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母舰等同于 星舰,是一种太空作战单位,它配备多种先进的武器如导弹炮,加农炮,机炮甚至是激光武器,核弹头,反物质弹,电磁弹,离子炮,光子鱼雷等等,还有反制武器(专门拦截敌人的导弹类的单位),还能派出可以飞到太空或高层大气的空中的作战的先进战斗机,轰炸机,空中飞行兵,空中作战机器人(如战神阿瑞斯机器人)等, 看下图
空天母舰,等同于地球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星舰,暗星便是其中一种。
如果是纳粹德国的科技,我想有可能是 齐柏林空天舰,派出女武神作战幽浮但改良到可以使用导弹,激光炮的,那么,齐柏林空天舰将更像 星舰。
空天舰在不久将来便会问世,宇宙时代即将来临。
空天母舰(未来作战武器)空天母舰,未来作战武器。搭载的是既能在太空作战,也能在大气层飞行的空天战机。空天母舰是以舰载机及动能武器、激光武器等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空中活动基地的大型飞行器。特点1:空天母舰异于航天母舰。航天母舰虽然在海上威力巨大,但不具备大气层内起降的能力,这使得其在地球和太空之间出现断档。反之,空天母舰则同时具备大气层飞行和外空作战能力,其机动性远远超过航天母舰。漫威漫画系列中已经出现了这一类的科幻产物。特点2:空天母舰异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活动范围是在海上而不是在天空。
美国军方从1982年开始实施“空天母舰”计划,总费用预计为数十亿至400亿美元,由美国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进行技术研究。为了解决在大气层中持续高超音速飞行的问题,1985年以前在氢燃料的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和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技术研究方面已有所突破{1986年~1988年,集中进行这类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工作,并加速发展机体设计、动力装置等关键技术;1988年后着手研制一架试验样机,1992年-1995年期间进行飞行试验。不久前,一份被删除了核心内容的英国国防部绝密文件披露,一架神秘的“黑色飞机”屡屡掠过英伦上空,极限高度上的超高速飞行,令英国皇家空军所有的战机束手无策。情报部门断言,它就是流传已久的、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秘密研发的“暗星”。2006年年底,“暗星”全尺寸原型机首次成功试飞。随后,五角大楼迅速进行了评估,并将其定性为“适用于放置小型军用卫星,回收间谍卫星,能在轨向敌对国家发射核武器或者空对地新型武器的作战平台”。2007年6月,美国空中作战司令部为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演习——“空天母舰”扮演主角的未来全球战争。在假想的演习中,“敌国”的核导弹准备就绪即将发射的一刹那,在地球亚轨道上游弋的美国“空天母舰”释放出太空战斗机,在短短5分钟内就向对手投射了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地摧毁了它们的地下指挥所、地面防空火炮阵地、核导弹发射场的控制中心等目标。经过这群“开路先锋”的“狂轰滥炸”,美空军常规战机随后不间断地突入“敌国”上空,刹那间就取得了制空权。
“空天母舰”的作战模式既不等同于太空战,也不等同于空战,而是一种跨形态作战。它是一种快速反应的跨大气层飞行的新颖运输机,也是一种装备有先进探测设备的侦察飞行器,还可能是一种灵活并可重复使用的太空发射平台。在未来的空天一体化作战中,它既可以当作航空兵参加战斗,也可以作为“天军”与太空“敌人”厮杀。它是一种比航天飞机更为灵活、战斗力更强的新型空天武器。按照美国的新军事战略,今后将大幅削减海外驻军,关闭海外基地,由此留下的空当将由远程战略武器来填补,未来的“空天母舰”就可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无论是从效用性、时效性和应用范围来看,还是从制造和使用的成本来说,“空天母舰”的未来角色,主要还在于战略威慑和执行特殊任务,不可能像普通军用飞机一样批量生产和成建制列装。而具备空天飞机特征的第六代通用战斗机,则更具有实际意义。不过,如果航天科技进一步发达,使用核聚变发动机,那么“空天母舰”的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作为长时间航行于空中的大型作战单位,考虑到长时间航行的能量消耗和反应速度,机体可能将考虑穿越大气层到外层空间,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外层耐热材料的反复使用。
美国大片当中的空天航母从机械材料学的角度来讲是不可能造出来的,因为这已经违背了基础科学理论
不考虑形状,“空天航母”一来“能飞”,二来“能装”,三来“能起降飞机”,我们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大号的飞艇了。
一定有,随着科技发展会有的,现在也可以有,也可以再天空飞行,但是天空有很多自然危险现在科技不能解决,比如把一个或者多个飞艇改造成空中航母是可行的,但是空中自然灾害以现在科技避免不了的
美国军方从1982年开始实施“空天母舰”计划,总费用预计为数十亿至400亿美元,由美国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进行技术研究。为了解决在大气层中持续高超音速飞行的问题,1985年以前在氢燃料的空气涡轮冲压发动机和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技术研究方面已有所突破{1986年~1988年,集中进行这类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工作,并加速发展机体设计、动力装置等关键技术;1988年后着手研制一架试验样机,1992年-1995年期间进行飞行试验。不久前,一份被删除了核心内容的英国国防部绝密文件披露,一架神秘的“黑色飞机”屡屡掠过英伦上空,极限高度上的超高速飞行,令英国皇家空军所有的战机束手无策。情报部门断言,它就是流传已久的、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秘密研发的“暗星”。2006年年底,“暗星”全尺寸原型机首次成功试飞。随后,五角大楼迅速进行了评估,并将其定性为“适用于放置小型军用卫星,回收间谍卫星,能在轨向敌对国家发射核武器或者空对地新型武器的作战平台”。2007年6月,美国空中作战司令部为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演习——“空天母舰”扮演主角的未来全球战争。在假想的演习中,“敌国”的核导弹准备就绪即将发射的一刹那,在地球亚轨道上游弋的美国“空天母舰”释放出太空战斗机,在短短5分钟内就向对手投射了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地摧毁了它们的地下指挥所、地面防空火炮阵地、核导弹发射场的控制中心等目标。经过这群“开路先锋”的“狂轰滥炸”,美空军常规战机随后不间断地突入“敌国”上空,刹那间就取得了制空权。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游览。爸爸开着汽车行驶在津塘高速上,两边都是茂密的树丛,像是列队的士兵欢迎我们。下了高速,公路两边都是宽广的水面,听爸爸说,这儿将建成天津最大的港口。 忽然,妈妈惊叫起来:“我看见航空母舰了,好大呀!”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停靠在岸边,我知道,这就是曾经令世界瞩目的海上“巨无霸”啦! 我们走上了“基辅号”航空母舰,登舰大厅的屏幕上播放着介绍航母的影片,我从中了解:“基辅号”航母建造于1970年,1975年建成,1994年退役,被西方世界称为“海上杀手”,是前苏联海军的象征。航母的舷号为075,全长273米,宽52.8米,全高61米,全舰共17层。 我们先去参观了机库,这里停着各种型号的飞机,有歼—10战斗机,有F—22隐形战斗机,有“眼镜蛇”战斗机,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各种飞机整装待发的情景。我们又来到了鱼雷发射舱,从屏幕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这黑不溜秋的大家伙竟有极大的攻击力,能把潜艇打沉呢! 我们走上了三甲,去参观了对空导弹库和反潜导弹库,然后来到了作战指挥中心,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仪器,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这里是整个航母的司令部。我可以想象当年作战时这里紧张而忙乱的气氛。 接着,我们登上了甲板,甲板又宽又长,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一头停着直升机和战斗机,另一头有火箭弹、对空导弹、反潜导弹等的发射口。我们在甲板上留了影就登上了舰岛,在舰长指挥室,我坐上了舰长的位置,拿着麦克风发号施令,过了一把瘾。 听爸爸说,拥有自己建造的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但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自己建造的航空母舰。我盼望,中国能早日制造出一艘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实力!
给我200分我就能给你写出来
海防的意义要求的是。那行
建造航空母舰可以提升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是第一;建造航空母舰可以提升整个相航母相关关产业链条的技术水平和自身发展,这是第二;建造航空母舰可以在军事上对潜在对手构成巨大心里威慑,在政治上也是一张王牌,这是第三;建造航空母舰必然建构与其配套的航母战斗群,这对于整个海军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是第四;建造航空母舰可以大幅提高远洋作战与远洋控制能力,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国家海外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是哪个专业的啊。我是你们教官
我的航天技术论文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80亿~110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例如,早在1965年12月,美国双子星座7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1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第1次、2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战区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航空航天电子技术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electronics for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编辑本段]概述应用于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的电子与电磁波理论和技术。在现代航空和航天工程中电子系统是重要的系统之一。[编辑本段]组成它按功能分为通信、导航、雷达、目标识别、遥测、遥控、遥感、火控、制导、电子对抗等系统。各种系统一般包括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和相应的地面电子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合成为一个系统。和这些电子系统有关的电子理论和技术有通信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天线、检测理论和技术、编码理论和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而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则是提高各种电子系统性能的基础。它们的发展使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小型化和具有实时处理更大量数据的能力,进而使飞机的性能(机动能力、火控能力、全天候飞行、自动着陆等)大为提高,航天器的功能(科学探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侦察预警等)日益扩大。[编辑本段]特点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基本知识我们知道,人类的家园是地球,而地球的外面覆盖着一层大气,如果没有水和大气以及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生物是很难生存的。通常,在人们的眼中,“天”很高,要想冲出厚厚的大气层,进入太空非常非常困难。其实,与地球相比,大气层是很稀薄的。人们知道,地球的直径大约为12700千米,而大气层的厚度只有100 -800千米。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苹果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大气层看成是苹果的皮,可这层“苹果皮”本身却是变化多端的。比如最贴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叫作对流层,其高度从海平面起一直到大约11000米止,其顶界是随纬度、季节等情况而变化的,在赤道地区为17000米,在中纬度地区(如北京、天津地区)为11000米,在地球两极地区则为7000-8000米。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又称为变温层,平均而言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5℃。与此同时,气压也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在 5500米的高度范围内,包含了大气总量的一半,而整个对流层,大约占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由于几乎所有的水蒸气都集中在这一层大气内,再加上大量的微粒,因而,这里也是风云变幻最为剧烈的一层。从大约11000米的高度起,直到30500米左右,其大气温度基本不变,平均保持在-56.5℃上下,因此被称为同温层(实际情况是:在25000米以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在同温层顶,气温约升至-43至-33℃)。同温层的气温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该层大气离地球表面较远,受地面温度的影响较小,并且其顶部存在着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的辐射热等。同温层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大约占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一弱。在这一层大气内,没有上下对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所以又叫作平流层。另外,该层大气几乎不存在水蒸气,基本上没有云、雾、雨、雹等气象变化的现象,这对飞行器的平稳飞行是非常有利的。不过,由于空气密度很小,飞机在这一高度层上又不适宜机动飞行。人类的航空活动差不多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同温层内。为了保证飞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飞机飞行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0千米的界限。从30千米到80-100千米的高度范围,被称为中间层。这一层空气的特点是:以 45千米为界,温度先升后降。由于大量的臭氧存在,其气温先由同温层顶的-33℃提高到17至40℃左右;从45千米起,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又开始下降,一直降低到-65.5℃至-113℃。中间层的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其空气质量约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3000。在8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只有地面的五万分之一;而在100千米高度上,空气的密度仅为地面的一千万分之八。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并且气体开始呈现电离现象,因此,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1967年10月,美国试飞员约瑟夫·沃尔克驾驶X-15A火箭飞机飞出了 7297千米/小时的惊人速度,创造了有人驾驶飞机速度的世界纪录。而且,他还曾多次飞到了80千米以上的高空,成为美国第一个“驾驶飞机的宇航员”。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在中间层之上直至800千米高空的范围,称作电离层。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空气具有导电性。并且,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200千米高度时,气温可达400℃。所以,这里又被人们叫作“暖层”。在电离层顶端之外,便是大气的最外层——“散逸层”了。由于地球引力的减弱,气体分子和等离子体与地球已若即若离。电离层和散逸层的空气密度极低,对太空飞行器的影响已很小,因此,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它们之内(或之外)进行的。航空与航天的区别: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第一,飞行环境不同。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第二,动力装置不同。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第三,飞行速度不同。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第四,工作时限不同。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正在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遨游。航空器的优点是能多次重复使用,而航天器除航天飞机外,只能一次性使用,载人宇宙飞船也不例外。第五,升降方式不同。飞机的升空是从起飞线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加速爬升到安全高度为止的运动过程。它返回地面降落时只要经过下滑和着陆即可。只有个别飞机如英国的“鹞”型战斗机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方式使飞机能够垂直起落,但机身并未竖起,仍处于水平位置。而至今为止的航天器发射,包括地面和海上的发射,顶部装着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垂直腾空的。在完成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要按程序掉头转向和逐级脱离,最终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有的航天器发射,中间还要经过多次变轨,情况更为复杂。航天飞机虽然也能施放航天器,但它本身亦是垂直发射升空的。至于返回式航天器,其回归地面必须经历离轨、过渡、再入和着陆四个阶段,远比飞机降落困难。航空器的起飞、飞行和降落与航天器的发射、运行和返回,虽然都离不开地面中心的指挥,但两者的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及其工作性能与内容也是大有区别的。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190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这次试飞成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人类航空史从此进入新的纪元1947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驾驶X—1飞机实现了突破音障飞行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迈出一小步成为全体地球人类的一大步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1971年4月9日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1993年11月1日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0月16日圆满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我国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并发射了“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科学卫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2004年1月23日,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由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10月12日,神六成功发射.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卫星;
航空是服务世界人民的,虽然所需的原材料都不会匮乏.但是,毕竟航天事业是面向宇宙慢慢进军的.在今天社会中,航天事业中存在一个界限.当今社会也在不断开发新型材料发展科学事业.相对于航天事业,航空事业更有实际意义,飞机现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这也是一条商机,但因为许多人资产有限.所以机场的建设一般都是由国家管理.再看航天事业,这对于科技要求是吹毛求疵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无法飞出地球看看太空.这也是航天事业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机场和航天事业都是由国家垄断的.中国在航空事业上可以向外国引进,同时也满足国民的需求.但是航天事业的技术各国几乎是从未交流过的,因为太空这庞大的未知资源各国都是极力追求的.在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中虽处于先进水平,但是相比于探索宇宙的要求来说还是有着千里之遥的.虽然国家极力发展航天事业,但在今天,相比于航空事业还是略逊一筹的.
陆、海、空、单兵 《坦克装甲车》《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轻兵器》
我觉的应该是现代舰船,一共分A\B\C三个版,全彩页,价钱不贵,而且全面舰船知识总感觉像是山寨货==
国内军事方面的杂志有:
1、《舰载武器》杂志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军事月刊,主要推介中国海军建设,点击各国舰载兵器,追踪当今世界热点,报道全球军事动态,资料新颖,内容翔实。
2、《中国安防》杂志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刊,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办单位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台海》杂志,秉持“精致•深入•时事•生活”的办刊理念,传递两岸时事生活的最新资讯,弘扬闽台文化的深厚内涵,紧扣两岸政商精英关注焦点。
4、此外,影响力较大的杂志还有坦克装甲车辆、舰船知识、世界军事、兵工科技、兵器知识、现代舰船、舰载武器、国际展望、战争史研究、航空史研究等。
是《舰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