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关于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你有何看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 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也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话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礼仪教育现状、礼仪与礼貌、必要性、礼仪教育,从小开始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 口号 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与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的下降,已经成为新社会的通病。“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属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所以礼仪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中国的人民来说,礼仪教育还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所以礼仪必须从幼儿开始抓起。 一、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尽管幼儿礼仪与成人礼仪有着不相同的规范与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幼儿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礼仪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联系起来,那么,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礼仪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潘洁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门做客要仪表整洁;二是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等;三是行为规范,如乘公共汽车给老人让座,幼儿在一起玩时不独占玩具等等,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利于幼儿发展其社会性,而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将会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在社会集体中拥有威信,在家庭里与家人感情融洽。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从 儿童 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时期, 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而增强其社会性,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是礼仪教育实质性,也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英国着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 智力开发 ,而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书达礼的人。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和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长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就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礼仪教育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慢慢懂道理的。这样说来,幼儿还有必要进行礼仪教育吗?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儿童在岁—6岁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 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 伪君子”。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幼教专家曾就这一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许多幼儿对 礼仪知识 知之甚少,他们的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统计表明:幼儿中对礼仪知识有良好的认识的仅占调查总数的;中等水平的占;差的为。在设计的情景调查中,随机测查了35名幼儿,做到"进屋先敲门"的为"0",见了客人"主动问好"的占,做客时"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被问到"为什么老师讲课时不能乱发言"时,大部分幼儿回答"会被老师批评的"。在测试进入一个彩门取玩具时,没有孩子肯排队,他们一哄而上,根本不听"按顺序进门"的要求。 关键字:礼仪 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培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学前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 文明礼仪 ,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专横、唯我独尊,不如意,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不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 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每组选出一位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给孩子讲德育 故事 ,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 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没有人教,当我在讲德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当我在给孩子讲礼仪时,孩子们听的也很认真,当孩子上台表演时,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 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个,他会感恩。第二个,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个,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个,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留下了"张良三拾履"、"孔融四岁让梨"、"缅伯高千里送鹅毛"、"杨时立雪师门"等感人至深的故事,留下了"亲师友,习礼仪"、"讲道德,说仁义"、"每日必三省吾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修身养性的至理明言……让我们捡拾起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去芜存菁,把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播种一个理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孩子们知礼要趁早!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孩子们的礼仪启蒙教育抓起!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摘 要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加会关心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朋友会更多,学习成绩会更加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生活 行为习惯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家,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 一、幼儿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教育 中家长忽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一味的宠溺,以至于形成了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的性格特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举止文明,态度很是冷漠。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礼仪教育迫在眉睫,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二)对礼仪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有的老师比较重视知识方面的培养,而礼仪教育在教育中成了薄落环节,这方面的教育老师也不可怠慢,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二、针对上述情况的解决策略 (一)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和老师打招呼的,孩子也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没和老师打招呼的家长,孩子也会很冷漠的走了,比如在放学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家长来接孩子就走了,孩子还来不及跟老师打招呼,家长就急急忙忙走了,孩子也忙着跟在家长后面走了,而且这个现象还不是一个、两个。为了使这个情况有 所好转,我们通过晨间谈话、离园时间表扬了那些有礼貌跟老师打招呼的孩子,同时,鼓励另外一部分孩子,有礼貌的打招呼,在放学后,有的孩子没有跟着家长直接走了,而是拉拉爸爸妈妈的手,说要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再见,”我们给予了孩子肯定的眼神,家长看到了也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也对我们微笑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停下了脚步和我们沟通了起来,我们聊了 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也表示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重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培养,以身示范才是最好的教育 方法 ,家长也很配合我们,对我们的意见也欣然接受了。我们对有所改善的孩子给予了表扬,希望他们以后继续保持下去,养成这个有礼貌的习惯,在家里孩子们也会说:“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之类的话,因此,我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应该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家校路路通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园文明行为的情况,使得家长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文明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们老师经常要求孩子们要有礼貌。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见人打招呼要问:“你好!”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然而自身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 今天早上洗手的时候,我给周佳韵拉起袖子,她对我说声:“谢谢!”我回应了:“不用谢!”她对我笑了笑,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跟我说了不用谢了。”接着我给其他小朋友拉袖子时他们也会说:“谢谢”了,我也会及时回应:“不用谢!”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去玩走轮胎,看到小朋友之间没有顽皮的现象发生,我坐在轮胎上看小朋友玩了,这时杨蒋益走来给我捶背了,“谢谢!”我感动地说,她开心的笑了笑“不用谢!”看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没有想到老师的一句“谢谢”会令小朋友如此开心,也许是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吧!从这件小事使我意识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也促使我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增强幼儿的文明意识,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尊重他人,热爱自己的小集体,因此,在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的自身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三)开展系列礼仪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 幼儿礼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本园组织了一次生动的主题活动,鼓励我们青年教师从文明礼仪教育方面选择一个题材,编写一份教案,再展示给大家看,不仅仅是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次锻炼的宝贵机会。我们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友好、孩子表现冷漠等现象,开展了《请让我来帮助你》《安静》《对不起,没关系》等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行为及语言,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四)开展“文明礼仪”课题研究活动,寓教于乐显特色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开展了“文明礼仪”的课题研究活动,对孩子在生活中的礼貌行为评比“美丽小天使”“聪明小天使”,这一新颖的想法,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对自己平时的表现也有了自我的一个约束,在评比时,读了一下评比的要求和目标,让孩子想想哪些小朋友做到了这些,应该选哪些小朋友,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选了一下自己心目中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到公平、公正,不打消孩子以后评比的积极性,然后把这些评出来的小天使们的照片贴在幼儿园的“小火车”里,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幼儿争当“文明小天使”。 (五)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教师应抓住游戏时的各种机会,来实施幼儿的文明行为教育,捕捉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随机教育,巩固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动机。比如在娃娃家里,出现了凌乱的场面,地上有些吃的和用的东西,只见萌萌和瑶瑶两个小朋友一边拉扯着“娃娃”的衣服,一边在争吵。萌萌、瑶瑶两人都紧紧的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以后,萌萌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也不甘示弱:“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娃娃家的“爸爸”熙熙对我说:“老师,萌萌才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不是的,她是奶奶。”我摸摸瑶瑶的头,“瑶瑶,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瑶瑶没有说话,低着头,“告诉老师,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她撅着小嘴说:“我要喂娃娃吃饭,萌萌和熙熙他们不让我喂,所以我生气了。”“原来是这样,他们不让你喂,他们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你生气了就把东西乱扔,你觉得自己对吗?如果你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呀!”她低着头,我让她把东西收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帮她来收拾东西,于是我跟她说:“你要感谢谁啊?是谁帮助你整理好东西的呀?”瑶瑶向帮助她的人说了:“谢谢!”其他小朋友向她笑了笑,说:“不用谢!”在同伴的帮助下,她又开始和小朋友玩起来了。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瑶瑶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她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从中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一随机教育和引导,既丰富了游戏情节,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使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2. 论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3. 浅谈小学礼仪教育论文 4.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马维鑫 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像孔融、周恩来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当今迎奥运,开展讲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中,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北京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有三大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礼仪的分类很多,可以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商务礼仪等,还有外事礼仪、习俗礼仪、礼仪文书等等。 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 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 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的底线,虽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而无法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律规定,盗窃价值超过一定数额时要追究刑事责任,当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时,则可依据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治安处罚。但是,如果治安处罚的条件也够不上,比如偷了别人的一件衣服怎么办?如果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会小偷小摸,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然而,法律却管不了偷鸡摸狗之类事。怎么办?这就要依靠道德来规范。事实上,不偷不窃这既是道德的要求,同时也属于礼仪的要求。因为,小偷小摸行为显然不属于礼貌行为。小偷小摸如此,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没有规矩固然不成方圆,没有礼仪同样不成方圆。 从礼仪的现实条件来看,我们必须学习礼仪知识。讲礼仪是有条件的。首先,礼仪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平时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礼仪也不例外。如不随地吐痰需要纸巾、污物桶的物质基础;不随地大小便需要完善公共厕所设施。所以,讲礼仪要切合实际,礼仪过于繁琐或超前会成为负担。有钱人参加晚会固然可以穿晚装、礼服,但农民上山砍柴穿西装就没必要了。其次,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多数国家,朋友见面时握握手是礼仪,但到了中东,异性之间随便握手弄不好是要受惩罚的。又如,在西方国家,朋友相见互相拥抱非常正常,但在我国,如果普通的异性朋友之间动不动就拥抱,就会受到人家的耻笑,甚至被对方认为是性骚扰。同样是在国内,在街上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但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如果也要求吐痰入盂则会成为笑谈。所以,讲礼仪要符合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实事求是。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违章行使、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规范,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规范的仪态、语言,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起,陋习灭》。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过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丰厚的遗产总是包裹着问题被永久寄存,而对未来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败的宿命。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对方,你表示歉意后,对方还之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时,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原谅、互相谦让等等。其次,礼仪也是人际关系的尺度。人们常以“远”、“近”、“亲”、“疏”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礼仪去交往。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不可置否,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陋习,例如随手乱扔垃圾,用词不雅,浪费资源等等。尽管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任何陋习都可以解决。文明是自身道德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谢谢。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争做社会小标兵》。 你们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争做社会小标兵吧!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马维鑫 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像孔融、周恩来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当今迎奥运,开展讲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中,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北京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有三大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礼仪的分类很多,可以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商务礼仪等,还有外事礼仪、习俗礼仪、礼仪文书等等。 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 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 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的底线,虽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而无法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律规定,盗窃价值超过一定数额时要追究刑事责任,当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时,则可依据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治安处罚。但是,如果治安处罚的条件也够不上,比如偷了别人的一件衣服怎么办?如果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会小偷小摸,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然而,法律却管不了偷鸡摸狗之类事。怎么办?这就要依靠道德来规范。事实上,不偷不窃这既是道德的要求,同时也属于礼仪的要求。因为,小偷小摸行为显然不属于礼貌行为。小偷小摸如此,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没有规矩固然不成方圆,没有礼仪同样不成方圆。 从礼仪的现实条件来看,我们必须学习礼仪知识。讲礼仪是有条件的。首先,礼仪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平时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礼仪也不例外。如不随地吐痰需要纸巾、污物桶的物质基础;不随地大小便需要完善公共厕所设施。所以,讲礼仪要切合实际,礼仪过于繁琐或超前会成为负担。有钱人参加晚会固然可以穿晚装、礼服,但农民上山砍柴穿西装就没必要了。其次,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多数国家,朋友见面时握握手是礼仪,但到了中东,异性之间随便握手弄不好是要受惩罚的。又如,在西方国家,朋友相见互相拥抱非常正常,但在我国,如果普通的异性朋友之间动不动就拥抱,就会受到人家的耻笑,甚至被对方认为是性骚扰。同样是在国内,在街上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但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如果也要求吐痰入盂则会成为笑谈。所以,讲礼仪要符合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实事求是。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违章行使、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规范,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规范的仪态、语言,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起,陋习灭》。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过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丰厚的遗产总是包裹着问题被永久寄存,而对未来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败的宿命。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对方,你表示歉意后,对方还之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时,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原谅、互相谦让等等。其次,礼仪也是人际关系的尺度。人们常以“远”、“近”、“亲”、“疏”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礼仪去交往。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不可置否,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陋习,例如随手乱扔垃圾,用词不雅,浪费资源等等。尽管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任何陋习都可以解决。文明是自身道德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谢谢。
、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中,我们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选择了活泼可爱而又热情待客的小白兔、彬彬有礼的一群小鸡、助人为乐的小花猫等图案作为墙饰内容,并在教室里设置了“有礼貌的好宝宝”专栏。这些教学环境的创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另外,教师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幼儿作出榜样。如,同幼儿一起用餐时,注意保持地面、桌面的整洁,不挑食,不随意浪费粮食。 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表率,并主动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深入地体验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我们把每周礼貌教育对幼儿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幼儿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还向家长积极推荐有关幼儿礼貌教育的故事书、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注重行为训练 ,有计划地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 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如,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羊过桥》《好娃娃》等讲故事活动,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分享快乐,要关心他人等。 2.制定系列化的文明礼仪工作方案,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幼儿初入园时的热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十一”的爱祖国教育等。我们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在外出做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间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则让孩子参与接待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学会简单的社交礼仪。 三、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使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吃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1.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把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如,让幼儿勤洗手、不乱扔东西等,并将每周卫生检查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内容之一,以督促幼儿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主要包括睡眠、进餐、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针对幼儿进餐和午睡习惯较差的问题,如,吃饭时不专心、挑食,睡觉时影响他人等,教师则适时地予以提醒并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睡觉时不影响他人、进餐时不讲话、遵守活动规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3. 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幼儿积极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下。如,积极参加值日生活动,出操时能自觉迅速地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时不大声喧哗等。 4.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幼儿期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其培养内容应包括: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大人说话不打岔、要与人为善等。文明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持之以恒。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职场礼仪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人入职,你是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职场礼仪?工作几年,你是否了解职场礼仪的潜规则?职场礼仪如同恋爱,做过火了会惹人“厌”,离远了又显得冷漠失礼,它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办公室文化的体现,更是个人素质的完美展现。
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处于社会上层,便越需要礼仪,国际知名品牌比小品牌的需求度高,欧美外资企业普遍比国内企业的需求度高,企业领导比员工的需求度高,等等。
因此,如何掌握职场礼仪并适度应用,已成为所有职场人士十分关心的话题。
一、职场礼仪简介
(一)什么是职场礼仪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
职业形象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主要因素,而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树立塑造并维护自我职业形象的意识。
要弄清职场礼仪与社交礼仪的本质区别,职场礼仪没有性别之分。
比如,为女性开门这样的“绅士风度”在工作场合是不必要的,这样做甚至有可能冒犯了对方。
请记住:工作场所,男女平等。
将体谅和尊重别人当作自己的指导原则。
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工作场所却常常被忽视了。
(三)作用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做一个成功职业人。
成功的职业生涯并不意味着你要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你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方式与人沟通和交流,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基本礼仪
(一)握手握手是人与人的身体接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与某人握手感觉不舒服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那个人消极的性格特征。
强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视对方将会搭起积极交流的舞台。
(二)微笑职场人际关系与心理沟通中最简单、但却很有效的沟通技巧那就是微笑。
微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交际语言,不但能很快缩短你和他人的距离,并且还能传情达意。
当然,微笑看似简单,但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首先,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要笑得自然。
微笑是美好心灵的外观,微笑需要发自内心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得体。
切记不能为笑而笑,没笑装笑。
其次,与人交往沟通时要笑得真诚。
得体的穿着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
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必须掌握如下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
1.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
2.地点原则: 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但整洁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3.整洁平整: 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须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务。
(四)仪态
1.站姿: 古人云:站如松。
联系现代职场的世界,倒也不必站的那么严肃!男士则主要体现出阳刚之美,抬头挺胸,双脚大约与肩膀同宽站立,重心自然落于脚中间,肩膀放松。
女士则体现出柔和和轻盈,丁字步站立。
2.交谈: 谈话时,要面对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量保持身体的挺直,不可歪斜。
依靠着墙壁、桌椅而站;双腿分开的距离过大、交叉,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行为。
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样显的心不在焉,是不礼貌的行为。
3.坐姿: 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
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
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
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4.行走: 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主管要主动问好。在行走的过程中,应避免吸烟、吃东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行为。
上下楼梯时,应尊者、女士先行。多人行走时,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据路面。
5.递接物品: 递接物品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见的举止动作,但这一小小的动作往往却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递接物品的基本原则是举止要尊重他人。如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而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必用双手时,一般要求用右手递接物品。
6.目光与人交往是,少不了目光接触。正确的运用目光,可以塑造专业形象。根据交流对象与你的关系的亲疏、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目光停留或注视的区域。
(五)交谈
1.交谈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在与同事或上司谈话时眼睛要注视对方谈话时间的2/3。并且要注意注视的部位。若注视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注视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注视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所以对不同的情况要注视对方的不同的部位。
不能斜视和俯视。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保持微笑,可以自己在大家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也可以使自己感到自信。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谈话最重要的一点话题要适宜,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不被众人感兴趣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
在自己讲话的同时也要善于聆听。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要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
三、礼仪常识 (一)同事相处的礼仪真诚合作。
接待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有团队精神,真诚合作,相互尽可能提供方便,共同做好接待客人的工作。
宽以待人。
在工作中,对同事要宽容友善,不要抓住一点纠缠不休,要明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公平竞争。
不在竞争中玩小聪明,公平、公开竞争才能使人心服口服,应凭真本领取得竞争胜利。
主动打招呼。
每天进出办公室要与同事打招呼;不要叫对方小名、绰号,也不要称兄道弟或以肉麻的话称呼别人。
诚实守信。
对同事交办的事要认真办妥,遵守诚信。
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美的, 重要的是你怎样去表现它……美没有模式, 它并不是仅指漂亮的容貌或身 材, 二十岁有二十岁的青春; 三十岁有三十岁的魅力; 四十岁有四十岁的风采……良好的礼仪就是一种美, 而美是有力量的, 她能引导我们成功, 所谓“礼道成功”, 只有做好了 礼仪方面, 我们才能在生活中、 工作中取得我们想要的成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 即为人们所认同, 又为人们所遵守, 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各种符合礼仪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是社会, 道德, 习俗,宗教等方面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它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 所以礼仪是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的“礼仪之邦”, 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礼仪制度, 有文献记载“自伏羲以来, 五礼咸备”。
古人云:“不学礼, 无以立”。
就是说要是你不学“礼”、 不懂“礼”, 就没法在社会中安身立足。
所以要想适应时代发展, 在社交圈中有良好的人脉, 我们就必须注意在社交活动中的礼仪的运用, 要用自身 的魅力去感染别人, 打动别人。
只有做到礼才能做到成功, 这里的“礼” 主要包括个人礼仪、 社交礼仪和职场礼仪。
个人礼仪是个人仪表、 仪容、 言谈、 举止、 待人、 接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个人道德品质、 文化素养、 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是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人存在于社会上, 需要尊严来做支撑, 但同更要尊敬别人。
特别是在互相的交往中, 不可以伤害他人的尊严, 更不能侮辱别人的人格, 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 己, 是个人形象和素质的体现。
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 不要以不悦或对立的语气说话; 该沉默的时候“沉默是金”;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应该认真仔细的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在说话的时候注意人称的应用; 在提出问题时态度要谦和真诚, 不能傲慢自 大; 不要自吹自 擂; 不要以嘲笑别人为乐,
不要在别人沮丧的时候提自己的荣耀,不要把别人的缺点作为你优点的衬托, 应该看到别人的闪光点;
打电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 不要在不适当时刻打电话, 在电话中不要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
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不要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公众场合不应该有过于亲密的行为等都是个人礼仪在是生活中的体现。
社交礼仪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待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真诚待人, 以礼相待,对人一视同仁, 做人坦诚, 心胸坦荡, 才能使人如沐春风。
俗话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严于律己, 更要宽以待人, 做人做事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
“相 逢一笑泯恩仇”, 在与人交往中应着眼于未来, 不应该念旧恶, 要理解对方、 容纳对方、 求同存异, 学会化敌为友, 让矛盾变为合作。
正所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不管在职场还是生活中, 都要彬彬有礼, 所谓礼多人不怪, 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彰显出个人的魅力。
在与人交谈时, 最好提前了解一些谈话对方的情况,
避免冒犯别人的宗教,政治信仰; 要尊重别人的地方文化和民族、 生活习俗; 不要涉及对方的弱点与短处、 个人隐私、 庸俗之类的谈话内容及小道消息; 说话要语气中肯、 态度和蔼,
心平气和, 以理服人; 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谈话或随便走开, 听完对方的发言, 再去反驳或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保持注意力中, 不能面带倦容, 打哈欠、 发短信、 看手表、 翻东西、 看报纸……显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这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
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
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
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
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关于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你有何看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 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也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话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礼仪教育现状、礼仪与礼貌、必要性、礼仪教育,从小开始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 口号 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与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的下降,已经成为新社会的通病。“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属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所以礼仪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中国的人民来说,礼仪教育还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所以礼仪必须从幼儿开始抓起。 一、幼儿生活中的礼仪与礼貌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礼貌则是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共同点在于对人的尊重。 尽管幼儿礼仪与成人礼仪有着不相同的规范与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幼儿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礼仪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联系起来,那么,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礼仪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潘洁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的外表,如出门做客要仪表整洁;二是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见面语、感谢语、告别语等;三是行为规范,如乘公共汽车给老人让座,幼儿在一起玩时不独占玩具等等,这三个方面都将有利于幼儿发展其社会性,而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将会在社交场合广受欢迎,在社会集体中拥有威信,在家庭里与家人感情融洽。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从 儿童 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时期, 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而增强其社会性,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是礼仪教育实质性,也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英国着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 智力开发 ,而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书达礼的人。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和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长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就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礼仪教育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慢慢懂道理的。这样说来,幼儿还有必要进行礼仪教育吗?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儿童在岁—6岁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 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 伪君子”。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幼教专家曾就这一问题通过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许多幼儿对 礼仪知识 知之甚少,他们的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统计表明:幼儿中对礼仪知识有良好的认识的仅占调查总数的;中等水平的占;差的为。在设计的情景调查中,随机测查了35名幼儿,做到"进屋先敲门"的为"0",见了客人"主动问好"的占,做客时"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被问到"为什么老师讲课时不能乱发言"时,大部分幼儿回答"会被老师批评的"。在测试进入一个彩门取玩具时,没有孩子肯排队,他们一哄而上,根本不听"按顺序进门"的要求。 关键字:礼仪 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培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学前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 文明礼仪 ,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专横、唯我独尊,不如意,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不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 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每组选出一位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给孩子讲德育 故事 ,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 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没有人教,当我在讲德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当我在给孩子讲礼仪时,孩子们听的也很认真,当孩子上台表演时,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 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个,他会感恩。第二个,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个,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个,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留下了"张良三拾履"、"孔融四岁让梨"、"缅伯高千里送鹅毛"、"杨时立雪师门"等感人至深的故事,留下了"亲师友,习礼仪"、"讲道德,说仁义"、"每日必三省吾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修身养性的至理明言……让我们捡拾起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去芜存菁,把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播种一个理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孩子们知礼要趁早!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孩子们的礼仪启蒙教育抓起!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摘 要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加会关心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朋友会更多,学习成绩会更加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日常生活 行为习惯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家,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 一、幼儿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教育 中家长忽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一味的宠溺,以至于形成了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的性格特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举止文明,态度很是冷漠。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礼仪教育迫在眉睫,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二)对礼仪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有的老师比较重视知识方面的培养,而礼仪教育在教育中成了薄落环节,这方面的教育老师也不可怠慢,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二、针对上述情况的解决策略 (一)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和老师打招呼的,孩子也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没和老师打招呼的家长,孩子也会很冷漠的走了,比如在放学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家长来接孩子就走了,孩子还来不及跟老师打招呼,家长就急急忙忙走了,孩子也忙着跟在家长后面走了,而且这个现象还不是一个、两个。为了使这个情况有 所好转,我们通过晨间谈话、离园时间表扬了那些有礼貌跟老师打招呼的孩子,同时,鼓励另外一部分孩子,有礼貌的打招呼,在放学后,有的孩子没有跟着家长直接走了,而是拉拉爸爸妈妈的手,说要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再见,”我们给予了孩子肯定的眼神,家长看到了也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也对我们微笑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停下了脚步和我们沟通了起来,我们聊了 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也表示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重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培养,以身示范才是最好的教育 方法 ,家长也很配合我们,对我们的意见也欣然接受了。我们对有所改善的孩子给予了表扬,希望他们以后继续保持下去,养成这个有礼貌的习惯,在家里孩子们也会说:“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之类的话,因此,我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应该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家校路路通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园文明行为的情况,使得家长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文明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们老师经常要求孩子们要有礼貌。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见人打招呼要问:“你好!”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然而自身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 今天早上洗手的时候,我给周佳韵拉起袖子,她对我说声:“谢谢!”我回应了:“不用谢!”她对我笑了笑,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跟我说了不用谢了。”接着我给其他小朋友拉袖子时他们也会说:“谢谢”了,我也会及时回应:“不用谢!”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去玩走轮胎,看到小朋友之间没有顽皮的现象发生,我坐在轮胎上看小朋友玩了,这时杨蒋益走来给我捶背了,“谢谢!”我感动地说,她开心的笑了笑“不用谢!”看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没有想到老师的一句“谢谢”会令小朋友如此开心,也许是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吧!从这件小事使我意识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也促使我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增强幼儿的文明意识,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尊重他人,热爱自己的小集体,因此,在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的自身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三)开展系列礼仪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 幼儿礼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本园组织了一次生动的主题活动,鼓励我们青年教师从文明礼仪教育方面选择一个题材,编写一份教案,再展示给大家看,不仅仅是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次锻炼的宝贵机会。我们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友好、孩子表现冷漠等现象,开展了《请让我来帮助你》《安静》《对不起,没关系》等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行为及语言,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四)开展“文明礼仪”课题研究活动,寓教于乐显特色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开展了“文明礼仪”的课题研究活动,对孩子在生活中的礼貌行为评比“美丽小天使”“聪明小天使”,这一新颖的想法,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对自己平时的表现也有了自我的一个约束,在评比时,读了一下评比的要求和目标,让孩子想想哪些小朋友做到了这些,应该选哪些小朋友,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选了一下自己心目中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到公平、公正,不打消孩子以后评比的积极性,然后把这些评出来的小天使们的照片贴在幼儿园的“小火车”里,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幼儿争当“文明小天使”。 (五)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教师应抓住游戏时的各种机会,来实施幼儿的文明行为教育,捕捉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随机教育,巩固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动机。比如在娃娃家里,出现了凌乱的场面,地上有些吃的和用的东西,只见萌萌和瑶瑶两个小朋友一边拉扯着“娃娃”的衣服,一边在争吵。萌萌、瑶瑶两人都紧紧的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以后,萌萌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也不甘示弱:“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娃娃家的“爸爸”熙熙对我说:“老师,萌萌才是娃娃的妈妈,瑶瑶不是的,她是奶奶。”我摸摸瑶瑶的头,“瑶瑶,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瑶瑶没有说话,低着头,“告诉老师,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她撅着小嘴说:“我要喂娃娃吃饭,萌萌和熙熙他们不让我喂,所以我生气了。”“原来是这样,他们不让你喂,他们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你生气了就把东西乱扔,你觉得自己对吗?如果你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呀!”她低着头,我让她把东西收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帮她来收拾东西,于是我跟她说:“你要感谢谁啊?是谁帮助你整理好东西的呀?”瑶瑶向帮助她的人说了:“谢谢!”其他小朋友向她笑了笑,说:“不用谢!”在同伴的帮助下,她又开始和小朋友玩起来了。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瑶瑶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她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从中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一随机教育和引导,既丰富了游戏情节,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使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2. 论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3. 浅谈小学礼仪教育论文 4.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礼仪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礼仪论文 范文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强化路径分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言,表达了社会对老师的职业与无悔付出的劳动的尊重。然而世事变迁,在我们工作的高职校园中,尊师重教礼仪严重弱化:学生遇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视同遇上陌生人;老师上课写满字的黑板,学生不会主动去擦,认为老师自己擦黑板是理所当然;教师还没有宣布下课,有些学生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校园行走,听见学生骂粗话,即使有老师在场,他们仍面无愧色,毫不收敛等等。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这份情义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中一些非礼行为随处可见,缺乏一些基本的交往礼仪,情义礼仪淡薄;一些同学追求时尚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把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一些行为和理念看成自己的个性,与学校的校纪校规背道而驰;在宿舍里不遵守作息时间,无视宿舍其他同学感受,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通宵上网,肆无忌惮地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没有保持宿舍清洁卫生的自觉意识,既不注重个人卫生,更缺乏主动搞好宿舍卫生的热情,喜欢对同学的体态相貌仪表穿着等品头论足,甚至给同学起一些带有人身攻击的绰号等。
当前时尚化风气日趋严重,学生与道德礼仪渐行渐远,逐渐迷失自我。高职院校校园内男学生脚踏拖鞋横行、进出教室还自认为惬意潇洒;女学生的一些独特发型发色让人瞠目结舌,一些个性化开放化服装如吊带装、超短裙等充斥课堂,逐渐远离学生应有的内敛和朴实。校园内男女学生搂搂抱抱,卿卿我我,公开调情场景屡见不鲜;教室里,学生吃东西、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等屡屡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行为进行作弊的屡见不鲜,且考试作弊方式日新月异,让老师防不胜防。
礼仪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公民素质,社会道德修养整体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作为个体的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怀、良好指导及示范,这其中一方面由于家庭对其的影响力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双亲都远赴外地打工,他们的孩子缺失家庭温暖和 家庭 教育 ;另一方面,在孩子礼仪修养形成的重要中小学阶段,由于我国过份重视应试教育,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缺失基本的礼仪教育课程。童蒙养正时期的礼仪素养教育缺失使得其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按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习惯我行我素。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冲击
当前,社会 文化 中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人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道德意识,尤其在礼文化中有些畸形发展,礼自身的精神价值逐渐被弱化,其物质价值、商业价值被迅速膨胀,礼品的往来成为我们不堪重负的人情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亵渎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竟出现为了评奖学金,评先进,竞选学生干部等而请客送礼,严重亵渎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了有效地抑制丑恶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高校礼仪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三)实用化价值取向与多面性的礼仪规范矛盾
当代高职大学生为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找到合适的工作,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礼仪素养文化随社会风气的腐蚀也日趋功利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礼仪素养系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推进。过于重视对专业知识的索求及一些以功利为目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实用化价值理念的过分追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及人格发展过于单面化及片面化,这势必造成部分高职大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礼仪素养教育弱化,出现有才无德、书呆子等难以融入社会的现象,单方面实用化价值取向与礼仪素养的多面性矛盾,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 基本素养 的培育。
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意识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将礼仪素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常规课堂教学体系,与其专业教学体系紧密结合,配备专业礼仪素养教学师资,使学生从理论上对礼仪素养文化进行理解,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教育,掌握礼仪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丰富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内涵。实践表明,接受过礼仪素养系统教育的同学,其为人处事, 言行举止 ,内在散发出的涵养素质、人格魅力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人们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授人于鱼,更应授人于渔,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自身的礼仪素养、言谈举止等常常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讲授礼仪素养系列课程的教师,其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散发出的人格魅力等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礼仪书本及课程本身的影响,因此我们广大高职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礼仪素质和礼仪形象,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及高尚情操,为高职学生们树立榜样。
(三)于实践中强化礼仪素养教育
礼仪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之就是为了更好地用之,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和人格修养。在实施礼仪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实施礼仪素养教育的教师要敢于创新 教学 方法 ,开拓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别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学手段,要将礼仪素养理论讲活,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现实社会中,更可在课程上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模拟,变枯燥生硬的知识讲解为活跃的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求知能动性,使礼仪素养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进一步升华学生们的礼仪意识。
结语
礼仪素养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生礼仪素养行为培养为核心,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礼仪课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礼仪”很早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方法来使用。在多元化思想并行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严重缺失:如上课睡觉、看手机现象屡禁不止,在教室吃饭、吃零食现象普遍,在校园穿着暴露或随意,甚至在课堂辱骂老师现象频现,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建设和谐优美校园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利用现代礼仪的规范塑造大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行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 人际交往 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素质决定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现代礼仪中的礼仪美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美,而是注重修饰美,而且是恰到好处的修饰美。现代礼仪中的 个人礼仪 不但包涵整洁的仪容、优雅的仪表,还涉及端庄得体的仪态,礼貌的言语和沟通技巧。礼仪贯穿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习这些礼仪规范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化学生行为的过程,通过言谈举止等礼仪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改善个人形象,自觉规范行为,塑造良好的气质,交往中有助于加深认识、增进了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对于培养具有形象美、姿态美、言语美、心灵美等外在与内在美相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礼仪教育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在现代礼仪课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行动与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商务礼仪毕业论文范文
2. 商务礼仪论文范文
3. 学习大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
4. 大学礼仪策划书范文3篇
5. 学习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6篇
礼让是一种谦让的美德;有人说,礼让会使每个人活在幸福中;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礼让的 议论文 高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1
在生活上以及社会上礼让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矛盾,很多纠纷,往往都是没有去礼让,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我觉得在人人都应学会礼让,俗话说,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呀。先看看交通方面的不礼让吧,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的交通事故每天都不低于一千起。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呢?尽管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是不会礼让,应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比如强行超车,就是不礼让的一种表现,就不能等一等让一让吗?干吗要拿身家性命开玩笑;还有堵车事件,这也是不礼让的特例,如果大家礼让一点,有秩序一点,很多几小时的甚至更长时间的堵车事件就不会发生;还有闯红灯,这也是不礼让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不让绿灯一方顺利地通行呢?干吗因贪一时的快而拿生命做赌注呢?——从大家熟知的交通方面的事故,我相信大家已能了解礼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吧。再看看我们学生方面的事吧,有不少中小学生往往会因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甚至造成极大的伤亡。
想想看,如果双方都能礼让一点,那么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可顺利解决。学会礼让,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而不学会礼让,就有可能使小事情化大,大事情化得无法收拾。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有一天我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那个人生气地骂着我。当时我心里想,你干吗这么凶,我也不是好欺的,于是我也骂了他一句。于是矛盾激化起来了,后来竟然打起来了,我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他把我打得头破血流。结果我们两人不仅赔了对方的上百元的医疗费,而且还在全校大会上挨了批评。——看,就是一件不小心踩到对方的脚这样小小的事情,由于不礼让,结果就酿成了这样的结果,假如当时只要一方能礼让一点,之后的严重后果就不会出现。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2
在一些美丽的景点,走在干净的小路上,路边绿阴阴的草地,美丽的鲜花,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每当大批游人过后,低头一看,地上的垃圾糖纸、零食袋、塑料方便袋、果皮等,总是处处可见,害得环卫工人只能跟在游人屁股后面追着捡垃圾,简直太不尊重人们的劳动成果。工人们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垃圾箱不用,却往美丽的地方扔垃圾,稍不留神还会有让人摔倒的危险。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是别人在这些地方扔了垃圾,那么你差点被绊倒、滑倒,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是好受还是难受呢?如果,每人都扔到那儿去,那么,还是景点吗?分明就是一个垃圾堆。
我们家在我的带头下,每个人都已经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清明 节那天,我们去施耐庵纪念馆玩,因为天很热,于是就买了个雪糕,吃完了雪糕爸爸正准备把袋子扔到地下,我连忙阻止了:“爸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人都扔一个垃圾,积少成多,垃圾遍地,这里还是景点吗?在这样的景点玩多不舒服!”爸爸微笑着点点头,向我翘起了大拇指,并扔进了垃圾箱,这时,我才满意的点点头。
再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太多的 文明礼仪 需要我们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学校楼梯上的一个个的标志,为什么老有同学不遵守?我们的预备铃响了,为什么老有同学不能做到按时上课、摆好桌面?为什么课堂纪律老有几个同学不能自觉遵守……
你们知道吗,古代人把“聪”分为好几部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用心想,这样的人才能算是聪明,可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做不到?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让我们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与美好!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3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礼”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 教育 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青少年手中。可见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刘备三顾茅庐”的 故事 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周恩来爷爷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务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恩来爷爷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的榜样。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要发扬祖国的传统和“礼仪之邦”。让祖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伟大啊!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4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肩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 文化 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在学校里,听见水龙头发出的滴滴的向人们哀求的声音,我们就把它关紧;天已经很亮了,教室里的灯还亮着,我们就要它关了;看见地上有垃圾,虽然不是自己班的包干区的,我们也会将垃圾捡起;有同学打架了,同学们会出来制止……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事,但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品格。
一个品德高尚、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得到他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已经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鼓励他的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学习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类似这些不经意发生的事,却能从中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的风尚源远流长。一个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受到别人的赞许。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所以文明礼仪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
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幸福。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身为一个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不仅要自己做到文明礼仪,也要感染身边的人做到文明礼仪。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5
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把心放宽,把梦放远,比什么都快乐。
我们已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到怎样从容,何不从“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从容呢!
冬去春来,开春的季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和煦的红光,日日东升西落,明明皓月,夜夜以其稳定的形状固定于苍穹之一隅,诗人与众人的不同,在于他们怀揣谦让,怀揣宽容,似马奔腾,桀骜的鬃毛流淌风华,它执意要在满目的荒芜中,将沸腾的血液溅洒,达达的马蹄声要踩出肆意绽放的娇娆。
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婀娜多姿的花撑开花瓣,片片清香扑入鼻中,这是人们只顾赏花论瓣,却将支起花蓬节节藕扔在角落,它毫无怨言,将如小伞撑起的惆怅抛到脑后,并努力汲取精华,供花朵生长,藕知道,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它,并采出它呆在黑暗中,托起公认的纯洁、光荣,并不是谁都能像藕一样埋没自己,衬出别人,其实,在莲藕托起莲花的那一刻,也显出了它自己非同一般的美丽。
在甜甜的季节里,端起一杯苦咖啡,出入口中,绵绵入口,走进广阔的田野,已有农户开始播种,他们撒下的是如苦咖啡般苦涩的汗水,收获的却是如春季般甜美的蜜糖,青山直插云霄,微风四起,天际泛出淡淡的鱼肚白,云朵随风飘移,天的心胸广阔无垠,所以它容纳飘风的白云,容纳了璀璨的宇宙,正因为天空容纳了一切美好,才会显出迥然不同的光彩。
让,让出的彩霞比平时更绚烂,其实在你原谅别人,宽容别人时,你就已经展示出了自己的美丽。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6
每天上学时坐在公交车上,我时常会注意这样一条 标语 :“给需要的人让个座,向让座的人道声谢!”节假日在淮河文化广场的绿地旁边玩耍,我也会用心留意草地中小木牌上的 提示语 :“你尊重我生命,我奉献你绿色。”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标语还有很多很多,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等。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提示语时,心里总会觉得暖洋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共建和谐社会,学会文明礼让,与同学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使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它可以是一个不经意的搀扶,可以是一句简短的问候,也可能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抹会心的微笑,还可能是一个无声的鼓励……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在幼儿园。”接着他又补充到:“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多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同学们完善自己的文明行为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学会礼让,应是我们同学们真心的付出,是不图回报的。每天,我都早早来到教室,把教室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当我看到同学们坐在洁净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心里由衷地高兴。我觉得我为班级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中午,我会帮生病的同学打打饭、扫扫地,虽然事情很小,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有关礼让的议论文高一5篇相关 文章 :
★ 关于礼让的记叙文5篇
★ 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议论文作文十篇
★ 有关高中议论文作文5篇
★ 有关高尚的作文高一集锦5篇
★ 关于公正的议论文5篇
★ 有关责任的议论文
★ 以合作为话题的议论文5篇精选高中
★ 高中生关于诚信的议论文5篇精选
★ 以合作为话题5篇高中精选的议论文作文
★ 关于毅力的高中议论文5篇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起,陋习灭》。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过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丰厚的遗产总是包裹着问题被永久寄存,而对未来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败的宿命。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对方,你表示歉意后,对方还之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时,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原谅、互相谦让等等。其次,礼仪也是人际关系的尺度。人们常以“远”、“近”、“亲”、“疏”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礼仪去交往。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不可置否,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陋习,例如随手乱扔垃圾,用词不雅,浪费资源等等。尽管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任何陋习都可以解决。文明是自身道德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谢谢。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而我们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礼仪 修养 礼貌 大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仪表礼仪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3.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发型与服饰礼仪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交往礼仪,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我们在交往礼仪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握手的顺序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握手的规矩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