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化杂志《新视线》,每年有两本时装专辑,分别在秋冬和春夏时装周的3月与9月,都很值得看,因为杂志的复古调性,它从来不会就时装来讲时装,更多的时候是以时装为一个切入口去讲当年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作为全球知名的时尚杂志《VOGUE》,中国版的当然也让人备受瞩目。《VOGUE服饰与美容》定位面向中国年轻的女性消费群体,杂志内容多为时尚穿搭与美容美妆,定位十分鲜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该杂志的专业性,最专业的编辑人员,站在潮流前线的设计师,高超技术的摄影师一起为你打造的“时尚商业帝国”就在此杂志展开。
周末画报吧,还有南方周末,参考消息之类的都可以,多关注时政和生活就好,最重要的是写生活,才能的高分
《时尚芭莎》,相信这个杂志对于那些追星的人来说应该是特别的出名吧!因为很多的女星或者男星在上这个杂志的时候都会为这个杂志宣传一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娱乐圈中的明星就会发这样一天动态,所以说这本杂志是最顶尖的杂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吧!
1.VOGUE。VOGUE创刊于1892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广受尊崇的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类杂志。 这本美国老牌时尚杂志号称“时尚之前,Vogue之中”,一直以来,文化评论家们都认为《VOGUE》至今113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时尚摄影的历史”。 杂志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被奉为世界的Fashion Bible。2.ELLE。《ELLE》是一本专注于时尚、美容、生活品味的女性杂志。 法国1945年创刊,据说在法文中,“elle”是“女性”的意思。 这么多年来,《ELLE》倡导女性化柔美化特征。世界十大时尚杂志排名 全球最著名的时尚类杂志 时尚圈金九必争杂志
性价比奇高的《周末画报》,现代传播的时装总监是中国时装界大名鼎鼎的叶晓薇,她算是中国时装界资历最深又最不喜欢抛头露面潜心在幕后默默为中国的视觉和时装文化添砖加瓦的业界良心了吧,所以《周末画报》的时装版真的也是业界良心,国内早期的很多一线摄影师最开始都是从《周末画报》出来的。
《瑞丽》,瑞丽这本杂志小编觉得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吧!二十块钱一本,里面没有很多很漂亮的模特,甚至里面的模特都是国内不太熟悉,但是在国际上特别出名的模特。里面的,外面的封面是瑞丽旗下的模特拍摄的。
泛文化杂志《新视线》,每年有两本时装专辑,分别在秋冬和春夏时装周的3月与9月,都很值得看,因为杂志的复古调性,它从来不会就时装来讲时装,更多的时候是以时装为一个切入口去讲当年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周末画报是二线杂志。周末画报为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一种杂志式周报,创刊于1980年,最高发行量高达150万份,1998年12月重新改版,成为新世纪中国精英读品,二线时尚杂志。
4月初,发布其首个iphone应用——iWeekly。周末画报·iWeekly 0.4版1.全新设计的进版页面 --- Brand New Design2.全球每日图片精选 --- Best Pictures Over the World3.画报、内文UI全面改进 --- Best UI Design4.内文图片支持保存到相册,画报支持Email转发 -- 分享是美德5.全面支持iPhone 4高清晰度界面 -- We Love HD6.bug及稳定性修正周末画报·iWeekly 0.5版[每日环球图片故事]、画报、文章内图片皆可通过新浪微博进行分享[每日环球图片故事]支持Email分享[每日环球图片故事]支持保存到相册更多细节优化及稳定性提升。周末画报·iWeekly 0.6版列表显示文章已读未读(已读文章有小对勾)文章内文支持拷贝,可选择文本分享到新浪微博(需iOS3.2以上)页面增加官方博客全新设计的页面全新设计的底部导航
推荐一:文艺范的必备杂志《KINFLOK》
说到排版优秀设计好看的杂志首推《KINFOLK》!这本杂志从国外红到国内,简直是文艺范的必备杂志!
你看各种INS或某宝照片上,只要想拍出彰显文艺气息的照片,主要的拍摄素材选择《KINFOLK》加上你要拍的内容就没错了。浓浓的文艺气息瞬间透纸而出啊!
从英文版开始,每期《KINFOLK》的封面就以其简约、柔和的色彩吸引了一大票粉丝的追捧。而在整体的版式设计中,图片的精美、版式的简约更是在众多杂志中独树一帜。每期杂志中关于旅行、美食、聚餐、文艺等等的推荐内容和这样的版式相得益彰。
推荐二:我想带这本杂志到世界尽头看看《CEREAL谷物》
第一次知道这本杂志是因为某个公众号的推荐,说是两个人行走在世界不同的城市,然后拍摄他们所见、所闻、所食。于是整理出了一本不同于游记的杂志。
这本从国外引进的杂志,除了一贯的性冷淡风之外,最吸引我的就是里面每一张图片的选择。如果不是印在杂志里,绝对放手机里是一张张完美的壁纸、屏保选择,贴墙上就是一张绝佳的风景海报。并且在国内版的制作上,都尽量追求与原版的统一,无论从版式设计、纸张选择都与原版高度统一。所以非常值得一看!
推荐三:我们老板说设计师都要看《周末画报》
也许老板对于《周末画报》情有独钟吧,所以固执的每年都会订阅。并且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强烈安利所有设计师都要看这本杂志。说这本杂志设计感如何之好、说这本杂志的版式编排如何的牛、说整体看起来多么的国际化……总之每次他巴拉巴拉的说完,我们都会讨好领导一样的,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上几本《周末画报》。
其实周末画报的整体设计不错,简洁、大方,每种字体的框架结构是非常合理的,特别是视觉动线的引导,更是做的不错。曾经有一个文案小白,特别苦恼PPT怎么排版,我们的撰文指导就扔给他一本《周末画报》跟她说,就照着这本杂志排,如果排不好就仔细比对!看看人家的字体怎么选的,多大的字号,放在版面的什么位置。如果照着排都排不明白的话,你就不适合这份工作。然后很久之后,这个曾经的文案小白,成为了我们公司的PPT大神。
推荐四:自有自风格的MOOK《知日》、《知中》
《知日》、《知中》都是归属于MOOK类别的杂志,每期一个主题,会采访很多不同的人。这两本杂志,一个针对日本、一个针对中国,都是把各种文化符号做为创意点进行延展发挥。基本可以把这个点说透,然后由小见大,通过这个点让你看到整个社会的文化。
从版式设计上来说,我不太喜欢这两本杂志,但是有很多朋友觉得还不错。主要是在我看来这两本杂志的设计风格有点乱,编排起来比较乱、版式页面纸张选择也比较多样、图文混排的方面也很密集。也许是偏向日式的设计风格吧,但是我个人并不喜欢。
之所以推荐是这两本杂志的文化属性比较强,能把不同的文化通过版式展现出差别。我觉得这是设计的特点,值得肯定。
这些杂志要么是我自己按期购买的,要么是我经常观看的。因为设计师的这个职业的原故,所以真的没办法对设计不够精美的杂志下手。如果没有能吸引我的封面或内页设计,那么内文写的再精彩,也注定不会进入我的购物车。所以看来我天生就和《知音》、《故事会》、《青年文摘》这类的凤姐读物无缘了。
楼楼,如果是只要封面的话,那就太多了,如果一个一个上传那要很长时间的,而且也不一定能通过。你可以去百度图片搜索:刘诗诗 杂志封面,可以搜索到很多的。望采纳!!!!
(一)创刊故事在1977年至1978年之间,《少年科学画册》共出版了五期。1979年1月,刊物正式更名为《少年科学画报》,并改为定期出版的月刊。为了筹备这份月刊,更多的朋友陆续走进《少年科学画报》的团队。36年来,这是一个一直被称为“最单纯、最快乐”的团队。《少年科学画报》的旧址在北京市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那是一幢简朴的木结构二层小楼,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杂志社最初只有一间办公室,但这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当然,大家也经常会因为一篇稿件的取舍,一个版式的修改,一个栏目去留而“争吵”……每一个事关杂志质量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认真执著得像个守护着心爱玩具的孩子。这是一间简陋得难以想象的办公室。下雨的时候,房子会漏雨。所以每到下雨的季节,大家下班后就要用塑料布把办公桌蒙好,以防稿件被淋湿。冬天屋里和室外的温度差不多,大家坐在办公室里要穿着大衣戴上围巾手套来编稿子,还冷得不得了。这又是一间富足得令人艳羡的办公室。屋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画稿、文稿,琳琅满目的小制作,还有一群这样执著而快乐的人们。1979年,中国当时唯一一部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图文并茂的科普月刊,就是从这里走到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手中。而今,当年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科技阵线上的中坚力量。而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知识和快乐的人们却已经年逾花甲,白发如雪。第一任主编郭以实则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光飞梭,但无论如何,《少年科学画报》和读者之间的深厚情谊都是坚不可摧的…… 可以说,《少年科学画报》不仅是一份为孩子们所办的科普刊物,也是让每一位编辑和作者都热爱科学的神奇世界。后来,《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搬到了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号。在历届编辑团队中,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编辑,还是正值青春的年轻编辑,个个都活力十足。为了能给小读者最佳的精神食粮,《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乐此不疲地36年如一日,精心选题、策划、编辑……每当收到小朋友们的赞美,听到他们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就是全体编辑、作者最欣慰的时候。(二)广受关注《少年科学画报》不仅自创刊以来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注,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亲切关怀。创刊十周年之际,当时有名的大科学家都发来贺词,此后的岁月里,那些热爱少儿科普事业的大科学家也纷纷为我们题词,对《少年科学画报》的工作给予肯定与鼓励。(三)大事记1979年,前身是《少年科学画册》的《少年科学画报》创刊啦!!创刊不久,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天文、地理、体育、手工等多个栏目深得读者的喜爱,多篇文章屡获奖项。1987年,小读者的好朋友,也就是杂志的明星之一——萝卜头诞生了。1989年,创刊十周年之际,老一辈科学家发来贺词和题词。1992年,萝卜头的好朋友阿米也诞生了。阿米和萝卜头一起,闹出了很多笑话,但是他们成为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朋友。2001年,杂志从32页扩版至48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2003年,变成了全彩印刷。2005年杂志社成立了阿米俱乐部,更方便为小读者举办知识竞赛、科普讲座。2009年,杂志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在此之前曾斩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全国连环报刊“金环奖” 、新闻出版总署向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期刊 。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与时俱进,先后推出了博客、电子刊、微博。2013年,杂志社又推出了微信、APP和动画片。相关订阅方式邮局订阅报刊亭订阅杂志社订阅当当网杂志铺订阅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我们爱科学》了,《我们爱科学》2010年7月,发行量已过百万,10月22日刚开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发行量120万。
我们爱科学hao
你订别的不好吗
周末画报是二线杂志。周末画报为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一种杂志式周报,创刊于1980年,最高发行量高达150万份,1998年12月重新改版,成为新世纪中国精英读品,二线时尚杂志。
可以观看。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周末杂志性新闻栏目,2022.10.1是节目中的一期,截止到2022年10月22日一直都可观看,并未出现查封或下架的情况,用户搜索观看即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于衰老的畏惧也随之而来,
我们会开始担心皱纹、长斑、长白头发,
看到喜欢的衣服会先纠结
适不适合我这个年纪穿。
就连印象里一直少女的周迅,
也承认自己曾经怕老怕到以泪洗面。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面对增长的年龄和衰老,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衰老无可逃避,
但我们可以选择优雅老去。
来自法国的Sylviane Degunst,
就为我们完美演绎了优雅老去的样子。
她最具标识性的是那一头浓密的白发,
学过电影与文学,
做过编辑,写过影评,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些经历让Sylviane从骨子里
散发出一股独特的知性气质。
54岁那年,她跟随丈夫一起搬到英国,
凭借法国女人的自信、慵懒和随性,
原本语言不通的Sylviane被星探发现,
于是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转行当模特。
可能很多人会问
“54岁当模特会不会太老了点?”
但Sylviane从不给自己设限
为什么要让年龄成为阻碍你展现自己的借口?
想做就去做,绝不给自己留遗憾。
尽管模特这一行往往都是
青春靓丽、更迭迅速的,
但花甲之年的Sylviane完全不输年轻人。
镜头前的Sylviane丝毫没有自卑感,
每次拍摄都气场全开,自信满满。
她不仅签约英国三大报之一的《卫报》,
成为周末杂志的常驻模特,
还拍了Prada宣传海报,
模特事业做得顺风顺水。
没有特意去维持自己的身材,
但喜欢锻炼的习惯和 健康 的生活方式,
让Sylviane拥有20岁少女般的苗条身材。
57时岁拍摄的大尺度写真
更是让一大批年轻人咋舌,
做梦都想拥有的腹肌、马甲线、蜜桃臀,
她全部都有!
身高170cm的她拍起照来高挑优雅,
简直就是行走的衣架子,
一头银发更加展现了她独特的美。
但其实Sylviane Degunst的白发
并不是老了才有,
早在花样年华的18岁,
她就陷入了“少年白头”的麻烦。
与他人不同的是,
她从没想过用染发去遮掩,
而是坦然与白发和平共处,
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特质。
“白发、皱纹这是好好活过的证明啊,
我才不要被夺走这些特质。”
日常分享的照片也是搞怪又可爱,
用着白雪公主的手机壳,
穿粉粉嫩嫩的衣服,
心里藏着不愿长大的少女。
扎个俏皮丸子头
麻花辫、揪揪编发透着古灵精怪和可爱
对镜自拍顺手就来
“对于我来说,开心比好看重要多了。”
现在的她偶尔做做模特,
主要在一家选品店当店员,
有更多自己的生活时间。
谁说老年生活就是浓茶报纸度日?
只要保持年轻的心,日子一样多姿多彩。
偶尔自己做衣服,
平平无奇的背心裙一穿上身,
不说的话还以为是哪个大牌出的秋冬新品。
幸福的生活也少不了
家人、好友的陪伴,
日常一起搞怪卖萌,
还经常和丈夫撒狗粮,
面对他的甜言蜜语笑得就像小女生,
嘴上却说:
一起生活了33年的人,说的话哪能客观。
一起对这个世界保有好奇心,
不管是跳水还是摩托车骑行,
都是 探索 世界的方式!
50岁时俩人一起开摩托从伦敦出发,
穿过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挪威···
游历了大半个欧洲。
尽管摩托车旅途并不轻松,
一路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
但她依然觉得很快乐,
毕竟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啊,
任何时候都不晚。
年龄永远都不是年轻的障碍,
活出自己,最重要!
或许生活真的就像是照镜子,
用心去对待它,
也能收获一个美好的自己。
哪怕银发苍苍,
也依旧活力满满~
人生并不总能如我们所愿,
但只要我们愿意,
不管什么年纪,
都有机会活出想要的样子。
当我们在害怕变老时,
其实也是我们害怕美丽流逝的表现。
日本著名影后树木希林说过这样一段话:
皱纹我是很喜欢的,
但是大家好像不喜欢,
它们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
也曾有人问:
女人最美的年纪是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但用奥黛丽·赫本的话来回答就是:
女人的美是跟随年龄成长的。
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
也让我们积累了阅历,沉淀了气质。
与岁月握手言和,
只要保有一颗对世界好奇的心,
学会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老去也就不再可怕,
即使时光流逝,我们依旧是少年。
期刊名怎么可以在同一时期有两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