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所以你的论文要分析三个方面:首先是李清照的词是女人之词,为女人立传,赞美女性的美,这不同于男人对女人的视角,无论如何赞美也缺乏了某种细腻;其次是李清照的词中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爱情的肯定,对自己生命和生存的肯定,对自由的追求;再次,李清照对自然的热爱做好三方面的功课:第一是熟读并且选出一部分强烈凸显女性意识的词来;第二找一些李清照的生平资料,尤其是结婚后的一些资料,可以看一下传记和论文;第三具体分析插入的视角,我刚才给你列了具体分析的三个方面,你还可以扩展基于时间和精力我不可能给你写出全文来的。希望我的建议有用。另外这个论文题目写烂了,属于常规题,想写出新意来不妨采取吸收这样几个内容进去:当代女权运动的历史发展;选词深度(常见词和非常见词的组合选用);与李清照几乎同时的朱淑真;李清照晚年失节的历史真相以及古代女性意识抬头遭到的打击(朱淑真和李清照都惨遭打压) ;理学对女性意识的迫害
没看懂什么意思?
李清照是“千年来女子第一人”,她和朱淑真是忘年交。李清照晚年时凄惨度日,而朱淑真那时正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常常去找李清照玩。因此词风受到了李清照的很大的影响,都是婉约派的台柱。而朱淑真的才华也被后人称赞为第二个李清照。两人的词风很相近,如李清照曾写过“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朱淑真写过“非干病酒与悲秋”。 大概就是这些了,楼主可以看看。
守望与绝望——观望李清照与朱淑真的情感流向(一) 大中小 (本文为毕业论文,发表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李清照与朱淑真同为宋代女作家,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相异的婚姻状态使她们的作品在花样年华的相似情怀中呈现出相异的情感流向:李清照是守望者,她的诗词看似深婉无痕,却是步步凝眸,凝眸处是相同的身影,身影里是同一段深情,无论步履怎样艰涩流离,她的目光总是专注,哪怕专注的已是幻影,也是以守望终了;朱淑真是流年里的绝望者,她的诗词有过期盼和张望,有过缠绵和炽烈,却因“羽翼不相宜”的婚姻,一一葬送,当游离于婚姻之外的爱情在流年中消散,一切曾有的绚烂如同幻觉,绝望成为最后的姿势。在守望与绝望中,对和谐的追寻成为她们作品的深层底色,对自由的确证成为她们创作的深层动因,在此意义上她们的情感穿越时空趋于永恒。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情感流向;守望;绝望 所有艺术的铺展都是为了某一个瞬间的回望,它的价值在于瞬间后的驻足和驻足后长久的观望。在观望中,每个艺术家都以一种渐趋终极的姿势诠释着生命的历程和情感的流向,彼时的光芒和漩涡汇成此刻沉默外壳下的暗流,用灵魂对话,不动声色。作家亦然。他们以语言为媒,将尘封于岁月的情感以文本潜隐、以诗性阐发。海德格尔说“诗性语言仿佛来自未来,它打断了时间的连续性而在另一空间向度上使我们直接面对事物本身以领悟语言启示的原初意义。”[1] 李清照和朱淑真,便是穿越漫长时空以诗语传达情感的作家。情感熔铸成诗语,诗语负载于文本,而文本在时空的坐标系中自行归位,相依而立,在兀立中首先沟通进而聚集起某种统一性,即环绕自身的通路与关联的统一性。这种统一以作家为界,各统其域,以情感为线,各牵其脉。这脉络有着相似的源头和相异的流向,把这种流向纳入感性外观,在感觉向度上予以观望,呈现出的是守望与绝望——李清照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2]后苍凉的守望;而朱淑真,是“哭损双眸断尽肠”(《秋日有感》)[3]后彻骨的绝望。 一、观望的视线 1.观望的基点 纵观中国古代文坛,女性作家屈指可数,而能够穿透历史樊篱、超越历史约规,在封建礼教重压下坦率展露女性内心、大胆释放个人情感的女作家更是少之又少。李清照和朱淑真作为理学昌盛之宋代的女作家,敢于蔑视封建纲常,突破个体局限,对女性自我予以精神关照,其胆识和勇气本身就足以引人注目。然而历史的底片早已在破碎的光影中斑驳陆离,后人只能以现存作品为入口,在文献资料中回溯流连,做时光下游观望者。通观李清照和朱淑真研究的文献资料,角度繁多,成果丰硕。 李清照声名煊赫,论者甚多。古代研究多见于诗话、词话、笔记或序跋文字,评价多是赞其才华,赏其词章,对其性格则褒贬不一。近代李清照开始作为杰出女作家、女词人进入文学史专著的殿堂,并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不断推进和深化。90年代以来呈现出新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将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综合考察,研究视角从“词人词作”拓展到“全人全作” [4]。“全人”即从新的历史高度进行多维审视,考辨生平事迹、剖析思想性格、探寻心路历程、评价文学地位;“全作”即立足于李清照的多种创作文体,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整体风格、艺术特色等进行立体的多层次的剖析,研究以词为主,兼诗文赋,《词论》的研究力度也逐渐加重。 朱淑真研究相对冷清,但近年来有所升温,除大陆外,港台方面不但有论文发表,而且有香港黄嫣梨女士的专著《朱淑真研究》出版。从整体看,朱淑珍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对其身世、生卒的研究,一是对其诗词的研究。统观近十年研究状况,突出特点是“对其生平事迹的考订力求突破史料不足的缺陷,更多从作品自身找内证;对其作品的研究能够突破男性文学的标准,在女性文学背景下予以审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 [5] 。 具体如下
没有任何直接间接关系。只是风格类似。宋代有两个十分出名的女词人,一个是朱淑真,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了。相比于朱淑真,李清照的名气更大,但是这并不代表朱淑真就不如李清照。她们天赋才华差不多,而且作词风格类似,所以后代经常把这两个人相提并论。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人的词都是以描写闺怨见长,但李清照的词主要以哀愁为中心,到了后期,她的词风变成了对国家败落的感慨。而朱淑真大多表现为一种愁苦之感,比之李清照要苦闷许多。朱淑真的词用得十分大胆,所以在其死后,她的父母怕出事,才将其作品烧毁。朱淑真写过很多的词集,但是很多都流失了。在朱淑真死后,他的父母将其生前所写的稿子都烧了,所以很多朱淑真的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朱淑真家境富裕,加上为人又十分聪慧,所以她精通史诗,书画尽晓,诗词文笔很好。可以说,朱淑真没有嫁人之前的生活过得十分安逸。诗词可以在百科里面找得到。
对两位宋代女词人做比较,个人看法是既要看到她们的“同”,也要看到他们的“异”:先说“同”的一面。两人都是才女,词风属于委婉一派,而且词的取材有许多都是选自闺怨、思夫等家庭生活的内容。因为那个时期妇女地位的总体低下,她们晚年生活都很凄凉。再说“异”的一面。(1)李清照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父亲是在京大员),朱淑真只是基层官吏的子女(父亲是浙西的地方官),所以总体来说前者的受教育程度优于后者,而且由于南宋权臣秦桧的妻子王氏是李清照大舅的女儿,亲表姐,所以李清照有出入宫廷饮宴,认识帝后宫眷的机会,这些都是朱淑真不可能做到的。(2)李清照生活年代横跨北宋和南宋,朱淑真只生活在南宋年间,所以前者对社会变迁有更深的认识,能够写出少量风格豪放的,咏史的作品。(3)李清照与第一任丈夫赵明诚生活美满,只是赵明诚去世后她才无依无靠,朱淑真则是从婚后生活就很不如意,抑郁而终。(4)朱淑真只工于词作,李清照在词、散文和金石研究方面都有建树,如她在《词论》一文中认为“词自是一家”,收藏研究的金石拓片数以千计。不过朱淑真的作品数量比李清照要多一些。供你参考!
守望与绝望——观望李清照与朱淑真的情感流向(一) 大中小 (本文为毕业论文,发表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李清照与朱淑真同为宋代女作家,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相异的婚姻状态使她们的作品在花样年华的相似情怀中呈现出相异的情感流向:李清照是守望者,她的诗词看似深婉无痕,却是步步凝眸,凝眸处是相同的身影,身影里是同一段深情,无论步履怎样艰涩流离,她的目光总是专注,哪怕专注的已是幻影,也是以守望终了;朱淑真是流年里的绝望者,她的诗词有过期盼和张望,有过缠绵和炽烈,却因“羽翼不相宜”的婚姻,一一葬送,当游离于婚姻之外的爱情在流年中消散,一切曾有的绚烂如同幻觉,绝望成为最后的姿势。在守望与绝望中,对和谐的追寻成为她们作品的深层底色,对自由的确证成为她们创作的深层动因,在此意义上她们的情感穿越时空趋于永恒。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情感流向;守望;绝望 所有艺术的铺展都是为了某一个瞬间的回望,它的价值在于瞬间后的驻足和驻足后长久的观望。在观望中,每个艺术家都以一种渐趋终极的姿势诠释着生命的历程和情感的流向,彼时的光芒和漩涡汇成此刻沉默外壳下的暗流,用灵魂对话,不动声色。作家亦然。他们以语言为媒,将尘封于岁月的情感以文本潜隐、以诗性阐发。海德格尔说“诗性语言仿佛来自未来,它打断了时间的连续性而在另一空间向度上使我们直接面对事物本身以领悟语言启示的原初意义。”[1] 李清照和朱淑真,便是穿越漫长时空以诗语传达情感的作家。情感熔铸成诗语,诗语负载于文本,而文本在时空的坐标系中自行归位,相依而立,在兀立中首先沟通进而聚集起某种统一性,即环绕自身的通路与关联的统一性。这种统一以作家为界,各统其域,以情感为线,各牵其脉。这脉络有着相似的源头和相异的流向,把这种流向纳入感性外观,在感觉向度上予以观望,呈现出的是守望与绝望——李清照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2]后苍凉的守望;而朱淑真,是“哭损双眸断尽肠”(《秋日有感》)[3]后彻骨的绝望。 一、观望的视线 1.观望的基点 纵观中国古代文坛,女性作家屈指可数,而能够穿透历史樊篱、超越历史约规,在封建礼教重压下坦率展露女性内心、大胆释放个人情感的女作家更是少之又少。李清照和朱淑真作为理学昌盛之宋代的女作家,敢于蔑视封建纲常,突破个体局限,对女性自我予以精神关照,其胆识和勇气本身就足以引人注目。然而历史的底片早已在破碎的光影中斑驳陆离,后人只能以现存作品为入口,在文献资料中回溯流连,做时光下游观望者。通观李清照和朱淑真研究的文献资料,角度繁多,成果丰硕。 李清照声名煊赫,论者甚多。古代研究多见于诗话、词话、笔记或序跋文字,评价多是赞其才华,赏其词章,对其性格则褒贬不一。近代李清照开始作为杰出女作家、女词人进入文学史专著的殿堂,并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不断推进和深化。90年代以来呈现出新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将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综合考察,研究视角从“词人词作”拓展到“全人全作” [4]。“全人”即从新的历史高度进行多维审视,考辨生平事迹、剖析思想性格、探寻心路历程、评价文学地位;“全作”即立足于李清照的多种创作文体,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整体风格、艺术特色等进行立体的多层次的剖析,研究以词为主,兼诗文赋,《词论》的研究力度也逐渐加重。 朱淑真研究相对冷清,但近年来有所升温,除大陆外,港台方面不但有论文发表,而且有香港黄嫣梨女士的专著《朱淑真研究》出版。从整体看,朱淑珍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对其身世、生卒的研究,一是对其诗词的研究。统观近十年研究状况,突出特点是“对其生平事迹的考订力求突破史料不足的缺陷,更多从作品自身找内证;对其作品的研究能够突破男性文学的标准,在女性文学背景下予以审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 [5] 。 具体如下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所以你的论文要分析三个方面:首先是李清照的词是女人之词,为女人立传,赞美女性的美,这不同于男人对女人的视角,无论如何赞美也缺乏了某种细腻;其次是李清照的词中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爱情的肯定,对自己生命和生存的肯定,对自由的追求;再次,李清照对自然的热爱做好三方面的功课:第一是熟读并且选出一部分强烈凸显女性意识的词来;第二找一些李清照的生平资料,尤其是结婚后的一些资料,可以看一下传记和论文;第三具体分析插入的视角,我刚才给你列了具体分析的三个方面,你还可以扩展基于时间和精力我不可能给你写出全文来的。希望我的建议有用。另外这个论文题目写烂了,属于常规题,想写出新意来不妨采取吸收这样几个内容进去:当代女权运动的历史发展;选词深度(常见词和非常见词的组合选用);与李清照几乎同时的朱淑真;李清照晚年失节的历史真相以及古代女性意识抬头遭到的打击(朱淑真和李清照都惨遭打压) ;理学对女性意识的迫害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所以你的论文要分析三个方面:首先是李清照的词是女人之词,为女人立传,赞美女性的美,这不同于男人对女人的视角,无论如何赞美也缺乏了某种细腻;其次是李清照的词中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爱情的肯定,对自己生命和生存的肯定,对自由的追求;再次,李清照对自然的热爱做好三方面的功课:第一是熟读并且选出一部分强烈凸显女性意识的词来;第二找一些李清照的生平资料,尤其是结婚后的一些资料,可以看一下传记和论文;第三具体分析插入的视角,我刚才给你列了具体分析的三个方面,你还可以扩展基于时间和精力我不可能给你写出全文来的。希望我的建议有用。另外这个论文题目写烂了,属于常规题,想写出新意来不妨采取吸收这样几个内容进去:当代女权运动的历史发展;选词深度(常见词和非常见词的组合选用);与李清照几乎同时的朱淑真;李清照晚年失节的历史真相以及古代女性意识抬头遭到的打击(朱淑真和李清照都惨遭打压) ;理学对女性意识的迫害
朱淑真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作家,号“幽栖居士”,工诗书、晓音律、精绘画,有《断肠诗词》集传世,其中包括诗338首,词31首。正如陈廷焯所说“朱淑真词,风致之佳,情词之妙,真可亚于易安。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⑴自宛陵魏仲恭于淳熙九年(1182)年作《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之后,关于朱淑真生平历来颇多争议。一是由于其声名不如李清照,二是由于其诗词“一火焚之”“百不存一”⑵后人在辑录她的诗文时,也曾对她的作品及遗闻轶事作过考证和记述,但大都是寥寥数语,零星琐屑①史料记载少,导致进一步研究存在相当的难度。20世纪20年代以来,热衷研究朱淑真的学者逐渐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学术界各期刊杂志至今已发表相关论文130余篇,其中综合述其生平事迹的有约25篇、关于其诗词鉴赏的约56篇、关于婚姻情感及女性形象的约32篇、与李清照对比的约19篇,另外还有关于版本考述与作品辨伪、空白效应、风俗文化、对诗经的接受、理学色彩、与吴藻魏夫人萨福等诗人对比等各方面的研究论文。港台方面也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如香港的黄嫣梨女士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出版了《朱淑真研究》专著。纵观朱淑真研究,可以发现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其身世的考究和对其诗词的鉴赏。在身世考究方面,由于史料缺乏,人们意见难以统一,出现了各成一家的局面;但在诗词鉴赏方面,却得到了较好的统一与认同。以下将以其身世为重点分别介绍。 一.生卒年代对于朱淑真的生卒年代,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北宋说、南宋说和南北之交说。(一).北宋说现存资料中,明代钱塘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香奁艳语》最早明确提及朱淑真的生活年代问题:“与朱淑真同时,有魏夫人者,亦能诗,尝置酒以邀淑真,命小鬟队舞,因索诗,以“飞雪满群山”为韵。淑真醉中,援笔赋五绝。”如淑真果真为北宋丞相曾布之妻魏夫人之友,那么她们的生活年代应该相差无几,当同属北宋人。⑶另外,推崇朱淑真为北宋人的有潘寿康和张玉璞。潘寿康主要是通过朱淑真流传的诗文及其交游考订其生于仁宗嘉佑八年(1063),还以此推断出魏玩年长淑真23岁,曾布长淑真29岁;张玉璞则是通过结合朱淑真曾与北宋丞相曾布妻魏玩有诗酒唱和、她是个关心时政的人却在她的诗词中无一涉及两宋之交或南宋前期时事、词风与易安前期相似以及朱词中有北宋时习惯用语这四点来作考论。张玉璞把朱淑真的生年定在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元丰三年(即1076——1080),对其卒年则未提出确切的观点,只提到死时仍年轻,并未经历靖康之变。⑷(二).南宋说在有关朱淑真事迹的史料当中,认为其为南宋人的最早记载是田汝成之子田艺蘅的《断肠集·纪略》:“淑真,浙中海宁人,文公侄女也。“但他并未出示有力的证据。黄嫣梨《朱淑真事迹索隐》②辨出朱作品中有化用宋徽宗、张孝祥词句的明显例证,认为其词中无干戈之气正好反映了南宋中后期的偏安局面;以张孝祥的卒年(1169)和魏仲恭的作序时间(1182)来看,朱淑真卒年应该在1135—1180年前后。另外,持此观点的还有近代的季工以及孔凡礼。季工根据魏仲恭《断肠集序》中提到的“近时之李易安,尤显著名者”,朱诗词中有化用李清照名句,并且将杭州称为“帝城”、“皇州”,因而认为朱淑真生于南宋;孔凡礼则是根据宋代做笺释的惯例判定朱淑真晚于陈与义、康与之、胡仔、赵善扛四人,因为郑元佐为《断肠诗词》作注时引用了此四人的诗句,并且认为前人所指朱诗作中出现的“魏夫人”乃牵强附会,并不是曾布之妻。此外,为“魏夫人”非魏玩的还有金性尧和缪钺。⑸邓红梅在《朱淑真事迹新考》中也论证了朱为南宋人。她认为魏仲恭作序时间不可信,因为淑真集内有一首题为《月台》的诗,却必是晚于孝宗时作成。其诗云:“下视红尘意渺然,翠阑十二出云颠。纵眸愈觉心宽大,碧落无垠饶地圆。”是为登眺之作。而邓同时考证出来月台乃嘉定十四年至绍定元年由汪纲所建,如淑真真能登上月台远眺赋诗,也一定是在这时或之后,魏仲恭则不可能著序于壬寅。③(三).南北宋之交说持此观点的主要为现代研究者,且广泛应用于朱淑真研究中,主要代表有冀勤、张璋以及黄畲等。冀勤在其《朱淑真集注·校点说明》中整理了众多研究成果,提出朱淑真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神宗元丰二、三年至南宋高宗绍兴初年间,共享年五十多岁;另张璋、黄畲则是根据朱诗中出现的“魏夫人”等关键词来推断其在北宋神宗元丰初已有社交活动,又从其《夜留依绿亭》中所说的“风传官漏到湖边”句得出在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时仍在世,最后推断出朱为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人。 二.籍贯考证对于朱淑真的籍贯,一直是争议不断的重要议题。笔者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主要有三种说法:钱塘说、海宁说以及归安说。归安说由于并不能出示有有力证据,后人多认为其属穿凿附会,不足为信。(一).钱塘说钱塘说的持有者有田汝成、冯梦龙、王士祯等。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香奁艳语》中说道:“朱淑真者,钱塘人。”⑹止如此,朱淑真作品也有不少是以杭州为背景的,由此可见其确实曾在杭州生活。冯梦龙《情史》卷十三《朱淑真》条称:“朱淑真,钱塘人。”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五《朱淑贞璇玑图记》:“……有记云:“绍定三年春二月望后三日,钱塘幽栖居士朱淑贞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集部·别集类存目一》:“《断肠集》二卷,宋朱淑贞撰。淑真,钱塘女子,自号幽栖居士。”沈雄《古今词话》:“《女红志余》曰:钱塘朱淑真自以所适非偶,词多幽怨。”陶元藻《全浙诗话》卷十九:“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下里人,世居桃村。”⑺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里这样描述朱淑真的籍贯:“与李清照约略同时的,还有一位能诗善词的钱塘(今浙江杭州)才女朱淑真。”也就是说,袁行霈是赞同钱塘说的,但并未给出证据。(二).海宁说海宁说的持有者有明田艺蘅、明赵世杰、胡薇元等。如田艺蘅就在汲古阁刊本《断肠集·纪略》中说道:“淑真,浙中海宁人。”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前的《姓氏字里详节·朱淑真》条:“海宁人,文公侄女。”《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集部·词曲二》:“淑真,海宁女子,自称幽栖居士。”胡薇元《岁寒居词话》:“海宁朱淑真,乃文公族侄女。”⑻以上各位专家均说到了海宁,但从古至今,海宁的称谓却是代表不同含义的。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可以看出,海宁共指三个地方:广东惠来、安徽休宁以及今浙江海宁。因此,诸家提出的海宁也具有一种不确定性。魏秀琪则在其论文《朱淑真生平研究综述》中论证出朱淑真为海宁人,并且认为“海宁之说的论证具有相当的分量,可以成为定论。今后在朱淑真的籍贯问题上,不应再含含糊糊。” 三.身世考究魏仲恭《断肠集序》里很清楚地说到朱淑真“嫁与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因此有关朱淑真的身世,有统一的说法——生不幸,死亦不幸⑼,有存在许多争议的地方——是否有婚外情、其夫是否官宦、死于何时,等等。(一).婚外情问题后人研究朱淑真的婚外情问题大多是从其诗词以及评论中推测的。其中一首《清平乐·夏日游湖》中“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一句被认为就是生动地描述了朱与情人幽会的场景。黄嫣梨认为朱淑真的诗词多是写相思缠绵的感情,应是为其恋人所写,但从其诗歌中可以看出这些诗并非为其丈夫所写,因为她“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纵有风流无处说”。由此可以推测,她在婚前应有一位恋人,并且持续联系到婚后。有论者根据“言为心声”的原则来考证朱婚外情的事实,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当代学者陆家驹在《词人词事趣谈》中说道:“(朱淑真)由于丈夫不解风情,才幻想出另一境界作为憧憬,也正是人之常情,岂可厚非?”的确,古代许多文人都写过代言体的恋情之作,难道他们都有婚外情吗?我们不能将文学创作与实际生活划等号。如果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在作品中一泻自己的情感,求得心理的慰藉,那也很正常。而且,朱生活在李清照之后,见证了其与其夫赵明诚有过的“江上共诗裁”的幸福生活,于是心底里不可避免地会更强烈地渴望自己也能嫁给一个学识渊博、有共同兴趣爱好、能互相支持和欣赏、志趣相投两情相悦的男子。但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得已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市井俗吏,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因此,作为优秀女词人的她借作品反映自己内心的梦想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是很正常的,并不能就此妄下推论说她有婚外情。(二).所适何人对于淑真所适何人,也是争议不断的议题。魏仲恭在《断肠集序》里明确地提到朱淑真“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而后人却不约而同地产生了质疑。邓红梅在《朱淑真事迹新考》中论证淑真其夫为汪纲——汪勃之曾孙,曾任司农卿,并曾受诸官加身,甚得朝廷喜爱。这就是说,淑真所嫁之人并非魏仲恭所言“市井民家”,而是一位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这是目前笔者所知唯一一篇明确提出朱淑真丈夫为何许人的文章。她主要依据的是朱诗《卧龙》以及《代送人赴召司农》,因其诗中所言之事与《宋史·汪纲传》内容一致,所以认为这是朱作与其夫汪纲的。另外还有戚荣金、姜秀艳、郑新莉等人也对魏仲恭所言产生了怀疑,但只是纯粹的否定,并无提出淑真所嫁何人。④(三).死亡时间及原因对于朱淑真的死亡时间及原因问题,许多研究者并无着意探究,只停留在对其身世、婚姻及其诗词的研究上。只有少数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的说来,共有两种意见:一是青年死亡,二是中年死亡。持青年死亡意见的学者认为淑真去世时其父母仍在,年纪尚小。如李承梅就根据魏仲恭《断肠集序》推测出“(淑真)死时父母尚在,年龄不大”,并且其死并非正常死亡,而是与水有关;又如经英美文说道“在饱尝了人间的甜酸苦辣,年轻的朱淑真愤然离世。”罗时进认为她的父亲在她死时“以佛法并其生平著作荼毗之”。而持中年死亡意见的学者则认为朱淑真去世时已年近五十。如黄嫣梨认为淑真不贞而死于投水,其依据也是魏仲恭《断肠集序》,认为其对朱死因有暗示,即投水而死。根据以上论证,分析可能是因为朱有婚外情,不堪忍受家庭与社会给自己带来的诽谤和攻击而赴死。⑤ 四.结束语朱淑真是一位“生不幸,死亦不幸”的女诗人,她未能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所适非偶,一生过着凄苦、寂寞的生活,却大胆向世人宣扬她的恋爱观,丝毫不忌讳,这点非常值得人们的赞赏和敬佩。她把许多时间用在创作诗词上,并能以真动人。“真字是词骨”⑾从朱词中可以看到这一特点。朱淑真以其女性特有的眼光来大胆表现自己的闺阁生活和情感,比起之前的男性以女性角度来描写闺阁生活更有真实感,更能打动人心。她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女诗人。
没看懂什么意思?
“从李清照的词看其词风”是可以的,只是显得比较口语化,可以改为“李清照词风探究”,会更合适一些。 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选取李清照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代表作品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她的词风。但是,李清照的词风实际上是经历过一个很大的转折、变化过程的,早期的和后期的截然不同,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因素在里面。所以,也可以“李清照词风的转变”为题进行探究,更有意义一些。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无数的价值寄托,无尽的情感宣泄凝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一个似乎是太俗,一个又是那样的高雅。但作为大众文化的最常见的代表,我们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大众。流行音乐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一个似乎是太俗,一个又是那样的高雅。但作为大众文化的最常见的代表,我们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受众集中体现,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独特的情感选择与对当前社会的感触。流行歌曲是通俗的,但不一定是俗的。因此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唐诗宋词和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遥远的距离。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抹灭的关系。一、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本质趋同如果把唐诗、宋词称为唐宋时的流行音乐也不为过,更何况词更多的时候是配乐演唱的。说诗词与流行音乐的本质趋同是结合了一定的时代,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无论诗词还是流行歌曲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代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气质文化在诗词与流行歌曲中都有着明确的反映,而且是作为主流文化反映的。古典诗词在那个时代与流行歌曲具有共同的一个特点:流行。诗词流行音乐在抒情言志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是抒情言志的良好的载体。人是需要情感表达的,更需要情感表达的良好方式。当一个人在诗词与流行音乐中读到自己相同的情感寄托,那瞬间的感动足以说明诗词、流行歌曲在情感表达方面对莫大作用。诗词、流行歌曲的本质是趋同,只不过音乐文学(歌词)还没有古典诗词一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并不是说它永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只是这需要历史的积累与时间的积淀。二、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的影响。1、唐诗宋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歌曲另一方表现空间,一方面考较着流行歌曲创作人对文化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且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而作为当时朝代的流行歌曲,唐诗宋词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在这个地方。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洐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多,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会是今人的心理映照。中国的古代文学大都非常讲究,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叙事抒情上,自有一定规格,往往是字字珠矶,千古传颂。古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似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本身对他们也是一个挑战,对演唱人来讲亦是如此,因为听者会不自觉地拿曲作者的曲与演唱人的唱来与原诗相靠,看是否丝丝入扣,从而对创作者与演唱人的品质进行评判。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泡制出许多与原诗同样经典的作品。邓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作名家的经典作品,包括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由台湾声名卓箸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有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的现代版诠释了。2、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方式。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面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中的领头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扯不断的关联了。后来他又写了 <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是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后来还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是学后来还有一个冯小民族乐器的出身,所以对民族文化自然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里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还有<秋水长天>等。3、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唐诗宋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一另一种风格。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现在的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他们的作品中即可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唐诗宋词的写作方式,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沈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千愁记旧情>“红日/再不会升/热心渐似冰/彼此星沉天际/剩我低回血泪凝”,(<射>里还有一首<四张机>,手法相当规整“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不过这应算是金庸的作品了)。还有著名的<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 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另外还有卢国沾也是这类高手,他总是背负着家国情重,作品中很浓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这正是诸多唐宋名家为世人所景仰的品质。来看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质再把持/”再如许冠杰,也善用诗词典范来描绘世态人生“难分真与假/人面多险诈/”(浪子心声),“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沉默是金),写情“曳摇共对轻舟飘/互传誓约庆春晓/两心相对影相照/愿化海鸥轻唱悦情调/艳阳下与妹相亲/望谐白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绿柳花间相对缘份/泪残梦了烛影深/月明独照冷鸳枕/醉拥孤衾悲不禁/夜半饮泣空帐独怀恨”(双星情歌)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体,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最突出的我觉得还是琼瑶,她最擅用古诗旧典,来表现恋爱儿女的浪漫情怀。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时光留不住/春去影无踪/潮来又潮往/聚散苦匆匆/往事不能忘/浮萍各西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儿携我梦/天涯绕无穷”(几度夕阳红) .小虫也有几首有名的作品,都表现出古诗词中的一些情怀,但距离唐诗宋词,已经有些距离了,更象元曲什么的。如他写给陈淑桦的<情关>“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没有了天/爱恨在泪中间/才能拥有这个梦”,<红楼梦>“昨夜红楼入梦中/多少伤心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徒留红楼在梦中/红楼,红楼/为何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楼,红楼/你轻愁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还有给潘越云写的<红娘>“盼你来/盼到桃花谢又开/问天也不能明白/。。。/对望两相爱/心似祝英台/这应是天的安排”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现代的流行歌曲也是从唐诗宋词身上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向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这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了,唐诗宋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例子那更是不胜枚举。三、 流行歌曲相对于古典诗词的优势尽管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毕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我们说文学是为了体现生活而存在的,那么任何的一种文化形式必然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现实,体现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征。正如我们都说唐诗与宋词,而并没有泛称为唐宋诗词,就是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而流行歌曲则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同于唐也不迵异于宋,所以它与前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更多显而易见的区别,这也正是如今很少将他们主动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而流行歌曲更为通俗,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受众,其次留心歌曲的传播方式是古典诗词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传播途径的多元化,流行音乐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流行音乐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体现,但在文化内涵上仍有许多不足,当“妹妹坐船头”唱遍大江南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流行音乐在主题、内容方面应该有较大的提高,近年来的流行歌曲逐渐的吸收古典诗词的一些元素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得流行音乐通俗而不俗,品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作为中国瑰宝的古诗词却得不到高中学生的喜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象的相去甚远. 以前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还有的学生喜欢选取诗中的词作为自己的笔名或者是书斋的名字,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词更是深恶痛绝。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1、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 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如第三册的《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3、死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热情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而事实上古典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赏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二)、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1、“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这是一种畏难心理。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学好语文同样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古典诗词不是外语,而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语言形式。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回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源头,没有它,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好好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就愧对于祖先,愧对于血管里流动的中华民族的热血。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流行歌曲,却不知有许多歌词都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所以他们会觉得学古典诗词是“落伍”,跟不上时代。3、“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这些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面对这种现象,应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先要让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价值.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典诗词,从语言的范例中学习语言,能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如今古诗词在现代歌曲中有所应用,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歌唱,是传播诗词的功臣. 歌唱则是根据既定的乐谱,把诗词依谱唱出声来。我们要写为诗词而歌唱的乐谱,仍须依赖音乐家。当然最好是懂得诗词的音乐家,像宋代的姜白石,这样的人才非常难得。最理想的办法是让诗人和音乐家密切沟通,培养音乐家们对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好的音乐家,必定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先天上就该会有诗人的气质。因此,能为诗词谱写乐歌的作曲家,就是传播诗词的功臣.然而,时代在变,今人对音乐的感受程度和古人自然有很多的不同。比方说,姜白石是了不起的词人兼音乐家;他的词句,傲视古今,但是他写的音乐,若就现代的音乐观点而论,除了「古意」之外,未免失之单调。古意虽好,但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人的音乐品味。今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是很难造就像「小红低唱我吹箫」那样的环境和情调的。若是要靠他留下的古谱乐曲去推广宋词,恐怕很难被现代人接受。古谱有它们的历史和文献价值,但是却不能为推广传统诗词发挥多大实用。同样的道理,魏氏乐谱和碎金词谱等等古籍译出的乐谱,可以教导现代人学习古意,提示深含传统韵味的旋律,然而在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的「诗教」工作上,起不了多大作用。从欣赏古典诗词上来说,无情的现实,难以配合当时的情调,的确是现代人的悲哀。然而,我们如想挽救中国的传统诗词文化,还须面对现实。这个历史责任,就落在现代有民族文艺思想的音乐家们的身上.前人留下许多的诗词,多的是美不胜收的歌词资料。这些宝藏里的每首歌词,今人可以全首引用,或者截句接收,也可以利用前人的意境构句或词汇溶入自己的思想,应该可以谱出许多优美的歌曲。很可惜现代的中国音乐家们,能够去发掘这宝藏的人实在少得可怜。当然,作曲家若要利用这些优美的歌词,自己必须先能了解诗词的内涵,才不会写出不合词意的怪谱,白白糟蹋了前人宝贵的智慧结晶。所以,我认为中国的音乐家们,应该多读诗词。音乐院校的作曲系,应该把中国诗词列为必修科,无论学生们以后要作可唱的歌曲,或是写演奏的乐曲,有了诗词的内涵,对表现乐曲中的民族风格和弘扬中国文化,都有很大的益处。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中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会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用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而歌曲是诗词传播的触媒,诗词可以藉音乐的帮助,广为流传。唐宋前人的例子,很值得今人效法。乘着音乐的翅膀,载着优美的中国歌词,飞扬五洲四海,让普天下都唱中国歌曲,传诵千秋,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我衷心地希望现代的音乐家们,今后多多创作能歌唱中国诗词的曲子,不要再轻易错过中华诗词这个无尽的宝藏。先人留下的这些古典诗词是我们现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应该用好这些资源。幼年时期依靠音乐帮助所掌握和学到的东西让人难以遗忘、终生受益。衷心希望华人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愿中华古典诗词唱响神州!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所嫁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机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朱淑真和她的词: 朱淑真和李清照齐名,命运也相似,都“同是天涯沦落人”,她们是相识相知的。 李师师生卒年月不详,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因为大家管佛门****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 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 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不消说,这又是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才女。跟神童的命运相似,才女也没几个有好下场。原因很简单:女人但凡还能有别的出路,就不会当才女。按我国的基本国情,才女基本上出产在勾栏瓦肆、青楼酒巷——只有做妓女才有学习的机会,才能做知识女性,也才能抛头露面跟才子们互相诗酒唱和、进行文化交流。这么看来,做才女首先就得把自己豁出去,先得为男人牺牲肉体才有可能在精神上与男人抗衡。李清照、朱淑真属于不多的几个例外,一个是名门闺秀,一个是小家碧玉,在中国的才女史上算是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可惜命运似乎反而更为凄惨。 朱淑真不仅生时命运悲苦以至郁郁而终,死后还要备受折磨。在当时的父权社会里,她也是个失贞之妇了,所以史书里对她的生平大多隐而不发,把她的身世搞成了一个谜团。操纵在男性手里的史笔把朱淑真的血肉轻轻抹掉了,只留下几行语焉不详的介绍和一个“断肠”之名。正如朱淑真的家人,在她死后还要令她“不能葬骨于地下”——“独留青冢向黄昏”已经够惨的了,朱淑真连青冢都没有留下。为了斩草绝根,家人还把她的诗稿全部焚毁。像她这样整天多愁善感、自怜自伤的才女,写下的诗文肯定为数不少,而现在只剩下300来首诗和十几首词。 那些侥幸遗落人间的诗文仍脱不了苦难的命运:朱淑真的词是版权最混乱的,其中的一两首好词通常被人们划给了欧阳修(据说这样做是为她着想,为她维护贞节之名),有的则划给了李清照,还有的给了她的本家朱敦儒——想想,朱淑真一生唯一的慰藉就是这点成就,还被折腾来折腾去。后人忙于给朱淑真做“减法”,将她的存在减得所剩无几,真伪莫辨。若是朱淑真死后有知,大概也会狂喷鲜血而亡。 朱淑真的生平事实已经模糊不清,各种史料记载互相矛盾。其一说她出身于仕宦家庭,其二说她世居桃村,属下里巴人。后说有不少疑点,大概是某些史家想给劳动人民脸上抹黑,便把朱淑真这样行为不检的人从名门淑女的行列里剔了出去。朱淑真19岁成婚,至于她所嫁的丈夫,也有二说:一说是官宦人家,一说是市井粗人。到底是哪种人现在已无可考证,唯一确切不疑的是她的婚姻很不幸福。对于这个17岁就写出《生查子·元夜》的才女而言,一个无法进入她精神世界的婚配的确是个悲剧。李清照还跟赵明诚互相唱和了两年,朱淑真却即刻跌入了绝望的深渊。 有的词话里写了一则轶闻,说是朱淑真的丈夫出门很久,朱淑真给他寄了一封家信,什么都没写,就在书里画了很多圈圈。后来他在书脊里找到一首词,那就是有名的《圈儿词》。感动之下,他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我觉得这个传闻很不可信,《圈儿词》更像是民间文学,不像出自词人之手。而且,朱淑真的丈夫也不像是这么容易受到感动的文学爱好者。正因为跟丈夫根本无法沟通,朱淑真才会在两个人的婚姻里体会到更甚于一个人的孤独。 据说,朱淑真在婚前就已经有了中意的情人,我不敢肯定这是不是从《生查子·元夜》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附会出来的,但大概是接近事实的。所以,朱淑真很不愿意把自己嫁给家人许配的那个男人。用现在的行话说,朱淑真反对“包办婚姻”。在她忍受不了痛苦的婚姻而回到娘家之后,听说她又继续跟以前的情人来往,有人说她一生所爱的就是那个情人,我倒觉得不一定可靠。多才的人一定多情,说她只有一个情人的现代词评家就跟把《生查子》说成是欧阳修的古代词评家一样,都是为了维护朱淑真的“贞节”,后前把她说成忠于婚姻,前者把她说成忠于爱情。据我看朱淑真始终只忠于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感觉。再套用现在的行话,那就是“自恋”。看她“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这类的诗句,完全是以自我感觉为中心,万事万物都为我而生、阴晴圆缺都为我而发,在天地万物中唯含一己之念,结蚌成珠。 一个人如果只剩下痛苦,那TA只能抱着自己的痛苦不放。何况还是心比天高的才女,更是要视自身的痛苦为骄傲、为营养、为性命。朱淑真的词,归纳起来无非五个字:悲、愁、恨、病、酒。有人说朱淑真是写愁之人,其中首推她的《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着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哪怕没有倾国倾城的貌,至少也占了多愁多病的身。但朱淑真的才情还是有限,虽然一连五个“独”字,我觉得还不如“睡起杨花满绣床”这一句的孤寂无聊、愁极无奈反转薄的凄清。 在朱淑真的心里,颇有点自命不凡的味道,她已经自觉到体内的诗人意志,自觉到与众不同的命运。在她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出路,只看到痛苦。她马上意识到,这是她最为优越的东西,这是她超越不堪忍受的凡俗生活的唯一可能。以前写诗,只是出于排愁解恨的心理;现在写诗,却成了内心最为迫切的愿望。她不再只是写自己的闲愁,开始有意识地咏物言志,试图用接近男性角色的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同。词论说她的诗稿被焚后“百不存一”,可见朱淑真在50年的苦闷生涯中写诗不知凡几。她像男性诗人一样,把写诗当作一种政论工具,只在词作里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怀。这也是朱淑真诗不如词的一个原因。 一方面,她要挤开堵在不朽之前的男性城墙,踏出一条血淋淋的彼岸之路;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又燃烧着火一般的热情,渴望着现世的情爱。朱淑真属于过于自恋而且占有欲很强的那类才女,她的不幸其实跟丈夫的才情无关,她的不幸早已注定在男人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令她得到完全的满足,在她的内心,其实她鄙视男人;但不幸的是,她的现世幸福又只能得自于男人。这是所有才女共同的不幸——去读黄庭坚或者蒋捷的词,不必要去了解他们的个人生活,而只需要了解他们所生活的历史背景;读才女的诗词,却必须建立在对她们个人生活的充分了解之上,她们的创作与个人的命运密不可分,而且都跟感情创伤相关联。男人既是她们自身的命运,又是她们无法超越其上的归宿。她们既要得到内心的认可,还必须得到男权的认可(包括男权社会和男性个体)。 朱淑真一分为二:她试图用诗来实现她的彼岸之梦,用词来渲泻她的现世之爱。她的诗谈历史谈政治,还关心劳动人民疾苦,装模作样地写些《苦热闻田夫语有感》之类的宣谕诗。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的词堪称“艳词”,里面出现了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等等。我猜想,情人不一定能带给她多大的幸福,但她需要把自己投放到这样的一份爱情当中,她需要自己去爱,并在爱中以夸大其辞的方式品尝世上所有的甜蜜和痛苦。虽然她的苦心孤诣暴露了功力的不足,最终深入人心的还是这些“淫词艳曲”,但我还是不由为她这种“自觉到”的使命意识而击节。在我的看法是,她是第一个具有这种自觉意识的才女,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抗争。 各位看官,切记朱淑真的命运所带来的劝诫:如果你是才女,最好还是寻求一桩幸福的婚姻以消解无益的才华,不要试图跟命运作对;如果你不是才女,那么,恭喜你了。 【人物简介】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所嫁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机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主要作品】〖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浣溪沙·清明〗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生查子·元夕〗(争议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江城子·赏春〗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清平乐〗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点绛唇〗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菩萨蛮·秋〗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菩萨蛮·木樨〗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念奴娇二首·催雪〗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又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卜算子〗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西江月·春半〗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月华清·梨花〗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魏夫人魏夫人 北宋女词人。即曾布妻魏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名字及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亦无可考。曾布参与王 安石变法,后知枢密院事,为右仆射,魏氏以此封鲁国夫人。弟魏泰,著有《临汉隐居诗话》、《东轩笔录》。她的词多写离情别绪,如〔好事近〕:"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菩萨蛮〕:"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这大约与曾布在吕惠卿、章□、蔡京先后当政时多次贬谪在外有关。目睹身受,因此她笔下的离愁别恨表现得颇为深沉真切。如〔阮郎归〕从"夕阳楼外落花飞"写到"孤烟卷翠微",以春归日暮反托出"归来未有期"的怅惘,又结以"桐阴月影移",着意渲染"断魂不忍下危梯"的□惋。这是在一般融情入景之外,再从内心抒发上更进一层。魏夫人的词不仅表现一己的幽愁暗恨,也还有"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菩萨蛮〕)这类轻快活泼的篇章,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采菱女子的劳动与爱情生活。魏夫人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词综》卷二十五)。但她的作品留下的只有诗 1首,咏项羽、虞姬事,题作《虞美人草行》(《诗话总龟》卷二十一);词10余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魏夫人词作: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李师师说起来李师师也是个苦命的人儿。她是开封人,本姓王,父母在一场大旱中把她卖给汴梁一家李姓妓院,从此改姓李,人称李师师。她的相貌自不必说,一定适合古人“樱桃小口一点点,眉目如画三寸莲”的审美标准。但只具备这些还远远不够,古人非常注重娱乐场所女艺人的“色艺双绝”,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徽宗究竟有没有如《水浒传》里说的那样从地道爬上李师师的软床,一直就是众说纷纭。陈寅恪说那是小说家言,本不可信;王国维则说宋徽宗真的嫖过李师师;《大宋宣和遗事》说李师师曾被册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罗忼烈先生的《两小山斋论文集》中考证,李师师的年龄要比徽宗大整整20岁,两人恋情纯属捕风捉影。这里姑且按照诗人刘子翚的说法“当年一曲动帝王”,起码徽宗听过李师师小姐演唱会,并且亲切接见过。至于有没有拉着李师师的小手密室详谈,谈些什么,进而做些什么,恐怕连当时跟随徽宗的太监都稀里糊涂。 可是后来,政局突变。徽宗皇帝在司马光的“元佑党人”和王安石的“新法派”之间来回摇移,每一次树起一派,就要打压另一派,这样当然吃亏的是老百姓,金性尧先生甚至认为李师师也“被宋政府抄过家”。紧接着,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迤逦北去到位于如今辽宁的“五国城”坐井观天,李师师随着逃难人流南渡长江,漂泊与山川湖海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而当诗人刘子翚在湖南境内与她偶然相遇时,李师师已经年过六十,垂垂老矣。刘子翚乍见当年名动京师的风云人物,如今徒经丧乱,惶惶如过江之鲫,难以自保,跋涉在两湖的嶂山雾岚中,缕衣檀板早已失落,两个60多岁的老人,泪眼相望,不亦凄惨!金性尧先生说:“从一曲当年到垂老湖湘,中间就包含着汴京与杭宋两朝掌故”。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封他为大晟乐正,命定正雅乐。 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徽宗与钦宗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李师师外传宋代传奇小说。出自《琳琅秘室丛书》。作者不详。收入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 本篇写李师师原是北宋汴京染匠王寅的女儿,4岁时父母俱亡,由娼家李姥收养。及长,色艺双绝。经内侍官张迪引荐,结交了假称是大商人赵乙的宋徽宗,前后受赐金银财宝器用食物非常多。徽宗退位后,师师将其所赐金银献给官府作为抗击金人的军饷,并贿请张迪转求徽宗准许她出家当道士。不久,金人攻陷汴京,大汉奸张邦昌为讨好主子,把她献到金主帅闼嬾之前。师师在痛斥张邦昌之后吞金而死。 这篇小说和大多数宋代传奇不一样,不写历史故事而写当代的现实题材。它描写宋徽宗穷奢极侈,荒淫失政;勾画张迪不顾人民死活,极力阿谀逢迎的丑恶嘴脸。特别是塑造了一个向来被视为下贱却为抗击侵略者慷慨解囊,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大义凛然的妓女形像,这对当时那些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来说,无疑有深刻的讽刺、批判意义。它的结构谨严,语言雅洁,描写细腻,是宋人传奇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张端义《贵耳集》和《宣和遗事》均载有李师师轶事。后之《水浒传》也根据这些记载、传说记叙了这个故事。 “靖康之耻”后的李师师下落,更有如下三种说法:(一)以死殉国。《李师师外传》中说金主也久闻李师师的大名,让他的主帅寻找李师师。在汉奸张邦昌的帮助 下,终于找到了李师师。李师师不愿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咙,不死,又折断金簪吞下自杀。临死之前,她大骂张邦昌:“告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 ”作者因此对她大加赞赏,以为有侠士之风。清人黄廷鉴《琳琅秘室丛书》也据此称赞她的殉国行为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其行为将在历史上永放光芒。这一说法却受到许多人的质疑。鲁迅将《李师师外传》称为传奇,宋之的《皇帝与妓女》一书认为该书的作者是想借李师师的忠义讽世,邓广铭《东京梦华录注》说此书“一望而知为明季人妄作”。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李逸候《宋官十八朝演义》也认为是借李师师讽世。 (二)老死江湖。《青泥莲花记》云:“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墨庄漫录》也说她流落到浙江,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清初陈忱《水浒后传》继承这一说法,说李师师流落在杭州,住在西湖葛岭,操旧业为主。宋人平话《宣和遗事》的记载相似,只是又加了“为商人所得”一节。宋代人写的《汴京记事诗》也吟咏了她凄凉的下落。 (三)被俘北上,逼嫁残废金兵,了结残生。这种说法有无依据暂且不论,事实上,李当时已经出宫,金兵主帅是按张邦昌等人提供的名单索取后宫妇女的,其中怎么会有李师师呢?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所嫁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花撷于笔下,其间的一枝、一境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这既是为了寄情写志所作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求与自然之花的无意契合。她有一种特殊生活环境中对花事的异常敏感。梅花尚未大开,她就关注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开刚刚落英,她又怜惜“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风疏雨骤”(《如梦令》)更是牵系着她对花儿命运的关切。任何情感的形成与抒发,无不是词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反映。因此,“风疏雨骤”之后的“海棠花”,就不仅仅是引发作者惜春伤花情感的一种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与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意识已经融合。即在这“浓睡不消残酒”的背后,便有着对人生价值的现状的思考,或者对未来命运摇落的隐忧。这正与海棠花在“风疏雨骤”之后“绿肥红瘦”的那种生命状态的沟通,怜花自怜,花的生命状态成为人的命运状态的象喻。“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情、辞随物而变化,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李清照独特词风的形成,固然是与其先天的性别、性格和后天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学养、才识等诸因素分不开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敏感入微的体察、捕捉外物入词,以神工妙笔对花之意象描摹刻画,也是形成她词风独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早年的李清照,天姿聪颖、潇洒不羁,虽囿于狭小的深闺庭院,但有远大的抱负理想,这从她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见。婚后,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即使与丈夫暂时的分别,在她的笔下自然写出的是伤别离的离情词。南渡以后,李清照流离至建康(南京),此时,气质非凡的李清照诗兴不减当年,还常与丈夫出门郊游觅诗句。宋人周辉记云:“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觅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你看她“直欲压倒须眉”。明诚病逝,给李清照沉重地打击,显然使她的词风随着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巨变而由前期的清丽妍媚变得凄婉幽恻。花之意象的情调也由前期的蕴含着快乐而转为浸透着悲苦。如她早年笔下的海棠,无论是经风雨后,变得“绿肥红瘦”,还是海棠开后的“拥红堆雪”;或写她沉醉“误入藕花深处”,或写她流连于露洗的“苹花汀草”;或笔下春深时的“梨花欲谢恐难禁”,或笔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诸花之意象,都包蕴着无穷的遐想,深含着词人的轻灵神思。把读者引进一个无限清新而又无比洁静美妙的境界。这在当时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仅有菊花为例。在李清照之前颇多咏梅诗作。屈原咏菊是为表明自己的卓尔不群,“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而李清照人品文品深受“屈平、陶令”的影响。在追求崇高理想的情操上,在高洁而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上,他们是一致的。屈子“餐秋菊之落英”,陶令“东篱”下“采菊”,易安笔下的“琼肌”、“清芬酝藉”,在《多丽》词中对白菊的赏爱成为易安与屈、陶相合的契合点。菊在《漱玉词》中多半被叫做“黄花”,它往往作为词人心态和命运的象征或载体而出现。比如《醉花阴》中深秋生长在东篱旁的尚“有暗香盈袖”的“黄花”,只是作为女词人与丈夫因分居两地而产生的离愁和悲秋情绪的载体;到了《多丽》中“渐秋阑,雪清玉瘦”的白菊,由秋后的凋谢零落而引发出“似泪酒、纨扇题诗”的“婕妤之叹”,从而表达了女词人惟恐丈夫明诚在外有“天台之遇”的担心;而到了《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廋语。我们透过《漱玉集》中各种花之意象象征意义的捕捉,或许可探及李清照情感心态衍变的轨迹。做为具有东方式大家闺秀典雅风范的李清照,却因其先天秉赋异俗,才华志向超群,以及传统文化中儒家人格精神的影响,自然突破了一般闺阁女子所具有的柔弱、逆来顺受的人格规范,她不仅具有热烈、浪漫、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而且强烈地、自觉的追求着超尘绝俗、高洁自负、孤芳自赏的君子人格的自我完善。于是,那些风韵气质压倒群芳的花,才在这种生命之气的酝酿中,显得格外夺人心目。她特别崇尚梅的风韵气质,她欣赏“柳眼梅腮”(《蝶恋花》),“玉瘦香浓,檀深雪散”(《殢人娇》)的形象里蕴涵的诗情,更能体味出“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的神韵。她的《满庭芳》一词,是一首托物寓志之作。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己,词中写的是梅花的寂寞环境、潇洒风韵,及其遭遇和所表现的孤标傲世的精神。词的上片,通过“藏”、“锁”、“闲”、“深幽”几个词,表达着“寂寞”度日的人生滋味的体验。然而,一株“江梅”却吸引了她此时此境的全神贯注,寄托了她在人生逆境中的精神追求。下片以“韵胜”二字表现梅韵与自己人格精神的同一境界。她虽香消玉殒而情志永存的人格,使生命的价值就不在于身居要津,荣华富贵,而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这是历来命运不佳而志趣高远的骚人墨客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李清照对桂花的欣赏更是出手不凡:“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里的桂花“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是,它有奇“香”留在人间,所以“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正体现了李清照对内在美、人格美的崇尚。她把桂花视作“花中第一流”,自然也是把人的内在美、人格美视作最高的人生境界,具有这种人生境界的人,也才是“第一流”的人。李清照十八岁时和赵明诚结婚,从此开始了充满学术气氛的爱情生活,情趣十分高雅。她在爱情上是幸运的。她所得到的共同生活的伴侣,竟是一位志同道和、才华卓绝的太学士。他们的爱情生活既美满又充实,可谓伉俪相得。她的“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得到丈夫的爱慕和敬重,志趣相投,两心相印。明诚“每遇苏黄诗文,虽半简数字必录藏。”清照则“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无论踏雪寻诗,还是射典斗茶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这样的良缘,对清照和明诚都如鱼得水,对他们自各事业上的成就,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此,李清照前期词对爱情的描写,主要是精神生活的抒写。她倾心于菊,并以菊之意象象征纯洁的爱情与高尚的人格,艺术品位较高。比如她的代表作《醉花阴》一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重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远行的词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深闺寂寞,时届重九,“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上片以“薄雾”、“浓云”起兴,勾画出暗淡阴沉天气,烘托出女词人郁闷心境和愁思。“永昼”:即长日。“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指刻着兽形的铜香炉。重阳佳节,女词人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度日如年。独守闺房,眼看着香炉里燃的瑞脑香慢慢地消融了,而女词人愁情更浓,象袅袅青烟,不绝如缕。这里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一个阴雾迷蒙的环境,以衬托她孤寂无聊的心情。情景交融。“愁永昼”一语,耐人寻味,言愁之多,愁之久。上句写外景,下句写内景,内外衬托女词人之愁。物态人情,两相映衬,使愁越发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此二句比温庭筠的“玉炉香,红腊泪,遍照画堂秋思”更为深沉凝炼。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佳节又重阳”,只能增添女词人的离愁别苦。深秋之夜,秋凉更使人难寝。往昔的玉枕、纱厨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孤零零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寓意相思之苦。“凉”字,一是“秋凉”,更是“心凉”,指女词人孤单凄凉。这两句通过女词人对“玉枕纱厨”和“凉初透”的切身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出她对丈夫思念之深切。下片利用重阳黄昏把酒赏菊的特写镜头,更加细致入微地表达怀人之情。前两句是说,傍晚时,在菊圃赏菊饮酒,满身都是菊花的幽香。古代人们在重阳日,或头插茱萸,登高望远:“遥知兄弟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或饮酒赏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重阳赏菊自陶渊明后,已成为文人的雅事,然而李清照一怀愁绪,本无心赏菊,更何况是在“黄昏后”呢?黄昏是一天中思人最切之时。“东篱把酒”,是为了借酒排遣,但睹物伤情,难以自禁,反而勾起更深远的离愁。此二句深含着无限辛酸的滋味。“此情无计可消除”,于是想避开菊花,回到屋中。此时女词人感情高度升华,于是产生出流传千古之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切不要说莫为离别伤神啊。“帘卷西风”一语奇妙,妙在巧用词语倒置的手法,倍增其动态美感。“人比黄花瘦”一语为警句,乃千古绝唱。“瘦”字为“词眼”,它是词人感情、精神的集结处。在这里,瑟瑟西风中憔悴柔弱的瘦菊与女词人清瘦的形象叠印在一起。比秦观的“人与绿杨俱瘦”更高一筹。煞拍两句,形象地刻画出女词人消魂后的情态,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少妇,玉肌消瘦,花貌憔悴,比帘外清瘦的菊花,更是弱不禁风了。菊花是高洁雅士的象征,用以喻人,其人高雅不凡。把酒赏菊,是以陶渊明高远清淡的人格来喻己。菊花又具清丽俊秀的风姿,用以状物,以拟人之瘦,其人之神态更活灵可见了。此乃女词人独创之语,用于这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特定感情时,尤为深刻逼真。这首词不明写相思情,以深婉含蓄之笔出之,而情却愈深。词的首句点出一个“愁”字,末句以“瘦”字作结,与首句“愁”字相呼应。因离愁伤情,使腰肢瘦损,衣带渐宽,“为依消得人憔悴”之含意自在其中了。宋代咏菊词作颇多,如东坡、山谷等人词中所用菊之意象为数亦可观。这里仅以小山的《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少游的《满庭芳》(碧水惊秋)词中菊之意象与李清照之《醉花阴》比较,从中可见李词以女性特有的细柔轻灵之深婉清瘦的独到之处,赢得更高的赞誉。晏、秦、李三人都是婉约大家,三首词都是睹菊怀人,把菊作为引起离愁的媒介,借菊来表达内心思念、愁怨等复杂情感,体物感情敏锐深挚,菊之意象便成了词人种种感情的载体。然而三首词中菊之意象又各有异。晏词中之菊,表达执着不移的“痴情”,颇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而秦词中之菊,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奇想”与凄伤。“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正可谓“泪眼问花花不语”。晏、秦以写男妇相思的艳情为其主要内容,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他们虽以擅写柔情而著名,但与女词人易安特有的深婉细柔相比终逊一筹。词贵阴柔之美,易安身为多情善感的女性,“天姿秀发,性灵钟慧”,她更钟情于花,其词不乏香韵。《醉花阴》中的菊之意象,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不再是触起怀人之愁思的中介物,也不再是因痴情而发生的幻化物。在李清照凝神观照后的菊之意象,变成了其情趣的反照。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最大的任务在使人在外物界寻回自我。”李清照的内心世界比晏、秦等男性词人婉曲、轻灵、细柔,使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潜入到灵魂最深处,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菊我同一的艺术境界,于是产生了与菊比瘦的奇幻神思遐想,以清瘦淡雅的黄花,喻已因相思之苦而使人消瘦的情态,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李清照伉俪之情的真挚。“人比黄花瘦”之句,可谓女词人独出心裁之佳品。这一菊之意象,既喻相思之苦之深情,又喻女词人品格之高洁。全词幽细清丽,声情并茂,实为晏、秦所不及矣。难怪当赵明诚收到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词时,在叹赏之余,自愧不如,又“务俗胜之”,便一切谢客,废餐忘寝三日夜,写出五十阙词,竟没有一首比得上其妻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的“务欲胜之”,并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而是作为丈夫的憨态可掬的纯情和对妻子赏识的一片爱心。是的,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在后世文坛上被传为诗趣佳话。而南渡之后在她的《声声慢》一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之句,则表现了一种生命枯竭意识。这里,女词人把自己的形象又移入了菊花。二、李清照词中的雨意象“雨”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词作数不胜数。既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言溢于表的对春雨的无限喜悦之情;又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含蓄而又微妙的感情;还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极言闲愁之深广;更有“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旷达的心态。而在李清照的笔下,“雨”这个意象的出现更是频繁而又多样化的,其传达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变而又细腻入微的。如果以南渡为界,将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的话,无论是在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中,表现“雨”的词作有很多,而其中折射出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早期作品《浣溪纱》(淡荡)中曾写到:“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是作者年轻时所作,上片写的是闺中梦醒时的情景,下片写的是室外风物,把少妇春闺中的舒适以及懒倦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疏”字来形容雨,既表明了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几点,又能从更深层反映出作者春闺中梦醒后的舒畅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新婚后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美满,且十分耐人寻味的。同样是写“疏雨”,在李清照早期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昨夜)中则被赋予了不同的神韵。其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因伤春而惜春,又因惜春而伤别的交织复杂的思想感情。清人黄了翁在《蓼园诗选》中便有中肯的评价:“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两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一个“雨疏风骤”便把闺中生活的寂寞,闺人心情的苦闷轻轻烘托出来了。结合女词人当时的心境来看,正是作于“易安结褵未久,明成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之时,因此,在《浣溪沙》中“湿秋千”的令人心情愉悦轻快的“疏雨”已转变为此时唯恐年华逝去,春色又减几分中“雨疏风骤”的苦闷之情了。“雨”这个意象在词人的后期词中所表达神韵的转变就显得更明显了。以南渡以后的名作《声声慢》为例,其中关于雨的描写是这样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儿的细雨与“黄昏”、“点点滴滴”联系到一起,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这种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苦悲以及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在其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日落黄昏后,窗外细雨绵绵不绝。傍晚时分,凉风习习,大雁哀鸣着从愁云惨雾的天空飞过,可这绵绵的细雨却又打落得满地落英。这是怎样一幅凄灯苦雨的图画呀,也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喟叹了。建炎四年,李清照逃至越州。这次逃难前后半年,行程数万里,历尽颠簸,饱尝了流离失所之苦。她触景感怀,写下了一首《添字采桑子》。在这异乡的土地上,“北人”听着这南方之夜的雨打芭蕉声,充满了凄苦之感。这也许是北方来的难民的共有感受吧!下阙几乎全是描写“点滴霖淫”之雨的。这雨正是被赋予了离愁别恨的色彩。国破、家亡、夫死这三重灾难骤然降临到这位旷代才女的身上。她的心中充满了凄苦、忧伤与迷惘,而这种迷茫痛苦的心情伴随着这点点雨声却又倍加凄凉了。值得一提的是,易安词中的“雨”,往往都是“斜风细雨”、“黄昏疏雨”、“风骤雨疏”的小雨,而从未出现过瓢泼的倾盆大雨。我想这与点点滴滴的小雨更能激发女词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又更能表现愁的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有关吧。三、文人与酒密不可分,酒既是一种载体,也可形成一种意象。研究李清照的诗词,完美发现,其酒的意象十分丰富,可分别表现山水之乐、思亲怀远、家国巨痛、社会悲歌等多元情愫。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ur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l]、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仇,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仇.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词 李清照对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形式上,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词要典雅,强调词的音律性,并且善用白描手法,常“以寻常语"创新意,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在内容上,她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来展示前人未曾展示过的种种人生境况和生活情趣,使两宋以来的婉约雅词的题材、意境更加深化、细腻,把婉约雅词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她又以一个词人的敏锐目光审视北国南度、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通过抒写个人遭际的苦难,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她的一首被传诵了八百多年的名篇《声声慢》她连用七对叠字,便把一种掺和着血泪的家国之痛,一种哀愁孤苦、度日如年的人生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李清照对诗和词的分界看得很严格,所以她的诗的内容多以政治为主,有着明确的倾向性。她对时局的思考和分析远远地超过了当时一介妇人所能企图的深度,甚至高明不让许多以国家政治为己任的大臣。她的诗是爱国言志诗,她的词却是对自身的感怀,对于身世,对于家破国亡的痛苦无奈的最为切身的描述。易安的诗,空洞地架构在借史咏志上,有情绪,但没有实在的深刻的悲苍感。但是易安的词,却鲜明地表达着她作为自己,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女子,在少女时期的娇羞,青年时期的幸福和晚年时国破家亡的悲哀。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样的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易安的生活的艰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呢?这就是易安初期生活的快乐写照。处于两宋之交的她,在北宋灭亡之前,她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自不会少,于是一篇篇吟酒惜花之作便应运而生。那时候的她真的愁为何物。 直到十六岁嫁入赵家的那一刻,世人都为她祝福,祝福她可以继续她的幸福生活。起初的一切也正如世人所愿。她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着,她会夫唱妇随。她会与明诚对酒当歌,明诚也与她品香茗而作诗,他们还会一起考究金石之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然而幸福终究还是短暂的,天不遂人愿,这短暂的幸福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不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也许是易安南渡以后另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于是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易安都无法安息。如今又是黄花再开之时了,可是明诚何在?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她知道如果此刻明诚还在身边的花,他一定会摘下最美丽的那一朵为自己戴上的……罢罢罢!明诚已去,不想也罢!忆起明诚,只会图添自己的烦恼而已,空恋自伤情。只是心中仍然忍不住在隐隐的痛着。抬头间,无语问苍天,却只见大雁北归。不禁亡国之恨再起! 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愁到了极致。即使不看她的《声声慢》,不算她的《醉花阴》,只看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也就可以看出此时的易安已经是愁到了何处!觉来不禁令人心痛! 古来万事东流水。原来一切不过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也许正是这沧桑世事才使易安顿悟了。所以经历了如此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易安不再寻寻觅觅。而是在每一个东篱把酒黄昏后勤修《漱玉词》,在冷香倪之时拷撰《金石录》。 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终于,她成功了! 战胜自己的愁苦的易安为世人留下了字字珠玑的漱玉词与那难得的金石录。她终于舍弃了自己的黄花之愁,而留下了一篇篇留传千古的名词佳作! 回眸易安的一生,易安易安,何易而安?又何安而易呢?!他曾经在历史的黑夜中蹒跚的走过,而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易安,终于走上了成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坛上最光辉耀人的女词人!终于成就了名垂青史的李清照!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呢?哦!易安啊,原来你是在以自身的行动来告诉我:只要战胜自己就可以易而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