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二我的家乡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停下的港湾,这样我们才有力气往下继续行驶,我们要保证我们的船不会翻,还要对自己的航线了解,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路线,我们必须要对自己以后的事情付出努力,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港湾。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爱,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庭。有家的人,哪怕自己的家再小,都一定会是幸福的。
我也有一个家,一个小家,但它却能够给我们全家带来幸福,这个家,连我有五个人。
这村子里的人,都是闲不下来的。我的爷爷奶奶也是,依然那么龙马精神。
一觉醒来,总能闻到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那一定是奶奶在做饭。此时也只是六点多钟,那么,奶奶应该五点多就起床了,也正是挺有精神的、
我家有一片田,一片小小的田,尽管是小小的田,我们也没办法照顾好。但什么毒生姜、烂花生的也是够吓人的了,于是,爷爷“挺身而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蔬菜,除了无菜可收的冬天,我们上街都不买菜。
有这样龙马精神的爷爷奶奶,这日子,太舒坦了。
天大地大,是不能没有钱的。于是,爸爸妈妈开始了早出晚归的上班生活,十分辛苦。
我爱我家!
我们的家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家就像是我们的港湾,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乡,疼爱我们的家人!
我的家乡风景如画。树木苍翠,鲜花盛开,人们自由自在地休憩、游戏;开车行驶在滨河大道上,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在你的眼前铺开,真的是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我爱我的家乡。
山县古称上庸,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十堰市西南。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龙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汉江南岸最大支流堵河贯穿全境,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100万千瓦,居全国县级第四位,湖北省第二位矿产8大类32种,潜在价值超过1万亿元,是“中国绿松石之乡”,铌-稀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二,银、金、铁、钒、石煤、硅质板石等矿产储量丰富。生物品种3200多种,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和“中国肚倍之乡”。县内秦、巴、楚文化交融,以女娲文化、古庸国历史文化、秦巴民俗文化等为代表的堵河地域文化底蕴丰富。是女娲炼石补天圣地、古庸国腹地、鄂豫古盐道和中原入川通陕的要道。
竹山虽为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属北温带,但地处汉江、堵河盆地,又为高温区,热量比较充足。竹山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明显,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麦、油菜籽、花生、薯类、豆类、芝麻、烟叶、蔬菜、药材、洋芋、魔芋、高粱、绿豆、莲藕、苡仁米、荞麦、粟。
这就是我的家乡!
它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故乡,它是“世界吉尼斯之最”——九龙柱坐落的地方。他被誉为“裘皮之都。这里有针纺,有图书,有蔬菜,他也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我爱那老唐河畔的梨园,我更爱那园中的梨树。爱它的芽,爱它的花,爱它的果,更爱它的树。
梨树的芽包开始破层而出。你看那小芽,嫩嫩的,展现出一种清新、优雅的美。温暖的春风抚摸着刚刚冒出来的小嫩芽,如同母亲的手一般柔软、细腻。你看那小嫩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仿佛正在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小嫩芽如同蝴蝶般蜕变成了美丽而圣洁的白色花朵。梨花如同洁白的雪花,挂在枝头。蜜蜂和蝴蝶们也闻到了梨花的香味,纷纷相拥而来,好不热闹。梨花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香气和美丽。同样,蜜蜂和蝴蝶们也像是感谢梨花般,为梨花传递花粉,使他们变得更加美丽。
梨树们的果实纷纷开始成熟,一眼望去梨挂满了枝头,好像怕把他们无视了似的。农民伯伯们也开始了他们的丰收劳动。梨树无私地奉献出了它辛辛苦苦结出来的果实,换取了人们的快乐和幸福。
到了冬天,雪一下,梨树又穿上了它银白色的舞衣,随着风儿翩翩起舞。我踩着刚下完的雪。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在为梨树的舞蹈演奏着音乐。
悠悠燕赵,巍巍武垣。我爱这老唐河畔的梨园,我更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XX,是江淮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她正在“开拓创新永图强,奋力争先铸辉煌”精神的指引下意气风发地向国家卫生城迈进。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大队辅导员姚老师带领我们环保小组的同学走上街头进行了一次消除“白色污染”的环境宣传活动。出发前,姚老师告诉我们,“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家乡,只有家乡美了,才能吸引八方来客”。我们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的出发了,同学们那兴奋劲就甭提了。瞧,有的在抬桌子,有的在搬花盆……忙得热火朝天。首先我们在影剧院门前这一人流密集地搭起了宣传台。待宣传台搭好以后,宗美龄便亮开嗓门宣传起来“绝大多数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被人们称为‘千年垃圾’”。
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个“目标”——一位拎着塑料袋的阿姨,领着小孩正朝我们这边走来。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去,向阿姨敬了一个队礼后,便给阿姨滔滔不绝地讲开了:“阿姨,您知道吗?塑料袋被人们称为‘千年垃圾’,想要在空气中降解至少也需要200年的时间,即使您活两辈子,兴许它还没降解呢。如果烧掉它,又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类的健康……”还没等我把话说完,阿姨就问:“如果我不用塑料袋,那用什么盛东西好呢?”“农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逢上街买东西,都用竹篮或布袋,这样既耐用,又不污染环境。”阿姨听了连连点头,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打了个“头炮”,接下来同学们也鼓起勇气,纷纷去寻找自己的宣传对象了。半天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我们依然很开心,因为我们的付出激发了人们美化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情,新江都精神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去发扬光大。
我的家乡,在钦州市小董镇。来到这时,眼前看到的一切让我惊讶。
去年,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吃的只有白,红,萝卜和萝卜干,饭每天都争着吃,吃不饱,甚至有人饿得都生病了,由于那时穷,逛市场的人才会买米少。家庭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住的地方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盖成的,房顶是用从山上砍来的茅草做好了,刮风时,风就会沿着石头的缝隙吹进房里,茅草也会掉下来,又要把茅草放好。下雨时,雨滴就会滴进屋里;没有电器,烧水等都是用柴烧得,没柴又要上山去砍,环境就变得不好了,这简直就是一笔巨大的浪费,没有电视,电灯,没书看,没电脑查资料。小董人穿的衣服和我穿的相差太大了,我穿得是用上等的,布料比较好的做成的衣服,而他们是用比较便宜的,很土的布料做成的,破了一个口又要补好,不舍得花钱买;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也有泥,下雨就会把路变得很脏。做马车时,抖抖的。交通工具只有牛车和马车。
现在不同了,菜市场上有卖肉,菜,腊肠等,价格便宜,很划算;住得房子是高楼大厦,不再是用大小不平的石头盖成的了;我的老家房子外面涂上了绿色油漆,里面涂上了紫色油漆,进去时,洗衣机正在勤奋的工作着,哥哥正在用电脑查资料完成家庭作业,厨房变成电器化的了;穿的衣服和我穿的一样了,也是用上等的,布料比较好的做成的;路变成了用水泥铺好的水泥路没有泥了;在路上,我看见了汽车,摩托车正在路上飞快的行驶着,再也不坐马车或牛车了。
我的家乡变化真大,我将来要把家乡创建的更好!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六安市,她是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她位于皖西地区,是革命老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皋陶的故地。
我爱六安,不仅因为她是养育我的地方,更是因为她近几年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六安人不会忘记,昔日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不会忘记破旧、简陋的老飞机场体育中心。
今天,马路变宽了,广场变大了,大树变多了,楼房变高了,人们富裕了。
在市区,修建了多处公园,为人们休闲、纳凉,提供了好的去处。有古木参天的滨河公园,有依水而建,秀美典雅的水上公园,有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有古老而神秘的北塔公园,有现代而时尚的体育中心。
以前,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代替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
各大商场汇聚六安,有百大金商都、西都时代广场、白云商厦,它们现代而时尚,琳琅满目的商品溶入了都市的氛围。
随着“呜呜”的火车轰鸣声,六安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修建了雄伟的火车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从六安经过,把我们丰富的稻米、茶叶等,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世界各地,也输入了其他地方的经验和技术。
伴随着城北小学百年校庆的鞭炮声,我走进了小学课堂,坐在崭新的教室里,吸取着知识,感受着城市的变化。
我从“啊吖”学拼音到能写出琅琅上口的文章;从懵懂的孩子,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吸取着家乡给我的营养。每一天我都在进步,都在成长。
时常,我耳边响起悦耳的歌声“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XX,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家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历史悠久的建筑美景,除了驰名中外的潮州八景外,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新景点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拔起。
“一桥通向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话用来形容XX桥也不为过。湘子桥把X江两岸连接起来,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XX桥都是那么美丽、壮观。近年来,湘子桥正在修复古桥的样貌,桥上黑色牲牛栩栩如生,它翘首远眺,仿佛在企盼另一只牲牛的归来,这就是源于潮州人民津津乐道的“两只牲牛一只溜”的传说。
桥下流淌的便是我们的母亲河——X江。是XX人民的生命源泉。可是,你知道吗?古代的韩江被称为“恶溪”,缘于这里常有鳄鱼出没,严重威胁潮州人民的生命安全。恰好,当时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刺史,他写了一篇祭鳄文,在祭鳄台宣读,还训练了一批青少年弓箭手,展开射鳄的行动。从此,鳄鱼再不敢来伤害人民群众。潮州人民为了感谢并纪念韩愈,就在湘子桥对岸建了韩文公祠,还把“恶溪”改名为韩江,现在韩文公祠和祭鳄台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
新建的音乐喷泉给潮州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夜幕降临,喷泉便开始它动人的表演。随着音频的变化,水柱时而高,时而低,喷速时而缓,时而急,灯光也时时变换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啊,XX,是您的文化底蕴哺育着我茁壮成长,您的迅猛发展使我对未来充满自信。我爱您,亲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阜田。那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虽然它很小,有点儿微不足道。但是我还是不禁要歌颂它一番。
初到家乡,感觉它于我们吉水县的差距实在太大,总是想回到吉水去。在那儿,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能和我一起玩的只有一群小孩子。一点儿趣味都没有,实在是无聊透顶。开始的时候,我还熬地过去。可是,到候来我实在是熬不过去了,就在爸爸妈妈那里闹,一直吵着要回去。爸爸妈妈一直不同意,说是要再呆几天;我那时都快急哭了。有一个哥哥,他看我那么生气、那么着急,就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玩;到了那个地方,我才发现,原来在这样贫瘠的地方,也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有一大潭湖水,四周环挠着山峰,山上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着看着,我不禁陶醉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了。直到爸爸妈妈来找我,叫我回去的时候,我才依依不舍地和他们回去。回去的时候,我还不忘再看一眼那个美丽的地方。
从那以后,只要没有事,我就会来这个美丽的地方来玩。到要走的时候,我又哭着闹着不走。然后,妈妈摇摇头说:“你这孩子,以前还哭着闹着说要回去。现在呢?又哭着闹着不会去。唉……”但最后我还是被爸爸妈妈拉回去了。
初到那儿,不要以为那只是一个贫瘠的地方。仔细地去寻找,也许,你也能发现那里的美丽之处。
我的家乡在吉林省通化市,然而一座风景优美的山城。那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树美、水美、山更美。我的家乡然而著名的医药城,有很多家药厂,有些药然而很有名的。
春天,风不再冷得刺骨,变得柔和多了。河里的冰融化了,鸭子在水里拍打着浪花,互相追逐嬉戏,告诉大家春天到了,水已经暖和了。大地上不知不觉冒出了一层绿绒绒的小草,像毛绒绒的地毯。树发芽了,嫩绿的叶子在春风中摇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人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穿着薄薄的衣服开始出来活动了。
夏天,太阳像点着了的火把在人们的头上燃烧,烤得人们都躲到树下去乘凉。此时大地上的植物,个性然而田地里的庄稼,微笑着在阳光下成长,长得好快呀!下雨了,人们打着花花绿绿的伞在街上小步急走,街上就像花的海洋。
秋天,然而收获的季节,人们可高兴了。稻子、麦子齐刷刷的迎风摇摆,由青变黄。人们拿着镰刀收割稻子、麦子,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山上野果都成熟了,此时有松籽和榛子等,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各种草药也丰收了,人们纷纷上山去采药,把它们送到药厂,制成各种药物,为人们治病。
冬天,大雪像洁白的鹅毛,又像盛开的梨花在空中飞舞。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像盖了一床白色的被子。“下雪了,下雪了!”随着一声呼喊,小朋友们都兴奋地跑出来打雪仗、堆雪人。
这就然而我的家乡,一个美丽富饶的山城。我爱我的家乡,欢迎大家都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我的家乡然而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就然而――南靖。她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此时那里气候怡人,四季如春。
听爷爷说,爷爷小时候那里还然而一座座美丽的森林。但然而,之后人们到处偷砍树木,就变成这天的样貌――山上到处然而空地,山村也没有几棵像样的大树了!听了这话,我就下了一个决心:长大后要重新把南靖变成一座充满绿色的大乡村!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那里生活着许多青竹蛇、猫虎等动物,经常有人被青竹蛇咬伤了,此时猫虎还经常夜里跑下山来捉走鸡鸭。不知人为还然而自然环境不适应它们的生活,此刻几乎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于然而,我也暗下决心,长大后把那里变绿之后,还要让这些动物从别的地方重新回到它们以前生活过的家!
我的家乡还有两座很有名的山(只然而在我们南靖很有名),那就然而麒麟山和紫荆山。麒麟山能够在我们这儿自称“树山王”了,因为那里树最多,远望去象绿色的海洋;而紫荆山然而我们这儿的“山王”,因为它然而县城最高的山了,那儿树也很多,绿绿的。
我的家乡还有一条九龙江的支流,也叫母亲河,那就然而荆江。在江面上,横跨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中山桥,桥上无论然而早晨还然而傍晚,都人来人往,然而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如果你站在桥上做一次深呼吸,那你上定会说:“这儿的空气真好啊!”
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麒麟送子、山狗让佛┄┄等等。我爱我的家乡,南靖。
我的家乡位于新疆五家渠市102团,也可称作梧桐镇。这里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是个可爱的地方。
一进入102团你就会看见一座座的高楼大厦。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商铺林立。大街上汽车摩托车川流不息。平坦干净的柏油马路两旁长满了高大的梧桐树、杨树,人行道上人们悠闲地散步。马路与人行道之间的杨树、梧桐树挺拔秀丽,茂盛的枝叶为我们遮挡炎热,走在绿荫树下,欣赏着家乡的美景这是多么快乐、幸福啊!
梧桐人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家家过上了小康生活,摩托车、电动车,甚至有些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家家电器齐全,人人拿着手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梧桐人用自己的智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办起了各种养殖场。如:养牛场、养鸡场、养猪场,甚至养狐狸……今年又成立了葡萄公司,加工肉制品公司。柏油马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职工们出行方便初中,交通的便利让102团的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为梧桐人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幸福。
秋天,葡萄挂满枝头,五光十色;西红柿露出了红扑扑的脸蛋;棉桃张开了笑脸突出了洁白柔软的棉絮,亭亭玉立的玉米露出了红色的丝带,格外引人注目。向日葵也毫不示弱扬起了它的金色脸盘,向人们点头致意。
看!农三连的七月鲜大枣运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一辆辆拉满西瓜甜瓜、葡萄的车辆驶出102团奔向全国各地。这丰收的喜悦让梧桐人一张张笑脸乐开了花。
梧桐人创新的精神让家乡面貌焕然一新。让梧桐人个个走上致富之路。
啊!我爱美丽的梧桐家园,相信未来的梧桐镇会更美好!
啊!梧桐人,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我的家乡地处湖南东北角,市域西北滨长江水道,与湖北监利洪隔江相望,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北门户”之称。
家乡历史悠久,夏商时属荆州,春秋时属楚,秦时属长沙郡,我的家乡又是人杰地灵,代有贤人名垂青史之地,宋有范仲淹保卫西北,抚定西夏的驸马郡张尚阳,明有执掌国事,为政清廉的产部尚书杨一鹏,现代有“文章雄九郡,桃李遍东南”的吴獬,有争光华夏,名闻欧美的昆虫家李风荪和地质力学家吴磊伯。
家乡风光无限,天下第一洞,洞中有洞,奇险幽深,巧夺天工,龙潭湖波澜不惊,轻舟悠然,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山水画,银沙滩浩瀚如海,妙不可言,六五零一蜚声中外。
登上省级森林公园五尖山,江汉平原过度地带,是一座突出于丘陵的大山,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是一个喝醉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不知几千年,从未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入它们的心脏,就算是那些猎人,也只到山脚捕猎,从未涉足于内部。
这里一年四季美不胜收,春天一到,山间桃李满树,绿叶红花,深秋时节,苍山翠岭,红叶点缀,山果遍野,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数九寒冬,翠竹依然挺立,特别是柴家冲风景区,让人赏心悦目,有一条长约三公里的山路,两岸山势陡峭,密布的天然阔叶林,是一处原始野味很浓的好地方,有的古树,似长虹,老态龙钟,林间古藤缠绕天树或垂持悬岩,沟谷两岸。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北国。这里有恬静浪漫的夏天,有凉爽惬意的秋天,有银装素裹的冬天。然而,我最喜爱的却是别有一番景致的春天。
在可爱的三月,南方的城市都已经草色习习,花开遍地了;就在这个时候的北国,却还依然沉睡在这凝重的冬日里。直到四、五月份,春姑娘才迈着轻盈的脚步朝我们徐徐走来。
春姑娘的脚上,有神奇的魔法,踩在哪里,哪里就一片灿烂的绿色。你看,那草儿被叫醒了,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睁开朦胧的睡眼,开始了绿化大地的工作。那道路两旁的小树苗,也不再耷拉着它那有气无力的脑袋,没精打采地立在那儿,而是挺起腰杆,继续扮演空气净化员的角色。
在这清爽的春天里,百花争奇斗艳。迎春花象个好胜的小孩子,抢在第一个让人们目睹它的神采,那雍容华贵的牡丹,也在为夏天盛开的舞会准备着最美艳的礼服,娇滴滴的月季更是毫不逊色,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打造、孕育着艳丽的衣裳,还有那清淡秀雅的百合、数不清的小野花……都在为那夏天的盛典尽力地做着准备。
北国春天,花草树木都苏醒了,天空也好像刚刚休息过似的,格外得晴朗;万里晴空上,只有几朵形状各异的云彩,在慢慢的飘动,太阳公公也时不时地开一个小玩笑,把头藏在飘浮不定的云朵里,和我们玩捉迷藏。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这迷人的北国,因为我享受到了凉爽的夏天、惬意的秋天、洁白的冬天,当然,还有这美丽可爱的春天!
我的家乡—安垇,它可以算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为什么说可以算是呢?那是因为水资源的污染、森林的大量砍伐,还有就是人们对鸟类的捕捉,已经使大量的鸟类濒临灭绝了,坏境也越来越不好了……
说实话,我并不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所以我对这个地方并不是很熟悉。要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半熟悉半陌生吧!我很少出去玩,好玩的地方知道很少。
当我刚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既高兴又惊讶!之所以我会这么高兴,那是因为这里的空气很清新、鸟还蛮多的,也没有大城市那样的乱、那样的吵杂;这里这么的好,我感到有点惊讶,但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房子;在这里有许多瓦和泥砖做的房子,一到下雨天的时候屋顶就会漏雨。
一天下午奶奶突然跟我说:“现在是收获的季节,你想不想去摘柿子和桃子吃啊?”我听到后有些惊讶的问奶奶:“我们老家怎么这么厉害啊,自己还会种柿子?在城市什么东西都要买的呢!”奶奶说:“我们别光顾着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过了半小时,终于走到了目的地了,由于以前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所以感到很累、很累,上气不接下气的。正当这个时候,我突然见到一片像大草原般的风景,真的好漂亮,在这以前从来都没有见到过。正当我陶醉在这片“草原”之中,我突然看到我面前的一棵柿子树上有一个比“太阳”还红的柿子,我立刻爬到树上去摘那个柿子,当我吃着自己亲手摘的红柿子,我真的很高兴。正当我慢慢的品尝自己亲手摘的红柿子的时候。奶奶突然说:“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然后我就随着奶奶回家了。
我们家乡的风景真的好美,下次我一定要带我的朋友来观赏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
我的家乡在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小而美丽的城市,它虽然很小,但却小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个旧”,一个叫“锡都”。
我的家乡“锡都”可谓祖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锡都”周围的群山腹中装满了无尽的宝藏,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锡矿、金矿、铜矿、铅矿等等,特别是大锡畅销海内外,它的含锡达百分支九十九点九九九,属出口免检产品,多用在国防、军事、工业、科技很多方面,是国家重要的出口物资。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从小生长在这里,它依山伴水,气候宜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市中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杨柳低垂,傍晚时分,夕阳照在湖面上,波光闪闪,著名的文学家巴金爷爷,特给此湖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湖”。金湖的夜景最美,殊以千计的幢幢高楼环绕金湖而建,到了晚上,高楼上的霓虹灯五颜六色,闪烁耀眼,彻夜不眠。金湖清澈的湖水中真矗立着音乐喷泉,美妙动听,还有水幕电影,每个周末都有许多人来观看,热闹极了。站在湖边人行小道上,远观整个金湖,金湖就像一位身披节日盛装的睡美人,美丽迷人……
我们的“锡都”由于它的地理构造,还是世界滑翔天堂,每年一次的世界滑翔比赛,都在这里举行,一架架颜色鲜艳的滑翔机,从阴山顶上滑向金湖,给这座小城增添了无限光彩。
我们“锡都”人民都非常讲究环境卫生,走在街上,很少看到人们乱扔垃圾,由于大家的努力,“锡都”始终保持美丽、整洁的面貌,所以多次被评为国家级卫生精品城市,这就是我们“锡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我爱个旧,我爱锡都,我爱这片生我养我的黑土地。
六安区市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中文名称: 六安市外文名称: LU’AN别名: 皋城行政区类别: 市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金安,裕安政府驻地: 六安市电话区号: 0564邮政区码: 237000地理位置: 东经115°,北纬31°01’面积: 全市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万人(2007年)方言: 江淮官话著名景点: 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八公山和楚文化博物馆等机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车牌代码: 皖N矿产资源: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40多种,探明储量 30多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铅、锌、橄榄岩、明矾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瓷石、膨润土、钾长石、石灰霍邱铁矿出品的铁精粉岩、磁铁矿砂、各类建筑砂石、矿泉水、温泉水等20多种。铁矿:霍邱周集铁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矿区地处淮河平原,由周集、张庄、周油坊、李楼、吴集等9个矿床组成,已探明储量亿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金矿:已探明有霍山东溪、隆兴、南关岭金矿。东溪金矿矿体 10余个,金银储量均较可观,已开采利用。铅锌矿:主要分布于金寨县,已探明中型矿床8处,其中汞洞冲、银山畈、银水寺等处已开采。建筑砂石:全市建筑砂石资源极为丰富,质量上乘,年开采量350万吨以上,是合肥、芜湖、南京、上海等地建筑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霍邱四平山、寿县里洞山等地,共探明6000多万吨。现两处各建水泥厂一座,年开采矿石129万吨。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境内地热出露点已发现19处,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境内。霍山陡沙河热泉有11个出露点,组成1500米的南北两个泉群。舒城西汤池温泉有8个出露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矿泉水在舒城、霍山、金寨、寿县等境内分布,舒城柳抱泉、寿县珍珠泉和玛瑙泉、霍邱八卦泉以及霍山上土市等处的天然矿泉水,水质优异,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土地资源:全市土地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其中,中山占,低山占,丘陵占,岗地占,平原圩畈占,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峦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为丘陵、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水利资源: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于寿县郝家圩出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境内有淠河、史河、杭埠河等7条主要河流。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以五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境内灌溉面积已达616万亩。沿淮地区开辟了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姜家湖、寿西湖5个行蓄(滞)洪区,有效保障了淮河汛期安全。植物资源: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全市粮、油、棉、麻、栗、茶等大宗农副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现有茶园37万亩,年产干茶7000多吨,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知名品牌;板栗种植面积100 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居全省首位;桑园面积17万亩,年产茧6000吨左右,初步形成了桑茧丝绸系列化开发的格局;六安是全国四大麻产区之一,主要种类有六安大麻、霍邱红麻、舒城黄麻、金寨苎麻,其中大麻是著名的土特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境内树种资源起源较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乔灌木树种28 目、73科、225属、858种,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乔灌木树种250种左右,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香果树,三类保护树种有楠木、花榈木、红椿。全市现有林业用地9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08万亩,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广、藏量丰、经济价值高。芒及五节芒系纤维植物,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年产量达15—20万吨,目前利用量不足10%。橡子年产量150吨左右,含淀粉多在50% 以上,可用作工业淀粉。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兰草、蔷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独活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产量均在3000吨左右。蕨菜、薇菜、荠菜、马齿苋菜等野菜,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共203科、1360种,其中霍山石斛、安徽贝母、断血流、茯苓、天麻、灵芝、银杏、西洋参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动物资源: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在安徽动物区划中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两区。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310种、鱼类92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畜禽30多种,地方优良品种有皖西白鹅、霍固麻黄鸡、大别山黄牛、寿霍黑猪等。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耐粗食、耗料少等特点,其羽绒朵大纯白,品质优良,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目前年饲养量达1900万只,占全国饲养量的二十分之一,相当于世界养鹅王国匈牙利全国的饲养量,六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水生动物名贵品种有大鲵(娃娃鱼)、龟、鳖、沣虾、瓦虾、银鱼等。药用动物144种,名贵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灵猫香、全虫等。野生动物中,有毛皮兽动物20种、羽绒动物10种、肉用动物25种、农林有益动物130种、观赏动物25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动物有大鲵、原麝、香獐、小灵猫、金钱豹、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六安[1]建置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黥)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今合肥市)。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今合肥市)。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风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分属凤阳府、颖州府和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今全区辖境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境内和西南边区相继成立多处县级革命政权。民国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0年,成立二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和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庐(江)边区、英(山)霍(山)边区,五县(六安、霍山、商城、罗田、英山)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改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为红城县苏维埃政府;合并英霍、五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3年成立赤城县和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潜(山)边区苏维埃政府。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至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专区辖境未变。1952年2月4日,增领肥西县。4月12日,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六安专署隶属安徽省。1958年6月21日,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12日增领庐江县。1961年4月13日,肥西县复由合肥市划入六安专区管辖。1965年7月14日,庐江县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辖境未变。1978年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隶属六安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6月7日,肥西县划入合肥市管辖。六安行署领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编辑本段]民俗文化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皋陶文化: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寿春楚文化: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红军文化: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庐剧文化: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1953年,专区建立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皖西庐剧团)。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大地竞相绽放。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编辑本段]经济发展经济概况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约为5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 : 调整为 : :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768元(折合1283美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增长;重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类型企业较快增长,分别增长,和。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是上年同期的倍。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32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全年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全年财政支出亿元,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亿元,增长。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亿元,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增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增长。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下降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盈利亿元,增长。著名企业安徽振兴集团、安徽九福门业有限公司 安徽九福建材 江淮汽车(JAC)变速器厂、华润雪花六安啤酒厂、精工钢构、华源纺织、巨鹰科技(机顶盒)、索伊电器、明都线缆、星星服装、江淮电机厂大昌矿业、金安矿业、庆发柳编迎驾贡酒、应流集团、世林照明金安不锈钢铸造[编辑本段]高等教育普通高校:皖西学院(位于六安市月亮岛,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4000人)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六安市梅山南路);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六安市六寿路18
安徽地域文化论文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安徽地域文化论文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从整体空间环境、空间布局、独特品质、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构成要素,对济南近年来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安徽地域文化论文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锦涛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 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在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个人没有想到这状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来在前一天那名农民就到县衙向包拯告状了,说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头割了,当时包拯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某个仇家有意陷害这个,便让那名农民把牛杀了,来“引蛇出洞”。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不仅机智而且大公无私。包拯做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任,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以殁之后,北吾子孙。”意思是说: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脏,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葬进包家坟墓。不听者,不是我的子孙。 正因为包拯的机智勇敢和两袖清风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从古到今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清官的楷模。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怪了。我为我的家乡——安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安徽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秦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帮"之美誉,风骚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有2万余人,其中有: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时永华、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时永华是我最了解的画家,1970年,北京部队到萧县接兵,发现了青年画家时永华画的毛主席像最标准,就把他破格选招入伍了。到北京后专业画毛主席像,1971年6月,国务院总理到部队视察,看到了时永华画的毛主席太像啦,指示军区首长把他送到国务院办公厅报道,去完成更换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的任务,一个月的时间绘制结束,受到了办公厅和周总理的夸奖。毛主席油画像:高6米,宽米,总重量为:吨。国庆节的早晨5点钟,时永华新绘制的毛主席像,挂上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油画像,在首都北京,它吸引着无数人关注的目光,己成为天安门城楼标志性的组成部分之一。邓小平同志说:"毛主席画像将永远悬挂在天安门城楼"。
整体通过率在90%以上。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年6月批准成立的高等专科院校,现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将升为本科院校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院内风景被评为国家AAA风景旅游景区,里面的教学设备都是同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同行业的学院都会到这里参观学习以及进修,近年来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升本率达到90%以上,一直被业界称为六安市人才输出基地。
本刊创刊以来,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倡导理论创新、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科研、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确定了“立足高职、依托行业、注重学术、兼顾普及”的办刊思路,坚持学术性、创新性、实践性相统一,力求办出具有较高水平和自己特色的学报。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0869。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简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1959年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举办过普通本科教育;1999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原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和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并入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9年12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1298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设有14个教学院部,开设有近60个高职专科专业,共有在校学生17000余人,现有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多人,正教授38人。
2022年4月25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团总支入选安徽省直机关2021年度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拟表彰名单。
历史沿革
安徽纺织工学院
1958年秋,安徽省轻工业厅根据安徽省委批复精神,在“安徽省纺织技训班”的基础上建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隶属于省轻工业厅,校址在合肥市东门蚌埠路7号。由于原纺织技训班有棉纺、棉织、财会、统计4个专业4个班近200名学员尚在校就读,保留“安徽纺织技训班”牌子。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的纺织科并入后,改称“安徽省纺织专科学校”,属省委工交部领导。设大专部和中技部,设有棉纺、机织、丝绸、印染、电气、机械、针织等专业,当年开始招生,在校生500余人。
1960年,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纺织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设有本科、专科、中专各专业共12个,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
1961年,根据安徽省委关于学校调整问题的批示,安徽纺织工学院停止招生。
安徽省轻工业学校
1962年,安徽纺织工学院中技部吸纳安庆、阜阳两所轻工学校,组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继续招生。
1964年,学校共有4个专业10个班,在校学生500多人,教职工约10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
1969年秋,在校生全部毕业离校,教职工集体下放到安徽霍邱县,学校停办。
1973年下半年,停办4年的学校得以恢复,经省轻工业厅的安排,将原安徽交通学院转交给原省第二轻工业厅作为手工业管理干训班的地方定为学校复办的校址(即现学院东区校址),学校定名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规模450人,隶属于省轻工业厅领导。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1979年,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建材工业学校,隶属安徽省建材工业局领导;该校筹建于1981年,校址在合肥市濉溪西路40号。
1983年7月,安徽省建材工业局报经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重新选址于合肥市南郊葛大店。新校区于1984年春节后破土动工,1985年7月竣工。
2002年4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1979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开办安徽省化学矿山学校。
1985年,经安徽省劳动厅批准,成立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技工学校,与安徽省化学矿山学校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95年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同意安徽化学矿山学校更名为合肥化学工业学校。
2000年经安徽省编委办公室批准,合肥化学工业学校与安徽省职工电视中专学校合并,并更名为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198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校址选在南郊合巢路东侧(即现学院本部校址),占地80余亩,隶属于安徽省纺织工业局。
1999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安徽省纺织总会。
2000年下半年,省直机构改革中,安徽纺织总会、安徽省轻工总会相继撤销。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轻工业学校也相继划归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管理。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月,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同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直属安徽省教育厅管理。
2007年,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验收。
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与合肥学院联合培养“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人才。
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和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将三校合并。
院系专业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管理学院、铁道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3个教学院部,开设74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学建设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国家精品和教改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拥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1个。
2015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国家精品和教改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贸易与检验、纺织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染整技术、服装工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机械设计与制造、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化工工艺、纺织品设计。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服装纺织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代纺织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LTE通信工程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多媒体技术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服装实训中心、酒店管理实习实训中心、应用化工示范实训中心、LTE综合实训中心、光电缆接入网通信工程实训中心、物流实训(实验)中心。
省级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纺织技术开放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开放实训基地。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化工创新实践基地、“校中厂”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类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科研成果
2015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国家级人文社科项目1个;省级自然科学项目2个、人文社科项目5个;院级自然科学项目14个、人文社科项目5个。
学术资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理、管、经、文等覆盖所有学科门类的多类型、多学科、多种载体的综合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截至2012年底,该馆馆藏纸质文献达70余万册,其中,人文书库主要收藏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管理、语言、文学、艺术等类文献;科技书库主要收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服装、纺织、环境、材料、水利、电工、动力、土木建筑、机械、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大地测量、印刷技术、光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医学、自然科学、综合类图书、丛书等类文献。典藏书库主要收藏以采用“中图法”分类的中文样本图书、中文古籍图书、丛书、工具书、种类齐全、无复本及其它有特藏意义的文献。图书馆入藏有期刊种类达1100余种,其中专业期刊600余种,核心期刊(300余种,报纸近百份,外文资料30余种。
学术刊物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该刊为季刊,每年3、6、9、12月出版,以发表应用工程技术和高职研究方面的论文为主,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栏目有科学研究、技术与应用、高职论坛、经济与政治、哲学与法学、文学与艺术、教育教学探讨、学术争鸣、发展动态等。
2002年11月起,该刊先后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期刊服务(CEPS)》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年10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类院校学报优秀设计奖,2005年6月,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
文化传统
校徽
1、标志组成外形为英文A字形象,表明学院为安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同时具有树的形状,传达了中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2、标识的构成为书本托起齿轮、尖塔的图形,象征学院工科专业为主的职业教育特征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知识结构。
3、标志采用象征理性、科技的蓝色,和学院理工科为主的背景相一致。
校训
团结、奋发、严谨、求实团结——赋予坚不可摧的力量奋发——坚守永不懈怠的执著严谨——激励一丝不苟地践行求实——指引兢兢业业地探索。
创新创业:学校在省高校中率先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SIYB,开创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河。2011年建成全省首家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2012年合肥市示范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合肥市优秀创业培训机构称号,创建了安徽省首批“省级创业院”。学院在实践教育方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取得专利300多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项。为社会培养了各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奖助政策:学校积极实行“奖助贷补勤”措施,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对特困生按规定分类予以资助;学校积极协助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院承诺不让任何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与韩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20多所国外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合作。2018年获得留学生培养资格,率先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留学生教育。
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安徽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标兵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体艺教改标杆校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