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森林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碳储量的77%。以森林、草原等为主体的生物固碳措施,能够不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球森林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碳储量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9%,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个人的理解生态学中的碳储存通常是指把气态的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通过生态学过程把碳固定下来,这过程又主要是指植物把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指通过碳剥离技术,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注入到与大气隔绝的地底存放。
1. LiuHua, Lei Ruide. 2005. Estimating forest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at Hoditang forestry reg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1(3):138~142.2. 刘华, 雷瑞德. 2005.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方法及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25(4):835~843.3. 刘华, 侯琳, 雷瑞德. 2007.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和华山松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碳储量碳密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5(1):5-8.4. 刘华, 臧润国, 江晓珩, 等. 2007.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2 (4):568-578.5. 刘华, 雷瑞德, 侯琳, 等. 2009.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17(3):133-140..6. 刘华, 臧润国, 江晓珩, 等. 2009. 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 林业科学, 45(6):45-53.7. 刘华, 臧润国, 张新平, 等. 2009. 天山中部三种自然生境下野生天山雪莲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 45(3):40-48.8. 刘华, 宋涛, 李培培. 2009. 合肥城市主要绿地类型小气候调节作用. 城市生态与环境, 22(6):39-42.9. 臧润国, 刘华, 张新平, 等. 2009. 天山中部天然林分中不同龄级天山云杉光合特性. 林业科学, 45(5):60-68.10. 白志强, 刘华(通讯作者), 张新平, 等. 2011.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树幼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26(1):98-102.11. 刘华, 张玉平, 等. 干旱胁迫对4个刺柏品种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2):190-196.12. 刘华, 臧润国, 等. 天山中部林区主要林分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38(5): 708-712. 13. 臧润国,井学辉,刘华,等(著),2011. 北疆森林植被生态特征.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梁士楚, 董鸣(通讯作者),王伯荪,张炜银 英罗港红树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1-14何维明, 董鸣 升高气温对旱柳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3 39:161-164陈玉福,董鸣(通讯作者) 生态学系统的空间异质性 生态学报 2003 23:346-352于飞海,董鸣 (通讯作者),张称意,张淑敏 匍匐茎草本金戴戴对基质盐分含量的表型可塑性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140-148陈玉福, 董鸣 (通讯作者)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荒漠化景观现状的定量分析 环境科学 2002 23:87-91何维明,董鸣(通讯作者) 分蘖型克隆植物黍分株和基株对异质养分环境的等级反应 生态学报 2002 22:169-175廖明隽,王其兵,宋明华,董鸣(通讯作者)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羊草的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33-38罗学刚, 董鸣 (通讯作者) 匍匐茎草本蛇莓克隆构型对不同海拔的可塑性反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399-402陈玉福,董鸣 (通讯作者) 毛乌素沙地群落动态中克隆和非克隆植物作用的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377-380宋明华,陈玉福,董鸣(通讯作者) 鄂尔多斯高原风蚀沙化梁地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396-402罗学刚,董鸣 (通讯作者) 匍匐茎草本蛇莓克隆构型对土壤养分的可塑性 生态学报 2001 21:1957-1963罗学刚,董鸣 (通讯作者) 蛇莓克隆构型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494-497张称意, 杨持, 董鸣(通讯作者) 根茎灌木羊柴对光合同化物的克隆整合 生态学报 2001 21:1986-1993陈玉福,于飞海,张称意, 董鸣 (通讯作者)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生长在毛乌素沙地斑块动态中的作用 生态学报 2001 21:1745-1750宋明华,董鸣 (通讯作者),蒋高明,李凌浩 东北样带上克隆植物及其重要性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01 21:1095-1103肖春旺,董鸣,周广胜,刘喜国 鄂尔多斯高原沙柳幼苗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01 21:171-176何维明,董鸣 (通讯作者) 不同气温条件下旱柳幼苗的水分和构型特征 生态学报 2001 21:1084-1090陈玉福,董鸣 (通讯作者)毛乌素沙地景观的植被与土壤特征空间格局及其相关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265-269陈玉福,董鸣 鄂尔多斯高原沙化景观坡地地貌的土壤变化特点 第四纪研究 2000 20:54陈玉福,董鸣 (通讯作者) 毛乌素沙地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分株种群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40-44董鸣 缙云山马尾松种群数量动态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6 10:283-293
生草或留草对果园生产有没有好处?又有哪些坏处?现在大部分农户种植的果园里是很难见到杂草的,因为都觉得干干净净的果园,才算管理的好。 果园种草是生态农业的模式,目前只在小范围内实验或试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 果园生草常见的类型:苹果-草、核桃-草、柑桔-草、梨-草、葡萄-草等。常用覆草为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百麦根、黑麦草等。 我读硕士期间正好做的是桃园种植三叶草的有关研究,论文题目是《种植三叶草桃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及害虫综合防治的初步研究》,觉得果园生草或者保留适量杂草还是有好处的。 高九思等总结了果园生草的十大优点:改善果园气候环境;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 拉长根系活动期和增加总根量; 果园天敌数量大幅度增加; 优化了果园生态体系; 提高树体抗性,减轻病虫危害; 免除果园中耕; 利于牧草养畜,畜类还园; 利于果园水土保持。 研究表明,害虫和害虫天敌数量上看:种草园77种,其中害虫53种,占68.83%,天敌24种,占31.17%;常规园共48种,其中害虫35种,占72.92%,天敌13种,占27.08%。 两种桃园主要天敌食蚜蝇类、瓢甲类、蜘蛛和草蛉类的种群动态:种草园天敌数量高峰值出现日期较常规园早。施用化学农药后种草园天敌减退率低于常规园,恢复与重建速度高于常规园。种草园天敌恢复重建速率最高时可达常规园的2.8倍。果园种草有诸多优点,但可能伴随一些弊端。如与果树争肥争水;导致鼠害加重;引发树干基部腐烂;斑点落叶病等叶部病害发生趋重;刺果啃果害虫发生量趋增(高九思,2004)。 为此,应该实施加强肥水管理、选择适宜的草种、科学精细覆草、加强病害防治和蛀果啃食类害虫防治等。 目前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有害生物治理方面运用各种管理措施相结合,避免单一的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 采用桃树行间种植牧草或间作油菜、花生等矮杆作物,或蜜源植物,形成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害虫的生态环境,可充分发挥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也可以直接人工释放天敌控制害虫。另外运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芯等诱杀成虫,可以直接减少害虫虫口基数。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是可持续治理的要求,也是无公害生产、绿色生产甚至有机生产的要求。
中国古代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其突出特点就是自给自足,以家庭作为单位,每个小家庭都自产自销,流动性比较差,这也带来了抗风险能力差的弊端,但凡遇上个天灾人祸,那么很多的小农家庭都容易破产,不得不卖掉田地逃难或者成为佃农,而在众多可以让小农家庭轻易破产的天灾人祸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蝗灾。
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中国古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蝗灾,并且基本呈现出了距离现代越近,蝗灾爆发的时间就越短的规律。在先秦时期,蝗灾要将近9年才会爆发一次,到明清时候,蝗灾已经是不到3年就会爆发一次了,每一次蝗灾的爆发,都会产生众多的灾民。
蝗灾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当蝗灾爆发的时候,总量上百万甚至有上千万的蝗虫,密密麻麻地飞行,铺天盖地而来,它们经过的地方,庄稼全都化作枯枝,失去粮食的老百姓们无路可走,若是没有救济,那么大多只能走上造反道路!所以古代地方官员对于蝗灾的防治都很重视,总结出了众多方法,但是蝗灾也一直没有消失,始终都是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不过相信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在生活中见识过蝗灾了,这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似乎已经只存在于古籍的记载,而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与这个名为马世骏的山东人密不可分。
马世骏,这个名字一听上去就特别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当世骏马的英姿,但其实他本来的名字叫作马守义,之所以改名叫作马世骏,是由于好几次被学校开除,于是不得不改名并转学。当然,马世骏被学校开除的原因,并不是打架斗殴谈恋爱之类的事情,而是由于他参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动。
出生于1915年的马世骏,自幼就在母亲的带领下熟读四书五经,有着非常热烈的爱国热情,学生时代就开始组织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由于见到兖州的同乡为蝗灾所困扰,于是他就立志彻底解决这一灾害,让中国百姓们的生活能够不再受蝗灾影响。
当时的马世骏知道,想要彻底解决蝗灾这一难题,那就必须得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于是他努力学习,于1937年以优异成绩在北大生物系毕业,此后又在山东、湖北等多个地方,进行病虫灾害的实地考察,于1949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凭借着一篇《红松叶蜂种群动态研究》的出色论文成功取得博士学位。
这个时候的马世骏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能力,在美国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美国科学院荣誉协会的正式会员,但是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回到了国内,开始组织科研团队,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再通过实地考察去进行检验印证,一点点地对治蝗方法进行改进,最终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综合性策略,这也是中国上千年来,第一次真正可以根除蝗灾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化学与生物的方法控制蝗虫的密度,当蝗虫出现了大量聚集的征兆时,就果断采用喷洒药物或者投放蝗虫天敌牧鸡等方法,让蝗虫无法大量聚集;另外就是对可能让蝗虫大量繁衍的地形环境进行改造,修筑堤坝控制水位,减少蝗虫的产卵场所。
正是由于严格实行了马世骏所提出来的治蝗方针,我国本来频发的蝗灾才变得销声匿迹,以至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丧失了对于蝗灾的恐惧。在听到“蝗灾”的时候,人们下意识不是感到害怕,而是开始讨论“蝗虫应该清蒸还是红烧”这样的话题,一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
从这个角度而言,马世骏先生确实是实现了儒家“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放在古代大概应该也能够算得上是贤人了吧。
设立宗旨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化曾给周边国家和民族以很大影响。今天,人们将历史上以汉字为书写工具的国家和地区,称之为“汉文化区”。她不仅包括中国,同时也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后者又被称作“域外汉文化”。域外汉籍是域外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域外文人用汉字书写的有关政治、道德、历史、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也包含少量流传海外但在国内已失传的文献。其重要性,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猛。但国内一直未有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门机构,难以系统、持续地展开。有鉴於此,南京大学於2000年2月成立了域外汉籍研究所,以推动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域外汉籍研究所以域外特别是日本、韩国、越南所藏汉籍为中心,致力於东亚汉文化的整体研究,这一研究对东亚的文化建设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更具有以学术为纽带,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的意义。域外汉籍研究所推崇严谨朴实,力黜虚诞浮华;向往学思并进,鄙弃事礼相绝;主张多方取径,避免固执偏狭。总之,即倡导并实践以文献学为基础的综合研究。研究计画1、 期刊系列:每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一辑《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字数在40万以上。目前已出版第一辑(2005年)、第二辑(2006年)。2、 资料系列:有计划地出版“域外汉籍资料丛书”,目前已出版《朝鲜时代书目丛刊》(9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在今后三年中出版以下资料集:(1)域外中国文学评论资料集(韩国卷),约150万字;(2)日本十五至十九世纪宋诗研究资料集,包括苏轼、黄庭坚、惠洪、陆游等,约600万字;(3)朝鲜时代杜甫研究资料集,约60万字;(4)日本江户时代《世说新语》注释集成,约50万字;(5)日本诗文评汇编(汉文卷),约120万字。以上资料总字数近100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3、 研究系列:出版“域外汉籍研究丛书”,近年拟出版以下十二种:(1)《清代诗话东传之研究》;(2)《朝鲜时代汉文学典范研究》;(3)《古逸书回传之研究》;(4)《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研究》;(5)《朝鲜时代汉文化启蒙教育研究》;(6)《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7)《域外所藏稀见唐宋文献之实证性研究》;(8)《越南汉喃避讳字研究》;(9)《杜诗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10)《东亚汉籍交流研究法举例》;(11)《日本汉诗论稿》;(12)《宋人撰述流传丽鲜考》等。 设立宗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阐释,努力推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与美学研究的结合,从美学维度推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科研项目“985创新地区项目”“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之子课题:民族认同概念研究(周宪)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王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从现代到后现代(周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研究(王杰)当代文学变体和形式创新问题研究(赵宪章)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查(李昌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趋势研究(王杰)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王杰)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研究型大学文学专业系列教材(周宪主编)审美人类学概论(王杰主编)学术活动不定期组织多学科学者就美学和当代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现象进行研讨和对话。美学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已于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美国匹斯堡大学许倬云院士、德国弗赖堡大学迈兹教授合作进行过三次研讨,研讨会记录稿陆续发表。 简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6月27日,为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是应用社会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语言研究的机构。国外比较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有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的特点是将语言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结合,为有志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本科生提供尽早投入科研实践的机会。南大社会语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为语言变异、语言变化,以及社会现实中的语言和交际问题。研究项目南京城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实验室项目)南京防疫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实验室项目)《言语社区理论研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徐大明《本土汉语与域外汉语协调策略研究》,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郭熙《字母词规范研究》,国家语委十五规划项目,郭熙《南京方言语音数据库》,社会科学院项目,顾黔《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调查研究》,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顾黔《进行中的变化:包头言语社区15年后的再调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徐大明《包头语言社区历时口语语料库建设》,实验室项目《一个中国乡村亲属称谓的变异机制》,付义荣《广西壮族聚居区多语、多方言现象研究》,杨玉国《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郭骏《音译词的文化考察》,张娟《白领阶层的语言变异》,刘英《包头言语社区语言变异研究》,祝晓宏《盐城方言入声字变异现象研究》,任竞春《关于南京大学学生对PTH及PTH水平测试态度的调研》,丁令德《重庆方言重叠式研究》,周艳《南通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管娟娟《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陈婷婷 《全清词》是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下达的国家级大型重点古籍整理项目。项目要求参照前人编纂《全唐诗》、《全宋词》的做法,将清代300年的词作搜罗齐备,按一定体例汇集编纂,整理校点,然后出版成书,成为有清一代词的大型总集,为学术界研究这一薄弱环节提供方便。由于清代距现在时间很近,资料分散且基本上未经有效整理,所以难度非常大。1982年,该项目下达南京大学,随即成立了《全清词》编纂研究室,从1982年至1989年,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并主要进行了“顺康卷”的编纂。“顺康卷”几经曲折,最后于2002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凡20册,850万字。《全清词》拟分5卷,即“顺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顺康卷”以下各卷的编纂现正在进行中。 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1月。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常规性地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二是培养或引进有关人才,使得中文系在明清文学研究方面的某些薄弱环节尽快得到弥补;三是在开展传统研究的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方向,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地同国际学术界对话;四是从事《全清词》的编纂。2000年5月,明清文学研究所成功地主办了 “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60馀人参加会议,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会议论文集《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已于2002年10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明清文学研究所由张宏生教授担任所长。 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研究所之一,以整理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本所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第二任所长周勋初先生领导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形成了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品质的严谨踏实的学科特色。本所在继承朴实雄厚的学风的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不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所具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较丰富的资料积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籍整理与研究、古代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等,在中古文献整理、三至十三世纪即魏晋南北朝至宋代文学研究、石刻与艺术文献研究、佛道藏文献研究、文献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域外汉籍研究等领域,尤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与专长。本所1985年被批准为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并与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共同构成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本所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点紧密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其中的《宋代文学分典》以及由本所卞孝萱先生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已出版;程千帆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20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受到学术界同仁的广泛好评。周勋初教授治学出入文史,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卞孝萱教授有《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等十余种专著,新近出版《唐人小说与政治》;徐有富教授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高校古委会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又有《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郑樵评传》等专著出版;程章灿教授在《刘克庄年谱》、《魏晋南北朝赋史》、《世族与六朝文学》等数种文学史研究专著外,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曹虹教授有《阳湖文派研究》、《慧远评传》等著作,在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用力尤勤;严杰副教授著有《欧阳修年谱》,武秀成副教授著有《〈旧唐书〉辨证》,赵益副教授著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等,徐雁平讲师著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本所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4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4人(均为硕士生导师),讲师1人。本所已培养硕士27人,在读硕士生22人;培养博士6人,在读博士生14人。除基础课程以外,每学期平均为本科生开设专题选修课2-3门,为硕士生及博士生开设专题选修课3-4门。本所编辑有学术集刊《古典文献研究》,已出版6辑,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20余种。本所现任所长为程章灿教授,名誉所长为周勋初教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正式建立历史并不长,其前身为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欧美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向为该学科教学与研究之重点,张月超、赵瑞蕻二先生在上述领域内的研究颇多建树。八十年代,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大陆出现,本教研室又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单位之一。作为该学科带头人,钱林森的中法文学比较研究、杨正润的传记文学研究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有广泛的影响。科研之外,该学科点亦素重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迄今已培养出数十名硕士。1998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2000年被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研室现有在编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教研室主任为余斌副教授。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欧美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传记文学研究等。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该学科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一,视野开阔,注重融汇新知,汲取其他学科之长,在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处寻求、开拓新的学术空间。其二,注重学问基本功夫,强调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力避该学科容易出现的空疏肤浅、大而无当的毛病。其三,重视学术的国际性,关注国外学术动态,重视国际交流。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且主持着具有国际色彩的学术杂志《跨文化研究》。该学科点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如教育部项目“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现代传记文学史”等。
植物保护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 要 :生态社会构建过程中,植物保护是基础性工作。我国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地形特点多种多样,决定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这却给植物保护工作带来较为复杂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在复杂性的基础上又面临新问题。基于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生态环境; 物种类别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多样化生态环境中,植物保护工作较为复杂。现对我国在植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达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目的。
1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植被植物可以减少地表水流量、减缓水流速、防风固沙。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开始在原有防风固沙的基础上,上升到具有美化、绿化环境,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但植物本身会受到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保护,会使得植物丧失一定的功能,且会给人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2 植物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2.1 重视不足 相关部门重视度不足是导致植物保护工程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因重视度不足,会直接导致植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人员投入不足,自然而然植物保护工作就做不到位。此外,对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足,广大市民意识不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植物绿化工作多采用承包管理形式,各个承包者独立进行绿地的维护及养护工作。当遇到植物病虫害发生时,无法做到统一防治,缺少防治技术指导,防治效果不理想。
2.2 粮食要增产致使病虫害发生 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前提下,为提高粮食产量,选择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技术。为粮食增产,大量使用封闭农药,除草剂,而这些产品有时候并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安全监测,致使药物残留。另外,开荒地是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植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困难。
2.3 气候异常导致病虫害发病更加复杂 近年来,全球经济变暖,很多地方均出现一些极端的气候条件,这些地区植物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病虫害因气候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异。如,小麦的赤霉病及水稻的稻瘟病发生较为频繁,且愈发严重。一些高原地区的小麦也发生条锈病等危害。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作物保护的难度。此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作物的耕种技术发生较大变化,这一耕种方式改变了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可能使之前危害较小的病虫害严重化,这些都大大增加病虫害监测防控的难度。
2.4 农产品的质量隐患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并且,因农产品竞争激励,许多国家纷纷提高农产品进口的门槛,对农药残留的标准进行新的制定,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较大阻力。今后要更加科学地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同时,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 植物保护的对策
3.1 提高重视,加强宣传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植物保护足够的重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归属,加强统一管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应地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病虫害的防护机制。此外,加强宣传,定期组织植物保护的宣传讲座,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3.2 加强植物保护科研工作 植物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等生长情况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加强植物保护研究实验室的建设,对较为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试验研究,提高防治技术和策略。
3.3 生态治理有害生物 在我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普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是这一传统的防治方法在防治某一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毒死有害生物的天敌,且对环境易造成污染。另外,化学药物防治会使得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不仅影响防治效果,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造成影响。
3.4 倡导绿色植保防治技术 为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切实推进植物保护工作的深度改革,把生产绿色健康食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的。围绕生产绿色健康食品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活动,保证植物绿色保护技术广泛开展。这样,不仅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保证植物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因素被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南中益. 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科学之友,2012(4).
[2] 高俊峰. 我国植物保护的问题与展望. 生物技术世界,2012,5(11).
病虫害是指由于病原菌入侵或环境条件影响而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物出现叶片坏死,嫩枝,叶片上有斑块或出现枯梢,枯叶以及根部腐烂死亡,整株枯黄等现象,虫害是指由于昆虫对植物的咬食或吸食而形成的影响植物生长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或幼茎被咬破,出现缺损,或叶片由于吸食性昆虫的刺吸出现叶片黄化,卷曲的现象. 病害和虫害往往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虫害会使植物的长势减弱,抵抗力下降而容易遭受病害,虫咬的伤口往往是病原菌入侵的窗口,而且有些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如蚜虫由于其口器中带有病毒,在吸食植物汁液时会将病毒传染给植物,另一方面,病害使植物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也易遭受虫害,所以往往生虫的植物也有病,生病的植物上也有虫.
1.高度认识技术标的重要性 招标单位在设置评标方法时,为更能体现投标单位的技术实力,技术标的分值正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因 此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标的重要性。技术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针对投标工程应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的合理计划,也是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自我约定,更是对投资方所做出的一个重要书 面承诺;对于建设方来说,它是用于监督和检查工程质量以及掌握工程进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投标 企业决不能只重视商务标而轻视技术标,高质量的技术标书既可体现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同 时,也是确保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 2.成立一个投标小组收到招标单位的招标文件以后,首先要成立一个投标小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行的投标小组,是投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2]。 在投标小组拟定技术标内容之前,应该先做以下四点工作:2 .1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了深刻领会招标文件的各种要求和规定,仔细分析设计图纸中作品 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材质的构成、苗木品种的搭配等,必须认真研读招标文字资料与图纸资料。2 .2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在做技术标时,必须充分了解和分析工程所处的立地条件。每一个工程都 有不同的立地条件,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之后,制定的技术标书才会有明确的针对性。2 .3突出设计主题和自身技术优势为此,必须仔细研究设计的主题立意,提炼设计的中心重点内容,分析 项目的技术难点,并科学说明解决技术难点的详细步骤,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以突出自身的 技术优势。 2.4认真听取招标单位对项目施工的补充要求在充分了解和明确招标文件与设计图纸内容之后,务必要 了解投资方有什么新的意向,主观上还有什么其它设想。笔者认为,应在不违反招标文件规定,不影响工程 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和吸纳投资方的主观意向。这样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将更具有竞争力。3 .技术标的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技 术标的内容,通常在招标文件中会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由投标企业自行编制的。根据绿化工程施工 的特点,笔者认为,技术标的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七方面: 3.1工程概况仅需简明扼要地阐述工程的地理位置,大致的分块,总面积等。 3.2施工准备计划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对于投标方而言,就是要向招标单位阐明,为了把工程做 好,在施工队伍进场之前,首先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配备现场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的培训 及落实情况;主要材料的采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的落实措施等。 3.3施工技术方案这是技术标书中的核心内容,它应体现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首先 ,要制定出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流程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参考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 室编:“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大全———园林种植技术规程”,1994);一般按以下工序进行:进场验收、场地清 理、进土和土方造型、土壤测试和改良、定点放样、挖种植穴、大苗种植(含种植前的疏枝和修剪)、打护树桩、场地细平、小苗种植、铺地被植物、清理场地、工程养护(含苗木补植)、办理移交。其次,根据施工流程,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操作方案,进一步阐述各道程序应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所表述的内容一定要有 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决不能照搬照抄,搞形式主义;第三,不能忽略养护 期的管理。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在整个养护期要针对不同的季节,做好所种植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防旱、防涝、防台、御寒、修剪、施肥、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 3.4施工进度计划此项内容通常是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表中要具体列出每项内容所需施工的时间 ,哪些内容的施工可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该表所列的时间也就是完成整个工程 所需的时间。制作该表时,既要注意听取投资方的意见,也要考虑到客观的施工条件以及实际的工程量 ,切不可为了一味满足投资方的要求而违背科学和客观可能性地盲目制定。 3.5人力、物力配备情况该项内容通常可用文字或表格两种方式表达。所谓人力、物力配备,就是根据工 程各分项内容的需要,科学地安排劳动力和工具设备。劳动力的配备既不能太多,以免人浮于事,造成劳 动力成本增加;也不能过少而影响工期的进展。劳动力配备时还要
学位论文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论文质量最高,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是收集和利用的重点。学位论文代表不同的学识水平,是重要的文献情报源之一。它一般不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只能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指定收藏单位和私人途径获得。查找国外学位论文的检索工具有《国际学位论文文摘》(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由美国大学缩微品公司(University Micro-films Incorporation)编辑出版,收录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450余所大学的学位论文文摘和其它各国著名大学的学位论文目录,分A(人文与社会科学)、B(科学和工程)、C(欧洲学位论文文摘)3辑出版。我国于1979年恢复实行学位制度。北京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单位。补充学位论文的特点,如下图:
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学位论文根据所申请的学位不同,又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其中尤以博士论文质量最高,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著作,是收集和利用的重点。学位论文代表不同的学识水平,是重要的文献情报源之一。
代表类型如下:
1、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2、C——论文集。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如说: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可以作为一本书或期刊的增刊正式出版,用以区别学术期刊。论文集也可以是综合多种形式的论文集结在一起,合订成的一本书。
3、J——期刊文章。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学位论文根据所申请的学位不同,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学位论文可分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三类,理论型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证明、理论分析、数学推理,用这些研究方法获得科研成果;实验型论文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获得科研成果;描述型论文运用描述、比较、说明方法,对新发现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研究而获得科研成果。按照研究领域不同,学位论文又可分人文科学学术论文、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与工程技术学术论文两大类,这两类论文的文本结构具有共性,而且均具有长期使用和参考的价值。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才,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1)较好的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