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论文

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论文

发布时间:

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论文

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

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企业因为疫情都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下面一起来看看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一、引言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二、调查形式与结果

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三、结果分析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__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

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全球疫情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

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

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4、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5、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

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6、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__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

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

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

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

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7、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

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

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

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正确认识自己。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正确认识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你的优劣势是什么……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过分的骄傲,也不要过分的自卑,对自己有信心,而不是自负,这样才能让自己清楚的认识自己。

不断努力学习。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不断努力学习。并不是说,毕业了就不需要学习了,其实毕业了,新的学习任务又来了,新的学习任务比在学校的学习更难,因为在学校里有人教,而在社会上就没有人教你了,全靠你自己摸索。所以这时必须要你自己去努力才行,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让你有竞争力。

去提升竞争力。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不断去提升竞争力。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准社会人,假如你没有竞争力,你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为了能尽快的适应社会,你的竞争力很重要,有事无事的时候,要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

多途径去求职。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可以多途径去求职。在疫情期间,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可能在就业的时候,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这时候,在为数不多的岗位中,为了能让自己在众多的竞争者脱颖而出,那就需要你去采取多途径求职,多去找一些机会,多去推销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先就业再择业。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可以去先就业再择业。先把就业问题解决了,多学习一些经验,多学习一些知识,然后再在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时候再去换工作,再去找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这样的迂回路线,可以不让你为生计而愁,还可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还可以实现你的价值。

学会表现优势。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学会表现自己的优势。你的优势就是你的长处,你的长处可以让你受益一生的。所以在求职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过于内敛,该表现的时候就要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被伯乐发现。但要注意,适当的表现可以,但不能太过于张扬。

适当降低预期。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适当降低预期。也许你觉得自己很优秀,所以你觉得应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在求职的时候,期望值很高,这样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所以在特殊的时期,建议你要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把要求放低一点。

疫情当下,找工作是不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招聘信息来求职。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和招聘单位都开启了网上招聘、线上进行笔试和面试的渠道,毕业生们可定期登录各类招聘网站,去上面搜寻各类招聘信息,然后广投简历。这个不再细说,肯定已经有许多同学都在这么操作。

但投简历的时候,大家心里一定要做一个优先级的区分,即优先投那些专业,次选哪些方案,是优先选择自己有兴趣和了解的行业,还是优先投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行业。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在进入到笔试和面试阶段才能有所准备的去面对。

尽可能选择离居住地较近的公司

疫情当前,交通出行是非常不方便的,乘坐交通工具存在一定的小风险,若能利用单独交通工作(比如私家车、或者自行车、电动车等),很便捷的就能到达招聘单位 ,是最好的选择,既能降低风险,也能节约上下班行程时间。

多渠道的工作推荐

除了多浏览各招聘网站外,还可以找熟人推荐工作,比如自己以前的学长学长,或者大学老师等。因为有些大学老师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有时还会在企业或科研机构及公司等兼职,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或许老师可以帮助你们推荐一下工作机会。

学长学姐们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请他们帮忙。或者来识时务教育公司进行咨询,我们有自己的联谊企业群,可以给大家推荐单位或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给大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找工作的同时别忘记提升自己

在找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或者报名职业资格考试,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并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也同时是给自己多了一些求职成功的把握,征得更好的敲门砖。

先就业再择业

大家都知道此疫情下找工作比较困难,所以在求职中可适当的选择好方向,不管职业高低先能就业,等对公司和行业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了解后,再择职择业,这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活,不至于钱花完了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

适当降低薪资要求

在薪资待遇方面,刚求职的毕业生们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因为目前疫情期间,全国经济均受到影响,各企事业都有面临各种压力,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倒闭和开始裁员。此时如果在找工作时一味只要求高薪,可能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1、高校在压力下服务大学生就业不能慌乱。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果断、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国上下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逐渐加深,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初见成效,疫情高发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经在低位运行,多数地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相信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各项经济建设活动都将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这对于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而言,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2、大学生理智冷静展开求职就业。那么,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被暂时中断的大学生就业活动将重新启动,被抑制的用人需求将重新释放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毕业生而言,要由最初的恐慌、焦虑、哀怨逐渐变得理智、清醒和勇敢,完全没有必要慌乱,要有充分信心,冷静、客观地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有序开展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

3、企业及时加强组织网上就业招聘活动。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被暂停。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地引导更多企业单位组织更多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国家级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享受网上就业服务。

扩展资料:

求职择业学生面试、就业压力陡增。三四月份这一求职择业的高峰期的沉寂,对大学生就业签约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已有学生和用人单位拟定初步意向,需要到用人单位面试,但现在单位无法正常运转、学生无法出门,一些公司的招聘、面试计划也随之更改,学生处于“进退两难”境地。

受困于时限,求学深造学生左右为难。硕博招生考试复试的推迟,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否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后又能否被录取等不确定性使大部分考研学生变得焦虑,担心可能落榜后更会错失有利的就业时机。

面临当前就业形势,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增强就业能力做好求职准备论文的范文如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

正文:如何在如此庞大的求职大军中找到理想的工作,对刚从学校踏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第一步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大学生择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即学校的积极引导和大学生自身的准备。

一、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摇篮,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成为其重要职责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1、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大学生走向择业成功的第一步。

高校应从大一新生就开设这门课,引导学生尽早学习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做,首先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大学期间针对性的锻炼,弥补自身不足之处,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其次可以尽早认识职业、了解职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自身素养,这对将来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第三了解就业市场,了解当前的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了解自身将来想从事职业的就业环境,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高校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作出计划并根据发展态势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

2、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是专门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的部门,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应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积极开展就业教育、就业推荐和就业咨询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应多方面收集、整理和发布招聘单位的信息,举办校内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最后还要积极与招聘单位联系,努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国家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还能拓展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也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也要求学校一方面积极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和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

另外设立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创业做坚强的后盾;第三聘用专业的创业导师或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人士讲授课程,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创业相关知识及实践经验;第四保证资金的充足和到位,为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自身的准备: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自身是否做好准备是择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大学生应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就业准备。

1、知识上的准备:

大学生要学好学业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笔者认为,作为大学生应学好和涉猎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首先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未来工作的根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必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能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和睿智。第三是计算机、网络及外语知识。当今是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这些已成为必备的职业基础要求。第四是法律法规常识。了解它能更好的保护自身权益。第五是人际交往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更快适应职场,在工作中也能提高成功率。

2、能力上的准备:

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不等同于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知识也不能简单和能力划等号。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校内外的实践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在择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还应多组织或参加班集体活动、学校社团活动及暑期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四是承受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学习和求职择业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阻力和困难,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承受困难和应对困难的能力,这对将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更加有用。当然,同时也要加强其它方面的能力,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被动性的能力。

3、思想上的准备:

毕业生在求职中有一些常见的思想矛盾,比如不能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容易在求职中得意忘形或患得患失;理想过于丰满,毫无思想和能力准备就盲目创业或在择业中把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等作为首要要求;盲目从众,跟风去考研、出国或不考虑自身情况,找和朋友、同学一样的工作;

面对竞争,缺乏勇气和能力应对等等。所以,作为毕业生来说,良好的求职心态非常重要,大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一是要正确的自我认知,找准职业目标,合理定位;二是做好竞争的准备,调整好面对竞争成功和失败的心态;

要时刻做好职业理想与择业现实差异的思想准备;四是要做好面向基层工作的准备;五是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

4、材料的准备:

求职择业中,也要重视材料的准备,做到万事俱备。一是推荐材料的准备。包括个人自荐信;学校推荐表;专家举荐书等。二是物资的准备。包括服装;交通费用、通讯设备;用人单位的资料等。三是问题材料。包括面试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及自我发展的认识等。

大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择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能否走好第一步对以后的人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好就业准备就要求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学校通过多方途径积极引导,达到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目标。

对大学生而言,正确认识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学期间,根据规划贮备知识、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扩展资料:

写求职准备论文的相关说明:

求职准备择业是人生必经的门槛,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择业竞争力,找到理想工作,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现实问题。

写求职准备论文需要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应从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而大学生本身也要从知识、思想、能力、材料等方面做好准备。

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企业都受到影响,被迫停工停产,甚至裁员,而企业所需岗位减少那么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加,尤其是一些技术类的岗位,毕业的大学生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不容易应聘合适的工作岗位。

新冠对大学生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就是一般都是在佳峰笑了好久了的,回来的时候就是各种学生,他们的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程度也不一样,就是参差不齐。

一、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挑战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近3年来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稳就业”排在首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

经济发展速度对就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2019年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城镇就业人员为44247万人,依此推算城镇劳动力为4667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为2427万人。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在短期内疫情会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产生不利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显著低于,甚至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地“减少”。

(二)本土和海归高校毕业生规模都在逐年增加

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不仅规模最大,而且相比上一年增加40万人,增幅是2012年以来的最大值。在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2015到2018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分别为万、万、万和万。2019年和2020年估计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2020年的规模估计在60万人左右。国内高校毕业生与留学回国毕业生之间存在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在就业中彼此竞争。

扩展资料: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的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的16571名毕业生。

调查显示,2019年,已经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的占比分别为、、、、和。以上6项占比的合计为高校毕业生落实率,为。此外,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其他的占比分别为、、和。

与2017年相比,2019年的就业状况相对较差。从已经确定单位的占比看,2019年的占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从待就业的占比看,2019年的占比上升了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出国出境和自主创业的占比分别下降了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说明出国出境和自主创业的难度都相对增加了。

(四)年底就业率明显高于6月离校时

2003年是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后入学的本科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第一年,也是发生“非典”疫情的一年。数据显示,这一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为,也就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尚未找到工作。此次疫情与“非典”的开始时间一致,都是上一年的12月,都对上半年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减少”造成的,规模效应显著。

数据显示,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分别为、、、、、、、。需要提醒的是,样本调查的时间为当年的6月,数据显示的只是离校时的状况。从历年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年底的就业率比离校时的就业率有显著的提高。

以2003年为例,许多应届毕业生在上半年由于被封闭在校园内耽误了求职,在疫情结束后的下半年纷纷找到了工作。因此,就业难的问题是短期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疫情已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但国外疫情仍发展迅速,感染人数还在迅速增加,我国防范疫情境外输入的压力正不断加大。相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对生命威胁的即时性,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与持久性,持续蔓延的国际疫情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会让2020届高校毕业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据悉,智联招聘校园事业部2019年秋招共执行了8000多场线下招聘会,往年春招也有2000多场,2020年这一数字缩水为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下招聘会的取消,将对今年求职人员造成较大的打击,不少求职者需要重新安排求职计划,无法参加招聘会、隔离在家等,都将加重求职者的恐慌。据BOSS直聘《2020春招就业市场追踪报告》显示,春节后第三周,2020年就业市场总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34%,面向2020年应届生的岗位需求同比下降44%,而小微企业(规模<100人)的应届生需求同比收缩52%,尽管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招聘需求开始缓慢增加,但招聘规模与往年相比仍明显不足。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1. 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的减少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从需求来看,毕业生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就业机会需求量大。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约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且2020年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估计在60万左右,庞大的毕业生规模无疑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竞争与就业压力,劳动力供给增多导致了就业机会竞争激烈。从供给来看,经济下行与疫情双重影响导致就业机会供给减少。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显著低于, 经济将会遭到重创,因此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单位类型,有调查发现,2019年各类型单位在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民营企业占 ,国有企业占, 学校占, 党政机关占, 三资企业占,科研单位占,其他占。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因延期复工,很多民营企业面临一定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面临停产倒闭的困境,为削减人力资本,企业将减少或取消招聘计划,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直接减少就业机会。2. 就业成本增加。一是等待成本增加。疫情的完全控制还需要一些时日,一些企业尚未复工,大多数高校的开学日期尚未确定,本定在三、四月份的招聘计划和五、六月份的毕业答辩会相应地推迟,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参加企业招聘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也就不能及时就业,就业时点因此会拉长,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的时间成本。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能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后还要租房子继续求职,在此过程中会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直接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物质成本。二是机会成本增加。如果没有突发疫情,很多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正在实习,已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但因疫情影响只能选择在家等待就业,这导致毕业生本该求职时却在等待,本该就业时却还在求职,从而不得不因为等待而放弃本该就业时能获得的那一部分劳动收入,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校毕业生的机会成本。3. 就业求职渠道不畅。2019年的 一项 调 查 显 示 ,近 一 半()的毕业生通过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来进行求职,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来进行求职,的毕业生通过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来进行求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求职信息的占,由此可见学校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然而受此次疫情影响,各高校延期开学,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不能提前走访企业,原计划的春招工作相应地推迟或取消,因此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受到了阻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的信息量和信息拥有能力本就存在差异,主要求职渠道的封锁会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虽然网络招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网络信息泛滥,毕业生的精力有限,很难又快又好地捕捉到自己想要的信息。4. 就业心理变差。就业心理变差可以从心理怠慢和心理焦虑两方面来探讨。一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不扩大疫情,人们都选择居家隔离,当今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年轻一代就算不工作,家里也能供吃供喝,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悠闲的生活中产生了怠慢的心理,从而选择推迟就业或不就业,这也是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慢就业”现象。二是一些毕业生对此次疫情和相关国家政策的认识不够,过度想象疫情的严重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且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帮扶政策理解不到位。因在家等待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参加毕业答辩和就业,从而产生恐慌和焦虑的心理。5. 就业质量降低。就业质量降低可以从薪酬福利、工作满意度、工作匹配程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在疫情期间,整个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大,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 企业不能盈利,生存就会成为问题,为了在疫情后能够继续生产盈利, 企业就会削减人力资本,一方面减少招聘人员, 另一方面降低劳动者的薪酬福利,新员工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因初入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企业降低工资的对象。二是当代高校毕业生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教育投资较多,但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又不足,往往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抱有较大的期待,当在工中遭遇不快或不顺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落差,从而降低工作满意度。三是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渠道减少,虽然在网上可以了解相关的企业招聘信息,但远不及实地了解的全面,因此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对求职公司、求职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认识比较片面,从而可能使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与工作岗位不相匹配,企业没有招到自己想要的员工,劳动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降低工作匹配程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与机遇1.从行业分布看就业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按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1)教育,占;(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占;(3)制造业,占;(4)金融业,占;(5)建筑业,占;(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占;(7)文化体育娱乐,占;(8)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占;(9)农林牧渔,占;(10)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1)批发零售,占;(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占;(14)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占;(15)房地产,占;(16)采矿业,占;(17)住宿餐饮,占;(18)居民服务,占;(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占。其他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非均衡程度显著,前5个行业的占比合计为,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最强。特别是教育行业,2019年首次成为占比最大的行业,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这一势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为2513元(占比为),按14亿人口推算,全国教育文化娱乐的总消费支出为万亿元,是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次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对于属于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影响较大,而对于教育、IT、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2019年高校毕业生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占比合计为,而在教育、IT、金融的就业占比合计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和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和研究,采用直播、录播、慕课、视频会议、专属定制(SPOC)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延期不返校、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学、延期不停研”。预计疫情过后,教育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2.从单位分布看就业从工作单位性质来看,企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2003年以来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特别是2011年之后,企业占比都在75%以上,即四分之三以上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2019年,各类型单位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民营企业占;(2)国有企业占;(3)学校占;(4)党政机关占;(5)三资企业占;(6)科研单位占。其他占。民营企业自2011年来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单位类型,但是从趋势看,2019年民营企业的占比在2011-2019年间各年中是最低的,显示出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的压力是很大的。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三资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减弱。2019年三资企业的就业占比仅为,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2019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新设立企业40888家,比上年下降了。2019年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进出口的增长率分别仅为和,均低于GDP的增长率。3.从求职渠道看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2019年,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占;(2)网络招聘信息占;(3)从企业得到的招聘广告占;(4)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占;(5)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占;(6)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占;其他4类的占比合计为。可见,学校、网络招聘、亲朋好友是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渠道,占比合计达到。从变化趋势上看,网络招聘的重要性凸显,2005年网络招聘的占比不足5%,而2007年超过了10%,2013年超过20%,之后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为解决疫情中线下招聘难的困境,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即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平台对求职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教育部积极与社会招聘网站公司合作,已遴选了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等5家规模大、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公司,开辟校园招聘专区,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质量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法与措施1. 职场胜任力取决于学生学习力高校毕业生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应该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在高校毕业生群体内部,影响就业结果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毕业生能够找到高收入、高满意度的工作,而其他毕业生却无业可就或者有业不就呢?除了在求职方法、求职意愿和求职努力程度等求职方面有所差异之外,人力资本质量是核心的影响因素。2019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对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了增值评价,内容包括34项具体指标。基于对这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平均值设为70分,构建“就业胜任力指数”。按照毕业去向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就业胜任力指数”与就业结果正相关。按照“就业胜任力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1)出国出境为分;(2)自主创业为分;(3)国内升学为分;(4)已确定单位为分;(5)其他灵活就业为分;(6)自由职业为分;(7)其他暂不就业为分;(8)待就业为分;(9)不就业拟升学为分。令人惊讶的是,就业胜任力最强的高校毕业生并未选择就业(出国出境、自主创业、国内升学)。在选择就业的群体中,已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比待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胜任力更强。可见,职场胜任力取决于学生学习力。高校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培养和提高与工作相当的能力,而不是寻找与能力相当的工作。在此次疫情解除之前,高校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在家时间,一方面努力通过网络找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学习提高能力,还应该在线学习一些有关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2.面向未来就业的教育变革知识爆炸时代来临, 学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增长的速度,因此学习什么很重要,不一样的知识和技能意味着不一样的工作。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机器人可以爬楼梯、开门、在工厂工作、为医生提供建议等。人们期待的理想职业正在逐渐消失,高等教育必须让学生做好准备,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约瑟夫·奥恩在其《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书中提出了教育下一代大学生的方法:发明、创造、发现——填补社会需求。奥恩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需要数据素养来管理大数据流,需要科技素养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而作为人类,他们也需要人文素养(人性、沟通和设计)以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与智能机器协同合作。劳动力市场的能力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软能力”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澳大利亚青年基金会(FYA)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显示,劳动力能力结构的需求在改变,对数据素养的需求增长在各项能力中遥遥领先。对于很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居民来说,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有机会在家上班的群体在家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是高学历群体越有可能在家上班。此次疫情,很多单位都采取在家上班的工作模式,预计未来对一些人来说在家上班将成为新常态。能够在家上班的工作性质很多需要数据素养,因此疫情防控期间的高校学生除了适应在家学习(learn at home)和在线求职(job search on line)外,也要为未来在家上班做准备,培养相关的知识、能力和观念。3.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从2019年高校毕业生求职渠道的统计描述中可以看到,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占,接近一半。这说明我国高校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质量显著提高,其中校园招聘会是供需双方交流的重要平台。发生疫情后,各个高校纷纷将线下活动及时改为线上活动,预计对毕业生求职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积极探索就业管理、服务和职业辅导的新模式,从线上招聘助力高质量就业、职业辅导促进个人成长、提供及时可靠信息服务、就业手续在线办理四个方面,全方位加强疫情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足不出户找工作”,就业服务不断档。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于1月底即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调整相关手续流程和工作安排,推出“最暖就业季,还在你身边”主题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求职的影响。3月份的第1周,北京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举办2020年春季第一场空中宣讲会和专场线上双选会。4.政府相关部门促进就业的措施根据上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关键部门。对于排在首位的民营企业而言,受疫情的影响更大。政府为了鼓励民营企业早日开工、扩大就业,制定了一些减费降税、提供贷款资金等政策,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需求。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扩大产品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及时提供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信息。在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努力发展经济期间,国有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同时,党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其他事业单位等也应积极拓展就业空间,为“稳就业”做出贡献。从2019年的毕业生去向看,国内升学的比例高达,对于提高“落实率”起到重要作用。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已经宣布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专升本规模。同时,还鼓励毕业生参军和到基层工作。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总之,此次疫情只会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过后,一些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还会不断出现。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将是未来的生产者、创业者和工作提供者。高校毕业生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当前不利局面,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当前就业形势下,随着各高校扩招计划,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一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观》 关键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 毕业 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新时期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进行探讨。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大众化 教育 ”取代了“精英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二、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现在我们所学的可能以后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时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现在的知识。 众所周知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单一的学习基本专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例如,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带给我们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要求。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 鉴于这样形势,大学生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多了解吸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且勇于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多求职者就业期望过高,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思想独立,通常的教导无法在短期内使其调整就业期望,在现实面前也容易泄气或产生自卑心理。良好的心态最重要,认识到客观现实,调整人生规划,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所以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身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化生活的节奏日趋加快,要求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足以应对当今的社会压力,”病秧子”是得不到企业的认可的,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当锻炼自己,经常参加 体育运动 。同样,心理上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 面试 、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所面临的考验将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聘 职场 首先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从此时此刻就开始培养自己,不论是在即将到来的实习还是以后的面试和工作中,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硬心理素质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倘若在面试前不做好充实的准备,那么无论面多少回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充足的准备是必须的。其次,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在面对许多次的失败后,许多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会丧气。而对于初次涉世的大学生而言,所面对的挫折将是更加巨大的,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对每一次的面试做充分准备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 (二)知识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是很重要的,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为学生的本职,学习知识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应当让自己朝着这一方面发展,在大学期间努力扎实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将使自己在未来的工作更容易适应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当然,学习的基础知识不能只局限于那些单纯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有些实际应用的知识,并且加以实践的操作,这样的知识将是更有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社交能力的完善。大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是远远大于在中学时候的机会,一般的大学都开设有许多的社团,这一方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是很大程度上是给学生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吉他、舞蹈等等,因为这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丰富的有情趣的人。美国工作尤其看重这一点,他们往往并不要求员工是一个在专业上多么拔尖的,但希望员工是一个很全面、平衡的人。 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专业 文化 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广泛的涉猎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工作提前积累各种 经验 。为以后的升职或者跨专业就业奠定基本。再次,培养一种勇于创新的办事理念,以便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敢于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最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并处理好与学习关系。相互促进。为以后把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吴翔.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3]蒲昕艳.应对危机调整心态——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7). 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二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逐步推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速变缓,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新的就业环境下,通过对就业政策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背景;就业政策 一、大学生的就业背景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数量呈跳跃式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比较缓慢或与往年持平。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从106万增加到652万,毕业生的急剧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1.国际、国内的形势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导致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使得这些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幅下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从国内形势看,自2006年起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新增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新增就业岗位,高校逐年扩招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结构性矛盾已经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但短期内这一矛盾将仍然存在。 3.新的就业环境下四种毕业生成为就业的难点。(1)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由于就业的学生不断增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多的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我国的教育体制多是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2011年这一现象将更加明显。(4)受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受挫,金融部门最不乐观,银行、证券等行业处于低谷,可以预见,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 二、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这里的基层主要指的是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单位。一方面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来分流一部分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种的就业可能与就业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推动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新的环境与机遇。高校连续扩招的背景下,城市吸纳人才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推动了人才由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既是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大学生资源流向农村的一个有效的长效机制。具有同样性质的政策还有几项,比如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招聘,择优录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等。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在引导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把择业面放得更宽一些,把目光放远一些。对于毕业生来讲,留在大城市,有一份理想的稳定的工作,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期待,但是目前的就业状况是我们势必要选择一个曲折的择业过程,国家也正是通过一些后续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鼓励引导毕业生走上择业的多样化道路。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果说以上政策是国家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是主张大学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政策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家在一年内免征其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在现有 渠道 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与 其它 工作的工作环境相比,自主创业是充满风险且比较辛苦的,大学毕业后又自谋职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传统观念的国家中,还没有大范围地被认可,稳定和有保障的工作依然是多数毕业生及其家人的心理期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整体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以及社会上成功的个人奋斗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经验的不足也是必然的,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给予帮助和扶持。国家提供的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打消目前还存留在多数人心中的犹疑和偏见,创造百花齐放的就业前景。 3.高校及政府部门为暂时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便利。毕业生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两年并免收服务费用;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是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实施低保救助等等。这些政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状况,但也能从思想上情感上来减压,为一时还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就业前减少因经济压力、生活问题等带来的不安和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求职择业的努力中去。 上述这些政策可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分流和减压。一方面为大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就业的便利与可能,另一方面从实质上和心理上都给予减压。如果要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就必须从宏观和长远考虑: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统筹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等等。这几项可以说是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管是促进高校建设及面对市场的专业设置还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这些都是“远虑”的体现,使国家、学校、个人都能真正培养一种面向市场、面对未来的竞争意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也会在各个方面逐渐跟上实际的需要,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 措施 ,同时继续完善政策框架,在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可能的同时,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在目前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大形势下,国家这些政策说到底只是一种引导性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高校来讲,要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意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的大学生则需要在学业、能力、实践、意识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德文.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N].信息报.2009-2-1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2009:3 [3]罗燕.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C].人力资源论文集.2006(8) 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 文章 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科学。当前,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就业观念不科学的现象。有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非好单位不留、非大城市不去,看不起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心想留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企业,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渴望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就业,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酬。有的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这部分学生不积极寻找工作,也不努力学习继续升学,整天游离在校园里或网络上,他们基本上不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招聘会,或者只在老师或同学的催促下偶尔参加招聘会。有的学生存在着就业依靠思想,这部分学生不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联系就业单位,寄托于学校或学院就业部门去催促就业,等待着学校或学院就业部门联系好就业单位上门招聘,依靠着辅导员或就业老师给推荐工作。由于这些学生就业观念不科学,使得他们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二)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不合理。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是随着大学生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创建的。当前,有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不能按照市场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仍在闭门造车,学科门类狭窄,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高校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未将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纳入教学体系,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滞后于社会需求。还有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存在就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就业课程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就业指导课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侧重于提供就业信息,不重视就业观念指导;重视就业理论的讲解,忽视就业实践教学。另外,有些高校硬件设施没有及时跟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不正确。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致使有些用人单位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等不正确的用人观念。有些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他们希望招有经验的人,不愿意招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刚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在所难免。很多企业出于短期效益性的考虑,忽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得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有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毕业文凭要求过高。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却要求本科生,有些岗位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却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些现象都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不正确所致,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歧视现象。在招聘中,有些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他们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以各种理由回绝这部分学生。这些歧视也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促使大学生就业的重要 方法 。各高校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摆正就业心态,消除就业盲目性,为此要把就业教育纳入到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个教育过程,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基层岗位是毕业生锻炼成才、健康成长、施展才华的地方,增强大学生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激励大学生发扬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提高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改变就业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以及现实就业的发展趋势,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结合社会实际,更加积极主动地就业。 (二)创新高校人才培育模式。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应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综合专业发展前景、市场发展需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结合学生以往就业情况,收集学生就业反馈信息并加以分析,以此来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对紧缺人才所要求专业的招生数量,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整改甚至停止招生。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毕业生树立清晰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切合实际招聘人才,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的选人标准,降低门槛,促进就业。用人单位要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摒弃不正确的就业歧视,不设包含歧视及苛刻的用人条款,用统一标准招聘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留住优秀人才。用人单位还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贮备管理制度,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多看到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挖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潜力,让他们成为用人单位繁荣的强大动力。另外,用人单位还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用人单位拥有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库,也能为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用人单位要从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玉彬.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J].前沿,2012年第23期. [2] 杨德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3] 吕仓福.大学生就业与深化体制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2.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3.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3000字范文 4.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相关论文 5. 浅议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大学生也是居家隔离状态,那么大学生就业论文的数据只能通过网上寻找了

1、高校在压力下服务大学生就业不能慌乱。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果断、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国上下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逐渐加深,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初见成效,疫情高发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经在低位运行,多数地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相信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各项经济建设活动都将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这对于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而言,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2、大学生理智冷静展开求职就业。那么,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被暂时中断的大学生就业活动将重新启动,被抑制的用人需求将重新释放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毕业生而言,要由最初的恐慌、焦虑、哀怨逐渐变得理智、清醒和勇敢,完全没有必要慌乱,要有充分信心,冷静、客观地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有序开展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

3、企业及时加强组织网上就业招聘活动。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被暂停。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地引导更多企业单位组织更多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国家级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享受网上就业服务。

扩展资料:

求职择业学生面试、就业压力陡增。三四月份这一求职择业的高峰期的沉寂,对大学生就业签约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已有学生和用人单位拟定初步意向,需要到用人单位面试,但现在单位无法正常运转、学生无法出门,一些公司的招聘、面试计划也随之更改,学生处于“进退两难”境地。

受困于时限,求学深造学生左右为难。硕博招生考试复试的推迟,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否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后又能否被录取等不确定性使大部分考研学生变得焦虑,担心可能落榜后更会错失有利的就业时机。

文献搜集的话,首先以知网为主。毕竟这是当前最实用,最全面的数据库了。其次是研报。毕竟关于就业创业的很多机构都是在一直关注。关于数据的事情,数据来源吗?第一个就是我和你提到的研报,这里边有很多很多数据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第二数据来源就是你去百度零形的数据搜集。当然,这两个数据来只适用于广泛性,普适性的对象研究。

疫情当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文献搜集的话,首先以知网为主。毕竟这是当前最实用,最全面的数据库了。其次是研报。毕竟关于就业创业的很多机构都是在一直关注。关于数据的事情,数据来源吗?第一个就是我和你提到的研报,这里边有很多很多数据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第二数据来源就是你去百度零形的数据搜集。当然,这两个数据来只适用于广泛性,普适性的对象研究。

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

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企业因为疫情都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下面一起来看看疫情下大学生如何就业3000字。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一、引言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二、调查形式与结果

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三、结果分析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__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

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全球疫情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

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

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4、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5、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

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6、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__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

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

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

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

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7、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

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

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

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正确认识自己。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正确认识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你的优劣势是什么……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过分的骄傲,也不要过分的自卑,对自己有信心,而不是自负,这样才能让自己清楚的认识自己。

不断努力学习。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不断努力学习。并不是说,毕业了就不需要学习了,其实毕业了,新的学习任务又来了,新的学习任务比在学校的学习更难,因为在学校里有人教,而在社会上就没有人教你了,全靠你自己摸索。所以这时必须要你自己去努力才行,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让你有竞争力。

去提升竞争力。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不断去提升竞争力。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准社会人,假如你没有竞争力,你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为了能尽快的适应社会,你的竞争力很重要,有事无事的时候,要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

多途径去求职。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可以多途径去求职。在疫情期间,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可能在就业的时候,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这时候,在为数不多的岗位中,为了能让自己在众多的竞争者脱颖而出,那就需要你去采取多途径求职,多去找一些机会,多去推销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先就业再择业。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可以去先就业再择业。先把就业问题解决了,多学习一些经验,多学习一些知识,然后再在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时候再去换工作,再去找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这样的迂回路线,可以不让你为生计而愁,还可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还可以实现你的价值。

学会表现优势。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学会表现自己的优势。你的优势就是你的长处,你的长处可以让你受益一生的。所以在求职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过于内敛,该表现的时候就要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被伯乐发现。但要注意,适当的表现可以,但不能太过于张扬。

适当降低预期。在疫情之下,作为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建议要适当降低预期。也许你觉得自己很优秀,所以你觉得应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在求职的时候,期望值很高,这样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所以在特殊的时期,建议你要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把要求放低一点。

疫情当下,找工作是不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招聘信息来求职。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和招聘单位都开启了网上招聘、线上进行笔试和面试的渠道,毕业生们可定期登录各类招聘网站,去上面搜寻各类招聘信息,然后广投简历。这个不再细说,肯定已经有许多同学都在这么操作。

但投简历的时候,大家心里一定要做一个优先级的区分,即优先投那些专业,次选哪些方案,是优先选择自己有兴趣和了解的行业,还是优先投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行业。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在进入到笔试和面试阶段才能有所准备的去面对。

尽可能选择离居住地较近的公司

疫情当前,交通出行是非常不方便的,乘坐交通工具存在一定的小风险,若能利用单独交通工作(比如私家车、或者自行车、电动车等),很便捷的就能到达招聘单位 ,是最好的选择,既能降低风险,也能节约上下班行程时间。

多渠道的工作推荐

除了多浏览各招聘网站外,还可以找熟人推荐工作,比如自己以前的学长学长,或者大学老师等。因为有些大学老师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有时还会在企业或科研机构及公司等兼职,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或许老师可以帮助你们推荐一下工作机会。

学长学姐们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请他们帮忙。或者来识时务教育公司进行咨询,我们有自己的联谊企业群,可以给大家推荐单位或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给大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找工作的同时别忘记提升自己

在找工作的同时,尽可能的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或者报名职业资格考试,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并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也同时是给自己多了一些求职成功的把握,征得更好的敲门砖。

先就业再择业

大家都知道此疫情下找工作比较困难,所以在求职中可适当的选择好方向,不管职业高低先能就业,等对公司和行业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了解后,再择职择业,这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活,不至于钱花完了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

适当降低薪资要求

在薪资待遇方面,刚求职的毕业生们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因为目前疫情期间,全国经济均受到影响,各企事业都有面临各种压力,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倒闭和开始裁员。此时如果在找工作时一味只要求高薪,可能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当前就业形势下,随着各高校扩招计划,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一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观》 关键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 毕业 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新时期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进行探讨。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大众化 教育 ”取代了“精英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二、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现在我们所学的可能以后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时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现在的知识。 众所周知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单一的学习基本专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例如,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带给我们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要求。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 鉴于这样形势,大学生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多了解吸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且勇于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多求职者就业期望过高,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思想独立,通常的教导无法在短期内使其调整就业期望,在现实面前也容易泄气或产生自卑心理。良好的心态最重要,认识到客观现实,调整人生规划,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所以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身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化生活的节奏日趋加快,要求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足以应对当今的社会压力,”病秧子”是得不到企业的认可的,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当锻炼自己,经常参加 体育运动 。同样,心理上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 面试 、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所面临的考验将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聘 职场 首先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从此时此刻就开始培养自己,不论是在即将到来的实习还是以后的面试和工作中,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硬心理素质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倘若在面试前不做好充实的准备,那么无论面多少回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充足的准备是必须的。其次,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在面对许多次的失败后,许多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会丧气。而对于初次涉世的大学生而言,所面对的挫折将是更加巨大的,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对每一次的面试做充分准备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 (二)知识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是很重要的,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为学生的本职,学习知识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应当让自己朝着这一方面发展,在大学期间努力扎实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将使自己在未来的工作更容易适应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当然,学习的基础知识不能只局限于那些单纯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有些实际应用的知识,并且加以实践的操作,这样的知识将是更有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社交能力的完善。大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是远远大于在中学时候的机会,一般的大学都开设有许多的社团,这一方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是很大程度上是给学生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吉他、舞蹈等等,因为这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丰富的有情趣的人。美国工作尤其看重这一点,他们往往并不要求员工是一个在专业上多么拔尖的,但希望员工是一个很全面、平衡的人。 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专业 文化 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广泛的涉猎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工作提前积累各种 经验 。为以后的升职或者跨专业就业奠定基本。再次,培养一种勇于创新的办事理念,以便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敢于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最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并处理好与学习关系。相互促进。为以后把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吴翔.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3]蒲昕艳.应对危机调整心态——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7). 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二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逐步推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速变缓,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新的就业环境下,通过对就业政策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背景;就业政策 一、大学生的就业背景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数量呈跳跃式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比较缓慢或与往年持平。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从106万增加到652万,毕业生的急剧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1.国际、国内的形势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导致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使得这些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幅下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从国内形势看,自2006年起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新增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新增就业岗位,高校逐年扩招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结构性矛盾已经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但短期内这一矛盾将仍然存在。 3.新的就业环境下四种毕业生成为就业的难点。(1)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由于就业的学生不断增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多的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我国的教育体制多是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2011年这一现象将更加明显。(4)受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受挫,金融部门最不乐观,银行、证券等行业处于低谷,可以预见,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 二、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这里的基层主要指的是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单位。一方面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来分流一部分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种的就业可能与就业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推动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新的环境与机遇。高校连续扩招的背景下,城市吸纳人才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推动了人才由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既是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大学生资源流向农村的一个有效的长效机制。具有同样性质的政策还有几项,比如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招聘,择优录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等。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在引导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把择业面放得更宽一些,把目光放远一些。对于毕业生来讲,留在大城市,有一份理想的稳定的工作,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期待,但是目前的就业状况是我们势必要选择一个曲折的择业过程,国家也正是通过一些后续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鼓励引导毕业生走上择业的多样化道路。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果说以上政策是国家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是主张大学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政策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家在一年内免征其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在现有 渠道 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与 其它 工作的工作环境相比,自主创业是充满风险且比较辛苦的,大学毕业后又自谋职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传统观念的国家中,还没有大范围地被认可,稳定和有保障的工作依然是多数毕业生及其家人的心理期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整体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以及社会上成功的个人奋斗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经验的不足也是必然的,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给予帮助和扶持。国家提供的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打消目前还存留在多数人心中的犹疑和偏见,创造百花齐放的就业前景。 3.高校及政府部门为暂时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便利。毕业生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两年并免收服务费用;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是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实施低保救助等等。这些政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状况,但也能从思想上情感上来减压,为一时还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就业前减少因经济压力、生活问题等带来的不安和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求职择业的努力中去。 上述这些政策可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分流和减压。一方面为大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就业的便利与可能,另一方面从实质上和心理上都给予减压。如果要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就必须从宏观和长远考虑: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统筹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等等。这几项可以说是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管是促进高校建设及面对市场的专业设置还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这些都是“远虑”的体现,使国家、学校、个人都能真正培养一种面向市场、面对未来的竞争意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也会在各个方面逐渐跟上实际的需要,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 措施 ,同时继续完善政策框架,在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可能的同时,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在目前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大形势下,国家这些政策说到底只是一种引导性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高校来讲,要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意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的大学生则需要在学业、能力、实践、意识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德文.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N].信息报.2009-2-1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2009:3 [3]罗燕.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C].人力资源论文集.2006(8) 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 文章 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科学。当前,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就业观念不科学的现象。有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非好单位不留、非大城市不去,看不起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心想留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企业,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渴望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就业,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酬。有的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这部分学生不积极寻找工作,也不努力学习继续升学,整天游离在校园里或网络上,他们基本上不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招聘会,或者只在老师或同学的催促下偶尔参加招聘会。有的学生存在着就业依靠思想,这部分学生不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联系就业单位,寄托于学校或学院就业部门去催促就业,等待着学校或学院就业部门联系好就业单位上门招聘,依靠着辅导员或就业老师给推荐工作。由于这些学生就业观念不科学,使得他们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二)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不合理。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是随着大学生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创建的。当前,有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不能按照市场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仍在闭门造车,学科门类狭窄,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有些高校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未将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纳入教学体系,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滞后于社会需求。还有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存在就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就业课程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就业指导课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侧重于提供就业信息,不重视就业观念指导;重视就业理论的讲解,忽视就业实践教学。另外,有些高校硬件设施没有及时跟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不正确。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致使有些用人单位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等不正确的用人观念。有些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他们希望招有经验的人,不愿意招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刚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在所难免。很多企业出于短期效益性的考虑,忽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得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有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毕业文凭要求过高。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却要求本科生,有些岗位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却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些现象都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不正确所致,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歧视现象。在招聘中,有些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他们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以各种理由回绝这部分学生。这些歧视也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促使大学生就业的重要 方法 。各高校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摆正就业心态,消除就业盲目性,为此要把就业教育纳入到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个教育过程,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基层岗位是毕业生锻炼成才、健康成长、施展才华的地方,增强大学生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激励大学生发扬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提高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改变就业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以及现实就业的发展趋势,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结合社会实际,更加积极主动地就业。 (二)创新高校人才培育模式。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应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综合专业发展前景、市场发展需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结合学生以往就业情况,收集学生就业反馈信息并加以分析,以此来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对紧缺人才所要求专业的招生数量,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整改甚至停止招生。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毕业生树立清晰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切合实际招聘人才,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的选人标准,降低门槛,促进就业。用人单位要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摒弃不正确的就业歧视,不设包含歧视及苛刻的用人条款,用统一标准招聘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留住优秀人才。用人单位还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贮备管理制度,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多看到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挖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潜力,让他们成为用人单位繁荣的强大动力。另外,用人单位还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用人单位拥有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库,也能为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用人单位要从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玉彬.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J].前沿,2012年第23期. [2] 杨德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3] 吕仓福.大学生就业与深化体制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2.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3.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3000字范文 4.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相关论文 5. 浅议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1、高校在压力下服务大学生就业不能慌乱。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果断、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国上下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逐渐加深,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初见成效,疫情高发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经在低位运行,多数地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相信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各项经济建设活动都将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这对于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而言,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2、大学生理智冷静展开求职就业。那么,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被暂时中断的大学生就业活动将重新启动,被抑制的用人需求将重新释放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毕业生而言,要由最初的恐慌、焦虑、哀怨逐渐变得理智、清醒和勇敢,完全没有必要慌乱,要有充分信心,冷静、客观地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有序开展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

3、企业及时加强组织网上就业招聘活动。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被暂停。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地引导更多企业单位组织更多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国家级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享受网上就业服务。

扩展资料:

求职择业学生面试、就业压力陡增。三四月份这一求职择业的高峰期的沉寂,对大学生就业签约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已有学生和用人单位拟定初步意向,需要到用人单位面试,但现在单位无法正常运转、学生无法出门,一些公司的招聘、面试计划也随之更改,学生处于“进退两难”境地。

受困于时限,求学深造学生左右为难。硕博招生考试复试的推迟,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否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后又能否被录取等不确定性使大部分考研学生变得焦虑,担心可能落榜后更会错失有利的就业时机。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论文题目

1、高校在压力下服务大学生就业不能慌乱。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果断、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全国上下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逐渐加深,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初见成效,疫情高发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经在低位运行,多数地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相信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各项经济建设活动都将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这对于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而言,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2、大学生理智冷静展开求职就业。那么,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被暂时中断的大学生就业活动将重新启动,被抑制的用人需求将重新释放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毕业生而言,要由最初的恐慌、焦虑、哀怨逐渐变得理智、清醒和勇敢,完全没有必要慌乱,要有充分信心,冷静、客观地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有序开展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

3、企业及时加强组织网上就业招聘活动。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被暂停。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地引导更多企业单位组织更多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国家级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获取岗位信息,享受网上就业服务。

扩展资料:

求职择业学生面试、就业压力陡增。三四月份这一求职择业的高峰期的沉寂,对大学生就业签约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已有学生和用人单位拟定初步意向,需要到用人单位面试,但现在单位无法正常运转、学生无法出门,一些公司的招聘、面试计划也随之更改,学生处于“进退两难”境地。

受困于时限,求学深造学生左右为难。硕博招生考试复试的推迟,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否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后又能否被录取等不确定性使大部分考研学生变得焦虑,担心可能落榜后更会错失有利的就业时机。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任务是研究护理理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等内容。护理是学科的论题,必须紧紧围绕学科的宗旨及中心任务。而有些疾病的医疗过程、药物研制等论题,则属医疗、药理学科研究范畴。下面提供一些选题供你参考:

1.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2.心理干预对降低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水平的研究

3.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

4.一例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肝脓肿合并脊髓硬膜外脓肿的护理

5.新冠疫情下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感调查

6.对临床护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7.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科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实习护生情绪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快速康复护理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0.老年人生命晚期照护意向的心理教育干预

11.人文关怀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

12.优质护理在产后康复的应用及影响

13.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研究

14.护理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15.内科病人住院时间与心理变化的研究

16.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原因及防范举措

17.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首先,作为大学生,应该自觉的履行疫情期间应尽的抗疫责任,比如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做好登记事宜,严格贯彻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的抗疫措施。

其次,关注最新的疫情进展,掌握疫情的发展动态,并将相关的情况普及给周围不知情的人们,保证信息的流通,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然后,积极学习有关疫情以及抗疫的重要基础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力量,至少不会做拖后腿的一部分。

再者,作为大学生,应该在看到或者遇见违反防疫抗疫建议的现象时,及时现身说教,并向有关部门报备这种情况,如果大家都能这样行动起来,那么疫情就会被更加彻底地战胜。

最后,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就算不知如何更好地去弘扬抗疫精神,但至少应做到自身不违反抗疫精神,要以抗疫精神为指导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扩展资料:

抗疫精神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整体上来看,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是崇高远大的,憧憬着美好未来和前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空间无限延展和自媒体爆炸式生长,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鱼龙混杂。

当代青年普遍心理不够成熟,奋斗意识淡薄、享乐主义盛行,亟需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当前,新冠肺炎引起的全民抗疫热潮,激发了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加深了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正能量作用,将可以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你需要阅读国内外疫情下就业的相关文献,总结相关的综述,再分析自己的论文可行性。

开题报告的书写规范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

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

  • 索引序列
  • 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论文
  • 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 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 疫情当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