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2022市场不利因素研究论文

2022市场不利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2022市场不利因素研究论文

找出来了么?我也要写

预测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全球气候异常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交易数据可见一斑:小麦期货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涨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该涨速为50年来最快;玉米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至418美分;大豆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15%至1029美分;美国2号长粒糙米由每磅美分涨14%至美分。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及过度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全球许多小麦主要产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而这三国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市场预期其减产可能接近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麦产地气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此外,人口大国印度因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库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许多小麦腐烂。国内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个月来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加之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元;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为元;玉米平均收购价为元。在上半年粮价有所攀升的情况下,又传来我国七年来首遇夏粮减产的消息,虽然降幅仅为,但也使得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指出,在今年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基础上,眼下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灾情对未来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难以估计。另据中华粮网分析,此前南方洪涝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产区减产高达20%。值得关注的是,非主粮产品价格的波动比主粮更为明显。比如前段时间疯涨的绿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农业部查询系统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5月19日的绿豆价格是3月19日的两倍。国家粮食局:目前粮源充足关于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早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我国粮价的变动是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的种植成本和收益等情况所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国际小麦期价回调 强麦震荡平稳国际小麦价格在8月5日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大幅上涨至近两年来新高,上周出现回调,本周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小麦减产的恐慌情绪正在消退,麦价逐步回归理性。本周五,CBOT小麦收盘于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收盘价美分/蒲式耳下跌美分,跌幅。本周国内强麦期货走势震荡平稳,周五高开低走,收于2454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略跌1元/吨。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尚无理由担心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但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走势仍待密切观察;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宽松,加之目前面粉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且国家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将呈平稳趋弱格局,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价格,还有种植的多少、老百姓对蔬菜的需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再加上少数菜商大量囤积,垄断市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持续走高?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x%,也就是增值了x%,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倍的利润啊。而且这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影响今年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连续6年丰收将为国家调控提供物质保障基础。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上年2362万公顷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二是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依然较大。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3799万吨,混合麦208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138万吨。三是托市收购政策决定了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家主要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亦然。四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09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0年我国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上调3分/斤,其中白麦提高到元/斤,红麦及混合麦提高到元/斤。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将推动粮价稳步上移。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预计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的态势。物价为何持续走高(经济聚焦)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食品和居住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我也是晋州一中新生,不得不下功夫。不许全抄啊,费了我好大劲的!童鞋们,感激我吧!

SWOT分析的步骤: 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 SO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W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 ST策略: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 WT策略:减少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 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分析时通常采用表格,更直观,分析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东西。例如,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 *** 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技能优势: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丰富的营销经验,上乘的客户服务,卓越的大规模采购技能 ●有形资产优势: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现代化车间和装置,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存,吸引人的不动产地点,充足的资金,完备的资料资讯 ●无形资产优势: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积极进取的公司文化 ●人力资源优势:关键领域拥有专长的职员,积极上进的职员,很强的组织学习能力,丰富的经验 ●组织体系优势: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资讯管理系统,忠诚的客户群,强大的融资能力 ●竞争能力优势:产品开发周期短,强大的经销商网路,与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 竞争劣势(W)是指某种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东西,或指某种会使公司处于劣势的条件。 可能导致内部弱势的因素有: ●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 ●缺乏有竞争力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产 ●关键领域里的竞争能力正在丧失 公司面临的潜在机会(O): 市场机会是影响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公司管理者应当确认每一个机会,评价每一个机会的成长和利润前景,选取那些可与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匹配、使公司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潜力最大的最佳机会。 潜在的发展机会可能是: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为更大客户群服务 ●前向或后向整合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购并竞争对手的能力 ●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可快速扩张 ●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危及公司的外部威胁(T): 在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公司管理者应当及时确认危及公司未来利益的威胁,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来抵消或减轻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公司的外部威胁可能是: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 ●替代品抢占公司销售额 ●主要产品市场增长率下降 ●汇率和外贸政策的不利变动 ●人口特征,社会消费方式的不利变动 ●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提高 ●市场需求减少 ●容易受到经济萧条和业务周期的冲击 由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广泛性,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 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正是该行业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该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也许就强一些。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能站在现有潜在使用者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 企业在维持竞争优势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因为一个企业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竞争优势,势必会吸引到竞争对手的注意。一般地说,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起某种竞争优势;然后就处于维持这种竞争优势的态势,竞争对手开始逐渐做出反应;而后,如果竞争对手直接进攻企业的优势所在,或采取其它更为有力的策略,就会使这种优势受到削弱。所以,企业应保证其资源的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的持久竞争优势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资源的竞争性价值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 评价企业资源的竞争性价值必须进行四项测试: 1、这项资源是否容易被复制?一项资源的模仿成本和难度越大,它的潜在竞争价值就越大。 2、这项资源能够持续多久?资源持续的时间越长,其价值越大。 3、这项资源是否能够真正在竞争中保持上乘价值?在竞争中,一项资源应该能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 4、这项资源是否会被竞争对手的其他资源或能力所抵消?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1)建立这种优势要多长时间? (2)能够获得的优势有多大? (3)竞争对手做出有力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企业分析清楚了这三个因素,就可以明确自己在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中的地位。 当然,SWOT分析法不是仅仅列出四项清单,最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公司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公司现有的内外部环境下,如何最优的运用自己的资源;(2)如何建立公司的未来资源。

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要素。优势,即竞争优势,如实力规模、人才引进、资产(无形和有形)等方面;劣势,即你们所缺乏的或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如某些职能岗位空缺、股权划分混乱、管理不善等潜在影响发展的因素;机会,即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 *** 扶持政策、细分市场的变换、竞争对手的丧失、竞争壁垒的降低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威胁,即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巨集观环境,如竞争壁垒、行业门槛、文化融合等诸多因素。具体的要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来确定的,建议你最好借助下波特的五力差距模型和服务差距五模型来进行分析,如果有必要建议进行一次市场调研,对你们所定位的目标群体进行一次详细的消费者调查,以方便你们进行决策!战略营销这一块建议你们也深入学习下,写好SWOT必须要站在一个高度上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或潜在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行整体规划或感知,尤其是职能部门战略,如常见的4P'S+STP战略,同时波特五力差距模型最好与SWOT结合在一起,这样很容易把握住公司的各个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环境的SWOT分析 摘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是商业银行成功营销的关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面临的环境,明确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优势与劣势,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 市场营销 管理 1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环境机会的分析 市场机会是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着力点,也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了根本的生存动力。只有能够分清机会并抓住机会,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巨集观经济执行良好,政治稳定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上,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9655亿元,2005年达到182321亿元,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国家实力获得极大提高。2005年中国经济超过加拿大和义大利成为世界第6经济大国,预测2010年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与德国相当。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市场供求格局、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已经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对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而言,今后20年又是一个中国政治和经济的良性执行难得的战略机遇。以党的“十六大”为新的起点,我国己进入更实际、更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期以及加入世界组织的适应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将会进一步巩固,西部大开发也会不断取得更大进展。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中小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势头 企业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客户,建立稳健的银企关系,是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关键。分析我国企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国有企业仍是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但除此之外,为开辟企业市场,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应将营销眼光转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援,需要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金融服务,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中拓展自身的业务市场空间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市场快速发展 在未来的20年里,国家将逐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以促进知识经济时代下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般地说,新兴产业包括资讯产业、生物和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以及其它新兴产业在内的产业群,它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以估算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同时,国家的结构调整和巨集观调控也使一些行业发展加快。如实物福利分房取消,个人住房信贷等促进了房地产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推进也大力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外商来华投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教育、科研、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对银行信贷需求正在增加,银行同业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银行与相关市场主体合作空间扩大。所有这些均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来看,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农村居民199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还处在贫困阶段,2005年则降至,开始向小康推进。199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005年降到 ,由小康向富裕迈进。 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如图所示,我国目前个人消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居民越来越开始接受信贷消费、分期付款消费、信用卡透支、超前消费等消费观点的成熟,个人消费市场的市场营销潜力将十分巨大,应成为中国商业银行今后营销的一个主攻方向。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2月28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国际业务市场进一步拓宽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金融全球化也通过世贸组织的基本框架将中国置于一个开放的全球系统中。中国的资本、商品、物资、贸易将更自由地进入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将因市场的扩大而充满活力。与此同时,国外的资本、商品也将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在赋予中国经济活力时,也将给中国国内的市场经济主体带来激烈的竞争压力。 通过与外国企业、金融机构和 *** 部门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外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迅速增加,将使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企业客户群。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也加速了国内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国际业务。 2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环境威胁的分析 经济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威胁。 外资商业银行的挑战 在WTO框架下,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逐渐被取消,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首先,外资银行将与国内商业银行争夺资金来源。其次,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业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外资银行具有资金实力雄厚、服务方式灵活、具有广泛的全球分销网路、银行营销管理水平高、制度完善等优势,今后将会有许多有利润增长点的国际结算业务和外币业务流失到外资银行。短期内,外资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争夺相当部分市场。最后,外资银行将与中国商业银行争夺人才资源。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工资待遇大大低于外资银行,且外资银行还为员工提供到国外培训的机会,用人制度灵活,竞争公平,奖罚分明,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多,空间大,这势必会使中国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骨于流向外资银行。 经营理念和机制的限制 表1显示了中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经营理念与机制的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制度在计划体制下对我国整顿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金融体系整体效益、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较好作用。但从实践看,银行分业会使经营手段匮乏,业务拓展空间有限,经营风险集中。在WTO框架下,与外资银行混业经营体制并存,不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灵活有效地进行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建立内部稳定机制;不利于银行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以及在国际市场形成有一定优势的银企集团。如果不改革我国分业经营管理体制,外资银行的混业经营会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构成巨大的体制挑战。 表1 中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经营理念及机制的比较 中国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 监管模式 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混业经营 经营管理体制 总分行制 重点在网路化管理 确定银行规模的标准 总资产额 银行的一级资本 经营理念 以银行为本、销售导向 经客户为本、销售导向 经营重点 吸收存款 发放货款:重点客户 贷款的保证方式 第三方担保 借款人的信用和经济实力 资料来源:胡海鸥等.“中外银行经营理念与机制的比较”,《城市金融报》,2002年1月20日 经营空间和利差空间的收缩 从经营空间来看,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使社会融资渠道发生巨大变化,这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空间的进一步萎缩。一方面,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非银行机构的发展分流了很大部分社会资金,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进一步萎缩。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萎缩还会逐步加深。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不断深化发展的程序中,过去20多年,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因而银行贷款业务必将随着融资渠道的增多而相对缩小。这对于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中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据人民银行2006年第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居民储蓄意向减弱,银行存款趋于短期化,除股票外,购买国债、保险、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居民大量增加,1/5的居民有意改变现有的金融资产结构,进一步提高投资比重.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分析经济金融的巨集观和微观环境变化,才能在银行的营销管理工作中牢牢把握住战略性机遇和自身的优势,趋利避害,增强市场营销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和成功性。 参考资料: 1 中国国力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23-24页 2 胡海鸥.中外银行经营理念与机制的比较[J].城市金融报,2002,1,20

由这个作业就看得出你们老师是个不负责任的猪。

SWOT分析是广告策划中经常用到的分析法则,它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首写字母.案例如下: 海尔的SWOT分析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资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128亿美元)。下面是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 优势: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慧家居整合、网路家电、数字化、大规模积体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彰显出发展实力。"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使用者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拥有软体著作权589项。在自主智慧财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海尔的有时还包括: 企业文化的长期薰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多年规范化管理相当好的基础;真正把资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难得有一名老总能够对资讯化分析得如此透彻,阐述得头头是道;观念转变在前,流程再造在后,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首开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现在的海尔;等等。相对于国外企业,海尔的资讯化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2001年与1995年的DELL所处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在全球inter的大范围普及和国际化大企业资讯化的全面扩张局势下,海尔在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当然更容易取得成绩 劣势: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海尔公关方面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在聘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资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内部的资讯化还好说,外部的资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资料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海尔的愿望是好的,它希望它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资讯化水平都能够跟上它自己,但实际情况与预计却是大相径庭,没有人能跟得上海尔的步伐,海尔最终是孤掌难鸣。试问有哪些家能够真正与海尔实现网上订单?个别使用者的点菜式订货究竟是不是新闻噱头?国情所限,方法必须变通,结果仍然是回到原来的电话、传真订货流程去,“资讯化”徒劳无功。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资讯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也许是海尔始料未及的,但也可能就算是知道这个结果,也要硬著头皮上,谁让它是海尔呢!海尔就是要处处争第一! 机会: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 品牌是帆,使用者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企业生存的土壤是使用者——海尔的服务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资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不是指产品出口,而是说要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威胁:目前,海尔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伴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尔必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而应该向多产业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面对海尔的资讯化,国内同行们大约是一边看海尔外部资讯化的热闹,一边加紧自身内部资讯化的推进,这就是海尔所面临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使海尔如芒刺在背,敢于吃螃蟹的也许是英雄,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海尔外部资讯化的停滞不前,也给国内的资讯化产业当头一棒;可以预见到,一旦外部资讯化的时机成熟,从技术角度上讲,谁也不会比谁慢多少;倘若撇开这些年来的海尔品牌宣传效应不谈,海尔竞争对手们外部资讯化的成长也只是旦夕之间。 总结: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防微杜渐。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swot分析不是这么用的。。。 就算分析也就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别人没法儿分析

1、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时,要研究企业在大环境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如国家产业政策,区位发展机遇,或者企业自身发展突破带来的机遇等。 2、分析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3、企业自身的优势 4、企业的短板

嗯,我在国外大学读marketing市场营销,浅谈下所学的东西和见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4P's和SWOT是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两块,其中,SWOT的主要侧重于策略方面而4P's是产品方面 Strength & Weakness 强势和弱点 对于整个SWOT而且,其实并不是单一的分析自身的企业与产品,更要分析竞争者的,因为很明显,竞争者的弱点就是你可以把我的强势,同样的,你的弱点也很显然是竞争者的强势,因此,SWOT Analysis分为两个部分,即pany's SWOT & petitors' SWOT,两者要同步分析并作出比较 Opportunity & Threat 机遇和威胁 同样的,还是要考虑自身和竞争者,同样的市场,竞争者是跟你分同一杯羹的人,因此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们也是share的,各自都有把握住的可能性,因此如何比对手更快更稳的抢到机遇这就是需要做到的。对于威胁,那自然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营销中巨集观环境本身带来的威胁,比如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原油价格下跌等等,当某些大的因素对于你的产品销售起到威胁的时候那么就应道考虑到并且分析到;另一方面的threat来自竞争对手,这个毫无疑问的不需要解释 再者就是SW和OT的关系问题,很简单一句话,SW的分析是OT分析的基础,而OT分析是SW分析的目标,二者其实是交叉著同步进行的,并无绝对的先后顺序。 顺便说一下相关的概念就是petitor petitor竞争者包括direct,indirect和potential的 --Direct petitor直接竞争者的概念是你的竞争者跟你拥有共同的市场(market)和划定市场(target market),并且销售同样的产品。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互为Direct petitor --Indirect petitor非直接竞争者的概念就是竞争者跟你拥有共同的市场和划定市场,但销售不同的产品。例如,可口可乐和冰红茶就互为Indirect petitor --Potential petitor有潜力的隐藏竞争者,它的概念是,竞争者虽在这一时期内并没有销售产品和抢占市场,但有这样的潜力和威胁。例如在Google还没有推出手机之前7个月,Apple已经收到讯息并将其定为自己最大的Potential petitor,因为Google虽未推出产品但有绝对实力和可能性推出 基本上就是这些,泛泛而谈,呵呵,但愿能给你些帮助^_^

可以准确帮助企业定位,定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乃至于核心关键词。 SWOT分析的关键在于要先找一个竞争对手,一切的优势,劣势,商机,危机都是和竞争对手的比较而得出的相对资料

全球征信发展历史简析

世界上最早期的征信机构创建于1803年的英国伦敦,随后美、法、德、日等国先后也相继快速发展起来。我国最早创设的征信机构是193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联合设立中华征信所,但在相当长的时期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我国征信业一度中断。目前全球最发达的征信业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新西兰、新加坡和韩国等也发展较快。

全球征信行业发展特征

全球征信行业发展与世界经济繁荣程度密切相关,贸易数量大幅增加促使征信行业发展,在最新行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监管体系、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民众信用意识的提高。

全球征信行业发展模式比较

纵观全球各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大体有三种发展模式:公共征信系统、私营征信系统以及介于公营和私营之间的征信系统(如会员制系统),这三种模式因出资人不同,发展态势各有特点。

私营征信机构具有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且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后生存下来的都是增值产品开发能力强,能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公营的征信机构由于缺少营利动机,在缺乏出资人监督的情况下缺少创新压力,一般只提供基础的征信产品,增值产品开发能力和供应能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较弱,但是公立征信机构下政府对数据掌控较严格,金融信息安全有保障;会员制征信机构兼具私营征信机构产权明晰特点和公立征信机构非营利性特征,征信机构需要围绕出资人需要,开发增值产品以满足其需求,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会员制征信机构的数据掌控机制比私营征信机构可靠,且以非营利为目的,其定价较为合理。

全球征信行业技术应用情况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技术快速进步对于征信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智能算法、数据可视化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这类技术应用在数据源处理、数据储存、数据管理、征信应用支持等链条环节。

全球征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征信行业有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产品多元化的趋势,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监管方面也随之加强。

员工福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薪酬福利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福利对雇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成本构成,而对员工来说却是重要的价值所在。企业员工的福利有利于弥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有效地实现对较低层次需求的人的激励,也可使员工增强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是否提供福利,如何提供福利,是当今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政府的规定、市场的因素以及管理层的选择是影响员工福利的三个主要因素。由于政府规定和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同时也是相对较为稳定的因素,因而管理层在福利的选择上的决策对员工福利的提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此,西方学术界对员工福利提供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有启发参考意义。国家文化因素毋庸质疑,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福利当然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员工福利必须反映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系统,在国际大背景下,所提供的福利自然受国家文化与价值观的高度影响。国家文化对于福利的影响在于:首先,国家文化会影响社会保障提供的内容与程度;其次,国家文化会影响所在国经理对于福利选择的看法;最后,国家文化还会影响所在国员工对于福利的认识、需求和偏好。为人普遍熟知的有关文化的定义与测量维度是Hofstede (1984) 所提出的国家文化的四个维度: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定义。权利距离是指社会的层级结构,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社会对于高度危险的容忍程度,个人主义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以个人或集体为标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涉及到性别的地位。在雇佣中,男权主义具有不同的定义。低男权主义社会非常注重生活质量,但是高男权主义社会则趋于以工作成绩来识别个体,工作、竞争和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Hempel(1998)、Oliver和Gravens(1999)在其研究中都发现在这四个维度不同组合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员工福利的内容。Hempel(1998)在其研究中检验了养老保险的设置与权利距离的关系。在低权利距离的社会中,在养老保险领取额上的设置则用于缩小退休者的收入差别,而对于工作与收入保障型福利(如解聘通知期、病假工资、失业保险等)则是由不确定性规避特征来决定的。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通过更多的政府在此方面的规定,社会对于更高确定性的需求得到满足,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区别更注重于是否将雇佣认为是识别个体的特征。这也影响到工作与收入保障福利的提供。医疗保险的提供与两个文化因素有关,这就是说权利距离和男权主义两个因素决定了医疗保险对不同人提供的程度和作为职业成功的奖励,而个人主义则会决定个体对于针对他们的需求或程度所设定的福利项目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在Oliver和Cravens(1999)同一研究对具体项目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文化与灵活自选式福利,补充失业保险,短期丧失劳动能力险,眼科保健的项目的存在与否相关。灵活自选式的福利多提供在较小权利距离和较低层次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Hempel(1998)针对Hofstede的文化维度进行具体分析认为:(1)高权利距离的国家应有中央统一并由国家机构控制和管理的养老保险体系。(2)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更倾向于提供交费确定型并可灵活处理的福利。(3)在低权利距离的国家,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不可接受的,但却适合高权利距离不同社会地位的区分。(4)来自于女性主义社会并有相对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会比较愿意接受用于保障收入安全的政策。(5)来自于女性主义社会希望得到有利于家庭的管理政策,也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生活质量。(6)个人主义、低权利距离的国家中,员工更喜欢灵活自选式的福利项目。文化对福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度的跨文化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福利的选择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国家文化对福利提供的影响。Dowling等(1999)在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6个分别存在的因素使跨国管理更为复杂:(1)更大量的人力资源活动,(2)解决问题时采用更多角度的需求,(3)公司在员工生活方式上更多的参与,(4)面对由外籍和本地员工混合的劳动力重点的改变,(5)由直接和非直接的成本所产生的更大的风险,(6)由于在不同国家的运营所造成的更多的外部影响。所有这六个方面都与员工福利相关,特别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福利计划的提供(Oliver & Cravens,1999)。可以看到,在跨国公司不同国家的分支机构,经理们是根据不同国家中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来决定其在各种不同类型福利的覆盖程度和范围的。

摘 要: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把握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的内涵的前提下,并针对其影响要素提出提升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员工;薪酬;薪酬满意度 1 薪酬满意度的内涵� 所谓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获得企业的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与他们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心理状态。从广义上看,是员工对其劳动所得的所有报酬的一种态度;从市场的角度看,是人力资源价格给员工造成的心理态度;从分配角度看,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要素的回报是否符合员工心理的期望值。� 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越高,薪酬的激励功能就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努力地工作,往往得到企业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得到更高的薪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可能留住更多优秀的员工。相反,则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人才流失。员工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的成效,而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薪酬激励就是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很多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薪酬激励与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影响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超出期望值表示满意,达到期望值表示基本满意,低于期望值表示不满意。企业薪酬水平的确定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企业外部环境与员工个人素质等多方面有关。企业薪酬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就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怎样处理好三个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的问题。� 外部公平是指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相比较或者与同等行业、同等岗位的薪酬相比较。� 内部公平是指在企业内部依照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相对价值来支付报酬。与对外部公平的关注相比,员工更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他们在关心自己收入的同时,也在和周围的同事进行着比较。员工把自己薪酬与企业内部其他人薪酬进行比较之后,当员工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待遇时,其薪酬满意度就会降低。但是,薪酬与满念度联系的关键不是员工的实际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 个人公平是指员工个人对自己的资历、能力和对企业所作贡献的评价。薪酬支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效率优先,即按照员工的岗位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付酬。要实现个人公平,首先是要把员工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机会。即使是相同岗位的员上,其技能水平、上作能力、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当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与业绩不相符,“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时,也会产生对薪酬的不满。� 3 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策略� 薪酬是企业普遍利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工具。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应该是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能充分调动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员工的努力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 公平是薪酬满意度的核心,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公平问题,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其他制度的配合。必须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建立起内外部相对公平的薪酬体系,最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重视员工的需求,要通过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情况改变而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激励,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激励方式。企业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员工的薪酬满意状况及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进行岗位测评,评估岗位相对价值� 岗位测评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所设岗位的职责大小、难易程度、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测评,评估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并根据岗位相对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划分出职位等级,确定各岗位之间的相对工资率和工资等级。岗位测评是对“岗位”进行的价值判断,而不是针对实际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我们应明确进行岗位测评是评价某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而不是该岗位员工现实实际行使的职能。因此,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公正的岗位评估体系和程序,通过严格而科学的岗位测评,使各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得到公平体现,有效地解决员工的内部公平问题。�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员工薪酬的内部公平度是员工的主观感受,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增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现在许多企业采用薪酬保密制度,提薪或奖金发放不公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员工在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后,降低对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但这种封闭式制度使员工很难判断报酬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员工既看不到别人的报酬,也不了解自己对企业的贡献,这样会削弱薪酬制度的激励和满足效用。因此,建立沟通机制是员工感受平等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报酬满足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薪酬市场调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 薪酬市场调查是解决薪酬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市场调查,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及动态,尤其是同行业企业的薪酬水平,从而检查分析本企业各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确定薪酬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在薪酬水平的确定上可以采取与社会平均水平持平、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几种方式。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具有外部竞争力。制定与市场平均水平线相对应的或高于其的企业薪酬水平,将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当然,在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时,还要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发展阶段,是选择薪酬水平领先策略,还是市场跟随策略,对企业薪酬水平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对企业的支付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到提高薪酬水平所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应大于成本支出,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企业提高薪酬满意度必须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实行岗位薪酬制度的企业,在目前缺少其他激励方式的情况下,绩效薪酬应当成为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以区别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人对组织的不同贡献。在绩效薪酬的管理中,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行为测评和业绩测评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使公司的薪酬体系要富有弹性,以保证绩效薪酬能够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首先,弹性薪酬是是薪酬激励的动力。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等等。当一名员工处于较低的岗位工资时,他会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岗位绩效,另一方面争取更高的岗位级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体验到由于晋升和加薪所带来的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企业的弹性薪酬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固定部分和动态部分,在实施岗位工资制的企业里,根据岗位等级确定的岗位工资,属于动态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和激励员工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津贴、保险、房贴、教育训练、其他福利等等。� 其次,按贡献拉大薪酬的差距。许多企业内部薪酬都有级别的差距,例如:经理的薪酬水准通常应高于辅助性员工。如果薪酬结构中未妥善地明确各职位之间的薪酬水准差异,员工往往会对此产生不满情绪。因此,管理者需要确保公司具备一个合理的职位评估体系和程序,由此确定各职位之间的相对差异并通过薪酬水准来体现这一差异。� 这就要在兼顾公平、公正、合法的前提下,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实现薪酬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加大内部分配浮动比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丰富物质奖励手段,增强激励效应,将员工的收入与业绩挂钩,促进内部良性竞争,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出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 再次,将薪酬结构变成“跳高运动”。薪酬结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所获薪酬额与其贡献量成正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时刻动态进行,而非变化周期很长。弹性薪酬结构的价值表现在二方面:一是通过岗位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增加公平性,使员工的力量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上来,这是一个本质的转变。二是同级岗位采取无级系数考核法,使动态绩效工资时刻随工作绩效的好坏而变化。这样,同级岗位的薪酬总额容易拉开距离甚至超过上级,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 建立弹性薪酬结构,建议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一是在员工内部组织薪酬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外部薪酬水平调查了解本行业中的薪酬水平。二是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岗位说明书,为绩效评估奠定基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三是根据不同职级及不同职能部门实施月评估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月评估的结果,在当月工资中动态体现,使员工通过动态薪酬自我评价本月工作表现和绩效,并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激励和组织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员工对于薪酬的不满意或对薪酬现状的不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动力。正是因为有不满足感的存在,只要是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他们会主动寻求进行改变。企业加强企业的薪酬激励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也是企业发展、充分激励和发挥员工潜力,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甚至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统一员工的认识,使员工能够信任企业,相信企业对付出者的劳动创造有相应的回报,使员工明白薪酬是自己争取的,让员工的愿望和企业的目标就能达成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培培.提高薪酬管理满意度的途径[J].经济论坛,2006,(5).� [3]�周成刚.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分析与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 [4]�谭颖.饭店有效激励薪酬的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06,(8).� [5]�郑文山.欠发达地区人才薪酬满意度提高策略的研究[J].经济师,2005,(9). � [6]�刘蕙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5,(8).� [7]�苟毅飞.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8).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员工激励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员工的素质和活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激励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现代 企业管理 ;激励机制;核心员工;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核心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激励机制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 文章 对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个组织内部的效率取决于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的努力水平,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设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一、建立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分析,单纯的物质激励的效益要远低于精神激励。这是因为金钱的边际效用是遵从递减规律的。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人的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水平的需要,是一种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具有持续的内驱动力作用。

(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把激励(即强化)划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所谓正激励(正强化)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得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所谓负激励(负强化)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得这种行为不再发生。显然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的且有效的,但鉴于负激励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应该慎用。因此,笔者认为领导者在激励时应该把正激励与负激励巧妙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三)按需要激励原则

建立激励机制的起点是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动机是由其优势需要所支配、决定的。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要求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 措施 。在激励上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 方法 ,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因而企业的激励方式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具成效,才能提高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因此,建立激励机制首先就是要考虑员工的需求,特别是员工的优势需要。

(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激励机制的长远目标是使组织的行为目标与员工的行为目标更趋一致。建立激励机制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联,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以推动组织目标的完成的同时,组织给予相应的回报,以便帮助其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任何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首先应遵循的原则。缺少两个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激励机制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机制。

二、不同生态位层次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设计

对企业核心员工的有效激励措施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核心员工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第一类核心员工是低生态位的基层核心员工。他们因为有着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个人能力而成为基层员工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基层核心员工主要是那些有着高学历、深厚专业知识的年轻员工。他们在企业中工作的时间不长,因而处于基层,但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理想、有抱负,是企业准备重点培养的未来栋梁。所以他们在近期内结婚、买房、抚养子女的需求最为迫切,对金钱的渴望程度较高。可见,他们的需求还处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层次上。

第二类核心员工是中生态位的中层核心员工。他们由于突出的技能和能力而上升到了企业中层岗位上,如:财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这类员工已经在企业工作了较长时间,年富力强,虽然仍然有经济压力,但是与基层核心员工相比,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大为改善,于是开始享受生活,因此,中层核心员工的需求层次已经超越了基本的生理生存需求,应处于中间的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层次上。

第三类核心员工就是高生态位的高层核心员工。这类核心员工的职位、事业都达到了顶峰状态。他们占据企业金字塔等级的最高层,他们衣食无忧,他们还有着广阔的社会圈子,经常是众星捧月、高朋满座。对于企业的高层核心员工来说,其需求处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层次上。

三、激励对策

(一)报酬激励

1.薪酬。薪酬管理是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薪酬激励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激励方式。薪酬给核心员工提供了物质生活保障,是核心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代表了企业对核心员工工作成绩与能力的认可,也代表了社会对该员工的人力资本的衡量,也是显示其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薪酬激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激励,它既属于物质激励范畴,能基本满足核心员工的生理需要,但它不单是物质激励,它又暗含着成就的激励、地位的激励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成就感。

2.福利。福利是指为了吸引员工到企业工作或维持企业核心人员的稳定而支付的作为基本薪资的补充项目,如失业金、养老金、午餐费、医疗费、退休金以及利润分红等。福利作为内容丰富且有激励效用的薪酬成分,在整个薪酬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福利往往是为了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它体现企业对员工生活的关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加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有助于员工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福利可分为强制性福利、菜单式福利和特殊性福利。 (二)精神激励

在激励核心员工方面,薪酬体系固然重要,但它并非万能。对核心员工起长期激励作用的是社交、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非常看重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自己能否实现更大的成就,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为了得到令人满意的激励效果,就应该更多地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在较高层次上调动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企业核心员工的精神激励。

1.目标激励。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激励员工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且具体可行时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且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从核心员工个人的角度来看,当员工明确了行动目标,并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比,明白自己前进的速度并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他行动的积极性就能持续。人的努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所以需要对核心员工个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跳起来能摸着可视为最为合适。在使用目标激励过程中,必须使核心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个体的目标,就需将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结合起来,这样个体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才能够充分地激发每一个核心员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奋斗,激发他们的潜能。

2.工作激励。核心员工更关心的是自我发展、工作自主和工作成就等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都可以归结到工作中去,是其重要的激励因素。如果核心员工能够从工作本身感到趣味、意义、责任、发展及成就,则工作本身就会成为激励员工最主要的动力源。企业中的激励性工作设计具体表现在: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以及工作轮换等,这些工作方法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绩效起着积极的作用。

3.尊重无价。首先,要信任核心员工。信任是尊重的基础,是与核心员工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保证。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习惯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干扰下属的工作,往往是管理者的通病。其次,要理解核心员工。“士为知己者死”,可见理解获得的回报是多么的丰厚。而实际上真正做到理解并非容易,关键之处就是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真正从核心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员工,才能明白他们真正的主导需要是什么以及需要的合理性。最后,核心员工参与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经验 表明,核心员工都有参与管理、当家作主的要求和愿望,因此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四、激励核心员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激励时要考虑需要层级。层级不同,激励的方式就不一样。相对而言,层级越高,越重视精神方面,层级越低,越重视物质方面。激励时应注意激励的频率与强度,激励的次数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强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否则,都起不到激励效果。

五、评估激励对策并反馈信息

在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后,应考察激励成本与核心员工在这种激励下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并于激励前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加以对比,及时反馈对比信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建立激励档案,为以后优化激励措施提供借鉴,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在对核心员工的激励中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每个核心员工的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激励贵在有效激励,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关键是对企业核心员工量身定制,以核心员工为导向,“没有万能的激励制度,只有合适的激励制度”。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应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模式。

[摘要]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任务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而如何有效地使用激励机制又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一种原动力,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能。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是工作效率的提高。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任务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对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激烈竞争的时代,人才和科技成为竞争的焦点。自从“人力资源”这个名词由外企进入中国以来,中国企业的“人事部”纷纷改头换面,挂上了“人力资源部”的牌子,然而,仅仅换汤不换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做,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的概念及含义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发展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之,不符合人类心理活动客观规律模式的激励措施就不会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而言,激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增强和减弱)人的行为。(2)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即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动有强大的推动力量。贝雷尔森和斯坦纳给激励下定义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都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3)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待业过程。未满足的需要的激励过程的起点,由此而引起个人内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激奋,产生目标导向与目标行动,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行动,达到了目标,需要得到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宣告完成。然后新的需要发生,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激励过程。

二、设定激励机制模式应采取的原则

1.激励形式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了动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也就是说,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在需求理论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而且管理者还要考虑每个员工特殊的需要,要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具体来说,从纵向上看,不同层次的员工(知识层次、薪酬层次)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如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则要侧重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存水平);对薪酬较高的员工,更需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横向上看,对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需求侧重也有不同,如有些员工很看重物质待遇,有些员工则喜欢娱乐和消遣,还有些员工以钻研某项技术为乐,工作需求强烈。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企业的激励方式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具有成效。

2.应采取物质与精神兼顾,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机制

“全面薪酬战略”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薪酬支付方式,也是基于员工各方面需求而制定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激励机制。它将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被称之为“全面薪酬”。外在的激励主要是指为受聘者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薪酬,失业 保险 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的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的开支。内在的激励则是指那些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顺手的工具(比如好的电脑)、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吸引人的公司 文化 、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和谢意等等。

外在的激励与内在的激励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据不久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统计,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前途、薪金水平、公司的实力、公司的管理水平、职位、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可见,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激励都是需要的,我们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要兼顾员工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3.要考虑个体差异来制定激励机制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在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这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

1.突破常规体制,实行人才动态管理

所谓人才的“动态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使得到提升的员工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其他员工树立更远大的进取目标,更使原有的干部产生危机感,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动态管理机制中,一方面要破除传统观念,大胆起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还在注重保持适度的下岗率。首先,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更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构造全新的人才晋升 渠道 。大胆启用年轻人,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要定向培训和培养,破格提拔,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结合本企业实际,实行“末位淘汰制”。建立劳动用工置换机制,通过竞争上岗、二次竞岗,形成螺旋式提高队伍素质的用工、培训和再就业方式,逐步增加高素质的在岗职工。所有干部岗位在全体员工中公开竞聘,一经聘用,到岗任职,落实待遇。不称职者下岗培训,再上岗后仍不能胜任者,易岗易薪,降职使用或解聘免职,空余岗位再行招聘。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竞争淘汰机制,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从而促进了员工学习业务、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进行动态管理,还可以在一些岗位实行换岗制。比如一些日常管理工作,通常分工较细,且多是事务性的工作,不具备太大的挑战性,而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使职工产生懈怠心理,影响职工积极性的正常发挥,但是如果在职工熟悉原工作之后,给他另换一个新岗位,面对新的工作、较为生疏的任务,任何人都会有一种精神一振的感觉,从而以充盈的斗志迎接挑战。这样既可提高员工的才干,又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员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都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员工绩效考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员工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其是否称职。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要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减员增效提供依据。绩效量化考核激励机制能进一步加大内部分配的激励职能,适应现代企业减员增效工作的需要。同时绩效量化考核结果不仅在物质分配上体现,还在非物质分配方面,如培训机会、各项荣誉、晋升机会、下岗分流等方面进行体现,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绩效量化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每一位职工的潜能,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3.加强 企业文化 建设,以远大的目标激励职工

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即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过于强调物质利益,会使自我极度膨胀,自私自利,工作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然而,过于强调精神方面的内容又会形成望梅止渴的现象,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在满足员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讲牺牲、讲贡献的良好企业氛围,以精神内容的引导升华职工的各种劳动行为,充实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给他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之有目标可奔有方向可寻。

4.注重经营管理变化。随时改变激励方式

由于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同时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激励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员工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有所变化。这样激励政策才能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员工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挖掘,使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除此之外,激励方式还应因人而异。应为人的层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需要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高学历人才与一般职工的需求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偏重于晋升、有挑战性的工作、长远的发展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一般员工则偏重于物质方面的鼓励或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不同人员的激励应有所差别,即所谓看人下菜碟,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5.建立立体化、精确化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让团队有激情,只在企业内部设立激励机制,创造激情的工作氛围是不够的,还要有愿意接受挑战和对工作满腔热忱、富有激情的员工。否则,即使公司文化氛围再浓,如果一个员工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性格,再培养也是徒劳无功。因为从本质上讲,员工的激情更多是带有天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是自身品质、精神状态和对事物认识程度的一种外化表现,如果没有这些作后盾和基础因子,仅凭企业对该员工的培训也不一定能行。

6.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作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家的激励,最近国家出台对企业家的年薪制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城市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机制研究.kdh ()已发收件人 投递状态 时间 已投递到对方服务器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晚上10:44

原因就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非农人口增加以及传统的发展模式,城市自身发展需要才导致成熟的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是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集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危害:造成了城市发展的无序紊乱,给城市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及城市治安,城市环境,就业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会使城市发展更加混乱。拓展资料:1、 未来40年,全球城市总面积有可能翻三番——吞没耕地,威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在最新的“城市时代”会议前夕,马克·斯维林表示,这种复杂的扩张应该停止。 据统计,40%的欧洲城市正在逐渐萎缩(尽管人口迁移可能有助于扭转这一趋势)。 即使在非洲,一些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在过去 20 年里也出现了数倍的下降。 那么,总体而言,预计目前约39亿的城市人口将增长到约亿,全球人口至少将达到95亿。 如果我们继续设计和建造城市,就好像地球可以提供无限的资源一样,城市人口几乎翻倍将意味着建造和运营城市所需的自然资源增加一倍——这是不可持续的。2、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相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城市居民区不仅人口增加,而且无序发展和扩大,在这个过程中覆盖了一些世界上最宝贵的耕地。 .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 2050 年,城市居住区面积将增加到 300 万平方公里以上。由于最密集的耕地通常位于主要食品消费区附近,因此新增的 200 万平方公里的很大一部分 千米的土地将是目前生产粮食最多的耕地。 总之,在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时代,当前城市化模式的持续发展将危及全球粮食供应。

我国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2000年则达到亿,已经超过了总人口数的30%,到2010年或稍后一些年份,预计将达到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1];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到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发展到37个,其中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 就有14个;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交通出行总量剧增;随着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将出现大量新的长距离的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服务范围和能力。因此,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也就是,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与城市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的,影响城市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的交通工具。 在当今的城市市区里,汽车由于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平均行使速度提高的潜力不大,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堵塞的日益严重。而轨道交通,一般都采用全封闭的形式,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决定轨道交通的设计速度和平均速度 的因素主要是本身的构造速度、站间距离和线路条件等。显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的技术将不断完善,轨道交通也将逐步发展为安全、可靠、快捷、低污染的对小汽车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在速度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高速公路上小汽车,也就是说轨道交通具有发展为主导交通工具的条件。 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方面,城市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卫星城镇的发展以及在中心城市发展到城镇群、城市发展到其高级阶段城市带 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速度快、容量大、安全、准时等优点,在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中起到巨大作用。中心城市对周围的辐射作用得到强化,维持中心区城的活力,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发展,都得益于轨道交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以汽车为主的国家,交通政策开始向公共交通 转变,重新建设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世界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给城市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单一的常规公共交通,由于受机动车过度发展的影响,车速下降,服务质量 下降,不适应长距离、大客流量的运输任务,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轨道交通这种大运量的交通方式来解决人们的交通出行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又可以反作用于城市发展,更进一步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引导城市向大规模、高人口密度、低能耗、占地少的方向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决定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变迁和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因此,轨道交通发展固然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面,归根结底,这种发展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与之适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一致,可以说,科技就是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发展的原动力。

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非农人口增加以及传统的发展模式,城市自身发展需要才导致成熟的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是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集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危害:造成了城市发展的无序紊乱,给城市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及城市治安,城市环境,就业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此为突破口,还有很多可以解答的答案,希望你自己也总结一些。去完善你的答案!

盈利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

设计调查问卷:因变量就是你研究的问题,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三个,有几个因变量就决定了你后边要做几次回归分析。因变量最好设置两个值,例如是或否。这样就可以用二元回归分析,最简单。 发放问卷:问卷星或者其他问卷类app都可以,本科生问卷收集数目得100出头。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各种方式寻找被调查对象。 整理问卷:用电脑网页版导出你的问卷结果。打开excel,横排是你的问题,竖排是被调查者,把他们的选择都换成数字0-4,例如否是0,是是1。不了解是0,不太了解是1,了解是2、比较了解是3、非常了解是4,可以设置结果越好数字越大,比如否是是01,也可以设置结果越不好数字越大,比如是否是01。 回归结果分析: B为正值,则为正向相关关系。 B为负值,则为负向相关关系。 P≤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10% P≤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5% P≤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1% 论文第一章写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写文献综述,可以写写国内写写国外,或者只写国内,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措施等。 第三章写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写模型建构,建立回归模型,变量定义,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章写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写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储一昀 王安武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0433) 一、研究目的 上市公司盈利问题一直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利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进行评价,比较全面,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能反映盈利的现金流人,即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毫无疑问,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人,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的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为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拟通过对有关盈利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即盈利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是否普遍存在应计制下盈利的虚假问题, 同时提出一个评价盈利质量的合理方法,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分析方法 (一)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含义 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二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它以应计制为基础,其表现为税后净收益的大小及有关比值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则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人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人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这一差异越小,盈利质量就越高。 (二)实证指标设计 根据前面对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界定,盈利质量可以用应计制和现金制下有关盈利指标的差异程度来评价,因此盈利质量的评价与现金有关,盈利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应体现现金流量的特征。盈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盈利是否伴随现金的流入,如果有现金的同步增加,则盈利是有现金保证的,盈利质量较高,否则盈利质量较低。用现金流量来反映盈利状况的指标也有多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等,这些指标在反映盈利状况方面各有优点。但这些指标是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无法直接与以应计制为基础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因此如果要将这些以现金制为基础的盈利指标和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指标联系起来,则应构建与应计制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也就是说,对比指标的构成含义并不改变,但有关数值应为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值。这些指标的含义与应计制下的含义相近,只是数值转换为现金流量,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盈利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评价盈利质量指标的设计,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设计了四组对比指标,其排列顺序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总资产收益率(RQA)和销售利润率(具体情况见下表)。将其具体分成两类:第一类对现金流量表的有关项目进行了调整后计算而得到,第二类直接利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项目进行计算。这样分类的原因在于:虽然我国发布了现金流量表准则,但其具体构成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和英国等国的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异。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和筹资费用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而这些项目均反映在净利润中,这样使得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的前四个指标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做了调整,将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和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加项,而将付现利息和筹资费用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凋项,这样使得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口径趋于一致,具有可比性,以便客观地评价上市公盲的盈利质量,而后四个指标均未调整而直接计算。 盈利指标 现金制 应计制 对比指标(现金制-应计制) 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股东权益 净利润/股东权益 CHAI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股本 净利润/股本 CHA2 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总资产 净利润/总资产 CHA3 销售利润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CHA4 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东权益 净利润/股东权益 CHA5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本 净利润/股本 CHA6 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 净利润/总资产 CHA7 销售利润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CHA8 相比较而言,前四个指标比较客观,而后四个指标便易懂。将这8个对比指标的差额分别定义为CHAl、CHA2…CHA8(下文同此),这样如果差额为正则表明盈利有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好,反之则较差。 (三)盈利质量的评价标准 在用上述8个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时,如果指标为正,则表明应计制确认的盈利有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好;如果指标为负,则表明应计制确认的盈利缺乏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差。但盈利质量不能仗凭一两个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将盈利质量分为三个层次:(1)8个指标均为正值,盈利质量良好;(2)8个指标有正有负,盈利质量一般;(3)8个指标均为负值,盈利质量较差。并以此标准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三、样本选择 本文的样本分为两部分: (一)选择1998年中期报告第一次公布现金流量表的26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由于虹桥机场巳月一6月)和杭钢股份(3月一6月)不具有可比性,故剔除这两家公司后,最终确定264家上市公司作为正式样本。由于罚·渝钦白和引二农商社的净资产为负,同时净利润也为负,会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为正的不正常情况,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取净资产绝对值。264家公司占公布1998年中报的812家上市公司的,其中只有1家公司未经过审计,这样看来样本的可信性和代表性值得信赖。 (二)选择截至1999年4月30日已经公布年度 报告的86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有7家公司未公布现金流量表,其余861家公司均披露现金流量表,将861家公司作为正式样本,此时样本代表性更好,而且全部经过审计,其可信性较高。将引不白云山 (0522)净资产取其绝对值,以免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混乱。在现金流量表项目申,对于深发展(0001)和鞍山信托(600816)分别以收到的贷款利息和收回的中长期贷款代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结果 差额 CHA1 CHA2 CHA3 CHA4 CHA5 CHA6 CHA7 CHA8 1998中报 负值统计数量(家) 192 192 192 185 191 191 191 179 占比(%) 位置最大差距 13 平均值 189 1998年报 负值统计数量(家) 608 609 609 620 549 550 550 564 占比(%) 位置最大差距 71 平均值 582 从上述统计结果看,在1998年中期报告公布现金流量表的264家上市公司中平均有189家上市公司存在盈利确认和现金流入不同步的问题,占264家上市公司的。保守计算有179家上市公司,最多有192家上市公司存在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问题。在1998年报中,平均有582家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占861家公司的,较中报的略有下降。从8个指标的比例来看,除CHA4略有增加外,其余7个指标的负值比仍均有所下降,这个结果反映出我国在去年出台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财政部的66号文件关于资产重组收益确认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盈利操纵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二)统计分析 (1)比例分析 项目 指标全部为正 指标有正有负 指标全部为负 合计 1998中报 数量(家) 67 21 176 264 占比(%) 100 1998年报 数量(家) 216 122 523 861 占比(%) 100 上表说明1998年中报的264家上市公司中有的公司盈利质量较差,有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较好,而居于中间的上市公司则较少,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在1998年报与申报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盈利质量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在指标有正有负的比例由提高到,提高了,指标全部为负值的比例由下降为,下降了;指标全部为正值的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同样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差,且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在平均有189家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的1998年中报申,有176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189家公司的,占264家公司的,表明这8个指标在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1998年年报中8个指标均为负值的有523家上市公司,占861家公司的,较中报的有所下降,盈利质量有所提高。但也说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并不乐观,在861家公司中有523家公司现金流人严重滞后于盈利的确认,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问题。 1998年中报中指标既非全为负值也非全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21家。我们发现这样类型的上市公司比较少,只占264家公司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处于这种情况:要么指标全部为负,要么指标全部为正,而有正有负的情况则较少,即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况。这同时也说明用上述8个指标评价盈利质量的有效性。1998年年报中指标既非全为负值也非全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122家,这122家公司占861家公 司的,比中报有所提高,但仍然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1998年中报中8个指标均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67家,表明这67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是有现金保障的,盈利质量较好,但这类公司只占264家公司的,比例较低,同时,有近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盈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金保障,盈利质量较低。1998年年报中8个指标均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216家。这216家公司占861家公司的,与中报的基本相当,进一步证明有近四分之三上市公司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金障,盈利质量较低。 (2)平均值分析 下表列示了8个指标的平均值情况: CHA1 CHA2 CHA3 CHA4 CHA5 CHA6 CHA7 CHA8 1998中报 1998年报 1998年中报中,CFlA4如果排除深发展极端值的影响则为,CH舱如果排除深发展极端值的影响则为。经过上述调整,我们发现8个指标的平均值均为负数,这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的流入严重滞后于盈利的确认。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不够理想,存在盈利操纵问题。盈利的获得缺乏现金的保障,这同时也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在1998年年报中,CHM和CH妨为正,其余为负,较中报有所提高,但在盈利质量方面并没有明显改善,同时能够看出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一些特别处理公司,在1998年报中THM指标前20名中有14家为特别处理公司。 (三)盈利质量与应收帐款关系的分析 应收帐款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是盈利操纵的结果,应收帐款的增加有许多原因,如赊销政策的变化、资产规模的增加等,所以不能通过应收帐款的增加而得到盈利操纵的结论。但如果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的增加与主营业务收人的比值为正,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是否有盈利操纵行为呢?本文对此做深人分析。将1998年年报的861家公司剔除30家公司(未公布期初资产负债表和主营业务收人为负值的港澳实业)后的831家公司做为研究对象,其 中(期末应收帐款+期末应收票据-期初应收帐款-期初应收票据)/主营业务收入大于0的公司有540家,占831家公司的。这540家公司的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这540家公司的盈利质量平均水平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对8个指标均为负值的378家公司做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378家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8项对比指标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按本计算应有数量 差额 均为正 97 135(540×216/861) -38 正负兼有 65 77(540×122/861) -12 均为负 378 328(540×523/861) 50 合计 540 100 100 540 0 计算)为,而样本总体831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为,可见这些公司存在着利用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虚增盈利的情况,由于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使得8个指标均为负值。在378家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小于0的有3家公司,在0与6%之间的有47家公司,其余378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计算)大于6%,占378家上市公司的。据《上海证券报》(1999年5月6日)公布的拟于1999年配股的上市公司有134家,其中有75家公司(占134家公司的)属于上述378家公司之中,可见我国拟配股公司盈利操纵之严重。 (四)亏损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1998年公布年报的861家公司,有77家公司出现了亏损,对其进行盈利质量的分析,结果如下: 8项对比指标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按样本计算应有数量 差额 均为正 60 19(77×216/861) 41 正负兼有 12 11(77×122/861) 1 均为负 5 47(77×523/861) -42 合计 77 100 100 27 0 从上表可以看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高于样本总体水平,这反映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比较好。而从一般的角度看,亏损与盈利质量应成相反方向变动,但上述结果却成正方向变动,这里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后,公司的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发行股票采用额度制、社会闲置资金相对充裕和大量企业急于改制上市的情况下,一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昂贵,但若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后,这一宝贵的\"壳\"资源将会流失或大打折扣,由此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可以推论,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会有很强的动机去管理盈利,以尽可能避免出现亏损或避免连续三年亏损,以逃避有关法律、法规的惩罚和处理。当公司已经出现亏损,则想方设法尽可能避免连续三年亏损,从而导致这些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一年或两年中,采用明显的调减盈利的应计制会计处理,彻底将以前年度的潜亏全部处理掉,并尽可能将以后的费用提前预计,使得后期的费用减少,为扭亏为盈利打下基础。这样的会计处理是现行会计准则和应计制所允许的,另一方面,在应计制下,预计一些损失或多推销一些费用往往被认为是稳健原则的产物,并不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也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洞悉。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减少了利润),但现金流量并不随之减少,因此有关现金制指标与应计制指标的差额增加甚至为正。比如ST深华宝(0034)1998年亏损亿元,公司在年报中称: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共处理坏帐损失197357966,78元、存货跌价损失元、长期投资损失元、征地拆迁损失 元、房改损失元、其他损失元,合计人民币元。董事会认为上述帐目处理均遵循了实事求是、依法处理的原则。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一次处理掉亿元的\"包袱\",而且找到了合法的根据,如果是这样,那么以前年度盈利的水 分之大可想而知。将如此之大的损失在1998年一次处理,使得当年不仅亏损而且还侵蚀了股本,因此被特别处理。如果不处理亿元的损失,其利润仍为亿元,但不会侵蚀股本。因此可以认为该公司如是处理是在有关规定保护下的一种盈利的逆向操纵:即在应计制下多计入一些费用或损失,其目的在于减少以后年度的费用,为扭亏打下基础。而这种处理很少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往往被认为是稳健原则的体现,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净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分析 我们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R哑)来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我国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10%(每年不低于6%)是取得配股资格的主要条件。对于那些已经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在6%以上的公司,在第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尤为关键,三年平均是否达到10%是能否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关键。但这也给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困难,有相当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能在资本市场继续融资,操纵利润,突破10%的生命线。 有部分上市公司经常进行所谓的\"资产重组\",其主要目的在于达到净资产收益率10%的要求。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盈利操纵动机,因此相应的现金流量有可能并没有配合盈利的增加而增加,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重新评估。经统计截至1998年8月22日公布经审计中期报告的上市公司(本资料来源于《中国证券报》1998年8月31日第10版)有212家,其中有121家公司的审计原因为配股,占212家上市公司的。这121 家公司的8个指标的有关情况见下表: 项目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CHA1 CHA5 CHA1和CHA5 应有数量(按照CHA1计算) 差额 均为负 87 94 94 93 88(121×192/264) 6 有正有负 8 2 均为正 26 27 27 26 33(121×72/64) -6 合计 121 100 100 121 121 121 121 0 注:1998年报中有192家上市公司CHIA1为负值,有72家上市公司CHAI为正值 由上表可见,在121家因配股而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有87家上市公司的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121家公司的。对于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更为重要,CHA1全部为负值的为94家公司,CHA5全部为负值的为94家公司,二者均负的有93家公司。按照192家上市公司的CHA1为负值的比例计算,121家公司中应有88(121x192/264)家公司的CHAl指标为负,而实际有94家上市公司的CHI1为负,多出6家公司。这样看来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CHAl)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264家上市公司中有的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盈利质量不佳,而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中有的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这充分说明即将配股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盈利质旦水平,据《上海证券报》(1999年5月6日)公布拟于1999年配股的上市公司有134家,本文对此134家公司做上述同样分析,其结论与 前相同,具体见下表。 项目 数量 比例 样本比例 CHA1 CHA5 CHA1和CHA5 应有数量(按照CHA1计算) 差额均为负 97 108 99 99 95(134×608/861) 13 有正有负 13 9 均为正 24 26 35 26 39(134×253/861) -13 合计 134 100 100 134 134 134 134 0 五、本文的局限性 1.样本选择不够全面,只选择了1998年中期报告的264家公司和年度报告的861家公司,只有两期,其代表性并不十分全面; 2.因中国现金流量表1998年第一次披露,无法选择以前年度资料为样本,作时间序列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反映盈利的指标有多个,本文只选择其中几个进行比较研究,有一定局限性; 4.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虽经审计,但并不能排除企业在编报会计报表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差错及某些不可比的因素。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盈利的获得和现金的流入并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实证结果表明:98年中报中平均有的上市公司现金流人滞后于盈利的确认,有176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264家公司的;1998年年年报中平均有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的确认,有523家上市公司8个指标全部为负值,占861家公司的,盈利质量较中报有所提高,但同样处于两极分化的状况,有近四分之三的公司盈利质量较差,有近六成公司的盈利质量很差,值得引起关注。 2.由于盈利的确认缺乏现金的保障,上市公司现金缺乏,因此不顾股权稀释的压力而争取配股等融资手段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 3.拟配股的上市公司为达到继续融资的目标,进行利润操纵,使得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规定的要求,容易误导投资决策; 4.亏损公司的逆向盈利操纵(即过多转销费用或损失,以便于以后年度扭亏)行为应引起注意,需要加强有关监管; 5.配股条件的盈利指标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操纵,建议采用若干个指标或若干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同时体现现金流量要求,防止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利来获得配股资格。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澎 论现金流且表、财会月刊、1998;5 2林坤霖 上市后盈余管理与盈余资讯关系之研究·会计研究月刊、第151期 3李爽、杨莉、现金流量分析一从东南亚金融危机说起,会计研究、1998;6 4陆德民,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探讨.审计研究.1998; 5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周正庆主编、证券知识读本、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7陈志谷、张训苏,资产经营与重组、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998

关于伊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需求层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需求层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从前难以想象的科技进入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需求层次在市场营销中如何应用呢?

自需求层次论的提出以来,一直被视为市场营销界的瑰宝。因为此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的阐释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得营销活动变得更为科学合理,营销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为决策者在商讨营销策略时提供了思路,也极大的节省了营销活动因为策略缺乏针对性而造成的资源的损失和劳动力的浪费。由此可见,需求层次论为经济学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企业运营增添了动力。因此,对需求层次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也显得十分重要。

一、需求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主要通过大量的消费者心理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理论。他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并用极体差的形式鲜明的展现出来,各级需求优先级别由高到低,需求欲望随社会地位财富的积累不断攀升。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之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人类需求当中处于最优先的位置,如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必然是人类最先满足的需求。这也不难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是由对最低需求即生理需求的追求逐渐向更高需求不断奋斗的。

(二)安全需求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类的需求自然而然的就转向了对安全隐患考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除了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之外,同样也会兼顾排除安全问题的思忖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中一种自然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主要源于人们在社会希望被社会群体所接纳,被周围群体所重视的一种渴求。

(四)尊重需求

人们在被社会群体所接纳以后,久而久之难免会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会希望得到群体的高度评价,以满足自身的自尊感。

(五)自我实现需求

这种需求是人类需求层次中最高的一层,因为这一层次的需求是在低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才会萌发的需求。这种的需求的主要表现是,对自身抱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就正如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天。

二、层次需求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透过经济判断需求层次,再由需求层次确立产品定位

众所周知,在市场营销活动进行伊始的第一步就是对市场的调研。调研的目的正是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需求的分析进行市场的细分。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在企业创办之前,就应该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对需求层次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需求层次的充分透析,寻找到最大的销售市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民经济十分落后,那时人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那时的企业大多都是与生活资源相关联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民生产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理需求极大的得到了满足,从而开始倾向于更高级需求的满足。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保健问题渐渐被人们重视,史玉柱顺势推出了脑白金开拓了老年保健品市场,从此缔造了保健品销售史上的神话。

(二)层次需求论为市场细分提供研究方法

市场细分工作在市场营销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细分是产品寻找真实消费者最有力的措施。当然市场细分工作的开展同样也离不开需求层次论的支持。因为需求层次决定着顾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而顾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又直接影响到市场细分策略的制定。因此不难看出层次需求直接作用于对顾客需求的分析工作,又通过作用力的传递间接作用于市场细分策略工作的展开,从而影响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运作。我们不妨举些实例来讨论:众所周知,伊利公司是一家生产牛奶的企业。因此如果照需求层次论划分的,整体来说它是一家满足人们生存必要的生理需求的公司。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牛奶的营养问题。因此基于对人们需求层次的分析,伊利公司察觉到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层次了。所以伊利公司顺势推出了一系列所谓的零添加天然绿色的牛奶产品,在这里暂且不议它的真实性,但从市场效果上看,那些产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占据的市场份额甚至比传统的产品更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例,比如在基于提倡绿色环保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许多企业都推出了所谓的绿色环保产品也正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层次。

(三)需求层次论决定着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基于如何更快更多的销售产品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其中较为普遍的措施是打折促销、网络直销、和活动宣传、投放广告。这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如果只是盲目的开展可能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开展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呢?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顾客需求层次的研究上来。比如一部手机他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际联系需求,又同时能满足人们的尊重需求(主要是指高端机)。那么这二者究竟应该把那个作为营销宣传的重点呢?这个问题就必须落脚于对人们需求层次的研究上来,只有把人们的需求层次研究透彻了,才能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提升顾客的消费欲望,达到理想的效果。譬如:最近十分火热的小米手机即是运用了网络直销和饥渴营销策略。他们准时限量的在网络上出售手机,这样的销售模式的好处就是省去了大量的中间环节减低了产品价格的上涨空间,为顾客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这使顾客在潜意识里认为这部手机虽然价格比较低廉,但是拥有超过其他同价位手机的质量。又正是由于它的销售模式,无形的为他们的产品增添了附加值,在顾客意识层面产生了“这本该是一部昂贵的手机”的错觉。再加之他们采取抢购的模式,更是为顾客那样的错觉做了佐证。这样的销售模式暗合了当今消费者的尊重需求,使得大量的消费者对此趋之若鹜。

(四)层次需求研究有利于快速锁定目标消费者

在营销活动中,寻找目标顾客是十分不易。所谓的目标顾客就是对产品有购买欲望且同时具有购买力的顾客。因此不管一个销售员如何巧舌如簧,但是如果你没有找到产品的目标顾客那么他的努力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何快速识别目标顾客呢/?相信做过市场营销工作的朋友,一定有自己经验。譬如如果销售的产品是较为高端的,那么基于顾客的形象观察大抵就可以获悉顾客是否具有购买欲望和购买力,这样的实际案例也是不胜枚举的,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有关报道显示一般家庭的首次购车活动大概是在第一个小孩出生的前后,这是为了抚养孩子更加方便。福特公司曾经就做过这样的营销活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们与销售母婴用品的网站合作以便于获悉浏览过网站顾客的信息。在了解了顾客的信息之后,及时的向顾客推送福特公司的汽车信息,并且那些汽车相同的特点是空间大、安全性能高、并且具有专门的婴儿安全座椅。这样的特点正是暗合了顾客的安全需求,因此这样的销售模式成功率非常高,并且成本也十分低廉。这也是将需求层次研究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典型案例。

(五)需求层次论研究有利于企业对产品的改进

随着市场营销活动的深入开展,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需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同时期对同类型的产品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在衣食住行上,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人们的衣着普遍都是黑白灰,缺乏对个性的追求,食物短缺也导致人们对食物可以不加挑剔的食用,住房也仅仅当做遮风避雨的场所。但由于改革开放事业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攀升,消费理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是以往只求温饱的格局了。现代人的消费逐渐趋于个性化、优质化。现代科技尚且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些不求思变的“老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因此透过对消费层次的分析,才可以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改进创新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海尔公司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消费需求的把握。他们通过对消费层次研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市场针对性的研发改进了许多产品。高程度的契合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拓宽了企业的销售面,在市场中打下了牢实的根基。比如,他们根据许多到城市打拼的青年生活空间逼仄、流动性大的这一实际情况,改进了原有的冰箱产品,生产出来小型便于搬运的“小小王子”伴侣全冷冻小冰箱有效的解决了进城青年的生活需要,拓展了企业的另一个市场。除此之外,在洗衣机市场上,他改进了原有的技术,大胆的加入了烘干功能创造出了名为“玛格丽特”三合一洗衣机,有效解决了江南一带消费者饱受梅霖的困扰。并根据我国大西北水质较硬的情况,积极专研,开发了具有专利的气泡式“爆炸”洗衣机,这款洗衣机的洁净度较之以前提高了20%以上,满足了广大北方人民的洗衣要求。

(六)根据需求研究,努力创新开创新的时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从前难以想象的科技进入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并且,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科技还会越来越先进,生活会越来越便捷。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积极探索顾客更高的需求层次。从而积极探究,以创造出超前的引领时代的科技,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如今的消费者的思想十分超前,在追寻个性化的路上乐此不疲。因此企业也应该抓住这样的心理特征,勇于创新,要坚信你的创新会有大量消费者买单的理念。在了解消费需求之后不要畏首畏尾,要大胆的去开创一个时代。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时代的进步,并且还可以将企业推向事业的高峰。现目前看,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便是阿里里巴巴了。它从十年前一个总共投资只有50万的公司做到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中离不开对顾客需求的透彻分析和准确把。当时马云去美国考查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商机。但由于中国经济还没有成熟,因此当时他的想法在世人看来是荒诞的。但是他坚信中国人民的需求层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才会有今天这样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由此说来是阿里巴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诞生究其原因也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活用。一个好的创意绝对不是由于冲动而产生的,他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去支持他的发展。阿里巴巴的成功也绝不是偶然的,严格说来根据需求层次论的理论,中国迟早都会出现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结语

不可否认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很多层面影响并推动了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甚而至于我们可以说它从某些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用科学的理论阐释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并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证实了其正确性。但这一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消费心理的透析还不够详尽。这就要求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或在销售前线的营销人员,通过实践将其完善,推动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拓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市场营销运用分5个部份部。

一、生理需求应用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二、安全需求应用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6]

三、社交需求应用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四、尊重需求应用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五、自我实现需求应用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实用案例:

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经常变化。因此,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弄清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企业经营消费者满意(CS)战略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将营销方法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经济学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同样的洗衣粉,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市场的竞争,总是越低端越激烈,价格竞争显然是将“需求层次”降到最低,消费者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满意”,愿意支付的价格当然也低。

让利领先法。为了让伊犁尽快占领南方市场,迅速走向全国,伊犁企业在各个中心城市占领营销制高点,使用让利于民、占领市场的营销策略。1994年秋,伊利公司以“昭君回故里,伊利送深情”为主题,向武汉市中小学生及部分市民赠送了100万支伊利雪糕。这一举动为企业文化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第一步:市场渗透法。十几年前“海拉尔”雪糕走俏东北市场,而当时的伊利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型企业。主要生产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乳制品。为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当时他们根据有关规定及时从海拉尔乳品厂有偿引进、吸收、优化配方,很快推出了“海拉尔伊利”雪糕,并迅速占领了呼市市场。并在主要街道墙上写着朴实无华的广告:“伊利就是伊利,什么也无法代替”,逐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后来随着市场营销范围的逐渐扩大,雪糕包装纸上面“海拉尔”字样越来越小,而“伊利”两字越来越大,而且是红色的,后来逐渐将其取而代之。一支支雪糕就像一滴滴甘露,滋润着每个消费者的心田,就像毛毛雨逐渐渗透,润物无声。产品很快覆盖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和周边市场。第二步:留有缺口法。西蒙曾经说过“管理的核心在经营,经营的核心在决策,决策的核心在创新”,创新就是创业,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1991年、1992年奶粉市场疲软。伊利人从蒙古族素有爱吃炒米、爱喝奶茶粉的饮食中受到启发,率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伊利”牌奶茶粉,出乎意料的产品投放市场十分火爆,成了紧俏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伊利人没有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开足马力生产,尽量满足需求。有人不解:“发财机会到了,何不敞开生产?”伊利人却采用逆向思维营销策划:“绝对不能,如果吃够了、喝腻了就又像奶粉一样谁还买?”这种“缺口型”营销战略的实施,使伊利奶茶粉畅销不衰,牢固占领了内蒙、西北、东北及南方部分省市的市场,而且产品价格处于坚挺上扬状态。第三步:让利领先法。为了实现“过黄河、跨长江,销遍全中国”的战略营销方案,为使伊利系列产品尽快占领南方市场,走向全国各地,在各地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市,占领营销制高点,伊利采用了让利于民,占领市场的营销策略。1994年秋,伊利公司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以“昭君回故里,伊利送深情”为主题,将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向武汉市中小学生及部分市民赠送了100万支伊利雪糕。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使产品迅速占领了武汉及中南市场,实现了过黄河、跨长江的战略营销方案,并且为企业文化写下了精彩的一笔。第四步:避实击虚法。自古兵家无人不晓,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1995年以后伊利的目标市场是北京,对于全国众多的乳品生产厂家来说,北京市场是商家争雄之地,当时面对北京市场几家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无法抗衡,伊利人深感正面营销竞争的困难。然而为了使伊利系列冷冻食品尽快打入北京市场,他们经过调查和精心的策划,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营销方案,侧翼进攻,迂回包围。针对合资企业产品价位高、档次高、消费层有限的问题,避开消费水平高的闹市区,在三环路以外有意识地发展销售网点,产品定位以中低档的产品为主。“茅台酒的品位,二锅头的价格”,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伊利的产品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从三环以外的地区逐步打入了二环、一环,销遍了北京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战略营销又一伟大胜利。第五步:核能扩散法。核心能力是企业宝贵的战略资源,是通向未来市场的大门。伊利的企业核心能力犹如一个“核能源”,通过其扩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地提供新产品。伊利集团经过周密策划,卧薪尝胆三年,瞄准世界水平,投资5亿多元,启动核心企业的技术改造工程。他们引进了代表世界科技水平的丹麦海耶公司的冰淇淋生产线,德国GEA集团无菌奶加工设备和瑞典利乐公司超高温无菌奶包装线,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新产品研发中心等。截止2000年10月,这些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使伊利集团基本上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效益型的转变。尔后,伊利集团在战略营销策划上又乘势而上,凭借自身的技术、资金、体制、市场、人才和品牌优势,在国内大规模地整合乳业资源:登陆京津沪,扎根黑土地。继上海、呼伦贝尔草原的成功办厂实践后,去年9月,一座年加工6万吨酸奶的工厂在北京密云县投产;年加工3万吨冰淇淋的工厂在老牌工业城市天津登陆;11月,投资亿元的液态奶加工厂在草原钢城包头动工,我国乳品行业经过50余年奋斗,终于有了行业的龙头。龙头的摇动,为行业及相关产业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近3年来我国奶业在伊利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拉动下,奶牛饲养量由1999年的200多万头增加到去年的500多万头,牛奶产品从1999年的500多万吨增加到今年的900多万吨,伊利昂起中国乳业龙头,正在铸就“中国乳品第一品牌”。通过对伊利战略营销策划“五步曲”发展轨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现代战略营销策划中市场是水,产品是船,品牌是帆,营销是风,战略是舵。水可载舟亦覆舟,有风没帆船不动,有风破帆船难行,有船无舵没方向。战略营销策划就是企业的命运之舵。企业要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先谋后战,精心策划,高效运作,才能在商海中劈风浪,明方向,绕暗礁,过险滩,迎风取势,夺得最后的胜利。

  • 索引序列
  • 2022市场不利因素研究论文
  • 员工福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 城市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 盈利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
  • 关于伊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