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韩流文化的论文题目

韩流文化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韩流文化的论文题目

“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 中文摘要5-6ABSTRACT6文献综述7-9序言9-12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9-10 二、韩流的到来和波及的效果10-12第一章 在传播学视野下解读韩剧的成功12-40 第一节 韩流兴起的本质:成功的跨文化传播12-21 第二节 从“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21-23 第三节 从“文本互文性”理论看韩剧文本的文化旅行23-27 第四节 从“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观看韩剧征服中国观众的奥秘27-35 第五节 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看不甘落后的观众35-36 第六节 从传播的“培养分析”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消费者培育策略36-40第二章 韩剧成功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分析40-68 第一节 从传媒产业本质即“影响力经济”审视韩剧竞争优势40-42 第二节 韩剧兴起的文化产业基础42-45 第三节 “韩国模式”:政府主导、法律跟进、经济支持、海外扩张45-49 第四节 三大广播公司作为运作主体以及制播合一的管理体制49-57 第六节 韩剧独特的编剧机制和著作权管理57-62 第七节 产业化机制渗透到韩剧制作的每一个过程62-68第三章 韩剧的“热播”引发了中国电视人的“冷思”68-71结语71-72参考文献

一个无内涵无品味无格调只会装B的民族搞出来的流有什么可写的,直接开骂就行了

我喜欢初秋的味道,就像枯木逢春那样的欢喜。初秋,一种悲凉来袭的感觉,瑟冷的,遍处的黄叶婆娑飞舞,好像有一支欢乐的交响曲为其演奏,所以它们飞舞的那么欢快,但欢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只是感觉是一首离歌给我的味道。

近期,随着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在内地热播,新一波“韩流”正席卷中国,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对于来势汹涌的“韩流”,中国影视界“谈韩色变”,惊呼“狼来了”,掀起了一股“反韩流”的汹涌力量,抵抗“韩流”“占领”中国。然而,仅仅一味地去“炮轰”是远远不够的。说人家是“文化入侵”,说什么媒体播放“韩剧”就是“汉奸”,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认识人家文化战略的成功所在,加以学习而自强呢?毕竟,自省比一味地去“炮轰”、“控诉”重要得多,亦是更加明智的选择。笔者以为“韩流”在中国劲吹的原因是显而易见。“情”为主题诠释人性精神。生活化、人性化是“韩剧”成功的不二法宝。“韩剧”之所以能深深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关键在于“韩剧”的至纯至真,直指人心人性,围绕着亲情、友情、爱情,通过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去展现人生的不屈与执着,故事里透着一股向上的执着,使人在面对挫折时不放弃努力,坚信希望。相比而言一些国产剧,往往热衷于权力与政治的斗争,缺乏了对于个人灵魂状态的关注和情感世界的探寻,也就缺失了观众共鸣的根脉。情节精雕细琢撼动人心。“韩剧”之所以能气势如虹、颇为受宠,与其情节上的精雕细琢是分不开的。平实的题材也能露出丝丝新意,求真、向善、扬美,从细微震撼人心,让观众身在剧外心在剧中,与剧中人共同体验奋斗与崛起,共同感受悲欢与离合,从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梦想,使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东西在剧中的艺术世界里寻找到补偿。倡导儒家传统达到文化认同。“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韩两国同承儒家文化之脉,有相近的道德认同感,在文化根基、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韩剧”正是利用和挖掘了这种文化上的同源性,以人伦、爱情、友谊等作为故事结构主线,细水长流地陈述着东方的伦理美德,不时渗透儒家文化中“孝悌仁爱”、“乐善好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伦理观,让中国人似曾相识的印记若隐若现,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和力。面对“韩剧”和“韩流”,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无权拒绝世界性文化交流。“只有保持不断开放的文化姿态,相互吸纳与融合,才能够推陈出新,在民族形式、当代生活和世界情感之间搭建起通向艺术真善美的桥梁。”

韩流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说到韩流文化,大部分人还是很不屑的,棒子的称呼在我看来多少有点蔑视的意思,因为一说到韩国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他们总是喜欢把什么都说成是自己的尤其是中国的各种文化,非常厚颜无耻,而说到韩国艺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也会是整容啊之类只关乎外表的东西,对于他们的实力大家基本处于一个笃定他们不行并且不屑于了解他们的程度。而对于这种态度,我只能说如果文化输出是一场战争的话,对于敌人的蔑视和不了解的态度是战场上的大忌。 韩国娱乐圈竞争的激烈在我看来是远远超过中国的,韩国艺人数量的占比也应该是超过中国的,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谁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收入就要靠长相和实力来说话。韩国整容现象当然很常见,其实中国整的也不在少数,我们老师说过,他说艺人不就是给大家带来享受的么,唱得好演得好当然很重要,但如果长的更好看有什么错,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是改变父母给的相貌这件事,可是当人们把头发指甲排除在身体发肤之外已经是常见并且合理的时候,会不会未来有一天人们也会接受其实自己的相貌也可以有改动?长相问题暂且不说因为我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接受,但是我们都知道观众也许会一时因为相貌而喜欢上一个明星,但也会因为他什么都不会而抛弃他。而且韩国经纪公司也不会肤浅到只找一些长得好的人来当明星,所以实力是出道一直到成名的必要因素。就拿权志龙来说,那么那么多的包括明星的人喜欢他的原因只是因为他长得好看么?看了他们的出道实录就会知道权志龙和太阳2006年出道之前在YG当了6年的练习生,6年非凡的努力,就是一个傻子也学聪明了,而且权志龙在YG之前从8岁开始还在SM公司当了5年的舞蹈练习生,加起来就是11年,况且当初YG老板找到他的时候不是因为他的勤奋而是天才才找到他的,所以过人的天赋加上11年的练习时光,权志龙没有道理没有实力,BIGBANG出道到现在几乎每张专辑都是他自己担当作词作曲,甚至编曲、混音的后期制作人也是他自己,他每年凭着自己在版权协会130多首歌的版权赚的版权费就能挣得钵满盆满。试问在中国能够找到几个出道之前有过11年练习生经历的艺人?而且是很谦逊而且这么红也一直没停下过努力的艺人? 激烈的竞争下,艺人们在出道之前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而且在出道之后也绝对不能放松,我觉得这么努力这么勤奋他们的实力再不上升公司都不会让他们出道更别说捧红他们了,在公司眼里相貌和实力绝对是第一位,而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同样一个后果——出名是最重要的,所以,起码我熟悉而且比较喜欢的几个歌手和组合,他们的实力都绝对不输给中国的一些当红偶像明星。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培养人才,韩国的艺人数量多,竞争激烈,而且收入水平其实很低,和中国相比,艺人们都很辛苦而且耍大牌这种东西基本上很少因为观众都很挑剔,你对粉丝这么不好谁愿意伺候你啊于是就马上换了新偶像。而且韩国艺人的自杀率也很高,大都因为受不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和经济公司的制度有很大关系,他们大都基本上就是属于剥削类型的了。这种现象特别不好,但是我这里只想说韩国文化的优点至于为什么待会再详述。 有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个韩国的选修节目KPOPSTAR我就看了看,说实话其实是这一个节目改变了我对韩国艺人尤其是歌手的看法,说实在的里面的选手的实力真的是很强,从嗓子好的到高音强的再到舞蹈惊人的非常多,自己觉得唱的很好的评委要求却特别严格,而且节目的其他方面也非常好,在我看来综合起来中国能和他抗衡的只有中国好声音,所以说KPOPSTAR出来的选手出道了的歌我有的听了有的没听,但因为之前看了他们的比赛所以我完全不会再质疑他们的现场实力。 再说说韩国的综艺节目,就我看的那几个来说,他们的节目真的是玩真的,这些节目一是经常会请到韩国非常出名的明星,无论是传统明星还是韩流偶像,而在中国你能见到几个影帝影后级别的或者是天王天后级别的老上综艺节目?这就是两国的区别,韩国的明星更加的平民化,他们和观众的距离非常近,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二是他们不会顾忌任何偶像明星的形象,什么毁形象露素颜高难度史无前例都会来,只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是啊,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观众的心理都是一样的,谁想看你天天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大家都希望明星能走出光环展现自己平民的一面。

近几年,韩剧风靡中国,它所彰显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与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有许多共通之处,从而体现出其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对于外来的文化影响,不能麻痹对待,却也不必草木皆兵。引言:屈指一算,韩国电视剧已悄然走进中国15年了。如今韩剧就如同这个国家的泡菜一样,以平实的特质和独有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看看央视索福瑞的市场调查吧:从2002年到2005年,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播放过韩剧,我国电视台2004-2005年播出的699部引进电视剧中,就有来韩国。看看我们的身边:翻开报纸,关于韩剧的报道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版面;登陆互联网,有关韩剧的剧情介绍,剧情下载,剧照图片是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就连给朋友打个电话,对方的彩铃也是韩剧主题曲。韩剧的“来势汹汹”甚至已引发了一些中国电视人的“讨伐”,以至于在05年6月第11届上海电视节上,一些中国电视剧导演,演员纷纷控诉韩剧抢了他们的“饭碗”,历数韩剧的种种缺点,甚至要求动用行政力量限制韩剧在中国的进口和播出。到底韩流对中国人有哪些影响呢?韩剧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这么多的中国人?对于韩剧,我们需要学习还是抵制呢?我们几位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韩流”的起源:“韩流”的发源地是在中国,以电影电视剧和大众音乐为核心。中国和韩国自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后,1993年第一部韩剧《嫉妒》在中国cctv播出,此后一系列有关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韩国电视剧开始出口中国,特别是1994年cctv曾经播过的《爱情是什么》在1997年重播时,在进口电视剧历史上创下了第二高的收视率,从此“韩流”开始了。此后,《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一系列韩剧的陆续引进,在中国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韩国大众音乐则是通过1997在中国开播的“汉城音乐厅”在中国流行起来的。“韩流”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韩剧《浪漫满屋》播出后,短外套铺天盖地,胸下切分的上装,端到胸口的外胎小背心比比皆是。大街上的流行女装店,随意一打量就不难发现有“韩味”。最深刻的改变,是你觉察不到的改变。 不少满身韩服的女孩子,并不承认自己在学明星,而是认为这本来就是她们喜欢的样子。食:超市里,小袋的韩国泡菜是最好卖的速食菜。韩国菜馆也越来越多,最好卖的是烤肉和大酱汤,只因为裴勇俊在《冬日恋歌》里说了一句:“原来幸福就是这样,看到心爱的人煮的大酱汤在炉上沸腾!”而如今中国茶道的复兴,中医药美容的流行,也得益于韩剧《茶母》和《大长今》的演绎,使得国人换了一种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脸:韩剧中的美女帅哥99%都是整过容的,这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整容风暴。韩国人正在改变中国人的脸。韩剧导致一种妆容的盛行——透明妆。水和粉调和,涂七八层还是让人觉得你没有化妆。车:韩剧中少不了的是名车伴阔少,以至于许多人把买一辆豪华房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行为方式:中国人在实际操作层面中一直认为分不清礼教和礼貌。以前每天都要给父母请安是礼教,看到父母只是随便招呼一声,生怕别人说自己不够独立。但韩剧里表现的家庭观念给中国人好好的上了一课,教会了我们在尊重长辈的同时,保持独立的见解和行动力。韩剧的魅力所在为了明确“韩流”现象和积累一些依据,我们几位同学在我校学生与老师中进行了一次微型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喜欢韩剧的师生中,“爱情故事纯美”,“俊男靓女养眼”,“故事曲折好看”,“感觉轻松美好”,“故事催人上进”成为韩剧吸引他们的五大看点。一 .弘扬情感美德韩剧强调的是一种放四海皆准的价值观,体现纯真和从一而终的情感美德。我们认为,韩剧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总是在描述,宣扬一种美好的情感。其中的主角总是纯美善良,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剧中有恶人,但最后不是幡然悔悟,就是恶有恶报。总之,爱与宽恕是战胜一切的。里面的感情纯纯的,令人向往,灰姑娘总是能遇上白马王子,满足每个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贫穷的人也能够活得快乐,让人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人类对美好东西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许多优秀的韩剧就像给人希冀的成人童话,让人迷上了它的温情,正好为观众提供了舒缓心理焦虑的空间,甚至有振奋精神,净化人心的作用。正如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梁旭明女士所说,“中国人喜欢韩剧,是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寻求在这个转型社会中日益缺失的那种温情。”二. 韩剧本土化及其生活化气息大部分韩剧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场面,大部分都集中在特定的几个场景内。韩剧表现出来的本土化不亚于剧情,如随意温暖的小食店,街头排挡繁华的闹市区和陈旧的小街道,及由住所,食物和生活习惯无一不占现出“泡菜文化”。与中国电视剧相比,韩剧显然更生活化,正如一位韩国学者李闵泰先生所说,“普通人能成为主角,大众上了历史舞台,电视剧里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有较强的现实性。”可贵的是,韩剧在展现家长里短的同时,也完美的将我们上面所说的弘扬情感美德完美的结合了进去。三 .精致的情节和标致的演员们韩剧的大场景虽然不多,但是很美,电视剧制作非常精细,可以看出制片人员们费了不少心血。以《大长今》为例,导演李丙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史料搜集上下了不少功夫,为了演好御膳宫女,演员们都要专门学习各种宫中料理。我们在拍摄那些烧菜镜头时,也尽力追求完美。一道菜往往要煮上很多遍。重拍很多次。”韩剧帅哥美女也相当多,据说,韩国社会比较重视人的相貌,甚至有些时候会“以貌取人”,所以韩国整容业特别发达。暂先不说这其中的消极一面,至少韩剧中的帅哥美女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此外,相当一部分韩国演员不但帅哥美女,而且更重要的是气质相当好,非常敬业,优秀的演员保证了韩剧的质量。韩剧的缺陷韩剧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缺陷。一、 过于传统与迷信韩国的儒教传统比中国和日本要浓,韩剧中那几代同堂的家庭氛围,传统观念,既有我们以上所说的弘扬美好情感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男尊女卑,长幼尊卑封建迷信等腐朽的观念。二、 剧情拖沓韩剧描写生活细节很细腻,但是有些韩剧、特别家庭剧细节描写得过于细腻,以至将剧集拖得很长,动不动就是100集,200集,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收视疲劳。三、情节雷同情节雷同一直是韩剧的致命伤,许多人看了一些韩剧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在看过几部韩剧后都能总结出一个韩剧的基本套路。例如两男两女的四角恋,三至四个家庭的模式,女主角总是出身贫寒的灰姑娘,男主角总是出生豪门的白马王子,还有前几年流行的女主角得白血病,男主角出车祸等,甚至有人说“韩剧看第一部会惊艳,第二部就觉得‘咦,怎么这么眼熟’,到第三部就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去当编剧了。”不过,据说近一两年韩国人已经在不断尝试不落俗套的情节了。究竟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韩剧带给我们的启示其实,韩国电视剧走过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韩国是军人独裁政府,韩国的影视有许多很严苛甚至是荒唐的限制,例如剧中男女主角不许穿红色衣服,台词里不能出现“共”字,以免让人联想到共产主义。1992年才由军人政府变为民间政府韩剧在这个时候才开始起步。最初只是靠学习引进日本电视剧寻求原创,到1997年金大中总统上台,又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恰好遇上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急需开拓新市场,韩剧才开始红起来。从韩剧本身及其发展史中,有许多值得中国电视剧学习的地方一、 贴近生活,讲道理不说教一些中国内地电视剧有很浓的说教意味,故事有些脱离生活,让人感觉不是让观众看的,而是为政治服务的。另外,中国电视剧古装戏,战争戏,历史戏太多,现代生活剧太少,离现实生活太远,让感觉脱离现实。而大部分韩剧都揭示了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年轻人问题,中年人感情危机等。这大概是由于韩剧与市场结合较紧的缘故。一般韩剧在开拍之前只创作故事的1/3,其余部分边拍摄边创作,这样既可以根据观众需要随时更改剧情(例如《爱上女主播》的结尾就是根据观众投票决定的),又可以提高电视剧质量,因为如果一部电视剧收视率太低就要中途停拍。这个模式值得中国影视界参考。二. 电视剧制作精益求精之所以说韩剧制作精益求精,这是由于在韩国一部电视剧前期策划就要两年半时间,同导演、编剧、制片人三方共同策划,挑选演员,一起参与拍摄制作全过程,而中国大多数影视剧,导演、编剧、制片人各司其职,编剧仅仅是写剧本,改剧本,导演只是负责拍摄,制片人只是负责后期制作,所以韩剧的质量要比国产剧高一些也就不奇怪了。中国电视剧要学习韩剧,首先要扩大题材、要放下艺术家架子,多写一点现实生活,要把电视剧拍给观众看,别拍给评委看,拍给自己看。先让观众们感到娱乐了才能起到熏陶教育作用。其次要提高电视剧的质量,要提高演员素质和拍摄制作水平,要集思广益,对镜头和台词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让中国电视剧繁荣起来。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韩流”的大背景是文化产业的世界化和地域化的巨大潮流。在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和商品的国际性移动加速的今天,特别是在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心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交流和交易促进了韩流现象。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以后,以媒体产业为主的大众文化市场迅速增长。其结果对香港、台湾等中华圈及海外大众文化的需求也在大大的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韩剧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了韩流的始亮点。韩剧受大众欢迎的秘诀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换的中国当今社会的多种需求和矛盾,韩剧强调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体现纯真和从一而终的情感美德,在一定程度上,韩剧所宣传的人性美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其中的煽情,主角的吃苦耐劳、坚忍乐观、纯美善良,正好为观众提供了舒缓心理焦虑的空间,甚至有提振精神,净化心灵的作用。所以说,坚持弘扬情感美德是韩剧吸引观众的法宝。此外,韩剧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这三方面结合的较国产剧好,国产剧则过于突出政治文化而很少能创作出将文化与社会土壤精妙结合的艺术作品。从深层次上说,它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思维方式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这也是韩剧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方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深入探讨,就会发现韩剧能给我们国产剧很多的启示;只要我们怀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就会发现韩剧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今后互相之间的融合会越来越强,这样的开始是一个压力,但是慢慢会变成动力,可以促进我们国产剧的发展。

试论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的论文

关键词: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

摘要: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为实例,在分析和总结该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研究生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即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但由于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是本科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主要围绕本科生群体而展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得不到重视,似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边缘。另外,研究生群体具有以科研学术为主、课余活动较少、生源多样化、独立意识强、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很多活动未根据研究生群体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和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得研究生群体本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2007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校园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存在“积极性偏低”、“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3个特点。“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的特点说明了研究生群体除了学术性活动之外,对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喜爱程度与本科生相比,大同小异,两者对校园文化生活诉求并无显著不同,造成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性偏低”的原因除了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外,暴露出了我们在开发和开展符合研究生需求、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

3汕头大学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尝试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研究生思想多元化,这些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疑问和迷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汕头大学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连续多年举办以寻找研究生精神家园、丰富研究生精神生活为宗旨的“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

“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以旅程的方式开展,整个旅程设有三个驿站,从第一驿站“学径寻幽”出发,途径第二驿站“彼岸·夏花”,最后达到了终点站——“我们在路上”,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在名为“学径寻幽”的第一站中,主题是追求学问之道。主办方请来学校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教授为同学们深入阐述学术研究方法与经验,揭示学术研究真谛,解除学术入门困惑。在随后的以“彼岸·夏花”为题的第二站中,广大研究生们则与学校优秀毕业生、优秀辅导员和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的知名教授一起探讨了校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修养、生命和情感的话题。在最终的“我们在路上”驿站中,则邀请校内或校外多名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教授和学者畅谈他们的求学之路、创业经历和人生起落等,让同学们在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中感悟人生、激励自我、规划未来,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每个驿站访谈时间仅有两个多小时,但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第一站的解决入门之惑,到第二站的校园生活,再到第三站的人生感悟和规划未来,可以说解决了研究生们在校期间遇到的很多代表性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站——“我们在路上”把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推向了高潮。主办方之所以把这一站命名为“我们在路上”,源于人们常常将人生比喻为一条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到达自己梦想的地方,就必须不停歇,一直走下去。而每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又或者我们在前行的途中遭遇荆棘和困惑的时候,良师益友们的建议和帮助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4“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效果和组织工作经验

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

旅”通过邀请校内外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心理专家和优秀毕业生,采用访谈的形式与广大研究生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如何做学问、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生命和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研究生感兴趣而又难以处理或者说感到困惑的问题,这种形式和内容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每一次活动的结束,都会在研究生内部和bbs上引起热烈的反响,有发表看法的,有提出建议的,也有表示期待的。bbs上的各种讨论、建议以及赞扬之辞给了举办方极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该活动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及本科生加入到旅程当中来,使得整个活动在学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启迪作用,切实解决了研究生们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整个活动的效果看,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达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同时也是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头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很好的工作经验:

(1)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针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三大特点,组织和设计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内容,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要注意立足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特点,重在发挥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补充作用。首先,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主动学习、相互教育的舞台;其次,要突出活动的交融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最后,还要着眼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倾向,为其提供在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只有这样,开展的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2)随着高校研究生群体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大,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首先要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应该加强各级研究生会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明确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

(3)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横纵结合”模式向前推进。“横”指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围绕某一主题,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主题文化建设,如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同一时间设立多个分论坛。“纵”指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文化工作中的某一重要主题,有策划、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并不断的强化主题内涵,如“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横式”活动较好地满足研究生群体多元的文化需求,短时间内在校园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集中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较大的活动覆盖面和受益面。“纵式”活动,准确把握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需求,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得活动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同样增大覆盖面和收益面,增强活动效果。

(4)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等特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德育进网络作为提升其有效性的有利契机,提炼传统德育方法和内容体系,加大对上网群体特征的研究力度,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新纲,罗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7(8):100~103。

[2]王厚庆,艾春安.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陕西教育,2009(10):370.

[3]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北大青年研究,。

[4]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107~109.

[5]刘伟兰,张熠。试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校园文化建设[j].2006(1):72~73.

[6]葛蒙,论研究生会在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作用.

韩流”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而在这背后的本质却是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如何理解“韩流”?如何对待她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韩流的热潮”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汇已经成为了媒体常用菜单之一。中华圈及东南亚各国,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知晓韩国的大众文化后引起强烈的反响。韩剧在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如今,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普及,以韩国旅游、购物、时装、美容,以及其他韩国品牌为标志的“新韩流”将伴随“韩流”旅游战略实施而启动。一、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在韩流的发源地中国,大众音乐和电视剧成为核心。韩国大众音乐被中国人广为知晓是通过“汉城音乐厅”的广播。从1997年在中国开播的“汉城音乐厅”,在中国大城市通过FM介绍了韩国的名曲。从1998年酷龙的《弓大力夏巴拉》受欢迎开始,Babybox,SES,神话,李贞贤,HOT,NRG以及近期窜红的宝儿等的舞曲音乐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2000年的HOT中国音乐会的成功和安在旭在中国主要城市举行的10次音乐会等,使中国人强烈地意识到了韩国大众音乐的存在。在国内甚至出现了“哈韩族”,“韩迷”等新词,用来指称陶醉于HOT等韩国舞曲而模仿韩国歌手的发型、服装的青少年。韩国的舞曲使中国社会听到了强有力的振动音。二、韩剧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全国都在痴迷韩剧的事实通过2003年在北京和上海以2000余名市民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寻问是否看过13篇在韩国最具人气的电视剧时,回答收视过一次以上的人的比例是:《蓝色生死恋》最高为68%,《明朗少女成功记》较低为。这证明中国人通过电视、VCD、DVD等媒体,在相当程度的接触韩国电视剧。引起注意的是中国人对韩国大众文化的消费根据性别、年龄、收入而不同的事实。以上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韩国电视剧是在女性当中、韩国音乐是在青少年人群当中特别受欢迎;而在北京地区收入越少、在上海文化程度越低,韩国电视剧的收视率越高(李俊雄2004:296~297),而相比之下,北方比南方有更多的“韩流”追随者。中国人频繁接触韩国电视剧的现象,也通过在中国国内所放映的海外电视剧中,韩国的作品所占比重高的事实得到了证实。2002年度中国的进口电视剧放映片数:以香港133部(占总数的)占第一位,韩国67部()居第二位;进口电视剧放映频道:韩国的《蓝色生死恋》和《女主播的故事》在香港电视剧后占有第二,三位(杨英钧(音译).文玉彪(音译).宋道英(音译)2004:73)。韩国电视剧的好人气,也反映在每片进口价格的上升上:1993年《黎明的眼睛》和《嫉妒》等剧每片卖了400美元,而2003年《四姊妹的故事》则卖了4000美元,而最近人气电视剧价格更是高于6000美元。关于韩国大众文化在亚洲各国倍受欢迎的理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看法强调韩国大众文化本身的优势如韩国歌手的唱功、有韵律的舞蹈、电视剧脚本的优秀构成、演员的魅力和演技等。有的则提出儒家文化的相近性,另外还有人从亚洲大众文化市场的地域性角度进行解释(赵韩慧贞(音译)外,2003 )。三、“韩流”的冲击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韩国大众文化受欢迎的秘诀可能有多方面。但最可能的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换的中国当今社会的多种需求和矛盾,韩国大众文化以比较华丽和精炼而可亲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对暴露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其物质万能的消费文化中、处于诸多新的需求和矛盾中的中国人来说,动用华丽的道具来表现爱情与矛盾情节的韩国青春偶像剧和家庭电视剧有时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尤其在偶像剧中其纯粹而坚定的爱情、家庭剧中家庭成员之间温暖的情感以有趣的故事情节来编织出来,这些都被认为是韩剧的亮点。1·“韩流”的大背景是文化产业的世界化和地域化的巨大潮流。在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和商品的国际性移动加速化的今天,特别是在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心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交流和交易促使了韩流现象(请参考河钟源(音译).杨银京(音译)2002)。中国从1980年开始了改革开放以后,以媒体产业为主的大众文化市场迅速增长。其结果对香港、台湾等中华圈及海外大众文化的需求也在大大的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韩剧和流行歌曲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了韩流的始发点。在电视播放呈急速扩张的趋势中,受观众喜欢的电视剧有了飞快的发展。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在改革开放后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从国内电视剧制作的数量来看,从1980年的177集,到1998年的9327集,18年间增长了52倍之多。2002年中国国内拍摄的电视剧有489部,共达9005集。但这个程度的制作量远不能满足众多频道对电视剧播放的需求,所以中国的电视台开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电视剧的进口。2·“韩流”是随着这种文化商品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因文化商品需求量猛增,当然质地优而价格廉的韩国文化商品开始在中国倍受欢迎。较西方和日本的作品价格低廉,又能提供现代音乐和舞蹈的、结构严密、演技优秀、画面华丽的韩国流行音乐和电视剧,很受中国大众的欢迎。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最近在出席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时说:“中韩两国的价值观念非常相近,所谓’韩流’实际上是在韩国文化中重新找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大长今》在中国走红,使得“韩流”再度在中国掀起了一轮冲击波。韩国文化为何拥有如此魅力,中国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韩国文化官员的这番话,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韩国文化在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后,融入了韩国自己的意蕴,然后才放射出无限的文化魅力。也就是说,“韩流”之所以在中国受欢迎,源于中韩文化同源,并且韩国人不讳言中国古典文学是源,韩国今天的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化,不过是“流”而已。当然,人家这个“流”,因为是标准的“混血儿”,有两国各自的文化精华作母乳,一经问世,便所向披靡,同时折服了韩国和中国的观众。所谓奥秘,不过在于谁能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汉文化,谁就占领了新时代的文化制高点而已。听了裴钟信先生的解释,令人想到了一个词:反哺。汉文化的乳汁喂养了韩文化,韩文化在日臻完善之后,重新轮回中国,反哺中国。这种现象,符合世界文化交流的规律,不足为奇。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是,在“韩流”冲击波面前,不必自卑;该学习的时候,也不妨放下惟我独尊的架子。研究韩流的成功之道,对中国当代文化的成熟,很有必要。3·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就整体而言,媚外有余,尚古不足。即便尚古,照搬多于发扬,如此低级的“拿来”,和邯郸学步没有太多的差别。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假如连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即韩国人所说的中国古典文化)是什么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或者说一知半解,便忙着去“埋锅造饭”,“烹饪”文化产品,嫌口味不佳,再弄点洋葱、洋味精点缀,试想这样的文化产品,中国文化的精华何在,外国文化的精华何在?假如只是个“大杂烩”,观众不叫好,就不能怪观众“崇洋媚外”了。缺少传统文化的底蕴,缺乏当代精神的意蕴,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化产品的致命弱点了。自己祖先的东西都视而不见,偏偏留给韩国和日本人去“啃”,吃亏的到底是谁,现在应该不言自明了吧。能流传到今天的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不可谓不旺盛。我们若能真正把这些古典文化当作遗产好好继承,相信她们融入到现代人的血液中后,焕发出异彩当不成问题。“汉流”涌入韩国、日本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课集体考试合格之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一个始终追寻新的目标,在追寻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相信,中国现代文化,会在其内部因素裂变的同时,在与周边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成熟发展起来。四 韩流对中国大学的韩国语教育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韩流,这比人们预想的时间要早;大部分学生很喜欢韩国电影和电视剧,并经常观看,但对于韩国的流行歌曲,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比较欣赏。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内容本身针对成人观众设计,而、NAG、GOD、COOL、PLT等流行音乐几乎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制作的。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盲目地“哈韩”,而是对韩流进行理性地吸收,在他们学习韩国语并选择韩国语专业的过程中,理性分析也起主要作用。调查表明,韩流给中国大陆高校的韩国语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这个结论在目前的韩国语专业在校生的入学考试专业选择,他们学习韩国语的动机中的以留学韩国为目的和仅出于对韩国的好感,以及对韩国语专业选择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得到了如实地体现。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受到韩流的影响,韩国企业进入中国令就业形势良好等变量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韩流”是一种潮流。“潮流”既可以是持久的,也可以是暂时的。韩流究竟是会持久存在,还是它也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这个问题还待留后观察。因为韩流的生死存亡与韩流自身的发展状况及青少年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而韩流自身的变化和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都充满了变数。参考文献:金贤美·“韩流”话语中的欲望及现实·2002《当代批评》19号,216~233页·杨银京·关于东亚偶像剧流通的文化相近性研究·《放送研究》2003年夏季号,197~220页·河钟源、杨银京·东亚电视的地域化与韩流·《放送研究》2002年冬季号,67~103页·韩洪锡·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形成及对外国大众文化的接受:以“韩流”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中心金秉运.韩流热潮与中国大学的韩国语教育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年第4期(总第105期))

韩流杂志

COOL轻音乐这是哈韩一族必买的杂志~不过这本杂志是日韩的,书的一半是韩国,另一半是日本的韩国方面占差不多60多页,日本方面是40页左右每个月出两期,15号一期,25号一期精华版杂志价钱是10元,全彩页,送海报,纸的质量也不错1月15日的轻音乐里面,东方神起的报道比较多(2月的还没出,呵呵)~现在有的报亭应该还有一月15日的(SS501的三个人的封面)~送SJM海报我还买过纯韩时尚,动感韩流等杂志,不过从各方面感觉都没有COOL轻音乐好

韩剧攻略,韩流旋风

《cool轻音乐》很不错啊,我买了很多年了,是韩流介绍的鼻祖了吧。。。还有韩流旋风什么的。。。可是自我感觉还是cool轻最专业。。。

有“中国韩流第一刊”之称的——《cool轻音乐》全球发行的日韩欧美综合的杂志——讯息公布迅速的——《韩剧攻略》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出名的韩流杂志啊]至于<纯韩派>,<哈韩娱乐>,<纯韩时尚>之类的杂志虽然每一期都赠送VCD光盘,并且价格也便宜但是这些杂志中所引用的图片和新闻稿件都是没有版权的,并且错误信息和错别字较多个人不推荐以上的刊物

韩语的论文题目

我看中韩饮食文化比较好做吧。楼上仁兄真认真呀,哈哈哈

不好意思才看到你的提问,这是我以前在新浪博客里整理的一些,按照类目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语言语法类: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中日韩三语言“体”的对比母语为英语和韩语的汉语学习者表形量词习得研究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韩汉定语对比以及韩国学生的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谚语对比研究韩汉生命体量词对比研究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对中国学习者的韩语惯用语、俗语教育研究韩版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汉韩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韩籍学生使用“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基于汉韩对比的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研究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过去时教学方案汉语词汇与韩国语汉字词的比较研究中韩同形词对比研究汉韩语言中的误导词的对比研究及对韩汉语教学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研究韩国语‘(?)’与汉语‘眼·目’的语义扩张及对比研究关于韩中广告语言的考察韩国学生汉语“了”字用法的偏误分析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汉韩成语比较研究汉韩量词对比研究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从学习观念的视角论高职英语折中主义教学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对韩谦语教学研究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研究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青岛市航海运动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汉韩量词及其对比研究关于日中韩“拒绝”的表达方式对韩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兼语句的比较研究汉韩“比”字句对比分析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把”字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汉语波斯语名量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韩国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文化类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韩国的民俗文化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中韩文化交流研究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从炸酱面看中韩的饮食文化 文学翻译类中韩文学交流研究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韩国语中的汉字词韩国语中的外来语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1970年代小说研究黄顺元小说研究或者以下段落能给你韩语论文题目找寻上一点灵感!!艺人?(可以和中国的艺人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出道的历程)饮食?(泡菜文化~或者和中国对比,色香味上比较)国际婚姻?(韩国正迈向多元化国际型社会,国际婚姻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原因现象发展未来都可以谈)전혀 관심 없어!就想毕业?(不能这么直接,那也可以谈谈韩国的留学生)再或者,可以看看最近韩国的新闻,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会不会给你什么灵感!韩文版韩语毕业论文题目翻译11.한중 언어 속의 높임말에 대한 비교연구12.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의미가 다른 한자어13.한자어에 대한 정리 비교연구14.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유행어에 대한 비교15.한중 언어 속의 속담에 관한 비교연구16.한중 언어 속의 사자성어에 관한 연구17.영화를 통해서 본 한국인의 민족성18.한중 무역교류의 역사, 현황 및 장래19.한국의 음식문화에 대하여20.한국의 유교문화에 대하여21.한국인의 민족성에 대하여22.한국의 무속신앙에 대하여23.한국의 대중문화에 대하여24.한국인의 기질연구25. 시사용어중의 한자어26.한국어의 접사에 대하여27. 한국어 시간범주에 대하여28.한국어 태범주에 대하여29.한국어 색채형용사에 대한 인지언어학적인 연구30.한국어 공간적 은유에 대하여31.한국의 유교사상 실태32. 햇빛정책과 남북관계33. 한미간의 군사동맹 33.한국어 속담에서 반영된 문화적 이메지34.한국어 축략어에 대한 연구35.한중언어대미연구39. 한국어 어휘 의미론(意味论) 분야 ( 동의어, 다의어, 유의어, 관용어, 외래어 등) 40. 한국어 통사 의미론 분야41. 한국어 화용론 분야42. 한국어 시제 분야43. 한국어 조사 분야44. 한국어 복합어 분야45. 한국어 파생어 분야46. 한국어 피동과 사동 분야 47. 한국어 보조용언 분야48. 한국어 경어 분야49. 한중 언어대비50. 한중 문화대비 更多题目选择参考我的新浪博客博文

3中韩饮食文化比较中国饮食文化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韩国饮食文化 主食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因此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韩定食(韩国式客饭): 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不加辣椒粉。蒸、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磨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 烤牛肉和烤牛排: 在多种烤肉中最受欢迎的是烤牛肉(切成薄片的牛肉用佐料腌制后烤熟)和烤牛排(用佐料腌制后放在铁板上烤熟)。两者皆以生菜、芝麻叶等沾辣椒酱或豆瓣酱食用。有时附带提供3至5样泡菜或小菜,有的餐厅则需另加点白米饭和汤。餐厅招牌常以花园为店名。梨泰院花园(花山区梨泰院洞(797-1474),三元花园(江南区新沙洞(544-5351)、西门会馆(中区西小门洞(755-4645)等较有名,在韩国一般的餐厅也可品尝到。 烤牛里脊: 将适当厚度的牛里脊烤熟后,醮少许黄酱,用洗净的生菜等新鲜蔬菜包卷后食用。或醮香油盐佐料食用。 面条火锅: 切成薄片的牛肉或海鲜,与各种时令蔬菜以及面条一起,放入烧开的汤锅内,煮熟后即可食用。清淡可口,余味无穷。 包饭套餐: 用新鲜蔬菜,包卷熟肉或其它蔬菜的风味食品。每家餐厅选用主料会略有不同,但大都是用蔬菜加少许酱(黄酱、辣椒酱或混合酱)后,卷包起来食用。与以肉为主的“包肉”不同,主料是蔬菜的包饭,不必担心胆固醇问题。蔬菜的甘苦味,还有助于增进食欲。 冷面: 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 参鸡汤: 在童子鸡内入糯米、大枣、大蒜、有参后,长时炖煮。随个人喜好还可加放胡椒粉、盐巴等食用。由于营养丰富,是炎夏的高级补品。 锅汤、火锅类: 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成的什锦火锅等。火锅中以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用章鱼加放辣椒酱等佐料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 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忠武路776-3525)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店。 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药汤茶,提神防病。 水果茶: 主要选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柚子、木瓜、橘子皮等水果,加水长时间煎熬后饮用,或用蜂蜜淹制后,加热水稀释饮用。冬季常饮,可预防感冒。 风味灌肠: 灌肠是将豆腐、粉条、大米和蔬菜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灌入猪肠内加工成的韩国式美味香肠。 韩果: 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蜂蜜、麻油后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比如: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礼节的国家,就是在餐桌上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比如斟酒,韩国老板权先生介绍说:“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低端斟酒。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 ●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这点与我国传统正好相反)。 ●先喝汤再吃别的食物;用餐时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关于韩流的毕业论文

恩,我们民族都说是礼仪民族非常讲究礼仪,在礼仪方面也包括生活习惯,饮食时的礼仪之类的等等和诺很多。。。。对礼仪方面也包括着装! 所以你可以写到的方面很广,个人推选礼仪~!

“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 中文摘要5-6ABSTRACT6文献综述7-9序言9-12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9-10 二、韩流的到来和波及的效果10-12第一章 在传播学视野下解读韩剧的成功12-40 第一节 韩流兴起的本质:成功的跨文化传播12-21 第二节 从“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21-23 第三节 从“文本互文性”理论看韩剧文本的文化旅行23-27 第四节 从“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观看韩剧征服中国观众的奥秘27-35 第五节 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看不甘落后的观众35-36 第六节 从传播的“培养分析”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消费者培育策略36-40第二章 韩剧成功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分析40-68 第一节 从传媒产业本质即“影响力经济”审视韩剧竞争优势40-42 第二节 韩剧兴起的文化产业基础42-45 第三节 “韩国模式”:政府主导、法律跟进、经济支持、海外扩张45-49 第四节 三大广播公司作为运作主体以及制播合一的管理体制49-57 第六节 韩剧独特的编剧机制和著作权管理57-62 第七节 产业化机制渗透到韩剧制作的每一个过程62-68第三章 韩剧的“热播”引发了中国电视人的“冷思”68-71结语71-72参考文献

最近,一股“韩流”之风袭卷中国,使不少青年人为之“感冒”。瞧瞧,大街上那些头发染成五颜六色、身穿奇异的宽松服饰的新新人类;那些在某某韩国明星演唱会上不顾保安拦阻奋勇冲上舞台只是为了见自己偶像一面的疯狂歌迷们;因见到自己的偶像而激动得涕泗横流的痴情fans;一个个看上去都“病”得不轻。难道韩国的文化就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韩流”之所以如此受青年人的欢迎,正是因为它们打破了东方传统中陈旧的思想,但又不脱离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和传统的完美结合中,被全世界大部分人所认可。如今,大批的韩国歌星、影星来中国宣传发展。大力度的宣传和明星们自己的真材实料,使他们很快在中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拥有了大量的fans。这正是“韩流”成功袭击的原因之一。他们明白,倘若不出家门,即使有再优秀的成果也不会被外人所认可。于是,他们立即向自己“家门口”的这块“风水宝地”——中国发起进攻。凭借着大力度的宣传,他们很快就使自己的文化被他人所认可,并且自己的腰包里塞满了中国人心甘情愿花的钱。这样一举两得之举很值得借鉴。当然,“韩流”中最盛行的还是韩国影视剧了。韩国的影视剧与中国的影视剧有着天壤之别,它既不像中国武侠片中的你死我活,也不像中国爱情片中的海誓山盟;既不像中国纪实片的庄严肃穆,也不像中国教育片的誓死为国。它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情感的演绎,用爱情、亲情、友情三大主题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健康积极的笔调书写着人生,使很多青年人都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韩流”新潮、创新、大胆,但它们骨子里头仍然浸透着保守朴实,是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思维相结合的成果。韩国影视剧大胆冲破传统理念,构思巧妙绝伦,就像《我的野蛮女友》这一系列风格的影片,风格非常独特、极具有个性化,极富有刺激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我想,倘若这部电影改由中国导演来拍摄,可能会被命名并且创作为《我的贤妻良母》。当然,中国电影也不乏创新,但似乎这类创新作品总有些脱离实际,有的只有商业价值而缺少更多的后现代文化的艺术价值。看来,中国若不再采取行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那么,想必迟早有一天,这股“韩流”会迫使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被掩埋从而销声匿迹。☆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 亲爱的你,准备好了吗?这篇作文给你借鉴下

这得看楼主自己感觉了。1.饮食韩食是韩国引以为豪的东西,现阶段正在以国家形式在全世界推广,试图成为世界性的大菜系。2.影视“韩流”是近10年来一直盛行于东亚的文化潮流,以电视剧和流行歌曲为主。电视剧大多以俊男美女为轴心讲述故事,再加以温情的家庭生活细节娓娓道来。另外流行歌曲方面,年轻男女组合自HOT、SES等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东亚及东南亚后,现在已形成流水线式的一种产业模式。3.韩服韩服的根源是在中国。古代韩服是从中国明朝的服饰样式中转化来的。这和日本的和服从中国汉朝服饰演变来的差不多。4.礼仪韩民族(朝鲜民族)是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尊老爱幼一直都是品评一人品德的重要标准之一,并且在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场合及环节都有需要遵守的礼节。现在随着韩国的经济发展很多传统的礼节都以丧失(个人认为,现在中国朝鲜族是最接近于遵守传统礼节的),但新的文化又产生了新的礼仪。5.生活习惯这个不太好写。因为一个地方的人的生活习惯主要取决于地域条件及气候状况。*****************个人认为,韩服和生活习惯不太好写,因为要研究的不仅是它的历史及现状,而且还有它所处地域的其他各种影响其存在及发展的因素。影视,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同时更是市场运作的产物,可研究性不大。饮食及礼仪,楼主可以综合这两种一同研究。韩国人注重饮食,所以餐桌上注重礼节且繁多,而且在各种场合的礼仪礼节中又少不了饮食。好了,就这些吧。如果写饮食,你可以从泡菜入手讲一些日常生活饮食及饮酒文化,再深究一下这些习俗的根源。

  • 索引序列
  • 韩流文化的论文题目
  • 韩流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韩流杂志
  • 韩语的论文题目
  • 关于韩流的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