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感恩的必要性研究报告论文

感恩的必要性研究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

感恩的必要性研究报告论文

1、人的一生,是由许多的「施」与「受」交织而成,不管是付出的一方,或是接受的一方,彼此都要心存感恩,感谢总是有人愿意为我付出,也感谢我能为别人付出。只要心存感恩,我们会发现,原来人可以变得如此谦虚,原来社会可以变得如此祥如,没有暴戾之气。 2、俗话说得好:「受人滴水之,当以涌泉相报」。受了别人的一点恩惠,就该尽全力报答,更何况是从小父母养育我们、照顾我们的恩情。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无疑只为了让我们读更多的书,做个堂堂正正、有用的人。我也感恩师长的谆谆教诲,开启我知识的殿堂,指引我人生的方向。不管是父母或师长的殷殷期盼,都是希望我们可以知书达礼、自我约束,小者独善其身,大者贡献一己之力,回馈社会,服务人群。我感恩父母、师长的辛劳付出,然而感恩,不一定是要感谢大恩大德,而是要转换成一种生活态度,那怕只要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温暖的茶水,一句简短的「您辛苦了」……再再都表达了我的感恩之情。 3、一早醒来,忙碌的士农工商们,揭开了一天的序幕。感恩有你们的努力工作,满足了我们生活所需;感恩人民的保母和导护妈妈的坚守岗位,才能让我们安全无虞的到校;感恩日常生活中默默付出、为善不欲人知的一群,因有你们无私的大爱,温暖了你我冷漠的心;因为有你们无国界、无种族差异的辛劳付出,滋润了你我干涸的心灵。 4、人生的路途上,永远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处处绽放、处处芬芳。人们因为心存感恩而知足惜福;因为知足惜福,而再造福;因为知足惜福再造福,而拉进彼此距离,平息纷争,共同缔造一个祥和竹旳福尔摩沙美丽之岛。我们不该视恩情如草芥,更不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真情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当在「施」与「受」之间,常怀感恩之心,如此,相信你我就是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是否年轻美貌,也不在于他是否*富有,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是否拥有一颗善于感恩的心。

人的一生漫长而遥远,在漫长的人生途中,我们会结识许许多多的人,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其中有无法言语的感动,有发自内心的感激,也有不可避免的艰难困苦和委屈无奈,无论遇见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会拥有一颗宽容而感恩的心。

日有阴晴,人有善恶,自然界有很多事物都不是我们人力所能为的。我们不可能改造世界,我们也不可能改造别人,我们能改造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我们对待世界,对待周边人的一种宽容的处世哲学。

学会感恩,你的内心会豁达而开朗,你对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会心存感激,你的生活也会快乐许多。

做一个谦虚而知足的人,把生活中所有的苦难都当做上帝赐于你的礼物。未经历寒冷,怎知道温暖,未体验艰辛,怎知道甘甜。我愿把所有的痛苦和不快乐都藏在心底,当做生活给我的历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着面对世界。

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磨难给予我坚强,感谢挫折给予我勇气,感谢欺给予我智慧,感谢贫困给予我信念,感谢藐视给予我自尊。

感谢山水给了我灵气,感谢日月给了我温暖,感谢蓝天给了我透明与澄净,感谢黄土地千年的文化给了我一颗朴实而善良的心。

学会感恩便是学会了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当你对世界万物,对周边所有的人都心存感激之时,你自己便可以消除内心所有的积怨与不满,你眼里的世界也没有了尘埃,透明而洁净的心便是你快乐之所在。

快乐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生命情绪的自然流露,快乐要靠自己用心去汲取。感恩的心容易感动,感恩的心充满感激,有了感激的心你就会快乐而满足。

一条不经意的短信,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遥远的祝福,都可以表达一颗感恩的心对生活的热爱。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洒脱,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快乐。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常怀感恩之心,会让你拥有很多朋友。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常怀感恩之心,它会让你淡泊名利,知足而愉悦。

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常怀感恩之心,它会让你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学会感恩,生活将赐于你灿烂的阳光;学会感恩,生活将充满爱与希望。

大自然的一切存有感恩别人。大地感恩别人太阳,因为太阳以热量孕育了大地,用光明拥抱大地:树木花草感恩别人大地,因为大地生育培养了它们:我们人类也有感恩别人,我们感恩别人母亲,感恩别人一切帮助我的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想让我们不要在世间乏味的生活,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但是,不管你再能干,你不懂得亲情,不懂得感恩别人,你也是一个冷酷的人。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青年在一次事故中,从寒冷刺骨的河里救起数人后,终因长时间受冻导致双腿瘫痪,轮椅上的他说:“我心痛的并不是双腿不能走路,而是,被我救起的那些人中,没一个向我说过谢谢。”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可为什么在这么多宝贵的生命被拯救起之后,就没有人站出来,感激的说一句:“谢谢。”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将感激之心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这是感恩别人。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会把感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拥有一颗感恩别人的心,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珍贵,可以让精神变得更崇高。所以,我们要怀一颗感恩别人的心,让感恩别人成为一种习惯。

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别人,是我们名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品德。其实,我们也需要感恩别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把感恩别人当作习惯的人,会活得更快乐更坦荡。

爱,无处不在。世界上的事物千变万化,爱却永远无法改变。有一种爱,叫母爱,它是世界上最无私,最持久的爱。感恩这份爱,是我们必须的责任。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歌几乎每一个都听过。是的!我们有妈妈,她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但又有谁能感恩“妈妈好”呢?

那个冬天,很冷,很冷。一切事物似乎都被寒冷的冬天夺去了生机。树叶已早早离去,剩下的只是孤单的树枝。小草、花朵已被寒风抢走了它们美丽的外衣。

走出校门,这一派冬景映入眼帘,令我不禁心寒,寒风透过我的身驱,在我的`心上划刀子。

妈妈突然从我身后冲了出来,拉着我的手,向回家的小路走去。我打量了一下妈妈,一件长袖衬衣加一件单薄的外套,和一条大红色的围巾,而我呢,包得像个“粽子”似的。

一路上,寒风不停地跟着我跑,我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妈妈转过头来看了看我,担心地问了一句:“冷吗?”

我弱弱地,用沙哑的声音回答了一句:“还好。”

妈妈却似乎把“还好”听成了“不好”。她立刻三下两下地将她脖子上的围巾摘下。

她整理了一下围巾,就将围巾套在我的脖子上,我立刻挣脱开,连连摇手,说:“不用了,不用了!我不是很冷!”因为顾及到妈妈并没穿几件保暖的衣服,我不想接受围巾。

可是妈妈却毫不罢休,拉着我,“都打喷嚏了,还不冷?”她硬是将围巾围在我脖子上。我用担心的眼神看着她,她笑着,说了一句:“我不冷。你现在是长身体,千万不能着凉,感冒了很难受的……”

我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还有什么能抵得过这份浓浓的母爱?还能有谁像母亲那样,连自己她不要了,也要让你幸福?

母爱时时刻刻围绕着我们,也许会被我们忽略,这份一直都在的爱,经不起忘却!守住这份爱,感恩这份爱。不要让它流失!

一株幼苗因为对一缕阳光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己甘甜的果实;阳光因为对天空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己的温暖;一只小鸟因为对天空和大地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翱翔的翅膀。我们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温暖的阳光和沉默不语的大地。是他们用纯洁而无私的爱,为我们搭建遮风避雨的港湾,给我们铺设一条洋溢着欢笑和精彩的成长之路。

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以深沉如大海的父爱,温暖如阳光的母爱哺育我们,我们在无言的感动中知道了“血浓于水”。

父母用他们的爱把我们带来到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让我们感受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风雨,长才智,休品德,冶情操。所以回报父母是每个人的天职。青春、智慧、热血甚至生命是人生不息的咏叹,但当它们自私地躲藏在个体躯壳里的时候,却显得十分渺小而可悲。只有作为赤诚的礼物回报父母和社会,才能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当我们发现我们已经长大,已经趋于成熟,再也不会跌跌撞撞,再也不会懵懂。不经意间却发现身旁的父母什么时候发间多了一簇苍白,眼角又多了一抹岁月留下的褶皱。是父母用他们的汗水帮助我们长大,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浇灌了我们的成熟。这难道是父母理所当然要为我们做的吗?小的时候是父母牵着我们的手一步一步教会我们走路,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手牵牵我们年迈而蹒跚的父母?小的时候是父母帮我们洗干净我们弄脏的手和脸,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帮我们老去的父母擦一擦粗超的手呢?不要再说自己现在忙于工作,不要再说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将来再去孝敬父母,把握住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的将来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呢!难道父母会奢求你们什么?

难道父母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吗?父母对于我们的要求无非是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所以不管我们现在的状况如何,平穷或者富裕,快乐或者悲伤,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平常而真诚的心去关心呵护我们的父母。不要等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的时候再来后悔,责备自己的马虎和麻木。不要让我们重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所以把握现在,去关心照顾我们的父母,不要再迟疑!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应当为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他们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关爱的海洋中。父母的爱,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宽厚;父母的爱,就像那树根,坚定而深沉;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感恩你们,是你们领我们来到这勃勃生机的世界。感恩你们,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跟随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细心的呵护与照顾。感恩您,我亲爱的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中,您总会挤出时间来陪伴我们,让我们感觉到父爱的存在。感恩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们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道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父母的崇高情感就被人称颂,早在《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成为永远让人赞颂的话题。

从今天开始就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你要做的仅仅是用一颗真心去关心你的父母,多陪陪他们,陪他们讲讲话,这样在父母看来就已经很欣慰和幸福,父母对我们的期盼就这么简单,只要肯这样去做,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老师老师,您辛苦了!在这个教师节中,您歇一会吧。您在平日里为我们批改作业,直到深夜……当所有的灯都灭了时,老师老师,只有您窗前的那盏灯是永不熄灭的。老师老师,在这个教师节中,没什么好回报您的,只有让您歇一歇!

老师,在我心中有一支永不熄灭的蜡烛,永远燃烧着生命之火,永远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那就是您——我敬爱的老师,您辛苦啦。蜡油就是您流下的幸福之泪,每当您看到我们的成绩有些许进步时,您就会留下它。

老师,在我心中有一个辛勤劳动的园丁,永远照顾着生命之花,永远都充满着快乐和欣慰,那就是您——我敬爱的老师,您辛苦啦。汗水就是您流下的辛勤之泪,每当您看到我们的枝叶有些许长出时,您就会流下它。

老师,您是一盏明亮的灯,在黑暗中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老师,您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为我挡风遮雨;老师,您是天空中的太阳,让我沐浴着温暖。

老师老师,我要感恩您!是您教会了牙牙学语的我们,无边的知识。您把您全部的知识都传输给了我们,丝毫不漏。老师老师除了父母,我要感恩的就是您了,您母亲一般的拥抱,是那样的温暖……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母亲太疲惫。

老师老师,您歇一歇吧!我们会按时交作业,并放到您的书桌上;老师老师,您歇一歇吧!我们会遵守课堂记录,不乱讲话;老师老师,您歇一歇吧!我们不会惹您生气的。老师老师,您放心吧!

老师老师,您歇一歇吧!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让我们无以回报。老师老师,您歇会吧!

感恩,在他人眼里看来只是单纯情的爱与爱之间的互赠,但我觉得感恩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互尊,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在我的眼里,如今的社会懂得一点知恩之心的人反而很少,倒是有许多恩将仇报的人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使原本平静的和谐社会变得乌烟瘴气,几乎天天都有惨案发生,弄得人们人心惶惶。

就如一家老板同情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乞丐,就带他到自家饭店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结果乞丐见饭店装修的十分宏伟,就以去参观饭店以理由,趁众人不备之际,从厨房偷来了一把大刀,对饭店进行抢劫,并把老板与其余一些员工杀害,第二天,这件事就在小镇上传开了,并使得小镇上的人恐惧,纷纷搬离。像这样出卖了自己的良心的人,我觉得用罪人来形容他就算得上是很不错的了。

在我心里,有这样的一个向往,那就是人们都像动物那样和睦。或许你会疑惑——若是人们和动物一样,分天敌的话,该怎么办呢?当危机来临时,天敌之间都会相互合作,就像一只美洲豹和一只小羊羔在被泥石流困住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合作,最终,他们都安全出来了,虽然最后的结局是羊羔被吃,但这毕竟是现实的生态法则。而我们人类呢?估计早就把对方扔到脚下,当逃路的垫脚石了吧,连动物天敌之间都能合作,为什么我们人不行呢?一只狗娃娃被自己的母亲抛弃,被人收养,整天都有骨头、肉吃,当它长大后,它便守护着自己的主人、逗自己的主人开心,为主人守家,一直到自己死去都没有背叛自己的主人,连狗都会感恩,为什么有些人却不会呢?因为,我们没有学会自己制造一颗感恩的心,又或者是被金钱与地位迷惑了双眼,抛弃了良心。

朋友啊!浪子回头金不换,及时地悬崖勒马,别因为其他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从而背叛自己那高贵、圣洁的灵魂。因为只有拥有一个美好的灵魂,才会制造出一颗美丽的感恩之心。

感恩可以消除内心所有的积怨,感恩可以抵挡世间一切尘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感恩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感恩老师。

当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时,我却对他无比的眷恋,在他的怀抱里,同学们像一颗颗小小的树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允吸着甘甜的雨露。此时此刻,我耳边回荡起着充满墨香的书声,快乐童的歌声,尽情嬉闹的笑声,诲人不倦的心声。眼前浮现出了那个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身影。它仿佛就是一块明镜,照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

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我盲目时,她告诉我:理想才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她告诉我:没有理想的人,才是没有生活价值的人;她告诉我: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她告诉我:目标+奋斗=真正的成功。在她的引导下,我的生活有了奋斗的目标。所以我感激这位教育我的人,因为她开化了我的蒙昧使我不在迷茫。

感恩父母。

不经意间,我的耳边响起了这样一句话:孩子啊,做人要知恩图报。那是我的父母。在他们的关爱,养育中,我感到甚至学会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不光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所以,我感恩我的父母,他们不仅生育了我,养育了我,而且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感恩他人。

在我无助时,是谁在一旁默默的鼓励我,在我被生活欺时,是谁告诉我镇静;当我绊倒时,又是谁强化了我的双腿。当我……在这些人的关怀中我快乐的成长,难道他们不需要我们感恩吗?

感恩是一种哲学,感恩是一种智慧,在感恩的怀抱里;你会找到幸福的真谛,一起去感恩吧!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歌使我明白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为了摆脱它,我们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从我们第一声嘹亮的哭声起,我们要感谢的人就一个一个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出现,我们要感谢为我们付出的所有过客。 我们要感谢父母一路走来的扶持,我们要感谢朋友一路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我们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正因为我们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应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所有人。不管是失去还是拥有……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自制的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句安慰的话语,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条条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报答。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围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 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人与人的有效沟通不外乎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例外。然而,当前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许多人不仅观念改变了,连情感意识也日趋淡薄了。当今的在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为人处世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可见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是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我认为,学生来到学校是先来学做人的,其次是学习知识。毕竟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奏响生动的乐章我认为,感恩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懂得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也得学会了感激他人。可是,当今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仅表现在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老师的教诲之恩,亲朋好友、社会贤达的相助之恩等等。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确,孩子们有些不良行为并非是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养成的。显然,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从小抓起,这样才能奏响了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二、构建爱的氛围我曾经在公交车站看到这一幕:好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此时,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4岁左右的男孩子,母亲边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边在留意公交车的到来。不一会儿,公交车进站了,一些人便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中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们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说社会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了,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来说,移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借助于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多给孩子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孩子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熏陶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强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感恩之情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培养孩子心怀感恩万物的品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成为感恩的榜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如:当我们叫学生把作业练习本搬到班级时,不是认为理所当然,而是向那位学生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在班上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学生脸上写满了幸福,同时也看到很多羡慕的眼光。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之一,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以心换心,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学生由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得以完善自我,并从心里敬重和爱戴教师。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三、谱写动人的篇章中国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我们更该知晓并付诸于行动。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为人的基本条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因此,我们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滴水恩,涌泉报”的感恩心态,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施恩,让它回归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再者,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让学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才会收获春天。所以,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当然,我们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更应该把体现感恩的行为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发挥成;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心灵与心灵才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与人的心才能更好地交融;社会才能更加的和谐!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培育人文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大学生的舍得教育入手,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教育 0 引言 前些日子,网上以及报纸和各家媒体报道:驻马店市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张磊,“已经保证”向耶鲁大学捐赠888.8888万美元。他认为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我们的高校好好想一想。怎么教育学生像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天津滨海频道今日开庭栏目报道:一名考上研究生的贫困学生,将长期支柱他求学的恩人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这名贫困的大学生没有一句感恩的话,而是骂了他的恩人卑鄙等等,说明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忘恩负义现象时有发生,看完这些报道我感觉高校教育,确实要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上下功夫了。 有专家认为,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大学生这还值得教育界的思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舍得”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回报,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危困时刻,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感恩”是先人“舍”于己“得”,后己“舍”于人“得”的一种过程。学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不能真正懂得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想让他们做到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就应该在日常教育中加强“舍得”教育。“舍得”,两个平平常常的字,组合在一起,却有了无限的含义,人们习惯把它看成一个词,且偏向于“舍”,都认为是付出和吃亏,这恰恰是人们所不愿意的。我们在教学生“舍得”的时候,先教学生考虑“舍”,“得”只是个陪衬的助词,舍”在先,“得”在后,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是辩证的,舍弃对物欲的斤斤计较,才会从容淡定,心情舒畅;舍弃贪婪,高枕无忧;舍弃名利,乐得清闲;其实又何止人类,江河流行,古往今来,人物一理,有舍才有得,无舍便无得,先舍后得。让学生明白,“舍得”两个字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全部。因此学生只有明白了“舍”是大度理智的放弃,“得”是豁然取得的成就,才会懂得感恩。 2 将感恩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中和日常德育教育管理中,弥补基础教育缺陷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目前高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张磊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要想大学生掌握感恩这门处世哲学,就要求我们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当你在人人生道路上遇到曲折坎坷时,有人帮助了你,使你战胜了困难,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就要心存感恩和回报!课堂上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传授,还要通过种种实际案例感染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做懂得感恩的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 感恩教育除了课堂灌输以外,还要在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活动中将感恩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懂得只有学会了感恩,才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只有学会了感恩,才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做起;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只有学会了感恩,才会与人为善与人为伴;只有人人学会了感恩,才达到社会真正的和谐。 3 竖立全民感恩的宣传和教育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要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老师不懂得感恩培育不出感恩的学生。父母不懂得感恩教育不出懂得感恩的子女。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是“非常6+1”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自己的父母只懂得怎样去疼爱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教孩子怎样关心和回报他人!才会导致于目前大学生以自己为重,缺乏对他人的感恩。所以要让全国人民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我们经常通过媒体大量宣传感恩的事例,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 在“感恩”方面,美国人可以堪为楷模。自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国家节日两百多年以来,感恩节成为一个充满感谢和爱的节日。美国人欢聚一堂,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非但如此,它更成为一种社会活动,超市门口放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更可贵的,平时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感恩节培养了孩子树立爱心和帮助被人的意识。由此可见,只有人人怀有感恩的心,处处生感恩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世界也因此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份冷漠,我们对大学的感恩教育才会有效。 感恩是一种心胸,一种气度,一种领悟,也是一种境界,是做人的根本。高校从事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位大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学生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每一位大学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知道理解别人、帮助别人,懂得感恩。

不懂得感恩,就不懂得何为人间真情,不知道责任为何物。让学生体味爱的真谛,了解父母、教师的艰辛,感受社会的温暖,学会把得到的爱分给他人、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有情、有意、有良知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一、学会感恩,首先要懂得尊重父母。 现在的许多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家庭教育造成的结果。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辈视他们为“小太阳”,对他们百般溺爱,万般娇宠,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连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代劳。为此,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理所当然处在最重要的位置,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而对他们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表现的麻木和冷漠。因此,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当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一课,我提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父母每天劳动的艰辛吗?他们这样做为什么?学生们竟没有一个回答上来。我看教育孩子的时机一到,立刻把事先准备好的扁担、水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件事情,看谁能挑起这桶水,好吗?”“好的,这还不简单!”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个学生来到前面,憋足全身的力气也没挑起一担水,后边的学生也是以失败告终。然后我又把水倒掉一半让学生挑,有的同学挑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坚持一会儿就支持不住了;有的干脆两三个人一起刚刚挑起来。表演完毕,我让同学们说感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挑水太累了。”看着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我也激动万分:“是啊,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为的是养育我们,难道他们不知道辛苦,不乐意享受?”学生们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今后一定自己走,再也不用妈妈接送了。”“我以后再也不买零食吃了,也不挑吃穿了。”“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们群情激昂,还有什么能比的上使孩子们懂事更值得欣慰的事呢?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冲撞着我的胸口,看着这群懂事的孩子,我的内心好感动。二、学会感恩,老师要率先垂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日常行为取决于老师的行动举止。为了教育学生,我总是为人师表,做出表率。在平日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我把甜甜的微笑常挂在脸上,赞美的话语回响在耳边,热情的眼神传递给学生,亲切的关怀送给学生。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好感,深爱老师,产生情感的对流。那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这些礼物多数是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卡片,有的画了一只百灵鸟,希望老师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甜美。有的画了一个机器人,希望帮助老师干家务,减轻老师的疲劳。有的画了一架飞机,希望老师在闲暇之余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有的说:“我要为老师弹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希望老师身体健康,天天有个好心情。”有的送我一束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也希望老师永远年轻,永远漂亮……三十几个学生,三十多种祝福。这是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多么珍贵的礼物!虽然它没有商场出售的那样华丽,但它的内涵又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商品有价,但爱心无价,我为孩子们的纯真而欣慰,为拥有这份真爱而感动。三、学会感恩,从小就要树立社会责任感。 我常常教育学生,我们这个社会如此美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主动奉献社会,服务别人。这表现了一个人的善良和高尚,另一方面,受到帮助的人也理应表达善的回应,这体现了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我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英雄模范的事迹,讲述献爱心的故事。于是学生们学过了《大禹治水》明白了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了救民于水火,舍小家为大家,他的功绩如日月同辉,流传百世。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们懂得了邱少云为什么大火烧身而纹丝不动:他是为了不暴露目标,赢得最后的胜利,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他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了《一个降落伞包》,学生们明白了周恩来总理在生死的危机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学习了《钱学森回国》学生们明白了他毅然决然放弃外国的优厚的经济待遇,历尽磨难回国的原因:为了报效生他养他的母亲—祖国,多么珍贵的赤子之心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了学生深刻的启迪:我们这个世界是个充满爱的世界,因为有爱,才使得生命如此精彩。学生们豁然开朗:“我以后一定不怕脏,不怕累,认真劳动。”“我要帮助值日生扫地、抹桌子、擦黑板。”“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要伸出温暖的手,献出一片爱心。”“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成材,报效祖国。”…… 我觉得孩子们长大了,我为孩子们欣慰,我为孩子们歌唱。因为感恩的意识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是啊,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如果每个人都以一种宽厚仁得的心对待他人,以一种感恩的心回报社会,那么,就不会有心的沙漠,就不再有爱的荒原,就会创造一个个奇迹,世界必将

论文研究必要性的备注

你研究肯定要有实践了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作者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研究意义的写作也会在开题报告中用到,因此把握研究意义的写作至关重要,以上对研究意义的写作要点汇总,希望对广大作者的写作有所帮助。

注释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不要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而要作为注释放在页下,用①②……标识序号。注释中提到的论著保持通常格式,如:

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 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

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扩展资料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xx大学xxxx届x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

9、外文资料及译文

参考资料来源:论文格式-论文格式

发表论文研究意义写作技巧如下:

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

论文研究意义写作的重要性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

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

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

论文的研究思路必要性

认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包括:1、项目背景情况;项目受益范围分析;部门、地区需求分析,项目单位需求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实施对完成行政工作任务或促进事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项目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与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项目预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4、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出问题(是什么?)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

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

三、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本文论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等。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一)研究思路:

1、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

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

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部的学校思想大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

a、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b、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申报与立项阶段

a、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b、修改开题报告,确定细化研究内容与方向,召开开题会;

3、实施阶段

三、开题报告研究方法有哪些?

在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了,所以这里整理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供参考: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感恩教育论文的研究成效

大苏nK ,您好!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网站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还说是“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导致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为时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衷心祝福您!

我校的实验课题“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实验已近一年,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我们着手完成了如下实验内容: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有专门的节日 ——感恩节,伊斯兰教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其实也就是培养一种道德契约责任,受恩者以行为或心灵来酬谢给予自己好处的人和社会,或者,安拉或上帝。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在西方国家有一个专门的“感恩节”,是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设定的节日。为了学会感恩,在节日的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感谢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那种感恩节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真正的感恩与奉献:人们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人们要按传统用时令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人们还送食物给那些素不相识的饥饿的人。印度上世纪初的泛神论者的感恩,是对世界万物的,人人皆上帝,物物皆上帝,应该更与现代思想相契合。重视环境、重视他人,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又颇合互惠互助精神。西方的感恩是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非常普遍,人们的慈善行为也比较常见,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结果。在孝道方面,古人堪称我们的典范,在这方面有严苛的规定,也有许多孝感天地的典故与楷模。以前我们总强调它负的一面,现在看来是过激的。孝道它之所以能存在上千年,说明其还是存在积极作用的。它是社会的伦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文明的标杆。在古时,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古谚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知恩知报,这是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国体,时代。虽说“市恩市义,非君子也”,但那是对施予者的约束,对于承受者,更应有“忘恩负义,实非人也”之说。在上海,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在黑龙江,将从明年开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在福州大学,更有学生在“感恩”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到山区和基层岗位工作,将自己对父母、他人和社会的感激与责任,转化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的动力。仅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全社会都应重视“感恩”教育,它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感恩是需要培养的,“感恩”教育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当前,我们地区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十分溺爱,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在许多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被遗忘和丢失,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个人利益至上的一些苗头和行为习惯,甚至有的中小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于网吧,学业荒疏,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这已成为了当前我们学校教育的漏洞,是我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应该加强和努力的方向。为此,在我校启动了“感恩教育”课题。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精心培育“感恩文化”,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是谁使他们怦然心动,是谁使他们泪流满面,是怎样一个故事让他们永世难忘。”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惠与受惠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把握“在雨天不断为他人递伞,将来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让学生知晓“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学生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二、研究的价值: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式下城镇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学会尊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感激生活。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一)、目标:1、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学会运用适当的感恩方法,回报大自然和社会给与的恩情。2、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学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3、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形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体系。(二)、内容: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2、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1)孝敬父母。(2)尊敬师长。(3)关爱他人。(4)感激社会、感激自然。(5)感激生命。3、小学生感恩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4、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1)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2)在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于感恩教育与活动之中。(3)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4)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三)、重点: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培养的研究。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思路:从学生现实存在的感恩问题入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在全校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感恩”情怀;创造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把情感化为感恩行动。过程:1、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成员及分工,调查目前农村小学生感恩情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2、研究阶段(2006年9月~2009年7月)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别组织实施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激别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建构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体系,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3、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列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具体做法、经验总结及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辅之调查法、 文献法、个案法等。1、行动研究法:一边研究一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农村小学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生感恩的现状,根据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案。为解决课题研究的重点做好铺垫。3、文献研究法:了解目前国内外感恩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4、案例研究。选择典型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的感恩意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律。主要内容论证:主要观点:1、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质量与其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3、感恩是爱心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我们以科研理论为载体,加强了对实验的认识。首先,我们重点抓了实验领导小组的认识问题,先后召开了几次研讨会,分别就“感恩”的主要内容和“感恩的实效性”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通过学习,课题小组成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实验领导小组并相应地制定了实验的例会制度,一年来先后召开了专题实验项目会议数次,解决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初步形成了领导班子决策、培训小组指导、主课题负责人具体实验的工作网络。六、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期阶段)(一)理论板块准备阶段的实验研究,在科研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领导及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开展各项评价活动中,不断探索评价的标准及评价的方法,科学实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科研成果在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很大的效应。(二)实践板块⒈关注了四个原则(1)体验性原则。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特征体现。感恩之情来自生活,感恩之举过程注重体验性原则。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感恩活动的主体,为了培养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懂得之恩图报,我们安排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活动方案:一、三个“感谢”活动: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一)感谢父母养育我1、布置爱心家庭作业。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2、开展征文活动《我的父亲母亲》(二)感谢老师教育我1、《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2、《给老师的一封信》3、《我爱我师》班报比赛(三)感谢他人帮助我1、“我为同学做一事”2、“今天我值日”活动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安排:1、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2、算算亲情账:①算一算自己进入高中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②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③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④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3、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人,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恩情通过一封信、邮件、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表达你们的感恩心情。学校通过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能牢记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进而在全校范围内乃至在社会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渗透辐射。让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3)直接性原则。陶行知先生说,学生的意义——“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生活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生活要依靠学生的人生活动,在人生活动中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师生可以在德育教育的主线下确立各类感恩活动的目标、设计一个个活动的方案,有序、有效地落实课题研究,让孩子先直接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理解感恩的内涵。因为,(1)丰富多彩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懂得弘扬真善美,为感恩奠定了认识上的基础。(2)“感恩源于生活中的真情”,德育工作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也就丰富了学生感恩题材。(3)在开展大量德育活动的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写出活动的过程和感受。(4)间接性原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钥匙,书中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有着无数令人敬佩的伟人和英雄,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观点、哲理和人生感悟。让学生养成阅览的好习惯,就可以从中获取很大的益处。没有经过的可从书中经过,没有见过的可从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从书中体验,每读一本书,就多了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因此,读书是接受间接人生经验最有效的方法,为次,我校开展了学《弟子规》,诵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的读书活动。七、实验成果(一)、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呀!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呀!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写日记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四年一班的金状同学在感恩日记中写到:我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珍贵的生命,给了我情深似海永不图回报的父爱和母爱,他们哺育着我,培养着我,教我做事的原则,做人的品质。记得有一天晚上,因为妈妈有点感冒,身体不舒服,爸爸又不在家,妈妈应撑着做完了饭,让我帮她洗一次碗。妈妈病了,我帮她做事是应该的,所以我便立即答应了,谁知洗碗还不简单呢,弄得我满手是油,好不容易把碗洗完了,还要擦桌子、洗锅,把这弄完了再看看地上,全是水,不得不把厨房的地又拖一遍,做完这一切我已是腰酸背疼。想一想,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有那么多的家务要做,多累呀!但是他们洗了那么多次碗,做了那么多家务都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一声累。以后我一定要经常帮爸爸妈妈多做一些事,而且要坚持下去。想到这儿,我不得不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生活得这么幸福!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就让孩子把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释放出来吧。于是我们把感恩教育活动的平台移至生活世界,引导孩子们在生活情境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心。(二)、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感恩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们要求孩子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本《感恩践行反馈卡》,孩子们人手一卡,记录自己完成感恩作业的情况,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他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六年一班陈涛在感恩征文中写道:《母亲节-------点燃一盏感恩的灯 》五月,春光灿烂,草长莺飞,空气中飘溢着康乃馨的香气,母亲节,这个充满温馨的日子,又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记得每年一到儿童节,妈妈会给我们很多好吃的,当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到来的时候,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心灯”?众所周知,“母亲节”是“舶来品”。在中国这个以尊老为传统美德的国度里,母亲节因承载着母爱、亲情、感恩、回报等人类共同的情感,渐渐成为晚辈向长辈传送美好祝福的日子。母亲节前后,商家大打“亲情牌”,花店购进了康乃馨,不少网站在首页和醒目的位置打出了“祝母亲节日快乐”的标语,一些论坛也展开了如何向母亲表达爱意的讨论,甚至还有网友在论坛内互发邮件,提醒母亲节要为母亲带声问候。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母亲节并没有像圣诞节等“洋节”那样带来如期的消费热潮。连续几年来,象征着母爱的母亲节之花康乃馨远远不如圣诞节之花玫瑰花卖得火爆。情人节的时候,买花的人连价都不还,上百元一朵的玫瑰可以9 朵、99朵、999朵地买。母亲节到来了,康乃馨的售价不如玫瑰的高,买花的人都嫌贵。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在一些像我们这样的独生子女,大多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龄,对含辛如苦抚养自己成人的母亲不愿多敬一份孝心,甚至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嫌麻烦,还有的经常对父母发脾气。…一切都在变,只有母爱永远,.尽管母爱不许要回报,孝敬之情也难以报答养育之恩,但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灯,不仅应该,也很有必要。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应该因此而习惯了对母爱无度的索取,也不能因我们小,自认为年幼无知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怀和回报,更不能以来日方长为由回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知道,虽然今天我们是孩子,明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一位哲人说得好:人世间事业的成功可以等待,庄稼的丰收可以等待,爱情和友谊的果实也可以等待,而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对母亲的孝敬和对母爱的报答。因此,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实在不该让母亲们冷你冷冷清清,有鲜花、礼物相送更好,没有的,那就送父母一句关心的话,为父母做一件简单的家务,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灯。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学校还专门拟写了一份致全体家长的公开信,希望家长们能够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做孩子的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等。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八、对课题的反思及下阶段研究设想(一)反思1、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并非是一把万能钥匙,数十位学生不一定一律对这活动设计感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到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上有所拓展、创新。感恩教育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感恩就是教做人,学会感恩就是学做人。只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出发点和归宿点回归到“人”这一点上,感恩教育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2、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明白,搞课题研究工作是要投入许多精力和时间的,学校的常规工作,教学进度等因素常常会和课题研究工作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当时间紧迫或精力缺乏的时候,就会影响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和质量,所以,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我,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发扬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所收获。3、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或许因忙于事务,教师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的意识还不是最高,只是附和着几位科研骨干做着缺乏个性与创新的工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加强学习,树立“与时惧进”的思想,倡导全体课题组成员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善于敏锐地关注产生的问题,并作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才不会陷入“僵局”。(二)下阶段研究设想1、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清晰明了地知道下一步感恩教育活动的方案,我们将在实践中积累活动设计方案,整理汇编后向全体教师发放。2、继续让校少先队成为学生享受感恩教育成功的平台,让师生和家长看到课题研究的成效,并以更高的热情支持、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3、深信课题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会促进教师感恩教育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感恩活动中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多姿多彩,使他们从小学会感恩,回报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对于今天的少先队员来说,感恩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在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弱化,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关心同学少,对自己考虑多;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已成为新形势下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学校作为少先队员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的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情感在每一个学生心目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感恩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它是人类本体与生俱来的一个契约规则,一种道德规则。就是知晓,感激,报答,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别人,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感恩教育属于一种心理范畴,教育者在教育中采取说服、引导、体验等教育方法,帮助小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言行、体态语言等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以行动回报别人,回报社会。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我校独生子女学生群体不断增大,他们常受到几代人的关怀,有的是富二代,甚至是富三代。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感恩意识缺失,情商极差,普遍缺乏爱心、良心、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少先队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小培养队员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让队员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整个生命,重新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我们的队员学会感恩,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少先队开展感恩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预备队。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队组织去进行革命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纪律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性。少先队活动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这一特殊作用,能弥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方面的不足。从新世纪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看,我们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教育中的优势,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鉴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 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根据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的校情,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更能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少先队员们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感恩教育也是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必上的一课。 三、课题的概念及界定感恩:在《牛津字典》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回馈他人”。感恩在西方本义上是感谢上帝赐予人类以生存的食物,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恩戴德”之意。胡虹霞教授提出的“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活动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理解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其侧重点在于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通过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从而形成灵魂的默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外研究状况: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是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设定的节日。为了学会感恩,在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感谢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人们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要按传统用时令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人们还送食物给那些素不相识的饥饿的人。 印度上世纪初的泛神论者的感恩,是对世界万物的,人人皆上帝,物物皆上帝,应该更与现代思想相契合。重视环境、重视他人,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又是互惠互助精神。 西方的感恩是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非常普遍,人们的慈善行为也比较常见,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结果。 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 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他们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 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由此可见,德育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受到重视,在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国,更加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时候,就要让他们学会感恩。(二)国内研究状况: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从《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今人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报恩。 在上海,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黑龙江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在福州大学,更有学生在“感恩”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到山区和基层岗位工作,将自己对父母、他人和社会的感激与责任,转化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的动力。随着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研究机构和学校纷纷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开展了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如中央教科所《全国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普教科研所《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天津市河西区教科所《新时期感恩教育创新研究》、黄山市屯溪四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感恩教育活动研究》、浙江海盐实验中学《以“感恩教育”构建校园主体文化的实践与研究》、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课题研究《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心》,都以感恩作为一种教育而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著作《帕夫雷什中学》被誉为“教育百科全书”和“活的教育学”。他在加强学生感恩教育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3、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4、中国感恩教育创始人——彭成。彭成老师在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现到感恩意识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缺失,并深深为这种感恩意识缺乏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所痛心。2002年,他开始潜心研究感恩教育,并积极投身到感恩教育地推广和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悉心研究,彭成老师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感恩教育演讲风格和教学模式,并将感恩教育由原来单独的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企业内训等其它领域。5、感恩教育研究者推广者罗明。中国成功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中国成功学研究网创始人,感恩励志教育研究者与推广者。13年来在各级报刊以及知名网站发表各类作品800余篇(部),代表作有教学论文《成功学与当代素质教育》、《罗明成功学》、《成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成功学》等。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学会运用适当的感恩方法。 2、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学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使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情感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成为胡锦涛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所提出的争当“四好少年”的要求。 3、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形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体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积累感恩教育的成功案例,并进行推广。(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研究。 通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各方。主要为: (1)感恩社会的关爱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服务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2)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3)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开展以“同学如手足”、“我们手拉手”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感恩自然的赐予 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比赛和演讲比赛,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开展看感恩影片,吟感恩诗歌,传唱感恩歌曲,读感恩美文,讲感恩之言的活动。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 (1)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2)在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 (3)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4)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 七、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少先队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难点: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培养的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通过学科教学、少先队活动、学校大型主题活动等形式,精心培育感恩文化,将感恩教育融合在学校的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通过感恩教育对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评价,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11.10----2014.10) 第一阶段:从2011.10~2012.9 成立课题组,明确年度研究目标,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组成人员,分解研究任务。负责人周晓丽、刘艳秋。 第二阶段 从2012.10~2013.9 1、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负责人:周晓丽、刘艳秋; 2、进行“感恩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教育”,成果资料为教学设计、论文、教育叙事等。负责人:木敏、吴晓燕、卢玲; 3、感恩之歌比赛,进行“学校少先队活动与感恩教育的融合教育”,成果为光盘资料,负责人刘艳秋、李洁、张晓玲; 4、完成感恩作文,成果为学生优秀作品集,负责人怀春燕、张晓玲、张薇; 5、举办感恩教育论坛,邀请社会人士、家长出席,进行家长对学校感恩教育的态度及其参与程度对子女的影响,成果为会议记录册和光盘,负责人刘艳秋、王侠、陈雷; 6、挖掘本土感恩教育材料,研究成果为学生作品集和论文,负责人怀春燕、张晓玲、吴晓燕;第三阶段 从2013.10~2014.10 1、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负责人:刘艳秋 2、完成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编写,成果为校本课程读本一本,负责人木敏、刘艳秋、李洁。完成结题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结题,负责人:周晓丽 3、结题论文、研究报告的形成,研究成果的展示、课题结题。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辅之教育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活动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九、课题研究的创新(一)主要观点: 1、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质量与其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 3、感恩是爱心的表现形式之一。(二)发展与创新: 1、将感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并传承弘扬,通过全方面营造一种感恩文化氛围来达到教育目的。感恩教育不仅是一个感恩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社会。 2、从感恩教育角度研究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了学校心理健康研究的思路。以感恩教育带动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心理健康更具实效。 3、感恩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而且依赖于社会、家庭的参与。感恩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而且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十、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报告 2、《学生感恩活动集锦》(文字、照片、录像等) 3、少先队员参加主题探究活动后的体会、感想、日记、周记等 4、感恩教育途径及成功案例结集。 5、教师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等结集。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科研部门的领导下,在程宏杰校长的关心和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事业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配备合理,本课题负责人周晓丽、刘艳秋在少先队的管理工作中,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较为充足的研究时间。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是长期从事一线教育工作,都是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具有开拓、进取、奉献的精神,平时积极投身各项教育、教学、教改的实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都是小学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本次课题的研究。 (1)学校专门成立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具体负责研究工作。组织参研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收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区教科所有关专家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3)加大实验研究上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整体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每周五晚在多功能教室进行课题的商讨研究,保证研究时间内容落到实处。 (5)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顺利的进行。 十五、资料设备 所需经费包括:打印材料费、研究组成员超课时费、活动费、购买所需资料费、设施费、专家验收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所需费用。 设备所需: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电脑等必需用具。 十六、科研手段 我们采取集中研究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边学习,边探讨,边实践,边论证,边总结。将感恩教育与基础道德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感恩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学校特色相结合;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队员们的年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感恩教育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儿童的品德教育做得更扎实、更生动、更优秀,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进步。把“感恩”教育推向一个高潮,有效推进德育工程。 十七、研究预期成果 1、组织学生谈感想,并写写自己的体会,让感恩教育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本次本次课题的实施与研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去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激祖国。同时让这种氛围永久地充满校园。 2、感恩教育途径及成功案例结集。在课题研究实施过后,组织课题组成员探讨适合感恩教育的最佳途径,比如说在节日里给父母送上自己真心的祝福,在校园里教师教育学生去感恩等等。 3、感恩文体活动及感恩文化环境展示。把课题研究实施当中做的一些项目,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当中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大家重温本次活动,同时加深印象,使学生受到更深的熏陶。 4、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感恩节活动现场的实录光盘以及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的电视片、宣传片; 5、学术报告。包括课题的研究方案、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6、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有所思考,我们将对发表或者获奖的系列论文,按照不同的领域进行汇总,形成课题研究论文集。 7.课题研究资源库。(感恩教育故事、光盘、儿歌、绘画作品等)

已发送 请查收

  • 索引序列
  • 感恩的必要性研究报告论文
  • 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 论文研究必要性的备注
  • 论文的研究思路必要性
  • 感恩教育论文的研究成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