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80年前,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留下几句简单的遗言,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将他生命里程的终点定格在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也为中国文化留下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世说新语》的记录与这几近相同。) 如盖的苍穹下/一条荒僻的小道上/一辆孤独的马车/摇摇晃晃地逶迤前行/你 一个忧郁而微醉的驾驭者/手中并没有缰绳/而是满盈欲洒的酒杯/你不知去何处/也不知何处可去/一个人在颠荡的车身中/酒语喧盈/最后 车轮终于停了/路到了尽头 无处可去/于是 你放声嚎哭/驱车而返/直至率意地再踏上另一条路/重复着另一次的颠荡与微醉//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阮籍/竹林七贤你最狂/傲然独得 纵酒昏酣/宏达不羁 不拘礼俗/登高临远 嗜酒长啸/曾在群山万壑之间/面对奇峰异石/感受天地悠远的气息/曾攀上万丈山巅/下抚千丈白云/感受虚无飘忽的寰宇/曾驻足于古木苍天之外/孤高远眺/一切在醉酒中流淌/一切在宿命中超脱//何晏被诛满门/嵇康惨遭杀戮/那个动荡的时代/沉浮如风雨飘摇/生命同朝露秋霜/欲求解脱而不能/逆来顺受而不愿/你只好在魏晋的玄风中/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来抗议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虚伪透顶的现实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 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 杜康设宴酒三千/刘伶海量步蹒跚/推门就问再举盏/水流不断我不还. 相传东周时代有个叫杜康的人,以造酒闻名天下,后被天帝封为酒神。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传说他原是王母瑶池的一个仙童,因偷喝仙酒被罚贬下界的,刘伶来到人间,依然嗜酒成性。王母为了点化他,派杜康来到人间。刘伶喝了三杯杜康酒竟一醉不起,刘伶的妻子以为他已醉死,便把刘伶埋葬了。三年后,杜康来到刘家讨取酒钱,刘妻责怪杜康以酒害命,杜康却声言刘伶未死,后来打开坟墓,刘伶果然醒来了。 悲哀莫大于心死。不再寻找出路,也无所谓路穷路尽。没有丝毫希望,更谈不上任何前景。这真真是黑暗的深夜,抹去了天明的希冀。 深刻的绝望痛楚已经失去了固有的表达方式,只一句死便埋我。生的幻想泯灭,于是,刘伶草木形骸,随世放逐。 人最痛苦的,莫过于醒了却无路可走 有醉人的酒,当然要醉,醉得痛快醉得豪爽,一醉解千愁,可是如果醉,就不要醒,醒了还是要面对,如果不能永远逃避,就不要去逃避.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王戎观虎)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王维——《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团结(1)引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形成合力、产生凝聚力。讲团结需要宽广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以全局利益为重;讲团结需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相互理解。(2)事实论据郭子仪、李光弼团结对敌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紧抱住李光弼,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著。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3)理论论据三人一条心,其力之大可断金。郭沫若《国庆颂》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大家不能互相了解,正像一大盘散沙。鲁迅《无声的中国》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中国谚语最弱者的力量如果联合起来,那也是非同小可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法]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以群而强,以孤而败。谭嗣同《群学会叙》众人齐心能填海,蚂蚁齐心能搬山。中国谚语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邦助人民克服各种混乱。[前苏联]高尔基《卡利宁》合则存,散则灭。李大钊《劳动问题的祸源》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谚语众志成城不可摧,弃之却之终自绝。何香凝《纪念死难烈士》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清•曹雪芹《红楼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真诚待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诚待人故事一: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真诚待人故事二:弗莱明真诚待人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
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到:“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的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孩子能象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名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西林,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里救起来的哪个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谁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来了回来?是盘尼西林。那个气质高雅的人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二战时期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如果真诚的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弗莱明因为真诚才让自己的儿子有了成才的机会。老丘吉尔也因为真诚才挽救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并使之成为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政治家。
真诚待人故事三:诚信为商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有关真诚待人的名言
1、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2、愚蠢和傲慢是一树之果。――谚语
3、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集》
4、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
5、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6、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9、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10、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中国锦言
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英)乔叟
1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13、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4、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胡宏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英)莎士比亚
16、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佚名
17、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18、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魏征如
19、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0、在人生道路上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卡耐基
21、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张居正
22、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23、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24、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25、真诚不需假手于笔墨,美丽不须借助于粉黛。——莎士比亚
26、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28、对友情唯一不变的考验,还是长久不变的真诚。——(中国)柯蓝
29、诚挚坦然的态度要比处处防范他人的态度有益得多。——(美国)罗杰斯
30、真诚是使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罗兰
与人相处之道
犹太工程师史德柏希望他的房东能够降低房租,但是他的房东很难缠,许多人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最后都失败了。大家都一致得出了一个结论:房东不近人情,不好接触。
史德柏决定试一试,他给房东写了一封信,说合同快要到期了,他将搬出去,实际上他不想搬走,如果能够降低房租的话,他想继续租下去。没过几天,房东就带着他的'秘书来找史德柏。史德柏以友善的方式在门口欢迎他,非常热情。
史德柏并没有马上谈论房租的问题,而先特别强调自己很喜欢他的房子,称赞他管理有方,希望能够再住一年,但是房租却有点儿高。
房东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这么热情而真诚的房客,他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开始向史德柏诉苦,其中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14封信,有些信言词十分粗鲁,太伤他的自尊心;还有一位房客威胁他,如果他不制止楼上那位打呼噜的房客,就要退租。
房东高兴地说:“有你这样满意的房客,我真是太轻松了。”
房东在史德柏没有提出要求之前,就主动提出减收一点租金。史德帕希望能够再少一点,说出他能承担的数目,房东没有丝毫犹豫,他同意了史德柏的要求。
他刚要离开时,转过身来问了史德柏一句:“有没有需要装饰的地方?”
史德柏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道:“如果我用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减低房租的话,我相信我一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阻碍,我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我的友善、同情和赞扬。”
【相关论据】
1、革命先驱者的友谊:在我国,革命家之中有很多动人的友谊佳话。众所周知,孙中山和李大钊的情谊是十分深厚的。1920年8月,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处于困境,李大钊和林伯渠专程从北京到上海和孙中山见面,在多次的接触和会谈中,李大钊和孙中山的革命友谊与日俱增。孙中山为了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定李大钊为北京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提前1个多月赶到广州,协助自己完成筹备大会的各项工作。大会期间,李大钊是大会主席团的5个成员之一。李大钊对孙中山非常敬重和拥戴。他认为这位伟人“是亚洲人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导者”,国共合作则是发展中国革命的需要,也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的伟大功绩。为此,李大钊不辞劳苦,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1925年,孙中山为了谋求南北统一,离开广州北上谈判,李大钊到北京车站迎接。同年3月,孙中山不幸病故,李大钊领导北京的党组织,发动30多万群众参加悼念活动,出殡时,他亲自为孙中山扶灵。李大钊还写了一幅长214字的挽联,表示深切的哀悼。
2、李杜诗谊: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国古代史上如双峰并峙,光耀史册。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后人所交口称赞。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两人的交往也可算是忘年之交。他们曾在天宝三年到四年,在山东鲁郡相聚了一年多时间。后来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李白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两首诗怀念杜甫。而杜甫也在多篇诗歌中对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和超拔飘逸的绝世诗才作过生动的描述和热烈的赞美。
3、终生的友谊:北宋时期,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友人曾巩带上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介绍。当时,欧阳修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名满天下。尽管位分悬殊,但他对这个普通青年的文稿非常赏识,“爱叹诵写,不胜其勤”,还收进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欧阳修和王安石很想见见面,共同讲评一下时人的作品。但人事阻滞,缘悭一面。直到王安石后来调京任职,这两位“神交”十年的朋友,才初次见面。两人的友谊持续到晚年,而且经受了考验。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不赞同某些新法,但并未因私人友谊而有所回避,他两次上疏皇帝陈述对青苗法的意见。王安石也未因此而影响对欧阳修的尊敬。不久,欧阳修去世了,王安石亲自撰写祭文,表达了对友人的沉痛悼念之情。
4、师友情重:黄庭坚以诗文闻名于当世,史学家拿他和苏轼并列,称为“苏黄”。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确实也有着深厚的友谊。一次,两人坐在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象树梢挂蛇啊。”说罢哈哈大笑。“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心折。不过,师兄写的字,愚弟认为还是有一些……”黄庭坚犹豫了,没有说下去。“说吧,说吧,”苏轼道:“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吃不消吗?”“好,我就斗胆了。”黄庭坚咽口唾沫,说:“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然而有时也写得有些褊浅,就象是石头压的蛤蟆。”也许“石头压的蛤蟆”的形象有些滑稽吧,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两位文豪常常互相学习,互相磨砺,互相批评,这如同春风化雨,使得友谊之树更加枝青叶茂了。
5、为了悼念果戈理: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正直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了斯巴斯基去。
一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历史上的名人雅士对它作过详尽的解释,古往今来许多英雄豪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种精神。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团结互助始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现在,在校园里“团结”这个词是我们天天都挂在嘴边,仅仅是因为老师常教育我们要团结互助,敢问一句有谁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呢?生活中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勾心斗角,甚至因为一己之私间接地伤害到自己的朋友、亲人,又有谁曾经想过要团结呢?在”八荣八耻“中曾提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句话深刻地教育了我,何为利何为鄙,何为荣何为耻。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一直本着团结互助的宗旨,因为过往的历史使大家深受教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连年内战。因为中国人之间的不团结,帝国主义列强才敢欺上门来,不断挑衅。他们不仅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宝,而且肆意污辱中国人的人格,践踏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想起上海租界地某公园门口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段耻辱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民反思的历史。历史的鉴证告诉我们,不团结就会被人打,不团结友善就会被人欺负,只有让全体中国人民加强团结,友善相处,才能抵抗风风雨雨,才能复兴中华民族。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被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归宿。他先去看了地狱,第一眼令他大吃一惊,因为所有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所有人都无精打采,愁眉苦脸,而且瘦得皮包骨。然后,他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他们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美味佳肴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然后,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佳肴,刀叉与那些4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为什么地狱里的人都在挨饿悲伤,而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吃得好,而且很快乐?他迷惑不解。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把手太长了。而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互助,结果帮助了自己。这个故事也启示我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愿意伸出双手,那么他也会给予相应回报。学习上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而人的一生更是如此。这样的团结不好吗?如果像地狱里的人一样,谁也不帮助谁,没有一个人愿意团结互助,那么得到的将是什么呢?让我们将心比心地去了解别人,团结互助,尤其不要让能容纳一座山的眼睛被一粒小沙子挡住,那样成功才会永远伴随我们每个人。现在,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我也深有感悟。我清楚地明白,“团结”不只是让我知道它的意思那么简单,它需要我去亲身经历,需要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团结互助,未来的天空会更蓝。 二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那我们怎么才能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呢?首先,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人生。现在有些同学的成绩暂时落后,就自卑起来,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是有长处的,并不都是短处,只要不断努力,成绩是可以赶上来的。自信是健康人生的必备要点之一。此外,我们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还不能确定自己长大后的职业,各位同学应当全面发展,美术、体育、音乐、微机、英语、思想品德等课程都应该认真上,不能光学习语文、数学,这样才能给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培养良好习惯,如不乱翻别人东西、写字姿势端正等,从小养成好习惯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正如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所说:“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各位同学,你们看,养成好习惯是多么重要啊!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员而骄傲,因为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应该热爱党,感谢党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那些为了革命而献身的人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现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儿女不孝顺亲生的父母的事情,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这些儿女不曾想到,等自己老了以后,自己的子女又会怎么对自己呢?所以在此提醒所有有老父母的大人,对老父母一定要孝顺,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孝顺长辈,多为长辈做些事。在家里应当多参加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叠被子、整理房间、抹桌子等家务劳动,不仅帮助了父母,还养成了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在家里也应该学习家庭礼仪,如吃饭时先请大人吃、离家说再见、来了客人端茶水等,礼节礼貌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还应该善待左邻右舍,和邻居处好关系,共建和睦家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当自己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一定要想到,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都是老师精心哺育我们的结果,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感谢老师那慈母般的关怀。我们想一想,上课的时候,我们坐着,老师却都是站着;下课了,我们在玩,老师却在认真地批改作业,老师每天不知比我们辛苦多少倍。尊敬老师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培养的品格。除此之外,同学们之间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不要给别的同学起绰号,不要在别人学习的时候搞恶作剧。热爱集体是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许多人合在一起成为集体时,力量就大了。在集体里面,相互帮助,不仅大家开心,自己也开心,这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应当有诚信,答应了别 人的事不能反悔,考试时不能作弊,不乱吹牛皮,要说实话,办实事,这样才能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敬。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就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我们都还是小学生,但我们仍然应该多看新闻,多关心国家大事,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乘车时要主动让位给老人和抱小孩的阿姨。这样才是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祖国,还要爱我们美丽的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现在,世界上仍有少数地区不是很太平,以色列、伊拉克等还有武装冲突,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心爱好和平,总有一天,和平鸽会飞满世界每一个角落!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在家做一个孝顺长辈、勤劳有礼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好学生,在社会上作一个关心国家、爱好和平的好公民。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就一定会早日到来!三互助才能双赢花儿之所以娇艳,是因为有绿叶作她的陪衬;绿叶之所以不被人们忽视,是因为有鲜花替她作点缀。所以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于互助也。君可知否?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单调并且毫无生机,会枯萎乃至死亡。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不仅生机盎然,根深叶茂,而且竞相争荣。才会有一幅百花齐放的场景。一滴水要想不干枯,就要汇入大海;一个人要想充满力量,就必须融入一个大集体中去。所以互助共生,最后才能双赢。君可知否?如果没有近百位科学家日以继夜地为神州七号的飞天做出精打细算,又何来杨利伟成功飞天;但又假设没有杨利伟这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质去满足飞天的条件,那科学家的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知,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双方的配合,任何独自的力量都是白费。事实证明如果想要达到目的,最适当的途径便是互助。或许你有力挽狂澜的能力,面对挫折可以从容不迫的处理和解决。或许你看穿人世间的虚伪,面对他人善意的帮助缺拒之门外。但请你明白:一根筷子比十根筷子被折断的可能大很多,往往互助达到的效果不能忽视。然而互助不是一种相互的妥协,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我曾经在杂志上读过这样一篇报导。一位著名的学者来到一所中学作研究。他找来几位学生,分别给他们一个用细线吊着的小球,要学生们把小球放进窄口瓶里,学者往瓶内灌水,观察他们是否能在水装满之前,小球能全部安全离开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学生们依次排好顺序,从容不迫的将小球全部拉了出来。所以我说:互助是一朵花开不败,在人间夺目绽放,香气扑鼻;互助是夜晚的路灯,指引着迷失方向的人。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学会互相帮助,将他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相结合,共同达到双赢的局面。让互助这种美丽的行为,充满到这个人世间。互助才能双赢。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李大钊的思想及其背景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 伟大思想产生之日,往往是社会危机深重之时。民国初年的中国,正处在地地道道的危机之中。被蔡元培称为“文艺复兴”的文学革命,无非是诞生在全民性危机时代的思想运动。其骨干主要是《新青年》杂志的领导人,他们的思想常常很贴近现实,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刻地批判落后的社会。因此,正如Schwartz所说:中国知识分子与其说是从哲学意义上对其自身状况做真理的探讨,勿宁说是直接受现实问题逼迫使然①。在抽象思维方面,他们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谓“近代思想”,都是以同传统旧思想决裂而作为其思维方法和理论思维前提的。这种思想的盲目发展,见于各种言论和政策中,但追根溯源,还可以发现一个主流,也只有在这个主流中,才能找到李大钊在文化革命思想史上的位置。 李大钊是文化革命当之无愧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新青年》执笔者中惟一有独特思想体系的人,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中心人物。本文旨在探索李大钊何以能够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思想史的课题,成为开辟通往新时代道路的先驱。对此,绝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 任何一种思想,在其有限的自身中,都包含了带有普遍性倾向的因素。无论何时,面对现实的权宜之计,不一定必然地反映其思想实质。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中寻找李大钊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上升为抽象思维,还有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确切地说,我们要把李大钊的思想和行为,与他自身的变化联系起来。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活跃。有人称之为“百花齐放”,有人则称之为迷乱中的摸索。其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是西方思想潮水般的涌入。本来,近代西方思想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的,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带着同样的时代印记一齐登场了,因而也产生了西方思想的异化。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全部志向几乎只有一点,即中国的近代化问题。那么,他们在清末以来缓步前进的近代思想史上,又留下了什么课题呢? 虽然凭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颠覆旧社会,但中国近代的一大特点却是肩负建设新时代使命的阶级尚很弱小。鸦片战争以后,官僚封建主义的中国急速走向崩溃。中世纪停滞僵化的思想基础渐渐失去,代表新时代的资产阶级现在还只是与旧社会相对抗的成长中的阶级,还无力用自己的世界观向旧思想挑战。近代中国的思想界,也遇到了内部现代思维不很成熟的矛盾,在建立有自己特点的抽象思维之前接触了西方思想,并为我所用。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角逐场。列强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人,在贫困的重压下,也无暇进行抽象的理论探索。本来,中国知识分子从洋务派的政策中,萌发了实现中国富强的希望。然而他们憎恶传统的阻碍中国进步的旧政治,对建立西方化的新社会抱有强烈的希望。历宋、明、清三代,900多年的朱子思想传统,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对它进行批判,必定触及一切传统观念的根基,因此,必须从具体的现实问题入手,例如:康有为用公车上书的行动将自己的公羊学付诸实践。对正统思想的批判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政治问题。对中国追求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来说,在已有的传统上披上近代西方思想的外衣,是极其自然的。 但是伴随着他们的是又一次失望。回顾清末历史,最明显的现象是改革运动反复受挫。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唐才常的自立军、惠州事件,1904年黄兴长沙起义,1908年安徽新军事件,以及1910年广东新军事件……全被清朝保守势力所扼杀。此后,知识分子被迫思考有关革命主体问题。实际上,上述一系列失败给予他们思想上的最大影响,是认识到了对改革主力军采取漠不关心的做法是错误的。梁启超在《新民说》(1902——1904)中发表了与改革现存制度相比,造就新一代民众更为重要的观点。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进入了辛亥之年。李大钊的政治活动也从这个时期开始了。 二 初期思想的发展 李大钊思想研究的最大难题,是李大钊初期怎样从唯心论转向马克思主义,或曰什么是两者结合的内部契机。马克思主义视唯心论为首要敌人,李大钊却自己实践唯心论;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自己的行动原理,而李大钊在此后论述过“阶级调和论”。以上种种,说明李大钊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显然存在着鲜明的差距。因此,要把李大钊置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之上,关键在于了解他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要研究他的思想,还要同时研究他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李大钊思想体系,大约形成于1916——1918年间,即创作《青春》、《今》的时期,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研究唯心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两篇文章的性质。这两篇文章,贯穿了独特的思考,充满现实感,认真研究它,对正确认识李大钊思想形成的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918年前李大钊的思想,大体可分为《言治》时代、留日时代和归国后三个时期。下面将分别考察这几个阶段中李大钊思想发展的脉络。 1.李大钊于1913年任北洋法政学会机关杂志《言治》的编辑部长。这时,正值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从当时的政论(如《言治》、《独立周报》等)来看,大体上都认为现实的丑恶是枝节问题,社会的本质还是好的,只是受某些人的操纵支配误入了歧途而已。这种回避彻底否定社会的看法虽很通行,但现实的发展却很快。1913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专制统治更加强化。人们被迫重新思考“革命”的问题。李大钊的思想也开始倾向于对社会进行本质的批判。憧憬着“民权”之光的李大钊当时感叹道:“于此时,每一闻‘民权’之语,如由衷之隐痛,不忍再听。然耳犹此耳,声犹此声,为何今日相遇竟是如此悲喜”(《论民权之旁落》)。与此同时,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败坏革命的元凶——军人(都督)和暴党(国民党): “一时棼棼攘攘,竟进以鼓荡政治恶潮者,不为武断蛮野之军人,则为豪横骄喧之暴党。政权争握,不归甲则必归乙,如水益深,如火益热。而以政争之故,兵争或因之以起,民生益沦于涂炭。汗血编氓,大旱霓云之望,忽绝于风摧电掣之后,乃不得不瞠目咋舌……(同上) 这些辞句几乎集中表现了《言治》时期李大钊思想的全貌。从革命的绝望中转向攻击党人和都督,几乎贯穿了所有论文。而且,他又性急地发表了拥护袁世凯中央政府的言论。这种追求共和又拥护袁政府的矛盾从何而来呢?这还须首先理解他的“共和”观。极其奇怪的是,李大钊未能提出明确的“共和”、“民权”概念。他首先摒弃了“共和=小民的幸福”的图示式观念。共和既成,何以民生仍遭涂炭之苦?与“共和”相比。“民生”为第一要义的观点,贯穿于李大钊这一时期的言论中。在他看来,共和只是争取民生的手段。 当袁世凯政府的反动面目一旦显露之时,上面单纯的理论便破绽百出了。李大钊开始提出革命的“主体”问题。在此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此时李大钊还没有阶级观念和阶级立场。确实,他一贯坚持“小民”立场,但我们所说的阶级观,不是指人的社会身份而是社会的阶级构成而言,不是他所说的“小民”、“黔首”与统治阶级的对立。他虽也亲身反对二院制,但却以“中国没有欧美式的阶级”回避了阶级问题。这种缺少阶级观念的理论,就是以后将要论及的李大钊的“调和论”的基础。 以上是《言治》所反映的李大钊的思想概况。1913年底,李大钊满怀疑虑赴日本留学。他留学的目的,显然是在寻求对社会本质和革命主体的认识。 2.李大钊在其早期的哲学论文《风俗》中,论述了社会与个人,社会与精神等问题。他在那里提出了“群”的概念: “盖群云者,不仅人体之集合,乃具同一思想者之总称”。这个“群”不等于“国家”; “亡国而不亡其群,国虽亡而未亡,暂亡而终不亡”。 他所说的“群”是没有阶级性的民族,这个“群”的概念恐怕是受梁启超《说群十篇》的启发。梁启超认为“群”与“民众”同义,主张以群治代替独治,从而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梁认为“亿兆京人之集合而为群”,哲学价值并不很高。李大钊将“群”上升到“社会存在”的高度,这点尤其值得注意。 那么,“群”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呢? 群与己之关系,盖互为因果者也。有如何之人群,斯产如何之人物,更造如何之人物……平心论之,亡群之罪,不必全尸于助长之人群之自身,亦实有自作之业…… 在此还须回顾一下李大钊在《言治》时期对国民基础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包括在“群”的概念之下: 时至今日……圣人既不足依,英雄亦莫可恃,昌学之责,匹夫而已。国一日未亡,责一日未卸,我尽我责,以求亡国之后,无憾而已。 由此可见,李大钊的哲学是以“群”为社会基础的、实践的哲学。 李大钊的“实践”究竟是什么内涵呢?“昌学之责”集中表现了他唯心论的性质和特点。他首先针对作为存在的“群”提出了作为精神的“风俗”概念: (群)实积有暗示力与暗示于他人者之层级而结合者。结合之容愈扩,暗示之力愈强。群之分子,既先天后天受此力之范制,因此成共是之意志,郁之而为风俗,章之而为制度,相维相系以建其群之基。群其形也,风俗其神也。群其质也,风俗其力也。 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人心向道义,则风俗日跻于纯,人心向势力,则风俗日趋于敝……人心之所向,风俗之所由成也。人心死于势力,则群之所以亡也。故曰:“一群之人心死,则其群必亡”。 这篇论文充满了传统哲学语言而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术语。这种思维方法,无疑脱胎于道德的或规范先验化的中世纪思维方式。但若以此类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或辩证法思想,则又颇感牵强。“群”最后成为超时代的“社会存在”,是一形而上学范畴,风俗的标准是由“道义”、“势力”来衡量的。因此说到“形”、“神”、“质”、“力”等等,常常是后者理所当然地被当作重点,即“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 但这种“群”生风俗,“人心”又左右风俗的唯心论是需要注意的。从宇宙之理至高无上的唯心论出发,是不应忌讳人为的观念的,但李大钊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人为”的、所谓“实践观念论”。他的实践当然是指“风俗,攘政又未必使学正”,“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这种来自精神方面的东西。但在此,李大钊对实践的重视显然已超过了对观念的重视。 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普通绝望之中,李大钊却更执着地追求革命真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因绝望而急于摆脱政治,连陈独秀也在此时的《甲寅杂志》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李大钊说其中颇多“厌世之辞”,并针对陈文而作了《厌世心与自觉心》,其中鲜明表现了他准备投身革命实践的气魄: 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但境遇之成,未始不可参以人为。故吾人不得自画于消极之宿命说,以尼精神之奋进。须本自由意志之理,进而努力,发展向上,以易其境。俾得适于所志,则赫胥黎之“创造进化论”尚矣。 这些思想,正是贯穿于《青春》、《今》中“于现在充实自我”的思想根源。 以上我们已围绕《青春》、《今》全面分析了李大钊思想的大略。贯穿其思想主流的,是与近代的科学的社会观毫不相干的唯心论,其转向社会实践的志向和支持这种志向的信念,是“国家尚未灭亡……”。 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究竟学习了哪些东西呢?《风俗》一文显然没有吸收西方思维方式和辞句,只是在传统的思想范围内思考;但《厌世心与自觉心》已开始引用西方思想,可以看出此时李大钊在勤奋学习西方思想。但他的学习内容却不得而知。有人认为他此时受安部矶雄影响至深,有人认为他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思想,还有人认为是受了黑格尔哲学的强烈影响。其实,在缺少关键性史料的情况下,仅凭对《青春》、《今》的分析来判断李大钊思想的来源是很危险的。但说李大钊只受一种思想的影响也是错误的。如前所述,李大钊确曾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各种各样的外来思想纳入他的体系之中,在他的论文中,多处引用柏格森、格拉依鲁(音译)、巴以伦(音译)、米鲁(音译)、埃马逊(音译)等人的言论,这些斑驳的思想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李大钊从这些热情的思想家那里汲取了化绝望为力量的勇气,这力量必将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对李大钊留日间的行动几乎无从可知。据贾芝《先烈李大钊的故事片断》(《中国青年》63期,1951,4.21),在1915年21条签订之后,李大钊作为留日同学总会的干事曾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国耻纪念录》等。一旦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服务于他的革命实践,思想与实践交流之窗拉开,他的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也是必然的了。 3.郭湛波认为,在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中,《青春》和《今》已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它们所表现的思想,与“动的,矛盾的连贯的宇宙观”或“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的唯物史观是完全相通的(《近三十年的中国思想史》)。全面分析李大钊的思想,我们不能全然接受这个说法。诚然,“刻刻流动”与辩证法之间确有相似之处,但用来类比马克思主义未免失于简单。 另一种在中国已成为公式化的见解是:以1918年为里程碑,李大钊受俄国革命的影响,抛弃资产阶级立场,迅速成为社会主义宣传者。将思想深处180度的大转变归结为外来影响,是难于让人相信的。仔细分析《青春》、《今》,一定会发现李大钊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青春》是一种世界观。确实,《青春》是从宇宙的无限性和流动性这一认识论开始的。正如,“一成一毁天之道,一阴一阳易之道”所说,他的思路是以天道与人道合一为基础而倾斜于传统思想的。但我们已看到,他的思想又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但他也并非将“宇宙”与“社会”做简单类比。 在《青春》和《今》中所表现的李大钊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如:何为社会,社会变革的主体如何行动,个人如何参予变革等,他把这些包括在“永远的今”这一概念之下。 “青春”是包含无限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今”的机能的表现,“其变者青春之进程,其不变者无尽之青春也”,这就是创造未来的“回天再造之精神”。而且李大钊认为:是使民族兴旺的“青春”的民族,还是使民族衰老的“白首”民族,完全取决于青年的自觉程度。至今阻碍中国的“青春”的障碍是什么呢?是“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青年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在《今》的结尾,他简明扼要地说出了他的思想: 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由“今”所造的功德罪孽,永久不灭。故人生本务,在随实在之进行,为后人造大功德,供永远的“我”享受、扩张、传袭,至无穷极,以达“宇宙即我,我印宇宙”之究竟。 综上所述,贯穿李大钊哲学的,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的使命感。他不满并反抗中国社会的现状,将刷新和充实自我置于根本地位,认为这是社会变革的全部力量所在。李大钊哲学既不是“宇宙观”,也不是黑格尔哲学,更不是“生的哲学”。尽管他也采用过赫胥黎的创造进化学说,但最终还是从眼下的中国社会实践中汲取了有益成分。无论如何,全面看李大钊哲学,它带有一种可称之为“生的哲学”的色彩,这与其思想的本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李大钊在对既往全部绝望以后,认为民众是惟一可信赖的基础。实践的方向就是“国民教育”,“改变风俗”等等,从这种辛亥年间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试图使自己的思想体系化,明显地带有观念性,带有“永远的今”这种“生的哲学”的印记。 如果说李大钊思想的基本性质是面向中国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那么一旦将其升华为抽象思维,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就会独立、自觉地发展下去。他提出的“今”的概念,包含了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不仅有更新自我之力,而且常常意味着在更高阶段上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由这一认识导引出的世界历史课题,即“再生”问题: 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青春》) 李大钊把“回春再造”作为历史课题并正当俄国十月革命之际提出,并非偶然。对他来说,十月革命正是“新精神的诞生”。 4.与《青春》、《今》同时,李大钊还有其他一系列文章,他自称为“调和论”。调和论本是章士钊等政学派的主张,与他们长期接触的李大钊深受其影响。 调和论的特征是主张放弃主义,让新、旧势力在同一舞台上扮演竞争角色,期待社会自然而然进步的一种乐观主义,其根源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希望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心态。但1917年以来局势的发展,彻底粉碎了调和论的梦想,其内部化分为两派,一是章士钊的与军阀调和论,二是李大钊提倡的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说。如果通读《太平洋杂志》,就会了解后者在现实的严酷打击下,如何变调和而为直接唤起“国民”的全过程。李大钊在《甲寅日刊》上与章士钊告别,投入后者的怀抱。② 李大钊主张调和论的目的,无疑是不使用暴力实现社会的进步,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在他看来,保守与进步这两种力量的并存,对世界进化来说是必要的,它批判用暴力扼杀新势力的专制政府,但同时又不赞成视旧为“恶”并给予彻底推翻的做法。 总之,我们不能要求此时的李大钊已经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勿宁说,他的适用于现实的哲学,表现为与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调和论。我们必须抛弃所谓李大钊哲学的发展必须通向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他之发现马克思主义,还须通过一媒介物,这个媒介物就是俄国十月革命。 三 与马克思主义相遇 1.《庶民的胜利》与《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但它们在李大钊思想发展中的价值自然是不同的。这两篇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作为光辉的历史文献,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的传播,是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但若系统地看待李大钊的思想发展,就会发现,他把握俄国十月革命的基调,他的“回春再造”的哲学,他对现实问题的立场等等,都还是民主主义的,如: 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和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和平,渐有和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将布尔什维的胜利,看作世界变革的潮流,它不外乎是一场扫除腐败的“历史残余物”的“积尘重压”而获得再生的实践。面对这种新潮,他呼吁群众“创造新纪元是非常困难的,恐惧不行,逃避也不行”。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坚决反对把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决定论,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劳动阶级大声疾呼,只有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是一大功绩。如前文所说,李大钊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变革的理论”提出来的,变革是必然的,但不是自然的。中国的变革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进行,首先还要让变革的主体即所有国民,自觉地坚强起来。 如上所述,李大钊思想的主调,是重视变革社会的实践及变革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被有机地吸收进他的哲学体系,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说都不具备科学的社会观的李大钊,从马克思那里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所缺乏的经济理论。 给李大钊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的理论如“宇宙进化大道,乃天行健自强不息之一长流,在此只能前进,不许反顾”是从“永远流转的实在”推理而来。正如王毓铨在《中国近代思想的最初的辩证法研究》中所评价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与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同时李大钊认为人民群众有力量创造历史,并对人民参予历史的创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进自己哲学的尝试。 令人为难的是,我们既已认定李大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他又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给中国革命以极大影响,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呢?为解答这一疑问,我们还须回到他所生长的中国的现实中去,因为这与他的思想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关系。 2.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大熔炉。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投身其中,其意义异乎寻常。过去,贯穿于《新青年》的基调是“德先生”、“赛先生”的启蒙主义,这当然是中国近代思想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在中国现实还不允许受理性支配的时候,合理主义的历史生命也就此终结了。21条和凡尔赛议和会议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已对中国构成最大威胁,西方列强要变中国为殖民地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在此时,用以西方为典范的“民主”与“科学”之外的理论,确实更能抓住民众。帝国主义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靠理性来解决的。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017年是李大钊同志就义90周年。为弘扬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继承大钊遗志,弘扬大钊精神。现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作者具体选题,请结合会议主题,参考征文提纲,也可自行拟题),论文请于2017年4月10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或。我们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以便确定最终参会人员,发出正式会议通知。论文将择优在《唐山学院学报》“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刊登,并实行优稿优酬,其他入选论文将择机出版论文集。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唐山学院承办,会议联络处设在唐山学院学报编辑部。联系人:李亚平 赵国英电 话: 附:“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提纲1. 李大钊的青春思想研究2. 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3.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4.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5.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建立6. 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7. 李大钊与五四时期人物的交往关系8. 弘扬李大钊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李大钊的建党思想10. 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11. 李大钊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贡献12. 李大钊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3. 李大钊与近代中国学术14. 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史学范式的建立15. 李大钊的社团思想与社团活动16. 李大钊与中国传统文化17. 李大钊与西方近现代文化18. 李大钊早期思想与清末民初社会19. 李大钊与日本(日本学者对李大钊的研究、李大钊思想在日本的影响).................
九年级语文试题]《孟子》二章习题精选2006年2月8日 来源:网友供稿 作者:不详 字体:[大 中 小] 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二、1.施行仁政的君主;王道,仁政;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2.“助”的“多、寡”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A.无实际意义,表假设语气,“或,要么” B.界限 C.到 D.施行 5.A B C 三、1.①教诲,教导 ②这样 ③引,拉 ④不如,不及 2.C。正确的理解应是;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人。 3.D。例句是判断句,A、B、C三项均是判断句,D项是主谓倒装句。 4.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四、1. 排比 所以说管理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 举例 道理 对比 4.略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回答者:your_sos - 高级经理 六级 12-10 13:16Ⅰ 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A 流俗( ) 顾颉刚( ) B 譬如( ) 侵蚀( ) C 惩前毖后( ) 户枢不蠹( ) D相互效尤( ) 翘足而待( ) 2.根据注音写汉字 A jí( )牛 diàn( )污 B zhuān ( ) 顼 sī( )亡 C 吝sè( ) 懒duò( ) D fū( )衍 洗dí( ) 3.判断各组字形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奢侈 鹰隼 ( ) B 宗诣 停滞 ( ) C 腐草为荧 辨伪去妄 ( ) D 不可思议 煜煜皇皇( ) 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意义有误的是( ) A 闻者足戒(戒:防备) 启迪(迪:开导,引导) B 惩前毖后(毖:谨慎,小心) 循序渐进(循:按照,依照) C 不亦宜乎(宜:应当) 头戴其苍,地履其黄(戴:顶着) D 干将发硎(硎:磨刀石) 吃一堑,长一智(堑:挫折) 5.判断解释句子中的词语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流俗:流传下来的俗人俗见。 ( ) B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 )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 ) D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断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蠹:蛀虫。 ( ) 6.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 纵观古今中外的学者、科学家,无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专心钻研,“聚焦”成才的。 B 老人如夕照,少年如朝阳。 C 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D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7.文学文体知识中有误的是( ) A 一篇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B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C 对比论证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放在一起论述,从而具体鲜明地将问题论证透彻。 D 议论文往往也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它与记叙文中的叙述不同:它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记叙事例来证明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 A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B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C 日本人称我中国老大帝国。 D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判断复句关系和表达效果分析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分析:转折关系。强调指出孟子的话在现实社会中仍值得借鉴。 ( )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分析:第一重是条件关系。强调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 C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 、我国古代神话为何大量亡佚? 2 、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3 、《诗经》“六义”。 4 、《诗经》古、今文学派。 5 、《毛诗》、《毛诗序》。 6 、以《感悟蒹葭》为题撰写一篇生活随感,不少于 500 字。 7 、先秦萌芽状态的散文主要有哪些类型? 8 、试论《左传》的叙事艺术。 9 、试论《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0 、试论《孟子》的文学价值。 11 、试论《庄子》一书的艺术成就。 12 、屈原作品中的比兴对《诗经》中的比兴有何发展? 13 、试论“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 14 、简述汉赋的发展阶段。 15 、论《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 16 、论《史记》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17 、试论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 18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质。 19 、建安文学得以繁荣的原因何在? 20 、略述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 21 、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22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在整体上大致有何区别和联系。 23 、试论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艺术成就。 24 、左思《咏史》八首有何艺术特色? 25 、试论陶诗的艺术成就。 26 、试论南朝文人诗歌的“新变”。 27 、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比较论。 28 、“四声八病”说的发现与提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29 、略述《世说新语》的写人艺术。 30 、论文撰写实践:择取先秦汉魏六朝诗中的某一意象予以纵横考察与诠释。 唐宋文学: 1.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为什么说“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3. 你对《长恨歌》多主题有何看法? 4. 讨论李贺诗歌美感的独特性 5. 如何理解温庭筠词的客观之美? 6. 王国维为什么说“后主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7. 如何理解晏殊词的富贵气象与人生感悟? 8. 如何理解江西诗派理论的得与失? 9. “诚斋体”有什么特异之处? 10. 讨论陆游爱国诗与爱情诗的关系 11. 结合学唱姜夔自度曲加深理解音乐与词的独特关系。 元明清文学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元代文学) 1. 杂剧《西厢记》共有( )。 A 三本二十折 B 四本二十一折 C 五本二十一折 D 六本二十折 2. 下列人中( )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郑光祖 D 白朴 3. 关汉卿《窦娥冤》不是一部( )。 A 末本剧 B 旦本剧 C 公案剧 D 悲剧 4. 钟嗣成的( )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 A 《青楼集》 B 《录鬼薄》 C 《曲律》 D 《元曲选》 5. 李千金是以下( )爱情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A 《拜月亭》 B 《秋胡戏妻》 C 《墙头马上》 D 《倩女离魂》 6. 散曲创作成就居全元之首的是 ( ) A. 关汉卿 B. 睢景臣 C. 张养浩 D. 马致远 7.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 ) A. 铁笛体 B. 东维体 C. 铁崖体 D. 廉夫体 8. 以下剧作不属于末本戏的是( )。 A 《望江亭》 B 《赵氏孤儿》 C 《汉宫秋》 D 《单刀会》 9. 在元散曲作家中,( )是成就最高 . 最有影响的一家。 A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张可久 10. “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 出自( ) A .《西厢记诸宫调》 B .《窦娥冤》 C. 《西厢记》 D .《高祖还乡》 11. 《救风尘》 . 《谢天香》 . 《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 .商人妇 B .村姑 C .妓女 D .贵族小姐 12. 散曲套数 [ 般涉调 · 哨遍 ] 《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 A .反讽手法 B .象征手法 C .情景交融手法 D .夸张手法 13. 杨维桢诗世称( ) A .台阁体 B .香奁体 C .宫体 D .铁崖体 14. 《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 ) A .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B .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C .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 D .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15.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 A .悲凉雄健 B .自然清新 C .翻新出奇 D .婉媚凄清 16. 元代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 “ 曲状元 ” 之称的作家是( )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王实甫 D 张可久 17. 元代诗歌创作中,涉及的主题最多的是 ( ) 。 A. 建功立业 B. 男女情爱 C. 隐逸生活 D. 民生疾苦 18. 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郑光祖 D. 张养浩 19. 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 A. 《赵氏孤儿》 B. 《张生煮海》 C. 《墙头马上》 D. 《柳毅传书》 20. 《陈州粜米》是 ( ) A. 历史剧 B. 爱情剧 C. 公案剧 D. 家庭伦理剧 21. 元代 “ 四大传奇 ” 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 A. 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 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 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 宣扬道德教化 22. 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 A. 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 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 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 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23. 《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 A. 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 创制以生 . 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 追求词藻华美 D. 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24. 散曲套数 [ 般涉调 · 哨遍 ] 《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 A .反讽手法 B .象征手法 C .情景交融手法 D .夸张手法 25. 《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 ) A .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B .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C .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 D .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26.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 A .悲凉雄健 B .自然清新 C .翻新出奇 D .婉媚凄清 (明代文学) 27. “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是( )语言的一大特色。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儒林外史》 28. “ 南戏之祖 ” 是对元末南戏( )的誉称。 A 《拜月亭》 B 《荆钗记》 C 《琵琶记》 D 《白兔记》 29. “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是( )提倡的口号。 A 公安三袁 B 袁枚 C 前后七子 D 沈德潜 30. 《西湖七月半》是( )的作品。 A 袁宏道 B 徐霞客 C 张岱 D 祁彪佳 31. “ 独书性灵,不拘格套 ” 是( )提倡的口号。 A 公安三袁 B 袁枚 C 前后七子 D 沈德潜 32. 《报刘一丈书》是( )的作品。 A 袁宏道 B 徐霞客 C 张岱 D 宗臣 33. 宗臣属于( )。 A 前七子 B 后七子 C 竟陵派 D 唐宋派 34. 徐渭的《狂鼓史渔阳三弄》等四部杂剧合称为 ( ) A. 《青藤四梦》 B. 《四歌啸》 C. 《南四曲》 D. 《四声猿》 35.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体裁是( ) A .书序 B .诗序 C .文序 D. 赠序 36. 明代归有光所属文学流派是( ) A. 前七子 B .后七子 C .唐宋派 D .公安派 37. 柳遇春这个人物出自小说( ) A. 《柳毅传》 B .《错斩崔宁》 C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D .《中山狼传》 38. 《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 ) A .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 B .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C .为了宣讲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的道理 D .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39. 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 ) A .《集异记》 B .《张于湖传》 C .《吴越春秋》 D .《剪灯新话》 40. 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 ) A .海盐腔 B .余姚腔 C .弋阳腔 D .昆山腔 41. 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 A . “ 小说 ” B . “ 说经 ” C . “ 讲史 ” D . “ 说铁骑儿 ” 42. 《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 A .《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B.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C. 《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D .《第一才子书 —— 三国演义》 43. 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 A .典雅工丽 B .清新自然 C .幽深孤峭 D .温柔敦厚 44. 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 A .情真说 B. 童心说 C .性灵说 D .神韵说 45.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 A. 格调说 B .神韵说 C .肌理说 D .性灵说 46. 明中叶杂剧成就最高的戏剧家是( ) A 康作 B 王九思 C 汪道昆 D 徐渭 47. 以李玉为代表的 “ 苏州派 ” 作家出现于 ( ) 。 A. 明中叶 B. 明末清初 C. 清中叶 D. 晚清 48. 下列戏曲集,属于李渔所作的是( )。 A. 《红雪楼十二种曲》 B. 《一笠庵四种曲》 C. 《笠翁十种曲》 D. 《玉燕堂四种曲》 49. 清代修改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是( )。 A. 金圣叹 B. 毛宗岗 C. 陈忱 D. 张竹坡 50. 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 A. 清新 B. 沉郁 C. 典雅 D. 豪放 51. 明代 “ 前七子 ” 的文学主张是 ( ) A. 文道合一 B.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 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52. 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 A. 写景散文 B. 传纪文 C. 序文 D. 寓言 53. 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 A. 玩世主义说 B. 游戏说 C. 诛奸尚贤说 D. 滑稽说 54. 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 A. 历史演义 B. 英雄传奇 C. 神魔小说 D. 世情小说 55. 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 A. 注重合律侬腔 B. 推崇语言本色 C. 强调场上之曲 D. 注重文采才情 56. 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 A. 师法汉魏 B. 师法唐诗 C. 师法宋诗 D. 兼学唐宋 57. 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 A. 性灵说 B. 神韵说 C. 格调说 D. 肌理说 58. 《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 ) A .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 B .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C .为了宣讲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的道理 D .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59. 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 A . “ 小说 ” B . “ 说经 ” C . “ 讲史 ” D . “ 说铁骑儿 ” 60. 《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 A .《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B.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C. 《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D .《第一才子书 —— 三国演义》 60. 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 A .典雅工丽 B .清新自然 C .幽深孤峭 D .温柔敦厚 61. 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 A .情真说 B. 童心说 C .性灵说 D .神韵说 62. 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 ) A. 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 .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 C. 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D .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63. 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A 唐宋派 B 竟陵派 C 公安派 D 茶陵诗派 64. 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 ) A .《集异记》 B .《张于湖传》 C .《吴越春秋》 D .《剪灯新话》 (清代文学) 65. 鲁迅评( )的结构为“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儒林外史》 66. 孔尚任《桃华扇》善于刻画政治历史人物,其中被刻画成八面玲珑的政治掮客是( )。 A 阮大铖 B 马士英 C 杨龙友 D 吴次尾 67. 以下不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的是( )。 A. 《好逑传》 B. 《平山冷艳》 C. 《红梅记》 D. 《玉娇梨》 68. 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张惠言 B 朱彝尊 C 陈维崧 D 纳兰性德 69. 以下既是清初诗坛江左三大家,又是尊唐派的诗人是( )。 A 钱谦益 B 龚鼎孳 C 吴伟业 D 王士祯 70.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 《词综》 B 《闲情偶寄》 C 《剧说》 D 《花部农谈》 71. 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 . 柳(永)风调。 A 朱彝尊 B 陈子龙 C 纳兰性德 D 陈维菘 71. 蒲松龄《席方平》: “ 越道避之,因犯卤簿。 ”“ 卤簿 ” 是指( ) A. 史书 B 帐册 C .法律条文 D .仪仗 73. 下列作品中,作者自注称 “ 清词 ” 的是( ) A 夏完淳《别云间》 B .张维屏《三元里》 C. 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D .戚继光《登舍身台》 74. 《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 A .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 .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75. 《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 A. 文言长篇小说 B .文言短篇小说 C. 白话长篇小说 D .白话短篇小说 76. 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 A .散文写作要讲求 “ 义法 ” B . “ 神气 ” . “ 音节 ” . “ 字句 ” 三者相互融通 C . “ 义理 ” . “ 考据 ” . “ 词章 ” 三者兼备互容 D .删芟 “ 枝义 ” ,刊落 “ 冗辞 ” 77. 《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 A .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 .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 .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D. 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78. 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 ) A. 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 .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 C. 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D .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79. 黄遵宪 1897 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 ) A. 新学诗 B .新体诗 C .新派诗 D .新诗派 80. 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 . 易顺鼎被冠以 “ 中晚唐诗派 ” 的原因是( ) A. 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 .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 C .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 D .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81. 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 ) A. 声满东南几处箫 B .去尚缠绵可付箫 C .少年击剑更吹箫 D .春雨楼头尺八箫 82. 《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 ( ) 。 A. 手稿本 B. 铸雪斋抄本 C. 青柯亭刻本 D. 会校会注会评本 83. 陈维崧的词风是 ( ) A. 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 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 师法姜夔 . 张炎,清空婉约 D. 师法苏轼 . 辛弃疾,豪放苍凉 84. 《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 A. 历史演义小说 B. 公案小说 C. 讽刺小说 D. 英雄传奇小说 85. 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 ) A. 脂评甲戌本 B. 脂评庚辰本 C. 程甲本 D. 程乙本 86. 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 ) A. 《梧桐雨》 B. 《临川梦》 C. 《比目鱼》 D. 《奈何天》 87. 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 ) A. 新意境 . 新语句 . 新风格 B. 古意境 . 新语句 . 新风格 C. 新意境 . 新语句 . 古风格 D. 新意境 . 古语句 . 新风格 88. 辛亥革命期间, “ 有学问的革命家 ” 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 ) A.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B.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C. 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 D. 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89. 《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 A .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 .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90. 《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 A. 文言长篇小说 B .文言短篇小说 C. 白话长篇小说 D .白话短篇小说 92.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 A. 格调说 B .神韵说 C .肌理说 D .性灵说 93. 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 A .散文写作要讲求 “ 义法 ” B . “ 神气 ” . “ 音节 ” . “ 字句 ” 三者相互融通 C . “ 义理 ” . “ 考据 ” . “ 词章 ” 三者兼备互容 D .删芟 “ 枝义 ” ,刊落 “ 冗辞 ” 94. 《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 A .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 .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 .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D. 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95. 黄遵宪 1897 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 ) A. 新学诗 B .新体诗 C .新派诗 D .新诗派 96. 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 . 易顺鼎被冠以 “ 中晚唐诗派 ” 的原因是( ) A. 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 .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 C .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 D .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97. 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 ) A. 声满东南几处箫 B .去尚缠绵可付箫 C .少年击剑更吹箫 D .春雨楼头尺八箫 98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吴伟业 B. 王士祯 C. 郑燮 D. 袁枚 99.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这种曲词出自传奇( )。 A. 《红梅记》 B 《清忠谱》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100. “大明湖说书”是晚清著名谴责小说( )中的一个精彩片断。 A. 《官场现形记》 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 《老残游记》 D. 《孽海花》 第二部分 填空题 (元代部分) 1、散曲包括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主要形式。 隋树森所编的《 ________ 》是目前收录作品最为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2 、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四位著名杂剧作家是 ____________ 、白扑、 ____________ 和郑光祖。 3. 好是日斜风定后, ________ 。 4. 石壕村里夫妻别, ________ 。 5. 伤心秦汉经行处, ________ 。 6.________ ,总是离人泪。 7.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________ , ________ 。 8.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________ 。 9. 柳丝长玉骢难系, ________ 。 10. 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________ 。 11 ________ , ________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2.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疾。 ________ ,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13. 夕阳西下, ________ 。 14. 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 ________ 。 15.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 _____ 折。 16. 元杂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 ________ 》。 17. 睢景臣《高祖还乡》: “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 这是指仪仗旗队中的 ________ 旗。 18. 现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_______________ 》。 19. 散曲包括 _______________ 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20.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 _____ 折。 21. 赵孟頫的散文《 ________ 》具体阐述论证了苏冬坡关于吴兴山水清远的论断。 22 .《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 “ ________ ” 的故事演化而来。 23 .《西厢记》崔张的爱情故事则源自唐传奇《 ________ 》。 24 .元至治年间刊刻的说话人底本《 ________ 》已具有《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宋元间的说话人底本《 ________ 》则已具《水浒传》的故事雏形。 25 .元曲包括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两种体裁,因为它们都是以曲词为主,和乐歌唱的,故统称为曲。 26. 散曲是宋元时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其形式主要有两种那就是 ________ 、 ________ 。 27. 王实甫与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同,前者重 ________ ,后者 ________ 重 。 (明代文学) 28 、明清小说的繁荣,是以 _____________ 的高度成就为主要标志的。 29 、明清短篇小说可分为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明代的《 ________ 》成为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 清代《 ________ 》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30 、长篇 __________ 小说《三国演义》和 __________ 小说《水浒传》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新时期。 31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_____ 》,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是《 _______________ 》。 32 、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__________ 和以沈璟为代表的 ________ 是晚明影响最大的戏剧流派。 33 、 ______ 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四部作品都有人物梦境活动的情节,所以世称 “ _______________ ” 。 34 、明晚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 “ __________ ” 提出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的主张,反对摹拟前人。 35. 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 “ _____ , ____ ” 。 36. 杜丽娘是《 ________ 》中的女主角。《哀盐船文》的作者是 ________ 。 37. 《 __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 38. 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加工编撰的《喻世明言》 . 《警世通言》和《 ________ 》,世称 “ 三言 ” 。 39. 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 “ _____ , ____ ” 。 40. 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________ 和王世贞。 41 .徐谓的杂剧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成就,他的《四声猿》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四个杂剧。 42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冯梦龙编撰的 “ ” 、凌蒙初 著的“ ” 和陆人龙编撰的《 ________ 》。 43 .《金瓶梅》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 、 ________ 、 三人。 44 .明代最早的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 的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45 .明 “ 三大传奇 ” 是李开先的 ________ 、梁辰鱼的 ________ 、 ________ 和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 46 .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有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47 .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是宋末元初的《 ________ 》。 48 .明代最早出现的话本集是嘉靖年间洪楩所刊的《 ________ 》。 49 .明末张岱以小品文而得名,他的两部以 “ 梦 ” 名篇的文集是《 _______ 》和《西湖寻梦》。 50. 明代最早出现的话本集是嘉靖年间洪楩所刊的《 ________ 》。 51. 《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 ________ 三位一体。 52. 明代杂剧成就最高的是作家是 。他的《 ________ 》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 53. 明代万历时期由于对音律见解的不同和创作思想的差异,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戏剧流派,它们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 ________ 为代表的吴江派。 54. 明末以来最流行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抱翁老人从 “ 三言 ” . “ 两拍 ” 中选编的《 ________ 》。 (清代文学) 55 、《 》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成功的讽刺艺术杰作, 它奠定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基础。 56 、辛亥革命前后几十年间,戏曲界经历了一场范围较大的 __________ ,话剧形式随着外国文化大量传入被介绍到中国。 57 、 ________ 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58 、《 ___________ 》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 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15 、清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最重要的阶段是清初至乾隆末年,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59 、清代戏剧《 __________ 》具有供舞台演唱的一切良好条件,既可演又可传,这是其它戏剧无法相比的。 60 、 文学史上, 一般称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 1840- 1911 )的文学为 ______________ , 或称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 1840- 1919 )的文学为 _______________ 。 61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是 ____________ 诗作《 __________ 》中的诗句。 62 、鲁迅先生曾指出,《 __________ 》问世后, “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 63 、以 ___________ 的《文学改良刍议》和 ________________ 的《文学革命论》的发表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64. 《儒林外史》中以作者自己为投影塑造出来的正面人物形象是 ________ 。 65. 无限河山泪, ________ 。 66. 爝火燃回春浩浩, ________ 。 67.________ ,须把乾坤力挽回。 68.________ ,不辞辛苦出山林。 69. 晚清道 . 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 ____ 。 70. 皮簧腔和东柳 . 西梆 . 南昆 . ________ 构成了我国各地方剧种的主要声腔。 71. 《镜花缘》的主要内容是海外奇观和妇女问题,其作者是 ________ 。 72. 学问之深 . 涉猎之广,在清代屈指可数,与黄宗羲 . 王夫之同被誉为 “ 青初三先生 ” 的作家是 ________ 。 73. 《红楼梦》八十回抄本系统,大都附有 _______________ 评语。 74. 近代 “ 桐城派 ” 散文家中影响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 。 75. 近代以翻译西方小说著名的学者是 _______________ 。 76. 除《西游记》外,明代著名神魔小说还有计仲琳编辑《 ________ 》。 41. 清初词家朱彝尊与 ________ ,并称 “ 朱陈 ” 。 77. 《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由 ________ 续成的。 78. 《孽海花》的作者是 ________ 。 79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 ________ 》和《 ________ 》。 80 .《西游补》的作者 ________ 和《水浒后传》的作者 ________ 均为湖州南浔人。 81 .清初词人中, ________ 是阳羡派的领袖,朱彝尊是 ________ 派的领袖
Ⅰ 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A 流俗( ) 顾颉刚( ) B 譬如( ) 侵蚀( ) C 惩前毖后( ) 户枢不蠹( ) D相互效尤( ) 翘足而待( ) 2.根据注音写汉字 A jí( )牛 diàn( )污 B zhuān ( ) 顼 sī( )亡 C 吝sè( ) 懒duò( ) D fū( )衍 洗dí( ) 3.判断各组字形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奢侈 鹰隼 ( ) B 宗诣 停滞 ( ) C 腐草为荧 辨伪去妄 ( ) D 不可思议 煜煜皇皇( ) 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意义有误的是( ) A 闻者足戒(戒:防备) 启迪(迪:开导,引导) B 惩前毖后(毖:谨慎,小心) 循序渐进(循:按照,依照) C 不亦宜乎(宜:应当) 头戴其苍,地履其黄(戴:顶着) D 干将发硎(硎:磨刀石) 吃一堑,长一智(堑:挫折) 5.判断解释句子中的词语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流俗:流传下来的俗人俗见。 ( ) B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 )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 ) D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断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蠹:蛀虫。 ( ) 6.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 纵观古今中外的学者、科学家,无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专心钻研,“聚焦”成才的。 B 老人如夕照,少年如朝阳。 C 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D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7.文学文体知识中有误的是( ) A 一篇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B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C 对比论证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放在一起论述,从而具体鲜明地将问题论证透彻。 D 议论文往往也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它与记叙文中的叙述不同:它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记叙事例来证明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 A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B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C 日本人称我中国老大帝国。 D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判断复句关系和表达效果分析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分析:转折关系。强调指出孟子的话在现实社会中仍值得借鉴。 ( )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分析:第一重是条件关系。强调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 C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分析:递进关系。强调指出了怀疑还有积极方面的作用。 ( ) D 我们只要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坚持纵比与横比的辨证统一,就可以既看到成绩和胜利,增添前进的力量和信心,又不断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看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坚定不移地为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分析:第一重是假设关系。强调假如可以正确比较会带来的益处。 ( ) 10.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 凸透镜的作用在于聚焦, 是酷暑的阳光 不足以使火柴燃烧,但是______用凸透镜聚焦于一点,即使是冬日的阳光, 能够把火柴点燃,发出它的一分光和热来。 A 即使 也 如果 也 B 尽管 也 因为 所以 C 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D 只要 就 不但 而且Ⅱ 语言运用 (一) 11.不改变原意,将下列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严禁广告公司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的决议。 (1) (2) (3) (二)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 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 。12.请给上面的短文拟订一个能揭示文章中心的标题 13.请在短文结尾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Ⅲ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⑧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文段的论点是( ) A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D 如果没有怀疑,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 2.第⑥⑦⑧句直接证明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3.划分文段层次正确的是( ) A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C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4.文中在证明论点的论证中,叙述戴震的内容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了论点?请简要回答。 A B 5.第⑼句中“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6.如果将第⑼句的四个“常常”删去,表意会有哪些变化?7.文段运用的例证法除了戴震的事例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横线划出来。 8.分别指出第③句和第⑨句中代词“这样”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这样③句 这样⑨句 9.“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在原文中有波浪线划出来。 10.⑴句中“必要”和“基本”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二)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的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产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非存在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的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生命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越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秀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出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灵魂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分三层) ① ② ③ ④ ⑤ 2.文章第①段中说造成“精神不平等”的原因是 。 3.文章第②段着重讲述了阅读的好处,这好处一是 ; 二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4.文章第③段列举了许多书名和作家的材料,意在说明A B ,从而论证 的观点。 5.第④段引用歌德和雨果的话,是为了证明 。 6.简答第④段中加点的短语“极大的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7.文章第⑤段的作用是:(三)吃苦是一种资本①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②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手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 ③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④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和伸手乞讨的可怜。 ⑤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你便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⑥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⑦ ⑧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⑨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继承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⑩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知道这种养分会让你终身受益!1.“吃苦是一种资本”,文中与“资本”的含义相近的一个词是 。 2.第⑨节加点的“这种病变”指什么?(可引用文中语句回答)3.“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 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4.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说理由。第六单元答案 Ⅰ 1 liú jié pì qīn chéng dù yóu qiáo 2 脊 玷 颛 澌 啬 惰 敷 涤 3 √ⅹⅹⅹ 4 A 5 ⅹ √ √ ⅹ 6 D 7 C 8 B 9 √ⅹ√ⅹ 10 A Ⅱ11 (1) 广告公司要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 (2) 业主委员会提出严禁广告公司这一做法的报告。 (3)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关于该报告的决议。 (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完全相同,要点齐全即可。) 12 成功(成功的最佳目标) 13 最有价值的那个;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Ⅲ(一) 1 B 2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3 A 4 对流俗传说常常抱怀疑态度;对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 5 不可以颠倒,它是按照对于学问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来进行思维的。若颠倒了,就不符合思维逻辑了。(意思对即可) 6 原来的语句强调怀疑精神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随时随地,突出怀疑的持久性、广泛性,因而才能取得成绩;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7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8 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 (一切学问家,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9 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0 不能去掉。“必要”是“必须而且重要”的意思,修饰“步骤”,指其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如果删去则不能突出强调怀疑精神在辨伪去妄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是“主要”的意思,用来修饰“条件”,强调怀疑精神在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就不可能突出其主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二) 1 ①‖②③④‖⑤ 2 阅读能力的拥有和丧失 3 阅读能增广知识;阅读能使人超越有限的生命。 4 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读书人是幸福人” 5 读书使人向善,使人避恶。 6 首先“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其次,“并非凡书皆好,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只有和好书结缘的人才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如果删去,就变成了所有的读书人、和所有的书结缘的人都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了,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表达不准确。(意思对即可) 7 总结全文,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三) 1 养分 2 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3 要求:①事例必须典型,有说服力。②内容要围绕“折磨人,锻炼人”。 (事例不典型、叙述不完整、语言不符合要求(议论中的叙述的要求)、超过字数的要适当扣分。) 4 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
我不觉的我门喜欢三国 是受了游戏的影响 我门同学也是 是因为他是四大名著所以我门才去读的
你去百度文库上搜搜,有反面人物的素材
汪精卫汪精卫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在华的侵略活动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在军事上,大量策反了国军(近百万),尤其是杂牌军,组织「伪军」,多次进行清乡,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在林思云先生的观点中“日占区百姓渡过了没有日军侵犯骚扰的安稳的一年。”日占区的民众是“安稳的”,那么其他地区的人民由于汪精卫政府对日本的物资支持恐怕就不得安生了。),汪精卫自兼清乡委员会主任,打击其统治区的地下抗日武装(主要中共游击队),使得日军可以抽身进行其他战役。在经济上,南京国民政府协助日军对沦陷区的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强迫实施储藏物资的全面登记,并对棉纱棉布进行强制性收买,以供日军之需。在思想教育上,汪精卫在学校推广与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发动「新国民运动」,从思想上削弱民众的反日情绪。另外,汪精卫承认满洲国、德王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被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出卖中国的领土的不可饶恕的严重罪行,现在看来就是分裂国家罪。 汪精卫多次游说日本政府,但是汪的政府从来没有得到多大的自主权。汪政府也毫无权力影响日军在华的军事行动,而且汪政权自始至终也没有建立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汪政权后期与日本交涉中确实争得一些权利,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力量在变弱,而并非汪政权实力增强。如此一来汪精卫提倡的政治结构毫无号召力,也使所为的「和平建国」落的一场空,最后在日本人不管不问中死去,曾经的美少年,据说在临死前已经不成人样。 而且汪精卫的身份很高,他的投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打击,对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赵高提起赵高,人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到“指鹿为马”的成语。 赵高从一名小小的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在秦王朝最后的几年统治中翻云覆雨,把秦朝的暴虐苛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赵高本是秦国某位国君之后,他的父亲是秦王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 被施刑,其母受牵连沦为奴婢,赵高弟兄数人世世卑贱。秦始皇听说他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处他死刑,秦始皇却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由此不难看出秦始皇对赵高的偏爱,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位在自己眼中“敏于事”的宠臣,日后会成为断送大秦江山的祸首。秦桧在宋徽宗,钦宗被俘后,女真贵族要立张邦昌为傀儡,时任御史中丞的秦桧不发一言。御史马伸等人上书反对立张邦昌,要求秦桧也签名。秦桧起先不同意,但数十名官员先后签名,马伸“固请”,秦桧无奈,只得签名。因在上书者中秦桧官职较高(言官之首),于是在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以秦桧反立张邦昌,将他捉去,同去的还有他的妻子王氏及侍从等.这时宋徽宗得知康王赵构即位,就致书金帅粘罕,与约和议,叫秦桧将和议书修改加工润色。秦桧还以厚礼贿赂粘罕,金太宗把秦桧送给他弟弟挞懒任用桀桀,又名癸、履癸,生卒年不详,相传桀是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县卧牛山)。 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 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这样,桀也就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 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这时,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 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无人服侍,自已又不会劳动,就活活饿死于卧牛山;又说死于亭山(今安徽省和县西历阳山)。有的史书说,桀并没有被商兵俘获,而是逃匿于南巢,最后病死。夏朝宣告灭亡。帝辛(商纣)殷帝辛名受,“天下谓之纣”,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除了天资聪颖、领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见的大力士。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吕后吕后,(公元前242~公元前180) ,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认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汉王四年(前203),项羽因形势失利,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和刘邦父母获释。次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吕后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 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后来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惠帝七年,刘盈忧郁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8年。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 吕后称制期间压制功臣势力,大封诸吕为王,拔擢亲信,专擅用事。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外通过和亲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享年62岁。她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合刘邦的旧臣,杀掉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灭吕氏家族,恢复了刘氏政权。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一、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话题:"贫穷是一笔财富""坚持不懈""苦难出人才"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二、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分析: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话题:"成功与磨难""挫折的力量""苦难是一种财富"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三、磨难是财富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分析: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
话题:"磨难是财富""生命的力量"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四、面对失败和贫困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话题:"挫折""决心""成才的途径"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五、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分析:身陷囹圄而能最终成才,一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执著。
话题:"永不放弃""信念与毅力"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六、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话题:"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七、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分析:"博迪眨眼写作"的事迹让我们想到史蒂芬·霍金,身体上的极度残缺却丝毫不能阻止他们在文学及科学研究上的昂首阔步。
话题:"毅力""完美与残缺""奇迹的诞生"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八、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分析: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雪岩的一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
话题:"规则与人生""规则的双刃性"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九、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十、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李密是一个为人正直有才干的人,他书写的《陈情表》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不少高中学生也因此遇到了关于《陈情表》的话题作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当雨后的那一际长红横架于天空之中,当早春时节那一株竹笋冒出它的笋尖,当早秋之后桂花之香飘于十里......这一切切的景象都在前进于之上,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周国平曾有言:“架于这富有生机的时代,亦不抉择,亦不褪弃,进于是退。”是啊,在现在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既不可逾越于之上,又不可卑弃于之下。曾想,如果当时的柏拉图没有后退一步,也不会有如今亚里士多德的“感觉即认识的起源”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柏拉图,但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所以,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前进,柏拉图的后退,才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主义精神。
“学会后退”也是论坛上的一个博得眼球的热点,在当今这个人人独以自傲,奋求上进的社会当中,后退必然是于你头顶上的一记棒槌,你若后退必有人前进。莫不然,现今的高楼里,每天为了竞达标而忙的焦头烂额的公司白领,无乎是为了上位一览声望,可有时适时的后退也是为了更好的积累。正如刘墉所说“争逐名利之心在作祟,此念一生,则风流尽去!”
流传至今的“六尺巷”故事无疑是退让当中的一章经典。如若他们都毫不退让,那故事的结局必将是不欢而终。可恰好的是,两家都选择了退让三尺,这才使得这一故事成为人们口中的一恰美谈。
现在的社会,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部却杂草纷芜,前进与后退更让每个人处惊不忧。继徐志摩之后还有一个浪漫又不失文学素养的作家朱生豪,朱生豪一生平淡无奇,无疑是写写小作,读读书。可他说他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前进,他勇敢向宋清如迈步前进,才让他成就这端美事,使他的浪漫诗集一直畅销至今。
可得而知,适时的后退,积极的前进都会让我们豁然开朗,随心而乐。诚然,“进退共之,与时机相恰,择适项而存。”江海湖泊,必有退者择其分支而流向大海,也必有进有 其主流。
前进与后退两个截然不同的做法,可结果有时却似一样,有时,这两个都是恰好的选择。
文|路琳琳
荐|王洪亮
公众号:高考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话题:‚挫折与成功‛‚意志的力量‛‚转折‛贫穷造就了作家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