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学校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中国知网。上面有很多各专业的论文或书籍,一搜就必然能搜到你要的。不过知网,一般只有各大学院校会付费享有使用资格,你可以去你家所在城市或附近的某大学高校,找一个同学借用他们的帐号到他们学校的机房使用一下,找到你要的资料,下载下来带回去慢慢看。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过错的依据。风险导向审计准则对审计程序仅作原则性规定,导致只要存在会计信息重大错报没有被发现,注册会计师就会被认定为存在过错。审计准则的作用应该是合理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界限。审计准则应该实行规则导向,对审计程序作出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应用指南、问题解答和指导性案例应实现风险导向。为了保证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不被质疑,应该采用激励的方式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论文如何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系统有专门针对投稿期刊论文的检测体系,也就是知网AMLC和知网SMLC两类体系,这两类知网查重体系是专门用于检测期刊投稿论文的,其数据库主要是我国的学术文献网络出版库总库。因此想要检测出期刊论文的准确重复率首选就是知网期刊论文查重系统。
除此之外,自己查重期刊论文时,可以先使用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检测自己的期刊论文,然后再修改下重复率比较高的部分,降低论文重复率之后再投稿给期刊,有效提高论文通过率。
期刊论文查重用什么系统
绝大多数期刊出版社都是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来查重投稿的期刊论文,因为相比于其他论文查重系统,知网数据库在容量和更新速度上都是无可比拟的,收录有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资源,其次还有很多英文资源和一些小语种资源,检测期刊论文的重复率结果是十分准确的,最终的期刊论文查重报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期刊论文怎么查重?》
期刊论文,仅仅是发表在杂志和刊物上的论文,需要在杂志上刊登出来,这是期刊论文的定义。期刊论文必须在杂志社通过查重处理,重复率达标后才能进行刊载。很多朋友写好期刊论文之后,都会选择知网论文查重平台进行查重,知网查重的重复率标准和杂志社是非常接近的,达标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左右,那么期刊论文在知网如何查重呢?期刊论文查重方法在知网和其它论文查重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登录中国知网查重入口,然后我们按照平台的提示说明进行操作就行。在指望平台上查重,期刊类论文收费68元每篇,统一的价格,如果其他类型的论文,则是另外的计费方式方法。任何作为一种不同类型的论文在知网论文查重入口都可以查,长篇幅的两个小时左右出报告,短的半个小时数据可以通过出具检测技术方面的报告。既然是查重的系统,那么学生论文当中的重复率部分就都会给查重需求者标注出来,这个问题标注方法就是论文内容进行修改和降重处理的参考。有了这个参考依据,论文要怎么修改,怎么降重,才会有方向。知网查重,并不会对不同种类论文有区别对待,所有论文在这个平台都是一种操作方式,查重方只需要登录网站,然后提交论文,按照提示付款后,就可以马上进行论文查重。
知网查重论文类型以中文论文为主,英文论文为辅。
知网查重系统支持的论文类型应该是最多的,主要以中文论文为主,英文论文为辅,专科、本科、职称、研究生、硕士、博士等论文都可以查重,还可以查重结题报告、课程作业等一些比较小众的文章,这是很多论文查重系统做不到的,一般的查重系统只能检测专科、本科论文,查重研究生论文都会比较吃力。
知网的PMLC系统就是专门用来查重专科和本科毕业论文的,一般定稿时才使用这个查重系统,初稿用SMLC系统比较多,因为SMLC系统缺少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和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所以用来查重论文初稿更合适一点。
知网:
知网AMLC系统适合职称和发表论文的查重,字数最多不能超过万字(含空格);知网TMLC系统一般用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定稿查重,最高可以查重26万字的论文(含空格);知网JMLC系统可以查重专科、本科、硕博毕业论文的中稿,支持的论文字数不超过6万(含空格);DTMLC系统也可以查重硕博论文,只是更适合学校一点。
知网支持的论文类型之所以如此丰富,和它的比对数据库分不开,知网AMLC和SMLC系统都是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比对数据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是目前覆盖期刊论文资源最广的一个数据库,很多数据库都是知网独有的,所以才会如此强大。
知网分类号:书的分类号在目录前面,找到字母ISBN后面的数字就是,最前面从1到17,是分类号,表示图书属于哪一个的种类,后面的三位数字是出版社代号,最后是出版顺序号。
知网分类号定制分类:
按资源种类定制: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摘、专利、科技成果
按专辑专题定制: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分为十大专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按机构名称定制: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定制跟踪各研究机构的学术科研动态。
知网分类号各类文献:
网站用户可以实时查阅到新近的各类专业文献,以此增加网站的粘性用户和网站自身的学术性、专业性,极大地丰富网站的专业资源规模。
1、中国知网是全球最大的每日更新,连续动态出版专业文献的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知网已累计出版各类文献上亿篇,每日更新文献6万余篇。中国知网每日实时推送当日最新出版的系列文献资源,为各专业站点的用户提供最新、权威的知识服务播报。
2、“中国知网专业文献定制服务”以全新的文献服务方式,极大的丰富各类机构网站、专业学术论坛以及个人博客的信息资源,增强站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3、将中国知网的专业文献引入各类网站,与各网站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互补,以权威,海量,专业的信息为网站吸引更多用户。
你看到数据库那一栏,若是硕士、博士就用D,若是期刊就用J,若是会议就是C,若是书籍、专著就是M 如有疑问请追问,解决问题还望采纳
知网里面是不收录学士论文的,一般是硕士论文和其他期刊等等,学士论文一般是由学校收录,并且会保存一定时间。保存在学校的学士论文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会被抽检,抽检的时候出问题的话是会通知到学生本人去修改。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问:你好,请问要怎样才能查询到自己的毕业论文?答:综述:可以在知网上查到自己发表的论文。1、百度搜索:中国知网,选择下面的网站打开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这个链接。2、打开中国知网后,在首页下面位置找到“出版物检索”并打开。输入并搜索杂志名称,如:《中华妇产科》杂志,找到安排的杂志后,点击打开杂志。左边选择:作者,右边输入作者名字(比如叫王杰),按确定键,那么在这个杂志上安排过文章,并且叫这个名字的都会显示出来。找到文章题目并打开就可以了。3、假如这篇文章就是之前安排在《中华妇产科》上的文章,打开后只能看一小部分, 如果您想要看全文,可以下载下来,最好选择PDF格式下载,因为其他的格式可能打不开或者需要下载知网阅读器cajviewer才能打开,相比之下比较麻烦。论文的含义: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以上内容参考 答:如果当初使用的是知网或者维普检测的论文,或者在这上面发表的论文,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论文,输入名字主题就可以。答:上面发布啊!宽发布后,然后再去网上看,如果有如果写的好的话,有可能看到。但是要自己努力,不要靠别人了,我说过啦!答:有在一些平台进行查重吗?有的话都会查到,或者建议可以去学客行上查重看看,很多同学都在用。我那时也是用的这个;或者你自己当初有留底备份之类的问:知网毕业论文检测的流程是什么?答:1、最先大家先进到知网网址的主页,点击查看中国知网查重入口,进来以后大家会见到不一样的检验类型。2、我们要先明确好自己的论文类型,挑选相对应的检验类型入口,开展论文查重。3、依照知网论文检测毕业论文,根据系统软件的提醒进行提交检验。4、递交检验取得成功后,等候检验进行,随后在免费下载结果就好了。在检验全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依照毕业论文状况挑选恰当的我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版本号,依照我国知网论文查重检验流程递交检验,千万别出现错漏哦。
在标题栏输入“进展”,关键词是你的专业,试试看
1、文献综述一般而言是不参与知网查重的,但是由于部分学校考虑到为了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的管理,对于文献综述部分也有去除引用文献重复率的部分。
因此,学生应当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了解本校关于文献综述是否查重的规定。
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是对文献的简单堆砌,而应当用脚注的形式明确文献的的来源和引用的作者的观点,以最大先对的规范文献综述的撰写。
2、论文查重不查致谢、不查图片、不查表格、不查原创性声明、不查作者简介,查重的时候这些都删掉了。
3、查重机理:查重是以13个字为单元查重,也就是如果你害怕重合,就以13个字为单位,每个里面都打乱吧,当然比较麻烦了。
4、若用论文检测系统查重之后,会有报告,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你重合的部分会用红色显示出来,各部分的重合率,抄袭的文章都列出来了,可以根据。
扩展资料
随着“反抄袭软件”的普遍应用,在高校里,学校和学生之间便展开了一场“反抄袭”和“反反抄袭”的拉锯战,一个新兴产业也随之出现近来,淘宝网上出现了大量提供“论文检测服务”的卖家,声称能提供“与高校检测结果相同的检测结果”。
高校使用的“反抄袭软件”多是由中国知网研制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而淘宝网上卖家号称使用的也是知网系统。
而事实上,“反抄袭软件”是中国知网免费向用户提供的,其官方网站特意强调,该系统只提供给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机构用户免费使用,而不提供给个人用户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检查服务
用中国知网怎么查文献综述:
首先进入中国知网的网站,可以直接在检索栏中输入想要检索的文献综述格式,也可以利用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文献筛选。对于选定的文献综述格式,可以单击标题进入详细页面,找到文献的DOI,复制其中内容。
然后打开另一网站SCI-HUB,将先前复制的内容粘贴至检索栏进行检索,就可以找到文献综述。
知网查重包括哪些?
包括论文正文、原创说明、摘要、图标及公式说明、参考文献、附录、实验研究成果、结语、引言、专利、文献、注释,以及各种表格。
大多数高校在每年毕业季时,都会统一发通知说明学校的毕业论文规范和查重说明,学校会统一下发论文样式等内容,一般会详细说明查重的范围。要是学校有具体的要求,那提交到学校的时候必须按照学校所要求的来。
知网查重原理
知网查重是按照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会判为重复的标准计算论文重复率。如果学生抄袭了他人论文中的句子或者段落,知网查重系统在对其进行查重时,就会识别出重复部分,并计算到论文的总重复率之中。
因此建议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不可出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防止因为出现过多重复部分从而使论文总重复率上升很多。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乱灶岩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 总结 ,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哗御结论。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
理论界在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会计工作者的重视、拓展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范围偏窄且不够深入,通常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由于会计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性,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远远不能满足会计实务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法,以来自全国各地的总会计师为调查对象,设计5大类、38个能力项目,通过对调查访问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结果,了解实务界对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以期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会计准则
一、问题的提出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研究表明,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多。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很多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和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需要依赖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等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变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普遍不高,大部分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的意识,经常出现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现象,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针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普遍偏低的问题,本文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为研究对象,了解实务界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以期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较早,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丰富但比较零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在198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下属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名为“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该研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首次对职业判断的质量以及缺乏引导等方面予以关注。此外,近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有:Michael Gibbins在1984年应用人、动因和责任3个组成要素模型研究职业判断过程中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心理。齐曼尔和瓦茨研究了职业判断的动机,他们认为影响企业会计选择(会计判断的一个方面)的因素有3个:报酬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Robert Libby和Marlys Gascho Lipe研究了执行判断任务时的认知过程如何决定与绩效有关的货币性激励。Libby和Luft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在会计环境中的决定因素是能力、知识、环境和动机。
我国理论界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也不多。我国最早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被认为是在“两则两制”之后出现的。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更多具体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布,经济环境变化,会计职业判断随之被提倡、运用和研究,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夏博辉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动机分析、原则和方法,内容较为深刻和全面。
孙丹详细阐述了会计原则、会计标准和会计职业判断导引三者的关系,并且指出我国的会计标准制定模式应以原则导向为主,以规则导向为辅。王越唐和赵子夜从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角度阐述了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重要性。许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一般过程与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改善判断质量等问题。许道文研究了如何通过会计职业判断优化会计政策选择。柏春华和刘百灵探讨了会计职业判断在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运用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会计有关的个人判断和决策的研究,关注个体决策行为,即研究个人如何提高判断和决策的质量。国内理论界在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会计工作者的重视、拓展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范围偏窄且不够深入,通常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
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法,调查问卷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①问卷设计题目简单明了。②问卷的主体部分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法,题型直观,题意明确,方便作答。③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强的针对性,突出重点问题。
问卷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调查部分主要涉及5大类、38个项目。为了了解实务界对我国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具备能力的看法,对每个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评价值。按程度不同分别对每个项目从左到右逐项赋予0~5依次递增的分值,对“不需要”赋值0,对“不确定”赋值1,对“不重要”赋值2,对“比较重要”赋值3,对“重要”赋值4,对“很重要”赋值5。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实务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具备能力的要求。评价均值超过3的项目才是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判断能力。
考虑到研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遍及各个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问卷将行业分为13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栏“其他分类”,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被调查者覆盖多种行业、多种性质、多种规模的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问卷调查选择的被调查者为各单位的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会计工作的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应具备的能力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从专业的角度对会计人员应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做出较为客观、可靠的评价,所以可以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调查访问一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问卷219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2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无效问卷的判断原则为:如果评级题除“其他”项目外有未填项目,则认为该问卷无效。
(二)统计结果
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按照具体能力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剔除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重要的项目: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表达能力、财务与管理软件的应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人文知识、数量方法与统计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进一步将问卷结果按类别汇总进行描述性统计。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在上述38项能力中,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表达能力、财务与管理软件的应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人文知识、数量方法与统计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这10项的均值都在3以下,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不重要。其余28项的均值都在3以上,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重要。在这28 项中,有5项的均值介于3~4,分别是管理与监督能力、终身学习的责任、风险管理、企业与环境和战略管理,是会计职业判断比较重要的能力;其余23项的均值介于4~5,说明它们是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的能力。
(2)在会计、财务相关知识中,管理学、贸易和外汇的标准差大于1,说明被调查者对这些项目的评价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简要分析如下:管理学、贸易和外汇的均值都在4以上,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对这类知识的重要性看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以往职业界并未注意到这些非专业基础知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反映了这种情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职业界所认识。
四、结论与建议
(1)社会已逐步认识到会计、财务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会计、财务专业知识已经不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应具备的唯一知识,会计、财务相关知识已经是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所不可缺少的知识要素。法律、金融学、经济学、外汇、贸易、管理学的均值都在4以上,都属于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的能力。风险管理、企业与环境、战略管理的均值也在3以上,它们都是会计职业判断比较重要的能力。职业界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与报告、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还需要会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宏观地对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后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2)职业界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我们设计了6项具体体现职业价值观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分别是:遵循法律法规、正直、客观、关注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的责任和政策水平。这6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均值和按类汇总之后总体的均值都在4以上,可见职业界认为职业价值观对于会计职业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标准差都小于1,可见职业界的评价差异很小。
(3)职业技能非常重要,仅次于职业价值观,会计人员应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需要的职业技能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分析能力、逻辑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与监督能力,并且除了管理与监督能力的均值为之外,其他7项能力的均值都在4以上,说明了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需要引起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汪永兰。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6)。
[3]徐素波,张庆春。提高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的系统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周世瑛,杨琳。提高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9)。
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绪论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回顾
会计政策选择立场相关文献回顾
文献评述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的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2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
论文所及的关键概念
利益相关者
会计职业判断
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
3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动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忽视
过分偏向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未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
忽视管理层的决定性作用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主体因素
主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非主体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能力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及其保护机制的建立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保护机制的建立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持环境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机制
6 主要观点、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观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1. 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2.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3. 新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对监管和企业评价的影响 4. 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5.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问题研究 6.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7.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与监管体系的完善8. 政府职能转变环境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9. 会计监管与反腐机制建设研究10.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侧重于某一方面) 11. 会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 12. 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13. 不同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 14. 公允价值计量中不确定性分析的披露 15.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16.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17. 税务会计理论研究 18.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19. 顾客忠诚计划会计问题研究 20. 用益物权会计初探21. 会计原则体系的构成及其逻辑协调 22. 捐赠与补助会计研究23. 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建设研究 24. 论会计确认标准与计量基础的发展 25. 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的确定与评价 26. 会计准则导向的评价与选择 27. 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研究 28. 小企业会计准则研究29. 会计领域的管制与政治活动分析 30. 试论政府在会计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32. 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33.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34. 企业重组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35. 设定受益计划 会计问题研究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
理论界在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会计工作者的重视、拓展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范围偏窄且不够深入,通常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由于会计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性,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远远不能满足会计实务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法,以来自全国各地的总会计师为调查对象,设计5大类、38个能力项目,通过对调查访问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结果,了解实务界对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以期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会计准则
一、问题的提出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研究表明,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多。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很多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和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需要依赖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等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变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普遍不高,大部分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的意识,经常出现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现象,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针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普遍偏低的问题,本文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为研究对象,了解实务界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以期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较早,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丰富但比较零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在198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下属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名为“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该研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首次对职业判断的质量以及缺乏引导等方面予以关注。此外,近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有:Michael Gibbins在1984年应用人、动因和责任3个组成要素模型研究职业判断过程中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心理。齐曼尔和瓦茨研究了职业判断的动机,他们认为影响企业会计选择(会计判断的一个方面)的因素有3个:报酬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Robert Libby和Marlys Gascho Lipe研究了执行判断任务时的认知过程如何决定与绩效有关的货币性激励。Libby和Luft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在会计环境中的决定因素是能力、知识、环境和动机。
我国理论界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也不多。我国最早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被认为是在“两则两制”之后出现的。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更多具体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布,经济环境变化,会计职业判断随之被提倡、运用和研究,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夏博辉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动机分析、原则和方法,内容较为深刻和全面。
孙丹详细阐述了会计原则、会计标准和会计职业判断导引三者的关系,并且指出我国的会计标准制定模式应以原则导向为主,以规则导向为辅。王越唐和赵子夜从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角度阐述了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重要性。许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一般过程与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改善判断质量等问题。许道文研究了如何通过会计职业判断优化会计政策选择。柏春华和刘百灵探讨了会计职业判断在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运用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会计有关的个人判断和决策的研究,关注个体决策行为,即研究个人如何提高判断和决策的质量。国内理论界在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会计工作者的重视、拓展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范围偏窄且不够深入,通常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
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法,调查问卷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①问卷设计题目简单明了。②问卷的主体部分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法,题型直观,题意明确,方便作答。③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强的针对性,突出重点问题。
问卷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调查部分主要涉及5大类、38个项目。为了了解实务界对我国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具备能力的看法,对每个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评价值。按程度不同分别对每个项目从左到右逐项赋予0~5依次递增的分值,对“不需要”赋值0,对“不确定”赋值1,对“不重要”赋值2,对“比较重要”赋值3,对“重要”赋值4,对“很重要”赋值5。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实务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具备能力的要求。评价均值超过3的项目才是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判断能力。
考虑到研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遍及各个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问卷将行业分为13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栏“其他分类”,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被调查者覆盖多种行业、多种性质、多种规模的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问卷调查选择的被调查者为各单位的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会计工作的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应具备的能力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从专业的角度对会计人员应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做出较为客观、可靠的评价,所以可以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调查访问一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问卷219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2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无效问卷的判断原则为:如果评级题除“其他”项目外有未填项目,则认为该问卷无效。
(二)统计结果
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按照具体能力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剔除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重要的项目: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表达能力、财务与管理软件的应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人文知识、数量方法与统计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进一步将问卷结果按类别汇总进行描述性统计。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在上述38项能力中,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表达能力、财务与管理软件的应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人文知识、数量方法与统计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这10项的均值都在3以下,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不重要。其余28项的均值都在3以上,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重要。在这28 项中,有5项的均值介于3~4,分别是管理与监督能力、终身学习的责任、风险管理、企业与环境和战略管理,是会计职业判断比较重要的能力;其余23项的均值介于4~5,说明它们是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的能力。
(2)在会计、财务相关知识中,管理学、贸易和外汇的标准差大于1,说明被调查者对这些项目的评价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简要分析如下:管理学、贸易和外汇的均值都在4以上,说明这些能力对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对这类知识的重要性看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以往职业界并未注意到这些非专业基础知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反映了这种情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职业界所认识。
四、结论与建议
(1)社会已逐步认识到会计、财务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会计、财务专业知识已经不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应具备的唯一知识,会计、财务相关知识已经是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所不可缺少的知识要素。法律、金融学、经济学、外汇、贸易、管理学的均值都在4以上,都属于会计职业判断很重要的能力。风险管理、企业与环境、战略管理的均值也在3以上,它们都是会计职业判断比较重要的能力。职业界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与报告、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还需要会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宏观地对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后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2)职业界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我们设计了6项具体体现职业价值观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分别是:遵循法律法规、正直、客观、关注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的责任和政策水平。这6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均值和按类汇总之后总体的均值都在4以上,可见职业界认为职业价值观对于会计职业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标准差都小于1,可见职业界的评价差异很小。
(3)职业技能非常重要,仅次于职业价值观,会计人员应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需要的职业技能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分析能力、逻辑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与监督能力,并且除了管理与监督能力的均值为之外,其他7项能力的均值都在4以上,说明了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需要引起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汪永兰。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6)。
[3]徐素波,张庆春。提高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的系统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周世瑛,杨琳。提高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9)。
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绪论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回顾
会计政策选择立场相关文献回顾
文献评述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的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2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
论文所及的关键概念
利益相关者
会计职业判断
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
3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动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忽视
过分偏向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未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
忽视管理层的决定性作用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主体因素
主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非主体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能力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及其保护机制的建立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保护机制的建立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持环境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机制
6 主要观点、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观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