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 点击立即了解>> 自考本科的论文答辩并不难,考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做好与导师沟通、答辩文案以及答辩演练3项准备。 而且答辩前一定要熟悉好自己的论文及论文相关的知识点,论文答辩老师一般会提问1-2个问题的,考生需要当场回答或思考下回答。只要论文按知道老师要求修改完成的,一般都能过的。 自考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论文答辩难易程度如何其实,自学论文答辩并不难。在说论文答辩之前先回复大家几个疑问:Q1、答辩老师会不会故意不让我们通过?A:不,毕竟自学考试的所有科目都顺利完成了。高校教师没有必要给你发论文答辩证。Q2、答辩的老师会不会很凶,很严格?A:没有。我没有经历过,所以我觉得会很严格的。其实,只要我参加过,我觉得太简单了。一些老师会在现场和你聊天接下来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些论文的技巧。如果你需要一个小伙伴,请拿一个小笔记本记下来!1、对自己的论文熟悉即使是你自己写的论文,也一定要有你自己的灵气!否则,当老师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时,你就不能回答了。如果你不知道,印象不是很好。这是个禁忌。不要在你的论文里写你不熟悉的东西。这是老师告诉我的。答辩老师随机拿出你论文中的几个名词问你,你被掩护了吗。2、练习好自我介绍有人说他们还不能自我介绍?更不用说,问题越简单,人们就越不会。自我介绍主要是关于论文:你的工作怎么样?和你的专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论文题目等等,你应该说一些这样的介绍,而不是你的爱好。3、注意态度有些人可能习惯于强硬,不希望别人批评自己。他们一批评自己,就忍不住顶嘴。记得!从未!控制住它!辩护老师都是来自高校的教授,他们可以随意顶嘴。当老师拿到你的论文时,他们一定是在找问题。不管谁在为论文辩护,老师们都会指出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跟老师顶嘴,就算你说得有理也不要硬说。4、全程有礼貌即使答辩过程不顺利,但你在整个答辩过程中都很有礼貌,老师会给你打分。如果答辩结束后老师给你提出了相关建议,你应该准备好要纸和笔,至少要给答辩老师留下一个很贴心的感觉,并在答辩结束后礼貌地感谢老师。因此,考生要认真对待论文答辩,不要太在意能否顺利通过。
一、答辩幻灯片制作流程第一页(首页)主要包括:一、论文题目二、答辩人及单位三、指导老师四、答辩时间第二页:论文汇报目录:主要包括:一、提出问题(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二、分析问题三、解决问题四、研究结论及研究创新点五、未来展望第三——第七页,分别展示以上内容的主要观点、做法;第八页谢辞(简述)答辩幻灯片总数一般不能超过10页!二、幻灯片制作要求1、层次清楚,条理清晰;2、字数不宜过多,展示关键点;3、适当修饰美化;三、答辩流程1、分组抽签确定答辩次序;2、主持人介绍抽签结果、答辩要求、流程及参与人员等(10分钟以内)3、学生按抽签顺序依次陈述(不超过5分钟);4、评委提问(一般不超过三个问题),答辩学生记录问题;5、6——8名学生答辩结束后,再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回答专家所提问题;(不超过3分钟);6、评委结合每个学生的陈述、回答问题表现分别打分;7、小组全体学生答辩结束后,成绩须经评委小组集体讨论合议后给出答辩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成绩分为两部分,书面占60%,答辩占40%;最终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优秀90分以上,(<占学生总人数的25-30%)、良好80—89分之间(<占学生总人数的<40%)、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其中中等为70—79分之间,及格60—69之间,不及格为60分以下。具体评分标准及细则参考《延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8、评委完善有关手续(写作手册签名、写评语等)9、主持人负责完善学生答辩成绩登记单、答辩成绩评定汇总表等;10、各小组记录人负责记录学生答辩要点(写作手册);11、答辩结束后,由各小组组长负责把答辩记录、学生答辩成绩登记单(1份)、评委打分表(6份)、评审意见表(26/27份)、指导手册、推选出的优秀毕业论文学生名单(1份)等材料递交学院教学秘书。12、答辩结束后,各位指导教师按照评委提出的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并负责于两天之内把学生修改好的毕业论文电子档和纸质(各一份)递交学校教学秘书办公室;并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写作总结。13、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撰写本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分析报告和答辩质量分析报告;14、教学秘书负责撰写学院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工作总结报告及其它有关材料;并按期上报教务处。四、答辩注意事项:1、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拖拉;2、介绍主要的关键问题;3、回答问题简洁、明确;4、准备笔纸,记录老师提问;并将主要观点写在纸上(签名),答辩结束后交给记录人员;5、态度谦虚、诚恳,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不紧张。6、陈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回答问题不超过3分钟。7、内容熟悉,脱稿陈述、回答问题。8、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谢辞等简要叙述即可。
论文答辩流程
论文答辩流程,答辩是我们大学毕业一定会做的事情,哪些正在准备答辩的同学,我们都知道论文答辩是非常严肃的事情,答辩会有一定的流程,同学们在答辩的时候会根据流程进行,那么论文答辩流程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开场白
开场白主要是告诉答辩老师我们的个人情况,包括我们的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论文题目、指导老师。让答辩老师知道这些内容,方便老师记录答辩过程,存档保存。
2、阐述ppt内容
论文答辩ppt阐述占整个答辩的2/3,我们需要将论文内容简化成为ppt,将ppt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让答辩老师对我们的论文有简单的了解,能够通过我们的讲述知道论文质量如何,以及存在哪些问题,ppt也是答辩老师提问的关键,老师会根据我们的ppt内容进行提问,所以我们在答辩前要熟悉论文内容,精简制作ppt。
3、老师提问
老师提问是论文答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老师提问时要记录好老师的问题,一般老师会直接抛出2-3个问题,我们先拿纸笔记下关键词,然后在根据老师的问题依次回答,这样可以让我们有一个思考的时间,也不会出现问题遗漏,在老师提问时同学们不要太紧张,只要我们熟悉自己的论文,一般都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4、老师点评
我们在回答结束后,老师会对我们整个过程进行点评,老师会指出我们论文存在的不足,我们要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总结我们的问题,在答辩结束后将修改后的论文提交给指导老师。
同学们在答辩前要知道论文答辩的流程,并且做好答辩准备,争取一次通过。关于论文答辩流程是什么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毕业生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第二、在答辩会上,先让毕业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第三、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而中央党校函 授学院则规定,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毕业生当场立即做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毕业生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做出回答。根据毕业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第四、毕业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第五、召回毕业生,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毕业生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毕业生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大多学院规定,对答辩不能通过的毕业生,提出修改意见,允许毕业生待半年后另行答辩。
1.按分组名单上指定的教室集中,由领导或主持答辩的老师发言。2.按顺序进行答辩,步骤如下:3.简单介绍自己就读专业;4.陈述自己选题的背景、目的,一般先让学员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准备介绍论文的东西4~5分钟,大约400~5...5.答辩教师记录学生的答辩词,并给出答辩成绩。
学位论文答辩的一般流程如下: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发表学术论文符合要求;论文通过检测,导师同意答辩。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三个月写出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性、真实性和撰写的规范性进行审查评阅,给出学术评语。
硕士研究生在每年4月、10月到所在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提出答辩申请(具体时间根据该学院当年的规定)。办理答辩申请时,提交相关学位材料。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根据《昆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毕业和答辩的规定进行审查,汇总受理申请的学生名单。
学院分委员会应聘请2名专家评阅论文并抽取20%的学位论文开展匿名评审(对于匿名评审抽取的比例,学院抽取的比例可以高于学校的要求)。
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答辩前的准备,对于校方来说,主要是做好答辩前的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主要有:审定学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组织答辩委员会,拟订毕业论文成绩标准,布置答辩会场等。
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 一、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 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论文有横向的把握。这两方面是为回 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准备。例如,题为 <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可能会问“民族品牌”搿懊�啤 庇泻喂叵怠>」苈畚闹形幢厣婕啊懊褡迤放啤保����匦攵宰约旱穆畚挠小氨冉先�娴 氖煜ぁ焙汀氨冉仙羁痰睦斫狻保�裨颍�突岢鱿洲限尉置? 二、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 ,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答辩会 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 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秘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 该在答辩过程事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辩成绩。 三、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在众多的都是和同学面 前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委员会听不清楚,影响了答辩成绩。故答辩 学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的轰 向听众。 四、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开工 ,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 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 上,由于听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 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你的思路走。 五、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答辩 ,使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 果你在答辩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 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 一定要注意使用态语。 六、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时间要求,因此,毕业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 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 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 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 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的。 七、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 不可能对每一位的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 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 易就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 委思维明朗化,对你的论文加以首肯。 八、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 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 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你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 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 工作做了不少 !
论文选题的依据,或者问你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选题的目的、意义。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你毕业论文的创新点。
一般在五月底六月上旬。
长沙医学院毕业要求四六级。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ollegeEnglishTest,简称CET)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四级为基础要求,六级为较高要求,CET-6考试的主要对象是高等学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本科生(CET-4分数≥425)。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6月与12月,四级考试在早上举行,六级考试在下午举行。对于医学生来说,英语四六级可能和专业的相关性不是那么的高,可是作为医学生,就业就肯定是一个避免不了的大问题,一个好的医院或者是一个好的学校的研究生会给我们以后的就业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根据长沙医学院的官方网站,该院本科生毕业的学位要求包括: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和获得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证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不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或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仅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或通过相应的英语免考标准认定。因此,在该院毕业前需要通过英语四级或专业四级考试,或符合免考标准认定。
很多同学在问长沙医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长沙医学院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长沙医学院是正规民办大学。长沙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长沙医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长沙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长沙医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长沙医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长沙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长沙医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长沙医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长沙医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长沙医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长沙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长沙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长沙医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一)、 答辩 的准备
1、思想准备:答辩是学校对硕士 论文 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 论文 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2、答辩内容准备: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 硕士论文 的基础上,写好供2 分钟用的答辩报告。
3、物质准备: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如:硕士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提要及主要参考资料,画出必要的挂图、表格及公式,必要时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二)、如何答辩
答辩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态要端正。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答辩结束时要向专家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3、在报告硕士论文情况和回答专家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主题,表达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要富于感染力,还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4、对于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自己回答的圆满、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也不可磨磨蹭蹭,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专家说明回答不出来,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得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方针进行答辩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提前七天送交给答辩委员会委员。
各学科成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小组,人员组成应包括 开题报告 评定组、课题中期考核评定组、预答辩委员会的专家,名单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答辩委员会由5名或7名委员组成,论文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应职称)的专家担任。学位论文答辩每年分3次举行(即每年的4月、1月、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应当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学科(系)、学院主管院长批准签字。
答辩委员会实行答辩委员会主席负责制,答辩委员会主席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对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学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等)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按“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方针主持答辩,对答辩委员会决议负责。
论文评阅、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由申请学位有关的系(室、所)安排。具体由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应由教师兼任,在学研究生不能兼任)负责。申请者不得参与接待工作。
论文答辩委员会在论文答辩中,专家对论文评语要有较具体和针对性的说明,答辩决议要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就是否同意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定。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或以上评分为合格者,方可建议授予学位。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论文答辩要有一定的一次不通过率。
学位论文的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
严国敏祖籍浙江吴兴,1925年12月出生于上海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的父亲工作勤奋,从司事渐升为事务员(相当现在的公务员),月俸颇丰,家境小康。严国敏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他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寇侵占上海,家园遭炮火摧毁,父亲失业、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全家逃难至南京、扬州乡下,几近一贫如洗。幸而母亲心细如丝,逃难时手里紧握着的木制马桶里做了夹层,正是靠藏于其间的一些细软饰物,帮助全家渡过了难关。此后,哥哥及姐姐相继牺牲学业而参加工作,一道协助父亲,勉强维持了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及严国敏的初中学业。中学期间,严国敏不仅学业名列前茅,而且乐于助人。一位曾姓同学,家中殷实,在严国敏的帮助下,进步较快,其父母常邀严国敏去曾家切磋功课,把他视为己出,在生活上给以关照。战乱年代,曾家当时已无生意可做,决定迁回福建老家,并力邀严国敏同去,并向严家表示愿意承担费用帮助他完成学业。在这人生转折关头,为减轻家庭负担,严国敏决定随曾家去龙岩,与曾姓同学亲如手足继续共同求学生活。1943年中学毕业时,在昆明工作的父亲写信叫他去昆明上大学。曾家再次慷慨解囊,资助他由闽西向闽北转入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借道贵州,再到昆明。一路上备受艰辛,到达桂林时,他终因体力不支而病倒。此时钱已用完,不得已变卖行李赖以生存。后幸得父亲的故旧相助,病体稍有好转后又继续前往昆明。到达昆明时已是1943年秋天,因错过了大学招生期,其兄资助先进入云南大学预科就读,其后考入西南联大土木系。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初,三校组建的西南联大分制分拆各回天津、北平原校。当时国民党为了笼络人心,办了“义民回乡”之举,免费用卡车或轮船送“义民”回老家,严国敏也因此回到上海,恰逢大学招生,他报考了唐山交大和清华大学两个土木系二年级插班生,都被录取。由于西南联大情结,他选择了清华大学,于1949年毕业。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 严国敏年少时勤奋读书,立志科学救国。在他中学时代正是日寇侵华时期,亲眼目睹国民党军队实力不济,常常溃不成军。他既憎恨日寇给中国人带来苦难,又深痛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他积极参加一些进步的学生运动和夜间护校纠察队的工作。从西南联大转至北平后,他对于解放战争形势有发自内心的兴奋,对新中国的光明怀着极大的憧憬和希望。 严国敏在清华大学毕业时的学业成绩非常优秀,曾被学校作为土木系唯一一位应届生受聘留任清华大学当助教。但由于党的“统一分配”政策规定,教务长周培源为难地向他解释了学校聘书有悖于当时政府对应届毕业生必须统一分配的政策,因此严国敏被分配到铁道部,在工务局桥梁处设计科工作,从此一生与祖国的桥梁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宝剑锋从磨砺出 1950年2月初,工务局改为工务总局,严国敏被分配到技术科的桥梁股工作。同年4月北京桥梁载重检定站成立后,他又去检定站。由于他理论基础扎实,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独立开展绘图、计算、做桥梁材料表、材料试验等工作。桥梁标准图材料表是根据以前中国桥梁公司所设计的一套标准图而制,虽有很完善的断面尺寸,但所用的材料其长度均没有在图上标示出来。严国敏根据这些标准图所用的一切材料的尺寸数量和重量,详尽计算,列表汇总,使这些标准图真正成了精确、详尽、适用、方便制造和施工的经典定型图。 严国敏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深得领导的赞许和高度评价。在试验工作方面,从设计科到技术科,所有各地外局报送工务局代做的材料试验,均由他负责绘出试验曲线并写出详尽的试验报告。在绘图工作方面,他参加了增编《桥涵工程设计手册》的编著工作。他绘制的图纸,布置合理,线条粗细均匀清晰、字体清秀、尺寸标记分明无误,加上材料表的各项数据精确全面,使阅读者深感满意。技术科的领导见他这样的人才难得,为了进一步培养磨砺他,常派他出差去现场见习,多接触些实际的东西,使他的良好理论素养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在调到桥梁检定站后,严国敏经常去工地。在第一次深入京津沿线时,他做了京山线的落岱桥、W-14号桥以及津浦线的白河桥的载重检定。第二次又做了津浦线上的藤梁桥、大汶河桥、张河桥以及京山线的87号桥的载重检定工作。他还做了全国各大桥(包括郑州黄河大桥、济南黄河桥、哈尔滨三棵树松花江大桥等)的钢梁检定工作(丈量尺寸、补充图纸、检验计算、核定等级)。 经过实践的磨炼,严国敏的智慧和才华得以充分显露,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为他日后的桥梁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开创中国铁路第一片预应力梁 1951年底,中央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就开始规划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严国敏作为拔尖人才,被选调到设计总局武汉大桥设计事务所从事设计工作。在桥梁界前辈胡世悌、王序森、刘曾达等专家领导下,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因为技术知识全面,常常在分析及解决复杂技术课题时有独到见解和首创精神,不久就成了这些专家们的得力助手。 在沈山线大凌河的沉井设计中,他就写出了早期的沉井算例的技术报告,被擢升为一级技术员。此后又在刘曾达总工领导下,勘测西南铁路桥址的工作,并对一些大桥的设计工作独当一面,主持总体设计。1954年,他成为解放后第一批被提拔的青年工程师。1956年在陇海线新沂河大桥上,他开创了第一孔跨度23.9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当时是国内首创的P.C.桥。他在1956年土木工程学报第一卷第四期上发表了《23.9米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介绍》论文。严国敏既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他在1956年担任了科总工程师,主持了内昆线宜宾岷江大桥、重庆市牛角陀嘉陵江城市公路大桥、陇海线新沂河大桥的总体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1958年他所在的北京专业设计院合并到大桥局设计处(后改为设计院),仍任科总工程师。 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开工,这座桥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洋人认为中国人是无法修建的。为慎重起见,严国敏去上海虚心请教李国豪教授,探讨桥梁共振问题。又向周念先教授请教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的理论问题,颇得启发。他在南京大桥指挥部的设计处任设计组长,大胆将预应力梁的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主持并改进了31.7米跨度的公路和铁路预应力的“T”形混凝土梁的通用图设计。当时,南京大桥的总工程师陈昌言,为了验证这种新型预应力梁的强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出做静载极限试验。结果证明严国敏设计的梁完全符合原设计要求,充分反映了他在预应力梁设计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这种梁迄今运用40多年,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没有调换一片梁。严国敏还参加了成昆线各桥钢梁设计及枝柳线麻阳大桥的总体设计工作。当时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缺乏营养,他经常拖着病弱的身体坚持工作,并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十年动乱时期,严国敏也无例外地受到“再教育”的冲击。1948年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一次到西山郊游,学生们自带午饭在一家饭店门前的广场上用餐,恰逢蒋介石和宋美龄也到这家饭店用餐。蒋、宋下车后看到这些清华大学学生,就和同学们合影。这次巧遇,这张照片,就成了审查严国敏的历史材料。让他到五七干校边劳动边接受审查。严国敏胸怀坦荡,直言不讳,后经内查外调,最后证明他并没有什么政治活动。1972年他回到设计院仍任科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后又提升为院副总工程师。 当时国民经济受到四人帮的破坏,业务工作不多。严国敏原有的英文和俄文基础相当扎实,又自学了德文、法文和日文,并在业余时间饶有兴致地翻读一些外文读物。俄文名著《静静的顿河》、德文书籍《奇妙的光线》、《格林兄弟童话选》及《五十天》等,是他工作闲暇时极好的乐趣与消遣。下班在家做家务时,口里还不忘背诵外文词汇,他这种认真和执着的学习精神,使其子女深受感染。在出差途中,他大胆与同车厢的日籍旅客进行日语交流。一有闲暇,严国敏更是孜孜不倦投入到外文书本中,这为他日后对专业文献的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九江长江大桥引桥预应力梁设计新创举 1976年,严国敏到九江长江大桥北岸组织设计小组,这是他第三次主持设计该桥引桥上的预应力梁。他以其独到深刻的理念和造诣,主持设计了40米跨度无碴无枕箱形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是国内首创的桥梁新型结构品种。对轨道上的无碴无枕箱形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来说,由于没有通碴的厚度来调整上拱度的影响,势必就会增加正常的轨面高程而可能影响高速行车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如果预应力梁上拱度的问题不能妥善地解决,就会影响预应力梁的发展和使用条件。 严国敏对这种预应力梁除了从应力、张度、抗裂等因素来考虑外,又从结构的变形角度来考虑对结构在使用中的影响。过去在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变形方面,通常以考虑活载产生的挠度影响为主。而对预应力梁而言,他特别在设计、制造、施工及使用上,对上拱度的影响给予了充分重视和研究。他根据自己在南京大桥原设计制造的31.7米跨度T形的预应力梁的上拱度(含弹性上拱度和徐变上拱度)的统计数据,证实了弹性上拱度的实测值与用弹性理论的结构力学公式计算的计算值基本一致。但徐变上拱度由于与混凝土的级配、环境湿度、养生方法、预应力大小、张拉龄期、截面尺寸及形式(梁体理论厚度)等诸因素有关,因此其离散性较大。他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发现同一种梁的徐变上拱度因桥而异,同一桥的同一梁也因梁而异,种类型式不同的梁则出入更大。在研究徐变上拱度(ft)与弹性上拱度(fe)之间的关系时,引入一个徐变系数(Φt),又根据现行铁路桥规提供的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变形值在紧拉后10天为终极值的33%,30天为40%,60天为50%,半年为75%,一年为85%,三年为100%,可得出时间与徐变的关系曲线来推算徐变上拱度的终极值。根据31.7米T形预应力梁的实例数据,得出徐变系数接近1.0。笔者针对40米跨度的预应力箱梁,先作了梁号自025~075共50片梁3年以上时间的上拱度终极值观测,得出的徐变系数为0.570,及时向严总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测数据。严总参考了笔者提供的资料,当机立断将制梁台座上预设的下挠度70mm改为50mm。他同时对这种新型无碴无枕梁在施工工艺上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当时负责施工制造的孟庆浩主任工程师也非常重视,在制梁时十分注意混凝土的材料质量、级配、水灰比、养护、立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制造出的288孔40米跨度(全长40.7米)的预应力梁,没有一片出现质量问题,经过40年的运营,迄今无大的病害出现。实践见证了严国敏在预应力梁上的创举,获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及时总结写出了《40米跨度无碴无枕预应力简支箱梁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的论文,发表在1982年第三期土木工程学报上,又译成英文提交于1986年在印度新德里FIP第十届年会作为交流论文。著、编、译、辅工作并驾齐驱 为了把桥梁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向前进,严国敏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桥梁建设经验,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撰写了一大批专题论文,或编著专论书稿,或翻译各种外文论著及规范。他文笔漂亮,文章内容扎实且具有言简意赅、厚积薄发的特点。他撰写了多篇英、俄、日文桥梁专题论文,发表在国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向世界报道我国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及新成就。同时他身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维护及扩大了中国桥梁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晚年,他从未滋生消极情绪,反而为了桥梁事业,更加专心致志地伏案工作。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已进入生命的暮色,遥望着西天的晚霞,他发自内心地呼唤:“朝阳、夕阳都是太阳,是太阳就要发光。”“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他于晚年发表了中文论文30多篇、英文论文16篇,日文论文2篇。由于他才思敏捷,博学多识,在科技上开拓创新,一生中留下的著、编、译颇丰。他的著作主要有:《国外预应力工艺体系》《现代斜拉桥》《现代悬索桥》等;编译的各国桥梁文献资料达200多期,每期约6000~20000字。他用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些宝贵财富,为我国的桥梁建设及桥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严国敏在桥梁理论上造诣颇深又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经常被有关高校和学术单位特邀聘请,曾先后担任过西南交大、长沙交通学院、长沙铁道学院、宁波大学的兼职教授,华中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铁道部桥梁工程科技情报中心顾问,广东虎门技术咨询公司通讯咨询专家,铁道部技术鉴定委员会特邀专家以及多所高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或委员。 他在讲学、答辩中,条理清晰,立论新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精彩绝伦的观点和分析,充满前瞻性的理念,深得听讲者的钦佩和诚服。他在一些会议上发表意见,直言不讳,睿智精辟,深刻独到,这与他学识渊博、积淀颇深的才华是分不开的。他确实是我们所见到的难得的才思横溢、思维深邃缜密的学者之一。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德才兼备,方称贤才。“德”好比水之源头,“才”是水之浪花;“德”为木之根本,而“才”是木之枝叶。桥梁泰斗茅以升说过:“先做人,后做事。”严国敏一生作风正派,在生活上朴素无华,胸襟坦荡。在技术上敢于鲜明地用理论论证一些敏感问题,从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敢于直言,秉持己见,从不随风倒当骑墙派。他在预应力梁上的开拓创新成就,独树一帜,卓见非凡,可以说对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成绩。1998年,他说:“今年我已经73岁了,今后也没有计划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了,当然只要我脑子还能用,写点文章,做点译文也是要做下去的。希望青年一代不要不如我们,要学好外语,在技术上要刻苦钻研,敢于并善于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在各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应该是赴会人数最多的,关键是要培养青年一代参与,注重国际交流活动,这样才可使祖国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桥梁事业竭诚热爱,奋斗一生,直至病逝前两个多小时,还致力于对国外优秀桥梁建设的文章翻译。2000年1月21日上午,严国敏还在对《桥梁信息资料》的打印件进行复核和剪贴,中午饭后稍加休息,又像以往一样,继续埋头书案工作,至下午3点才去卧室午睡。17点30分,突然气喘病发作,未能抢救过来,于17点45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5岁。直到此时,他才真正放下了他毕生挚爱的桥梁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