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中医文章网

中医文章网

发布时间:

中医文章网

《民间中医》网中有很多书籍下载,有很多文章,病例。建议去看看。中医 民间中医网 中医论坛 中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保健,...

你是要发医学类的刊物是吧,评什么职称呢?我们这边最快的刊物可在10月上旬发表出刊,怎么联系你呢?

把你邮箱发给我。我这里有基础的六本中医入门书籍。包括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等。

你想自学吗?书店就有不少了,再说网上的都是录入者手打的,不及出版社有那么严格的审查、编辑。你说呢

中华医学期刊网怎么下载文章

中国知网免费下载论文方法如下:

1、在浏览器搜索“师大云端图书馆 CNKI中国知网免费入口”,找到查询结果后,打开网站。

2、点击网站标题上方的“知网免费入口”,打开免费入口列表,从列表中随便选择一个入口,进入知网。

3、登录知网后,查找论文的方法有很多,右搜索框的左侧可以选择优先搜索的范围,可以按全文搜索,也可以按关键词、作者、出版物名称等搜索。

4、通过查看论文题目找到最符合查找内容的论文题目,直接点击题目打开文章。在文章页面可以看到,即可以整本下载文章,也可以在线阅读,甚至还可以分页下载。按自己的需要下载即可。

知网:

中国知网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以《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全文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库。收录资源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学术与专业资料;覆盖理工、社会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农业、医学等广泛学科范围,数据每日更新,支持跨库检索。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豆丁上有小量的文章,别的没有免费的,大医院内部网有专门的下载通道,如果你认识医院里人的话,我们医院可以通过局域网下载

中华病理学杂志文章在哪里下载中华病理学杂志文章在医学网下载。

中国文章网

中国作文网 沈河作文网 小荷作文网 创新作文网 3P作文网 中学生优秀作文网 天津作文网 旭虎作文网 在线作文网 作文网址大全 绿野作文网 中国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学作文网 实用作文网 高中生作文网盐城中小学生作文网 松柏第二小学作文网 雨丝作文网 易通作文网 南岗小学作文网 黄冈作文网 市九中作文网 金蔷薇作文网 作文网 雷老师作文网多多作文网 震小作文网 爬山虎作文网 天成作文网 创新作文网 旭虎作文网 中国作文网 沈河作文网作文岛作文博客高考作文网 新作文 优秀N多题材作文高中优秀作文 学习时空 创新作文网 不知你要找什么样的作文网,以上这些作文网都是很好的

江南岸文学网,接受散文诗歌等多种短篇体裁,而且有稿费。

ww w.sushuowang.com 文章诉说网 这里面有很多文章的

中医医学论文网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亲~~〖中医论文〗:要想写好中医论文/中医学论文/中医药论文/中医论文范文/中医毕业论文可以到(鲁韵论文网)上了解下,(鲁韵论文网)有写好的中医论文/中医学论文/中医药论文/中医论文范文/中医毕业论文范文的!或者直接加~~~Q~~~~(我的名称)我能帮上你的忙。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展望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文章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TDM)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如何借鉴西药TDM开展中药TDM进行了探讨,以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各类中药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了中药TDM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且在方法中提到无创伤性样品(如尿液、唾液等)的应用。我国中药TDM刚刚起步,随着进入个体化用药的时代,运用中医学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人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的防治疾病效能,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其有关的作用机理,开展我国独特的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对阐明和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给药方案,促进中药新药开发和剂型改进及质控,推动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并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这个网址就有你想要找得

关于中医学的文章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张湛曰⑴:夫经方之难精⑵,由来尚矣⑶。今病有内同而外异⑷,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⑸,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⑹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⑺,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⑻,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⑼,深自误哉。

是你要吧!哥们要诚实

  • 索引序列
  • 中医文章网
  • 中华医学期刊网怎么下载文章
  • 中国文章网
  • 中医医学论文网
  • 关于中医学的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