊重孩子们的需求,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次活动主会场还组织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知识抢答赛、“听,大自然在说什么?”绘画作品展示颁奖、“我的长沙我的梦”绘画作品展示颁奖、小小规划师儿童议事会制作展示颁奖,并组织了社区儿童议事会授旗仪式,以儿童友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城市为儿童而建,让儿童在城市中快乐成长!在儿童友好知识抢答赛环节,长沙万科队、幸福雨花队、魅力芙蓉队组队参加本次抢答赛,方阵成员全部是儿童。抢答的题目,遴选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法规,经过激烈的抢答,最终评选出1个团体优秀奖,2个团体纪念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慧芳为抢答赛做了精彩点评。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长沙市妇联组织了“我的长沙•我的梦”儿童友好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是面向全长沙适龄儿童征集绘画作品的主题活动,短短的六天,共收到征集作品700多件,经过专业评审团多轮筛选评鉴,最终有30位小艺术家脱颖而出,被邀请到万科里童梦创作营地联手创作儿童友好绘画长卷,在百米长幅画卷上,小小艺术家们各显身手,洋溢着童心童趣,以眼睛定格美景,以画笔传递美好,描绘出孩子们心目中“儿童友好型城市”美好长沙的愿景。
据悉,在本次活动的各分会场同步举办了“听,大自然在说什么?”绘画作品展示活动、“我的长沙•我的梦”儿童友好绘画长卷绘制活动、小小规划师儿童议事会活动、“天天向上”儿童攀岩体验活动、“七彩童玩 趣玩时光”趣味运动会以及“垃圾分类我先行 美家美妇在行动”亲子游戏体验等6大主题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不一样的“六一”节日大礼包。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结构,功能,色彩,安全,趣味性 特别注意安全
儿童房的灯光环境,与主卧房所强调的温馨感不同,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光线要充足儿童房的整体照明亮度应该比成人房高,同时光线要柔和,从而让房间产生温暖、祥和的氛围。除此之外,房间内还需要有相应的局部照明,以便于孩子看书写作业、查找书籍、寻找储藏物之用,或者运用造型丰富的灯具为房间增添童趣。如果室内灯光布置不合理,光线不充足,或为了强调装饰效果而忽略了孩子的实际需要,会收到反效果。对于正值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学习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因此,为孩子挑选一盏适宜的写字台灯必不可少。儿童的世界总是点染着梦幻般的色彩,父母在为孩子挑选灯具时,也常常会选择造型可爱、色彩艳丽的灯饰,但有时灯具外观的靓丽并不能保证孩子的视力健康。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灯具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安全性及材质是否环保、造型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于用作学习照明的灯具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光源上是否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普通光源由于其不稳定性,闪烁的光线极易造成孩子的视力下降。因此,选择明亮且高显色性的灯具尤为重要,新一代的三基色荧光灯就是不错的选择,它的发光效率是普通荧光灯的倍,显色性是普通荧光灯的倍,其光源更明亮、真实,而且能自然地展现色彩,比普通光源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并且能保护视力。【照明建议】壁灯导线须入墙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又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但他们却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小主人的房间里若安装有壁灯,那就得注意不要让电源线外露,以免不懂事的小主人拿电线当玩具来摆弄,从而造成触电的危险。另外,父母还可以为心爱的小宝贝加装墙式调光开关,这样可以方便孩子在夜里开关灯。插座应有封盖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家里淘气的小宝宝常会逗得大家合不拢嘴,但小孩天生爱到处攀爬的个性,就要让您必须注意儿童房里的电源插座是否具有安全性。一般的电源插座是没有封盖的,因此,您要为了小宝宝的安全着想,选择带有保险盖的,或拔下插头电源孔就能够自动闭合的插座。灯泡应有保护罩父母在为孩子选择灯具时,必须注意,如果孩子还很小,就不要挑那些容易让孩子触摸到灯泡的灯具,以避免发热的灯泡烫到小孩稚嫩的肌肤。最好是选择封闭式灯罩的灯具,或为灯泡加一层保护罩。另外,也应避免在儿童房里摆放地灯,以减少孩子触电的危险。安装多个插座儿童房是小孩在家里最自我的一个空间,无论学习、游戏,还是邀同学、朋友来玩,大都得在这个自由的小天地里进行。因而,房间里的灯光布置要比大人房的多,还有电脑、音响、VCD、收音机等电器设备,这就需要在装修时多安装些插座,以避免插座不够而导致在单个电源点上超负荷连接电器设备。一般来说,考虑到孩子学习、娱乐、活动及储物的需要,房间里最少要预留6个电源插座,其中有两个需安装在写字台的上方,其他可配置在墙角。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引入社区教育资源,开拓幼儿园校本课程》
摘要: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重新认识家、园、社区互动的意义,把研究重点放在提升教育合力上,从而同步、协调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幼儿园;校本课程资源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课程内容,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与周围的生活。
近年来,我园在《纲要》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改变教育资源观,坚持从本园实际出发,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教育体系,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在合理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精心遴选可以课程化的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是幼儿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蕴涵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只需具备教育价值的资源都可引入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以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选择符合安全性、参与性的资源
在任何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应把物质环境的安全、卫生放在首要位置。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
幼儿园课程只有面向幼儿、面向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才能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的内容,也是他们易于吸收的内容,深入地认识这类资源也是引导幼儿学习需要掌握的社会认知和技能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资源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能激起幼儿强烈兴趣,吸引幼儿好奇心的社区教育资源。因为这类社区教育资源往往与幼儿本身或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着联系,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社会知识。
二、精心做好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一)以社区活动为纽带,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生活而展开课程模式。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应重视将社区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的必然。社区中的很多事件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往往能引发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将社区资源纳入主题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以社区资源为内容展开探究。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农民们忙着收割、播种,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我们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观察秋天树和花的变化,鼓励家长在秋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活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使幼儿知道稻子、棉花、花生等是秋天农田里长出的农作物,认识家猪、兔子,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要求家长能积极关注、支持幼儿园的活动,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大班主题活动:“秋游”,组织幼儿进行野外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幼儿对秋景的认识,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我们还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家乡的农作物”,在活动中带着孩子走进自然,走进农家,走进生活,让幼儿与农民伯伯一起摘菜豆,剥玉米,拾稻穗,在劳动中习得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感受和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了自觉去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尊重一切劳动者的情感。
(二)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中,文化广场、邮局、银行、超市等活动空间较大,幼儿可以自由地观察,与人们充分交流、对话。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医院、邮局参观,鼓励幼儿与医生和营业员自由交谈,请教问题,回园后开展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小小邮局”等。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使游戏的角色和情节不断丰富,成全班幼儿关注的焦点。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应考虑到地方的特色,武坚素有“中国体育器材城”之称,工业园区生产的体育器材品种丰富多彩: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网球拍、跳绳、篮球、跳马、体操垫、双杠、单杠等,我们通过带幼儿实地参观生产车间,让他们知道这些体育用品的加工过程,在晨间锻炼时幼儿会很爱惜地玩此类体育用品,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体育用品的丰富知识,而且在他们心中产生了深厚的爱家乡情结。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扬州民间艺术剪纸引进幼儿园,形成本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游戏课程,将各式各样的剪纸张贴于美工室的墙面上,引导幼儿欣赏、制作,在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发展开辟了“剪纸”活动区,真正让“扬州剪纸”手工艺术进入幼儿园中。
总之,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将各种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深入挖掘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郭丽.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开发的误区及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0-61.
[2]刘丽云.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4):65-68.
《如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摘要: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教课程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幼儿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和自然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的进步,又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包括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区设施等。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社区资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书籍,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许多幼儿园所处小区都有中心花园,这使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境中”来。我们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创造与想象空间,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境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达到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种新举措、新进步。
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家长提供幼教信息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军,共同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当前,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要取得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尽可能一致,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他们对育儿知识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辟好“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幼教信息;并引导家长认真阅读学习有关育儿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三、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儿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2.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
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家、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状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一的保教专职机构转变为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发生转变。幼儿园与家庭不应只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幼儿园与社区不应是互不干涉的关系,三者应加强联系,构建共育平台,共同承担保教责任,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导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参与》.《学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2002年11月。
4.张丽琼《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思考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年6月。
毕业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论文中引用 文章 需要注意引用的规范性。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 教育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5]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7]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8]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9]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2]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3]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4] 张丽娟着. 儿童 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5]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王牧华,靳玉乐. 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2] 顾晓莲. 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02) [3]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4] 姜美芬. 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6(15)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宋婷婷.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1] 王明利. 跨 文化 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12] 吴海云. 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5(05) [13] 周鹏生. 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09) [14] 袁爱玲.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02) [15] 李胜男,岑国桢. 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6)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李佳.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陈红. “我”喜欢的幼儿园[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程丽英. 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儿童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4] 亢云洁. 牵着你的手,一起长大[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 徐霞. 基于专业引领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6] 庞敏. 改革开放后西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严燕华. 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8] 赵丽.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1-2013年)[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高莉. 家庭旅游对儿童的教育价值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王月嘉.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韩婉姝. 兰州市学前儿童父亲父性意识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2] 王丽萍. 山西省太原市城区“独一代” 家庭教育 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3] 郭猛. 兰州城区大班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14] 孙娓娓. 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5] 葛莺芳.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0期.甄丽娜.仇晓春.[2].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郑三元.[3].完整经验的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5期.陈纳.[4].高结构低控制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要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张玉敏.许卓娅.[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周榕.[6].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改进.《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王春燕.林静峰.[7]."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9期.赵南.[8].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赵彩丽.[9].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2期.顾荣芳.[10].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刘慧.二、幼儿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范元涛.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2].幼儿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陈维霞.学前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赵楠.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以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教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芝.音乐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9作者:何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作者:吴婵.学前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邵小佩.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支持儿童带着理论前进——基于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幼儿园教学.作者:魏婷.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作者:陈曼丽.学前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胡冬群.学前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相关幼儿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blemsolvingby56yearsoldkindergartenchildreninacomputerprogrammingenvironment:《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3]EverythingINeededtoKnowAboutTeachingILearnedinKindergarten:《SIGCSEbulletin:ACMSIGCSEAnneHaworthHeatherSimmonsLizSchimanskiPamMcGarvaEileenKennedy《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91[10]CountingSounds: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应让幼儿自主地游戏 某幼儿园中两班分组做让手指动动更聪明,游戏一:“听听是几”。(过程)训练幼儿灵敏的反应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注意力;游戏二:“小鸟”。(过程)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巩固空间方位概念。 进一步阐述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及培养孩子的目的(自己发挥) 让孩子们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出发自主地进行游戏的可靠性及所发挥的作用(自己编)。 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思路。还需要你自己成文。
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还可以使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从开展形式上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两种。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室内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而忽视了户外的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始终提倡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活动,同样,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犯错,不应该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过多地干涉幼儿的行为。在安吉的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闭上嘴巴,管住双手,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这就是说教师要少说话、少干涉、要用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看护者,要求教师时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就要求教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检查和维护幼儿活动的场地和活动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不要互相推拉,不要追逐打闹,教师要为各个区域设置规则并经常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区域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室内和室外区域活动的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轻松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出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狭小的教室里面,变成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丰富、有趣的户外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