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的入党动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GDP增幅大,增速快,这是令人欣喜的事情。但人民的思想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这是令人忧虑的事。每每想到那些毒奶粉、地沟油等等,我的心中总不免忿忿。我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凭我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能实现我提高人民思想素质的目标。所以,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在团结更多积极的力量,我们携手实现我想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怀着这样朴素的心情,就是怀着这样崇高的愿望,我向党组织提出了我的入党申请。下面我想就自己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一、加深了对党的认识。经过党课的学习,我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有了深的认识,授课者用大量翔实的材料和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几次的党课学习讨论,使我对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宗旨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党史和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使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使我深深的感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优秀的党。二、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入党的决心,努力学习、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假如党组织。通过几次的讨论学习,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的积极分子,我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贯彻党的基本方针,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所信仰、所向往、所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从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的告诫自己:向身边的党员学习,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去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之中。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大潮中,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祖国交付的重担,为培养自己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的奉献。1、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党课学习,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使自己更快的进步。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而努力。4、生活上,多关心群众,别人有困难,我要主动帮助,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吃亏。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使自己开拓进取、充满活力,还要充分做好学生会的工作,更要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经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把申请入党作为自己人生的加油站,在实际工作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同时也恳请党组织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以帮助我提高认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人!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考验我!
思路:可以从学习党史国史教育的优势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理解加以说明。
我认为在学习党史、国史与中国梦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党史和国史,就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党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建立起新中国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我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有过错误。
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我们犯过错误,也要讲出我们为什么犯错误,并且要讲明我们又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要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要明白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党史和国史都有丰富的内容,是最好的教科书。
同时,将学习党史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有很多理论创造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再者,学习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中国古代一直很注意历史的教化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史和国史更要发挥文化再造功能,要展现何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何为历史上名流千古的国史英雄。
他们不仅包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还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奉献者。在党史和国史的撰写中,我们要为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努力的人们留下历史的印记。
这样的书写不仅是在做历史的记载,也是在做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用丰富的历史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
史学的繁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功能。认真学习党史和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用历史去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文化功能,起到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化上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人民公社各级组织都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干部选举,帐目公开。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稳定在1971—1975年“一定5年”的基础上不变,绝对不许购过头粮。 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全会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在1979年和1980降低10%到15%,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给农民。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一定要保证城市职工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它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坚决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补贴。 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农业科学教育,制定发展农村牧业的区域规划,建立现代化农林牧渔业基地,积极发展农村社队工副业等重要问题,并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全会还指出,城乡人民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领域,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大大提高。在政治领域,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安定因素甚多,但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思想领域,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化局面,已被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潮流所冲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正在逐步形成。在文化领域,科技、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事业逢勃发展,欣欣向荣。在军事国防领域,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外交领域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外交格局的调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总之,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 , 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党的总政策 , 并构建了全新的政策体系。 (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政策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焕发了青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在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全面出台了各个领域改革的新政策。在所有制上 , 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政策;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政策 . 制定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其次,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有,在党的领导下,行党政分开的政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运作方式的政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政策,等等。这使我国的政治生活有了新的生机。第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又有政策创新 , 集中表现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围绕基本纲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 在经济方面,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思路;制定了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政策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口、资源、环境政策 ; 制定了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制定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制定了渐进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了“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制定了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资源、产业、人才政策,等等。 在政治方面 , 制定了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党的建设政策 ; 制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政策;制定了从国情出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政策;制定了标本兼治的廉政政策;制定了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制定了与巩固和平、争取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的对外政策,等等。 在文化方面 , 制定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唱响主旋律 , 打好主动仗”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方针;提出了文化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思路 , 等等。 而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添了新的篇章。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吴邦国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转眼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三年了,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入党宣誓时的那种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激动的是终于加入了这个心中向往已久的先进的光荣的集体,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无尚的荣耀;忐忑的是面对一个“共产党员”的新身份,同时我也感到了这份荣耀的分量,担心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且不说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多大贡献,就是生活上也一直是在父母羽翼的庇护之下,不能独立。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困惑,而且在我心中反复回响。入党之初,由于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党的理论、政策始终是很懵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相关著作,学习起来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以会有一种错觉,这些艰深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以至于在思想上就把他们束之高阁了,没有真正的从内心里去接受、去感悟,精神上也就成了一片沙漠。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这种精神无所依傍的虚无感就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了。父母所能给予的更多的是生活的照顾,朋友所能分享的只能是心情的喜怒哀乐,老师所能传授的大多是知识的内涵,精神由谁来引领?在一段时间内,我找不到答案,也没有想过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所以一直漫无目标,随遇而安。直到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展开,为我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豁然开朗,心中困惑已久的两个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这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次主题鲜明、组织有序的学习活动,入党以来,学习虽然从未间断过,但这样的学习经历不多,xxxx月以来通过听讲座、读书、讨论、看录像、写体会,对新时期的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党员要先进性教育,首先要正确把握党员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正确把握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把我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全面的审视自己。刚开始学习时我有一个问题:共产党员原本就是先锋队员,应该是先进的,为什么还要进行保持先进性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第一,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今天先进性有了新的内涵,不学习就不能保持永远先进。第二,因为共产党员中有不能保持先进性的人,甚至有不像共产党员的人。所以,应该经常地进行保持先进性的学习。我觉得这都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像是给我精神上的空虚病开的药方。要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对合格党员的毕生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要想具有先进性,保持先进性,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用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自己,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高尚道德的示范主体,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衡量和判断一个党员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党员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自觉地反映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顺应社会的一般规律,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使自身成为社会的先进部分。党员要使自身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先进部分,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jzm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党员。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在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下功夫。为此,党员就必须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这无疑是为我提供了行为的准绳,也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并且先进的党员,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并且先进的人。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我一直在学习,理性地学,感性地学,始终为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而感动。《任长霞》和《牛玉儒》两部电影,都让我感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在他们的心中,完全忘记了自我,挂念的只有身边的百姓,让百姓过上安心的日子,舒心的日子。这是怎样一种胸怀啊!那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至善的大爱。这对于我不只是感动而是震撼了。我还听了《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会上报告人口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也给予了我最直接的触动。这些先进人物激励着我,使我不断反省自身,向他们看齐,做一名合格并且先进的共产党员。为此,我要查找自身缺陷,并努力改正:第一,树立人生目标,从点滴做起。长久以来,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整日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不切实际。一方面,想要有所作为,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一方面,又怕承担责任,怕辛苦,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现在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能尽心尽力,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所作为。我马上就要面临就业了,已经做好了从基层做起、吃苦的准备。虽然前景不可知,但原本飘浮的心已经感觉踏实许多。第二,独立自强,学会自我反省。以前,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常常求助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可以独立解决,依赖性很强。而且对于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也常常是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不从自身找问题。现在,遇到问题,会先稳定情绪,戒骄戒躁,做出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自己完成,出了差错,也会先从自身找原因,查漏补缺,独立处事的能力增强了。第三,提高审美情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前,课余时间无所事事,常常看一些消遣小说和娱乐性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寡淡无味,对自身毫无益处,浪费时间。现在,会积极尝试一些有益的活动,或者去锻炼,或者读一些文学性和科普性的书籍,对身心健康很有帮助。第四,学会思考,提高创新力。以前对于学到的知识只侧重于吸收和消化,所以往往会流于表面,实际应用能力不强,没有创新精神。现在,通过阅读一些哲学性和理论性较强的书籍,开阔了思路,思考的角度有所不同,领悟的更深刻了,并且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第五,与人为善,广结良朋。以前,为人处事,比较自私,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管闲事,只扫自己门前雪,所以能交心的朋友比较少。现在,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所以同学有了困难也会尽我所能,积极主动帮助。交友也是将心比心,真诚待人,所以现在与朋友相处融洽,自己也开朗许多。通过学习我明白党员先进性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党员的先进性应用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体现,为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学习,经常反思我们的行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却获益匪浅,并且这些将伴随我一生。现在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不再困惑,不再迷茫,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引领。今后,我将继续在党的引领下,为成为一名真正合格并且先进的共产党员而努力!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73、如何听课与评课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有很多呀,我就分享几个教育进展这本期刊上的论题给你看看吧1、面向物理核心素养下《加速度》教学设计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研究3、新时代持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4、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研究5、“双减”政策下,家校如何为学生“减负”“增识”6、从“国际化”到“本土化”: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教育类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14、"不想像你那样做"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一般来说,针对某个话题,先要对此话题有个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一大点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正确理解以及意义(有些论文省略了这一大点,直接阐述此话题的研究方向以及操作实际)在这个大标题下,又根据提纲列出的各小点,对其展开阐述。有时候,还可以把这点分解为两部分:对此话题的认识+为什么要研究此话题。我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没有分类这么详细。而是在第一大点上就已经融合了分析此话题的原因。第二个部分即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此话题开展的方法论,即怎样提高××××,或者怎样实现××××,怎样把××××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在这个部分,需要用到很多哲学,唯物主义里面的观点。最普遍的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与主观,规律,内因与外因,创新等等方面,都与学过的哲学里的大众观点相匹配。我到现在对这些哲学观点都记忆犹新。其实也是八股文,很好记忆,不外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谁决定谁,谁反作用于谁,什么是根本原因,什么起主导作用之类的套路。如果说主体是按照八股文的形式对每条进行套的话,导语和结束语就需要极大的归纳总结能力,可以直接引用某领导,或者某次会议,某文件的关于这话题的具体思想论,保证不会错。既要掌握政研论文的写法,还要对此话题有个完全的认识与理解,还是需要很多功夫的。虽然此类论文写作方面非常死板,但是还是需要动脑筋,要把自己对其的认识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复制粘贴这招不管用。
写作思路:首先描述党旗,点明主题中国共产党,描述党的生日,描写沐浴在新世界阳光下,自己的感受,对我党进行赞美,回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及领导革命胜利,结尾表达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921年,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
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们的党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一百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改革的开放汇集了每个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党建主要包括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建的突出特色,思想建设的根本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持党的纯洁性;(侧重理论修养)
作风建设主要是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侧重和群众的关系)
组织建设主要是民主集中制(侧重制度原则)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
思路:可以从学习党史国史教育的优势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理解加以说明。
我认为在学习党史、国史与中国梦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党史和国史,就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党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建立起新中国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我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有过错误。
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我们犯过错误,也要讲出我们为什么犯错误,并且要讲明我们又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要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要明白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党史和国史都有丰富的内容,是最好的教科书。
同时,将学习党史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有很多理论创造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再者,学习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中国古代一直很注意历史的教化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史和国史更要发挥文化再造功能,要展现何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何为历史上名流千古的国史英雄。
他们不仅包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还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奉献者。在党史和国史的撰写中,我们要为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努力的人们留下历史的印记。
这样的书写不仅是在做历史的记载,也是在做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用丰富的历史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
史学的繁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功能。认真学习党史和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用历史去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文化功能,起到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化上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一、认真领会内涵,牢固树立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揽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解,至少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各种经济主体、社会管理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而且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基层民主自治实践的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资源调配权力,权力影响相对弱化,再使用权力手段,既没有足够的条件,也不适应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基层同志也深刻地体会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在陈旧的思想观念支配下搞的一些工作和活动,与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对路。二是从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来讲,基层党组织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任务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三是服务型党组织的构成要素,除了“服务”二字,还有一个“型”字,就是要以服务为核心形成系统、稳定、长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载体过多、提法较散,有些做法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发展形势和群众需求的必然要求,必须要牢固树立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揽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二、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突破口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个关键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必须要突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必须要把基层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群众需求结合起来。怎么结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改善中的问题及群众诉求中,反思倒推基层党组织应该有哪些服务职能,怎样履行服务职能、发挥作用。比如: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中,就要从土地确权矛盾纠纷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农民务工和创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缺乏关爱等问题中,反思基层党组织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征地拆迁等容易引发突出矛盾和群体性上访及群众来信来访比较集中的案件中,反思党组织在说服教育群众、疏导群众情绪、排查化解矛盾等方面是否做到位,应该建立怎样的应对机制;从一些群众中反映的基层干部和执法、服务窗口部门服务意识淡薄、作风漂浮,村(居)务不公开,反思党组织怎么去规范干部行为,需要为群众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机制;从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工作不稳定、“雇佣”思想严重等问题中,反思党组织怎么去沟通协调好业主与党员和职工的关系,怎么促成企业发展与企业党建同步推进、怎么促成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机制,等等。问题找准了,才能牵住“牛鼻子”,找到突破口。三、坚持务实创新,用项目化操作方式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既要务实又要创新,二者必须兼得而且重在务实、贵在创新。务实就是要做一些实在、具体、可操作性强、有效益的事;创新就是要打破一些基层党组织、重工作任务轻人性化关怀,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求尽义务多、保障权力少、服务少等定势思维,推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向服务转型。实践证明,实行项目化操作是体现务实创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但在实施中要注重方式、方法。一是要区分基层党建项目与经济工作的不同点。经济工作项目更多侧重于“硬件”投入和建设,基层党建项目进行“硬件”建设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项目怎么组织、怎么运行、怎么管理的制度机制,通过项目建设起到强化组织、带动队伍的作用,也就是要拿出“硬件”背后的“软件”,把结果落脚到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来。二是要着眼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能力选项目。要紧扣强化党组织服务能力、服务实力选项目做方案,力求做到上一个项目解决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做几件让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形成一套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方式、方法,带动一批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搭建一个能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和典型事例,最终强化一项或几项党组织服务功能。三是要注重设计好操作程序和配套制度建设。项目定下来,要围绕强化服务功能这个目标设计好清晰的路线图和流程图。要把开展试点工作的有利条件、所具备的资源和存在的问题想清楚,人、财、物怎么匹配要考虑好,方法、步骤、时限、要求、责任要安排好,配合操作程序需要制定哪些制度要谋划好,不能笼而统之、图热闹、赶形式。积极发动和组织有关单位、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强化服务功能,仅靠基层党组织和几个基层干部是干不好的。要善于借助联系领导、联系部门、辖区单位和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推动。
读党史,炼初心,党政一风华正茂,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突出奉献做出,让我们为之敬佩的事
当第一面镶着铁锤镰刀的党旗缓缓升起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儿女们便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无数的共产党人用坚贞不渝的忠诚,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激发起全中国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斗争的怒吼,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当时间的脚步带领我们进入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已经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强国大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亿万人民道出的心声。一百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日子,中国陆上第一口工业油井在黄土高原一个名叫延长的小县城外悄然开钻。延长石油犹如一粒不期而遇的火种,燎燃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圣火,铸造了自已百年后千万吨级整装油田的辉煌成就。自古伟业多磨难,从来壮志多坎坷。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历史动荡、战火纷飞中飘摇的延长石油厂,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1944年,毛主席为时任延长石油厂厂长、边区特等劳动模范陈振夏欣然题词---- 埋头苦干,从此这四个大字成为延长石油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鼓舞着我们去开创新的世纪。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团旗下庄严的宣誓时,心中怎能不为之自豪!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党在我心中人生路上的指明灯---致党
标题?这简单,《党是阳光我是花》
思路:可以从学习党史国史教育的优势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理解加以说明。
我认为在学习党史、国史与中国梦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学习党史和国史,就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党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建立起新中国的,同时也告诉人们,我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有过错误。
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我们犯过错误,也要讲出我们为什么犯错误,并且要讲明我们又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要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要明白成绩是主流,错误是支流。党史和国史都有丰富的内容,是最好的教科书。
同时,将学习党史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党有很多理论创造是与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与开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再者,学习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再造功能。中国古代一直很注意历史的教化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史和国史更要发挥文化再造功能,要展现何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何为历史上名流千古的国史英雄。
他们不仅包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还包括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奉献者。在党史和国史的撰写中,我们要为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努力的人们留下历史的印记。
这样的书写不仅是在做历史的记载,也是在做文化的传承,我们将用丰富的历史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气。
史学的繁荣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承载着文化功能。认真学习党史和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用历史去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文化功能,起到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文化上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也许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从小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一名名英雄人物而组成的,在小学课本中我们认识了董存瑞和黄继光;在电视的荧屏上我们认识了小兵张嘎,知道了他的机智聪明,把日本兵搞得手足无措;还有英雄王二小,类似的人物,那时大家都喜欢看这种片子,我们还老是问爸爸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了根。每当英雄人物的出现我们总是很兴奋,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一股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记得学校有一次歌咏比赛,要求每个班选派一首参赛曲目,我们班选了一首老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比赛时大家都是那么努力的唱,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歌得了全校第一,我荣幸的代表全班去领奖,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校长紧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要跟着党走,做党的好孩子”。虽然只是一句如此简短的话,但这却引导了我一心向往入党,一心向党组织靠拢,一心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渐渐地,我长大了。从历史课上,我得知了共产党的历史,这是怎样一部光辉的历史啊!它是革命烈士用血和泪谱写而成。不知是历史选择了七月,还是七月选择了历史,就在八十多年前的七月,这个光荣的政党诞生了。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遵义会议到万里长征,她就这样一路风风雨雨地走了过来。因为在她的心中装的是中国人民,在她的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从那以后,党在我心中开始真正无比崇高起来。党在我心中是一位饱经沧桑而又百折不挠的母亲。她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领导了艰苦卓越,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为推翻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为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她巍然不动,力挽狂澜,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在列强逞凶,恃强凌弱的时候,她凛然不屈,坚决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和平与发展的社会蓝图。她用勤劳勇敢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幸福家园;她用宽大丰满的羽翼,为我们遮挡风风雨雨!党在我心中是永不驻足的行者,在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党从客观实际出发,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值得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集中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总是不停地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丰富和完善自我。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理论思想的提出,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革命理论,正是这伟大理论,指引中国跨上了波澜壮阔,宏伟壮丽的社会主义道路。八十四载风雨兼程,八十四载辉煌伟业,党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象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搏击狂风暴雨;象一只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虽然在这八十四年的历程中,有过坎坷、有过曲折,而且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与危机共存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都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正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小康,实践证明,党是英明的,决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富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说到这里不仅使我想起了二十年来我们家乡的变化,瞧那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一座座参天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想象不出以前都是一片田野,被几条乡间小路划分为几块,一到春夏天这里就都是蛙叫声,此起彼伏……勤劳的农民在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偶尔拉过几只牛,哞哞的叫两声。就是这么几年的时间,一切仿佛都变了,经济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现代化的楼群,整片的居民小区相继落成,市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多数人都有房有车了,手机人手一个,我真的很难想象,甚至在我出来读书的几年,家乡也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我想不出来如果不把这种贡献归党的话,还能归谁?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不由会想起老前辈革命同志的丰功伟绩,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解放事业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精神却没有消失,而是化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所有中国人心中飘扬,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在新中国发展下的今天,我们涌现出许多为党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了完成党的事业,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甚至生命,这就是中国党员的气节和精神,他们的人生是壮丽的篇章,是无悔的一生。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他们为党书写着一篇篇不朽的文章,永垂史册,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任长霞。她关爱百姓、惩恶扬善;作为一名新时期人民警察,她无私无畏、勤勉敬业、乐于奉献;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女儿,她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任长霞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学习的好榜样。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而她——真正的好人啊,却不平安。因为她把平安献给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平安,她却不平安。人民不安,她心难安。人民不安,她心不甘!有了她,人民平安;有了她,人民心安!她同雷锋,为人民奉献一切心甘情愿!同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中原女杰嵩山出,巾帼英姿看登封;凛然雄威震邪恶,浩然正气贯长虹。立党为公心无私,执法为民情最重;缤纷彩霞映红日,铿锵玫瑰香更浓。”这句话是对她最好的写照。我们赞赏共产主义的公而忘私;提倡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对任长霞同志的英雄事迹,必须大力提倡,号召各行各业认真学习。学习她——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舍得奉献。学习她——舍小家,为大家。学习她——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更要学习她那种——尊重法律文本,维护法律尊严,坚持为民做主的大无畏精神。她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腐败也不是社会主义,专制更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人中国人的梦想,真正的社会主义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去圆这个梦。中共中央为了是中国共产党他能在新时期新困难面前轻装上阵,迎接更为艰巨的考验,决定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一场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了。我作为他的一名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这次教育的重要意义,坚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他”的《章程》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他”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自身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相信通过这次教育,我们党会更先进、更文明、更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时代在前进,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环境怎样变,条件怎样变,思想怎样变,党在我心中这点肯定不会变!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提高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生动火热的改革建设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只有早日加入共产党,将自己融入党的怀抱,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使人智慧,知识使人强大,信念使人坚强,理想使人升华,无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因为党永远在我心中。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背景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突出,语言要符合逻辑等等。
正文:
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已经走过96年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既有学术价值,更有现实意义。要认清这个问题,从建党过程本身来讲,还不太容易看得清楚,必须拓宽视野,把中共的创建摆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分析,必然性的问题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人为促成,而是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中国原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强大帝国,一直到清朝初期社会生产力仍处于世界的前列。由于封建王朝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自守政策,逐步衰落下来。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自己改变的,而是资本殖民主义的铁舰洋炮轰开的。从1840年至1900年的60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内的5次大规模战争。5次侵华战争前后持续了10年,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在挨打。
战败的结果是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丧失主权。中华民族经受了西方列强侵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外患内忧、民族危机的境遇,中国人民是不会甘愿长期忍受外敌侵略、亡国灭种的。中国的志士仁人和各阶层民众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但是,这些努力都一一失败了,亿万人民仍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实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经过多次武装起义都遭失败,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一个月内,当时全国24个省就有14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加入革命阵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胜利,也是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令人惋惜的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没有得到巩固,被袁世凯所篡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双方力量悬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长期在海外活动,国内的基础较为薄弱。而当时的实力派袁世凯控制着军队和经济资源,使革命派没有还手之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袁世凯大耍两面派手腕,对革命派表示“拥护共和”,对清皇室则逼其退位交权。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乘势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国由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把持政权之后,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依赖封建势力,种种倒行逆施尤其是复辟帝制,引起了革命派和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孙中山团结一大批爱国志士展开了顽强不懈的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但都遭受失败,未能挽回国势衰败的命运。
北洋势力统治期间,军阀混战连绵不断,民不聊生,中国社会存在的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某些方面还更为激化,如何挽救民族的危亡、人民的痛苦,成了人们最迫切的期待。
在此前后,还出现了一段政党政治的闹剧。随着封建帝制的崩溃,受西方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政坛也兴起了一股议会竞选、政党组阁的热潮。各派政治势力为了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席位,争取在权力分配时得到更多利益,纷纷组建各自的政党,使中国一度呈现出政党林立的局面。1912年前后的几年间,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政党几百个,争权夺利,喧嚣一时。
大多数政党思想庞杂,组织涣散,有的政见不一,多次改组;有的根基浅薄,转瞬即逝;也有的内部对立,不欢而散。即使少数坚持下来的政党,也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束手无策。这股热闹了一阵的政党政治,不久也就销声匿迹了。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结果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迅即成了过眼云烟;种种救国方案也各显身手,但都化为泡影,没有找到救世良方。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在沉闷、彷徨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前进道路。几经失败之后,人们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背景,是历史必然性的依据所在。
写作思路:首先描述党旗,点明主题中国共产党,描述党的生日,描写沐浴在新世界阳光下,自己的感受,对我党进行赞美,回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及领导革命胜利,结尾表达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921年,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
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们的党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一百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改革的开放汇集了每个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党建主要包括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建的突出特色,思想建设的根本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持党的纯洁性;(侧重理论修养)
作风建设主要是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侧重和群众的关系)
组织建设主要是民主集中制(侧重制度原则)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