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3

椒盐儿橙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泡沫鱼头

已采纳
回答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正确地认识自我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鲁迅先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现代人虽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但对于自我却知之不多。这是因为,其一,人对自己的心理不能像测量血压、身高一样有一个客观尺度,即使是心理测量,一般人也较难掌握。其二,人对自身的认识往往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容易产生“当事者迷”的情况。下述三种关系的处理,可以为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供参考。 (1)我与人的关系。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观念的主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虚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根据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与别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大学生如果认为自己来自农村,条件不如别人,开始就置自己于次等地位,自然影响心态和情绪。只有比较大学毕业后的成绩才具有意义;第二,跟别人比较的标准是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是可变的标准还是不可变的标准?有的大学生与人比较的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因而产生自卑感,这种比较没有实际意义;第三,比较的对象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或者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还是不如自己的人?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所以,确立合理的参照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我与事的关系。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一般人是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及社会效果来分析自己,但却常常受到成败经验的限制。其实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脆弱的人,失败的经验会再次导致失败,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是在失败后形成恐惧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和挑战,甚至于失去许多良机;而对于那些自傲自大的人,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失败之源。因为胜利使他们骄傲自大,这很容易导致失败。因此,一个大学生从成败中获得自我意识时要细加分析和甄别。 (3)我与己的关系。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难。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 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别人眼中的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我。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知觉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多方面对自己进行归纳的统觉; 自己心中的我,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即理想我。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改革开放后的多元价值观等,增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难度。 2、积极地悦纳自我 每个人都知道“自我”是最重要的,可总有些人并不真正地尊重自己、爱惜自己。他们可以喜欢朋友、喜欢知识、喜欢自然,却不喜欢自己。 悦纳自我就是要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并且要培养对自己的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学会悦纳自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肯定性与否定性自我体验方面,应以肯定性自我体验为主,如比较喜欢自己,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愉快感等。 (2)在积极与消极的自我体验方面,应以积极性自我体验为主,如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乐趣,对未来充满憧憬。 (3 )在紧张与轻松的自我体验方面,应保持适度紧张和适度轻松。 (4 )在敏感性自我体验方面应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然而又不过分敏感;能够做到冷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积极地充满信心地认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愉快的心情接受自己的长处,发扬自己的长处,满怀希望地憧憬自己的未来;既不以虚幻的自我来补偿内心的空虚,又不消极地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哀怨忧愁以及厌恶来否定自己。 3、有效地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是人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及行为的心理过程。它是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很多大学生对自我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和意志,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无法实现自我理想。而那些自卑自怨、自暴自弃的大学生更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自我的不良情绪使自己偏离了健全的自我意识的轨道。要做到有效地控制自我,应注意以下三点: (1)目标确立要适宜。当代大学生应该有崇高而远大的目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21世纪的发展联系起来。但是,高远的目标并不是好高骛远,而应该把它建立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实现一个又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由近及远,由低到高,逐步实现人生的崇高理想。 (2)实现目标要有恒心和信心。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坚强的毅力作为保证。如对目标认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目标的恒心和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成功的正确态度和较强的挫折耐受性,等等。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品质都处在发展过程中,因此,要特别注意增强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主观上实现理想我的内部动机。其次,要加强坚持性和自信心,准备为目标的实现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3)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塑造,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健全自我意识的终极目标。健全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 更多16条 
164 评论

张小电1301

288 评论

樱子2200

意识是人的核心;自我意识的人有意识的提升。

259 评论

cHeN&Li$Li

1、支配个体的行为意识决定行为,行为是意识的反映。每个人的心中对自己都有一个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在自我介绍时就会把自己描绘成什么样的人,在实践中也会不自觉地按照那种人的特点来处事。例如,一个同学觉得自己非常矮,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就会特别留意那些海拔较高的同学,不断与他们作比较,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2、决定个体的归因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过程原因的分析。不同的个体可以有相同的行为经历,但每个个体对这种经历的归因却大不相同。不同的归因便取决于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例如,自我意识积极的同学会把期末考试的失利归因为自身复习不够认真,会不断鼓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而自我意识消极的同学则会把失利归因为自己能力不济,不断否定自己,愈加消极。事实上,当个体消极自我意识占主导时,任何行为或经历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相关联;相反,积极的自我意识占主导时,所有的经历都会被赋予积极的含义。3、反映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意识是个体全部内心世界的总和,也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集中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大量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个体社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协调主要是由自我意识不正确所造成的。只有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正确认识、悦纳自己,合理分析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扩展资料: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来看,主要包括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知,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如我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人,我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我是一个心理素质很好的人,我是一个幽默的人等等。

326 评论

面包超人311

1、支配个体的行为意识决定行为,行为是意识的反映。每个人的心中对自己都有一个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在自我介绍时就会把自己描绘成什么样的人,在实践中也会不自觉地按照那种人的特点来处事。例如,一个同学觉得自己非常矮,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就会特别留意那些海拔较高的同学,不断与他们作比较,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2、决定个体的归因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过程原因的分析。不同的个体可以有相同的行为经历,但每个个体对这种经历的归因却大不相同。不同的归因便取决于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例如,自我意识积极的同学会把期末考试的失利归因为自身复习不够认真,会不断鼓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而自我意识消极的同学则会把失利归因为自己能力不济,不断否定自己,愈加消极。事实上,当个体消极自我意识占主导时,任何行为或经历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相关联;相反,积极的自我意识占主导时,所有的经历都会被赋予积极的含义。3、反映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意识是个体全部内心世界的总和,也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集中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大量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个体社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协调主要是由自我意识不正确所造成的。只有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正确认识、悦纳自己,合理分析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扩展资料:相关特点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我意识

250 评论

Nuannuan暖

1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是与社会的价值观认可摈弃的过程养成的;这是一个复杂而过程我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2我觉得你问题应该是如何实现自尊;如果这是你你的问题你可以看以下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

238 评论

森海淼淼

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感情世界发展意志能力促进道德形成

282 评论

相关问答

  • 你是我的核心英语

    “你是我的全部”用英语可以这样说:You're everything to meYou're everything to 你是我的所有。You're ever

    哆啦Y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核心意识是指什么内容

    四个意识指的是什么

    清风百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论文3000字

    人生规划 年轻人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而未来所有生活目标的实现,又往往从择业生开始。可是,由于当前的就业压力,择业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有很多人,在学校时把自己的人生,

    威达天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自我保健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保健营养》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一个国家级期刊,不是核心。晋升的话,只要你们当地的晋升政策没有要求必须发核心,就可以用的。而且这个杂志最近刊期特别有优势,我前

    晓旭的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推荐审稿人是自己认识的

    好活动,绝对要顶起来!请大家来说一下自己推荐审稿人的原则?选熟人?选领域的牛人?开始投稿的时候,我可能会推荐自己文章里面引用文献的审稿人,可是后来发现,即使我的

    印象记忆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