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营养学sci杂志

营养学sci杂志

发布时间:

营养学sci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167。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Annales de Génétique《遗传学纪事》法国ISSN:0003-3995,195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0.625。法国遗传学会的会刊。刊载遗传学研究论文、技术札记、文摘和消息。Biochimie《生物化学》法国ISSN:0300-9084,1914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461。刊载有关酶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高分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评论。Biomolecular Engineering《生物分子工程》荷兰ISSN:1389-0344,1983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435,2005年EI收录30篇。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中使用的新技术、材料及器械。刊载研究论文和综论。Cancer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癌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美国ISSN:0165-4608, 1979年创刊,全年1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640。刊载癌细胞与分子的基础研究论文。反映癌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遗传学与发育新见》英国ISSN: 0959-437X, 1991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9.361。著名遗传学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00种之一,刊载分子遗传学、疾病遗传学、遗传组织与变异、细胞繁殖、发育模式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评论。附近期有关学科主要论文索引。Developmental Biology《发育生物学》美国ISSN:0012-1606,1959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5.234。著名生物学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从分子、细胞和遗传的水平上研究动植物发育、变异、生长、再生和组织修复的机能。发表论文。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欧洲医学遗传学》ISSN: 1769-7212,2005年创刊,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关于给类人研究和医学遗传学以及基因实验模型方面的论文。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Molecular Pharmacology《欧洲药理学杂志:分子药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60学分册》荷兰ISSN:0922-4106,1989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刊载分子水平的药理学、药效学、神经系统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报,内容涉及分子神经传递,信号转导机理,蛋白质受体的遗传反应等。Human Immunology《人类免疫学》美国ISSN:0198-8859,198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467。刊载人类免疫系统和其他脊椎动物模拟系统的研究论文。侧重于组织适应性和免疫遗传学的研究。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传染、遗传和进化》荷兰ISSN:1567-1348,2001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遗传学领域,包括疾病等的传染、遗传、进化等方面的论文。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杂志》英国ISSN:0022-2836,1959年创刊,全年5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5.229。刊载原始论文,论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基因结构、复制及解译机理、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分子遗传学与新陈代谢》美国ISSN:1096-7192,1976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678。1998年前刊名为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人体正常代谢和代谢病进行研究。发表原始论文、短评和简讯。Mutation Research/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突变研究-突变原理与分子结构》荷兰ISSN:1388-2112,1964年创刊,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关于包括遗传变异基因的作用,并体现突变,可变化合物的代谢方式到以不同的身份和修复受损DNA的细胞复制等方面的论文。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突变研究—遗传毒理学》ISSN: 0165-1218,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测试,以及对人类群体的遗传毒性效应、发育、进化的监督,监控等方面方面的文章。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突变研究—遗传毒理学》ISSN: 0165-1218,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测试,以及对人类群体的遗传毒性效应、发育、进化的监督,监控等方面方面的文章。Mutation Research/Reviews in Mutation Research《突变研究-突变研究评论》荷兰ISSN:1383-5742,1964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5.333。主要刊载突变和疾病的关系,涵盖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包括演变和功能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遗传学、基因治疗、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遗传毒理学和环境突变(包括遗传因素调节活性剂环境)等方面的论文。Trends in Genetics《遗传学趋势》英国ISSN:0168-9525,1985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2.047。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00种之一,刊载分子遗传学、变异、发育方面的评论、札记和书评,涉及临床遗传学、遗传学与社会、应用技术与人口遗传学等问题。

中国营养学杂志

临床营养作为肿瘤治疗以及康复的重要环节, 在国内近几年被纳入重点研究方向, 专门成立了MCL肿瘤患者医学生活方式全程管理, 其中发布 了很多具有专业性的案例指导及学术研究,。

为了孩子的骨骼 健康 发育,我们很多父母都认为,不能缺少钙元素的补充,这是很好的,但你知道吗,有一种矿物质对骨骼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但常常被人们忽略。 那要让孩子的骨骼 健康 ,除了钙元素之外,还有哪些营养是必需的? 实际上,它是——元素磷。 1、体内的磷元素比较多。 谈到磷素,我们可能更不熟悉, 事实上,磷和钙都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元素磷是什么。 正常人体内含磷600-700克,每公斤无脂肪组织中大约含磷12克左右。人类的骨骼,牙齿中磷含量为85.7。 人体内主要以无机磷酸盐存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包括全身软组织、血浆等。 2磷元素的作用。 1)组成骨骼、牙齿。 磷素主要构成骨、牙,其主要成分是磷灰石,是由磷和钙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若婴儿缺磷、缺钙,就会发生软骨病或佝偻病。 到了晚年,尽管骨骼停止生长,但磷和钙仍以每年20%的速度更新。 文章|媛crystal。 2)重要代谢。 磷素的另一个作用是,与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有关,以及体内的重要代谢。 人的许多酶都含有磷元素,磷在储存、传递能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有助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氧化时释放出热能。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磷元素是什么,以及它所起的作用,那么为什么磷对人体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又会出现磷缺乏? 二、特殊人群缺磷情况。 在特定的人群中会出现磷元素缺乏症。 早产婴儿 如果早产儿仅仅是喂食母乳,由于母乳含磷量低,一般无法满足早产儿骨磷沉积的需要,就会出现佝偻病等骨骼异常。 因此对于早产儿,尤其要注意补充磷元素。 2母乳,婴儿,学龄前磷吸收率。 由于磷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运行效率远远高于成人,因此会出现磷元素缺乏,磷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1)哺乳婴儿。 对母乳喂养的婴儿,磷吸收率在85%至90%之间 2)学龄前。 学前儿童吸磷率50%-70% 现在我们知道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磷元素很容易缺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补充多少呢? 三、磷对各年龄的需求。 不同年龄儿童对磷元素的需求也不相同,例如: 1婴儿的乳汁、牛奶中磷。 1.母乳(0至6个月) 若婴儿以母乳喂养,则磷素吸收率在85%-90%之间。 若用牛奶喂养,吸收率可降至72% 奶粉比母乳含有更多的磷。 尽管母乳磷含量相对较低,但可使小肠下端残留的磷量降低,从而减少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免疫功能。 据中国营养学会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显示,0-5个月儿童磷的适宜摄入量(AI)为每天100毫克。 2)添加辅食后。 6个月后的婴儿,由于添加辅食,所以磷的摄入增加, 据《中国营养学会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儿童半岁开始适当的磷(AI)摄入量为每日180毫克。 1岁时,每日推荐剂量为300毫克。 2.童年。 在孩子们的饮食中,还需要考虑磷。 婴儿1至3岁的时候每天磷的建议摄入量是300毫克。 在婴儿4岁的时候,磷建议爱你每天摄入350毫克, 在7岁的时候,磷的建议摄入增加到了470毫克每日。 当婴儿长大,对磷的需求就会增加。 取自《中国营养学大全》 3青春期。 儿童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就会迅速成长,因此,在钙质之外,对磷的需求也是最多的。 《中国营养学会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在儿童11岁的时候,磷的每日建议摄入量是640毫克。 到了14岁,磷的每日建议摄入量增加到了710毫克。 在儿童18岁的时候,磷的每日推荐摄入量达到了最高,为720毫克。 四是孕妇。 孕期对磷的补充也不可忽略。由于胎儿每天增加的磷需要62毫克,所以孕妇必须满足这个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全国孕妇每日磷摄入量为720毫克。 哺乳期间,磷的适宜摄入量为720毫克。 上面介绍了磷元素在各个年龄段都需要补充,那么,是不是说,磷要常吃?事实上,过量的磷也是有害的。 四、磷过量危害。 一般说来,饮食摄取不过量。 当前只有在食用过多的多种磷酸盐食品添加剂,或用医用口服时,静脉注射大量磷酸盐才会发生高磷血症。 会出现高血磷、神经肌肉低血钙症状。因此,给孩子磷的摄入量要控制好。 1)孩子。 据《中国营养学杂志》报道, 全国11岁以下儿童对磷耐受的最高水平(UL)为每天3克。 磷的耐受最高水平(UL)为11-60岁每日3.5克。 2)孕妇。 对怀孕妇女,磷耐受最高水平(UL)为每天3克。 可耐受的母乳中磷的最高摄入量为每天3.5克。 由于磷素对儿童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又无法补充足够的营养,我们如何从饮食中获取这些营养? 五、含磷的食物。 磷的吸收率一般为70%左右,膳食磷的来源和有机磷的性质都会影响磷的吸收。 1食物来源。 许多食物都含有磷元素,如动物食品、植物类食品。 1)磷主要和蛋白质共存,所以牛奶、瘦肉、鸡蛋、动物肝脏等,磷的含量非常高。 2)磷在坚果、芝麻酱、海带、紫菜、花生、坚果、粗粮中也比较丰富。 肌醇、六磷酸盐等都属于植酸。 要指出的是,粮谷中的植酸磷未经加工处理,吸收利用率很低。 植酸、六磷酸肌醇主要存在于谷胚种,但人体肠粘膜中缺少植酸酶,人体形成的植酸磷酸盐不能被人体吸收。 取自《中国营养学大全》 摘要: 要让孩子的骨骼 健康 发育,除了注意补充钙元素外,也不要忘了磷元素,同样重要。 磷素在食物中的分布非常广泛,要让孩子均衡饮食,不能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3在怀孕期间,特别要注意磷的补充,比如孩子的生长发育期、怀孕期间。

中国保健营养,普通期刊,晋级可以使用。如果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中国保健营养》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一个国家级期刊,不是核心。晋升的话,只要你们当地的晋升政策没有要求必须发核心,就可以用的。而且这个杂志最近刊期特别有优势,我前段时间通过创新医学网投了1篇,现在还可以发5月,这在国家级的期刊中算是最有优势的时间了

肿瘤营养学杂志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 复旦学报.医学版1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1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 广东医学20.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 上海医学23.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 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 山东医药 29.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 天津医药33.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 环境与健康杂志10.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 中国卫生统计12.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 中国职业医学 14. 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6.中国卫生经济 17. 毒理学杂志18.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 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 中国妇幼保健23. 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 中国针炙5. 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 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 辽宁中医杂志16. 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 18. 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 解剖学报5. 中国免疫学杂志6. 免疫学杂志 7.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 解剖学杂志 1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 生理科学进展 15.中华病理学杂志 16. 神经解剖学杂志17. 现代免疫学18. 病毒学报 1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5. 基础医学与临床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5.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 临床检验杂志 10.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 中国急救医学 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 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7.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1.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中华内科杂志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 中华血液学杂志6. 中华肝脏病杂志7. 中华消化杂志8.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9. 中华肾脏病杂志1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3. 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6.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 中国循环杂志 18.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 中国内镜杂志 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创伤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 中华烧伤杂志11. 中华麻醉学杂志12.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4.中华手外科杂志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8.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现代妇产科进展1.中华儿科杂志 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 临床儿科杂志4.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 中国肿瘤临床 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 中华精神科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 中华眼科杂志 2. 中华眼底病杂志3.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 5.眼科新进展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1.中华放射学杂志 2.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4. 中华核医学杂志5.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 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 华西药学杂志

1.中华临床营养

日益增长的急慢性疾病代谢异常的处理和涵盖疾病因素的营养风险筛查从基础到临床推进了临床营养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与发展。为了满足基础研究与临床多学科读者的广泛兴趣,《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促进...

2.营养学报

《营养学报》以报导具有相当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的国内营养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就,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内容有食物化学、实验营养、实用营养、临床营养、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他营养学的...

3.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本刊2011年上半年刊出重点分别为:耳鼻咽喉、口腔颌面部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儿童心脑血管病;乳腺肿瘤;脊柱及关节疾病;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肿瘤;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肠内...

4.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全国性高级肿瘤临床医学期刊。杂志面向广大临床工作者,反映我国肿瘤临床的最新进展和成就,体现我国肿瘤临床的总体水平。本刊的目标和特色为科学的进步性和临床的实用性。报道内容强调较高的临床水平,较高的参考...

5.检验医学与临床

交流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临床新方法、新技术,优先刊登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和各级学术会议交流的优秀文章。 《检验医学与临床》本刊努力奉行应用与理论、临床与实验室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办刊宗旨,重点...

1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 营养学报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8 中国中药杂志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0 病毒学报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5 中华放射学杂志16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8 中华护理杂志19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1 中华内科杂志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 中华血液学杂志2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5 中华消化杂志26 中华肾脏病杂志27 中华传染病杂志2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9 中华外科杂志3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 中华骨科杂志32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3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4 中华烧伤杂志3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6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7 中华麻醉学杂志38 中华创伤杂志39 中华妇产科杂志40 中华儿科杂志4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2 中华肿瘤杂志43 中华病理学杂志44 中华神经科杂志45 中华精神科杂志46 中华皮肤科杂志47 中华眼科杂志48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4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50 药学学报51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52 中国药学杂志53 药物分析杂志5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营养学杂志投稿

知道有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刊号是11-4004/R,还知道有个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刊号是11-5822/R。你说的美国的还真不知道。

建议你的论文题目可以生动一点啊,不要那么板,这样显得可以更有创意,发表期刊可以发表到《中国保健营养》《中外健康文摘》《健康必读》《健康天地》都可以,都是中国月期刊网保健营养学方面的热门期刊,你可以比较一下,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期刊

推荐《现代食品》,见刊快,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须知,希望有所帮助:《现代食品》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办刊的国家级刊物,由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主管,由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并由现代食品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综合性食品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国家级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060;国内统一刊号:CN 41-1434/TS,邮发代号:36-53。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可以满足毕业生!投稿要求:杂志是普刊,投稿要求比较低,要是毕业要求不高,或者评职称级别不高的话,可以投稿,普刊发表费用也比较低。这几本就是国内目前营养类杂志推荐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参考,这些经验也是我们长期积累的投稿经验,大家要是有疑问的话,我们也可以提供一对一免费指导。

美国营养学杂志

一、犹太洁食认证,即kosher认证,意思是符合犹太教规的、清洁的、可食的,泛指与犹太饮食相关的产品,例:“百洗克”也拥有洁食认证,所以,洁食认证并非是评定营养品最高品质的依据。 以上两点被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经销商作为证据去说服同样不明真相的顾客,家人、朋友,让“全美第一”的神话延伸下去。 真正美国和加拿大权威书籍《营养补品的比较指南》,是营养学界的权威刊物,加拿大前国会议员组织一批科学家、医学家、营养学家、双博士等,根据人体细胞的真正需要,对北美和加拿大地区的1400多家营养品进行评分,美国国会出版,具有法律效力的书。评比的量化和细化,非常具有说服力, 1998年以来的十二年间,评比四次,从未有任何一家被评判低分的公司提出异议,包括还总是在宣称自己全美第一的嘉康利公司和安利公司,嘉康利营养品的名次总是在200位左右,安利长期是203位到207位之间,书籍公开售卖,亚马逊购书网站上可以买到。 它同样被嘉康利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杰所认可,承认其权威性和真实性。 李杰经理始终也没有用洁食认证和伯克利大学调查结果来说服我,我分析提及之后,他也未作任何反驳,这当然取决于他的渊博的营养知识和对待论证、论据的严谨性。 三、李杰经理说:所谓的“品质第一,决不妥协”只是公司内部对比,也是公司的理念,并非强调全美产品品质第一。 四、李杰所提供的唯一说明其品质第一是来源于美国的一家杂志,但评比的第二名及前十名还有待考证。 至于评比了几次,嘉康利是否蝉联榜首,以及是否有权威性,则暂时无法考证。 美国营养保健期刊(NBJ)为一份以营养产业为关注重点的权威月刊,每期都刊登有关营养产业企业活动,市场规模及成长,趋势和商机的论述译文:嘉康利全美排名第一的营养品公司,基于营养事业期刊,(NBJ)的资讯及检视知名竞争品牌,嘉康利的市场研究部门确认“嘉康利”是全美第一名的天然营养品公司,根据2004年的资料, 2005年营养事业期刊(NBJ)的报告表列了营养产业之公司销售排名,嘉康利购入那些销售大的竞争品牌产品,然后监视标签上资料,发现这些产品总是含一种或多种人工甘味、香料、色素及他添加剂的成分, 在摒弃使用人工甘味、香料、色素及其它添加剂的公司后,嘉康利的产品是销售额最高,(而不是品质最高)根据监视,市场研究部得到嘉康利是全美销售第一的营养品公司的结论。这些全是公司自己搞的调查。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是很有权威性的营养与饮食范畴类杂志。按照ISI的营养和饮食范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是评价最高的同行评议杂志,它发表的是世界范围内最新的关于人类营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肥胖、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和疾病以及能量代谢。 AJCN 被专业图书馆协会(SLA) 选为过去一百年里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最具影响的100种期刊之一。

吃西兰花可以防癌也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西兰花的营养成分非常高,不仅含量比较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据分析每一百克西兰花中含有蛋白质3.5克至4.5克,是菜花的三倍、番茄的四倍。此外西兰花的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加全面如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非常丰富,比同属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要高出很多。西兰花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癌,西兰花的抗癌作用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西兰花的抗癌作用是近年来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的重要成果,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排名榜上西兰花明登前茅,美国营养学杂志上也刊登了西兰花能够预防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西兰花的作用主要是归功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硫葡萄糖苷,长期服用能够减少乳腺癌、直肠癌以及胃癌的复发率,除了抗癌之外西兰花还能够抗坏血酸,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

卡路里是一种奇怪而且复杂的食物能量测量方法。按照定义, 把1公斤水加热1℃所需要的能量,就是1000卡路里。 但可以肯定,在决定吃什么食物时,没人会从这方面想。需要多少卡路里,是个完全因人而异的问题。直到1964年,美国的官方指导是中等活动量的男性每天摄入3200卡路里,同等活动量的女性每天摄入2300卡路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中等活动量的男性摄入约2600卡路里,中等活动量的女性摄入约2000卡路里。

为饮食摄入的衡量标准,卡路里有很多缺点。首先,它没有显示出一种食物是否真的对你有好处。“空”卡路里的概念在20世纪初还不为人知。传统的卡路里测量方法也无法解释食物在体内是怎样被吸收的。例如,大量的坚果比别的食物消化得更慢,这意味着它们所产生的热量比消耗的要少。

不管用什么方法来衡量,我们都很擅长从食物中提取能量,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新陈代谢特别活跃,而是因为我们很久以前就学会、掌握了一个奥妙:熟食。

熟食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它可以杀死毒素,改善口味,让坚硬的东西更好嚼,极大地拓宽我们的食物范围,最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人类从所吃食物中获得的热量。

现在的普遍看法是, 熟食带给了我们能量,生长出更大的大脑,也带给了我们闲暇,让我们可以用它思考。 但为了把食物弄熟,你还需要有能力、有效地采集和准备食物,哈佛大学的丹尼尔·利伯曼认为这才是我们变成现代人的核心。“你不可能拥有体积庞大的大脑,除非你找到燃料为它提供能量,”

在自然界中,我们其实很容易挨饿。我们无法从大多数植物的大多数部位提取营养。尤其是,我们不能利用纤维素,而纤维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我们能吃的少数植物,就是众所周知的蔬菜。除此之外,我们只能吃少数植物终产物,如种子和果实,可就算是它们,其中许多也对我们有毒。但 有了烹饪,我们就可以从多得多的植物里受益了 。例如,煮熟的土豆比生土豆的消化率提高了大约20倍。

熟食为我们释放了大量时间。 其他灵长类动物光是咀嚼食物,每天就要耗掉7小时之久。我们不需要为了生存而不停地进食。当然,我们的悲剧在于,我们多多少少还是随时在吃。

人类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大量要素)是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即便在当时人们也清楚地知道,为了获得完全 健康 的饮食,还需要一些更难以捉摸的元素。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些元素是什么,但很明显,如果没有这些元素,人很可能会患上脚气病或坏血病等缺乏症。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它们是 维生素和矿物质 。 维生素无非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 ,它来自植物和动物等曾经有生命的东西,而 矿物质则是无机的 ,来自土壤或水。总的来说,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大约40种此类自身无法制造的小颗粒。

即使到了今天,维生素仍然是一种定义不清的实体。这个词形容了 13种微量物质 ,我们需要它们才能正常运转,但又无法自行制造。我们一般认为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但除了对我们有用,它们几乎毫无共同点。有时,人们称它们为“体外生成的激素”,这是个不错的定义,可惜只对了一部分。维生素D是所有维生素里最重要的一种,既可以在体内合成(从这一点上看它实际上是一种激素),也可以从外部摄入(这样就又变成了维生素)。

我们对维生素及其矿物质亲属的大量认识,都是最近才掌握的。例如, 胆碱 这种微量营养素,你兴许从来没听说过。它在 制造神经递质和保持大脑平稳运转 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但我们直到1998年才知道。我们通常 吃得不太多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球芽甘蓝和青豆等)中包含了大量的胆碱 ,而这, 无疑解释了为什么90%的人至少处在中度胆碱缺乏状态。

对几乎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说,摄入太多和摄入太少的风险一样大。

2013年,备受尊敬的《美国内科医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社论,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所做的一项研究为基础。文章说, 高收入国家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已经充分摄入了营养,不再需要补充维生素或服用其他 健康 补剂,我们不应该再在这方面浪费钱 。

然而,报告立刻迎来了一些尖锐的批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梅尔·斯坦普弗(Meir Stampfer)教授说,“一份著名杂志竟然发表了这样一篇糟糕的论文”,真是令人遗憾。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说法,我们从常规饮食中摄入的维生素远远不够, 大约90%的美国成年人摄入的维生素D和E达不到每日推荐剂量,一半的人没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 。疾病控制中心认为, 至少有不低于97%的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钾 ,这尤其引人警惕,因为钾有助于保持心跳平稳,把血压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话虽如此,研究人员在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上常有意见分歧。美国推荐的维生素E每日摄入量是15毫克,但在英国,这个数字是3~4毫克——差别非常大。

很多人对保健品的信仰超出了完全理性的范畴。 美国人有多达87,000种不同的膳食补充剂可以选择,他们每年在这些补剂上的花费不低于400亿美元 。

在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所有东西(盐、水、矿物质等)中,只有三样东西在通过消化道时需要转变,它们分别是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蛋白质是复杂分子。我们体重的1/5由它们构成。简单地说, 一种蛋白质就是一条氨基酸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认了大约100万种不同的蛋白质,没人知道还有多少种蛋白质有待发现。它们全都由仅仅 20种氨基酸 构成,尽管自然界中有数百种氨基酸也能完成同样任务。 为什么演化只让我们与这么少量的氨基酸结合,这是生物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

我们分解摄入的蛋白质,是为了把它们重新组装成新的蛋白质 。2 0种氨基酸里有8种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通过饮食摄入。 如果我们吃的食物中缺少这些蛋白质,那么,某些重要的蛋白质就无法合成。对吃荤者来说,几乎不会碰到蛋白质缺乏的问题,但这对素食者来说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光靠植物,不见得能提供所有必需的氨基酸。

有趣的是,世界上大多数传统饮食,都是 围绕能提供所有必需氨基酸的植物产品组合建立起来的 。所以亚洲人吃大量的大米和大豆,而美国原住民一直把玉米、黑豆或平豆混在一起。这似乎不仅是口味的问题,更是一种对全面饮食需求的本能认知。

碳水化合物是碳、氢和氧的化合物,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麦芽糖、蔗糖、脱氧核糖(DNA中发现的物质),等等。这些糖里,有些是名为多糖的复杂化学物质,有些是简单的单糖,有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双糖。

虽然 它们都是糖,但并不都是甜的 。有些糖,如意大利面和土豆中的淀粉,因个头太大,无法激活舌头上的甜味探测器。饮食中几乎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来自植物,只有一种明显例外: 乳糖 ,它来自牛奶。我们吃大量碳水化合物,但也很快就消耗掉它们,所以,任何时候,你体内的碳水化合物总量都并不高——通常不超过450克。要记住的是, 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后,无非是糖,通常是很多很多的糖 。这也就是说,一份150克的白米饭或一小碗玉米片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相当于9茶匙的糖。

脂肪,同样由碳、氢和氧组成,但比例不同,这使得脂肪具有了 更易于存储 的效果。

当脂肪在体内被分解时,它们与胆固醇、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叫作脂蛋白的新分子,通过血液在体内循环。脂蛋白主要分为两类: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

低密度脂蛋白通常叫作“坏胆固醇”,因为它们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沉积。从根本上看,胆固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邪恶。事实上,它 对 健康 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你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锁在细胞里,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只有一小部分(大约7%)悬浮在血液中。而在这7%当中,又有1/3是“好”胆固醇,有2/3是“坏”胆固醇。

故此,应对胆固醇的窍门不是消灭它,而是将 它保持在 健康 的水平上。一种方法是吃大量的纤维或粗粮 。纤维是水果、蔬菜和其他植物食物中人体无法完全分解的物质。它不含热量,也不含维生素,但它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缓糖进入血液、随后通过肝脏转化为脂肪的速度,还有许多其他好处。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身体主要的燃料储备,但储存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当身体需要燃料时,它往往会燃烧掉可用的碳水化合物,把多余的脂肪存储起来。你只需要记住(每当你脱下衬衫时无疑也都会意识到这一点),人的身体很喜欢抓住脂肪不松手。它会燃烧我们为获取能量而消耗的部分脂肪,但剩下的大部分会被输送到数以百亿计、遍布全身的叫作脂肪细胞的微小储存终端。

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体天生擅长摄入燃料,按需使用,并储存其余部分以待日后调用。我们可以在不吃东西的条件下连续活动几小时。身体脖子以下的部分,并不做很多复杂的思考,你把多余的脂肪给它,它会满心欢喜地存下来。它甚至会奖励你,让你在暴饮暴食时产生愉快的幸福感。

根据脂肪的最终去向,它被称为 皮下脂肪 (皮肤下面)或 内脏脂肪 (肚子周围)。出于种种复杂的化学理由,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要糟糕得多。脂肪分为几种。“饱和脂肪”听起来油腻且不 健康 。一般来说,动物脂肪是饱和的,植物脂肪是不饱和的,但例外情况也很多,你无法光靠看来判断食物包含了多少饱和脂肪。

更叫人讨厌的是 反式脂肪 ,一种从植物油制成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也叫氢化油,比其他脂肪对心脏的危害更大。它们会提高坏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好胆固醇的水平,还损害肝脏。库默罗首次报告反式脂肪危害近60年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才最终颁布法令,宣布 食用反式脂肪不安全。

我们每天消耗大约2.5升水(因为食物中包含了一半的水)。

有一条最为持久的饮食误区是,人每天应该喝8杯水。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1945年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指出,这是普通人平均一天的摄入量。201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斯坦利·戈德法布(Stanley Goldfarb)博士接受BBC广播4台节目《多还是少》(More or Less)采访时表示:“当时的情况是,人们没弄清必需摄入量的概念。另一点搞糊涂了的地方是,人们爱说,每天摄入8次8盎司水还不够,要在饮食摄入的液体之外再喝这个量。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这样。”

另一个关于喝水的持久误区是,人们相信咖啡因饮料是利尿剂,让你排出的液体比摄入的水还多。它们可能不是最 健康 的液体饮料,但对你的个人水分平衡仍然有净贡献。好玩的是,口渴并不是你需要多少水的可靠指标。极度口渴后想喝多少水就喝多少水的人通常会报告说,只要喝到流汗排出的液体量的1/5就够了。

喝太多水其实有害无利 。正常来说,你的身体能很好地维持体液平衡,但有时人们会摄入太多的水,而肾脏无法足够快地排掉水分,最终便错误地稀释了血液中的钠含量,引发 低钠血症 。

卡尔·齐默(Carl Zimmer)在《小生命》(Microcosm)中指出,人一辈子要吃差不多60吨食物,相当于吃掉60辆小 汽车 。1915年,美国人平均将每周收入的一半花在食品上。如今,这一比例仅为6%。但我们的处境有些矛盾。

数百年来,人们因为经济的窘迫而吃得不 健康 。可现在, 我们吃得不 健康 纯粹是自己找的 。我们处在 历史 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受肥胖折磨的人远多于挨饿的人。老实说,要长胖实在不必费工夫。如果没有附加任何锻炼,每个星期吃一块巧克力饼干,一年就会增加两三斤体重。

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我们吃的很多东西会让人变得极不 健康 。

大多数国家的官方指导意见是,在人的每日饮食当中, 脂肪的比例不应超过30%,饱和脂肪不应超过10%。美国心脏协会的数字更低,为7%。

然而,如今,我们反倒并不确定这样的建议有多可靠了。2010年,两项涵盖18个国家近100万人的大型研究(分别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和《内科学年鉴》上)得出结论, 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避免摄入饱和脂肪就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2017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更近期的类似研究, 发现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没有显著关联” ,故此膳食指南需要重新修订。这两个结论都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激烈争辩。

所有膳食研究都存在一个问题: 人们吃的食物,是各种油、脂肪、好坏胆固醇、各种化学物质混杂的,没有办法把任何一种特定的结果归结到哪一项输入上 。

此外,还有各种其他的因素影响 健康 : 锻炼、饮酒习惯、你身体的哪个部分脂肪最多、遗传, 等等。

这些日子,人们最常提到的饮食大忌是 糖 。它与许多可怕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有关,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摄入的糖分都超出所需。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22茶匙添加糖。对年轻的美国男性来说,这个数字接近40茶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多5茶匙。

超过限度很容易。一罐标准大小的碳酸饮料,含糖量就比成人每日建议最高摄糖量高出50%了。1/5的美国年轻人每天从软饮料中摄入500卡路里或更多的热量,而要是你意识到糖的热量其实并不太高(每茶匙仅为16卡路里),这就更发人深省了。你必须摄入大量的糖才能获得大量卡路里。问题是我们确实会摄入大量的糖,而且基本上一直如此。

首先,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糖 。据估计,我们摄入的糖有一半潜伏在压根没人警觉的食物里:面包、沙拉酱、意大利面酱、番茄酱和其他加工食物,一般而言,我们不会觉得它们含糖。总的来说,我们吃的80%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糖。亨氏番茄酱近1/4的成分都是糖。它的单位体积含糖量比可口可乐还高。

更复杂的是, 我们吃的好东西里也含有大量的糖。 肝脏并不知道你摄入的糖来自苹果还是巧克力。一瓶500毫升的百事可乐含有大约13茶匙完全没有营养价值的添加糖。3个苹果能带给你同样多的糖,但还会给你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以及更强烈的饱腹感。据说,就连苹果也甜得远超实际需要。丹尼尔·利伯曼指出, 现代水果经过选择性培育,含糖量变得比从前高得多 。

许多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甚至比不上几十年前。

事实证明, 现代农业实践着眼于高产量和长得快,牺牲了品质。

美国陷入了怪异的矛盾境地,它的公民基本上在世界上吃得最饱,但同时营养也最为缺乏。要跟过去的时代进行比较有些困难,因为1970年所做的初步调查结果令人尴尬,国会便取消了唯一一次全面的联邦营养调查。初步调查遭到删改前曾说:“接受调查的人口中有相当比例营养不良,或有很高的风险出现营养问题。”

很难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一切。根据《美国统计摘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人均年蔬菜食用量下降了14公斤。如果你意识到, 美国最受欢迎的蔬菜是炸薯条(炸薯条占美国蔬菜总摄入量的1/4) ,那么,这样的下跌不免更发人深省了。如今,吃不到14公斤的蔬菜,兴许就算是饮食有所改善的迹象了。

营养建议令人糊涂的一个惊人标志是,美国心脏协会咨询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显示,37%的美国营养学家认为椰子油是一种“ 健康 食品”(从本质上说, 椰子油就是饱和脂肪的液态形式 )。椰子油或许好吃,但也并不见得就比一大勺油炸黄油对你更好。

现代饮食知识缺乏共识的状态,有关盐的长年未决争议或许最具代表性。盐对我们十分重要,这一点毫无疑问。

没有盐,我们会死。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专门分辨盐的味蕾。对我们来说,缺盐几乎和缺水一样危险。由于身体不能生成盐,我们必须通过饮食摄入。问题是,怎样判断摄入多少才合适呢?摄入太少,你会变得昏昏欲睡,虚弱无力,最终死亡;吃得太多,你的血压会飙升,面临心脏衰竭和中风的危险。

盐中的恼人成分是矿物钠,它只占总体积的40%(另外60%是氯),但盐对我们长期 健康 的几乎所有风险都来自它。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摄入的钠不应超过2000毫克,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摄入量都远超此数。英国人平均每天摄入3200毫克钠,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3400毫克,澳大利亚人平均每天摄入3600毫克。

结果出现了一连串结论截然相反的研究。英国的一项研究认为,每年,英国有多达30,000人死于长期盐摄入过量,但几乎在同一时期,另一项研究认为,除了高血压患者,盐对任何人都无害,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吃大量盐的人实际上寿命更长。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对40多个国家的13.3万人进行了一项综合分析,确认只有在高血压患者当中,高盐摄入与心脏问题才存在联系,同时,低盐摄入会同时增加两组人的心脏病风险。换句话说,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来看,摄入盐太少和太多,风险至少一样大。

缺乏共识的一个核心原因原来是双方都落入了统计学家所说的“ 确认偏误 ”。用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 他们不听对方的。

一位营养学博士说:少吃添加糖,少吃精制谷物,多吃蔬菜。基本上,这就是个尽量吃好东西、不吃坏东西的问题。然而,实践起来,事情也不那么简单。在 近乎潜意识的层面上,我们喜欢吃坏东西 。

这种弱点,食品制造商非常擅长操纵。“很多食物的广告都标榜低盐、低脂肪、低糖,但制造商们降低这三者之一的时候,几乎总是会增加另外两种含量作为补偿。要不然,他们就在布朗尼蛋糕里加些欧米伽-3脂肪酸,并在包装上用大号字体加以强调,把它打扮成 健康 食品的样子。但它仍然是一块布朗尼蛋糕! 吃太多垃圾食物是我们 社会 的问题。 就连食品银行也基本上发放的是加工食品。我们必须改变人们的习惯才行。

分清“可能”和“注定”很重要 。仅仅因为你胖、你抽烟或者整天坐在沙发上,并不意味着你注定会早死,也不是说,如果你奉行禁欲主义,就一定能免于危险。大约40%患有糖尿病、慢性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人,患病之前身材匀称标准,也有大约20%严重超重的人什么也没做就顺利活到高龄。

光是因为你经常锻炼、多吃沙拉,并不意味着你给自己买了更好的终身寿险。只不过, 你所奉行的生活方式,有更大概率延长寿命 。

太多变量都跟心脏 健康 有关——锻炼和生活方式、盐的摄入、酒精、糖、胆固醇、反式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等等。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把其归咎于任何一种因素,都是错的。

人类最谨慎的选择,似乎就是平衡和适度的饮食。一句话,明智的方法,就是通情达理的方法。

  • 索引序列
  • 营养学sci杂志
  • 中国营养学杂志
  • 肿瘤营养学杂志
  • 营养学杂志投稿
  • 美国营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