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 教学 方法 的改进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医学 教育 科学及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临床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 临床医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场比较新颖的教学革命。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临床实践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对临床医学课堂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师生位置,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实践操作,这也是对临床医学教学的一种改革。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出发点,浅谈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意义,并提出几点有实践指导性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医学;实践;角色转变
学习知识应该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听讲过程,另一个是内化过程,即消化过程。知识的传授多是以老师的课堂讲课形式进行,而对知识的内化则更多放在课下,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作业和实践放在课下,意在拓展课堂时间。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在学生完全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设想,所以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为了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让临床医学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预习和知识理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思考。将老师的优势最大化,学生也能充分展示自己,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未能真正做到自主化学习,无法透彻理解知识。这样就造成学生听讲时,处于游离状态,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不顺畅。再者,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具有普遍性而针对性比较弱,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节奏,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办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中的教学应用,大大突出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将老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合作者和监督者,将知识传授过程和内化过程颠倒,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深化医学教学的改革,为更多实践类科目做出良好的表率。
二、翻转课堂如何实现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一)通过视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质量
教师以翻转课堂为教学载体,根据教学的大纲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资料整理,并且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据此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另外,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理解难度也比较高。有了老师的视频指导,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知识,实现更加彻底地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内容拓展,让学生可以从网络或者其他学习资源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关注临床医学的最新动态,跟上时代医学的步伐。传统课堂以课堂中的教授为主,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就差。而翻转课堂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学生能够根据大纲进行初步学习,并有重点和难点的标注。使学生的预习有重点,有突出,更有动力。
(二)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估,寻找学习漏洞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预习状况决定了课堂的成败。因此对其的评价非常重要,除了用视频和相关材料来把握课堂预习的准确度之外,还要通过评价和指导来平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和指导,保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当然,除了简单的问题之外,还有临床医学的操作标准。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变成手上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漏洞,从现象到内在进行透彻分析,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学习习惯。
(三)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分析内容展示临床操作
课堂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教师应该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让学生从分析病例开始,凭借 经验 ,给出自己的诊断。并由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其他同学。之后,可以进行模拟临床练习,通过实际的展示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其次,临床医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主讲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机会。同时,教师仍然是学习的推动者,要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为社会作出贡献。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生反馈等问题。作为一场教学革命,翻转课堂还有很长的实践之路要走。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实现临床医学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莉,卢舜飞,董海娜,等.翻转课堂在以典型病例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96-399.
[2]尹战海,程青青,__强.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7).
[3]庾更绪,郭美霞.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临床医学教学[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9-10.
《 心血管内科临床循证医学教学法应用价值分析 》
【摘要】为了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在心血管内科实习80名本科实习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科时予以理论知识考试、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在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促进临床辩证思维形成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法;临床实习;心血管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学一直是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带教老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被动教学,尽管通过该方法能系统地传授疾病防治知识,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敏锐发现临床问题、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建立辩证的临床诊治思维[1~2]。
循证医学思想是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核心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综合当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医师本人多年宝贵的临床经验与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及其真实意愿,制定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3]。许多发达国家在临床教学中实施了以循证医学思想为基础的教学法,取得了很好效果[4]。笔者探讨了心血管内科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发现该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临床综合能力,促进其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系统掌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分组
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在我科实习的80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生18人,女生22人。对照组男生21人,女生19人。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即在学生入科时向学生传授循证医学相关知识以及文献检索方法,学生熟悉自己分管的临床患者病史资料后提出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根据问题检索文献,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充分讨论,结合患者意愿,形成临床诊治方案,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应用于患者,并观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仅仅扮演辅导、纠错和 总结 等工作角色[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带教老师在教学查房时综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形成疾病诊断,然后就该疾病按其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转归等对学生进行纵向的系统讲授[1~2]。
1.2.2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出科时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果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具体内容见表2)。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两组间均数、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出科时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的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出科时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提高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促进临床辩证思维形成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检查手段和治疗 措施 日新月异。同时,随着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公布,许多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指南或专家共识不断更新。这些均为心血管疾病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医学生实习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即在教学查房时带教老师综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形成疾病诊断,然后就该疾病按其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转归等对学生进行纵向的系统讲授。
学生以听为主,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临床问题的独立发现、解决和思索。往往实习结束时学生对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全面,很难形成辩证的临床诊治思维[1~2]。笔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传统实习教学方法既不能提高医学本科实习生出科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也不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更不能促进其临床辩证思维形成。
整体上,学生对采用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满意度不高(具体见表1、2)。循证医学思想的核心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综合当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医师本人多年宝贵的临床经验与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及其真实意愿,制定科学、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该方法不但已成为指导临床医疗实践的主流方法,而且正对临床教学工作产生巨大影响[3]。一些欧美国家在临床教学中实施了以循证医学思想为基础的教学法,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4]。
采用该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最要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学生首先要根据患者具体疾病提出临床诊治相关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检索文献、评价临床研究证据,最后经充分讨论,并结合患者意愿,形成临床诊治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弱化带教老师地位,仅仅扮演辅导、纠错和总结等工作角色[3~5]。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新的实习教学方法,不但能显著提高医学本科生实习结束时出科理论考试成绩,而且能明显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更能促进临床辩证思维形成(具体见表1、2)。
同时,笔者在将循证医学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时很难适应、对文献检索方法陌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能力较差等。为了顺利开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应对学生临床前教学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着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临床带教老师更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和理念,提高新形势下的带教能力。总之,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法能更好提高教育效果,值得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彭贵勇.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2002,15(3):28~29.
2胡泽平,王邦宁.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97~299.
3陈熙.循证医学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15(4):526~527.
4YoungT,RohwerA,VolminkJ,etal.Whataretheeffectsofteachingevidence-basedhealthcare(EBHC)Overviewofsystematicreviews[J].PLoSOne,2014,9(1):86706.
5赵铁夫,王盛宇.循证医学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87~88.
有关优秀临床医学论文推荐:
1. 临床医学教育优秀论文范文
2.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3. 有关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4. 浅谈临床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5. 临床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6. 临床医学教学论文范文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在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检验医学结果为临床医学诊疗工作提供着重要的客观诊断和疗效判断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医学检验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检验管理(对照组,n=100)与依据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行针对性管理(观察组,n=10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文内容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重要内容,可为疾病诊治、监测、预后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医学检验技术随之也不断发展,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保障疾病有效诊断和控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故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1]。本次调查选取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就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与常规管理成效展开对比,现 总结 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临床检验患者200例,男104例,女96例,分别行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应用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重视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并实施,具 体操 作步骤如下:
1.2.1质量控制问题:
(1)标本采集问题:受检者饮食、运动、所用药物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地理位置、年龄、性别、民族也可影响检测结果。采集标本时,需嘱患者将正在使用的药物停用,在安静或正常活动下对标本采集。但若操作不当,如完成静脉血采集后,将血液直接在试管内注入,而针头不拔掉,会出现标本溶血。从正输液的手臂血管行采血操作,会稀释血液标本。
(2)试验和检验设备问题:仪器保养不妥、仪器老化,均可使检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在准确性上出现问题;因检验人员水平有限,或未掌握仪器的功能,标准操作,注意事项,引发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试剂更换时,相关仪器参数未改变,规范保存样品的意识不强,诱导操作失误,促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所应用的试剂,未按规范要求设定,有误差事件发生。
(3)人为问题:医疗科技在近年发展迅猛,检验仪器渐趋高端,有越来越高的自动化程度,但仍需人来对各项操作完成。故检测试验中,检验人员操作误差是引发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员操作误差主要包括:样品暴露时间过长、操作习惯不标准、样品检测峰面积积分存在习惯上的差异及对检测结果的重视度不足等,均可引发不良事件发生。
(4)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即室内质量控制,重视室内质控的开展是监测仪器设备、检验方法、操作环境、过程、试剂等稳定性检测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获取正确检验结果的风向标。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为室间质评,加强室间质评,可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评价,确保结果与其他单位一致或具可比性。
(5)检验分析后问题:医学检验中,结果的复查和审核为最后一道保障质量的防线,检验人员通常对先进仪器设备过分依赖,易有出错 报告 的情况,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未按人工规则复查,出具错误报告等。
1.2.2应对 措施 分析:
(1)检验前质量控制:①保证标本质量:采集样本前,重视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解释,对病情、情绪、生理变化了解,将所需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采样和自留样本注意事项、影响检查因素告知,以提高配合依从,在平静、安静状态下完成采集,保障了样本的真实、合格,避免了由此引发的误差事件。②样品合格: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采集,确认和核查患者信息,标本采集时,对时间、部位、体位、取样方式、数量严格要求。如采集血样,通常在空腹16h内,早上9:00前,患者保持平静、安静正常状态进行。尿标本采集时,患者需饮食规律,避免性生活、 体育运动 、饮酒,女性月经后采集,需注意清洁尿道口、外生殖器及周围皮肤清洁,以避免被经血、阴道分泌物污染。样品一经采集,即具实效应,需及时送检,若不具备及时送检条件,需正确存放,以防变质或变性,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2)检验中质量控制:①仪器维护:仪器正常运行在检验过程中意义重大,检验人员需做好保养和维护,定期性能评价和校准,确保性能稳定和正常运行,一旦有问题出现,需向供应商及时通知,更换或 修理 。同时培训检验科医技人员,防止人为操作失误。②需保证检验试剂合格,对试剂保存环境、时效严格管理,启用前需注意防保质期和生产日期,避免因试剂失效或变质诱导结果错误。建立保管和使用试剂制度,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养:现代仪器均为精细化操作,检验人员需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故需加强技术操作培训和业务学习,娴熟掌握仪器操作规程、检测原理、干扰因素、检测结果的图形、数据,报警的含义及如何维护,保养调试,掌握性能评价和校准标准,防范操作失误。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与自身技术水平结合,针对患者疑问,合理做出解释,主动与其他科室交流,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并与临床症状结合,对结果是否准确做出评估,以使自身检验能力提高。
(4)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管理:检测标本前,校准仪器,行室内质控,对仪器设备各项检验参数和性能检测,正常状态下,才可对标本检测。如失控,需记录,并分析原因,积极纠正,再行检测。注意质控品精密度。重视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与其他单位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1.3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作用显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医疗水平[3]。引发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较多,需行综合分析,针对问题积极防控,以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本次调查中,观察组针对检验前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人员、仪器设备、试剂等因素引发问题的原因展开探讨,并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如重视采集标本前与患者沟通,加强仪器、设备保养和检测,重视针对检验人员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降低检验失败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4]。本次结果证实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文文献
[1]郝莉丽.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72-2673.
[2]毛颖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50-51.
[3]董大光.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43-1144.
[4]薛建丽.谈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如何控制医学检验中的误差〔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221.
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本科新生认同思考
医学检验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民办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专业认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专业认同 教育 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同(90.800±10.209)分;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干部对专业认同无明显影响,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女性、因自己喜欢而就读、家庭收入低的学生专业认同更高。结论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就读原因是影响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新生专业认同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提高新生专业认同感。
医学检验论文内容
【关键词】学生,医科;教育,医学,本科;专业认同;调查分析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专业的认知既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2]。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3]。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医学类专业针对于大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以临床与护理专业最多,医学检验专业相对较少,而对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认知调查则是少之又少。而医学检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要求检验生应具有检验相应学科知识,还是检验生对检验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和认识,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高水平检验人才队伍的培养。了解新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有助于检验教育者发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稳定检验技术队伍,促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2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方式对每一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31人,女85人。由调查员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
1.2调查内容及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大于0.7,内容效度指数为0.856。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用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无法确定(一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非常符合(非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4]。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90.800±10.209)分,专业认同度一般。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认同(50~<100分)占83.6%,其中专业认同处于高度认同(100~<125分)占16.4%,无不认同学生。
2.2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年龄17~21岁,以女生居多,为85人(73.3%),男生31人(26.7%),女生专业认同大于男生专业认同;学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户口在农村64人(55.2%)略高于户口在城镇的52人(44.8%),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可能较大,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录取方式方面,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较多78人(67.2%),其次为第二志愿录取学生(12.9%),且专业认同得分第一志愿[(91.560±9.685)分]大于第二志愿[(89.930±13.079)分],大于第三志愿[(89.250±9.574)分]大于其他方式[(88.880±12.722)分];在校担任班干部人数占40.5%,普通同学占59.5%,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38.8%,其次是好找工作占25.8%,仅有19.0%是因自己喜欢而就读。
2.3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自己喜欢高于父母意见、好找工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专业认同一般,高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比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男生专业认同总分低于女生,与__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一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 文化 对专业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工作等这一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女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农村户口的学生仍然较多,占55.2%,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说明2015级新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依然较大。而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可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更珍惜入学机会,均比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生活比其他学生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比其他家庭收入组的学生高。新生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自己喜欢大于父母意见大于好找工作大于其他原因。虽然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仅占19.0%,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方面却均高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19.0%)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内心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还有64.6%的学生是因父母意见或好找工作而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人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而选择专业,导致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目选择而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3.2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新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处于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的特殊阶段,其专业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4年的大学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新生开展的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总结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对策,有助于教育管理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日常管理和优质服务。
3.2.1积极开展专业认知的实践教育活动,拓宽专业认知途径
专业认知教育已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专业认知实践教育活动,聘请专业认知教育讲师或具备资深学术造诣的教授、专家、学科主任、学院院长等,对专业进行权威解读,对就业进行全面分析,使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认识,逐渐明确检验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优秀的学生、 毕业 生现场宣讲和 经验 交流,激发新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提高专业认知度。
3.2.2辅导员和课程教师双管齐下,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专业认知和人生 职业规划 ”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10]。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座谈调查,深入了解每位大学新生填报志愿的原因、学习专业的目的、对自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结合新生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和职业规划,减少新生的专业困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课程教师切实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客观评价检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所授课程多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专业学习内容、方法、学科体系与价值观念,系统引导新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情感,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辅导员与课程教师携手齐抓共管,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认知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共同探讨与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鉴于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需树立专业认知能力的动态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切实培育高校新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的动力与适应性,进而保障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学检验论文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罗萍,孙玉梅,张进瑜,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35-37.
[3]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高教研究,2014,37(1):9-12.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马杰,彭海平,史志春,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期职业学院学报,2015(2):12-13.
[6]康晓琳,王艳茹,李晓静,等.内蒙地区四所高校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7B):22-24.
[7]__红.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75.
[8]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9]黄分霞.高校新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7):170-172.
[10]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6):94-98.
有关医学检验论文推荐:
1. 医学检验实践报告范文
2.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3. 医学检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4. 关于医学检验的论文
5. 关于医学检验论文
6.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
7. 医学检验述职报告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毕业论文是我们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呈现,论文基本上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对论文的题目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论文的格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学习一下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一、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居中,学号等内容靠左侧对齐,后面的下画线要整齐。。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二、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三、中文摘要
“摘要:“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四、中文关键词
“关键词:“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空两行。
五、英文论文题目
所有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下面空一行。
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除字体外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 words:”要加粗。内容翻译要准确,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注意:如果内容教多,可以将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放到下页。
七、目录
“目录”两字为黑体3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层次标题“一、”顶头,黑体、小四号,第二层次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第三层次再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页码加小括号,页码前为连续的点,垂直居中。
如果采用“1”、“1、1”、“1、1、1”的形式,则每层缩进半字。
参考文献按第一层次标题的格式。
八、正文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两字,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九、标题
所有标题左侧空两字,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 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空两字,或者采用“1”、“1、1”、“1、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顶格。
十、注释
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十一、图表
正文中出现图表时,调整行距至所需大小,返回正文再将行距调整为22磅。
十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十三、打印及纸张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A4规格的纸张,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全文行距22磅,装订线在左侧。按以下介绍的次序依次编排,页号打在页下方,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次序
学生答辩后各院系要将有关资料和论文按照封面、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选题审批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的顺序统一装订成册,存入院系教学档案。
十四、提交论文电子稿
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设计)软盘一定要经过杀毒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应用Microsoft Word编辑,存成以学号为名的、doc文件,例如一个学生的学号为0137023,则文件名应该为0137023、doc。每个学生交上来的磁盘中只能有一个名为学号、doc的文件,对于双修的学生,应上交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名为学号、doc,另一篇名为学号sh、doc,如 0137023sh、doc(双修专业)。
1、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内容提要: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3、摘要及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
4、论文正文: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5、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标题:
作者:
单位:
电话:
基金项目:
摘要:
关键词:
科研的目的是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我为大家整理的标准学术论文的格式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 ,指出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U65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确定室内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必须在装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装饰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到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均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才能对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投资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
建筑装饰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优秀的建筑装饰能够体现人的艺术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随着我国装饰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好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现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管理体制按其管理分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这种状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设计、招标和施工的诸多不便,弱化了国家对定额标准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的开拓发展。
在我国装饰施工的目前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装饰施工的水平,并在提高装饰质量的同时做好装饰工程的预算工作。其中,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极强施工队伍的建设,适当的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这些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改进施工方法,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保证装饰工程预算的相对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费用控制,从预算、施工到决算层层把关,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
2.1 提高装饰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致使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装饰工程中得不到应用。因此,必须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的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成本控制技术与装饰工程特点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2 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由于大部分延续了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经营思想与组织管理上的缺隐,产生了诸如成本控制责任不明,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开支的范围未能全面考虑成本的补偿,许多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其难点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管理思想,在于人的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控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它要求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2.2.1 在经营思想上破除单纯依靠提高工程造价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想,对立“低成本,高效益”的观念,着眼于企业内部挖潜改造,降低成本。
2.2.2 在成本经营上变成本的事后核算为事前的成本控制;变成本开支的实报实销为先算后用,限制使用;变财物部门的单兵作战为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实现“哪里有费用,哪里有成本控制点”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2.2.3 在分配上,建立和完善谁节余谁受益,谁超支谁受罚的管理制度。
2.2.4 在考核上,变过去单纯考核人员消耗指标为不仅考核人员而且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解决成本控制过程中职责不明,归属不清的问题。从而把项目成本与全体员工的经济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氛围和格局。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那么,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3 运用好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装饰单位工程造价计价的核心环节。室内装饰工程造价按工程项目核算具有单件性,需要就各个具体工程,按程序计算其造价。装饰工程是一个周期生产过程,历经方案的提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等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经济关系。因此,造价计算也应分阶段进行,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价与合同价的确定、施工结算、竣工决算等环节,最后得出工程的实际造价。作为单位工程,装饰工程也或多或少地由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其造价只能是各个不同分部造价的汇总。由于装饰工程构成的复杂性,我们更应注意选择装饰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
2.4 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审核工程预算的依据,是工程结算的基础。由于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或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这就显示出审核人员在审核中必须以工程竣工图及现场实现情况为依据的重要性。或者以施工图设计和现场经济签证为依据,或者以现场实测取得数据为依据,严格按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说明逐项进行核对。为防止超规模施工,应严格按审定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凡任意扩大工程量部分,不能进入结算。在建安工程和装饰工程单独承揽时,应注意工程内容和范围的划分,避免重复计算,例如室内地面、墙面、天棚的找平层或整体面层,门窗口和扇,给排水管线和洁具,照明中的灯具,吊顶的预埋件等工程量易重复计算;测量数据当场核对、分析、确定,审核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结合有关施工过程记录、签证,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量;隐藏工程应及时通知甲方代表和监理检查签字,否则按最合理最经济的状态推测计量。
2.5 加强工程直接费的控制
2.5.1 材料费的控制
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在装饰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75%-80%,因而,应将控制材料费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控制的措施有以最佳方式采购材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工程进度计划采购供应材料,避免因材料大量积压而增加了材料的损耗和保管费用;对于常年使用的大宗材料,如膨胀螺栓、自攻螺钉、电焊条、绑丝、水泥、黄砂等可根据经济订购批量订货。
2.5.2 人工费的控制
从定额的编制时间和执行时间来分析,定额的人工费具有滞后性。在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控制支出和按实签证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是按定额人工费控制施工生产中的人工费;二是考虑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适当补充一些;三是如产生预算定额以外的用工项目应按实签证。
2.5.3 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突进,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必须做好装饰工程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斌.工程预算定额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3] 韩一彬.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0,(11).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一、引言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把国家建设成富裕的小康社会战略计划正在实施,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市政工程是我国发展的前哨,靓丽的城市夜景,弯沿曲折的道路、水渠,都是我们市政业的产物。当然对于我们市政业来说,每建设一个工程,首先要对工程进行策划,这里策划,就是我们讲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因此下面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进行浅说。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1、基本宗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市政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首先,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市政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规划(计划)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指管理职能的全面性)。
第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承包全过程的,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应当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中的作用,使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更要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3、必要性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市政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市政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市政工程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3点,即固定性、多样性和庞大性。与市政产品的特点相对应,市政施工的特点也有3点,即流动性、单件性和露天性。市政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3点,即市政产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统一性),市政产品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市政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成功。例如市政施工的单件性(即一次性),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不重复性,不可能有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供使用,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成功地进行施工。再如,市政产品的庞大性,不仅使露天生产不可避免,而且使生产所需的资源耗量庞大,施工时间长,操作条件差,环境多乃恶劣,只有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施工进度合理,施工工艺适当,排除各种干扰。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承包者要取得施工任务,必须在市政市场上参加竞争。承包企业要竞争取胜,就必须进行充分筹划,确定对策,并满足招标方标书中有关组织方面的要求,这就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市政工程施工的复杂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的特殊和高难要求,需要处理好的众多协作配合关系,施工准备工作的复杂性、大量性和长时间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具有科学、严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前设计),另一类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后设计),后者又可分为三种: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标前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投标书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需要而编制的;标后设计是为了满足施工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而编制的。市政施工单位为了使投标书具有竞争力以实现中标,必须编制标前设计,对标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决策,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之一。标前设计的水平既是能否中标的关键因素,又是总包单位招标和分包单位编制投标书的重要依据。它还是承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提出要约和进行承诺的根据和理由,是拟定合同文件中相关条款的基础资料。这两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见下表。
种类 服务范围 编制时间 编制者 主要特性 追求主要目标
标前设计 投标与签约 投标书编制前 经营管理层 规划性 中标和经济效益
标后设计 施工准备至工程验收 签约后开工前 项目管理层 作业性 施工效率和效益
对于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的公共改造工程,在编制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后,还应编制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钢筋结构安装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等等。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突出作业性,主要是进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技术措施设计。
四、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代号、地址、总规模、生产能力、总投资(或总造价)等;
2)工程组成、面积、结构、造价等(可列表说明);
3)工程特点、地区特点、场地特点、地质水文特点、施工条件、技术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震裂度等;
4) 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市政概况、结构概况、设备安装概况等;
5)工程承包合同目标:工期及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境主要材料用量、承包合同中乙方的义务描述。
(2) 施工管理组织
1)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图;
2)各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的职责分工;
3)拟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
4)内部承包规划和合同管理规划。
(3)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1)分包计划;
2)劳动力筹集计划;
3)材料与预制构件供应、采购、订货规划;
4)市政机械设备选用(自备、购买及租赁)计划;
5)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工作任务安排;
6)主要单体工程施工方案初步设计;
7)分期分批施工规划。
(4)施工准备规划
(5)施工总进度计划
(6)各种资源需用计划
(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质量体系的设计
(9)成本目标控制规划
(10)安全环境控制目标及风险管理规划
(11)指标计算与分析
2、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不论是哪一类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都相当广泛,编制任务量很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和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不能稍有忽视。
第三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总之,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抓住这三个重点,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也就好办了。否则其他内容既无法设计,设计出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五、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工
程质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序、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以及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以及三大材料节约指标。这些指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计算,并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中,作为考核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可在图表所列的指标体系中选用。其中,主要的指标应是:总工期、单方用工、质量优良率、主要材料节约和节约率,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以及单方大型机械费、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五个主要方面。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较低。例如:
(1)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
(2)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3)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劳动力使用,场地占用和利用,临时设施,协作配合,材料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施工周期,大流水作业,施工准备,临时设施,劳动力均衡使用与均衡施工,总分包协作,成本,质量,安全,节约,占地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开拓性措施。
六、总结
上述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概述,通过实践本人认为,要编制出切实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实践中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更具有指导性的工程文件,用来指导施工,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医学英语论文; 标题写作; 修辞原则; 策略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a medical research paper,the English titl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Its main functions are to summarize and reveal the subject, guide reading, and to be used for storage and retrieval. This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strategies of title writing for medical English research paper and presents four principles:focuse on subject,be accurate,be concise,be appropriate.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 research paper; Title writing; Rhetorical principle; Strategy人们读书看报,首先要看的是标题,题目常常能概括地反应文章的内容。题目取得好,简练又吸引人,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标题“居文之首,句文之要”,被人们比喻为文章的眼睛。标题在学术论文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医学界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在交流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术期刊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国内越来越多刊物须附英文标题和摘要。因此,学术论文的标题英译也越来越重要。医学论文题名具有高度概括集中反映文献主题的功能,指导读者查找文献资料的导读功能和信息储存提供编制文献检索的功能[1]。本文主要探讨医学论文英文标题写作中应遵循的主要修辞原则及表达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学术论文标题的功能,促进学术交流。1 突出主题原则及修辞策略 题名是论文最重要的、浓缩的信息点,是读者最先得到的直接信息,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点。因此,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论文主题。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对文题的要求:简练和反映论文主题,英文标题应切题准确,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便于索引,利于论文广泛流通。 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论文索引的利用价值。通常读者总是先浏览期刊的文章标题,在对其感兴趣后才会通读全文。因此,在标题英译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修辞策略: 在信息传递上,要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内容,重要内容前置,突出中心;准确使用题名的必要结构要素来完整表达医学文献主题,在医学论文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是由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组成的题名。在表达方式上,多用名词、名词词组、动名词来表达。文字安排应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重要的词放在文题的起始,如association, application, determination,effect,detection,establishment等词所引导的短语都是研究的中心内容。2 准确规范原则及修辞策略 准确是修辞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科技文体写作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因为学术研究特别强调准确,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措辞准确、表达客观、逻辑严密、行文简洁、词义明确、含义固定是科技文体所共有的文体特征[2]。医学英语除了具备以上特征外,它还有大量的专业词汇、术语以及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语法规则和语篇结构。因此,在医学论文题名写作时语言表达要合乎医学论文写作的规范标准。论文标题英译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原文的风格。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格式要求规范。标题译文可采用首字母大写,其余的用小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也可采用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小写(4个字母以上的介词或连词的首字母大写);排列时可根据具体学术期刊的规范分别采用居中排与左对齐的方式;书名应用斜体表示。 其次,选词应强调专业化。与其它学科的英语术语相比,医学英语术语特征相对明显,专业化是医学英语的一大特色。因此,熟知医学英语术语,选择专业词汇,避免使用通俗语是医学工作者治学严谨的表现。例如,“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 应译为“syndactyly of fingers”而不是“congenital skin webbed fingers”;“大黄”“丹参”分别为“Rhubarb”和 “Salvia miltiorrhiza”,而不是“Da Hunag” 和“Dan Shen”。另一方面,科技英语用词强调词义单一、准确,忌用多义词。根据科技英语的这一修辞特点,在英译时应用词义明确单一的词来代替词义较多的词,如用to transmit, to convert, to obtain, to insert, to consume, to absorb, application, sufficient, superior来替代常用的to send, to change, to get, to put in, to use up, to take in, use, enough, better。 此外,用词要准确。注意不使用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应使用公认的缩略词语、代号、符号、公式等。国际上《核心医学期刊文摘》中,对缩写词的使用非常谨慎,对非公认的缩略词语,第一次出现必须先写全名,缩写附后加括号。如丙型肝炎病人:hepatitis C virus (HCV),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语言的习惯搭配也是医学论文英语标题写作特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动词、名词、形容词都有其固定的介词搭配,在使用此类词语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避免错误。医学英语标题多采用逻辑动宾关系的名词性组合形式,常见的搭配如:patients with, cases of, operation on, cure for, response to, effect on, research in/into/on, approach to, observation(s) of/on/in, treatment of等等。下面的标题译文很好地说明了正确使用介词搭配能有助于准确明了地反映论文的主题。 例: The acupuncture effect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针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左心功能状态的影响) “影响”为中心词,但它在文中的意思为“疗效”,因为“针疗”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疗的疗效”可译为“acupuncture effect (on)”。“左心功能状态”是表类属的定语,应紧跟“影响”。“患者patients (with)”修饰“左心功能状态”,“冠心病心绞痛”修饰“患者”。层层修饰关系在译文中均以介词表示,译文准确而明晰。[3]3 简明有效原则及修辞策略 好的标题应是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便于检索。在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尽量少的文字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做到简明有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在信息处理上,遵循科技写作中语言运用的最小信息差原则以谋求语言运用的最大信息量的输出和最佳交际效果,即“作者应该写的都能写出来,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都能读明白”[4]。 在选词用语上,文题力求语言精炼,中心词突出,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通常不超过16个单词。标题起始处的冠词“A”“The”可以省略,但文题中间的“the”不能省。采用短语翻译题名,医学论文英语标题采取的主要短语结构有:名词+动词不定式;名词或名词短语+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结构;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短语;以动词形式开始的短语结构等。以短语形式来表达一个句子,结构言简意赅,内部组织严密,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信息融于一体,使彼此的逻辑关系更明确,表达更细密,更有利于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医学英语要求客观和精确,一些旨在加强语言感染力和宣传效果的修辞格不常见。但是,医学英语强调注重有效的语法和词汇修辞,如英语讲求结构平行对称。论文标题中并列的内容,应注意到语法结构上的对称,即名词与名词并列,动名词与动名词并列,不要混杂使用。例如:The Role of Arthroscopy in Diagnosing and the Treatment of Joint Diseases in Children(关节镜在儿童关节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宜改为:The Role of Arth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Joint Diseases in Children。修改后两个动名词并列,既简化了文字,符合修辞原则,而且还更为醒目。平行结构的使用可以增强修辞效果,不仅使主题更加突出,而且还富有美感,引起读者兴趣。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例1:“Clinical, physiological, and radiological study of a new purpose-designed artificial bowel sphincter”例2:“Socioeconomic status,standard of living,and neurotic disorder”例1中3个形容词平行排列加强了语音的节奏感,也明确了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既美观又醒目;例2中的3个并列名词短语排列有序、结构工整、逻辑关系明确,读者能很快抓住论文的中心。4 得体原则及修辞策略 一个修辞行为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它是否合乎语体的规范,是否符合言语交际环境的规定,是否符合社会交往的礼仪,是否符合文化的习俗,是否符合双方的审美倾向。[5]如用戏曲语体撰写科技论文是不得体的。科技论文的行文要符合科技文体的特点,保持文体的严肃性,是为得体。医学论文的英语题名写作与翻译要求标题与论文的内容协调一致,包括风格的一致,语言表达应符合英语习惯。因此,在医学论文标题英译时,要考虑其语法、修辞特点,尽可能体现出英语的固有风格,避免中式英语的弊病。下面介绍几种表达得体的主要修辞策略。 英文标题的写作可以不拘一格,但应突出主题,服从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使用中国式的英语表达形式。比如,汉语医学论文标题中常常出现“初探”、“探讨”、“经验”、“体会”等词以示谦逊,而在国外的医学刊物中使用带有“浅谈”“初探”这类句式的题名会被认为所论述的内容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缺乏严肃性。这是因为欧美人认为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不必谦虚客套。 汉语论文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一般用破折号,而英文的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通常用冒号表示。病例数在汉语中一般放在正标题中,在英语中大多放在副标题中,如:Post transfusion hepatitis: A report of 60 cases (输血后肝炎60例报告)。 由于受汉语语法的限制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中文标题中常含有“……的研究”和“……的观察”等词语,题名英译时应省略“Regarding …”、“Observation(s) of …”、“Investigation of …”、“Studies on …”、“Research(es) on …”、“Some thoughts on …”、“Introduction to …”等冗余套语,使之更简洁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名词化结构较多地使用抽象名词表达动作和状态,这也是英语表达和汉语表达上的主要差别之一。在汉语中用行为动词表达的意思在英语中多转换为名词。英汉语的用词顺序有很大的不同。在汉语中,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前,而在英语中,“中心词+后置定语”的结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葡萄糖在体外和体内对神经细胞瘤的疗效:Effect of Glucose on Neuroblastoma in Vitro and in Vivo;心脏病患者肌酐激酶同功酶的测定:Detection of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Inheart Disease;严重脑外伤患者大断面骨折接骨时间选择:Timing of Osteosynthesis of Major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总之,标题在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的标题应能准确地概括论文的内容,提纲挈领、点明主题、吸引读者、便于检索。要写好译好英文标题,作者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熟悉医学英语文体的写作特点,熟记常用的句式结构及英语习惯表达方法,在正确理解论文主旨的基础上,力求重点突出,行文准确、规范、简洁、得体。
这种比较专业性的好的免费的论文在网上很难找,就算找的应该也不是完整的,特别是免费的,建议你去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你不有阅览证吗?那里很多,选择性多呀,含金量也比较高.
你可以去创新医学网上看看,而且还有翻译服务。
英语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I.格式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
(The 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5th Ed., 1997,URMSBJ)(国际——温哥华格式1979年创建, 2006年2月最新版http://www.icmje.org)*, 一篇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以下简称"论文")应包括以下12个部分:
1.Title 7. Acknowledgements
2.Abstract 8. References
3.Introduction 9. Legends
4.Materials and Methods 10. Figures
5.Results 11. Tables
6.Discussion 12. Plates and Explanations
II.要求
1.标题
A. 标题的要求
Titles are to be written to be understood by those in your field, telling them exactly what you have done in your work.(告诉你的同行确切研究了什么)
(America)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ithin 14 word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within 100 letters
China journals: Chinese within 20 words; English within 10 lexical words
要求:
(1) Short and concise(简明扼要):Write in one line (not a sentence); not containing an active verb; not exceeding 25 words or 120-140 letters and spaces; no abbreviations or chemical symbols except those that are generally accepted, e.g. DNA, RNA, AIDS, CT, etc.; 中文标题常见的“试论”,“浅谈”,“初探”等词在英文标题中一般不用。我国的国家标准(GB-7713-87)要求将一般英文标题的实词控制在10个词以内。例:Associ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Obesity and Risk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肥胖期与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之关系
(2)Informative(信息丰富):State exactly what you want the reader to know about your paper and your work;
(3)Indexing(便于索引):Pack as many key words or indexing terms as possible into the title without overloading it; key words not in the title will be in the abstract or can go in the "Key Words" section of the paper; key words are usually in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place of the title. 标题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标识,是著录题录和索引等第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标题中所选每一个实词必须是正确通用的术语,能提供文献检索,尽量包含关键词。要求尽量把关键词(索引词)安排在标题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位置上
(4)Highlighting the head word. (突出中心词): 每条标题都有中心词,它们是能高度概括论文中心内容和主题的单词,要将其放在最显著突出的位置。中心词的内容一般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或效果,一般为名词,名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动名词短语。
例:Knowledge-based Technology in the Service of Health 论卫生事业中的知识技术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ntracranial Calcification in Chronic Hyparathyroidism 鉴别力受损与颅内钙化——甲状旁腺功能逐渐减退
美国医学写作协会(American Medical Writers Association)医学论文写作要领中对于标题的说明是:
1、Introduce the article into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2、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part most often read and often the only part read
3、Keep precise and brief( 85-character limit is typical)
4、Must stand alone: no abbreviations
5、Avoid: “declarative” or “headline” titles; “ Our Experience” titles; asking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titles:
So start with : Effect of[explanatory variable(s) ]on [ response variable] under[conditions]”
6. 不同的医学期刊对标题的书写规则要求不同, 一般有两种形式:
1).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A report of 60 cases
2). A Successful Operation on a Pair of Female Twins With Conjoined Liver
标题中冠词的用法:
1). (The) Treatment of gram-negative shock
2). Carcinoma of the anal canal
Running title
B. 标题的结构
标题的结构一般都用名词作主干的名词短语型,这类标题结构中作为主干词的名词一般带有动词意义,有时也用完整句,以陈述句较多,偶尔也用疑问句。例:
Resolution of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fter Recovery from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治疗成年人突发性肝衰竭康复后呼吸窘迫综合症
Using a Title Table to Evaluate Syncope 列表诊断晕厥
表示诊断,治疗方式或药物治疗的标题结构
这类标题中的diagnosis, treatment, therapy 等作主干的名词都带有动词意义,后跟for, in, to, with 等引导的介词短语引出病名或接受诊治的部位及所使用的药物。例:
Adjunctive Therapy with Aspirin in Vernal Conjunctivitis 用阿司匹林辅助治疗春季结膜炎
Basic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眼内异物的基本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A治疗B(A=name of the medicine; B= name of the disease)
A in the treatment/management of B;
treatment of B with A;
use of A in the treatment of B;
A therapy/treatment of B;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xxxx(小2号黑体,居中)xxxxxxxxxxxxxx(内容用4号宋体)。
1.1xxxx(3号黑体,居左)xxxxxxxxxxxxx(内容用4号宋体)。
1.1.1xxxx(小3号黑体,居左)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4号宋体)。
xxxx(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xxxx(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xx”。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 文章 ,写作论文是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规范自己的论文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论文写作格式模板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论文写作格式模板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 方法 、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有时还需附上英文的论文摘要。 关键词 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 毕业 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而参考文献是人们长忽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写作格式模板:格式及排版 1、论文份数: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分割线为3磅双线。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XX大学XX学院XX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论文写作格式 范文 :《试谈 人力资源管理 》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这个人才紧缺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严把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与关卡,让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助飞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 人力资源 5P 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 要了解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一种定义是“在社会或企业里,能推动社会或企业进步的所有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根据这个定义,再结合中国的现状,企业的人力资源就分两种情况了:一是企业所有的员工,另一个是企业里真正为公司做出贡献的人。第一种情况下,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覆盖到整个企业。第二种情况下,有人是走关系进入企业的,在日常工作中并不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些人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围之内。 人力资源管理在 企业管理 中的地位是仅次于 企业战略 管理的。管理范围主要是:人与事的匹配;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人与人的合作与协调;工作与工作的协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可以归纳为“5P”:Perceive(识人),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寻找满足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Pick(选人),人力资源的起点,寻找和开辟人力资源 渠道 ,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甄选出合适的人员并配置到对应的岗位上;Profession(育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手段,不断培训员工、开发员工潜质,使员工掌握在本企业现在及将来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技能;Placement(用人),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使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人尽其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评与素质评估等工作对员工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过程,如晋升、调动、奖惩、 离职 、解雇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头戏;Preservation(留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留住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员工积极性,使现有员工满意并且安心在本企业工作。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是重头戏。工作分析,是通过对某种岗位工作活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组织内部某一岗位的性质、内容、责任、工作方法以及该职务的任职者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 工作分析分为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工作描述,也即工作说明,是以书面描述的方式来说明工作中需要从事的活动以及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条件等信息的文件。工作规范是用来说明承担某项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特定技能、工作知识、能力及其他个人特征等的最低要求的文件。由此可见,工作分析主要说明岗位的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本身作出规定;二是明确对工作承担者的行为和资格进行要求。 工作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岗位分析、环境分析、人员素质分析。岗位分析主要分析岗位名称、工作任务、权利责任、工作关系和工作量。环境分析不外乎分析企业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当然,企业的安全环境也在考虑之中。人员素质分析要求分析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经历、体质和个性等。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典型事例分析法、观察法等。访谈法中尤其需注意的是要消除被访谈者的戒心,毕竟访谈不是 面试 。关于问卷法,其中最难把握的就是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得不全面,就会导致调查得出的信息不具说服性;问卷的界面设计得不友好,被调查者就不情愿填写,则调查效果收效甚微;如果问卷中没有反馈机制,则不利于后续问题的调查研究,等等都在影响问卷法的最终结果。典型事例分析法则要区分其与典型个例相关分析法。观察法必须要获得观察许可,要不就有偷窥的嫌疑了。其他方法比如实践法中,工作人员亲身参与能掌握一手资料,对于最终分析结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之下的首要任务,人力,既是资源,更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财富,资产没了,可以再有,但人走了,对企业却是致命的伤。人力资源规划有两个方面: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四: 1. 管理人员判断法,这是基于 经验 和现状的判断和预测,此法是建立在历史会重演的前提下,且只适合于企业在稳定状况下的中短期预测。 2. 德尔菲法,基于收敛原则的德尔菲法可行性高,集聚了许多专家的意见,中短期有效。 3. 回归分析法,需要一定的计量知识,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理分析来识别影响因素。 4. 转换比率分析法,此法虽然精确、简单的认识相关因素和人员需求之间的关系作用,但进行估计时需要对计划期的业务量、目前人均业务量和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精确的估计,而且只考虑人工需求总量,未说明其中不同类别员工需求的差异。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技能清单法,这是用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列表,包括培训背景、以前的经历、持有的证书、已通过的考试、主管的能力评价等,但此法缺少了对于岗位情况的认知;管理人员置换图,只针对了管理人员这类企业里的重要岗位,缺少对一般岗位的认识和分析;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能够准确全面的了解组织外部人员流动状况,但与此同时,却缺少对组织内部人员流动信息的认知和分析。 前面讲述了主要管理方法,那么,企业的人从何来?员工招聘就像在挑合适的种子,选好种然后再精心培养,才能长成茁壮的大树继而成为顶梁柱,否则就会架空企业。人员招聘首先要确定需求,哪些岗位上缺人,缺多少,男女比例如何;接下来就是招募阶段,这期间,制定招聘计划、选择招聘渠道、确定招聘方法、发布招聘信息、确定招聘人员和地点等;然后是甄选阶段,该阶段主要采用笔试、面试等相关测试来选择企业相关岗位所需人员,其中,笔试是淘汰不合格者,面试是选择合格者;录用和调配阶段,在录用之前有一段试用期;招聘评估和反馈阶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招聘结果进行评估, 总结 优点,发现缺点,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员工的培训、进修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这个人才紧缺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严把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与关卡,让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助飞企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宝宏,杜红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钱振波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1.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2. 论文格式要求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3. 毕业论文写作标准格式 4. 3000字手写论文格式模板 5. 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
写论文的格式。论文,古典文学中意为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现多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学与生物遗传基因密码
摘要: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三联码密码说明了标准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
关键词:三联码密码;标准氨基酸;场;阴阳;易经
生物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由核苷酸组成。不同的核苷酸按所含碱基的不同分为4种,这些碱基为腺嘌呤adenine,A、鸟嘌呤guanine,G、胞嘧啶cytosine,C和胸腺嘧啶thymine,T,为DNA特有或尿嘧啶uracil,U,为RNA特有。张洪钧、彭莉等按照AGCT化学特性依据中国阴阳理论进行阴阳分类――嘌呤AC.属阴,嘧啶CT属阳;而二者又可以分别再分阴阳,即A为阴中之阴,G为阴中之阳,C为阳中之阳,T为阳中之阴”。实际上,4x4x4=64种三联码说蕴含的生命含义也是可以根据标准氨基酸的分子特性继续演化其整体含义的。
1基因组本质是精的集中体现
基因组是人体精气的凝聚态,是人体的微观资讯调控中心,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含有生命的全部资讯。功能的整体必然由有序的结构所完成。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是在结构有序的情况下完成的整体排列,是根据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以及标准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功能整体特性阴阳进行分类的。
生命是整体的,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结构的有序性是功能统一的基础;生命是从原始的化学振荡不断进化发展过来的,正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才最后形成了生命整体,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是构成生命整体的基础条件。
2密码子的整体含义
2.1密码子与阴阳4×4×4=64种联码是由阴阳演化而来的,64密码子与易经的64卦遥相呼应,反映了整体的演化规律,蕴含着最基本的阴阳,密码子不是随机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阴阳的相互组合中完成了生命的有形显示和相互联络。生命的发展进化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过来的,其内在的生命密码予必然与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相一致。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
64密码子是阴阳转化的,代表了阴阳在64卦中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所方法,c为阳中之阳,那么CCC在64卦中就属于干;A为阴中之阴,aaa就代表了坤,其余类推。各三联码密码子代表了整体的阴阳属性,它的卦象代表了它在64卦中的阴阳整体属性。整体是关键的,即使在不同的星球进化,生命的物质和分子构成可能不同,但是整体还是一样的;整体是形成分子运动整体性的主导,而分子的运动则体现了整体。
2.2三联码密码子各脱氧核糖核酸的含义第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代表了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特性,结构的刚与柔等,空间的占位等。
例如:CCC代表了脯氨酸β-吡咯烷基-α-羧酸,见图1,与一般的α-氨基不同,是一种亚氨基酸,侧链取代了自身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而形成杂环结构。这种杂环结构在空间上变现为刚性,不易摺叠,阻碍了其他分子的接近。卦象就表示为干。
aaa代表了赖氨酸α,ε-二氨基己酸,见图2,侧链是含4个C原子的直链烷胺,侧链的胺基带有正电性,可以摺叠与羧基带有负电性相互接近,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环,表现出较大的柔韧性。卦象就表示为坤。
其他氨基酸依此类推。
第二个脱氧核糖核酸则与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等电点很有关系,郭同新认为:“标准氨基酸按等电点去排列.可显示出氨基酸化学性质的周期性,与遗传密码方阵结合,得出氨基酸密码编辑的内在联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个脱氧核糖核酸则表示了代表这种标准氨基酸的密码子在64密码子整体中的变动性和摆动性。ATGC相互间有截然不同特点的氢健和色散两种作用形式,氢键作用动力具有高度的方向性,而色散作用动力不具有方向性,只是有强烈的加和性。人类基因组中起主要作用的富含c+G遗传基因就是由高度方向性的氢键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主导DNA的先导条件。而起著启动、终止、转录等副旋律作用的富含T+A遗传基因则由色散作用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副旋律DNA的先导条件。这就是人类基因组的根本特点,而其他生物种就没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是就一开始用氢键动力和色散动力同时混在一起的方式来起作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而已。当然生物体越高阶,氢键作用动力占越大的比例。这种作用形式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性和主动性。生命的“阳”具有这种主动性的特点。
2.3基因数目的推测整体是微观基因组整体的指导,在整体的作用下,形成了具体的基因组。而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由生克制化相互作用的五脏组成,五脏互含即每脏也由生克制化的五脏相互作用构成。由此组成了整体。按照整体一致性原则,基因组整体也由五脏基因组模组组成,每脏基因组模组也由相应的五脏基因组亚模组组成。那么总的基因数目如下:55×60/5=37500。
解释:人整体有五脏,每脏又有五脏,所以共有5×5×5×5×5×5种变化。而三联体密码共64个,减去1个起始子与3个终止子,共60个,60个密码子分配在5个亚模组脏中,每个亚模组12个密码子,那么基因的数目是37500个。平均每基因含核酸数目55个。
这只是推测。基因的数目和位置以及大小在基因组中还有个优化过程。基因组作为人体整体的资讯系统,和自然界也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的资讯在基因组中得到了统一集中体现。
3非基因部分与基因的关系
人类的元整体是在 *** 与卵子在相合的瞬间形成的,精卵结合后各自的亲和力等特性消失了,而受精卵的特性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了。精卵结合的瞬间精卵特性消失的瞬间和受精卵形成之前首先形成了人类的最初整体――元整体,元整体自此开始演化,从无形逐渐演化有形,从太极-阴阳-五行以至最后演化成有形的基因组。
基因与非基因的关系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是基因组整体的有形整体,而非基因部分则是基因的场;这个场是生命的场,具有能动性,可以调控基因,保持基因的相对稳定,而且可以相互联络,促使基因的优化、基因的相互调控与基因组整体的形成。基因的均一化作用也说明了这一点。
4结论
基因组是整体的,是人整体的资讯的集中体现,是与人体平衡存在的自然界的资讯的集中体现。生命是有序的,有序的生命必然由有序的生命大分子的有序运动组成。取类比象应该建立在脱氧核苷酸与其他生命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整体是一切生命运动的根本。
寒冷天气有利流感病毒存活
美国科学家日前证实,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里存活时间更长,主要原因在于寒冷天气中人体内的黏液分泌迟钝。无法将病毒清除。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小组在彼得・帕莱塞带领下进行实验,让数百只豚鼠在不同的温度和溼度下接触同一种人类的流感病毒。他们把豚鼠放在笼子里,使空气从生病的豚鼠流向健康的豚鼠。
研究小组发现,在室温下,流感的传播在溼度相对较低20%~35%时达到高峰,溼度为65%时会再次达到峰值。流感在溼度为50%左右时不那么容易传播,在溼度超过80%时根本不传播。
研究还发现,温度是一个比溼度更为重要的因素。在溼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为5摄氏度时动物会患上流感,而温度较高时流感病毒则无法侵入。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患病动物的鼻子携带病毒的时间要长两天。
人体中的黏液通常通过呼吸道向上流动,将污染物清除。帕莱塞说:“当冷空气侵袭我们的上呼吸道时,黏液会变得比较黏稠,所以我们就无法像通常那样轻易地清除病毒。”
>>>下页带来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