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是指毕业论文吗?延迟毕业!
无法答辩啊~~~而且导师那边也说不过去啊~~~ 所以有特殊情况,先跟导师沟通下,看看能不能申请缓答辩。总之,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导师跟院上老师应该还是会照顾的。祝君好运!
一般情况是可以拿到毕业证的,但是没有硕士学位证。但无论如何,在任何学校你都可以取得一份结业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尽快写,不管写什么,反正得走这个程序才能毕业。没有论文自然不能答辩。不能参加今年的秋季答辩,那就只好参加明年春天的了。你领毕业证的时间会比别人晚一些而已。
智能手机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理以及其使用的适用条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投入程度。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高校教师高度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优势出发,指出几种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促进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这对于在高校心理学教学课程中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手机;心理学教学;心理统计课程;人体解剖课程
智能手机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项生活工具。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在2013年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以及达到了约7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各种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复杂的银行卡交易到便捷的支付宝支付,从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及时通讯软件QQ到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微信,从限定字数价格昂贵的付费短信到几乎免费以流量计算的及时通讯,从传统媒体到以手机为中心的自媒体时代,这些无一不在彰显智能手机对人类生活发挥的巨大影响。智能手机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学校教学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郑晓娜和辛斌(2012)的一项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有多达约85%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玩耍手机[1]。
智能手机对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延展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如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构建虚拟群进行课堂相关内容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管理难度[2],如学生在课堂玩游戏、浏览网页、进行实时聊天等行为,降低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给教学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
尽管有一线工作者提出用严苛的方案来加强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的监管,如上课关机、将课堂使用手机同期末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等[3],但大学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若用类似幼稚园的强制手段来教育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否有很好的效用,是值得商榷的。相较简单的禁止使用手机这样的措施,一个更有效的措施是将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将之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本文正是拟试图结合笔者在教学课堂中的实际经验,指出几种具体的有效的将智能手机整合到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一、以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虚拟教学社区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点是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进度。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资讯的发展,越来约多的学生习惯在课程前和课程中借助网络熟悉教学内容(如百度、知乎、网易课堂等)。因而,如何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掌握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若教师的教学的内容早已为学生所熟悉掌握,则无疑学生在课堂的投入程度就不会太高,又若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则同样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投入上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了解学生的疑惑点,可以以流行的及时通讯软件如微信等构建一个课程群,这样学生可以实时在群里面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和改进教学进度。这一课程群,不仅可以起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反馈的作用,还可将之作为布置课后作业以及发布课程相关信息的工具平台。
二、智能手机在心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较数学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或心理与教育)统计课程主要偏重于让学生了解进行各种分析的基本前提和适用条件。过往心理学关于记忆效果的经典研究表明,对所学习的信息加工程度越深,记忆的效果越好[4]。因而,要想让学生较好的记忆、区分不同的使用条件一个较好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来让学生深度了解各种分析适用条件的原由。
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现代的智能手机在性能上已经超过了过往一些台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智能手机具有台式机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在心理学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移动应用程序,来对一些经典的统计问题进行深度演示,以中心极限定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正态概率分布近似)为例,仅需要15行左右的代码就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为何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即使总体样本不是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也呈正态分布这一关键概念。
同时,得益于MATLAB语言的直观性和易用性,将之用于心理统计课堂教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投入积极性。学生通可以通过修改一些参数来探索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的不同统计信息,如总体非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下的抽象分布规律等。总之,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理以及其使用的适用条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投入程度。
三、智能手机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中的应用
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这门课程中,一个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大脑不同区域的记忆和区分,以大脑皮层为例,根据神经解剖学家Brodmann的划分就有多达55个不同功能区域[6],近些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相技术的功能定位研究更是区分出了更多的功能区域,如早期功能定位研究发现Brodmann的19区可以进一步区分为V3,V4和V5几个区域,以及新近研究将大脑分成多达180个的功能区域[7]。传统教学过程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智能手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BrainInnovation公司开发的BrainTutor3D手机应用软件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该软件基于OpenGL显示技术,支持对大脑模型的三维触摸操作,如点击、放大、任意拖拽、360度旋转等。得益于这些操作过程导致的对相关解剖信息的深度加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手机投影进行沉浸度较高的演示;另一方满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大脑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和位置。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以该手机应用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测试和竞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小结随着通讯网络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2-3,5],也成为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的确给课堂教学带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及时推送信息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干扰,以及学生对手机游戏成瘾导致课堂利用手机玩游戏对课堂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等。
最近一项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关系的研究更是发现,手机依赖同课堂学习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约低[6]。尽管如上所述,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效果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应当意识到智能手机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这些负面影响也仅仅是工具使用不当所致,并不能仅因为这些消极的效应就将智能手机视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洪水猛兽,而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禁止。
应当看到,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工具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给大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7]。本文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智能手机的使用为例,详细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大学教学课堂中几种可能的积极的使用方式,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完全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负面效应,若使用得当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为今后基于智能手机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晓娜,&辛斌.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沈阳5所学校为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9(6),73-76.
[2]王兵.论手机上网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影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9.
[3]陈志刚,刘灵芝,&韩梅.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11,2(54-56).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2ed.).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杨云,张倩,刘贺,卜相冉,&刘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观察,2014,3(7),84-86.
[6]许国成,黄黎,魏莉莉,&朱丹丹.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535-538.
[7]魏丹丹,&胡小强.高校运用手机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科技广场,2007,6(177-179)
沈航是一本。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AU),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4.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1亿元;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有6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术刊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
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航
1952年8月,创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9月,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1955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年1月,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
1958年12月,更名沈阳航空学院;
1960年2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69年3月,更名国营第251厂;
1972年9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10年3月,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止2014年7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0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4个。
教学单位
本科类专业
专科类专业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4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0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9人,校级教学名师28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45人;拥有博士生导师近20人、硕士生导师324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 ***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凤田(专职)。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5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造工程;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机械振动;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飞行器设计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飞行器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
多元文化共存下的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
省级示范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空中乘务、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专业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通信工程、安全工程;
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
飞行器动力;
省级精品课程
英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工及工业电子学、电路信号与系统;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高校创新团队
能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热能工程团队、人工智慧与知识工程团队;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物理教学团队,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工程教学团队、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团队。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8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拥有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截至2014年,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力学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能源与环境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计算机套用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
(目录外二级学科)
软体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设计学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程
机械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控制工程
计算机技术
软体工程
安全工程
航空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点
工程硕士(含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等8个专业领域);
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所1个、省部级研究院(所)9个。
1958年10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受到举世瞩目。当前,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 *** 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
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2012年科研经费达1.4亿元。2009-2014年,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500余篇。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达百万册;中文报刊3600余种;非书资料6.5万余件;电子图书50万余册;购置、自建中外文资料库30余个。
学术刊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数据收录。
沈航与法国皮卡迪大学、韩国航空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和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80余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近些年来,派出600 余人次赴国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在校留学生500余人。 聘请兰宁格等国外知名学者担任 *** 教授。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实施了"2+2"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国艾普萨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法国工程师。先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沈航是一本。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AU),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4.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1亿元;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有6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术刊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
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航
不是。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是EI检索。沈阳工业大学学报可找到与EI的链接,输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查不到收录文章,也可从EI中国查到检索期刊。
1952年8月,创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9月,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1955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年1月,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
1958年12月,更名沈阳航空学院;
1960年2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69年3月,更名国营第251厂;
1972年9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10年3月,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止2014年7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0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4个。
教学单位
本科类专业
专科类专业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4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0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9人,校级教学名师28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45人;拥有博士生导师近20人、硕士生导师324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 ***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凤田(专职)。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5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造工程;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机械振动;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飞行器设计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飞行器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
多元文化共存下的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
省级示范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空中乘务、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专业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通信工程、安全工程;
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
飞行器动力;
省级精品课程
英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工及工业电子学、电路信号与系统;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高校创新团队
能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热能工程团队、人工智慧与知识工程团队;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物理教学团队,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工程教学团队、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团队。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8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拥有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截至2014年,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力学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能源与环境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计算机套用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
(目录外二级学科)
软体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设计学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程
机械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控制工程
计算机技术
软体工程
安全工程
航空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点
工程硕士(含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等8个专业领域);
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所1个、省部级研究院(所)9个。
1958年10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受到举世瞩目。当前,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 *** 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
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2012年科研经费达1.4亿元。2009-2014年,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500余篇。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达百万册;中文报刊3600余种;非书资料6.5万余件;电子图书50万余册;购置、自建中外文资料库30余个。
学术刊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数据收录。
沈航与法国皮卡迪大学、韩国航空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和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80余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近些年来,派出600 余人次赴国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在校留学生500余人。 聘请兰宁格等国外知名学者担任 *** 教授。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实施了"2+2"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国艾普萨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法国工程师。先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刊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主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2615CN: 32-1429/V邮发代号:28-140复合影响因子:0.763综合影响因子:0.46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南京航空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SA 科学文摘(英)(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大核心+cscd来源核心期刊
1952年8月,创办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9月,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1955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年1月,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
1958年12月,更名沈阳航空学院;
1960年2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69年3月,更名国营第251厂;
1972年9月,更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10年3月,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止2014年7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0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4个。
教学单位
本科类专业
专科类专业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4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0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9人,校级教学名师28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45人;拥有博士生导师近20人、硕士生导师324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 ***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凤田(专职)。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5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造工程;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机械振动;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飞行器设计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飞行器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
多元文化共存下的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
省级示范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空中乘务、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专业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通信工程、安全工程;
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
飞行器动力;
省级精品课程
英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工及工业电子学、电路信号与系统;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高校创新团队
能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热能工程团队、人工智慧与知识工程团队;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物理教学团队,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工程教学团队、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团队。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8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拥有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截至2014年,设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力学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能源与环境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计算机套用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
(目录外二级学科)
软体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设计学
(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工程
机械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控制工程
计算机技术
软体工程
安全工程
航空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点
工程硕士(含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等8个专业领域);
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所1个、省部级研究院(所)9个。
1958年10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受到举世瞩目。当前,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 *** 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
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2012年科研经费达1.4亿元。2009-2014年,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500余篇。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达百万册;中文报刊3600余种;非书资料6.5万余件;电子图书50万余册;购置、自建中外文资料库30余个。
学术刊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数据收录。
沈航与法国皮卡迪大学、韩国航空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和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80余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近些年来,派出600 余人次赴国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在校留学生500余人。 聘请兰宁格等国外知名学者担任 *** 教授。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实施了"2+2"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国艾普萨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法国工程师。先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文版)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主要反映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理工类学科的基础或应用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