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题目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题目

尿素维E乳膏中的尿素可溶解角蛋白,增加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并兼有止痒、抗菌等作用。另外,它能增加药物经皮肤的穿透性。那么,尿素乳膏能长期使用吗?长期使用会耐药吗? 耐药性(Resistanceto Drug )又称抗药性,是指寄生虫、微生物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那么,你可知尿素乳膏能长期使用吗?长期使用会耐药吗? 尿素乳膏要用多久要依据你的病情听从医生的指导,要不要长期用也要听听医生的建议,至于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一定的资料或者文献显示。 康爱多温馨提醒你:用药要规范,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切勿乱使用药物。现康爱多药店有售尿素乳膏,价格优惠,符合国家制药标准。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理作用】本品可使角蛋白溶解变性,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适应症】用于手足护肤,防皲裂。【用法用量】局部外用,涂于患处并轻轻揉搓,每日2-3次。麻烦采纳,谢谢!

该药品可使角质蛋白溶解变性,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适应症为用于手足皲裂;也可用于角化型手足癣所引起的皲裂。

本品每克含尿素100毫克,辅料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甘油、三乙醇胺、硬脂酸、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纯化水。

扩展资料:

尿素乳膏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用后应拧紧瓶盖。

4、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尿素乳膏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

该药品可使角质蛋白溶解变性,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适应症为用于手足皲裂;也可用于角化型手足癣所引起的皲裂。

本品每克含尿素100毫克,辅料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甘油、三乙醇胺、硬脂酸、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纯化水。

扩展资料:

尿素乳膏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用后应拧紧瓶盖。

4、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尿素乳膏

引起宝宝湿疹的原因1、湿疹存在遗传性。2、吃糖过多,造成肠异常发酵。3、对母乳里蛋白质容或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4、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5、强光刺激,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6、乳母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了婴儿。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理作用:该品所含尿素能使皮肤角蛋白溶解变性,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发育与功能。

膨化饲料维生素稳定性研究论文

VC对热稳定性好,耐热。

膨化饲料是指经过挤压膨化工艺生产出的饲料。挤压膨化的过程是将粉状饲料置于膨化机的调质器内,在高温、高压和高湿的环境中,经过螺旋挤压装置的挤压,物料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后,从物料模孔突然释放至常温、常压,并被切刀切成所需形状和长度的产品。

膨化饲料除了具有颗粒饲料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消化率更高原料经过膨化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处理和各种机械作用,能够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使其中淀粉糊化、蛋白质组织化,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显著提高,如鱼类膨化料可提高消化率10%~35%。某些幼畜,如乳猪或仔猪、犊牛等,因消化器官尚不发达,难以消化复杂的植物性饲料,通过膨化可以有效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2)形状多样膨化机的模板可制成不同形状的模孔,因此可挤压出不同形状的膨化颗粒料。如猫饲料可制成鱼形,犬饲料可制成排骨形等,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外观诱食价值。(3)更加卫生膨化工艺使物料经历了比制粒工艺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处理,因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杀菌效果。不仅可以预防动物消化道疾病,还可更有效地脱除饲料中的热敏毒素和抗营养因子。(4)适口性更好在膨化过程中,不仅淀粉熟化可以增加香气,脂肪从细胞内部渗透至表面以及糖、蛋白质、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使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这些都使得饲料的适口性更好,有利于刺激动物的采食。(5)改善饲料在水中的沉降性能通过膨化工艺参数的设置,可以制成各种沉降速度的膨化饲料,如浮性、慢沉性和沉性等,以满足水产动物不同生活习性的要求,减少饲料损失,避免水质污染。例如,质地疏松、多孔的浮性饲料,适合上层鱼类采食。

由于膨化饲料的特殊使用效果好,多用于宠物饲料、水产饲料和乳猪饲料的生产。使用中要注意,挤压膨化对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且电耗大、产量低、成本高,但一般可从提高的饲料报酬中得到补偿。

膨化饲料的缺点 2 . 1 维生素的损失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会导致维生素的 损失。美同学者报道,在膨化饲料中, VA 、 VD ,、叶 酸损失 1l %,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 率分别为 11 %与 17 %, VK 与 VC 的损失率为 50 %,而同样在硬颗粒饲料中损失则减半。冷永智 等在完全没有天然食料的条件下,用膨化料喂养 鲤鱼,鱼群有少数个体出现鳃流血现象,估计 与饲料加工过程中热敏维生素的破坏有关。 2 . 2 酶制剂的损失 酶的最适温度在 35 -40 ℃ ,最高不超过 50 ℃ 。 但膨化制粒过程中的温度达到 120 -150 ℃ ,并伴 有高湿 ( 引起饲料中较高的水分活度 ) 、高压 ( 改变 酶蛋白的空间多维结构而变性 ) ,在这样的条件 下,大多数酶制剂的活性都将损失殆尽。据 Coman 报道,未经处理的葡聚糖酶经 70 ℃ 制粒后在饲 料中的存活率仅为 10 %;处理后的葡聚糖酶在 料温为 75 ℃ 时调质 30s ,其存活率为 64 %,而再经 90 ℃ 的制粒其存活率仅为 19 %,植酸酶经 70- 90 ℃ 制粒后活力下降也在 50 %以上。 2 . 3 微生物制剂的损失 目前,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 乳酸杆菌、链球菌、酵母、芽孢杆菌等,这些微生 物制剂对温度尤为敏感,当膨化制粒温度超过 85 ℃ 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2 . 4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 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的一部分还原 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 蛋白质的利用率。另外,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经 过高温可形成赖氨基丙氨酸,加热过度,特别是 在 pH 值较高的情况下,可使部分氨基酸消旋而 产生 D —型氨基酸,这都使蛋白质的消化率大幅 度降低。加热最易受损失的是赖氨酸,其次是精 氨酸和组氨酸。采用离体研究方法,王琳等测定 了草鱼、罗莉测定了异育银鲫肠道对 7 种饲料原 料膨化前后的酶解动力学,证明膨化对饲料原料 的蛋白质酶解速度有影响,豆粕、鱼粉、肉骨粉膨 化后酶解速度下降;菜粕、次粉、玉米膨化后酶解 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前后 酶解速度变化不显著。周兴华等采用相似研究方 法研究了齐口裂腹鱼对膨化和非膨化饲料原料 粗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发现膨化对蛋白质含量 低而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对蛋白质含量高的产生了不利影响 ( 羽毛粉除 外 ) 。因此,在鱼的配合饲料中不宜将豆粕、鱼粉、 肉骨粉膨化后使用。 涂应川系统,它能够同时在加工过的饲料上喷涂多达 4 种的液体或胶体添加物,喷涂的剂量为 0 . 1 -5kg / t 饲料。然而后添加组分集中于颗粒表面 容易受外界因素,如包装、运输、温度、光、氧气及 湿度等影响,从而导致在贮藏过程中这些组分的 损失比普通料中的损失更快。因此,后添加采用 的液体至关重要。液体的选择除了考虑后添加组 分能够均匀稳定地分散在其中外,还需考虑其同 饲料颗粒的黏结能力及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小。 另外,亦有采用包埋、衍生化、载体吸附等手段对 热敏性物质进行前处理,以提高这些物质的热稳 定性,如果将药物等改为后添加还可以减少药物 的交叉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英国的 Tmuw 有限 公司将粉料通过一种糖浆包裹到颗粒饲料上,不但降低颗粒饲料的粉尘污染,还因糖浆掩盖药物的味道而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

坝坡稳定性研究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要怎么写论文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里面的防排水技术又是水电水利工程的基础,由于主要服务于农业活动,所以受到我国土地复杂的地形以及气候的干扰因素,导致工作难度加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

关键词: 水利水电;防排水;施工技术;主体建筑物

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施工受到气候和地貌的影响较大,如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干扰,所以只有在围堰的保护下才能对主建筑进行分期的施工,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排水对施工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1工程中防排水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由拦河坝和电站厂房以及船闻构成。其中引水式厂房和河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其他形式的厂房都会直接建设在河床或河道上。设计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拦河坝可分为土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及铜闻门坝等。本文讨论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使用的是混凝土坝,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建立防排水系统,那么很容易出现较大事故,对工程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制造隐患,最重要的是对人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排水做的不合格,那么在雨季,由于上游大量的水汹涌而下,使得大量积水无法排放,造成洪灾,所以设立防排水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防排水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

3围堰防排水系统的建造

围堰就是临时修建在建筑物旁起到维护作用的结构,,它的作用就是预防河水中的泥沙被冲到修建建筑物的位置,方便于挖基坑和围堰内的积水排除等工作。除了特殊的建筑物外,一般水利工程中的围堰在建筑物竣工后都会拆除,围堰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最高的水位。在水利工程中围堰的作用非常之大,它不但有利于建筑物的修筑,还能对防排水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围堰的修建我要做到因地适宜,在一些黏土比较少的地段,围堰的外坡修建我们就要用混凝土,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水防泥沙的作用,还能够避免降雨的冲刷。对于那些黏土含量较多的地段,我们可以用黏土来修筑心墙,对于外坡的.建筑使用堆石棱体修筑就可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更特殊的地方,如森林等,我们也可以建筑草木围堰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和建筑物的需求进行确定围堰的材料以及所需要的品质。一般的围基都会采用混凝土墙和喷射灌浆以及用黏土来进行铺盖对防排水处理。对于那些黏土含量少的地域,我们可以采用挖掘机进行协助作业,挖出的黏土进行回填来建筑墙体。

4坝基建造对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水坝修建过程中,由于大量河水的集聚,导致水压对坝基的压力非常之大,这样就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防排水系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以在临水区域使用帷幕灌浆来进行处理,防渗帷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坝基渗水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防渗帷幕和坝基护坦的地方一起组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排水体系。

5主体建筑物防排水体系的设计

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最常见的混凝土坝。在设计主建筑物的防排水体系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主建筑物功能和目的的特点进行设计。施工中的挡水建筑作用主要是防水,而用作排水的是挡土建筑物的设计。挡水建筑物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水位差引起巨大的水压,还有就是在施工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对其造成影响。因为混凝土坝的特点,护坡的排水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土工布和排水管。将土工布和水管铺在护坡的表面或埋在护坡上,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可以让过程事半功倍;由于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排水的要求。但因为二期工程靠近闻门处混凝土的断面较小,无法承受河水的冲击力,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施工时要一边浇筑一边封模来确保毛面和缝面的质量,这个办法可以保证缝面干净振捣有效,完美解决漏水现象的发生。因为方位的不同,在施工是我们所用的防水物质就要随时调换。如果我们用止水片,那么就要根据结合面的宽度等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坝肩的地质要求可以确定防水系统中的防水技术。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建筑物主体的规模都不小,施工的过程较长要分期完成,在这段时间内防排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竣工后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它还会对河流的水位差造成影响,大坝的临水面要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措施,不然就会对整个过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康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李建鹏.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2).

[3]谢拥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单价预算的编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土石坝毕业设计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课题研究的意义 土石坝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土石坝如此广泛的应用,那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土石坝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土石坝的研究,可以让我们①掌握如何根据地形、地质、建筑材料、施工情况、工程量、投资等方面,经综合比较选定坝型,了解土石坝枢纽各建筑物组成、建筑物的工作特点以及在枢纽中的布置;②了解和掌握调洪演算的方法和水库各种特征水位的确定;③在对土石坝枢纽中各建筑物的设计中,了解各建筑物的选型比较方法以及所选定建筑物的设计难点和重点,并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④掌握计算机绘图和程序计算方法,培养设计报告撰写能力;⑤通过设计研究,培养文献资料查阅、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国内外研究进展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兴建的各种类型的坝共有8、48万座,其中95%以上为土石坝。21世纪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将进入大发展时期,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一批水利水电工程将在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红河等水利资源丰富的江河上开工建设。 在国外土石坝的发展速度同样迅速,所建的百米以上的高坝中,土石坝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30%,60年代接近40%,70年代接近60%,到80年代后增至70%以上。随着近代的土石坝筑坝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一批高坝的建设。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土石坝为前苏联的努列克坝,高300m。我国已建成的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高178m,在建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高233m,在建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高261、5m。设计中的双江口堆石心墙坝,高314m。 3、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土石坝的当前研究主要存在:一是水库的渗流问题,二是除险加固的问题,三是新型材料的使用。 在坝与水库失事的统计中1/4是由于渗流问题引起的,我国大坝数量居世界首位,溃坝率亦居世界前列。溃坝的危害程度很高,尤其是对于高坝大库和大江大河的堤防工程,一旦失事其危害十分巨大,严重威胁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进一步威胁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只有快速有效地分析堤坝的安全状况、运行状况以及溃坝风险分析等,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只有有效地对多因素影响下的土石坝溃坝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报,才能保证堤坝的正常运行、管理以及有的放矢地对堤坝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较多的大坝需要除险加固,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严重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防洪标准低,质量控制不严,尾工和隐患较多,时刻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其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人民所认识,因此水库的除险加固势在必行。 随着筑坝技术的发展,坝的高度越来越大,需要的传统材料越来越多,施工周期越来越长。如果在筑坝的过程中,再用新型材料,比如现在可以把树脂模作为防渗体,既可以保证坝体的安全,又可以缩短工期和节约资金。 4、基本思路 (1)分析原始资料 熟悉本水库枢纽工程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气象特征、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的基本资料。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性问题,为设计奠定基础。 (2)坝型选择 根据提供的资料,建议选取2~3种坝型从地形、地质、建筑材料、施工情况、工程量、投资等方面,经综合比较选定坝型。 (3)枢纽布置 根据选定的坝轴线从地形、地质、施工、运用等方面大致确定建筑物(包括大坝、围堰、导流泄洪洞、溢洪道、电站等)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形式,并加以定性分析与论述,确定枢纽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4)建筑物设计 ①确定断面尺寸及平面布置: 根据规范要求,参照已建工程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坝顶高程、坝顶宽度、坝坡、防渗体及排水体尺寸,确定坝型及断面尺寸,绘出坝的剖面及平面布置图。 ②渗流计算: 运用水力学法计算设计洪水位或正常最高水位时最大断面及各控制断面的浸润线及单宽渗流量、全坝长的总渗流量。 ③坝坡稳定计算: 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按四种工况核算坝坡的稳定性: ④细部构造设计: 包括坝基处理、坝与两岸连接、坝顶、护坡、反滤层、过渡层,以及坝体与坝基的防渗体、排水设施。 (5)编制土石坝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土石坝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应采用流程框图的形式,从施工准备、施工导流、坝基处理、坝体施工等方面进行编制。 (6)编制土石坝工程施工网络图土石坝工程施工网络图应按分部工程、月为参数编制。 5、参考文献 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 4、《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SLJ01; 5、《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73; 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 7、《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 8、《土坝设计》上、下册水电部五局东北院编水利水电出版社; 9、《水工建筑物》林继庸编水利电力出版社; 10、《水工建筑物》吴媚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1、《堆石坝设计》陈明志等编水利水电出版社; 12、《水工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 指导教师评语:(建议填写内容:对学生提出的方案给出评语,明确是否同意开题,提出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建议、注意事项等) 指导教师签名: 20xx年*月*日

稳定性研究论文10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写好数学论文的前提是需要有拟定一个优秀的数学论文题目,有哪些比较优秀的数学论文题目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最新数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知足常乐 议论文 ”↓↓↓

★ 数学应用数学毕业论文

★ 大学生数学毕业论文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大全 ★

★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10篇 ★

中学数学论文题目

1、用面积思想 方法 解题

2、向量空间与矩阵

3、向量空间与等价关系

4、代数中美学思想新探

5、谈在数学中数学情景的创设

6、数学 创新思维 及其培养

7、用函数奇偶性解题

8、用方程思想方法解题

9、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10、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幽默风趣

11、中学数学教学与女中学生发展

12、论代数中同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13、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14、论农村中小学数学 教育

15、论师范院校数学教育

16、数学在母校的发展

17、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8、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19、数学新课程教材教学探索

20、利用函数单调性解题

21、数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22、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3、变异思维与学生的创新精神

24、试论数学中的美学

25、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26、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27、数列问题研究

28、复数方程的解法

29、函数最值方法研究

30、图象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31、近年来高考命题研究

32、边数最少的自然图的构造

33、向量线性相关性讨论

34、组合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35、函数最值研究

36、中学数学符号浅谈

37、论数学交流能力培养(数学语言、图形、 符号等)

38、探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

39、数学后进学生的心理分析

40、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1、数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42、生活中的数学

43、欧几里得第五公设产生背景及对数学发展影响

44、略谈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45、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46、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

47、数学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48、高考应用问题研究

49、“数形结合”思想在竞赛中的应用

50、浅谈数学的 文化 价值

51、浅谈数学中的对称美

52、三阶幻方性质的探究

53、试谈数学竞赛中的对称性

54、学竞赛中的信息型问题探究

55、柯西不等式分析

56、中国剩余定理应用

57、不定方程的研究

58、一些数学思维方法的证明

59、分类讨论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60、生活数学文化分析

数学研究生论文题目推荐

1、混杂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2、多目标单元构建技术在圆锯片生产企业的应用研究

3、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研究

4、排队论在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5、若干类新形式的预条件迭代法的收敛性研究

6、高职微积分教学引入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7、分数阶微分方程的Hyers-Ulam稳定性

8、三维面板数据模型的序列相关检验

9、半参数近似因子模型中的高维协方差矩阵估计

10、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11、若干模型的分位数变量选择

12、若干变点模型的 经验 似然推断

13、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研究

14、基于ESMD方法的模态统计特征研究

15、基于复杂网络的影响力节点识别算法的研究

16、基于不确定信息一致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17、基于奇异值及重组信任矩阵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18、广义时变脉冲系统的时域控制

19、正六边形铺砌上H-三角形边界H-点数的研究

20、外来物种入侵的广义生物经济系统建模与控制

21、具有较少顶点个数的有限群元阶素图

2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23、基于Copula函数的某些金融风险的研究

24、基于智能算法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

25、基于Copula函数的非寿险多元索赔准备金评估方法的研究

26、具有五个顶点的共轭类类长图

27、刚体系统的优化方法数值模拟

28、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准则决策问题研究

29、广义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与H_∞控制问题研究

30、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研究与应用

31、具有较少顶点的共轭类长素图

32、两类共扰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33、复杂网络社团划分及城市公交网络研究

34、在线核极限学习机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35、共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存在性的研究

36、几类非线性离散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

37、数据维数约简及分类算法研究

38、几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39、区间二型TSK模糊逻辑系统的混合学习算法的研究

40、基于节点调用关系的软件执行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基于复杂网络的软件网络关键节点挖掘算法研究

42、圈图谱半径问题研究

43、非线性状态约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44、多维power-normal分布及其参数估计问题的研究

45、旋流式系统的混沌仿真及其控制与同步研究

46、具有可选服务的M/M/1排队系统驱动的流模型

47、动力系统的混沌反控制与同步研究

48、载流矩形薄板在磁场中的随机分岔

49、广义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控制

50、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研究

51、基于观测器的饱和时滞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

52、高职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关键技能的研究

53、基于生存分析和似然理论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5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55、带平方根俘获率的可变生物种群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56、一类非线性分数阶动力系统混沌同步控制研究

57、带有不耐烦顾客的M/M/m排队系统的顾客损失率

58、小波方法求解三类变分数阶微积分问题研究

59、乘积空间上拓扑度和不动点指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60、浓度对流扩散方程高精度并行格式的构造及其应用

专业微积分数学论文题目

1、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

2、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飞航式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分数阶微积分运算数字滤波器设计与电路实现及其应用

4、分数阶微积分在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5、广义分数阶微积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6、分数阶微积分及其在粘弹性材料和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7、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及其性质证明

8、中学微积分的教与学研究

9、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的变迁研究

10、HPM视域下的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11、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12、微积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3、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策略研究

14、高中微积分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

15、关于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研究

16、微积分与中学数学的关联

17、中学微积分课程的教学研究

18、高中微积分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

19、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20、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微分方程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22、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一些应用:分形重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23、基于偏微分方程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

24、状态受限的随机微分方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随机变分不等式、分形随机可生存性

25、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

26、几类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

27、微分求积法和微分求积单元法--原理与应用

28、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平滑与分割研究

29、小波与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30、基于粒子群和微分进化的优化算法研究

31、基于变分问题和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32、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和增强研究

33、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

34、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数字图象处理的研究

35、倒向随机微分方程、g-期望及其相关的半线性偏微分方程

36、反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在混合零和微分对策

37、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降噪和图像恢复研究

38、基于偏微分方程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39、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和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研究

40、非零和随机微分博弈及相关的高维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41、高中微积分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

42、关于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研究

43、微积分与中学数学的关联

44、中学微积分课程的教学研究

45、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

46、中学微积分课程教学研究

47、中美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微积分内容的比较研究

48、高中生微积分知识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49、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50、中美高校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51、分数阶微积分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

52、HPM视域下的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53、高中微积分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

54、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微积分教学设计研究

55、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56、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数字图像去噪与增强算法研究

57、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8、高三学生微积分认知状况的思维层次研究

59、分数微积分理论在车辆底盘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60、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微积分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研究

没有完整的论文 下面仅供参考 《科技传播》杂志 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中英文目录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汽车本身的结构参数、驾驶员的操作技术以及道路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图2-10为汽车等速上坡受力图,惯性阻力为零,因车速低可略去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图中G为汽车总重力,α为坡道倾角,hg为重心高度,Z1和Z2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法向反作用力,X1和X2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切向反作用力,L为汽车轴距,l1和l2为汽车重心至前、后轴的距离,O点为汽车重心,O1和02为前、后轮与路面接触点。1.纵向倾覆产生纵向倾覆的临界状态是汽车前轮法向反作用力Z1为零,此时,汽车可能绕02点发生倾覆现象,对O2点取矩并让Z1=0,得Gl2cosα0- Ghgsinα0=0式中:α0——Z1为零时极限坡道倾角;i0——Z1为零时道路的纵坡度。当坡道倾角α≥α0(或道路纵坡i≥i0)时,汽车可能发生纵向倾覆。由式(2-30)可知,纵向倾覆的稳定性主要与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l2和重心高度hg有关。l2愈大,hg愈低,纵向稳定性愈好。2.纵向滑移对后轮驱动的汽车,根据附着条件,驱动轮不产生滑移的临界状态是Gsinαj=jGk因为sinαj » tgαj » ij,则ij = tgαj =式中:αj ——产生纵向滑移临界状态时坡道倾角;ij ——产生纵向滑移临界状态时道路纵坡度,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当坡道倾角α≥αj(或道路纵坡度i≥ij)时,汽车可能产生纵向滑移。ij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驱动轮荷载Gk与汽车总重力G的比值以及附着系数j值,详见式(2-15)和表2-5。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分析式(2-30)和(2-31),一般 接近于1,而 远远小于1,所以i < i0也就是说,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这样,也就避免了汽车的纵向倾覆现象出现。所以,汽车行驶时纵向稳定性的条件为只要设计的道路纵坡度i满足上式条件,当汽车满载时一般都能保证纵向行驶的稳定性。但在运输中装载过高时,由于重心高度hg的增大而破坏纵向稳定性条件,所以,应对汽车装载高度有所限制。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点在汽车的重心,方向水平背离圆心。一定质量的汽车其离心力大小与行驶速度平方成正比,而与平曲线半径成反比,计算公式为式中:F——离心力(N);R——平曲线半径(m);v——汽车行驶速度(m/s)。离心力对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它可能使汽车向外侧滑移或倾覆。为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平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如图2-11所示,汽车行驶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时,其车重的水平分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的作用,其余部分由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阻力与之平衡。将离心力F与汽车重力G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力X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Y,即由于路面横向倾角α一般很小,则sinα≈tgα=ih,cosα≈1,其中ih称为横向超高坡度(简称超高率),所以横向力X是汽车行驶的不稳定因素,竖向力是稳定因素。就横向力而言,只从其值的大小是无法反映不同重量汽车的稳定程度。例如5kN的横向力若作用在小汽车上,可能使其产生横向倾覆的危险,而作用在重型载重汽车上则可能是安全的。于是采用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重的横向力,即将车速v(m/s)化成V(km/h),则式中:R——平曲线半径(m);F——横向力系数;V——行车速度(km/h);ih——横向超高坡度。式(2-33)表达了横向力系数与车速、平曲线半径及超高之间的关系.μ值愈大,汽车在平曲线上的稳定性愈差。此式对确定平曲线半径、超高率以及评价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即因Fih比G小得多,可略去不计,则式中:b——汽车轮距(m);hg——汽车重心高度(m)。将式(2-34)代人式(2-33)并整理,得利用此式可计算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倾覆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V。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即式中: 一横向附着系数,一般 =(0.6~0.7) , 值详见表2-5。将式(2-36)代人式(2-33)并整理,得利用此式可计算出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的最小平曲线半径R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V。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由式(2-34)和式(2-36)可知,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μ值的大小。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 ,即 ,而 ,所以 。也就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不产生横向倾覆的稳定性。只要设计采用的μ值满足式(2-36)条件,一般在满载情况下能够保证横向行车的稳定性。但装载过高时可能发生倾覆现象。三、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对上述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这对汽车的行驶是危险的。为此,对合成坡度的最大值应加以限制,以利于行车的稳定性。如图2-12,汽车行驶在纵坡为I(tgα)和超高横坡为ih(tgβ)的下坡路段上,作用在前轴上荷载W1为离心力F分配在前轴上的荷载W2为因倾角 和 很小,则前轴总荷载∑W为在平直路段上,作用于前轴的荷载W'为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前轴荷载增量与W的比值为对载重汽车,一般hg/l2≈1,则在直坡道上ih≈0则I=i。即汽车沿直坡道下坡时,前轴荷载增量与在平直路段前轴荷载的比率等于该路段的纵坡度。在曲线上如果也以直线上相同大小的最大纵坡imax作为控制,则有下式成立将v(m/s)化成V(km/h)并整理,得此式即为汽车沿纵横组合方向的稳定条件,也是最大纵坡在平曲线上的折减条件。

参照这篇的结构和内容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资源与环境学院 X X X)摘要: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而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因而流量大、流速快、生产力高。即使个别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替代而保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迅速得到修复,恢复系统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1.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著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2.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以及在受到一定的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也叫抗变能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2.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 局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小的干扰后回到原状的能力。全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一次大的干扰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两种稳定性可能有下列4种情况(图8-13):(1)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低(图中以小球是否容易保持稳定来表示);(2)局域稳定性高,全域稳定性低;(3)局域稳定性低,全域稳定性高;(4)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高。3.脆弱性和强壮性 能在环境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在环境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强壮的生态系统3.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例如采用多样性理论和冗余理论对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论述.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状态.在生物学各级水平都存在冗余,冗余是生命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生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适应极端环境、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稳定,而且其功能只是在受到干扰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削弱冗余,会导致在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产生补偿作用,以此来增加群落的功能.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群落内冗余的数量和结构,冗余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削弱固沙群落的根系冗余可获得生物量上的补偿,但使群落稳定性下降.①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可以得到较大的缓冲。从群落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多样性高的群落,能流途径更多一些,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不通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②May(1973,1976)等生态学家认为,生物群落的波动是呈非线形的,复杂的自然生物群落常常是脆弱的,如热带雨林这一复杂的生物群落比温带森林更易遭受人类的干扰而不稳定。共栖的多物种群落,某物种的波动往往会牵连到整个群落。他们提出了多样性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的扰动和演化两者联系的结果,环境的多变的不可测性使物种产生了繁殖与生活型的多样化。在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上,目前仍未定论。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1.有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作用的假说,物种以什么样的机制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仍然没有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假说有下列4种。(1)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 :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冗余的(Walker 1992)。(2)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铆钉假说的观点与冗余假说相反,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Ehrlich,1981) ,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3)特异反应假说(Idiosyncratic response hypothesis):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4)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 2、概念与类型:上述4个假说中都没有对每个物种的作用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常见的,也可能是稀有的;可能是特异性(特化)的,也可能是普适性的。依功能或作用不同,可将关键种分为7类。关键种的鉴定目前比较成功的研究多在水域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成功实例相对较少(Menge等,1994 )。3.功能群的划分及其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引入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将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分成不同的功能群的意义表现在:(1)使复杂的生物群落简化,有利于认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弱化了物种的个别作用,从而强调了物种的集体作用。4.多样性稳定性的意义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其原因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人口增加;(2)生境破坏;(3)环境污染;(4)人类大规模的迁移。除外界因素之外,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也往往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与食物链的高级位,还有一些种分布的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步和定居的能力很弱,它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这些原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很好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现实及其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等等。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以物种为中心转向一生态系统为重点,即从多样性的生物学研究向转向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在大多数物种特化群落或营养级网络层次上认识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这样将能使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予以它们某种统一规律的认识。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从个体至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和濒危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参考文献[1]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 林育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3] 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摘 要:具有“桁架”网状结构的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外形尺寸收缩的问题,当干燥温度小于100℃时,收缩量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性,最大收缩量可超过5%;当温度大于100℃时,材料内部出现分层的现象。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干燥可以消除水平方向的收缩,但高度的收缩率大于无模具干燥的情况。关键词:尺寸稳定性 低密度 温度 成型 干燥Study on dimension stability of low-density mat made from plant fiberXie Yongqun Yang WenbinAbstract: low density mat made from plant fiber have a reticular structure. It’s dimension is reduced in drying process. Under 100℃ tempreture, shrink has a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empreture, maximal is more then 5%. when thempreture higher then 100℃, interstice is keep in the mat. When mat be dryed in form mould, this shrink almost is not keep on the horizon plan, but is carried out more vertical dimension decrease then in case without form mould. Key words: dimension stability, low density, tempreture, form mould, drying 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的研究中不断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出。但由于当前的包括人造板、纸板和纸等植物纤维产品的生产工艺主要依靠压力和温度两个参数[1,2],因此密度一般高于0.3g/cm3,试图取得更低密度的材料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为克服这一困难,研究人员采取了在人造板中添加发泡塑料等低密度材料;采取大片刨花,并同时辅以降低热压压力提高热压温度等措施降低其密度;利用宏观结构的构建,制造蜂窝纸板和瓦楞纸板等广义的低密度材料[3-8]。利用液体发泡原理构筑桁架结构(如图1)[9],可以避开由于使用温度、压力制造工艺带来的困扰,为超低密度材料的生产寻找出一条新路。依照液体发泡原理构筑桁架结构的理论,水是其重要的中间介质[10]。水分子在被帚化的植物纤维端部间构成水桥,使纤维在泡沫溶液中其端部得以接近并连接[11]。当含水坯料被干燥后,水分被逐渐去除,使纤维端部的氢键实现联接(如图2)。水分逐渐去除的过程也是纤维端部接近的过程,其宏观表现为坯料在干燥过程的尺寸收缩。不同的干燥工艺,其产生的收缩率和收缩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材料形成的产品外观和性能有直接的影响。1 实验材料及设备1.1 主要原料 南平造纸厂硫酸盐化学木浆、福建将乐森绒绒毛浆厂杉木绒毛浆、福建福人木业有限公司中密度纤维板用纤维(松阔比3:7);萜烯类起泡剂、非离子型烷基表面活性剂、FPC复合胶(自制)。1.2 主要设备: ZSP300高浓盘磨、ZD-2自动电位滴定计、NDJ-9S数字粘度计、7312—I搅拌机、5l定量箱(自制)、成型箱(240×120×60) 、通用干燥箱。 样品参数: 坯料含水率:830~910%(干基)、坯料尺寸:240×120×60mm。 测试方法:将坯料放入干燥箱干燥至恒重(时间6小时),取出测量各边的尺寸变化。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温度对尺寸变化的影响2.1.1 无模具干燥 无模具干燥是将经过静置,在重力脱水过程结束后,将成型坯料从模具中脱出并放入干燥箱进行干燥,分别设定干燥温度为60℃、70℃、80℃、90℃、100℃、110℃、120℃七个干燥温度值,干燥至恒重,干燥时间分别为:7小时、6.5小时、6小时、5.5小时、5.5小时、5.5小时、5.5小时。图4为样品图,图5为样品各尺寸的收缩率曲线。2.1.2 带模具干燥 带模具干燥是指坯料在模具内静置,使重力脱水过程结束,坯料随模具一道进入干燥箱。分别设定干燥温度为60℃、70℃、80℃、90℃、100℃、110℃、120℃七个干燥温度值,干燥至恒重,干燥时间分别为:7小时、6.5小时、6小时、5.5小时、5.5小时、5.5小时、5.5小时。图6为样品图,图7为样品各尺寸的收缩率曲线。2.2 实验结果讨论: 1) 无模具干燥情况下,坯料上部品面自由平面和厚度均产生收缩,收缩程度与干燥温度有关。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坯料上部自由平面的收缩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边长收缩为:60℃时1.19%、100℃时4.83%、120℃时达到了5.82%;在高度尺寸上的尺寸收缩则表现为现加大后减少的情况:60℃时为3.52%,100℃时达到5.22%,120℃时则0.4%。而下部尺寸则出现了增大的情况,增大幅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温度相对较低的70、80℃时,分别为1.12%和1.05%。 2) 坯料随同模具干燥的情况下,坯料上下面在模具中基本保持原有尺寸,从模具中取出后的测量值表明一些无规律的尺寸变化。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化规律与无模具状况呈相同趋势,即:在高度尺寸上的尺寸收缩则表现为现加大后减少的情况,但收缩值更大:60℃时为4.09%,100℃时达到5.63%,120℃时则2.11%。干燥后的坯料总体形状保持良好,其上部表面随高度变化呈水平平行下降。3 结果分析与结论 超低密度纤维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其外形尺寸会产生收缩。各部分尺寸变化原因分析为: 1) 无模具状态下,底部尺寸的扩张是由于坯料在高含水率情况下呈现出一定的流动特性,使其在干燥前受重力作用作用产生流变,导致底部向外扩长,使底部尺寸加大。 2) 各表面尺寸在无约束情况下,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减少,作用于纤维间的水桥拉近了纤维间的距离,当水分完全消失时,纤维实现联接,这一过程宏观上表现为坯料上边和厚度的收缩,而底部由于它与固体界面的接触阻碍了收缩过程的进行。利用模具作为容器和坯料一同干燥可以解决这重力影响产生的流变问题。参考文献[1] 华毓坤主编.人造板工艺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2] 阿伦,马岩. 微米长薄片状木纤维低密度人造板的开发及应用前景[J],木材加工机械.2006.5[3] 马岩. 微米木纤维低密度轻质板制造技术探讨[J],木材工业 , 2006,(04) [4] 谢力生,陈志喜.干法低密度纤维板常规热压传热研究[J],林业科技,2005,(1)[5] 谢力生,李英俊. 低密度纤维成形体制造方法及其工艺的研究[J]林产工业2005,(3)[6] 谢力生,刘焕荣.低密度刨花板的常规热压传热[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4)[7] 罗鹏,杨传民,滕立军.改性脲醛树脂胶低密度稻壳-木材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研究[J],林产工业2005(6)[8] 王建萍.缓冲包装材料的研发、改进与利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4,Vol.17, (5)p29-30[9] 谢拥群,陈彦,张璧光. 植物纤维膨化材料的研究[J],木材工业.2003.Vol.18,(2) p30-33[10] 顾惕人主编.表面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6月[11] 王中厚主编.制浆造纸工艺[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还有这个网站你看一

  • 索引序列
  •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题目
  • 尿素乳膏稳定性研究论文
  • 膨化饲料维生素稳定性研究论文
  • 坝坡稳定性研究论文
  • 稳定性研究论文10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