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3

依钱钱512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化工原理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姗姗爱C

已采纳
摘 要:本文阐述的是: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 积极性 工程意识 教学质量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不仅是单元操作在各行各业上的广泛应用,而且是基础通向专业技能的重要媒介。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在医药类高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也都开设了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理论学时数为60学时。为了在较少学时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适当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一、在理论教学中探索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教学启发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思维、操作、演练,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包括:1、既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智能的培养;3、既要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也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启发式教育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教师起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教师将深刻的思维过程的外在化,诱发学生积极的同步的思维活动。启发式的授课中从一开始就要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最基本的。例如我们在讲到沉降单元操作,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现象是沉降过程?学生大部分知道的是空气中的灰尘落下的过程。那么接着提问:这些沉降过程依靠的什么力?沉降的设备有那些?怎么样才能分离更小的尘粒?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接着就可以开始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了。化工原理的大部分理论是很枯燥的,如果不想办法启发学生,吸引学生,和学生互动,那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就会是死气沉沉的,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至于能学到多少东西,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重、难点突出。对于重点的内容要着重掌握,必要的时候要举例说明。比如在讲到流体流动的时候,柏努利方程的应用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因此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必须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最好能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适当的给出典型的示例来讲解柏努利方程的应用。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化工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课,是日后从事工程生产技术工作的理论支柱。学习这门课,除了理论知识扎实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一般认为工程概念包括:理论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安全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理论正确性是前提,可行性和安全性是关键,经济性是整个概念的核心。化工原理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是学好这门技术基础课的关键。教师在教授的时候,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深入,才能灵活应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例如,对于管路直径的确定,根据基本方程,管径与流体的体积流量和流速有关。一般在生产中体积流量是一定的,则管径的确定取决于流速的大小。流速越大,则管径越小, 如果选择小管径的管道,可降低管道的成本投资,即设备费少,但是管道中的流体的流速的增大,这又使得流体流动阻力增大,消耗更多的动力,增加了操作动力费;反之,流速越小,则管径就越大,操作动力费减少但是设备费增大。因此,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 必须用工程观念去探讨, 所以管径的大小需由经济核算决定。选择最适宜的流速, 使设备费与操作动力费的总和为最小。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也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工程知识。学习化工原理是要解决生产中真实、复杂的实际生产问题,很多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数学解析法来处理,而是需要依靠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法来解决。熟悉这些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工程意识的主要途径。方法有:量纲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析法等等。对于量纲分析法是化学工程实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解决一些目前还不能用理论分析解决的问题,这在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比如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层流时的摩擦损失计算式可以根据理论分析方法推导,而对于湍流的情况就要复杂的多,很难用理论的方法推导出来,我们就采用量纲分析法求取湍流时摩擦损失计算式。这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工程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总之,化工原理是一门工学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64 评论

张小电1301

196 评论

我叫马三顺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 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在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绿色化学指什么?哪个国家最先提出这个口号?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可以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生产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1990年,美国通过了一个“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1991年后在,“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美国环保署(EPA)的中心口号。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绿色化学的研究者们总结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这些原则可作为实验化学家开发和评估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绿色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化工的毕业论文

    例如压缩机、离心泵、换热器等,但只能写一种。告诉我用得上的网站或给个范文也行!急!谢谢了各位

    Leo叶222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化工原理论文5000字

    gaobuding

    丸子粉丝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化工原理论文总结

    就精馏1)精馏时釜内的料液不能投入太多,防止爆沸,精馏柱不高时,影响精馏效果2)对沸点不是很高的物质,加热不能太快,同样是为了防止爆沸,3)釜内的和印刷体出口的

    勿忘我1239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化工原理论文题目

    你这个要求高哦。你觉得你都把规划好咯还不如自己写。就找点专业知识抄好就对咯。建议你到西部石化网这个专业的网站找参考来抄吧。

    笑语莹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化工原理论文3000字

    化工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论 通过,分析对待

    嘻嘻哈哈喽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