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财经杂志社评

财经杂志社评

发布时间:

财经杂志社评

《资本市场》 【册 数】: 全十集共六碟 【作 者】: 钮文新 【出版社】: 2005年出版 【市场价】: 980.00元 【目录浏览】:背景介绍 高官评述 专家剖析现场追踪亲历回忆 第一集破浪而生 第二集交易之道 第三集股价之源 第四集挂牌前后 第五集投资之路 从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到今天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300 多年漫长岁月。今天资本更是以它强大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企业之间的并购狂潮,推动世界经济向 前发展。从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纨克莱斯勒收购奔驰到新浪网的创始人王志东的黯然离去等等这些使 我们感叹资本的力量及资本市场的无情。 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资本的力量,它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它, 掌握它。从股市、债市等普通个体投资者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都应当了解什么是资本,什么是资本市场。 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企业、公司的决策者更应了解。 令人忧虑的是很多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作用及它所能创造的价值意识 不够或者没有意识。他们不能够或者不能熟练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所以让这部分 人了解学习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已迫在眉捷。 基于以上原因,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走遍全球多个国家,适时推出这档节目。本片以全新的视角,超 长的时空跨度,配合唯美的画面,精彩的访谈和富于感染力的解说向你全景式展现——资本市场。 本片制作力求权威、准确、全面。邀请多位政府高官,国际国内数十位著名经济学家及业内资深人士 参与其中,遍访全球发达资本市场,结合全球资本并购成败的典型案例及国内经济形式深入剖析国际国 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观后相信对你有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对了解和掌握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大有脾益。 ——《财经》杂志社评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李剑阁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 吴基传 信息产业部部长 高西庆 中国证监会主席 梁定邦 中国证监会首席咨询顾问 史美伦 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许小年 经济学家 樊刚 经济学家 胡祖六 经济学家 李业广 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 斯蒂格里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 理查德·A·格拉索前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 弗兰克·萨伯纳斯达克主席 盖文·凯西 伦敦证券交易所总裁 高万杰 美林公司总裁 亨利·鲍尔森高蛊公司总裁 埃迪·乔治 英国英格兰银行行长 杨志远 雅虎公司创始人 麦戈文 国际数据集团总裁 陈丕宏 洪道公司总裁 莫里斯 红杉树公司风险投资家 Mr·威林克 荷兰中央银行行长 艾比·柯恩 高盛公司全球首席投资战略分析师 适用对象:金融行业 证券行业国内2000余家上市公司国有私营企业经营管理层政府主管部门 个体投资者

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杂志是《财经》。《财经》杂志始终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新闻原则,及时报道、评论影响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财经》自诞生之日起,在致力于向读者提供真实、权威的财经新闻的同时,更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平台,投身公益,推动社会进步。

财经杂志社论

财经类的杂志是一种财富和商业等为主的一种杂志类型,该杂志类型是属于很多金融,工业,投资营销等为主的原创类型财经的杂志,基本上包括财富的东西比较多,当然每天各个地方各个国家都会出很多新的财经类杂志的新闻,接下来可以参考一下,几个财经类的杂志,国家的著名。一、《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是创刊于1889年,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报纸在美国已经是出版很长时间了,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该报纸主要是着重强调报道财经的新闻,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可见其影响力比较大,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是分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比如说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这些都会时常关注华尔街日报其中包括二十万名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也是经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第一财经周刊》这是一本很现代、很洋气、散发着淡淡外企气息、很适合年轻人看的财经周刊。聚焦的商业话题,新潮的同时,也很接地气。每期几乎都有一个行业年轻翘楚职业发展规划的故事。

《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成功营销》、《美好家园》、 《证券市场红周刊》、《视觉》 。

1、《第一财经周刊》2、《商界》3、《中国企业家》4、《经理人》5.《财富》6.《福布斯》7.《商业周刊》

财经杂志社主办

想到几个,《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我喜欢看一些有关财经的杂志,经常会去杂志铺查找,个人认为比较好看的有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们,采纳o_O!

财经杂志社是什么单位:《财经》隶属于联办。 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前身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成立于1989年3月15日。是由九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并得到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支持的非盈利、民间性、会员制事业单位

国际上知名的财经类杂志和报纸有很多,现举例如下:

1、《福布斯》杂志

作为全球著名的出版及媒体集团,福布斯集团(Forbes Inc.)首开美国商业新闻的先河。其旗舰刊物《福布斯》(Forbes)杂志,是美国最早的大型商业杂志,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财经出版物之一。《福布斯》杂志一直以“关注实践和实践者”为口号,倡导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

2、《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查尔斯·道和爱德华·琼斯在1882年成立“道·琼斯”公司,在纽约金融区活动,以为商业客户收集、摘抄商业信息为生。19世纪末的美国正值经济飞速发展的高峰,“道·琼斯”公司的客户量不断扩大。于是公司的两位所有者在1889年正式创办了了这份报纸,以适应蓬勃发展的商界对信息日益增大的需求。

《华尔街日报》总部位于纽约,有近500名记者和编辑,截至2005年,报纸因出色的报道已经获得31次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3、《财富》杂志

《财富》杂志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和北京举办。

4、《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每周发行量达120万本,读者人数超过560万人。美国《商业周刊》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和细致详尽的信息,帮助专业人士在商业、财务及事业发展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定。通过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读者能掌握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和预测、科技应用等的最新动向。因此它是许多商业巨子的必读之物。

《商业周刊》的读者群包括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制造业、通讯业、银行业、金融业的精英。《商业周刊》是一个全球性的商业媒体组织,为世界各地的商业精英提供商业报道和解析。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于1929年创刊发行,它以每周470万的发行量傲居商业杂志榜首,发行范围超过140个国家。 2009年10月13日据美国《商业周刊》网站报道,彭博新闻社已成功竞购《商业周刊》杂志。这标志着在拥有《商业周刊》80年后,母公司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的全面撤退。

5、《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的发行人——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经济学人集团则是一家私人企业,一半的股份由《金融时报》拥有。《经济学人》以鲜明的观点,置疑的眼光,深度的调查分析,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博得了全球超过100万读者的信任。《经济学人》有意识地将自己看作是一份国际性杂志,其80%以上的读者是在英国以外地区。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创办的目的是“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一直到今天,《经济学人》始终坚持着经济自由主义、政府不干涉主义、平等竞争主义,始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时事,关注自由和个体的权利。

6、《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金融时报》总部设于伦敦,每日发行量45万份,于英国、欧洲大陆、美国及亚洲印有当地英文版本。

《金融时报》以经济、金融报道为主的英文对开日报。属皮尔逊-朗曼公司。该报除以较大篇幅刊登国内外新闻和其他方面内容外,每年大约出250期专题特刊。平均每天38版,主要是伦敦市场的各种股票、证券及货物等的价格。它的30种股票价格指数是判断英国金融、经济情况的重要晴雨表。一般认为该报反映英国金融企业界的观点。

另外,国内比较之名的财经类杂志报纸有:《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商界》等。

财经类的杂志的确很多,需要看你的层次了,假如你是海归搞研究的,建议看如《欧洲货币》等之类的高端杂志,国内一般比较好、看得人多的应该就是《财经》。

中国财经杂志社社长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助理是包锐《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副总编辑杨眉、总编助理包锐在论坛现场。

CNG1.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超过3,600磅/平方英寸)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LNG可以用来制作CNG,这种以CNG为燃料的车辆叫做NGV(Natural Gas Vehicle)。与生产CNG的传统方法相比,这套工艺要求的精密设备费用更低,只需要约15%的运作和维护费用。2.《中国国家地理》(China National Geograph,简称CNG),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在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2000年,《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的特刊。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有批评意见称,杂志社明知55万册不够供给市场需求,但仍将出版量定为55万之低,是为了推出稍后上市的68元的精装版本。中国国家地理各期主题2006年第九期 世界大迁都2006年第十期 景观大道(318国道)2006年第十一期 伊犁河谷2006年第十二期 中国能源问题2007年第一期 吉祥中国2007年第二期 中国姓氏2007年第三期 江南2007年第四期 阿尔山2007年第五期 中国梦(上)2007年第六期 中国梦(下)2007年第七期 美景出自喀斯特**************************************************************************************************************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这本杂志的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内容为王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学的真实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激流勇进,争做创业人士的守望者——专访中国创业招商网CEO高健智先生他,美国纽伯顿大学企管硕士、台北国际金融大学EMBA;他,一个在大陆商海打拼了十几年的台湾人,在我国的金融投资领域,算得上是少有的成功人士之一。在我国金融界,提及他,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他拥有11年投资银行及共同基金、财务顾问经验,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内稽控制、上市规划及创业投资、企业融资、TOM辅导、ISO、QS专案等。他曾任北京融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趋势创业投资集团董事长、诺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钜国创业投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财团法人,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董事长。香港中国趋势创制基金会董事长,北京环球中欧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北京清华柏克莱教育中心执行董事,中华国际贸促会秘书长、中国财经杂志社副董事长、澳门复兴中华文化促进会执行长、澳门中华佛教协会执行长、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货主协会高级顾问。他就是2005年8月入主中国创业招商网的CEO高健智先生。衣带渐宽终不悔走进高健智先生设在北京久凌大厦15层的办公室,记者随即被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氛所保包围。高高是书架上摆满了《老子》、《四书》、五经》等书籍。品着清茗,记者和这位CEO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拉开了话匣子。放弃了这么多光环的围绕,而重新从一个招商类网站的基础开始做起,在问及有没有遗憾时,这位颇具儒雅风度的CEO谈笑道:“你看到过中国创业招尚网的logo吗?那个比较抽象的logo是一个浴火的凤凰,表示凤凰涅盘,意味着浴火重生,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做每一件都要有那种拼搏的精神,要忘记过去,努力面前。要把面前的事情做好,回头去看,我们才能发现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才是有意义的。对我自己来说,些光环只代表着我过去的一些经历,仅仅是一种经历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我对待每一次工作的心态是一样的,也不会带着任何的感情色彩去对待我的工作。另外,对中国创业招商网来说,她也需要一个崭新的开端,要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我也希望把我的力量贡献出来,让这列运行的列车更加稳健快速地向前运行。”高健智先生还补充到:“我之所以选择中国创业招商网这个创业类网站,看中的是它的一个氛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加之人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都积攒了一定的闲散资金,口袋里的钱变多了,他们自然就想创业了。中国民众整个的创业热情也空前高涨,但是他们缺少的就是创业机会。中国创业招商网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是为广大国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所以就我个人认为,中国创业招商网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的。”“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集体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也很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团队都很努力的去工作。而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导者,我也更要为他们作出表率。在公司里面,我每天几乎是来的最早的一个,而且,我每个周六都要到公司加班。我对的员工是有信心的,对中国创业招商网更是充满了信心!”高健智先充满激情地说着。默默耕耘,收获希望在谈到目前网络环境诚信体制不健全,中国创业招商网将怎样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这位在大陆生活了十来年的台湾CEO说:“我早年在台湾念书的时候都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所以我对中国传统道德理解的还是很透彻的。互联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式。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金融体制的完善和创业浪潮汹涌澎湃,网络成为一个咨讯交互的中心。在这个网络生态链里,网络社会也需要呼唤真实和诚信。”“中国创业招商网给会员的是一种心贴心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网络公司最大的优势。当然,我们做的还有不足,我们也看见了这种不足,也想努力去改善对会员的服务质量。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对会员实现自己的承诺。”高先生补充到。记者还了解到,中国创业招商网还成立了一个爱心基金,主要是针对内部困难员工或是出现急需用钱的危难事情时作为机动资金来用的。在问及设置这个基金的初衷时,高健智解释到:“我们公司内部设立这么一个基金,前只是解决公司内部员工的一些困难。将来我们还想设置面向社会的公益基金。之所以要帮助有困难的人群,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不能被社会所抛弃。有钱人、有实力的公司,更应该承担起社会更多的责任。我的时间有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争做创业类网站的No.1随着内创业形势和电子商务环境的好转,创业招商类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中国创业招商网也面临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谈到中国创业招商网认为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时,这位谦逊的CEO说道:“89189(中国创业招商网的网址为)目前还是一个婴孩,他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呵护,我会把所有的同行都当作朋友,来共同改善创业信息的网络环境,力求打造一片属于创业者的‘乐土’。当然,要做到优秀,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我们‘89189’针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也一直在进行,要从个方面全面地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要在这个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自身就要做到精益求精。”针对这些务实的规划,记者想问到:“中国创业招商网将来的发展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这位务实的CEO脸上留露出自信的笑容:“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民众需要寻找创业机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创业招商网!在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首先寻找到的也是中国创业招商网!我们要做、也一定能成为创业类网站中的No.1!”有这样一个务实且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加之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祝福中国创业招商网和中国创业人群的道路会越来越宽。也希望这为位台湾CEO带领着他的团队与中国创业招商网一起,激流勇进,成为创业人士的坚强守望者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助理是包锐。《中国经济周刊》创刊于1994年。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杂志,是中央宣传主管部门指定的中央级重点媒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定的重点期刊、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63家中央级重点媒体之一);全国两会指定上会的经济类期刊,是中国官方主流财经媒体。

第一财经杂志评价

《第一财经周刊》,是唯一一个商业媒体能够从商业信息、商业逻辑到生活方式、价值观全方位影响读者的财经周刊。从2008年以来周刊举办各个商业类评选活动,包括炫商业大奖评选、年度公司人品牌调查报告发布、“这个设计了不起”商业设计大奖等,在各相关行业拥有极高的媒体话语权。周刊以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巨大的市场反响被评为“中国邮政最畅销报刊”。

凤凰周刊是时政类的。而且可能对女性来说不太适宜。而且也不太好买。一般不公开卖。

《财经》是周刊,每周一出版,但是礼拜六基本就买得到了。《第一财经周刊》也是周刊,逢周一出版。目前有团购挺合算的。《彭博商业周刊》每两周一刊,与英文版同步。《财经》杂志偏向于政策解读及宏观经济研究,多数文章出自金融研究所及分析机构的研究员。就可读性来说,没有点基础的人读起来很累,而且很枯燥,想立马能作为茶钱饭后的谈资几乎不可能。《第一财经周刊》是面对上层白领的一本入门级的经济读物,给予想了解金融市场及前瞻性行业的人一个浅入浅出的途径。对于对经济感兴趣但没有相应的底子的人来说比较好。就是RE部分是在看着有点恶心,不过大可以跳过,反正也没啥营养。《彭博商业周刊》不错的,是本对全球商业模式及新闻都有介绍的杂志,不仅限于中国,内容比较全面。对于想了解国外动向的人来说是本上佳之选。总的来说,《财经》就不建议你买了。有经济条件的把《第一财经周刊》和《彭博商业周刊》都买了吧,反正一本是周刊,一本是半月刊,没事翻翻还是不错的。最后,如果你想看比较有作者深度思考及客观评价的,可以选购《财新新世纪》杂志,这本的主编是胡舒立,就是《财经》杂志的前主编。其于1998年创办了《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的11年,将《财经》杂志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财经类媒体。后来带了一个团队,全部离开并自己创刊《财新新世纪》。再多句废话:干嘛要看期刊呢,其实报纸也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经济观察报》。这是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看起的,看了很多年……等你认认真真地把里面各个版面都看完,将是对你有个系统性的锻炼。最后最后一句……其实吧……《21世纪商业评论》也是很不错的一本杂志,并且推荐你去听听主打的财经音频类节目《冬吴相对论》,蛮有意思的。电驴有全集下载的。其实上面的都是废话……重要的是,你一个礼拜把这几本都买齐了,然后不要管后面是不是出新的了。一本本认认真真地读完,然后按照你的实际情况:阅读速度、难易程度、吸收程度、经济条件等等。以后就选上最适合你的1-2本,每周精读下就可以了。

如果想看财经类的 说实话肯定是第一财经周刊(个人觉的华夏时报也可以)PS:楼主可以查查 第一财经周刊的总编辑是何力 华夏时报总编辑是水皮两个人绝对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关键是华夏时报还很便宜。我个人认为第一财经周刊 的读者群还是一些中间阶层,可读性和咨询性很强,主要关注微观商业活动凤凰周刊:是一类综合性极强的主流华语媒体,它是港媒,不是陆媒。所以它敢说一些陆媒根本不敢说的话,并且政治意味很浓。可以让你体味到一些“新鲜”的观点。财经文章大多关注的是宏观面和政策面,且善于报“内幕”。内容很丰富,观点很严肃。一财:正如一财给自己的定位一样“以生动的方式洞悉商业世界,致力于使商业报道更加轻松、好看、有用、时尚”比较通俗一些,关注微观商业活动

  • 索引序列
  • 财经杂志社评
  • 财经杂志社论
  • 财经杂志社主办
  • 中国财经杂志社社长
  • 第一财经杂志评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