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自然界最优秀的飞行者之一,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蜻蜓的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蜻蜓的科技论文篇一 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资源概述 摘要: 为了解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状况,作者2010~2013年在洛阳地区所辖9县2区,进行了多次针对蜻蜓的采集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标本数据,共采获蜻蜓目昆虫标本700余号。本研究记述了分布于洛阳地区的蜻蜓,共计6总科、15科、37属、57种。通过对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的资源调查研究,列出了洛阳蜻蜓名录,并对洛阳分布的蜻蜓属(种)数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蜻蜓目;分布;洛阳 中图分类号:Q968.2(26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109-04 蜻蜓目昆虫是一类比较古老的昆虫类群,其幼虫(稚虫)水生,成虫陆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水质的变化,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具有指示性[1]。其成虫是农、林业的天敌昆虫,还是一类药用昆虫。我国蜻蜓种类约有650余种[2,3],约占世界蜻蜓总数的10%。据王治国(2007)[4]《河南蜻蜓志》一书记述,河南蜻蜓目昆虫计6总科、15科、96种,而洛阳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比较复杂,蜻蜓目昆虫资源十分丰富,但过去一直没有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十分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几年来标本的采集、调查、研究后,对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类和分析,对洛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调查、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 1洛阳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降水量546 mm,平均相对湿度66%,平均无霜期225天。洛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 km,南北宽约168 km;地处秦岭山脉东段,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其中山区45.5%、丘陵40.7%、平原占13.8%。此外,洛阳地区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流域面积为黄河水系,洛河、伊河为主干河流,二者在偃师境内交汇称为伊洛河,而汇入黄河,南部老灌河、白河、汝河自北西向南东汇入长江;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故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2洛阳地区的蜻蜓资源 经调查、研究、鉴定得知,目前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57种,分别隶属于2亚目6总科15科37属,名录如下: 2.1差翅亚目Anisoptera 2.1.1大蜓总科 Cordulegasteroidea 大蜓科 Cordulegasteridae 圆臀大蜓属 Anotogaster Selys,1854 (1)双斑圆臀大蜓 Anotogaster kuchenbeiseri Foerster 分布:栾川、嵩县。 大蜓属 Cordulegaster Leach,1815 (2)晋大蜓 Cordulegaster jinensis Zhu et Han 分布:栾川、嵩县、洛宁、新安。 裂唇蜓科 Chlorogomphidae 华裂唇蜓属 Sinorogomphus Carle,1995 (3)侗乡华裂唇蜓 Sinorogomphus tunti Needham 分布:栾川、孟津、吉利、嵩县。 2.1.2蜓总科 Aeschnoidea 蜓科 Aeschnidae 伟蜓属 Anax Leach,1815 (4)黑纹伟蜓 Anax nigrafasciatus Oguma 分布:孟津、吉利、偃师、新安。 (5)马大头[碧伟蜓]Anax parthenope julius Brauer 分布:孟津、吉利、偃师、栾川。 头蜓属 Cephalaeschna Selys,1883 (6)淡绿头蜓 Cephalaeschna patrorum Needham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汝阳。 普蜓属 Planaeschna McLachlan,1895 (7)米普蜓 Planaeschna milnei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 春蜓科 Gomphidae 亚春蜓属 Asiagomphus Asahina,1985 (8)和平亚春蜓Asiagomphus pacificus Chao 分布:栾川。 异春蜓属 Anisogomphus Selys,1854 (9)马奇异春蜓Anisogomphus maacki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戴春蜓属 Davidius Selys,1878 (10)平截戴春蜓Davidius truncus Chao 分布:栾川。 环尾春蜓属 Lamelligomphus Fraser,1922 (11)环纹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ringens Needham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小叶春蜓属 Gomphidia Selys,1854 (12)联纹小叶春蜓Gomphidia confluens Selys 分布:孟津、吉利、偃师。 2.1.3蜻总科 Libelluloidea 伪蜻科 Corduliidae 金光伪蜻属 Somatochlora Selys,1871 (13)绿金光伪蜻Somatochlora dido Needham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汝阳。 大蜻科 Macromiidae 弓蜻属Macromia Rambur,1842 (14)摩氏弓蜻Macromia moorei moorei Selys 分布:栾川、汝阳。 蜻科 Libellulidae 蜻属 Libellula Linnaeus,1758 (15)基斑蜻Libellula depressa Linnaeu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宽腹蜻属 Lyriothemis Brauer,1868 (16)闪绿宽腹蜻Lyriothemis pachgastra Selys 分布:栾川。 灰蜻属 Orthetrum Newman,1833 (17)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 speciosum Uhler 分布:全地区广布。 (18)褐肩灰蜻Orthetrum japonicum internum McLachlan 分布:孟津、吉利、偃师、汝阳。 (19)线痣灰蜻Orthetrum lineostigma Selys 分布:洛宁、新安。 (20)狭腹灰蜻Orthetrum sabina Drury 分布:孟津、吉利。 (21)异色灰蜻Orthetrum triangulare melania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新安。 (22)青灰蜻Orthetrum triangulare triangulare Selys 分布:孟津、吉利、栾川、嵩县、伊川。 红蜻属 Crocothemis Braure,1868 (23)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 Drury 分布:全地区广布。 多纹蜻属 Deielia Kirby,1889 (24)异色多纹蜻Deielia phaon Selys 分布:孟津、吉利、栾川。 赤蜻属 Sympetrum Newman,1833 (25)大赤蜻Sympetrum baccha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 (26)半黄赤蜻Sympetrum croceolum Selys 分布:栾川。 (27)夏赤蜻Sympetrum darwinianum Selys 分布:栾川、嵩县。 (28)眉斑赤蜻Sympetrum eroticum eroticum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 (29)旭光赤蜻Sympetrum hypomelas Selys 分布:栾川。 (30)黄腿赤蜻Sympetrum imitens Selys 分布:孟津、吉利、新安、宜阳。 (31)褐顶赤蜻Sympetrum infuscatum Selys 分布:栾川。 (32)小黄赤蜻Sympetrum kunckeli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33)小赤蜻Sympetrum parvulum Bartenef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34)秋赤蜻Sympetrum frequens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宜阳。 玉带蜻属 Pseudothemis Kirby,1889 (35)玉带蜻Pseudothemis zonata Burmeister 分布:全地区广布。 褐蜻属 Trithemis Brauer,1868 (36)晓褐蜻Trithemis aurora Burmeister 分布:栾川。 黄蜻属 Pantala Hagen,1861 (37)黄蜻Pantala flavesens Fabricius 分布:全地区广布。 2.2均翅亚目(束翅亚目)Zygoptera 2.2.1色�总科 Calopterygoidea 丽�科 Amphiptergidae 大丽�属 Philoganaa Kirby,1890 (38)粗壮大丽�Philoganaa robusta Navas 分布:栾川。 色�科 Calopterygidae 色�属 Calopteryx Leach,1815 (39)黑色�Calopteryx atratum Selys 分布:栾川、嵩县。 眉色�属 Matrona Selys,1853 (40)晕翅眉色�Matrona basilaris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宜阳、新安。 (41)褐翅眉色�Matrona basilaris nigipectus Sely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绿色�属 Mnais Selys,1853 (42)绿色�Mnais andersoni tenuis Oguma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宜阳、新安、孟津。 闪色�属 Calipaea Selys,1859 (43)紫闪色�Calipaea consimilis McLachlan 分布:栾川。 溪�科 Euphaeidae 尾溪�属 Bayadera Selys,1853 (44)巨齿尾溪�Bayadera medanopteryx Ri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2.2.2�总科 Coenagrionoidea �科 Coenagrionidae 黄�属 Ceriagrion Selys,1876 (45)长尾黄�Ceriagrion falla Ris 分布:洛宁、栾川、嵩县。 瘦�属 Ischnura Charpentier,1840 (46)青纹瘦�Ischnura senegalenensis Rambur 分布:栾川。 (47)二色瘦�Ischnura lobata Needham 分布:栾川、嵩县。 扇�科 Platycnemididae 长腹扇�属 Coeliccia Kirby,1890 (48)四斑长腹扇�Coeliccia didyma Selys 分布:栾川、孟津、偃师。 (49)六斑长腹扇�Coeliccia sexmaculatus Wang 分布:栾川、嵩县。 华扇�属 Sinocnemis Wilson & Zhou,2000 (50)河南华扇�Sinocnemis henanese Wang 分布:栾川、嵩县。 扇�属 Platycnemis Charpentier,1840 (51)白扇�Platycnemis foliacea foliacea Selys 分布:全地区广布。 (52)粉扇�Platycnemis phyllopoda Djakonov 分布:洛宁、栾川。 山�科 Megapodagriidae 藏山�属 Mesopodagrion McLachlan,1896 (53)藏山�Mesopodagrion tibetanum McLachlan 分布:洛宁、栾川。 齿山�属 Rhipidolest Ris,1912 (54)二星齿山�Rhipidolest nectans Needham 分布:栾川。 2.2.3丝�总科 Lestinoidea 丝�科 Lestidae 丝�属 Lestes Leach,1815 (55)蕾尾丝�Lestes nodalis Selys 分布:栾川。 综�科 Chlorolestidae 绿综�属 Megalestes Selys,1862 (56)褐腹绿综�Megalestes chengi Chao 分布:栾川。 (57)褐尾绿综�Megalestes distans Needham 分布:栾川、嵩县。 3 洛阳地区蜻蜓属种的数量分析 地位以及与全省所具有的各属、种之间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差翅亚目在洛阳地区所含属、种的数量分别是22属37种,均翅亚目为15属20种,与全省范围内蜻蜓目属、种的比较来看,洛阳地区差翅亚目的属种数量占全省比例分别为52.4%和58.7%,而均翅亚目所占比例分别为78.9%和60.6%,总体来看,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占全省属、种的比例分别是60.7%和59.4%。由表1可以看出,差翅亚目的大蜓科、裂唇蜓科、蜓科、蜻科,均翅亚目的丽�科、色�科、溪�科、扇�科、山�科、综�科,无论从属的数量上,还是从种的数量上来看,在洛阳地区蜻蜓目昆虫的分布上所占的地位十分明显和重要,说明洛阳地区十分适合蜻蜓目昆虫的生存。由于洛阳地区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通邑,十省通衢”之称,且区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植被类型更是多样化,区域性较强,故在蜻蜓的分布上也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和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洛阳地区的西部和南部,雨水比较充沛,使得这些地区的蜻蜓数量和种类所占比例也比较高,蜻蜓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也说明,洛阳地区的水质还是比较好的。 参考文献: [1]黄小清,蔡笃程.水生昆虫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72-75. [2]王治国.中国蜻蜓名录:昆虫纲蜻蜓目[J].河南科学,2007,25(2):219-238. [3]王治国,王正用,李东升.河南蜻蜓目昆虫调查[J].河南科学,1990,8(3/4):78-94. [4]王治国.河南蜻蜓志:蜻蜓目[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 [5]张大治,张志高.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概述[J].农业科学研究,2006(1):45-50. [6]杨晓燕,郑哲民.陕西省蜻蜓目的初步调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6(1):60-68. [7]赵修复.中国春蜓分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0-155. [8]李鹏,于昕,周长发.中文蜻蜓常用名称考[J].昆虫知识,2005,42(4):475-478. [9]江尧桦,徐延强,王波.山东蜻蜓目昆虫概述[J]. 山东林业科技,1996(6):28-29. [10]Yeh W C. Three dragonflies(Odonata) newly recorded in Taiwan[J]. Formosan Entomol.,2006,26(2):187-195.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4,46(5):113~114,117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于蜻蜓的科技论文篇二 浅谈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工艺型式与审美体验 摘 要:蜻蜓眼式玻璃珠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琉璃珠的鼎盛时期,见证了中西文化全方位的交流过程,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地域特色、信仰方式、文化背景、科技发展以及审美趣味,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 关键词:蜻蜓眼式玻璃珠;审美;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74-01 一、概述 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指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玻璃珠。在珠体上嵌入一种或数种不同于母体颜色,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效果,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眼睛形状,形成“鼓眼”,与蜻蜓的复眼十分相似。西方学界称之为“眼式珠”或“复合眼式珠”,安家瑶称它为“镶嵌玻璃珠”,这种珠子的制造方法多样,并非“镶嵌”一种方法,然而以其形式命名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却更为形象和全面。 二、造型分类 蜻蜓眼式玻璃珠均为手工制造,所以会带有随意性,同时也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找到两件相同的珠子。如果完全依据其外观,我们发现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国外学者曾经提出通过其上“眼珠”制造工艺的不同来对蜻蜓眼式玻璃珠进行分类的方法。我国出土蜻蜓眼式玻璃珠,根据其“眼珠”造型的不同所反映的制造工艺,可分为九种造型。 A型:层状眼珠。早期的层状眼珠,是在珠体上多次滴不同颜色的玻璃料,由下至上渐次减小,再加以修整而成。更为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上述方法单独制作眼珠,趁母体尚未凝固时嵌入,加以打磨修整而成。 Aa型:“瞳孔”位于眼眶正中,又称为同心圆纹眼珠。在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中,年代最早。 Ab型:“瞳孔”位于一侧,即离心圆纹眼珠。整体形成“斜视”的效果,给珠体平添活泼的氛围。 B型:圆斑状眼珠。艾森称之为“简易点状眼珠”,是制作最简单的一种类型,将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料滴在母体上,或将玻璃料滴加工成适当形状后嵌入未凝固的母体,略加修整即可制成。“眼”整体仅为一种颜色的玻璃料。 Ba型:平齐圆斑状眼珠。将加工好的玻璃料滴(即眼珠)嵌入母体,然后修整齐平。 Bb型:突出圆斑状。眼珠,保持滴上的玻璃料凸出于母体的状态,有时甚至通过修整突出强调。推测制造工艺应是:“先制成一带穿孔的圆形内胎,内胎先经烧制,然后在胎的外部再加涂白色的料,白色料之外再涂各种彩色料,以组成各种纹饰。 C型:嵌环眼珠。将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料制成细条,嵌入母体,近环形,成为“眼眶”,环内的母体颜色形成眼珠的效果。嵌入的料环略呈弯月形,眼珠整体给人一种“斜视”的印象,嵌入的料环已脱落,时代为战国。 D型:角锥状眼珠。将母体制成带有多个角锥的不规则形态或在圆形母体上嵌入单独制作的角锥,这种装饰手法要和其他方式组合运用,角锥状眼珠最为突出。 E型:套圈眼珠。一个大圆圈中套若干小圆圈,艾森描述为“小眼分组置于特定颜色(通常是棕色)的区域”,小圆圈的数量似有定规,通常为六个或七个,其中一个位于中心,其余环绕置于周围,在港台收藏界常被称为“六星纹”和“七星纹”。 F型:镶嵌玻璃料卷眼珠。是在母体上滴大滴的玻璃料,在周围镶嵌不同颜色玻璃料条裹成的卷,形成眼眶的同时,又具有睫毛的效果,艾森简称为“镶嵌料卷”。 H型:几何线间隔眼珠。用连珠点纹形成圆、椭圆、三角等形状,将珠体表面的眼珠分隔开来,形成若干独立的小单元。 I型:组合型眼珠,即复合眼珠。采取多种装饰手法于一体。上述八型蜻蜓眼式玻璃珠中很多装饰手法都不是单一的,分型的依据是主要的装饰手法。 三、工艺特征与装饰纹饰 蜻蜓眼式玻璃珠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造型、色彩及制作工艺均具有多样性。从质地上讲,有陶胎与玻璃胎两种,玻璃胎又分为透明与半透明。从造型上看,有方、圆、管状形,亦有相对内敛、平滑、整体的表现方式,亦有造型夸张、强调眼球凸出的效果。 蜻蜓眼式玻璃珠的纹饰丰富多彩,以眼形纹为装饰,最初是从埃及或西亚经印度传入中国的。融入中国文化后,蜻蜓眼式玻璃珠最初的宗教象征意义渐渐消失,在纹饰上也出现了更多中国式样的图案。比如:对称图案或点线连接,还有称为“珍珠地”或“连珠纹”的纹饰都是当时中国流行的样式。典型纹样是大眼里套贴小眼的复眼星纹珠,根据小眼数目被分成三星纹、五星纹、六星纹、七星纹等,甚至有十二星纹。此外,春秋时出现的被称作泼墨纹的珠子,尤其具有水墨大写意的雏形,其纹饰妙绝、配色讲究,有勾魂摄魄的惊人美感。 四、美学特性与审美感受 黑格尔认为,艺术形式不是随意创造出来的,相反,它们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和历史状态的具体规定性之中。正如蜻蜓式玻璃珠注定只会产生于中西文化有所交流的大背景下,也只能产生在先人们熟练掌握玻璃制作技术的情况下。而人类对抽象的几何形图案有一种天然的爱好和一种天赋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先人们才首先选择眼形纹构成琉璃珠的装饰图案。 审美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呈现的美;是先人们将社会实践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历史为背景所建构的一种特殊表现性关系。西方的艺术创造是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着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蜻蜓眼”作为琉璃艺术的代表,是人类审美表现关系专注于对象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它们与先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实践关系和理智认知关系。 五、民族创新性与图腾崇拜 战国早期以后,楚地成为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最为流行的地区,仿制的蜻蜓眼式珠,与此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模仿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标本,材质之多样,形式之丰富,不见于西方古代世界,应当是本土制造的。它们的存在表明,蜻蜓眼式玻璃珠传入之后,得到了本土文化的强烈共鸣。 楚人有强烈的的艺术创造意识,从来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楚国利用已经掌握的玻璃工艺仿制了大量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仿制过程中,极富创造力的楚人由于自己审美习惯,把自己偏爱的传统纹样也添加一点进去,蜻蜓眼式玻璃珠上醒目的菱形纹就是楚人偏爱的一种纹样。从玻璃珠的发展来看,玻璃珠上的纹饰越来越富于变化,越来越丰富。单纯的蜻蜓眼纹装饰发展到多种纹饰组合的绚丽繁复的复合纹饰,使玻璃珠更加精美、典雅,充分体现出楚人审美情趣。 蜻蜓眼式玻璃珠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由于其外形极具观赏性,不仅有精美的装饰艺术特性,更多的是贵族们把能够佩戴它作为身份的象征。其眼形纹饰也有明显的宗教信仰含义。佛教徒对琉璃极其重视,把它视为七宝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译的印度佛经亦有记载。“骨之精气凝为瞳孔。筋之精气凝为黑眼珠。气之精气凝为白眼仁。”眼睛乃“心之符也”。可见眼球凝聚了不可替代的原始神秘力量,人们相信眼球的魔力,并且认为眼球越多魔力越大。 六、结语 蜻蜓眼式玻璃珠最早在公元前二千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进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春秋晚期。蜻蜓眼式玻璃珠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琉璃珠的鼎盛时期,见证了中西文化全方位的交流过程,为科学研究中国古玻璃艺术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王敏.琉璃[J].上海工艺美术,1998,(03). [2]蒋玄怡.古代的琉璃[J].文物,1959,(06).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潘谷西.段文杰.中国美术全集・琉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第三册. [5]李会.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看了关于蜻蜓的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科技论文的范文 2. 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 3. 关于光的科技论文 4. 关于手机的科技论文 5.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作文
不好进。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山东省唯一的综合性、社会公益类省级林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山东省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使命;承担国家、部、省下达的各类科研项目,并不好进,需要精通相关专业和硕士研究生学历。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看自己的实际水平去投就好了
山西科技报是省级普刊,俗称四级期刊(普通核心为三级)。
山西科技报是由省科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冶金厅、省煤炭厅、省乡镇局、省扶贫办和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全省唯一的一张科技类报纸。
《山西科技报》是由省科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冶金厅、省煤炭厅、省乡镇局、省扶贫办和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全省唯一的一张科技类报纸。《山西科技报》的主要读者是全国各省、地、县、乡的领导、企业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农民朋友、科技爱好者、中小学生及国外科技界、经济界朋友。除要闻版外,还辟有: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技术市场、青少年天地、学术论坛和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及热点新闻于一体的周末版《双休日》。
《安徽林业科技》创刊于1975年。是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学会编辑出版的林业科技刊物,为《中国林业文摘》核心期刊,并为国家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主要刊登林业良种选育、营林、病虫害防治、林业调查、森林生态、林业经济、园林绿化、林副特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科技信息以及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文章。您如果指定这个期刊可以直接网上搜索杂志社信息投稿但是直接投稿审核周期长;还有一种就是您可以通过论文发表网站发表,通过这种方法周期短,通过率高
你好!很多学生去参加自主招生都是奔着录取了就不用高考去的,但是事实上自主招生的学校录取的专业和人数都是很少的,自主招生的录取率是很低很低的,如果你成绩还可以,自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没有你喜欢的,那我建议你还是安心的准备高考比较好。
小明在入学时听说高年级同学在开学第一天会打新生,非常紧张。这时,一个高年级学长凶神恶煞地冲过来问道:“你是怎么考进来的?”小明说:“我...我是自主招生进来的。”“那你走吧!”学长说,“我们不打自招。”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
扩展资料: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SCI:评价标准
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I 百度百科-----SCI
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太纠结文字格式,建议采用小四或者五号字号,采用14磅行距进行编写。投稿之后,若有要求,编辑部会联系你。如果仍然不放心,可以提供期刊名称,我帮你确认下投稿的格式。《山东林业科技》期刊未明确说明排版格式,提交的稿件可以不需要分版。至于黑白图片的问题,最好自己将彩色图片转换为黑白色,可能转换之后涉及到一些细节调整,自己转换会更符合预期。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卵蝗虫一般以卵越冬,在秋季雌成虫利用腹部未端的坚强“产卵器”,插入土中产卵。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次产18-35粒卵成块。卵块有良好的保护层,不易受温、湿度和不良因素影响。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经4-5个月,即翌年3-4月,当气温渐暖时,是蝗卵孵化、蝗蝻出土的季节。 若虫、成虫 刚孵出的若虫又叫蝗蝻,没有翅,能跳跃。蝗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蝗蝻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一生蜕皮4-5次,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 蚊子的生活习性: 蚊子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蚊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都生活在水中。 卵 幼虫 蛹 成蚊 蚊子一生可活一个月左右,越冬蚊子可活两、三个月。一只雌蚊一生能产卵 3—4 次;每 次产卵 150—250 粒,从卵孵化 为蚊,最快要七天,最长要二十六天,一般要十二天左右,一 只蚊子一年可传五至十代。 气候温湿,蚊子整早都可生长,繁殖,由于冬寒时间不长,形成一串有两次蚊子的高峰 期。第一次高峰是三至五月,第二次高峰是九至十一月,民间流传的“农历八,九月蚊子咬人,八月如钻,九月如蒜。
蝗虫,直翅目,蝗科,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蛹,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产卵后淹水时间的久暂与深浅可影响蝗卵的孵化率,土壤干燥一点比较好,湿度过大,蝗卵和幼蝻死亡率高. 〔参考资料〕 成虫:雌虫体长31-40mm,平均33mm;翅长30-3mm。雄虫体长29-35mm,翅长24一25mm,身体主要为绿色,翅长过腹。雌虫触角长23mm,雄虫的25mm。额顶突出如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大。触角末端淡黄色。前翅前缘及中域暗褐色,臀域绿色。后足腿节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两侧?quot;人"字形沟纹,排列很整齐;胫节瘦小,表面黑绿色,有棘两排,外排14个,内排15个,刺基部浅黄,端部深黑。腹部11节,背面紫黑色,中央脊起部分颜色淡黄,腹面黄色。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尖,长6-8mm,宽2-2.5mm。赭黄色,有蜂巢状网纹。 黄脊竹蝗 1.成虫 2.卵 3、4.跳蝻 1龄蝻:初孵化时为浅黄色,约经4小时后即变为黄、绿、黑、褐相间的杂色。头灰色,额顶突出如三角形。复眼深灰色。触角尖端淡黄色。后腿有淡黄色条纹。前胸背板前端中线的两旁各有一个四方形黑斑,背板侧面也各有一个较小的黑斑。后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体长9.8-10.9mm,平均10.2mm,触角13-14节,长4.1-5.2mm,平均5mm。前胸背板后缘不向后突出,几乎呈一直线。翅芽不明显,仅中、后背板两侧后缘微向后突出。 2龄蝻:体色较1龄为黄,尤以胸部背板及腹部背板中线色最黄。体长11-15mm,平均12.1mm。触角18-19节,长6.2-7.2mm,平均6.8mm。前胸背板后缘仍不向后突出。前后翅芽向后突出较为明显,在放大镜下可隐约地看出数条翅脉。 3龄蝻:体色大糠趾诨啤M贰⑿亍⒏贡趁嬷醒牖粕�吒��恃蓿�卮讼吡讲喔饔幸缓谏�菸疲�宋葡旅嬗治�粕�L宄?4.9-18mm,平均16.4mm。触角21节,长8.3-9.6mm,平均9mm。前胸背板后缘略向体后延伸,将中胸一部分盖住。翅芽显而易见,前翅芽呈狭长片状,后翅芽呈三角形片状,较前翅芽为宽,翅脉较易看清,翅芽并不翻折于背面。 4龄蝻:体色与3龄相同,体长20-24mm,平均21.4mm。触角23节,长12-13.7mm,平均12.6mm。前胸背板后缘显著地向后延伸,将后胸一部分盖住。前后翅芽翻折于背面,前翅芽位于后翅芽之内,后翅芽几乎伸至腹部第一节末端,翅脉明显可见。 5龄蝻:体色与4龄相同。体长20.8-30mm,平均26.3mm。触角24-25节,长15.7-17.6mm,平均16.5mm。前胸背板后缘极度地向后延伸,将后胸大部分盖住,其上缘长几乎为下缘的1倍。翅芽较4龄时更大,已伸至腹部第三节末端而将听器盖住。将羽化时,身体变为翠绿色。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卵于土中越冬。在湖南越冬卵于次年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至6月初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为孵化末期,有时在7月初尚可看到个别卵块孵化。1龄跳蛹盛见于5月中旬,2龄5月下旬,3龄6月上旬,4龄6月中旬,5龄6月下旬。成虫于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开始交尾,7月底8月初为交尾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在湖南莱阳地区产卵期一直拖延至10月底11月初。1龄跳蛹历期为9-26天,平均14.4天;2龄7-17天,平均9.9天;3龄5-19天,平均9.6天;4龄5-14天,平均10天;5龄7-13天,平均11天。跳蛹一生历期46-69天,平均52天。雌成虫寿命50-84天,平均69天,雄成虫则为54-56天,平均54.6天。 卵产下后随着胚胎发育,其颜色逐渐变深,及至由卵壳外面可以看到复眼、足及单眼时表明离孵化15-19天;卵内呈淡红色,腹部环节明显时表明离孵化7-8天;头部变暗,前、后胸背板出现4块褐斑时,离孵化3-4天;胚胎发育完成,充满整个卵,1-2天即可孵化为跳蛹。 卵孵化盛期为每日14-16时,约占总孵化数的54%,夜晚孵化的甚少。同一卵块的卵粒大多于同一天内孵化完,极少有延迟至第二或第三天的。一般产于南坡的卵较产于北坡的卵孵化早,产于山腰的较产于山顶的早,地被物薄的产卵地较地被物厚的早。整个卵的孵化期可长达1个月以上。卵孵化率约为89-100%,平均98%。 跳蝻孵出后多群聚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第一天不取食,第二天才开始取食小竹及禾本科杂草叶片,使其边缘呈现许多缺刻。取食时间多为5-8时及18-22时。食量以4龄至成虫开始交尾前一段时间最大,其中尤以5龄跳蝻食量最大,约占蝻期总食量的60%以上。跳蝻上竹的时间一般多为1龄末2龄初,但如地面小竹及禾本科杂草缺乏时,孵化后不久即有上大竹现象,3龄以后则全部上大竹。跳蝻上大竹后,起初集中在梢端取食,3龄后则慢慢分散。当其集中取食竹梢时,竹梢常呈枯黄色,很远即可看到。跳蝻有群聚和迁移习性,成虫有迁飞性。当天气炎热时,常于8时下竹至阴凉处纳凉,侍17时后气温较低又上竹生活,跳蝻及成虫自天黑至次晨朝露未干前甚少活动。跳蝻在脱皮前一天即停止取食。脱皮多在6-11时,而以8时最多。 成虫羽化时间多为5-20时,而以8-10时为最盛。成虫羽化后亦如跳蝻有群聚性,在性器官成熟以前颇好飞翔。迁飞现象常见于晴天或炎热天。阴雨连绵天气对其飞翔不利。自羽化后到性器官成熟,一般需时19-25天,平均需时20天。性器官成熟后成虫即行交尾。交尾时间一般以5-7时或17-21时为最盛。交尾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产卵;据室内观察最长需时22天,最短12天,平均16天。将开始产卵的成虫,食量减少,且仅取食竹梢部分叶子。产卵多在2-6时。 卵产于土中,入土约3.3cm左右。产卵时雌虫先以产卵管挖掘泥土,直至腹部能全部插入,再分泌出一团泡沫状白色带粘性物质,然后将卵粒一层层斜产于此泡沫状物质中。产卵完毕再于卵块上端分泌一些泡沫状物质。在此泡沫状物质上又分泌一团深褐色浓厚粘液。粘液硬化后,即为圆形而中凹的黑色卵块盖,当盖上土粒被雨水所冲,即暴露于土表。一雌一生能产卵1-10块,一般为6块。平均每一卵块有卵最多22.3粒,最少14.5粒。 卵多产于柴草稀少、土质较松、坐北向阳的竹山山腰或山窝斜坡上,也有产于山麓的。由于人为捕打,也有产卵于杉林或其他林地的,但此种情况极少。雄成虫交尾完毕后即死亡,雌成虫产卵完毕后,也逐渐死亡。 跳蝻和成虫有嗜好咸味和人尿的习性。 已知天敌有黑卵蜂。寄生卵,寄生率4.4%;小寄生蝇,寄生于跳蝻,寄生率4.4%;大寄生蝇,寄生于成虫,寄生率达11.4%;红头芜青幼虫取食蝗卵;蚂蚁、蜘蛛、食虫虻吃跳蝻;螳螂捕食跳蝻和成虫;螨类寄生于跳蝻及成虫;益鸟有白颊噪鹛、画眉、黑脸噪鹛、竹鸡、乌鸦等。蝗单枝虫霉(抱死瘟病原菌)及寄生于蝗体内另一种虫霉。 卵块孵化起点温度为12℃,但以16-35℃为适宜,而以30℃左右为最适宜。相对湿度达到70%时即有孵化可能,但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自然界当气温在18℃、地温在20℃以上时,不论晴天或阴雨天,蝗卵均有孵化可能,而以晴天气温为23-26℃、地温为24-27℃,最适于蝗卵孵化。最适于跳蝻脱皮的温度为27-28℃、湿度为90%左右。成虫羽化最适温度30-32℃,湿度为75%。 风对于竹蝗的生存及飞翔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蝗区竹农有"东风放西风收"以及"蝗虫只怕西风"的谚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东风发生在3-5月,随着东风的吹起,天气渐渐变暖,而跳蝻也就在5月中旬左右发生。西风多发生在8-10月,此时天气已渐渐变冷,而且交尾产卵后的蝗虫,其生命本已濒于死亡,一旦西风吹起,即可促使其提早死亡。当竹蝗飞翔扩散时如遇有风吹起,则可增加其扩散距离。 通过对黄脊竹蝗生命表的研究组建了黄脊竹蝗3年平均生命表系统模型,为预测此虫数量消长趋势及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黄脊竹蝗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认为,毛竹叶片损失10%时即需进行防治。但防治指标受到许多因子的影响,例如竹林竹叶蓄积量、防治成本、不同竹林地情况等等。因此,在应用此项指标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虫情调查及预报 查卵:黄脊竹蝗卵一般产在背北向阳、土质较松、大竹和杂草较少的山腹或两山之间的山谷斜坡或小路两旁。产卵场所常常有头壳、前胸背板和后足等尸体遗骸存在。一般在竹梢叶片被害的山地和有红头芜青的地方有卵存在;又地面小竹、杂草被害严重地方可能有卵块存在。卵块上端有一胶质硬化黑色圆盘形盖,当被水冲刷,常能暴露于土表。 查蝻:孵化期中除观察孵化日期、地点、面积和密度外,还须掘出卵块检查孵化率和卵的发育进度。一般在卵壳外面看到眼点时约14天后跳蝻即将孵化。在卵发育后期,还可清楚地看出跳蝻腹节和卵壳变薄等现象。监视跳蝻活动和了解孵化数量十分重要,一般从发现跳蝻孵出之日起10天左右(大部分跳蝻是1龄末2龄初)必须施药,否则跳蝻上大竹,防治就较困难了。 分布 分布于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云南。 竹蝗的防治方法 1、除卵:在竹蝗产卵期作出标志,并绘出标记图,然后在小满节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卵寄生蜂飞出,达到除卵和保护天敌的目的。又可于林间栽植泡桐树繁殖红头芜青,以消除蝗卵。 2、除蝻: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于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或以3%敌百虫粉或2.5%甲基1605粉,每亩1.5-2kg喷撒;或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雾;也可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或于蝗卵地释放白僵菌,使跳蝻刚孵出就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当跳蝻已上大竹甚至已有部分成虫出现则只有采用烟剂熏杀。烟剂使用方法:使用林丹做成的烟剂,每亩用量0.5-0.75kg。放烟时风速要在1.5m/S以下。放烟时间以清晨东方快要发白至日出前一段时间最为适宜。21时左右亦可放烟,但因山路崎岖,行动不便,故非不得已时,一般多不采用。无风阴天,整日可以放烟。对于下木丛生的竹林,为便于放烟,应事先砍好放烟道。放烟道设立位置,依产卵地地形而异,以能使烟雾弥漫全产卵地直到竹林顶端而不致很快流失为宜。放烟道宽度以能容一人手执烟筒自由行走为度。放烟筒可用竹筒作成,筒的一端留节,另一端竹筒旁装一柄,柄与筒身指近筒口的一边)所成角度要稍大于900,如此放烟时烟雾才不致扑向放烟人身边。竹筒大小以能容2kg烟剂即可;无竹筒地区,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如铁筒、木盒、纸盒须用防燃物处理)均可。放烟方法以移动法收效最大,但如地形太复杂也可采用移动法结合固定法,或仅采用固定法亦无不可。采用移动法时放烟人移动方向必须与风向垂直;采用固定放烟时,烟筒必须放在上风处。烟雾流动因地形及风速大小而有一定的规律。无风时在山脊放烟,烟雾必定慢慢流向山麓,有风时(指在1.5m/S以内)烟雾随风流动,最后流向低地。在有些情形下自山麓放烟烟雾可直冲至山顶。为了掌握好风速、风向,以便把烟放好,放烟前可先点燃一小撮烟剂以确定烟雾去向,如烟雾笔直上升,表示无风;如稍向一边慢慢地斜行表示风速在1.5m/S以内;如烟雾很快地流走,表示风速已超过1.5m/S,此时一般已不宜放烟。 3、用混有农药的尿液装入竹槽,放到林间,诱杀成虫。 4、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黄脊竹蝗技术 (1).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黄脊竹蝗的意义 A.搞好竹蝗防治是保护竹子资源的需要 我省现有竹林面积35.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30多个竹子产区县(市)内。竹子是林业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经济林种。在主要竹产区竹子产生的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国"十大竹乡"之一的广宁县,现有竹林面积达6.7万公顷,以青皮竹为主,1984年以来年竹产量有20~25万吨,1993年以来竹业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竹业的发展对该县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地方财政收入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竹子被誉为广宁人民的命根子。又如龙门县南昆山,全镇有毛竹面积0.37万公顷,占总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毛竹50-60万根,产值300万元以上,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竹子生产总是受到竹蝗危害的影响,我省年均发生竹蝗面积1.5万公顷左右(全国统计竹蝗年发生面积达7万公顷)。在竹产区对竹蝗防治极为头痛,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防治。如广宁县常灾年份发生面积达0.8万公顷,就1991年曾发动群众上山捉跳蝻,共收购0.7万公斤,耗资33万元。原县竹子办每年分发给竹农的'林丹烟剂'就超过20吨。龙门县南昆山1997年以前,每年防治竹蝗费用在10万元以上。因此,搞好竹蝗防治是保护竹林资源、增加经济收益的需要,是竹产区群众的迫切要求。 B.应用灭幼脲防治竹蝗的由来 由于竹子的经济效益好,竹蝗防治工作一贯较为重视,群众积极性也较高。七十年代初前,防治竹蝗主要采用'六六六'粉剂,后又改用林丹烟剂、甲基1605等高毒化学农药,且一直沿用下来。但使用这些药物不但污染环境、杀伤有益生物,而且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不稳定、除治不够彻底,出现连年防治、年年有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探讨竹蝗防治的新技术。我们通过试验,从多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出灭幼脲Ⅲ号药物。应用于防治竹蝗低龄跳蝻,其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可实现控制竹蝗不成灾。这种药物且来源广泛、防治成本低。灭幼脲Ⅲ号属特异性杀虫剂,主要通过调节和干扰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影响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害虫死亡及种群密度的下降。使用这种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这种药剂的另一特点是在竹叶表面粘附力强,耐雨水冲刷,不易分解,对害虫有明显的迟效作用,防治竹蝗孵化期不一致的跳蝻效果更佳。这种药物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竹蝗防治的技术水平。 (2)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竹蝗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a)供试药剂 25%灭幼脲Ⅲ胶悬剂、粉剂,16%灭幼脲Ⅲ号增效粉剂(内含14.5% 灭幼脲Ⅲ号、1.5%多来宝)均系广东省惠州中迅有限公司生产;20%虫死净可湿性粉剂系广州农药厂生产;20%优乐得可湿性粉剂(日本产)由广东省农科院提供;5%卡死克乳剂由氰胺(中国)有限公司提供;5%抑太宝乳剂为市售农药。 (b)供试跳蝻 1~5龄的黄脊竹蝗跳蝻,均系从青皮竹立竹上振落,用白色塑料薄膜承接,室内群体饲养1~2天,再分装到各笼中供试验用。跳蝻分1~2、3、4~5龄3个龄组进行试验。 (c)养虫套笼 室内或林间药效试验选用100目绿色铁纱网做成直径20cm、 长45cm的圆筒形虫笼,两头各缝接长20cm纱布供捆扎或套三角瓶。 (d)养虫材料 室内药效试验选用叶子较嫩的1年生青皮竹小枝,插于三角瓶中水培,竹节没入水中,药后3天起,每3天更换不带药的竹叶饲养。 (e)药剂试验方法 药效试验使用指压式小型喷雾器,喷至竹叶湿而不滴水为度;粉剂(用滑石粉按重量比稀释)喷撒用4层纱布包扎后,轻轻地抖落于竹叶上,见粉均匀分布为度。林间防治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采用日本产"久保田"多用植保机。室内药效试验各设5个浓度处理,25%灭幼脲Ⅲ号粉剂设两个浓度处理;林间药效试验每种药剂各设两个浓度处理;林间防治试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用药量为300ml/hm2,兑水25kg喷雾,25%灭幼脲Ⅲ号粉剂、16%灭幼脲Ⅲ号增效粉剂的用药量为300g/hm2,加滑石粉15kg喷撒。喷药前在林间挂套笼以便检查效果。 各种试验均设空白对照,每处理设3个重复(即3个笼),1~2、3、4~5龄3个龄组跳蝻每笼分别装40、30、20头。 (f) 效果检查:室内药效试验每天检查一次,并记录死虫数, 直至最高浓度处理跳蝻死亡率达95%以上或对照处理死亡率达20%时结束试验;林间药效试验每两天检查1次。 套笼试验用校正死亡率表达防治效果。 (g) 灭幼脲Ⅲ号防治竹蝗持续效应观测 在广宁县石涧镇示范点定点调查,1996~1998年4~ 6月调查竹蝗发生和防治情况,8~10月调查产卵地,根据二类资源调查小班档案资料统计面积。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 (a) 室内药物筛选试验。1995~1997年使用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及灭幼脲Ⅲ号3种剂型对1-2龄跳蝻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见表1、2、3。 从表中可知: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1~2龄跳蝻致死作用明显。除虫死净、优乐得和几种药剂低浓度处理外,大部分为药后5~7天,跳蝻开始进入死亡高峰期;药后10天,死亡率达70%以上;药后15天,死亡率达90%以上。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粉剂对1~2 龄跳蝻的室内药效试验致死效果(表1),通过两者校正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比较(P=<0.05)。 250mg/kg胶悬剂与0.5%粉剂比较, 500mg/kg胶悬剂与1.0%粉剂比较,在药后5、10、15天时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从表3可见,药后15天,除个别浓度处理特殊外,4 种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大部分达85%以上,充分体现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和持效的作用。 用表3材料分析得出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粉剂对跳蝻的致死浓度和致死速度(结果见表4、5)。 从表4可见,增效粉剂的LC50、LC90均大于胶悬剂,药效似乎比胶悬剂差,但增效粉剂的药效是药后5天的,仅反映速效成分的药效,主要成分灭幼脲Ⅲ号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从表5可见,灭幼脲两种剂型使90%跳蝻致死的时间都是17~18天,但50%跳蝻致死的时间以增效粉剂为快,且较胶悬剂快1倍,体现了增效粉剂的速效性,这与表4的分析结果一致。 3年来对跳蝻中毒症状在室内进行了连续观察, 各种药剂处理的跳蝻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行动缓慢、取食量减少、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脱肛、不能正常蜕皮、胫节反卷、最终死亡等症状,虫死净的中毒症状较特殊,药后7~20天,跳蝻取食量极小(拒食),虫体不长大,死亡率低,但最终难以完成生活史, 优乐得也有类似的症状表现。 由于室内药效试验,仅供跳蝻取食3天带药竹叶(以后换新竹叶不喷药),肯定少于林间的摄药量, 加上跳蝻中毒后活动范围明显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在林间跳蝻死亡率必然高于室内。 (b)不同龄期跳蝻的室内药效测定。不同龄期跳蝻、不同浓度处理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随着跳蝻龄期的增加,药后死亡率明显下降。特别是灭幼脲各浓度处理4~5龄跳蝻的致死作用明显低于1~3龄跳蝻。对不同龄期跳蝻的致死浓度和致死时间作了进一步分析(见表8、9),分析结果反映:随着虫龄的增大,LC50、LC90相应大幅度增加;同一龄组, 使用浓度增大,死亡率也提高。 1~2龄跳蝻五个浓度处理LT50为4~5天, LT90为10~ 28天;当P=<0.05时,使用1000~125mg/kg浓度,药后7、18天内,校正死亡率分别可达50%、90%,这与试验观测结果一致。3龄、4~5龄跳蝻的LT50、LT90明显大于1~2龄跳蝻,致死时间长得多。 (c)林间药效试验。1995~1996年使用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1~2龄跳蝻进行林间药效测定,其结果如表6、7、10。从表中可见,各种药剂在林间测定的结果与室内相似。室内和林间药效试验, 灭幼脲Ⅲ号浓度125与250mg/kg胶悬剂;浓度0.5%与1.0%粉剂进行比较,在药后5、10、15天时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灭幼脲Ⅲ号各种浓度处理,药后10天防治死亡率平均在90%以上,能较好地控制竹蝗的危害。 (d)综合因子分析。从上述试验结果看,灭幼脲Ⅲ号的3种剂型和卡死克、抑太宝对1~2龄跳蝻都有较强的致死作用;虫死净、优乐得虽然药效试验期内死亡率较低,可是能抑制跳蝻的取食、生长发育,最终也能导致个体死亡及种群数量减少。但由于死亡速度慢及不明显,生产单位较难接受;同时考虑到推广应用的成本,灭幼脲Ⅲ号的价格显然较其它药剂低, 适宜于大面积应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粘附力强, 消解速度慢(据报导,在林间树叶上的消解速度,半衰期为48天,药后60天的消解总量仅62%), 非常适合于跳蝻孵化历期长,跳蝻活动期雨水多的竹产区使用。灭幼脲Ⅲ号粉剂使用方便,增效粉剂还具有一定的速效性,虽然粉剂粘着力较差,但掌握好喷药天气便可克服这一缺点。 (e) 灭幼脲防治竹蝗的林间持续效应观测。3年来,对竹蝗产卵地及防治区次年重复发生面积的调查结果如表12。 从表12可见,1995~1997年对广宁县石涧镇2247公顷竹林通过全面规划,使用灭幼脲防治竹蝗,1996年冬的产卵地面积比1995年减少92.8%,1997年的发生面积比1996年减少77.1%,防治区相同小班次年重复发生竹蝗危害的面积仅为2.3 ~10.0%,竹蝗虫源地和发生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多年来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的趋势得到控制。 (3)、应用灭幼脲防治黄脊竹蝗的技术要点 (一)摸准虫情、搞好测报 虫情调查主要抓住两个时期:一是在竹蝗产卵末期(上年9月份左右)调查竹蝗产卵地,可根据竹蝗喜欢在为害区的边缘,土壤疏松、地被物较少的向阳山坡产卵等习性,通过查看林地上虫尸或挖找蝗卵等方法进行,初步掌握有虫面积及次年重点发生区。二是在跳蝻孵化期调查,初孵跳蝻在杂草或竹叶面上取食活动,容易被发现。可准确掌握跳蝻的孵化时间、发生地点及虫口密度。虫情调查要花费较大的人力,通常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为了提前掌握跳蝻孵化期及出土时间,可根据1至3月份气温、降雨情况与孵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预测式进行预测(见广东林业科技第四期)。在广宁示范点还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推算,即根据当年3月下旬至4月5日的日平均气温与上年同期比较,每升高或降低1度,孵化期将比上年提前或推迟2.6天。1996、1997年预测孵化期与实际孵化期一致,1998年因4月5日后出现特殊高温的影响,预测孵化期比实际孵化期提前了两天。另外还可利用蝗卵胚胎发育历期进行预测。 蚊子,双翅目昆虫,发育早期的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水里,只要断绝其孳生水源,蚊子就没法繁殖。根据温度不同,蚊子的卵孵化期是7—14天。温度在20—30度时最好,10度以下即停止发育。条件是必须有水源!!!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太纠结文字格式,建议采用小四或者五号字号,采用14磅行距进行编写。投稿之后,若有要求,编辑部会联系你。如果仍然不放心,可以提供期刊名称,我帮你确认下投稿的格式。《山东林业科技》期刊未明确说明排版格式,提交的稿件可以不需要分版。至于黑白图片的问题,最好自己将彩色图片转换为黑白色,可能转换之后涉及到一些细节调整,自己转换会更符合预期。
下设遗传育种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森林保护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园林绿化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社会林业研究所、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山东林业科技编辑部、山东绿化编辑部、山东林学会、科研开发部、人力资源部等科研和管理机构,具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试验林场和苗圃、组织培养中心等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林木果树肥料中试基地和农药试验基地。
和工程项目、园林公司相关,按影响力拍下名。 人文绿化》 《中国园艺花卉》 《温室园艺》《现代园林》《园林》《中国绿化》《中国花木交易》《中国花卉园艺》《花木盆景》《林业科技开发》《花木信息》《中国花木商情》《中国园艺商情》 《园林花木》《中国花卉报》《中国种业》《上海花木商情》《中国园艺文摘》《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园林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建筑设计导报 (有时出园林专辑)理想空间(有时出园林专辑)城市环境与设计其他的刊物基本没有影响力 占个座 其实大多用处不大 《中国园林》权威杂志,覆盖面广。《景观设计》设计对口杂志。《园林工程》详细介绍园林施工和设计。这些都是国家级比较权威的期刊。其他的人文绿化》 《中国园艺花卉》 《温室园艺》《现代园林》《园林》《中国绿化》《中国花木交易》《中国花卉园艺》《花木盆景》《林业科技开发》《花木信息》《中国花木商情》《中国园艺商情》 《园林花木》《中国花卉报》《中国种业》《上海花木商情》《中国园艺文摘》 人文绿化》 《中国园艺花卉》 《温室园艺》《现代园林》《园林》《中国绿化》《中国花木交易》《中国花卉园艺》《花木盆景》《林业科技开发》《花木信息》《中国花木商情》《中国园艺商情》 《园林花木》《中国花卉报》《中国种业》《上海花木商情》《中国园艺文摘》《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园林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建筑设计导报 (有时出园林专辑)理想空间(有时出园林专辑)城市环境与设计其他的刊物基本没有影响力 占个座 其实大多用处不大 《中国园林》权威杂志,覆盖面广。《景观设计》设计对口杂志。《园林工程》详细介绍园林施工和设计。这些都是国家级比较权威的期刊。其他的人文绿化》 《中国园艺花卉》 《温室园艺》《现代园林》《园林》《中国绿化》《中国花木交易》《中国花卉园艺》《花木盆景》《林业科技开发》《花木信息》《中国花木商情》《中国园艺商情》 《园林花木》《中国花卉报》《中国种业》《上海花木商情》《中国园艺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