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研究生发核心论文工程热物理

研究生发核心论文工程热物理

发布时间:

研究生发核心论文工程热物理

这种核心大多数不接受邮箱投稿,最好把纸质稿件直接寄到编辑部,审稿周期会很长,录用率也低。

这些都是最新版的北大核心相关期刊,希望对你有用:1. 内燃机学报2. 工程热物理学报3. 热能动力工程4. 热力发电5. 内燃机工程6. 热科学与技术7. 燃烧科学与技术8. 电站系统工程你也可以在一些相关大学的学报发文章。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都是核心。

热能动力工程学报。最重要的还是根据你论文的研究方向选择期刊,最接近期刊的收录方向的较容易中。热能动力工程学报还是可以的,录用比例88%,审稿周期比以前短了,大约一个月,这个期刊搬家后,明显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且版面费在同类型核心期刊里并不高。

华东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专业课复习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进入考研复试之后,自身的的实力和成绩是最重要的,虽然考研复试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复试要求的内容复习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是前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含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本科专业现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于1952年,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热能工程专业(2000年设立)、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专业(2006年设立)。本学科目前有教授25人、副教授50余人。2007年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本学科设有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煤浆气化及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部)、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上海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化工机械研究所、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和其它单位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二、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三、研究方向1.压力容器与结构完整性技术2.过程装备与材料工程3.洁净煤技术与能源环境工程4.流体机械及工程5.动力机械及工程6.传热、传质强化与节能技术7.多相流动、气化与燃烧8.能源转换技术与新能源四、课程设置和学习1.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30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2.根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原则,硕士生可选修其他高校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硕士生可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3.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学位课程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它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4.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至少6人才能开课(专业招生人数少的除外)

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论文

同志你好: 以下是我总结的材料,请核对后使用 祝愿你工作愉快 工程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质系统在平衡时的性质和建立能量的平衡关系,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学科。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热力系统、热力平衡、热力状态、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和工质的分析研究,改进和完善热力发动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循环,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热功转换效率。 为此,必须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依据,探讨各种热力过程的特性;研究气体和液体的热物理性质,以及蒸发和凝结等相变规律;研究溶液特性也是分析某些类型制冷机所必需的。现代工程热力学还包括诸如燃烧等化学反应过程,溶解吸收或解吸等物理化学过程,这就又涉及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工程热力学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的方法是宏观的,它以归纳无数事实所得到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作为推理的基础,通过物质的压力 、温度、比容等宏观参数和受热、冷却、膨胀、收缩等整体行为,对宏观现象和热力过程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把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的具体性质,当作宏观真实存在的物性数据予以肯定,不需要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作任何假设,所以分析推理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且条理清楚。这是它的独特优点。 古代人类早就学会了取火和用火,不过后来才注意探究热、冷现象的实质。但直到17世纪末,人们还不能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本质。在当时流行的“热质说”统治下,人们误认为物体的温度高是由于储存的“热质”数量多。1709~1714年华氏温标和1742~1745年摄氏温标的建立,才使测温有了公认的标准。随后又发展了量热技术,为科学地观测热现象提供了测试手段,使热学走上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道路。 1798年,朗福德观察到用钻头钻炮筒时,消耗机械功的结果使钻头和筒身都升温。1799年,英国人戴维用两块冰相互摩擦致使表面融化,这显然无法由“热质说”得到解释。1842年,迈尔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1840年建立电热当量的概念,1842年以后用不同方式实测了热功当量。1850年,焦耳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能量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1824年,法国人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这实质上已经建立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受“热质说”的影响,他的证明方法还有错误。1848年,英国工程师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1850年和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证明了卡诺定理。 1850~1854年,克劳修斯根据卡诺定理提出并发展了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确认,对于两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作出了科学的最后结论,正式形成了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热力学。同时也形成了“工程热力学”这门技术科学,它成为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论基础,使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喷气推进机等相继取得迅速进展。 与此同时,在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还发展了热力学的数学理论,找到了反映物质各种性质的相应的热力学函数,研究了物质在相变、化学反应和溶液特性方面所遵循的各种规律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在观察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中发现热定理;1912年,这个定理被修改成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形式。 二十世纪初以来,对超高压、超高温水蒸汽等物性,和极低温度的研究不断获得新成果。随着对能源问题的重视,人们对与节能有关的复合循环、新型的复合工质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兴趣。

已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2篇为ISTP摘录,8篇为EI摘录。抽汽汽轮机自整调节系统设计计算与优化方法,汽轮机技术,第32卷第5期,1990年10月 220t/h清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模与仿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1994,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TSINGHUA 50 MWel CFBC BOILER. EUROPEAN SIMULATION SYMPOSIUM (ESS 94), ISTANBUL, TURKEY. OCTOBER 9-12, 1994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50 MWe CFBC Boiler,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Vol.3, No.4, 1994, 267-272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监控与操作指导系统的基础数学,清华大学学报,Vol. 35, No.s2, 1995 Simulation Predi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singhua 50 MW CFBC Boiler, CSPE-JSM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ngineering, May 22-26, 1995, Shanghai, China(ISTP摘录) Gener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Chinese CFBC Boiler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ol.5, No.6, 1995(EI摘录) 220t/h清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模与仿真,燃烧科学与技术,Vol.1,No.3,1995 A new numerical -analytical hybrid simulation method for thermal power system, Eurosim Congress '95, Sept.11~15, Vienna, Austria, 1995(ISTP摘录) 热力系统中分布参数对象的数值-解析混合仿真方法,航空动力学报,1996年,第11卷,第1期(EI摘录)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仿真预测,动力工程,第16卷,第1期,1996 全图形化的热力发电厂热力计算系统,汽轮机技术,Vol.38,No.2,1996 Simulation analyses of irregular temperature state in the main combustion chamber of CFBC boilers,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culating Fluidized Beds, May 28~June 1, 1996, Beijing, China 复杂换热器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热能动力系统,1997年第四期,(EI摘录) 循环流化床复合压降数学模型,动力工程,第17卷第3期,1997 循环流化床整体物料平衡通用动态数学模型,清华大学学报,1997年,37卷,第二期,(EI摘录) 热力系统的计算机集成设计系统,清华大学学报,1997年,37卷,第二期,(EI摘录) A general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otal mass balance of CFBC. 14th International ASME Conference o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May 11-14, 1997, Hyatt Regency, Vancouver, Canada 循环流化床(CFBC)锅炉系统仿真演示器的研制,系统仿真学报,1997年第三期 循环流化床动态灰平衡计算方法,燃烧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二期(EI摘录)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模型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清华大学学报,1997年,37卷,第二期(EI摘录) 面向21世纪热能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清华大学发展研究文集,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循环流化床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研究,动力工程,第19卷,第2期,33-36,1999年(EI摘录) A Real Time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CFBC,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May 16-19, 1999, Hyatt Regency, Georgia, USA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节用动态仿真试验平台研制,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39卷,第三期,100-102页 Shell 气化炉的动态建模和仿真,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39卷,第三期,111-11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可视化仿真,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39卷,第三期,121-124页 A Full Working Condition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CFBC,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August 23-27,1999, Wuezburg,Germany 循环流化床全工况实时动态数学模型应用,动力工程,Vol. 19 增刊, 1999:360-363 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中的几个问题,动力工程,Vol. 19 增刊, 1999:312-316 循环流化床整体质量平衡算法探讨,动力工程,Vol. 19 增刊, 1999:356-359 循环流化床全工况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研究,动力工程,Vol.20(1),2000 能源领域世界科学发展趋势,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2000年第6期,p1-7 我国“十五”能源领域发展战略的思考,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2000年第6期,p8-14 基于H∞理论的状态变量控制在主蒸汽温度中的应用,动力工程,Vol.20(3),2000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资源/能源/环境整体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第2卷,第8期 对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用无水乙醇之我见,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2001年第3期,p1-10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1)—建模部分,动力工程,Vol.20(2),20012.出版的论著 (排列顺序:科学专著、其他著作、教材)《热动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1996

工程热物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人才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实际存在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置,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因此,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进行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能源动力学科的上述前10个专业压缩为4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上述前4个专业进一步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单独设立,而在引导性的专业目录中,则建议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合并。但当时我国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单独设专业的方案。因此,在2000年教育部设立的新一轮教学指导委员中,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分设了三个委员会:热能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能源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的转换,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以及能源动力领域技术的发展,并考虑到我国核科技工业“十一五”以及到2020年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我国能源动力类以及核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及可开采年限十分有限,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剩余可储采比煤炭为92年,石油20.5年,仅为世界储采比的一半;天然气为63年,优质能源十分匮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逐年提高,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存在着十分危险的潜在危机,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现在,能源资源的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从伊拉克战争及战后重建,到中日双方在俄罗斯输油管线走向上的角逐等一系列国际问题,无不是国家间能源战略利益冲突、斗争的具体反映。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应该说更加迫切、更具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我国现有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率很低,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综合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内,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未包括台湾省)为6.76亿KW,可开发容量3.78亿KW,相应年发电量19200亿KWh,均居世界第一;至2003年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9139万KW,年电量2710亿KWh,开发率按电量算只有14%,按装机容量算只有24.2%,远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40%左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能源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未来能源发展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用于终端消费煤炭的比重,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十五"以及中长期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选择。特别地,我国核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行业。完善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确立一个国家核大国地位的基本条件。它既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外交利益所在,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核军工、核能、核燃料和核应用技术产业,是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如何培养适应上述21世纪社会需要的能源动力类以及核相关专业人才,是每个大学相关专业以及每位从事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的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是能源动力学科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在整个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估计在今后几十年地时间内这一局面还不会改变。这些常规化石能源主要直接应用于火力发电,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水污染和热污染等。据最近的报载,当前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耗量超过8亿吨,电厂的烟尘排放量约为350万吨,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微细粒子(小于10微米)排放量超过250万吨,是影响大城市大气质量和能见度的主要因数,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能源动力生产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和控制,实现其环境友好化,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相应的体现。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浙江大学已经将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名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核能发电虽然没有上述火力发电那样的问题,但有其独特的问题,如辐射防护与保健、核废料的处置与处理等均与环境保护有关。迫于环境方面对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巨大压力,作为常规能源的水能由于具有清洁与可再生的特点,其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项目编号:59278329);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一项; UTC(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项目资助课题一项;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论文: 张旭 陈沛霖 风冷冷水机组与DEC联用系统性能及应用前景 暖通空调 vol29(6) 1999,12 张旭 陈沛霖 空气热湿处理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数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7(5) 1999,10 张旭 薛卫华等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暖通空调 vol29(2) 1999, 4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4) 1998, 9 张旭 陈沛霖 直接蒸发冷却过程不可逆热动力学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 vol23(6) (分别被CA和ELF ANTAR FRANCE 摘录) 1995, 12 张旭 陈沛霖 供暖散热器辐射放热量的实验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3(6)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 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官燕玲 顾瑞英 我国中部地区连续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分析 暖通空调,vol27(6), 1997,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叶天鸿 孙承波 控制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最佳通风量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张旭 陈文良 于文剑 等 常用供暖散热器对流-辐射放热量比例的实验研究 暖通空调,Vol 24(6)(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四等奖) 1994,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王正慧 等 TIEC中传递过程的理论模型及其解析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4) 1998, 12 张旭 陈沛霖 A NON-EQUILIBRIUM THERMDYNAMICS MODEL FOR SIMULTANEOUS HEAT & MASS TRANSFER IN FORCED AIR STREAM. Tsinhua HVAC'9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0 张旭 陈沛霖 秦慧敏 空调空气处理中热湿交换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wis数的取值范围的研究 98全国暖通年会论文集 1998,11 张旭 陈沛霖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近似解析解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 5.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全国96暖通空调年会论文集,(年会优秀论文奖)1996, 8 张旭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95年会论文集 1995,10. 张旭 陈沛霖 机械通风冷却塔中传递过程不可逆热力学分析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6, 5. 谭良才 张旭 大空间浮射流流动规律的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6) 1998,12 官燕玲 张旭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谭良才 张旭 沙高原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2) 1997, 4.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设计计算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 (4) 1998,12 陈沛霖 张旭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解析解及实验验证 暖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沙高原 张旭 谭良才 CO2模拟开敞大空间中瞬态含尘气流的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1), 1997, 2. 谭良才 张旭 圆环紊动浮射流流动的数值分析 全国暖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简瑞民 张旭 沙高原 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的浓度示踪及捕集效率 同济大学学报,vol27, (2) 1999,12 谭良才 张旭 自由紊动圆环浮射流流动规律的研究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8,5.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热环境参数的实验研究及人体热舒适的模糊分析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0(2)

研究生发表的核心

1.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共有7大体系,分别为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人文社科核心、CSCD、人文社科学报核心、中国核心期刊遴选库。这里只简单说三个,北核、南核、CSCD。北大核心又称中文核心,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每四年评定一次;南大核心,又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每两年一评;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的SCI”,每两年一评。如果某期刊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均为核心期刊,且双核心期刊学术水平更高。至于所谓的ABC类期刊,是一些大学和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期刊进行的归类,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了。2.作者要求核心期刊虽然对作者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一般对低学历的人有qs,在文章质量不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拒稿。所以作者学历至少是硕士,资质为中级以上职称,作者单位为三本以上或者业内权威性的企事业单位。文章最好有项目背景,基金类的一定要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这样录用概率会大很多。3.文章撰写这是发表核心期刊的关键环节,所有的期刊考察的都是论文的质量。一是知识积累。论文是专业知识的结晶,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是学术论文的基础;二是文献阅读。大量阅读文献,勤思考多总结,掌握文章撰写技巧和整体思路,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导师对研一学生的文献阅读作要求;三是亮点突出。文章撰写要具有逻辑性,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同时要有详有略,重点将研究亮点突出,向评审老师展示你的独到之处;四是文章排版。论文的格式要符合相关期刊的要求,这能体现你的投稿诚意和对期刊的尊重,千万不要忽略这个细节,另外注意重复率要求,一般不超过30%。最后不要写综述,综述类论文需要深厚的功底,一般的综述文章录用概率很低。4.投稿事宜一是期刊选择。根据专业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期刊及栏目,有些期刊会细分成好几个不同的栏目,这里要注意。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说可以尽量选择该领域权威性更强、影响因子更高的期刊,提升论文的含金量,而对于职称评定,则尽量选择影响因子更低、年发表量更大的期刊,提高论文的录用率(职称评定只要达到硬性要求就行);二是投稿渠道。目前核心期刊投稿渠道基本有在线投稿、邮箱投递、纸质邮寄3种,在线投稿要注意找正确的官方网站,bd上搜索经常会出现假冒网站,请仔细甄别;三是投稿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有些期刊收稿时间有规律性,比如有的期刊通常在每月初将收到的稿件统一分送出去,也就是说不管中旬还是下旬投稿,其实审稿时间都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告诉我投稿比别人早,录用时间却更晚;四是改投。投稿一般会经历初审、外审、退修、退稿和录用等流程,投稿后要经常关注投稿进度,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消息,可以打电话咨询编辑部,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期刊会对你有看法,若超过两个月未收到消息,基本上可以改投了;五是一稿多投。这是投稿的大忌,千万不要以身试险,尤其对于那些未来还在学术界的童鞋来说;六是版面费。很多期刊仍然需要版面费审稿费,根据版面的数量,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版面费是在文章确定录用后缴纳的,缴纳对象为期刊对公账号,且期刊会开具发票,如果缴纳对象为私人账号基本可以鉴定为纸了,所以请慎之又慎。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硕士发表论文,关键是硕士发表论文需要如何写。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伊索曾经说过,那些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硕士发表论文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硕士发表论文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那么,西塞罗曾经提到过,闲暇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为了心灵得到休息。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对我个人而言,硕士发表论文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这样看来,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硕士发表论文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硕士发表论文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我希望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进行讨论。(汉)桓宽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一般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泽曾经提到过,你们的羊圈中爆发了瘟疫,关一头狼进去又会有什么结果呢?这句话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日本曾经说过,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这不禁令我深思。现在,解决硕士发表论文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硕士发表论文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清·袁枚曾经说过,不从糟粕,安得精英。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想:我认为,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一是期刊选择。根据专业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期刊及栏目,有些期刊会细分成好几个不同的栏目,这里要注意。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说可以尽量选择该领域权威性更强、影响因子更高的期刊,提升论文的含金量,而对于职称评定,则尽量选择影响因子更低、年发表量更大的期刊,提高论文的录用率(职称评定只要达到硬性要求就行);二是投稿渠道。目前核心期刊投稿渠道基本有在线投稿、邮箱投递、纸质邮寄3种,在线投稿要注意找正确的官方网站,bd上搜索经常会出现假冒网站,请仔细甄别;三是投稿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有些期刊收稿时间有规律性,比如有的期刊通常在每月初将收到的稿件统一分送出去,也就是说不管中旬还是下旬投稿,其实审稿时间都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告诉我投稿比别人早,录用时间却更晚;四是改投。投稿一般会经历初审、外审、退修、退稿和录用等流程,投稿后要经常关注投稿进度,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消息,可以打电话咨询编辑部,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期刊会对你有看法,若超过两个月未收到消息,基本上可以改投了;五是一稿多投。这是投稿的大忌,千万不要以身试险,尤其对于那些未来还在学术界的童鞋来说;六是版面费。很多期刊仍然需要版面费审稿费,根据版面的数量,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版面费是在文章确定录用后缴纳的,缴纳对象为期刊对公账号,且期刊会开具发票,如果缴纳对象为私人账号基本可以鉴定为纸了,所以请慎之又慎。

热带生物学报是中文核心吗

来自360百科的介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 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优先报道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亦欢迎来自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科学研究论文,重点刊登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刊登部分英文稿件。该刊1991年创刊,早期以经典植物分类学为报道重点。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ISSN:1005-3395CN:44-1374/Q周期:双月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期刊级别:08版北大核心同时查阅了其它一些关于此报的说法,都说其是北大核心期刊。

这个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去看看的,这个是有很多的。不过过核心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就是先要把自己的文章先写好。

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1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 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学会3 空间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4 中国地震——中国地震局 5 地震——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 6 地震研究——云南省地震局7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 8 地震地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9 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0 水文——水利部水文局地质学 1.地质论评 2.地质学报 3.地球科学 4.地学前缘 5.岩石学报 6.沉积学报 7.地球化学 8.矿床地质 9.地质科学 10.第四纪研究 11.地球学报 12.矿物学报 13.地质地球化学 14.地质科技情报 15.地质与勘探 16.现代地质 1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地球科学进展 19.中国区域地质(并入:中国地质)20.高校地质学报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2.地层学杂志 23.古生物学报 24.矿物岩石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8.中国岩溶

希望可以帮到你E-mail: QQ:735191219

  • 索引序列
  • 研究生发核心论文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论文
  • 工程热物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 研究生发表的核心
  • 热带生物学报是中文核心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