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摘 要 2001年11月5日,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整个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也预示着WTO的各项规则将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又将全面对外开放,届时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与外国金融机构的更激烈竞争。无论从WTO对整个金融体系所造成的冲击,还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内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显然毋庸置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事实上,按照先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这几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推出利率互换试点等。这些措施无疑为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渐行渐近,国有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如: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2006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将实施多项对市场影响极为明显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包括:长期大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实施动态调整再贴现利率机制。这便将对企业融资和银行的资本运用产生重大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高、运作收益低困境可能加剧。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当代利率政策理论综述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指导。古典利率理论、新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以及新古典综合派利率决定理论的长期争论,分别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利率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根本问题。麦金农和肖以及新制度金融学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论证了利率市场化的客观要求。诸多理论的争论和回归,论证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利率市场化是客观规律。这也为发达国家乃至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相比,中国利率市场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但经过一批批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并指导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1.利率的内涵 利率到底是什么?这是在研究利率市场化理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而事实上,我们,很难对利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它包含的范畴实在太广了。从微观来看,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宏观来看,利率是调节资源(资金)配置的重要手段,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枢纽,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将利率定义为:对于金融债务(信贷、债权等)所支付的利息占债务本金额的比率,它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也是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具体表现1。正是由于利率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经济领域,也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古典利率理论、新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以及新古典综合派利率决定理论的长期争论,分别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利率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问题。 古典利率理论的理论核心在于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实际利率,并且利率具有自发调节经济失衡的作用。由此可见,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化的利率决定理论,是现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理论的雏形。但这一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凯恩斯提出了他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息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追求收益性的补偿,而利率则是衡量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指标。利率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他决定于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量与现实中的货币存量相等,也就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之时。利率水平的失衡会通过人们对于货币和债券的选择来自发进行调整。基于对凯恩斯观点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凯恩斯强调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而货币需求是受政府操纵的,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赤字或货币扩张(放开货币发行)来扩大投资,影响利率,并把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于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成为了各国利率管制的理论渊源,世界各国纷纷以此为指导思想对经济和金融进行严格管制。但与此同时,他将利率视为纯粹的货币现象,这一点受到了诸多批评。 在凯恩斯之后,他的学生罗伯逊(D.H.Roberson)等人又提出了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其将利息视作是借贷资金的代价,因此,利率应当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窑藏,而供给主要来源于储蓄、货币供给增加的反窑藏。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时,均衡的利率水平也就随之确定。其实质也是强调利率是由整个社会的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也即利率由市场决定。但是他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却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 为弥补上述缺点,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希克斯和汉森的IS-LM模型分析是相对最为成功的一种。IS-LM模型认为,应当以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性偏好函数和货币供给为基础,借鉴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考察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考察收入和利率的相互决定关系。其强调利率由市场决定,另外又要求控制利率上限,便于央行进行控制。 上述传统的利率决定理论贯穿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背景是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来源于不同阶段的发展的矛盾与问题。虽然最终认为利率由供求关系决定,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虽然,上述理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但对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上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麦金农和肖的利率抑制与利率自由化理论 麦金农和肖是最早关注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的著作中,他们指出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其中利率抑制2是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金融抑制的环境里,一方面,过低的存款利率抑制了人们的储蓄愿望,造成资本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的限制,借款人可以按照很低甚至是负的利率得到贷款。但这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为投资分配储蓄能力。麦金农和肖主张,为了刺激金融增长,应该实行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改革措施。他们认为,利率自由化提高了国内私人部门的储蓄的报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分散持有国内金融资产。储蓄率的提高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规模,给更多的物质资本投资者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4.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与利率控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8年提出了金融约束论3。金融约束理论与金融自由化理论针锋相对,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监管的角度强调政府适当控制利率上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金融市场最有可能存在市场失败。一定程度的政策干预不仅使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经济绩效。 5.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宏观层面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学术理论,从而指导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开展。 (1)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界定 由于利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自然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李扬认为4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少包括如下四个要点:①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②由于融资活动的多样性,“一步到位”的方案很难找到,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利率“双轨”并存不可避免。③通过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来促成基准利率形成,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④由市场放任自流决定的利率水平并不能自动保证国民经济达成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因此,货币当局始终都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权。在市场化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拥有足够且有效的市场手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利率走势。 (2)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时序与条件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不赞同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案。之所以激进的方式不可取,钱小安认为5,这是因为全面放开利率后可能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冲击:①由于长期存在的资金缺口,投机因素和与其因素的影响会推动资金的需求,从而加大资金缺口。②利率的大幅波动,从而产生对金融资产保值的要求,并出现金融衍生工具,导致投机的出现,投机因素进一步加剧利率的波动。③利率的上升会给国有企业的经营带来困难,社会资金可能从产生领域流向流通领域或虚拟领域。 也有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要遵循一个特定的顺序。①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②是国债利率的市场化;③是确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④是开放贷款利率,紧接着放开存款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践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大多出现了政府放松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更多地由市场决定的利率市场化趋势,形成了一股国际范围的利率市场化倾向。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金融杠杆,利率自由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管理体制都朝着国家管理日益放松、市场自由决定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加深、利率日益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在市场化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利率自由化,但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发达国家,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对利率和金融实施管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率管制和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都要放松,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没什么大的障碍,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开放的时机选择。如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经历了较长时间,从1970年开始到1986年才结束,但在抑制“金融脱媒”6、增强利率敏感性及银行业间竞争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这类国家的利率开放对总体经济产生的震荡较小,成熟的市场能较为迅速地吸收利率市场化的负面效应,而使利率市场化的正效应较为突显。 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就较为复杂,利率自由化以后会大大地提高实际利率水平与货币的真实收益率,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由于可能不够完全具备其他的配套改革措施,而使得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行变得困难,带来总体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利率自由化之前必须首先培育实施利率自由化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注重防范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的发生。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和改革思路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确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改革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确定改革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7。 通过整理几十年来央行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已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了漫长而充分的准备: 1996年6月,我国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揭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此后我国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1997年以后,我国先后开放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4 年1月1 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 月25 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 月29 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同年3月16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并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 2006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6年,央行将一如既往地遵循渐进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包括: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等等。 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于06年1月24日起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同年4月27日央行更是10年来首次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58%调高至5.85%8,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也改善了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联想到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坦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较其他改革慢了一些,央行希望这个过程走得快一点,并且正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朝这个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学会对自己的存贷款价格做出决策。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渐行渐近。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我国在“入世”协议中承诺,利率在三年内逐渐开放,对外资银行在五年内开放全部市场。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都将面临更为激烈、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也必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 1.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从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1)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而国外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得益于金融的自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功不可没。2006年2月,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利率互换交易进行试点“开闸”,其为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满足了贷款客户债务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表示上海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建设于2006年力争突破9。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必将最终促进完善金融市场的形成: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以往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预算的软约束,有益于落实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促进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在利率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重等,对利率水平做出控制并及时调整,通过差别定价,利用风险补偿机制,获取更多利润;也可以利用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使一些效率低的项目知难而退,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银行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能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减少在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时,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将尽,而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市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时,它又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 (1)市场化改革导致利率风险使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和客户选择利率风险。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金投向不同区域、行业、企业,形成资金在地区、行业和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风险的分散平衡原理,优化风险组合,分散风险损失;四是利率风险转移机制,通过一定的工具,如利率互换、期权、期货等,使利率风险转移或置换,以降低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度。五是利率风险补偿机制,在利率风险发生并造成损失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补偿。如在办理资产或负债业务时,附加一些保护性条款,在利率发生急剧变化并发生损失时,从其他渠道及时得到补偿。(五)建立合理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利率管理组织。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利率管理办法和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研究央行、市场利率走向及对本行经营成果的影响;制定系统内往来利率和外部资金基准利率;指导和检查利率政策贯彻执行情况。二是合理划分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责。明确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部门和人员,并保证在利率管理程序的重要环节上分工明确,避免“扯皮”现象发生。如计财部门作为利率主管部门,负责基准利率的确定。各对外业务部门根据客户综合贡献度、业务风险等因素,在基准利率上进行上下浮动,制定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差别定价。当然,这些必须经利率政策管理委员会审议后执行。三是科学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操作程序。利率主观和利率执行部门要定期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向部门负责人提交分析报告及建议。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向利率政策管理委员会提交议案后执行。(六)做好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是加快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和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反馈水平,为进行敏感性缺口分析等控制利率风险手段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利率管理人员的培养,造就一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队伍。三是借鉴吸收西方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技术,结合国内利率风险实际状况,研究出适合自己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我们对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如下几个观点和判断: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处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若以利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来衡量,这一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粗略判断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可能还没有达到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取消Q条例)开始前的水平。在美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其早就有市场化的基础利率体系,而且,在金融市场上,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对比我们目前的情况:首先,基础利率体系(Shibor)仍在建设和完善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对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存在,Shibor就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这一现实,极大地限制了Shibor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其次,存贷款的替代产品(特别是存款的替代产品)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发展规模有限,这也会使存贷款(特别是存款)利率自由化缺乏定价基础。第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改革进程加速的可能性较小。通货膨胀预期对存款增长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替代品匮乏且受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形成严重的脱媒现象。而在经济思潮和国际发展趋势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金融管制的强化,也为我们化解了很多来自外部的压力。第三,制度因素的存在,会对利率市场化形成约束。利率市场化的核心要义,在于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均衡的利率和融资数量。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市场的资金供给面临诸多制度因素的影响。比如,外汇占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规模控制等。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利率市场化的功能和作用就会受很大的限制。综合以上的判断,我们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景提出这样几个观点和建议:首先,从长远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但在中短期内,由于改革动力、制度约束以及相关风险方面的原因,不能、也不应该要求这一改革有较快的进展。而且,从改革的逻辑和顺序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所依赖的制度前提,不能单兵突进。在开始实质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很多基础性的制度:包括企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银行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取得较大的进展。其次,应在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既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步骤。这种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将早期经由存、贷款利率管制为企业提供的补贴,改变成为银行提供补贴。这种补贴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但是,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这种补贴的继续存在,事实上已演变成了一种过度保护。建议在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调整中,应在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将对银行的部分补贴转移给企业以及广大储蓄者,以优化整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最后,具体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安排上。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是目前最后受到管制的利率,也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改革应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从目前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替代品市场发展程度较高、规模也较大,而且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加大贷款下浮区间,并直至完全取消。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则相对漫长。一方面是因为储蓄存款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利率的放开,对银行的资金成本以及相关经营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存款替代产品市场的发展较为滞后(这种滞后和监管当局为减少对银行的冲击,有意进行限制有关),银行存款缺乏市场化定价的基础。因此,作为先期准备,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早期重点工作,应该以培育替代品市场为主。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可转让存单(CDs)是最重要的存款替代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也基本肇端于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发展。之后,随着存款替代品占银行资金来源比重的逐步上升,最终实现存款以及银行所有资金来源的利率市场化。

农村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 集体化农村市场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七大 报告 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集体化是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促进农业“第二次飞跃”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 农村集体化经济有利于集中资源优势,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集体化经济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集体规划,公共管理,大家共同制规矩,设程序,定制度,有政府部门负责实施,村民负责监督。由村委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的合作化经济发展模式。把科学发展观和农村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的一体化经济。是原来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转变。是科学技术进驻农村。是农村实现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科学发展,并且集体化经济能集中力量统筹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进步。它能够组织资源开发和协调资源利用,兴办农村集体企业。它能够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灵活采用各种经营模式 ,实现劳动者自助能力,对刚兴起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建设,在内外部关系的设置和运行规则上,起到依托、中介和对照作用。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全局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尤为重要。农村集体化经济可以集中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村和平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科技种田,集中管理。建立第三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这样农民的收入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转化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多方面。且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开拓销路,提高价格。使得新型工业在农村得以发展。

在1955年全国25省区进行的“百县百村”问卷调查显示:有74%的从干部和农民认为有必要建立健全全乡村的集体化经济组织。这就说明集体化经济关系着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本人来自马铃薯之乡,虽然家乡胜产马铃薯,可农民从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很少。经我的分析有以下原因:(1)对马铃薯的 种植 仍采用传统的模式,使得产量不高;(2)种子品种更换不勤,是同一品种在同样的土壤中产生适应性,不适合生长。使得马铃薯质量和产量大幅下降;(3)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只从是对马铃薯的种植,价格不高。而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和加工商获得。这使得农民收入不高。如果农村实现集体化经济有以下好处:(1)种植模式可以由原来的传统模式向科学种植转化,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种植,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技能知识,实现科学种田;(2)建立马铃薯育种基地,每年培育优良品种,让农民种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同时建立对马铃薯进行加工、销售,以减少中间利润的流失。这样农民的收入将从单一的生产向加工、销售多方面。且能切实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村由农业向新型工业转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二.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有56%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市场的发展必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应重视农村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农村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使得农村市场又好又快发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农村要积极加快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消费,吸引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的发展。国家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政策上,给农村市场带来了机遇。农村政府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在加快经济转型,提高农民收入上下大功夫。是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三. 农村 教育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见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当前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一大批孩子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为农村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农民切实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工作。为孩子成长受教育做出积极贡献。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民的 文化 水平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加快。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取得新胜利。

农村集体化道路和农村市场的开发,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思考和规划这个问题,为农村的发展出一份力。次仅为本人的一点想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摘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发展历史概况,在分析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 措施 ,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措施

城市是以工业生产为基础形成的行政、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土地和农民为主要元素的区域,两者既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城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两大平台,只有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我国整体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1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历史概况

我国农村改革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实现土地的私有化和经营主体的法人化;面向未来,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促使农村向现代农庄的转变,减少农业人口;面向现代化,改变农业传统经营理念,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1-2]。

我国的农业走过了分田到户经营到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再到分田到户经营的过程。建国之初,我国的城市化率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城市规模较小,我国的大部分公民只能分散在农村,农村广阔的天地养活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因此,在我国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实行分田到户的形式是科学的、正确的。后来实行的人民公社化经营模式违反了自然规律,抹杀了人们个性的发展空间与能力,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结束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基于对我国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及时确立了农田承包责任制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我国在短期内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大农民被紧紧的束缚在土地上,失去了流动创业的自由;农民和宅基地密切结合,难以摆脱[2]。

2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

2.1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转

一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农民向城市流转提供了空间,农民通过在城里买房,实现了进城定居;二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壮大,工商业的繁荣,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的舞台,使他们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实现了就业,成为了城市的固定成员;三是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形成了农民工大潮;四是农民子女通过高考等形式实现了进城工作的梦想。

2.2 农村宅基地无序扩张,土地与房产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由于有些农村人口实质已成为城市固定人员,而农村房产的闲置造成宅基地与房产的浪费;二是从贫困地区来到较发达地区落户的农民也在村庄中建房,造成当地宅基地无序扩张,形成无形的浪费。这就使本该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而缩小的农村宅基地面积反而出现了扩大的局面。三是城市里的一些老人想回到农村过清静的生活,却找不到合适的房源,因为按现行的有关政策,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不准买卖和出租,阻碍了农村剩余房产的利用。农村空房子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有关宅基地改革政策的滞后是主要原因。

2.3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难以实现

由于农村土地分属各家各户,经营农户多、规模小,大型现代化农机难以施展,只能靠小型机械耕作,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农村改革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1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进城的思潮将越来越强烈。对此,国家和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因势利导,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要从农村的发展目标出发,在国家财力,城市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首先考虑取消我国公民的二元制结构问题,同时,在城市逐步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城市应实行定岗不定员的就业政策,实行城市人口合理流动,实现自主流动择业,让农民和城市居民通过公平竞争机制进入各行各业实现就业,拓宽农民就业 渠道 。另外,还要逐步取消他们与城镇居民在福利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让农民进城要进得来,稳得住,吸引农民不断进入城镇生活,实现农村城镇化[1-3]。 3.2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各级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机构,让土地资源进入市场运作,不断提高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放被土地束缚的农民,使农民一身轻松地进入城镇[4]。

3.3改革宅基地制度

改变对宅基地的现行政策,对宅基地发放房产证,让其在市场中流转,这样就可把农村流转出去的人口的房屋卖给一些需要建房的人,以减少宅基地面积,避免造成土地和房产的巨大浪费,也使一些想回农村居住的城里人有房可住,减少城市的承载压力,发挥宅基地的最大效益。

3.4政府率先做好农村城镇化规划

政府规划滞后,已经造成农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具体表现为:一部分农民从贫困山区先向平原地区流动,然后又从平原地区向较发达地区流动,最后才向城镇流动。在每次流动过程中,都要花钱建房置业,把原房产土地闲置,这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如果国家提早规划,并适当给予财政支持,让农民一次流动到位,可节省不必要的浪费。

3.5加快城市改革步伐,配合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为了推动农村改革目标的实现,城乡要互相促进,实现共赢,具体措施如下:城市要率先实行工作岗位的聘用制,对于招聘对象,农民与城市居民要公平对待;同时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就业。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城里的职工要逐步实现从正式固定职业向自主流动择业的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实现个性价值,也增加了农民就业的灵活性。总之,加快城乡互动,提供农民进城的条件,一定能促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4参考文献

[1] 张晓山.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解读“十一五”建议中有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J].中国改革,2005(12):29-31.

[2] 丁德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4):25-28.

[3] 康就升.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深层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1999(8):51-53.

[4] 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4-11.

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

2. 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3.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

4.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5.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

6. 浅谈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7. 浅谈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8. 农村区域发展论文

坚定不移走自然发展的科学道路,鄙弃化肥和农药,大力提倡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范文题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来自 知网作者:熊春林摘要: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农村和农业不可避免地被席卷入这场空前规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上.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依据公共服务理论、信息化理论、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界定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相关概念,全面分析与探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与其形成基础、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从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7方面构建了25个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情况;运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对湖南四个示范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回归分析;运用AHP-CSI研究模型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结果与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从基础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韩、印度等国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把握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总结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最后,本文根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和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评价,借鉴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从彰显农民为本、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既要关注服务本身更要关注农民满意度.(2)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较弱.(3)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因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变化而变化.(4)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上下联动、外部推动与农民自动有机结合.展开关键词: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农民满意度;层次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学术堂提供更多内容)

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分析,城乡一体农村经济论文

“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农业、工业发展,实现城市化、城镇化水平提升,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为: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战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缓解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1]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统筹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

多数农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但我国农业不同于发达国家,属于弱势产业,其劳动生产率不高。

相关文献指出,虽然近些年农业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异[1]。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差异较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资源的作用远高于物质资源。

文化水平是衡量人才力量的重要指标,从我国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分析,由于农村文化人才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乡人才资源差异较大。

从相关统计学调查分析,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员中,小学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高达45%,远超过第二(15%)、第三(20%)产业[2]。

(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值速度方面。

2010年我国城镇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值为253.65亿元,而农村地区的投资值仅为城镇的18.9%,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值的绝对值差异不断增大。

(四)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异较大

从实际收益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配方面实行的是“以乡补城”政策,但农民在土地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却很低。

在城乡土地开发过程中,政府通过征收农民手中的土地以获取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出让费用。

截止到2015年,我国土地出让金超过2.15万亿元。

并且随着现代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地价不断提升,但在土地收益分配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农业的切实利益受损。

有学者指出,在征收农民用地的权益分配中,当地政府能够获得60~70%收益,村委会能够获得25~80%收益,而农民仅能获得5~10%收益。

目前城市用地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点,但是政府对于农村用地以及房屋市场化仍存在许多限制。

农民住宅无法买卖,农民工无法将房屋变现,导致其缺乏资金、无法在城市安居。

(五)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教育水平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投入差异以及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

从教育投资分析,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事业费以及公用经费均显著低于城镇学校;从基础条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镇,导致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无法分给教育过多资金。

此外,城镇中的高学历教师比重显著高于农村,导致农村教学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近些年来,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但是总体而言,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

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现阶段中,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土地规划一体化、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均等化等战略措施。

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措施,为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

在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与乡村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以及战略布局,摒弃传统的二元发展理念,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提升城乡规划的衔接性,从而实现城乡布局规划、城乡统筹控制、乡镇规划建设、产业体系发展、教育、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覆盖。

(二)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而为农业增收提供基础建设。

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这就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改变传统的耕种技术,进行产业化、区域化、集群化农业生产,加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

此外,要重视城乡的生态环境保护,摒弃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要素特点,选取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城市以形成工业为主的产业机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农村则以推动轻加工业发展,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格局。

(三)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城市化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要坚持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重视大城市的规模效益、聚集效益以及辐射效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要充分调动小城市在加快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的流通作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仍处于弱势群体,目前许多地方仍存在农民工子女读书难、看病难以及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要加紧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让城市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②增加对农村资金投入,加紧农村、农业建设,推动农村基础建设,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③加强对村支部的监督与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

(五)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而推动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能够改善其精神思想,提高农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先进意识,激发农民自力更生、积极致富的精神。

同时,不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加强农村的科普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以及维权意识,增强对政府的信任感,进而提高农村组织水平。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约有超过60%人口为农村户口。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为了赶超西方国家,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实行城乡分离发展政策。

但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重工轻农”得到一定的改善;此外,以城带乡等理论的出现也缓解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

但政府仍需重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通过城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文章首先针对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2]发展农村经济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较快、效益比较好,但经济的繁荣集中表现在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贫富差距大、农业投入相对少等现象。

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

鉴于农村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研究发展农村经济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探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对策,尽快解决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近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存在诸多问题,限制其快速发展。

利率的市场化研究论文

我们对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如下几个观点和判断: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处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若以利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来衡量,这一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粗略判断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可能还没有达到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取消Q条例)开始前的水平。在美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其早就有市场化的基础利率体系,而且,在金融市场上,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对比我们目前的情况:首先,基础利率体系(Shibor)仍在建设和完善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对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存在,Shibor就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这一现实,极大地限制了Shibor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其次,存贷款的替代产品(特别是存款的替代产品)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发展规模有限,这也会使存贷款(特别是存款)利率自由化缺乏定价基础。第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改革进程加速的可能性较小。通货膨胀预期对存款增长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替代品匮乏且受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形成严重的脱媒现象。而在经济思潮和国际发展趋势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金融管制的强化,也为我们化解了很多来自外部的压力。第三,制度因素的存在,会对利率市场化形成约束。利率市场化的核心要义,在于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均衡的利率和融资数量。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市场的资金供给面临诸多制度因素的影响。比如,外汇占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规模控制等。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利率市场化的功能和作用就会受很大的限制。综合以上的判断,我们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景提出这样几个观点和建议:首先,从长远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但在中短期内,由于改革动力、制度约束以及相关风险方面的原因,不能、也不应该要求这一改革有较快的进展。而且,从改革的逻辑和顺序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所依赖的制度前提,不能单兵突进。在开始实质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很多基础性的制度:包括企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银行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取得较大的进展。其次,应在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既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步骤。这种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将早期经由存、贷款利率管制为企业提供的补贴,改变成为银行提供补贴。这种补贴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但是,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这种补贴的继续存在,事实上已演变成了一种过度保护。建议在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调整中,应在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将对银行的部分补贴转移给企业以及广大储蓄者,以优化整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最后,具体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安排上。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是目前最后受到管制的利率,也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改革应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从目前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替代品市场发展程度较高、规模也较大,而且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加大贷款下浮区间,并直至完全取消。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则相对漫长。一方面是因为储蓄存款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利率的放开,对银行的资金成本以及相关经营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存款替代产品市场的发展较为滞后(这种滞后和监管当局为减少对银行的冲击,有意进行限制有关),银行存款缺乏市场化定价的基础。因此,作为先期准备,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早期重点工作,应该以培育替代品市场为主。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可转让存单(CDs)是最重要的存款替代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也基本肇端于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的发展。之后,随着存款替代品占银行资金来源比重的逐步上升,最终实现存款以及银行所有资金来源的利率市场化。

比较好写的金融毕业论文如下:

一、货币政策的问题

1、电子货币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

4、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6、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调协。

7、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

8、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

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研究

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分析。

2、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3、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4、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6、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7、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8、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9、利率市场化后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10、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三、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

1、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3、我国的利率弹性问题研究。

4、小议如何提高存款利率弹性。

5、小议如何提高贷款利率弹性。

6、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

7、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

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处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若以利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来衡量,这一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粗略判断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可能还没有达到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取消Q条例)开始前的水平。在美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其早就有市场化的基础利率体系,而且,在金融市场上,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对比我们目前的情况:首先,基础利率体系(Shibor)仍在建设和完善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对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存在,Shibor就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这一现实,极大地限制了Shibor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其次,存贷款的替代产品(特别是存款的替代产品)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发展规模有限,这也会使存贷款(特别是存款)利率自由化缺乏定价基础。第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改革进程加速的可能性较小。通货膨胀预期对存款增长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替代品匮乏且受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形成严重的脱媒现象。而在经济思潮和国际发展趋势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金融管制的强化,也为我们化解了很多来自外部的压力。第三,制度因素的存在,会对利率市场化形成约束。利率市场化的核心要义,在于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均衡的利率和融资数量。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市场的资金供给面临诸多制度因素的影响。比如,外汇占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规模控制等。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利率市场化的功能和作用就会受很大的限制。综合以上的判断,我们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景提出这样几个观点和建议:首先,从长远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但在中短期内,由于改革动力、制度约束以及相关风险方面的原因,不能、也不应该要求这一改革有较快的进展。而且,从改革的逻辑和顺序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所依赖的制度前提,不能单兵突进。在开始实质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很多基础性的制度:包括企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银行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取得较大的进展。其次,应在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既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步骤。这种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将早期经由存、贷款利率管制为企业提供的补贴,改变成为银行提供补贴。这种补贴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但是,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这种补贴的继续存在,事实上已演变成了一种过度保护。建议在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调整中,应在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将对银行的部分补贴转移给企业以及广大储蓄者,以优化整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最后,具体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安排上。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是目前最后受到管制的利率,也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改革应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从目前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替代品市场发展程度较高、规模也较大,而且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加大贷款下浮区间,并直至完全取消。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摘 要 2001年11月5日,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整个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也预示着WTO的各项规则将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又将全面对外开放,届时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与外国金融机构的更激烈竞争。无论从WTO对整个金融体系所造成的冲击,还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内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显然毋庸置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事实上,按照先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这几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推出利率互换试点等。这些措施无疑为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渐行渐近,国有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如: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2006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将实施多项对市场影响极为明显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包括:长期大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实施动态调整再贴现利率机制。这便将对企业融资和银行的资本运用产生重大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高、运作收益低困境可能加剧。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当代利率政策理论综述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指导。古典利率理论、新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以及新古典综合派利率决定理论的长期争论,分别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利率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根本问题。麦金农和肖以及新制度金融学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论证了利率市场化的客观要求。诸多理论的争论和回归,论证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利率市场化是客观规律。这也为发达国家乃至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相比,中国利率市场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但经过一批批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并指导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1.利率的内涵 利率到底是什么?这是在研究利率市场化理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而事实上,我们,很难对利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它包含的范畴实在太广了。从微观来看,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宏观来看,利率是调节资源(资金)配置的重要手段,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枢纽,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将利率定义为:对于金融债务(信贷、债权等)所支付的利息占债务本金额的比率,它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也是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具体表现1。正是由于利率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经济领域,也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古典利率理论、新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以及新古典综合派利率决定理论的长期争论,分别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利率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问题。 古典利率理论的理论核心在于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实际利率,并且利率具有自发调节经济失衡的作用。由此可见,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化的利率决定理论,是现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理论的雏形。但这一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凯恩斯提出了他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息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追求收益性的补偿,而利率则是衡量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指标。利率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他决定于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量与现实中的货币存量相等,也就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之时。利率水平的失衡会通过人们对于货币和债券的选择来自发进行调整。基于对凯恩斯观点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凯恩斯强调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而货币需求是受政府操纵的,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赤字或货币扩张(放开货币发行)来扩大投资,影响利率,并把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于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成为了各国利率管制的理论渊源,世界各国纷纷以此为指导思想对经济和金融进行严格管制。但与此同时,他将利率视为纯粹的货币现象,这一点受到了诸多批评。 在凯恩斯之后,他的学生罗伯逊(D.H.Roberson)等人又提出了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其将利息视作是借贷资金的代价,因此,利率应当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窑藏,而供给主要来源于储蓄、货币供给增加的反窑藏。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时,均衡的利率水平也就随之确定。其实质也是强调利率是由整个社会的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也即利率由市场决定。但是他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却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 为弥补上述缺点,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希克斯和汉森的IS-LM模型分析是相对最为成功的一种。IS-LM模型认为,应当以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性偏好函数和货币供给为基础,借鉴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考察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考察收入和利率的相互决定关系。其强调利率由市场决定,另外又要求控制利率上限,便于央行进行控制。 上述传统的利率决定理论贯穿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背景是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来源于不同阶段的发展的矛盾与问题。虽然最终认为利率由供求关系决定,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虽然,上述理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但对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上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麦金农和肖的利率抑制与利率自由化理论 麦金农和肖是最早关注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的著作中,他们指出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其中利率抑制2是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金融抑制的环境里,一方面,过低的存款利率抑制了人们的储蓄愿望,造成资本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的限制,借款人可以按照很低甚至是负的利率得到贷款。但这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为投资分配储蓄能力。麦金农和肖主张,为了刺激金融增长,应该实行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改革措施。他们认为,利率自由化提高了国内私人部门的储蓄的报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分散持有国内金融资产。储蓄率的提高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规模,给更多的物质资本投资者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4.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与利率控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8年提出了金融约束论3。金融约束理论与金融自由化理论针锋相对,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监管的角度强调政府适当控制利率上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金融市场最有可能存在市场失败。一定程度的政策干预不仅使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经济绩效。 5.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宏观层面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学术理论,从而指导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开展。 (1)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界定 由于利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自然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李扬认为4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少包括如下四个要点:①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②由于融资活动的多样性,“一步到位”的方案很难找到,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利率“双轨”并存不可避免。③通过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来促成基准利率形成,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④由市场放任自流决定的利率水平并不能自动保证国民经济达成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因此,货币当局始终都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权。在市场化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拥有足够且有效的市场手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利率走势。 (2)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时序与条件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不赞同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案。之所以激进的方式不可取,钱小安认为5,这是因为全面放开利率后可能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冲击:①由于长期存在的资金缺口,投机因素和与其因素的影响会推动资金的需求,从而加大资金缺口。②利率的大幅波动,从而产生对金融资产保值的要求,并出现金融衍生工具,导致投机的出现,投机因素进一步加剧利率的波动。③利率的上升会给国有企业的经营带来困难,社会资金可能从产生领域流向流通领域或虚拟领域。 也有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要遵循一个特定的顺序。①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②是国债利率的市场化;③是确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④是开放贷款利率,紧接着放开存款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践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大多出现了政府放松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更多地由市场决定的利率市场化趋势,形成了一股国际范围的利率市场化倾向。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金融杠杆,利率自由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管理体制都朝着国家管理日益放松、市场自由决定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加深、利率日益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在市场化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利率自由化,但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发达国家,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对利率和金融实施管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率管制和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都要放松,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没什么大的障碍,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开放的时机选择。如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经历了较长时间,从1970年开始到1986年才结束,但在抑制“金融脱媒”6、增强利率敏感性及银行业间竞争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这类国家的利率开放对总体经济产生的震荡较小,成熟的市场能较为迅速地吸收利率市场化的负面效应,而使利率市场化的正效应较为突显。 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就较为复杂,利率自由化以后会大大地提高实际利率水平与货币的真实收益率,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由于可能不够完全具备其他的配套改革措施,而使得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行变得困难,带来总体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利率自由化之前必须首先培育实施利率自由化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注重防范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的发生。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和改革思路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确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改革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确定改革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7。 通过整理几十年来央行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已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了漫长而充分的准备: 1996年6月,我国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揭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此后我国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1997年以后,我国先后开放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4 年1月1 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 月25 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 月29 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同年3月16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并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 2006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6年,央行将一如既往地遵循渐进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包括: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等等。 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于06年1月24日起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同年4月27日央行更是10年来首次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58%调高至5.85%8,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也改善了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联想到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坦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较其他改革慢了一些,央行希望这个过程走得快一点,并且正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朝这个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学会对自己的存贷款价格做出决策。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渐行渐近。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我国在“入世”协议中承诺,利率在三年内逐渐开放,对外资银行在五年内开放全部市场。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都将面临更为激烈、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也必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 1.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从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1)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而国外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得益于金融的自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功不可没。2006年2月,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利率互换交易进行试点“开闸”,其为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满足了贷款客户债务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表示上海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建设于2006年力争突破9。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必将最终促进完善金融市场的形成: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以往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预算的软约束,有益于落实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促进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在利率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重等,对利率水平做出控制并及时调整,通过差别定价,利用风险补偿机制,获取更多利润;也可以利用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使一些效率低的项目知难而退,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银行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能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减少在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时,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将尽,而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市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时,它又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 (1)市场化改革导致利率风险使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和客户选择利率风险。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处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若以利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来衡量,这一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粗略判断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可能还没有达到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取消Q条例)开始前的水平。在美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其早就有市场化的基础利率体系,而且,在金融市场上,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对比我们目前的情况:首先,基础利率体系(Shibor)仍在建设和完善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对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存在,Shibor就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这一现实,极大地限制了Shibor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其次,存贷款的替代产品(特别是存款的替代产品)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发展规模有限,这也会使存贷款(特别是存款)利率自由化缺乏定价基础。第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改革进程加速的可能性较小。通货膨胀预期对存款增长有一定的压力,但在替代品匮乏且受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形成严重的脱媒现象。而在经济思潮和国际发展趋势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金融管制的强化,也为我们化解了很多来自外部的压力。第三,制度因素的存在,会对利率市场化形成约束。利率市场化的核心要义,在于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均衡的利率和融资数量。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市场的资金供给面临诸多制度因素的影响。比如,外汇占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规模控制等。只要这些因素存在,利率市场化的功能和作用就会受很大的限制。综合以上的判断,我们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景提出这样几个观点和建议:首先,从长远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但在中短期内,由于改革动力、制度约束以及相关风险方面的原因,不能、也不应该要求这一改革有较快的进展。而且,从改革的逻辑和顺序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所依赖的制度前提,不能单兵突进。在开始实质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很多基础性的制度:包括企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银行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取得较大的进展。其次,应在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既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步骤。这种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将早期经由存、贷款利率管制为企业提供的补贴,改变成为银行提供补贴。这种补贴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但是,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这种补贴的继续存在,事实上已演变成了一种过度保护。建议在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调整中,应在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将对银行的部分补贴转移给企业以及广大储蓄者,以优化整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最后,具体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安排上。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是目前最后受到管制的利率,也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改革应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从目前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替代品市场发展程度较高、规模也较大,而且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加大贷款下浮区间,并直至完全取消。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现状论文

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国有银行经营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 (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4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1)进一步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它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取消信贷限制、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基础。(2)建立统一有序的同业拆借市场,促使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同业拆借利率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选择同业拆借市场作为突破口。我们应在现有资金市场的基础上组建同业拆借市场组织体系。首先,各商业银行可分别设立一家同业拆借中介机构,来负责系统内横向资金余缺的调剂。其次,建立全国资金融通中心,进行跨系统、跨地区的资金余缺调剂,为全国同业拆借市场提供报价、咨询服务。(3)选择渐进方式稳妥有序地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是在市场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在方式、方法上应采取稳妥有序的逐步推进,以避免由于利率的过度波动,对经济金融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顺序应该是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本币利率;在改革本币利率方面应是,先改革贷款利率,后改革存款利率;在改革本币贷款利率时,先通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形成以一年期贷款利率为基准的上下限管理,后取消上下限。放开贷款利率;在改革本币存款利率时,先开放大额存款利率,后放开传统性存贷款利率。(4)改革利率管理机制。一是下放利率决定权。政府或中央银行只负责制定和发布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则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二是改变行政手段管理利率的方式.遵循市场规律,用间接调控手段进行利率管理;三是强化金融机构在利率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其管理利率的职责。(5)强化金融监管。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政府部门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以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运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监管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银行业。为顺应世界潮流,金融业将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监管也将逐步走向混业监管。只有对金融业具备充分的监管能力才能在利率放开后抑制投机行为、限制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减少因利率迅速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资金流向.减少金融业和公众面临的风险。(6)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商业银行要通过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在利率管理上变被动为主动.设立专门机构、配置专业人才、建立数据模型,形成健全的利率风险预测机制。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银行内部要尽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以及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建立高效率的利率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市场利率走势的研究与预测: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银行同业组织的作用。总之.利率市场化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加入WTO的必然结果。但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央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放开对存贷款的利率管制。有关部门必须善于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上既要谨慎。又需在充分论证的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参考文献1 易宪客.中国利率市场化路还有多长【NJ.中国经济时报.20o3一o6—182 李学彦.姜彦福.对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思考叨.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o1(3)3 刘俊奇,粱浩.利率市场化中的问题厦对策[J]_农村金融研究,2005(7)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摘要:科学分析、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成功改革的经验,客观评价了我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对于顺利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利弊、条件厦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四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利率制度利率市场化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进行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资金市场上融资的利率。它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小于求时,利率上升。1 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原因1.1 利率管制影响了国内资金的充分利用。恶化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地位目前外资银行享有超国民待遇,外资银行被允许在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收费,但禁止中资银行收费。这实际上相当于外资银行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而中资银行的贷款利率却是管制的。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确定贷款利率,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客观上也使贷款流向大中企业,流向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难以获得赞款。这样。对利率敏感的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贷款而不能增加投资。削弱了利率政策的投资效应。加入WTO后,不推动利率市场化,必将束缚国有银行的手脚。使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无法发挥。国有银行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1.2 利率机制僵化使宏观调控受到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政府推动下逐步发展.但由于利率管制和债券利率没有与风险程度挂钩。各种债券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利率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利率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货币政策要通过金融市场传导。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结构受到管制。无法形成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和灵活的利率体系。必然使货币政策效应大打折扣。1.3 利率市场化是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业将全面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按照协议.我国要承担的义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必须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建立起敏感的价格信号系统,完善市场机制。这必然要求建立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间的联动性和趋同性大大增强了,这就要求各国的经济机制日趋接近。显然,我国现行的利率管制同国际金融市场普遍执行利率市场化的机制是不接轨的,造成国内的资本市场同国际资本市场脱节。总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扩大改革开放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而主动进行的理性选择。2 利率市场化的利弊2.1 收益分析随着改革逐步深入、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程度.管制利率已不合时宜,其成本已远远大干收益,利率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适时适度进行利率市场化有非常巨大的收益。首先,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能。若金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哪怕是很小的偏差,都会使整体经济的效率损失显著。其次.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就业压力非常大。中国每年须解决1 00O万人新增就业。近年来统计数字表明。解决新增就业的最主要贡献来自于城镇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利率政策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获得贷款或其他渠道的融资。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重要任务的推进。第三.中国于2006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包括市场准入、客户范围和人民币业务。但中资金融机构目前有一个致命的弱项.就是产品定价的能力差。特别是贷款产品定价经验不足,因为过去利率方面管制多,没有机会去做。假如不主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有可能使我们在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利率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宴际上在某种程度已经市场化的现实.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2.2 风险分析2.2.1 利率市场化会造成存贷利差的收窄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育的。有管制的利率会扭曲资金的真实供求,无法把社会资金最有效地配置到所需要的地方。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当利率管制取消之后 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追逐会使贷款利率下降。而对存款的竞争叉会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其结果往往是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窄。如果收窄的利差不能有效覆盖风险。银行将被迫接受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倒闭的命运。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实际上是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对管制利率条件下形成的超额利润的丧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商业银行领域的表现。目前,我国仍旧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突破两个界限而引发过度竞争。将利差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2.2.2 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利率风险(1)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风险主要表现为长短期利差的缩小对银行收益造成的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存款充足。由于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不少银行把部分存款投资于国债,以获得稳定的利差收入,而且风险较低。但是,如果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债券市场价格下降或出现利率倒挂.银行的收益就会降低甚至为负,这也会形成利率的收益曲线风险。(2)基准风险。基准风险是指具有类似重新定价特征的不同金融工具在利率调整时问、幅度不同所引起的收益降低的风险。下面几种情况都属于基准风险:一是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造成存贷款利差变化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二是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差不等幅变动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三是在银行投资债券时,由于债券资产的利率由市场决定,而其资金来源——存款的利率则由银行确定,当两类利率出现不等幅变化时.也会形成基准风险。(3)重新定价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是指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由于期限、数量等不匹配所产生的差额风险。由于这类风险往往在重新定价时表现出来,故也称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为追逐最大化的收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错配。因而,重新定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4)选择权风险。选择权风险来自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所包含的期权。由于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卖或改变某一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的权力。而非义务。所以,当持有人行使选择权时,会给银行带来利率风险。(5)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特指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的由政策调整引发的特殊风险。主要是指,在渐进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存贷款利率仍然设限管理;国家在特殊条件下对利率调整的干预力度过大;以及在竞争不充分条件下。大银行所具有的影响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干扰因素.等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利率的政策性风险会逐渐降低。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从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与宏观管理能力分析.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也已经成熟。首先.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间接调控能力增强.放开利率在货币的宏观管理方面不存在障碍。利率没有能够在前期经济改革中较快地市场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央行调控力的培植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已从完全的直接控制,转化为更多地依靠间接手段来调控,中央银行具备了更大程度上间接调控的能力,完全能够控制和管理好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运行。因此。放开利率由市场决定,并不会对央行在货币政策管理和调控方面产生多么大冲击。其次,银行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这些探索的成果为利率的彻底市场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更提供了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相遇。1996年我国银行之间统一的货币市场形成.随后是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近处来外币利率的放开等等,不仅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速”,也积累了相关大量经验,并为最后实现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基础认识。特别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已经有了足够年头的运行,其资金价格水平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货币市场供求与正常竞争的状态。第三。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大.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内部改革加速,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关注经营效益与效率的内在力量,信贷资产的质量备受重视.信贷货币资金供应越来越慎重。它集合成了社会货币资金供应相对充裕的格局。这正是改革利率决定方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大好时期.既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对于整个货币政策的管理。

  • 索引序列
  • 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 农村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
  • 利率的市场化研究论文
  •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
  •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