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回目录] 书 名: 水环境保护 作 者:雒文生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508459905 开本: 16开 定价: 27元 内容简介[回目录] 《水环境保护》根据我国水环境保护需要,在水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内容吸纳了成熟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水环境监测与实验,水污染负荷分析与预测,水环境演化原理,水环境模拟预测数学模型,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等。 《水环境保护》为水文水资源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水利水电类专业应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回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内容与任务 1.2 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1.3 水文循环中水的污染与自净 1.4 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措施 1.5 水环境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水环境监测 2.1 水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内容 2.2 水质监测采样位置的布设 2.3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2.4 水环境指标的测定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水污染负荷预测 3.1 概述 3.2 点源污染负荷预测 3.3 面源污染负荷预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水环境演化原理 4.1 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4.2 水体的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 4.3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及其解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水环境数学模型及预测 5.1 水温的模拟预测 5.2 河流水环境数学模型 5.3 湖泊、水库水环境数学模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6.1 概述 6.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准则 6.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6.4 水体质量评价 6.5 底质质量评价和水生生物评价 6.6 水环境影响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 7.1 概述 7.2 水环境保护规划 7.3 水环境质量管理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

1、A.P.瑟尔沃(A P Thirlwall),《增长与发展》(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4、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5、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7、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8、(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9、(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0、(英)D•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经政治出版社,1996年版。11、(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与环境保护学论文参考文献

[1]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蒋展鹏,杨宏伟.环境工程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1] 李德生,孙旭红,宋文华等. 经济林木在北方城市中的运用. 现代城市研究,2004,(7):51~53[2] 朱玉强.天津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对策. 天津科技,2001,(5):10~11[3] 张蔚. 浅析天津的城市绿化与发展.大众科技,2005,(9):130~131[4] 蒋展鹏. 环境工程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272[5] 董希文,崔强,王丽敏等. 园林绿化树种枝叶滞尘效果分类研究. 防护林科技, 2005,(1):28~29[6] 张秀梅,李景平等. 城市污染环境中适生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动态, 2001, (2):27~30[7] 张新献,古润泽,陈自新等.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的滞尘效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4) :12~17[8] 吴中能,于一苏,边艳霞.合肥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初报.安擞农业科学,2001,29(6):780~783[9] 李顺,唐建华,雍枫.城市绿化抗污染树种的选择.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1):25、68[10] 王焕校.污染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1)[11] 张永生,房靖华. 森林与大气污染.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4):61~63

有关环境污染的参考文献有以下八个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蒋展鹏,杨宏伟.环境工程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1]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蒋展鹏,杨宏伟.环境工程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1、A.P.瑟尔沃(A P Thirlwall),《增长与发展》(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4、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5、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7、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8、(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9、(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0、(英)D•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经政治出版社,1996年版。11、(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论文参考文献

1、A.P.瑟尔沃(A P Thirlwall),《增长与发展》(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4、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5、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7、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8、(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9、(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0、(英)D•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经政治出版社,1996年版。11、(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有关环境污染的参考文献有以下八个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蒋展鹏,杨宏伟.环境工程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 李德生,孙旭红,宋文华等. 经济林木在北方城市中的运用. 现代城市研究,2004,(7):51~53[2] 朱玉强.天津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对策. 天津科技,2001,(5):10~11[3] 张蔚. 浅析天津的城市绿化与发展.大众科技,2005,(9):130~131[4] 蒋展鹏. 环境工程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272[5] 董希文,崔强,王丽敏等. 园林绿化树种枝叶滞尘效果分类研究. 防护林科技, 2005,(1):28~29[6] 张秀梅,李景平等. 城市污染环境中适生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动态, 2001, (2):27~30[7] 张新献,古润泽,陈自新等.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的滞尘效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4) :12~17[8] 吴中能,于一苏,边艳霞.合肥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初报.安擞农业科学,2001,29(6):780~783[9] 李顺,唐建华,雍枫.城市绿化抗污染树种的选择.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1):25、68[10] 王焕校.污染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1)[11] 张永生,房靖华. 森林与大气污染.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4):61~63

数学与环境保护的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有关环境污染的参考文献有以下八个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蒋展鹏,杨宏伟.环境工程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一、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知识,比较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了教书育人。不论是例题教学还是巩固练习都以环保教育内容为线索而展开,让枯燥无味的应用题教学内容随着环保知识层层深入,那些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带领学生迈进了环保与应用题相结合形成的故事。如: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重视环保,将用过的易拉罐、废旧电池、旧报纸等回收,然后将可重新利用的废弃物拿到废品回收站收购,一举两得。再做类似的练习:请你用捡废旧所得的200元钱为我们的结对小学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在购买前先设计一份学习用品购物单,然后算一算钱够不够,不够怎么办?让学生用捡废旧所得的200元钱,帮助山区的小朋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合理安排课堂练习。练习内容多,节奏快,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不用在黑板上擦了又擦、写了又写节约很多时间,从而加大了练习题目的数量。在教学例题和练一练后,我设计了5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在练习中不断对新知加深印象,随着练习的层层深入,难度也不断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在最后一一个思考性游戏时,达到了最高点,形成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 三、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巩固新知,即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能力。如:巩固练习中,我设计的最后两个题目:1、计算三 (5)班参加假日小队的人数?2、设计购物方案?这两题练习要求学生要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才能想出两种解题方法,这个要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因此小组合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的频度和效率,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了学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教学我充分肯定了自己在处理教材中,大胆地将教材在思考题中才出现的第二种解法,提到新课中进行讲授的思路是正确的。我条理清晰的教学风格和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90%的学生掌握了第二种解题方法,这是值得我骄傲的。纵观整堂课,有一处教学设计我比较满意:例题教学: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三 (5)班是1倍,1倍是多少人?三(3)班是三(5)的3倍,也就是3个14。求三 (3)三 (5)共几人,其实就是求几个14人?当学生写出两种计算万法后,师接着质疑方法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 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能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来到学生的中间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带领学生邀游在知识的海洋,学习数学知识、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香小是省级绿色学校,我们的校园美吗?说说看我们的校园怎么美?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你感到幸福吗?通过老师亲切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把学生带入“环保天地”。又如:在练习中学生出现了一点小差错,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某某同学,让黄老师试一试好吗?也许我可以帮你”。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局面,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索引序列
  • 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与环境保护学论文参考文献
  • 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学与环境保护的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