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6

维尼yua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专利权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誓吥錵訫

已采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有独占实施权、许可权、转让权、独占权、标记权、请求保护权和质押权。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也称专有权。许可权是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转让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将自己的专利所有权依法转让给他人的权利。标记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的在其专利产品或该产品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请求保护权是指在受到专利侵权时,有权向人民法院和专利管理部门请求停止侵权。质押权是指专利权人可以将自己的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2021年6月1日实施)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2021年6月1日实施)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2021年6月1日实施)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48 评论

张小电1301

152 评论

越来越有感觉

法律分析:专利权人变更的时间在15到30天左右。专利权人拥有的权利:1、实施其专利的权利。2、允许其它单位和个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3、禁止其它单位或个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116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专利权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有独占实施权、许可权、转让权、独占权、标记权、请求保护权和质押权。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也称

    维尼yu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

    小宇巴波比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

    外观设计专利是专利权的客体,是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阳澄湖边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外观设计专利被授予后

    外观设计专利权10年。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

    中国作家林建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谁

    外观设计专利权10年。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

    雅轩0310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