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大全下载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大全下载

发布时间: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大全下载

[1]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王福先,. 论推动城市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的和谐发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徐金燕,陆自荣,.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其破解[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孙玉刚,. 议行分离:社区自治组织性质回归的体制探索——昆明市盘龙区拓东办事处“一委一站制”社区管理模式调查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3).[5]黄娟,. 居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未来走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黄宇,. 社区自治组织“内卷化”及其功能变迁[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7]荀关玉,顾永清,. 政府的意愿能力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理论前沿,2008,(10).[8]荀关玉,. 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矛盾和对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进展介绍[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王德刚,. 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良性互动的实现[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11]张丽秀,. 社区自治组织的职业化发展方向[J]. 企业家天地,2008,(6).[12]黄宇,. 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与社区自治组织创新[J]. 浙江学刊,2008,(5).[13]张战勇,.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初探——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 前沿,2007,(5).[14]李薇薇,. 社区自治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5]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4).[16]郭赛玉,. 论转型期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7]周振超. 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18]张兆端. 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警务[J].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9]范明林,匡碧波. 略论社区建设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兼议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之异同[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0]张书琛. 社区自治的组织架构及其启动运转[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21]张劲松,秦梦. 论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的治理[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22]夏建中. 北京城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J]. 北京社会科学,2003,(2).[23]魏娜.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24]隋玉倩. 对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定位的再认识[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25]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工作流程表[J]. 社区,2002,(3).[26]施骏. 论居委会重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路向探究[J]. 社会科学,2001,(1).[27]崔虹. 试论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社会创新意义[J]. 辽宁经济,2001,(12).[28]孙玉琴 ,李清华. 选准突破口 创建新社区──青岛市李沧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成效显著[J]. 中国民政,2001,(8).[29]敬尧. 街道分权的绩效与价值──江汉区社区自治组织测评街道的调查[J]. 中国民政,2001,(11).[30]积极推进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中国民政,2000,(6).

社区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璇. 现代调解制度的价值考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XX,(05) . 2、唐茂林. 论人民调解的转型[d]湘潭大学 , XX 3、黄翘云. 和谐社区长效机制的探讨[j]. 武汉学刊 , XX,(01) 4、张芝霞. 我对社区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j]. 社区 , XX年,(05) 5、姜振华. 社区参与:对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互动关系的透视[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XX年,(03) 6、郝增福. 社区调解引入“民主听证”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司法 , XX,(04) 7、罗淳. 社区问题探讨[j]. 理论与改革 , 1999,(02) 8、陈新江. 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之我见[j]. 中国司法 , XX,(07) 9、姜良栋. 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公安研究 , XX,(07) 10、江舟. 治安调解处理的背后[j]. 检察风云 , XX,(19) . 11、刘武俊. 重估调解制度的价值[j]. 中国司法 , XX,(01) . 12、约翰·布拉德, 戈玉和. 社区调解、刑事司法与恢复性司法——法律制度的重构[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XX,(0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一、“社区”来源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3.社区参与性不强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一、“社区”来源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3.社区参与性不强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1.1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1.2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2.2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2.3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3.1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3.2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3.3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城乡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 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不发达最主要体现在农民无法掌握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和能力技能,从而导致生存、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作为政府除了向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外,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得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1.1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1.2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2.2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2.3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3.1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3.2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3.3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社区防汛文章参考文献大全

工作方案要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 方法 步骤以及领导保证、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1

汛期雨季即将来临,为确保小区和地下车库的安全排涝,确保业主的车辆停放安全,保证业主生活秩序的正常有序,根据各级防洪防汛工作精神和多年来关于防洪防汛工作的要求,结合___小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洪工作应急预案。希望我们___管理处的主管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主管人员的领导能力,带领各部门员工,竭尽全力做好防洪期的各项工作。

一、成立防汛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___

组成员:___、___

抢险队伍:管理处各部门主管、办公室人员、工程维修人员、全体安保人员

二、防汛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市、区物业关于防汛排水的指示精神,全面指挥___小区的防汛工作。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人员安排,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___小区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 措施 ,立足小区,坚持自保、自救,确保小区的汛期安全。

2、准备足够的防汛物资,根据出现的险情,提出排险、抢险方案。负责检查、监督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防汛物品的准备情况;确保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和财产安全,杜绝小区凹陷区域的排水不畅和地下室存水等问题。

三、防汛工作要求及措施

1、成立的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队。具体负责小区内的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和业主财产不受损失;及时收集雨情、汛情等情报;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体业主的防汛意识;确保无事故发生。防汛期间要保障通讯畅通,防汛成员和值班人员做到24小时电话畅通。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离岗、脱岗。如遇大雨,经理及各级主管、安保班长必须到岗,办公室人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

2、建立安全责任制。管理处领导人将具体工作分布到位,做到各个区域都有直接责任人。对不能按时到岗人员和不认真负责而造成损失的人员实行问责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3、联系工作。安保部门应对有车业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提示,并做好地下室车辆停放秩序。客服人员应了解,所有地下车库的业主通讯联系方式,必要时通知业主,配合做好安全疏散工作。遇到特大暴雨,应密切关注 雨水 情况和小区内有关道路的通畅情况,做好与全体业主的联系准备工作。

4、物资准备和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根据___小区实际情况,对重点部位要加强巡视;各部门分工明确;做到雨前、雨中、雨后都有专人负责监视;并做出相应排险措施;以下是各部门的明确分工与职责:

财务部:竭尽全力保护好财务部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有特殊情况需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自保同时,协助其他部门做好救灾工作。

公共事业部:在汛情来临时,客服中心要做好和全体业主间的温馨提示工作,对灾情相对严重的几座楼层,要重点记录汛情信息,必要时电话通知业主告知详情。如有业主求救电话,应详细记录业户详细住址(楼层号、单元号、房间号、联系方式),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申请增援。

绿化保洁部:充分做好汛期绿化植被的保护工作和小区保洁工作。在恶劣天气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花草树木的成长。雨后做好小区的卫生清扫工作,让小区的每个角落时刻保持卫生清洁。让在住业主感受到环境的清新自然,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小区的业主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如有业主屋内或仓库有进水现象,应配合工程部立即前往,帮助业主做好清扫排水工作。

工程部:工程人员应定期检查小区内的水、电设备,汛期要适当增加检查频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和安全。检查各排水管道的畅通情况和应急使用情况。险情发生时的救援物资包括:

1)应急灯具要充足电量,以备夜间使用。

2)沙袋若干,将沙袋放在地势较低的入口地方,可以起到截流的作用,避免上游雨水汇集到地势较低的区域,造成危险。小区内几个容易积水的楼层有A1、A3、A5、C1等几个地方,要密切关注积水情况。灾情结束后要立即将沙袋搬离至隐蔽区域,并做好保护工作,以免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3)准备铁锹5把、带钩钢筋5根,必要时疏通下水道,或直接打开下水道井盖,可以加快雨水流入下水道的速度,避免雨水冲进地势较低的车库或仓库。灾情结束后要立即放置井盖到原处,以免发生危险。

4)排水设备,排水泵和排水管要放置在易拿易放的地方,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如遇部分管道排水不畅,应用排水泵将此区域的积水排至其他顺畅的区域。用完后要清洗干净,并存放。

安保部:充分做好汛期安全保卫工作,如有求救或增援电话,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救援和保卫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关键时刻帮业主排忧解难。

四、按不同情况启动相应预案

(一)第一预案:

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防汛工作领导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 总结 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办公室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二)第二预案:

当暴雨袭击或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防汛领导小组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或进行紧急部署。物业办公室要把防汛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三)第三预案:

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抢险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对小区内部和地下室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备进行强排。确保业主正常的生活秩序和财产安全。

以上各组各部门应恪尽职守,安全度汛,确保业主生命财产及公共财物的安全,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有组织有纪律;关键时刻义勇当先、临危不惧。时刻把业主的利益放在头等位置。让总公司领导放心,让业主满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2

随着雨季的到来,根据浏阳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当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防洪防汛工作迫在眉睫。我矿为了安全度汛,制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洪防汛领导小组,并配备了充足的物资、设备和其他防洪防汛用品,确保矿山安全顺利度过汛期。其应急预案如下:

一、应急原则:

我矿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的原则,发扬团结抗洪的精神,在矿山防洪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确保矿山安全度汛。

二、 工作计划 :

制定防洪防汛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各成员都有防洪意识,并将制度落实到各班组、人员。及时进行安全度汛 教育 和防洪防汛安全责任教育。经常检查防洪防汛物资准备情况、防洪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洪水来临时的应急。加强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人员、物资、设备及现场工作一切安全。

三、成立防洪防汛前线指挥部,明确职责:

总指挥:___

副总指挥:___

成员:________

总指挥:对全矿范围内防洪防汛负总责,统一指挥防洪防汛工作。

副总指挥:负责执行抢先方案,调集抗洪人员和所需物资。及时准备好抢险器材,根据总指挥命令迅速运行到指定地点,并负责救灾人员的食宿和其他事宜。

成员:执行总指挥的指令,负责防洪物资的供应和储备,设备的调派和运送及抢险工作的一切相关事宜。医疗组:由南岳村卫生院工作人员担任,负责治疗在抢险过程中受伤的人员。

四、应急方案:

(1)、建立以矿长为指挥的防洪防汛前线指挥部,分工负责,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加强调度,做到一切行动有指挥,一切行动听指挥,汛期来临时,安排专人现场值班,并成立防洪防汛抢险队。

(2)、做好物资供应计划,安排好防洪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在汛期来临时前,准备好足够的 编织 袋、沙、水泵、铁锹、雨衣等防洪物资。

(3)、投入到抢险现场的装载机、发电机耀加强保养与维修,确保汛期来临时设备能正常运转,特殊时期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应急作用。

(4)、地面受洪水威胁到的材料和设备,由矿总指挥统一安排,尽可能的搬运到高处的安全地带。

(5)、总指挥要根据水位变化,组织防洪队员尽可能的疏通排洪 渠道 ,把本矿山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6)、保管组由谢喜元负责,要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和指示,发放抗洪抗洪抢险工作所需的工具、材料和物资,保证抗洪抢险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7)、医疗组由南岳村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担任。医护人员在抢险期间,要亲临现场为抢险过程中受伤的人员进行及时治疗,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8)、汽车组由谢海波负责,抢险期间要备有足够的汽车接送受伤人员和医护人员。

(9)、通讯组由熊善保负责,事故发生后负责召集抗洪抢险人员和联系上级有关单位,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上级有关精神和指示。

(10)、如果事故太大,本单位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请求救援。说明:本应急预案只有在发生洪灾事故后方可启动实施。

五、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数量和存放地点:

厂部保管室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3

为防范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防止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确保师生的人身和校园财产安全,结合我镇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强降雨防洪水领导小组

组长:ZZ

组员:ZZZ

二、准备工作

1、各中小学在暴雨来临之前,仔细检查校舍状况,看屋面是否漏水,墙体是否淋雨,清理下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有问题及时维修;

2、对师生进行防暴雨雷电洪水的 安全知识 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3、检查学校周边环境,防止因外部原因造成校内事故。靠近山坡的学校,要密切关注山体情况,防止滑坡塌方等灾害;

4、检查电路设备,防止因淋水引发事故;

5、有举水河防汛任务的单位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落实人员和职责,准备足够的沙袋、沙子、铁锹、雨衣、电筒等防洪用具;

6、检查我中心学校负责防洪的举水河堤两个闸口和地段,制订防汛安排,作好人员和器材准备;

7、各学校确定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线和安置地点,组织师生开展自救、互救、逃生演练。

三、应急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或进入汛期各学校必须安排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对各类人员进行调配;

2、暴雨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频繁地在学校各处巡视,有住宿学生的学校,要重点巡查学生寝室,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3、强雷电天气,要做好学校人员及电气化、远程教育设备的防雷电工作;

4、一旦校舍出现险情,迅速组织学生有序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教师要首先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5、及时通过校园广播、电话、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传递信息、通报情况、获取各方面支持;

6、关注学生上学放学的路况,如果道路损毁或存在安全隐患学生不能回家,学校应妥善安置学生,并及时联系家长;

7、按照镇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人员做好举水河堤的堵闸防汛任务。

四、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轻心思想,认真作好各项准备;

2、工作上要抓好落实,分工职责明确,物资储备到位;

3、组织上要协调有力,保证政令畅通。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4

20__年汛期即将来临,按照防汛抗洪工作“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为了切实做好工业城防汛抢险工作,确保大汛或紧急情况下企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工业城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为统一协调防洪抢险工作,及时传递和反馈信息,决定成立包括各企业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员在内的工业城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是工业城防洪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机构,对工业城企业的防洪抢险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督促、处置、信息传递和报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管委会其余同志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落实处置措施,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

二、高度重视,加强防范

1、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成立防汛抢险领导机构,法人代表要亲自挂帅,落实防汛抢险责任,制定防汛抢险工作的应急预案,建立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准备。企业要将防汛抢险机构、应急预案、防汛值班电话、联系人等内容于5月10日前报管委会办公室。

2、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对生产区域、在建工程进行认真排查,对已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3、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汛情,要在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投入到防汛抢险工作中。

三、工业城管委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在县防汛抢险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视汛情启动工业城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一)责任分工

管委会其余人员按照统一安排,随时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二)工作预案

1、加强值班。根据省市县气象预报和防汛办的通知,我县有暴雨、大暴雨天气消息时,管委会及时通知各企业加强值班,时刻警惕暴雨洪涝灾害。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值班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2、实行信息报告制

汛期经常向企业了解防汛抢险准备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县防汛抢险办报告。

3、实行安全排查制

汛期内坚持到工业城企业和现场检查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4、指导协助企业防汛抢险

发生汛情后,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要第一时间到企业协助排涝抢险,具体分工。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5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减轻洪水等灾害造成的损失,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科学实施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决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团结抗洪。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bb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四)适应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bb镇境内各村(社区居)委会、镇属各企事业单位洪水事故。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bb镇防洪防汛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总指挥:(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指挥:vv(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二)职责

1、镇防洪防汛指挥部主要职责

(1)在镇党委政府和镇防洪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洪工作的法规、政策和镇党委政府、镇防洪防汛指挥部的决定、指令及党委政府关于防洪防汛救灾的各项指令,发布启动预案命令,指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应对。

(2)根据灾情对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提出论证意见,领导、部署、协调灾害应急工作,部署组织各组成部门实施抗洪和救灾工作,执行党委政府下达的其他任务,制定和修订《bb镇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3)当行政区域内有重特大洪水灾害发生时,组织召开防洪防汛工作应急会议,听取各村(社区居)委会和单位的雨情、水情、灾情汇报,安排部署防洪救灾工作。

(4)统一指挥全镇的防洪防汛应急工作,组织镇属相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职责对受灾地区进行抗洪救灾。

(5)向镇人民政府和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水灾害和抗洪救灾应急工作情况。

2、镇防洪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执行镇防洪防汛指挥部各项决策和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调度指令。

(2)掌握汛情、灾情,必要时发布洪水预报警报和汛情公报,编写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

(3)负责协调、检查、督促辖区内各级和有关部门的防汛工作。

(4)检查、督促各项防汛抗洪和救灾措施的落实工作。

(5)协助组织防汛抢险队伍,组织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督促、检查和落实有关防汛物资的储备。

(6)完成镇防洪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抢险应急小组职责

(1)通讯联络组: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洪水事故,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抢险,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后勤物资保障组:按照镇防洪防汛指挥部的要求负责做好防洪物资储备、管理、供应工作。

(3)医疗救助组:负责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协调各大医院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4)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护防洪抢险公共秩序,交通、道路管制和灾区社会治安。出现紧急情况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偷窃国家、居民财产和防汛救灾物资,破坏防洪工程、防汛通信设施的犯罪分子;做好防洪救灾的'治安和保卫工作。

(三)各村(社区居)委会,镇属各企业、单位防洪防汛指挥机构

各村(社区居)委会,镇属各企业、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防洪防汛指挥机构,将防洪工作责任分解到各组、队、人,必须在镇党委政府和镇防洪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搞好本辖区、本单位防洪抢险工作。

(四)汛期值班制度

各村(社区居)委会、企业、单位要安排汛期值班人员,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严禁值班人员脱岗。

(五)汛期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1)督促危化品企业要对有毒有害物质和通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妥善保管,落实防潮、防水和库房防渗漏措施。对防洪排涝设施要专人监控,加强水灾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

(2)督促道路交通和水上行业要加强对汛期自用车(含营运车辆)船的安全管理,对容易发生塌方、落石等危险地段进行重点监控,遇暴雨天气和桥线情况不明时要果断采取拦停、封锁区间等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督促各村(社区居)委会要加强村(居)民的塘库堰排洪设施排查加固,及时整改,要完善和落实防汛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水情预测、预报,确保汛情信息和调度指令畅通,防止水灾事故发生。

三、洪水预报预警及物资准备

(一)预报预警

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降雨预报进行预警:发生五十年一遇洪水(24小时降雨量达到193.5毫米),或发生百年一遇洪水(24小时降雨量达到222毫米)时,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人员、财产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报告灾情及抢险工作进展。

(二)灾情上报

灾情信息主要应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组织核实后,应立即上报(包括灾情图片),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三)物资准备

防洪防汛抢险物资需储备:编织袋、铁锹、照明器材、救生设备、运输工具等。

(四)运输车辆安排

由后勤物资保障组随机抽调。

四、应急响应

(一)五十年一遇洪水防御方案

当发生五十年一遇洪水时,根据我镇防洪工程现状,属标准内洪水。洪水只在河床内通行,不涉及人员、财产转移等事宜。指挥部派人加强巡视,严密监视水情变化,组织落实好抢险物资、车辆和抢险队伍,随时准备抗御超标准洪水。

(二)百年一遇洪水防御方案

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根据我镇防洪工程现状,属超标准洪水。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为确保辖区安全,指挥部要在组织抢险的同时,及时指挥应急队伍,做好人员、财产转移工作。

(三)应对措施

发生洪水时,指挥部要及时组织、指挥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各抢险应急队伍分赴发生灾情地点,迅速投入救援。通讯联络组要确保信息畅通,后勤物资保障组要确保物资供应,医疗救助组要做好伤员救治及卫生防疫工作,安全保卫组要维护好灾区的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破坏、盗窃分子。

(四)安置地点

利用镇区有利地形,就地就近向高处转移。安置地点要提前做好准备。

(五)撤离路线

根据撤离去向和数量,各出险地按指定路线撤离,以免造成相互干扰和交通堵塞,影响撤离速度。

(六)后勤供应

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由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灾区和抢险人员的食品供应。参加抢险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的食品供应。

(七)医疗与卫生防疫医疗及药品供应工作由镇卫生院负责。从各乡镇卫生院或中医院抽调身体好、素质高、 经验 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建巡回医疗救护队,参加应急救护,同时全力进行监测和消毒,防止各种流行性疫病的发生。

(八)应急结束

防洪防汛应急工作结束后,指挥部根据抢险救灾实际情况,发布解除应急命令,转入正常工作。

五、奖惩

(一)奖励

对在洪灾抢险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惩处

对在洪灾抢险救援工作中玩忽职守、临阵逃脱、拒不执行抢险救援命令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

七、奖惩

(一)奖励

对在洪灾抢险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惩处

对在洪灾抢险救援工作中玩忽职守、临阵逃脱、拒不执行抢险救援命令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汛期防洪应急工作预案5篇相关 文章 :

★ 防抗洪抢险实施方案5篇

★ 防汛防洪应急预案11篇

★ 2022防汛应急预案

★ 2022汛期应急预案

★ 防汛应急预案大全

★ 2021防汛工作方案范文五篇

★ 各单位防台防汛应急预案8篇

★ 2021防汛应急预案模板范文

★ 公司防汛应急预案范文

★ 2021年防汛应急预案通用版最新

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下面是社区防汛简报,仅供参考。

20xx年6月17日下午,先锋社区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全面启动先锋社区的防汛工作。

贺书记强调:我们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结合工作实际,本着抓早、抓实、抓好,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大力宣传,使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人人皆知。

王腾达副主任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1、组建由50人组成的社区抢险队伍;

2、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确定防汛的重点部位,确定包保领导,包保责任人;

介绍防汛重点区域的基本情况(第四、第五、第六网格为防汛重点区域)

3、确定先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阳光幼儿园为防汛紧急避险点;4、安排人员对防汛物资进行清点,为防汛做好准备。

5、安排人员对平房居民发放“紧急避险通知”,通知居民搬离危房,紧急避险;6、社区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和夜间巡查制度,如遇洪涝灾情及时处置和上报。

近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县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量,为确保各水库安全,保障辖区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x镇党委、政府紧密部署,力推防汛工作新举措,确保安全度汛。

针对新一轮强降雨雨量大、雨势猛、雨情间断性强的特点,xx镇采取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加强雨情、水情短信预警通知,一旦发生强降雨天气,

预警通知及防范措施会在第一时间以短信和电话再确认的形式传达至各水库管护员;其次,重视巡堤查险,特别关注流域性洪水的可能发生,

注重防范洪水及地质灾害的发生、落实水库及突发抢险救灾责任;再次,各部门相关人员高度重视,严加防范。

尽管xx镇目前各水库水位均低于汛限水位及正常水位,但江河安澜,事关大局,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如果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特大强降雨和大洪水,这些水库就有可能出现险情,引发灾害和次灾害的发生。

大汛当前,xx镇正采取一系列更加强有力的新举措,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5月28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宇正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先进前往洪巷、昆山、牛埠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宇正义、王先进一行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察看了练塘圩堵口复堤工程、新华水库加固工程、青山圩退建工程,听取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关于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检查中,宇正义、王先进指出,我县地形复杂,每年汛期雨量集中,各地要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要加强领导,严明防汛抗旱纪律,

制定好防汛抗旱预案,确保防汛人员、物资、责任到位;要抓好在建防洪工程的扫尾、监管以及河堤除险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同时,各乡镇要加强抗旱准备工作,抓紧搞好灌溉设施的修复及抗旱机械设备的配套、维修保养等工作,要加大渠道修复力度,提高抗旱效益,切实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确保农业丰收

6月28日下午续降2小时左右的特大暴雨,为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居委高度重视,雨后立即组织两委工作人员以及网格员对辖区重点区域进行汛情排查,通过数小时的排查当日未发现灾情状况。

29日早上8:30钟,我居委防汛排查小组在排查中,发现辖区水煤线回迁楼对面铁路围墙倒塌,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详情排查,据查未造成人生伤亡事故和居民财产损失。

据邻近居民反映该围墙因受昨日下午暴雨的影响而导致基础滑坡造成该围墙在今天凌晨6点左右倒塌,我居委支书将情况如实上报红岩社区服务中心。

不到20分钟红岩社区服务中心领导徐大庆主任一行来到现场查看和了解灾情情况,并向我居委作出要求:近期连降暴雨,要加大巡查排查力度,早发现、早排除,避免事故及灾情的发生。

从市防汛办获悉,入汛以来,我市强降雨频繁发生,防汛形势严峻。根据国家防总、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通知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进一步安排部署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市防汛办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要按照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和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部署安排,到担任行政责任人的水库水电站进行一次防汛检查。市、县、乡、村的水库和山塘负责人要做到责任到位、值守到位、巡查到位、报告到位。各级防汛责任人必须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做到不断岗、不缺岗。

同时,各县区(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和分工,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雨情、水情、灾情的收集报送工作。在汛前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对全市病险水库水电站、在建防洪工程、人员聚焦的易洪易涝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抽排设施等防洪风险隐患点和薄弱环节进行一次大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书面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我市防汛部门还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做到人员到位、救灾物资到位、协调配合到位。一旦发生险情和灾情,要迅速做好抢险和群众的疏散转移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镇正南淮堤防汛指挥大队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李锦斌书记重要讲话

7月29日上午正阳关镇正南防汛指挥大队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了省委书记李锦斌同志在防汛救灾工作调度汇报会上的讲话并就我镇正南淮堤当前防汛重点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集体会商。会议由镇党委书记、镇正南淮堤防汛大队大队长邓祖洋亲自安排部署,副大队长曹士军主持了学习讨。通过认真学习,与会人员进一步提高对当前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决心一定要按照李书记要求,抓实抓细抓紧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按照上级防汛工作的统一指挥,扎扎实实做好当前防汛各项工作,确保正阳关防段万无一失。

针对当前防汛工作时间逐步延长,淮河水位稍有回落情况,为防止防汛民工松懈厌战情绪,镇防汛指挥大队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堤上干部民工作思想教育,做到思想不松懈,发扬不怕劳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毫不放松巡堤查险,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要进下加大察督力度,镇正南淮堤指挥大队分三个班,分别由三名副大队长带队,对各中队防汛情况进行巡察,对督察情况认真记录,当面指出,立即整改并及时通报督察结果。

1月28日下午,市防洪减灾办主任、市水利局局长林孝悌专题听取西排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要求各有关单位增强紧迫感,痛下决心,按照20xx年7月15日前西向排洪大河具备通水条件的目标要求,抓住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狠抓落实。

据悉,截止20xx年底,西排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6015万元,占总投资74.7%。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废土运输车辆严重短缺;二是部分尚未拆除的房屋和坟墓、林地处理工作仍然艰难;三是安置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进展缓慢。林孝悌局长强调,只要下定决心,上述问题一定可以得到破解。希望市、区两级指挥部按照主汛期前通水的要求,动脑子、找路子、出点子,找准问题和困难的症结,积极寻求破解之策;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善于汇报请示,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更大的支持;迅速行动起来,分清轻重缓急,一一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市防洪减灾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爱香,党组成员、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沈林杰,市西向排洪工程建设总指挥部、鹿城段指挥部和瓯海段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5月3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今年天气形势和去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签订了防汛工作责任书。副市长、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李富君出席会议。

李富君指出,去年主汛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抗旱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强化工作措施,及时预报预警,妥善处置应对,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单位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李富君强调,各级各单位要强化认识,做到预防在先。要强化责任落实和隐患排查,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做好崆峒水库和东峡水库以及各种在建水库、水电站、淤地坝、尾矿库的隐患排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要强化预警监测,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监测预警系统,全面监视雨情水情,及时开展预报预警。要强化纪律约束,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围绕群众饮水安全及抗旱农业生产,提前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确保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4月22日下午,XX市市长张勇主持召开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各县(区)主要领导、防汛指挥长、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勇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提高警惕,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防大汛、抢大险的各项准备,努力实现“五个确保”的防汛总目标。

张勇强调,要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防汛责任人要深入责任地段,抓好督查落实;要严肃防汛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水库的安全巡查,落实各项防汛措施,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度汛;要备好备足防汛物资,落实抢险应急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争取防汛的主动;要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和巡查,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立即转移受威胁群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要加强防汛值班,及时收集、报送各类防汛信息,做好上传下达,确保防汛信息畅通;遇突发情况,防汛责任人、挂点领导、分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处置。

6月6日,我市召开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分析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

会议指出,2017年入汛以来,全市降雨量及各江河来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1至5成,各主要江河未出现明显洪水过程,预计2017年主要汛期(6月至9月)左江、明江干流、平而河等主要河流出现较大洪水可能性较大。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从容面对防汛抗旱新形势,切实提高防汛抗灾应急能力。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牢固树立统筹意识,切实提高综合协调能力;要明确目标,强化落实,突出做好水库安全防控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演练,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和避灾意识。

会上,市气象局、市水文水资源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副市长黄覃梅出席会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低洼地带居民的防汛意识,掌握洪水来临时的逃生方法,5月4日,武夷山市新丰街道在沙古洲低洼地带开展防洪疏散演练活动。

沙古洲地处崇阳溪傍,属低洼地带,有居民340户1020人,开展防洪疏散演练活动,做好防汛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午3时准,随着手摇警报器响声,街道防汛队伍、余庆桥社区、五里村干部迅速进入沙古洲,动员组织居民撤离村庄。

这时候,在河边洗衣服的居民、在村里打扑克娱乐居民,在家休息的居民听到警报声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迅速往外跑;防汛队伍、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有的组织居民撤离,有的扶老人,在规定时间把居民撤离疏散到指定地点。

通过防汛疏散演练,使防汛队伍,工作人员,社区居民更加熟悉撤离线路,提高了自救能力,促进防汛预案措施的落实,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即将进入汛期,为切实增强师生防汛工作意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师生的逃生、自救技能,检验防汛预案的有效性,4月18日,泸州市叙永县水潦中心校进行了防汛应急疏散演练。

演练前,该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了《防汛应急预案》,并对演练活动进行强调说明。演练中,全校教职工迅速到位,带领学生有序疏散,防止拥挤踏伤。到达预定的“安全地带”后,叮嘱学生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各班老师清点人数,对救出的人员进行清点,看是否全部救出;并向校长汇报各班演练情况。

随后,学校安全负责人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防洪、防汛的安全教育,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了洪灾逃生常识,增强了师生的防洪、防汛意识,提高了师生在洪灾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次演练活动既让广大师生初步掌握了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又提高了全校师生应对汛期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市交通工程安质监站抓紧汛前有利时间,“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全面加强水运工程涉江涉海项目防汛安全工作检查。

其中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项目于近日开展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演练,实操检验防汛安全应急能力。演练科目分为临设加固及船舶疏散,演练过程完整,应急处置人员到位迅速,组织指挥得当,操作熟练,措施果断,及时有效的完成了防台防汛应急处置任务。

演练既锻炼了队伍,又及时发现整治了隐患漏洞,市交通工程安质监站在演练中再次强调了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预案,把防台防汛物资落实到位。二是强调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到岗值班制度和汛期信息报告制度,建立运转有效的防台防汛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基坑开挖等存在安全风险的工序管理,严格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即日,受强降雨气候感化,我县大部分地区呈现强降雨量,为确保各水库安定,保险辖区人们大众生命财产安定,xx镇党委、当局精密安排,力推防汛工作新办法,确保安定度汛。

针对新一轮强降雨雨量大、雨势猛、雨情停止性强的特点,xx镇采纳时候存眷景象预报,加强雨情、水情短信预警关照,一旦产生强降雨气候,预警关照及防备办法会在第临时候以短信和德律风再确认的式样传达至各水库管护员;其次,珍视巡堤查险,特别存眷流域性大水的大略产生,珍视防备大水及地质灾祸的产生、落实水库及突发抢险救灾责任;再次,各部分相干人员高度珍视,严加防备。尽管xx镇如今各水库水位均低于汛限水位及平常水位,但江河安澜,事关大局,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如果不未雨缠绵,防患于未然,一旦产生特大强降雨和大大水,这些水库就有大略呈现险情,激发灾祸和次灾祸的产生。

大汛当前,xx镇正采纳一系列更加强有力的新办法,确保全镇安定度汛。

社区建设论文文献

[1]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王福先,. 论推动城市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的和谐发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徐金燕,陆自荣,.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其破解[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孙玉刚,. 议行分离:社区自治组织性质回归的体制探索——昆明市盘龙区拓东办事处“一委一站制”社区管理模式调查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3).[5]黄娟,. 居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未来走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黄宇,. 社区自治组织“内卷化”及其功能变迁[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7]荀关玉,顾永清,. 政府的意愿能力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理论前沿,2008,(10).[8]荀关玉,. 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矛盾和对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进展介绍[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王德刚,. 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良性互动的实现[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11]张丽秀,. 社区自治组织的职业化发展方向[J]. 企业家天地,2008,(6).[12]黄宇,. 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与社区自治组织创新[J]. 浙江学刊,2008,(5).[13]张战勇,.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初探——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 前沿,2007,(5).[14]李薇薇,. 社区自治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5]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4).[16]郭赛玉,. 论转型期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7]周振超. 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18]张兆端. 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警务[J].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9]范明林,匡碧波. 略论社区建设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兼议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之异同[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0]张书琛. 社区自治的组织架构及其启动运转[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21]张劲松,秦梦. 论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的治理[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22]夏建中. 北京城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J]. 北京社会科学,2003,(2).[23]魏娜.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24]隋玉倩. 对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定位的再认识[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25]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工作流程表[J]. 社区,2002,(3).[26]施骏. 论居委会重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路向探究[J]. 社会科学,2001,(1).[27]崔虹. 试论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社会创新意义[J]. 辽宁经济,2001,(12).[28]孙玉琴 ,李清华. 选准突破口 创建新社区──青岛市李沧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成效显著[J]. 中国民政,2001,(8).[29]敬尧. 街道分权的绩效与价值──江汉区社区自治组织测评街道的调查[J]. 中国民政,2001,(11).[30]积极推进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中国民政,2000,(6).

1] 高春慧.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J]. 学理论, 2009,(15) . [2] 杨从容.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路径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 . [3] 吕君,刘丽梅. 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未来与发展, 2009,(06) . [4] 李建民. 物业管理与社区文化建设[J]. 发展, 2009,(08) . [5] 张文清. 社区建设之 社区情感建设[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9) . [6] 赵素燕,李耿为. 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助力器——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2) . [7] 严晓萍. 美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启示[J].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4) . [8] 詹成付. 关于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J].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9,(01) . [9] 刘小流.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J]. 理论月刊, 2008,(04) . [10] 陈志强.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2) .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1.1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1.2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2.2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2.3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3.1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3.2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3.3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 索引序列
  •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大全下载
  • 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城乡社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社区防汛文章参考文献大全
  • 社区建设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