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逐渐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90后的青年教师日益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变化使幼儿教育事业充满了活力,但同时也使幼儿园面临诸多挑战,因为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追求个性表达,较为任性,害怕吃苦,尽管理论水平较高,但难以与实践相结合。这使他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束手无策,难以满足孩子与家长的需求,进而产生教学倦怠感,对自己的职业前途极易丧失信心。幼儿园青年教师群体的培养和培训由此成为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的园本教研,立足于日常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小组备课、日常上课、理论引领和勤于笔耕,系统地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力争计每个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实现教师作为教研主体最大限度地参与,使教师在感受、体验、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1小组备课,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我园的小组备课,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分别组织A、B班教师,对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说课、研讨,最终统一意见,得出最佳教案,各班也可根据本班实际悄况进行适当修改。每个教师在小组备课中需做到:1.1有准备地说:小组备课前,每位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活动,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幼儿后,从教材、教法、学法、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对一些如目标定位、环节设计、活动准备、幼儿反应、细节把握、重难点解决等方面教师需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说课。如中班美术欣赏《百老汇爵士乐》,备课教师重点对活动准备进行了说课,因为幼儿对百老汇的夜景、爵士乐的风格等相关经验比较缺乏,于是,说课教师提议活动前借助图片、音像、文字、乐曲等形式,帮助幼儿做前期的经验准备。1.2有选择地听:听别人说课是一个有效的帮助和再学习的过程,听课者对他人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需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确定哪些是精华,是自己欠缺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有待讨论。如大班数学活动《大家爱锻炼》,活动强调运用多种形式统计各个项运动的人数。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讲解后操作,使得幼儿都模仿教师的记录方式,答案较单一。借鉴说课者的教学经验,先让幼儿思考有哪些记录方式,这样,幼儿的思维就得到了扩展。小组备课时,要有选择地听,对自己在实践中有疑问的、最需要的内容进行记录,而后进行内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1.3有思考地学:学习他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小组备课中所有教师的共同想法,但学习不是简单的方法套用,而要学习经验背后支撑的理论,用理论研读经验。通过学习他人教育经验背后的教育理念,才能掌握具有个别化特征的教育方法,才能在理念指导下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科学活动,许多教师都习惯于提前将材料放在桌面上,而后让幼儿猜测问题,幼儿自然就没有思考的必要。每一次科学活动的材料都有其特性,教师不可以照搬他人的做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处理,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1.4有方法地做:实践中,可以借鉴、模仿他人的教育策略,但一味地模仿会削弱自我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抑制自身发展,如果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就会使组织的活动更趋于成熟。如大班儿童诗《一个人》,活动目标中要求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以及失去朋友的孤单感受。说课者强调活动前先要让幼儿体会孤单,提议以“盲人走路”的游戏切入,这样才能很好地体会诗中孤独的情感。大家都肯定这个方法很好,但许多教师并没有一味地照搬,而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有的以一些小游戏导入,如单指扫地、一人抬桌等。小组备课尝试建立合作式的伙伴互助关系,将个体的智慧转化为群体的智慧,让群体的智慧成为推动个体智慧的源泉,为成熟、优秀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2日常上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上历来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得法”指的是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针对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检验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2.1目标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总指导方向,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确定教学策略,并以教学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学结果。如大班科学活动《巧取珠子》,教师在目标上确定了四条,这四条目标兼具整体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仅体现隋感、认知及能力三大维度的要求,并结合《纲要》精神,突出了思维习惯和个性态度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就是如何对活动进行合适的目标定位,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幼儿,才能对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2.2过程详略得当: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活动目标和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而对活动内容的具体展开和教育方法的具体运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的形式要多样、有趣,提问要精练,便于激活幼儿思维,对于重难点,教案的设计要详略得当,切不可拖拉冗长。如中班数学《等分》,教师在每一次等分前都要集中讲授,显得过于拖沓,而最后给等分后的三角形排队,教师一跃而过,又显得仓促。如果教师能讲解完一次等分的方法后,让幼儿自主探索,不仅可以节省多次集中讲授的时间,还充分尊重了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2.3注重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觉察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如大班体育《小小野战军》,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注重师幼互动,一方面放开手让幼儿玩,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给予特别的指点,并和全班幼儿共同学习、欣赏幼儿的新经验,通过一步步分享新经验,层层递进,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在玩中学习,教师在观察中帮助其提升,并进行简短小结,看似简单的抛接球,却能看出教师启发、引导得十分到位,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4关注细节处理: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学功底的一种展现。看似平常,却蕴涵着智慧;看似简单,却孕育着深刻。如小班综合活动《好玩的垫子宝宝》,教师事先作了周密的准备,活动效果也很不错,但有几个细节,却让幼儿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椅子的摆放,教师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易分散,于是坐成了“U”型,结果幼儿和“垫子宝宝”做游戏,就有了一些碰撞。二是教师在评讲时,因为垫子都拿在手里,幼儿的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教师及时采取措施让“垫子宝宝”回到桌上休息,幼儿的注意力才很快集中了起来。正是那小小的教学细节,却让课堂演绎出精彩。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年级组长、教研主任、正副园长会定期进班听课,及时就教学活动中的亮点和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沟通,对比较成熟、优秀的活动,会推选出来在全园展示,对有争议和亟待求证的活动,会展开“一课三议”进行商榷研究,同时,每学期还组织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全园教师潜心学习智慧的课堂。3理论引领,完善教师的教研理念我园两周一次的教研沙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教研平台;还积极邀请幼教专家、教研员为全体教师进行理论讲座;组织教师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并交流互动;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交流,教师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与他人的教育行为,互相取长补短。3.1从案例分析中学习理论:案例分析是把实践中一个典型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引导教师在生动、情景性的教育背景下对案例中的事件、情境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论,通过不断说明、反省、论证、修改的过程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经验。如中班数学《快乐的旅行》,教师巧借扑克牌,创设旅行的情境,让幼儿学习分类和排序。整个活动幼儿兴趣高涨,目标达成较好,让幼儿在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但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较随意、重复,显得拖沓繁琐。于是,大家共同出谋划策,研讨教学中语言组织如何精练,将个人的智慧凝聚成集体的智慧,呈现出和谐协作的研讨氛围。3.2从问题研讨中提升理论:教研活动中,对于那些熟视无睹的教学问题,开展问题研讨,引导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问题,进而分解问题,通过剖析、反思、互相启迪,教师不断进行思维碰撞,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如在早期教学研讨中,教师们探索出阅读教学“四部曲”(即:看、想、做、思)。看:教师自己认真看绘本,仔细研读绘本;想: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做: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认真组织教学活动;思:教师对活动的目标、环节、细节等进行反思。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实践、反思,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3.3从专家讲座中储备理论:通过邀请专家来园与教师研讨,鼓励教师向专家大胆说出想法与困惑,请求其结合实践帮助诊断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如我园聘请南师大的虞永平教授解读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许卓雅教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知识讲座等,从一个个专家讲座中,教师储备了丰富的教育理论。3.4从理论书籍中完善理论:我园教科室每学期都向教师们推荐不同的教育书籍,每个班级还需轮流推荐好的文章,教师看后都要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教师内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窗边的小豆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孩子来自天堂》、《爱的教育》等,我园为每个老师订阅学前教育类的期刊,通过这些理论书籍的引领,教师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使教师有效获得知识经验及教学策略等。4勤于笔耕,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写”是教师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写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深人系统地思考,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途径、发展的阶梯。为此,我园也制定了相关写作的制度,即要求教师每周一篇课后反思,每月一篇案例分析,每学期一篇教研论文,并组织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写作经验,共同提高。4.1课后反思:教师写课后反思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教师课后自我评价的反思过程。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疏漏失误,以及自己的教学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中班科学《食物的旅行》,小组备课时,大家一致同意运用逼真的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来帮助幼儿理解食物的旅行。可是,活动的效果却出乎意料,一些胆小的女孩子都被吓哭了。课后,备课小组成员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过分注重教具的知识传递功能,忽略了教具的情感体验功能,完全可以通过趣味化的图片或者形象的电教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消化系统。有了反思,才会深刻地记住失误。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4.2案例分析: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形成自己新的认识,是一种教师互动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的形式主要有实录式、叙事式、概述式。实录式是将教学事件以白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的一种案例写作形式,主要是师幼双方的对话、行为以及当时的各种具体情境和细节的描述,突出事件过程的真实性。叙事式是将教育教学事件以故事叙述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叙述时将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突出事件的情节性。概述式是将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概括式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夹叙夹议,需要对情节进行简明扼要的高度概括,将关键情境加以呈现。4.3教研论文:教研论文对于一线教师来讲,就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获得专业的发展。写论文有助于梳理思绪,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帮助深化认识,对问题彻底地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我园关于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有多方位的措施:一是对写作困难的教师,结成师徒结队;二是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三是对发表、获奖的论文进行物质奖励。我园的园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其完善的制度、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唤醒了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进了不同层次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教师专业化开始被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我国学术界亦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不难看出,在诸多文章中,谈及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只是零星涉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专业特性和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分析明确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质,同时探讨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仅做引玉之砖。
一、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职业可以分为普通职业和专业性职业,判断一门职业是否是专业需要一定的标准。关于专业化的标准,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虽主张各异,也已基本形成一定共识[1]:1、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知识与训练,掌握专门的理论教育与技能;2、作为专业的职业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与个体责任,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3、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职业范围内应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4、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可,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相应制度后,才能真正确立或提高专业地位。若按这一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因其受外部的干预和监控,未取得广泛高度民主的自主权,从业人员接受专门培训的时间较短,也未赢得崇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有人认为教师还不能称为一门专业,只能是“准专业”或“半专业”。但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是由其自身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的。教师的职业事实上具备一切专业化的特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高超、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认定。这些足以证明教师职业具备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属性,[2]只是目前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条件不成熟而已。即使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否定的并不是教师专业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教师现状的不满意。随着对教师素质的日益关注,把教师或教学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3]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和能动性的人,这决定了教师不仅具备一般专业的共性,还具有不同于医生、律师等专业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4]:(1)教师除了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的智慧、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行动和寻求变化的能力;(2)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方式不能只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应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3)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利他性,这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更基本的专业特征;(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学不仅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专业,更是一种人际关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5)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组织的功能主要不在于市场的垄断和自身保护,而在于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教师专业特殊的知识技能、专业训练、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性使得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如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教师的专业特殊性一样,幼儿的身心特点也使得幼儿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谈及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幼儿教育很容易被“特殊”对待。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儿童,所授知识浅显易懂,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其实,正是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第一,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向全体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教育,又要负责幼儿的整个生活;不但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地培养幼儿,还要同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这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掌握幼儿认识的特点,对教学技能技巧的要求也更高。
第三,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时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切实地把握幼儿在各阶段发展的规律,留心观察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对幼儿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心理特点的把握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幼儿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幼儿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组织能力方面的更高要求。幼儿的兴趣、个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幼儿教师更善于了解幼儿,更善于启发诱导,更善于个别教育。
可见,幼儿教师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基础。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
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5]
综观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较之于上述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或中师以下学历,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起点低,其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而学生在3-4年的学习中,又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专业理论课基础较窄,缺乏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大多是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风车”,因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家园合作也一直进展缓慢。另有资料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从教热情不高,在热爱儿童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6]。看来中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当前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不协调等外在因素,也有幼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内在因素[7],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具体的分析,园长之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
1、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一般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带带孩子,会唱会跳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幼儿园教师,人们并无异议,但如果本科生去幼儿园任教就可能引来惊讶的目光,至于硕士、博士从事幼教简直想都没想过。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社会公众特别是某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认识还存有偏差。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即使在认知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少偏颇,重孩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儿童学习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8]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便只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儿教师本身认识不到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为幼儿教师最大的前途莫过于当个园长,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发展余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说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职业认识上的偏差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他律的条件,那么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不足则更可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还要靠教师自律,要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才可能实现。正如皮亚杰所说:“一般的理由是:别人认为,尤其坏的是,他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 [9]。因此,幼儿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民办和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不稳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心理压力大,负担重等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也偏低。职业声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一项有关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大学教授职业声望最高,等级为2;中小学教师等级排名29,而同样在为基础教育做贡献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级却降至36,[10]这在100种职业中声望虽不算低,但与其他教师职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对广东省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发现,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很大,月收入多则4000元,少则400-500元,大多数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而且各项保险和福利也很不到位。因此,很多人只是把幼儿教师当成一块跳板,一有合适的机会便会另谋高就,这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严重地制约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除了上述显性的表现外,另一种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能也潜在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是:女性被认为有天生的母性,易动感情,相夫教子,最适合她们的职业是贤妻良母、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公司秘书、保育员、护士、服务员等辅助性和抚养性工作。多少年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低于男人的,即使做与男人同样的工作,其收入也可能低于男人。尽管已开始提倡鼓励男性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但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还是女性,这势必影响到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
3、专业自主权不够
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而实际情况是,幼儿教师位于学校行政命令和科层制体系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教研主任、园长等多方面的控制,幼儿教师的自主权引起争议,决定权受到怀疑,教师权威也遭到严重挑战,由不懂幼教的人来领导幼儿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会经常被当作“舞蹈演员”使用,频繁的排练节目严重地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其它的像卫生、消防等各种检查更是让幼儿园应接不暇。教育行政机关太多的硬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的自主性,致使一些幼儿园出现“为了做而做”的应付现象。一位办学现状较好的幼儿园园长曾抱怨,自己象“财神爷”一样被一些部门追着拉“赞助”,因而不得不深居简出,每次开完会也尽快“消失”,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看来,要想切实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先给幼儿园“松绑”。
4、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一门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作支持。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缺乏适合本国幼儿发展的系统理论。总体来看,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处于向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理论学习和引进阶段,当然这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国外理论的引进必然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真正适合本国幼儿的发展需要,这可能也是有些幼儿园学习瑞吉欧却不知如何运用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的研究课题大多数都是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需要的研究居多,对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很多幼儿教育研究实验往往局限于幼儿园的三年时间,缺乏反复验证,很少有象美国开端计划这一类型的长期追踪研究,因而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难以得知,学前教育的功能缺乏有力地实证证据,从而也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作用于理论形成的实效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专门的幼教科研人员不多,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研究的队伍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际研究收效不大。从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来看,其中重大课题有6项,在有较大经费资助的重大课题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仅有1项,占有率为17%;面上重点课题9项,当中并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面上一般课题62项,其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5项,占有率为8%;专项课题18项,当中也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可见,幼儿教育科研项目无论在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经费支持上都得不到重视,这在客观上影响幼儿教育科研更普遍、更深入的开展。[11]
5、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没有实践经验,因此,职后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中师来完成,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起点低,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更多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因素的限制,而不是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也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12] 特别是民办、私立幼儿园的老师继续教育的权力没有任何保障,职后培训成为一大难题。并且,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对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由于承担培训任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准与教育水准的局限,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13]《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将“进行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补课”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在职教职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职工作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14]可见,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还处于补缺补差的低水平状态,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此间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自身明确认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并积极进取,也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伟娣.教师职业、资格与专业化[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6).
[2] 于晶.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11).
[3] 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5.
[4] 参见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 NAEYC.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993,(11).
[6] 杨宁等.关心幼儿教师焦虑状况[J].早期教育,2003,(9).
[7] [13] 彭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8] 庞丽娟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9]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转引自宁虹等.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
[10]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5-247.
[11] 参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12] [14] 卢乐山等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29.
幼儿教师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题目: 大班授课环境下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摘 要: 大班授课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面对着多样化的学生和大的授课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需要有深刻和全面的要求。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对大堂英语授课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堂授课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大班授课;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一、引言
大班教学不论是从基础教学开始还是到高级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国情”之一。班级大,学生多,对教师是个极大的挑战。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授课中尤为突出,教师的教学对象存在种种差异: 学生二语认知能力的不同,语言习得能力的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迥异等等。面对这些差异,对授课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提高和锻炼教学能力的有力实练场。从学生角度,授课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 从教学角度,要善于分析,勤于钻研,勇于交流,通过教学和情感渠道多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全面开发,个个击破。
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把专业化发展和授课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真真实实的教育为学生,教育为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从事的教育事业中,通过专业训练和不断的学习,逐步获取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从而成为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也就是说新教师通过岗前培训,从经验不足的新手逐渐成长为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专业的成熟的教师以及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它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教授国际通用语言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促进专业化发展就有更加深刻和持久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如此迅猛,信息飞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着多样化的学生以及活跃的头脑,大学英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文化、社会和生活等等多方面的信息,又要在一个大的课堂环境中,掌握和了解所授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在重视整体,兼顾个人的教学过程中适应每个不同的班级的特点。因此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有具有扎实优秀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成熟合理的职业教学技能和本领,又要具备随时搜寻、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的能力,这就使得大学教师在大班授课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必须不断发展自我,填充自我,更新自我以及开放自我。虽然这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任务,但对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环境的问题
1、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大
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在语言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自身的学习能力上都这诸多的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就造成了学生对新知识接受的程度也不同,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难以把握授课内容的强度和进度以及授课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强
在大班授课环境中,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过程中人均发言的机会自然相应减少,再加之大多数学生的被动性格,使得语言实践的机会也随之减少。课堂上偏向大量的知识输入的过程,对语言输出的机会和实践有着限制,这对学生的第二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3、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程度少
班级学生数量众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肯能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机会,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逐渐打消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其次,学生数量多使得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如果只选一部分改,有些学生从心里上会对老师产生失落感,觉得老师对他缺乏关注,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减弱或丧失。
四、大班英语授课环境对英语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提高专业能力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要在大堂授课环境下有质量的授课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其中包括提高自身本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要在所授专业上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 另一方面也要教学理念上不断钻研和学习。
面对着众多思想活跃,头脑开放,对教师个方面都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师首先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是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准确优美流畅的语音语调可以给学生创造学习动力,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和坚实的英语基础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起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方式下进行语言习得。
此外,英语虽然是一门语言课程,但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因此要把语言这门课程教的好教的精彩的话,就要提升自己本国和西方的文化修养。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入对文化的对比和理解,这对大班授课的学生来说,在扩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语言的兴趣。作为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言,应在内心树立起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水平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在教学上有效的指导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掌握各个学科知识和多媒体教学能力
大班授课下的学生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也不同,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大学英语教师应适当的的了解一些所受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以便进行更有效的课堂交际。一方面给可以提高教师在一些其他知识领域的扩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和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英语于教学领域,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对课堂运作进行灵活的调节,以适应学生的多种需求。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已经得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学肯定,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怎么才能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课件。毕竟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不能纯粹的依靠它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采用它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多样化和趣味化。
3、适时的角色转换
授课对象众多,授课时间有限,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大班授课环境对学生的一大限制,这就导致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输入过程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给予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丧失积极性,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下降。为了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分配任务等不同的课堂实施办法,对于积极的学生给予机会表现,对于害羞的学生给予鼓励、肯定和支持,发挥和发掘每个学生的特色。因此这就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要求,教师在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积极总结中找到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4、积极的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授课者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得问题进行的回忆、思考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反思,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种过程。对教师来说,只有经过反思,经验增长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行为才能产生影响。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反思教学有助于教师实践理论的形成,使教师拥有能适应教学变化,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体系。因此对于大班授课环境下的教师来说,反思就有更深刻的意义。它可以使教师重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大班环境下,学生特点不一,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学习、总结。教学反思在促进课堂授课质量,改进授课方法的同时,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五、总结
英语大班授课环境对英语教师来说既是对自我的挑战,又是提高自身学科专业和教学技术的有力平台。处于这个复杂条件下,英语教师就要从自身负责,从学生角度出发,促进在专业和教学上的不断持续发展。以授课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又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熊川武. 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02,( 05) .
[5]王黎明. 外语教师面临角色的挑战[J]. 教育探索,2006,( 03) .
[6]武尊民. 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导读[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摘要】
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活动而且是个体自然与生命的展现,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是生命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生命教学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的有效融合有促进促进个体追求与向往精神生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更需要融合生命教学,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幼儿园音乐教学疏忽了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所以,本文主要就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学;生命意蕴
前言
音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活动;音乐性则不仅是人的本能,而且是人类的获取性遗传。而教学除了可以传承人类生活良好经验,还可以引导个体为了完成“完满地生长”,不断发掘自身潜力、超越现实与实现自我。从这个意义而言,教育基于对“可能生活”的创造,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幼儿园音乐教学除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化生活模式,还是教育与引导幼儿生命发展的重要过程,所以创造充分活力的生命开展空间,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实现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基础内涵。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对审美体会的挤占。音乐艺术意义深远,其具备自身独特性,也就是说在音律和数学体系基础上形成了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功能。因此,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支持,基于此基础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和指导幼儿的平衡和和谐统一。教学行政化对音乐教学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理念中渗透了科学主义引导思想,过于强调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轻视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
2、专业音乐教师审美引导能力不强。专业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教学率领者而且是教学成果的有效保障。但是现阶段幼儿园中,一些专业音乐教师过于轻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与提升,究其缘由,他们的审美引导能力不强,对音乐教学没有深刻了解,所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理应具有共享与体验等元素,而并非死记硬背,归根结底,幼儿教学体系引进的具体化考核制度导致音乐教师的审美引导能力不被注重。
3、过于依赖多媒体。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已广泛普及于人们生活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尽管多媒体教学获取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归根结底它仅是辅助教育工具,难以满足音乐创作需求。但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这无疑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幼儿园教学背离了音乐教育本质,且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讲解,轻视了人文精神和音乐教育本质的引导。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
首先,尊重幼儿个体参加音乐活动的生命感受及体验。音乐不仅是生命原发活动,而且是幼儿个体生命情感主要感受与体验方法,但情感体验则是所有幼儿个体特殊的生命合理运动过程,所以个体性理应得到幼儿园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并视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属性,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为幼儿个体创作生命表述的条件,注重基于相应方式鼓舞幼儿个体使用音乐方式表述情感,如即兴表演和噪音等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实际需求。其次,发展幼儿主体间性。音乐其实属于一种文化创建活动,所以幼儿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社会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将幼儿主体间性视作根本诉求,基于对幼儿个体和作品及他人之间多层次沟通平台的建立,促进幼儿不断打开自身生命世界,悦纳自我与他人,亲近社会和自然,达到内外生命的融洽。最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及向往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音乐和生命同构,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所以培养幼儿追求超越自我的生命态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打破技能练习的僵化格局,需要为幼儿提供敞开生命个体的各种通道,促使幼儿始终保持诗意道德与生命热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紧密联系着生活,需要人们尽心感受与领悟,而不是单一的教化工具。有效融合幼儿园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成长方向,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至关重要,但一些幼儿园教师对音乐学习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音乐推动幼儿生命健康成长价值没有充分的把握和探索,进而影响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改进与完善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度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创建高素质高技能幼儿音乐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崔红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意蕴[J].学前教育研究.2015(06).
[2]刘平.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生成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
摘要:
随着幼儿园规模的发展壮大,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现阶段农村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改善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对策
一、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
1教学设备不健全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幼儿园经常会出现教学设备不健全等问题,不能为幼儿提供相应的运动场所,甚至有的幼儿园所有幼儿在一个教室中听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处于幼儿阶段的幼儿需要通过动手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但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设备,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应该加大对幼儿园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幼儿园的有关设备,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育方法落后农村幼儿园在聘请教师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个人专业素质较差不能有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应该积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策
1、加大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设备农村幼儿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设备不健全,教师不能依靠教学设备开展教学,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降低,幼儿不能积极参与。解决幼儿园的教学设备问题需要政府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幼儿园的补贴机制,这样就会有效避免幼儿园出现由于缺少资金而不能置办相应教学设备的问题,从而保证幼儿园的教学顺利实施。
其次,农村幼儿园应该申请政府补贴用于幼儿园的建设,同时在申请补贴之后确定专款专用制度,将这些钱用于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避免出现幼儿园挪用政府资金补贴导致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的问题。幼儿园和政府通力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幼儿园应该积极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逐渐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园完善有关的培训机制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幼儿园在教师入职之前就要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幼儿的发展特点,还能让教师对幼儿园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在入职之前对教师进行培训能够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有效运用。
二是幼儿园应该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定期培训,如可以将每周四定为教师的定期培训日,召集所有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交流。这样的培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让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在工作过程中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幼儿园在全园范围内提倡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赏识教育。组织教师参加专家讲座,使教师了解赏识教育的真正内涵,并将赏识教育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赏识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没有按照幼儿的发展特点展开教学,只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教学有关内容,导致幼儿园逐渐演变成幼儿上小学之前的“小小学”,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潜能。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园应该积极转变教师的授课模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知识,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结语
幼儿园可以通过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设备,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转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等方式完善幼儿园的幼儿教育,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和语言能力发展问题是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针对其开展的研究属于教育学领域。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幼儿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语言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幼儿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等。这些方向的研究,对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教师专业化开始被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我国学术界亦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不难看出,在诸多文章中,谈及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只是零星涉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专业特性和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分析明确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质,同时探讨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仅做引玉之砖。
一、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职业可以分为普通职业和专业性职业,判断一门职业是否是专业需要一定的标准。关于专业化的标准,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虽主张各异,也已基本形成一定共识[1]:1、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知识与训练,掌握专门的理论教育与技能;2、作为专业的职业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与个体责任,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3、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职业范围内应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4、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可,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相应制度后,才能真正确立或提高专业地位。若按这一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因其受外部的干预和监控,未取得广泛高度民主的自主权,从业人员接受专门培训的时间较短,也未赢得崇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有人认为教师还不能称为一门专业,只能是“准专业”或“半专业”。但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是由其自身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的。教师的职业事实上具备一切专业化的特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高超、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认定。这些足以证明教师职业具备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属性,[2]只是目前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条件不成熟而已。即使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否定的并不是教师专业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教师现状的不满意。随着对教师素质的日益关注,把教师或教学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3]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和能动性的人,这决定了教师不仅具备一般专业的共性,还具有不同于医生、律师等专业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4]:(1)教师除了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的智慧、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行动和寻求变化的能力;(2)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方式不能只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应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3)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利他性,这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更基本的专业特征;(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学不仅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专业,更是一种人际关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5)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组织的功能主要不在于市场的垄断和自身保护,而在于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教师专业特殊的知识技能、专业训练、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性使得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如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教师的专业特殊性一样,幼儿的身心特点也使得幼儿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谈及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幼儿教育很容易被“特殊”对待。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儿童,所授知识浅显易懂,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其实,正是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第一,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向全体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教育,又要负责幼儿的整个生活;不但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地培养幼儿,还要同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这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掌握幼儿认识的特点,对教学技能技巧的要求也更高。
第三,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时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切实地把握幼儿在各阶段发展的规律,留心观察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对幼儿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心理特点的把握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幼儿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幼儿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组织能力方面的更高要求。幼儿的兴趣、个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幼儿教师更善于了解幼儿,更善于启发诱导,更善于个别教育。
可见,幼儿教师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基础。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
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5]
综观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较之于上述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或中师以下学历,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起点低,其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而学生在3-4年的学习中,又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专业理论课基础较窄,缺乏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大多是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风车”,因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家园合作也一直进展缓慢。另有资料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从教热情不高,在热爱儿童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6]。看来中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当前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不协调等外在因素,也有幼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内在因素[7],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具体的分析,园长之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
1、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一般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带带孩子,会唱会跳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幼儿园教师,人们并无异议,但如果本科生去幼儿园任教就可能引来惊讶的目光,至于硕士、博士从事幼教简直想都没想过。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社会公众特别是某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认识还存有偏差。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即使在认知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少偏颇,重孩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儿童学习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8]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便只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儿教师本身认识不到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为幼儿教师最大的前途莫过于当个园长,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发展余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说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职业认识上的偏差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他律的条件,那么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不足则更可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还要靠教师自律,要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才可能实现。正如皮亚杰所说:“一般的理由是:别人认为,尤其坏的是,他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 [9]。因此,幼儿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民办和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不稳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心理压力大,负担重等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也偏低。职业声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一项有关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大学教授职业声望最高,等级为2;中小学教师等级排名29,而同样在为基础教育做贡献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级却降至36,[10]这在100种职业中声望虽不算低,但与其他教师职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对广东省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发现,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很大,月收入多则4000元,少则400-500元,大多数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而且各项保险和福利也很不到位。因此,很多人只是把幼儿教师当成一块跳板,一有合适的机会便会另谋高就,这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严重地制约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除了上述显性的表现外,另一种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能也潜在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是:女性被认为有天生的母性,易动感情,相夫教子,最适合她们的职业是贤妻良母、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公司秘书、保育员、护士、服务员等辅助性和抚养性工作。多少年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低于男人的,即使做与男人同样的工作,其收入也可能低于男人。尽管已开始提倡鼓励男性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但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还是女性,这势必影响到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
3、专业自主权不够
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而实际情况是,幼儿教师位于学校行政命令和科层制体系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教研主任、园长等多方面的控制,幼儿教师的自主权引起争议,决定权受到怀疑,教师权威也遭到严重挑战,由不懂幼教的人来领导幼儿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会经常被当作“舞蹈演员”使用,频繁的排练节目严重地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其它的像卫生、消防等各种检查更是让幼儿园应接不暇。教育行政机关太多的硬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的自主性,致使一些幼儿园出现“为了做而做”的应付现象。一位办学现状较好的幼儿园园长曾抱怨,自己象“财神爷”一样被一些部门追着拉“赞助”,因而不得不深居简出,每次开完会也尽快“消失”,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看来,要想切实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先给幼儿园“松绑”。
4、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一门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作支持。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缺乏适合本国幼儿发展的系统理论。总体来看,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处于向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理论学习和引进阶段,当然这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国外理论的引进必然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真正适合本国幼儿的发展需要,这可能也是有些幼儿园学习瑞吉欧却不知如何运用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的研究课题大多数都是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需要的研究居多,对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很多幼儿教育研究实验往往局限于幼儿园的三年时间,缺乏反复验证,很少有象美国开端计划这一类型的长期追踪研究,因而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难以得知,学前教育的功能缺乏有力地实证证据,从而也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作用于理论形成的实效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专门的幼教科研人员不多,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研究的队伍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际研究收效不大。从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来看,其中重大课题有6项,在有较大经费资助的重大课题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仅有1项,占有率为17%;面上重点课题9项,当中并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面上一般课题62项,其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5项,占有率为8%;专项课题18项,当中也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可见,幼儿教育科研项目无论在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经费支持上都得不到重视,这在客观上影响幼儿教育科研更普遍、更深入的开展。[11]
5、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没有实践经验,因此,职后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中师来完成,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起点低,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更多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因素的限制,而不是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也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12] 特别是民办、私立幼儿园的老师继续教育的权力没有任何保障,职后培训成为一大难题。并且,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对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由于承担培训任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准与教育水准的局限,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13]《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将“进行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补课”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在职教职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职工作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14]可见,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还处于补缺补差的低水平状态,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此间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自身明确认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并积极进取,也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伟娣.教师职业、资格与专业化[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6).
[2] 于晶.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11).
[3] 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5.
[4] 参见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 NAEYC.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993,(11).
[6] 杨宁等.关心幼儿教师焦虑状况[J].早期教育,2003,(9).
[7] [13] 彭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8] 庞丽娟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9]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转引自宁虹等.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
[10]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5-247.
[11] 参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12] [14] 卢乐山等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29.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一: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络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回圈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俱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型别。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询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作者:郑自春 单位:镇坪县华坪小学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二: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资讯展示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讲学的模式将课本知识趣味化、动态化以及形象化。多媒体技术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学习集中力提高,教师通过动态的知识教学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中多媒体运用现状分析 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不断地加大在幼儿园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化现象。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的幼儿园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专业技术缺陷 部分开展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课堂仍是较为初级的状态,多数采用的都是基础的投影仪等装置,多媒体课件开发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全方面把控,这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效果 1.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减教学时间,同时,它使幼儿教学摆脱了空间上的限制,将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展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大增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协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课程进行多次重复展现,而不必占用过长的时间,这有效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力。 2.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装置具有动画、音乐播放等诸多功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同时,多媒体装置还可以进行程式设定,比如当幼儿取得相应收获或进步时,多媒体装置可以自动出现一个笑脸进行表扬与激励,多媒体装置多样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案例探讨 以幼儿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教师在开始多媒体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案资料,其次是对教案资料进行多媒体处理,使课本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下,以文字结合图片、视讯的方式进行展现。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弟子规》又与幼儿常听的语言故事、儿歌不同,它带有很强的古风。因此,可以采用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与展示国画,一边教授《弟子规》内涵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弟子规》写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的描写,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视讯,向幼儿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幼儿就会了解那句话是指轻轻开门的意思。再比如现代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教学,幼儿一般会觉得散文内容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散文内容用静态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展现,并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比如《秋日的私语》:“雨滴滴答答从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门开了,秋天的树叶慢慢飘落了”。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浓厚的秋天环境中去,幼儿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意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教师选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忽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该与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状态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适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幼儿教育理念相互适应。我们应该在满足幼儿教育适当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钱雯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三:幼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研究 一、通过幼儿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教师于漪就曾经有过一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主题演讲,可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人生教学的各个阶段。 1.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幼儿充分了解才能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对于幼儿的兴趣、脾气、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是教师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当然,了解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发放问卷、网上留言等方法从而获得幼儿资讯情况,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沟通相处时对其行为、言语、动作和习惯进行仔细的研究观察。最后进行总结和实施教学。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幼儿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存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等等。这跟幼儿自小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以及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场独立型的孩子更擅长于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场依存型的孩子则惯于依附旁人的想法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和认知。 3.因材施教的作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实现最佳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结合自身能力和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十分有必要。 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引导在对于两种完全不同型别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把握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方法教学,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创作。而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其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我思考。当然,引导不仅仅只存在于幼儿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知识技能掌握差异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会针对孩子对不同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分班补习等等。 2.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同的幼儿因为自身所接触的各方面条件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差异也存在于年龄、性别、民族等。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加偏爱动画片,而其中女孩子会更加偏爱洋娃娃,男孩子则偏爱赛车等机械玩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掌握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能用笼统单薄的语言去引导幼儿,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形象,用画面感、或是借助多媒体、书本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女孩子喜欢公主的形象,那么教师在说到公主时,应该借助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等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概念。 3.课内外结合型教学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课内外教学应相互结合,很多人都会错误的将幼儿教学定义在幼儿园、定义在幼儿教师,这是一个误区,父母家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其实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思维是开放而且发散的,当他第一次做出尝试,并且得到了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后,他就会开始自觉更多的从事这项任务,获得满足感。而如果在幼儿尝试第一次活动后,被周围的人否定,他就会产生内疚感,从而可能不会在从事那项活动。例如大家熟知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儿时玩耍时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并不停地跳跃,他的母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要一直跳,一直跳到月亮上去。他母亲听到后,并没有嘲笑他的无知,反而鼓励他并给予他诸多支援,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为人类跨出了一大步。 三、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教学的发展助力 1.开放式教学,更好的引导幼儿过渡“因材施教”一词出自《论语•先进篇》,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中发光。 2.因人而异,培养各方面人才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发挥其天分而不浪费,并让其能在有兴趣领域更多的学习、使其更能学好,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个人先天条件、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以按所需不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幼儿走向他们理想的目标和道路。 四、结束语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创新人才教育方面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以,因材施教适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和教学方式当中,并成为现代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幼儿教学,处于人生阶段的启蒙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树立作用,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祖国的未来成长得更加茁壮。 作者:刘金红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乔家幼儿园 1.幼儿教师教育论文3篇 2.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3篇 3.幼师教学论文范文 4.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3篇 5.幼师教育论文范文 6.幼师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新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灵活的应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促进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职业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就要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这也是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媒体信息技术也在有效的传播,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更加复杂与高效。在此种环境中,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就要可以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新媒体系统之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一,重构专业知识。幼儿的专业知识主要有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幼儿可以在视听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游戏、学习。为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与知识,要基于新媒体的要求重新的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教师要想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就要对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解学习,将其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教学活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构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构建良好的媒介应用环境则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要重视可视化环境以及软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的环境,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以及特征,综合具体状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自动的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评测的结果,幼儿教师在此种环境中就会提升媒介素养。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在思维的教学进行构建分析,而幼儿教师的媒介素养就是基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以及技术,合理的选择媒介方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各个层面上的理论重构以及思维能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专业发展,就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通过新媒体实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以及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影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咨询,随时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教育理念与教育新闻,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的素养能力。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看待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信息化素养就是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知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就是自身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要善于质疑,对于幼儿教育要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分析,整合,在教育中合理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研修平台。网络空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普及性特征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教研会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通过互相的学习、反思,完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而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探讨教育知识,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网络以及社交软件,利用视频通信、语言通信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拓宽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投入。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沟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指导建议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对话,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的方式吸取优秀的教育经验。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咨询与沟通。一些幼儿教育专业会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概念,吸收、学习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在灵活应用,这样不仅仅提升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可以真正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利用新媒体构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平台与游戏的概念较为类似。利用语言等功能,构建一个锻炼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登陆到虚拟的空间中,设置教学任务,通过集体授课以及个别化的专业教学凡是开展任务。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幼儿教师要在短时间中了解幼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教学模式以及游戏类型,及时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对幼儿的各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可以有效的推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要具有独立意识。新媒体技术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这些途径缺乏系统性,教师获得的知识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逻辑性。对此,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具有清醒的认知,要肯定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同时,虽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系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学形象,可以实现跨时间以及跨地域的教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无法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师研究讨论缺乏完整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之下要避免盲目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对其优化,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无疑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合理的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此种环境中,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智能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及巨大的优势成果,合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现阶段,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其价值优势,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树江,范萌萌.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F272-13-15
[2]董钰萍.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3]张平.表扬幼儿要说到点上[J].中国教育报,2018(9):93-95
[4]张瑶.新媒体时代的幼师生口语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8(1):239.
[5]韩荣雷.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新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灵活的应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促进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职业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就要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这也是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媒体信息技术也在有效的传播,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更加复杂与高效。在此种环境中,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就要可以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新媒体系统之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一,重构专业知识。幼儿的专业知识主要有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幼儿可以在视听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游戏、学习。为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与知识,要基于新媒体的要求重新的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教师要想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就要对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解学习,将其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教学活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构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构建良好的媒介应用环境则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要重视可视化环境以及软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的环境,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以及特征,综合具体状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自动的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评测的结果,幼儿教师在此种环境中就会提升媒介素养。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在思维的教学进行构建分析,而幼儿教师的媒介素养就是基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以及技术,合理的选择媒介方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各个层面上的理论重构以及思维能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专业发展,就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通过新媒体实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以及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影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咨询,随时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教育理念与教育新闻,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的素养能力。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看待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信息化素养就是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知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就是自身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要善于质疑,对于幼儿教育要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分析,整合,在教育中合理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研修平台。网络空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普及性特征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教研会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通过互相的学习、反思,完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而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探讨教育知识,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网络以及社交软件,利用视频通信、语言通信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拓宽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投入。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沟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指导建议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对话,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的方式吸取优秀的教育经验。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咨询与沟通。一些幼儿教育专业会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概念,吸收、学习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在灵活应用,这样不仅仅提升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可以真正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利用新媒体构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平台与游戏的概念较为类似。利用语言等功能,构建一个锻炼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登陆到虚拟的空间中,设置教学任务,通过集体授课以及个别化的专业教学凡是开展任务。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幼儿教师要在短时间中了解幼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教学模式以及游戏类型,及时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对幼儿的各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可以有效的推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要具有独立意识。新媒体技术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这些途径缺乏系统性,教师获得的知识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逻辑性。对此,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具有清醒的认知,要肯定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同时,虽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系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学形象,可以实现跨时间以及跨地域的教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无法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师研究讨论缺乏完整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之下要避免盲目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对其优化,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无疑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合理的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此种环境中,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智能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及巨大的优势成果,合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现阶段,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其价值优势,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树江,范萌萌.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F272-13-15
[2]董钰萍.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3]张平.表扬幼儿要说到点上[J].中国教育报,2018(9):93-95
[4]张瑶.新媒体时代的幼师生口语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8(1):239.
[5]韩荣雷.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教师专业化开始被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我国学术界亦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不难看出,在诸多文章中,谈及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只是零星涉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专业特性和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分析明确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质,同时探讨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仅做引玉之砖。
一、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职业可以分为普通职业和专业性职业,判断一门职业是否是专业需要一定的标准。关于专业化的标准,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虽主张各异,也已基本形成一定共识[1]:1、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知识与训练,掌握专门的理论教育与技能;2、作为专业的职业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与个体责任,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3、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职业范围内应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4、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可,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相应制度后,才能真正确立或提高专业地位。若按这一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因其受外部的干预和监控,未取得广泛高度民主的自主权,从业人员接受专门培训的时间较短,也未赢得崇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有人认为教师还不能称为一门专业,只能是“准专业”或“半专业”。但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是由其自身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的。教师的职业事实上具备一切专业化的特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高超、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认定。这些足以证明教师职业具备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属性,[2]只是目前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条件不成熟而已。即使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否定的并不是教师专业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教师现状的不满意。随着对教师素质的日益关注,把教师或教学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3]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和能动性的人,这决定了教师不仅具备一般专业的共性,还具有不同于医生、律师等专业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4]:(1)教师除了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实践的智慧、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行动和寻求变化的能力;(2)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方式不能只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应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3)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利他性,这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更基本的专业特征;(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学不仅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专业,更是一种人际关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也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5)与医生、律师相比,教师专业组织的功能主要不在于市场的垄断和自身保护,而在于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
教师专业特殊的知识技能、专业训练、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性使得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如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教师的专业特殊性一样,幼儿的身心特点也使得幼儿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谈及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幼儿教育很容易被“特殊”对待。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儿童,所授知识浅显易懂,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其实,正是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第一,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向全体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教育,又要负责幼儿的整个生活;不但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地培养幼儿,还要同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这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掌握幼儿认识的特点,对教学技能技巧的要求也更高。
第三,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时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切实地把握幼儿在各阶段发展的规律,留心观察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对幼儿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心理特点的把握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幼儿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幼儿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组织能力方面的更高要求。幼儿的兴趣、个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幼儿教师更善于了解幼儿,更善于启发诱导,更善于个别教育。
可见,幼儿教师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基础。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
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5]
综观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较之于上述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或中师以下学历,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起点低,其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而学生在3-4年的学习中,又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专业理论课基础较窄,缺乏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大多是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风车”,因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更多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家园合作也一直进展缓慢。另有资料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从教热情不高,在热爱儿童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6]。看来中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当前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三、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不协调等外在因素,也有幼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内在因素[7],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具体的分析,园长之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
1、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一般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带带孩子,会唱会跳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幼儿园教师,人们并无异议,但如果本科生去幼儿园任教就可能引来惊讶的目光,至于硕士、博士从事幼教简直想都没想过。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社会公众特别是某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认识还存有偏差。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即使在认知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少偏颇,重孩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儿童学习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8]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便只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儿教师本身认识不到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为幼儿教师最大的前途莫过于当个园长,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发展余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说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职业认识上的偏差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他律的条件,那么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不足则更可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还要靠教师自律,要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才可能实现。正如皮亚杰所说:“一般的理由是:别人认为,尤其坏的是,他自己也认为:学校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 [9]。因此,幼儿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民办和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不稳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心理压力大,负担重等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也偏低。职业声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一项有关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大学教授职业声望最高,等级为2;中小学教师等级排名29,而同样在为基础教育做贡献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级却降至36,[10]这在100种职业中声望虽不算低,但与其他教师职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对广东省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发现,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很大,月收入多则4000元,少则400-500元,大多数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而且各项保险和福利也很不到位。因此,很多人只是把幼儿教师当成一块跳板,一有合适的机会便会另谋高就,这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严重地制约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除了上述显性的表现外,另一种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能也潜在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是:女性被认为有天生的母性,易动感情,相夫教子,最适合她们的职业是贤妻良母、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公司秘书、保育员、护士、服务员等辅助性和抚养性工作。多少年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低于男人的,即使做与男人同样的工作,其收入也可能低于男人。尽管已开始提倡鼓励男性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但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还是女性,这势必影响到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
3、专业自主权不够
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而实际情况是,幼儿教师位于学校行政命令和科层制体系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教研主任、园长等多方面的控制,幼儿教师的自主权引起争议,决定权受到怀疑,教师权威也遭到严重挑战,由不懂幼教的人来领导幼儿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会经常被当作“舞蹈演员”使用,频繁的排练节目严重地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其它的像卫生、消防等各种检查更是让幼儿园应接不暇。教育行政机关太多的硬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的自主性,致使一些幼儿园出现“为了做而做”的应付现象。一位办学现状较好的幼儿园园长曾抱怨,自己象“财神爷”一样被一些部门追着拉“赞助”,因而不得不深居简出,每次开完会也尽快“消失”,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看来,要想切实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首先应先给幼儿园“松绑”。
4、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一门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要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作支持。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缺乏适合本国幼儿发展的系统理论。总体来看,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处于向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理论学习和引进阶段,当然这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国外理论的引进必然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真正适合本国幼儿的发展需要,这可能也是有些幼儿园学习瑞吉欧却不知如何运用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现有的研究课题大多数都是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需要的研究居多,对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很多幼儿教育研究实验往往局限于幼儿园的三年时间,缺乏反复验证,很少有象美国开端计划这一类型的长期追踪研究,因而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难以得知,学前教育的功能缺乏有力地实证证据,从而也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作用于理论形成的实效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专门的幼教科研人员不多,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研究的队伍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际研究收效不大。从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来看,其中重大课题有6项,在有较大经费资助的重大课题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仅有1项,占有率为17%;面上重点课题9项,当中并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面上一般课题62项,其中幼儿教育研究课题5项,占有率为8%;专项课题18项,当中也没有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课题。可见,幼儿教育科研项目无论在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经费支持上都得不到重视,这在客观上影响幼儿教育科研更普遍、更深入的开展。[11]
5、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没有实践经验,因此,职后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中师来完成,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起点低,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更多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因素的限制,而不是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也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12] 特别是民办、私立幼儿园的老师继续教育的权力没有任何保障,职后培训成为一大难题。并且,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对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由于承担培训任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准与教育水准的局限,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13]《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将“进行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补课”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在职教职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职工作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14]可见,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还处于补缺补差的低水平状态,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此间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自身明确认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并积极进取,也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伟娣.教师职业、资格与专业化[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6).
[2] 于晶.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11).
[3] 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5.
[4] 参见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 NAEYC.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993,(11).
[6] 杨宁等.关心幼儿教师焦虑状况[J].早期教育,2003,(9).
[7] [13] 彭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8] 庞丽娟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9]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转引自宁虹等.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
[10]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5-247.
[11] 参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12] [14] 卢乐山等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29.
幼儿园要在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教学,让幼儿深刻地理解节能减排的理念和作用,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教研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美感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美感教育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美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艺术目标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与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活动中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更要注意发掘他们的艺术潜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鼓励、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艺术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充分发挥其独有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中,来自美术界的代表委员共40多人,其中包含职业画家、美术教育工作者和民间工艺美术家等,到会委员代表非常关注现代美术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花鸟画家何水法提到他在国外时常看到教师带领少儿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画展,了解他国和世界艺术历史。现在中国的教育结构中,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教育的主线多是知识教育。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升入初中后更为严重。不少学校和家长更是将学生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期间,按照“精打细算”“争分夺秒”的标准来制定流程,几乎完全剥夺了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综合能力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国学院创办者何香久也表示,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受教育主体“人”的关注,只关注知识,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塑造,造成了美感能力的缺失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通过引导幼儿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浅议美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影响[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4)
[2]庄虹.审美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1987(10)
[3]傅梅芳.美育与创造个性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4]郭建军.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0
摘要:通过月考核评定教师对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开展的质量,同时纳入学期考核。如发生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职称”与“评优”资格。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
一、多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细致化
为使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更细致,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幼儿活动场地设置安全标志,提示幼儿注意安全。比如在每个楼梯上都利用可爱的小脚印标识,让幼儿区分上下楼梯的方向;电源插座旁都是孩子自制的安全标志,小心有电;盥洗室的地上都有防滑标志、墙壁上有如何洗手的顺序图示,以此来规范常规以及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多方位安全教育环境的创设,凸显了安全环境标致化,强化了安全教育效果。
二、多通道体验: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
1.游戏体验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而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让幼儿在玩中体会什么是安全、遵守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自身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2.主题活动法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指一定的时间里,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它是依据幼儿的生活,又以幼儿的快乐、健康生活为目的。同时,也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只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才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理解。
3.安全讨论会
我们注重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课程,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把自我防护知识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如,针对玩滑滑梯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玩才能安全又开心?”让幼儿在观察、体验、讨论和总结的基础上自主制订游戏规则,消除安全隐患。吃点心、午餐时不要急着把太烫的食物送入班级,不要催促幼儿“快吃“”比赛看谁吃得快”等;午睡前提醒他们自我检查,不带玩具杂物入寝室,加强午睡时的巡查……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有机渗透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多形式推动: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联合家庭及社会,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人
为强化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一把手(园长胡海燕)为组长;专设安全负责人尤燕飞;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突出领导班子全面管安全的理念,党政共抓,形成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安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每月安全排查、在重要节假日前排查安全隐患,能及时排查幼儿园周边环境异常情况和异常人物。
2.安全培训,一个也不能少
安全培训辐射全体教职工,涉及教师、保育员、食堂、门卫等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此,我园每月对教职员工开展1~2次的安全专题培训,如学习安全文件,实践活动(灭火器的使用、出现火灾、地震时怎样逃生、幼儿意外事故处理)等,以此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
3.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通过月考核评定教师对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开展的质量,同时纳入学期考核。如发生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职称”与“评优”资格。
参考文献
1、以“做”为中心 让幼儿在操作中感悟数学——谈“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启示林华帧;生活教育2009-03-10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新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灵活的应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促进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而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职业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就要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这也是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新媒体信息技术也在有效的传播,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更加复杂与高效。在此种环境中,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就要可以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在新媒体系统之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一,重构专业知识。幼儿的专业知识主要有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幼儿可以在视听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游戏、学习。为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与知识,要基于新媒体的要求重新的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教师要想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就要对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解学习,将其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教学活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构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果构建良好的媒介应用环境则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要重视可视化环境以及软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可视化的环境,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解幼儿的个性以及特征,综合具体状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自动的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评测的结果,幼儿教师在此种环境中就会提升媒介素养。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在思维的教学进行构建分析,而幼儿教师的媒介素养就是基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分析数据、信息以及技术,合理的选择媒介方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各个层面上的理论重构以及思维能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推动专业发展,就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对此,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通过新媒体实现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以及一些便携的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就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影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咨询,随时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教育理念与教育新闻,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的素养能力。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正确分析、看待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信息化素养就是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知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主要就是自身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要善于质疑,对于幼儿教育要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分析,整合,在教育中合理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师研修平台。网络空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普及性特征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教研会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通过互相的学习、反思,完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而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探讨教育知识,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网络以及社交软件,利用视频通信、语言通信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拓宽幼儿教师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投入。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沟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指导建议尤为重要。而在传统的模式中,幼儿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对话,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的方式吸取优秀的教育经验。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咨询与沟通。一些幼儿教育专业会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概念,吸收、学习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在灵活应用,这样不仅仅提升幼儿教育管理质量,可以真正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利用新媒体构建个性化的课堂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平台与游戏的概念较为类似。利用语言等功能,构建一个锻炼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登陆到虚拟的空间中,设置教学任务,通过集体授课以及个别化的专业教学凡是开展任务。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幼儿教师要在短时间中了解幼儿的具体状况,确定教学模式以及游戏类型,及时应变各种突发状况,对幼儿的各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可以有效的推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教师要具有独立意识。新媒体技术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中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这些途径缺乏系统性,教师获得的知识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逻辑性。对此,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具有清醒的认知,要肯定传统的专业发展模。同时,虽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系媒体技术可以提升教学形象,可以实现跨时间以及跨地域的教育,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幼儿教师无法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师研究讨论缺乏完整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教学背景之下要避免盲目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对其优化,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无疑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合理的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此种环境中,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智能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及巨大的优势成果,合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现阶段,要对新媒体背景之下幼儿让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凸显其价值优势,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树江,范萌萌.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F272-13-15
[2]董钰萍.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
[3]张平.表扬幼儿要说到点上[J].中国教育报,2018(9):93-95
[4]张瑶.新媒体时代的幼师生口语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8(1):239.
[5]韩荣雷.新媒体环境下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