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本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会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吧。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一:
[1]阮旭华.简议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理由及改善[J].中国总会计师,2012
[2]张叶青.议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理由及改善措施[J].经济视野,2014
[3]徐宇颖.浅析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二:
[1]徐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企业导报.2012(15) :22-25.
[2]张明霞.李云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40-43.
[3] 路秀平.任会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实选择 [J]. 会计之友 (上旬刊).2012(12):89-92.
[4]马海波.英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特色比较研究[J].财会学习.2012(10):18-22.
[5]陈长宏.陈环.张科.论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12-114.
[6]黎勇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J]. 南华大学2012:33-34.
[7]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 2013.
[8]周新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 2011.
[9]刘尚林.公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9(36):68-71.
[10]金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13.
[11]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与我国国家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06):
[12]吴秋生.国家审计职责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08) : 260-274
[13]石爱中.现行体制下国家审计法制谠论[J].审计研究,2004(01) : 67-81
[14]文硕着.世界审计史(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5]肖振东.从审计工作报告看国家审计发展[J].审计研究,2013(05) : 17-22
[16]肖振东.略论审计工作报告的功能与特点[N].中国审计报,2014(05) : 1-2
[17]尹平.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三: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书找到自己的职业奋斗方向。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关于会计的 职业规划 范文 ,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会计的职业规划范文(一) 姓名:xxx 学校:xxx学院 专业:会计电算化 作为一名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自我认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每年的 毕业 生都成直线上升,但毕业生可以就业的岗位增幅却小于毕业人数的增幅。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压迫着我们这些大学生,唯有不断的补充自己,为自己充电,在走进社会之前就用非常强大的知识及社会 经验 武装自己,才能用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要认清这一点,多了解社会的需求,对症下药,及时的补充自己薄弱的环节,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这是赋予实际行动的第一步。 一 自我解析 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做事沉稳 爱好 : 看动漫、尝试新鲜事物 信奉教条: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优势盘点:做事追求完美,大学两年的学生会生活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大学期间组织过很多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团队合作能力;比较谦逊、有同情心,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献精神,热衷帮助别人;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劣势盘点: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感到紧张和压力;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 二 职业认知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家里不急于考虑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否能改善家人生活环境等问题,所以相对择业范围较宽松,父母对自己选择很支持。 2、社会环境分析 财会专业近年来的热门导致人才供需极度不平衡,就业时压力会比较大,从全国来看,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的财务人员供大于求,已经呈现出疲软的态势,而高级的会计从业人员却十分短缺。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 财务管理 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到60%。就业形势简单归纳如下:(1)供需差别大。(2)选材要求高。(3)专业相同的 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4)薪酬逐年降低。(5)缺乏工作经验。 3、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总体需求供大于求,但是精英人才紧缺。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适应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本专业力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职业分析: 会计职称越高就业越好,注册会计师就业前景非常好。 对我的影响,正在大学深造的我,通过了解自己的目标行业情况,充分认识到要在这方面谋求一份好职份,进硬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争取机会积累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考取更高会计职称,多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地域分析:纵观几年财会人员地域分布情况发现,发达地区财会人员明显多于不发达地区,且薪资有很大差异,东西部差距明显。很多高层次财会人员更偏向于在东部发达地区、沿海等城市就业。所以对我而言避开热门城市,争取更多的机会及更好的发展。对于就职的地域,会选择较为发达的城市,但不拘泥于一线城市。 企业分析: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薪资情况:新人月薪绝大部分集中在1500元左右。而外企待遇好,事务所是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通过对就职企业的分析,了解了各种企业的利弊,对于事务所、外企等更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这将是我实力提升后有能力胜任的目标。在这些大企业中虽然工作累,但能学到很多实际技 能,为以后晋升、深造积累资本。但现阶段自己以专科学历内资企业更适合现在自己的学习与发展。 四 具体规划 1.2012年 ~ 2015年,拿到毕业文凭,计算机二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尽可能的拿到会计初级职称证,还有英语四级证书。 2.2015年 ~ 2020年,从小企业会计岗位基层做起,不断积累处理会计事务经验;积极与同事处理好关系,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不足之处;勤勤恳恳工作,并往上考更高的会计职称;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会计服务质量。 3.2020年 ~ 2025年,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强化自己,使自己不落在社会之后。 4.2030年以后,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最终确定自己工作的公司。 五 调整 企业会计是我职业规划的主要方向,可胜任职位有出纳、会计、会计主管、财务助理等。如果企业会计没有适合自己的,作为调整的备选方案我选择行政单位会计,因在校期间也主修预算会计与税法,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很熟悉。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选择的职业,实现自己价值。 六 总结 在绘制好职业通道、制定好计划后,将要走的道路在眼前逐渐逐渐明朗起来,有目标才有希望。当然,仅仅制定计划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就要全力以赴,向未来进发啦!希望沿着规划的道路能够构建我最完美的未来! 关于会计的职业规划范文(二) 一、自我认识 我是一个理性、淡定,做事总是深思熟虑考虑再三,谨慎小心,冷静且也容易妥协的人。深思熟虑是我做事的原则,凡事要求公私分明,生活也比较拘谨严肃,对于赞美悲伤或开心等事情漯穛。心中有股与世无争的恬定,能比较宽容大度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不会过多地计较得失。在人际关系上,我喜欢和人交往,擅长的就是观察人心,无论是当一个听众还是一个说话的人,对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我都比较拿手。同时,我比较富有同情心且重感情,对别人的态度力求公正而客观。也比较能体谅别人的感受,经常做到换位思考,所以我能和周围的人保持着一种和谐共融的关系。在做事情上,对学习、工作和现在关心的事情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干劲十足,体力充沛,不过容易干过头。当我遇到必须依赖自己判断的事情时,我会非常小心衡量每一件因素,从而达成一项完美的 方法 。但正是由于要求过于精细,以至于在临时下决定时总犹豫不决。面对未来,我总十分乐观,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成功一定会到来。但同时我对自己没有什么自信,这是一种难以改变的状态,无法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总是消极地低估自己。 兴趣:我从小喜欢法律,每天追着法治在线的节目,憧憬着审判台上的庄严和肃穆,渴望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法官,执掌手中的天平,实现法律上的平等。到了初中,知道国家首席法官一样是来自广东惠州的肖扬,这种兴奋更坚定了我要成为国家首席法官的决心。高中三年,为了这个目标我苦苦奋斗,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一种公正的态度待人待事。来到大学,虽然我的专业不是法律专业,但我一样喜欢上工商管理这个大类的专业,并着手为大二时分专业的财务管理作准备。 能力:我能做到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事物,能客观有条理地分析一件事情。我还擅长 辩论 ,能灵活应变并及时抓住对方说话的漏洞,作为学院辩论队的一员,在2009年的校 辩论赛 中一起夺得了冠军。我喜欢操作各种电脑技术,对电脑各种软件的熟悉和学习很快上手,现在能熟练操作Photo shop图片制图和美化软件,Dream weaver网站制作和编辑, Flash制作,Indesign 或Page maker的排版软件,绘声绘影的视频编缉软件等。另外,我擅长公文的写作、新闻稿的编辑和撰写,多篇稿件作为团学要闻发布。我还积极追求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主动创新新形式,促进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二、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目前我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大类,大二时分专业趋向于财务管理专业,因此我将在本文中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的概况、就业方向和前景等。 1、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 企业管理 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 财经 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 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 finance)。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2000开始也被纳入RCA考试范围。 2、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①就业适应范围:能在工商企业(公司、集团),跨国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理论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经过实践锻炼,有望成为企业的财务总监或公司首席财务官;也能在金融和证券机构、管理咨询机构以及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理财业务工作,成为证券投资分析师或理财顾问;还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②往年就业情况:在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机构及政府机构等 其它 部门从事各种财务活动、经济分析、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和贯彻的实际工作,可就职于各银行、证券公司、 保险 公司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咨询中介机构;三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各类企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 ③ 考研 形势及方向:金融、财务会计、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学科 (2)前景分析 随着中国加大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财务也必然要求国际化。国内企业要走 出国 门,参与国际竞争,尤其要强调财务的国际化。此外,不同的策略与决定带来不同的风险,例如:业务国际化涉及外汇风险,以浮动利率融资则产生利率风险。针对避险的需求,金融市场需要提供不少避险工具、目标,这都需要财务管理专业人士的参与。 三、职业分析 1、个人的职业选项及分析 (1)法官:成为一名法官是我一直以来所追逐的梦想,虽然目前我离这个梦想的距离十分遥远,但我依然会去努力追逐这个初的梦想。法官,是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长和助理审判员。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工作满二年的;或者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工作满一年的;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法律专业博士学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从小那颗要为天下百姓主持公道、维护正义的心这么多年来依然跳动,而且越来越强烈。将来有一天能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法官,这将是我人生华丽的一页。 SWOT分析: 优势:对法律十分感兴趣,一直以来关注各种法制报道,对法律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功底,重要的是我有浓厚的兴趣;我的性格比较沉稳淡定,喜欢博览群书,能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待人处事,这是一名法官所不能缺少的;学习的专业与经济密切相关,本科有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将来研究生读经济类的法律能更加深入。 劣势:本科阶段只能靠自学法律,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比较难以形成扎实牢固的 法律知识 功底;法律自学难度也较大,量也很多,会与自己现在学习的专业课在时间上有一定冲突,同时也难以保证自己的 学习方法 是科学的。 机会:国家司法考试没有限制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能考下国家司法证,将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通过考研究生读法律,培养和掌握扎实深入的法律专业知识。 威胁:现在各高校开设法律专业过于泛滥,造成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已趋于饱和,竞争的压力更加大;成为一名法官还要考取国家公务员考试,增大了竞争压力和梦想的实现难度。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这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位,需要一定的技能性,就业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财务管理,是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组织、协调、分析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的理财活动可分为生产经营、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四个部分,财务管理就是要将科学的决策方法运用于理财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以的成本筹集企业所需资金、选择的投资方案使企业价值达到化、合理分担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等。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产品生产方向、规模和质量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各级经营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进行各项财务决策,在动态中实现优组合。财务管理处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及商业环境里,企业规模越大,投资项目也越多。 SWOT分析: 优势:该职位与自己的专业对口,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技能,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竞争此类岗位时更具备优势;性格比较细心、沉稳,适合该岗位的发展,同时擅长操作各种电脑技术,有利于新时代下财务管理的职业要求发展;若能考取法律证,这能成为我在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砝码。 劣势:我的数学和英语能力不太突出,不利于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和突破;目前对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不清楚,对未来的把握不能十分明确。 机会:家住广东,回广东找工作能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能节省较多的开销; 可以利用家里经商的人脉关系,在广东谋得更大的发展。 威胁:我们学校在广东不出名,基本上人们未曾听闻,竞争或许不如广东本土的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我们学校还十分年轻,在全国前100中还没有排名,相比较面临一定的就业竞争压力。 四、实际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 1、我们学院以前有开设工商管理和法学双学位专业,虽然现在没有开设,但可以参照其培养方案,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自学法律。 2、本科四年内考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三级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争取保研资格,争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3、自学法律的过程中,每周抽时间到海淀区人民法院旁听,积极参加学校法学院模拟法庭的活动,并与法学选修课老师保持联系,以后自学的过程中有不懂之处可以向老师请教。 4、每周看《经济观察报》,并经常借阅相关经济类的书籍,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经济类知识。 5、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孝通杯”课外学术实践作品比赛和寒暑假 社会实践 等,并参加各种学校的实习见习基地的 面试 ,争取能获得实习的机会。 五、结语 每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每个人都在孜孜追求。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法官,执掌手中天平,实现法律中的公平,是我初的梦想。直到今天,为了实现初的梦想,我依然在前进,依然在奋斗,不管将来的人生会有多大的变数,实现梦想的路一定是美的。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半路就返航,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面对人生,我是弱小无力的,但我坚信,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无论人生的路多么地曲折,只要奋斗人生就有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论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你有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吗?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才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职业对于几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职业,对于个体的自我实现以及未来的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熊工程,首先要建立有关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知晓职业的特性、要素、功能、了解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职业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大学生说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影响。
【关键词】 职业、职业规划、自身素养、职业目标与实际计划
一、如何理解职业
以我目前的个人阅历和学历来说,是不可能完全理解职业的具体含义的,所以在此借用书中的一句话:职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个体,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从事社会生产或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获取合理的个人报酬以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持续性活动。
社会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职业,职业又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所以人的一生离不开职业,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将有大部分时间在职场中度过,除了少部分自由职业者,大多数人会在各自的职业环境中生存。就是这种必然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迥然不同的个性发展,每种职业都有独特的活动结构,对从事着的个性与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参与职业活动,完善者属于自己的个性。又因人的一生大多只能从事一到两种职业,这就表明了人不可能能一个人照顾到生活的全部劳动成果,人们将自己专属的职业劳动成果与他人交换,达到填充个人物质以及精神的目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
规划之前必须了解生涯的含义,它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涯模式。既然这个职业规划是贯彻在生涯之中的,所以我们就按部就班的来分析如何完善的建立这个规划。
首先说这个延续一定时间的概念,这里的时间没有局限于具体明确的几年几月,而是考虑到职业对于个人一生的内外在影响力,这个时间也包含了对个人工作的某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发展历程。所以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自身在将近40年的工作历程大致会发生的过程。从职业前期的学会适应职场的环境,学会如何工作,以及第一次获得在现实中成功或失败的真是体验,成为一名可以独立工作的合格员工的历程;期间对职业的选择,对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和自我心态的调整都是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种挑战。步入职业中期的阶段是,容易形成职业中期危机,这时的年龄段,基本已经在职场形成了一定的成绩,而面对更深一层次的挑战时,就可能翻一下抉择上的错误,这错误很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中年职场要抗住压力,肩负责任,作出最优的判断;到了职业后期,基本上已经距离退休不远了,这时已经经历过了大风大浪,总体来说在职场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多年来的经验也使处事变得稳重得体,有掌握全局的判断力,所以只要不出现大的变故,稳定的走完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
三、自我素质评价
认识自己的性格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是一个人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特征。
有一句话在哪都适用,就是态度决定一切。而态度又是由性格决定的,虽然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但只要合理分析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性格,把握性的的基本特征,就能客观全面的了解自己真正属于怎么样的人。
首先我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性格评定,经过多份性格测试报告的结论得出,我是一种活泼型的人,活泼型的人喜欢说,喜欢与人交往,害怕孤独,热情助人,不会算计别人,一般比较单纯,别人喜欢与之交往,情感外露,情绪化,有孩子气。热爱与人打交道的岗位或者是富于变化的工作,入销售、公关、记者、教师等。测试结果还说这类人着眼于工作的面而不是工作的`点,如果要让他们在某一个点持久停留,入座研究分析或机械重复则缺少耐心或毅力。
这个测验报告个人认为大致是符合我个人性格的,我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是,在某些道德方面比较注重他们的评价,所以道德约束感很好,会经常反思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所以人缘关系不错。喜欢新鲜的事物,对新鲜的环境和周围的人没有很强的排斥感,但也没有很好的融合感。个人为人处事相对被动,因为我个人比较独立,所以很少会要求别人帮助我什么,能自己解决的事尽量自己克服,所以面对新同学或是新同事时,不会主动搭讪,但要是他们能主动开口向我表示友好,我定会热情无比。个人有个人的朋友交际准则,对不适合自己性格的人还是会慢慢淡出,对相符自己性格的人又会时时相处,即便分离,也不会减淡那份友谊。个人有竞争好胜心,但仅局限于自己有能力特长的范围内,如打篮球。而超出自己喜好范围的事物,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面对,因为即便在自己得到时,都会回头考虑考虑自己失去时该如何面对,所以没有很强的控制欲。
将性格与自己个人目前的专业相结合分析,自己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作为软件程序的一名学员,需要的是自学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有一颗钻研的有毅力的心。而自己喜好新鲜事,面对重重代码的压力,并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去解决问题,往往面对困难要是没有同学或者老师的点播帮助,就会陷入学习的僵局。这原因主要是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结果,是太在意自己的成果的表现。所以目前的自己时刻告诫自己,付出的过程是艰辛的,很有可能是少有回报的,但也只有付出过,才有一天会得到辉煌的成果。
四、职业目标与实际计划
从2010年数据显示的android操作系统超越十年霸主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后,互联网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向移动客户端靠近,所以IT行业的人员普遍认为之后几年的互联网发展路线将大力推进手机端移动通信。
结合自己的专业来看,就业前景相对其他专业来看,还是比较乐观,而且在收入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到大二目前为止,基本对将来的职业定位是从程序员做起,所以现在全力学习程序开发的知识。坚信只要自己能有一手程序开发稳定的能力,便能给自己一个步入职场的金钥匙。虽说在真正的职场里并不能用编程能力在站稳脚跟,与之对应的是人际关系处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并不能在大学期间窥探到什么,必须等进入职场后,有过磕磕绊绊,自己实打实的增长经验才能将这类事处理好。而且现在身边的同学有创业计划,我也参与其中。创业又与入职是不同的概念了。
在这不能将创业的计划细说,只能从自身的打算定论,就是学好编程语言,组织身边有能力的同学,带着自己的技术,开发自己的项目。这个目标可以再之后两年内完全确立,只要团队成熟,便继续创业;要是项目开发失败,也不耽误
自己开发程序能力的训练,还是有机会入职软件公司,找到自己就业的一片天地的。
这里还有大学的学业与职业目标相互冲突的问题,大学开设的学科,有几门是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没什么联系的,如何处理好学习时间的分配,也是个人目前要做出的计划。暂定是与互联网行业完全不着边际的学科只求通过,不细钻研。与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有帮助的科目,将细心研究。这个决定必会影响自己在大学的成绩,会错失各种奖项的评定和淡化个人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但不妨碍自己朝着心中目标计划的前进。
【总结】
对自己生涯前期的规划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打算,并坚定不移的实施着。对职场中期及后期,还得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计划伴随着自己的一生,也随着一生的变化而变化。做好当下,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次,是我目前该做的,也是广大大学生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崔杰·编著
影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调研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根据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末,我国开始在高校大力宣传和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以及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本文试图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生入手,主要从他们的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在这些因素上可能存在差异,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调研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苏州地区两所高校:苏州大学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苏州大学为本科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院校。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46份,回收率为89.2%;其中有效问卷426份,无效问卷19份,问卷有效率为95.7%.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本科生114人,占总人数的26.8%;专科生312人,占总人数的73.2%.男生123人,占总人数的28.9%;女生303人,占总人数的71.1%.大一学生211人,占总人数的49.5%;大二学生46人,占总人数的10.8%;大三学生147人,占总人数的34.5%;大四学生22人,占总人数的5.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生源地情况如下:来源于城市的26人,占总人数的6.1%;来源于城镇的172人,占总人数的40.4%;来源于乡村的228人,占总人数的53.5%.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父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40人,占总人数的9.4%;初中毕业的202人,占总人数的47.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35%;大学或以上学历的35人,占总人数的8.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91人,占总人数的21.4%;初中毕业的217人,占总人数的50.9%;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07人,占总人数的25.1%;大学或以上学历的11人,占总人数的2.6%.
2.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资料进行学习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2)问卷法:对相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3)个别访谈法: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重点、难点、疑点访谈,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
3.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自行编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31个题目,分为6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采用5等级评分:“非常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不能判断”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
研究人员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以及项目相关性检验,通过试测后统计:总量表的α系数为0.693,其他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是:职业认知5个项目α系数为0.648、职业定向5个项目α系数为0.579、自我认知4个项目α系数为0.533、职业信念6个项目α系数为0.266、职业探索5个项目α系数为0.632、职业期待6个项目α系数为0.482,表明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除职业信念α系数为0.266,其余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482~0.648,表明分量表上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综合初测结果表明自编量表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而且6个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测试的。
三、研究结果
1.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使用F检验后发现,不同年级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明显差异,分别为5.798、2.919、1.450、4.420、6.636、5.371,其中职业认知0.001(P<0.001)、职业定向0.034(P<0.05)、自我认知0.028(P<0.05)、职业信念0.004(P<0.01)、职业探索0.000(P<0.001)和职业期待0.001(P<0.001)。这表明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以及职业期待方面差异显着:高年级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远远高于低年级,而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
不同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较大,这就提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各年级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找到破解的方法。
2.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后发现,男生和女生在总体得分方面基本持平,分别为103.4、103.0,均差为0.288.男生和女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也不大:在职业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2、女平均值为17.2,均差为0.125;在职业定向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女平均值为15.9,均差为0.629;在自我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1、女平均值为15,均差为0.233;在职业信念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1、女平均值为19.3,均差为-0.285;在职业探索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7、女平均值为15.4,均差为0.435;在职业期待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3、女平均值为20.2,均差为-0.956.研究人员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分别为-0.029(P<0.05)和-0.042(P<0.05),表明女生在职业期待方面明显超过男生。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职业定向、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女生得分比男生偏低。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性别差异教育,尤其在职业定向和职业期待等方面。针对女生职业期待高于男生但职业定向、自我认知以及职业探索却又低于男生的现象,我们既要积极做好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职业定向和职业探索方面的教育,还要做好她们万一受挫后的心理韧性提升工作。
3.生源地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发现,生源地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本次调研学生生源来源于乡村的228人,来源于城市的26人,来源于城镇的172人。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研究生源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城市、城镇以及农村生源,在职业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639;在职业定向差异上显着性为0.168;在自我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295;在职业信念差异上显着性为0.140;在职业探索差异上显着性为0.397;在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为0.665.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分别为1.164、0.366、1.977、0.332、1.617、0.791,P值分别为0.313、0.694、0.140、0.718、0.200、0.454.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有点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不同的生源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有所区别。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源只有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期待方面略低于城市城镇生源,其他方面并无显着差异。
4.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调研对象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35人,仅占总人数的8.2%.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069、0.112、0.218、0.071、0.556、0.8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P值分别为0.284、0.685、0.088、0.829、0.128、0.261.由此可见,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
对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同样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11人,仅占总人数的2.6%.同样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855、0.676、0.371、0.438、0.543、0.9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也无显着影响。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也有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由于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甚微。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地应该体现社会性,比如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朋辈的支持以及良好的校园就业创业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四、讨论与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年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1我们发现,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一些差异,尤其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更为突出(P<0.001)。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比低年级相对成熟,而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关于职业认知,大一新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在职业认知上得分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关于职业定向,高年级学生由于即将面临就业问题,需要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特征以及自己专业与未来职业匹配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更为清晰。关于职业探索,低年级学生刚入校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还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关于职业期待,很多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社会实习或见习,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所以职业期待也会相应更高。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年级的差异,不同年级应该实施不同的职业教育策略。低年级注重职业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中年级注重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的教育,高年级则侧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性别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2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女生职业期待得分要明显高于男生。针对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可能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家庭教育观里,女生往往更多的是被赋予家庭责任,有的女生甚至被希望在事业上不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只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因此,很多女生会很早地考虑职业和就业问题,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相应的规划以便尽早完成就业工作。而男生更多的是被赋予社会责任,所以自然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也会比女生有更高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在就业方面的`反映就是,男生在未来职业生涯思考中,不急于马上就业,而更倾向于进一步提高学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此外,虽然男女平等已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很多职业也打破了性别的界限,但日常工作中的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用人单位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会更倾向于招收男性员工。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男生比女生找工作相对更轻松,职业选择的机会也更多。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性别差异性,尽可能地消除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和传统社会期望的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女生自强自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体现社会性。通过研究结果3、4和5我们发现,不同生源地差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均无显着影响,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由高校教师和个体的自我以及社会影响的渗透来完成的。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资源,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发展情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兴趣,制定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较高,但往往心理准备不足,表现在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得分较高,但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得分略低。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失败的预测不足,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尤为重要。Henderson和Milstein曾在1996年提出过“六策略训练计划”,这六个策略分别为: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机会;建立并保持对学生的高期待;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校园氛围;增强每位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为学生制定明确并且一致的行为规范;教授学生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了提供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外,还精心设计了小型主题心理讲座以及团体和个别心理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效果显着,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已经被广大师生广泛重视,但仍然存在个人本位突出、主动性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大力关注对学生创业的教育与辅导,将有利于克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也积极配合,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在资源配置和组织与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适合高校实际的创业之路。
例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就比较有借鉴意义。“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分为介绍会、交流会、恳谈会和结伴会。首先是介绍会。学校通过专业介绍会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大力宣传推介所学专业,让其充分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和行业岗位,了解该岗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基本要求,从一进校就开始树立创业意识。其次是交流会。学校经常邀请成功创业的学长返校,与二、三年级学生交流创业心得体会,校友的成功案例点燃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再次是恳谈会。通过与专业人士,如企业家、行业管理专家和职业咨询师等专家一对一的恳谈,学生及早了解创业流程以及创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经济保障和心理准备等,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最后是结伴会。学校发动各方智慧,积极为准备创业并且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学生寻找合作团队,研究创业方案,甚至提供部分创业资金。总之,通过“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薇,罗静,邓莹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职业指导
影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调研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根据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末,我国开始在高校大力宣传和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以及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本文试图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生入手,主要从他们的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在这些因素上可能存在差异,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调研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苏州地区两所高校:苏州大学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苏州大学为本科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院校。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46份,回收率为89.2%;其中有效问卷426份,无效问卷19份,问卷有效率为95.7%.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本科生114人,占总人数的26.8%;专科生312人,占总人数的73.2%.男生123人,占总人数的28.9%;女生303人,占总人数的71.1%.大一学生211人,占总人数的49.5%;大二学生46人,占总人数的10.8%;大三学生147人,占总人数的34.5%;大四学生22人,占总人数的5.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生源地情况如下:来源于城市的26人,占总人数的6.1%;来源于城镇的172人,占总人数的40.4%;来源于乡村的228人,占总人数的53.5%.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父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40人,占总人数的9.4%;初中毕业的202人,占总人数的47.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35%;大学或以上学历的35人,占总人数的8.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91人,占总人数的21.4%;初中毕业的217人,占总人数的50.9%;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07人,占总人数的25.1%;大学或以上学历的11人,占总人数的2.6%.
2.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资料进行学习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2)问卷法:对相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3)个别访谈法: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重点、难点、疑点访谈,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
3.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自行编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31个题目,分为6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采用5等级评分:“非常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不能判断”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
研究人员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以及项目相关性检验,通过试测后统计:总量表的α系数为0.693,其他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是:职业认知5个项目α系数为0.648、职业定向5个项目α系数为0.579、自我认知4个项目α系数为0.533、职业信念6个项目α系数为0.266、职业探索5个项目α系数为0.632、职业期待6个项目α系数为0.482,表明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除职业信念α系数为0.266,其余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482~0.648,表明分量表上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综合初测结果表明自编量表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而且6个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测试的。
三、研究结果
1.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使用F检验后发现,不同年级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明显差异,分别为5.798、2.919、1.450、4.420、6.636、5.371,其中职业认知0.001(P<0.001)、职业定向0.034(P<0.05)、自我认知0.028(P<0.05)、职业信念0.004(P<0.01)、职业探索0.000(P<0.001)和职业期待0.001(P<0.001)。这表明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以及职业期待方面差异显着:高年级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远远高于低年级,而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
不同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较大,这就提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各年级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找到破解的方法。
2.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后发现,男生和女生在总体得分方面基本持平,分别为103.4、103.0,均差为0.288.男生和女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也不大:在职业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2、女平均值为17.2,均差为0.125;在职业定向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女平均值为15.9,均差为0.629;在自我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1、女平均值为15,均差为0.233;在职业信念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1、女平均值为19.3,均差为-0.285;在职业探索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7、女平均值为15.4,均差为0.435;在职业期待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3、女平均值为20.2,均差为-0.956.研究人员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分别为-0.029(P<0.05)和-0.042(P<0.05),表明女生在职业期待方面明显超过男生。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职业定向、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女生得分比男生偏低。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性别差异教育,尤其在职业定向和职业期待等方面。针对女生职业期待高于男生但职业定向、自我认知以及职业探索却又低于男生的现象,我们既要积极做好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职业定向和职业探索方面的教育,还要做好她们万一受挫后的心理韧性提升工作。
3.生源地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发现,生源地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本次调研学生生源来源于乡村的228人,来源于城市的26人,来源于城镇的172人。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研究生源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城市、城镇以及农村生源,在职业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639;在职业定向差异上显着性为0.168;在自我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295;在职业信念差异上显着性为0.140;在职业探索差异上显着性为0.397;在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为0.665.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分别为1.164、0.366、1.977、0.332、1.617、0.791,P值分别为0.313、0.694、0.140、0.718、0.200、0.454.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有点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不同的生源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有所区别。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源只有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期待方面略低于城市城镇生源,其他方面并无显着差异。
4.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调研对象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35人,仅占总人数的8.2%.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069、0.112、0.218、0.071、0.556、0.8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P值分别为0.284、0.685、0.088、0.829、0.128、0.261.由此可见,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
对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同样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11人,仅占总人数的2.6%.同样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855、0.676、0.371、0.438、0.543、0.9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也无显着影响。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也有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由于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甚微。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地应该体现社会性,比如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朋辈的支持以及良好的校园就业创业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四、讨论与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年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1我们发现,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一些差异,尤其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更为突出(P<0.001)。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比低年级相对成熟,而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关于职业认知,大一新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在职业认知上得分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关于职业定向,高年级学生由于即将面临就业问题,需要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特征以及自己专业与未来职业匹配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更为清晰。关于职业探索,低年级学生刚入校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还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关于职业期待,很多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社会实习或见习,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所以职业期待也会相应更高。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年级的差异,不同年级应该实施不同的职业教育策略。低年级注重职业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中年级注重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的教育,高年级则侧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性别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2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女生职业期待得分要明显高于男生。针对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可能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家庭教育观里,女生往往更多的是被赋予家庭责任,有的女生甚至被希望在事业上不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只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因此,很多女生会很早地考虑职业和就业问题,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相应的规划以便尽早完成就业工作。而男生更多的是被赋予社会责任,所以自然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也会比女生有更高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在就业方面的`反映就是,男生在未来职业生涯思考中,不急于马上就业,而更倾向于进一步提高学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此外,虽然男女平等已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很多职业也打破了性别的界限,但日常工作中的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用人单位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会更倾向于招收男性员工。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男生比女生找工作相对更轻松,职业选择的机会也更多。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性别差异性,尽可能地消除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和传统社会期望的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女生自强自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体现社会性。通过研究结果3、4和5我们发现,不同生源地差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均无显着影响,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由高校教师和个体的自我以及社会影响的渗透来完成的。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资源,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发展情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兴趣,制定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较高,但往往心理准备不足,表现在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得分较高,但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得分略低。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失败的预测不足,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尤为重要。Henderson和Milstein曾在1996年提出过“六策略训练计划”,这六个策略分别为: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机会;建立并保持对学生的高期待;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校园氛围;增强每位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为学生制定明确并且一致的行为规范;教授学生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了提供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外,还精心设计了小型主题心理讲座以及团体和个别心理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效果显着,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已经被广大师生广泛重视,但仍然存在个人本位突出、主动性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大力关注对学生创业的教育与辅导,将有利于克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也积极配合,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在资源配置和组织与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适合高校实际的创业之路。
例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就比较有借鉴意义。“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分为介绍会、交流会、恳谈会和结伴会。首先是介绍会。学校通过专业介绍会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大力宣传推介所学专业,让其充分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和行业岗位,了解该岗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基本要求,从一进校就开始树立创业意识。其次是交流会。学校经常邀请成功创业的学长返校,与二、三年级学生交流创业心得体会,校友的成功案例点燃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再次是恳谈会。通过与专业人士,如企业家、行业管理专家和职业咨询师等专家一对一的恳谈,学生及早了解创业流程以及创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经济保障和心理准备等,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最后是结伴会。学校发动各方智慧,积极为准备创业并且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学生寻找合作团队,研究创业方案,甚至提供部分创业资金。总之,通过“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薇,罗静,邓莹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职业指导
三、应对措施――构建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体系 面对新常态的就业形式和目前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现状,高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工作力度,构建起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体系,使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和职业规划工作能切实发挥作用。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就业力 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不同课程模块,逐步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3]。第一步,开展新生始业教育,让新生刚进校就已开始有针对性地认识专业、规划自己的人生;大一年级开展职业认知和自我探索等初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学生进校就开始树立职业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以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第二步,对大二、三学生着重开展就业能力和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重点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客观自我定位,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大赛、学术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以及对将来职业生涯做出决策的能力;第三步,对毕业班学生着重开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指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求职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等,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 2.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职业规划指导团队 高校要改进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实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就业指导团队[4]。 第一、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应当构建学院与分院两级就业工作体系。在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分院成 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代表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就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分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形成“学院统筹、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学院分院班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二、培养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可以遵循专职和兼职相辅的思路。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聘任、选拔和培训。高校应加大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足额到位。再者,培育兼职指导教师力量,组织学院教师参加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邀请专家、公司人事经理等组建和扩充学院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3.坚持“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设大学生职业咨询室,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引导信息和意见;针对不同的岗位提供技能信息的咨询。 总之,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环境,正确地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生要实现从“自然人”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转变。在纷繁复杂的职业世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断探索,就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大学生就业供给与需求、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 [2]毛晓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3]汪风涛.严志谷.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的探索[J].理论观察,2007,(6). [4]杨良奇,刘明辉.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4).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论文(三)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后备力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 热点 。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体制的转轨与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进入21世纪,伴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升,大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滑落,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突出、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向“大众教育”时代的转变,大学生人数激增,新的就业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理所当然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对高校而言,建立一整套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针对各院系就业工作的考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日益重视,为更多的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顺利就业和成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大胆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 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一些适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观念与方法,[3]如: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全员全程指导、建立发展性生涯辅导模式、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等,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临时性 目前对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高校为数很多,但绝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仅仅是在大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是“双选会”期间进行,指导内容比较狭隘,功利色彩相对较重,却忽视了思维和理念的养成,就像是“季节性蔬菜”,应季时铺天盖地,反季时却难觅踪迹。在具体做法上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 报告 会“集中灌输”就业指导思想,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二)就业指导观念陈旧 很多学校对于就业的认识仍停留在就业率的层面,并未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大多数学校还在认为,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却很少关注。这大大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造成许多大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长”。[2]帮助学生就业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缺乏职业生涯教育这个前提,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容易在就业过程出现种种问题,很难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即使就业,今后仍将面临下岗和再就业的问题。因此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上。 (三)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系统化、经常化,内容上基本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执行、提供“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条件和机会、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有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还没有多少机构像国外高校那样把就业指导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因此其指导服务作用尚不十分突出。[4] 我们目前的就业指导只针对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即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国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尤其是缺乏对在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对毕业生的职业去向跟踪,缺乏对个体的职业选择过程的研究等。 (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不足 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己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了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但因为就业指导人员多半是从“管”就业工作岗位上转来的,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缺乏丰富的就业指导的知识和经验,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来指导怎么“找”合适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起到了一种教育、管理和中间桥梁的作用。[5]这就使得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仍局限在择业技巧的传授和就业政策的宣讲上,与学生的需求反差明显,因而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投入不足,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少,软硬件建设不完善,很难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这是目前我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势必会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重点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这一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合理配置,是否能够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 文化 、科技、政治等各方面事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6]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大学生选择一种职业,谋求一份工作,还要以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以事业为目标,统筹兼顾、协调一致,使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使大学生的个人劳动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一)根据学生需要制定完备的就业指导方案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并把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大学生培养的要组成部分,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该制定完备的就业指导方案。就业指导方案中应明确学校及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学校对各年级就业指导具体内容、学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具体方式、师资队伍配置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的具体安排等。高校制定就业指导方案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落实,因此,学校应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和 总结 。 (二)加强职业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因此,采取措施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是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件。目前,多数省、市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通过聘请知名就业指导专家组织培训对本省、市的高校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6]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也能增进各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提供互 相学 习良好机会。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活动,根据工作安排,对本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轮训,使他们能熟知就业指导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职业咨询的法律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创业指导等,同时让他们了解就业指导基本技巧和毕业生信息网使用等。[2]培训之后,高校要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综合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作为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和大学生日常就业指导咨询。 (三)做好就业指导的校内外宣传,使就业指导的观念深入人心 就业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优质的就业指导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专业理想,搞好专业学习,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就业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他们顺利就业。[7]因此,高校和大学生都要对就业导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高校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艰巨任务,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个人要自觉学习就业知识,配合学校举办的各项就指导活动,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四)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开辟新的就业 渠道 就业信息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本身也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8]因此,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经常与用人单位联系与沟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高校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请己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来校与同学们交流与沟通,介绍工作经验和教训,让在校大学生间接了解社会。同时,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向他们介绍 创业政策 、帮助他们掌握创业技能、做好创业心理指导,同时,成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社团,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理想、创业成功。 四、总结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后备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希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和期望,关系到人才资源在社会环境中的发挥和运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函需论证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8]保稳定,就要保就业。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的教育机构,各高校也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要继续重视并切实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的就业关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高校要上下齐抓共管,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发动多方面的力量,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利.构建立体化平台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1): 16-17. [2]傅苑,万清祥.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咨询,2007(1): 93-94. [3]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34-135. [4]齐再前,郑秀英,白守礼.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3):21-22. [5]刘玲玲,毛素平.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选择 考研 与就业[J].科技信息,2005,35: 910-911. [6]吴学兵,吴海云.关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6(3): 76-80. [7]易玉梅.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商院系学报,2006(2):119-122. [8]张树彬,项慧新,王艳春.高校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及其实施[J].唐山学院学报,2006(2):78-79.
一.×××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2005年-2015年,20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 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 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2、企业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测评结果(略)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 ,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1.2005-2008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 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职务目标:外企企业商务助理 能力目标:具备在经济领域从事具体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5篇以上论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1万元;商务助理年薪5万 2.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经济目标:年薪10万 3.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职务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25万 六.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为了家庭牺牲职业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28岁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差距:1、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2、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技能、创新能力;3、快速适应能力欠缺;4、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5、社交圈太窄。 八、缩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时间:长期 (3)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间:五年以内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 师资
[论文摘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正式的“名份”;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加强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与测评工具应进行“本土化”改良;不同年级的学生授课方式和内容要有所差别;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在各大企业引起广泛的重视。近年来,由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高校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始大力推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界定不明确;师资队伍专业素质薄弱;课程的设置与测评工具缺乏“本土化”改良;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策略。
一、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正式的“名份”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界定不明确,没有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正式的“名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模糊设置,必然导致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毫无计划性。目前,多数大专院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大多是“时隐时现”,界定不明确,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质认知严重不足,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漫不经心、毫无计划性。只有对这门课程做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例如属于全校性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或是限选课等;学生修完该门课程后可以得到几个学分;学时是如何安排的;等等,学生和老师才会对该门课程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上起课来也才有的放矢。例如云南财经大学就是采用必修课程的形式来开设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生涯规划与“三生教育”》课程,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职业发展与创业》课程,每周2学时,属于必修课,1学分。据笔者的调查,修完课程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受益匪浅。
二、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来源于党务、政工、学生工作管理领域,且大多没有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教学经验,熟悉学生情况,但专业化程度较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对社会上企业的`用人情况及人员发展道路缺乏全方位的了解,使得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仅停留在做职业测评和讲解就业政策等较低的层面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必要的教学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坊),同时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加强师资培训,使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经过经常性的专业培训,通过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考试,具备职业指导相应年限的工作经验。担任该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专门研究,而且应与学生的对口单位有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些行业对用人的要求以及人员发展道路。因此,学校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制度,让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到校外进行考察、学习,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指导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员兼任该课程的教师,甚至参与教材的编写,以此提高课程的适用性。据笔者对云南省五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如果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主要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这个问题上,49.7%的学生选择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仿真。由此可见,该门课程内容的适用性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很看重的。
三、课程的设置与测评工具应进行“本土化”改良
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很少考虑到“本土”学生的实际特性以及专业特色。如目前我国使用的测评工具很多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很多测评脱离我国的实际,导致测评结果的科学性被怀疑,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感觉到与自己的实际特点不相符。
职业测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应以测评建设为首要切入点。职业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我国大多数测评体系来源于国外,甚至照搬照抄,缺乏与我国大学生个性特点相匹配的测评体系,对于个体的“自我”测评正好是职业教育的首要步骤,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测评体系建设,对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四、不同年级的学生授课方式和内容要有所差别
许多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不合理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级、专业差别,授课时各个年级与各个专业的学生“一锅端”,脱离实践谈理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自我、专业、职业的模糊认识问题,亦无从谈起对职业人生的合理规划。
大学一年级: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把就业指导与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相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许多新生进入高校后对自己的专业与未来十分迷茫,要想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要从入学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结合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等个人特质,初步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其次,由相关教师开设系列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大学环境及人际环境。第三,向新生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相应的工作领域及其发展方向。
大学二、三年级:培养和提高职业所需的基本素养与修养,使大学生熟悉自己的专业与行业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职业的熟悉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该行业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的掌握,使规划者对职业具有宏观的认识;二是了解行业内各种职能的分工及其发展道路,使规划者对职位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助其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还有对职业操守、人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职业交际能力方面的掌握,使规划者全方位地了解职业的特点,做到既懂“做事”,也会“做人”。这样,规划者结合对自身及职业的了解,更易于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规划出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学四年级:辅导相关求职技巧。面临找工作的毕业生在最后一年应结合前三年的职业规划,加强求职技巧的训练。就业指导老师应对毕业生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现场应变能力测试等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建设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相关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论方面的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知识的必由之路。职业规划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基础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案例集、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同时,探索现代化的授课方法,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辅助教育平台,提供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实施的优势资源,包括发展和强化职业指导机构、设置信息化和网络化互动平台、配置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人员、引进科学的职业心理测试工具。
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建设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切实地了解自己、职业以及社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求职、工作经验。这种教学目的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需要开创灵活、实用的方式,并争取使考核具有实践意义。切忌成为背概念式的测量考核,偏离了课程的实用意义,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1]李舒怡.高等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xx(10).
[2]龙庆华,宋余庆.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xx(9):154-156.
[3]李剑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雏议[j].传承,20x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