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多长的?这么长够了吧?!论毕淑敏创作中的人文关怀彭文辉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湛江 524048摘要:著名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很多作品集中描写了苦难和死亡,从中体现出医学人文关怀的两个侧面:品味苦难和直面死亡。除此之外,她十分关注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心理,女性的地位等等,笔下很多的女性篇章表现了她深沉的女性主义创作意识。综观其作品,透析出了浓烈的人文关怀。本文将分别从对苦难的关注,对死亡的思考,对女性主义的关怀三方面来探讨毕淑敏创作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On Bi Shumin creation of humanistic concernPeng Wenhui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institute, zhanjiang, Guangdong, China 524048Abstract: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Bi Shumin who has works which discribing the suffering and death.The works reflecting medical care are two sides of the humanities : tasting suffering and facing death.In addition,she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women'life , women's psychology,the status of women ,and so on;in her articals ,there are a lot of works refering her deep sense of feminism creation . All her works ,almost of them are dialysing the concerning of humanism .This artical will divine into three parts ,to think of death,to pay attention to suffering ,to care of the feminist This help to discussing the concern of humanism which exposing in Bi Shumin's works.Keyword: Bi Shumin humanistic care suffering Death Women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一文中提到:人文关怀概念的主要含义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①换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毕淑敏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女作家,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女作家,得到王蒙这样评价:“毕淑敏她太正常太善良……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②确实是这样,她的作品显示出对人类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她在剖析社会弊端现实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审视当代世界的全新视角。其充满对生命理解和思考的作品,稳健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引起当代人广泛关注。鉴于人文关怀已成了毕淑敏创作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将通过其创作心态和其作品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毕淑敏创作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一、对苦难的关注毕淑敏是一名由军医向文学转型的著名当代作家,年轻时曾经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毕淑敏要面对不幸的年轻生命的凄然逝去,要面临难以捉摸的怪异天气、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还有日复一日的枯燥、乏味的业余生活。在世界最高的高原地带,人的生命变得尤为脆弱,生存变成了一件尤为艰难的事,刹那间生命之火就有可能熄灭,过程之快竟然让人来不及挽救。这种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对毕淑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她说:“单调刻板的生活,奇异严酷的环境,让我思考人与自然、宇宙、永恒、生死和命运,也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对人生的看法。”③作为军医的她面对无法与之抗衡的神奇的大自然时,开始过早地思考人的生死命运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当然源自于昆仑山上的军旅生崖,她曾说:“我之所以写起小说,就是因为对昆仑山的热爱。”④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她的苦难的生活历程,对她以军旅小说创作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毕淑敏通过对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描写,充分表现了人们顽强的生存信心,表现了一种对军旅人强烈的人文关怀。《昆仑殇》和《阿里》都写到了军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那里是“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简直是无人区,刮起的“飓风夹着漫天黄沙滚滚而来,沙石填平人的耳轮、眼窝、头发的每一根缝隙,皮肤上的每一条纹路。”军人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现实环境令人难以生存,随时在驱逐生命。号长李铁用生命在空气极为稀薄的高原吹起集结号;肖玉莲不顾女性生理弱点,坚持穿越无人区;游星为了“我的”国土,自愿申请守卫高原阿里。他们从不向恶劣的环境下屈服,充分体现了“军人不惧怕牺牲”的精神,而且充分展现了我们可爱的保家卫国的军人顽强意志。不仅是反映军旅的苦难生活,对底层人物的苦难也有所关注。毕淑敏1980年转业回北京后,曾在一家军工业的工厂担任卫生所的所长,开始观察普通下层工人的生活,由此她开始对普通人的苦难生活展开思考。她在《女工·序》中说:“我远没有她们那样吃苦耐劳执拗,我仰慕她们,期待她们幸福。”正是从这种人文关怀出发,毕淑敏认真地写下了很多普通人物的种种苦难,并表现出深深的同情。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他们默默无闻的过着自己卑微的生活,不但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而且要受到周围人不应有的歧视,倍感凄凉。毕淑敏从此表现出对低层的人文关怀,其仁者之心处处都有,人文关怀遍及人间每个角落。《女工》中的浦小提原本是工厂里的一个普通女工,在被丈夫白二宝赶出新居后,她只能和女儿挤在工厂的一间平房里,这房里除了针线,再没有一丁点值钱的东西。厂里的改革一天不如一天,工资又发不出,但她为了让女儿读自费本科,宁愿买断工龄,变得一无所有,无依无靠,从此过着一种到处被人瞧不起的流浪般的打工生涯。当代社会已经沦落为一个崇拜金钱的社会,没有金钱的一些小人物处处受难。一是上层人的蔑视。首先是受到老板的侮辱:“她慢慢地走出了这座小楼,听到老板在后面气急败坏地喊:‘你这个臭娘们还挺狂的!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下岗女工多的是!’”有钱有权,仗势凌人,对穷人毫不留情地给予精神上的打击。再次是受到雇主的鄙视:“白二宝想刺伤浦小提。如今,你是下人,我作为主顾,有权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雇主变成了精神压迫者,丝毫没有平等观念。尤其是白二宝发了财之后,已完全看不起帮助自己升官发财的妻子浦小提,道德和人性尽丧。二是同学们的轻视。“大家都忘了浦小提还没有自我介绍……吃饱喝足之后,有几个人假装不动声色地看表。”这些曾经同处一个起跑线的同窗也对她不屑一顾。面对这一切不公正、不平等,苦难人物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性格,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有着拼搏的奋斗精神。浦小提拒受高高在上的同学施舍式的帮助,坚持自力更生,给别人“专司做饭,收入成倍的增加”。她成了自强自立的社会中坚,只要不低头就有出路,体现毕淑敏对社会低层的热爱,对低层人自信、尊严的赞美。对贫困地区物质和知识的贫乏的问题,毕淑敏也有所关注。《源头朗》是塞外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是一块苍凉苦寒的贫瘠之地,一个第一次走出源头朗的叫“火石”的小男孩到大城市生活,发生了种种无知搞笑的行为:把龙虾错认为大虫,把咖啡当作药汤,固执认为人体三大营养要素是柴火、粮食、水……源头朗的贫穷落后就可想而知了。但火石有着强烈的求学梦想,为了能得到学费,那怕是出卖自尊,结果他违愿用家乡土话帮助记者完成录音任务。作者借此来呼唤一种人格平等的同时,亦表现了苦难人物心中理想和现实压迫的种种矛盾,呼吁全人类来共同关注苦难,帮助苦难的人们。二、对死亡的思考一个作家写作本身离不开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作为一个有过军人和医生双重生活经历的作家,毕淑敏经历最多的是死亡,所以写作必然离不开对生存与死亡的感悟。毕淑敏说:“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当他最后凋零的时候,是否应该享受人的尊严?他是否应该有一种安宁?人为什么而生?人将怎样结束?每一个人都面临生与死,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去关注更广大的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与死。”⑤毕淑敏敢于正视死亡,对于死亡有着毫不畏惧的描写,很多死亡过程写的尤为详细,她是带着“帮助人认识生与死”的神圣庄严的使命去写作。她的创作充满对死亡价值的思考。毕淑敏的文学推崇一种伟大的牺牲,一种舍生取义的死。《臧红花》中的高羔子不幸中弹,本可以利用臧红花来止血,等待救援,但他知道这是珍贵稀罕的藏红花,是给士兵田久麦的妻子治疗不孕症的时候,“他挣扎着把藏红花塞进肚皮上的茶杯里……肠管已经冰冷,鲜血不再流淌,水杯的边沿已经冻住。高羔子气力耗尽才做妥一切。”藏红花保存下来了,高羔子却在微笑中牺牲了。为了别人的幸福,高羔子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死也是充满价值的。《最后一支西兰地》里焦如海作为一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医生,没有低沉下去,而是继续发挥生命的余热。他带领了一班学生,还将救治自己的最后一支西兰地奉献出来,救治对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狗——阿随。他在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信念:“阿随是一条生命,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价值观里充满了平等意识。但他最终因心脏病突发,无“西兰地”特效药急救以至猝死,更表现了一位医生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教授的戒指》同样在抒发医生甘于为医学事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伟大。《教授的戒指》写了陶教授利用手上的戒指能感受到病人体内的电流,从而能够亲身感受病痛,“由于自身的痛苦加上病人的痛苦,犹如一把双刃的斧头,加速伐着她的生命之树。”他将全部心血献给了拯救病人的事业,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一种已经像黄土一样流失的美德:无私地为人类而奉献的精神。他们这些人充分实践了死亡的崇高价值。叔本华认为:“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⑥因为哲学灵感由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意志)决定的,它能够给人提供精神力量,让人豪不畏惧地看待死亡。毕淑敏忠诚于死亡的描写,就是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坚定意志,而死亡并不触犯生命的尊严和意志。相反,为了实现这种生命意志,有时是必须付出生命为代价,换取本性的高尚纯洁,这是值得我们悲悯的。其作品充满对生存质量的思考。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人们已由过去朴实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的、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从关心人,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为出发点,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临终阶段的病人生存质量与临终关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医学从来就不曾是一门纯粹的科学,而是包容人类社会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体,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它穿透人文与科技、道德生活与商业运作,世俗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各个层面,表达着人性、知性、理性的深刻关系。”⑦《预约死亡》里,毕淑敏扮作患者走进了临终关怀医院,目睹临终医院的情况不容乐观:五男二女要求拔下其母的氧气吸管;中国没有实行安乐死的法律,病人活着的唯一用处是感受痛苦;医院环境太简陋,像贫民窟;大学生到医院无偿服务,只为了得到学校品行打分等等。这些都说明病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中国人尚不重视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因为“我们崇尚的是壮烈的死,贞洁的死,苦难的死,我们蔑视平平常常的死。”“中国人看重生命的数量,忽视生命的质量。”一直以来中国人错把延长生存时间当作关怀象征,甚至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种种的落后传统观念,导致人们忽视了生命质量和临终关怀。生存质量的终极目标是让病人安然愉快地到达另一个世界,在此,毕淑敏更加关怀生命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通过不人道的死亡叙述,表现了这位当代女作家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层次上的死亡,以对生命的糟蹋来控告对生命态度的不重视。《昆仑殇》的“殇”就是死亡的意思,文章写的其实就是昆仑山上一次死亡的历程。拉练首长“一号”为了和“呢军帽”较高低,实际上是为争一要职,于是请求上级到最艰苦的地方昆仑山创造奇迹。“拉练的宗旨是什么?不就是模拟实战、自讨苦吃吗?!倘若单是为了安全,他尽可能在军区的会议上保持沉默,尽可以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既然在出发动员时对战士们讲了这是打仗,他就不能姑息原谅任何一种避重就轻的方案,拉练就是打仗,他必须使他的部队每时每刻都记住这个血的前提。”“一号”怀着“打仗吃苦、血的前提”去拉练,已将战士的生死摆在了第二位,悲剧成了必然的事。为了模拟实战和有震撼效果,他命令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一律“摘下皮手套,用解放鞋换下毛皮鞋”,结果造成许多士兵手脚严重冻伤;在挑战“山顶是一层完整的极坚硬的岩板石,其边缘则像墙壁一样陡峭”的“桌山”过程中,金喜蹦、李铁相继牺牲。此刻,拉练的成败与否,不仅关乎“一号”和昆仑部队的声誉,也关乎牺牲将士的荣辱,于是“一号”作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决定:穿越无人区!“那是一个极端狰狞而残忍的地方。没有植物,没有动物,甚至没有死亡,因为哪里从未存在过生命。”加上暴雪和狂风,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次的计划中,女兵甘蜜蜜、肖玉莲因体力不支牺牲了。死亡触发了参谋长郑伟良的良知,他违背了“一个优秀士兵最要紧的素质就是服从”的军纪,请求“一号”取消穿越无人区的决定,他的言语中透出了深深的人性关怀:“拼命驱赶战士们投入人为的苦难之中,绝非治军的上策。军人不惧怕牺牲。但不能据此漠视军人的生命!”“未来的战争可能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爆发,我们没有必要、同时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进行事先演练。”“况且,象这样肩冰衔草式的原始行军方式,自身的供给尚无法保障,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它只能模糊人们对现代化战争的认识,以为有了精神就能打胜仗。其实,战争的物质性是异常直接的。吃苦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达到胜利的手段。我敢说,如果红军有毛皮鞋,他们绝不会穿草鞋去翻越夹金山。抛却了这个实质,反而津津乐道于复制苦难本身,不正违背了先辈们的意愿吗?红军正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受苦,自身才去受非人的磨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追求苦难而忽略军人生命的价值,正是对传统的背叛。”……这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抗争之辞,迸发出作家对个人生命的极度关怀。虽然说郑伟良违背了“服从的军人天职”,但这恰恰反映了关爱生命比任何天职都重要。在谈自己在写《昆仑殇》的体会时就说:“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我确有把握的情景。这真是我的悲剧,他们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坠在我想象的翅膀上,使它无法飞翔。”⑧这无疑表现出女作家关注生命悲剧的意识倾向,正是悲剧才是我们看到了人文关怀精神。关爱生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前提,在生命面前,一切亵渎都要让步。毕淑敏对死亡的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超人认识,让我们感到了人的生命真谛的存在。《生生不已》是一篇极富哲理内涵的小说,探讨了鲜活的生命的归宿与传承问题。女工乔先竹的女儿姜小甜患上了不治之症,最终因医治无效死亡。在她患病到死亡的过程中,她的父母仍然怀着一线希望,千方百计的要求袁医生救她们的女儿的性命。但对于这种不治之症,医生也只好束手无策,因此,从姜小甜的死亡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表达这样的观念: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最终归宿,但世人却不愿面对现实。“人一生下来就站在通过死亡的传送带上,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全然不理会死亡,无论是死亡的哲思,还是死亡的意像,甚至是死亡的字眼。”⑨乔先竹在痛失女儿后,不顾身子虚弱,开始重新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为此付出了死亡的沉重代价。在这我们看出作者在传达这样的观念:超过爱自己去爱另外一个个体是母性的特征。在生——死——生的轮回传承中,毕淑敏浓缩了人类生命永恒的规律。《红处方》中的戒毒医院所长简方宁被庄羽陷害,染上毒品之后,不愿失去对快乐和悲伤的感觉,宁愿用生命来维护自己对家庭、对戒毒事业的热爱情感,正如她死前所说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具备高尚的情感,假如这一切都不存在,生命又有何意义何价值。”在这里,毕淑敏告诉人们:在生命中,人不能没有情感,否则就是去了人生的意义,简方宁为维护崇高的生命意义献身了。从形形色色的人生中,毕淑敏对各种死亡进行了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忧虑,对人性的肯定,对死亡的超人认识。三、对女性的爱护就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毕淑敏的创作体现出了第二阶段的鲜明特点:“对女性身份的确认和人道关怀称为女性写作的重心,乃是基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产生的价值迷惘,以及针对所谓现代化的反人性叙事观点。”⑩毕淑敏也说过,女性在社会上的声音总是很微弱。在现实生活中,毕淑敏身兼多种社会和家庭角色,因而她笔下便出现了女性角色的自我体认,女性美和女性价值的自我追寻,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面对的种种困扰和艰难选择,女性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的种种痛苦和抗争,女性在爱情婚姻路上的不幸遭际和误区,构成其创作的种种内涵。一是母性的无私奉献。在《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一文中,毕淑敏提到母亲的伟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煮着牛奶,洗着衣服,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可以好好享受。孩子上了幼儿园,女人买菜做饭还要工作,以为孩子上学可以享受。孩子读书,女人为培育孩子转动与家、学校、市场、培训班里。孩子上大学,有了工作,以为一切会好起来,可是已经成了奶奶,要照看孙子。直到有一天,“女人就这样老了,她再也不需要任何享受了,在冥冥的梦幻中,安静地睡去。”母亲为子女付出了一生,从来没有机会去享受,母爱是如此雄伟。在《血玲珑》和《生生不已》中,同样写到了母亲为孕育下一代做出的伟大牺牲。卜绣文为使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有一个相同骨髓的配型者,不顾自己已步入生育的黄昏年龄,毅然两次怀孕,并在医学泰斗的精心安排下,签下了生死契约——“血玲珑”计划。《生生不已》则写了主人公乔先竹在女儿甜甜死后,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身体单薄得摇摇欲坠,但她还是执着要重新怀孕,创造出另一个生命。她们不顾生死,凭的就是母性,她们是以母性的爱挽救生命和承传着生命的伟大。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女性有着对延展生命的本能热枕,以生儿育女的艰难显示了母性的伟大无私,这种无私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女性并不仅是以自己的辛劳,而是以自己遭受的痛苦来偿还生命的债务,女性身上展示出的这种力量,才是真正的伟大!女性主义的关怀。她把目光投向居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拯救乳房》关注癌症患者,由国外归来的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带领着“癌症治疗小组”,进行艰难的团体治疗旅程。小组里,既有面临提拔的公务员,也有学业优秀的女硕士,有为哥哥透析不惜卖淫的妓女,也有患乳癌却不得不扮女装的须眉男子——因为乳癌而面临的生理、心理的压力,在一步步的治疗中得到了不断释放,每个人也重新认识了个体生命的重要价值,摆脱了对癌症的恐惧。在所有癌症病变的器官中,乳房对于女性的意义,远远已不是身体的一个器官而已,它的缺失同时也带来审美的缺失、爱的缺失以及自尊与自信的缺失。在此,毕淑敏敢于大胆挑战传统,关注女人最隐秘、最恐惧的话题,证明了她对当今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同情和关爱。毕淑敏小说中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对在男权的社会里,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对待问题,予以揭露和控诉。《血玲珑》中的匡宗员因强奸而侥幸逃脱,他拼命读书,出人头地之后,疯狂无耻的寻找性爱,自认为是个成功人士就可以占有一切,包括女人,这是男性的一种罪恶思想。卜绣文为了事业和家庭也只能屈服其下,表现了女性处于社会的一种劣势地位,犯罪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受难的女人还要受难。《君子于役》中对某高原留守处麻处长将军人妻子丁宁当成战备物品一样看待的非人到的做法进行谴责,从侧面反映了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于女性生存的压迫。《女工》中白二宝对浦小提吆吆喝喝训斥的态度,体现了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女性还是弱势群体。《女人之约》中的郁容秋十分在乎讨债的对象性别,好利用美人计将男人征服,反映了男性对女性占有的欲望,女性为了讨债成功,只好满足于男性的欲望,这种畸形恶劣的现象并不少见。可见,女性在当代社会还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受到男权不公平的对待。毕淑敏在《女士,你多大年纪》里提到女权主义的涵义:“那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平等,在素质和价值上的完全平等。”所以她以探讨女性幸福来写作,追求男女素质和价值上的平等,呼唤着社会共同关注女性地位的提升。可以看出,毕淑敏写女性,包含着对人类生命特别是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审美。《寻觅优秀的女人》里,指出优秀女人应是善良、智慧、美丽的。《素面朝天》里提醒不化妆的女性更美,因为“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握紧你的右手》里提醒女性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梦想。《致强暴的女人》表示了对这种女人的同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醒女性要振作,“不要为这一朵阴云,从此暗淡了原属于我们的明媚的天空。”此时的毕淑敏已不仅停留在一个医学者的角度剖析女性形象,而是从一个女心理医师的角度,关怀女性价值,她在步履维艰的确立自我,追问人性的途中,凸显着女性心灵的迷茫。从男女的不平等,跳跃到女性的心灵,提倡爱护女性,她始终以一种女性主义的目光,关注女性的幸福、自由、尊严和权利,是独特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当代的人文主义关怀问题,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等问题以外,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即“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毕淑敏正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来审视当代社会问题,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充满关爱,对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充满顾虑,充分体现其启示录般的人文关怀。她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创作了丰富各异的人物形象,高扬了人性思想。其中人文关怀中的生命伦理和道德规范,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有益的尺度。笔者认为,毕淑敏的人文关怀可以总结为:不畏苦难,珍爱生命,男女平等。毕淑敏创作中的人文关怀,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中国当代文坛去关注研究的。
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浅谈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巴金创作于40年代的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巴金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论文关键词:巴金;《寒夜》;冷静缜密;复调。
人物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一、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后期小说的“复调”结构巴金在40年代,在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气。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接下来笔者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探讨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变异。
二、《寒夜》的多重意蕴
《寒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探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寒夜”就是阴郁现实的象征。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庭的生活资源,而是来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婆婆,一个孩子。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家里。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巴金把这种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国统区这种黑暗的现实造成了这种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及家庭的破碎,都和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实际上,这种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
在这个家庭中,婆媳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是传统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于无法接受这种陈旧的道德约束,于是双方常有冲突,这导致这个家庭的破碎。
婆婆对于儿子和媳妇,就象中国所有非常传统而狭隘的母亲一样,是那种伟大而自私的爱。但她同样也以那种传统的封建妇德审视曾树生。在传统妇德的尺度下,曾树生这样一个新派女性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她极端讨厌、甚至憎恨儿子的妻子。她看不上曾树生的生活方式,如跳舞、晚上与人应酬,化装、穿漂亮的衣服等。她甚至对曾树生和自己儿子的自由恋爱和婚姻都进行非常尖刻的嘲讽,“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曾树生自然难以忍受这样辱骂,她说:“我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我就不曾有过缠脚的福气。”在更多的情况下,她不是和曾树生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汪文宣和曾树生激烈冲突。她不是去理解、支持儿子和妻子的感情,而是破坏她们之间的感情。看到儿子和妻子的那种亲密的感情,她不是感到欣慰,而是反感。儿子和妻子吵架,她不是希望他们两个快点和好,而是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添油加醋,怂恿儿子和妻子一刀两断。曾树生和汪文宣吵架赌气出走,她说是“私奔”,而且说她不可能回来,说:“要是我就登报离婚。”“我劝你死了心吧,现在新派女人,哪里会长远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啊!”“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儿子主动找妻子,她便生气,认为儿子没出息。两个人的冲突最后到了那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程度。曾树生出走就和这种婆媳冲突具有更直接的关系。
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
这种家庭悲剧还蕴涵着巴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果说婆婆与媳妇的冲突主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那么,夫妻之间的冲突就带有更多人性、人生的内含。
造成这种家庭悲剧的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汪文宣是枯萎颓败,曾树生却是饱满丰盈。他们之间并非因为缺乏感情而破裂。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并不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在一起生活了14年。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曾树生即使离家出走,也仍然惦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总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写信,最后又回到家里。所以,关键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汪文宣已经丧失了男人的生命力量,这不仅是由于他身体的疾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精神状态。他仅仅剩下一个善良道德的空壳,除了善良忠厚,一无所有。他是那种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之下被磨去了生命力,不断下滑沉沦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他都缺乏应该有的独立意志和力量,只是软弱无力地随波逐流。
在社会上,他虽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事业上却一无所成,甚至最后失业,靠妻子养活。他既没有朋友,也无法获得上级的认可。他的懦弱几乎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大家凑钱请上司吃饭喝酒,他本来很拮据,丝毫没有兴趣,却也不敢说不,拿出钱来,一起到酒店,强做欢乐。他带着严重的肺结核病工作,总是咳嗽,但是,上司看他一眼,他就不敢咳嗽。在家庭也是同样的软弱的,他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纠纷,在妻子和母亲冲突的时候,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他的这种软弱,已经使他丧失了一个男人的魅力。他经常瞪着一双可怜的目光,在曾树生的脸上寻求同情和理解,但是,曾树生最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目光。他的母亲总是咄咄逼人地排斥、否定曾树生,而她面对母亲的压力时,或者是眼睛充满泪水,或是痛苦呻吟,或者是企求的目光,或者沉默无语。他的善良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疲弱的补充,他试图用道德来弥补生命力的不足,但是,他最终仍然无法维持爱情和家庭。曾树生却是那种生命力饱满丰盈的女性。她活泼、漂亮,对生活有所渴望。但是,她并不是那种具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女性,而是那种世俗化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的那种幸福,是一种世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寒夜》就是关于一个懦弱的男人与一个漂亮的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三、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热情洋溢、坦率单纯、酣畅淋漓,汪洋恣肆,行云流水,他不求深刻隽永,不求繁复严谨,只求与读者的感情沟通和共鸣。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却不断强调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特征。爱和恨是一种感情的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火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一谈到《家》,巴金就强调自己当时的爱和恨的感情。
爱和恨是作品的主要感情。在语言上,抒情性语言非常多,即使描写性的语言,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这种这种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细致描摹作品《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日常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如果不是细致地描摹,作品就没什么写的了。所谓细致,就是细节。作品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作品几乎没有大场景,都是日常生活细节构成。如作品开头写汪文宣由于和妻子吵架,妻子离去。他去妻子工作的银行找妻子去,但是发现妻子正和一个男人出来,他想找妻子而又不敢的矛盾、复杂、痛苦的心理,懦弱的性格,在细节中充分显示出来。
2、心理深度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不多就三个人,但是,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小说,主要靠人物行动显示心理,或者是细节描写开掘心理。但是,现代小说往往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更深入地开掘、描摹人的内心生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
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四、余论
总而言之,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尤其以《寒夜》为代表,体现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特别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以及注重细节的描摹,展示了一颗伟大文学心灵的卓越的想象力和吞吐经验的能力,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折射出了永恒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名言名句:
1、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3、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5、我的眼眶里至今还积蓄着朋友们的泪,我的血管里至今还沸腾着朋友们的血。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们的暖热的心。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6、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7、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8、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10、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11、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12、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13、“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14、我在写作中所走过的路与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是相同的。无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我的态度都是忠实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们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黑暗中呼号的人的职责。
15、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16、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17、希望是人生之需要.人如没有希望,何异江河干涸了流水?
18、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19、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20、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21、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难。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随想录》
22、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23、这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切。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何艳萍.《从复调分析的角度看巴金后期小说创作》,《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林和生译,华夏出版社,2005.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
我最欣赏我自己写的.
撰写文学论文,最好选择研究先锋作家作品,如余华、洪峰、阿城、残雪、莫言、格非、孙甘露、史铁生、海子、骆一禾、韩东、于坚、韩少功、张承志、马原、阎连科、刘震云、杨炼等人的作品,注意学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如福斯特、苏珊·朗格、罗兰·巴特、卡尔维诺等人的理论,这样写出的论文只要达到一般质量要求,肯定能通过。
你要多长的?这么长够了吧?!论毕淑敏创作中的人文关怀彭文辉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湛江 524048摘要:著名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很多作品集中描写了苦难和死亡,从中体现出医学人文关怀的两个侧面:品味苦难和直面死亡。除此之外,她十分关注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心理,女性的地位等等,笔下很多的女性篇章表现了她深沉的女性主义创作意识。综观其作品,透析出了浓烈的人文关怀。本文将分别从对苦难的关注,对死亡的思考,对女性主义的关怀三方面来探讨毕淑敏创作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On Bi Shumin creation of humanistic concernPeng Wenhui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institute, zhanjiang, Guangdong, China 524048Abstract: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Bi Shumin who has works which discribing the suffering and death.The works reflecting medical care are two sides of the humanities : tasting suffering and facing death.In addition,she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women'life , women's psychology,the status of women ,and so on;in her articals ,there are a lot of works refering her deep sense of feminism creation . All her works ,almost of them are dialysing the concerning of humanism .This artical will divine into three parts ,to think of death,to pay attention to suffering ,to care of the feminist This help to discussing the concern of humanism which exposing in Bi Shumin's works.Keyword: Bi Shumin humanistic care suffering Death Women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一文中提到:人文关怀概念的主要含义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①换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毕淑敏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女作家,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女作家,得到王蒙这样评价:“毕淑敏她太正常太善良……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②确实是这样,她的作品显示出对人类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她在剖析社会弊端现实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审视当代世界的全新视角。其充满对生命理解和思考的作品,稳健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引起当代人广泛关注。鉴于人文关怀已成了毕淑敏创作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将通过其创作心态和其作品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毕淑敏创作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一、对苦难的关注毕淑敏是一名由军医向文学转型的著名当代作家,年轻时曾经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毕淑敏要面对不幸的年轻生命的凄然逝去,要面临难以捉摸的怪异天气、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还有日复一日的枯燥、乏味的业余生活。在世界最高的高原地带,人的生命变得尤为脆弱,生存变成了一件尤为艰难的事,刹那间生命之火就有可能熄灭,过程之快竟然让人来不及挽救。这种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对毕淑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她说:“单调刻板的生活,奇异严酷的环境,让我思考人与自然、宇宙、永恒、生死和命运,也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对人生的看法。”③作为军医的她面对无法与之抗衡的神奇的大自然时,开始过早地思考人的生死命运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当然源自于昆仑山上的军旅生崖,她曾说:“我之所以写起小说,就是因为对昆仑山的热爱。”④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她的苦难的生活历程,对她以军旅小说创作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毕淑敏通过对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描写,充分表现了人们顽强的生存信心,表现了一种对军旅人强烈的人文关怀。《昆仑殇》和《阿里》都写到了军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那里是“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简直是无人区,刮起的“飓风夹着漫天黄沙滚滚而来,沙石填平人的耳轮、眼窝、头发的每一根缝隙,皮肤上的每一条纹路。”军人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现实环境令人难以生存,随时在驱逐生命。号长李铁用生命在空气极为稀薄的高原吹起集结号;肖玉莲不顾女性生理弱点,坚持穿越无人区;游星为了“我的”国土,自愿申请守卫高原阿里。他们从不向恶劣的环境下屈服,充分体现了“军人不惧怕牺牲”的精神,而且充分展现了我们可爱的保家卫国的军人顽强意志。不仅是反映军旅的苦难生活,对底层人物的苦难也有所关注。毕淑敏1980年转业回北京后,曾在一家军工业的工厂担任卫生所的所长,开始观察普通下层工人的生活,由此她开始对普通人的苦难生活展开思考。她在《女工·序》中说:“我远没有她们那样吃苦耐劳执拗,我仰慕她们,期待她们幸福。”正是从这种人文关怀出发,毕淑敏认真地写下了很多普通人物的种种苦难,并表现出深深的同情。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他们默默无闻的过着自己卑微的生活,不但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而且要受到周围人不应有的歧视,倍感凄凉。毕淑敏从此表现出对低层的人文关怀,其仁者之心处处都有,人文关怀遍及人间每个角落。《女工》中的浦小提原本是工厂里的一个普通女工,在被丈夫白二宝赶出新居后,她只能和女儿挤在工厂的一间平房里,这房里除了针线,再没有一丁点值钱的东西。厂里的改革一天不如一天,工资又发不出,但她为了让女儿读自费本科,宁愿买断工龄,变得一无所有,无依无靠,从此过着一种到处被人瞧不起的流浪般的打工生涯。当代社会已经沦落为一个崇拜金钱的社会,没有金钱的一些小人物处处受难。一是上层人的蔑视。首先是受到老板的侮辱:“她慢慢地走出了这座小楼,听到老板在后面气急败坏地喊:‘你这个臭娘们还挺狂的!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下岗女工多的是!’”有钱有权,仗势凌人,对穷人毫不留情地给予精神上的打击。再次是受到雇主的鄙视:“白二宝想刺伤浦小提。如今,你是下人,我作为主顾,有权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雇主变成了精神压迫者,丝毫没有平等观念。尤其是白二宝发了财之后,已完全看不起帮助自己升官发财的妻子浦小提,道德和人性尽丧。二是同学们的轻视。“大家都忘了浦小提还没有自我介绍……吃饱喝足之后,有几个人假装不动声色地看表。”这些曾经同处一个起跑线的同窗也对她不屑一顾。面对这一切不公正、不平等,苦难人物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性格,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有着拼搏的奋斗精神。浦小提拒受高高在上的同学施舍式的帮助,坚持自力更生,给别人“专司做饭,收入成倍的增加”。她成了自强自立的社会中坚,只要不低头就有出路,体现毕淑敏对社会低层的热爱,对低层人自信、尊严的赞美。对贫困地区物质和知识的贫乏的问题,毕淑敏也有所关注。《源头朗》是塞外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是一块苍凉苦寒的贫瘠之地,一个第一次走出源头朗的叫“火石”的小男孩到大城市生活,发生了种种无知搞笑的行为:把龙虾错认为大虫,把咖啡当作药汤,固执认为人体三大营养要素是柴火、粮食、水……源头朗的贫穷落后就可想而知了。但火石有着强烈的求学梦想,为了能得到学费,那怕是出卖自尊,结果他违愿用家乡土话帮助记者完成录音任务。作者借此来呼唤一种人格平等的同时,亦表现了苦难人物心中理想和现实压迫的种种矛盾,呼吁全人类来共同关注苦难,帮助苦难的人们。二、对死亡的思考一个作家写作本身离不开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作为一个有过军人和医生双重生活经历的作家,毕淑敏经历最多的是死亡,所以写作必然离不开对生存与死亡的感悟。毕淑敏说:“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当他最后凋零的时候,是否应该享受人的尊严?他是否应该有一种安宁?人为什么而生?人将怎样结束?每一个人都面临生与死,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去关注更广大的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与死。”⑤毕淑敏敢于正视死亡,对于死亡有着毫不畏惧的描写,很多死亡过程写的尤为详细,她是带着“帮助人认识生与死”的神圣庄严的使命去写作。她的创作充满对死亡价值的思考。毕淑敏的文学推崇一种伟大的牺牲,一种舍生取义的死。《臧红花》中的高羔子不幸中弹,本可以利用臧红花来止血,等待救援,但他知道这是珍贵稀罕的藏红花,是给士兵田久麦的妻子治疗不孕症的时候,“他挣扎着把藏红花塞进肚皮上的茶杯里……肠管已经冰冷,鲜血不再流淌,水杯的边沿已经冻住。高羔子气力耗尽才做妥一切。”藏红花保存下来了,高羔子却在微笑中牺牲了。为了别人的幸福,高羔子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死也是充满价值的。《最后一支西兰地》里焦如海作为一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医生,没有低沉下去,而是继续发挥生命的余热。他带领了一班学生,还将救治自己的最后一支西兰地奉献出来,救治对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狗——阿随。他在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信念:“阿随是一条生命,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价值观里充满了平等意识。但他最终因心脏病突发,无“西兰地”特效药急救以至猝死,更表现了一位医生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教授的戒指》同样在抒发医生甘于为医学事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伟大。《教授的戒指》写了陶教授利用手上的戒指能感受到病人体内的电流,从而能够亲身感受病痛,“由于自身的痛苦加上病人的痛苦,犹如一把双刃的斧头,加速伐着她的生命之树。”他将全部心血献给了拯救病人的事业,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一种已经像黄土一样流失的美德:无私地为人类而奉献的精神。他们这些人充分实践了死亡的崇高价值。叔本华认为:“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⑥因为哲学灵感由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意志)决定的,它能够给人提供精神力量,让人豪不畏惧地看待死亡。毕淑敏忠诚于死亡的描写,就是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坚定意志,而死亡并不触犯生命的尊严和意志。相反,为了实现这种生命意志,有时是必须付出生命为代价,换取本性的高尚纯洁,这是值得我们悲悯的。其作品充满对生存质量的思考。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人们已由过去朴实单纯的“治病救人”的医学要求发展到从生命的开始到临终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公正的、有效的、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从关心人,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为出发点,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临终阶段的病人生存质量与临终关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医学从来就不曾是一门纯粹的科学,而是包容人类社会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体,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它穿透人文与科技、道德生活与商业运作,世俗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各个层面,表达着人性、知性、理性的深刻关系。”⑦《预约死亡》里,毕淑敏扮作患者走进了临终关怀医院,目睹临终医院的情况不容乐观:五男二女要求拔下其母的氧气吸管;中国没有实行安乐死的法律,病人活着的唯一用处是感受痛苦;医院环境太简陋,像贫民窟;大学生到医院无偿服务,只为了得到学校品行打分等等。这些都说明病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中国人尚不重视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因为“我们崇尚的是壮烈的死,贞洁的死,苦难的死,我们蔑视平平常常的死。”“中国人看重生命的数量,忽视生命的质量。”一直以来中国人错把延长生存时间当作关怀象征,甚至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种种的落后传统观念,导致人们忽视了生命质量和临终关怀。生存质量的终极目标是让病人安然愉快地到达另一个世界,在此,毕淑敏更加关怀生命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通过不人道的死亡叙述,表现了这位当代女作家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层次上的死亡,以对生命的糟蹋来控告对生命态度的不重视。《昆仑殇》的“殇”就是死亡的意思,文章写的其实就是昆仑山上一次死亡的历程。拉练首长“一号”为了和“呢军帽”较高低,实际上是为争一要职,于是请求上级到最艰苦的地方昆仑山创造奇迹。“拉练的宗旨是什么?不就是模拟实战、自讨苦吃吗?!倘若单是为了安全,他尽可能在军区的会议上保持沉默,尽可以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既然在出发动员时对战士们讲了这是打仗,他就不能姑息原谅任何一种避重就轻的方案,拉练就是打仗,他必须使他的部队每时每刻都记住这个血的前提。”“一号”怀着“打仗吃苦、血的前提”去拉练,已将战士的生死摆在了第二位,悲剧成了必然的事。为了模拟实战和有震撼效果,他命令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一律“摘下皮手套,用解放鞋换下毛皮鞋”,结果造成许多士兵手脚严重冻伤;在挑战“山顶是一层完整的极坚硬的岩板石,其边缘则像墙壁一样陡峭”的“桌山”过程中,金喜蹦、李铁相继牺牲。此刻,拉练的成败与否,不仅关乎“一号”和昆仑部队的声誉,也关乎牺牲将士的荣辱,于是“一号”作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决定:穿越无人区!“那是一个极端狰狞而残忍的地方。没有植物,没有动物,甚至没有死亡,因为哪里从未存在过生命。”加上暴雪和狂风,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次的计划中,女兵甘蜜蜜、肖玉莲因体力不支牺牲了。死亡触发了参谋长郑伟良的良知,他违背了“一个优秀士兵最要紧的素质就是服从”的军纪,请求“一号”取消穿越无人区的决定,他的言语中透出了深深的人性关怀:“拼命驱赶战士们投入人为的苦难之中,绝非治军的上策。军人不惧怕牺牲。但不能据此漠视军人的生命!”“未来的战争可能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爆发,我们没有必要、同时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进行事先演练。”“况且,象这样肩冰衔草式的原始行军方式,自身的供给尚无法保障,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它只能模糊人们对现代化战争的认识,以为有了精神就能打胜仗。其实,战争的物质性是异常直接的。吃苦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达到胜利的手段。我敢说,如果红军有毛皮鞋,他们绝不会穿草鞋去翻越夹金山。抛却了这个实质,反而津津乐道于复制苦难本身,不正违背了先辈们的意愿吗?红军正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受苦,自身才去受非人的磨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追求苦难而忽略军人生命的价值,正是对传统的背叛。”……这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抗争之辞,迸发出作家对个人生命的极度关怀。虽然说郑伟良违背了“服从的军人天职”,但这恰恰反映了关爱生命比任何天职都重要。在谈自己在写《昆仑殇》的体会时就说:“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我确有把握的情景。这真是我的悲剧,他们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坠在我想象的翅膀上,使它无法飞翔。”⑧这无疑表现出女作家关注生命悲剧的意识倾向,正是悲剧才是我们看到了人文关怀精神。关爱生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前提,在生命面前,一切亵渎都要让步。毕淑敏对死亡的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超人认识,让我们感到了人的生命真谛的存在。《生生不已》是一篇极富哲理内涵的小说,探讨了鲜活的生命的归宿与传承问题。女工乔先竹的女儿姜小甜患上了不治之症,最终因医治无效死亡。在她患病到死亡的过程中,她的父母仍然怀着一线希望,千方百计的要求袁医生救她们的女儿的性命。但对于这种不治之症,医生也只好束手无策,因此,从姜小甜的死亡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表达这样的观念: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最终归宿,但世人却不愿面对现实。“人一生下来就站在通过死亡的传送带上,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全然不理会死亡,无论是死亡的哲思,还是死亡的意像,甚至是死亡的字眼。”⑨乔先竹在痛失女儿后,不顾身子虚弱,开始重新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为此付出了死亡的沉重代价。在这我们看出作者在传达这样的观念:超过爱自己去爱另外一个个体是母性的特征。在生——死——生的轮回传承中,毕淑敏浓缩了人类生命永恒的规律。《红处方》中的戒毒医院所长简方宁被庄羽陷害,染上毒品之后,不愿失去对快乐和悲伤的感觉,宁愿用生命来维护自己对家庭、对戒毒事业的热爱情感,正如她死前所说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具备高尚的情感,假如这一切都不存在,生命又有何意义何价值。”在这里,毕淑敏告诉人们:在生命中,人不能没有情感,否则就是去了人生的意义,简方宁为维护崇高的生命意义献身了。从形形色色的人生中,毕淑敏对各种死亡进行了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忧虑,对人性的肯定,对死亡的超人认识。三、对女性的爱护就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毕淑敏的创作体现出了第二阶段的鲜明特点:“对女性身份的确认和人道关怀称为女性写作的重心,乃是基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产生的价值迷惘,以及针对所谓现代化的反人性叙事观点。”⑩毕淑敏也说过,女性在社会上的声音总是很微弱。在现实生活中,毕淑敏身兼多种社会和家庭角色,因而她笔下便出现了女性角色的自我体认,女性美和女性价值的自我追寻,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面对的种种困扰和艰难选择,女性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的种种痛苦和抗争,女性在爱情婚姻路上的不幸遭际和误区,构成其创作的种种内涵。一是母性的无私奉献。在《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一文中,毕淑敏提到母亲的伟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煮着牛奶,洗着衣服,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可以好好享受。孩子上了幼儿园,女人买菜做饭还要工作,以为孩子上学可以享受。孩子读书,女人为培育孩子转动与家、学校、市场、培训班里。孩子上大学,有了工作,以为一切会好起来,可是已经成了奶奶,要照看孙子。直到有一天,“女人就这样老了,她再也不需要任何享受了,在冥冥的梦幻中,安静地睡去。”母亲为子女付出了一生,从来没有机会去享受,母爱是如此雄伟。在《血玲珑》和《生生不已》中,同样写到了母亲为孕育下一代做出的伟大牺牲。卜绣文为使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有一个相同骨髓的配型者,不顾自己已步入生育的黄昏年龄,毅然两次怀孕,并在医学泰斗的精心安排下,签下了生死契约——“血玲珑”计划。《生生不已》则写了主人公乔先竹在女儿甜甜死后,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身体单薄得摇摇欲坠,但她还是执着要重新怀孕,创造出另一个生命。她们不顾生死,凭的就是母性,她们是以母性的爱挽救生命和承传着生命的伟大。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女性有着对延展生命的本能热枕,以生儿育女的艰难显示了母性的伟大无私,这种无私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女性并不仅是以自己的辛劳,而是以自己遭受的痛苦来偿还生命的债务,女性身上展示出的这种力量,才是真正的伟大!女性主义的关怀。她把目光投向居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拯救乳房》关注癌症患者,由国外归来的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带领着“癌症治疗小组”,进行艰难的团体治疗旅程。小组里,既有面临提拔的公务员,也有学业优秀的女硕士,有为哥哥透析不惜卖淫的妓女,也有患乳癌却不得不扮女装的须眉男子——因为乳癌而面临的生理、心理的压力,在一步步的治疗中得到了不断释放,每个人也重新认识了个体生命的重要价值,摆脱了对癌症的恐惧。在所有癌症病变的器官中,乳房对于女性的意义,远远已不是身体的一个器官而已,它的缺失同时也带来审美的缺失、爱的缺失以及自尊与自信的缺失。在此,毕淑敏敢于大胆挑战传统,关注女人最隐秘、最恐惧的话题,证明了她对当今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同情和关爱。毕淑敏小说中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对在男权的社会里,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对待问题,予以揭露和控诉。《血玲珑》中的匡宗员因强奸而侥幸逃脱,他拼命读书,出人头地之后,疯狂无耻的寻找性爱,自认为是个成功人士就可以占有一切,包括女人,这是男性的一种罪恶思想。卜绣文为了事业和家庭也只能屈服其下,表现了女性处于社会的一种劣势地位,犯罪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受难的女人还要受难。《君子于役》中对某高原留守处麻处长将军人妻子丁宁当成战备物品一样看待的非人到的做法进行谴责,从侧面反映了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于女性生存的压迫。《女工》中白二宝对浦小提吆吆喝喝训斥的态度,体现了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女性还是弱势群体。《女人之约》中的郁容秋十分在乎讨债的对象性别,好利用美人计将男人征服,反映了男性对女性占有的欲望,女性为了讨债成功,只好满足于男性的欲望,这种畸形恶劣的现象并不少见。可见,女性在当代社会还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受到男权不公平的对待。毕淑敏在《女士,你多大年纪》里提到女权主义的涵义:“那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平等,在素质和价值上的完全平等。”所以她以探讨女性幸福来写作,追求男女素质和价值上的平等,呼唤着社会共同关注女性地位的提升。可以看出,毕淑敏写女性,包含着对人类生命特别是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审美。《寻觅优秀的女人》里,指出优秀女人应是善良、智慧、美丽的。《素面朝天》里提醒不化妆的女性更美,因为“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握紧你的右手》里提醒女性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梦想。《致强暴的女人》表示了对这种女人的同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醒女性要振作,“不要为这一朵阴云,从此暗淡了原属于我们的明媚的天空。”此时的毕淑敏已不仅停留在一个医学者的角度剖析女性形象,而是从一个女心理医师的角度,关怀女性价值,她在步履维艰的确立自我,追问人性的途中,凸显着女性心灵的迷茫。从男女的不平等,跳跃到女性的心灵,提倡爱护女性,她始终以一种女性主义的目光,关注女性的幸福、自由、尊严和权利,是独特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当代的人文主义关怀问题,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等问题以外,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即“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毕淑敏正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来审视当代社会问题,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充满关爱,对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充满顾虑,充分体现其启示录般的人文关怀。她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创作了丰富各异的人物形象,高扬了人性思想。其中人文关怀中的生命伦理和道德规范,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有益的尺度。笔者认为,毕淑敏的人文关怀可以总结为:不畏苦难,珍爱生命,男女平等。毕淑敏创作中的人文关怀,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中国当代文坛去关注研究的。
俄国文学繁荣的表现是作家众多,名著如林,而且种类齐备。小说如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1859年)、屠格涅夫的《前夜》(1860年)和《父与子》(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4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869年)。短篇、散文、随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1852年),谢德林的《外省散记》(1856年),剧作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1860年),诗歌如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1863-1877年)等。在理论方面,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点,其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85年)对唯物主义美学作了重大贡献。
屠格涅夫的出现是繁荣时期的标志。他在写出了“多余人”形象罗亭(同名小说,1856年)、拉夫烈茨基(《贵族之家》,1960年)之后,迅速转向“新人”形象的创作,开了这个形象系列的先河。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的代表,他们不是贵族,而是官吏、小市民、商人、农民。”而此前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同名小说)几乎已是“多余人”形象的尾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接着提供了一批“新人”的形象。此时,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大雷雨》等剧作和涅克拉索夫(1821-1898)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分别在戏剧和诗歌方面拓宽了文艺表现生活的范围。前者将商人、演员、教师、店员、侍役等中下层人物搬上了舞台,后者则把农民、小知识分子引进了文学。
文学的根基是文化,所以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这种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任光宣撰写的《俄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一书主要论述了俄国的宗教。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具有特殊性。何云波撰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一书,虽然以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它与任光宣著作在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作家的创作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推荐朱宪生撰写的《论屠格涅夫》和汪介之撰写的《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思想与艺术探索》这两本书。朱宪生撰写的《论屠格涅夫》一书全面展示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但最主要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对作家的意识风格和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探讨。汪介之撰写的《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思想与艺术探索》一书突破了以往的批评模式,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尔基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他还提出了自己建立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统一,外部条件与主观因素兼顾”上的分期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汪介之又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除这两本书外,周起超撰写的《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一书极具理论气息和理论深度。郑体武撰写的论文集《危机与复兴——白银时代俄国文学论稿》着重研究了俄罗斯的现代主义诗歌,作者敏锐的观察和灵活的思想通过作品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张捷撰写的《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这部专著主要论述了1985—1991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该书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之外还陆续出版了叶水夫撰写的《苏俄文学史》中的当代部分、许贤绪撰写的《当代苏联小说》、倪蕊琴等编著的《当代苏俄文学史纲》、曹靖华主编的《俄苏文学》第三卷、黎皓智撰写的《苏俄当代文学史》等几部苏俄当代文学著作。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学意识、不同的文化理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苏俄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尤其对侨民文学和“回归文学”问题作出了重点描述。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 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动乱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 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的萌生——“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于世界近200年间的“多余人”现象,沿着二百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历史轨迹,得出了“多余人的演化”轨迹。从18世纪末维特的出现为起点,其后是19世纪初“世纪儿”的“世纪症”蔓延,几乎与此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德震动欧洲;到了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的“多余人”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国的“孤独者”、“零余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映雄”虽然姗姗来迟,却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怒青年”和德国的“新维特”,互相呼应,携手问世,构成了当代“多余人”联网。这一联网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各国文学的自身的实际来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扫描,评论界定质定量地给世界“多余人”现象得出一个纵横交叉的历史发展模式,得出这样一个简略的图示:(美国) “反英雄” (20世纪中) (中国) “孤独者” (20世纪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纪初) (俄国) “多余人” (19世纪前叶) (英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愤怒青年” “拜伦式” “维特热” “世纪儿” “局外人” (20世纪中) (19世纪初)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20世纪中) (德国) “新维特” (20世纪中) 本图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国文学在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相近“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号的专用名称几乎都包含着一个群体系列。同时图示中的国际性的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征 “多余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2)国度“多余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国“多余人” 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处“多余人”,与俄国贵族阶级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里,我们明显地看出文学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主题”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儿。 ②东方隐士——日本“逃遁者” 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山,还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点。他们是“内向的”,拘谨、沉重、迟缓,远没有欧洲和俄国“多余人”那种无所顾忌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它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旧思想的强大和根深蒂固,羁绊着“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儒释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传统的打“和”精神对他们“隐士”精神的造成有着密切的制约作用。日本“逃遁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批“多余人”形象,它为年轻而短暂的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零余者”的诞生不断吹来了春风。 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零余者” 从郁达夫笔下的自叙的“沉沦者”到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魏连殳,从丁玲笔下的沙菲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从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零余者”蜂拥而来。古老的封建王国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大变革中,开始整个民族的蜕变,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轨道,是中国“零余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了中国“零余者”的催生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近代西方意识的接轨决定了中国“零余者”精神含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中国“零余者”思考的浓缩性和情感的强烈尖锐度。(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的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一定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点上,而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 其次,“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的性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往往陷于强烈的内省和忏悔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内源性”忧郁症。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美学效应,使读者获得悲与喜交融、崇高与滑稽相混杂的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阅读“多余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索。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中论文选题又是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下面我将为你推荐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2.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3.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4. 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
5.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6.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7.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8.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9.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10.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11.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12.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13. 胡风论诗
14. 评曹禺的《北京人》
15.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16.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17.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18.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19.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20.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21.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22.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23.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24.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的原野》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1.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3.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4.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5.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6.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7.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8.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9.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0.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1.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2.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13.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14.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15.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16.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
17.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18.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19.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20.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1.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3、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4、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5、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6、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7、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8、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9、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描写
10、 简析《铸剑》中的复仇
11、 论胡适《尝试集》的艺术特征
12、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3、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4、论周作人二十年代的散文
15、论瞿秋白的杂文
16、论戴望舒四十年代的诗
1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
18、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
19、藏克家《烙印》解读
20、论藏克家抗战时期的诗歌
21、论洪深的《香稻米》
22、论胡风的诗歌创作
23、 论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
24、 胡风论诗
25、 评曹禺的《北京人》
26、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27、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28、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29、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30、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31、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33、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34、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35、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36、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37、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8、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39、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40、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41、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42、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43、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44、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
45、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46、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47、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4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49、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50、 40年代解放区的报告文学
两部文学作品对比论文内容摘要:自然生活是文学作品中常表现的题材,《千曲川风情》与《瓦尔登湖》同为表现自然生活题材的经典之作,两者均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念,但又因作者经历、时代、文化背景不同,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因此,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探究文学作品在表现“自然生活”题材时的某些规律。关键词:《千曲川风情》;《瓦尔登湖》;自然生活;主题学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也是自古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题材之一。自然因其独具的生态美及与人类密不可分之关系,常成为人类远离世俗烦扰的心灵寄居地,在文学上,许多作家都曾将自己所经历过的“自然生活”写在作品中。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风情》与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这样的作品。同为作者记录自身“自然生活”经历的散文集,两部作品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作者的经历、时代、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将就两者异同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其形成原因,以探求作家在处理“自然生活”题材时的某些规律。展开全文前往文库APP签到领畅读卡,免费读两部文学作品对比...全文限免导长图分享发送至微信下载文档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为人处世,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或有兼济天下的抱负,或求独善其身的结果。相对来讲,后者易,前者难;两者得兼,难上加难。凡有兼济天下情怀的人,做事总是先为他人着想。这个“为”字,便读作去声。邓绍基先生做事,就总是先为他人着想,几十年如一日,有口皆碑,这不容易。他长期担任文学研究所的领导工作,识大体,顾大局,谦和待人,严于律己。这几乎是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的共同看法。我八十年代后期在文学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就多次听到所里老师称赞邓先生。留所工作之后,与邓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最初的印象,邓绍基先生很有学者风度,器宇轩昂,眉目之间流露出来的谦和与自信,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正能量的化身。多少年后,尽管他年事已高,还是有很多年轻的学者,说起邓绍基先生,都啧啧赞叹,说他是文学所的品牌和骄傲。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不易亲近。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他接人待物,很有分寸,很讲究方式,让每个人都觉得他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在他面前,你不会有压力,不会有顾忌,更不会掖着藏着,把话憋在心里。每次向他求教问题,他总是循循善诱,娓娓而谈,没有任何架子,很有老派学者风度。古人说,如沐春风,大约就是这种情境吧。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谁能没有烦心的事,但是所里人都说,几乎没有人看见他红过脸。即便遇到一些不公正的事,他当然生气,也有所表达,但绝不失雅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邓绍基先生主持了很多集体项目,他总是邀请年轻同志参加,遇到问题,他从不以长辈自居,而是平等地交换意见。他是主编,完全有理由修改晚辈文字,但是他很少这样做,总是谦逊和善地提出建议,让作者修改,然后他再字斟句酌。在文学研究所,邓绍基先生这一代学者,处在承前启后的位置。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老一代学者,颇得前贤濡染。《王伯祥日记》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何其芳等领导非常尊重老专家老学者,他们常常到王伯祥、俞平伯等老学者家中看望,虚心征求他们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这些老先生到所开会,所里会有专车接送,甚至工资和信件也派人送到家中。邓绍基先生那一代学者继承了这个传统,六十年代以来,每到春节,邓绍基、曹道衡等先生总会结伴去看望所里的前辈,通常还要带上几个年轻同志前往。而今,这个传统依然在延续。去年春节,我们还到家中看望邓绍基先生。没有想到,一个多月以后,他就与世长辞了。邓绍基先生一生待人热情,做事低调,很怕麻烦别人。日常交往中,他也有求人的时候,别人帮他做了一点点小事,他总是放在心上,有机会一定通过不同方式表达感谢,温文尔雅,恰到好处。他对别人的请求,也总是尽力协助解决,绝无推衍。他重病期间,我们去医院看望,他总觉得给别人带来麻烦,不愿意打扰大家。他去世后,家属尊重他的遗愿,一切从简,几乎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年来,邓绍基先生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还和蔼地看着我们,不时会像朋友聊天一样,半眯着眼睛,率意地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我近来常常想,有这样的忠厚长者在,真是我们的福分。而今,他人走了,但是他的情和意,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二邓绍基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面很广,在唐代诗歌、元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小说等研究领域都建树颇丰,尤其在古代戏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关于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也发表过系列学术论文,成就令学界瞩目。他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红楼梦论丛》(与刘世德、陈毓罴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杜诗别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发表论文二百多篇,主要收录在《古典戏曲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邓绍基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中。邓绍基先生的学术特色,可以用专、宽、通三个字来概括。首先是他的专。我们从刚刚出版的《古典戏曲评论集》后记中知道,早在1948年,邓绍基先生还在常熟中学读书时,就在无锡当地报纸上开辟“旧剧新话”专栏,发表剧评。就读复旦大学后,在赵景深、刘大杰等前辈学者鼓励下,他较早决定以元代戏曲方面作为自己专攻方向。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就陆续发表了《从〈窦娥冤〉的不同版本引出的几个问题》、《白朴三题》、《关于马致远的生平》、《〈汉宫秋〉校读散记》、《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元杂剧版本探究》、《〈元曲选〉的编纂和刊刻时间》、《〈元曲选〉的历史命运》、《规范与实践:文学古籍校勘工作漫议》等论文,涉及元杂剧的内容、格律、版本和作者生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如元曲“四大爱情剧”说,如文学古籍尤其是戏曲小说典籍,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经史校勘的方法,必须考虑到他案头阅读与表演脚本的差异。这些论断,援据精博,多为学术界所认可。 由元杂剧研究,延伸到元明清文学研究,作为中国文学通史之一的《元代文学史》就是由他主编的,这是百年来第一部关于元代文学的全面系统的论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此外,《〈三言〉〈二拍〉中所反映的市民生活的两个特色》、《关于〈儒林外史〉的版本》、《曹雪芹卒年问题商兑》以及立足于明清戏曲小说的主题学研究论文《典实与传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张骞故事》、《评说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论著。他提出的明代成化、隆庆时期“三大传奇”和清初“吴县作家群”等重要观点,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如果从1948年开始算作他涉猎戏曲领域的话,到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古典戏曲评论集》,邓绍基先生在古典戏曲小说领域,辛勤耕耘长达六十五年之久。真可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次是他的宽。我们都知道,邓绍基先生是我国古典戏曲小说研究方面的大家,他在七十年代又潜心于杜甫研究,完成了一系列论文,汇集而成《杜诗别解》。他还长期关注近、现代文学,发表了《五四以来继承文学遗产问题的若干回顾》、《五四文学革命与文学传统》、《文化论争与学人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论争的再认识》、《关于新文化运动这一名称》、《国学的新研究与陈独秀的偏激——兼评五四新文化运动‘断灭’传统观》等论文,提出了“侠义公案小说”等重要观点和命题,对于近代文学研究也作出了贡献。他还把自己的研究触角延伸到当代,“文革”前就发表过《近十年来老舍的话剧创作》和《评〈海瑞罢官〉》等。此外,他对先秦文学(如《先秦散文和言简意约》)、汉魏六朝文学(如《〈史〉〈汉〉随笔》、《读谢灵运诗歌札记》)、唐宋文学(如《关于杜甫的世系问题》、《关于杜甫的卒年卒地问题》、《李贺〈秦王饮酒〉释义商兑》)等,也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多要言不烦,见解独到。再次是他的通。六十年代他就参与了余冠英先生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八十年代又主编了十四卷本《中国文学通史》,至九十年代,与张炯、樊骏先生合作组织编写《中华文学通史》,实现了学术界期盼多年文学史研究的“三通”,即在时间上,古今文学打通;在空间上,各民族文学打通;在体裁上,各种文体打通。此外,他还参与主编了《中华文学通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及《古本戏曲丛刊》等。在从事文学史研究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着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着古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早在1956年,他就发表《反对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1956年4月15日《光明日报》),当时他刚二十出头,就针对当时学风方面问题发表自己看法。此后,陆续发表了若干宏观研究方面的论文,如《我对探索文学史规律的看法》、《永远的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文艺理论的发展》、《关于建立近代戏曲文学学科的问题》等,高屋建瓴地考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古代文学研究的范围、方法、成就等,具有指导意义。邓绍基先生的这些综合性学术成就,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显示出难得的价值。三邓绍基先生是江苏常熟市人。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后到文学研究所工作,直到2000年退休,他在文学研究所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了四十五个春秋。“文革”前,他曾任中共文学所总支副书记、代理学术秘书、古代文学研究组副组长、近代文学研究组(筹)组长、《文学知识》编委会常委等。“文革”后历任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编辑部负责人、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文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与文学研究所发展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继文学所创始人郑振铎、何其芳之后第二代学者的领军人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是何其芳主政时期的重要骨干成员,“文革”后又一直在科研前线运筹帷幄,组织协调,卓有成效,受到所内外同仁的广泛尊重。文学所能够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与邓绍基先生的努力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在何其芳所长的引导下,他参与了文学研究所很多重大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在纪念文学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邓绍基先生在回忆文章《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记文学所前辈学者之间的情谊》中谈到,郑振铎、何其芳在筹建文学所时确立了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是系统的中外文学理论建设,第二是大型的多卷本中国文学史编写,第三是编选具有大型文献功能的《古本戏曲丛刊》和《古本小说丛刊》,第四是编选一套历代诗歌选本,并且要由著名学者来选编。今天来看,建所之初所确定的这四个方面的业务工作多已完成。其中,也融入了邓绍基先生的心血。如理论建设方面,1959年,在何其芳倡议下,由叶水夫牵头,编辑出版两辑《苏联文艺理论译丛》。1961年,在何其芳领导下,制定了三套名著丛书的编选计划,包括《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学理论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等,有计划、有重点地介绍世界各国的美学及文艺学理论著作,为我国文艺理论界提供参考资料。正是在前辈的感召下,邓绍基先生特别重视理论,撰写了《建国以来关于继承文学遗产的一些问题》、《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提高古代文学研究水平》、《毛泽东与他的“古今中外法”》等论文,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学研究的战略性思考,至今读来仍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如文学史论著方面,除前面提到了几部古代文学史外,还有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毛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如前所述,邓绍基先生重视基本文献,又有理论修养,他的思考就比较全面深入,也取得了切实的业绩。如大型文献汇编方面,《古本戏曲丛刊》到郑振铎1958年不幸遇难前,已出版四辑共400多种作品。其余各辑,我们正在组织力量重新编纂。《古本小说丛刊》、《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业已陆续出版。其中《古本戏曲丛刊》的编纂意义,邓绍基先生在《〈古本戏曲丛刊〉的文献价值》一文有详细的介绍,这是他亲自参与这项工作的甘苦之言。如历代选本方面,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以及在余冠英等老一代学者主持下编选的《唐诗选》等文学读本先后问世,印行数十万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邓绍基先生受此影响,也独立编选《金元诗选》,主编《元诗三百首》,都具有拓荒的意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向来有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分别,多数学者追求为己之学,视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以邓先生的性情资质与学术理想,他完全可以坚守自己的学术园地,精耕细作,成为某一领域的第一流专家。但是,他被很多事情推着走,不得不腾出大把时间用于学术组织与行政协调,时常会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焦虑不安,也暗羡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悠闲自在。尽管如此,他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兴趣而耽搁工作。这一点,很像他的引路人何其芳先生。我们从回忆文章看到,何其芳先生身居领导岗位后,没有时间从事创作,颇感不安,多次说到,“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写”。他还对那种无休无止的会议,深感厌烦。但是,他受党教育多年,只能服从工作的调遣。邓绍基先生也是如此。他多次说过,行政工作可能会耽误业务学习,但是从大局考虑,从长远考虑,这种牺牲又是必要的,不能选择。文学研究所有很多像何其芳、邓绍基先生那样的“双肩挑”干部,代代传承,默默奉献,克尽厥职,照亮他人。在当今这样一个特别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他们的为人、为学风范,越发显得珍贵,越发叫人感念。今天,我们纪念邓绍基先生,不仅仅是纪念他个人,也让我们有机会回顾老一代学者为文学所发展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在纪念文学所成立六十周年时撰写的《追寻文学所精神》一文中曾写到:“何其芳同志在1954年建所之初提出的‘谦虚的、刻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或许可以视为文学所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谦虚,是就为人而言,低调做人,和谐共事。刻苦,是就做事而言,焚膏继晷,钻仰终身。而实事求是,则是做人做事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这种工作作风的核心所在。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六十年来,文学所艰辛地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的传统”。邓绍基先生可以说是继承这种传统精神的一个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这属于比较文学的论文吧?我曾经写过几篇,供参考。比较文学论文写主题学的比较研究会比较容易些。一、契诃夫《苦恼》和鲁迅的《祝福》两个作者生活的年代都可算是动荡年代,这两部作品都是描述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苦恼都是无人可诉说。由此可以延伸到当时的社会、文化。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个作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这一主题也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写的。三、段成式《酉阳杂徂》中叶限的故事和安徒生童话里的灰姑娘的故事这二者同属一个母题,就是穷人家的女孩、水晶鞋和王子。不同国家能出现同一母题,这个也是一个研究方向。四、巴尔扎克和莫泊桑两人都是以现实主义小说著称。因为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所以其作品深刻的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但是两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巴尔扎克家境一般,父亲是靠倒卖军火而发了横财,买了一个爵位,巴尔扎克对其不齿,自己靠写作挣钱,它的作品都是通过经济学角度来反映19世纪社会的阴暗、人性的恶劣。而莫泊桑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母亲、舅舅都具有身后的文学修养,所以他的作品反应的层面不如巴尔扎克深远,而是从生活的角度反映人性。参考文献:北师大版的《比较文学概论》 陈敦、刘象愚著乐黛云主编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高教出版社朱维之主编 《中外比较文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乐黛云等著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