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需要认识基本的形状,碗筷的样子,本子的样子等等都是需要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身受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有些老师便会将“严格遵守规矩或纪律”“如何管理好幼儿挂上钩”。于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此: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一、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师幼或者幼儿。以往,我对于我们班统一的要求比较多,个体服从集体的规则也多。现在我发现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的遵守。我班每天上完厕所都是由老师负责检查和督促要求幼儿洗手,但有些幼儿总是会趁这教师不备便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有幼儿过来告状说某某没有洗手,通过观察,我发现由个别幼儿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而且在教师提醒了之后依然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刚开始是,我让看厕所的教师加强对幼儿的看管,但是收到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师要帮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整理衣物,所以还是由孩子经常不自觉。而孩子们还是会忽略洗手这个环节。例如:我班的梓乐小朋友,我发现他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以及幼儿们的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显然,被动的服从根本就没有解决幼儿不洗手的问提,于是,我多次去咨询一些资深比较深的教师以及去网上查相关资料。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试验,我特意把自己的受弄的脏兮兮的,然后端来了一盆干净的水以及洗手液,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之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水,在洗手之后就便的脏兮兮,黑乎乎。我趁机引导幼儿如果不洗手,那么那些脏兮兮、黑乎乎的细菌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为此我还特意向梓乐以及平时也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提问:如果没有洗手又把脏兮兮的手放进了嘴巴里会怎么样呢?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没洗手是多么的不爱卫生。经过了这次小试验,我惊奇的发现幼儿们都会很认真洗手可见幼儿对于日常规的培养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并不了解常规培养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常规培养应先从幼儿理解着手,让有人自觉履行取代教师的硬性规定。在和幼儿交流中发现,教师建设性的建议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幼儿确认为有同感。这说明评价主题会影响评价效果。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以前,我班阿姨盛饭总是将饭盛得满满的,可偏偏我们班的幼儿吃饭就是很慢,所以每次一道吃饭时间就有小朋友愁眉苦脸,可偏偏每次吃的快的幼儿吃完了去玩玩具时,他们就会忍不住的想去参与到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后来,我让我班阿姨每次盛饭时都稍微把几碗盛的少一点,然后把他分给那几个吃的比较慢的幼儿,并特意把他们几个请出来,通过游戏的形式和老师比赛,比且适当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的进餐效果明显的比以前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不能吃在前几名,但也不至于把饭吃到冰冷,尤其现在是冬天,饭菜冷得快。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指令转化为讨论活动在学期初,我发现班里有许多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习惯,两个小椅子腿着地,受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沿着地面发出很难听的声音。我们老师也总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他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托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认真眼前收环节的重要性并及时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还特意问那些喜欢脱椅子的幼儿,他们知道自己做错的都能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四、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实质是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例如;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我园都有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家长也配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生都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会更加的有帮助。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把属于自己的财富、权利、智慧、思想和情感分给别人,让别人共享,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一、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运算阶段(7岁以前)。这时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关于亲社会问题的思考通常是以享乐主义为原则,为自我服务的。第二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了,学会了角色扮演技能,开始把别人的合理需要当作亲社会行为的主要依据。第三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这时青少年开始理解并尊重抽象的亲社会规则的意义,并将亲社会行为指向更广泛的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的分享行为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父母教养方式。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经常因父母、老师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对亲社会反应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霍夫曼关于抚养幼儿的研究表明,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幼儿,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二是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使其独占欲望膨胀,难以产生分享行为。三是幼儿自身心理因素。幼儿自我意识形成较早,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缺少分享认知。四是物质条件。以玩具为例,物质匮乏年代客观上使玩具成为奢侈品和共享品。但今天的幼儿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不需要几个人“分享”一个玩具了,久而久之,使其养成自我中心意识,自己的东西谁也不能动,不利于分享意识的培养。二、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1.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让幼儿从小生活在平等的家庭气氛里,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以免形成“自我中心”感。方式上要多与孩子一起玩,陪他做游戏,能如朋友般的交流,能倾听他的声音,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物质上不纵容也不小气,能满足他们的一些合理的要求,让幼儿感觉到父母爱他,给他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导向上要营造公平的环境,教育幼儿既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知道自己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同时支持幼儿与同伴分享。效果上要让幼儿能从父母的反应中,看到分享行为的结果,感到分享行为带来的快乐。2.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幼儿园氛围不受任何拘束的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应随时以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平等交往,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自觉的做出更多的分享行为。3.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爱模仿是幼儿的共同特点。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有父母、玩伴以及书本、电视等媒介里的主人公。越是孩子喜爱的人,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就越大。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做出表率。父母要带头孝敬,关心长辈,使先长者,先他人,后自己成为家庭关系的行为准则。工作中的成就或挫折可以告诉幼儿,让其分享快乐与忧愁,学习赞赏别人和给予同情、理解。还有要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和发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会给幼儿带来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要在幼儿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典范,让其他幼儿学习,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做出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其他幼儿向他学习的动机。有意识地引导分享意识较强的幼儿同分享意识较差的幼儿一起游戏,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4.移情训练法霍夫曼对儿童移情及其与行为的研究表明,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移情训练法即培养幼儿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引导幼儿产生与别人情感、状态相一致的情感共鸣的教育训练。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情绪,在此基础上再教他们具体分享的方法、规则等,效果就会比较好。5.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父母要经常给孩子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行为得以练习。教师也应该利用幼儿园中的一切活动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和教师应及时称赞孩子的分享举动,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体验,促使孩子分享行为的进一步发展。6.建立良好的分享规则一是平等分享。让幼儿通过情感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二是共同分享。同一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自愿组合,通过语言与行为的相互配合协调融洽分享玩具、食物或其他,最终使彼此的情感都获得满足。三是轮流分享。不同的时间内幼儿将分享物轮换使用,可以使幼儿在资源少的情况下顺利分享,培养秩序意识。四是先宾后主的分享。这种分享有一定难度,可以引导幼儿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展开,同时对幼儿表现出的先人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幼儿类似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宽容忍耐的美德。
一、幼儿分享意识的定义及意义幼儿的分享意识是指幼儿在群体中生活时,把自己的物品、快乐等与人分享的意识,分享意识是幼儿亲社会的一种意识。幼儿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反映出他是否有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帮助别人,是否能和别人情感和睦、团结友爱、协作顺利,所以,分享意识的培养很长时间以来已被认为是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意识,可以使幼儿更好的发展同伴关系,使其懂得关爱他人,培养其亲社会行为。为其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幼儿分享意识的现状及原因我国学者许郑援、吴念阳的研究探讨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他们头脑里的稳定的亲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其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凡是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就果断。如在食物分享中,主动分享的幼儿,都是在“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小朋友要互相帮助”,“不给小朋友吃东西是娇气的孩子”等观念下进行的。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亲社会观念时,行为就犹豫。如不主动分享食物的幼儿,往往以“你问阿姨行不行?”“我怕阿姨说我。”等来解释其行为。实验还表明,幼儿分享食物和分享玩具所遵循的原则不同,他们的分享观念也有区别。如多数幼儿在分享玩具的行为中遵循的是“轮流原则”“平均原则”,独占的结果比较少见。在分享食物的行为中,遵循的是“成人分配原则”,成人给我的就是我的,一旦接受成人给予的东西之后,就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有人说:“这是阿姨给我的,你自己去问阿姨要去!”“阿姨不让你吃,你怎么这么馋啊?你吃的时候我问你要了吗?”这都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受到幼儿亲社会观念影响的。(一)幼儿分享意识的现状从调查研究看,3—6岁的儿童虽然随年龄增长,分享意识有所发展,但整体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幼儿不论是对食物、玩具还是奖品等物品的分享人数都不超过50%,即使到了6岁时也是如此。在分享的人群中,幼儿的分享也多倾向于感觉分享(即只是给别人看、听、嗅、摸等),实质性的分享(即完全以利他为目的的分享)很少。同时,分享给别人的动机也多是自利的,如玩具给别人分享多有炫耀之意;还有幼儿说“我给他玩具玩他才给我玩具玩”“我给他糖吃是我怕我的牙吃坏了”“我觉得这个糖不好吃”等等。利他的动机也有,但比较少。(二)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够理想的原因幼儿分享意识表现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幼儿对分享意识没有认识或者是认识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不管他们是不是分享,都说不出行为理由。当询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种行为时,多半都回答“不知道”。只有小部分幼儿能有具体回答,回答的内容也反映出不是自己的认识,主要是成人的要求或意见。如“我爸爸要我这样”“我妈妈说小朋友要团结”“姥姥说玩具给别人玩会搞坏的”这种认识的不足,固然与幼儿认识水平的局限有关,但更有教育的原因。真正幼儿园的教师去研究行为教育的不多,且教师自身缺乏对分享意识的认识,又没有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幼儿在这方面所获教育较少。2.幼儿没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调查显示幼儿不懂得去体察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他们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完全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的制约。所以,当看到别的幼儿渴望得到分享物时毫无感觉,无动于衷,甚至当有人提醒说“你看,别人没有心里多难受啊”时,有的孩子竟说“他难受他的”或“这是我的,他要,叫他妈妈买”。
通过下面的偶然事件可以替换出来,家园合作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他们行为的一些研究目的。一天早上,田谭磊小朋友妈妈送他来上学。一进教室,看到他的同桌小朋友已经在玩桌面玩具,就转身跟妈妈讲:“我不要玩这个玩具…”于是他妈妈马上过去跟他的同桌小朋友说,阿姨帮你们换一筐玩具,边说便拿玩具,小朋友们都停下了手中拼搭的半成品,无奈地看着阿姨帮他们换玩具…引起思考: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数量居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减少,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提供了温床,从而养成了他们不愿与人分享的恶习。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看到两个小孩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不愿意将食物分给长辈或同伴,等等。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往往是纵容或不以为然,却忽略了其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影响,这就为幼儿成长后迈入社会埋下了不良因素。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分享行为的培养,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二)研究的意义 1.符合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数量居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减少,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提供了温床,从而养成了他们不愿与人分享的恶习。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两个小孩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不愿意将食物分给长辈或同伴,等等。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往往是纵容或不以为然,却忽略了其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影响,这就为幼儿成长后迈入社会埋下了不良因素。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分享行为的培养,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2.符合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但三、四岁的幼儿涉世不深,他们的想法单纯、美好,几乎是一张白纸。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研究综述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了培养,使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三、操作的定义 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的分享等。 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四、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将分享活动贯穿于每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打下基础。五、研究的方法(一)研究思路 对3~4岁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奠基期。3~4岁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道德认知,但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新的集体环境中,他们从面对亲人转为面对同伴,可以说是从个体到社会的最初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非常适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措施及做法1.分享行为培养的原则 (1)以同情尊重为主。要使幼儿具有无私道德行为及动机,在生活中,就要使幼儿形成同情、尊重别人的道德态度。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动机,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与别人分享。为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时,需要技巧:对事情做评价而不是对人做定性的评判;正面指示和制止相结合。例如:在鼓励幼儿分享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应该这样说:现在他没这个东西,他会很难过。他和你一样想玩,如果你让他玩一会儿,他会很高兴的。而不这样说:你给他玩吧,就是好孩子;不给他,就不是好孩子,大家不喜欢你的。在教育幼儿不独占、不自私的行为时应该这样说:别人等了很久了,你插进来,他多着急。你不排队,大家也会生气的。你也排队等待吧。而不这样说:不插队的孩子就是乖孩子,插队了,就变成坏孩子了。 (2)正视分享行为、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坚持正面教育是分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是,幼儿有时会有一些所谓“大方”的表现,却不是真正的分享行为;有时一些不起眼、甚至不以为然的举动却正是分享行为的萌芽形式。所以很有必要指导幼儿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分享行为,以便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自己所“拥有”的,对良好行为及不当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3)家园共育。家庭历来是幼儿教育共同的承担者,所以我们把家长列为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大多家长都认为自己能有意或无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让孩子分水果给大人吃,将玩具拿出来给同伴玩;但在“什么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如何引导”等方面存在不恰当的认识。所以家长有必要关注此方面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游戏案例记录》
摘 要:学龄前阶段是幼儿合作、分享等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大量的学前教育成果表明: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观察幼儿行为背后潜在心理的一种手段,本案例分析通过记录一次角色游戏中的常态现象,深入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行为方式,尝试找出此现象发生的主因并采取措施。
关键词: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54-02
案例背景:
新娘是美丽的,对于许多女孩来说,那是一生中最美的一天。而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婚礼的举办,其中温馨与感人的画面,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平时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有随父母参加婚礼的经验,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视角,而角色游戏正是反映幼儿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它让孩子在游戏中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案例记录:
孩子们选择好自己的角色后开始了游戏,娇娇如箭一般地挂上了顾客的游戏牌,冲到了理发店里,她大叫着“怎么还没有理发师上班呀?我要弄一个新娘头”,“来啦来啦,我是理发师,我来为你服务”这时,俊杰拿起了水管,让娇娇低下头。娇娇说“我不用洗头,你帮我做一个新娘头”。俊杰大声回应“好的”后,开始在娇娇的头上不停地摆弄,夹子反复拿下又夹起,几个来回后,娇娇站起来照了照镜子说:“真难看,我要弄新娘头,头发松松的卷在一起,可漂亮了”,“我不会弄,要不我们戴个假发试试看吧?”俊杰试探性的问着。于是娇娇又坐了下来,俊杰将娇娇头上的大蝴蝶结拿了下来,带上爆炸式假发,又将蝴蝶结夹在了假发上,弄好后,他咧着嘴问道“这次你满意吗?”娇娇看了一眼镜子后,两人突然一起大笑了起来。不一会儿,娇娇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这是俊杰给我弄的新娘头,我觉得好搞笑呀!”“是的,我觉得你还可以试试更多的发型”,我回答道。她的笑声吸引了更多的孩子看向她,大家都笑了起来。然然看见后,立刻走出了他的柜台,飞一般地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大叫“俊杰,帮我也弄个发型”其他孩子看见后,纷纷挤到理发店,一时理发店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案例分析:
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案例中的娇娇是我班的“小公主”,较爱美,能干,而俊杰的个性则相对温和,班级的氛围一直较轻松愉快。由此背景,我有以下分析:
1、有意识地选择角色、安排情节
不难发现,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有意性已经发展,随着注意力集中时间的增长,活动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也随之增强,他们的活动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在本案例中,娇娇是对游戏有规划的,她已经能够将自己生活中漂亮新娘头的经验迁移到了游戏中,并且在游戏前简单地安排好情节,在游戏情节按她的想法发展时,一直满足他要求的理发师生成了戴假发后夹发夹这一创造性的游戏内容,从而两人一起收获快乐。
2、尝试解决问题,共同协商
中班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思维,讨论、协商自己的角色以及任务,游戏时能够认真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本次案例中,第一次娇娇并不满意俊杰给她做的发型,因为这与原来的她没有什么不同,在两个人你来我往的交谈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次,面对并不是真正新娘头的“爆炸头”,她并没有不满,相反,这种形象的反差,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她觉得快乐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她愿意与人分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3、社会性发展差异大、对角色理解肤浅
案例中的娇娇说话蛮横与直接,控制欲较强。而俊杰的个性温和,在同伴提出想法并用质问与命令的语气和他交流时,他还是非常礼貌地、不遗余力地满足对方的要求。由此可见,幼儿之间的社会性发展是有着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与人沟通时轻而易举地就能发现。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同时,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还较为肤浅,本案例中就出现了小问题:由于对奇怪发型的喜爱,然然脱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虽是游戏,但他暂时还不能理解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是何等重要。
4、面对新鲜事物易兴奋、材料玩法单一
理发店中的假发已经放置了一段时间,对于假发孩子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正是因为这样,爆炸头与蝴蝶结的滑稽模样才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可见,孩子们面对新鲜事物时,会暂时性地忘记了游戏规则。“爱热闹”也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这常常是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平时的游戏中,材料的投放是一方面,单一的材料如何玩出多样性的游戏,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方法措施:
孩子的行为往往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玩得自主、快乐,却不一定玩得有价值,更多时候,游戏的价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与帮助。本案例有以下解决措施:
1、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善于挖掘各种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将游戏材料合理地投放,并积极地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生成新玩法。
3、游戏中应该有意识的介入与指导,在发现幼儿的行为偏离正常游戏情境时,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引导。
4、正视幼儿之间的各种差异,让幼幼之间互相学习,比如在娇娇以命令式的语气说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她:“我觉得俊杰说话特别有礼貌,他从来不大声喊叫,说话喜欢用请、谢谢,这样的孩子人人喜欢。”
5、向幼儿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理解一份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坚守工作岗位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行为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8, Z1期:30-34.
[2] 陈国宁.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教师指导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刘 源.不同游戏中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教师指导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我们通过对幼儿分享现状以及现象的分析,发现现在的幼儿存在对分享一时有着薄弱认识的问题。认为缺少分享意识会影响幼儿的合作行为、同伴关系,以及心理健康,人格的健全等等。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十分重要。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做好分享榜样、创造分享机会、强化分享意识,建立分享规则等方法进行幼儿园分享教育,使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会分享、乐于分享、萌生分享的社会情感,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分享意识;自主;分享教育 案例 :在自主区域游戏活动中,芳芳和明明还有乐乐每人分到一筐属于自己的游戏模具,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明明的游戏玩具用完了,就直接从乐乐的面前拿走要去用,被乐乐用身体挡住了。”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还不具备与人分享的这种意识及行为,而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美德。因此,对幼儿实施分享性教育,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他们将来健全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普遍现象表明,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比如争抢玩具。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善于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一、什么是分享行为 对于分享行为,不同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Webster 于 1969年将分享行为定义为:“分享行为是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让另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送给他 , 即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与别人相互使用、相互享受或者相互拥有。”耿希峰(2005)则认为:“分享行为是指个体拥有某些东西 , 愿意给另外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者使其拥有一个东西。是个体发展较早的一种亲社会行为。”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爱的高层次质量表现。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1 所谓分享,就是和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享有共享的资格,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目的上具有利他性。现在的家庭利多数为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被众星捧月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出现了矛盾,他们的心理落差会出现极大的反差,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而这种“独霸”意识让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别人都不能碰。研究表明 ,在分享方面表现良好的儿童,往往在其他社会行为上也表现地很好这种行为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意识到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重要性。 二、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 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从幼儿身心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 一个能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人, 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够被社会所需要,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能力呢? 首先要找出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据观察研究表明解, 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媒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 。家庭的教养方式中,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惩罚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相关。3 随着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家庭格局的变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 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生活经验和相关方方面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就像是在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再加上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 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处于幼儿期的孩子, 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认知感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是非对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和愉悦自己为目的, 所以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发展, 年龄越小, 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 分享的成效以及水平受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当然, 也有部分幼儿从小被父母过分溺爱, 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性格中自然而然形成了小气的一面, 或者自身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 3.物质原因 有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玩具本身,比如:幼儿互换着分享玩具时,由于对方的玩具不够吸引人,所以拒绝交换分享,或者是幼儿太喜欢珍惜自己的玩具, 怕别人不够爱惜, 因此拒绝。 4.策略问题 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 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分配以及交换玩具、沟通及分享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想玩, 也知道别的孩子也想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满足孩子们的共同需要。同时, 作为幼儿教师, 不仅仅要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意义, 还要对分享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对幼儿有着正确的指导。由此可见, 在上述这四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往往会引起幼儿之间争执的发生, 而他们又缺乏分享意识和能力, 不会协商, 不会交流, 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却不知道如何沟通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也缺乏去协商解决的意识。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身受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有些老师便会将“严格遵守规矩或纪律”“如何管理好幼儿挂上钩”。于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此: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一、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师幼或者幼儿。以往,我对于我们班统一的要求比较多,个体服从集体的规则也多。现在我发现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的遵守。我班每天上完厕所都是由老师负责检查和督促要求幼儿洗手,但有些幼儿总是会趁这教师不备便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有幼儿过来告状说某某没有洗手,通过观察,我发现由个别幼儿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而且在教师提醒了之后依然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刚开始是,我让看厕所的教师加强对幼儿的看管,但是收到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师要帮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整理衣物,所以还是由孩子经常不自觉。而孩子们还是会忽略洗手这个环节。例如:我班的梓乐小朋友,我发现他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以及幼儿们的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显然,被动的服从根本就没有解决幼儿不洗手的问提,于是,我多次去咨询一些资深比较深的教师以及去网上查相关资料。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试验,我特意把自己的受弄的脏兮兮的,然后端来了一盆干净的水以及洗手液,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之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水,在洗手之后就便的脏兮兮,黑乎乎。我趁机引导幼儿如果不洗手,那么那些脏兮兮、黑乎乎的细菌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为此我还特意向梓乐以及平时也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提问:如果没有洗手又把脏兮兮的手放进了嘴巴里会怎么样呢?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没洗手是多么的不爱卫生。经过了这次小试验,我惊奇的发现幼儿们都会很认真洗手可见幼儿对于日常规的培养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并不了解常规培养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常规培养应先从幼儿理解着手,让有人自觉履行取代教师的硬性规定。在和幼儿交流中发现,教师建设性的建议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幼儿确认为有同感。这说明评价主题会影响评价效果。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以前,我班阿姨盛饭总是将饭盛得满满的,可偏偏我们班的幼儿吃饭就是很慢,所以每次一道吃饭时间就有小朋友愁眉苦脸,可偏偏每次吃的快的幼儿吃完了去玩玩具时,他们就会忍不住的想去参与到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后来,我让我班阿姨每次盛饭时都稍微把几碗盛的少一点,然后把他分给那几个吃的比较慢的幼儿,并特意把他们几个请出来,通过游戏的形式和老师比赛,比且适当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的进餐效果明显的比以前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不能吃在前几名,但也不至于把饭吃到冰冷,尤其现在是冬天,饭菜冷得快。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指令转化为讨论活动在学期初,我发现班里有许多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习惯,两个小椅子腿着地,受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沿着地面发出很难听的声音。我们老师也总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他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托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认真眼前收环节的重要性并及时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还特意问那些喜欢脱椅子的幼儿,他们知道自己做错的都能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四、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实质是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例如;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我园都有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家长也配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生都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会更加的有帮助。
我们通过对幼儿分享现状以及现象的分析,发现现在的幼儿存在对分享一时有着薄弱认识的问题。认为缺少分享意识会影响幼儿的合作行为、同伴关系,以及心理健康,人格的健全等等。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十分重要。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做好分享榜样、创造分享机会、强化分享意识,建立分享规则等方法进行幼儿园分享教育,使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会分享、乐于分享、萌生分享的社会情感,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分享意识;自主;分享教育 案例 :在自主区域游戏活动中,芳芳和明明还有乐乐每人分到一筐属于自己的游戏模具,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明明的游戏玩具用完了,就直接从乐乐的面前拿走要去用,被乐乐用身体挡住了。”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还不具备与人分享的这种意识及行为,而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美德。因此,对幼儿实施分享性教育,让他们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他们将来健全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普遍现象表明,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比如争抢玩具。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善于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一、什么是分享行为 对于分享行为,不同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Webster 于 1969年将分享行为定义为:“分享行为是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让另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送给他 , 即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与别人相互使用、相互享受或者相互拥有。”耿希峰(2005)则认为:“分享行为是指个体拥有某些东西 , 愿意给另外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者使其拥有一个东西。是个体发展较早的一种亲社会行为。”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爱的高层次质量表现。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1 所谓分享,就是和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享有共享的资格,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目的上具有利他性。现在的家庭利多数为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被众星捧月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出现了矛盾,他们的心理落差会出现极大的反差,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而这种“独霸”意识让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别人都不能碰。研究表明 ,在分享方面表现良好的儿童,往往在其他社会行为上也表现地很好这种行为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意识到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重要性。 二、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 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从幼儿身心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 一个能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人, 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够被社会所需要,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能力呢? 首先要找出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据观察研究表明解, 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媒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 。家庭的教养方式中,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惩罚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相关。3 随着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家庭格局的变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 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生活经验和相关方方面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就像是在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再加上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 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处于幼儿期的孩子, 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认知感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是非对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和愉悦自己为目的, 所以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发展, 年龄越小, 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 分享的成效以及水平受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当然, 也有部分幼儿从小被父母过分溺爱, 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性格中自然而然形成了小气的一面, 或者自身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 3.物质原因 有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玩具本身,比如:幼儿互换着分享玩具时,由于对方的玩具不够吸引人,所以拒绝交换分享,或者是幼儿太喜欢珍惜自己的玩具, 怕别人不够爱惜, 因此拒绝。 4.策略问题 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 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分配以及交换玩具、沟通及分享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想玩, 也知道别的孩子也想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满足孩子们的共同需要。同时, 作为幼儿教师, 不仅仅要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意义, 还要对分享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对幼儿有着正确的指导。由此可见, 在上述这四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往往会引起幼儿之间争执的发生, 而他们又缺乏分享意识和能力, 不会协商, 不会交流, 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却不知道如何沟通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同伴遇到困难的时候也缺乏去协商解决的意识。
我们的孩子需要认识基本的形状,碗筷的样子,本子的样子等等都是需要的
一、课题研究背景: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界定: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1、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尤其是对幼儿来说,他们刚从家庭个体生活转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最有利于扭转和改变孩子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新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石。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本课题的提出,给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何在课题研究和常规教育相结合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是我园全体教师关注和探索的永恒课题,它能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教育实践与课题研究中,我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3、促进幼儿家庭素质提高的需要。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其重要,而幼儿作为家庭中的个体,家长良好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而幼儿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也可以反过来教育家长,使他们顿悟和反思。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自身素质超越其家庭素质,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家长,促进其家庭教养素质的提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4、对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幼儿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着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催着我们奋发向上。我们虽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但我们的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也要不断的提升,我们愿意通过不断地努力,在课题研究中走出一条具有本土本园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使我园真正成为幼儿教育战线上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四、理论依据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是各种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培养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等等。《纲要》的颁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人的各种习惯综合成系统,就形成了“人格”。而习惯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有诚意、有创造力、没有怯懦自卑心理的人。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独生子女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种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基础。研究重点: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及幼儿年龄特征,重点培养幼儿以下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1、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其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导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尽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良好卫生习惯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正确洗手,饭后漱口,保持五官清洁,正确使用毛巾,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等。2、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见人能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话;举止文明,懂得谦让,与人友好相处;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简单的交往礼仪等。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玩具用品等。4、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以自我服务为基本形式,包括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洗漱,进餐等,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掌握简单劳动的方法和技能。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思路和过程:1、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2、建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分工。3、构思设计课题论证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4、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进行开题论证。5、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带领教师开展各种理论学习的分享活动、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6、优化园内环境,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和家长作好孩子们的榜样,开设“卫生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举办“大手拉小手”、“我能自己干”、“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是班级小雷锋”等活动,让幼儿培养和巩固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7、广泛收集第一手过程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积累,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适时地开展过程评价。8、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9、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0、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将课题研究成果与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延伸课题活动,使《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不断深化,力求成为我园的又一办学特色。
一、课题研究背景: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界定: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1、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尤其是对幼儿来说,他们刚从家庭个体生活转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最有利于扭转和改变孩子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新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石。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本课题的提出,给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何在课题研究和常规教育相结合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是我园全体教师关注和探索的永恒课题,它能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教育实践与课题研究中,我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3、促进幼儿家庭素质提高的需要。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其重要,而幼儿作为家庭中的个体,家长良好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而幼儿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也可以反过来教育家长,使他们顿悟和反思。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自身素质超越其家庭素质,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家长,促进其家庭教养素质的提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4、对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幼儿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着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催着我们奋发向上。我们虽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但我们的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也要不断的提升,我们愿意通过不断地努力,在课题研究中走出一条具有本土本园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使我园真正成为幼儿教育战线上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四、理论依据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是各种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培养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等等。《纲要》的颁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人的各种习惯综合成系统,就形成了“人格”。而习惯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有诚意、有创造力、没有怯懦自卑心理的人。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独生子女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种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基础。研究重点: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及幼儿年龄特征,重点培养幼儿以下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1、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其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导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尽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良好卫生习惯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正确洗手,饭后漱口,保持五官清洁,正确使用毛巾,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等。2、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见人能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话;举止文明,懂得谦让,与人友好相处;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简单的交往礼仪等。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玩具用品等。4、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以自我服务为基本形式,包括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洗漱,进餐等,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掌握简单劳动的方法和技能。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思路和过程:1、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2、建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分工。3、构思设计课题论证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4、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进行开题论证。5、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带领教师开展各种理论学习的分享活动、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6、优化园内环境,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和家长作好孩子们的榜样,开设“卫生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举办“大手拉小手”、“我能自己干”、“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是班级小雷锋”等活动,让幼儿培养和巩固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7、广泛收集第一手过程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积累,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适时地开展过程评价。8、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9、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0、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将课题研究成果与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延伸课题活动,使《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不断深化,力求成为我园的又一办学特色。
关于幼儿园幼儿行为问题成因的个案研究论文
一、案例介绍
某幼儿园中班幼儿,男孩,5周半,插班生,转来大约有两个月,转来原因是被之前幼儿园劝退了。该幼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也听不进老师的话,缺乏规则意识;情绪不稳,容易哭闹,且不好平复;另外他还会往教室外边跑,需要有一个老师时刻看着他。该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整天活动中,几乎不能按照班里的一日流程进行活动,语言表达不清,可以听懂他人的话,在与人交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打人,没有很强的攻击性;有跟同伴交流的欲望,但是又胆怯,退缩。另外通过与家长沟通还了解到,该幼儿从小在老家跟着姥姥姥爷,直到上幼儿园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平时妈妈上班比较忙,爸爸照顾的要多一些,由于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所以家长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待孩子更多的是包容,很少批评。
二、案例分析
(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在家庭中的互动方式、言语行为等都会影响着孩子,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语、行为来学习和成长。以上案例中的幼儿显然不是这样的,他在3周之前是姥姥姥爷照看的,后来过来上幼儿园才到爸爸妈妈身边,但是由于妈妈工作太忙,生活中除了上幼儿园基本都是爸爸在照顾。所以亲子间的交流较少,而且该幼儿从老家过来语言上会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再加上幼儿自身可能存在的语言发展滞后导致该幼儿存在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影响着他的同伴交往和社会性的发展,如此一来造成了其在行为上的不协调从而产生一些行为问题。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问题产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也是幼儿行为养成的重要依据。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有研究表明在放纵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上述案例中该幼儿爸爸说到一般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孩子闹脾气也不舍得批评,这种放任不管,盲目溺爱孩子也是导致该幼儿的行为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原因。
(三)亲子关系影响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社会性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幼儿的父母亲父母工作繁忙,照顾、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有限,再加上目前身处核心家庭的这些幼儿与外界以及同伴交流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交往不良和行为幼稚、不成熟等问题。
(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信念影响着幼儿行为问题。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性格、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上述案例中的幼儿是被之前幼儿园劝退的,不管是教师还有幼儿园,这都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在遇到一些存在行为问题幼儿时,应尽力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力图找到造成幼儿行为问题的原因,发现幼儿的长处,鼓励引导该幼儿改掉不良的行为。
三、启示与思考
(一)尽可能亲子抚养和教育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纽带让孩子渴望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想要父母的拥抱、亲吻、关心等来满足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而隔代的.照看容易溺爱孩子,再加上孩子重新回到父母身边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对他们身心发展都是一种挑战,如果适应不好,就可能导致孩子厌食、尿床、敏感、焦虑等身心发展问题,进而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
(二)根据孩子自身发展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养方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等心理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父母应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对待。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对其给予关怀和爱,并对孩子提出要求,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控制,并用合理的方式教导其改正;长大一些时,可以听取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亲子互动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所有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态度及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互动交流,既能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又增进了亲子关系,这是于预防和改善幼儿行为问题的关键。
(四)加强师幼互动,增强幼儿对教师及幼儿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良好的语气以及运用正确引导的方法来鼓励幼儿预期的行为是学前教育方法所倡导的教师的关键。建立安全融洽关系的过程既是师幼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的保证。安全融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可以帮助幼儿对班级和教师产生归属感,这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的行为态度以及较好适应能力。
总之,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和幼儿园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家长多一些信任,教师多一些责任,那么孩子就多一分快乐,多一分美好。期待每一个幼儿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美好的未来。
教育随笔:学会分享9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教育随笔:学会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玩玩具时,自己不玩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吃东西时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抢到自己的手中,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独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一、 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于是,从幼儿一入园开始,我便有意识地注重培养这一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分享。从最简单的游戏《找朋友》中让孩子们从互相陌生到熟悉,让他们感觉到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并且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孔融让梨》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通过学习故事,让他们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并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会谦让也是一总快乐。在游戏或者是手工课中,我也无时无刻地训练幼儿的分享行为,如在分发物品(浆糊、剪刀、蜡笔等)时,我会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如一组一起使用一箩筐蜡笔,一起用一盒糨糊等;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我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孩子们在活动时,我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出谋划策”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们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榜样可以是老师,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于是,我就从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做起,先是和搭班教师一起制作教玩具,一起布置环境,两人使用同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两人之间的亲密、信任,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如果教师间产生某些独占、独享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当然,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或者说老师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也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于是,在游戏中,幼儿也会不自觉地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分享行为,当我们引导那些具备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时,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如在游戏看书时,我们小朋友如果都想看一本书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合着一起分享一本书;在家中,如果有两个孩子,但只有一只苹果时,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让幼儿明确苹果应两个人一起分享。
三、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就应及时鼓励、奖励、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例如:一天嘟嘟带来一个洋娃娃,并告诉我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但是在玩的时候他却只愿让小朋友看,不准碰他的洋娃娃。我见状就对他说:“嘟嘟今天真乖,把自己的洋娃娃带来给小朋友玩,但是嘟嘟请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吗?”嘟嘟一开始不情愿地把洋娃娃给晨晨玩了,但是过了一会,他们俩在一起一个模仿爸爸抱着洋娃娃、一个模仿妈妈喂娃娃吃饭,玩得非常高兴。这时,我就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在集体面前给予了嘟嘟表扬和奖励,同时教育其他小朋友: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正因为嘟嘟把洋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所以才合作地那么愉快、玩得那么高兴。针对类似的情景发生,我都会注意及时引导和教育,这样小朋友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当教师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还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四、 创造分享的机会
分享是和他人在情感与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它的性质和目的。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因此,幼儿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也比较少。为了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分享机会,我设立了专门的分享日。
1、礼物分享日:在班中规定每星期一为“礼物分享日”,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最喜爱的一样东西带来与同伴分享,还可以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礼物,这样他们在相互介绍、相互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分享。
2、新闻分享日: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让幼儿说说身边及周围发生的有意义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既锻炼了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3、活动成果分享日:一个主题结束后,可以向全园开放,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取得的成果和快乐。如开展主题“汽车叭叭叭”时,举办“亲子手工制作展”让幼儿向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介绍自己与家人一起制作的汽车,体验分享的乐趣。
4、建立牵手小组: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对一些任性、不愿意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将班内幼儿四至五人分成一组,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日相互上门拜访,让幼儿轮流做一次小主人,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分享。
这样,通过一些分享日的设立,本班共同分享的制度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了,这为幼儿今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幼儿充分体验到了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案例:
这个月,我们区域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汽车”,所以,我请孩子们将家中的小汽车到幼儿幼儿园来,用于区域活动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小汽车放在区域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们楠楠小朋友也带来了好几辆小汽车,但是他不肯拿出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一直自己抱着一个人玩。我过去跟他交流,他还是一样,不肯分享。
分析:
楠楠的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平时对他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不够,都完全交给他的爷爷奶奶照看。而爷爷奶奶对这个孙子又是有求必应,比较溺爱,想要什么都能马上得到。父母也和爷爷奶奶一样,只要他不吵闹,他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平时也不带着孩子到外面去走走,在家中也不太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分享玩具,也许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导致男男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玩具。
措施:
一、采取家访的形式。
由于男男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来接男男,都是由家中的老人代接,若是通过电话的形式去跟他们交流的话,很难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决定,进行家访。来到他家,才知道,男男有一间专门的放小汽车的房车,大大小小的汽车摆满了整个房间。但是他在家里,若是有小朋友来家里,他也不肯把自己的小汽车拿出来给他们玩,因为他觉得这是他的最爱,不能和别人分享。我和他父母进行了交流,将这个方面给他的父母说,他的父母也觉得苦恼,平时怎么说也没用。我对他们说,你们对他的关心够吗?陪他的时间多吗?平时和孩子一起睡吗?交流多吗?他们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点可以说明,他们被我问倒了,他们没有做到。于是我将我的一些建议告诉他们,比如:多陪陪孩子,带孩子出去走走,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等等。他们表示,他们今后会努力做到。
二、榜样示范。
平时在集体教学上,经常表扬一些能懂得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也能将家中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鼓励和刺激这种分享行为。用正面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发展。循序渐进,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大胆介绍自己的玩具。
请男男小朋友每天带一辆小汽车来幼儿园,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小汽车,也引导去关注其他小朋友带来的玩具,让他知道,小朋友都愿意和他一起分享他们的玩具,也希望他也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观察实录:
早晨来园以后,基本上早来的孩子我们总是以桌面玩具居多。那玩什么玩具的决定自然就落到最早来的小朋友手中。梁奕小朋友每天来园都不怎么早,等他来时,玩具已经分的差不多了。梁奕看了一眼桌上的玩具所剩无几,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没有玩具了。你们谁分我点吧!”似乎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搭好的玩具拆下来。梁奕生气了,直接把边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破坏了,然后拿了一部分到自己身边。这时的边上的小朋友当然不依了,来老师处告状。梁奕不甘心被告状,就说:“那我玩具这么少,谁让你们都不分我一点的。”
听了梁奕的话,我便当着全班的面说,梁奕来的晚,没有玩具玩了,我们该怎么办呀?这时旁边的小朋友都腾出了一小部分玩具给他。同时,我也告诉梁奕,没有玩具的时候不仅仅只有破坏别人的玩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许会有更多的好办法。
分析:
解决同伴争执,培养幼儿化解冲突的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梁奕小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语言表达与动作能力不同步,总是话没说完直接插手,引起其他幼儿的误会。大班的孩子对如何交往和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老师提醒一下他就能明白抢夺不是一种好的行为。通过语言解决矛盾,很关键。
措施:
运用一些故事和其他表现好的幼儿作为榜样,让他从故事和其他幼儿身上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当遇到问题发现错误及时批评和纠正。家长方面,则可以告知家长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请家长积极配合。相信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交往方面的能力会更好。
面对“四二一”式的家庭,正确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如今,很多小朋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班的李新勇小朋友就是其中的一员,我行我素,放任自流,分不出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会争抢。
刚开始,小班的小朋友们来上幼儿园一般家长会给他们捎上很多零食吃,但是李新勇从来不捎零食吃,可是,当小朋友们只要拿出零食来吃,李新勇就会说:“老师,我也想要。”无奈之下,我只好让别的小朋友分给他吃。时间久了,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分给他吃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总该想办法来引导李新勇这样的小朋友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此,我为了让李新勇小朋友能尽快地融入集体,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家长,他奶奶告诉我:“他闲把零食放在书包里背着是个累赘,不喜欢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我便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刚开始,我就让他家长帮着他把书包、零食带到学校里来,再后来,我就充分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慢慢地李新勇小朋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自己带零食到学校了;再后来,我就告诉小朋友们不要在校园里随便吃零食了。通过我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李新勇小朋友终于改变了不好的习惯了。
看着李新勇小朋友的进步,使我认识到:老师应该做好孩子们的领路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孩子们今后的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迈出坚定的第一步。
今天下午放学,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孩子月月,又来我们教室玩了。听着他那声甜甜的'“老师好”,看着他那憨态可掬的小模样,我们真是打心眼里喜欢他。所以,每次他一来我们教室玩,张老师总是变着法儿的从口袋里或者是包里掏出一块糖、一个小面包塞到孩子的手里。今天也不例外,看见月月过来,张老师从桌子上抓出两块糖,塞到孩子的手里。得到零食的月月刚要吃,看到自己班里的孙老师过来。就伸手把自己手里地糖递给孙老师,孙老师也没怎么在意,说了声谢谢后就顺手接了过来。没成想小月月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眼泪汪汪的说:“可是那是张老师给我的,我还没吃呢......”孙老师一听,忙说:“你不是送给老师了吗?怎么又要要回去呢?”“可是,以前你们都会还给我......”孩子委委屈屈的答道。
经过“月月送糖”这件事,我突然间发现了一个我们教育的误区:每次孩子分享时,我们总不舍得要,习惯性的夸他们一句:你真大方、真懂事,然后,就把东西又还到孩子的手里。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我让让就行,别人是不会要的,东西还是我的,我还会得到赞扬”的错误意识,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俗称为“假大方”。而当有的人真正接受了他们分享的东西时,他们会受不了,出现跟月月一样的表现,这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
所以,从现在起,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接受孩子分享给你的每一颗糖、每一朵花,然后告诉孩子你的感谢,并在适当的时候把你的东西分享给他,让他体会到相互分享的快乐。
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我们幼儿园发动孩子拿来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大家拿的图书都不一样,可以互相换着看。可是,问题来了,有的孩子很大方,自己的图书谁看都可以,可有的孩子就不行了,自己的图书谁也不许碰,有的甚至哇哇大哭,特别是航航,谁看一下他的书,他就哭。航航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特别支持幼儿园的这一活动,因为航航在家有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独享,谁也不给,希望借这一活动能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
首先,我把孩子拿的书都收起来,充实到阅读区中,有几个孩子不太情愿,但看到别人都交给老师了,虽然有些不舍,可也勉强交上了,只有航航,紧紧地抓住自己的书不放,我也没有勉强。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一本是谁拿的,是什么故事,可有趣了,以后老师每天会给大家讲书上的故事的。每天饭前、午睡前、午睡后、离园前,我都会指定一个孩子去拿书,然后我读,被指定的拿书的孩子都会特别自豪,总是先拿自己的书让老师读。我故意不让航航拿书,别的孩子自豪的说:“老师今天讲我的书了。”我看到航航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小声说:“我也拿了。”我问:“航航,你拿什么书了?可以让我们看一下吗?”航航犹豫了一下,拿出了他的书,说:“我的是《黑猫警长》的,可有意思了。”我接过书讲了起来,孩子们当然爱听了,讲完后,我说:“航航的书这么有趣,我们一起谢谢他吧。”孩子们齐声说:“谢谢航航。”航航的脸红红的,都不好意思了。我问大家说:“自己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你快乐吗?”“快乐!”孩子们响亮地回答。航航说:“老师,我家里还有好多呢,我还拿,让你们看。”看来,这个“小气”的孩子也学会分享了。
现在的孩子,在家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好东西都是自己的,不会和别人分享。等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就有些适应不了了,所以孩子们之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抢我的玩具了,我碰你的东西了,这一类的状告的特别多,幼儿园多开展些这样的的活动,会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彼此分享的。
一转眼的功夫,已经与孩子们相处了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相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慢慢的互相了解,以前只是知道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但在这两个月里,对这一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每次为我们班的小朋友添加新材料的时候,他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一到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的时候,就总是会有许多小朋友想要选择新添加的活动材料。但是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最近,我为我们班的数学区添加了“小鸡吃虫”的活动材料,培养幼儿对于数与量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小鸡吃虫”游戏,在活动开始前,我先讲述了游戏规则,根据色子上的数字,帮小鸡吃到相应数量的小虫,并会用小鸡嘴上的吸铁石吸取小虫。
在游戏中,我发现恒恒小朋友对于游戏规则并不十分的了解。在游戏刚开始没多久,我就发现恒恒直接从篮子中抓了一把小虫子放在自己的面前,我问他为什么要抓这么多小虫,他说一会儿就会没有的,我要先拿好点小虫子玩,我说你拿了那么多小虫,其他小朋友不就没有了么,你应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然后我又说,你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和你一样,把小虫子都放在了自己身边。恒恒往其他小朋友那里看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就把他拿的几条小虫子放了回去。我又问他,现在你的小虫子是你扔色子之后帮小鸡吃到的吗,他说是的,我让他再演示一遍。在恒恒的演示中,我发现他在扔完色子后,直接用手从篮子中抓取相应的小虫,我跟他说小虫子应该用小鸡嘴上的吸铁石吸起来,而不是用手抓。我问他为什么要用手,他说在之前试了几次,都没有把小虫吸起来,我说你在游戏中要有耐心,并为他示范了一遍。在我的讲解和演示下,恒恒懂得了小鸡吃虫的游戏规则。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学会分享,在分享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是风险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另外,在我看来,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需要耐心,孩子的学习、游戏也需要耐心,正如柏拉图所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和小班孩子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我觉得我很幸福,但带了两个月的小班孩子,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发现龙龙小朋友在区角活动里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区角活动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龙龙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小家伙告诉我说:“老师,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边小椅子上的龙龙,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龙龙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快乐吗?”(快乐)那你快乐吗?(我不快乐,他们都不给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龙龙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伴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头。这时我对着其它的小伙伴说:“瞧,龙龙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它几个孩子一起回答我,这时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龙龙的这件事,把龙龙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龙龙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龙龙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龙龙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龙龙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与龙龙做好朋友。
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龙龙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班很多幼儿非常喜欢把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唯有小乐舍不得带,而且还总抢别人的书。
一天,他跑来告状:“老师,小帅不让我看书,还打我。”我找到小帅问原因,小帅委屈地说:“小乐不带书,总是抢我的书看,还把书弄破了。”听了这话,小乐赶快解释:“我不是故意撕的!”我问:“小乐,你很喜欢小帅的书,是吗?”他点了点头。“你该怎么向他借书呢?”我问。“我和他商量了,可是他还是不给我看。”小乐不高兴地说。“两个人都想看一本书,怎么办呢?”我又问。旁边的小佳搭话说:“两人一起看。”我又继续问小乐:“你这么喜欢看书,为什么不从家带书来?”“我怕别人弄破书。”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友好地看,都像护自己的书一样爱护别人的书,就不会破了。”他说:“那明天我也带一本书来。”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本新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我昨天新买的《脑筋急转弯》。”我高兴地说:“这本书我真喜欢。”并特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还随及向大家出了一个急转弯题目。为了激发小乐的读书兴趣,利用游戏时间让他给大家出脑筋急转弯题,并和大家一起猜,他非常高兴。下午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这本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本。”
从此,小乐经常到图书区来,他不仅在这里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怎样与同伴共享与交流,也改正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篇三 幼儿园给幼儿培养良好的常规教育是在给幼儿生活、行为等方面打好良好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认为幼儿的习惯是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由身边的抚养人在生活的言传身教,然后到幼儿园就是由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 幼儿园中,一个班级的纪律和常规可以看出这个班级教育怎样?幼儿园的班级常规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没有建立好常规教育的班级无法让幼儿好好的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中一个班级常规教育好。就能给幼儿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逐步进步,好的常规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他们的每日常规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突破。为了给幼儿创造出良好的常规教育环境,让他们愉快的生活。家长应积极配合如何教育幼儿的工作。家长要在思想上就要认识幼儿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来说有着多么大的意义,从而使家长努力配合教师的幼儿园的常规教育。 一、 幼儿园常规教育分析 (一) 常规教育的作用 1. 什么是“规矩”? 什么是“规矩”?在字典里面解释这一词语就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在幼儿园里也是需要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幼儿园常规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来定位的。 2. 幼儿园常规的作用? 幼儿园常规作用就是幼儿们的一日生活中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我们要让幼儿非常清楚的明白他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把幼儿培养成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自主能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没必要的困扰。幼儿园常规的作用就是让幼儿的一日生活变得丰富、规律、多姿多彩,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在生活中的自主性的积极性。 3.常规教育的内容 生活常规贯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根据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制定的活动规则。它包括入园、盥洗、饮水、入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各年龄阶段会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误区 1.强调有序性,忽视了自主性 常常说到幼儿园常规教育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常规教育就是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偶尔会让幼儿参与讨论。其实教师完全控制着讨论的最终结果,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幼儿的思想,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行为失去了引导作用。教师都努力强调幼儿的有序性都没有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特点。 2.强调共性,忽视差异性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在上课的主要问题还是课堂纪律,教师上课时的说课内容过于活泼,幼儿也会克制不住自己跟着混乱起来,这时教师该如何是好呢?掌握不了课堂纪律就草草收场?作为教师你缺乏课堂纪律的 经验 外,最重要的是要把常规教育当作一种活动活动而开展,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不是一味的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想法来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过分强调幼儿学习的有序性,忽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过于强调常规教育中幼儿的共性,忽视遵守常规教育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二) 常规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 1.常规教育的限制性 幼儿教师和保育老师的任务都是一样重,压力也很大。但是幼儿教师他们面临的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容易对孩子强压的进行说教、情绪行为控制、命令等语言指令已经让幼儿的思想方面限制。他们没有考虑过幼儿的感受,没有站在幼儿角度想问题,让幼儿处于被动状态,幼儿收到的都是“命令”。幼儿按照老师要求做事,训练幼儿各种常规训练。幼儿心里老师就是“皇帝”,说出来的就是“圣旨”,不管对与错都必须服从。幼儿的思维得到限制,剥夺他们想象自由。 2.常规教育的方法单一 常规教育应该实施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每一个环节,让幼儿能更好的融入。可是,有的教师不会把握在一日活动中的环节,那么他们大多都是把常规教育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幼儿明白,然后就是每天不断的提醒,督促。最后幼儿违反了常规就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对于幼儿来说这样教育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他们觉得这些都是老师强调他们去遵守的秩序,他们心里就会产生“规矩关我什么事?为什么要遵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常规落实到幼儿的心理。 (三) 如何进行常规教育 ①小班 幼儿园常规是幼儿活动的保证,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比较好动,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实施。那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呢?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对幼儿园的环境、生活不熟悉,不习惯按相对一致的要求去行动。因此,我们必须从常规培养开始,使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逐渐养成习惯。若能在小班时期形成良好的常规,那就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经过实践,我认为进行小班常规教育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出发点: 一.建立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常规。 小班幼儿好模仿,易受暗示,自我意识刚形成,第一反抗期的来临,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比较协调,这样就不会束缚和限制幼儿。比如在带领幼儿进行洗手、喝水等生活活动时,如果先让幼儿分批洗手后,然后坐回椅子,再组织幼儿分批去喝水,我以为这样的常规就限制了幼儿。小班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差,让他们等待的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常规的混乱,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可以让幼儿洗完手后自由去喝水,然后给幼儿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下一个环节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集中,如此有松有紧的常规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又如我们在安排幼儿座位时,通常是排马蹄形位子,带过小班的老师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这个椅子经常发生矛盾,不是你挤我,就是我挤你,针对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可以在地板上用线做上相应的标志,固定幼儿椅子的位置,便与幼儿放好椅子。地上的线可以给孩子暗示,而小班幼儿正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如此的常规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二、常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需求出发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班幼儿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重点。所以,我们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要让幼儿直接参与。以洗手为例:一般如果是徒手的示范讲解,由于小班孩子头脑中没有表象,这种方法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批带幼儿进入盥洗室,让幼儿看见水龙头,肥皂,毛巾,再亲眼看到老师的具体示范,这样使幼儿看到具体的行为标准,以及达到这个标准所使用的方法后,便于幼儿的掌握。 我们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自理,教师适当的帮助是必须的。比如,冬季要求小班幼儿将衣服塞在裤子里,由于孩子手臂短,穿的又多,因此只能将前面几件衣服塞好,而身后的衣服很难整理好,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所以,在常规教育时,不能考虑到方便老师,而是要从幼儿需求出发,怎样做有利于幼儿,就采取怎么的做法。 三、在活动中建立常规 由于小班幼儿及容易进入角色,我们设计的活动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或是机械地重复练习,孩子马上会厌倦,于是,我们可以用“小孩小孩快回家”、“小鸟小鸟快回家”或者“小兔小兔快回家”等游戏,来建立体育活动中站位的常规。在活动中建立常规是由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在活动中采用具体形象,让幼儿亲身体验行为的方式,才能建立稳固的常规。 幼儿的常规意识,需要不断地进行强化,才能巩固,这就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教育,并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地强化,督促。例如在培养洗手常规时,我们除了交给幼儿正确地洗手方法外,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洗手的程序编成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这样他们很快掌握了正确地洗手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在活动中建立常规,还必须考虑到三个基本要素: 1、 内容少,分解细: 再以洗手为例,以前我们在教幼儿洗手时,总是教师完整的示范并讲解一下洗手的整个过程,然后让幼儿操作,但孩子们很难达到要求,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算两只小手冲湿了,怎么样才算手上都擦上了肥皂,怎么样才算搓出了肥皂泡等等。因此,我们不能粗线条的教,而必须细化某一个环节。比如,一般幼儿擦肥皂都是一擦了事,于是我在指导幼儿擦肥皂时,对幼儿说:“肥皂要和你的小手做朋友,先和手心做朋友(用肥皂在手里擦一擦),然后和手背做朋友(用肥皂在手背擦一擦),最后和你的手指做朋友(用肥皂擦手指两面),这样,你的手心、手背和手指上都有了肥皂,才算是做了好朋友”。这样,在十分具体的边讲边做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掌握擦肥皂的要领。同时,由于幼儿记忆的特点,中班幼儿可以同时提两个要求,大班幼儿可以同时提出三个要求,而小班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只能有一个要求,即一个重点,因此,在对小班幼儿提常规要求时,切记一次提一个要求,同时要把这样要求讲细讲透。 2、 考虑仔细、周全: 教师考虑的周到,教的仔细,就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建立。比如在安排午餐的位置时,既要考虑桌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方便幼儿的进出,又要考虑幼儿进餐时情绪,将食欲好进餐快的幼儿于食欲差进餐慢的幼儿坐在一起,这样可以起到以快带慢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随意摆放桌子,根本不考虑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等问题,势必会造成孩子之间的许多矛盾,出现冲撞、将椅子举起来或顶在头顶等现象,这样就破坏了安静吃点心的常规,同样也破坏了搬椅子的常规。因此,在安排教育设施时,每个教育环节都要适合幼儿,以免使幼儿之间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3、语言要慢、轻、短。 在常规的建立中,必定有要求,有检查。我认为我们只需要轻声的语言和动作的暗示,从正面引导,以榜样作用激励幼儿,多督促幼儿。对小班幼儿讲话我们要做到慢、轻、短,即语速慢一些,声音轻一些,语句短一些,尤其是小班幼儿很容易进入角色。我们应该注重拟人化语言的运用,这在成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中、大班孩子来说效果可能还不怎么样,但是,在小班幼儿来讲确是必须的。例如小朋友在放杯子时,老师要求他们轻放,但发现孩子们没有做到这一要求时。老师可以说:“听,是哪一只杯子在吵架啊?这些杯子都是好朋友,应该这样说话(教师示范轻放杯子,并请出错的孩子模仿一下)对,现在他们是轻轻讲话了,才是好朋友。”按这样的方式提出要求,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总之,只有立足于小班的特点,细化稳固在生活中建立的常规,才能使幼儿常规活动不乱,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 ②中班 一.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教育 在一个班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生活常规,这个班将会是乱哄哄的,同时在这个小细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全隐患。每当幼儿过了一个假期后,回到集体生活就会表现:做事不认真、不踏实;老师提要求要么没听见;要么是听见做不道;导致老师不断地提醒着,分散老师注意力来维持班上纪律,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正常活动。为此开学第一周我班把工作重点放在常规培养。首先,三位老师要求上、下午保持一致;其次老师提要求明确、简洁,帮助幼儿记住和落实;第三加强老师和值日生检查力度;请每天值日生协助老师管理、检查。如:每天都会有值日生选择不同值日,每位值日小朋友都有自己任务;闻手香检查小朋友洗手是否用香皂;擦手摘毛巾检查小朋友是否把小手擦干净并收放到相应位置准备消毒;每天小朋友也都有自己任务:来园前放值日生或劳动图片,提示自己晚间所从事的劳动;为了帮助幼儿养成收放好习惯, 3月4日经三位老师共同商讨后,请幼儿在晚间劳动后自觉地把劳动图片收好,这无形之中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看似简单生活常规,需要老师付出很多心血帮助幼儿建立,只有家园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比如:为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每天幼儿穿、脱衣服和叠被子等环节用数数方法鼓励做事快幼儿,同时认真观察全班做事情况,并提出相应要求,如:安静做事,不要因说话影响自己做事速度,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幼儿做事速度明显加快了,他们也逐渐发现做事快了,会有更多时间玩。个别做事“慢”(边说边做)幼儿,发现老师每天都在关注他(她)们,也能很快完成自己事情,加入到后面游戏中来。所以每位幼儿都是非常有潜力,只要我们给他们锻炼机会,并学会用鼓励话语激励他们,相信进步更快。 (二)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比如:利用餐前、午睡前等环节给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向身边榜样学习。讨论:这位小朋友遇到问题怎么做的?怎么解决问题?3月4日星期五是我班评选“小小气象员”的日子,卢树柏推荐:孙准小朋友,理由是他帮助我把写的名字放在柜子里,(卢树柏柜子高,自己放不了请哥哥帮忙)到大二班住宿帮拿拖鞋、脱鞋、拿牙刷,帮助我弄不哭(什么意思) 孙缘缘说:哄他。孙准和杨添淇用自己行动帮助身边小弟弟,他们的行为很让老师感动,老师会以此来引导全班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学会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比如:每天晚间劳动,幼儿都会非常自觉参与到劳动中,闫一冉很认真地把第一层鞋柜里鞋一双双摆出来后擦柜子,然后第二层第三层,最后她还把全班鞋按男孩和女孩分类码放到鞋柜里,最可贵的是动画片都开演了,别的小朋友把手中劳动布放到盆里马上跑来,只有她直到把自己事做完她才过来。对于这样幼儿我们引导全班幼儿要学会欣赏别人身上闪光点,使班上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以此为榜样用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四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不但是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老师对孩子提出的常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让孩子执行的水平上,教师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具体地向幼儿说明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同时常规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有耐心,贵在坚持。 二、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游戏激发,行为巩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在游戏中巩固幼儿的常规行为。因此,我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睡午觉时脱下的鞋子总是随意乱放。起床后经常会穿错鞋或找不到鞋子,经常会把我们弄得手忙脚乱,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有时还得趴在地上帮孩子找鞋,费时又费力。所以养成午睡的常规很重要。于是我就尝试着用孩子能乐意接受的游戏口吻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放好鞋子的方法。有一天午睡前,我用游戏的口吻地对孩子说:“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两只鞋子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一起说悄悄话,如果我们睡觉时,把它们东一只,西一只分开乱放,它们就找不到好朋友了,心里会非常难过。所以我们午睡的时候脱下鞋子,一定要把两只鞋子靠拢摆整齐,让两个鞋子朋友永远亲亲热热地在一起。”我一边说,一边把正确的方法示范给孩子看。果然,孩子们上床午睡时,都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鞋子放在了一起,有的孩子还拉着我去看,指着自己放整齐的鞋子说:“老师,你看,我把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了。”就这样,孩子开始饶有兴趣地学习摆放鞋子的常规,通过每天地坚持和经常地提醒,这一常规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2、故事引导,儿歌记忆。充分发挥故事、儿歌的引导作用,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事例,启发幼儿向故事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这一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坚持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四、重视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 爱好 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 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实现《纲要》的有关要求。在具体要求和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如对小班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教师要以极大耐心,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指导,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幼儿学会技能上。而中班,则在小班基础上,着眼于“形成行为习惯”,可较多利用语言进行督促、检查、表扬和批评。对大班,则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其“自觉”。在指导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还必须看到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除了受家庭或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外,还有受到体质的好坏、智力发展状况、精神状况和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区别对待。 五、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榜样激励是指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典范,激励幼儿去模仿。为幼儿提供的榜样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榜样主要是指成人和同伴,间接的榜样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有人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要让孩子怎样做,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很大的,她们常常在家里、或游戏情景中模仿老师。做为老师我们更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做孩子们的榜样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千万不可不拘小节。老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自己举止言行的规范,才能留下正确的教育影响。 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积极的师幼关系能让孩子的被动遵守规则行为变为自觉自愿行为,当孩子们对规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们有了自己制定规则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如: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不卫生。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其中王晓婷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椅子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脱衣服(有的需要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如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七、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家长在了解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后,很乐意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区角材料,这样既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又节省了我们的财力。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猜你喜欢: 1. 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2.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3. 浅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论文 4. 有关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