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1、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作者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4、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5、正文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6、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7、致谢
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论文正文
要点: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
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1、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2、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3、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4、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1论文标题 & 作者;每篇论文最开始必然是论文的标题,在标题下是作者的姓名,有些期刊的排版是将作者的单位放在作者姓名下,有些则将作者具体信息放在页脚,这个可以根据我们要投期刊的排版要求进行调整。2摘要 & 关键词;摘要是对整篇论文的概括,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在看一篇论文之前,会先读摘要,通过摘要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所以摘要十分重要。当我们写完摘要后,需要对摘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语言可以精炼的概括出我们整篇文章的精华为止。关键词是整篇文章最主要用到的若干个词,一般3~5个。3前言;前言需要引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并概括目前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这一部分会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4研究基础;这一部分主要来为我们自己的研究做一个前期铺垫,可以是阐述前人的研究基础,也可以介绍我们用到的研究工具,这个根据个人研究内容的不同做选择。但一定不要用过多的篇章来阐述研究基础,否则会喧宾夺主。5研究方法;这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用来具体阐述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也应该是整片论文中,我们自己最为熟悉的一部分,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难易,将这一部分分成若干个小节阐释。6研究结果与讨论;我们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具体的呈现出来,并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做对比讨论,从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7总结;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总结,总结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将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8参考文献;最后,我们需要将论文中提到的研究方法所涉及的文献,以及我们参考过的文献全部列出。
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成效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作用(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成效近年来,兵团组织部门从完善机制、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改善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兵团人才队伍总量有所增加,结构有所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截至2007年底,兵团国有单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4万人。兵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兵团管理的专家35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83人。兵团已基本遏止了人才外流较为严重的局面,实现了进出大体平衡,进略大于出,且逐年加大,兵团人才队伍学历结构整体上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二)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的经验第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改善了兵团人才发展的政治环境,营造了科学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第二,通过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使兵团人才工作的体制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营造了人才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第三,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使兵团人才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人才开发和人才市场环境。第四,完善了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强化人才政策的落实,营造了兵团人才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第五,完善了兵团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营造了可持续的人才服务环境。第六,强化人才为本意识,通过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人才成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优化兵团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从人才发展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看,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首先,环境是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为个体存在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其次,环境影响个体的思想。环境是个体思想反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推动个体思想的变化;最后,环境制约个体的实践活动。 2.优化兵团人才发展环境对完成兵团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强兵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随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认识,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和人才强兵团战略不断推向纵深,为人才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正在成为兵团各级党委及企事业单位的共识,成为兵团改善综合发展环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二、兵团人才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一)兵团人才发展环境面临的挑战首先,来自国内的挑战。经济发达地区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科研优势,采取高薪聘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兵团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内地,在发达地区享受人才流入收益时,兵团面临的则是人才大量流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来自兵团自身的挑战。兵团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技术层次相对较低,新型工业化发展刚刚起步,经济发展不平衡。兵团经济总量要想保持年均12%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建成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兵团要加快推进兵团社会事业进步,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团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对兵团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优化结构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二)兵团人事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1.“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还没有很好解决第一,“党管人才”与人才分类管理的制度差距很大。“党管人才”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规律、与人才市场基础性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人事与劳动部门之间,以及各个行业部门之间还不顺。第二,管理体系缺乏有不同特点的行业部门人才绩效考评支撑。各级各部门各行业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还没有将考评结果与人才的业绩能力及晋升、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挂起钩来,不利于人才工作落到实处。2.兵团人才政策缺乏自身特色一是缺乏结合兵团自身特点制定的人才政策。兵团在物质、文化、学术环境方面都有很大劣势,边远垦区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兵团“党政军企”体制十分特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取相同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兵团的政策就显得缺乏竞争力;二是缺乏结合兵团人才需求特点制定的人才政策。对人才而言,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能对他们产生有效吸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工作岗位、工资收入、职称等待遇问题,也考虑工作人文环境、个人学术的发展空间,子女的成长空间等其他多种因素,他们所作的选择往往是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后的结果。但如果兵团所制定的人才政策与内地其他省市趋同,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优惠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地区环境自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显然会给兵团带来更大的人才压力。3.兵团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低兵团人才市场发育比较迟缓,行政分割更为典型。一是人才市场区域分割。兵团各垦区人才市场各自为政,未形成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人才大市场。人才集中在大城市、腹心师局,边远垦区人才紧缺的现象难以解决;二是人才市场部门分割。兵团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都有各自对人才服务的机构,如人才市场归组织部,高技能人才服务、职业介绍归劳动局,团场实用人才管理归人事局。导致人才统计与培训工作存在交叉统计和重复培训问题。4.兵团人才统计基础薄弱2005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就已开始实施。统计范围覆盖全社会各类别、各层次的人才。统计对象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及事业单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5个类别。兵团在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上主要沿用的还是“学历、职称”型的认定标准,能力和业绩尚未很好体现在人才认定标准中,这种标准使兵团在人才统计过程中,只有三支队伍的统计数据,缺乏对高技能人才和团场实用人才的统计。即使已有的统计,也因为高技能人才和团场使用人才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重复统计的问题。(三)兵团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兵团产业结构层次低,影响资源的配置效果,特别是人才资源的配置效果。第一,从全国、自治区、兵团产业结构看,全国11.7:49.2:39.1;自治区18:46.4:35.6;兵团37:29:34。兵团产业环境尚不具备多元化的人才结构的优化模式的形成。第二,从兵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看,兵团工业单位中各类人才占兵团各类人才的6.67%。人才结构上的不合理与兵团产业环境上的不协调是紧密联系的。第三,从兵团工业单位人才的学科分布看,2007年兵团工业单位有各类学科人才占比尚不足三分之一,这种状况与兵团产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兵团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兵团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四)兵团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一,兵团人才的职业文化中“官本位”情节很重,而且整个社会还在用“官位”作为评价人才事业有成的标准。第二,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把兵团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人才强兵团战略和建设创新文化贯彻落实到各个层面,需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总结和广泛的媒体宣传。第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足。如完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产权机制,创新领导方法,尊重个性差异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第四,领导者的领导方法,水平不高,往往挫伤人才的积极性。(五)兵团人才开发环境存在的问题1.人才开发投入方面第一,兵团在人才开发方面资金缺乏。由于没有财政,兵团建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二,社会参与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对企业设立人才开发资金,或企业捐款人才开发基金等,兵团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第三,在人才资助和投入方面,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人才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以兵团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人才投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2.人才引进方面第一,各师引进人才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分行业、岗位、层次的需要,有“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倾向。第二,由于兵团人才流失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出现引进人才“饥不择食”的突击性和盲目性。未考虑本区域状况和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因素,配套政策和服务不到位,出现高引进高流失现象。第三,引进人才的质量尚需提高。特别是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较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行业带头人比较缺乏。第四,人才引进的布局不合理。一是在产业结构上,过多地引进一产需要的人才,致使兵团二、三产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引进的人才多分布在一类、二类城市所在的师,南疆各师、边境团场相对较少;三是在行业结构上,引进人才多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化工、金属、矿产等,新型行业相对较少。3.人才选拔使用方面第一,人才选拔制度不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推荐、考试、考察、测试、公示、竞聘、监督等程序还不够完备。第二,缺乏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兵团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事自主权,上级任命制还是主要的方式。第三,对干部任前考察的内容流于形式。在考察内容上,德、能、勤、绩、廉还停留在评语式的定性考核。第四,从人才选拔使用导向上讲的是“四个不唯”,但做的还是过分地强调学历、职称、资历。第五,没有科学化地使用人才。兵团一些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工作,无法集中精力于科研。第六,兵团的晋升环境面临着:一是兵团没有人大,没有政协,也没有更多的政府部门,部门少,岗位少,晋升通道不足;二是职称晋升比例过死,不能根据各单位情况灵活设置。兵团现行的职称晋升比例都是统一制定,给人才发展带来限制;三是岗位晋升机会少;四是晋升机会上的保障政策不到位,人才在晋升的条件、标准、程序上不能获得公开的政策信息,缺少努力的预期和信心。4.人才培养方面第一,兵团一直以来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培训结构不合理,针对性不强,培训渠道比较窄。第二,兵团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赶不上国内其他省市,对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多数只能在单一的学科,行业内进行。第三,培训与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训泛化和形式化倾向严重,没有相应的能力指标和执行标准。专业培训也缺乏基本的考核。同时培训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往往是为培训而培训。第四,培训与实际需要脱节。人才分为应用性人才和基础理论性人才,兵团拥有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偏重理论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还比较落后,未与兵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衔接,导致兵团长期缺乏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5.人才分配激励方面第一,分配政策所限。兵团虽然在人才开发的激励机制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人才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法规,但仅仅是从人才理论的角度出发,而且量化评估难度较大,对人才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法规也无法配套,无法突破现行分配制度的限制。第二,在现行的公务员阳光工资中,只兼顾了公平,没有兼顾效率,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不利于公务员的成长和优胜劣汰,激励机制也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第三,精神激励不够。金钱是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的激励方法,精神的奖励往往更能激励人。兵团所制定相关政策报酬激励与精神激励都比较欠缺,无法满足人才的高层次需求。6.人才流动方面第一,从人才内部流动来讲,缺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轮岗、挂职、换岗、竞聘等制度不完善。第二,随着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规模的扩大,户口、保险、档案等新老问题仍在困扰着流动人员。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性质部门的社会保险基本保障水平不同,致使人才异地流动办理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时遇到许多麻烦。第三,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管理体制不同,兵团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三支队伍之间人才流动、交流还比较困难。尤其是公务员津贴到位后,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后,三支队伍之间的流动就更加困难。7.人才评价方面 第一,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过分看重论文和成果数量,不重视应用性和创新性,致使人才避开应用性、原创性强的工作,选择短平快的项目。第二,评价偏重定性分析,年终考核,德、能、勤、绩都缺少定量分析,评价方式千篇一律,评价中缺乏不同行业、不通岗位特点的评价方法。如“三支队伍”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这三类人员职业、职位能力素质要求不同,但是都用党政人才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第三,兵团对人才素质的评价,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三、制定兵团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一)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兵团党委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一要进一步明确兵团各级组织部门“党管人才”的工作职能。牵头抓好政策、制度、战略规划的调研、制定和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强化兵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运行机制。强化兵团党委第一把手和组织部长抓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三要进一步提升兵团组织部门人才工作队伍的“牵头抓总”能力;四要进一步完善兵团人才工作责任考核机制。明确人才工作责任目标,构建量化考核体系。(二)创新兵团人事制度管理机制1.创新党政机关公务员管理机制(1)严把兵师公务员“进口”,畅通“出口”。首先,坚持“凡进必考”、“上岗必考”制度。2008年国家人事部把招录具有基层实践经验人员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最后达到90%以上。兵团一级招录公务员可考虑招录具有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要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兵团各边远师在招公务员时应考虑自身的地域环境与受教育群体的学历状况,取消学历类别限制,不区分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应允许自考、电大、夜大、函授等国家承认学历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获得者报考公务员;其次,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制度,管好兵师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关口,从制度上保证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最后,应探索和研究不合格公务员的清退的具体实施办法,在畅通公务员“出口”上要做一定的努力。(2)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实行科学分类考试。第一,实行“一卷异题”考试,即在一次考试中,要根据应试者的不同特点,按照岗位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考试内容。对社会各类人员,应侧重考其实际应用能力,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侧重考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行“人岗结合”。第二,根据《公务员法》的要求,探索建立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类人员的分类考试制度,对不同类型人员采取不同试卷,录用不同职位。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考试内容应偏重管理的能力素质方面;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试内容侧重专业技术方面;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考试内容偏重政策法规方面。(3)加强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应制定兵团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规定,尤其是抓好兵团个别部门重点和热点岗位领导干部的交流,对于兵师一些要害部门的领导任职满5年的,应考虑交流或换岗。可在兵师同级各部门交流,也可兵师上下交流,师与师之间互换岗交流,或兵地交流。加大纵向与横向的交流力度;其次,不断创新绩效评估制度。根据不同的职级,制定详细的兵团各级公务员职位分类体系,明确各级公务员的岗位职责,知识能力规范和绩效考核标准,对工作量和质量设计量化指标。对工资标准、职务升降、奖惩等方面设计岗位分类分级相应的对照参数;最后,实行严格考核,按业绩晋升。依据不同工作的不同要求定期考核公务员。并按考核结果的等级高低决定晋升与否。2.建立符合兵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评聘管理制度一是要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用制,解决“职称与职责分离,但又与待遇挂钩、人才难以流动”等原有职称评定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破终身制为合同制;二是对于兵团边远师、条件艰苦、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时应考虑减少论文和专著的数量;三是视兵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放宽职称职数比例。对兵团级科研院校、各师局高级中学应放宽专业技术职称职数比例,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主确定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四是为规范专业技术岗位管理,逐步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行政调控”的职称工作模式;五是兵团属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可考虑提前定级晋升职称,并按规定提高工资标准。3.健全企业经营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合理的兵团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完善企业经营者职业利益风险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声誉、职业生涯等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二是延长兵团农牧团场团长政委的任职年限。基于兵团的特殊体制,团场领导承担着双重角色,而目前团长、政委队伍流动过于频繁,急于出政绩的心态,促使他们更热衷于“短平快”项目。为了推动其行为长期化,可以考虑以项目完成的期限为一个任期,或采用10年制任期模式。4.建立新的人才认定及统计指标体系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认定标准一般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即受教育程度;二是能力(经历);三是业绩。兵团应该在人才认定及统计方面,一是打破原有的“学历+职称”型的单一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建立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多元人才认定及统计标准;二是制定新的统计方法。兵团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统计部门、劳动部门合作,对全兵团各类人才实行分类统计,建立兵团人才资源库;三是扩大兵团现有人才统计范围,不仅要统计有“户籍”的,也要统计“柔性流动”的,不仅要统计有学历、职称的,也要统计无学历、职称,但有技能的人才。做好兵团高技能人才与团场实用人才的统计工作,逐渐将兵团非公经济领域的人才纳入统计范围。(三)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政策1.完善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根据兵团人才的总量、结构、地域及行业分布状况,结合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一是完善兵团人才宏观管理政策。兵团及师局因经济发展水平不等,人才队伍分布不均,构成复杂,因此要制定符合兵团实际的政策;二是对兵团人才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兵团各类人才的行业、职业特点,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方法;三是制定开放的人才管理政策。兵团要打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兵地之间、师师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等各类人才壁垒,来制定兵团人才管理政策。2.完善人才培养政策一要研究兵团人才培养中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突出培养重点,抓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注重对人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要转变培养方式,建立人才与产业互动的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由知识型、书本型培养向应用型、实用型培养转变。专业设置方面应以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及社会需求为导向;四要拓宽培养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机制,实现由一元化、自主化培养向多元化、社会化培养转变。3.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政策人才使用方面:兵团应把着眼点放在如何用好、用足、稳定兵团现有人才上,制定全新的人才使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为人才选拔使用提供依据。人才选拔方面:兵团应建立有效的个人晋升机制,应将行政职级与技能职级分开,实行双轨晋升。一是职称晋升制度要创新。要以人才的实际能力是否与职称相称为标准,而不要过于苛求学历、学位、任现职称时间以及论文篇数的多少;二是行政职务晋升制度要创新。当拔尖人才需要某种专业职务搞科研干事业时,有关用人单位完全应该大开“绿灯”,创造条件。4.完善人才引进政策(1)采取定向引进。一是重点引进兵团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是注意引进最佳年龄段的人才。重点定向引进那些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期的优秀青年人才(25-45岁);三是改变以往兵团组织招聘团去招聘的方式,实行带项目、带岗位、带薪酬的定向引进方式。(2)引才与引智并举。根据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农业三大基地和工业六大产业建设,创新引才机制。积极引进主导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及重点行业紧缺专业人才、特殊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精通外语、掌握专业、熟悉外贸的复合型人才。维护市场秩序所需要的法律、金融保险、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务监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人才。(3)“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兵团各垦区、各行业性质、岗位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兵团在引进人才方面应仔细思考引人的本质目的,引进的人才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尤其是边远师更要注重实用。(四)培育良好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领导者本身就是环境”,领导者的品质、领导方法和领导要求都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长和积极性的发挥。领导者在品质上应正直坦荡,清正廉洁,勤奋敬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导者在素质上应精通业务,有较强的依法行政和民主意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有正确的选人用人的能力。领导者在领导方法和艺术上应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提高领导方法和艺术是人才发展环境重要的一个方面。(五)完善兵团人才市场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兵团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一是在完善兵师团三级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兵团为一个大区域,建立兵团人才市场一体化管理模式;二是按“管办分离、政事分离、政企分离”的原则,推进兵团人才市场机构改革。把人才市场从行政人事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运作人才市场;三是要尝试推进兵团人才市场、兵团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安置办、兵团高技能人才中心、兵团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兵团人才培训中心等涉及人才服务及管理的部门的有效整合,建立兵团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六)加大兵团人才开发投入针对兵团在人才开发方面资金十分缺乏的问题,兵团应争取国家拿一部分,兵团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建立兵团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国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兵团予以配套,形成以国家、兵师、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兵、师、团及企事业单位要逐年增加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预算。兵师各用人单位都要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本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等。资金随着经济的增长每年有所增加。(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1.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兵团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的要求,兵团应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二是丰富和发展人才评价方式,探索考试、评审、考核、直接聘任等多种人才评价手段,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发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作用;三是强调评价工作的专业化。严格评审标准,创新评审模式,规范评审程序,实行评审公示制,建立考试、评审专业技术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大胆引进发达地区人才评价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实行定性评价逐步向定量评价转变,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突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2.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一是应考虑兵团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人才引进的制约,建立起比内地发达省区更科学更优惠的人力资本定价系统和市场化的薪酬制度。二是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妥善处理好兵团各垦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差距拉大的问题,谨防兵团人才加速流失。三是不断加大对兵团特殊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时期给予特殊政策。四是完善奖励、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首先应制定比内地更优惠的特殊政策,在人才环境建设上应该设立一个“特区”,通过优厚的福利,宽敞的住房来稳住人才,高职务的聘任、高职称的评定、重大贡献的重奖来激励人才。五是积极探索和实施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第一,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二,对人才实行价值链管理,即“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运用管理贡献评价方法,对人才的价值贡献进行计量分析。在价值分配方面,探索多元分配方式。 3.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贯彻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评论之一 日前召开的中共梅州市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是我市经过特殊困难之年后举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讨论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讨论稿),市委书记刘日知在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强调要“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举措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切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于我市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今后我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来,中央提出要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这些目标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家为此于最近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通过努力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同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整体素质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发展后劲不足,去年“8·7”矿难对我市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过度依赖山区资源特别是地下资源推动发展的做法,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结构调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工业梅州”,着力建设特色新型工业、绿色农业、休闲度假旅游、现代物流这四大基地。当前要以“工业梅州”为核心,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壮大提升第二产业,活跃繁荣第三产业,培养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循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增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重点落实好五项措施。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今年新签招商引资合同300亿元。二是加快发展园区经济。三是抓好今年规划投资亿元以上、总投资约600亿元的56个重点项目,认真做好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的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加快改革转制,促进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五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强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明确职责、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市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由鼓励、限制、淘汰三类目录组成的《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制订和完善我市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各类产业项目的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我们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认真贯彻好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化解矛盾、战胜困难、奋发有为,开创我市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与途径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18年来已基本完成人均产值500—1000美元的经济起飞准备阶段,且形成经济粗放增长终结的话,那么,代之继起的将是经济腾飞的集约增长。集约增长的前提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基础是行政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换。两个转换的直接表征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与现代城市经济二元并存的经济,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的基本任务有三:一是顺利完成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工业低层次劳动资本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换,实现工业自身现代化;三是就业比重从一、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换,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水平提高的双重目标。实施这些目标,中国现期遇到的障碍直接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所需巨额启动资本形成难题;其二,如果能形成有限的资本注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那么,形成一个有效率、有效益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也是一个难题。本文从实证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分析入手,提出资本形成和资本机制是最大障碍的观点;然后从逻辑上判断资本市场化是中国过渡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最有效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过渡期国民收入流程与体制变革的特点、推论国民储蓄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资本市场主体的政策主张。一、资本: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大障碍1996年中国两次降息和较大幅度的降低存款准备金,但1—7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与亏损额增幅均在40%左右。其直接原因是产品销售不畅。据统计分析表明,1996年1—6月份,市场上畅销产品仅7%,平销和滞销产品达93%。由于市场适销产品少,一方面工业品库存积压大量增加,生产越多压积越多;另一方面居民持币待购,无适销货物供应,储蓄存款大量增加。由此推论:中国现阶段经济不佳其主要原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滞后。国际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当一国国民产值达到500—1000美元时,其产业结构应有相应的调整和相应的结构高度。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它反映了产业与产业之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及其比例变化规则;产业结构升级,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顺序在演进中所要达到的阶段和层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规则是:第一产业占比优势向第二、三产业占比优势递进;劳动密集占比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占比优势递进;初级产品占比优势向中间和最终产品占比优势递进。如果产业结构未能按这一规则演进或演进受阻,则经济发展同样受阻。以美、日、英、法、中等五个国家国民人均产值500—1000美元的产业结构高度为例,不难看出中国现行经济增长受阻的形式特征:很明显,虽然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人均产值已接近20世纪70年代美、日、英、法的水平,但是产业结构高度则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因此阻碍中国经济腾飞的直接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理顺中国产业结构,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升级,纵然有体制、社会就业保障、政府职能转变、要素价格放开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但最直接、最现实的还是资本形成和传统的资本配置机制问题。首先,将第一产业劳动力分布占比58.5%,绝对量达5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散到工业和转移到城市,要依赖于资本积累和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吸纳。但中国到1996年的现状是:工业处于发展期,在很大程度依靠对农业的掠夺,但不能形成对农业的支持。因为中国的工业企业产权边界不清晰,企业纯收入中的储蓄倾向很低。因此,不可能依靠工业本身积累来形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其次,尽管中国的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较大,但工业自身的升级和扩张同样遇到更新改造资金以及新生工业群投资不足的矛盾。这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使国民收入可能的储蓄同工业自身升级对资本需求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由于重复投资、盲目投资以及资本产出水平低下而加剧工业自身升级同可能供给资金的矛盾。以1996年1—6月的投资为例,基建投资与技改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6.6%和14.4%,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却高达32.1%。再次,18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采取的一条强制储蓄的资本形成机制,当强制储蓄效应走向尽头之后,其后续的资本形成势必复归减缓。从1988年以来,中国为解决改革发展的资本不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摊派政府债务、通货膨胀等手段,通过强迫储蓄筹措工业发展所需资本。这种方法对于快速地形成工业化基础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当其能量释放到伤害微观主体的投资积极性、通货膨胀与工资轮番推进时,其积极作用也趋向尽头甚至适得其反。如果政府债务和通货膨胀都只能维持在一定控制水平之下,那么这种强制储蓄就可能再现初始期资本形成的发动功能。最后,在财政组织社会资本能力下降的同时,金融浅化没有根本性改善,双轨资金配置机制是产业结构升级阻滞资本机制的障碍。按理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深,财政理应逐渐退出组织社会资本的领域,但同时必须由金融深化来替代和互补。这样才不致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资本机制空缺。中国的金融改革具有明显的滞后问题。集中体现在:金融机构的非商业性;直接融资比重过份狭小;资金价格僵化;金融机构资本转移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储蓄资本,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本的需求,又不能通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产业结构的重组。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起飞有待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创造这一条件的切入点,将是改革现行的资本形成机制和资本资源的配置机制。二、市场配置: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有效机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逻辑和经验证明,有两种资本配置机制:一是政府财政主导型机制;二是市场金融主导型机制。政府财政主导型机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条件是:其一,政府财政收入及流程在国民收入以及国民储蓄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根据改革前中国的经验,它们的比重分别为40%和70%左右。其二,投资对象均为国有企业,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否则政府没有义务对其投资;其三,投资决策机构能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凭借主观意志作出科学准确判断;其四,每个受调控主体都能自觉地服从中央利益和整体安排。中央行政指令作为传递信息为众多分散的受控对象采纳。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都是采取的政府主导型机制。实践证明,政府财政占比40%和70%,不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且也破坏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政府对企业的统收统支,不可能使企业真正成为企业;政府作为投资决策机构、没有市场信息情况,也不可能对众多分散的需求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客观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利益调控,因此,地方和众多的受控者不可能完成按中央计划来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从1978年以来的十多年改革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来看,政府财政占国民收入和国民储蓄的比重已经降低20%以下,如果要提高这个比例,就可能触动税法的严肃性、规范性,亦可能导致统收统支计划体制的复归。改革的趋势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投资者根据市场信息来决策投资方向。因此,政府主导型资本资源配置机制,在经济转轨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市场金融主导型机制功能发挥的条件是:要素市场发育逐步成熟,微观基础逐步健全;金融逐步得以深化;宏观间接调控逐渐成为主导。尽管这些所需条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经济落后向经济起飞的特定体制与经济背景的国家,不可能象西方部分国家那样自然演进,但是通过18年的改革开放,由政府推动和增量推进,已经和正在且将要创造这些条件。因此,从理论上论证市场配置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有效机制,对于政府推动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资本市场发育、成长相辅相成。从经济发展来看,现代化工业中,新兴产业的产生带动着相关基础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和资本集中规模,而单个资本既难以筹集现代大工业的巨额投资,也无力承担巨额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资本社会化就成为现代大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股份制、资本市场就是适应这种集中投资、分散风险的需求孕育而生的。同时,资本市场一旦生成,既为投资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活动舞台,又为资金需求者冲破自有资金的束缚和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极大地推动了新兴产业群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改革也是从非国有经济体制外增量切入,股份制对中国的支柱产业起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如果说到1995年,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占比达6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那么,伴随而生的资本市场在其中则起了核心作用。再从西方经验数据资料表明,1870—1920年间,西方主要工业国的金融证券率和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分别为12%和8%,而这一时期产业结构比较低,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阶段。1920年以后,当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为5%,第三产业为50%时,其金融证券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证券率分别为50%和80%以上。第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产权清晰性,能有效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资产专用性与体制进入壁垒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式上是产业之间的比重调整和顺序递进,实质上是要素在部门间的流动和产权产易。但是,在实物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流动和交易往往会受到三个方面的阻碍:一是实物资产专用性难以在不同部门间转移,即资产专用性阻碍;二是规模经济要求较高产业才能形成实现生产力,形成单个资产自然进入壁垒;三是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边界不清晰,不同所有制不能混合经营,形成资产转移的制度壁垒。资本市场的出现从技术上和制度上能有效地解决要素转移和产权交易的困难。其一,要素资源的商品、产权的证券化,从而要素可以在市场上拍卖,产权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其二,股票、债券的发行,特别是投资基金的出现,能够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投资、从而有效地打破了个别资本进入产业升级部门的自然壁垒;其三,股票、债券作为投资者的所有权证书,在中国从公有制向多元所有制转变时期,特别具有明晰产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股份公司一旦具有了法人财产权之后,便可以根据市场规则在市场控股、参股、兼并或收购其他公司,进而可以打破要素转移和交易的制度壁垒。第三,资本市场作为一种资本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效率与效益的内在动力。首先,资本市场作为金融资产的供给场所,它可以按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期限性,不断地排列组合,创造满足各类层次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商品,从而成为现代动员资金形成的最为广泛性和群众性的机制从而满足结构升级快速聚集资金效率和要求;其次,证券资产的各种组合,特别是投资基金的形成,证券机构投资者的诞生,使资产风险由众多投资者分摊,从而减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震荡;再次,证券市场信息的灵敏性、传递的有效性能较好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对信息的依赖,科学地引导资本资源的流向;又次,资本市场运动的预期收益引导律,能使资本资源配置获取最大效益。资本证券作为一种对未来收益的权力证书,特别关心的是其回报率,并通过证券的买卖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证券交易实质上是一种资本再分配的活动,其分配的标准就是预期收益。因而,证券市场上的资金再分配总是从效益低的企业流向资金效益高的企业。在中国1996年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投资增量并不慢,但结构调整不力,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使投资存量的潜力发挥十分有限。最后,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对传统投融资制度的制度创新,它本身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有效形式,采取股份制自身多角化经营、企业之间的参股、控股以及收购、兼并,通过制度内实施产业结构存量的调整和升级。综上表明,无论从逻辑的必要性还是现实发展的要求,选择市场配置是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有效机制。资本市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孪生物,又通过其中介、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三、国民投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可行的途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一般生产函数关系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效益=资本投入增加+投入效率提高。从资本关系来讲,一是取决于资本形成渠道;二是取决于资本机制效率。就一国资本形成渠道而言,概括起来有: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向银行借款;发行国债和通货膨胀;利用外资,发生股票和公司债券以及投资基金券等五个方面。问题是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中,政府及决策者在确定资金主渠道及其机制效应时,既要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资金及体制需求特点,又要考虑主渠道形成的可能以及体制改革深入的趋势。如前所述,从中国1996年已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三大任务、两大难题来看,对资金及资金配置体制需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宽幅度的高聚集性,特定向的灵活性,高效率的转化性。同时,按照中国(截止1995年)已形成的国民收入流程格局以及市场改革取向的趋势,两者供需的交合点就是:国民储蓄转化国民投资以及这种储蓄—投资的市场化转化机制,将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可行途径。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除国民(居民)储蓄范围广、数量大以外,其他渠道从广度到深度都已十分有限,难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资本形成的主渠道。首先,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和支出已达到边际递减的境地。增加财政收入要靠增加税种、提高税率以及税收检查等方式,一方面税制的确定不易频繁变动,漏税的查收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提高税收亦可能使改革走向统收统支的旧体制上去。同时,财政支出由于其对银行、对公众已是高负债。因此,财政充其量只能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辅助或补充渠道。其次,向银行借款,其数量只限于信贷资金增量中小部分的增量调整。到1995年止,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75%来源于居民储蓄,而储蓄毕竟是居民未来消费的购买力。加之企业借款偿还能力低,部分银行高负责到了利息都难以支付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所需资金据统计公布80%依赖银行。而银行全部信贷资产有1/3坏死,1/3周转不动,仅剩的1/3能勉强维持现有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因此,依赖银行信贷资金部分增量只能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小量增幅的部分。再次,利用外资可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同样受国际惯例几个指标的限制。到1995年底,中国累计利用外资余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在这样外资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余额已有较大的困难和风险。最后从发行国债和通货膨胀等强迫储蓄来分析。1978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到1996年6月止,已累计发行近6000亿元,余额近3000亿元。如果按国债规模占gnp10%计算,今后中国的国债发行大致保持在借新还旧的水平。因此,不能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的启动资金。同时,近几年来通胀率一直较高,公众通胀预期心理也较强。因此,无论于国于民还是矫正市场经济信号,政府已不可能以更高的通胀税来实施强制储蓄。再者通胀的经济效应在经济起飞准备阶段已经释放完毕,经济起飞时期是治理通胀的时候。可见,上述四渠道财政和银行以及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辅助与补充渠道,但已无能力成为主渠道。强制储蓄已完成历史使命。寻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渠道只有别僻途径。第二,国民收入流程格局的变革,居民客观上成为国民储蓄主体。首先,考察初次分配结构的变化:1979年政府、企业、居民各占比重为12.2%、37%和50.8%,到1995年依次转变为9%、25%和66%;其次,考察再分配结构的变化;政府部门在转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1979年的45.5%骤降至1988年的2.2%,而个人部门则相应从54.7%猛升至97.8%;最后看最终分配结构的变化:改革初期,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23.5%、12.1%和64.4%。到1988年,结构变为11.7%、10.8%和77.5%,1995年估计分别为11%、10%和79%。上述分配反映在国民储蓄结构是:1979年政府部门42.8%,企业33.65%、个人部门23.55%;到1995年估计为政府5%,企业24%,居民部门71%。由此可见,中国以“放权让利”与“藏富于民”的改革取向,最终形成了居民客观上是国民储蓄的最大拥有者和最大储蓄主体。在国民收入流程中储蓄主体完成了转换的同时,而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转换严重滞后,从而导致储蓄—投资转化中的三大非对称性,三高债务和三维债务危机,严重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首先,储蓄转化投资的主体非对称,形成银行财政和企业的高债务和债务危机。具体表现为:居民储蓄大于居民投资,造成食利阶层的形成,不利于投资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储蓄比重占71%,而其投资占比仅为15%,相差56%。这部分在没有健全和成熟成资本市场情况下,居民只有选择银行储蓄存款。1995年居民储蓄存款3万余亿元,仅占全社会储蓄总额的77.6%。加之存款保息风险由银行承担,收益由储户享有。因此,使一部分本应作为投资的储蓄变成作为货币食利的储蓄。产业结构所需资金只能从银行那儿获得,实际上影响居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主体功能;财政储蓄小于财政投资,财政被迫高负债,在财政收入占比降低情况下,造成财政债务危机。财政储蓄比重由1979年的42.8%降至1995年5%,但其投资比重由1979年47.2%反降至20%,财政储蓄比重要比其投资比重下降快15个百分点。差额弥补方式就大量发行国债或向银行借款。形成财政的高负债,到1996年6月底,财政累计发行国债7000余亿元,余额达4000多亿元,已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企业储蓄1995年为25%,而其投资占比为65%,比重相差40个百分点。其弥合来源企业直接融资仅占5%,其余95%依赖向银行借款,形成企业的高负债。企业自有资本少,大量的负债既要支付较高的成本,又只能维护简单再生产,无力更新改造、开发新产品和投资新兴产业,形成企业债务危机。其次,三大经济主体储蓄转化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者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风险约束。如果将中国截止1995年的储蓄投资转化状况,引伸到转化机制运行过程来分析,不难发现,上述三大主体储蓄投资非对称转化,其所以得以维持,是由一种居民高债权,国家高债务,企业高成本,银行高利息的“四高”机制在维持着。居民作为一种高债权储蓄存款,将其收入来消费的部分其所以不用作资本投资,而是将钱存入银行。特别是那些20%的人占有70%的存款中,其动机在于不愿承担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转嫁给国家财政和国有银行,又要以高收益从国库和国有银行取得相当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分配额。因此,对这部分居民债权主体来说,他们只存在收益请求权而不承担资本投资的风险义务。是一种只有收益而无风险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企业作为资金需求主体,在高负债情况下,由于现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加之无偿还约束,既不得不又自愿以高代价(高利息)通过银行中介向居民高息借贷,形成储蓄投资转化的高资金成本。因此,企业是储蓄转向投资、风险与收益分离的中间环节。即以高成本将居民储蓄现实地转化为投资,由银行付给居民高收益,但将风险交给国家银行和政府财政。政府和国家银行在这里成了对企业经营好坏,亏损破产、通货膨胀等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在这种融资机制下,企业既没有改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也不构成对其强制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外在约束。再次,居民储蓄产权清晰与企业投资产权边界模糊的非对称化,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缺乏相应的资本市场配置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需的储蓄投资转化,主要是通过金融产权交易来完成。一个金融产权边界是否明晰的标志,关键是看其产权的排他性和可交易性的程度。从上述储蓄产权来看,由于居民储蓄最具排他性和可交易性,且随着其比重的上升,应该说中国金融资产中储蓄产权的明晰程度越来越高。至于投资产权的明晰程度,关键在于投资主体到位程度。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产权的人格化并没有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它们贷款越多,外源融资占比较高,其产权模糊程度则越大。事实上,当银行将居民储蓄存款中介于那些产权模糊企业时,就必然形成银行硬负债,软资产的结局。这对企业来说是否转换产业没有根本性促进功能。由此可见,在国民收入流程藏富于民时,居民拥有最多储蓄,要让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渠道,关键在于要同时使居民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和产权拥有主体。其三,中国居民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现实可能性。上述分析表明,在中国居民已经初步具备成为市场资本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储蓄源。要将这些储蓄变成现实的投资和产权。根据1995年中国居民拥有的证券资产分析表明,全国上市公司遍布各省、市、自治区、达323只,a股面值120亿元。上市总股本765亿元,市价总值3474亿元;国债3798亿元,企业债券1416亿元,共计债券余额5579亿元和61亿美元;拥有投资基金80余只,市值300多亿元;居民储蓄存款33500亿元,加之居民万亿元的待购货币。应该说居民成为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已有了经济基础。同时,经过近几年中国已拥有一批证券专营机构、兼营机构和人才队伍;法制规章正朝着规范健全方向发展。总之,中国居民由现行的储蓄主体同时转化为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基本条件已经成
近年来,对于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标准,经济学界进行了许多探讨。有的学者认为,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有轻型结构、舒展型结构、高效型结构,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开放型结构、自我调节型结构和可变型结构。在正式的文献资料中,关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论述部分,更多的是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关系作为论据。以上的各种判断标准,都是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某方面的不合理现象而提出的,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感觉还是不够全面和系统。例如轻与重、高与低、封闭与开放、可变性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重型结构不合理很难说轻型结构就一定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第三产业比例低,很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条件和消费模式等与发达国家不同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必就是导致三次产业比例不同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如何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的标准。 一、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适应性标准 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满足消费需求的手段,这个关系必须要搞清楚。作为生产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结构,是从产业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考察研究,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对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结构,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可供选择的消费范围。 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产品或服务结构与社会消费意愿的吻合程度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标准。由于社会的消费意愿很难测量,判断产品或服务结构与社会消费意愿的吻合程度也就变的很困难。一个简单的替代方法是,观测最终消费产品和服务中,是否存在短缺和过剩产品及服务,从而间接地判断产品和服务对消费意愿的满足程度。虽然这种判断方法无法区分消费者被迫接受产品和服务以及由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价格等原因压抑的部分消费意愿,但是在现阶段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按照上述标准,如果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消费意愿十分迫切,住宅需求是真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那么技术含量不高、能耗较高的建材产业占较高的比例,也不能简单地判断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需求结构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产业结构对需求结构不仅仅是静态适应,而且要能够动态地跟踪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也应作为评价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例如,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种商品或服务需求的突然增加,引起该产品或服务价格上涨,这时候良好的产业结构应该能够迅速调动各种资源组织对该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来满足这种变化的需求,从而使价格在短时间内基本下降至原来的水平。这种从价格开始上涨到基本恢复到原来水平的周期长短是反映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柔性的重要指标。 由于消费需求和生产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消费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又反作用于消费需求,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还应当具有发现潜在消费意愿,引导消费需求适应当地资源条件,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二、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匹配性标准 生产是沟通社会大众消费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作为生产重要实现形式的产业结构,在适应社会大众需求结构的同时,必须与各种生产要素很好地匹配。 按照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属于外生性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条件差别很大,这种要素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某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特定产业上的优势和劣势地位。良好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充分发挥优势生产要素的作用,尽量降低劣势生产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谋求基础优势。例如,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比欧洲国家具有基础性的优势。在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大力发展高耗水产业,造成工业与居民生活用水冲突,大量超采地下水、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原来对产业结构起决定性作用的初级生产要素正逐步让位于高级生产要素。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术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日本就是充分利用其科学技术、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优势,避开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劣势,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典型。 优势生产要素是否已充分利用,短缺生产要素和资源是否被过度开发使用,是判断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结构是否匹配的重要标准。优势生产要素是否充分利用和优势生产要素是否短缺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前者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而后者不是。欠发达地区和国家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不仅是优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优势生产要素缺乏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落后地区或国家,优势生产要素的培育是比产业结构调整更为紧迫的问题。例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学技术要素方面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需要下大力量培育科技要素,缩小差距。但是科技要素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取得科技要素优势之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小,就不能当作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标志,因为优势生产要素缺乏带来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配置的办法来解决。 三、产业内部之间的协调性标准 不同的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是否协调是评价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在理想的产业结构状态下,应当是每个产业所需要的投入(实际为其他产业的产出或自然资源的投入)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即不存在瓶颈产业;每个产业的产出又刚好能满足其他产业投入和最终消费的需求而且没有过剩,即不存在过剩产业。同时存在瓶颈产业和过剩产业,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标志。 如果只有瓶颈产业而没有过剩产业,则说明生产要素已充分利用,仍存在无法满足的需求,这属于生产要素不足的范畴,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增加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而不是产业结构调整(既生产要素的配置合理化)。同样只有过剩产业而没有瓶颈产业,也不能简单判定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瓶颈产业意味着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已没有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开发新的需求、扩大现有需求,手段主要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既要素配置)手段解决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部分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基本建设中的设备大多需要进口的现象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笔着认为,对此问题应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对于国内具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技术、资金、管理、经营),而仍需要大量进口,可能和当前管理体制导致生产要素配置错位有关,属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范畴。对于国内缺乏某种关键性生产要素的大量进口(如缺乏核心技术、规模不经济等),则不能看作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其实质还是必须生产要素的缺乏,需要通过要素培育来解决。具体分析我国的设备进口情况,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进口都属于国内必要生产要素缺乏型的进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并非主要原因。[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lunwentianxia.com]
从改革开放至今34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较往年低,但还是处在世界领先位置。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深化过程之中,工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但传统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市场需求日益接近“天花板”,增长速度会逐步放慢;消费需求向下企稳,投资增速下滑,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流动性不足,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同时,财政收入增长也将趋缓。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整体增长潜力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净出口将长期处于稳中趋降的态势,未来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降低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有助于内需扩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关键词:经济增长;工业化深化;投资;消费需求;净出口;内需;流动性不足;通货膨胀压力;房地产市场;财政收入Abstract:In the 34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realized on average 10 percent high yearly growth rate, aft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economy recession, although China’s economy growth speed has been lower than previous years, the economic growth speed is still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China is stay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growth still has big space, however, the demand of traditional heavy industry and chemical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closing to the“ceiling”and their growth rate will gradually slow. The consumption demand is falling but stable, the speed of investment declines, expor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 liquidity is not sufficient, but the pressure of inflation still exist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s slowing, entrepreneurs are short of confidence, meanwhile, the increasing rate of financial revenue will become slowing. On the whole, the overall growth potential of China’s economy declines, economic growth speed will slow, net export will be long-term stable and decline, future economic growth will mainly depend on domestic demand,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ratio of national fiscal revenue to GDP is conducive to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to boosting stable economic growth.Key words: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ization deepening;investment;consumption demand;net export;domestic demand;liquidity insufficiency;inflation pressure;real estate market;financial revenue.
近年来,国内常常出现某某国有企业年底盈利涨幅超过多少多少的新闻,而民营企业却在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视野。可以说,民营企业解决了大部分中下阶层的就业问题,然而,最近关于中国中小企业生存越来越难的文章比比皆是,中小企业借贷难、融资难、生产难、发展难,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但金融危机是外因,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这个内因才是问题的根源。民营经济在政府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中小企业在目前的经济格局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的生存的确面临很大的困境。就企业贷款而言,银行本身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它的借贷第一准则当然是以能否为其创造经济利益优先。就借贷风险来说,作为国有企业,有着政府背景的当然更容易借到贷款。国企、政府、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体制内的循环,大量中小企业依附于这个“体制内”,在夹缝中、在灰色地带中谋求生存。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就很明显了,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就是这样的,中小企业只有依附于那些国有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中小企业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最具活力的组织,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是资源型企业,而是大量提供创意、走在市场最前沿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最先感知社会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国家要发展,靠的就是创新,但这种应用型的创新必须是由中小企业打头阵。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中国经济必须转型,继续在原有思维与体制内打转转的后果是经济的崩盘,软着陆也好、硬着陆也罢,单纯靠依靠大干快上“铁工基”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全民的收入分配模式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也必须改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真正地做到战略突围:1、认清趋势,大胆转型。现在不管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加工出口型、贸易型企业的日子越来越差,没有核心技术,缺乏独立品牌,依靠低成本赚钱的企业肯定日子越来越难过。如果认不清形势,还想着过去那种赚钱的思路,是维持不下去的。2、提升管理、拥有核心技术。作为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抄袭照搬国外的技术。在管理和技术这一块要加大投入。3、中小企业一定要有战略规划,要有新思维。很多小企业每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根本没有闲心去考虑公司长远发展。没有长远规划的小企业永远长不大,不知道经济转型、不懂管理、不重视人才培养的企业做不大,也很难做久。中小企业在管理战略规划、管理提升、企业文化、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舍得花钱。其次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者------政府,必须在教育和培养相关高端技术人员等这些方面加大投入。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前高等教育的落后,政府在教育这一块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就我们而言,我们的专业目前所学的东西早已跟不上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次,政府应该为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些资助,而不是一味的搞垄断。政府应该逐渐减少对一些相关产业的干预。
国民经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维度的整体,涉及到一个国家所有的经济利益群体,意义重大,因此需要通过国民经济统计来反映其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国民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学论文 范文 一: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第1章 前言
长期而言,我国的产业结构域经济正常之间具有共同的随机变动趋势。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在中国是有效的。
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需要重组是一个老话题。应该肯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业已有所调整。例如,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外贸结构中初级产品比例有所调整;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十分复杂的话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基础工作。
第2章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
2.1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它是通过产业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所谓产业优化升级,其含义一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在相关政府政策引导下,一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优化完善的过程,即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二是指产业个体向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发展的过程,即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发展的大局和趋势,我国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国内生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53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7亿元,增长速度为4.3%,与初步核算速度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100亿元,增长速度为12.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308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82亿元,增长速度为9.6%,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可见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第三产业需继续大力发展。总体上目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较为合理,逐步改变了各个产业之间的相对比重和技术关联,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率,优化了产业结构。
2.2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2.2第二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
在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同样超过了50%。这表明,即使是本土企业,也严重依赖外国企业的订单,而不是依靠自主研发和自有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对订单的依赖是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又一明证。而一旦国外市场出现疲软,这种模式就难以为继。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2.2.3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 渠道 的作用,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金融 保险 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
2.3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原因
2.3.1由于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剩余劳动力自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对资本、技术,以及其他新兴资源相对短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别的国家相比明显较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其庞大,向城市转移又遇到各种障碍和限制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较多地采取了就地转移的 方法 ,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但由于这种“农村工业化”并没有与农村的城市化相结合起来,加上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他们的消费水平低,服务业发展受到当地需求的限制,而工业生产能够从城市市场为依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多数向农村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转移,而第三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较快发展。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工业的超高速增长推动的,而工业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乡镇工业的超高速增长,乡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5年为17.7%,1990年上升为29.7%,1995年进一步上升到42.5%,但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增长的作用较小,这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自第二产业的高度倾斜所导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偏差。
另一方面,农村中资本、技术,以及 管理知识 、人才、信息等资源的短缺更加突出,技术更新和技术进步远远跟不上农村工业扩张的速度,工业结构的升级相当缓慢。而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构升级的进程相应受到影响。由于乡镇企业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产业结构状况越来越突出 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2.3.2我国的产业结构偏差,与改革前片面强调工业化所留下的滞后影响有很大关系,这种影响在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中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首先中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和人口数目巨大使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1952年开始工业化时我国的人均GDP只有119元人民币,在改革前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工业化一直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大幅推进的,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几乎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失去了联系,1978年时人均GDP只为379元人民币,明显低于钱纳里等人关于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变动关系的“一般模式”中作为工业化起点的人均收入水平而这一年中我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为94.3%,与1952年的7.6%相比上升了26.7%个百分点。这种工业比重提高与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相分离的特殊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其次我国是在市场化落后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前进,市场化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低于工业化率的速度继续上升。而我国在工业化起点时市场化程度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工业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市场化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逐步提高,市场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导致了改革初期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性偏差。在改革后,八十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没有根本性地改变第三产业的状况,而九十年代以来,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增长结构倾斜的影响下,又趋于加深。 最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脱离。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是在在计划经济时期打下基础的,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的不同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需求结构的变动相分离。人为因素导致了片面性,并阻碍了工业化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改革前的工业化主要是一种城市的工业化,但只有少数的农民被有计划地安排“农转非”而到城市就业,其余的大量农村人口被排除在计划之外而继续滞留在农村,结果在迅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进展很慢,农村人口的比重依然很高,工业产值比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农业的就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出去,这种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大改变,城市化的滞后,给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主要是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产业结构的偏差,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与城市化相联系的,只有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空间。
第3章 当前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及演进方向
3.1国际环境的挑战
尽管我国产业结构对比改革开放之前有着质的飞跃,我们的产业结构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当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均已经陷入衰退,有些国家仅有一些复苏的迹象,世界银行等机构仍然降低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缓慢增长期。
同时,中国对外出口有效需求下降,国外外商投资不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大幅下滑,导致企业业务持续萎缩,尽量减少新增投资。可见经济危机也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些旧产业、旧技术不得不退出战场,采用新产业、新技术是必然选择,部分企业利用这一国际形势的机遇,进行产业升级,而此时产业升级的难度与风险都大大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量的持续扩大、贸易摩擦增加以及货币快速升值等因素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变得越来越困难,欧美日等经济的衰退也给我国产品的出口蒙上了阴影,因此过度依赖外需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性。
3.2国内环境的挑战
除了外部世界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外,中国产业的发展困境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中国经济在经过30 年的高速发展后,正逐步进入经济转型期。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虽然使得资本与劳动的比重有所改善,但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低水平生产能力的扩张,即在生产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软实力上升速度相对滞后,部分技术将必须继续依附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高,难以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即便是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目前我们综合水平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还处于较低位置;同时中国企业高层跨国人才缺乏,海外拓展人员水平较弱,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没有相应扩大。
当前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仍然是普通劳动力相对丰富而高端人才紧缺,且信息技术等资本也相对稀缺,长期依赖低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中国产品逐步丧失其竞争力,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和比较优势的演化,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进行转型,这种转型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全球经济放缓双重作用,使得中国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产业是否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选择正确的升级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是现今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3三大产业演进的方向
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总体判断是,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期阶段可能将持续到2020年之后。 一、 二、 三大产业中,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不大可能在 2020 年前发生变化。“ 十一五” 到 2020 年, 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将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还有可能上升, 在 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后, 有可能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基本稳定, 2010 年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传统农业中, 种植 业比重将下降,渔业、畜牧业的贡献将会增加。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的比例会缓慢下降,经济作物、瓜菜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将会上升。
2.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1)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霍夫曼法则表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根据国际 经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的时期,居民消费结构随之持续升级,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与之对应的是,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据统计,1985-2003年,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14.3%,比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T产品消费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参与信息产业制造业国际分工最多的国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集中了大量发展信息产业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同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我国的IT产业制造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既能实现充分就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通过不间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将逐渐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信息产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摘 要
消费需求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总需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进而对总需求政策的制定也有明显的影响,它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 首先建立模型,利用SPSS软件,研究了影响国民消费的因素,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经济意义检验,以及统计推断检验。最后得出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他因素则次之。通过对消费支出用途结构的分析,了解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支出结构上的变化趋势,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随时间变化而下降,这表明了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比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净出口,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而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国民消费,消费结构,消费需求
一、研究国民消费的意义
按照经济学的分析,社会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消费需求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总需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进而对总需求政策的制定也有明显的影响,它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现阶段,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我国处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为拉动需求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其次,我国居民生存型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并正向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过渡,但产业产品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消费政策和观念等严重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既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缩减,也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关于如何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中央经济会议曾指出增加居民消费是重点。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 热点 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 模型建立与求解
居民消费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恩格尔系数。下表给出了从1991年到2010 年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基于表1和表2的数据,分别建立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关于其三个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二)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回归结果:城镇:y?4672.999?0.736x1?5.937x2?52.900x3 农村:y?470.486?0.721x1?1.793x2?8.827x3,得知,其中x1前面的系数0.736与0.721分别表示在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平均增加0.736元(0.721元),与理论中描述的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个结论是一致的。
2.统计推断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由上面分析数据知两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分别为0.994、0.998,调整的决定系数为0.992、0.998,可见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非常好,解释变量能对被解释变量99.4% 99.8%的离差做出解释。
(2)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由表中可以看出F=823.034(3195.1),查F分布表中自由度分别为k=3,n?k?1?4的临界值2F?3,4??6.59 ,由于0.05
F>F0.05?3,4?,所以认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Y对x1, x2, x3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是显著的,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
(3)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查t分布表得出自由度为4的临界值t?4?=2.776,由于回归分析表中: 0.025
城镇: t1?25.622,t2??0.371,t3??1.956
农村: t1?37.832,t2?0.812,t3??1.838 由检验可知,城镇t1?2.776是显著的,而t2?2.776,t3?2.776都是不显著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的,农村t1?2.776,t2?2.776,t3?2.776也是不显著的,即可以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在建立模型时,可以不作为解释变量引进模型。而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
结论
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得出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他因素则次之。通过对消费支出用途结构的分析,了解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支出结构上,生存型消费所占的比重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所占的比重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对恩格尔系数分析得出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随时间变化而下降,这表明了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比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净出口,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而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摒弃“投资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消费第一”的思想。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瑜.《国民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徐小飞、龚德恩、吴成业.《关于生产函数的新思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3]潘文卿、李子奈、张伟.《21 世纪前20 时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
问题一:论文结构是什么?什么算好论文? 论文结构是什么? 一、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学术性文章。在信息社会中,论文又是通过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媒介传递的。 二、文本结构:这里所说的文本结构是指下面两层意义,一层是指论文的文本格式,另一层是指论文的逻辑结构。 1.文本格式:按标准的论文格式,一篇论文应分前置文题、正 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三大部分。 (1)前置文题:它包括四个要素: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 标题:也叫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显示论文的核心。论文标题的要求是准确、简明。常见的标题写法主要有三种:直接标明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论文论及的内容、范围等;正题、副题互作者:除某些特殊情况外,发表论文时,作者应在论文上署名。吾名可以是个人作者、合作作者或团体作者。合作作者按成员所毛咋用依次列出。论文上允许作者以化名署名,但作者必须把 *** 通知出版单位。新的标准化文本署名要求下注作者单位或联系 笔址。 摘要:也叫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为了方便震者用较少的时间获取所需信息,并以此确定是否有必要通读全弋:此外,它还有助于读者做文摘资料卡。 摘要一般应该说明研究的目的、实验方法、技术成果和最终结论,而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的语言应简洁准确,文字可多可少,但无论如何,不得少于100字,多的不得多于500字,一般中文咱要以200~300字为宜。摘要互是报道性的,而不是论述性的,三尽量避免出现公式、图表和非规范化符号。 关键词:关键词是用来表达论文主题的词汇,一般是出现频率较多、能点出论文关键且在全文中不可缺少的词汇。关键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个,按语言逻辑依次排列。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一篇好的论文应该首先给人以:青晰的纲目。例本篇论文指导中的编号形式。论文写作时,可据七章节编号,列出提纲。 一篇论文的字数是根据论述内容需要而定的,可长可短。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出于时间的考虑,通常不主张论文过长,一般专题性研究论文宇数宜在3000―5000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字数宜在3000字以内,所以编好论文的章节纲目显得非常重 要。 (3)注释及参考文献 注释又叫注解,它是对论文中的有关内容所作的一种文字说明。按照资料的来源分,注释可分为本文注和引文注。 本文注(含图注和表注)是作者对本文中有关内容所作的注释。引文注是作者对引用他人作品中的有关内容所作的注释。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论文中所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有必要注明文献出处。论文所参考的文献可以是文献中具体的某个内容,也可以是文献中的部分或全部思想。注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注,或列出参考文献的目录。其格式如下:期刊文章:作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加起止页码)。注释和参考文献一般置于论文末尾,所注编号应与文内编号一致。 2.逻辑结构 文本的逻辑结构是指论文在阐明所持观点、所研究的结果等时而采用的论述结构,目的是有条有理地说清问题。一般来说,论文论述过程分为引言(导言)、论证和结论三个部分,但不同性质的论文,其逻辑结构又有不同。 (1)研究性论文结构 研究性论文一般指阐明观点,解析问题,介绍成果之类的文章。这类论文的结构一般是:引言一论证一结论。 引言:鲜明地提出观点,提出所研究的问题的背景。概述研究的动机、目的、意义与方法。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引言就知道本文的价值。 论证:详......>> 问题二:论文结构不合理是什么意思 逻辑结构 文本的逻辑结构是指论文在阐明所持观点、所研究的结果等时而采用的论述结构,目的是有条有理地说清问题。一般来说,论文论述过程分为引言(导言)、论证和结论三个部分,但不同性质的论文,其逻辑结构又有不同。 (1)研究性论文结构 研究性论文一般指阐明观点,解析问题,介绍成果之类的文章。这类论文的结构一般是:引言一论证一结论。 引言:鲜明地提出观点,提出所研究的问题的背景。概述研究的动机、目的、意义与方法。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引言就知道本文的价值。 论证:详细阐述问题,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点。这部分要主次分明,段落衔接自如,结构上较多地采用总分并列法、层次法和对比法。 结论:归纳论点,强调研究结果。措词要严谨,文字要简洁。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时,要说明有待进一步探讨。 (2)调研性报告结构 调研性报告一般是指对某种现象调研后所作的调查报告或考察报告。其作用是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发现问题,经过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基本结构是:引言一主体一讨论或建议一结论。引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冬、范围、方式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和过程等交・二:青楚。 主体:这部分主要是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二苦干项目,分别论述。要求是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三巧确。写作顺序有按调查顺序逐点写的,有按被调查事物产生、t吴和变化的过程来写的,也有按事物对比写的。 讨论或建议:依据分析,对结果作出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地探讨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设性建议。 结论:强调结果。 (3)实验性报告结构 实验性报告一般指对某种现象、假说进行实验后,对实验过气,结果进行总结的科学实验报告。基本结构是:引言一实验方法《验结果一分析和讨论一结论。 引言:交代实验的背景、目的、假说、意义和价值。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对象的确定,实验的组织类型,实验所用心,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变量的测定,无关因子的控制等。《验结果: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十析和讨论:运用有关理论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回答气说,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把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爷.壬三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等。毛迫:对来自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 问题三:简述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 论文的基本结构 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2.论证:即论述并证明.主要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 3.结论:即结束语,对文章所下的最后判断.其主要作用是:(1)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展望未来,增强信心.(3)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 (二)论文组成部分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 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语. 5.提纲 提纲是指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论点),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1个段落,也有写2个,3个甚至4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1行.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各专业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转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 问题四: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意思?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川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问题五:什么是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论文的名称:将你对XX的研究成果的核心概念列为题目并附下署名;二、内容提要:简明扼要的摘录你对XX论述的主要内容,要求精、短、完整、300字以内为宜;三、找关键词:从论文的题目、内容提要和主要内容里找出3--8个,具有XX特征的关键词,关键词必须是能正确表述论文中心内容的词汇。需另起一行,将关键词排在内容提要的左下方,以便检索。四、写正文的引言(前言):概括的表明作者写此论文的目的、意义及论述的范围。要求短小、精悍,紧扣主题。五、论文的正文部分: 1)提出XX的问题(论点); 2)分析XX的问题(论据和论证方法); 3)解决XX的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步骤); 4)得出结论。六、列注论文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要想写好一篇论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论题新颖,题目生动;二、实验数据或调研数据准确;三、论点清晰、紧扣主题;四、论据充分、分析透彻、论证方法科学;五、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科学,步骤清晰、不繁复;六、调研及资料准备工作充分;七、论文格式符合论文的规范要求。 问题六:论文的组成部分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治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 1.......>> 问题七:论文分为哪几部分? 论文的写作 一 论文基本结构 国家标准局1987年颁布《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 1,一般格式: 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二 正文的基本构成 1,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 前置部分:题名 ,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绪论(引言,导论,序论,引论)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后记(致谢) 2,正文的基本构成:绪论,本论(直线推论) 结论 (并列分论) ⑵ 提纲项目: 题目 基本论点 内容纲要 一,大项目(上位论点,大段段旨) 一,中项目(下位论点,段旨) ① 小项目(段中心,一个材料) 标题写法:简洁,扼要,别人不易误解 句子写法:具体,明确 3,论文提纲编写 ⑴ 论文写作设计图:(三级标目) 一, 二, 一 三, 二 1. 三 2. 3. 4,执笔顺序与起草方法 ⑴ 顺序 自然顺序:结论―本论―结论 颠倒顺序:本论―结论―结论 ⑵ 方法(初稿)一气呵成;分部写成. 5,学术论文的构段 ⑴ 统一,完整的规范段(另兼义段,不完整段) ⑵ 段首和段尾主句显示段旨.(也有段中或兼置首尾) ⑶ 容量运当,一般长段较多 问题八:论文的的整个框架结构是什么意思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以及你做该项目的意义所在;然后是其他人的研究现状,以及其他人得出的结论;然后写写自己做的东西,得出的结论,可以支持结论的依据;最后写写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参考文献。 问题九: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 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2008年11月05日 星期三 17:44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作者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不同性质,内容的论文在表现手法上虽有差异,但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通常应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组成部分。下面谈谈其主要部分的要求及写法。 1、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标签,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灵魂和核心,也是编制索引、查阅文献的重要线索。论文的题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准确 论文题目要准确地表达论文核心论点或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指明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如《数学能力的成分与结构》就显得准确、明了。有一位教师的论文题目为《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能力》,这个题目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就不够准确。题目要符合内容,不能过大、过泛、过虚。若用形象手法叙述,则比喻要合适,如以素质教育为“圆心”,以课堂教学为“半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这样的题目就不合适了。 题目用一个标题表达还不够充分,也可用小标题。小标题通常是大标题的延伸、补充或具体化。如一篇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文章,大标题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观》,小标题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观探析》;又有一篇关于浮力知识点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文章,大标题是《初中物理课堂素质教育初探》,小标题为《以浮力为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均是主题观点明确,副题补充范围,两者相得益彰。 简洁 学术论文的题目必须简洁,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切忌文字繁多、冗长。一般一个题目的字数不宜超过20个。 新颖 学术论文的题目不仅应准确、简洁,还应新颖、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鲜感,引人关注。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引人注目的题目不仅吸引读者去阅读文章,也使读者产生经久难忘的印象。例如《发现法的再发现》,《非数学问题的数学分析》等,题目就较新颖,使人过目不忘。 便于分类 从题目能容易判明论文内容从属的学科领域和方向,既便于资料情报部门收录,又便于读者查阅。如《英语言语控制与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是有关数学教育内容的。而题为《机遇与挑战》的文章,就不知是从属什么专业领域的论文了,因为任何领域中都会遇到与之相同的论题。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要求把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作明晰的交代,使无法或无时间阅读完全文的读者读后能获得大致全面、清楚、明了的信息与印象。摘要的语句最好不要与前言或结论部分雷同,以免给人以重复之感。摘要部分的文字一般为正文全文字数的5%左右,我国报刊杂志通常要求摘要为200-300字。由于摘要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全文的写作结束后,再写摘要。 内容摘要示例 学会共同生活:学校德育的支柱 --探索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之路 作者:乐韵 华东师范大学97级教育学专业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中华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向以传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回归生活,以社会共同生活为支柱,立足于共同生活中的普遍价值,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开放的环境中,以对话的方式使学生认同和理解多元价值,从而学会共同生活。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 学校德育 画中人与现实人 ......>>
论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1.纵式结构。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2.横式结构。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3.合式结构。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插进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三、运用逻辑方法要正确处理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论文的逻辑力量,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你说的论文逻辑结构把?一般论文的结构为:分析背景,陈述背景,描述现状与问题,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成果解决问题。基本的逻辑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通过调查与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根据论文的类型不同而又有一些细微的差点点,根据自己论文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就好了。
文题� 题目是给论文取的名字。它是作者表达论文的特定思想内容、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鲜明 、最精练的概括。 作者姓名� 作者署名的作用是对论文内容负有责任,也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交流,而且还是对作者的 尊重和应有的荣誉。 3�摘要� 一般是要排列在正文开始之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摘要的作用一则可以使 读者确切的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4�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位于摘要之后,在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 特征的名词或词组。 5�正文� (1)前言� 这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要求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该研究的背景(2)材料与方法� 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事关研究的质量。目的是交代被考察的对象与特征,以及实验及测 定的方法和过程。(3)结果将调查及观察所得的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获得科研工作的结果
论文的基本结构
1、标题:
文章的大纲。每一种文章的标题、风格都是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始终体现作者写作的意图,文章的主旨与整体或不同侧面。毕业论文的题目一般分为一般题目、副标题、副标题。
2、目录:
一般来说,论文篇幅较长,带有副标题。论文的题名设置,由于其内容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也较大且较为复杂,所以通常设置目录。
3、内容提要:
全文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作者用极其经济的笔墨,勾勒出全文的整体面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简要描述了全文的框架。
4、关键词:
那些表明文献主要主题内容但不规范的词语。它是从一篇论文中选择的一个词或术语,用于文档索引,用来表示全文的主要信息项。一篇论文可以选择3~8个单词作为关键词。
5、正文:
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例证或现象
提出的事实根据应当客观真实,必要时应当注明来源。以前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在理论分析中,应该清楚地把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作品,都应注明出处。
本人的分析,讨论和结论。使事实、前人的成果与本人的分析和讨论有机结合,注意逻辑关系。
6、结论:
结论应是本文的最终结论和总结性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该是整篇文章的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目的,而不是局部问题或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对文章每一段摘要的简单重复。
结论是,本文的结论应体现作者更深层次的理解,是通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从本文的全部材料中得出的一种新的学术总论和总论观点。
结论可以采用“结论”等词,要求精练,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观点及其意义和作用,也可以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准确、完整、清晰、简洁。
7、致谢:
感谢声明可以放在正文的最后,表达对以下方面的感谢:国家科学基金、科研奖学基金、合同单位、企业、组织或个人的资助和支持;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并提供便利的组织或者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供意见和协助的;复制、引用的材料、图片、文件、研究思路和思路的所有权;其他需要感谢的组织和人员。在毕业论文中,要感谢导师以及对论文工作做出直接贡献的人和单位。
8、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原件、数据、图表及其说明等。
论文的框架,指的是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摘要、前言、文献综述、理论综述、对策建议及改进措施、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八个部分。1、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和浓缩,论文的水平、研究的层次基本上通过摘要都能看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能忽视。论文摘要根据背景引出问题,然后阐述解决措施,最后给出的建议以及结论,预期达到的效果。2、前言。它是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通常是以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为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不混淆,不能重复,干万不能把背景当现状,把目的当意义。3、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文献综述有自己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主要阐述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主要是为了引出自己论文研究的的方向。4、理论综述。每一个论文选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依据做支撑,研究的学术性就大打折扣,这部分主要写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5、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成果的地方,在这个部分,要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对策建议、改进措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进行强有力地证明,要能体现出论文的研究价值,篇幅也相对较长。6、全文总结。这是全文的收束文字,比开始的摘要更详细一点,并与摘要有所区别。7、致谢。致谢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天马行空,花里胡哨,更不能哗众取宠。8、参考文献。将引用的文献进行归类并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标注。参考文献数量要符合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引用的种类要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