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题目,笔者为大家收集了国际贸易专业最新论文题目50例,希望为大家的国际贸易论文选题提供参考。国际贸易论文优秀范文50篇:1 企业生产力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2 贸易便利化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影响研究3 阿塞拜疆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与对策研究4 中国对俄罗斯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5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6 中国STEAM教育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研究7 俄罗斯中小企业的经济作用与发展对策研究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9 基于“五通指数”的中俄合作评价研究10 新常态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研究1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潜力研究12 中印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IO-SDA模型的实证分析13 空间计量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SO2、PM2.5为例14 丝绸之路经济带IFDI的环境效应研究15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运营效率评价研究16 俄罗斯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研究17 GVC视角下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1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以中美贸易为例19 国际产能合作对发展中国家GVC地位的影响分析——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20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拓展的投资引力模型 21 贸易开放对高新区产出的影响研究——以高新区特征为调节变量22 低碳经济约束对我国高碳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23 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24 “一带一路”国家双边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25 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26 中韩两国汽车产业竞争依存关系测定及分析27 进口贸易对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28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iVA方法及与金砖国家的比较29 东亚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30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 32 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研究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内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34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35 我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6 东盟投资便利化水平测度及其对我国OFDI影响研究37 俄罗斯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合作问题研究38 IFDI对柬埔寨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3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基于HS分类的实证分析40 老挝FDI流入的影响因素研究41 中国对南美国家汽车出口影响因素分析42 中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研究43 西部地区O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44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45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分析46 国内运输距离与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拓展与实证47 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48 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贸易便利化的测度及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49 贸易增加值视角下中日韩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比较研究50 北京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电子商务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2、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3、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4、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 6、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7、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8、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9、 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研究 10、 自由贸易与“绿色壁垒”——中国的外贸与环境保护 11、 绿色壁垒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2、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14、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国际贸易中动植物卫生检疫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 16、 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研究 17、 外资商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状况及影响研究 18、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19、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20、 中国与东盟产业机构互补性研究 21、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 2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24、 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探析 25、 中美贸易摩擦初探(浅议) 26、 论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27、 WTO农业协定与欧盟及美国的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28、 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补贴协议对我国政府补贴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0、 跨国公司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 3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的影响和策略 32、 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争端的法律准备研究 33、 WTO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分析 34、 东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35、 环境与绿色贸易壁垒 36、 SA8000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7、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38、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9、 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加工贸易的升级对策研究 40、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 4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 42、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43、 跨国公司并购对中国企业出口环境的影响 44、 WTO框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评析 4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46、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招标中的竞争力分析 47、 软条款信用证研究 48、 跨国公司避税的形式分析 49、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术语选用问题 50、 取消纺织品配额对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 52、 中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源分析 53、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 54、 “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 55、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56、 试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 57、 中国外贸结构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58、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评价与调整。 59、 浅析我国频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60、 国际贸易实务中货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6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透析及对策研究。 6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63、 对“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外贸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64、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65、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66、 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 68、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69、 我国外贸企业L/C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 70、 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71、 非关税措施与国内产业保护。 72、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 73、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的关系。 74、 浅析入世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影响。 75、 浅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 76、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 77、 WTO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探析。 78、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 7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80、 浅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规则。 81、 《鹿特丹规则》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82、 对报关有关问题的思考。 83、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84、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和贸易顺差过大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的影响。 85、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利弊以及应对措施。 86、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研究 87、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中的违约问题研究
我这有 不是网上下载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名酒店组织(China Famous Hotels Corporation )(以下简称CFHC)的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延展以及网络经济在全球的风行,学界和业界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加以关注和研究。CFHC既不是一般意义上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也不是以保护行业利益为宗旨的行业社团组织,我们无法用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对其进行定义,但它的战略联盟特性却具有典型的现代网络组织的价值取向。本文尝试着用当代管理学理论中关于网络组织和价值链的原理来诠释中国名酒店组织存在的价值基础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希望在理论上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一些澄清。一、 网络组织存在的形式与意义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在自身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全面的改变着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仅如此,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货物与资源流通方式的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更加贴近顾客的现实与潜在需求。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与顾客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组织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网络组织就是典型的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形态。它的存在基础可能是资本的,也可能是市场的或信息的或技术的或原料的等等。网络组织的存在形式各式各样,这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资源特征和发展战略要求而形成的选择。不管企业或个人是否准备好了接受这样一种现实:我们的社会正全面进入一种网络社会,企业组织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构建或选择自己的网络组织。这样的企业组织用新的生产方式为社会带来了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顾客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采用最直接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服务。托马斯.彼得斯在对众多优秀企业考察后得出结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石就是贴近顾客,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进一步预测其未来所需。 在网络经济的驱动下,传统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已成为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载体。综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网络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也许还历历在目。被打上了垄断烙印的如下企业组织联盟其实也是网络组织的不同表现形态。用现代经济的视角加以审视,其实垄断并不是这些企业组织的全部本性。为了更好的理解网络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这里有必要把历史上出现过的主要网络组织的特性作一简单陈述。托拉斯(TRUST),生产同类产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合并组成的企业组织形态。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在法律上和产销上都失去独立性。卡特尔(CARTEL),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定市场、规定产量、确定价格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达成协定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销售财务和法律上都保持独立,但违背协议则受到罚款、撤销享受专利等处罚。辛迪加(SYNDICAT)同一生产部门的垄断资本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康采恩(KONZERN),分属不同部门的垄断资本企业,以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为核心结成的垄断联合。如上有些过时的企业网络组织形态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甚至法规的约束而淡出历史舞台,但网络组织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而是以新的形态渗透到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战以后,混合型的企业联合体应运而生。各类企业集团、跨国公司、企业联盟、连锁经营、企业外包等网络组织以其迅猛之势深刻而全面的改变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耐克公司不再自己去生产球衣球鞋,而是制定标准后将自己的商誉贴在指定的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上,由此而获取丰厚的利润;差不多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的麦当劳以其统一独特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许进入麦当劳餐厅的消费者并不知道经营麦当劳餐厅的并不是美国人;从事酒店专业的人士肯定都知道国际连锁酒店的存在但并不一定深究过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存在的原因和运作的方式。作为消费者来说无论我们知道还是不知道网络组织的性质,这些组织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可是那么的具体和普遍;但作为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来说,如果我们还对网络组织不了解或没有拥抱企业网络组织的冲动,那我们很难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我们也不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网络组织存在的基本意义在于将个体的企业资源通过借用外部资源的力量而获取更大的效用。管理理论的演进其实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每个管理学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形态进行探究。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内部的分工与活动进行了详尽论述。以后的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组织再造等理论体系都涉及到了组织的革新。不同形态的网络的组织有不同的治理结构,但有一点是区别于传统经济组织的就是网络组织的运作模式以信任为基础而不是契约。迈克尔。穆恩在《火炬品牌---网络经济时代的品牌铸造》一书中断言:信用网络将成为网络经济领域一个崭新时代的组织原则。 网络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其治理结构和运行模式与其它经济组织的不同。其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都超越了传统管理学理论,无论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利益共享的方式上都迥然不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中关于产权理论、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等企业理论也就不能简单的套用来注解网络型组织。网络组织超越企业边界的革命对传统的关于企业与市场存在泾渭分明的边界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二、 价值链是网络组织存在的基础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价值链(VALUE CHAIN)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但他所论述的价值链是基于单个企业在利用自身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时每个环节所应该产生的价值,从设计、生产、营销到流通等各个环节。波特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经济效益。 无论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成本优势(overall cost leadership)、标歧离异(differentiation)还是目标集聚(objective focus) 都应与价值链有对应关系。下图清楚的表明了价值链的构成:波特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单个的企业需要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价值从而形成价值链,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必须在价值链的某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优于产业中的其它企业。但他在区分企业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时忽略了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的差异特性,因为在服务业中,企业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紧密联系,在有的企业甚至被波特认定是辅助活动的因素可能转化为企业的基本活动或者说决定性的活动。如在酒店业中,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独立企业如此,网络组织的生命力更在于由各个价值节点编织成的价值网络。约翰逊(Johnson)和劳伦斯(Lawrence)(1988)关于“增殖伙伴关系”(value adding partners)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战略联盟增值链关系(value adding chain),即个体企业通过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获取一种竞争优势,每个企业完成价值增殖系列链条上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相互迭加的增殖活动。无论是以资本为基础的还是以市场、信息、技术、原料为基础的企业网络组织都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既是网络组织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构成特定网络组织的竞争战略。多数网络组织存在的诱因是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因而如何设计网络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便是网络组织治理的主要功能。如果将企业的竞争力来源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外部联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来源之一。随着技术革命和市场的全球化,科斯(Coase)时代关于企业“内部化”或“市场替代”正在向“外部化”或联盟化方向转变。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种趋势得到了强化。三、 CFHC的网络组织特征战略联盟型组织分为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纵向联盟主要是指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根据产业分工建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纵向战略联盟的优势在于集中资源专业化;降低管理成本;创造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的灵活性等。 而横向联盟是同部类的企业跨空间的资源共享,主要表现为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多元化,这些价值活动在联盟中能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联盟中可以相互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更有学者认为企业网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企业实现相互学习的知识联盟。通过这种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实现知识共享,企业能够获得其他成员的知识和技能。相互之间核心能力和知识的互补,使得企业网络组织变得更富有竞争力。(李维安2003)成立于1991年的CFHC的立意是典型的横向战略联盟型网络组织。它是国有酒店(或国有控股酒店)之间在信任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战略联盟合作平台。加入组织的个体酒店仍然享有独立的经营地位,在根据酒店业的竞争特性设计组织架构时,考虑到企业间只有合作的无限空间而没有相互竞争性,所以每个城市只选择一家酒店作为其组织成员。从CFHC组织章程中对组织宗旨的界定可以看出其合作的基础和价值取向。1、中国名酒店组织是由中国主要城市的著名高星级酒店及著名相关旅游企业组成的利益共同体。2、中国名酒店组织坚持:“塑造品牌,资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在各成员单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优势,追求组织整体利益和成员个体利益。3、中国名酒店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并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发展。如果用波特关于产业竞争模型来考察CFHC的发展历程,我们便可清楚的理解选择目前的战略定位的必然性。CFHC 的成立与发展都是和中国酒店业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演变紧密相联的。当1991年CFHC的创立者怀着一种朴素的思想构建其组织雏形时,中国酒店业市场基本上是卖方市场。尽管国际酒店集团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联盟的宗旨并不完全是为了竞争,而更多的是在对国外酒店集团的简单模仿时获得一种信息交流的需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发生巨变,供求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酒店的客房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客源的增长速度,所以中国旅游业出现一种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局面。1979年至2000年间中国旅游饭店数和客房数增长了五六十倍。从1979年到2000年饭店总量从150座旅游饭店,1.7万间客房到2000年达到10481座旅游饭店,94.82万间客房的规模。 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旅游饭店增加了23%,但与此同时,客房出租率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1998年中国旅游饭店年均出租率只有51.67%。几年间中国酒业出现了行业亏损的局面。不仅如此,潜在的酒店进入者还在不断增加。房地产商认为酒店业是地产业安全的避风港,在政府宏观调控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一座又一座的写字楼转化为了酒店;政府部门要么为了突出政绩要么为自己寻找一方乐土也在追求着一种时髦,政治化的酒店以商业化的面孔出现在市场;国有企业将酒店业作为自己的权利延伸而诞生的酒店成了其他产业的衍生物;国际酒店集团在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的诱使下,也大举进入。 中国酒店业真正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动荡复杂的市场环境。CFHC成员酒店所在的主要城市的酒店业市场竞争格局更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再从消费者角度加以考虑,随着市场供给的大量增加和消费者日趋成熟,对酒店业的选择也更为理性。价格因素和酒店条件同时成为选择的依据。由于作为服务业的酒店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因而在顾客对酒店摇摆不定的选择过程中,价格战争在所难免。在最艰难的时代,最能与酒店业同舟共济的可能算是供应商了,不断下降的酒店用品和原料价格以及延期支付的条件使酒店业度过了较为艰难时代。当然供应商同样的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做出痛苦的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CFHC不得不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在2001年的太原会议上重新确立了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架构,把组织由原来的联谊型转变为直接指向市场的新型网络组织,并从四个方面来构建组织的战略基础。1、市场:为了发挥组织的整体资源优势,提升个体酒店的竞争力,组织决定成立营销专业委员会并在北京成立CFHC定房中心以期为成员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003年还在香港注册“中国名酒店组织(香港)酒店管理公司”为以后CFHC的更进一步市场化运作做法律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且该公司在香港的注册表明了组织实现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决心与理想。2、信息:为了加强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与市场间的信息传递,CFHC 建立了国际互连网站,并通过秘书处、网站和其它方式来完成信息的充分利用。组织成员间信息的交流对于及时的把握行业竞争态势并寻找到适当的市场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技术:为了提高组织成员间的整体管理水平,组织成立了八个专业委员会来交流和督导酒店的管理技术的提高,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CFHC的运行机制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将组织的整体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4、管理者需求:为了使CFHC成员酒店的管理者能够了解不同特色的酒店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共同培养一种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把握市场的本领,建立一个在组织框架内外的双边和多边的交流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国有酒店业的经营者来说如何将酒店从完成政治目标的经济组织转化为完成经济目标的企业组织是组织沿着正确的组织目标前行的保证。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对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中的每项要素都是对现代管理者和每个企业组织的一种挑战。组织智力资源的聚集有利于降低组织学习成本。通过观念和技术两个层面上的进步可以使组织成员中管理水平较低的组织成员通过捷径完成其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在这四个战略支柱的基础上,CFHC已经发展成在中国具有广泛代表意义,覆盖包括港、澳、台的主要城市并在饭店业界有影响力的酒店联盟组织,目前CFHC成员已经超过50家。如果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其网络形态,我们会发现每个具有价值创造力的网络节点把个体酒店编织成了一个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当然这个组织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除了组织内部的网络优势外,组织还计划与其它国内外的企业组织或社会组织建立外部性的战略联盟,如与航空公司的联盟、与国内外酒店组织的联盟、与国内外酒店管理学院或培训机构的联盟以及其它旅游组织的联盟等以便使组织的资源边界得到延展。由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以及八个委员会构成的CFHC组织运行机制正在探索中逐步完善。CFHC 的联盟型组织形态,既没有产权的纽带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治理机制。组织的存在和运行都是在一种信任和相互需要的条件下进行的。象这样的战略联盟组织如果没有信任的基础,其治理成本将是非常高昂的。而治理成本的高昂会将这样一个本身非盈利的运行机制引入死胡同。目前CFHC的治理结构也是基于网络组织的特性而设计的。在战略性联盟组织中,信息不可能完全对称,因为追求信息的完全对称带来的相对成本过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模型中,最优的经济效果可以通过将决策权配置给能对合作成功产生最大边际效果的代理人来实现。分散的所有权需要有分散的决策权来减轻源自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问题。由于专业化导致知识的分裂,网络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分散到各个合作伙伴之间,而不象传统公司那样集中于一个企业之内。因此,客观上要求决策权必须相应分散,是分散基础上的群体决策和分布式的决策协调。(李维安,孙国强 2003)目前CFHC 采取的专业委员会制度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课题。所以专业委员会运作的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组织的效果。四、 CFHC的网络价值链企业战略联盟是为适应产品的空间分化和市场空间价值链一体化而形成的,并且成为两者有效对接的纽带。 CFHC通过网络的价值连接把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展,从而打破了独立酒店产品的独立性,这对作为以服务为主要产品的酒店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时代,独立酒店的地区性产品很难满足流动的顾客对产品连贯性的需求,因而,如何使产品的连贯性给消费者塑造消费信心是网络组织的重要使命。产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的直接效果就是市场空间的无限扩展,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利用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为顾客服务中去。管理理论大师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企业是创造顾客的组织。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满足顾客现实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需求。创造需求的过程就是创造市场的过程。品牌创造是连接CFHC和顾客的商业文化纽带,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从购买者的动机加以考察:品牌通过帮助消费者简化选择过程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实现更快的交易速度;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保证和更多的产品选择使消费者降低风险;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展现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同时表现个人的人身追求。 CFHC的品牌效应既赐予消费者以价值同时也为个体酒店的企业价值提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CFHC的网络化建设和价值链的建设是一体化进行的,即是说在构建战略联盟的同时,CFHC就把建立价值链的目标定位在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建设同步进行。实际上这两类价值链的功能是互补的。内部价值链是指组织成员通过四个基本价值联接而形成一个 “价值场”,这个“价值场”所形成的组织张力构成了CFHC 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个价值链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该是市场,或者说消费者。首先消费者认知到CFHC的品牌形象和它所蕴涵的价值,然后做出选择到组织成员酒店消费的决定;顾客的消费过程由于受到CFHC内部价值链的加工得到独特的高质量系统化服务,顾客的价值得以实现,顾客价值实现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支付的意愿和重复消费的意愿;顾客价值的实现的过程也是个体酒店价值实现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酒店的价值和顾客的价值是一致的;酒店价值的实现意味着组织的整体价值通过顾客的消费过程而自然的转移到了个体酒店,个体酒店对组织的归依就是组织的最高价值;价值链再进入下一个循环,组织将价值再转移到顾客,从而完成了一个网络组织价值链的循环周期。在这个循环中,CFHC起到了顾客价值加工器或价值放大器的作用,即使说,顾客的价值通过CFHC 的系统化和高质量的服务程序加工而得到实现和升值。作为网络组织与市场对接的价值也就得以实现。这里需要对在这个价值链上所形成的价值进行甄别,作为企业来说,其价值既表现为现实的经济价值,也表现为潜在的经济价值;作为顾客来说既表现为物有所值的消费经历,也表现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组织来说,其价值既表现为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同时又表现为组织形象的升华和组织生命力的增强。CFHC作为联盟型的网络组织与国际酒店集团比较其价值链的基本结构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其内部价值链的丰富性和组织结构紧密性的差异,所以在价值链的内涵方面也呈现出差异性特征。从国际酒店集团价值链的结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价值加工器比其它联盟型酒店组织的增值能力要强。无论是CFHC 或者是国际酒店集团,其网络价值链运行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国际酒店集团作为网络性组织的资源基础优势的存在,其对顾客价值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加工能力明显的强于非集团型网络组织,结果是给顾客带来的增值效益的比较优势。其另外一个优势表现为组织运行效率远远高于非集团型网络组织。但是国际酒店集团运行的劣势也是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国际酒店集团不可能完全取代特许经营或中国名酒店组织这样的网络型组织的基本原因。由于集团化运行的成本相对于CFHC这样的网络组织要高,高成本必然最终要转移给消费者,作为可替代性较强的酒店产品来说,价格无疑是选择的重要尺度之一;酒店业的标准化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与特色化和个性化产生对立效应,而在一个消费日趋个性化的时代,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关注是必要的,而像CFHC这样保持个体酒店经营特色的网络组织可以较好的解决顾客差异化需求。战略联盟价值链在结构上和重心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或行业竞争方式的变革有可能改变原来价值链的许多东西,联盟组织既要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获取先机,同时又要有目标、有重点的突破。五、 结论: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如果还企图把自己控制的企业封闭起来孤芳自赏,那这个企业就是在自绝于市场,也终将被市场所抛弃。由于支撑现代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正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预言的那样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企业的存在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如果我们提供的产品落后于人们的价值需求,那么这个企业从本质上说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现代企业如果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网络或者利用别人的网络资源。其二,如果没有社会的资源对企业的支持,这个企业就不能算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是现代管理的一种境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可利用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无限的网络架构从而让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延伸是当代管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三,在一个非垄断的竞争性行业里,我们是无法回避竞争的,特别是象酒店业这样的可替代性极强的产业,竞争是全方位的,管理文化的竞争、管理模式的竞争、管理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等等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但当竞争进入一种胶着状态,所有参与竞争的对手都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的时候,一种博弈性选择将对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从而追求最大的边际效用。竞争中的合作将是管理艺术的另一主旋律。其四,网络组织成功运作的关键在于其治理机制能否保证合作各方不去利用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而出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在组织运行效率方面要求组织成员同步互动且有序高效协作。网络机制是一种区别于正式机制的非正式治理机制,社会机制从宏观、静态的角度定义合作行为,运作机制从微观、动态的角度调节合作过程,从而形成一个治理机制体系。关系、互动与协同是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网络机制在网络组织治理逻辑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了网络组织的有序运作与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李维安2003)CFHC作为中国酒店业的先驱性企业组织,其治理模式和运行效率离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联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方向性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并且也是先进的,这种探索有益于为中国酒店业行业素质的提升寻找到另外一条网络经济之路。我们在此有必要感谢当初组织的创立者,同时要感谢社会各界对CFHC的关爱。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更加广泛的网络上构建为顾客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价值链体系。
对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研究,始于对企业间关系的研究,一般都遵循从单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到理论框架的归纳模式,因此早期的研究是从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开始的。1990年,网络学家普维尔(Powell,1990)将生产网络的治理结构分为三种:市场、网络和层级组织,并从一般基础、交易方式、冲突解决方式、弹性程度、经济体中的委托数量、组织氛围、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相似之处等方面对三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John Zysman等(1997)研究了亚洲跨国生产网络的类型和决定因素。他们发现,决定亚洲生产网络类型的是领导厂商的母国治理结构、领导企业的结构和海外生产动机。东道国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对生产网络的影响很小,因为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大环境下,东道国很难控制外国投资的种类和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从两个维度区分网络类型:垂直性/水平性,即网络中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持久性和力量对比;开放性/封闭性,即网络外企业进入的难度。据此可将亚洲生产网络分为四类:(一)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垂直封闭式网络日本公司的海外机构一般受总部的高度控制以维护总部的权威和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其治理结构是层级型的垂直一体化模式。以日企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一般由领导企业率先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日本供应商跟进投资。对东道国当地的采购仅限于附加值低的原材料和简单零部件,技术要求较高的零部件一般由跟进的日本供应商提供或从母国采购。(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垂直开放式网络供应商有较大的自主权,较高的市场灵活性,海外生产的附加价值较高。领导厂商愿意向东道国供应商提供较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以提高供应商的能力,将生产外包,自己则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和软件等环节。(三)以台湾为代表的水平开放式网络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灵活和复杂,经常变更合作伙伴。厂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力量对比不很悬殊。(四)以海外华人为代表的水平封闭式网络共同的种族、文化、语言和人际关系为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构成了网外企业的进入壁垒。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生产网络的封闭性问题很重要,这是因为与封闭型生产网络相比,开放型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更有利,例如,开放型的以美国企业为领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推动效应更大。而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格里菲等(Gereffi and Korzeniewicz,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全球商品链分析法,并区分了两类全球商品链: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购买者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制造商在散布于全球的生产网络(特别是奉行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立和协调中起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购买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是通过非市场的外在调节(explicit coordination)而不是直接的所有权关系建立高能力的供应基地来构建全球生产和分销系统,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商,耐克、锐步等品牌运营商和伊藤忠式贸易代理公司等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生产网络。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的跨国制造商在生产网络的建立和调节中起核心作用的垂直分工体系。在生产者驱动链中,制造先进产品如飞机等的制造商不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控制了上游的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通过比较生产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中的非市场外部协调和传统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内部协调,格里菲指出了生产者驱动在促进商品链中各国产业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格里菲的商品链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指出了某些类型商品链的驱动力。但是,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有些全球价值链可能是多头驱动甚至购买者和生产者混合驱动的,而不是单头驱动的;其次,政府和大的供应商也可能成为价值链的驱动者,如PC产业的Intel。此外,正如格里菲所指出的,商品链分析法太过简单,没有抓住价值链的主要特征,有许多已有的典型网络组织形式没有被包括进去。因此,这种商品链分析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已经较少采用。
电子商务中的虚拟价值链分析,是我为各位电子商务毕业的同学准备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摘要: 本文试图研究企业中从物理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迁移的主体和路径研究,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并总结了企业可以利用虚拟价值链形成自己的竞争模式,同时为我国当前企业构建自身的虚拟价值链提供建议。
关键词: 虚拟价值链 主体研究 路径研究 模型构建
电子商务发展对物理价值链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理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的范围涵盖了进货、后勤、发货、销售等传统物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进货方面,它增强了与上流供应商的关系,从而加快了进货的速度;在后勤保障方面,它加强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联系,从而提高了其反应的速度;同时它还延伸到最后的客户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与客户的联系,从而取得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在销售方面,因为获取信息的准确性的加强,就可以使企业在选择销售的货物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主动权;同时随着销售方式的改变,也带来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减少了管理的层级,使其向扁平化的组织发展,这种跨越式开放性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在整体的产业链条中得以和其他的组织能够联结、共享知识和信息。所有这些环节的改变都在说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原本存在于企业的物理价值链条正在向虚拟价值链迁移。
虚拟价值链的形成和特征
(一)虚拟价值链形成过程
一个市场的形成有其一定的规律,必须包含一定的市场主体,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买方、卖方以及为这两个主体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产品和服务是出现买方和卖方的必要条件;过程是三个主体之间为了最终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而进行的活动。而物理价值链和虚拟机制链正是在这三个部分发挥作用。随着产品虚拟化程度的提高,个体专门化服务的提高,虚拟价值链在这三方建起的机制就更为明显。
(二)虚拟价值链的特征
一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和增值性。这些特征降低企业的成本,产生边际效应递增的效应。二是由于信息的灵活性,企业可以对信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灵活的加工处理,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虚拟价值链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点。在信息的收集、组织、综合、选择等环节,企业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定制,从而为企业发现更多的潜在需求,增加企业的价值点。三是信息依赖性。区别于物理价值链,在虚拟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其活动和交换的对象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在处理上会受到很多的自然环境的限制,而信息资源则可以摆脱土地、劳动、资本等很多限制性因素,只要组织具有高超的信息处理能力,就能够在虚拟价值链条上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虚拟价值链和物理价值链的对比研究
物理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战略活动落地的过程,其是围绕着组织的商品或者服务。从原材料的上流供应商的供给、原材料的再加工、商品的物流运输以及销售最后的`售后服务是物理价值链的最新组成部分。在这些核心部分完成的过程之中,也需要企业的基础设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供给以及企业内部技术研发等辅助环节。所以物理价值链从其本质上是由核心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虚拟价值链和物理价值链在这一点上是存在同一性的,对应物理价值链的核心活动在虚拟价值链条上表现为基本信息增值活动,而对应辅助活动的则是附加价值活动。要实现这些活动,虚拟价值链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
其与物理价值链的区别在于:
一是在经济原理上存在差异。物理价值链存在边际效率递减的趋势,但是由于信息的特殊性,虚拟价值则存在边际效率递增的趋势。
二是管理内容上的差异。物理价值链主要管理的是实体产品。虚拟价值链主要管理的是信息等虚拟产品。
三是增值过程的差异。物理价值链的增值过程是连续的,而虚拟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可能发生中断。
四是对于信息作用的不同看法。物理价值链认为信息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虚拟价值链则认为信息起到创造价值的作用。
但是在认识虚拟价值链和物理价值链区别的基础上,也必须认识到,虚拟价值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单独的环节也能创造价值。所以企业在进行物理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转移的过程中,不需要对传统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继续转移。虚拟价值链是可以和物理价值链结合在一起的。
价值链迁移过程研究
(一)价值链迁移过程的主体
结构搭建者:结构搭建者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创造出内容以及概念,以及对应于现实组织中的结构以及管理制度,并在创造出这些内容后,对其进行输送。其最主要的责任是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回应。
供货者:供货者同物理供应链条一样,也是主要的联系者,但是供货者需要提供的是内容、分工、产品以及子系统。供货者和结构搭建者必须进行密切的合作,因为结构搭建者必须依赖于供货者提供的信息资源。
操作者:在虚拟价值链条中,操作者是和物理价值链联系最为密切的,因为这直接负责将现实的商品流转变成为虚拟价值链所需要的信息流,同时保证这两者在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完备。
使用者:使用者是对虚拟价值链条中信息的使用,必须时刻和结构搭建者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迁移路径研究
虚拟价值链要求的是客户导向、小批量和一对一。这就要求生产系统和沟通系统的高度连接。联系物理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区别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价值链转移的过程中,注重灵活性。在整个的产业链条中,核心企业必须提高其沟通企业的灵活性。对于上流的供应商,要密切关注市场以及客户,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设置。同时就是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要不断对系统进行革新,产品和沟通所产生的信息能在最短的速度内达到虚拟价值链的结构构建者手中。这些都表明:在物理价值链向虚拟价值链迁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
(三)价值链迁移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仅仅是把信息的收集和获取当作是一种控制有形操作的必要补充,这一阶段还是以物理价值链为主,目的在于为虚拟价值链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虚拟价值链以及企业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源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代替原先的物理价值链活动,同时开始在虚拟网络上开始为组织创造价值。
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虚拟价值链成为管理者吸引顾客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虚拟价值链条开始全方位地创造价值。
企业实现价值链迁移的模型构建
(一)构建模型的基本知识
数字资产的特殊性。数字资产的特殊性表现在其不会被消耗。数字资产一旦被收集或者创造,就能够被企业进行多次的使用,同时具有在创造价值时边际成本为零的优点。
规模经济的重新定义。虚拟价值链的存在,使得规模经济不再是小企业望尘莫及的内容。小企业可以利用虚拟价值链的优势,采用具有个性化的产品降低单位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费用。
范围经济的改变。虚拟价值链条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范围经济,在包含了网络的三维市场上,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以及数字资产对现成的市场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顾客需求价值。虚拟价值链的形成对供需再平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需求方需求的重视的升级。因为信息的快速性和灵敏性,对于客户的需求可以快速进入到市场状态。这就要求在三维市场收集到的信息能够以更加快捷的方式迅速进入到物理空间,对顾客需求做出回应。
(二)模型构建的环节研究
虚拟价值链模型构建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信息的利用,如何利用信息在虚拟竞争中创造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构建的关键所在。信息的价值是最为重要的,而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彼此联系则是虚拟价值链条得以实现的基础。信息能够在虚拟价值链中创造价值,而如果信息又能和价值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企业想要寻找的竞争优势。最主要是将虚拟经济中的基本信息增值活动和附加价值活动与企业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一是网上供货管理。企业利用网络,对来自供应商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场空间信息的管理来实现供货成本的最小化。二是生产环节的虚拟。生产环节的模拟,是利用计算机的集成系统,将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过程进行网络化的摸拟,同时不仅可以进行生产环节的虚拟,也可以对设计以及采购等过程进行模拟。这些模拟有利于在前期发现问题,为实际的生产过程做好防控。三是网上库存管理。企业的网上库存管理的不仅仅是库存,而包括发货管理以及彼此的协调生产、进度的控制等等。而这些都是依赖于市场信息进行控制的。四是网络营销。网络影响是一种使企业更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方式,同时又因为其灵活性,使得更多的创新型的思维和营销方式得以实现。五是信息技术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包括无聊需求计划、制造需求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通过这一系列来保证虚拟价值链的运行。六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人力资源战略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和企业虚拟价值链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
企业只有将虚拟价值链条上的这些活动进行适合本身企业的组合,完善企业虚拟价值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才能构建起适宜的虚拟价值链。
(三)实施步骤
完善物理价值链。物理价值链对于虚拟价值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虚拟价值链的基础,所以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利用大规模的信息以及信息的合成加工技术来协调物理价值链,使得物理价值链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为虚拟价值链构建应用平台。要为虚拟价值链搭建应用平台,就需要在第一阶段已构建好的物理价值链条上,对经过物理价值链实验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收集、组织、整体、挑选和分配,使得这些信息得以成为虚拟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表明物理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是相互联系的。
利用虚拟价值链来构造业务上新的伙伴关系。在构建起较为完备的虚拟价值链之后,可以在每一个价值增值环节为伙伴提供增值服务,更好地构建起业务伙伴关系。
虚拟价值链模式分析
当企业构建起自身的虚拟价值链之后,可以在虚拟价值链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电子商务模式包含价值链的分解和价值链的重构这两大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需要识别价值链的构成要素、交互模式以及技术的最新发展。建立在虚拟价值链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模式总共有三类共12种(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孟才,田玉宝.电子商务中价值链的迁移过程.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1)
2.白庆华,秦耕.B2B电子商务中虚拟价值链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6)
3.徐静霞.电子商务中价值链模式分析.美中经济评论,2005(6)
4.王瑞花.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商务模式.商业经济评论,2010(11)
5.李少颖.新技术环境下电子商务价值链构成要素探析.商业经济评论,2012(9)
摘要】 战略联盟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新思维,然而因为多种原因,战略联盟的失败率却相当高。文章从剖析战略联盟失败背后存在的一些障碍性问题入手,对寻求解决办法进行系统性思考,通过清晰认识战略联盟基础性问题,合理完善战略联盟构建全过程,有效实现六个层面的整合,以此明确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以找到克服障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战略联盟 发展障碍 解决方法1【Title】Obstacles Of Strategical Alliance And Systematic Solutions【Abstract】 Strategical alliance is a new strategical thinking tha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corpor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s.However,due to verying reasons,the failure rate of strategical alliance is very high.This paper tries to seek solutions through systematic thinking by first analyzing obstacles behind strategical alliance failures.Then by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strategical alliance,improv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its formation,and integrating the six aspects,it 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als.On the foundation of these analyses,this paper develops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Key words】strategical alliances ;obstacles ;solutions【文献综述】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当今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但企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战略联盟体现了既竞争又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思想,它对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有着深远的意义[1]。然而战略联盟的构建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诸多障碍性问题的存在,使其失败率相当之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障碍性问题,成功构建并维持战略联盟,成为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众所周知,任何问题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网络,事物的发展都处在一个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2],因此对解决障碍性问题办法的思考绝不能局限于对几种简单策略的寻求,而必须以系统的思维方法,从整体上对影响战略联盟正常运作的诸多因素进行把握,从而实现战略联盟障碍性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就是该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所在,即以系统性思维模式寻求解决战略联盟障碍性问题的方法,促使战略联盟成功运作,发挥其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大作用。二、理论研究动态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基本属于战略管理范围。 其概念由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儿(R.Nigel)最早提出。至今,并没有一个关于战略联盟的明确意义。事实上,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容和形式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目前,在英文文献中,主要使用的概念有:Strategic Alliance, Strategic linkage, Strategic partnering等等[3]。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意见,可以对战略联盟的基本概念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把其界定为: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合作研究与开发,共享资源和增强竞争力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4]。战略联盟的演进经历了传统战略联盟、现代战略联盟、新兴战略联盟三个发展形态。最早的战略联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工业化初期的卡特尔形式,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早期的联盟主要是指价格联盟,因为工业化初期,产品差异不明显,产品竞争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但这种联盟,被认为是共谋获取垄断的手段,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一般国家均有立法予以限制。二战后,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商品极大丰富,企业开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险无处不在,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以自身的资源往往无法达到战略目标,选择合作联盟成为必然,此时的战略联盟基本上是以产品为中心,包括合作研究与开发联盟,联合生产联盟,市场开拓与发展联盟三种。而此后出现的新兴的企业战略则是指知识经济到来的知识联盟以及相似的联盟形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取代了资本成为最重要且最稀缺的要素,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知识的交流在一种半内部化的状态下完成,解决企业无法高效获得自身稀缺知识资源的状态,并与其他组织合作也可以创造出新的能力。目前知识联盟主要有虚拟企业联盟、动态联盟等形式[5]。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战略联盟的发展,其具体形式也越来越多,一些学者开始对其设立标准,进行合理界定。Yashino和Rangan(1995)给出了战略联盟三个必要和充分的特征条件[3]:(1)两个或多个企业联合致力于一系列目标,并在联盟后保持独立性;(2)合作企业分享联盟的收益并控制特定业务的绩效,这可能是联盟难以管理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3)合作企业在一个或多个关键战略领域如技术、产品等方面持续作出贡献。按照这一标准,兼并、接管、收购、跨国公司的海外分部这些形式都不算是联盟。我们认为,这一限制对战略联盟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可以澄清在联盟概念上的含混不清的问题。战略联盟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市场的契约安排方面主要包括联合研究与开发、联合产品研制、长期供货合约、合作生产、联合营销、共享分销渠道和服务、标准检验;另一方面是产权安排,这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形成新的实体,这包括小股权投资或参股和交换股权,另一部分则是新建企业[3]。以上是针对战略联盟概念、演进过程、具体形式界定多数学者研究得出的较为统一的认识。然而由于视角不同,对战略联盟形成的机制至今说法不一,存在很多的理论,这里举出国外专家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理论以作简单的了解:1、价值链理论[7]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8)一书中创建了价值链理论。波特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波特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一个企业的价值链蕴藏于范围更广的一连串活动中即价值系统中。它提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指最终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是因为各企业的价值链互不相同,即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使合作各方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从而共同获得竞争优势。波特定义的战略联盟为企业之间的长期协议,既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它包括技术许可证、供应协定、销售协定和合资经营等形式。不同企业价值链中的合作与互补(如生产与营销方面的合资经营)为横向联盟。而发生于波特称之为纵向联系的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厂商、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联盟(如供货协定)为纵向联盟。两种形式,两种联系,结果都是通过协调和合作获得最优化及竞争优势[8]。2、企业能力理论[6]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得到瞩目,企业能力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理论的结合体。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力能力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论”,这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正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互补性,为使其在价值活动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在价值链各环节上相互合作,以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理论分析具体如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沃纳菲尔特、格兰特、巴尔奈等学者的研究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流派——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这一理论认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企业的潜在能力。但各企业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完全流动,所以战略联盟的构建成为一种需要。战略联盟可以使资源运筹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的合理配制,从而带来资源的节约并提高其使用效率。(2)企业能力理论认为,最终产品的竞争只是表面现象,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在于企业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独特难以模仿性,只有通过联盟合作关系才能相互学习与相互补充,从而形成更大的竞争合力,这便导致了企业广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实现核心能力的创建。(3)帕维特、纳尔森、福斯和格兰特等人提出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企业价值最重要的来源是知识,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以进行知识转移和共同创建新知识为目的的结盟通常被称为知识联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上的学习和交流成为企业合作的核心。博格、顿肯和弗里德曼的研究表明:80年代初期,50%的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是为了对方知识,因此把这种为了转移和学习知识的联盟称之为知识联盟。3、交易费用理论[9]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交易而进行的,而交易过程又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研究经济组织和各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战略联盟被认为是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顺应了企业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通过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稳定双立交易,减少签约费用并降低覆约风险。80年代以来,专业化和分工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增加,引致了越来越高的交易费用,是80年代后期以来战略联盟蓬勃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过高交易成本的自主模式。4、合作竞争理论[3]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不断变化的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观——合作竞争观。合作竞争理论认为,竞争并不排除合作,有时,合作更有利于提高竞争效率。战略管理研究因而在90年代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即研究的重点从竞争转向合作。现代合作过程中产生了新型竞争者,构筑了新的行业体系,创造了新的竞争类型。战略联盟就是这样一种新型合作竞争团体,当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表现为合作,当进行市场分配时表现为竞争。战略联盟各方旨在创造并分享一个不断成长的更大市场的目标正是这一新竞争观的体现。由于战略联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近年来才传入我国,因此对它的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还是遵循国外一些知名学者的思路,不过在一些实际操作中,许多专家也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在对战略联盟的负效应分析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王方华、赵昌平、葛卫华老师提出了战略联盟存在路径依赖性的问题[10],而具体有关这方面理论的阐述将在正文中进行。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创新观点和主要内容本文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对战略联盟发展障碍解决方法的思考,不是从某个点着手,而是着眼于系统性分析。首先明确战略联盟的真正含义,在对基本性问题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把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寻求放到整个联盟构建过程中去,通过完善构建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联盟的优化,并且提出六个层面的整合,以进一步明确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从而通过这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和实践找到克服战略联盟发展障碍的方法。而本文最大的创新就体现在这一系统性的思考过程中。一般出现问题后,人们都急于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方法,而缺乏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对过程的系统性思考,而本文克服了这一点,以系统思想指导全文。此外,本文还对一些知识点的内容作了增补以求更为全面,如在战略、战术、操作、人际关系、文化整合中创造性地加入了组织整合这一因素,构成六大层面的整合[2]。此外,在文章许多地方本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就不详述。以下来介绍本文大致框架,以求得对其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文章总体架构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依次为: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六种影响战略联盟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它包括:路径依赖性的形成及其引发的负效应;不合作行为的产生;组织管理的滞后性;文化冲突的发生;联盟内部缺乏相互信任和足够的沟通;联盟建设时间的难以掌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战略联盟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重大意义,指出尽管发展战略联盟困难重重,但是仍必须坚持这一组织创新,指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战略联盟的基本问题,包括其定义和分类的界定,为进一步深入剖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从战略联盟的构建过程中探询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提出战略、战术、操作、组织、人际关系、文化六大层面的整合,不仅用它指导业务,也用它指导思想。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克服障碍的六种具体对策性方法。参考文献:[1] 于克信 . 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J]. 工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资料),p2001 , (3) : 78-81 . [2] 周健临 . 管理学教程[M].p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 135 -137. [3] 李新春 . 企业联盟与网络[M] .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 26-33 .[4] 郭昕炜 . 战略联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思路[J]. 工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 001 ,(3) : 74-77 .[5] 史言信 . 论企业战略联盟形态演进 [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2 , (3) : 105-108 . [6] 陈耀 .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与评述[J] . 工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资料) , 2002 , (9):47-52 . [7] 黄丽薇 . 战略联盟的价值链观点[J] . 企业研究 ,p2002 , (3) : 101-103 .[8] [美]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 102-200 .[9] 芮明杰 .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403-411 .[10] 赵昌平,王方华,葛卫华 . 战略联盟的负效应及其启示[J] . 工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资料),p2002 , (10) : 115-117 .【正文】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单独的企业已很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去慢慢积累各种成功的要素,于是企业从战略的角度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构建起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这已形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联合的时代潮流。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战略联盟的失败率很高。据估计战略联盟的失败率超过了60%〔1〕。当然导致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高失败率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忽视。随着战略联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如何发掘出这些问题,并且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将是构建好战略联盟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一、战略联盟的发展障碍分析(一)联盟容易产生路径依赖性,引发负效应企业在结成战略联盟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固化的关系,形成路径依赖性。所谓路径依赖性是指与决策和成果相关的承诺,它通常是以高变化成本为特性的,路径依赖性能放大那些管理者所熟知的具有潜在危险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位置锁定性偏袒和逐步增长的承诺效应[1]。前者指的是企业的决策制定者们通常倾向坚持当前的战略而不选择更有吸引力的战略的现象。这是因为采用新的战略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也会使机会成本增加。身为决策制定者的高层管理者人员为了减少自己可能承担的责任,降低推行新战略所冒的风险并且减少其工作量,一般倾向于维持现状,坚持现有的战略。而后者是指管理者在面对负反馈时,通常会感到一种证实投入到联盟中的时间和资金是明智的需要。当企业和别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高层管理者为了证实联盟决策的正确性,往往会支持现有联盟并给予其资源上的保障,即便有更好的战略出现,高层管理者一般也不会放弃这种思路,仍执着于现有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建立后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路径依赖性,而一旦形成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负效应。比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战略的柔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外在动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或使企业放弃与最佳战略伙伴合作的机会等等,从而使战略联盟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战略联盟容易引发不合作行为战略联盟一般是以联盟各方企业签署的共同协议为基础,要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联盟成员应当在战略与行动上都要合作,然而联盟本身的松散性,成员之间在战略、组织、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合作行为在战略联盟中极容易产生,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联盟各方竞争地位的失衡导致联盟不合作的产生[2]。企业竞争地位的平衡是维持联盟的一个关键要素,当联盟开展后,随着各方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可能会造成某一方竞争实力提高,而另一方相对竞争位势下降,平衡被打破,自然就容易造成不合作。2.联盟各方收益的不完全对称破坏企业的平等合作[2]。由于联盟所得收益构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联盟企业共享,另一部分按照各企业对联盟贡献的大小等指标加以分配。从而有的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不惜损害共同利益而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视联盟的整体利益,从而破坏联盟的融洽,造成对方不满。3.联盟企业为保护自身的核心能力设置障碍,影响整个联盟的合作关系[1]。事实上,在战略联盟的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又为防止核心知识不被联盟伙伴窃取而设置种种障碍,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彼此间一系列的不信任与不合作。4.联盟伙伴的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联盟认识不同也容易引发不合作行为[1]。这是因为往往高层管理者认识到了联盟的好处与重要性,而中下层管理者从本部门出发,并不认同这一点,从而联盟的执行仅停留在战略层次,而中下层管理者并不合作。5.战略联盟伙伴具有文化、组织、战略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导致联盟运行中冲突的出现。总的来说,造成企业间不合作行为的因素是相当多的,而不合作本身就对联盟有着致命的打击,一旦产生而没有得到有效而及时的解决,将会使联盟走向解体或至少不能取得预期的效应而归于失败。(三)战略联盟增加了组织管理上的难度,使得一般的管理很难跟上联盟是一种非股权式的松散的合作体,其运作存在着行政与市场的双重机制,由于它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来解决各方的利益与冲突,所以要求按市场规律建立并运行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2]。这对于单一企业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有不少联盟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组织管理没有跟上联盟发展的需要,在一些战略规划、执行协调等重大问题上由于缺乏组织保证而出现失误,从而导致联盟的失败。(四)战略联盟容易引发文化的冲突战略联盟不仅是业务上的联合,也存在文化上的融合与交流。然而不同组织的文化融合是很难的。由于各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会转化为经营管理上的差异,从而加大战略联盟的管理难度。当联盟企业各方的文化出现冲突而文化的交流并不能使它们有效融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弱化企业文化,降低联盟伙伴的文化凝聚力。并且如果文化上的冲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会引发矛盾冲突的升级,威胁联盟的稳定。(五)联盟内部往往缺乏相互信任战略联盟通常以目标、任务、观念、经济以及文化的共同协议为基础,它要求联盟成员应当在战略联盟与行动上积极合作,然而由于战略联盟伙伴是独立实体,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文化、组织、战略目标来理解和看待联盟问题,从而容易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任。另一方面,联盟各方在参与合作中,担心由于联盟而将企业机密暴露给对方,往往会采取一些保护和防范措施,有保留地进行合作,导致联盟各方信任与亲密程度降低,使联盟的效果受到极大的抑制。(六)战略联盟构建的时间难以掌握Spekman在1996年的调查表明大型复杂的联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建立其信任,通常联盟的建立与运转之间所耗时间为三年到四年[1]。这不仅因为单纯组织关系上的建设就耗费大量的时间,高层管理者建立起私人的关系网,联盟的信任等各方面的建设也需要更长的时间。长的时间周期虽有利于管理者有充分时间来解决联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它也同时延长了战略决策的时间,在快速变动的企业经营环境中,过长的时间会使战略归于失败。或者丧失一些良好的机会。所以不能合理的掌控时间,也会对联盟发展构成相当的威胁。由此可见,战略联盟的构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困难重重,但是否因此就放弃它呢?对这个问题,通过下一个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二、战略联盟发展重要性分析pp战略联盟是许多谋求更多发展机会的企业所不可回避的,因为这种战略上的新思维对企业经营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pp从根本上说,战略联盟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加强和发展其核心能力,保持和获取竞争优势[2]。这是因为在动态环境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必须更多的依托于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核心能力,以及建立在这种能力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然而核心能力具有独特难以模仿性。单靠企业自身发展和逐渐培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能迅速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势。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地识别和选择符合企业竞争战略原则的资源和能力,并且对这些资源和能力加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并且要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加强投入,学习和积累,通过创新和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构建战略联盟正是企业为培育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而开辟渠道,创建环境,学习积累的路径之一。它能通过企业间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快速实现企业实力的增强和竞争位势的提升。现在以资源互补或风险共担等为基础的产品联盟正逐渐向新型的知识联盟转变。这种知识联盟以向战略伙伴学习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获得新知识,同时将其与自身的核心能力连接,加速自身核心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以创造价值。它在组织资源的运作形式上以松散的网络型为特征,又以长期互惠性为联结,赋予了企业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为企业在识别新的市场机会,增大企业的组织资本上提供了新的机会,为企业提供了有利于核心能力发育和提升的环境与条件。归根结底,战略联盟的意义最终就是体现在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创建上,作为组织创新,它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竞争战略手段[3]。若从具体的方面看,战略联盟在意义表现得更为突出鲜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获取先进技术或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拥有相同的优势,所以许多公司寻求建立联盟是为了找到具有互补性技术优势的合作伙伴,通过联合,两家或更多的公司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向市场推出先进的产品,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此外对于本身技术实力比较薄弱的企业而言,通过与存在某些技术优势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在不断的协作中学习和掌握对方优势的技术和技能,加快自己技术进步的速度,避免自己开发的极大风险与成本代价[4]。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就已采取了许多积极的行动,在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就与许多外国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5]。2.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实现风险共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企业本身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国际经营的经验,无疑会增大这种风险。战略联盟的建立将有效的降低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通过合作,企业可以获取资金,技术,人才等外部资源,而且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技术,通过提高企业自身实力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4]。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因为联盟各方共同承担风险,从而减小了意外情况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其中任一参与企业的冲击。3.拓展新的市场任何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有自己一套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当它们计划拓展自己的市场时,都面临针对新市场建立一个销售网络的问题。如果相关企业能在竞争基础上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对手已有的销售网络进行市场拓展,则可以避免销售网络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销售竞争,而且还可分担彼此的固定成本。这尤其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时用的比较多。我国优秀的企业大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如果其产品想打入国际市场,却缺乏足够的营销力量,则可以寻找一家同样拥有优质产品当缺乏中国市场销售渠道的国外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利用国内过剩的销售能力换取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6]。4.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汇集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资源,战略联盟通常可以提供从事一种特定经营的最有效的规模。如果能有效实现联盟的组合及整合,往往还能使企业发挥出整体大于个别企业加总的巨大协同效应。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意义使尤其重大的。中小公司可以联合起来成功的与大型全球公司相竞争。试想,如果不联合组成商用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的一些欧洲公司中,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投资水平以实现与波音公司进行同等规模和实力的竞争。即使像GE这样的世界最大的公司也与其他公司携手,以便更有效的生产产品。所以尽管实施战略联盟具有很大的风险,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性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
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企业面临曰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确立竞争优势,引入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把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对于我国研究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价值链构建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新框架,进而重点分析了企业内外部价值链。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想要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培养长期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也正是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便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应用需要我们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这是因为以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责任成本管理为代表的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为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必须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人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战略成本管理注重综合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能,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竞争环境分析等,将成本信息贯穿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它要求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以一定的目标利润为中心,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最终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把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管理强调要在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既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对手,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与经销商的情况,并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同时更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战略管理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提供战略决策的各种方案,作为提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系统也应该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挖掘出来,并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加工和处理、为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信息支持。最终通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链的含义与种类
价值链概念是美国的麦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需要认识价值活动并理解在既定的价值活动中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Chain)。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所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价值链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企业则是价值生产过程的整个系列中的一部分,也就是用战略的眼光将价值延伸,认为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包括企业外部价值链。公司经营管理所要应用的.价值链不仅包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项紧密联系的价值活动,还包括各个价值活动之间联系的“节点”。经过了20年的研究和探讨,价值链思想已经被众多有先进管理思想的人所接受。
若我们将企业经营活动单位看成全部价值活动中的一个链结,并以一个独立的企业为参照物,对价值链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两类。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和相关支持活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企业就是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投人物采购、内外务后勤、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的多项价值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为创造价值而发挥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整体的价值链、各业务单位的价值链和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
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它包括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一般的价值链概念仅将行业价值链和部分对手价值链归为企业外部价值链,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才将外部价值链分为行业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横向价值链)。
因此,总的看来,价值链有三个含义:其一,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供应、生产、销售三环节的紧密协调;其二,每项价值活动都能给企业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其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购买商、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系。
三、价值链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说明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进行企业内部价值分析的前提就是识别企业的若干价值活动,将企业分解成独立的价值活动,每一项价值活动都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消耗企业的资源,引发成本。企业内部各个价值活动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一价值活动的成本将影响另一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要通过运用具体的方法将作业进行系统分类,进而消除不增值作业,使企业内部各作业相互协调,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提升竞争优势。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确认价值链中的单项价值活动——确认单项价值活动应分摊的成本——评估单项价值活动的成本与其对顾客满意度的贡献——找出企业内部各单元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评估单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协调性——采取改进行动。企业通过这些分析步骤,可以发现其价值链中有哪些价值活动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具体方法有:价值工程和作业成本管理。
1、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又称功能成本分析,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产品某项功能所能实现的价值是根据消费者评价所确定的等级进行评价的,企业在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时要结合用户评价反馈的信息,科学地确定产品各项功能所应采取的功能系数,并以功能系数为权数给产品打分。价值工程重点被用在产品设计阶段,但本文认为价值工程方法的原理完全可以用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每个价值活动中,把每个价值活动为产品价值所作的贡献与该价值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价值活动的效率和改善其活动效率的方式,以寻求降低成本空间的相关信息。
2、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一种战术管理方法,主要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对企业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通过考察作业变动与顾客价值变动的关系,将作业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将非增值作业剔除,从而降低不必要成本。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实质上更具有战略意义,是执行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外部价值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行业价值链分析。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根据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出自己所在的行业。同一个行业中包含了众多的企业,他们从事不同的价值活动,或者同一部分价值活动由众多的企业来组织,每个企业的作业看似独立存在,但从战略的角度看,各个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统一体。因此,在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时要确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了解企业的上下游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从事相同价值活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身的成本优势。
2、客户价值链分析。客户属于企业的下游企业,是购买企业产品的中间商或是最终的消费者。对于直接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式和周期,来降低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如对于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复杂的产品,企业可以开展上门指导等服务方式节约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的维修成本。对于下游客户是分销商的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交货时间、数量和品种,以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库存积压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分销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者直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避免中间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分析了解企业相对竞争优势和劣势,帮助企业有的放矢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过程中,会发现同一指标的更先进的水平,那么企业可以此来建立新的标杆,并用于衡量和改进自身的活动。但是,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存在着无法全面了解其价值链的障碍,对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调查来掌握对本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它的原材料成本和销售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其产品的分析大致了解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状况等。
4、供应商价值链分析。对供应商即上游企业的价值链分析对于企业避免不必要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帮助供应商改变原料设计以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的需求,可以节约企业对原料的一些初步加工的成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可以协调进货时间和批量甚至包装和运输的方式,避免企业因急用、积压或解决不适当的包装方式等原因带来的额外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互利或直接实施后向整合来节约采购成本和降低原料采购风险。
四、价值链分析的意义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确定企业成本耗费的合理性,其分析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终于产品销售,且重点在产品制造环节,丧失了通过了解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联结关系来改善企业自身成本的机会。价值链分析则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成本分析的弊端,可以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明确企业有哪些价值活动,处于什么样的分布状态,并比较每个价值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确定增值与非增值作业。
2、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该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决定相关的竞争策略,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众多供应商和客户。
3、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赢,或者直接寻求整合^方式再造企业价值链。通过该项分析,企业能获得相关决策信息,以考察通过整合方式降低成本的可行性。
4、通过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客观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借以确定能取得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
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的,因此也无法给你详细点的建议,不过关于论文选题,有几点应该需要注意一下:一、选题不宜太偏,太偏的话,资料不好找,仅管有时会觉得论题偏比较新颖,而且论文不会重复,但实在难度太大,对于没有论文经验或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的人,实不可取。二、论题不宜过大,也许你会觉得题目范围大,这样资料多,论文很容易成形。其实恰恰相反,由于论题太大,可写的内容太多,往往抓不住重点,什么都要写都想写可都写不全写不精三、选题可选自己比较熟悉的,或是过去到现在在不断进步发展并且有资料可循的。以我的经验,一篇毕业论文查阅的资料至少要二十份,经过大量地阅读资料,制定中心拟出大纲,此时论文才基本成形。给你个建议,你可以照这个思路去大致查询一下资料,然后再定下你的论题。在论文中,要比较过去、现在并展望将来,要与同类事物作比较,要引用权威人士对你论文所研究之物的评价,最后要树立一个自己的观点。这是论文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这个框架去寻找相应资料,至少要能搜集到二十份资料,如果能达到这些要求,那论题即可定。
1、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2、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3、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4、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5、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6、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7、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8、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9、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0、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11、企业经营中的信用建设研究;1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研究;13、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研究;14、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15、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研究;16、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17、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8、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研究;19、我国社区零售商业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研究;20、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
是毕业论文?企业管理的倒是写过一些
最好不要轻易抄袭别人的文章,网上有的文章,你老师多半也看过的%D%A
[1]朱岑郁.国内户外音乐节运营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2]左康秀.我国在线音乐产业的价值链[J].经营与管理.2014(06)
[3]孙武军,陆璐.交叉网络外部性与双边市场的倾斜式定价[J].中国经济问题.2013(06)
[4]余家辉.歌曲翻唱的版权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4
[5]李泉.双边市场价格理论及其产业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6]于霞.基于Hotelling模型的零售平台企业定价[J].统计与决策.2013(19)
[7]盛利.网络音乐有偿下载模式及其国内建设[J].音乐传播.2013(03)
[8]袁楠.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培养与训练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9]徐天维.黄山市屯溪区民间音乐教育传承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10]周加海.观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比赛有感[D].河南大学2014
[11]武立强.山西交响乐演出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2]尹隆.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媒体广告价格调整问题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13]王小芳,纪汉霖.双边市场的识别与界定:争论及最新进展[J].产业经济评论.2013(03)
[14]张鲁晶.大学生满意度模型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15]郑桂凤.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
[16]张效辉.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
[17]刘文婷.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18]王娜仁图雅.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畜牧业生产与气候关系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19]侯琳琦,郑晓慧.三网融合带给中国数字音乐的机遇和挑战[J].人民音乐.2013(09)
[20]JeanJ.Gabszewicz,XavierY.Wauthy.Vertical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wo-sidedmarkets[J].EconomicsLetters.2014(1)
[21]AtipAsvanund,KarenClay,RamayyaKrishnan,MichaelD.Smith.AnEmpiricalAnalysisofNetworkExternalitiesinPeer-to-PeerMusic-SharingNetworks[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04(2)
[22]JAYPILCHOI.TYINGINTWO‐SIDEDMARKETSWITHMULTI‐HOMING[J].The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2010(3)
[1]房婷,蒋达.音乐可视化研究[J].电影评介.2013(05)
[2]付一超,张宏,林高雅,胡志强,赵瑞瑞.音乐播放中RGB-LED混光呈现匹配研究与实现[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06)
[3]翟明超.浅谈色彩音乐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1(24)
[4]张宏,田春伟,林高雅,李小进,刘露.基于音频信号频谱分析的混合光效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06)
[5]黄玉豪.STC89C58RD+单片机在MP3播放器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13(06)
[6]何谐.FAT32文件系统在Cortex-M3音乐播放器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3(06)
[7]翁斌.嵌入式系统中USB总线的应用[J].电子质量.2013(01)
[8]Zoranovic,AleksandarL,Stojanovic,GoranM,Malbasa,VeljkoD.DevelopmentofanMP3playerusinganMP3hardwaredecod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EngineeringEducation.2010(3)
[9]PeterG.Grossenbacher,ChristopherT.Lovelace.Mechanismsofsynesthesia:cognitiveandphysiologicalconstraints[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2001(1)
[10]李书宇.WSN在农业温室监测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11]李欣欣.基于MPI的层次聚类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12]林钦.基于LotusDomino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0
[13]张雪芳.浅谈音乐心理治疗[J].北方音乐.2011(11)
[14]张龙.基于S2SH+ExtJS的市级卫生防疫部门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0
[15]胡远涛.基于中职学校“构、分、破、锁”的多边形建模和有关渲染技术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6]符运河.基于AX2010解码芯片的嵌入式MP3播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冯昕.智能手机美食应用信息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2]王兆,胡锦.从用户需求分析如何初步定义产品功能[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2)
[3]聂大安,李彦,麻广林,马涛.基于用户需求分类的同步多产品设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6)
[4]郁宁亚.LTE基站系统安全性算法及接口的FPGA设计与实现[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5
[5]庄小芳.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1
[6]王昆鹏.基于文化因子的互联网产品满意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
[7]石曦.手持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模式和框架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8]熊子鉴.老年消费者高端养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9]陈颖.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任务分配算法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1
[10]王钦.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0
[11]周昱含.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适应压缩传感重构算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
[12]张沙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可用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13]黄文涛.基于用户研究的互联网产品界面设计及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14]于晓燕.智能手机游戏界面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15]殷佳丽.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互联网产品界面视觉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4
[16]彭佳.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智能手机APP界面交互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17]赵文政.不同终端的互联网产品移植中的差异化设计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
[18]程求江.基于NGID-DBSCAN算法与最小包围圆模型的基站位置分析[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5
[19]聂波,王绪刚,王宏安,王纲.手持移动设备中多通道交互的通用开发框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09)
[20]CermakLS,WongBM.Theeffectsofdividedattentionduringencodingandretrievalonamnesicpatients'memoryperformance.Cortex;ajournaldevotedtothestudyofthenervoussystemandbehavior.1999
[21]GoodwinKim.Gettingfromresearchtopersonas:harnessingthepowerofdata..2002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精选7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网吧营销初探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应掌握的原始资料(数据)、参考资料(文献)以及设计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纸张不够可加页)
目标: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网吧营销”中有关管理方面的理论,结合收集和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当前网吧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本地网吧同行挑战所形成的态势,分析出优势和劣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供有关单位参考。要通过毕业论文体现专业知识学习运用的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
1、根据论文题目和任务书要求完成“开题报告”;
2、广泛收集、学习、利用文献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构建论文框架;
3、认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网吧管理案例充实论文内容,增强说服力;
4、按要求,定期与导师沟通,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
6、按规定格式打印论文,并准备论文答辩。
途径、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研,通过个人思考和导师指导、创新网络化管理运用的思路和方法,为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进度安排、阶段成果:
1、20xx年12月xx日—20xx年1月13日,选定题目并向导师领取“任务书”;
2、20xx年2月21日—3月2日,提交开题报告;
3、20xx年2月25日—5月21日,撰写毕业论文;
4、20xx年5月22日—5月24日,论文答辩;
应掌握的原始资料:
1、及时填写“教学日志”;
2、大学阶段关于管理学原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基础知识以及营销策划方面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3、进行社会实践,对郑州市网吧的经营现状进行市场调研;
4、收集网吧管理运用的典型案例。
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
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4、主要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 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5.
[2]陈培爱 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160.
[3]〔美〕约翰 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 张平锋 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9-331.
[4]特里 K.甘布尔 迫克尔 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42.
[5]蒋宏 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9.
[6]曾小彤.国际广告[J].渠道的盛宴——2007户外传媒市场的细致盘点,2008,2(194):116.
[7]林旭峰.国际广告[J].瞻前顾后:谈谈2006~2007年的户外广告,2007,4(184
[8] H. Morris,D.F. Kuratko.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Press,2001
[9] Antoncic B ,Hisrich RD.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 cultural validation[J ]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5、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止日期
1、确定具体选题
2、撰写、提交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
3、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4、论文定搞、打印装订及答辩准备
5、论文答辩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根据沃尔玛的经验,旨在研究如何解决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目前存在的供应商与零售企业不良冲突,建立和谐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我国连锁零售业能够有所突破,使其发展壮大,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论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论文写作方向,能独立查找、分析和翻译外文资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文研究的是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连锁零售业企业中的运用探析,先介绍供应链的基本理论,本文侧重于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并结合沃尔玛在中国零售市场中的供应链实践活动。本文基本要求贴近实际生活,最后所提出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论文写作中的基本要求:
1、根据论文研究方向,独立进行文献查找和分析文献资料;
2、能够独立查找、翻译和分析外文资料;
3、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独立分析、写作、完成完整的毕业论文。
三、计划进度:
12.9 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1.5 完成开题报告
1.6 准备文献综述、英文翻译
1.21完成英文翻译
1.22整理资料,准备文献综述及正文
3.20完成文献综述及正文
4.20提交论文初稿
5.15提交论文修改稿
5.28完成论文全文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本设计的选题缙云县邮政生产用房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地上5层,局部6层。本次毕业设计应独立完成大楼的结构设计。计算书部分的完成以手算为主,PKPM校核为辅,校核部分应包括内力计算结果、梁板柱配筋计算结果等基本内容。通过两次计算结果的相互校核,获得最终计算结果,并绘制AUTOCAD结构施工图,以WORD文档形式或者手写文本作为设计计算书。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每人至少须独立完成8张A2或A1规格的结构施工图及完整的结构设计计算书(小组内每个同学所计算的框架、连续梁、基础、板不同)。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桩及基础平面布置图、承台详图。
3、结构平面图。
4、结构构件(雨蓬、檐沟、构架、阳台、扶手板等)及连梁、板配筋详图。
5、楼梯配筋详图。
(二)设计要求
1、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基础:桩基
3、抗震设防烈度及荷载:六度(按构造设防),楼面荷载按荷载规范取。
4、砖砌体:地面以上采用水泥多孔砖,地面以下采用水泥实心砖。
5、计算书:要求做成文本(正规装订,A4规格),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框架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内力计算与组合、框架梁柱截面计算,基础桩及承台计算,以及楼屋面梁板断面计算,楼梯配筋计算及其它结构构件(雨蓬、檐沟等)的配筋计算。
6、以上计算书部分的完成以手算为主,PKPM校核为辅,校核部分应包括内力计算结果、梁板柱配筋计算结果等基本内容。
计算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步骤强略得当,计算正确,文字叙述流畅,成图完整,标识明确。计算书应包括了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等部分。
三、计划进度:
整个设计从2021年3月20日开始到2021年6月8日,共x周。
第一周:写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第二周:楼、屋面板的梁板平面布置和荷载计算;
第三周:楼、屋面板的梁板内力及配筋计算与绘图;
第四周:框架荷载计算
第五周:框架内力、配筋计算;
第六周:框架配筋及施工图;
第七周:PKPM校核;
第八周:基础配筋计算、承台配筋计算。
第九周:绘桩基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
第十周:连梁的计算与绘图;
第十一周:楼梯的计算与绘图;
第十二周:雨蓬、檐沟等节点详图计算与绘图;
第十三周:设计总说明;
第十四周:整理计算书。
第十五周:打印计算书、出图,准备答辩。
拟定题目 :中文题目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及对策
英文题目 :a brief analysis of mistranslation of titles for english films and countermeasures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项目 □教师指定 √学生自拟 □其他
基本任务:
与要求论文主题是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以及对误译提出的对策,研究方向是翻译方向。
要求学生通过对英文电影片名特点、作用的分析,力图结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方法,来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及对策。论文通过探讨引起误译的原因,具体以被误译的英文电影片名来讨论和研究误译的现象和对策。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翻译方法,以减少误译的发生。
严格规范论文格式,严禁抄袭。拟解决主要问题及预期成果 论文从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着手,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和功能,分析引起误译的原因,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已到达减少英文电影片名误译和提升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水平的目的。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数在3000到5000字以内的关于从翻译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片名误译与对策的论文。
阶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时间
1、准备工作 xx、10、13起 6、论文撰写 xx、1月起
2、选题 xx、10、30-11、15 7、完成初稿 xx、3、15
3、资料收集 xx、11、16-11、30 8、修改、定稿 xx、4、26
4、开题报告 xx、12、1-12、15 9、答辩 xx、5月下旬
5、论文大纲 xx、12、16-12、20 10、其他工作 xx、6月
学生完成论文最终时间: xx 年 4 月 26 日
学生接受任务时间: xx 年 11 月 16 日
主要内容:
根据所学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结合当今社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以及电子商务的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以此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撰写论文。
基本要求:论文格式正确,符合要求;及时上交论文及相关材料
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经济学基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周刊、互联网等
完 成 期 限:20xx年
指导教师签名:
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指导教师孟刚
学生姓名 张海锋 学号 200706015 专业 电子商务
根据指导老师给定范围自选题目。
二、设计目的: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及企业经营方法,对企业扩大经营、提高竞争力、改善供应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而言,仍存在诸如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设施落后、执行不力、缺乏规划、全球化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将予以探讨和研究。
三、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目的,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模式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网上商店/服务、网络经纪商、价值链服务商。其次从信息的横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信息内容三个维度对上述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当前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模式的不足,并在分析价值链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知识价值链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与研究。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2009年11月21日----11月30日 撰写开题报告,提交并经指导老师审查。 第四阶段:2010年1月1日----1月20日 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论文。
第五阶段:2010年4月1日前定稿并提交正式毕业设计成果。
浅谈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产生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
xxx
院系、专业
xxxx院
xxxx专业
指导教师
xxx
选题目的和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世界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对开放的世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关系到民族文化兴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并涉及国家稳定与安全以及国际影响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加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从网络检索的资料看,藏文编码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西藏自治区和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专家们精诚合作和艰辛努力,最终使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藏文编码方案在传统藏文字素的`认知和计算机字符代码处理上做到了合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藏文应用开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藏文编码标准在各种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正式启用,将带动藏语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广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推动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
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提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即字汇、字序、字符名称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字汇就是要确定收字的范围,字序就是要确定字符的编码及其位置,字符名称就是要给出每个字符标准的、明确的名称,相关规则就是要给出一系列用于技术实现的规则。
进度安排
2021-11-19——2021-11-22确定论文题目、填写任务书
2021-11-23——2021-11-3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表
2021-12-01——2021-12-20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2021-12-21——2022-03-31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2022-04-01——2022-04-15完善系统,并完成初稿
2022-04-16——2022-04-25第二次稿交给老师批阅。
2022-04-26——2022-05-03完成论文终稿交老师批阅
2022-05-04—2022-05-07申请答辩
2022-05-08—2022-05-12论文答辩
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1、收集大量资料。
2、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经常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
3、严格遵循科学研究规律、遵守科研道德。
4、认真完成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XXX
XXXX年XX月XX日
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签字:XXX
XXXX年XX月XX日
注:此表经学生填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批。此表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评分依据。
我211年毕业,获得了公共工程管理学位,没人想离开这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你想太多了。谁需要你。他们把人力资源毕业生不,为什么要你?是少校。这是这个国家的一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