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视党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在办学体制、教学布局等软环境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牢固树立党校无小事的理念,坚守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确保党校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主渠道地位。在办学体制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干部教育培训新体制。根据“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培训体制,形成以党校为主体,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非公企业党校、省委党校综合教研基地和温岭市求是培训中心共同组成的“1+5”的社会化大党校格局。进一步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封闭式办学体制,实施“统一规划、上下一体、块块联办、条条合并”的新体制,实现“一个口子审批,一个阵地办班”,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办学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根据中央确定的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为内容的党校学科体系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全面贯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贴近新的形势和任务,贴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贴近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努力构建具有温岭特色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以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党史党建、国情市情”为基本内容的“一个中心,六大板块”的教学新体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研究式、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实现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效果。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人才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全面提升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根据学科建设、结构优化和党校发展的需要,敞开视野,突破旧框框,引进“赛马机制”,坚持事业留人,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宜。在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科研奖惩制度,支持教职工和学员参加各种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服务的方向,下大力气建好“省委党校温岭综合教研基地”,继续办好《温岭理论与实践》的刊物,从理论上不断总结推广温岭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经验。在管理体制上健全和规范岗位责任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在后勤服务上实施“社会化”战略、企业化运作、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校人?这是每一个在党校工作的同志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感受。 一 、党校人要有强烈的党校意识 所谓党校意识,就是对党校的根本性质、党校的历史使命、党校事业在党的整个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就是对党校工作真心热爱,对党校声誉自觉维护,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作为一个党校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党校意识。否则,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党校人。而要增强党校意识,首先必须做到“四个知道”: 一要知道党校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对党校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党校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我们党专门用来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学校。或者说它是我们这个执政党用来培养执政人才的学校。不仅如此,它还是党委的一个协助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务部门。正因为党校是一个直属党委领导、具有双重职能、肩负重要责任的特殊机构,所以《党校条例》规定,党校校长要由上级党委的书记或副书记兼任。这些充分说明了党校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学校、具有很高政治地位和特殊职能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二要知道党校干什么 《党校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它高度概括了党校的职能作用和基本任务。党校要承担的具体任务有六项:一是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二是培训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三是培训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四是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进行考核考察,五是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六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校的任务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党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具体到崇文党校,我们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既是区委党校,又是区行政学校,还是市委党校成教院的一个分校。我们不仅承担着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公务员的轮训培训任务,还担负着本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社会人员8个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任务。目前,我们每年都要开办10个以上主体班次,平均每年轮训培训干部上千人次。学历教育大专和本科班在校生也有1200多人。全校6个部门30来人,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上述任务的完成。我们的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 三要知道办党校为什么 共产党为什么要办党校?我认为直接目的:一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二是为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现在处于执政地位,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执政主体。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党的执政水平。而要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办好党校,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他们进行培养提高的渠道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经过党校的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党性教育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 我们党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但是,先进的理论只有被人掌握和运用,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党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强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带头学习,真心信仰,自觉运用。我们党担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机构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机构就是党校。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方面,各级党校负有重要责任,是主阵地、主渠道,是其他宣传教育机构不可替代的。 四要知道在党校工作意味着什么 既然党校是一个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方,就意味着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到党校工作,尤其是党校的领导岗位和教学岗位,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党校的特殊职能对党校人的素质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一个人一旦进入党校工作,不仅仅意味着得到了一个职务、谋得了一份职业,更意味着接受了一项特殊使命、承担着一份重大责任。在外人的眼里,党校人都是有觉悟、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管你在党校具体干什么,都会被别人尊敬地称为老师。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可是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有的同志佩得上这样的称呼吗?我们距离这个神圣的尊称有多远?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志中,当初选择到党校工作,有多少人是为了干一番事业,有多少人是为了谋一份职业。要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找职业是为了谋生,干事业是为了实现人生抱负。当然我们每个进党校的人未必从一开始都抱有远大的理想,但至少我们到党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党校性质、地位、作用的深刻了解,通过学习提高和实践体验,应该感悟到作为一个党校人必须具有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职业,不能只关心自己的职务职称和工资待遇,不能总是相互攀比和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相反,大家应该多想想党校是什么?党校干什么?我该怎么干?应该多想想自己做个党校人是否存在差距,应该把更多的心思用在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和争创一流成绩上,应该在行动上体现出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应该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用更高的思想境界和学识修养树立党校人的良好形象,为党校增光添彩。 二、党校人要有优秀的政治品格 所谓政治品格,就是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就是信仰党的理论,忠诚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纪律。对于我们党校人来说,我觉得尤其要做到“三个坚守”: 一要坚守政治信念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里,许多党员的政治信念已经淡化。如果现在有人说“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可能有人听了觉得可笑,认为这是唱高调。但是假如我们党校人也这么认为,我看那才可笑呢!不仅可笑而且可悲!党校本来是教育干部坚守理想信念的地方,可党校人自己却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信仰、没信心,岂不可笑可悲!按道理,党校人的理想信念应该更加坚定,因为我们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学懂弄通了,就会知道: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是任何人头脑里的臆想和杜撰,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后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因此,要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正像列宁所说,共产党人“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 说到理论学习,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作为党校人,我们是否每个人都认真研读过马列的经典著作?是否每个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如果对这些基本的东西不学习、不理解,怎么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呢?一些同志不爱学习,尤其不爱学习政治理论,不关心时事政治,缺少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这与党校人的素质要求是很不相称的。 二要坚守政治方向 对于党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原则。“党校姓党”这句话,生动形象而又非常深刻地概括了党校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作用,指出了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和正确方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守这一办学方向?我认为: 首先,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要精力办好主体班。党校的主体职能是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只有高质量地办好主体班,才能充分体现党校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作用。但是,现在党校所办的学历班却牵涉我们不少精力。我认为,党校的学历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它已完成历史使命。党校应该回归自己的职能,全力以赴搞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党校的各个部门、每个同志都要围绕办好主体班和提高培训质量献计出力、各负其责、搞好服务。 其次,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校独有的办学特色。党校办学的最大特色是把党的基本理论作为主课,把党性锻炼贯穿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把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领导人才作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党校姓党”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党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我们要自觉树立为党办学、为党教学的思想。既然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事业,既然我们在党校工作肩负的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我们就必须树立为党办学、为党教学的思想,就必须以对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高度忠诚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衡量党校人的政治忠诚度和党性觉悟的重要标志。 三要坚守政治纪律 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党校讲坛是用来正面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大政方针和科学知识的,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虽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可以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但必须考虑自己的特殊身份,绝不能随意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在党校的讲坛上绝不能出现与党的主张、党的理论不一致的杂音。这应该成为党校的一条铁的纪律。 三、党校人要有旺盛的学习精神 党校本来就是一个组织干部学习培训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干部学习。想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作为党校人必须有一种比别人更旺盛、更刻苦、更持久的学习精神。对于学习我有三点感受: 一要懂得何为学习 学习的真正含义是学+习。许多人认为学习是一件事,其实学习要做两件事:一是要学,二是要习。学,就是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不断掌握新知识。习,就是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付诸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学是基础,是前提。习是关键,是目的。只有把学与习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学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毛泽东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些话深刻揭示了学习的内涵。因此,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学习的含义,那就是:人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实践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过程就是学习。 学习的根本意义是知必行。所谓知必行,就是用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行动。如果不是这样,学习就是毫无意义的。但在现实中,学用脱节、知行不一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所谓“知之非艰,行之唯艰”。所以古人一再强调“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孟子语)。我们党一贯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强调学习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特别是要把学到的科学理论,不仅用于改造客观世界,还要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学风是否端正?我觉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学习的内在本质是快乐的。这是因为学习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天生都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一个人产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的学习过程必定是充满快乐的。特别是通过学习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或者有了新发明、新创造,都会由衷地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是一种喜悦和快乐的心理感受。因此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认为学习是一件充满惊奇和喜悦的事,就像见到久别的老朋友一样。但是很可惜,现在许多人并没有从学习中感到快乐,有的甚至把学习视为痛苦。直到现在,视学习为痛苦的感叹依然被人们所认同。例如“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苦读书,读书苦”等等。其实痛苦不是学习的本质,快乐才是学习的本质。要想快乐学习,首先要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动力来自哪里?最主要、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来自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来自个人对生存需要、人生追求和社会责任的高度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会产生学习欲望。有了学习欲望,学习才是快乐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学习,恢复学习的快乐本质,让学习成为我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求创新。真正的学习不应该迷信以往的知识,而是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融进自己的知识结构里,形成自己拥有的新知识。一流的学习者往往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因此他们往往都有很强的思维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不是一味模仿和抄袭前人的经验。 二要懂得为何学习 首先,不学习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和智力开始主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令人眼花缭乱、竞争压力无处不在的时代。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必须加快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否则就无法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可以断言,21世纪必定是一个争相学习、比赛学习的世纪。当今世界的所有竞争都将是一场学习力的竞争。谁重视学习,谁善于学习,谁学得更快更好,谁就能获得生存能力和发展先机。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时代环境,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要想不做无知无能之辈而做有知有才之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在党校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又收入不错的工作就以为有了铁饭碗。现在有的同志不重视学习,就是因为缺乏危机感。但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展开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全面实行,不学无术、德能较差的人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其次,不学习就难以胜任本职,更谈不上工作创新。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认为: 党校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学习的模范。党校的特殊职能要求每个校领导不仅要有更高的党性觉悟,还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思想水平。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胜任党校的领导工作,难以正确把握党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难以更好地履行“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引领指导、协调各方”的职责。 全体教师要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是抓好自身学习,二是指导学员学习。从我校目前的情况看,应该承认多数教师的学习还是比较主动、比较刻苦的。但从岗位要求和学员需求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在我们的主体班,大部分课程需要外请,固然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考虑,但主要还是因为自身力不能及。主体班的课不像学历班的课有现成的教科书,而且内容更新变化很快。如果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不能及时将自己和他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就胜任不了主体班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比如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模拟教学的策划、设计和操作。依我的判断,区县党校的教师必将向培训师转变。而培训师不仅需要理论功底,更需要实操能力。因此,教师的学习任务很重,必须保持更旺盛的学习精神。 党校管理人员的学习同样不能放松。可能有人认为搞管理的不讲课,就是处理日常事务,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没必要加强学习。这是非常错误的。搞管理需要事业心和责任心,需要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需要研究总结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现在有的同志干活不动脑子,对自己的工作不研究,不创新,每天就是凭着老经验、老习惯,用低标准重复着每天的工作。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加强学习加以改变。 三要懂得如何学习 一个人不怕缺少知识,就怕不会学习。学会学习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有的人对学习不能说没下功夫,但收效不大,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我认为要高效学习,至少要做到六个善于: 一要善于读书。读书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会学习的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阅读有用的书,并能将博览与精读巧妙地结合起来。我们党校图书室藏书数万册,报刊杂志百余种,为大家的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 二要善于观察。学习常常需要从观察开始。而深入学习也往往需要深入观察。如果我们能够对周围的事物保持高度敏锐,并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客观地考察研究,就一定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发明。 三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语)。一切学习都不能离开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使学习得以深化。不会思考就等于不会学习。如何提高思考能力?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多写文章,特别是多写体会性和研究性文章。因为写文章就是把理性思考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多写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有的同志之所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动脑子,怕写稿子。 四要善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把知识转化为素质与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学习当工作看待,把工作当学问研究,坚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我们要永远记住:实践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也是学习的不竭源泉,唯有善于实践,才有真才实学。 五要善于利用信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学习工具和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六要善于自学。自学应该是学习的常态方式。自学的关键是对学习内容的针对性选择和业余时间的充分利用。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和有限的学习时间,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学会自控,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持续不断,取得实效。 四、党校人要有良好的人格修养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品德、气质、能力和性情的总和,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特征,是一个人的尊严和形象的体现。崇高的人格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加强人格修养,是党校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一个人如果缺少起码的人格,或者人格有重大缺陷,他的行为举止会经常同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守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在一个崇尚道德的社会环境里,他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尤其是在党校这样一个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地方,我们更要重视人格修养。我们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为了教育别人,也是为了修养自己。其实,古人学习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修身,其次才是做事和谋生,认为修身是谋生之本,强调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现在我们党选拔使用干部,始终坚持把德放在第一位。党校每次进人,也是先考察人品。一个品行不好的人在党校这样一个地方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加强人格修养,有助于增强党校教育的效果 因为我们的任务是用真理教育人、培养人。而崇高的人格有一种感人的魅力,有一种让人敬佩和信任的品质,一旦真理的力量与人格魅力相结合,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就能使人从内心深处相信真理,接受真理。假如一个品行不好的人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肯定会大大降低真理的可信度。方永刚讲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人们爱听,不仅因为他对党的理论理解深刻、阐述得生动,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把自己的人格魅力与真理的力量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他对党的理论不仅真学、真懂,而且真信、真做,所以他讲课的效果就好。我们应该很好地向方永刚学习,在提高知识修养的同时,重视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加强人格修养,是建设和谐党校的需要 一个单位的人心齐不齐,风气正不正,团结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单位的每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用真诚、善良、宽容、律己的品格待人处事,那么这个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就会心齐风正、团结和睦。应该说每个单位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很好的人品的,但有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因人品不好而惹是生非,就会把整个单位的人心搞乱,风气搞坏,团结搞散。所以人格修养问题不仅关系个人的安身立命和生存发展,也关系一个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与和谐。目前我们崇文党校的风气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有很好的人品,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处事公道,坦荡无私,自尊自爱,自重自律,助人为乐,讲情讲义,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友谊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为树立良好校风、建设和谐党校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牢记自己是个光荣的党校人,牢记党校人肩负的重要责任和应该具有的品格,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漂漂亮亮地干好党校的活,做好党校的事,不辜负党的重托和广大干部的期望! (本文系根据北京崇文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为本校党员所讲的党课整理)
如何实现“三个转变”,首先要了解何为“三个转变”。“三个转变”即从干部身份到学员身份的转变,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每个人对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就如四组组长魏国安所说:“都是一样的眼睛,但有不一样的看法;都是一样的耳朵,但有不一样的听法;都是一样的嘴巴,但有不一样的说法;都是一样的心,但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人,但有不一样的做法。”尽管大家表达各自实现“三个转变”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党校的学习却都同样渴望。对我而言,能够放下繁忙的工作,抛开繁琐的家务,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机会实在难得。首先,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前提。我刚来报到的那几天,心中确有放不下的担心和牵挂;主要是担心自己分管的工作别人接不上手,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且无法关心照顾家人。事实证明,这些担心和牵挂都是多余的,因为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也十分理解支持我的学习,他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前提下,他们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原属于我的工作;我们的家人也理解支持我的学习,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学习不分心。其次,紧张严格的教学安排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助推器。从这期党校班的培训计划中,不难看出,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对教学安排可谓用心良苦。主要表现在,一是开班准备充分,刚办完报到手续,大家就拿到了制作精美、内容详实的《学员手册》,从培训目标安排到考核方法内容,从作息时间到安全教育,应有尽有,可以说人未进房间,学习就已经开始预热了;在开学典礼前,党校就先行对我们进行入学教育和破冰热身,使我们做好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准备。二是教学目的明确,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通过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教学安排严谨,理论基础、党性修养、行业特色、综合知识讲座和现实问题等五大模块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过程中通读原著与深度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在短时间内投入学习的状态。再次,严谨、博学、和谐、超越的班级团队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催化剂。通过破冰热身,我们这些来自文化部各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同学们立即一见如故,距离感消失了,团队感增强了;通过拓展,大家迅速形成了对高绩效团队精神的认同,初步形成了团队的领导核心。在这种精神的催化下,我们融入了一个大家庭,彼此没有了职务称谓中的主任和处长,取而代之的是书记、支委、组长和组员在班级中的各自坐标,我们亲如一家,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后,提高自身修养和学习能力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加速器。许多同志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困惑,遇到瓶颈,对当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学习,这次是深入研习党课的难得契机。我要通过这三个月的学习,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拓展工作能力。作为来自工作一线的学员,平时在工作中集中系统学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学习更要把握重点,学会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释、处理、排除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大家都认为“同行是冤家”,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企业管理人员就可以辩证地对待竞争和竞争对手,通过学习借鉴竞争对手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合理运用市场运营规律,把昔日竞争对手变成明日合作伙伴,实现双赢。1311922051
一般是县级组织部的副科级干部,没有实职,但比一般科员级干部工作经验、实践经验丰富,呵呵,比乡镇的副科级实职干部牛啊。
1. 要有全局观念
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文章的篇幅长短是不是合适,每一部分都是在为中心论点服务吗?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2. 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
把与论文主题无关或者是联系不是很大的材料可以舍弃,虽然这些材料的收集都很不容易,但是有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3. 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关于毕业论文写作原则的相关分享,希望对正在写论文的你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哦!
价值性原则。也叫需要性原则,即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课题,它是选题的主要依据。科研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价值,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这类课题,社会需要,人们关心,研究目标明确,一旦突破,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选择这类课题进行研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创新性原则。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题要防止雷同,防止步别人后尘;二是要考虑所选择的课题,能否研究出新的成果。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成了通说,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不对,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应该有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对其进行纠正,也是一种创见
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进行科研和写作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选题。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自己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有些课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选择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毕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做及时的整理并发布的。
价值性原则。也叫需要性原则,即选择具有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课题,它是选题的主要依据。科研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价值,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这类课题,社会需要,人们关心,研究目标明确,一旦突破,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选择这类课题进行研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创新性原则。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选题要防止雷同,防止步别人后尘;二是要考虑所选择的课题,能否研究出新的成果。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成了通说,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不对,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应该有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研究,能够对其进行纠正,也是一种创见
可行性原则。根据自己进行科研和写作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选题。选择科研课题,既要考虑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自己完成研究和写作的可能性。有些课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选择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毕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做及时的整理并发布的。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这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的标志。本文就是综合整理学生在四年理论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课余时间学生能认真观察社会现象;注意国家科技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能够在上述综合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与此同时,毕业论文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具有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怎样做好毕业论文题目,首先要懂得选题的目的和原则。本文选题的目的是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因此需要扬长避短,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科研领域,不要人云亦云;我们选题的原则是所选题目要符合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的专业方向。选择的原则文章的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主要是对大学毕业生四年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完成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否则,再好的论文也会被视为不及格论文。课题应具有理论性四年学习结束时,毕业论文虽是学生自身在学习的最后阶段的总结性学习成果,但既然为“论文”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就是对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其它相关论文有参考借鉴作用。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你选这个题目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要简洁、直观,很清楚地告诉人家你为什么要定这个,有什么意义。
2、发展趋势
要扣题,要说明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的好处,从自己的条件看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有了这样细致的分析与估价,写作者就能确定自己的定位,顺利地进入写作阶段。总之所写的一定要围绕告诉人家你怎么想到定这个题目,为什么写,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说服人家接受你的想法。
二、研究内容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
意义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这样才能衬托出选题的意义所在研究的目的、意义。
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第三,要制订设计方案或调查研究方案,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明确了“做什么”,下一步就是要确定“怎么做”。
对实验类、设计类,要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工具、设备、仪器、材料。
对社会调查类,要制订调研方案,比如去什么地方调查,调查什么人,调查什么现象等等。
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调查方案是开展毕业设计或论文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好的方案会非常有助于你的任务开展。如果方案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研究走向错误的方向。制订方案需要参考同行、前辈的研究,也要与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指导。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新颖性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3、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要客观地把握自己写作毕业论文的能力。确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性的估计。只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完成。
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毕业论文选题的四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 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 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 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 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拓展阅读:毕业论文写作流程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毕业论文让一众大学生苦不堪言,想写的题目早有前人栽树成荫,这怎么办呢?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选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指与国民计生有关的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人民、民族的前途命运,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例如,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选择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指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或期待解决的非全局性问题。例如,医疗体制、房价调控、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工资待遇等等关系千家万户的问题。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学生从研究现实问题入手,得出科工程参考的意见,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要凑热闹,赶时髦。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客观条件等来选择热点题目。
3、选难点问题难点问题,指有疑虑需要进行探讨和解答的问题。例如高校收费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选焦点问题焦点问题,指群众议论纷纷,愤愤不平,需要正确引导的问题。例如,先富或后富,分配的公平与否的问题,两级分化问题等等。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问题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类题目当然可以选择。
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比如,对于临床护理专业,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①要结合学习、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②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作为选题;③论文写作选题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借鉴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专业设计: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②统计学设计: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③写作设计: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这两类资料必不可少,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论文写作提纲
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①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可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③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即可得心应手。
六、执笔写作
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
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选题原则:
1、问题导向原则。
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来展现的,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科学问题、工作问题、方法问题等需要解决,一篇学术论文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个小问题即可。
在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的时候,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这篇论文要解决一个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定要做到在下笔之前心中有数,否则,写出来的论文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写了些什么东西,审稿专家看了后更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2、科学性原则。
论文是学术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位论文,不是领导的讲话稿,不是随笔,一定要让人看到题目就能感受到其学术价值含量。
3、精准性原则。
学术论文的题名要精准地将解决的问题、方法体现出来,不能太宽泛、太笼统。宽泛、笼统的题目只能说是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题目,学术论文的题名要聚焦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4、适合性原则。
这里讲的适合性,主要是从论文选题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要适合作者自己。好的题目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来的。
你所选择的学术论文题目必须要与你的学科、专业相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须是你自己能够驾驭的、熟练掌握的才行。论文题目与自己的知识积累、智力储备和研究经验积累不匹配的话,“一切皆是浮云”。
选题方法:
1、浏览捕捉法。
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
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
2、追溯验证法。
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或思路,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选题范围,然后通过阅读别人的成果验证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是否对别人成果的简单重复。
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暂时还没有成果出版,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
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对这种“灵光一现”的思想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要反复阅读、论证。
3、小题大做法。
著名学者胡适主张从小题目做起,他说:“题目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上可以得到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
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选题有大小、广狭之分,大的题目可以大到需要众多研究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小的题目可以小到只研究具体的工作问题,甚至小到一个指标的确定、变量的赋权等。
只要研究深入,能提出新见解、采用新方法、提出新思路,小题目也可能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小题目反而能写出有价值的大文章,大题目倒难以驾驭,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
4、知识迁移法。
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们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一般已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但有时候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成熟的理论、方法可能一时不能有效解决新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迁移。
我们经常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阅读文献,就在于为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来感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迁移得当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
5、旧瓶装新酒法。
学术论文的创新一般体现在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三个方面,旧瓶装新酒法就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旧瓶指的是相对陈旧的选题,即针对同一选题已经有许多文章了,新酒指的是相对较新的观点、理论或者作者通过调研原始采集的数据和案例。
论文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面临的一大作业,论文的基础就是选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为实践服务,所以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注意本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所选的题目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这种问题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人民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
第二,要注意主体的理论价值。上面说道我们要注意课题的实用价值,但是就不等于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不是提倡必须要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与总结调查报告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这有一份哦!!!
研究绿色会计的论文 开题报告中重点与难点帮忙不是问题哦.
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一般认为是英文“Green Marketing”的汉译。也有一些学者用“Environmental Marketing”(环保营销)、“Lower- Carbon Marketing”(低碳营销)和“Ecological Marketing”(生态营销)等词来表达。绿色、生态、环保、低碳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意识到使用绿色产品、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在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 2.实行绿色促销策略。由于绿色营销对企业提出了环保的要求,促使企业的促销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营销活动的注意力从过去单纯追求利润增长,转变为在营销活动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上来。企业在进行促销时,注重宣扬绿色产品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3.采用绿色标志。在绿色市场发展期,使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在企业的产品上贴上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产品,保护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压力,有利于绿色市场尽快成熟起来。 4.培育绿色文化。绿色营销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要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 绿色营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为绿色营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以绿色食品为例,英国、德国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英国每年要进口该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这表明,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第一,绿色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类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就已经让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是人类应该承受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淡水的枯竭、大气层的破坏、地球变暖等等生态及环保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将生态观念、HSE的健康、安全、环保观念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类的思维理念中,继而形成习惯,也就是绿色习惯,从而由绿色习惯催生出绿色需求; 第二,绿色需求是人类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述了人类社会需求的层次性。当人们已经不在为基本的需求而奔波的时候,人们开始追求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的追求表现在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生活质量的追求表现在倾向于消费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本身所包含的特性和特点,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品质的满足和品位的提升 第三,绿色需求是新型消费观念形成的产物。 新的消费观念讲究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开始考虑基本消费所带来的附加值。比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时已经在考虑排放标准,无氟冰箱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对人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安全保护,这些都是新兴消费观念对于传统需求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保观念的认知和加强,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观念,许多人已经自愿拒绝非绿色产品,这些人心甘情愿地站在绿色消费立场上,心甘情愿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买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第四,绿色需求法制化和广泛的社会宣传。 为了更好地推行绿色消费,培育绿色需求,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相关法规,来规范和推行绿色需求,实现绿色消费。乌拉圭回合的《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碍任何国家采取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这实际上就为国际间进出口的“产品绿化”提供了法制基础。 绿色营销管理 企业在对外推行绿色观念的过程中,也要将绿色观念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目前,国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5R”原则: 1、研究(Research),就是把环保纳入企业的管理决策中来,重视对于环保的研究及相关的环境对策; 2、减消(Reduce),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异物的排放; 3、再开发(Rediscover),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创造绿色品牌; 4、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 5、保护(Reserver),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培养员工环保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绿色营销评价体系 绿色评价体系一 ——ISO14000认证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SIO/TC207),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国际标准化的轨道,颁布了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全面管理,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的目的。其中ISO14000环境标准制度,则是通过环境标志对企业的环保行为加以确定,以推动有益于环境的产品的发展,达到企业自觉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是ISO/TC207的成员之一,1995年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实施ISO14000环境指标的认证工作。1996年12月将ISO14000系列标准等转化为国家标准,通过认证的企业可获得“绿色”标志。 绿色评价体系二——绿色产品的评价 严格的讲,完全符合环境要求、对环境绝对不造成不良影响的产品是很少见的。因此,所有实施绿色标志的国家都公认,一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只是相对于其它功能相当的同类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或危害较少些。而鉴定产品间在环境影响方面的差异,需要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生产、销售(包括包装、运输)使用到后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找出产品总的环境影响。 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 1993年5月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并实行绿色标志认证制度。虽然绿色标志认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我国获得认证的企业有200多家,涉及到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儿童玩具、纺织品、食品饮料、办公用品、汽车等方面,但与市场需求相差很远
关于研究绿色会计的论我这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